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
白話
孔夫子說:「道行不通,那就乘船出去海外吧!真正能跟從我一起去的,就是由了吧?」
子路聽了很高興,夫子看見他高興了,馬上說:「你啊,橫衝直撞的好勇勁超過我,但是真正完成事情的能力不夠。」
文義
1.「桴」,竹子、木頭編成的渡水工具。大型的桴又稱「筏」。
2.「無所取材」,不同註解:
(1)材,與裁同。譏其(子路)不能裁度事理。/《朱熹‧四書集注》
(2)材,編桴所需的竹木。沒有地方去弄到這些材料來造竹桴。
思維題綱
1.夫子何以感嘆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既然王道行不通,離開就好了,為什麼要「乘桴浮於海」?
2.又為何說「從我者,其由與」?
3.子路為何「聞之喜」?如果您是子路,您會聞之「喜」嗎?
4.夫子為何又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中庸•第二十章》:「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2.《論語•陽貨•23》:「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3.《論語•為政•24》: 「見義不為,無勇也。」
4.《論語•泰伯•2》:「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5.《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6.《論語•先進•17》:「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7.《論語••先進•12》閔子侍側,誾誾(ㄧㄣˊ)如也;子路,行行(ㄏㄤˋ)如也;冉有、子貢,侃侃(ㄎㄢˇ)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8.墮三都:
魯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擔任魯國的大司寇,為了加強魯定公的君權,派子路墮毀三桓的三都。三桓就是魯國三位國相-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掌控國家大勢,他們的城牆高過周禮所規定的18尺。
墮三都最終失敗,孔子不久之後,也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但是墮三都,還是有它一定的成功,使魯國的實力稍微變強,周遭敵對的諸侯國不敢侵擾魯國。
(二)重點摘記:
1.春秋末年,孔老夫子努力推行王道,可是非常得艱難,而且不為人理解,有時還有生命危險。在周遊列國時,陳蔡絕糧,差點和眾弟子餓死;路過宋國,也被司馬桓魋追殺;甚至被人說成是喪家之犬,可謂歷盡滄桑。雖然難,但孔老夫子並沒有灰心,為了行道,甚至將生死置之度外。當然,夫子偶爾也會有所感嘆,特別是孔子晚年,文化衰退,社會風氣難以挽回,內心不免感嘆,這個道行不通啊!
2.如果道行不通,就離開這個地方就行了,為什麼還要乘桴浮於海呢?孔老夫子周遊列國觀察天下,中原整個都行不通,所以要乘桴浮於海。桴,是一種小木筏,把一根大木頭中間挖空,就成為桴。在當時,江南一帶用,主要是木筏和竹筏;在北方,多半用桴。
3.孔子說,如果王道行不通,就乘木筏出海,跟隨我的,大概只有子路罷了。子路聽到老師的肯定,喜形於色,孔老夫子看到他高興的樣子,馬上就說:你呀,好勇過我,你那個橫衝直撞的勁頭超過了我,但是無所取材。做事不懂得剪裁自己。孔老夫子既肯定子路的勇敢,又提醒弟子要避免好勇。
4.君子之勇
《中庸》:「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一個君子,智、仁、勇是成德立仁最重要的三個品德,但這種勇與子路的好勇是不一樣的。《論語•陽貨•23》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可見君子之勇,不是義氣用事的魯莽衝動,而是要有所取材,其首要精神表現是見義勇為。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同時勇要用禮來節制,「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勇需要循禮而行,以禮來節制勇。
5.子路的勇-直率勇敢、性急魯莽、逞強好勇
子路的性格特點--直率勇敢,經常把握不住分寸,暴露了性急魯莽的弱點。
《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孔子讚揚顏回懂得取捨,明白進退。子路聽了心中很羨慕,趕快問老師「子行三軍則誰與?」如果您統帥三軍去打仗,您要帶誰呢?顯然是逞強好勇的表現,孔子馬上回答:「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空手就要與老虎搏鬥,徒步就要過河,縱然死而無悔的勇猛之人,他是不贊成的。孔老夫子讚賞的,應當是遇事謹慎冷靜、考慮周詳、善於謀劃、能解決問題或成就事業之人。
6.這一章,孔老夫子先讚嘆子路的勇於擔當,但一看到子路洋洋得意,感覺到苗頭不對,馬上給予糾正,希望弟子改掉好勇的習氣。在《論語》當中,子路是被老師批評最多的,他的性格也是讓老師最擔心的。《論語•先進•17》孔子評價子路「由也喭」,說子路比較魯莽,圍在孔子身旁的閔子騫、冉有、子貢,都是表現得和悅而溫順的樣子,唯獨子路一副剛強的樣子。孔子非常擔心,說:「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像子路這個樣子恐怕不得好死啊。不幸言中,這份擔心最後成為事實,子路後來在魏國為官,為了救主人不顧危險,最後慘死於亂軍的刀劍之下。
7.子路,是孔子最親近的學生,也是最好的弟子,為人忠誠,恪守孝道,勇敢有為,晚年在倫理方面達到很高的境界,孔子也常常誇獎他自信、堅毅、忠誠,師弟間有一種特殊的親密關係。孔子擔任魯國大司寇時,策劃「墮三都」墮毀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桓封邑的都城,執行的重任,夫子將它託付給果敢勇毅的子路。可見在關鍵時候,子路是夫子最信任的弟子。後來,孔子因失意而離開魯國,子路便毫不猶豫辭去記事宰的官職,跟隨夫子風塵僕僕周遊列國推行王道。
8.在遍遭冷遇、碰壁,深感行道不成時,孔子嘆道:「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足見夫子對子路的信任與倚重非同一般。孔子也很清楚,弟子聽了這話的反應並及時給子路點化。聖人教學的善巧方便,實在是循循善誘,恰到好處。
讀到這裡,我們彷彿可以看到兩位聖者,相視一笑,師弟間傳遞的美好與溫暖,一直延續到今天。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6章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ㄩㄝˋ)
▶
白話
孔老夫子差遣漆雕開去做官,漆雕開回說:「我對這件事情沒信心。」孔老夫子聽了,很歡喜。
文義
1.「漆雕開」,漆雕是姓氏,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十一歲。
2.「仕」,做官。「斯」,指「孔子要他當官這件事」。「說」,悅。
思惟題綱
1.為什麼孔夫子鼓勵漆雕開出來做官?
2.漆雕開回應老師說:「吾斯之未能信」,為什麼?
3.孔子教學就是要學生能用之於世,能出來做官服務社會,為什麼聽了漆雕開的回應,孔夫子會歡喜呢?
思惟題綱
1.為什麼孔夫子鼓勵漆雕開出來做官?
2.漆雕開回應老師說:「吾斯之未能信」,為什麼?
3.孔子教學就是要學生能用之於世,能出來做官服務社會,為什麼聽了漆雕開的回應,孔夫子會歡喜呢?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18》: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
2.《論語.里仁.14》:「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3.《論語.為政.12》:「君子不器。」
4.《易經.繫辭.下傳》:「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5.《論語.述而.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6.《朱子治家格言》:「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7.《論語.學而.1 》:「學而時習之,不易說乎?」
(二)重點摘記
1.漆雕開生平
(1)姓漆雕,本名啟,因為要避諱漢景帝劉啟的名字,改為開,字子開,公元前540年出生,小孔子十一歲,出生在今河南上蔡縣,一個貧窮的農民家裡。
(2)漆雕開幼年聰慧過人,熟讀《尚書》,過目不忘,被當地人稱為神童。拜孔子為師之後,刻苦學習,擅長《尚書》,學業有成,設壇講學,弟子日多。《韓非子•顯學》把漆雕氏之儒列為儒家八派之一。
(3)漆雕開發展了孔子“性相近”、“習相遠”的學說,提出 “天理”和“人欲”的概念,形成人性論,著有《漆雕子》十三篇。
2.孔子與漆雕開的故事 : 周敬王31年,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曾居蔡地三年,常講學於鴻隙湖畔。一天,天空突然烏雲密布,雷鳴電閃,傾盆大雨鋪天蓋地而來,孔子一行沒有辦法再往前走,就全部住進鴻隙湖村的漆雕開家裡。由於天一直下雨,漆雕開家裡食物已盡。孔老夫子連日奔波和飢餓,身體每況愈下,一度臥床不起。漆雕開為了不讓老師餓肚子,就冒著大雨、踏著泥水,獨自一人到鴻隙湖採藕為老師充飢,因路滑水深,不幸落水遇難。為了紀念他,就在鴻隙湖邊為他建了一座墳墓,墓前立了一塊碑,刻有“漆雕開之墓”,現存的漆雕開墓,就位於河南上蔡縣華陂鎮。
3.本章的意思
孔老夫子有一天對漆雕開說:“你的學問,已經可以為社會服務了,出去做官吧。”可是漆雕開說:“老師,對於做官這件事,我還沒有自信啊。”孔老夫子聽到他這樣說話,高興極了。
4.儒家的思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仕做官是實現理想的重要途徑。孔老夫子周遊列國,就是希望得到國君的賞識,委以重任,來成就推行王道的夢想。
5.孔子的學生太多了,在當時那麼少的人口,大約幾百萬,他就有三千弟子,學生們對他都很忠實,他只要發一個號令,任何一個諸侯之國,都可能會動搖,所以一般的國君,都不太敢重用他。儘管孔子本人並不得志,但每個諸侯都需要人才管理國家,對於孔老夫子推薦的學生,還是非常歡迎的。
6.孔子的學生,很多精彩傑出的,有當軍事統帥的,有當行政首長的,都掌握了一定的權力。有些人拜孔子為師,很可能就是想請老師推薦他出去做官,對這一點,孔老夫子並不反對。
7.《論語.為政.18》:「子張學干祿。」孔老夫子認為,弟子學好了本領,就應該報效國家。當然,做官又談何容易,他因材施教,告誡子張凡事應該小心謹慎,說話,注意要沒什麼過錯;做事,不要留下遺憾,那麼就可以當一個比較稱職的官員了。
8.儒家為官,不會流於世間對於金錢、地位的追求,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孔子注重的不是有沒有地位,而是擔心自己沒有學到站得住腳的學問。所以,當孔子聽到漆雕開說「未能信」,他對學生志向高遠,而謙虛謹慎這種態度,表示了讚許。
9.東漢大儒鄭康成對「子說」批註:「善其志道深」,就是稱讚他志道很深。
(1)漆雕開是一位賢才,卻說自己的條件不夠具足,怕自己擔當不好這個職務,未能有自信,反而就顯得他是一個功底很深,很有內涵,志向高遠的人。
(2)可以看出,漆雕開沒有名利心,不是為了求高官厚祿,而去做官的,他是希望施展遠大的政治理想,幫助治國平天下,所以「志道很深」。這種人如果出來做官,就會造福造民,這是國家之幸、人民之幸,所以孔子聽了很歡喜。
10.蕅益大師批註「唯其信有斯事,所以愈覺未能信也。」正因為漆雕開的目標是「信有斯事」,斯,就是他出仕、做官,為人民服務的事,可能他不太相信自己能做得很好,是有擔憂的。但是,他有志向,為國為民作一番貢獻,這個志向很真、很純,所以他覺得未能信。這表現出他的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戰戰兢兢的心裡,可見漆雕開保持了一份謙虛誠敬的心。
11.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如果沒有恭敬心,做官這件事,肯定做不好。子貢正是因為有點傲慢,所以雖然是高才大用,但是在孔子眼中「君子不器」,所以依然沒有把子貢列為君子。
12.孔子《易經•系傳》有句話「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德行淺薄卻地位尊崇,智商低下卻謀劃大事,力量微弱卻負擔重任,這樣很少有不遭災禍的。
13.古人云:「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論語.述而.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憂慮的是:「德之不修」,沒有好好的修德行;「學之不講」,沒有認真的去講學;「聞義不能徙」,看到應該做的、應當做的事情,沒有去做;「不善不能改」,見到不善的,自己的毛病、過失卻不能改正。這是聖人之憂。因為有這個憂慮,所以他才不斷地要求上進、學習,才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喜悅。
14.孔老夫子讓他的弟子漆雕開去做官,做官對一般人來講,是非常希望,求之不得的。從這裡來看,漆雕開說「吾斯之未能信」,是很不簡單的。
15.我們學到這一章,不妨想一想:對照漆雕開,我們平時的學習的程度呢,是否在文字上有了認識以後,還能在實踐中反覆去體會,進而想去如何幫助別人?
▶
白話
孔老夫子差遣漆雕開去做官,漆雕開回說:「我對這件事情沒信心。」孔老夫子聽了,很歡喜。
文義
1.「漆雕開」,漆雕是姓氏,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十一歲。
2.「仕」,做官。「斯」,指「孔子要他當官這件事」。「說」,悅。
思惟題綱
1.為什麼孔夫子鼓勵漆雕開出來做官?
2.漆雕開回應老師說:「吾斯之未能信」,為什麼?
3.孔子教學就是要學生能用之於世,能出來做官服務社會,為什麼聽了漆雕開的回應,孔夫子會歡喜呢?
思惟題綱
1.為什麼孔夫子鼓勵漆雕開出來做官?
2.漆雕開回應老師說:「吾斯之未能信」,為什麼?
3.孔子教學就是要學生能用之於世,能出來做官服務社會,為什麼聽了漆雕開的回應,孔夫子會歡喜呢?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18》: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
2.《論語.里仁.14》:「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3.《論語.為政.12》:「君子不器。」
4.《易經.繫辭.下傳》:「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5.《論語.述而.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6.《朱子治家格言》:「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7.《論語.學而.1 》:「學而時習之,不易說乎?」
(二)重點摘記
1.漆雕開生平
(1)姓漆雕,本名啟,因為要避諱漢景帝劉啟的名字,改為開,字子開,公元前540年出生,小孔子十一歲,出生在今河南上蔡縣,一個貧窮的農民家裡。
(2)漆雕開幼年聰慧過人,熟讀《尚書》,過目不忘,被當地人稱為神童。拜孔子為師之後,刻苦學習,擅長《尚書》,學業有成,設壇講學,弟子日多。《韓非子•顯學》把漆雕氏之儒列為儒家八派之一。
(3)漆雕開發展了孔子“性相近”、“習相遠”的學說,提出 “天理”和“人欲”的概念,形成人性論,著有《漆雕子》十三篇。
2.孔子與漆雕開的故事 : 周敬王31年,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曾居蔡地三年,常講學於鴻隙湖畔。一天,天空突然烏雲密布,雷鳴電閃,傾盆大雨鋪天蓋地而來,孔子一行沒有辦法再往前走,就全部住進鴻隙湖村的漆雕開家裡。由於天一直下雨,漆雕開家裡食物已盡。孔老夫子連日奔波和飢餓,身體每況愈下,一度臥床不起。漆雕開為了不讓老師餓肚子,就冒著大雨、踏著泥水,獨自一人到鴻隙湖採藕為老師充飢,因路滑水深,不幸落水遇難。為了紀念他,就在鴻隙湖邊為他建了一座墳墓,墓前立了一塊碑,刻有“漆雕開之墓”,現存的漆雕開墓,就位於河南上蔡縣華陂鎮。
3.本章的意思
孔老夫子有一天對漆雕開說:“你的學問,已經可以為社會服務了,出去做官吧。”可是漆雕開說:“老師,對於做官這件事,我還沒有自信啊。”孔老夫子聽到他這樣說話,高興極了。
4.儒家的思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仕做官是實現理想的重要途徑。孔老夫子周遊列國,就是希望得到國君的賞識,委以重任,來成就推行王道的夢想。
5.孔子的學生太多了,在當時那麼少的人口,大約幾百萬,他就有三千弟子,學生們對他都很忠實,他只要發一個號令,任何一個諸侯之國,都可能會動搖,所以一般的國君,都不太敢重用他。儘管孔子本人並不得志,但每個諸侯都需要人才管理國家,對於孔老夫子推薦的學生,還是非常歡迎的。
6.孔子的學生,很多精彩傑出的,有當軍事統帥的,有當行政首長的,都掌握了一定的權力。有些人拜孔子為師,很可能就是想請老師推薦他出去做官,對這一點,孔老夫子並不反對。
7.《論語.為政.18》:「子張學干祿。」孔老夫子認為,弟子學好了本領,就應該報效國家。當然,做官又談何容易,他因材施教,告誡子張凡事應該小心謹慎,說話,注意要沒什麼過錯;做事,不要留下遺憾,那麼就可以當一個比較稱職的官員了。
8.儒家為官,不會流於世間對於金錢、地位的追求,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孔子注重的不是有沒有地位,而是擔心自己沒有學到站得住腳的學問。所以,當孔子聽到漆雕開說「未能信」,他對學生志向高遠,而謙虛謹慎這種態度,表示了讚許。
9.東漢大儒鄭康成對「子說」批註:「善其志道深」,就是稱讚他志道很深。
(1)漆雕開是一位賢才,卻說自己的條件不夠具足,怕自己擔當不好這個職務,未能有自信,反而就顯得他是一個功底很深,很有內涵,志向高遠的人。
(2)可以看出,漆雕開沒有名利心,不是為了求高官厚祿,而去做官的,他是希望施展遠大的政治理想,幫助治國平天下,所以「志道很深」。這種人如果出來做官,就會造福造民,這是國家之幸、人民之幸,所以孔子聽了很歡喜。
10.蕅益大師批註「唯其信有斯事,所以愈覺未能信也。」正因為漆雕開的目標是「信有斯事」,斯,就是他出仕、做官,為人民服務的事,可能他不太相信自己能做得很好,是有擔憂的。但是,他有志向,為國為民作一番貢獻,這個志向很真、很純,所以他覺得未能信。這表現出他的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戰戰兢兢的心裡,可見漆雕開保持了一份謙虛誠敬的心。
11.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如果沒有恭敬心,做官這件事,肯定做不好。子貢正是因為有點傲慢,所以雖然是高才大用,但是在孔子眼中「君子不器」,所以依然沒有把子貢列為君子。
12.孔子《易經•系傳》有句話「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德行淺薄卻地位尊崇,智商低下卻謀劃大事,力量微弱卻負擔重任,這樣很少有不遭災禍的。
13.古人云:「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論語.述而.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憂慮的是:「德之不修」,沒有好好的修德行;「學之不講」,沒有認真的去講學;「聞義不能徙」,看到應該做的、應當做的事情,沒有去做;「不善不能改」,見到不善的,自己的毛病、過失卻不能改正。這是聖人之憂。因為有這個憂慮,所以他才不斷地要求上進、學習,才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喜悅。
14.孔老夫子讓他的弟子漆雕開去做官,做官對一般人來講,是非常希望,求之不得的。從這裡來看,漆雕開說「吾斯之未能信」,是很不簡單的。
15.我們學到這一章,不妨想一想:對照漆雕開,我們平時的學習的程度呢,是否在文字上有了認識以後,還能在實踐中反覆去體會,進而想去如何幫助別人?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5章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
白話
有人說:「雍啊,是一個仁者,可惜口才不好。」孔子說:「何必要口才好?用伶牙俐齒對付人,時常討人厭。我不知冉雍是否稱得上仁者,但何必要有好口才呢?」
文義
1.「雍」,姓冉、字仲弓,孔子傑出弟子,屬孔門四科十哲德行科。
2.「佞」,口才。「禦」,對付。「口給」,口辭敏捷。「屢」,經常。「憎」,厭惡。
3. 佞的人的特徵─禦人以口給,通常他不肯輸給人家,爭強好勝。表面上好像不輸給人家,結果是屢憎於人,完全相反!不但得不到好處,反而讓人家厭惡「屢憎於人」。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不了解仁的特徵,努力去實踐,只是嘴巴上面講講,有什麼用呢?所以孔老夫子覺得「仁而不佞」是應該的。
4.「禦人以口給」就是平常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大家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希望這個「我」高高在上,開起口來總是不肯輸給人家。結果不但沒有不輸,「屢憎於人」,反而輸得很糟糕。
思維題綱
1.有人批評冉雍(仲弓)「仁而不佞」,請問是說他好還是不好?
2.孔子對有人說仲弓「仁」「不佞」,對這兩點的批評,孔子的看法為何?
3.何謂「佞」?一個人為什麼要「佞」?「佞」的結果是什麼?
4.「禦人以口給」是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如何擁有好口才而不佞呢?
思維題綱
1.有人批評冉雍(仲弓)「仁而不佞」,請問是說他好還是不好?
2.孔子對有人說仲弓「仁」「不佞」,對這兩點的批評,孔子的看法為何?
3.何謂「佞」?一個人為什麼要「佞」?「佞」的結果是什麼?
4.「禦人以口給」是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如何擁有好口才而不佞呢?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2》:「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2.《論語.微子.1》:「殷有三仁焉。」
3.《論語.憲問.18》:「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4.《論語.雍也.2》:「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5.《論語.雍也.5》:「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
6.《論語.學而.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7.《論語.季氏.4》: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二)重點摘記
1.本章呈現的方式:有人評價冉雍,孔子對之提出不同看法。
(1)「或曰」,有人評價--「雍也仁而不佞」。「佞」,口才非常得便捷,口才很捷利,反應非常快,口才非常好。
(2)雍也,孔門四科十哲德行科的仲弓,就是冉雍,冉仲弓。德行科的學生,德行當然非常好,所以有人就說他是一個仁者,可惜口才不太好,常常在跟別人互動、言語交鋒的時候,屈居下風。
(3)孔子對於這樣的評價有不一樣的看法,孔子說:「焉用佞?」孔子的回答,前後都用這句話,用這句話開始,也用這句話結束。就是,何必要口才捷利呢?
(4)一個有德行的人,口才捷利有什麼樣的問題呢?「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 「禦」防禦,就是回應、應答。在跟別人互動應答的時候,常常在言語上要壓過別人,要勝過別人。「給」捷利,口才便捷的捷利。這樣的互動方式,常常是被人討厭的。「屢」經常,「憎」厭惡,被別人厭惡。所以一個仁者其實是不需要「口才捷利」這樣的世俗的優點。
2.這一章除了呈現的形式,多了一種變化之外,又看到孔子跟世間評價上的不同。世俗人看到一個有德行的人,就說他是一個仁者;孔子說「仁」其實不容易達到的,即使像雍也在德行科裏,德行很好的弟子,孔子覺得「仁」用來評價他,還有商榷的地方。對此,我們不可以誤解孔子在貶抑雍也。
3.在儒家或者孔子心目中,最高德行的仁,孔子是不輕易許諾的,不輕許仁。
(1)《論語.微子.1》:「殷有三仁焉」
箕子、比干,在商紂的時候,耿直勸諫,這是仁者。
(2)《論語.憲問.18》:「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管仲用他輔佐齊桓公這樣的一個方便,維護了華夏文化的完整,避免被夷狄文化給取代。孔子稱讚管仲是一個仁者。
(3)孔子對他所有的弟子,都沒有直接用「仁者」去稱呼、去稱讚。即便是最欣賞的顏淵,也只說他「不遷怒,不二過,很好學,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篇第2、5章),沒有說他是一個「仁者」。也就是最高的境界「仁者」不輕易許諾的。
(4)生命最高的境界「仁」,也不會用來隨意的讚賞。因為生命最高的境界,如果不用心地去執持的話,只是心裡掛念著這樣的外在評價,是很容易墜入一種退步,或者墜入一種名實不相符的困境。
4.一般人評論雍也是一個有德行的仁者,可是口才不太好。所以「口才不好」是 一個缺點,口才好才是優點。
(1)現在非常強調自我推銷的能力,在繁忙的資本社會,自我推銷能力,口才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佞」是口才捷利,在人與人互動的時候,通過反應快去壓過別人,跟一般講的口才好,還是有一點距離。也就是說利用口才,去獲得一種勝利,在人際互動上的勝利,這個就是佞。它是一個負面的詞。一般人沒有細緻地去分別,只覺得口才好,在言語交鋒的時候勝過別人,這個是必要;孔子卻不這麼認為。
5.孔子提醒「佞」的行相
(1)「佞」就是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我們原來希望能夠壓服別人、勝過別人,可是所換來的,卻是被別人厭惡。也就是說,我們要追求的東西,在我們的行為過程中,卻是適得其反的。
(2)「佞」是一個不智的行為,就是以佞為優點,這是不明智的、沒有智慧的。
因為你想勝過別人,結果是被別人討厭。你對於事情的真相,以及行持的方向,都沒有正確的認識。
6.《論語•學而•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佞呢,也就非常接近巧言,就是話說得非常好聽,可是實際在行持的時候,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這樣的行為是離仁德越來越遠的,也就是說仁跟佞之間,其實相違逆的。所以孔子才會說,仁者是不用追求、刻意地追求口才捷利的。
7.孔子在談交友,不管是損友跟益友,都分成三種,損友之一「友便佞」,便佞也是口才很好,表面話說得非常漂亮。這個也是孔子提醒我們要遠離的損友之一。
8.「佞」,一方面是沒有看清人際互動的真實,只希望在口才上勝過別人,「所要」跟「所行」是背道而馳,是不智的。佞又跟仁似乎相違背的,所以佞就是不仁。
總結,佞就是不仁且不智,所以做為一個有德行的人,真要追求仁義做為生命目標的人,對於「佞」這個世間肯定的能力,在運用的時候,要非常非常地小心、仔細地分辨。可以擁有一個好的口才,這個口才應該是為了表達我們的思考,促進人際的溝通,以及幫助別人,用在正向上,而不是一味地去勝過別人。
9.這一章,我們可以看到孔子評論學生,跟一般世間的評論有非常大的不同,除了肯定學生的德行,對於一些細微的地方,譬如口才是不是需要很好?有好的口才,怎麼樣去應用它?怎麼樣去學習這樣的方向?其實都說得非常地細膩。
10.公冶長篇前面五章,在表達的形式上也非常地活潑多元,有的是孔子直接評論,有的是弟子跟孔子之間的請益跟問答,也有孔子回應世俗錯誤的評論,指出心裡的行相,告訴我們在德行的學習,在心靈提升上,應該注意哪些要點。如果我們仔細去研閱的話,應該可以有一些啟發跟體會。
▶
白話
有人說:「雍啊,是一個仁者,可惜口才不好。」孔子說:「何必要口才好?用伶牙俐齒對付人,時常討人厭。我不知冉雍是否稱得上仁者,但何必要有好口才呢?」
文義
1.「雍」,姓冉、字仲弓,孔子傑出弟子,屬孔門四科十哲德行科。
2.「佞」,口才。「禦」,對付。「口給」,口辭敏捷。「屢」,經常。「憎」,厭惡。
3. 佞的人的特徵─禦人以口給,通常他不肯輸給人家,爭強好勝。表面上好像不輸給人家,結果是屢憎於人,完全相反!不但得不到好處,反而讓人家厭惡「屢憎於人」。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不了解仁的特徵,努力去實踐,只是嘴巴上面講講,有什麼用呢?所以孔老夫子覺得「仁而不佞」是應該的。
4.「禦人以口給」就是平常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大家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希望這個「我」高高在上,開起口來總是不肯輸給人家。結果不但沒有不輸,「屢憎於人」,反而輸得很糟糕。
思維題綱
1.有人批評冉雍(仲弓)「仁而不佞」,請問是說他好還是不好?
2.孔子對有人說仲弓「仁」「不佞」,對這兩點的批評,孔子的看法為何?
3.何謂「佞」?一個人為什麼要「佞」?「佞」的結果是什麼?
4.「禦人以口給」是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如何擁有好口才而不佞呢?
思維題綱
1.有人批評冉雍(仲弓)「仁而不佞」,請問是說他好還是不好?
2.孔子對有人說仲弓「仁」「不佞」,對這兩點的批評,孔子的看法為何?
3.何謂「佞」?一個人為什麼要「佞」?「佞」的結果是什麼?
4.「禦人以口給」是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如何擁有好口才而不佞呢?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2》:「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2.《論語.微子.1》:「殷有三仁焉。」
3.《論語.憲問.18》:「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4.《論語.雍也.2》:「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5.《論語.雍也.5》:「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
6.《論語.學而.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7.《論語.季氏.4》: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二)重點摘記
1.本章呈現的方式:有人評價冉雍,孔子對之提出不同看法。
(1)「或曰」,有人評價--「雍也仁而不佞」。「佞」,口才非常得便捷,口才很捷利,反應非常快,口才非常好。
(2)雍也,孔門四科十哲德行科的仲弓,就是冉雍,冉仲弓。德行科的學生,德行當然非常好,所以有人就說他是一個仁者,可惜口才不太好,常常在跟別人互動、言語交鋒的時候,屈居下風。
(3)孔子對於這樣的評價有不一樣的看法,孔子說:「焉用佞?」孔子的回答,前後都用這句話,用這句話開始,也用這句話結束。就是,何必要口才捷利呢?
(4)一個有德行的人,口才捷利有什麼樣的問題呢?「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 「禦」防禦,就是回應、應答。在跟別人互動應答的時候,常常在言語上要壓過別人,要勝過別人。「給」捷利,口才便捷的捷利。這樣的互動方式,常常是被人討厭的。「屢」經常,「憎」厭惡,被別人厭惡。所以一個仁者其實是不需要「口才捷利」這樣的世俗的優點。
2.這一章除了呈現的形式,多了一種變化之外,又看到孔子跟世間評價上的不同。世俗人看到一個有德行的人,就說他是一個仁者;孔子說「仁」其實不容易達到的,即使像雍也在德行科裏,德行很好的弟子,孔子覺得「仁」用來評價他,還有商榷的地方。對此,我們不可以誤解孔子在貶抑雍也。
3.在儒家或者孔子心目中,最高德行的仁,孔子是不輕易許諾的,不輕許仁。
(1)《論語.微子.1》:「殷有三仁焉」
箕子、比干,在商紂的時候,耿直勸諫,這是仁者。
(2)《論語.憲問.18》:「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管仲用他輔佐齊桓公這樣的一個方便,維護了華夏文化的完整,避免被夷狄文化給取代。孔子稱讚管仲是一個仁者。
(3)孔子對他所有的弟子,都沒有直接用「仁者」去稱呼、去稱讚。即便是最欣賞的顏淵,也只說他「不遷怒,不二過,很好學,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篇第2、5章),沒有說他是一個「仁者」。也就是最高的境界「仁者」不輕易許諾的。
(4)生命最高的境界「仁」,也不會用來隨意的讚賞。因為生命最高的境界,如果不用心地去執持的話,只是心裡掛念著這樣的外在評價,是很容易墜入一種退步,或者墜入一種名實不相符的困境。
4.一般人評論雍也是一個有德行的仁者,可是口才不太好。所以「口才不好」是 一個缺點,口才好才是優點。
(1)現在非常強調自我推銷的能力,在繁忙的資本社會,自我推銷能力,口才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佞」是口才捷利,在人與人互動的時候,通過反應快去壓過別人,跟一般講的口才好,還是有一點距離。也就是說利用口才,去獲得一種勝利,在人際互動上的勝利,這個就是佞。它是一個負面的詞。一般人沒有細緻地去分別,只覺得口才好,在言語交鋒的時候勝過別人,這個是必要;孔子卻不這麼認為。
5.孔子提醒「佞」的行相
(1)「佞」就是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我們原來希望能夠壓服別人、勝過別人,可是所換來的,卻是被別人厭惡。也就是說,我們要追求的東西,在我們的行為過程中,卻是適得其反的。
(2)「佞」是一個不智的行為,就是以佞為優點,這是不明智的、沒有智慧的。
因為你想勝過別人,結果是被別人討厭。你對於事情的真相,以及行持的方向,都沒有正確的認識。
6.《論語•學而•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佞呢,也就非常接近巧言,就是話說得非常好聽,可是實際在行持的時候,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這樣的行為是離仁德越來越遠的,也就是說仁跟佞之間,其實相違逆的。所以孔子才會說,仁者是不用追求、刻意地追求口才捷利的。
7.孔子在談交友,不管是損友跟益友,都分成三種,損友之一「友便佞」,便佞也是口才很好,表面話說得非常漂亮。這個也是孔子提醒我們要遠離的損友之一。
8.「佞」,一方面是沒有看清人際互動的真實,只希望在口才上勝過別人,「所要」跟「所行」是背道而馳,是不智的。佞又跟仁似乎相違背的,所以佞就是不仁。
總結,佞就是不仁且不智,所以做為一個有德行的人,真要追求仁義做為生命目標的人,對於「佞」這個世間肯定的能力,在運用的時候,要非常非常地小心、仔細地分辨。可以擁有一個好的口才,這個口才應該是為了表達我們的思考,促進人際的溝通,以及幫助別人,用在正向上,而不是一味地去勝過別人。
9.這一章,我們可以看到孔子評論學生,跟一般世間的評論有非常大的不同,除了肯定學生的德行,對於一些細微的地方,譬如口才是不是需要很好?有好的口才,怎麼樣去應用它?怎麼樣去學習這樣的方向?其實都說得非常地細膩。
10.公冶長篇前面五章,在表達的形式上也非常地活潑多元,有的是孔子直接評論,有的是弟子跟孔子之間的請益跟問答,也有孔子回應世俗錯誤的評論,指出心裡的行相,告訴我們在德行的學習,在心靈提升上,應該注意哪些要點。如果我們仔細去研閱的話,應該可以有一些啟發跟體會。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4章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ㄖㄨˇ)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
白話
子貢問孔夫子:「我怎麼樣呢?」夫子說:「你是個器。」問:「什麼器呀?」夫子說:「瑚璉。」
文義
1.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少孔子31歲,衛國人,是孔門言語科高材生。
2.「賜也何如?」,子貢向老師請教問題,稱自己的名「賜」,表示對老師的尊重。
3.「女器也」的「女」通「汝」,是你的意思。
4.「瑚璉」,宗廟祭典中,盛裝黍稷的禮器。夏朝稱為「瑚」,殷朝稱為「璉」,周朝稱為「簠簋」(ㄈㄨˇ ㄍㄨㄟˇ )。
思惟題綱
1.子貢聽到老師講評-公冶長、南容、子賤(前三章),就問老師「我怎麼樣呢?」請問子貢為什麼要主動提問?
2.如果是我,跟在老夫子下面,我會不會也像子貢也這麼問一下?如果會,你的動機為何?如果不會,又為什麼不會?
3.孔夫子對子貢說「女器也,瑚璉也」,這個評價是高還是低?你想子貢聽了,心情如何,會有何作意?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2》:「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2.《論語.雍也.28》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3.《論語.先進.18》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4.《論語.公冶長.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5.《論語.子張.24》:「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
6.《論語.子張.23》:「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屋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7.《孟子.公孫丑章句上.2》: 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8.《論語.為政.12》子曰 :「君子不器」
9.《論語.憲問.31》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二)重點摘記
1.本章不同於前三章的呈現方式
前三章記載孔子直接評論他的弟子:公冶長、南容、子賤;第四章是子貢跟孔子的問答,呈現孔子對子貢的評價。
2.老師對弟子的評價有助於學習,敢主動問老師的,要有條件。
(1)仔細思維本章的對話情境,我們可以做一個有趣的想像,當老師在評論弟子的時候,作為弟子的,都希望老師也能夠談談自己,因為老師對於弟子都有很深刻的觀察,當然也有一種真誠的以及長遠的關愛。老師不管是說自己的優點或者缺點,對於弟子來說,都會非常有幫助,不管是鼓勵,還是提點。
(2)一般弟子都不太敢主動詢問老師對自己的評價。如果有人敢於開口,這個學生應該具足幾個條件:第一,對自己有相當的自信,不管是老師正面的評價,或者是反向的提點,他都能夠坦然地接受。第二,能夠善巧地提出問題,希望老師評價自己。
(3)孔門弟子具足這兩個條件的,就屬言語科的子貢。子貢是一個非常有自信的人,很有才華,口才也非常好。本章的問答,就由子貢主動問孔子:「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3.孔子評價子貢有如瑚璉
孔子回應子貢說:你是一個器皿啊!」子貢就再進一步問說:「什麼樣的器皿呢?」孔子說:「像瑚跟璉一樣。」瑚、璉是兩種器皿,非常珍貴,是一種玉器。不是一般百姓使用的,是國家在重要祭祀的時候,拿來裝五穀雜糧,乾淨豐美的五穀來祭祀的器皿。所以這個器皿是一個貴重而又華美的器皿。孔子拿瑚璉這樣的貴重而又華美的器皿來比喻子貢之才,表示子貢是一種廊廟之材,是國家的重要人才。
4.子貢的才能和德行
(1)子貢在孔門四科十哲,屬言語科,口才非常好。子貢外交能力非常強,有強大的斡旋能力。《史記》的《孔子弟子列傳》記載,子貢出使齊國,終止魯國被侵略的災難。
(2)子貢有非常開闊的胸襟跟高遠的理想,他曾經問孔子:「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如果能夠廣博地幫助天下所有的人,做到這樣的境界,夠不夠?孔子的回答:「堯舜其猶病諸 ! 」要子貢不要太好高驁遠,應該從眼前慢慢慢慢去努力。不過,孔子其實也很肯定子貢胸懷天下的遠大的志向。
(3)子貢很會做生意,具有商業的才幹。他出身商賈史家,家裡都是經商的,所以孔子稱讚他「賜,貨殖焉,億則屢中。」對於物價的走向,整個經濟環境的變動,有非常深刻的觀察。所以他做生意,總是能夠以正當的手段獲取最大的利益。
(4)子貢在獲利之後,把財富用來協助孔子宣揚學說。透過他在社會上的人脈,影響力,在跟別人、貨物商交流、貨殖的過程中,也把孔子的學說帶給他身邊的朋友,讓孔子的學說能夠弘傳到各國。
(5)子貢很有自知之明。有一次,孔子跟子貢討論顏回跟子貢,誰比較優秀?子貢就說:他不敢跟顏回比,因為顏回聞一以知十,他自己只能聞一以知二。面對比他優秀的同學,他不會心生嫉妒、不滿,而是很清楚地知道是不如同學,也想跟他效學。
(6)子貢對於孔夫子,非常的尊仰,「依止老師」做得非常好。從有人批評孔子,《子張篇》23、24、25章,子貢的回應可以得知。
《論語•子張•24》:「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
孔夫子心靈的層次,非常非常地深遂高遠,非常非常地清淨,就好像日月一樣,光明而清淨。
《論語•子張•23》:「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屋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有人說:子貢比孔子優秀。子貢的回答非常地巧妙,他說就好像宮牆,我端木賜的宮牆,就只有肩膀這麼高,所以你走到我的牆外,就可以窺見室家之美好,我的亭院多漂亮、房子多整潔,你都看得非常清楚。可是孔子的牆是數刃,很高,所以你走過去只看到牆,看不到所謂的宗廟之美、百官之富,裡面精彩的陳設、整齊的花園,你都看不見,一定要得其門而入,才能窺見孔子的深遂。可是得其門者非常非常少。
子貢面對有人批評孔子,有人認為他比師長優秀,子貢展現的是對師長的敬仰以及依師,做得非常的好。
(7)孔子是仁且智的聖人,這是子貢首先提出來的
我們評論孔子是聖人,一般也會從仁跟智,這兩個角度去了解,這個是子貢提出來的。他說,孔子是「學不厭,誨不倦」,學不厭是一個智者,對於新的知識的學習,永遠有一種熱情,就像孔子自謂好學者,自己認為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學,這就是學不厭,是一個智者。誨不倦,孔子知禮聞名,萬世師表。他透過專業的學習,心靈提升的學習,能夠盡力去幫助身邊的朋友以及弟子,從不厭倦,有非常非常大的熱情想去利益所有的人,這是個仁者。所以“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子貢對於孔子,不只是內心的敬仰,而且對於孔子生命的境界,也有非常恰當的一個把握。
所以這樣的一個人才,在孔子心目中就像瑚璉一樣,在宗廟祭祀用的瑚璉一樣,是非常貴重而華美的。也就是說,子貢確實是孔門之中的一個大才,大將之才。
5.參照《論語•為政•12》:「君子不器」,我們發現,子貢雖然是像瑚璉一樣華美而珍貴的大才,還是有所不足,還沒有達到所謂不器的君子的境界。為什麼呢?
《論語•憲問•31》: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方人,就是隨意的批評別人。所以孔子提點他--你好像時間很多噢,在那邊指指點點別人。我啊,學習自我的改過遷善,習於向學,都來不及了,我沒有時間去批評別人。子貢方人的行為,代表子貢有一種高傲,心放逸、向外奔馳,觀過、觀別人的過失,而不知道自我學習跟改過。所以在學習上,子貢有一些局限。
6.本章,孔子對於子貢給予「瑚璉」正面的評價,應該是對於子貢這樣的一個廊廟之材,是很欣賞的,只是說,他有一些地方還不能達到君子的境界。孔子的態度,應該是覺得很可惜,也希望子貢能夠在自己現有的基礎上,再努力地向上跨這一步,成為一個不器的一個君子。從這個角度來看,孔子對於學生,除了殷殷教誨之外,還有一種非常非常殷重的期盼,希望弟子能夠在自己的基礎上,持續地往前往上跨步跟精進。
▶
白話
子貢問孔夫子:「我怎麼樣呢?」夫子說:「你是個器。」問:「什麼器呀?」夫子說:「瑚璉。」
文義
1.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少孔子31歲,衛國人,是孔門言語科高材生。
2.「賜也何如?」,子貢向老師請教問題,稱自己的名「賜」,表示對老師的尊重。
3.「女器也」的「女」通「汝」,是你的意思。
4.「瑚璉」,宗廟祭典中,盛裝黍稷的禮器。夏朝稱為「瑚」,殷朝稱為「璉」,周朝稱為「簠簋」(ㄈㄨˇ ㄍㄨㄟˇ )。
思惟題綱
1.子貢聽到老師講評-公冶長、南容、子賤(前三章),就問老師「我怎麼樣呢?」請問子貢為什麼要主動提問?
2.如果是我,跟在老夫子下面,我會不會也像子貢也這麼問一下?如果會,你的動機為何?如果不會,又為什麼不會?
3.孔夫子對子貢說「女器也,瑚璉也」,這個評價是高還是低?你想子貢聽了,心情如何,會有何作意?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2》:「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2.《論語.雍也.28》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3.《論語.先進.18》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4.《論語.公冶長.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5.《論語.子張.24》:「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
6.《論語.子張.23》:「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屋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7.《孟子.公孫丑章句上.2》: 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8.《論語.為政.12》子曰 :「君子不器」
9.《論語.憲問.31》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二)重點摘記
1.本章不同於前三章的呈現方式
前三章記載孔子直接評論他的弟子:公冶長、南容、子賤;第四章是子貢跟孔子的問答,呈現孔子對子貢的評價。
2.老師對弟子的評價有助於學習,敢主動問老師的,要有條件。
(1)仔細思維本章的對話情境,我們可以做一個有趣的想像,當老師在評論弟子的時候,作為弟子的,都希望老師也能夠談談自己,因為老師對於弟子都有很深刻的觀察,當然也有一種真誠的以及長遠的關愛。老師不管是說自己的優點或者缺點,對於弟子來說,都會非常有幫助,不管是鼓勵,還是提點。
(2)一般弟子都不太敢主動詢問老師對自己的評價。如果有人敢於開口,這個學生應該具足幾個條件:第一,對自己有相當的自信,不管是老師正面的評價,或者是反向的提點,他都能夠坦然地接受。第二,能夠善巧地提出問題,希望老師評價自己。
(3)孔門弟子具足這兩個條件的,就屬言語科的子貢。子貢是一個非常有自信的人,很有才華,口才也非常好。本章的問答,就由子貢主動問孔子:「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3.孔子評價子貢有如瑚璉
孔子回應子貢說:你是一個器皿啊!」子貢就再進一步問說:「什麼樣的器皿呢?」孔子說:「像瑚跟璉一樣。」瑚、璉是兩種器皿,非常珍貴,是一種玉器。不是一般百姓使用的,是國家在重要祭祀的時候,拿來裝五穀雜糧,乾淨豐美的五穀來祭祀的器皿。所以這個器皿是一個貴重而又華美的器皿。孔子拿瑚璉這樣的貴重而又華美的器皿來比喻子貢之才,表示子貢是一種廊廟之材,是國家的重要人才。
4.子貢的才能和德行
(1)子貢在孔門四科十哲,屬言語科,口才非常好。子貢外交能力非常強,有強大的斡旋能力。《史記》的《孔子弟子列傳》記載,子貢出使齊國,終止魯國被侵略的災難。
(2)子貢有非常開闊的胸襟跟高遠的理想,他曾經問孔子:「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如果能夠廣博地幫助天下所有的人,做到這樣的境界,夠不夠?孔子的回答:「堯舜其猶病諸 ! 」要子貢不要太好高驁遠,應該從眼前慢慢慢慢去努力。不過,孔子其實也很肯定子貢胸懷天下的遠大的志向。
(3)子貢很會做生意,具有商業的才幹。他出身商賈史家,家裡都是經商的,所以孔子稱讚他「賜,貨殖焉,億則屢中。」對於物價的走向,整個經濟環境的變動,有非常深刻的觀察。所以他做生意,總是能夠以正當的手段獲取最大的利益。
(4)子貢在獲利之後,把財富用來協助孔子宣揚學說。透過他在社會上的人脈,影響力,在跟別人、貨物商交流、貨殖的過程中,也把孔子的學說帶給他身邊的朋友,讓孔子的學說能夠弘傳到各國。
(5)子貢很有自知之明。有一次,孔子跟子貢討論顏回跟子貢,誰比較優秀?子貢就說:他不敢跟顏回比,因為顏回聞一以知十,他自己只能聞一以知二。面對比他優秀的同學,他不會心生嫉妒、不滿,而是很清楚地知道是不如同學,也想跟他效學。
(6)子貢對於孔夫子,非常的尊仰,「依止老師」做得非常好。從有人批評孔子,《子張篇》23、24、25章,子貢的回應可以得知。
《論語•子張•24》:「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
孔夫子心靈的層次,非常非常地深遂高遠,非常非常地清淨,就好像日月一樣,光明而清淨。
《論語•子張•23》:「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屋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有人說:子貢比孔子優秀。子貢的回答非常地巧妙,他說就好像宮牆,我端木賜的宮牆,就只有肩膀這麼高,所以你走到我的牆外,就可以窺見室家之美好,我的亭院多漂亮、房子多整潔,你都看得非常清楚。可是孔子的牆是數刃,很高,所以你走過去只看到牆,看不到所謂的宗廟之美、百官之富,裡面精彩的陳設、整齊的花園,你都看不見,一定要得其門而入,才能窺見孔子的深遂。可是得其門者非常非常少。
子貢面對有人批評孔子,有人認為他比師長優秀,子貢展現的是對師長的敬仰以及依師,做得非常的好。
(7)孔子是仁且智的聖人,這是子貢首先提出來的
我們評論孔子是聖人,一般也會從仁跟智,這兩個角度去了解,這個是子貢提出來的。他說,孔子是「學不厭,誨不倦」,學不厭是一個智者,對於新的知識的學習,永遠有一種熱情,就像孔子自謂好學者,自己認為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學,這就是學不厭,是一個智者。誨不倦,孔子知禮聞名,萬世師表。他透過專業的學習,心靈提升的學習,能夠盡力去幫助身邊的朋友以及弟子,從不厭倦,有非常非常大的熱情想去利益所有的人,這是個仁者。所以“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子貢對於孔子,不只是內心的敬仰,而且對於孔子生命的境界,也有非常恰當的一個把握。
所以這樣的一個人才,在孔子心目中就像瑚璉一樣,在宗廟祭祀用的瑚璉一樣,是非常貴重而華美的。也就是說,子貢確實是孔門之中的一個大才,大將之才。
5.參照《論語•為政•12》:「君子不器」,我們發現,子貢雖然是像瑚璉一樣華美而珍貴的大才,還是有所不足,還沒有達到所謂不器的君子的境界。為什麼呢?
《論語•憲問•31》: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方人,就是隨意的批評別人。所以孔子提點他--你好像時間很多噢,在那邊指指點點別人。我啊,學習自我的改過遷善,習於向學,都來不及了,我沒有時間去批評別人。子貢方人的行為,代表子貢有一種高傲,心放逸、向外奔馳,觀過、觀別人的過失,而不知道自我學習跟改過。所以在學習上,子貢有一些局限。
6.本章,孔子對於子貢給予「瑚璉」正面的評價,應該是對於子貢這樣的一個廊廟之材,是很欣賞的,只是說,他有一些地方還不能達到君子的境界。孔子的態度,應該是覺得很可惜,也希望子貢能夠在自己現有的基礎上,再努力地向上跨這一步,成為一個不器的一個君子。從這個角度來看,孔子對於學生,除了殷殷教誨之外,還有一種非常非常殷重的期盼,希望弟子能夠在自己的基礎上,持續地往前往上跨步跟精進。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3章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
解釋:
夫子讚美子賤說:「這個人啊,是位君子呀!魯國如果沒有君子,那他又怎麼能夠學習得這麼好呢?」
文義:
1.夫子是從子賤身上肯定魯國一定有君子。之前我們學過「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第一第8章)告訴我們:君子內心有崇高的目標,在他的位子上會盡心盡力實踐所學,而身邊必定有善知識、善友;本章也暗示子賤的成功條件就是有善師友,這對我們學習者是非常重要的啟示。 (參考: 日常老法師《論語摸象記》)
2. 子賤,(宓不齊,字子賤)孔子的弟子姓宓ㄈㄨˊ,名不齊。比孔子小30歲,曾經擔任單父宰。
3.關於子賤小故事一則
孔子弟子有孔蔑者,與宓子賤皆仕,孔子往過孔蔑,問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孔蔑曰:「自吾仕者未有所得,而有所亡者三,曰:王事若襲,學焉得習,以是學不得明也,所亡者一也。奉祿少鬻,鬻不足及親戚,親戚益疏矣,所亡者二也。公事多急,不得弔死視病,是以朋友益疏矣,所亡者三也。」孔子不說,而復往見子賤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也?」子賤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誦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學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奉祿雖少鬻,鬻得及親戚,是以親戚益親也,所得者二也。公事雖急,夜勤,弔死視病,是以朋友益親也,所得者三也。」孔子謂子賤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也,斯焉取斯?
《孔子家語》孔安國著、《說苑》劉向著
思維題綱
1.夫子這樣讚美子賤,您會很想了解子賤做了哪些事嗎?您如何去做了解?
2.「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透露出什麼內涵?
3.對本章您有何心得、啟示?
引用經文
1.《論語•衛靈公第十五•4》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2.《論語•憲問十四•6》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3. 柳下惠,姬姓,展氏,名獲,表字禽、一字季,中國春秋時期魯國人,魯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後代。「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則是他的諡號,所以後人稱他「柳下惠」。因他又字「季」,所以有時也稱「柳下季」。柳下惠做過魯國大夫,後來隱遁,成為「逸民」。在歷代流傳中,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曾出現不同版本,但故事情節大同小異,核心都是講,柳下惠遵守禮義,不逾越兩性之間的分際。柳下惠的風範,代代相傳,享譽千古。
4. 《論語•子張十九•18》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5. 《論語•憲問十四•13》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6. 《論語•公冶長五•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7. 《論語•憲問十四•41》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重點摘記
1.關於子賤的事蹟
(1)他曾經治理單父(ㄕㄢˋㄈㄨˋ)這個地方,鳴琴垂拱,就是達到儒家所謂“恭己正南面”那種無為而治的境地。
(2)子賤本身就是一個君子,所以他能夠吸引一群君子到他身邊來,跟他一起來治理單父。除此之外呢,他又能夠信任這些賢者,放手讓他們充分授權,讓他們去把這個單父治理好。
2.子賤就有那種尊重賢者、重用賢者的這樣的一個德行,所以孔子稱讚他叫“君子哉若人”。
3.孔子在稱讚子賤是一個君子的同時說明了他成為君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一章的最後兩句:“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第一個斯呢,就代表的子賤這個人,焉取斯,這個斯就是君子之德,就是如果沒有君子的話,那子賤也沒有辦法學習成為一個君子。
4.“里仁為美”,就說成為一個君子,除了自身良善的本質,好學的態度等等,個人的主觀條件之外,外在客觀的學習環境,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5.《學而篇》也學到無友不如己者,也就是說,這個子賤呢也希望結交一些比他更優秀,或者讓他更值得效學的朋友。那在心態上,也願意跟比自己出色的朋友學習,或者在朋友身上發現比自己更出色的特點,然後加以效學。這個特質就跟尊賢的特質相輔相成。
6.朱熹註解的時候就說,這個特質叫取友,就是取法乎比自己優秀的朋友。所以子賤的德行呢?第一個是尊賢重能,第二個是無友不如己者的取友。至少就這兩個特質,是子賤能夠成為孔子心目中君子的非常非常重要的內涵。
7. 孔子在評論一個人時,除了身體力行呈現的德行去觀察之外,本章特別注意到,學習者主觀的心態,以及客觀成就學習的條件----外在的環境、身邊的師友。這裡可能更強調這個朋友,就是同儕之間的互相砥礪切磋。
8.北宋的蘇東坡,在談這一章的時候曾經提到,孔子稱讚一個人的美好德行,除了就其的德行稱讚之外,還本其父兄師友,這些外在的因素、助緣,是非常有智慧的。
9. 進一步去考察,魯國有很豐厚、長久的一種文化的積澱,所以真的可以成為君子之國。好比坐懷不亂的柳下惠,孟子稱他為聖之和者。好比孔子在《子張篇》裡面稱讚的孟莊子(孝子),在《憲問篇》裡面稱讚的臧武仲(知者)、卞莊子(勇敢),那這三個都是魯國的大夫。還有左丘明。
10. 《憲問篇》裡面,晨門(隱者),就稱讚孔子是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者。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理解儒家那種剛健不息,在面對惡劣環境的時候,願意挺身而出,改善社會的不公不義,扭轉社會風氣的這樣的一種剛健的精神。
子賤續三則
• 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巫馬期亦治單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出,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問其故於宓子賤,宓子賤曰:「我之謂任人,子之謂任力;任力者固勞,任人者固佚。」人曰宓子賤,則君子矣,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氣而百官治,任其數而已矣。巫馬期則不然,弊生事精,勞手足,煩教詔,雖治猶未至也。
• 孔子謂宓子賤曰:「子治單父而眾說,語丘所以為之者。」曰:「不齊父其父,子其子,恤諸孤而哀喪紀。」孔子曰:「善小節也小民附矣,猶未足也。」曰:「不齊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學矣。中節也,中民附矣,猶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賢於不齊者五人,不齊事之,皆教不齊所以治之術。」孔子曰:「欲其大者,乃於此在矣。昔者堯、舜清微其身,以聽觀天下,務來賢人,夫舉賢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不齊之所治者小也,不齊所治者大,其與堯、舜繼矣。」
• 宓子賤為單父宰,辭於夫子,夫子曰:「毋迎而距也,毋望而許也;許之則失守,距之則閉塞。譬如高山深淵,仰之不可極,度之不可測也。」子賤曰:「善,敢不承命乎!」宓子賤為單父宰,過於陽晝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陽晝曰:「吾少也賤,不知治民之術,有釣道二焉,請以送子。」子賤曰:「釣道奈何?」陽晝曰:「夫扱綸錯餌,迎而吸之者也,陽橋也,其為魚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魴也,其為魚也博而厚味。」宓子賤曰:「善。」於是未至單父,冠蓋迎之者交接於道,子賤曰:「車驅之,車驅之。夫陽晝之所謂『陽橋』者至矣。」於是至單父,請其耆老尊賢者而與之共治單父。
▶
解釋:
夫子讚美子賤說:「這個人啊,是位君子呀!魯國如果沒有君子,那他又怎麼能夠學習得這麼好呢?」
文義:
1.夫子是從子賤身上肯定魯國一定有君子。之前我們學過「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第一第8章)告訴我們:君子內心有崇高的目標,在他的位子上會盡心盡力實踐所學,而身邊必定有善知識、善友;本章也暗示子賤的成功條件就是有善師友,這對我們學習者是非常重要的啟示。 (參考: 日常老法師《論語摸象記》)
2. 子賤,(宓不齊,字子賤)孔子的弟子姓宓ㄈㄨˊ,名不齊。比孔子小30歲,曾經擔任單父宰。
3.關於子賤小故事一則
孔子弟子有孔蔑者,與宓子賤皆仕,孔子往過孔蔑,問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孔蔑曰:「自吾仕者未有所得,而有所亡者三,曰:王事若襲,學焉得習,以是學不得明也,所亡者一也。奉祿少鬻,鬻不足及親戚,親戚益疏矣,所亡者二也。公事多急,不得弔死視病,是以朋友益疏矣,所亡者三也。」孔子不說,而復往見子賤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也?」子賤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誦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學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奉祿雖少鬻,鬻得及親戚,是以親戚益親也,所得者二也。公事雖急,夜勤,弔死視病,是以朋友益親也,所得者三也。」孔子謂子賤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也,斯焉取斯?
《孔子家語》孔安國著、《說苑》劉向著
思維題綱
1.夫子這樣讚美子賤,您會很想了解子賤做了哪些事嗎?您如何去做了解?
2.「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透露出什麼內涵?
3.對本章您有何心得、啟示?
引用經文
1.《論語•衛靈公第十五•4》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2.《論語•憲問十四•6》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3. 柳下惠,姬姓,展氏,名獲,表字禽、一字季,中國春秋時期魯國人,魯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後代。「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則是他的諡號,所以後人稱他「柳下惠」。因他又字「季」,所以有時也稱「柳下季」。柳下惠做過魯國大夫,後來隱遁,成為「逸民」。在歷代流傳中,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曾出現不同版本,但故事情節大同小異,核心都是講,柳下惠遵守禮義,不逾越兩性之間的分際。柳下惠的風範,代代相傳,享譽千古。
4. 《論語•子張十九•18》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5. 《論語•憲問十四•13》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6. 《論語•公冶長五•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7. 《論語•憲問十四•41》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重點摘記
1.關於子賤的事蹟
(1)他曾經治理單父(ㄕㄢˋㄈㄨˋ)這個地方,鳴琴垂拱,就是達到儒家所謂“恭己正南面”那種無為而治的境地。
(2)子賤本身就是一個君子,所以他能夠吸引一群君子到他身邊來,跟他一起來治理單父。除此之外呢,他又能夠信任這些賢者,放手讓他們充分授權,讓他們去把這個單父治理好。
2.子賤就有那種尊重賢者、重用賢者的這樣的一個德行,所以孔子稱讚他叫“君子哉若人”。
3.孔子在稱讚子賤是一個君子的同時說明了他成為君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一章的最後兩句:“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第一個斯呢,就代表的子賤這個人,焉取斯,這個斯就是君子之德,就是如果沒有君子的話,那子賤也沒有辦法學習成為一個君子。
4.“里仁為美”,就說成為一個君子,除了自身良善的本質,好學的態度等等,個人的主觀條件之外,外在客觀的學習環境,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5.《學而篇》也學到無友不如己者,也就是說,這個子賤呢也希望結交一些比他更優秀,或者讓他更值得效學的朋友。那在心態上,也願意跟比自己出色的朋友學習,或者在朋友身上發現比自己更出色的特點,然後加以效學。這個特質就跟尊賢的特質相輔相成。
6.朱熹註解的時候就說,這個特質叫取友,就是取法乎比自己優秀的朋友。所以子賤的德行呢?第一個是尊賢重能,第二個是無友不如己者的取友。至少就這兩個特質,是子賤能夠成為孔子心目中君子的非常非常重要的內涵。
7. 孔子在評論一個人時,除了身體力行呈現的德行去觀察之外,本章特別注意到,學習者主觀的心態,以及客觀成就學習的條件----外在的環境、身邊的師友。這裡可能更強調這個朋友,就是同儕之間的互相砥礪切磋。
8.北宋的蘇東坡,在談這一章的時候曾經提到,孔子稱讚一個人的美好德行,除了就其的德行稱讚之外,還本其父兄師友,這些外在的因素、助緣,是非常有智慧的。
9. 進一步去考察,魯國有很豐厚、長久的一種文化的積澱,所以真的可以成為君子之國。好比坐懷不亂的柳下惠,孟子稱他為聖之和者。好比孔子在《子張篇》裡面稱讚的孟莊子(孝子),在《憲問篇》裡面稱讚的臧武仲(知者)、卞莊子(勇敢),那這三個都是魯國的大夫。還有左丘明。
10. 《憲問篇》裡面,晨門(隱者),就稱讚孔子是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者。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理解儒家那種剛健不息,在面對惡劣環境的時候,願意挺身而出,改善社會的不公不義,扭轉社會風氣的這樣的一種剛健的精神。
子賤續三則
• 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巫馬期亦治單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出,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問其故於宓子賤,宓子賤曰:「我之謂任人,子之謂任力;任力者固勞,任人者固佚。」人曰宓子賤,則君子矣,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氣而百官治,任其數而已矣。巫馬期則不然,弊生事精,勞手足,煩教詔,雖治猶未至也。
• 孔子謂宓子賤曰:「子治單父而眾說,語丘所以為之者。」曰:「不齊父其父,子其子,恤諸孤而哀喪紀。」孔子曰:「善小節也小民附矣,猶未足也。」曰:「不齊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學矣。中節也,中民附矣,猶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賢於不齊者五人,不齊事之,皆教不齊所以治之術。」孔子曰:「欲其大者,乃於此在矣。昔者堯、舜清微其身,以聽觀天下,務來賢人,夫舉賢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不齊之所治者小也,不齊所治者大,其與堯、舜繼矣。」
• 宓子賤為單父宰,辭於夫子,夫子曰:「毋迎而距也,毋望而許也;許之則失守,距之則閉塞。譬如高山深淵,仰之不可極,度之不可測也。」子賤曰:「善,敢不承命乎!」宓子賤為單父宰,過於陽晝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陽晝曰:「吾少也賤,不知治民之術,有釣道二焉,請以送子。」子賤曰:「釣道奈何?」陽晝曰:「夫扱綸錯餌,迎而吸之者也,陽橋也,其為魚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魴也,其為魚也博而厚味。」宓子賤曰:「善。」於是未至單父,冠蓋迎之者交接於道,子賤曰:「車驅之,車驅之。夫陽晝之所謂『陽橋』者至矣。」於是至單父,請其耆老尊賢者而與之共治單父。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2章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
白話
孔子說到南容,「當國家太平盛世的時候,他不會被棄置不用;當國家無道亂世的時候,他不會遭到禍害。」於是把哥哥的女兒嫁給他。
文義
1.「南容」,孔子的弟子。有二說:一說是孟懿子的弟弟南宮敬叔;一說是南容括。
2.「廢」,捨棄不用。「不廢」,必見用、被重用。
3.「刑戮」,「刑」是被關;「戮」是被殺。「刑戮」是被殺及被辱的刑罰。
4.孔子有兄孟皮,早卒,所以孔子為姪女主婚。
5.邦無道的特徵,你隨時隨地都有被傷害的可能性,因為他不照著道理。在邦有道的時候,除非你犯罪,犯在是你應得的懲罰上,否則是不會無緣無故受到傷害的。
6.南容謹於言行,故能見用於治朝,免禍於亂世。
思惟題綱:
1.孔子決定把哥哥的女兒嫁給南容,為什麼?
2.南容在太平盛世可以被重用,在亂世的時候,能夠免禍,請問他如何做到的?
3.孔子為什麼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公冶長,而把哥哥的女兒嫁給南容?
(勿以私心窺聖意,不要以世俗的角度,去解釋聖者的用心。)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5》:「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2.《論語‧衛靈公‧6》:「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捲而懷之。」
3.《論語‧述而‧10》:「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4.《詩經‧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5.《論語‧學而‧14》:「敏於事而慎於言」
(二)重點摘記
1.這一章評論南容
(1)南容是孔子的弟子,出身孟孫氏的家族,顯赫的家族,父親是孟僖子,哥哥是孟懿子,兄弟都在孔子門下學習。
(2)孔子對於南容的評論: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
邦有道、邦無道,太平盛世,還是擾攘不安的時局,說南容在太平盛世可以被重用,有機會為大家服務;在擾攘的時局,他能夠自保,免禍,可以免於刑戮。這個戮就是殺,殺戮。
2.南容是什麼樣的德行?
(1)有才華、有德行
在一個太平盛世,需要很多很多的人才,所以他一定要有才華、有才幹。他也要有德行。有些人有才華可是沒有德行,做了很多事情,謀取私利,這個也沒有辦法受到長期的重用。
(2)有智慧
在擾攘不安的時局,能夠免禍,免於刑戮,要有足夠的智慧。
南容就是這樣的一個有德有才的弟子,年輕人。所以孔子抉擇把他的侄女,兄之女兒嫁給南容當妻子。
3.「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也是孔子的用事原則
(1)孔子曾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他認為他跟顏淵都可以做到「用、行、舍、藏」的處事的原則。
(2)孔子評論衛國的賢大夫蘧伯玉,說他是一個君子。為什麼說蘧伯玉是一個君子呢?因為他「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捲而懷之。」無道時,就獨善其身。
4.儒家在面對不同時局,有一種抉擇的自主跟抉擇的智慧。
社會平靜,在上位者重視賢才,儒家的弟子就會出來,為社會貢獻能力。當社會動盪,事不可為,一方面,會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努力貢獻一己之力,改善這個社會的不公不義;可是如果真的情勢已經難為了,那也可以獨善其身,等待更好的時機,再為大家做事。這樣的抉擇,其實是非常非常有智慧的,也就是說生命的自由、生命的自主以及理想的實踐,不會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動,而喪失了自身生命的最高原則,生命在這裡有一種自由跟自主。
5.南容這種「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既德且才,德才兼具的德行,不只被孔子讚許,也是孔子立身處世的一個原則。所以孔子把他的侄女嫁給他,當然是對南容一種相當深刻的觀察以及由衷的欣賞。
6.關於南容的事蹟,可以參考《論語‧先進‧5》「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結果跟這一章是一樣的,南容變成孔子的侄女婿。其事蹟不同,就是「三復白圭」,白圭是《詩經‧大雅》的一首詩—「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白圭就是白色的玉,玷就是瑕疵,這個白玉上面如果有一點瑕疵,還可以通過打磨的方式把它去除,「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言語上的過失,比如傷人的話、說謊,是沒有辦法挽救的,所以不可為也。南容非常喜歡這一段詩,常常再三地誦讀,去實踐。所以孔子就非常的欣賞他。
7.南容持誦這一首詩表達出怎樣的德行?就是對於自己言語的謹慎。那這個,就可以來解釋或者補充說明,為什麼南容可以「邦無道免於刑戮」。那「邦有道不廢」,應該是有一種能幹的能力,對於事情的觀察,做事的方式,帶領團隊的能力,都是非常練達的。南容的德行,我們也可以從《論語‧學而‧14》:「敏於事而慎於言」這樣的德行去加以總結。這樣的德行也是孔子所欣賞,也是孔子所持守的。孔子把自己哥哥的女孩就嫁給他,這也是孔子擇侄女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準則,跟前面一樣。是在世間的標準之上更重視內在的德行,以及解決問題、觀察時局的智慧跟才華。
8.本章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可以討論:「孔子在選擇自己女兒的夫婿,跟選擇侄女的夫婿之間,為什麼選用公冶長做自己的女婿,南容做侄女婿呢?有沒有避嫌的考慮?」
宋代大儒程伊川(程頤)有一個很好的解釋。就說一般我們為什麼要避嫌?因為我們不如理、抉擇是有所虧損的、不符順於正理道理的,我們才要避嫌。孔子在擇婿的時候,是選擇這個人的德行,看到這個人的才華,他可以關顧家人,他可以作為家裡的支柱等等,從這些角度去觀察一個人適不適合當自己的女婿或者自己的侄女婿,並沒有避嫌的這個考慮。而且也要關顧不同對象,兩個是不是很多地方能不能相互地配合,這應該是孔子主要考量的,而不是,要不要避嫌。
9.大儒程伊川(程頤)的提醒 : 不要用私心去窺聖意
我們在閱讀聖人經典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程伊川的提醒就是不要用私心去窺聖意,不要以自己一般世俗、凡俗的角度,去解釋聖者的用心。聖者的用心,就是非常的廣大,而我們常常看得非常的表面。提醒我們在閱讀經典的時候,是要去體貼聖者的心意,割捨世俗的一些看法。不是反過來用世俗的角度去解釋聖人的用心。這點相當重要。
▶
白話
孔子說到南容,「當國家太平盛世的時候,他不會被棄置不用;當國家無道亂世的時候,他不會遭到禍害。」於是把哥哥的女兒嫁給他。
文義
1.「南容」,孔子的弟子。有二說:一說是孟懿子的弟弟南宮敬叔;一說是南容括。
2.「廢」,捨棄不用。「不廢」,必見用、被重用。
3.「刑戮」,「刑」是被關;「戮」是被殺。「刑戮」是被殺及被辱的刑罰。
4.孔子有兄孟皮,早卒,所以孔子為姪女主婚。
5.邦無道的特徵,你隨時隨地都有被傷害的可能性,因為他不照著道理。在邦有道的時候,除非你犯罪,犯在是你應得的懲罰上,否則是不會無緣無故受到傷害的。
6.南容謹於言行,故能見用於治朝,免禍於亂世。
思惟題綱:
1.孔子決定把哥哥的女兒嫁給南容,為什麼?
2.南容在太平盛世可以被重用,在亂世的時候,能夠免禍,請問他如何做到的?
3.孔子為什麼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公冶長,而把哥哥的女兒嫁給南容?
(勿以私心窺聖意,不要以世俗的角度,去解釋聖者的用心。)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5》:「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2.《論語‧衛靈公‧6》:「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捲而懷之。」
3.《論語‧述而‧10》:「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4.《詩經‧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5.《論語‧學而‧14》:「敏於事而慎於言」
(二)重點摘記
1.這一章評論南容
(1)南容是孔子的弟子,出身孟孫氏的家族,顯赫的家族,父親是孟僖子,哥哥是孟懿子,兄弟都在孔子門下學習。
(2)孔子對於南容的評論: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
邦有道、邦無道,太平盛世,還是擾攘不安的時局,說南容在太平盛世可以被重用,有機會為大家服務;在擾攘的時局,他能夠自保,免禍,可以免於刑戮。這個戮就是殺,殺戮。
2.南容是什麼樣的德行?
(1)有才華、有德行
在一個太平盛世,需要很多很多的人才,所以他一定要有才華、有才幹。他也要有德行。有些人有才華可是沒有德行,做了很多事情,謀取私利,這個也沒有辦法受到長期的重用。
(2)有智慧
在擾攘不安的時局,能夠免禍,免於刑戮,要有足夠的智慧。
南容就是這樣的一個有德有才的弟子,年輕人。所以孔子抉擇把他的侄女,兄之女兒嫁給南容當妻子。
3.「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也是孔子的用事原則
(1)孔子曾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他認為他跟顏淵都可以做到「用、行、舍、藏」的處事的原則。
(2)孔子評論衛國的賢大夫蘧伯玉,說他是一個君子。為什麼說蘧伯玉是一個君子呢?因為他「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捲而懷之。」無道時,就獨善其身。
4.儒家在面對不同時局,有一種抉擇的自主跟抉擇的智慧。
社會平靜,在上位者重視賢才,儒家的弟子就會出來,為社會貢獻能力。當社會動盪,事不可為,一方面,會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努力貢獻一己之力,改善這個社會的不公不義;可是如果真的情勢已經難為了,那也可以獨善其身,等待更好的時機,再為大家做事。這樣的抉擇,其實是非常非常有智慧的,也就是說生命的自由、生命的自主以及理想的實踐,不會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動,而喪失了自身生命的最高原則,生命在這裡有一種自由跟自主。
5.南容這種「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既德且才,德才兼具的德行,不只被孔子讚許,也是孔子立身處世的一個原則。所以孔子把他的侄女嫁給他,當然是對南容一種相當深刻的觀察以及由衷的欣賞。
6.關於南容的事蹟,可以參考《論語‧先進‧5》「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結果跟這一章是一樣的,南容變成孔子的侄女婿。其事蹟不同,就是「三復白圭」,白圭是《詩經‧大雅》的一首詩—「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白圭就是白色的玉,玷就是瑕疵,這個白玉上面如果有一點瑕疵,還可以通過打磨的方式把它去除,「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言語上的過失,比如傷人的話、說謊,是沒有辦法挽救的,所以不可為也。南容非常喜歡這一段詩,常常再三地誦讀,去實踐。所以孔子就非常的欣賞他。
7.南容持誦這一首詩表達出怎樣的德行?就是對於自己言語的謹慎。那這個,就可以來解釋或者補充說明,為什麼南容可以「邦無道免於刑戮」。那「邦有道不廢」,應該是有一種能幹的能力,對於事情的觀察,做事的方式,帶領團隊的能力,都是非常練達的。南容的德行,我們也可以從《論語‧學而‧14》:「敏於事而慎於言」這樣的德行去加以總結。這樣的德行也是孔子所欣賞,也是孔子所持守的。孔子把自己哥哥的女孩就嫁給他,這也是孔子擇侄女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準則,跟前面一樣。是在世間的標準之上更重視內在的德行,以及解決問題、觀察時局的智慧跟才華。
8.本章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可以討論:「孔子在選擇自己女兒的夫婿,跟選擇侄女的夫婿之間,為什麼選用公冶長做自己的女婿,南容做侄女婿呢?有沒有避嫌的考慮?」
宋代大儒程伊川(程頤)有一個很好的解釋。就說一般我們為什麼要避嫌?因為我們不如理、抉擇是有所虧損的、不符順於正理道理的,我們才要避嫌。孔子在擇婿的時候,是選擇這個人的德行,看到這個人的才華,他可以關顧家人,他可以作為家裡的支柱等等,從這些角度去觀察一個人適不適合當自己的女婿或者自己的侄女婿,並沒有避嫌的這個考慮。而且也要關顧不同對象,兩個是不是很多地方能不能相互地配合,這應該是孔子主要考量的,而不是,要不要避嫌。
9.大儒程伊川(程頤)的提醒 : 不要用私心去窺聖意
我們在閱讀聖人經典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程伊川的提醒就是不要用私心去窺聖意,不要以自己一般世俗、凡俗的角度,去解釋聖者的用心。聖者的用心,就是非常的廣大,而我們常常看得非常的表面。提醒我們在閱讀經典的時候,是要去體貼聖者的心意,割捨世俗的一些看法。不是反過來用世俗的角度去解釋聖人的用心。這點相當重要。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章
子謂公冶長,「可妻(ㄑㄧˋ)也,雖在縲紲(ㄌㄟˊ ㄒㄧㄝˋ)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
解釋
孔夫子說公冶長這個人,「可以把女兒嫁給他做妻子,雖然他遭受牢獄之災,但不是他的罪過。」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公冶長。
文義
1. 「公冶長」︰姓公冶、名長。孔子的學生。
2. 「妻」︰去聲,為之娶妻。
3.「縲紲」︰「縲」綑綁犯人的繩子,「紲」拘捕。引申為被囚於牢狱之中。
4. 「子」︰古時候,無論兒子、女兒均稱子。
思惟題綱
1.公冶長遭受牢獄之災,孔子對他的評價為何?
2.孔子把女兒嫁給公冶長,為什麼?
3.對比一下,孔聖人擇婿一般人擇婿的標準,有何不同?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10》:「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 東漢劉邵《人物志》:「聖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
( 在《人物志》中,劉邵(音”少”)將才、德並列標舉,作為拔選人才的標準。)
3.《論語‧述而‧21》:「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論語‧里仁‧1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也。」
(二)重點摘記
1.相信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大家從經典背誦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試著用聖人的經典、教誨,來觀察自己內心、調整自己的行為,慢慢、慢慢體會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心靈學習的快樂!
2.《公冶長第五》,依據朱熹註解,這一篇都記載孔子評論古今人物的賢否得失。
3.評論一個人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數人在私下會評論人,可是公開的場合,就會比較謹慎,因為怕得罪人。孔子評論人的原則、目的是什麼呢?
4.《論語‧為政‧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是從外面的行為、內在的動機以及價值的安立、價值的追求,三個面向來評論、觀察一個人的行為。
5.【聖人具有評論人(知人)的能力】
中國經典中,評論人物的專書《人物誌》,東漢劉劭著,序中一段話「聖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就是說,聖賢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知人。聖人是有知人的聰明智慧,聖人有足夠的能力來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從內到外,由外而內,交錯的去觀察這個人的行為,以及行為背後的動機跟價值。
6.【聖人評論人的原則】
聖人評論的原則是什麼?<里仁‧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的好惡,是好惡當理的。仁者是有原則的,對於人,有好的評論、有缺點的指出。表彰他的優點,也指出他的缺點。
7.【聖人評論人的目的】
在評論過程中,要追求什麼目的呢?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當我們在看到別人的好處、優點,我們要跟他效學;當我們看到他的缺點,我們要深深警惕自己。再者,儒家追求自利利人,除了修改自己的行為之外,我們也應該在看到別人缺點的時候,能夠生起:希望有一天,我能夠幫助他。這叫做「好惡當理」。
8.聖者評論人的能力是非常充分的,有道義,以自己的學習和幫助別人,這樣的原則跟目的,來評論人。從這個角度來看,孔子在評論人物的時候是具有眼光的,是有高度的。
9.指出別人的優點,是希望他能夠在這個優點的基礎上,更跨上一步;點出他的缺點,也是希望能夠幫助他的學習。
10.《論語》中,評論的篇章,除了<公冶長第五>之外,<雍也第六>前十四章,<先進第十一>,也都是,就是對於弟子或者時人、先賢的評論。這樣的內涵,也散居在各篇當中。就是說,在《論語》中,孔子對於人物評論的內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篇幅也非常非常的多。
11.《公冶長第五》整體性概說
(1)評論的人物:主要是孔子的弟子,還有當時的大夫,第三種就是前賢,比如:伯夷、叔齊。
(2)評論的方式:孔子直接評論、弟子的問答、弟子跟孔子之間的問答。其實也包括孔子評論自己,跟別人評論孔子,也就是孔子也是被評論的對象。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12.公冶長這個人
(1)孔子的弟子,其事蹟,我們了解的並不多,他在《論語》只在這一章出現。
(2)他是魯國三桓孟孫氏的家族,不過不是最主要的支系。公冶長出生貴族,可是不是顯赫的世家。
(3)《孔子家語》提到公冶長能忍恥,能夠忍辱負重,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德行。
(4)傳說:公冶長通鳥語。
13.孔子對於公冶長的評論是「可妻也」,可以把他當成女婿。「妻」就是把子女嫁給他,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東床快婿。「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公冶長縲紲之中。「縲」,綁犯人的黑色的繩索。「紲」,拘捕,把他抓起來。也就說公冶長,曾經坐過牢,可是非其罪也。孔子的觀察非常的不一樣,可是他其實並沒有犯錯。
14.沒有犯錯,為什麼會坐牢呢?有可能是被污衊的,可能是誤會。現在也有很多那種其實沒有犯罪,可是卻被污衊、會被陷害,冤枉坐牢的人。公冶長看起來也是這樣的遭遇,所以孔子最後選擇「以其子妻之」。古文「子」跟「女」是同一個字,就是子女子女,這個「子」指女兒的意思,就是說孔子把女兒嫁給他。
15.現在人擇婿的標準是什麼?
網絡流傳擇婿的十大條件,前面三個條件(1)要有一百平方米的房子,沒有貸款;(2)要有50萬元以上的車子;(3)要有100萬的存款,登記在女兒的名下。這三個看起來,都偏向於物質的豐厚。就是說,我們現在擇婿的標準,重視在錢財上。為什麼?因為父母親都不希望子女受苦嘛。可是經濟條件好的女婿,固然能夠提供女兒好的生活,就是幸福的保證嗎?現在離婚率這麼高,家暴的問題層出不窮,很多並不是出現在家庭貧困的環境,可能經濟是非常好的,可是卻並不幸福!但是,一般人在抉擇女婿,還是偏向表層的物質條件要豐厚。
16.《世說新語》一則有趣的故事
魏晉南北朝,有幾個大家族,王謝家族,王導、謝安,還有郗家,郗家有一次要選擇女婿,就到王家去找女婿,王家人就說:東廂房有很多我們家的年輕人,你們去看看,自己找吧。魏晉人很瀟灑。最後,他們就在一個廂房裡面看到一個人袒腹東床,把肚子露出來,很自在的在那邊,也不管擇婿人經過。後來,他們就選擇了這一位。這一位是誰呢?大書法家王羲之。也就是說,郗家人擇婿,不是選擇外表長的很帥,我們現在是講高富帥,也不是選擇他很有錢,而是選擇他對於別人要來擇婿這件事情,表達淡然跟豁達,不被外在的這些追求所左右、所宰制的,這樣的一種自在跟自由的心靈。
17.孔子怎麼擇婿?
孔子的擇婿就更進一步了,他選擇公冶長,不會只是看到他被關押坐過牢,而是仔細去考察,這個學生其實是具有很多的德行。在《孔子家語》提到,他很能忍辱負重,應該還有其他的德行,這個德行是作為一個女婿非常重要的,因為有這樣的德行,在關顧妻子、關顧家人,就會有關顧的能力、體貼的心思,當然也會願意承擔責任;也有專業的能力可以養家糊口,這是更基礎的;面對世局的變動,能夠秉持自己的原則。這些應該是孔子在擇婿的時候所考量的。
孔子在擇婿的時候,不依照世間以物質為主的這種標準,之外,還會從表相上的結果穿透之後,進入這個人內在的德行以及才華來衡準。作為一個女婿應該支撐整個家,作為一家之主,應該能夠關顧整個家庭,在時局的變動當中又能把家維繫的非常非常好。
18.從公冶長的際遇,印證「德不孤,必有鄰。」
從公冶長的際遇來看,公冶長曾經被關押過,我們現在說這樣的人叫更生人,從監獄出來要被社會接受,其實是非常辛苦的,因為他標記了一個污點。而,孔子能夠從表相上被關押這件事情,穿透過去,看到這個人其實並沒有犯錯只是被誤會。從公冶長的際遇來看,印證「德不孤,必有鄰。」,一個有德者在一個動蕩的時局當中,也可能常常進入監牢的,在進入監牢的過程中,孔子不但沒有棄捨他,而且是可以給予相當大的肯定,所以抉擇他,作為他的女婿。
▶
解釋
孔夫子說公冶長這個人,「可以把女兒嫁給他做妻子,雖然他遭受牢獄之災,但不是他的罪過。」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公冶長。
文義
1. 「公冶長」︰姓公冶、名長。孔子的學生。
2. 「妻」︰去聲,為之娶妻。
3.「縲紲」︰「縲」綑綁犯人的繩子,「紲」拘捕。引申為被囚於牢狱之中。
4. 「子」︰古時候,無論兒子、女兒均稱子。
思惟題綱
1.公冶長遭受牢獄之災,孔子對他的評價為何?
2.孔子把女兒嫁給公冶長,為什麼?
3.對比一下,孔聖人擇婿一般人擇婿的標準,有何不同?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10》:「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 東漢劉邵《人物志》:「聖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
( 在《人物志》中,劉邵(音”少”)將才、德並列標舉,作為拔選人才的標準。)
3.《論語‧述而‧21》:「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論語‧里仁‧1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也。」
(二)重點摘記
1.相信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大家從經典背誦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試著用聖人的經典、教誨,來觀察自己內心、調整自己的行為,慢慢、慢慢體會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心靈學習的快樂!
2.《公冶長第五》,依據朱熹註解,這一篇都記載孔子評論古今人物的賢否得失。
3.評論一個人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數人在私下會評論人,可是公開的場合,就會比較謹慎,因為怕得罪人。孔子評論人的原則、目的是什麼呢?
4.《論語‧為政‧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是從外面的行為、內在的動機以及價值的安立、價值的追求,三個面向來評論、觀察一個人的行為。
5.【聖人具有評論人(知人)的能力】
中國經典中,評論人物的專書《人物誌》,東漢劉劭著,序中一段話「聖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就是說,聖賢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知人。聖人是有知人的聰明智慧,聖人有足夠的能力來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從內到外,由外而內,交錯的去觀察這個人的行為,以及行為背後的動機跟價值。
6.【聖人評論人的原則】
聖人評論的原則是什麼?<里仁‧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的好惡,是好惡當理的。仁者是有原則的,對於人,有好的評論、有缺點的指出。表彰他的優點,也指出他的缺點。
7.【聖人評論人的目的】
在評論過程中,要追求什麼目的呢?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當我們在看到別人的好處、優點,我們要跟他效學;當我們看到他的缺點,我們要深深警惕自己。再者,儒家追求自利利人,除了修改自己的行為之外,我們也應該在看到別人缺點的時候,能夠生起:希望有一天,我能夠幫助他。這叫做「好惡當理」。
8.聖者評論人的能力是非常充分的,有道義,以自己的學習和幫助別人,這樣的原則跟目的,來評論人。從這個角度來看,孔子在評論人物的時候是具有眼光的,是有高度的。
9.指出別人的優點,是希望他能夠在這個優點的基礎上,更跨上一步;點出他的缺點,也是希望能夠幫助他的學習。
10.《論語》中,評論的篇章,除了<公冶長第五>之外,<雍也第六>前十四章,<先進第十一>,也都是,就是對於弟子或者時人、先賢的評論。這樣的內涵,也散居在各篇當中。就是說,在《論語》中,孔子對於人物評論的內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篇幅也非常非常的多。
11.《公冶長第五》整體性概說
(1)評論的人物:主要是孔子的弟子,還有當時的大夫,第三種就是前賢,比如:伯夷、叔齊。
(2)評論的方式:孔子直接評論、弟子的問答、弟子跟孔子之間的問答。其實也包括孔子評論自己,跟別人評論孔子,也就是孔子也是被評論的對象。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12.公冶長這個人
(1)孔子的弟子,其事蹟,我們了解的並不多,他在《論語》只在這一章出現。
(2)他是魯國三桓孟孫氏的家族,不過不是最主要的支系。公冶長出生貴族,可是不是顯赫的世家。
(3)《孔子家語》提到公冶長能忍恥,能夠忍辱負重,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德行。
(4)傳說:公冶長通鳥語。
13.孔子對於公冶長的評論是「可妻也」,可以把他當成女婿。「妻」就是把子女嫁給他,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東床快婿。「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公冶長縲紲之中。「縲」,綁犯人的黑色的繩索。「紲」,拘捕,把他抓起來。也就說公冶長,曾經坐過牢,可是非其罪也。孔子的觀察非常的不一樣,可是他其實並沒有犯錯。
14.沒有犯錯,為什麼會坐牢呢?有可能是被污衊的,可能是誤會。現在也有很多那種其實沒有犯罪,可是卻被污衊、會被陷害,冤枉坐牢的人。公冶長看起來也是這樣的遭遇,所以孔子最後選擇「以其子妻之」。古文「子」跟「女」是同一個字,就是子女子女,這個「子」指女兒的意思,就是說孔子把女兒嫁給他。
15.現在人擇婿的標準是什麼?
網絡流傳擇婿的十大條件,前面三個條件(1)要有一百平方米的房子,沒有貸款;(2)要有50萬元以上的車子;(3)要有100萬的存款,登記在女兒的名下。這三個看起來,都偏向於物質的豐厚。就是說,我們現在擇婿的標準,重視在錢財上。為什麼?因為父母親都不希望子女受苦嘛。可是經濟條件好的女婿,固然能夠提供女兒好的生活,就是幸福的保證嗎?現在離婚率這麼高,家暴的問題層出不窮,很多並不是出現在家庭貧困的環境,可能經濟是非常好的,可是卻並不幸福!但是,一般人在抉擇女婿,還是偏向表層的物質條件要豐厚。
16.《世說新語》一則有趣的故事
魏晉南北朝,有幾個大家族,王謝家族,王導、謝安,還有郗家,郗家有一次要選擇女婿,就到王家去找女婿,王家人就說:東廂房有很多我們家的年輕人,你們去看看,自己找吧。魏晉人很瀟灑。最後,他們就在一個廂房裡面看到一個人袒腹東床,把肚子露出來,很自在的在那邊,也不管擇婿人經過。後來,他們就選擇了這一位。這一位是誰呢?大書法家王羲之。也就是說,郗家人擇婿,不是選擇外表長的很帥,我們現在是講高富帥,也不是選擇他很有錢,而是選擇他對於別人要來擇婿這件事情,表達淡然跟豁達,不被外在的這些追求所左右、所宰制的,這樣的一種自在跟自由的心靈。
17.孔子怎麼擇婿?
孔子的擇婿就更進一步了,他選擇公冶長,不會只是看到他被關押坐過牢,而是仔細去考察,這個學生其實是具有很多的德行。在《孔子家語》提到,他很能忍辱負重,應該還有其他的德行,這個德行是作為一個女婿非常重要的,因為有這樣的德行,在關顧妻子、關顧家人,就會有關顧的能力、體貼的心思,當然也會願意承擔責任;也有專業的能力可以養家糊口,這是更基礎的;面對世局的變動,能夠秉持自己的原則。這些應該是孔子在擇婿的時候所考量的。
孔子在擇婿的時候,不依照世間以物質為主的這種標準,之外,還會從表相上的結果穿透之後,進入這個人內在的德行以及才華來衡準。作為一個女婿應該支撐整個家,作為一家之主,應該能夠關顧整個家庭,在時局的變動當中又能把家維繫的非常非常好。
18.從公冶長的際遇,印證「德不孤,必有鄰。」
從公冶長的際遇來看,公冶長曾經被關押過,我們現在說這樣的人叫更生人,從監獄出來要被社會接受,其實是非常辛苦的,因為他標記了一個污點。而,孔子能夠從表相上被關押這件事情,穿透過去,看到這個人其實並沒有犯錯只是被誤會。從公冶長的際遇來看,印證「德不孤,必有鄰。」,一個有德者在一個動蕩的時局當中,也可能常常進入監牢的,在進入監牢的過程中,孔子不但沒有棄捨他,而且是可以給予相當大的肯定,所以抉擇他,作為他的女婿。
論語 里仁第四 複習
「複習里仁篇」
思維題綱
1. 學完里仁篇26章,回頭看第一章「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 知?」,您對它的內涵,
一定有更多的體會?
2.里仁篇談儒家的核心概念「仁」,為何還談到「孝」、「君子」、「道」和「德」等,它們的相關性為何?值得你我持續思惟探討。
3. 透過孔夫子的引導 , 我們多少懂了一些道理 , 在生活中我想如何實踐 ?
4. 對每一個「子曰」,我們都會願意認真的再去探求它的道理,乃至在平常中要怎麼運 用?
義理解釋
一. 里仁篇總說
重點摘記
1.論語前四篇的主旨內涵:
《學而篇》主要是透過個人心靈提升的學習,讓自己的生命能夠不斷地提升。
《為政篇》是基於個人學習的基礎,讓生命發散出正向的影響力,讓自己還有周遭,以及整個社會能夠越來越好。
《八佾篇》主要談為政的內涵在於禮樂。
《里仁篇》主要是談仁這個概念。
2.整部《論語》,“仁”出現過109次,出現的次數非常非常的多。“仁”是儒家以及《論語》的中心思想。
3.回顧前面三篇,談到仁的內涵:
《學而篇》第2章,有子提過“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強調,孝悌是實踐仁的根本,也是實踐仁的入手處。
《學而篇》第3章,孔子提醒我們“巧言令色,鮮矣仁。”巧言令色,是遠離仁德的。
《學而篇》第6章,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作為一個學習者,最重要的除了孝悌、謹信以及愛眾這樣的美德之外,學習都要歸結到親近仁德,要親近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仁者、一個老師。
《為政篇》雖然沒有談到仁這個字,可是為政以德,所以整個《為政篇》其實就是仁的實踐,以及實踐之後產生的影響力,所以《為政》也是以仁為中心開展出來的。
《八佾篇》第3章,孔子提醒我們“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禮樂的核心思想在仁,仁外在的表現就是禮樂,所以禮樂跟仁之間有一種外顯跟內在核心的緊密關係,其根本還是在於仁心。
4.《里仁篇》所談的仁,其內涵為何?
里仁篇的前七章直接談仁,談仁的內涵,如何去實踐,實踐仁的各種面向。論語的前三篇學而、為政和八佾所談的仁,重點也都在談仁的實踐。也就是說,孔子在引導我們學習仁的德性,重點不在對仁下定義,而是殷殷教誨,善巧地引導我們怎麼樣把仁實踐出來。
5.如何實踐?就是透過日常生活的對境,在各個面向把仁實踐出來。讓仁貼近我們的生命, 讓仁可以饒益我們的心靈、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
6.對仁的定義,一直到《顏淵篇》(論語第十二篇),孔子透過跟顏淵的問答,說“克己復禮為仁”;透過跟樊遲的問答,說“仁者愛人”。這是孔子對仁最主要的兩個界定。
7.概念的界定為何不先提?因為先提,常常會讓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陷入知識或者理念的分析,而忽略了這樣的概念怎樣在我們生活中,跟我們的生命連接,改善我們的生命。所以,孔子先引導我們怎樣去實踐,了解實踐的方法、實踐的面向,然後再提概念的界定。
總結: 里仁篇, 談「仁」, 「孝」 , 「君子」 , 「道」, 「德」彼此的關聯
(1)「里仁為美」選擇住在有聖人或有善知識的地方是最美的,稱得上明智?內心安住 仁”也是儒家以及《論語》的中心思想。
(2) 「仁」字比較不容易捉摸,孔夫子用忠恕這個道理將它貫通起來, 就是克己復禮實踐 的仁。
(3)下腳處 從孝出發, 孔夫子說: 「事父母幾(ㄐㄧ)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過錯,要委婉勸告。如果父母不聽從,還是恭敬不違逆,雖 然心裡擔憂,也不對父母生怨恨,同時還能生起感恩之心。」就是因為有仁的中心思想, 加上有聖人或善知識的教導, 讓這種好的行為慢慢,鍛鍊成習慣以後 ,能推己及
人 , 自然而然可以成為,做事非常慎重,認真的君子 。
(4) 有仁德的君子就不會孤獨的,一定有人願意親近他。」如同為政篇所說的 , 「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所以說里仁, 安仁,真的非常美好 。
(5)更進一步說 ,「事君數(ㄕㄨㄛˋ),斯辱矣;朋友數(ㄕㄨㄛˋ),斯疏矣。」「如果安於仁 , 但是沒聖人也沒有善知識的教導,沒有正確抉擇的智慧, 就會產生對君長勸諫,不善巧,甚至自取其辱。跟朋友相處,不了解他的狀況,一再一再的提出勸諫,彼此關係會疏遠。」
(6)「仁」,是我們精神與心理上面安頓之處, 他是一種心法 , 要安頓於仁並不是天生我們就會的,需要不斷的學而時習之 , 我們才能夠成為具仁德又有智慧的君子。
二. 如願法師開示/ 經典背誦,背到永久不忘 ,就永久快樂
重點摘記
1.你要背誦,剛開始你一定要有志向。你這一次背完以後,這輩子就破除無明,這輩子就輕鬆了。
2.譬如你要認識一個人,哪一種方式會比較熟悉?每天見面比較熟悉?還是一個月見一次,然後見三十次?你就會發現在短時間不斷的串習,這個速度是最快。
3. 背書就是剛開始就把它串習到熟,甚至把它背起來,就破除了你遺忘的這個斷橋。
4. 我現在看到很多東西,第一個抉擇這個重不重要?重要的話要不要背?一定要背起來。你把它背起來會發生甚麼事?這一輩子都被人家稱讚,不然你這輩一子都跟人家抱歉:我常常很健忘。
5. 經典背誦是這樣,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
【金元寶案例】以前師父祂會教我包水餃,師父包的水餃叫甚麼餃?金元寶。水餃會站起來。請問你看到師父這樣教的時候,你有甚麼想法?你會不會想說在這時候就把它學起來?機會只有幾次?就一次。然後到旁邊就認真學,認真學,然後就把它學到會。到旁邊先看師父怎麼包,然後再自己再包。然後再請人再教,然後把它練到熟。那你一次把它練到熟以後,發生甚麼事情?是不是這輩子這個就學會了?破除了這方面的無明。所以以後在包餃子的時候,你會有一個拿手的餃子叫甚麼?金元寶。有沒有傳承?(有)。可是在那時候你沒有掌握這個時機,沒有想說要把它學會,同樣你在現場,你會不會認真學?不會。
6.所以,看到重要的事情,你要不要做學習啊?這就看你的志向。所以我現在看到該背的書,要不要背?(要)不管是幾年,你就是要立定志向,把它背起來。然後背到什麼?永久不忘。
7.永久不忘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來,我看有沒有人猜對,永久不忘是什麼意思?(……從現在到臨終都記得。」)都記得。好!…「都記得」什麼?對境現得起來。
8.永久不忘就是永久快樂啊!
我跟你講我最近的一個體會,永久不忘就是永久快樂啊!是不是這樣?忘掉是不是一種痛苦?(是)你沒有念知能力嘛!永久不忘就是你有念知能力啊!對於很多的抉擇取捨清不清楚?清楚。所以這就叫永久快樂!你們覺得這個重不重要?(重要)。
9.遺忘的痛苦,你會受不了,所以要超越它,要背書!
所以當你看到遺忘的這種痛苦,你會受不了,所以要怎麼樣?超越它!超越它!其實就是慢慢背 誦,讓它永久不忘。你們覺得這個好不好?(好)所以我們就是熟背永久不忘,我換上一個新的代名詞,叫永久快樂!
思維題綱
1. 學完里仁篇26章,回頭看第一章「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 知?」,您對它的內涵,
一定有更多的體會?
2.里仁篇談儒家的核心概念「仁」,為何還談到「孝」、「君子」、「道」和「德」等,它們的相關性為何?值得你我持續思惟探討。
3. 透過孔夫子的引導 , 我們多少懂了一些道理 , 在生活中我想如何實踐 ?
4. 對每一個「子曰」,我們都會願意認真的再去探求它的道理,乃至在平常中要怎麼運 用?
義理解釋
一. 里仁篇總說
重點摘記
1.論語前四篇的主旨內涵:
《學而篇》主要是透過個人心靈提升的學習,讓自己的生命能夠不斷地提升。
《為政篇》是基於個人學習的基礎,讓生命發散出正向的影響力,讓自己還有周遭,以及整個社會能夠越來越好。
《八佾篇》主要談為政的內涵在於禮樂。
《里仁篇》主要是談仁這個概念。
2.整部《論語》,“仁”出現過109次,出現的次數非常非常的多。“仁”是儒家以及《論語》的中心思想。
3.回顧前面三篇,談到仁的內涵:
《學而篇》第2章,有子提過“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強調,孝悌是實踐仁的根本,也是實踐仁的入手處。
《學而篇》第3章,孔子提醒我們“巧言令色,鮮矣仁。”巧言令色,是遠離仁德的。
《學而篇》第6章,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作為一個學習者,最重要的除了孝悌、謹信以及愛眾這樣的美德之外,學習都要歸結到親近仁德,要親近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仁者、一個老師。
《為政篇》雖然沒有談到仁這個字,可是為政以德,所以整個《為政篇》其實就是仁的實踐,以及實踐之後產生的影響力,所以《為政》也是以仁為中心開展出來的。
《八佾篇》第3章,孔子提醒我們“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禮樂的核心思想在仁,仁外在的表現就是禮樂,所以禮樂跟仁之間有一種外顯跟內在核心的緊密關係,其根本還是在於仁心。
4.《里仁篇》所談的仁,其內涵為何?
里仁篇的前七章直接談仁,談仁的內涵,如何去實踐,實踐仁的各種面向。論語的前三篇學而、為政和八佾所談的仁,重點也都在談仁的實踐。也就是說,孔子在引導我們學習仁的德性,重點不在對仁下定義,而是殷殷教誨,善巧地引導我們怎麼樣把仁實踐出來。
5.如何實踐?就是透過日常生活的對境,在各個面向把仁實踐出來。讓仁貼近我們的生命, 讓仁可以饒益我們的心靈、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
6.對仁的定義,一直到《顏淵篇》(論語第十二篇),孔子透過跟顏淵的問答,說“克己復禮為仁”;透過跟樊遲的問答,說“仁者愛人”。這是孔子對仁最主要的兩個界定。
7.概念的界定為何不先提?因為先提,常常會讓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陷入知識或者理念的分析,而忽略了這樣的概念怎樣在我們生活中,跟我們的生命連接,改善我們的生命。所以,孔子先引導我們怎樣去實踐,了解實踐的方法、實踐的面向,然後再提概念的界定。
總結: 里仁篇, 談「仁」, 「孝」 , 「君子」 , 「道」, 「德」彼此的關聯
(1)「里仁為美」選擇住在有聖人或有善知識的地方是最美的,稱得上明智?內心安住 仁”也是儒家以及《論語》的中心思想。
(2) 「仁」字比較不容易捉摸,孔夫子用忠恕這個道理將它貫通起來, 就是克己復禮實踐 的仁。
(3)下腳處 從孝出發, 孔夫子說: 「事父母幾(ㄐㄧ)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過錯,要委婉勸告。如果父母不聽從,還是恭敬不違逆,雖 然心裡擔憂,也不對父母生怨恨,同時還能生起感恩之心。」就是因為有仁的中心思想, 加上有聖人或善知識的教導, 讓這種好的行為慢慢,鍛鍊成習慣以後 ,能推己及
人 , 自然而然可以成為,做事非常慎重,認真的君子 。
(4) 有仁德的君子就不會孤獨的,一定有人願意親近他。」如同為政篇所說的 , 「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所以說里仁, 安仁,真的非常美好 。
(5)更進一步說 ,「事君數(ㄕㄨㄛˋ),斯辱矣;朋友數(ㄕㄨㄛˋ),斯疏矣。」「如果安於仁 , 但是沒聖人也沒有善知識的教導,沒有正確抉擇的智慧, 就會產生對君長勸諫,不善巧,甚至自取其辱。跟朋友相處,不了解他的狀況,一再一再的提出勸諫,彼此關係會疏遠。」
(6)「仁」,是我們精神與心理上面安頓之處, 他是一種心法 , 要安頓於仁並不是天生我們就會的,需要不斷的學而時習之 , 我們才能夠成為具仁德又有智慧的君子。
二. 如願法師開示/ 經典背誦,背到永久不忘 ,就永久快樂
重點摘記
1.你要背誦,剛開始你一定要有志向。你這一次背完以後,這輩子就破除無明,這輩子就輕鬆了。
2.譬如你要認識一個人,哪一種方式會比較熟悉?每天見面比較熟悉?還是一個月見一次,然後見三十次?你就會發現在短時間不斷的串習,這個速度是最快。
3. 背書就是剛開始就把它串習到熟,甚至把它背起來,就破除了你遺忘的這個斷橋。
4. 我現在看到很多東西,第一個抉擇這個重不重要?重要的話要不要背?一定要背起來。你把它背起來會發生甚麼事?這一輩子都被人家稱讚,不然你這輩一子都跟人家抱歉:我常常很健忘。
5. 經典背誦是這樣,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
【金元寶案例】以前師父祂會教我包水餃,師父包的水餃叫甚麼餃?金元寶。水餃會站起來。請問你看到師父這樣教的時候,你有甚麼想法?你會不會想說在這時候就把它學起來?機會只有幾次?就一次。然後到旁邊就認真學,認真學,然後就把它學到會。到旁邊先看師父怎麼包,然後再自己再包。然後再請人再教,然後把它練到熟。那你一次把它練到熟以後,發生甚麼事情?是不是這輩子這個就學會了?破除了這方面的無明。所以以後在包餃子的時候,你會有一個拿手的餃子叫甚麼?金元寶。有沒有傳承?(有)。可是在那時候你沒有掌握這個時機,沒有想說要把它學會,同樣你在現場,你會不會認真學?不會。
6.所以,看到重要的事情,你要不要做學習啊?這就看你的志向。所以我現在看到該背的書,要不要背?(要)不管是幾年,你就是要立定志向,把它背起來。然後背到什麼?永久不忘。
7.永久不忘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來,我看有沒有人猜對,永久不忘是什麼意思?(……從現在到臨終都記得。」)都記得。好!…「都記得」什麼?對境現得起來。
8.永久不忘就是永久快樂啊!
我跟你講我最近的一個體會,永久不忘就是永久快樂啊!是不是這樣?忘掉是不是一種痛苦?(是)你沒有念知能力嘛!永久不忘就是你有念知能力啊!對於很多的抉擇取捨清不清楚?清楚。所以這就叫永久快樂!你們覺得這個重不重要?(重要)。
9.遺忘的痛苦,你會受不了,所以要超越它,要背書!
所以當你看到遺忘的這種痛苦,你會受不了,所以要怎麼樣?超越它!超越它!其實就是慢慢背 誦,讓它永久不忘。你們覺得這個好不好?(好)所以我們就是熟背永久不忘,我換上一個新的代名詞,叫永久快樂!
論語 里仁第四 第26章
子遊曰:「事君數(ㄕㄨㄛˋ),斯辱矣;朋友數(ㄕㄨㄛˋ),斯疏矣。」
▶
解釋(一)
子游說:「對待君主過於頻煩,會招來侮辱;和朋友交往過於煩瑣,就會疏遠。」
解釋(二)
子游說:「如果經常對君長勸諫,不善巧的話,會自取其辱。跟朋友相處,如果不了解他的狀況,而一再一再地提出勸諫,彼此關係會疏遠。」
文義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歲。孔門十哲之一,與子夏、子張同為文學科。
2. 「事」事奉;「事君」是臣子怎麼樣幫助君王立身行事。所以「事」的特點是臣子要勸諫君王不要做不應該做的事情。
3.「數」,煩數也。不斷地、不斷地,一次又一次。
4.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辱,則不能事其君。疏,則不能交其友。不數,正是納忠盡誼之法,非為求榮求親而已。亦非當去當止之謂。」
思惟題綱:
1.「事君數」會有什麼結果?「朋友數」會有什麼結果?
2.本章談「事君、朋友」和18章談「事父母」,將之對比一下,孔夫子給了我們什麼不同的教誡?
3.里仁篇主要談仁,為什麼會把有勸諫內涵的這一章放在最後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里仁‧18》:「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2.《論語‧里仁‧19》:「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3.《論語‧里仁‧20》:「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4.《論語‧為政‧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5.《孝經•事君章第十七》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6.《論語‧八佾‧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
7.《論語‧顏淵‧23》: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二)重點摘記
1.「事」,侍候、侍奉;「數」,不斷不斷、一次又一次地勸諫;「辱」,羞辱、自取其辱;「疏」,疏遠。
2.子遊說:「如果我們經常對我們的國君,一而再、再而三去進行勸諫,弄不好的話,就很容易造成自取其辱;對朋友也是一樣的,如果不觀察、不瞭解,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勸諫,會讓我們朋友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遠。」
3.事君和事父母都一樣,有一定的道理,對父母應該怎麼樣?對君上又應該怎麼樣呢?
(1)對父母
在前幾章都已談過,比如:「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又如: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
(2)對君上
事君,事奉君上或領導,除了幫他打下天下,處理各式各樣的事情,為人臣子更重要的任務,要幫助國君或領導,能夠為政以德,這樣才能夠「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所以,協助他立身行事,以身作則,天下自然仰望,跟著他做,就是最重要的任務。
4.如何事君呢?
《孝經•事君章第十七》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作為一個心中只有仁德的臣子,在事奉長官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在進言的時候,要先想想,是不是設想周到--長官的一些作為,或交辦的事情?有沒有還不完善的部分?要想盡辦法趕快補過。盡心盡力去設想,就是要讓長上的德行,能夠更加的發揚;趕快地完善,趕快地補過,為了就是匡正已經出現不良弊端及一些惡因,就是用這樣方式去輔佐我們的長上。自然,就能夠互相成就,上下齊心,就會越來越融洽。所以,為人臣事君很重要,就是要協助國君,協助長上,立身行事。
5.冉有在當季氏家臣,季氏要旅于泰山,當然這不合理,孔老夫子就問冉有「女弗能救與?」希望冉有能夠去勸諫他的長官,用很委婉的方式勸諫他,這種不合禮法、不對的事情、不應該做的事情,趕快不要做。這個就是儒家在事君裡面很重要的一個特質:協助你的國君、你的長上,能夠正確的立身行事。
6.在勸諫長官或勸諫皇帝,並不容易,要他能夠接受勸諫,上下才能夠相親。
【喻】漢文帝,就是一個能夠接受勸諫的皇帝,他把古代的「邦木制度」恢復起來,就是政府所在之地,百姓可以暢所欲言,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的政府官員,如果有做不對,百姓都可以提出建議。能夠擁有聽得下勸諫的皇帝,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
為什麼?因為我們聽自己的好話,還蠻容易的,但是一旦有錯誤,別人要給我們勸諫,我們真心要聽得進去,還得是有一種修煉的,一種內心的修煉的功夫。但是,實際上我們知道,當我們有錯的時候,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人,就是旁邊的師友,對我們生命成長,是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儒家認為,我們在事奉君上應該有的態度,就是要去勸諫。
7.如果君王不改,怎麼辦呢?兩條路:
(1)他不改,你沒有盡到責任,那有可能你就掛官離去,因為沒盡到責任,就不做了。
(2)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地再去幫忙,數數去勸諫。
8.數數勸諫,麻煩就會來了,因為在上位者有權力,弄不好,他心裡不痛快,就會讓我們自己招到羞辱或者是傷害,就像比干,當初數數勸諫紂王,紂王惱羞成怒,竟然把比干的心給挖開來了。這個就是勸諫國君,「事君數,斯辱矣」不善巧、數數勸諫,國君沒能接受的血淋淋的例子。
9.數數勸諫成功的案例--晏嬰
晏嬰事奉齊景公,有非常多善於勸諫的故事。有一次,齊景公最心愛的馬,被養馬的人殺了,齊景公非常生氣,下令誰也不准進來勸諫,命令左右的武士,把養馬的人抓來,準備肢解。正要動手的時候,朝廷文武百官誰也不敢說話,晏嬰知道了,趕快跑到大殿,對著齊景公說:殺人總得有個方法、有個步驟吧?請問君上,堯舜當初在肢解人的時候,是從身體的哪個部分開始的?堯舜,不就傳說中具有仁德的君王嗎?他是不會因為一匹馬來殺人的,自然也不會有殺人肢解的方法。齊景公很聰明,一聽到,就知道晏嬰的意思。但是怒氣仍在,他就說:好吧,那我就不肢解,那把他給交給獄官,處死吧。晏嬰又大聲地說:嗯!好,非常好,該殺!該殺!君王,讓我先數落他該殺的理由,好讓他死而無憾。這讓齊景公非常意外,因為晏嬰在輔佐他的時候,一向非常反對他殺人,所以他說:好了,那你說說看。晏嬰就說:養馬的人啊,你聽好:你竟然把一匹遲早都要死的馬,讓它提前死了,使得我們的君王傷心又難過,這是你該殺的第一個理由;因為你的關係,使得國君的屬下,以後再也沒有人敢負責養馬,這是你該殺的第二個罪狀;國君殺了你這個該死的人沒關係,卻讓諸侯們暗地裡,開始對我們的國君指指點點,說你看那個齊景公,竟然愛馬不愛民……。還沒說完,齊景公連忙走下寶座,和顏悅色地告訴晏嬰:幸虧賢相您及時來提醒我,否則,我可要造下貽笑國際的大錯。
所以,我們在事奉君上,要勸諫的時候,我們可要向晏嬰好好學習,除了要盡到責任,可別忘了還要有智慧。
10.和朋友交往,「朋友數,斯疏矣。」,如果弄不好的話,朋友的關係可就要破裂了,各走各的。但是,我們知道在學習過程,友伴是不可缺少的,因為要以友輔仁。那怎麼辦?既然要在一起,他明明有錯,難道不告訴他們嗎?是可以說的,但是在說之前,得先看一看;我們在要求他之前,我們自己做到了沒?那你會說,有啊,我自己做到了。那自己做到了,就可以去要求他的嗎?原則上,儘量還是不要去用要求的,還是要用所謂的勉勵的方式,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特點。
11.要求跟勉勵怎麼分開呢?從自己內心來看。
(1)如果我內心,自己不一定想要反省改善,只是一心一意想要提醒別人---哎呀,你這裡有錯,我是為你好呀!如果是這樣,你還是儘量不要開口。這種心情去要求別人,誰也受不了。
(2)另外一種,就是共勉的心態。其實我們自己很清楚,自己哪裡錯了要改善,當我們在改過的時候,也記得就是要幫助朋友,他也可以一起來增上,增長、改善。用這種心來説他,就叫做共勉。這樣大概就可以講了。可是在講的時候,還得要注意,不要造成彼此之間的壓力,那怎麼做呢?要觀察。
12.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
子貢問孔老夫子,應該怎麼交朋友?孔老夫子說:忠心地去勸導他,善意地引導之後,如果他不聽,就停下來吧,不要自取其辱。
13.事友,跟朋友相處,很重要的一個原則,還是必須要去幫他的。但是要從心出發,自己必須要先反省,然後有好的發心,再去說。但是,如果我們一味地去要求,不知不覺就會形成對立,怎麼辦?如果他做不到的時候,先停下來,甚至往後退,退到他可以做到的那一點,再去幫助他。只要我們想幫助他的心不退,總有一天我們可以幫到他的。
14.總結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為什麼《里仁第四》會把這一章放在最後呢?里仁篇一路都在強調仁,對人要心存仁德,要將心比心,要做個好人,真心。但是我們真心要待人著想的時候,真的想要幫上別人,我們必須要有智慧。除了要有慈悲心之外,我們更重要的要有智慧,就是對人內心運作狀態要理解,要觀察的。這樣,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才能夠契理,更加契機,我們的目的才能夠達成。
▶
解釋(一)
子游說:「對待君主過於頻煩,會招來侮辱;和朋友交往過於煩瑣,就會疏遠。」
解釋(二)
子游說:「如果經常對君長勸諫,不善巧的話,會自取其辱。跟朋友相處,如果不了解他的狀況,而一再一再地提出勸諫,彼此關係會疏遠。」
文義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歲。孔門十哲之一,與子夏、子張同為文學科。
2. 「事」事奉;「事君」是臣子怎麼樣幫助君王立身行事。所以「事」的特點是臣子要勸諫君王不要做不應該做的事情。
3.「數」,煩數也。不斷地、不斷地,一次又一次。
4.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辱,則不能事其君。疏,則不能交其友。不數,正是納忠盡誼之法,非為求榮求親而已。亦非當去當止之謂。」
思惟題綱:
1.「事君數」會有什麼結果?「朋友數」會有什麼結果?
2.本章談「事君、朋友」和18章談「事父母」,將之對比一下,孔夫子給了我們什麼不同的教誡?
3.里仁篇主要談仁,為什麼會把有勸諫內涵的這一章放在最後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里仁‧18》:「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2.《論語‧里仁‧19》:「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3.《論語‧里仁‧20》:「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4.《論語‧為政‧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5.《孝經•事君章第十七》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6.《論語‧八佾‧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
7.《論語‧顏淵‧23》: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二)重點摘記
1.「事」,侍候、侍奉;「數」,不斷不斷、一次又一次地勸諫;「辱」,羞辱、自取其辱;「疏」,疏遠。
2.子遊說:「如果我們經常對我們的國君,一而再、再而三去進行勸諫,弄不好的話,就很容易造成自取其辱;對朋友也是一樣的,如果不觀察、不瞭解,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勸諫,會讓我們朋友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遠。」
3.事君和事父母都一樣,有一定的道理,對父母應該怎麼樣?對君上又應該怎麼樣呢?
(1)對父母
在前幾章都已談過,比如:「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又如: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
(2)對君上
事君,事奉君上或領導,除了幫他打下天下,處理各式各樣的事情,為人臣子更重要的任務,要幫助國君或領導,能夠為政以德,這樣才能夠「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所以,協助他立身行事,以身作則,天下自然仰望,跟著他做,就是最重要的任務。
4.如何事君呢?
《孝經•事君章第十七》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作為一個心中只有仁德的臣子,在事奉長官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在進言的時候,要先想想,是不是設想周到--長官的一些作為,或交辦的事情?有沒有還不完善的部分?要想盡辦法趕快補過。盡心盡力去設想,就是要讓長上的德行,能夠更加的發揚;趕快地完善,趕快地補過,為了就是匡正已經出現不良弊端及一些惡因,就是用這樣方式去輔佐我們的長上。自然,就能夠互相成就,上下齊心,就會越來越融洽。所以,為人臣事君很重要,就是要協助國君,協助長上,立身行事。
5.冉有在當季氏家臣,季氏要旅于泰山,當然這不合理,孔老夫子就問冉有「女弗能救與?」希望冉有能夠去勸諫他的長官,用很委婉的方式勸諫他,這種不合禮法、不對的事情、不應該做的事情,趕快不要做。這個就是儒家在事君裡面很重要的一個特質:協助你的國君、你的長上,能夠正確的立身行事。
6.在勸諫長官或勸諫皇帝,並不容易,要他能夠接受勸諫,上下才能夠相親。
【喻】漢文帝,就是一個能夠接受勸諫的皇帝,他把古代的「邦木制度」恢復起來,就是政府所在之地,百姓可以暢所欲言,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的政府官員,如果有做不對,百姓都可以提出建議。能夠擁有聽得下勸諫的皇帝,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
為什麼?因為我們聽自己的好話,還蠻容易的,但是一旦有錯誤,別人要給我們勸諫,我們真心要聽得進去,還得是有一種修煉的,一種內心的修煉的功夫。但是,實際上我們知道,當我們有錯的時候,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人,就是旁邊的師友,對我們生命成長,是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儒家認為,我們在事奉君上應該有的態度,就是要去勸諫。
7.如果君王不改,怎麼辦呢?兩條路:
(1)他不改,你沒有盡到責任,那有可能你就掛官離去,因為沒盡到責任,就不做了。
(2)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地再去幫忙,數數去勸諫。
8.數數勸諫,麻煩就會來了,因為在上位者有權力,弄不好,他心裡不痛快,就會讓我們自己招到羞辱或者是傷害,就像比干,當初數數勸諫紂王,紂王惱羞成怒,竟然把比干的心給挖開來了。這個就是勸諫國君,「事君數,斯辱矣」不善巧、數數勸諫,國君沒能接受的血淋淋的例子。
9.數數勸諫成功的案例--晏嬰
晏嬰事奉齊景公,有非常多善於勸諫的故事。有一次,齊景公最心愛的馬,被養馬的人殺了,齊景公非常生氣,下令誰也不准進來勸諫,命令左右的武士,把養馬的人抓來,準備肢解。正要動手的時候,朝廷文武百官誰也不敢說話,晏嬰知道了,趕快跑到大殿,對著齊景公說:殺人總得有個方法、有個步驟吧?請問君上,堯舜當初在肢解人的時候,是從身體的哪個部分開始的?堯舜,不就傳說中具有仁德的君王嗎?他是不會因為一匹馬來殺人的,自然也不會有殺人肢解的方法。齊景公很聰明,一聽到,就知道晏嬰的意思。但是怒氣仍在,他就說:好吧,那我就不肢解,那把他給交給獄官,處死吧。晏嬰又大聲地說:嗯!好,非常好,該殺!該殺!君王,讓我先數落他該殺的理由,好讓他死而無憾。這讓齊景公非常意外,因為晏嬰在輔佐他的時候,一向非常反對他殺人,所以他說:好了,那你說說看。晏嬰就說:養馬的人啊,你聽好:你竟然把一匹遲早都要死的馬,讓它提前死了,使得我們的君王傷心又難過,這是你該殺的第一個理由;因為你的關係,使得國君的屬下,以後再也沒有人敢負責養馬,這是你該殺的第二個罪狀;國君殺了你這個該死的人沒關係,卻讓諸侯們暗地裡,開始對我們的國君指指點點,說你看那個齊景公,竟然愛馬不愛民……。還沒說完,齊景公連忙走下寶座,和顏悅色地告訴晏嬰:幸虧賢相您及時來提醒我,否則,我可要造下貽笑國際的大錯。
所以,我們在事奉君上,要勸諫的時候,我們可要向晏嬰好好學習,除了要盡到責任,可別忘了還要有智慧。
10.和朋友交往,「朋友數,斯疏矣。」,如果弄不好的話,朋友的關係可就要破裂了,各走各的。但是,我們知道在學習過程,友伴是不可缺少的,因為要以友輔仁。那怎麼辦?既然要在一起,他明明有錯,難道不告訴他們嗎?是可以說的,但是在說之前,得先看一看;我們在要求他之前,我們自己做到了沒?那你會說,有啊,我自己做到了。那自己做到了,就可以去要求他的嗎?原則上,儘量還是不要去用要求的,還是要用所謂的勉勵的方式,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特點。
11.要求跟勉勵怎麼分開呢?從自己內心來看。
(1)如果我內心,自己不一定想要反省改善,只是一心一意想要提醒別人---哎呀,你這裡有錯,我是為你好呀!如果是這樣,你還是儘量不要開口。這種心情去要求別人,誰也受不了。
(2)另外一種,就是共勉的心態。其實我們自己很清楚,自己哪裡錯了要改善,當我們在改過的時候,也記得就是要幫助朋友,他也可以一起來增上,增長、改善。用這種心來説他,就叫做共勉。這樣大概就可以講了。可是在講的時候,還得要注意,不要造成彼此之間的壓力,那怎麼做呢?要觀察。
12.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
子貢問孔老夫子,應該怎麼交朋友?孔老夫子說:忠心地去勸導他,善意地引導之後,如果他不聽,就停下來吧,不要自取其辱。
13.事友,跟朋友相處,很重要的一個原則,還是必須要去幫他的。但是要從心出發,自己必須要先反省,然後有好的發心,再去說。但是,如果我們一味地去要求,不知不覺就會形成對立,怎麼辦?如果他做不到的時候,先停下來,甚至往後退,退到他可以做到的那一點,再去幫助他。只要我們想幫助他的心不退,總有一天我們可以幫到他的。
14.總結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為什麼《里仁第四》會把這一章放在最後呢?里仁篇一路都在強調仁,對人要心存仁德,要將心比心,要做個好人,真心。但是我們真心要待人著想的時候,真的想要幫上別人,我們必須要有智慧。除了要有慈悲心之外,我們更重要的要有智慧,就是對人內心運作狀態要理解,要觀察的。這樣,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才能夠契理,更加契機,我們的目的才能夠達成。
論語 里仁第四 第25章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
解釋
孔夫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獨,一定有跟他親近的人,有人願意親近他。」
文義
1.「德」是道德、德行。
按照自然規律、秩序,去生活、去待人接物,這就叫德。
「德者得也」,得到什麼呢?眼前使你內心很祥和,將來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好處,這樣的行為叫做「德」。
「孤」是孤寡、孤獨。
「必」是肯定而深信不疑。
「鄰」是鄰居,引申為親近之者,親近他的人。
2.何晏《論語集解》:「方以類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鄰,是以不孤也。」
3.真正的德行不會孤獨的,能夠如理去做的人不會孤獨,他一定有人來親近。換句話說,沒有「鄰」就是孤獨;有「鄰」就不孤獨。
思惟題綱:
1.孔夫子說「德不孤」,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獨、孤單,為什麼?
2.社會的現象是:當一個人有著高尚的目標、力爭上游,常常周圍的人會覺得:「這個人很奇怪,唱高調!」不為時下所接納,顯然這個人就從社會被孤立了,這個人會有孤獨感。怎麼會是「德不孤,必有鄰。」呢?
3.看看社會上,許多擁有追隨群眾「有鄰」的人物,他們「不孤」嗎?
4.我如何信受「德不孤,必有鄰」?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里仁•1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2.《論語•里仁•12》:「放於利而行,多怨」
3.《禮記•樂記》:「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
4.《論語•顏淵•1》:「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5.《禮記•大學》:「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6. 《論語•憲問•37》:「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7.《論語•里仁•1》:「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8.《論語•子罕•13》: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二)重點摘記
1.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1)「德」道德、有德行的人;「孤」孤單;「必」必定;「鄰」鄰居,引申為--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做伴。
(2)孔老夫子說: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會孤獨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願意親近他,與他共勉。
2.孔子會這麼說,是很深刻地理解到,當一個人朝高尚的目標力爭上游時,多少都會產生孤獨感。
3.這種孤獨感怎麼產生的呢?當我們開始仁德的實踐,講究做人的道理、講道德,甚至面對境界,做一些安住在仁德的抉擇,比如懷德不懷土,比如不放於利而行,依理依義而行,甚至做出放棄利益的事情。往往是被人譏笑的。甚至說:「哎呀!怎麼這麼迂腐,什麼時代了,還唱高調,真是虛偽啊!」面對懷疑的眼光,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我這樣做對嗎?還要繼續下去嗎?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我們內心是非常渴望,能夠得到人家的理解與支持。
4.孔子告訴我們不要怕,真正有道德的人,他是不會孤獨的,一定會有人與您共鳴的。重點是,我是否夠努力讓自己的仁德,日漸完善起來,而不是一天到晚在關注別人,他用什麼眼光來看我。他會這樣看我,其實也是很正常的,因為他還沒有機會開始學習,所以會抱持這樣的看法,會有這些誤會產生。
5.「德不孤,必有鄰。」為什麼孔子說的如此肯定?這個德,有它正確的目標,踏實地去實踐,就會產生出這個效果。這是它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6.案例--德不孤 必有鄰
有機農夫,剛開始轉做有機耕作時,堅持不噴灑農藥,不用鋤草劑、化學肥料,真的很辛苦,常常是從早忙到晚,揮汗如雨,而且還常常被貫行農法的農友嘲笑:「哎呀,你們幹嘛這麼辛苦,不就噴個除草劑,灑個農藥,輕輕鬆鬆多好。你看我這麼早,就把工作做完了,你還在忙;你種的菜、水果,也不會比我漂亮,不會比我賣的好。哎呀!你們這些傻子。」但是因為這些有機農夫,
【有正確的目標】
(1)不忍心祖先留下來的土地,日漸硬化酸化;
(2)不忍心消費者,花了錢卻賠了健康;
(3)更不忍心在農地上面的動物,一一在農藥噴灑下死亡。
要堅持下來,就得要比別人投入更多的時間、體力、心血、金錢。有時候啊,剛投入的前幾年,根本都還看不出效果,甚至啊種出來的蔬菜或水果,又小又醜。
【堅持仁德的實踐】
就在他堅持仁德的實踐,善待土地、善待消費者、善待小動物,漸漸地,土地開始回饋他了,土質變得健康,又鬆、又軟、又香;生態回來了,青蛙、小鳥、許多小蟲,都搬來與他為鄰、與他做伴,土地上開始充滿生機。所以蔬菜水果,也漸漸種得越來越漂亮。
【必有鄰】
有共同理念的消費者,也都一起來支援。德不孤,必有鄰。健康的土地回來了,生態回來了,收穫回來了,顧客、收入也都回來了,甚至當初嘲笑他的農友,也一改之前的態度,竟然開始羡慕說「哇,你的土地這麼柔軟、這麼充滿生機!收穫越來越好!」於是也加入有機耕作的行列,越來越多人一起為伴為鄰。所以「德不孤,必有鄰」是必然結果。
7.「有正確的目標、堅持仁德的實踐」,就不要害怕,「有朋自遠方來」是必定的結果。正所謂「德者得也」。當我們真實地在仁德這條道路上堅持實踐,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會回應您的。重點是,豐盛美好的收穫背後,是必須堅持地朝正確的目標努力的。當然,這過程是辛苦的、有所犧牲的。但是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善的種子,必定會長出感恩的果實。
8.《大學》:「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當我們開始涵養了真實的仁德,豈止是招感志同道合的夥伴,連財富也會給您善的回應。做生意的人,如果您代顧客著想,將心比心,賣健康實在的產品,誠信地做生意,自然顧客也一定會用他實際的行動來支持您。推動傳統文化的人,如果能夠把學到的道理,在自己的身上實踐出來、迸發出光明來,必然會招感更多的人,一起來支持與投入。
9.「德不孤,必有鄰。」這是孔夫子一生追求仁德,跨越種種的困難,所淬煉出來的生命經驗總結。他向我們展現了一種堅持仁德的高度,所謂「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孔子一生,雖屢屢遭遇艱難困頓,然而他從未放棄在仁德這條路上的追尋,而且更加好學不倦。就因為這樣的堅持,感得三千弟子,忠心的追隨。晚年,更致力於典籍的整理,將仁德的大道,流傳後世,流傳給我們。
10.橫跨了兩千五百年以來,感得多少古今中外的後學者,心嚮往之,繼續在這仁德大道上發光發熱,甚至是與孔子的生命交相輝映。就像我們這個團隊,也非常感謝各位,能夠堅持在傳統文化,堅持學習,堅持在實踐仁德這條路上,相伴而行。.德不孤,必有鄰。
11.《里仁篇》一開始「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是的,我們的確是要里仁,選擇仁厚風俗的地方居住。在《里仁》最後,換一個角度「德不孤,必有鄰」,有仁德的人住在哪裡,哪裡就美好起來。就像孔子有一段故事: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曾經想要搬到東方九夷,邊疆地方去居住,有人就說「哎呀,孔老夫子你想清楚,那裡非常非常落後,非常閉塞,也不開化,怎麼能夠住人呢?」孔子卻回答他說「你別擔心,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當有仁德的君子,開始去那邊居住,又怎麼會閉塞落後呢?言下之意,只要有仁德的君子所在之地,那裡就是美好的地方。
12.希望我們一起,在德行上面一起努力,一起共勉,期待未來我們所在之地,因為有你、有我,世界而變得更光明、更美好。
▶
解釋
孔夫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獨,一定有跟他親近的人,有人願意親近他。」
文義
1.「德」是道德、德行。
按照自然規律、秩序,去生活、去待人接物,這就叫德。
「德者得也」,得到什麼呢?眼前使你內心很祥和,將來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好處,這樣的行為叫做「德」。
「孤」是孤寡、孤獨。
「必」是肯定而深信不疑。
「鄰」是鄰居,引申為親近之者,親近他的人。
2.何晏《論語集解》:「方以類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鄰,是以不孤也。」
3.真正的德行不會孤獨的,能夠如理去做的人不會孤獨,他一定有人來親近。換句話說,沒有「鄰」就是孤獨;有「鄰」就不孤獨。
思惟題綱:
1.孔夫子說「德不孤」,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獨、孤單,為什麼?
2.社會的現象是:當一個人有著高尚的目標、力爭上游,常常周圍的人會覺得:「這個人很奇怪,唱高調!」不為時下所接納,顯然這個人就從社會被孤立了,這個人會有孤獨感。怎麼會是「德不孤,必有鄰。」呢?
3.看看社會上,許多擁有追隨群眾「有鄰」的人物,他們「不孤」嗎?
4.我如何信受「德不孤,必有鄰」?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里仁•1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2.《論語•里仁•12》:「放於利而行,多怨」
3.《禮記•樂記》:「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
4.《論語•顏淵•1》:「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5.《禮記•大學》:「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6. 《論語•憲問•37》:「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7.《論語•里仁•1》:「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8.《論語•子罕•13》: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二)重點摘記
1.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1)「德」道德、有德行的人;「孤」孤單;「必」必定;「鄰」鄰居,引申為--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做伴。
(2)孔老夫子說: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會孤獨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願意親近他,與他共勉。
2.孔子會這麼說,是很深刻地理解到,當一個人朝高尚的目標力爭上游時,多少都會產生孤獨感。
3.這種孤獨感怎麼產生的呢?當我們開始仁德的實踐,講究做人的道理、講道德,甚至面對境界,做一些安住在仁德的抉擇,比如懷德不懷土,比如不放於利而行,依理依義而行,甚至做出放棄利益的事情。往往是被人譏笑的。甚至說:「哎呀!怎麼這麼迂腐,什麼時代了,還唱高調,真是虛偽啊!」面對懷疑的眼光,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我這樣做對嗎?還要繼續下去嗎?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我們內心是非常渴望,能夠得到人家的理解與支持。
4.孔子告訴我們不要怕,真正有道德的人,他是不會孤獨的,一定會有人與您共鳴的。重點是,我是否夠努力讓自己的仁德,日漸完善起來,而不是一天到晚在關注別人,他用什麼眼光來看我。他會這樣看我,其實也是很正常的,因為他還沒有機會開始學習,所以會抱持這樣的看法,會有這些誤會產生。
5.「德不孤,必有鄰。」為什麼孔子說的如此肯定?這個德,有它正確的目標,踏實地去實踐,就會產生出這個效果。這是它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6.案例--德不孤 必有鄰
有機農夫,剛開始轉做有機耕作時,堅持不噴灑農藥,不用鋤草劑、化學肥料,真的很辛苦,常常是從早忙到晚,揮汗如雨,而且還常常被貫行農法的農友嘲笑:「哎呀,你們幹嘛這麼辛苦,不就噴個除草劑,灑個農藥,輕輕鬆鬆多好。你看我這麼早,就把工作做完了,你還在忙;你種的菜、水果,也不會比我漂亮,不會比我賣的好。哎呀!你們這些傻子。」但是因為這些有機農夫,
【有正確的目標】
(1)不忍心祖先留下來的土地,日漸硬化酸化;
(2)不忍心消費者,花了錢卻賠了健康;
(3)更不忍心在農地上面的動物,一一在農藥噴灑下死亡。
要堅持下來,就得要比別人投入更多的時間、體力、心血、金錢。有時候啊,剛投入的前幾年,根本都還看不出效果,甚至啊種出來的蔬菜或水果,又小又醜。
【堅持仁德的實踐】
就在他堅持仁德的實踐,善待土地、善待消費者、善待小動物,漸漸地,土地開始回饋他了,土質變得健康,又鬆、又軟、又香;生態回來了,青蛙、小鳥、許多小蟲,都搬來與他為鄰、與他做伴,土地上開始充滿生機。所以蔬菜水果,也漸漸種得越來越漂亮。
【必有鄰】
有共同理念的消費者,也都一起來支援。德不孤,必有鄰。健康的土地回來了,生態回來了,收穫回來了,顧客、收入也都回來了,甚至當初嘲笑他的農友,也一改之前的態度,竟然開始羡慕說「哇,你的土地這麼柔軟、這麼充滿生機!收穫越來越好!」於是也加入有機耕作的行列,越來越多人一起為伴為鄰。所以「德不孤,必有鄰」是必然結果。
7.「有正確的目標、堅持仁德的實踐」,就不要害怕,「有朋自遠方來」是必定的結果。正所謂「德者得也」。當我們真實地在仁德這條道路上堅持實踐,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會回應您的。重點是,豐盛美好的收穫背後,是必須堅持地朝正確的目標努力的。當然,這過程是辛苦的、有所犧牲的。但是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善的種子,必定會長出感恩的果實。
8.《大學》:「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當我們開始涵養了真實的仁德,豈止是招感志同道合的夥伴,連財富也會給您善的回應。做生意的人,如果您代顧客著想,將心比心,賣健康實在的產品,誠信地做生意,自然顧客也一定會用他實際的行動來支持您。推動傳統文化的人,如果能夠把學到的道理,在自己的身上實踐出來、迸發出光明來,必然會招感更多的人,一起來支持與投入。
9.「德不孤,必有鄰。」這是孔夫子一生追求仁德,跨越種種的困難,所淬煉出來的生命經驗總結。他向我們展現了一種堅持仁德的高度,所謂「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孔子一生,雖屢屢遭遇艱難困頓,然而他從未放棄在仁德這條路上的追尋,而且更加好學不倦。就因為這樣的堅持,感得三千弟子,忠心的追隨。晚年,更致力於典籍的整理,將仁德的大道,流傳後世,流傳給我們。
10.橫跨了兩千五百年以來,感得多少古今中外的後學者,心嚮往之,繼續在這仁德大道上發光發熱,甚至是與孔子的生命交相輝映。就像我們這個團隊,也非常感謝各位,能夠堅持在傳統文化,堅持學習,堅持在實踐仁德這條路上,相伴而行。.德不孤,必有鄰。
11.《里仁篇》一開始「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是的,我們的確是要里仁,選擇仁厚風俗的地方居住。在《里仁》最後,換一個角度「德不孤,必有鄰」,有仁德的人住在哪裡,哪裡就美好起來。就像孔子有一段故事: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曾經想要搬到東方九夷,邊疆地方去居住,有人就說「哎呀,孔老夫子你想清楚,那裡非常非常落後,非常閉塞,也不開化,怎麼能夠住人呢?」孔子卻回答他說「你別擔心,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當有仁德的君子,開始去那邊居住,又怎麼會閉塞落後呢?言下之意,只要有仁德的君子所在之地,那裡就是美好的地方。
12.希望我們一起,在德行上面一起努力,一起共勉,期待未來我們所在之地,因為有你、有我,世界而變得更光明、更美好。
論語 里仁第四 第 24章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
解釋
夫子說:君子希望並也確實講話不多、很慎重,做事非常勤快認真。(參見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
文義:
1.夫子對君子的標準很不簡單。所以這句話,有個“欲”字,指出君子心裡有這樣一種推動力量,因此在行為上面努力。
2.就是告訴我們「行」一定要跟「見」相應。平常我們很喜歡講話,做事情未必,尤其是如法行持。不是說:喔,我喜歡哪一個就去做。真正行持都是「克己復禮」---克制我們不相應的這種行為。
3.如果我們認真這樣去做的話,到後來就產生什麼?內心當中「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到了這樣的一個心理上狀態產生了----君子。小人呢?我們想這樣去做,可是心裡面實際上的狀態卻不是,恰恰相反! (以上參見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
思維題綱:
1.平常我們一般人和本章行相,差距遠嗎?
2.本章夫子舉出君子的一種行相,您覺得要達到容易嗎?其中的難點在哪?
3.現在社會自我行銷不是很重要嗎?口條好不是有利的條件?君子是否難符合需求?
4.第24章和前幾章的關係如何?
引用經文:
《大學》:《湯之《盤銘》(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重點摘記:
1.君子,是已經學有所成,接近聖賢的人;“欲”,就是指內心有這麼一股追求的力量;“訥”,是遲鈍;“敏”,是急速。
2.君子不願意多說,而想趕緊做。打個比方:一個精明的商人,看准一個商機以後,他只想趕緊去做,把錢掙到手,絕不願坐在那裡,坐失良機。
3.君子都是有智慧的人,好不容易認清了這條殊勝的《大學》之道,確信沿著它走上去,就能夠進入聖賢的境界,所以他們只想趕緊投入修行,沒有閒工夫坐在那兒多講道理。
4.我們用心的原則和君子應該一樣,學道理的目的,本來就是要拿來用的,不是要當做談論的素材。
5.儒家的實踐,都是要克己復禮,要真刀真槍的跟自己的習氣開戰,所以成功與否,要看個人的勇氣和毅力。
6.以見導行,先確立正確的見解,或者說概念,然後用正確的見解來指導行為,所以必須先瞭解道理,然後付諸實施;但是如果以此為藉口,一直在道理裡面鑽研,對已經能下手的地方,卻遲遲不肯下手,把自己的習氣保護起來,不願碰它,那何時能夠進步?
7.學習心法不重視實踐,沒有強烈的實踐意識,而只是探討義理,久了,就會變成理論家。
8.人生很短暫,學習的機會非常珍貴,容不得我們太拖遝(做事拖拉),所以必須珍惜光陰,勤奮用功,對治習氣要果斷。
9.《大學》裡面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一天之內,人不大可能有大幅度的進步,但是如果每天連一點進步都沒有,一年下來,又怎麼會有進步呢?如果一年之後,只是多知道了一些道理,但老毛病依舊,這實在說不過去。
10.學道之人必須從點滴上努力克己。能夠這樣用功,自然覺得踏實,心情也會不一樣。一來,對聖賢心法更有信心,二來,也更有自信,對自己能走上去也充滿希望,有了收穫的歡喜,人就能走的長遠。
▶
解釋
夫子說:君子希望並也確實講話不多、很慎重,做事非常勤快認真。(參見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
文義:
1.夫子對君子的標準很不簡單。所以這句話,有個“欲”字,指出君子心裡有這樣一種推動力量,因此在行為上面努力。
2.就是告訴我們「行」一定要跟「見」相應。平常我們很喜歡講話,做事情未必,尤其是如法行持。不是說:喔,我喜歡哪一個就去做。真正行持都是「克己復禮」---克制我們不相應的這種行為。
3.如果我們認真這樣去做的話,到後來就產生什麼?內心當中「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到了這樣的一個心理上狀態產生了----君子。小人呢?我們想這樣去做,可是心裡面實際上的狀態卻不是,恰恰相反! (以上參見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
思維題綱:
1.平常我們一般人和本章行相,差距遠嗎?
2.本章夫子舉出君子的一種行相,您覺得要達到容易嗎?其中的難點在哪?
3.現在社會自我行銷不是很重要嗎?口條好不是有利的條件?君子是否難符合需求?
4.第24章和前幾章的關係如何?
引用經文:
《大學》:《湯之《盤銘》(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重點摘記:
1.君子,是已經學有所成,接近聖賢的人;“欲”,就是指內心有這麼一股追求的力量;“訥”,是遲鈍;“敏”,是急速。
2.君子不願意多說,而想趕緊做。打個比方:一個精明的商人,看准一個商機以後,他只想趕緊去做,把錢掙到手,絕不願坐在那裡,坐失良機。
3.君子都是有智慧的人,好不容易認清了這條殊勝的《大學》之道,確信沿著它走上去,就能夠進入聖賢的境界,所以他們只想趕緊投入修行,沒有閒工夫坐在那兒多講道理。
4.我們用心的原則和君子應該一樣,學道理的目的,本來就是要拿來用的,不是要當做談論的素材。
5.儒家的實踐,都是要克己復禮,要真刀真槍的跟自己的習氣開戰,所以成功與否,要看個人的勇氣和毅力。
6.以見導行,先確立正確的見解,或者說概念,然後用正確的見解來指導行為,所以必須先瞭解道理,然後付諸實施;但是如果以此為藉口,一直在道理裡面鑽研,對已經能下手的地方,卻遲遲不肯下手,把自己的習氣保護起來,不願碰它,那何時能夠進步?
7.學習心法不重視實踐,沒有強烈的實踐意識,而只是探討義理,久了,就會變成理論家。
8.人生很短暫,學習的機會非常珍貴,容不得我們太拖遝(做事拖拉),所以必須珍惜光陰,勤奮用功,對治習氣要果斷。
9.《大學》裡面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一天之內,人不大可能有大幅度的進步,但是如果每天連一點進步都沒有,一年下來,又怎麼會有進步呢?如果一年之後,只是多知道了一些道理,但老毛病依舊,這實在說不過去。
10.學道之人必須從點滴上努力克己。能夠這樣用功,自然覺得踏實,心情也會不一樣。一來,對聖賢心法更有信心,二來,也更有自信,對自己能走上去也充滿希望,有了收穫的歡喜,人就能走的長遠。
論語 里仁第四 第 23章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解釋:
夫子說:「生活上能自我約束而犯過失的人,很少了吧!」(參見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
文義:
1. 約,就是約束、儉約。
2. 本章從兩方面說,一方面約束我們不要只在文字上面說(就像22章,「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提醒我們要身體力行、要實踐),一方面內心上要克己復禮,把握特點不要走偏,切不能只是成為大家經常談的「口頭禪」。論語中說「群居終日,好行小惠」那大家在一塊兒,大家閒談,談得很高興,對不起!那個沒有什麼用場,乃至於歷史上有「清談誤國」。(參見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
思維題綱
1.您承許「自我約束」、「克己復禮」的人不容易有過失?除聖言量外還有何理由?
2.生活中,您曾面對境界升起並成功做到自我約束的經驗嗎?
3.這樣的方式,是苦是樂?您有何感想?
4.「自我約束」、「克己復禮」是否有次第層次呢?
重點摘記
1. 約是約束、收斂的意思,其反面就是放任。約的主要對象,就是自己的心。心管好了,行為上就很少出現過失,所以,修道的關鍵,在於管控內心。
2. 管好內心的最佳時機,就是在私心雜念剛剛出現的時候,它還沒有太大力量,很容易熄滅就沒有機會再去為非作歹;如果任其滋長放任,不加約束,就越來越大,最後必定失控,非犯錯誤不可。
3. 例子:(1)比如某人跟你說話不夠尊重,或者你跟他打招呼,他沒有回應,於是你心裡就有個小小的不滿,不及時消融,放在心裡就會不知不覺的長大。當排斥心積累到一定程度,有一天就會爆發爭吵,而相互傷害。(2) 微破點規矩,多占一點,覺得這沒什麼,如果對這個占小便宜的心姑息遷就,就會習以為常,慢慢演變成大的貪污之心,最終會犯下嚴重的錯誤。
4. 任何一個非的念頭,只要一出現,就要毫不留情的加以克制,因為越拖越麻煩。犯了錯誤,受苦的畢竟還是自己,而且往往還會傷及別人。
5. 克己用功的困難,就是壞念頭剛剛出現的時候很微細,我們並不能及時察覺,等到發現時,它已經長大了,這時又不好控制
6. 解決這個問題,主要靠提高對善惡的敏感度。提高敏感度,又主要依靠多學習、多觀察,就會對善惡是非的標準,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熟悉。
7. 善惡標準在外面表現為:禮與非禮;在內心就是:仁與不仁。只要我們常年學習這些聖賢傳下來的經典,就會慢慢熟悉仁與不仁的樣子,這時候那個“約”,就會在內心形成。就像住在心頭的一個保安,保護著我們不被惡念之賊所傷害,而讓善心、善念得以長養。這時做出來的行為,自然就越來越合乎禮,那離君子就不遠啦!理
解釋:
夫子說:「生活上能自我約束而犯過失的人,很少了吧!」(參見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
文義:
1. 約,就是約束、儉約。
2. 本章從兩方面說,一方面約束我們不要只在文字上面說(就像22章,「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提醒我們要身體力行、要實踐),一方面內心上要克己復禮,把握特點不要走偏,切不能只是成為大家經常談的「口頭禪」。論語中說「群居終日,好行小惠」那大家在一塊兒,大家閒談,談得很高興,對不起!那個沒有什麼用場,乃至於歷史上有「清談誤國」。(參見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
思維題綱
1.您承許「自我約束」、「克己復禮」的人不容易有過失?除聖言量外還有何理由?
2.生活中,您曾面對境界升起並成功做到自我約束的經驗嗎?
3.這樣的方式,是苦是樂?您有何感想?
4.「自我約束」、「克己復禮」是否有次第層次呢?
重點摘記
1. 約是約束、收斂的意思,其反面就是放任。約的主要對象,就是自己的心。心管好了,行為上就很少出現過失,所以,修道的關鍵,在於管控內心。
2. 管好內心的最佳時機,就是在私心雜念剛剛出現的時候,它還沒有太大力量,很容易熄滅就沒有機會再去為非作歹;如果任其滋長放任,不加約束,就越來越大,最後必定失控,非犯錯誤不可。
3. 例子:(1)比如某人跟你說話不夠尊重,或者你跟他打招呼,他沒有回應,於是你心裡就有個小小的不滿,不及時消融,放在心裡就會不知不覺的長大。當排斥心積累到一定程度,有一天就會爆發爭吵,而相互傷害。(2) 微破點規矩,多占一點,覺得這沒什麼,如果對這個占小便宜的心姑息遷就,就會習以為常,慢慢演變成大的貪污之心,最終會犯下嚴重的錯誤。
4. 任何一個非的念頭,只要一出現,就要毫不留情的加以克制,因為越拖越麻煩。犯了錯誤,受苦的畢竟還是自己,而且往往還會傷及別人。
5. 克己用功的困難,就是壞念頭剛剛出現的時候很微細,我們並不能及時察覺,等到發現時,它已經長大了,這時又不好控制
6. 解決這個問題,主要靠提高對善惡的敏感度。提高敏感度,又主要依靠多學習、多觀察,就會對善惡是非的標準,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熟悉。
7. 善惡標準在外面表現為:禮與非禮;在內心就是:仁與不仁。只要我們常年學習這些聖賢傳下來的經典,就會慢慢熟悉仁與不仁的樣子,這時候那個“約”,就會在內心形成。就像住在心頭的一個保安,保護著我們不被惡念之賊所傷害,而讓善心、善念得以長養。這時做出來的行為,自然就越來越合乎禮,那離君子就不遠啦!理
論語 里仁第四 第 22章
論語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
解釋
孔子說:「古人不會輕易說話,怕說了以後,不能身體力行。」
思維題綱:
1. 古人不會輕易說話,為什麼呢﹖
2. 你會覺得「說了以後,自己不能身體力行」是一件可恥的事嗎?
3. 前面四章--18、19、20、21章,都在講孝,到22章,轉到說「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這樣的編排,用意何在?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憲問.25》:「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2.《中庸.第二十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二)重點摘記
1.「古者」,先輩的聖賢。孔老夫子,常常言必稱古人。在孔夫子心目當中,都是以過去的大德、高賢作為榜樣。這是讓人能夠提起修行動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
2.古人之所以不輕易發言,談論道理,因為他們以說到做不到為恥。相反的,後代的學人,則喜歡高談闊論,說得天花亂墜,還喜歡褒貶是非,評點別人,其實自己也沒做到。對於這種情況,他們不僅不以為是,還覺得很風光,很有成就感。這就是與古人的差距。
3.如果我們本來不知道對錯,做錯了也無可厚非,但如果知道了對錯,還到處講給別人聽,可是自己的錯誤卻不加改正,這的確是件羞恥的事情。
4.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人學了做人的道理,就趕緊用在自己身心上;現在的人學了,就趕緊去要求別人。
5.我們要像古人那樣,有強烈的實踐意識,就要先瞭解自身的狀況,我們是怎樣的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是不是各種心態輪番上演?譬如:貪婪、抱怨、氣憤、嫉妒、困惑、迷茫、抑鬱、無聊、沒希望等等,數不清的煩惱,一個接一個,家裡、單位裡的煩心事,一件接一件,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不到頭,簡單來說--不快樂。
6.聖賢之道,就是讓我們自己快樂,並且也能夠給人家帶來快樂。如果花了許多精力,學了這些道理,只是講講說說,而不去實踐,依舊被各種問題所困擾,那真是個大浪費、大遺憾!就像花很多錢買來良藥,卻放著不吃,依然病苦纏身,那不是很糊塗嗎!
7.良藥苦口,講道理容易,實踐難,甚至在初期還比較辛苦,因為要克己復禮,跟習氣拉拔,這的確是不容易的。不過只要肯做,就會有一分一分的收穫,就會從原來的困擾當中,一步一步透脫出來。
8.學什麼都是開頭難,之後就不那麼難了,而且隨著經驗的積累,一定會越來越輕鬆,快樂也越來越多。難是階段性的,不是一直如此。所以在覺得難的時候,要充滿希望。
9.事實上,如果怕難而不做,內心的問題越積越多,痛苦就越來越深,那樣活著豈不是更難。相比之下,早點改習氣才活得不難。一個一個的壞習氣,就像一根一根的刺,扎在身上。拔刺,是需要勇氣和耐心的,但拔下來就好了,如果怕疼留著不拔,反而會更痛苦。習氣之刺,是扎在心裡的,早拔早快樂,留著它,人就苦惱重重。
10.要拔刺之前,要先把刺認準,不要把肉拔下來。這是說在實踐之前,需要跟良師益友,認真地問學義理,搞清楚善惡是非,搞清楚了就下手實踐,中間不用等待,懂多少就做多少,不怕失敗。
11.強調實踐,並不是輕視與師友之間的學習和切磋,但要不斷提醒自己,講道理的目的,是為了用之於身心,不要講過頭了。所以《中庸》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學道一定的次第。
▶
解釋
孔子說:「古人不會輕易說話,怕說了以後,不能身體力行。」
思維題綱:
1. 古人不會輕易說話,為什麼呢﹖
2. 你會覺得「說了以後,自己不能身體力行」是一件可恥的事嗎?
3. 前面四章--18、19、20、21章,都在講孝,到22章,轉到說「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這樣的編排,用意何在?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憲問.25》:「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2.《中庸.第二十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二)重點摘記
1.「古者」,先輩的聖賢。孔老夫子,常常言必稱古人。在孔夫子心目當中,都是以過去的大德、高賢作為榜樣。這是讓人能夠提起修行動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
2.古人之所以不輕易發言,談論道理,因為他們以說到做不到為恥。相反的,後代的學人,則喜歡高談闊論,說得天花亂墜,還喜歡褒貶是非,評點別人,其實自己也沒做到。對於這種情況,他們不僅不以為是,還覺得很風光,很有成就感。這就是與古人的差距。
3.如果我們本來不知道對錯,做錯了也無可厚非,但如果知道了對錯,還到處講給別人聽,可是自己的錯誤卻不加改正,這的確是件羞恥的事情。
4.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人學了做人的道理,就趕緊用在自己身心上;現在的人學了,就趕緊去要求別人。
5.我們要像古人那樣,有強烈的實踐意識,就要先瞭解自身的狀況,我們是怎樣的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是不是各種心態輪番上演?譬如:貪婪、抱怨、氣憤、嫉妒、困惑、迷茫、抑鬱、無聊、沒希望等等,數不清的煩惱,一個接一個,家裡、單位裡的煩心事,一件接一件,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不到頭,簡單來說--不快樂。
6.聖賢之道,就是讓我們自己快樂,並且也能夠給人家帶來快樂。如果花了許多精力,學了這些道理,只是講講說說,而不去實踐,依舊被各種問題所困擾,那真是個大浪費、大遺憾!就像花很多錢買來良藥,卻放著不吃,依然病苦纏身,那不是很糊塗嗎!
7.良藥苦口,講道理容易,實踐難,甚至在初期還比較辛苦,因為要克己復禮,跟習氣拉拔,這的確是不容易的。不過只要肯做,就會有一分一分的收穫,就會從原來的困擾當中,一步一步透脫出來。
8.學什麼都是開頭難,之後就不那麼難了,而且隨著經驗的積累,一定會越來越輕鬆,快樂也越來越多。難是階段性的,不是一直如此。所以在覺得難的時候,要充滿希望。
9.事實上,如果怕難而不做,內心的問題越積越多,痛苦就越來越深,那樣活著豈不是更難。相比之下,早點改習氣才活得不難。一個一個的壞習氣,就像一根一根的刺,扎在身上。拔刺,是需要勇氣和耐心的,但拔下來就好了,如果怕疼留著不拔,反而會更痛苦。習氣之刺,是扎在心裡的,早拔早快樂,留著它,人就苦惱重重。
10.要拔刺之前,要先把刺認準,不要把肉拔下來。這是說在實踐之前,需要跟良師益友,認真地問學義理,搞清楚善惡是非,搞清楚了就下手實踐,中間不用等待,懂多少就做多少,不怕失敗。
11.強調實踐,並不是輕視與師友之間的學習和切磋,但要不斷提醒自己,講道理的目的,是為了用之於身心,不要講過頭了。所以《中庸》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學道一定的次第。
論語 里仁第四 第21章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解釋
孔夫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是欣喜,一方面是擔憂。」
思惟題綱
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為什麼?
2.我記得父母的年齡嗎?,而且牢記在心嗎?
3.我知道父母的年齡,我是什麼心情?孔夫子說要「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是喜些什麼?憂是憂些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2.《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二)重點摘記
1.本章的意思: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記得。一方面,會因為父母高夀而欣喜;另一方面,又因為父母年齡大而擔心。
2.我們不妨反省一下:父母的年齡,我們常常記得嗎?有時候只記得生日,不見得能記住年齡,年齡還要算一下。即使記得父母的年齡,我們會感到欣喜或者擔憂嗎?好像也不一定。那些聖賢君子為什麼會這樣,從中我們能學到什麼呢?
3.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凡是你看中、喜愛的東西,看見它一直都存在的好好的,我們就會為之高興和滿足,一想到將來它會失去,就會為之擔心和憂懼;反之,凡是不重視、無所謂的東西,它在,我們也未必高興;它不在,我們也未必擔憂。按照這個心理規律去反推:一個人對父母之年不記得,或者雖然記得,也不會或憂或喜,是不是說明對父母的敬愛,有不足之處啊?
4.儒家的聖賢們都是從學孝悌上來的,他們的孝心都很強,所以自然而然就會不忘父母之年,並且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這些聖賢是天生就有孝心嗎?也不一定,固然少數人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而多數人還是要通過學習才擁有。
5.我們現在做不到,是因為沒有學和習,並非骨子裡就是那不孝之人。關於孝要學什麼呢?主要要去常常念父母的恩,而且要詳詳細細的去想。《論語•為政•6》孟武伯問:怎樣學習孝道?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憂。你要想到父母不擔心別的,就擔心子女生病。我們可以舉一反三,特別是當過父母的,可以將心比心的去想:父母是怎麼對我們的?依現在而論,多半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從生下來,到上學讀書,找工作,成家立業,父母樣樣都要操心,子女小的時候,固然要照顧他,大了,還要想著他,他的家庭和不和,工作順不順,身體累不累,甚至還要照顧孫子、孫女。父母不僅出錢出力,而且一輩子都會把子女放在心上,只為他好而不圖回報。為了子女,父母可以犧牲自己的健康、享受、名譽甚至生命。除父母以外,天下很難找到第二個能這樣對我們的人。
6.作為父母的我們,很容易體會到自己對子女的這種心情,但常常忘記了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心情,其實是一樣的。所以只需要將心比心的想一想,這並不是很遙遠的事情。如果常常這樣思考,我們就不難生起對父母的感激、敬愛之心,就會常常想念父母。見到父母年長,也會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就會想著怎樣去盡孝。
7.盡孝,最基本的就是承事供養,讓父母的生活起居,都儘量的安樂舒適;更進一步,就是讓父母心情愉快,有所寄託,特別是要有希望感,感到活的有意義、有價值。
8.反過來,對我們當子女的,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當我們自己有更高遠的追求,才可能對人生有更深刻的體悟,才有可能向父母傳遞這種希望感,而這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即使父母不能領會,看到子女有更崇高的追求和境界,也會感到欣慰和歡喜,看到自己養子一生,其實是非常值得的。
9.《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由念恩、報恩而立身行道,志在聖賢,這也正是儒家以孝悌為本的理由吧。
解釋
孔夫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是欣喜,一方面是擔憂。」
思惟題綱
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為什麼?
2.我記得父母的年齡嗎?,而且牢記在心嗎?
3.我知道父母的年齡,我是什麼心情?孔夫子說要「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是喜些什麼?憂是憂些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2.《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二)重點摘記
1.本章的意思: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記得。一方面,會因為父母高夀而欣喜;另一方面,又因為父母年齡大而擔心。
2.我們不妨反省一下:父母的年齡,我們常常記得嗎?有時候只記得生日,不見得能記住年齡,年齡還要算一下。即使記得父母的年齡,我們會感到欣喜或者擔憂嗎?好像也不一定。那些聖賢君子為什麼會這樣,從中我們能學到什麼呢?
3.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凡是你看中、喜愛的東西,看見它一直都存在的好好的,我們就會為之高興和滿足,一想到將來它會失去,就會為之擔心和憂懼;反之,凡是不重視、無所謂的東西,它在,我們也未必高興;它不在,我們也未必擔憂。按照這個心理規律去反推:一個人對父母之年不記得,或者雖然記得,也不會或憂或喜,是不是說明對父母的敬愛,有不足之處啊?
4.儒家的聖賢們都是從學孝悌上來的,他們的孝心都很強,所以自然而然就會不忘父母之年,並且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這些聖賢是天生就有孝心嗎?也不一定,固然少數人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而多數人還是要通過學習才擁有。
5.我們現在做不到,是因為沒有學和習,並非骨子裡就是那不孝之人。關於孝要學什麼呢?主要要去常常念父母的恩,而且要詳詳細細的去想。《論語•為政•6》孟武伯問:怎樣學習孝道?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憂。你要想到父母不擔心別的,就擔心子女生病。我們可以舉一反三,特別是當過父母的,可以將心比心的去想:父母是怎麼對我們的?依現在而論,多半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從生下來,到上學讀書,找工作,成家立業,父母樣樣都要操心,子女小的時候,固然要照顧他,大了,還要想著他,他的家庭和不和,工作順不順,身體累不累,甚至還要照顧孫子、孫女。父母不僅出錢出力,而且一輩子都會把子女放在心上,只為他好而不圖回報。為了子女,父母可以犧牲自己的健康、享受、名譽甚至生命。除父母以外,天下很難找到第二個能這樣對我們的人。
6.作為父母的我們,很容易體會到自己對子女的這種心情,但常常忘記了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心情,其實是一樣的。所以只需要將心比心的想一想,這並不是很遙遠的事情。如果常常這樣思考,我們就不難生起對父母的感激、敬愛之心,就會常常想念父母。見到父母年長,也會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就會想著怎樣去盡孝。
7.盡孝,最基本的就是承事供養,讓父母的生活起居,都儘量的安樂舒適;更進一步,就是讓父母心情愉快,有所寄託,特別是要有希望感,感到活的有意義、有價值。
8.反過來,對我們當子女的,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當我們自己有更高遠的追求,才可能對人生有更深刻的體悟,才有可能向父母傳遞這種希望感,而這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即使父母不能領會,看到子女有更崇高的追求和境界,也會感到欣慰和歡喜,看到自己養子一生,其實是非常值得的。
9.《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由念恩、報恩而立身行道,志在聖賢,這也正是儒家以孝悌為本的理由吧。
論語 里仁第四第20章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解釋
孔夫子說:「(父親離開了),你能夠三年不改父親生時的志和行,可以說是孝子了。」
文義內涵
1.「三年無改」,三年無改的話,一生也就不會改了。
2.「父之道」
如何在世間做一個人是要學的,在古代「師」不容易求,靠的就是父親。父親的職責,他不但要慈,並且要把真正的人生經驗傳遞給孩子。父道真正的中心是什麼?「仁」。他總是心心念念為著仁。所以應該從他的見解、他的行為,「觀其志、觀其行」真正地了解父道。做為兒子的人,要繼承這個特點內涵,這個才是孝。《禮記‧中庸‧19》也提到「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這裡的「人」應該指「父」﹞
3.「無改於父之道」,「無改」是假定父親生前就是「守道」才不改,如果父親無道,雖朝沒夕改可也。
思惟題綱
1.父道的特點是甚麼 ?
2.為什麼「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呢?
3.兒女報答父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善繼父之志、善述父之事,請問目的為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1》:「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論語‧學而‧9》:「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3.《論語‧里仁‧18》:「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4.《孟子‧萬章上‧1》:「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
(二)重點摘要
1.《學而篇》第十一章已經學過,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為什麼本章重複出現呢?而且只講了後半句?
(1)《朱熹‧四書集注》說,重複出現,就不必寫這麼多,就省了前半句,只是講了後面「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為什麼這一章要出現兩次?有特別的意義嗎?清朝大儒劉寶楠在《論語正義》說:《論語》中重出者數章,自緣聖人屢言及此,故記者隨文記之。他說,大概是因為聖人常常講這句話,應該是講了很多次,所以聽的人每聽到一次就把它記錄下來,就重複了。
(3)孔子是敏於行而慎於言,言語非常地少,如果有重複,是因為這個非常重要。在古代大儒,考證漢朝石經,就發現這一章有重複,他們推斷,是弟子各記所文,應該是兩個不同的弟子,當時聽到孔老夫子講這個話,分別記錄下來,出自兩個人之手,不是一個人的,所以兩個都出現。
2.東漢大儒鄭康成在批注中說:「孝子在喪,哀戚思慕,無所改其父之道,非心之所忍為也。」為什麼講三年不改於父之道?父之道一般講父親的做法,先人的規矩。古人父母去世,孝子當守喪三年,這個三年按照《禮記》的說法,一般是二年零一個月,就屬於三年了。三年當中,孝子哀戚思慕,很悲哀,心裡很難過,因為父母不在了,自己沒有機會再去行孝,非常地遺憾,又很思慕自己的父母,這三年當中都是處於哀思的狀態,沒有心思想別的事情,所以就不能改變原來父親的做法。
3.孝子的心是多麼地醇厚,真的像《論語‧學而‧9》提到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父母已經走了,緬懷、悼念、思慕父母,其他什麼都不想。
4.《論語‧里仁‧18》父母做對了,固然是非常好,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怎麼辦?「事父母幾諫」你要去勸他,要是勸了不聽,還要做到「敬而不違,勞而不怨。」
5.《論語‧里仁‧19》父母在世的時候不遠遊,萬一不行,要離開父母怎麼辦?你要有一定正確的方法。最後父母離開了,你還是要記得不能忘掉父道,這樣去做,可謂孝矣。
6.我們把前後聯起來看,就可以瞭解父道是什麼,就是父父子子,也就是說做父親的,要像一個父親的樣子去對待兒子;兒子呢,也要符合兒子的樣子去對待自己的父親。瞭解這個內涵,我們才能夠漸漸地顯發出仁的特徵。
(1)做父親的希望兒子過得好,這是有正確的方法,而兒子希望能夠報答父親、懷念父親,也有正確的方法,這就是道的特點。
(2)父母在或不在都一樣,在的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或者你需要遠遊,不在了,見不到了,還是一樣,三年無改。
7.孟子稱舜是孝順的最大榜樣,「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舜到了五十歲還在思慕父母,一個人能夠如此不忘本,無怪乎會成為聖人。這裡聖賢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三年無改,一生也就不改了。
8.古代是幾代同堂,大家庭,所以家有家風、家道、有家規,家要是沒有家規,那就亂了。《大學》講到修身齊家,才有治國平天下,你能齊家了,你才能夠治國平天下。古代的家那是一個大家族,幾百人住在一起,你能夠管理好這個家,當然你就能夠治國平天下。現代人的家,都是以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為主的小家庭,要想恢復以前血緣關係建立的大家庭已經不可能了。
9.現在社會團體很多,不是以血緣關係結合在一起,而是以共同的理想目標結合在一起的。在團體中,師長有如父親,年長者有如兄,年幼者視之如弟,做小弟的要孝敬尊長,尊長對於弟也要有合乎禮的態度,這叫父父子子。
10.能做最好的孝子,將來一定是最好的父親;能做最好的弟弟,一定也會做最好的哥哥,這是在家庭。出去以後,能做最好的手下,將來就能做最好的上司,這叫做君君臣臣。你的上司就是你的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彼此間真正的傳授都有它的道,道的精深之處,一定要在人與人交往過程當中,互相地切磋琢磨而漸次增長的。
11.古代不像今天,學校老師很多,那個時候,師本身不那麼容易,是有很多的條件限制的,所以家庭中這個父是最重要的。在《論語》當中講師友的地方很少,尤其是講師的地方更少,講父子特別多。實際上,古時候的教育,可以說從孔老夫子以後,才開始特別地昌明,以前並不顯著。由於孔老夫子到處遊學,對中國的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2.孝敬,不僅對父母,也包括對老師,老師就如同父母一樣。古人有講,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的志向,我們也應該念念地去想著實現,這也是孝敬。
13.孔老夫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就以父禮事之,守孝三年,然後相絕而去。有個學生叫子貢,依然戀戀不捨,獨自結廬而居,為老師前後守孝六年,足以看出學生對老師的一片赤誠之心。所以「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對於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努力實踐孝親尊師,這是非常重要的。其內涵需要不斷地反復思維推敲,常常放在心裡去觀察,這樣才能夠真正把握住中心思想。
解釋
孔夫子說:「(父親離開了),你能夠三年不改父親生時的志和行,可以說是孝子了。」
文義內涵
1.「三年無改」,三年無改的話,一生也就不會改了。
2.「父之道」
如何在世間做一個人是要學的,在古代「師」不容易求,靠的就是父親。父親的職責,他不但要慈,並且要把真正的人生經驗傳遞給孩子。父道真正的中心是什麼?「仁」。他總是心心念念為著仁。所以應該從他的見解、他的行為,「觀其志、觀其行」真正地了解父道。做為兒子的人,要繼承這個特點內涵,這個才是孝。《禮記‧中庸‧19》也提到「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這裡的「人」應該指「父」﹞
3.「無改於父之道」,「無改」是假定父親生前就是「守道」才不改,如果父親無道,雖朝沒夕改可也。
思惟題綱
1.父道的特點是甚麼 ?
2.為什麼「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呢?
3.兒女報答父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善繼父之志、善述父之事,請問目的為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1》:「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論語‧學而‧9》:「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3.《論語‧里仁‧18》:「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4.《孟子‧萬章上‧1》:「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
(二)重點摘要
1.《學而篇》第十一章已經學過,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為什麼本章重複出現呢?而且只講了後半句?
(1)《朱熹‧四書集注》說,重複出現,就不必寫這麼多,就省了前半句,只是講了後面「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為什麼這一章要出現兩次?有特別的意義嗎?清朝大儒劉寶楠在《論語正義》說:《論語》中重出者數章,自緣聖人屢言及此,故記者隨文記之。他說,大概是因為聖人常常講這句話,應該是講了很多次,所以聽的人每聽到一次就把它記錄下來,就重複了。
(3)孔子是敏於行而慎於言,言語非常地少,如果有重複,是因為這個非常重要。在古代大儒,考證漢朝石經,就發現這一章有重複,他們推斷,是弟子各記所文,應該是兩個不同的弟子,當時聽到孔老夫子講這個話,分別記錄下來,出自兩個人之手,不是一個人的,所以兩個都出現。
2.東漢大儒鄭康成在批注中說:「孝子在喪,哀戚思慕,無所改其父之道,非心之所忍為也。」為什麼講三年不改於父之道?父之道一般講父親的做法,先人的規矩。古人父母去世,孝子當守喪三年,這個三年按照《禮記》的說法,一般是二年零一個月,就屬於三年了。三年當中,孝子哀戚思慕,很悲哀,心裡很難過,因為父母不在了,自己沒有機會再去行孝,非常地遺憾,又很思慕自己的父母,這三年當中都是處於哀思的狀態,沒有心思想別的事情,所以就不能改變原來父親的做法。
3.孝子的心是多麼地醇厚,真的像《論語‧學而‧9》提到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父母已經走了,緬懷、悼念、思慕父母,其他什麼都不想。
4.《論語‧里仁‧18》父母做對了,固然是非常好,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怎麼辦?「事父母幾諫」你要去勸他,要是勸了不聽,還要做到「敬而不違,勞而不怨。」
5.《論語‧里仁‧19》父母在世的時候不遠遊,萬一不行,要離開父母怎麼辦?你要有一定正確的方法。最後父母離開了,你還是要記得不能忘掉父道,這樣去做,可謂孝矣。
6.我們把前後聯起來看,就可以瞭解父道是什麼,就是父父子子,也就是說做父親的,要像一個父親的樣子去對待兒子;兒子呢,也要符合兒子的樣子去對待自己的父親。瞭解這個內涵,我們才能夠漸漸地顯發出仁的特徵。
(1)做父親的希望兒子過得好,這是有正確的方法,而兒子希望能夠報答父親、懷念父親,也有正確的方法,這就是道的特點。
(2)父母在或不在都一樣,在的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或者你需要遠遊,不在了,見不到了,還是一樣,三年無改。
7.孟子稱舜是孝順的最大榜樣,「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舜到了五十歲還在思慕父母,一個人能夠如此不忘本,無怪乎會成為聖人。這裡聖賢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三年無改,一生也就不改了。
8.古代是幾代同堂,大家庭,所以家有家風、家道、有家規,家要是沒有家規,那就亂了。《大學》講到修身齊家,才有治國平天下,你能齊家了,你才能夠治國平天下。古代的家那是一個大家族,幾百人住在一起,你能夠管理好這個家,當然你就能夠治國平天下。現代人的家,都是以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為主的小家庭,要想恢復以前血緣關係建立的大家庭已經不可能了。
9.現在社會團體很多,不是以血緣關係結合在一起,而是以共同的理想目標結合在一起的。在團體中,師長有如父親,年長者有如兄,年幼者視之如弟,做小弟的要孝敬尊長,尊長對於弟也要有合乎禮的態度,這叫父父子子。
10.能做最好的孝子,將來一定是最好的父親;能做最好的弟弟,一定也會做最好的哥哥,這是在家庭。出去以後,能做最好的手下,將來就能做最好的上司,這叫做君君臣臣。你的上司就是你的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彼此間真正的傳授都有它的道,道的精深之處,一定要在人與人交往過程當中,互相地切磋琢磨而漸次增長的。
11.古代不像今天,學校老師很多,那個時候,師本身不那麼容易,是有很多的條件限制的,所以家庭中這個父是最重要的。在《論語》當中講師友的地方很少,尤其是講師的地方更少,講父子特別多。實際上,古時候的教育,可以說從孔老夫子以後,才開始特別地昌明,以前並不顯著。由於孔老夫子到處遊學,對中國的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2.孝敬,不僅對父母,也包括對老師,老師就如同父母一樣。古人有講,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的志向,我們也應該念念地去想著實現,這也是孝敬。
13.孔老夫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就以父禮事之,守孝三年,然後相絕而去。有個學生叫子貢,依然戀戀不捨,獨自結廬而居,為老師前後守孝六年,足以看出學生對老師的一片赤誠之心。所以「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對於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努力實踐孝親尊師,這是非常重要的。其內涵需要不斷地反復思維推敲,常常放在心裡去觀察,這樣才能夠真正把握住中心思想。
論語 里仁第四 第19章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解釋
孔夫子說:「父母在的時候,不出遠門。如果要遠行,一定要有方處、方向。」
文義
1.古人的「遊」是遊學,離家找老師學習,或離家做事、當官。
2.遊必有方的「方」有各種解釋
(1)「方」:常或方向。遠離須有正常之事或遠離須隨時函報行蹤。
(2)「方」:方法。如果要遠離,有一定的正確的方法。
(3)「方」:法也。為法故遊,不為餘事也。
3.所事非主,所學非師,所交非友,所行非義,皆非方也。遊必有方,所以慰親心也。
4.前一章「事父母幾諫」,父母有不合理的地方,你要去勸他,不聽,還要「敬而不違,勞而不怨。」萬一不行,要離開父母,你要有一定的方法。而且離開了,還要記得—不能忘掉父道。這樣去做,可謂孝矣!
思惟題綱
1.為何孔夫子要我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2.你曾經有過「父母在而遠遊」嗎?你做到「遊必有方」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禮記‧玉藻篇》:「親老,出不易方。」
2.《禮記•曲禮》:「所遊必有常」
3.清褚(ㄔㄨˇ)人獲《隋唐演義》:「兒行千里母擔憂,風露寒霜月照秋。更念他鄉遊子遠,窗前夜半不能休。」
4.《論語‧為政‧6》:「父母唯其疾之憂」
5.《論語‧里仁‧18》:「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6.李炳南《論語講要》:「或為遊子者,隨時函報行蹤,免為父母所繫念。」
7.江謙先生《論語補注》:「所事非主,所學非師,所交非友,所行非義,皆非方也。遊必有方,所以慰親心也。」
8.《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二)重點摘記
1.「方」的幾種解釋:
(1)方向。根據《禮記‧玉藻篇》:「親老,出不易方。」父母老了,我們出門就不能改變方向。為什麼?因為萬一父母有什麼情況發生,他派人來找我們,比較容易找得到。
(2)常。東漢大儒鄭康成批註《論語》,說「方」就是常。《禮記•曲禮》講到「所遊必有常」,「常」就是有一定的規律,讓父母能夠知道你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回。
2.無論哪一種解釋,相同的是,孝子要處處想到父母。
※「兒行千里母擔憂,風露寒霜月照秋。更念他鄉遊子遠,窗前夜半不能休。」哪個父母不牽掛自己的子女?
※《論語‧為政‧6》:「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念兒女的心,一時一刻都沒有停息過,那兒女就要體諒父母,處處想到父母的掛念,不要讓他太憂慮,所以父母在世的時候,不遠遊。
3.前一章「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裡緊跟著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上下文連續看,如果父母的行為或者志氣,有不合理的地方,我們希望勸他改過來,如果他不改呢,我們還是要跟著(他)去做。平常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不違」已經很難做到;不違而內心恭敬更難做到;不但這樣還要照著去做,內心勞而不怨。一般人會怎麼辦,我不幹了,要跑。我也碰到過這樣的人,學習傳統文化很受感動,跑出來當義工,但家人反對,父母也不同意,他還堅持離家出走,家裡的事什麼都不管,父母也不知道他去哪裡、幹什麼,這其實已經是不孝了。
4.「遊必有方」,不是不能遊,原則上,你不要離開父母,如果你要離開的話,也要遵循正確的方法。
※「或為遊子者,隨時函報行蹤,免為父母所繫念。」遊子出行,遊必有方,方向在哪裡,常常要回報父母。因為父母同意你出來,但他的心一直掛念著你。
※現在我們通訊方便了,過去寫一封信,可能要一兩個月才能到家裡,現在我們出差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很方便。我自己平時外出也比較多,就與媽媽還有家人,建了一個微信群,到哪裡馬上在群裡告知一下,或者電話告知一下,讓母親和家人知道我現在在什麼地方,大概在做什麼事情,讓他們心安,不要繫念、掛念。
5.所事非主,所學非師,所交非友,所行非義,皆非方也。遊必有方,所以慰親心也。
(1)江謙先生對《論語》研究非常深,他說:「所事非主,所學非師,所交非友,所行非義,皆非方也。遊必有方,所以慰親心也。」就是說,你所事奉的不是有德行的領導,你所跟隨的老師德行學問不夠,你所交的不是有益於自己德行學問的善友,你的所作所為不符合道義,皆非方也,都不叫方。為什麼?因為跟法,跟聖賢之道不符合。
(2)所以「遊必有方」,遊,不僅說是出遠門,踏出家門的每一步,在外面做的一切事情,都屬於遊,包括所事、所學、所交、所行。換句話,你的工作、學習、交友,都屬於遊的範疇。出了家門,所做的一切,都要用“方”來作為標準。方,就是法,就是規矩,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要真正符合聖賢的教誨。
(3)換句話說,你所行就要符合道義,那你真正是安慰親心了,父母心安了,這是養父母之心做到了極處。
6.《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順自己的父母是小孝;孝順天下人的父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大孝;能夠成聖成賢,普利眾生,為天下後世父母來盡孝,這就是至孝。所以「遊必有方」,必須要立志成聖成賢,努力去學習、去實踐,並弘揚聖賢之道,才能做得到。
解釋
孔夫子說:「父母在的時候,不出遠門。如果要遠行,一定要有方處、方向。」
文義
1.古人的「遊」是遊學,離家找老師學習,或離家做事、當官。
2.遊必有方的「方」有各種解釋
(1)「方」:常或方向。遠離須有正常之事或遠離須隨時函報行蹤。
(2)「方」:方法。如果要遠離,有一定的正確的方法。
(3)「方」:法也。為法故遊,不為餘事也。
3.所事非主,所學非師,所交非友,所行非義,皆非方也。遊必有方,所以慰親心也。
4.前一章「事父母幾諫」,父母有不合理的地方,你要去勸他,不聽,還要「敬而不違,勞而不怨。」萬一不行,要離開父母,你要有一定的方法。而且離開了,還要記得—不能忘掉父道。這樣去做,可謂孝矣!
思惟題綱
1.為何孔夫子要我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2.你曾經有過「父母在而遠遊」嗎?你做到「遊必有方」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禮記‧玉藻篇》:「親老,出不易方。」
2.《禮記•曲禮》:「所遊必有常」
3.清褚(ㄔㄨˇ)人獲《隋唐演義》:「兒行千里母擔憂,風露寒霜月照秋。更念他鄉遊子遠,窗前夜半不能休。」
4.《論語‧為政‧6》:「父母唯其疾之憂」
5.《論語‧里仁‧18》:「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6.李炳南《論語講要》:「或為遊子者,隨時函報行蹤,免為父母所繫念。」
7.江謙先生《論語補注》:「所事非主,所學非師,所交非友,所行非義,皆非方也。遊必有方,所以慰親心也。」
8.《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二)重點摘記
1.「方」的幾種解釋:
(1)方向。根據《禮記‧玉藻篇》:「親老,出不易方。」父母老了,我們出門就不能改變方向。為什麼?因為萬一父母有什麼情況發生,他派人來找我們,比較容易找得到。
(2)常。東漢大儒鄭康成批註《論語》,說「方」就是常。《禮記•曲禮》講到「所遊必有常」,「常」就是有一定的規律,讓父母能夠知道你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回。
2.無論哪一種解釋,相同的是,孝子要處處想到父母。
※「兒行千里母擔憂,風露寒霜月照秋。更念他鄉遊子遠,窗前夜半不能休。」哪個父母不牽掛自己的子女?
※《論語‧為政‧6》:「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念兒女的心,一時一刻都沒有停息過,那兒女就要體諒父母,處處想到父母的掛念,不要讓他太憂慮,所以父母在世的時候,不遠遊。
3.前一章「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裡緊跟著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上下文連續看,如果父母的行為或者志氣,有不合理的地方,我們希望勸他改過來,如果他不改呢,我們還是要跟著(他)去做。平常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不違」已經很難做到;不違而內心恭敬更難做到;不但這樣還要照著去做,內心勞而不怨。一般人會怎麼辦,我不幹了,要跑。我也碰到過這樣的人,學習傳統文化很受感動,跑出來當義工,但家人反對,父母也不同意,他還堅持離家出走,家裡的事什麼都不管,父母也不知道他去哪裡、幹什麼,這其實已經是不孝了。
4.「遊必有方」,不是不能遊,原則上,你不要離開父母,如果你要離開的話,也要遵循正確的方法。
※「或為遊子者,隨時函報行蹤,免為父母所繫念。」遊子出行,遊必有方,方向在哪裡,常常要回報父母。因為父母同意你出來,但他的心一直掛念著你。
※現在我們通訊方便了,過去寫一封信,可能要一兩個月才能到家裡,現在我們出差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很方便。我自己平時外出也比較多,就與媽媽還有家人,建了一個微信群,到哪裡馬上在群裡告知一下,或者電話告知一下,讓母親和家人知道我現在在什麼地方,大概在做什麼事情,讓他們心安,不要繫念、掛念。
5.所事非主,所學非師,所交非友,所行非義,皆非方也。遊必有方,所以慰親心也。
(1)江謙先生對《論語》研究非常深,他說:「所事非主,所學非師,所交非友,所行非義,皆非方也。遊必有方,所以慰親心也。」就是說,你所事奉的不是有德行的領導,你所跟隨的老師德行學問不夠,你所交的不是有益於自己德行學問的善友,你的所作所為不符合道義,皆非方也,都不叫方。為什麼?因為跟法,跟聖賢之道不符合。
(2)所以「遊必有方」,遊,不僅說是出遠門,踏出家門的每一步,在外面做的一切事情,都屬於遊,包括所事、所學、所交、所行。換句話,你的工作、學習、交友,都屬於遊的範疇。出了家門,所做的一切,都要用“方”來作為標準。方,就是法,就是規矩,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要真正符合聖賢的教誨。
(3)換句話說,你所行就要符合道義,那你真正是安慰親心了,父母心安了,這是養父母之心做到了極處。
6.《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順自己的父母是小孝;孝順天下人的父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大孝;能夠成聖成賢,普利眾生,為天下後世父母來盡孝,這就是至孝。所以「遊必有方」,必須要立志成聖成賢,努力去學習、去實踐,並弘揚聖賢之道,才能做得到。
論語 里仁第四 第18章
子曰:「事父母幾(ㄐㄧ)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
解釋
孔夫子說:「奉事父母,如果父母有過錯,要委婉勸告。如果父母不聽從,還是恭敬不違逆,雖然心裡擔憂,也不對父母生怨恨。」
文義
1.「幾」,微也,指態度委婉。「幾諫」,委屈婉轉的勸勉。
2.「見志不從,又敬不違」
(1)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就是說,如果父母聽不進你的諫言,你仍然恭敬侍奉,待其心情好時,再相機進諫。
(2)「違」,違逆。「違」,止也。不違者,不停止。願未達到,不停止勸諫。
3.「勞而不怨」,「勞」有兩種說法:
(1)勞,勞苦也。一次次諫,甚者父母責打,這很勞苦,勤勞受苦還是不怨恨。
(2)勞,憂也。憂愁並不怨。
思惟題綱
1.「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是對的嗎?本章孔老夫子怎麼說?
2.孔夫子說,父母有錯,子女該如何(what)?如何做(how)?
3.當父母聽不進你的勸諫,怎麼「敬而不違」法?怎麼「勞而不怨」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孝經‧諫諍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
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
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
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
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
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二)重點摘記
1.這一章教我們怎樣盡孝。有人說,孝順孝順,孝就是順,什麼事都得順著父母,才叫孝,是這樣嗎?不是。
2.《孝經‧諫諍章》曾子曰:「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孩子聽從父母的命令,可稱得上是孝嗎?孔子的回答,措詞非常的激烈,他說:「是何言與,是何言與!」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當父母的行為不合於道義的時候,做子女的不可以不諫諍,不可以不勸諫。只是一味聽從父母的命令,哪裡稱得上是孝啊!
3.要想盡孝,就要學會勸諫。勸諫,要講究方法。
【喻】:我們現在背《論語》,很受用,想勸父母背,就說:「爸爸呀,你得背《論語》,你看看誰誰家的老爸,已經把《四書》都背下來了,你呢,三年才背過一句話,同樣是老人,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如果這麼勸,顯然不合適,太傷自尊了。
4.孔子教我們要「事父母幾諫」,「幾」是細微的意思,就是說:勸諫父母的時候,要委曲婉轉地勸,和顏悅色地勸,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要多鼓勵,多讚歎。
【喻】:我們可以這樣勸父母背書,說:「爸爸呀,現在的老年人,得老年癡呆挺多的,醫生說,多背書、勤用腦,可以有效地預防老年癡呆,您不也試試?」講明利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老爸呀!如果您得了老年癡呆,您自己受罪不說,我們做子女的該多麼痛苦、難過呀,您忍心讓我們難過嗎?」這時如果眼圈紅一紅,效果就更好了。最後,我們再來一句鼓勵的話:「老爸,有很多人呀,一輩子聽都沒聽說過《論語》一個字,更不說背了,您僅僅用了三年,就背了一句話,太了不起了,不要驕傲,繼續努力喲!其實我知道,您是不想背,以您的才華,如果要背的話,那每天背個兩章、三章,還不跟玩似的。」
5.「見志不從,又敬不違。」
有的父母善於納諫、聽勸,有的父母卻比較倔強不聽,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孔子繼續教我們說:「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如果父母不聽勸,做子女的要一如既往地尊敬父母,不可違逆父母的心意。譬如我們委曲婉轉地勸了半天,而父親還是不肯背書,如果我們這樣說:“哼!就知道吃喝、看電視,一點上進心都沒有,你真是不可理喻。”那這就是不敬了。如果我們再加上一句,“老爸,你繼續背啊,不背,就不讓你看電視了。”那就是違逆父母的心意,強迫父母了。那這都是不孝的行為,我們應該是見志不從,又敬不違。
6.如何做到「又敬不違」?靠念恩。
有時候,父母堅持錯誤,不聽勸告,的確很難讓人心平氣和。那該怎樣保持敬意呢?靠念恩,因為念恩生敬。
※我們可以從各種角度,來思惟父母對我的恩德。譬如,父母的養育之恩,如果不是父母生我、養我,我今天哪有機會背誦聖賢之書呢?我有幸背了一點,就開始不尊敬他們,那太沒有良心了吧!這麼一想呢,就不敢不敬他們。
※對父母的念恩,平時就要做,有了平時念恩的功夫的積累,當父母不聽勸時,就能容易地把敬意保持住,有了敬意,就不會去違背父母意志,強迫父母了。等有了適當的機會,又可以繼續和風細雨地勸諫父母。
7.如何做到「勞而不怨」?靠思惟我的生命宗旨。
※有的父母不但倔強,而且脾氣很大,你委曲婉轉了半天,他卻勃然大怒,罵你一頓,甚至罰你勞動。譬如,罰你天天掃廁所,那我又當如何呢?面對這樣的老爸,孔子也有良方,叫做“勞而不怨”,毫無怨氣地接受勞動改造。「又敬不違」已然不易,「勞而不怨」可就更難了。你想,我一番好意,勸你背點聖賢書,又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還誇你,你不但不領情,還罰我掃廁所,這也太「是可忍,孰不可忍」了吧!雖然難,還得忍,因為如果我對父母怨恨,那就違背了孝道。「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本立而道生 」,違背了孝道,道難生啊!如果我想成聖成賢的話,那怎麼能不忍呢?該如何忍呢?
8.如何忍於「勞」,「而不怨」?
※一是念恩,保持對父母的敬意;二是思維:父母體罰我,對我的心靈提升會有什麼好處?
※可以這樣想:我是要立志做聖賢的,聖賢的理想,是掃除天下所有的污穢,建立大同世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今天能掃自家的廁所,這就是掃天下的開始啊,老爸看似在體罰我,其實是在幫我實現平治天下的理想啊!他老人家真是用心良苦啊,太感恩他了!」如果能夠這樣想,那就不但不會怨恨,反而因感恩而心生歡喜。
※父母看到我們掃廁所,都掃得這麼歡喜,相信,也一定會轉怒為喜的。那時候呢,我們就又可以進行下一輪的勸諫。
※只有真正做到「勞而不怨」,才有可能最終感化父母。
9.本章小結:
(1)「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教我們勸諫、引導父母向上的一個良方。用在家裡,就是齊家的功夫。
(2)這個方法隱含了孔門心法一個重要的原則——以恭敬無怨的心,去感化他人。不但是齊家了,其實平治天下,勸導更多的人向善,遵循的,都是這麼一個原則。
(3)其實這個原則,就是仁,隱含愛的真諦。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在家裡、在父母面前,好好地實踐這一方法,這一原則的話,那將來就可以更好地步入社會,利益大眾。
▶
解釋
孔夫子說:「奉事父母,如果父母有過錯,要委婉勸告。如果父母不聽從,還是恭敬不違逆,雖然心裡擔憂,也不對父母生怨恨。」
文義
1.「幾」,微也,指態度委婉。「幾諫」,委屈婉轉的勸勉。
2.「見志不從,又敬不違」
(1)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就是說,如果父母聽不進你的諫言,你仍然恭敬侍奉,待其心情好時,再相機進諫。
(2)「違」,違逆。「違」,止也。不違者,不停止。願未達到,不停止勸諫。
3.「勞而不怨」,「勞」有兩種說法:
(1)勞,勞苦也。一次次諫,甚者父母責打,這很勞苦,勤勞受苦還是不怨恨。
(2)勞,憂也。憂愁並不怨。
思惟題綱
1.「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是對的嗎?本章孔老夫子怎麼說?
2.孔夫子說,父母有錯,子女該如何(what)?如何做(how)?
3.當父母聽不進你的勸諫,怎麼「敬而不違」法?怎麼「勞而不怨」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孝經‧諫諍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
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
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
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
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
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二)重點摘記
1.這一章教我們怎樣盡孝。有人說,孝順孝順,孝就是順,什麼事都得順著父母,才叫孝,是這樣嗎?不是。
2.《孝經‧諫諍章》曾子曰:「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孩子聽從父母的命令,可稱得上是孝嗎?孔子的回答,措詞非常的激烈,他說:「是何言與,是何言與!」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當父母的行為不合於道義的時候,做子女的不可以不諫諍,不可以不勸諫。只是一味聽從父母的命令,哪裡稱得上是孝啊!
3.要想盡孝,就要學會勸諫。勸諫,要講究方法。
【喻】:我們現在背《論語》,很受用,想勸父母背,就說:「爸爸呀,你得背《論語》,你看看誰誰家的老爸,已經把《四書》都背下來了,你呢,三年才背過一句話,同樣是老人,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如果這麼勸,顯然不合適,太傷自尊了。
4.孔子教我們要「事父母幾諫」,「幾」是細微的意思,就是說:勸諫父母的時候,要委曲婉轉地勸,和顏悅色地勸,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要多鼓勵,多讚歎。
【喻】:我們可以這樣勸父母背書,說:「爸爸呀,現在的老年人,得老年癡呆挺多的,醫生說,多背書、勤用腦,可以有效地預防老年癡呆,您不也試試?」講明利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老爸呀!如果您得了老年癡呆,您自己受罪不說,我們做子女的該多麼痛苦、難過呀,您忍心讓我們難過嗎?」這時如果眼圈紅一紅,效果就更好了。最後,我們再來一句鼓勵的話:「老爸,有很多人呀,一輩子聽都沒聽說過《論語》一個字,更不說背了,您僅僅用了三年,就背了一句話,太了不起了,不要驕傲,繼續努力喲!其實我知道,您是不想背,以您的才華,如果要背的話,那每天背個兩章、三章,還不跟玩似的。」
5.「見志不從,又敬不違。」
有的父母善於納諫、聽勸,有的父母卻比較倔強不聽,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孔子繼續教我們說:「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如果父母不聽勸,做子女的要一如既往地尊敬父母,不可違逆父母的心意。譬如我們委曲婉轉地勸了半天,而父親還是不肯背書,如果我們這樣說:“哼!就知道吃喝、看電視,一點上進心都沒有,你真是不可理喻。”那這就是不敬了。如果我們再加上一句,“老爸,你繼續背啊,不背,就不讓你看電視了。”那就是違逆父母的心意,強迫父母了。那這都是不孝的行為,我們應該是見志不從,又敬不違。
6.如何做到「又敬不違」?靠念恩。
有時候,父母堅持錯誤,不聽勸告,的確很難讓人心平氣和。那該怎樣保持敬意呢?靠念恩,因為念恩生敬。
※我們可以從各種角度,來思惟父母對我的恩德。譬如,父母的養育之恩,如果不是父母生我、養我,我今天哪有機會背誦聖賢之書呢?我有幸背了一點,就開始不尊敬他們,那太沒有良心了吧!這麼一想呢,就不敢不敬他們。
※對父母的念恩,平時就要做,有了平時念恩的功夫的積累,當父母不聽勸時,就能容易地把敬意保持住,有了敬意,就不會去違背父母意志,強迫父母了。等有了適當的機會,又可以繼續和風細雨地勸諫父母。
7.如何做到「勞而不怨」?靠思惟我的生命宗旨。
※有的父母不但倔強,而且脾氣很大,你委曲婉轉了半天,他卻勃然大怒,罵你一頓,甚至罰你勞動。譬如,罰你天天掃廁所,那我又當如何呢?面對這樣的老爸,孔子也有良方,叫做“勞而不怨”,毫無怨氣地接受勞動改造。「又敬不違」已然不易,「勞而不怨」可就更難了。你想,我一番好意,勸你背點聖賢書,又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還誇你,你不但不領情,還罰我掃廁所,這也太「是可忍,孰不可忍」了吧!雖然難,還得忍,因為如果我對父母怨恨,那就違背了孝道。「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本立而道生 」,違背了孝道,道難生啊!如果我想成聖成賢的話,那怎麼能不忍呢?該如何忍呢?
8.如何忍於「勞」,「而不怨」?
※一是念恩,保持對父母的敬意;二是思維:父母體罰我,對我的心靈提升會有什麼好處?
※可以這樣想:我是要立志做聖賢的,聖賢的理想,是掃除天下所有的污穢,建立大同世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今天能掃自家的廁所,這就是掃天下的開始啊,老爸看似在體罰我,其實是在幫我實現平治天下的理想啊!他老人家真是用心良苦啊,太感恩他了!」如果能夠這樣想,那就不但不會怨恨,反而因感恩而心生歡喜。
※父母看到我們掃廁所,都掃得這麼歡喜,相信,也一定會轉怒為喜的。那時候呢,我們就又可以進行下一輪的勸諫。
※只有真正做到「勞而不怨」,才有可能最終感化父母。
9.本章小結:
(1)「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教我們勸諫、引導父母向上的一個良方。用在家裡,就是齊家的功夫。
(2)這個方法隱含了孔門心法一個重要的原則——以恭敬無怨的心,去感化他人。不但是齊家了,其實平治天下,勸導更多的人向善,遵循的,都是這麼一個原則。
(3)其實這個原則,就是仁,隱含愛的真諦。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在家裡、在父母面前,好好地實踐這一方法,這一原則的話,那將來就可以更好地步入社會,利益大眾。
論語 里仁第四 第17章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解釋:
看見比我們好的人,就要想:我要向他看齊,增長自己,不斷向上努力。看見不對的,我不會輕視他,而是看看自己,藉著他來策勵我,更進一步去幫助他。參閱《論語摸象》
文義: 參閱《論語摸象》
第15章提到「忠恕」,實際上忠恕範圍很廣,在這裡這兩句話就可以用得上。忠—盡心盡力去做,…「見賢思齊」是忠,…「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實際上除了內自省改善以外,還要恕。忠,不管做任何事情,盡心盡力地去做。恕是恕人,對別人盡量以很寬恕的態度去對待。
思維題綱:
1. 想想夫子所言「賢」與「不賢」的意思為何?
2. 平日看到「賢」、「不賢」兩類人,我們有什麼樣的反應或想法?
3. 讀了此章子曰,對您有何啟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2.《孟子•告子章句下》: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 ”
3.《大學》: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4.宋 茶陵郁禪師《偈頌》: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而今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http://bbs.tianya.cn/post-free-5693342-1.shtml)
(二)重點摘記:
1.“賢”是有德的人,“齊”是齊一。看見比自己強的有德之人,就想著向他看齊,立定決心一定要具備像他一樣的德行。“不賢”是無德的人,“省”是省察,看見不如自己的無德之人,內心就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樣的過失和錯誤,如果有,就努力改正。
2.若能見賢思齊,就能不斷完善自己的品德;若能見不賢而內自省,就能不斷發現並修正自己的錯誤,如此,則德日增,而過日減,朝著成聖成賢的方向邁進。
3.真正的見賢思齊,是看到別人的優點,生起一顆效學的心,目的是在提升自己,而不是在戰勝對方。
4.愛嫉妒的人,常用的緩解痛苦的招數,就是用自己某一方面的優勢,來貶低或是抹殺掉別人的優點,別人的優點被抹殺了,自己就不那麼難受了。
5.怎樣對治嫉妒心呢
(1)想:“我的生命宗旨是成為聖賢。所以要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現在這個人不要我幫忙,他自己就具備了一些德行,這不正好嗎,應該高興才對呀!
(2)進一步想:我要成為聖賢,那就要做利國利民的事業,對方有德行比我強,我不會做的他會做,這豈不是多了一個強有力的事業夥伴嗎?我應該高興。
6.破自卑,覺得自己條件太差,難於成為聖賢。
(1)只要你不斷地效學堯舜的言行,最後就一定會成為堯舜的。(孟子對曹交的指導)
(2)每一個人都懷揣著一顆明珠,切不可妄自菲薄。把蒙塵去掉,使本具的明德彰顯出來,每個人都能夠成為聖賢。“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7.見賢要思齊,見不賢則要內省;反觀自己是一個關鍵所在。他自甘墮落,那是他的事,我可是要成聖成賢的,所以我可要努力改過。“自天子以至於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當我們蔑視他人,還是要先向內看自己,自己的修身之本已亂,反倒想去幫別人修身,豈不是很顛倒?
8.小結:
平時我們所對的人,要麼是比自己強的賢者,要麼是不如自己的不賢者,夫子這句話把我們所有的對境都涵蓋進去了,給我們的一個寶貴的修行的竅要。如果我們能夠把這句話做到了,那就意味著無論面對怎樣的人,怎樣的境況,我們都能夠完善自己,淨化自己。
▶
解釋:
看見比我們好的人,就要想:我要向他看齊,增長自己,不斷向上努力。看見不對的,我不會輕視他,而是看看自己,藉著他來策勵我,更進一步去幫助他。參閱《論語摸象》
文義: 參閱《論語摸象》
第15章提到「忠恕」,實際上忠恕範圍很廣,在這裡這兩句話就可以用得上。忠—盡心盡力去做,…「見賢思齊」是忠,…「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實際上除了內自省改善以外,還要恕。忠,不管做任何事情,盡心盡力地去做。恕是恕人,對別人盡量以很寬恕的態度去對待。
思維題綱:
1. 想想夫子所言「賢」與「不賢」的意思為何?
2. 平日看到「賢」、「不賢」兩類人,我們有什麼樣的反應或想法?
3. 讀了此章子曰,對您有何啟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2.《孟子•告子章句下》: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 ”
3.《大學》: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4.宋 茶陵郁禪師《偈頌》: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而今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http://bbs.tianya.cn/post-free-5693342-1.shtml)
(二)重點摘記:
1.“賢”是有德的人,“齊”是齊一。看見比自己強的有德之人,就想著向他看齊,立定決心一定要具備像他一樣的德行。“不賢”是無德的人,“省”是省察,看見不如自己的無德之人,內心就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樣的過失和錯誤,如果有,就努力改正。
2.若能見賢思齊,就能不斷完善自己的品德;若能見不賢而內自省,就能不斷發現並修正自己的錯誤,如此,則德日增,而過日減,朝著成聖成賢的方向邁進。
3.真正的見賢思齊,是看到別人的優點,生起一顆效學的心,目的是在提升自己,而不是在戰勝對方。
4.愛嫉妒的人,常用的緩解痛苦的招數,就是用自己某一方面的優勢,來貶低或是抹殺掉別人的優點,別人的優點被抹殺了,自己就不那麼難受了。
5.怎樣對治嫉妒心呢
(1)想:“我的生命宗旨是成為聖賢。所以要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現在這個人不要我幫忙,他自己就具備了一些德行,這不正好嗎,應該高興才對呀!
(2)進一步想:我要成為聖賢,那就要做利國利民的事業,對方有德行比我強,我不會做的他會做,這豈不是多了一個強有力的事業夥伴嗎?我應該高興。
6.破自卑,覺得自己條件太差,難於成為聖賢。
(1)只要你不斷地效學堯舜的言行,最後就一定會成為堯舜的。(孟子對曹交的指導)
(2)每一個人都懷揣著一顆明珠,切不可妄自菲薄。把蒙塵去掉,使本具的明德彰顯出來,每個人都能夠成為聖賢。“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7.見賢要思齊,見不賢則要內省;反觀自己是一個關鍵所在。他自甘墮落,那是他的事,我可是要成聖成賢的,所以我可要努力改過。“自天子以至於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當我們蔑視他人,還是要先向內看自己,自己的修身之本已亂,反倒想去幫別人修身,豈不是很顛倒?
8.小結:
平時我們所對的人,要麼是比自己強的賢者,要麼是不如自己的不賢者,夫子這句話把我們所有的對境都涵蓋進去了,給我們的一個寶貴的修行的竅要。如果我們能夠把這句話做到了,那就意味著無論面對怎樣的人,怎樣的境況,我們都能夠完善自己,淨化自己。
論語 里仁第四 第16章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
▶
解釋
孔子說:「君子能夠瞭解、明白的是道義,小人能夠瞭解、明白的是利益。」
文義內涵
1.「喻」:曉、明白。「義」,天理之所宜、道義。「利」:人情之所欲,名譽、富貴、私利、慾望之類。
2.君子或小人,在其存心。心存道義是君子,心存私利是小人。
3.本章跟11章「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是同樣的,因為他心目當中的是這個,所以他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這個上頭。
4.這兩句話,給我們一個做人的標準。平常我們對境起心動念,或者自己靜靜地觀察思惟,內心當中去看一看,那麼我們就曉得,自己心目當中所懷的、所念的是什麼。
思惟題綱
1.本章對比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在那裡?
2.什麼是義?什麼是利?為何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3.觀察我對境的起心動念,是「義」,還是「利」?
4.如何從「喻於利」轉為「喻於義」?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正義》:「孔子此言,正欲君子之治小人也,君子能孚于小人,而後小人也可以轉化于君子。」
2.《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七之四》:「此教必本于富,驅而之善,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3.《論語‧子路‧9》: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4.《曾國藩文集》:「仁義豈有常?蹈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則為君子;夕而私利,則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則為君子;轉念私利,則為小人。」
5.《孔子家語‧致思》魯國之法,魯人有贖臣妾於諸侯者,皆取金於府。子貢贖人於諸侯,而還其金。孔子聞之,曰:「賜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也,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以施於百姓,非獨適身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贖人,受金則為不廉,則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魯人不復贖人於諸侯。」
6.《孟子‧梁惠王上章句上(一)》: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二)重點摘記
1.這一章說了兩個概念:「義」和「利」
(1)義者,天理之所宜,多指對天地萬物都有益處的原則。
(2)利者,人情之所欲,多指一些以自我為中心的利益考量。
2.君子心心念念想的是道義;小人心心念念看重的則是私利。君子做什麼事,都是以道義並肩而行;小人做事,就只想是否有利可圖。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君子特別知道道義的價值,而小人卻只知道利益的價值。本章,是以他知曉的是公義還是私利,來區分君子或是小人。
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總感覺是在批評看重利益的人是小人。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天下就沒有多少人不被批評的了,這也不符合夫子恕的精神。
4.聖人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對我們究竟有怎樣的好處呢?
平常我們看到別人自私自利的時候,總是非常看不慣,可是當自己自私自利的時候,又很難發覺。本章,夫子就告訴我們,別人自私自利這是正常的,因為他就是沒有學過大人之學,就只知道利益的好處,不知道道義的好處。而當我們自己自私自利的時候就要警覺了,我當下的這種狀態,就是聖人所說的小人之態呀!
5.知道君子和小人通達的不一樣,對我們的人生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論語正義》:孔子此言,正欲君子之治小人也,君子能伏于小人,而後小人也可以轉化于君子。那夫子是透過對於人心、人性的深刻動察,說出了這段話,也說出了幫助我們趨向大人之道的方法。
6.既然小人的眼裡都是以財利為主的,那麼學君子的人就應該知道,要想幫助別人,就得首先讓人們得到實在的利益,然後再潛移默化地實施教化,這樣的話,小人也可以慢慢地轉變成君子。
7.「此教必本于富,驅而之善,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君子就應該想讓人民的生活富裕,足以養活妻子兒女,足以能夠安居樂業,進而再使大家來學習君子之道。因為小人只知道利益,所以是可以透過由利益的引導,而使人們趨向於公義的,這也是教育的希望,這也是人人都可以學習《大學》之道的方法。
8.歷史公案,西元前一千六百多年,六十八歲的努爾哈赤率領著六萬大軍,在奪得了八座城池之後,就打到了寧遠城。鎮守這個城的將軍袁崇煥誓死抵抗不退兵。百姓一開始覺得,家園得以保存,是無限感激。可是仗打下來,情況越來越危險,眼看城池不保,百姓們就開始擔心,怕一旦失守,會遭到努爾哈赤的報復,會被屠城,連累了自己和家人。於是開始抱怨,甚至罵袁將軍,只為了自己升官打仗,不顧百姓的死活。幸運的是,後來努爾哈赤受傷了,大軍被迫後撤,這時候,百姓的心意又變了,他們痛哭流涕,把袁將軍看作是再生父母。百姓就在這樣的轉折當中,我們可以觀察一下,百姓們心中想的是什麼,無非是自己的家庭、財產、親人的安全。
9.如果認為百姓追求自利,是小人,那這就變成了道德綁架,也不符合孔孟之道。荀子說:義與利兩者兼有。就像是堯和舜這樣好的帝王,他也沒有辦法不讓百姓要利益,只可能使百姓做到好利不勝過好義;像桀和紂這麼兇惡的帝王,也沒有辦法不讓百姓喜歡義,只能做到不讓百姓喜歡義超過喜歡利。
10.我們面對一般人自私自利的時候,還是應該懷抱著一份包容和理解,但是,如果作為有修齊治平的志向的士或者君子,或者是掌握公共權力的人來說,就要時刻把公義放在心間,就不應該為暫時的困頓所干擾,改變生命的方向,去尋求利益。
11.《論語‧子路‧9》:「子適衛,冉有僕。」冉有陪夫子去衛國的途中,看到衛國的人口眾多,就問孔子:「既庶矣,又何加焉?」一個地方有了很多人民,怎樣治理才能更好呢?”孔子說:「富之。」讓他們富起來,冉有接著又問:「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說:「教之。」由此可見,孔子也是教誡弟子們,要先幫助人民富裕,然後再教育人民。先喻於利,然後再導入義,這就是聖人們將人們驅而之於善的方法。這個也應該是與一般人互動,想要幫助別人的鐵律,就是一定要先為對方的私利考慮,才有機會幫助他人趨入公義。
12.學習儒家文化,如果只知道義和利的分別,捨利不談,不知道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先要曉之於利,那麼就算做到,可以完全地捨去自己的一切利益,也沒有辦法兼濟天下,不一定能夠幫助其他的人。所以明白此章的意義,在面對到一般大眾的時候,只要方法得當,都是可以幫忙對方有所改善。
13.人人可以學《大學》之道,那就沒有恆常的小人,可是學做君子對於初學之人也不容易,這個要不斷地練習。曾國藩說:「仁義豈有常?蹈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則為君子;夕而私利,則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則為君子;轉念私利,則為小人。」所以君子和小人,不能從簡單的行為上來看,要探究內心,才能知道。
14.孔子時期的魯國有一條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面看見自己的同胞被賣,他們如果肯出錢把人贖回來,國家會給予賠償,很多人因此得救了。子貢是一個很有錢的人,他從國外贖回了很多的魯國人,但他拒絕了國家的補償,他說願意為國家分擔贖人的錢,孔子知道之後,就嚴厲地批評他傷天害理。為什麼這麼說呢?夫子說:魯國制定這樣的法律,就是為了要喚起人們心中的義,只要大家看見了落難之人,有惻忍之心,不怕麻煩去贖人,就完成了善舉。之後國家再給他補償,他也不會有損失,人們還稱讚他,這就培植了人們心中的義。可是子貢的舉動、行為,把義和利對立起來了,自從子貢之後,很多贖回同胞的人,去向國家要補償的時候,不但得不到大家的稱讚,反而會被責怪,你為什麼不能像子貢那樣,替國家分憂呢?從此人們對於落難的同胞,就假裝視而不見了,很多人因此也沒有辦法得救,返回故土。
15.由此事,能看出聖人的功德,真的是非常了不起,智深慧遠,洞徹人心。他都是從心緣的隱微處,來啟發弟子,絕不是單純從外面的行為上來作要求,而是處處啟發人們喻於義的心。
16.如果我們的教育只注重教利,不能以道義為中心,只教生存的技術、技巧,那教出的人雖然有能力、聰明,但是他們會以利益為行事準則,總會想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怎麼做見效快成本低,就怎麼做,結果往往就容易走向歪邪之路。即便是能一夜暴富,卻也能轉瞬即逝,甚至招致怨恨,鋃鐺入獄。發生過的毒奶粉事件、地溝油事件等等,都是這樣的例證。他們都是聰明的人,但是為求小利,就走上了害人害己,損害公義的路。
17.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就是義,不是不要利,而是取利要有一個前提,就是符合義。孔子重義,但不排斥利。一旦忘義而爭利,這就有害了。
18.長久以來,義和利放在一起談,總讓人們有一種錯覺,好像二者相互違背,有義就無利,有利就無義,事實上它們不但不相反、不對立,而且義中還包含著利,義是可以保證實實在在的利的。比如做生意,產品貨真價實、解決問題、符合公義,那麼你的生意就會越做越長久,得到的利益也會越長久,這就是公義對於私利的保證。反過來,一個人如果沒有深邃的智慧,只注重於追求小利,那就容易害人害己。
19.孟子見梁惠王,也說:「王,何必曰利。」義就是最大的利,還去追求別的什麼利呢?可見,以義為利,還是以利為利,這就是君子和小人不同的標準。君子知道道義的好處,知道義的好處,不義的害處。小人呢,只知道利的好處,而不知道利有大害的一面,歸根結底呢,還是因為智慧不夠,非常可憐。
20.以義為誠心,做事看上去像是自利,那也是出於公義;但是心中如果想著私利,做的事表面像是好事,內心其實是真的小人。所以生活中做一切事,我們要觀察自己的發心是什麼,不要忘了初發心是什麼,在做的過程中是否有發生了改變。
21.弄明白了「義就是最大的利」這個道理,誰不願意做君子呢!只有糊塗的人,才會枉自去做小人。
▶
解釋
孔子說:「君子能夠瞭解、明白的是道義,小人能夠瞭解、明白的是利益。」
文義內涵
1.「喻」:曉、明白。「義」,天理之所宜、道義。「利」:人情之所欲,名譽、富貴、私利、慾望之類。
2.君子或小人,在其存心。心存道義是君子,心存私利是小人。
3.本章跟11章「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是同樣的,因為他心目當中的是這個,所以他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這個上頭。
4.這兩句話,給我們一個做人的標準。平常我們對境起心動念,或者自己靜靜地觀察思惟,內心當中去看一看,那麼我們就曉得,自己心目當中所懷的、所念的是什麼。
思惟題綱
1.本章對比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在那裡?
2.什麼是義?什麼是利?為何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3.觀察我對境的起心動念,是「義」,還是「利」?
4.如何從「喻於利」轉為「喻於義」?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正義》:「孔子此言,正欲君子之治小人也,君子能孚于小人,而後小人也可以轉化于君子。」
2.《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七之四》:「此教必本于富,驅而之善,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3.《論語‧子路‧9》: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4.《曾國藩文集》:「仁義豈有常?蹈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則為君子;夕而私利,則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則為君子;轉念私利,則為小人。」
5.《孔子家語‧致思》魯國之法,魯人有贖臣妾於諸侯者,皆取金於府。子貢贖人於諸侯,而還其金。孔子聞之,曰:「賜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也,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以施於百姓,非獨適身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贖人,受金則為不廉,則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魯人不復贖人於諸侯。」
6.《孟子‧梁惠王上章句上(一)》: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二)重點摘記
1.這一章說了兩個概念:「義」和「利」
(1)義者,天理之所宜,多指對天地萬物都有益處的原則。
(2)利者,人情之所欲,多指一些以自我為中心的利益考量。
2.君子心心念念想的是道義;小人心心念念看重的則是私利。君子做什麼事,都是以道義並肩而行;小人做事,就只想是否有利可圖。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君子特別知道道義的價值,而小人卻只知道利益的價值。本章,是以他知曉的是公義還是私利,來區分君子或是小人。
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總感覺是在批評看重利益的人是小人。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天下就沒有多少人不被批評的了,這也不符合夫子恕的精神。
4.聖人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對我們究竟有怎樣的好處呢?
平常我們看到別人自私自利的時候,總是非常看不慣,可是當自己自私自利的時候,又很難發覺。本章,夫子就告訴我們,別人自私自利這是正常的,因為他就是沒有學過大人之學,就只知道利益的好處,不知道道義的好處。而當我們自己自私自利的時候就要警覺了,我當下的這種狀態,就是聖人所說的小人之態呀!
5.知道君子和小人通達的不一樣,對我們的人生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論語正義》:孔子此言,正欲君子之治小人也,君子能伏于小人,而後小人也可以轉化于君子。那夫子是透過對於人心、人性的深刻動察,說出了這段話,也說出了幫助我們趨向大人之道的方法。
6.既然小人的眼裡都是以財利為主的,那麼學君子的人就應該知道,要想幫助別人,就得首先讓人們得到實在的利益,然後再潛移默化地實施教化,這樣的話,小人也可以慢慢地轉變成君子。
7.「此教必本于富,驅而之善,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君子就應該想讓人民的生活富裕,足以養活妻子兒女,足以能夠安居樂業,進而再使大家來學習君子之道。因為小人只知道利益,所以是可以透過由利益的引導,而使人們趨向於公義的,這也是教育的希望,這也是人人都可以學習《大學》之道的方法。
8.歷史公案,西元前一千六百多年,六十八歲的努爾哈赤率領著六萬大軍,在奪得了八座城池之後,就打到了寧遠城。鎮守這個城的將軍袁崇煥誓死抵抗不退兵。百姓一開始覺得,家園得以保存,是無限感激。可是仗打下來,情況越來越危險,眼看城池不保,百姓們就開始擔心,怕一旦失守,會遭到努爾哈赤的報復,會被屠城,連累了自己和家人。於是開始抱怨,甚至罵袁將軍,只為了自己升官打仗,不顧百姓的死活。幸運的是,後來努爾哈赤受傷了,大軍被迫後撤,這時候,百姓的心意又變了,他們痛哭流涕,把袁將軍看作是再生父母。百姓就在這樣的轉折當中,我們可以觀察一下,百姓們心中想的是什麼,無非是自己的家庭、財產、親人的安全。
9.如果認為百姓追求自利,是小人,那這就變成了道德綁架,也不符合孔孟之道。荀子說:義與利兩者兼有。就像是堯和舜這樣好的帝王,他也沒有辦法不讓百姓要利益,只可能使百姓做到好利不勝過好義;像桀和紂這麼兇惡的帝王,也沒有辦法不讓百姓喜歡義,只能做到不讓百姓喜歡義超過喜歡利。
10.我們面對一般人自私自利的時候,還是應該懷抱著一份包容和理解,但是,如果作為有修齊治平的志向的士或者君子,或者是掌握公共權力的人來說,就要時刻把公義放在心間,就不應該為暫時的困頓所干擾,改變生命的方向,去尋求利益。
11.《論語‧子路‧9》:「子適衛,冉有僕。」冉有陪夫子去衛國的途中,看到衛國的人口眾多,就問孔子:「既庶矣,又何加焉?」一個地方有了很多人民,怎樣治理才能更好呢?”孔子說:「富之。」讓他們富起來,冉有接著又問:「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說:「教之。」由此可見,孔子也是教誡弟子們,要先幫助人民富裕,然後再教育人民。先喻於利,然後再導入義,這就是聖人們將人們驅而之於善的方法。這個也應該是與一般人互動,想要幫助別人的鐵律,就是一定要先為對方的私利考慮,才有機會幫助他人趨入公義。
12.學習儒家文化,如果只知道義和利的分別,捨利不談,不知道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先要曉之於利,那麼就算做到,可以完全地捨去自己的一切利益,也沒有辦法兼濟天下,不一定能夠幫助其他的人。所以明白此章的意義,在面對到一般大眾的時候,只要方法得當,都是可以幫忙對方有所改善。
13.人人可以學《大學》之道,那就沒有恆常的小人,可是學做君子對於初學之人也不容易,這個要不斷地練習。曾國藩說:「仁義豈有常?蹈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則為君子;夕而私利,則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則為君子;轉念私利,則為小人。」所以君子和小人,不能從簡單的行為上來看,要探究內心,才能知道。
14.孔子時期的魯國有一條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面看見自己的同胞被賣,他們如果肯出錢把人贖回來,國家會給予賠償,很多人因此得救了。子貢是一個很有錢的人,他從國外贖回了很多的魯國人,但他拒絕了國家的補償,他說願意為國家分擔贖人的錢,孔子知道之後,就嚴厲地批評他傷天害理。為什麼這麼說呢?夫子說:魯國制定這樣的法律,就是為了要喚起人們心中的義,只要大家看見了落難之人,有惻忍之心,不怕麻煩去贖人,就完成了善舉。之後國家再給他補償,他也不會有損失,人們還稱讚他,這就培植了人們心中的義。可是子貢的舉動、行為,把義和利對立起來了,自從子貢之後,很多贖回同胞的人,去向國家要補償的時候,不但得不到大家的稱讚,反而會被責怪,你為什麼不能像子貢那樣,替國家分憂呢?從此人們對於落難的同胞,就假裝視而不見了,很多人因此也沒有辦法得救,返回故土。
15.由此事,能看出聖人的功德,真的是非常了不起,智深慧遠,洞徹人心。他都是從心緣的隱微處,來啟發弟子,絕不是單純從外面的行為上來作要求,而是處處啟發人們喻於義的心。
16.如果我們的教育只注重教利,不能以道義為中心,只教生存的技術、技巧,那教出的人雖然有能力、聰明,但是他們會以利益為行事準則,總會想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怎麼做見效快成本低,就怎麼做,結果往往就容易走向歪邪之路。即便是能一夜暴富,卻也能轉瞬即逝,甚至招致怨恨,鋃鐺入獄。發生過的毒奶粉事件、地溝油事件等等,都是這樣的例證。他們都是聰明的人,但是為求小利,就走上了害人害己,損害公義的路。
17.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就是義,不是不要利,而是取利要有一個前提,就是符合義。孔子重義,但不排斥利。一旦忘義而爭利,這就有害了。
18.長久以來,義和利放在一起談,總讓人們有一種錯覺,好像二者相互違背,有義就無利,有利就無義,事實上它們不但不相反、不對立,而且義中還包含著利,義是可以保證實實在在的利的。比如做生意,產品貨真價實、解決問題、符合公義,那麼你的生意就會越做越長久,得到的利益也會越長久,這就是公義對於私利的保證。反過來,一個人如果沒有深邃的智慧,只注重於追求小利,那就容易害人害己。
19.孟子見梁惠王,也說:「王,何必曰利。」義就是最大的利,還去追求別的什麼利呢?可見,以義為利,還是以利為利,這就是君子和小人不同的標準。君子知道道義的好處,知道義的好處,不義的害處。小人呢,只知道利的好處,而不知道利有大害的一面,歸根結底呢,還是因為智慧不夠,非常可憐。
20.以義為誠心,做事看上去像是自利,那也是出於公義;但是心中如果想著私利,做的事表面像是好事,內心其實是真的小人。所以生活中做一切事,我們要觀察自己的發心是什麼,不要忘了初發心是什麼,在做的過程中是否有發生了改變。
21.弄明白了「義就是最大的利」這個道理,誰不願意做君子呢!只有糊塗的人,才會枉自去做小人。
論語 里仁第四 第15章 2/2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解釋參考前一天)
文義內涵 / 摘自日常師父《論語摸象記》
老夫子的中心思想是仁,為什麼不回答仁而回答忠恕呢?
實際上「仁」字是一個比較不容易捉摸的內涵,所以孔老夫子對這個仁字也並不是經常講的,但是他真正引導我們的卻全部是這個。不但孔老夫子,曾子之所以為曾子,也就是這樣,告訴我們的是跟我們相應的走法,照這樣走上去,自然總會走到。所以不回答仁而回答忠恕。
忠──盡己為忠,不管做任何事情,盡心盡力地去做。 恕是恕人,人與人之間盡你自己的力量去做;對別人,你盡量以很寬恕的態度去對待。這樣的做法,就是克己復禮實際上實踐的內涵,所以說「忠恕而已」。你對任何事情能夠這樣去做,你慢慢地能走上來。
思惟題綱
1. 曾子不是絕頂聰明,孔子說他魯鈍「參也魯」,那為什麼他能說出夫子的一貫之道是「忠恕」呢?
2. 平常我們總覺得自己笨笨的,曾子笨笨的卻成為孔子的心法傳人。古人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所以我該如何做,能有他的成就呢?
3.我們平常不順心,總是怨天尤人,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不是這樣,要忠恕。請問我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忠恕?讓我不再抱怨、不再責怪,而且不斷地學習之後,最後體會到「道不可須臾離也」的境界。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中庸》:「忠恕違道不遠」
2.《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3.《中庸》:「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
4.《論語‧先進‧17》:「參也魯」
5.《論語‧雍也‧15》:「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6.《論語‧子路‧16》:「遠者來,近者悅。」
7.《論語‧憲問‧1》:「邦有道穀」
(二) 重點摘記
1.「忠恕」的本身雖然不是道,但是「違道不遠」。《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我們生命,人人都有一種本性,能夠把這種本性開顯出來的就是道。所以接受教育,朝著聖賢經典的話去做,這就是修道。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學習克己復禮,這就是修道。用正確的方法克服一直以自我為中心的各種情緒和欲望。那麼,依照什麼標準去克呢?就是依照仁、禮的標準,禮法就是對大家都有好處的標準,根據這個,不斷地去調整和修正,這就是修道。
2.最終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那就是要達到率性的狀態。《中庸》:「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道一分一秒都不能離開,如果離開了,就不是道了。道一定是與我們的生命、生活息息相關,就存在於我們如何對待萬事萬物的心念之中。
3.道說起來又太深奧,怎麼辦呢?曾子在這一章就說「忠恕而已矣」。就是從忠恕開始下手練習,不斷地代人著想,盡己之力,努力不斷地學習實踐,那最後就會體會到不可須臾離也的道的境界。
4.孔子的弟子當中,曾子並不聰明,孔子說他「參也魯」魯鈍,那為什麼他能明白夫子的一貫之道呢?反過來,能言善辯的我們,如果思考這個問題,是否能夠透過自己的一些學習修正,給出一個答案呢?
(1)面對夫子的提問,曾子沒有回答「仁」,而是回答「忠恕」。忠恕就是依照著仁而用出來的行相,力行忠恕也是曾子一生的寫照。
(2)曾子是以自我的修正經驗告訴我們,從忠恕開始。形而下的忠恕,可以帶我們最終走上形而上的深遠的道。
(3)道那麼深遠難懂,對於不得其門而入的我們來說,曾子所說的忠恕,就像是鋪到了我們眼前的階梯,使道變得如此的實在和易於實踐,瞭解了忠恕就走進了道。
4.《論語》中夫子面臨兩個最心愛的弟子,兩次提及一貫之道。可以想見,聖人熱切的心意——傳道、授業、解惑。我們如果沒有讀聖賢的書籍,根本沒有機會認識到,生命當中道體生命的證得,是超越一切、生死無畏的。更沒有機會想到,有一個一以貫之的趣入道體生命的實踐之法,那就是忠恕。
5.第三篇《八侑》講了禮之後,第四篇《里仁》開示出禮的根本是出於仁的精神。仁也是儒家的核心精神,就是推己及人,仁者愛人。
(1)我們自私自利的心,會讓我們活得非常痛苦,就算是全世界的人對你好,也不會讓我們感到滿意。學習仁,就有機會讓我們從種種痛苦中抽身。平時我們都怨別人,別人做對了也不行,我們不服氣,覺得沒什麼了不起;別人做錯了,更不行,我們覺得別人做的不好。
(2)曾子告訴我們,別人對了,我們要忠;別人錯了,我們要恕。我們通常也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覺得是別人的錯,就特別不容易原諒對方,念念不忘,自己也是很痛苦。可是一旦覺得是我自己錯的時候,很容易就把這件事放下。所以學會代人著想,靜坐常思己過。
(3)學會忠和恕,也是對我自己生命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它可以讓我們一直生活在快樂當中,並且保持生命不斷向上的方向。
6.既然生命只要有一天,如果學到了道,也是值得的。那我們從生到死三萬天要怎麼度過呢
(1)夫子告訴我們,應該在人與人互動的關係上面,不斷地修改完善自己。在每天的生活中;在人我的關係上,不斷地練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面對種種自利和利他的抉擇時,不斷地練習利他。這也是決定我們是否能夠得到道體生命的根本所在。
(3)「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哪一個人可以生而為人卻不用走人該走的道路?那麼既然力行忠恕,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我們生命最有意義的狀態。那麼這一生,無論我們遭遇到什麼,都不應該忘記生命還有一個更高的意義,那就是要在學道中渡過一生,得到道體生命的體驗,去力行忠恕。
7.一位臺灣的朋友,他非常激動地給我發了一張照片,我一看上面寫的是習近平主席題寫的新年寄語:「未來的中國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機不是金融危機,而是道德和信仰的危機。誰的福報越多,誰的能量越大。與智者為伍,與良善者同行。心懷蒼生,大愛無疆。」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有這番話,那就是天下有道,就會「遠者來,近者悅。」
8.作為有志于弘揚儒家文化的我們,更是應該「邦有道穀」,努力地走下去。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真正的活過。活了很久,道體生命都不曾顯現,那才是生命的最大遺憾。從忠恕開始,踐行實踐,那希望我們都能在有限的生命中,獲得道體生命的成長,飽嘗道體生命的欣喜。
▶
(解釋參考前一天)
文義內涵 / 摘自日常師父《論語摸象記》
老夫子的中心思想是仁,為什麼不回答仁而回答忠恕呢?
實際上「仁」字是一個比較不容易捉摸的內涵,所以孔老夫子對這個仁字也並不是經常講的,但是他真正引導我們的卻全部是這個。不但孔老夫子,曾子之所以為曾子,也就是這樣,告訴我們的是跟我們相應的走法,照這樣走上去,自然總會走到。所以不回答仁而回答忠恕。
忠──盡己為忠,不管做任何事情,盡心盡力地去做。 恕是恕人,人與人之間盡你自己的力量去做;對別人,你盡量以很寬恕的態度去對待。這樣的做法,就是克己復禮實際上實踐的內涵,所以說「忠恕而已」。你對任何事情能夠這樣去做,你慢慢地能走上來。
思惟題綱
1. 曾子不是絕頂聰明,孔子說他魯鈍「參也魯」,那為什麼他能說出夫子的一貫之道是「忠恕」呢?
2. 平常我們總覺得自己笨笨的,曾子笨笨的卻成為孔子的心法傳人。古人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所以我該如何做,能有他的成就呢?
3.我們平常不順心,總是怨天尤人,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不是這樣,要忠恕。請問我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忠恕?讓我不再抱怨、不再責怪,而且不斷地學習之後,最後體會到「道不可須臾離也」的境界。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中庸》:「忠恕違道不遠」
2.《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3.《中庸》:「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
4.《論語‧先進‧17》:「參也魯」
5.《論語‧雍也‧15》:「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6.《論語‧子路‧16》:「遠者來,近者悅。」
7.《論語‧憲問‧1》:「邦有道穀」
(二) 重點摘記
1.「忠恕」的本身雖然不是道,但是「違道不遠」。《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我們生命,人人都有一種本性,能夠把這種本性開顯出來的就是道。所以接受教育,朝著聖賢經典的話去做,這就是修道。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學習克己復禮,這就是修道。用正確的方法克服一直以自我為中心的各種情緒和欲望。那麼,依照什麼標準去克呢?就是依照仁、禮的標準,禮法就是對大家都有好處的標準,根據這個,不斷地去調整和修正,這就是修道。
2.最終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那就是要達到率性的狀態。《中庸》:「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道一分一秒都不能離開,如果離開了,就不是道了。道一定是與我們的生命、生活息息相關,就存在於我們如何對待萬事萬物的心念之中。
3.道說起來又太深奧,怎麼辦呢?曾子在這一章就說「忠恕而已矣」。就是從忠恕開始下手練習,不斷地代人著想,盡己之力,努力不斷地學習實踐,那最後就會體會到不可須臾離也的道的境界。
4.孔子的弟子當中,曾子並不聰明,孔子說他「參也魯」魯鈍,那為什麼他能明白夫子的一貫之道呢?反過來,能言善辯的我們,如果思考這個問題,是否能夠透過自己的一些學習修正,給出一個答案呢?
(1)面對夫子的提問,曾子沒有回答「仁」,而是回答「忠恕」。忠恕就是依照著仁而用出來的行相,力行忠恕也是曾子一生的寫照。
(2)曾子是以自我的修正經驗告訴我們,從忠恕開始。形而下的忠恕,可以帶我們最終走上形而上的深遠的道。
(3)道那麼深遠難懂,對於不得其門而入的我們來說,曾子所說的忠恕,就像是鋪到了我們眼前的階梯,使道變得如此的實在和易於實踐,瞭解了忠恕就走進了道。
4.《論語》中夫子面臨兩個最心愛的弟子,兩次提及一貫之道。可以想見,聖人熱切的心意——傳道、授業、解惑。我們如果沒有讀聖賢的書籍,根本沒有機會認識到,生命當中道體生命的證得,是超越一切、生死無畏的。更沒有機會想到,有一個一以貫之的趣入道體生命的實踐之法,那就是忠恕。
5.第三篇《八侑》講了禮之後,第四篇《里仁》開示出禮的根本是出於仁的精神。仁也是儒家的核心精神,就是推己及人,仁者愛人。
(1)我們自私自利的心,會讓我們活得非常痛苦,就算是全世界的人對你好,也不會讓我們感到滿意。學習仁,就有機會讓我們從種種痛苦中抽身。平時我們都怨別人,別人做對了也不行,我們不服氣,覺得沒什麼了不起;別人做錯了,更不行,我們覺得別人做的不好。
(2)曾子告訴我們,別人對了,我們要忠;別人錯了,我們要恕。我們通常也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覺得是別人的錯,就特別不容易原諒對方,念念不忘,自己也是很痛苦。可是一旦覺得是我自己錯的時候,很容易就把這件事放下。所以學會代人著想,靜坐常思己過。
(3)學會忠和恕,也是對我自己生命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它可以讓我們一直生活在快樂當中,並且保持生命不斷向上的方向。
6.既然生命只要有一天,如果學到了道,也是值得的。那我們從生到死三萬天要怎麼度過呢
(1)夫子告訴我們,應該在人與人互動的關係上面,不斷地修改完善自己。在每天的生活中;在人我的關係上,不斷地練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面對種種自利和利他的抉擇時,不斷地練習利他。這也是決定我們是否能夠得到道體生命的根本所在。
(3)「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哪一個人可以生而為人卻不用走人該走的道路?那麼既然力行忠恕,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我們生命最有意義的狀態。那麼這一生,無論我們遭遇到什麼,都不應該忘記生命還有一個更高的意義,那就是要在學道中渡過一生,得到道體生命的體驗,去力行忠恕。
7.一位臺灣的朋友,他非常激動地給我發了一張照片,我一看上面寫的是習近平主席題寫的新年寄語:「未來的中國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機不是金融危機,而是道德和信仰的危機。誰的福報越多,誰的能量越大。與智者為伍,與良善者同行。心懷蒼生,大愛無疆。」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有這番話,那就是天下有道,就會「遠者來,近者悅。」
8.作為有志于弘揚儒家文化的我們,更是應該「邦有道穀」,努力地走下去。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真正的活過。活了很久,道體生命都不曾顯現,那才是生命的最大遺憾。從忠恕開始,踐行實踐,那希望我們都能在有限的生命中,獲得道體生命的成長,飽嘗道體生命的欣喜。
論語 里仁第四 第15章 1/2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解釋
孔子說:「曾參啊,我平常所講的許多道理,可以用一個道理將它貫通起來的。」曾子就答說:「是啊!」後來孔子出去之後,其他的學生就問曾子:「老夫子的意思是什麼呢?」曾子就說:「老夫子的道理,就是兩個字──忠恕而已。」
文義內涵 /摘自《朱熹.四書集注》
1.「貫」通也。「唯」應之速而無疑者也。「忠恕」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而已矣」竭盡而無餘。或曰:「中心為忠,如心為恕」於義亦通。/朱熹
2. 「聖人教人各因其才,吾道一以貫之,惟曾子為能達此,孔子所以告之也。曾子告門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猶夫子之告曾子也。中庸所謂『忠恕違道不遠』,斯乃下學上達之義。」/ 程子--程頤、程顥
思惟題綱
1.本章的場景,顯然在一群弟子中,孔夫子只對著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為何只對著曾子說?並請從〈學而篇〉找出曾子說過什麼話,了解曾子具有什麼特質?
2.孔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就你所學,你會認為這一個道理是指什麼?
3.曾子是孔夫子心法的傳人,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以仁為主,為何他說「一以貫之」的「一」是忠恕而不是仁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衛靈公.2》: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2.《論語.里仁.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3.《論語.衛靈公.23》: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4.《論語.里仁.1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5.《中庸》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6.《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中庸》第十三章:
「君子之道有四: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
8.《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9.《論語.泰伯.3》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二)重點摘記
1.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學生們一起坐而論道,突然他對曾參說:「曾參,我平時所說的道,可以用一個道理,就將它們貫穿起來,統攝天下萬事之理。」曾子就回答說:「唯」。之後,孔子就出去了,其他的學生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就紛紛過來問曾子:「老師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曾子說:「夫子的道,可以用忠恕這一個道理,來統攝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如此而已。」
2.這一章就像禪門中的一個公案,只有說者、聽者心領神會,其他人只能是隨自所悟了。到底夫子所講的一貫之道是什麼,曾子就只答了個唯字,夫子也沒有印證是與否,於是,這一貫之道就成了千百年來的一大懸案。後來的學者們為此爭論不休。但是,因為提到的是貫穿夫子之道的核心思想,所以又十分的重要。
3.《論語.衛靈公.2》,孔子對子貢也談到一貫之道,孔子說:「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你以為我的學問,是因為博學而默記於心才具備的嗎?子貢說:「然,非與?」老師,難道不是這樣嗎?夫子說:「非也。予一以貫之。」不是,因為我得到了一個道理,懂了之後就貫穿了一切道理,一通百通了。可惜的是,接下來子貢也沒有問「一貫之道」是什麼,所以也沒有得到確定的答案。
4.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散則萬千,聚則為一」的一貫之道,孔子分別對兩個最重要的弟子講,證明這是非常重要的求學修道的方法,把握住這個修學的核心,就可以將萬事萬物,於一道中貫穿始終,把握住了它,就把握住入道之門,就能夠學道、證道。
5.如果我們自許是慕道之士,就要問一下自己,這個可以一以貫之的道,有沒有讓我心怦然而動呢?如果我依然木木然,無所謂,那就不算得上是慕道之士了!因為如果此處有人說,有一件事只要你明白了,一生都可以盡享榮華、受用不盡,你又會怎麼樣?比較這兩個問題,就知道我們的心更看重的是什麼。
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很短、很深刻,說出了夫子一生學道的堅定志向,哪怕生命只有一天,學到了道,就是值得的;反過來,人活一生,長命百歲,沒有學到道,也沒任何意義。「道」可以讓我們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和幸福,得到它,可以不畏懼生死,讓人生亦無悔,死亦無憾。道是如此的珍貴美好,卻又那麼的深邃浩瀚,而此處夫子居然說:它是可以一以貫之的。用一個道理,就可以來貫穿一切道理的。那麼聽到這兒,真是讓人無比的嚮往。
7.曾子回答唯之後,孔子並沒有印證曾子回答的,是否就是他所講的一貫之道,沒肯定,沒否定,出去了。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就說:「老師說的一貫之道,就是忠恕而已矣呀。」這就又產生了一個疑問,有人說,夫子說的是一以貫之,可是忠和恕分明是二啊,所以忠恕,一定不是夫子所說的一貫之道。在這兒,我們先放下這個疑問,先來瞭解一下,什麼是曾子所說的忠?什麼又是恕?
8.什麼是「忠」?
漢代大儒的注解:「盡己之心,謂之忠。」無論做什麼事,與人合作也好,替人辦事也好,自己學習也好,盡心盡力的去做,這就是忠。
9.什麼是「恕」?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見,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考慮,推己及人,自己所不願意的事,也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這就是恕。
10.曾子說:忠和恕,可以將夫子的道,一以貫之。我們會不會覺得,道是那麼高深,值得朝聞夕死,可是把它一以貫之的就是忠和恕,是不是太簡單了?我的老師說,這正是曾子的功德。道雖然深遠,但如果就忠恕來講,人人可以做,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儒家的特質就是知行並進,一邊做一邊學,就會體會越來越深。
11.比如說,我們學習禮讓,我們是從在心裡給別人留有空間開始,從見到別人先問好、先行禮,這樣的小事開始做,就會越做越有感受,越做越有內在的喜悅。對於「禮讓為國,何難之有」的確定,也就會越知越深。這些都不是空談理論,需要力行實踐,才能夠有所領悟。
12.《中庸》:「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道,根本不曾遠離人群,但是因為人們好高騖遠,反而使道顯得離人非常遙遠。《中庸》:「道不可須臾離」道,就在生活中,就在我們每天接人待物的用心之上。
13.《詩經》:「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就像我們拿著斧頭到樹林裡去,想找塊木頭做斧頭柄,要找多大多長的呢?很簡單,就是你手上拿的那麼大、那麼長,可是我們眯著眼睛看來看去,就是覺得相差十分遙遠。
14.《中庸》:「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所以,君子就是在與人互動的關係上面,去修改,完善自己,趨向於道的。
15.《中庸》:「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與人互動,努力踐行,做到了忠恕,那就離道不遠了。「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道,就是面對到人我關係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在面對到自利,和利他的抉擇的時候呢,努力的做到盡己之心,如人之心。那展現出來的面貌就是:心同此心,情同此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人之治,成人之事,能做到幾分的代人著想,就盡己之力做到幾分,那就能夠成就幾分的道。
16.道,距離我們不遙遠,我們為什麼會違道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做法、想法,不能夠推己及人、代人著想,就是在面對自他利益的時候,我們通常會選擇自私自利。
17.子曰:「君子之道有四: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君子的道就在,我們做父母的時候,希望兒女怎麼孝順我們;我們做別人兒女的時候,就要用這樣的心,來孝順我們的父母。君子的道,就是當我們做主管的時候,希望下屬怎麼對待我,那麼我們做下屬的時候,就用這樣的心,去對待主管;道就是當我們自己做別人兄長時,希望兄弟姐妹怎樣對待自己,那我們做別人的兄弟姐妹的時候,就應該用這樣的心,來對待他們。「所求乎朋友,先施之」道,就是我們平時希望自己的朋友,怎樣對待自己,就用這樣的心,先去對待朋友。
18.「先」很多人不願意做,很多人都希望別人先對自己好,先對自己微笑,先對自己講話,都是被動的等待別人先做,在這就告訴我們,我們要先。要主動把握一切機會去做,而不做被動的--等待別人來拯救自己的人。那我們看看,這些都是講,要跳開自己的角度,跳開本位的思想,處處關心他人,代人著想。
19.忠,就是努力去做;恕,學到圓滿,那就是仁。所以從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忠恕開始,一步步做到圓滿,就成就了道,成就了聖賢,所以忠恕,不是空談的理論,隨力而去行持,是極為扼要的。
20.「忠恕」兩個字看上去簡單,但力行起來並不容易。這兩個字是曾子一生,透過自己身體力行之後的體悟,非常的難得,雖然不是道的本身,卻是離道非常的近。曾子的一生,就是這樣踐行的。
(1)《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論語.泰伯.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在生病,病到不能動的時候,引用《詩經》教育弟子們說:我這一生,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敢有一時的疏忽懈怠,直到現在面臨生死,才敢說以後不會再犯錯了。
由此可見,「力行忠恕」是曾子一生的寫照,是曾子對弟子們最切實的身教。
21.《論語》多次提到道,但一直沒有直接說道是什麼。即便說了,我們也未見明白,如果不懂,就只是空談,對我們的生命,也沒有一點利益。那麼曾子是不是已經體悟到夫子的一貫之道,只是為了給同學一個可以落實的下手處,才回答「忠恕」二字,或者「忠恕」這兩個字本身,就是曾子所印證的夫子之道,我們不得而知,也不用費心的去爭論這個問題。
22.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忠恕」這兩個字,就像指著月亮的手指一樣,順著曾子所指的這個方向走下去,不會有錯,雖然它不是道的本身,但如果能夠力行,那就是近道。忠恕就是下手處,透過它,最終可以印證夫子之道。
▶
解釋
孔子說:「曾參啊,我平常所講的許多道理,可以用一個道理將它貫通起來的。」曾子就答說:「是啊!」後來孔子出去之後,其他的學生就問曾子:「老夫子的意思是什麼呢?」曾子就說:「老夫子的道理,就是兩個字──忠恕而已。」
文義內涵 /摘自《朱熹.四書集注》
1.「貫」通也。「唯」應之速而無疑者也。「忠恕」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而已矣」竭盡而無餘。或曰:「中心為忠,如心為恕」於義亦通。/朱熹
2. 「聖人教人各因其才,吾道一以貫之,惟曾子為能達此,孔子所以告之也。曾子告門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猶夫子之告曾子也。中庸所謂『忠恕違道不遠』,斯乃下學上達之義。」/ 程子--程頤、程顥
思惟題綱
1.本章的場景,顯然在一群弟子中,孔夫子只對著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為何只對著曾子說?並請從〈學而篇〉找出曾子說過什麼話,了解曾子具有什麼特質?
2.孔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就你所學,你會認為這一個道理是指什麼?
3.曾子是孔夫子心法的傳人,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以仁為主,為何他說「一以貫之」的「一」是忠恕而不是仁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衛靈公.2》: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2.《論語.里仁.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3.《論語.衛靈公.23》: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4.《論語.里仁.1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5.《中庸》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6.《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中庸》第十三章:
「君子之道有四: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
8.《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9.《論語.泰伯.3》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二)重點摘記
1.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學生們一起坐而論道,突然他對曾參說:「曾參,我平時所說的道,可以用一個道理,就將它們貫穿起來,統攝天下萬事之理。」曾子就回答說:「唯」。之後,孔子就出去了,其他的學生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就紛紛過來問曾子:「老師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曾子說:「夫子的道,可以用忠恕這一個道理,來統攝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如此而已。」
2.這一章就像禪門中的一個公案,只有說者、聽者心領神會,其他人只能是隨自所悟了。到底夫子所講的一貫之道是什麼,曾子就只答了個唯字,夫子也沒有印證是與否,於是,這一貫之道就成了千百年來的一大懸案。後來的學者們為此爭論不休。但是,因為提到的是貫穿夫子之道的核心思想,所以又十分的重要。
3.《論語.衛靈公.2》,孔子對子貢也談到一貫之道,孔子說:「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你以為我的學問,是因為博學而默記於心才具備的嗎?子貢說:「然,非與?」老師,難道不是這樣嗎?夫子說:「非也。予一以貫之。」不是,因為我得到了一個道理,懂了之後就貫穿了一切道理,一通百通了。可惜的是,接下來子貢也沒有問「一貫之道」是什麼,所以也沒有得到確定的答案。
4.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散則萬千,聚則為一」的一貫之道,孔子分別對兩個最重要的弟子講,證明這是非常重要的求學修道的方法,把握住這個修學的核心,就可以將萬事萬物,於一道中貫穿始終,把握住了它,就把握住入道之門,就能夠學道、證道。
5.如果我們自許是慕道之士,就要問一下自己,這個可以一以貫之的道,有沒有讓我心怦然而動呢?如果我依然木木然,無所謂,那就不算得上是慕道之士了!因為如果此處有人說,有一件事只要你明白了,一生都可以盡享榮華、受用不盡,你又會怎麼樣?比較這兩個問題,就知道我們的心更看重的是什麼。
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很短、很深刻,說出了夫子一生學道的堅定志向,哪怕生命只有一天,學到了道,就是值得的;反過來,人活一生,長命百歲,沒有學到道,也沒任何意義。「道」可以讓我們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和幸福,得到它,可以不畏懼生死,讓人生亦無悔,死亦無憾。道是如此的珍貴美好,卻又那麼的深邃浩瀚,而此處夫子居然說:它是可以一以貫之的。用一個道理,就可以來貫穿一切道理的。那麼聽到這兒,真是讓人無比的嚮往。
7.曾子回答唯之後,孔子並沒有印證曾子回答的,是否就是他所講的一貫之道,沒肯定,沒否定,出去了。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就說:「老師說的一貫之道,就是忠恕而已矣呀。」這就又產生了一個疑問,有人說,夫子說的是一以貫之,可是忠和恕分明是二啊,所以忠恕,一定不是夫子所說的一貫之道。在這兒,我們先放下這個疑問,先來瞭解一下,什麼是曾子所說的忠?什麼又是恕?
8.什麼是「忠」?
漢代大儒的注解:「盡己之心,謂之忠。」無論做什麼事,與人合作也好,替人辦事也好,自己學習也好,盡心盡力的去做,這就是忠。
9.什麼是「恕」?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見,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考慮,推己及人,自己所不願意的事,也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這就是恕。
10.曾子說:忠和恕,可以將夫子的道,一以貫之。我們會不會覺得,道是那麼高深,值得朝聞夕死,可是把它一以貫之的就是忠和恕,是不是太簡單了?我的老師說,這正是曾子的功德。道雖然深遠,但如果就忠恕來講,人人可以做,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儒家的特質就是知行並進,一邊做一邊學,就會體會越來越深。
11.比如說,我們學習禮讓,我們是從在心裡給別人留有空間開始,從見到別人先問好、先行禮,這樣的小事開始做,就會越做越有感受,越做越有內在的喜悅。對於「禮讓為國,何難之有」的確定,也就會越知越深。這些都不是空談理論,需要力行實踐,才能夠有所領悟。
12.《中庸》:「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道,根本不曾遠離人群,但是因為人們好高騖遠,反而使道顯得離人非常遙遠。《中庸》:「道不可須臾離」道,就在生活中,就在我們每天接人待物的用心之上。
13.《詩經》:「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就像我們拿著斧頭到樹林裡去,想找塊木頭做斧頭柄,要找多大多長的呢?很簡單,就是你手上拿的那麼大、那麼長,可是我們眯著眼睛看來看去,就是覺得相差十分遙遠。
14.《中庸》:「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所以,君子就是在與人互動的關係上面,去修改,完善自己,趨向於道的。
15.《中庸》:「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與人互動,努力踐行,做到了忠恕,那就離道不遠了。「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道,就是面對到人我關係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在面對到自利,和利他的抉擇的時候呢,努力的做到盡己之心,如人之心。那展現出來的面貌就是:心同此心,情同此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人之治,成人之事,能做到幾分的代人著想,就盡己之力做到幾分,那就能夠成就幾分的道。
16.道,距離我們不遙遠,我們為什麼會違道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做法、想法,不能夠推己及人、代人著想,就是在面對自他利益的時候,我們通常會選擇自私自利。
17.子曰:「君子之道有四: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君子的道就在,我們做父母的時候,希望兒女怎麼孝順我們;我們做別人兒女的時候,就要用這樣的心,來孝順我們的父母。君子的道,就是當我們做主管的時候,希望下屬怎麼對待我,那麼我們做下屬的時候,就用這樣的心,去對待主管;道就是當我們自己做別人兄長時,希望兄弟姐妹怎樣對待自己,那我們做別人的兄弟姐妹的時候,就應該用這樣的心,來對待他們。「所求乎朋友,先施之」道,就是我們平時希望自己的朋友,怎樣對待自己,就用這樣的心,先去對待朋友。
18.「先」很多人不願意做,很多人都希望別人先對自己好,先對自己微笑,先對自己講話,都是被動的等待別人先做,在這就告訴我們,我們要先。要主動把握一切機會去做,而不做被動的--等待別人來拯救自己的人。那我們看看,這些都是講,要跳開自己的角度,跳開本位的思想,處處關心他人,代人著想。
19.忠,就是努力去做;恕,學到圓滿,那就是仁。所以從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忠恕開始,一步步做到圓滿,就成就了道,成就了聖賢,所以忠恕,不是空談的理論,隨力而去行持,是極為扼要的。
20.「忠恕」兩個字看上去簡單,但力行起來並不容易。這兩個字是曾子一生,透過自己身體力行之後的體悟,非常的難得,雖然不是道的本身,卻是離道非常的近。曾子的一生,就是這樣踐行的。
(1)《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論語.泰伯.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在生病,病到不能動的時候,引用《詩經》教育弟子們說:我這一生,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敢有一時的疏忽懈怠,直到現在面臨生死,才敢說以後不會再犯錯了。
由此可見,「力行忠恕」是曾子一生的寫照,是曾子對弟子們最切實的身教。
21.《論語》多次提到道,但一直沒有直接說道是什麼。即便說了,我們也未見明白,如果不懂,就只是空談,對我們的生命,也沒有一點利益。那麼曾子是不是已經體悟到夫子的一貫之道,只是為了給同學一個可以落實的下手處,才回答「忠恕」二字,或者「忠恕」這兩個字本身,就是曾子所印證的夫子之道,我們不得而知,也不用費心的去爭論這個問題。
22.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忠恕」這兩個字,就像指著月亮的手指一樣,順著曾子所指的這個方向走下去,不會有錯,雖然它不是道的本身,但如果能夠力行,那就是近道。忠恕就是下手處,透過它,最終可以印證夫子之道。
論語 里仁第四 第14章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
(解釋)
孔夫子說:「不要愁沒有地位,要愁的是我有什麼可以得到地位。不要愁没人知道我,該求的是我有什麼可以為人知道的。」
(文義內涵)
1.「不患無位」,「位」地位,也隱含名跟利、富和貴。通常有了位,名利富貴就跟著來。這是平常一般人所追求的,得不到,就會覺得若有所失。
2.我們一般人很在乎名位,孔夫子告訴我們不是如此。「位」有它一定的內涵的,你有所建樹,能夠幫助別人,你才能夠跟你的名位相稱。所以,要擔憂的是我的能力可以撐起這個位嗎?稱職嗎?「患所以立」。
3.我們往往倒因為果,不在真正的內涵上面努力,所以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不怕人家不知道,而是你拿什麼東西讓人家知道你,「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思惟題綱
1.孔聖人告訴我們要「不患無位、不患莫己知」,可見一般人是「患無位、患莫己知」,請問為什麼會「患無位、患莫己知」?
2.什麼是你想要的「位」,你如何去「立」?
3.什麼是「可知」的?你怎麼去求它呢?
4.事實上,眼前每個人都擁有一些「位」,如為人妻,為人子…,想想這些重要的「位」,我「患所以立」嗎?我如何更稱職?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18》: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2.《周易‧坤》:「厚德載物」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3.《論語.里仁.5》:「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4.《論語.顏淵.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二)重點摘記
1.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夫子說:不要擔心沒有職位,要擔心的是--自己是否有本領,可以在職位上有所建樹;不要擔心人們不知道自己,要去追求本領,追求德性,使自己成為值得被人們知道的人。
這一章講到一般人普遍擔憂的兩件事:
(1)位,社會地位,官位;(2)知,為人所知,社會名聲。
2.古代讀書人學有所得,有了德性,想要發揮所學,如果有官位和名聲,就會對他有很大的幫助。《論語.為政.18》子張直接問夫子:怎麼學干祿?在本章「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夫子明確地說:我們擔心錯了,不要擔心位置,而是要擔心你在位置上,究竟能夠拿什麼去幫助別人,如果我們不能為別人有所貢獻,也沒有什麼才能和德行值得人來學習,那人家知道我們,或者給了我們位置,又有什麼用呢?
3.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似乎和聖人說的正好相反,我們通常非常在意名聲和地位,卻很少擔心自己,如果有了位置,可以在位置上對他人、對社會,有怎樣的貢獻。
4.在聖人的眼裡,位置不僅僅是受人尊敬、表面的這個位置,而是有其該具備的實質內涵和責任。有了位置就有了責任,位置越高責任越大;權力越大,幫助的人就該越多,做事也就越需要謹慎。
5.坐上任何位置,都能夠對幫助大眾的事有所建樹,這樣才能跟這個位相稱。比如:
(1)「企業領導人」受人尊敬,因為他在位置上努力,解決了很多企業員工的生活衣食問題。
(2)「父母」受到兒女的尊敬,因為他們一生為兒女辛苦操勞,奉獻給了子女。
(3)「賺到錢的商人」受人感恩,也是因為他們解決了大眾對於某些產品的需求。
「厚德載物」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為他人付出的多,有了厚重的德行,才能承載在這個位置上的福報。
6.現在人對於「無位」所產生的憂慮,就是想追求位置所帶來的個人的富貴生活。換句話說,我們想要的是,得到圍繞在這個位置旁,受到人們尊敬的種種外相。聖人說,我們真正該擔心的,是位置上的實質內涵,以及能在這個位置上為別人做什麼,來和這個位置相配。
7.光想得到,不想付出,擔憂也是白擔憂。以僥倖的心態,想去博取地位名譽,德位不稱最終的結局也是自取其辱。這種擔憂得不到所求的位,即使得到了,也會因為在位置上無所成立,最終會從位置上跌落。
8.《論語.里仁.5》提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但是要以其道得之。這個道,就是你能在這個位置上,為別人做什麼有益的事,會對社會產生怎樣有益的影響。
9.現今社會的一些問題,也是由於不稱職導致的:
(1)修養不夠,沒有教師道德的人,站在教師的職位上,既不熱愛教育事業,也不喜歡教學生,只想得到教師這個位置上的薪水和假期。於是面對工作,馬馬虎虎,感歎、抱怨,既耽誤自己,也耽誤了別人家的兒女。
(2)一個人沒有實在的本領,卻得到了位置,就像是沒有學過駕駛技術,就敢開車上馬路的人,不僅不愛惜自己,更是傷害他人,禍亂社會。
(3)由於智慧不夠,只想得到外在事相上的種種成功,卻看不到其中的內涵,以及需要對他人做出的付出和貢獻,總想以僥倖的心態,去博取地位、名譽,這樣德位不稱,最終也是沒辦法長久,甚至種下災禍。
(4)貪污腐敗,就是因為有了官位,不但無所立,還有所敗壞。這樣的人無位還好,有了位其實就是害人害己,也害社會。
10.學習了本章,我們就要提醒自己,我們該擔憂的是什麼?擔憂錯了,白擔憂,得不到還白受苦,得到了也是自取其辱;擔憂對了,努力下去,生命就會有所收穫。
11. 反過來說,人生要有所建樹,是不是一定要有官位?是不是一定要有社會地位?那不一定。生而為人,我們其實都有自己的位置,我們都是別人的妻子兒女,這些都是我們最真實的位、最重要的位置。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最珍視我們的父母,常常是被我們忽視的。
12.我為人妻,為人子…等等,在這些位置上,我都做好了嗎?這麼重要的位置,如果都不能認真地想想,怎麼去把它做好,卻盼望著另外的、可以管理更多人的位置到來,那麼就算這樣的位置有了,我們就能做得更好嗎?
13.道德境界高,責任心強的人,會逐漸把自己的責任擴大,相對的他的位置也會逐漸地升高;反過來道德水準低,沒有責任心的人會不斷增加自己享有的權力,縮小自己的責任。這樣呢,相對應的他的位置,也會逐漸地下降,最終有一天,就會從位置上掉下來。
14.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夠把所有正在和我們交往的人,用心地以我們所學的道德修養,來感化實踐,處處禮讓、關懷別人,這就是每個人在位置上,都可以有所建樹和成立的。所以不要擔心無位,因為我們不缺位置,要擔心的是,自己可以為別人做什麼,我們缺的,就是把自己位置做好的這個本事。
15.「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渴望為人所瞭解,為社會所認同,從古到今,都是人們藏在心裡的願望。到底什麼是可知的,我們要怎麼求為可知呢?
16.老師說:如果我們只想著自己,根本看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想著別人,關懷別人,透過這個路徑,我們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說,當別人來關心我的時候,我就比較容易接受別人。所以,如果你希望別人知道你、接受你,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先去關懷別人。但是你的關懷,是否能夠真正幫到別人,這就是另外的學問了。
17.「求為可知」,需要做兩件事:(1)要關懷別人;(2)要真幫得上忙。這都是需要智慧的,這也是所有的宗教、哲學、教育都在教人們的事。
※《論語》用的是仁和知--仁者愛人,智者知人﹔佛法用的是慈悲和智慧。
※都是要站在別人的角度,從別人的角度出發,來幫助別人。就像生意人,你想的就是顧客需要什麼,解決了顧客的需要,就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幫助的人越多,自己的事業就越大,位置也就越高。
18.面對「求為可知」,有的人就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遇到理解自己的人就高興,遇到不理解自己的人就生氣,情緒隨著起起伏伏。有人看到的是,人們渴望被別人瞭解的這種願望,就不斷地研究嘗試,找尋各種途徑方法,來解決人們的這種需求,於是就成就了很多行業,比如說,微信、臉書、QQ等等。於是那些解決人們這種渴望的人,他們就功成名就了。由於他們有這樣的成功,也使得人們都渴望去瞭解他們,比如:馬雲,紮克伯等等。所以同樣是面對渴望別人瞭解自己這件事,為自己憂患,和為別人的憂患而努力,顯然是不一樣的結果。
19.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抉擇,為什麼而努力呢?
我們很多人,在憂愁別人不瞭解自己的時候,放棄了去瞭解別人的機會,甚至放棄了去瞭解自己和完善自己的機會。這是讓人悲傷的事。古人說「求為可知,學仁義可耳」要想別人知道自己,就學仁義,做仁義之事。
20.孔子自小喪父,既無位置,更不被別人所知,可是他十五歲志於學,一生志於道,雖然周遊列國,吃了很多的苦,可是多少帝王將相,都把他當作老師,被後世的人們尊為「萬世之師」,也成了世界上從古到今最紅的中國人。反過來,歷史上也有很多人,當時耀武揚威,八面威風,可是死後,卻臭名遠揚,為人所不恥。比如秦檜,後人將之跪在岳飛的廟前,都一跪千年了,他的子孫都沒人敢承認是他的後代。
21.總結: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告訴我們,要安立正確的因果,做正確的追求。「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告訴我們,做人要行應行之道。
這兩句都是教我們--人生一定要為他人有所貢獻,「位置」和「為人所知」都需要利益別人才能辦到。功名利祿只是一個外相,都是要取之有道,都有它成立的道理和內涵,如果不知道內涵,倒因為果,一味地追求外相,也只是徒增煩惱而已。
補充資料 :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勿愁無官位,但愁如何建樹。勿愁我不為人知,但求其可以為人知之道。建樹不必有位,立德立功皆是。求為可知,學仁義可耳。
「仁義」學說代表儒家孔孟之道;孔子言「仁」,孟子則「仁、義」並舉。孔子的思想以「仁」為中心。
孟子說「仁,是人的本心,義就是人該走的大路,人若捨棄大路不走,放失本心而不知去找回來,是很可悲的。」
▶
(解釋)
孔夫子說:「不要愁沒有地位,要愁的是我有什麼可以得到地位。不要愁没人知道我,該求的是我有什麼可以為人知道的。」
(文義內涵)
1.「不患無位」,「位」地位,也隱含名跟利、富和貴。通常有了位,名利富貴就跟著來。這是平常一般人所追求的,得不到,就會覺得若有所失。
2.我們一般人很在乎名位,孔夫子告訴我們不是如此。「位」有它一定的內涵的,你有所建樹,能夠幫助別人,你才能夠跟你的名位相稱。所以,要擔憂的是我的能力可以撐起這個位嗎?稱職嗎?「患所以立」。
3.我們往往倒因為果,不在真正的內涵上面努力,所以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不怕人家不知道,而是你拿什麼東西讓人家知道你,「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思惟題綱
1.孔聖人告訴我們要「不患無位、不患莫己知」,可見一般人是「患無位、患莫己知」,請問為什麼會「患無位、患莫己知」?
2.什麼是你想要的「位」,你如何去「立」?
3.什麼是「可知」的?你怎麼去求它呢?
4.事實上,眼前每個人都擁有一些「位」,如為人妻,為人子…,想想這些重要的「位」,我「患所以立」嗎?我如何更稱職?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18》: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2.《周易‧坤》:「厚德載物」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3.《論語.里仁.5》:「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4.《論語.顏淵.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二)重點摘記
1.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夫子說:不要擔心沒有職位,要擔心的是--自己是否有本領,可以在職位上有所建樹;不要擔心人們不知道自己,要去追求本領,追求德性,使自己成為值得被人們知道的人。
這一章講到一般人普遍擔憂的兩件事:
(1)位,社會地位,官位;(2)知,為人所知,社會名聲。
2.古代讀書人學有所得,有了德性,想要發揮所學,如果有官位和名聲,就會對他有很大的幫助。《論語.為政.18》子張直接問夫子:怎麼學干祿?在本章「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夫子明確地說:我們擔心錯了,不要擔心位置,而是要擔心你在位置上,究竟能夠拿什麼去幫助別人,如果我們不能為別人有所貢獻,也沒有什麼才能和德行值得人來學習,那人家知道我們,或者給了我們位置,又有什麼用呢?
3.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似乎和聖人說的正好相反,我們通常非常在意名聲和地位,卻很少擔心自己,如果有了位置,可以在位置上對他人、對社會,有怎樣的貢獻。
4.在聖人的眼裡,位置不僅僅是受人尊敬、表面的這個位置,而是有其該具備的實質內涵和責任。有了位置就有了責任,位置越高責任越大;權力越大,幫助的人就該越多,做事也就越需要謹慎。
5.坐上任何位置,都能夠對幫助大眾的事有所建樹,這樣才能跟這個位相稱。比如:
(1)「企業領導人」受人尊敬,因為他在位置上努力,解決了很多企業員工的生活衣食問題。
(2)「父母」受到兒女的尊敬,因為他們一生為兒女辛苦操勞,奉獻給了子女。
(3)「賺到錢的商人」受人感恩,也是因為他們解決了大眾對於某些產品的需求。
「厚德載物」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為他人付出的多,有了厚重的德行,才能承載在這個位置上的福報。
6.現在人對於「無位」所產生的憂慮,就是想追求位置所帶來的個人的富貴生活。換句話說,我們想要的是,得到圍繞在這個位置旁,受到人們尊敬的種種外相。聖人說,我們真正該擔心的,是位置上的實質內涵,以及能在這個位置上為別人做什麼,來和這個位置相配。
7.光想得到,不想付出,擔憂也是白擔憂。以僥倖的心態,想去博取地位名譽,德位不稱最終的結局也是自取其辱。這種擔憂得不到所求的位,即使得到了,也會因為在位置上無所成立,最終會從位置上跌落。
8.《論語.里仁.5》提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但是要以其道得之。這個道,就是你能在這個位置上,為別人做什麼有益的事,會對社會產生怎樣有益的影響。
9.現今社會的一些問題,也是由於不稱職導致的:
(1)修養不夠,沒有教師道德的人,站在教師的職位上,既不熱愛教育事業,也不喜歡教學生,只想得到教師這個位置上的薪水和假期。於是面對工作,馬馬虎虎,感歎、抱怨,既耽誤自己,也耽誤了別人家的兒女。
(2)一個人沒有實在的本領,卻得到了位置,就像是沒有學過駕駛技術,就敢開車上馬路的人,不僅不愛惜自己,更是傷害他人,禍亂社會。
(3)由於智慧不夠,只想得到外在事相上的種種成功,卻看不到其中的內涵,以及需要對他人做出的付出和貢獻,總想以僥倖的心態,去博取地位、名譽,這樣德位不稱,最終也是沒辦法長久,甚至種下災禍。
(4)貪污腐敗,就是因為有了官位,不但無所立,還有所敗壞。這樣的人無位還好,有了位其實就是害人害己,也害社會。
10.學習了本章,我們就要提醒自己,我們該擔憂的是什麼?擔憂錯了,白擔憂,得不到還白受苦,得到了也是自取其辱;擔憂對了,努力下去,生命就會有所收穫。
11. 反過來說,人生要有所建樹,是不是一定要有官位?是不是一定要有社會地位?那不一定。生而為人,我們其實都有自己的位置,我們都是別人的妻子兒女,這些都是我們最真實的位、最重要的位置。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最珍視我們的父母,常常是被我們忽視的。
12.我為人妻,為人子…等等,在這些位置上,我都做好了嗎?這麼重要的位置,如果都不能認真地想想,怎麼去把它做好,卻盼望著另外的、可以管理更多人的位置到來,那麼就算這樣的位置有了,我們就能做得更好嗎?
13.道德境界高,責任心強的人,會逐漸把自己的責任擴大,相對的他的位置也會逐漸地升高;反過來道德水準低,沒有責任心的人會不斷增加自己享有的權力,縮小自己的責任。這樣呢,相對應的他的位置,也會逐漸地下降,最終有一天,就會從位置上掉下來。
14.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夠把所有正在和我們交往的人,用心地以我們所學的道德修養,來感化實踐,處處禮讓、關懷別人,這就是每個人在位置上,都可以有所建樹和成立的。所以不要擔心無位,因為我們不缺位置,要擔心的是,自己可以為別人做什麼,我們缺的,就是把自己位置做好的這個本事。
15.「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渴望為人所瞭解,為社會所認同,從古到今,都是人們藏在心裡的願望。到底什麼是可知的,我們要怎麼求為可知呢?
16.老師說:如果我們只想著自己,根本看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想著別人,關懷別人,透過這個路徑,我們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說,當別人來關心我的時候,我就比較容易接受別人。所以,如果你希望別人知道你、接受你,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先去關懷別人。但是你的關懷,是否能夠真正幫到別人,這就是另外的學問了。
17.「求為可知」,需要做兩件事:(1)要關懷別人;(2)要真幫得上忙。這都是需要智慧的,這也是所有的宗教、哲學、教育都在教人們的事。
※《論語》用的是仁和知--仁者愛人,智者知人﹔佛法用的是慈悲和智慧。
※都是要站在別人的角度,從別人的角度出發,來幫助別人。就像生意人,你想的就是顧客需要什麼,解決了顧客的需要,就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幫助的人越多,自己的事業就越大,位置也就越高。
18.面對「求為可知」,有的人就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遇到理解自己的人就高興,遇到不理解自己的人就生氣,情緒隨著起起伏伏。有人看到的是,人們渴望被別人瞭解的這種願望,就不斷地研究嘗試,找尋各種途徑方法,來解決人們的這種需求,於是就成就了很多行業,比如說,微信、臉書、QQ等等。於是那些解決人們這種渴望的人,他們就功成名就了。由於他們有這樣的成功,也使得人們都渴望去瞭解他們,比如:馬雲,紮克伯等等。所以同樣是面對渴望別人瞭解自己這件事,為自己憂患,和為別人的憂患而努力,顯然是不一樣的結果。
19.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抉擇,為什麼而努力呢?
我們很多人,在憂愁別人不瞭解自己的時候,放棄了去瞭解別人的機會,甚至放棄了去瞭解自己和完善自己的機會。這是讓人悲傷的事。古人說「求為可知,學仁義可耳」要想別人知道自己,就學仁義,做仁義之事。
20.孔子自小喪父,既無位置,更不被別人所知,可是他十五歲志於學,一生志於道,雖然周遊列國,吃了很多的苦,可是多少帝王將相,都把他當作老師,被後世的人們尊為「萬世之師」,也成了世界上從古到今最紅的中國人。反過來,歷史上也有很多人,當時耀武揚威,八面威風,可是死後,卻臭名遠揚,為人所不恥。比如秦檜,後人將之跪在岳飛的廟前,都一跪千年了,他的子孫都沒人敢承認是他的後代。
21.總結: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告訴我們,要安立正確的因果,做正確的追求。「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告訴我們,做人要行應行之道。
這兩句都是教我們--人生一定要為他人有所貢獻,「位置」和「為人所知」都需要利益別人才能辦到。功名利祿只是一個外相,都是要取之有道,都有它成立的道理和內涵,如果不知道內涵,倒因為果,一味地追求外相,也只是徒增煩惱而已。
補充資料 :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勿愁無官位,但愁如何建樹。勿愁我不為人知,但求其可以為人知之道。建樹不必有位,立德立功皆是。求為可知,學仁義可耳。
「仁義」學說代表儒家孔孟之道;孔子言「仁」,孟子則「仁、義」並舉。孔子的思想以「仁」為中心。
孟子說「仁,是人的本心,義就是人該走的大路,人若捨棄大路不走,放失本心而不知去找回來,是很可悲的。」
論語 里仁第四 第13章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
▶
解釋:
夫子說:「能夠用禮讓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的呢?如果不用禮讓來治國,那麼徒有禮樂禮又能怎麼辦呢? 」(參閱《論語摸象》)
文義: (參閱《論語摸象》)
一說“能以禮讓為國,那治國並沒有什麼困難;不能以禮讓為國,那麼這禮有什麼用呢? ”(這裡的「何有」解釋為:有什麼困難?)
另一說法,真正的精神是禮讓,但誰以禮讓為國呢?沒有!(當時春秋時代諸侯稱霸,而以禮為國是王道。所以這裡的「何有」可以視為: 沒有)不能以禮讓為國,而禮又是最重要的,那禮設在這地方,又怎麼辦呢?
思維題綱:
1. 什麼叫「以禮讓為國」?
2. 以禮讓為國,國家社會、人民會是什麼樣的情景?
3. 試回憶之前和禮制、為政治國的相關章節?
4. 環顧國內、外,從古至今,以禮讓為國的案例有嗎?回過頭觀察自己,有以禮讓待人處事否?
引用經文:
1.《論語•八佾•11》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
2.《論語正義》清/劉寶楠著:「讓者,禮之實也;禮者,讓之文也。」為國,即治國。
3.《孟子•公孫丑上•六》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
4.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宋/邢昺疏:「禮節民心,讓則不爭。」
5.《孟子•彊國篇第十六》:「….人之所惡何也?曰:汙漫爭奪貪利是也。人之所好者何也?曰:禮義辭讓忠信是也。…. 。」
6.《論語•憲問•5》南宮适(ㄍㄨㄚ)問於孔子曰:「羿(ㄧˋ)善射,奡(ㄠˋ)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7. 《論語•泰伯•1》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8.《道德經•22》:「…..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又名《老子》
9.《論語•堯曰•1》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ㄌㄞˋ),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重點摘記:
1.古來的學者注解不同
(1)治國的根本,是以禮讓為國,可是現在看看有嗎?沒有。
(2)能以禮讓治國,治國又何難之有呢?不能以禮讓治國,那禮的文獻資料也沒什麼用了。(何有,何難之有)
2. 實際上都在強調: 治國一定要落實禮讓,才是根本,不能只弄條文,落實了治國治家就一點兒也不困難。
3. 實際的生活經驗是,有人就是容易得寸進尺,遇到問題你越讓就越難解決。看看自己,雖然學了儒家文化一段時間,對於禮多少有些體會,可是無論家裡、外邊,教育孩子,還是夫妻相處,去實踐禮讓,真的是十分為難。
4. 我的老師說,聖人證得的真理,距離我們顛倒的生命經驗,就是十分遙遠,改善的方法,就是先不排拒,不要認為不可能就拒絕。
5. 希望得到快樂和脫離困難,那所有聖人談到的方法都值得仔細傾聽、用心探索。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讓“不信”障礙我們繼續學習的心。
6. 八佾篇(11章) 孔子說禘禮,對於禮最深刻的精神,如果能夠徹底的瞭解,那看天下的事兒,就像看手掌一樣簡單了。那麼,禮和讓,到底有怎樣的關係呢?
7. 《論語正義》上說:“讓者,禮之實也”。讓: 是禮的實質、本質,人與人互相辭讓。一個有禮之實質的人,自然就會相讓。
8.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說讓的心,是禮的開端,一個人沒有讓的心,就不會有禮的意識和行為。
9. 是什麼障礙了禮讓之心? 七種情緒(喜、怒、哀、懼、愛、惡、欲,不學而能、與生俱來) 這些情緒跟動物是一樣的。儒家講,人生的目標、生命的意義,就是要克服和超越於此,這就需要不斷地聽聞、學習、實踐,需要不斷克己復禮、修養出人類相宜的義。
10. 人應該行的事,就是人的義。聖人教我們治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從社會意義上來說呢,就是為了人類能夠相生相長,互不為難;從從個人的角度:就是要幫助我們超越物質生命,而達成對於道體生命的追求和印證。
11. “禮節民心,讓則不爭”,禮讓包含了對個人的利益之心要進行如理的節制,要克制自己的私欲,恢復到對於人類社會有利的禮的狀態。“禮敬而義”,敬字呢,左邊一個苟且的苟,右邊一個反文,就是要把對自己苟且於私欲的心,苟且於各種情緒的心拿掉。(eg.公車上讓座給老人孩子。夫妻爭執,克服想和對方理論的心。)
12. 自我愛惡情緒不加節制的一種發洩,不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一定是建立在如何代人著想、克制自己的情緒、理性地站在對方、幫助對方改善的角度,考量改善的方法;一定是有禮的內涵在的。
13. 讓的反面是不讓,就是爭奪。荀子說“人之所惡者何也?曰:汙漫、爭奪、貪利是也”。爭奪,即便是有所得也不會長久。
14. 《論語•憲問篇》南宮适問孔子說:“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爭奪之人,表面獲得好處,實則讓人心生厭恨,惹禍上身;而謙虛忍讓的人,表面看起來遭受損失,從長遠來說反而得到了最大的好處。
15. 爭強好勝,不僅是容易得罪人,更是從心底深深地折磨自己,終日為瞋火所煎熬。生活中常常和別人認個錯,服個軟,這才是智者。真正的強者呢,都是向內爭,與自己的七情、私欲相爭,爭對了還可以成就聖人之道。
16. 【破邪執】我們的讓:總有一種斤斤計較,像是一種交換,或者說是另一種形式的爭奪。(eg.我都讓了你幾次了,等等。表面的禮讓背後,都悄悄的伸出了一隻索取的手,早已背離了讓的實質,是更為隱蔽的爭奪。)
17. 中華文化自古以來,就講究謙虛真誠的精神,上古的文化呢,更是以禮讓為國。(eg. 泰伯三以天下讓、伯夷和叔齊、舜受堯禪、禹受舜禪、夫子的溫良恭儉讓)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上古的帝王,將天下的罪責一肩擔起。正是這樣的讓,成就了一代聖王,讓人類對他們萬古不能相忘。
18.希望我們每每面對到,自以為天一般大的那些事兒的時候,常常想到夫子的這段話,“禮讓為國,何難之有。”一生學到了這一點,省去了多少不必要的爭鬥,轉化了多少讓自己不愉快的境界,又收穫了多少顆真心呢!正是這種為他人著想的空間,神奇地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我們也要禮讓回歸家教,教育好我們自己的子孫,並將呵斥的教育,替代禮讓的教育,認真地傾聽,理智地探討,言傳身教,讓孩子在禮讓的環境中學習和繼承禮讓。
19.人沒有禮讓,就不能在社會立足;辦事沒有禮,就不容易辦得成功;治國沒有禮呢,社會就沒法安寧。禮讓為國,何難之有?希望我們人人都能夠學好禮讓。從心裡開始給對方讓出一個空間,也讓我們的生活因為讓而變得更加美好。
▶
解釋:
夫子說:「能夠用禮讓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的呢?如果不用禮讓來治國,那麼徒有禮樂禮又能怎麼辦呢? 」(參閱《論語摸象》)
文義: (參閱《論語摸象》)
一說“能以禮讓為國,那治國並沒有什麼困難;不能以禮讓為國,那麼這禮有什麼用呢? ”(這裡的「何有」解釋為:有什麼困難?)
另一說法,真正的精神是禮讓,但誰以禮讓為國呢?沒有!(當時春秋時代諸侯稱霸,而以禮為國是王道。所以這裡的「何有」可以視為: 沒有)不能以禮讓為國,而禮又是最重要的,那禮設在這地方,又怎麼辦呢?
思維題綱:
1. 什麼叫「以禮讓為國」?
2. 以禮讓為國,國家社會、人民會是什麼樣的情景?
3. 試回憶之前和禮制、為政治國的相關章節?
4. 環顧國內、外,從古至今,以禮讓為國的案例有嗎?回過頭觀察自己,有以禮讓待人處事否?
引用經文:
1.《論語•八佾•11》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
2.《論語正義》清/劉寶楠著:「讓者,禮之實也;禮者,讓之文也。」為國,即治國。
3.《孟子•公孫丑上•六》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
4.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宋/邢昺疏:「禮節民心,讓則不爭。」
5.《孟子•彊國篇第十六》:「….人之所惡何也?曰:汙漫爭奪貪利是也。人之所好者何也?曰:禮義辭讓忠信是也。…. 。」
6.《論語•憲問•5》南宮适(ㄍㄨㄚ)問於孔子曰:「羿(ㄧˋ)善射,奡(ㄠˋ)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7. 《論語•泰伯•1》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8.《道德經•22》:「…..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又名《老子》
9.《論語•堯曰•1》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ㄌㄞˋ),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重點摘記:
1.古來的學者注解不同
(1)治國的根本,是以禮讓為國,可是現在看看有嗎?沒有。
(2)能以禮讓治國,治國又何難之有呢?不能以禮讓治國,那禮的文獻資料也沒什麼用了。(何有,何難之有)
2. 實際上都在強調: 治國一定要落實禮讓,才是根本,不能只弄條文,落實了治國治家就一點兒也不困難。
3. 實際的生活經驗是,有人就是容易得寸進尺,遇到問題你越讓就越難解決。看看自己,雖然學了儒家文化一段時間,對於禮多少有些體會,可是無論家裡、外邊,教育孩子,還是夫妻相處,去實踐禮讓,真的是十分為難。
4. 我的老師說,聖人證得的真理,距離我們顛倒的生命經驗,就是十分遙遠,改善的方法,就是先不排拒,不要認為不可能就拒絕。
5. 希望得到快樂和脫離困難,那所有聖人談到的方法都值得仔細傾聽、用心探索。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讓“不信”障礙我們繼續學習的心。
6. 八佾篇(11章) 孔子說禘禮,對於禮最深刻的精神,如果能夠徹底的瞭解,那看天下的事兒,就像看手掌一樣簡單了。那麼,禮和讓,到底有怎樣的關係呢?
7. 《論語正義》上說:“讓者,禮之實也”。讓: 是禮的實質、本質,人與人互相辭讓。一個有禮之實質的人,自然就會相讓。
8.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說讓的心,是禮的開端,一個人沒有讓的心,就不會有禮的意識和行為。
9. 是什麼障礙了禮讓之心? 七種情緒(喜、怒、哀、懼、愛、惡、欲,不學而能、與生俱來) 這些情緒跟動物是一樣的。儒家講,人生的目標、生命的意義,就是要克服和超越於此,這就需要不斷地聽聞、學習、實踐,需要不斷克己復禮、修養出人類相宜的義。
10. 人應該行的事,就是人的義。聖人教我們治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從社會意義上來說呢,就是為了人類能夠相生相長,互不為難;從從個人的角度:就是要幫助我們超越物質生命,而達成對於道體生命的追求和印證。
11. “禮節民心,讓則不爭”,禮讓包含了對個人的利益之心要進行如理的節制,要克制自己的私欲,恢復到對於人類社會有利的禮的狀態。“禮敬而義”,敬字呢,左邊一個苟且的苟,右邊一個反文,就是要把對自己苟且於私欲的心,苟且於各種情緒的心拿掉。(eg.公車上讓座給老人孩子。夫妻爭執,克服想和對方理論的心。)
12. 自我愛惡情緒不加節制的一種發洩,不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一定是建立在如何代人著想、克制自己的情緒、理性地站在對方、幫助對方改善的角度,考量改善的方法;一定是有禮的內涵在的。
13. 讓的反面是不讓,就是爭奪。荀子說“人之所惡者何也?曰:汙漫、爭奪、貪利是也”。爭奪,即便是有所得也不會長久。
14. 《論語•憲問篇》南宮适問孔子說:“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爭奪之人,表面獲得好處,實則讓人心生厭恨,惹禍上身;而謙虛忍讓的人,表面看起來遭受損失,從長遠來說反而得到了最大的好處。
15. 爭強好勝,不僅是容易得罪人,更是從心底深深地折磨自己,終日為瞋火所煎熬。生活中常常和別人認個錯,服個軟,這才是智者。真正的強者呢,都是向內爭,與自己的七情、私欲相爭,爭對了還可以成就聖人之道。
16. 【破邪執】我們的讓:總有一種斤斤計較,像是一種交換,或者說是另一種形式的爭奪。(eg.我都讓了你幾次了,等等。表面的禮讓背後,都悄悄的伸出了一隻索取的手,早已背離了讓的實質,是更為隱蔽的爭奪。)
17. 中華文化自古以來,就講究謙虛真誠的精神,上古的文化呢,更是以禮讓為國。(eg. 泰伯三以天下讓、伯夷和叔齊、舜受堯禪、禹受舜禪、夫子的溫良恭儉讓)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上古的帝王,將天下的罪責一肩擔起。正是這樣的讓,成就了一代聖王,讓人類對他們萬古不能相忘。
18.希望我們每每面對到,自以為天一般大的那些事兒的時候,常常想到夫子的這段話,“禮讓為國,何難之有。”一生學到了這一點,省去了多少不必要的爭鬥,轉化了多少讓自己不愉快的境界,又收穫了多少顆真心呢!正是這種為他人著想的空間,神奇地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我們也要禮讓回歸家教,教育好我們自己的子孫,並將呵斥的教育,替代禮讓的教育,認真地傾聽,理智地探討,言傳身教,讓孩子在禮讓的環境中學習和繼承禮讓。
19.人沒有禮讓,就不能在社會立足;辦事沒有禮,就不容易辦得成功;治國沒有禮呢,社會就沒法安寧。禮讓為國,何難之有?希望我們人人都能夠學好禮讓。從心裡開始給對方讓出一個空間,也讓我們的生活因為讓而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