論語 子張十九 第3章-3

3-1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
3-2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3-3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3-4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白話>
子夏的弟子,向子張請教交友之道。
子張就問:「你們老師子夏是怎麼說的?」子夏的弟子就回答:「
子夏說:『可以交往的人就結交,不可以交往的人就拒絕。』」
子張就說:「這和我從孔子那聽到的不一樣。我聽到的是:『君子尊重賢人,同時又接納普通人,稱讚好人,同時又同情幫助無能的人。』
我如果是賢人,對於他人有什麼不能包容的呢?
我如果不是賢人,人家就先拒絕我了,哪裡還有我拒絕人家的呢?」

〈文義〉 
1. 異乎: 不一樣
2. 吾所聞: 我聽到的
3. 君子尊賢: 君子尊重賢人
4. 容眾: 接納普通人
5. 矜:音今,猶同情、憐憫

〈思維提綱〉
1. 子夏、子張交友觀點雖不同,但都以何為根本?
2. 孔子為何要因材施教?
3. 您有因沒專心傾聽導致表達錯誤, 而產生反效果嗎?

〈義理解說〉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21》: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譯文】
子路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有父兄在,怎麼能聽到就行動起來呢?”冉有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你回答說’有父兄健在’,冉求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你回答’聽到了就行動起來’。我被弄糊塗了,敢再問個明白。”孔子說:“冉求總是退縮,所以我鼓勵他;仲由好勇過人,所以我約束他。”
【解讀】
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貫穿於教育實踐中的一個具體事例。在這裡,他要自己的學生不要退縮,也不要過頭冒進,要進退適中。所以,對於同一個問題,孔子針對子路與冉求的不同情況作了不同回答。同時也生動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特點,即因材施教。

2.《論語•述而•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苦思冥想時,不去提醒;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引導。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教他了。

二、重點摘記  
恭誦原文: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 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一) 子夏、子張交友觀點,以立身行道的根本
1.前面我們分析過了,子夏、子張看似不同的交友觀點,其實並無矛盾。
2.子夏所說交友之道適合於初學者交友、適合於深交朋友;子張所說的交友之道,則適合於修學有所成就的學人交友、適合於泛交朋友。
3.但以友輔仁的交友目的都是一樣的,仁德之心始終是君子立身行道的根本。

(二). 孔子因材施教
1. 因此,子夏、子張的觀點雖然不同,但並無矛盾,都是得之於孔子。既然都是得之於孔子,為什麼兩人所傳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2. 一般而言,得之於同一老師,可所說卻完全不同,原因或許有兩方面:一是老師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條件和當時的狀況,給予學生最適合其成長的教誨。2. 比如《論語》先進篇中的一章: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冉有問了同樣的問題,可孔子的回答卻截然相反,原因就在於子路、冉有兩人的個性不同,需要改善成長的點不同,所以孔子就給予了完全不同的教誨。
3.孔子的因材施教,常常就體現在這種情景教學中。儒家的基本精神就是偏重於實踐,實際上身體力行去做。否則的話講很多道理也是沒太大的用場。
3.所以孔子常常在弟子面對具體情景時給予弟子最適當的教誨。這一點在《論語》中隨處可見。
4.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背景,面對的情景也不同,所以孔子給予不同的教誨,都是幫助弟子在具體情景做出最適當的實踐,也最符合仁義。

(三). 不能舉一反三,就學不到真正的道
1.老師因材施教了,但弟子此時如果不能舉一反三,就可能會拘泥於言語文字,領會不到背後的原則和深意。表現出來就是老師的道一以貫之,弟子卻各有各的說法。
2.所以孔子才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弟子不能舉一反三,就不會再講了。
3.弟子如不能舉一反三,就學不到真正的道,自然就只會拘泥於一點,不及其餘了。

(四). 傾聽對學生至關重要, 需要學習,更需要練習
1.學問得之於同一個老師,可所說不同,另一種原因就是學生個性使然,聽到的都是自己想聽的、喜歡聽的,配自己胃口的,因此可能就忽略了老師所講授的其他部分,甚至是完全意識不到老師所講的其他部分。如此,自然每個弟子所說的也就不一樣了。
2.這種經驗或許我們都有,幾個人一起聽了一段演講,可回來一聊,每個人聽到的都不完全相同,甚至有的人聽到的部分,有的人根本沒聽到;或者好像聽到同一句話,但每個人的解讀都不一樣。那麼顯然,這幾個人如果對其他人介紹這次演講,所說的自然也就不同了,甚至所說完全相反都會發生。
3.所以,傾聽是需要學習,更需要練習的,聽清楚、聽明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和老師學習時,聽清楚老師所講的每句話,乃至每個字,對於學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