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里仁第四 第12章

子曰:「放(ㄈㄤˇ)於利而行,多怨。」


解釋
孔子說:「凡事以私利為追求目標,必定會產生許多怨恨。」

文義:
1.「放」唸ㄈㄤˇ,依也。「多怨」謂多取怨。/《朱熹‧四書集注》
2.「放於利而行,多怨。」是說,我們覺得這個「利」是有好處的,結果呢?它真正的果是「多怨」,不但自己內心一天到晚怨天尤人,跟別人之間也是互相責怪--利在哪裡?所以儒家乃至世間也說:「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小人是覺得這樣有好處,結果弄了半天,怨苦重重;所以說,君子樂得為君子!

思惟題綱 1.假定我們把目標放在利上面「放於利而行」,結果會是什麼?
2.為什麼「放於利而行」,會產生「多怨」?
3.我們如何克服「放於利而行」呢?
4.請溫習里仁篇前幾章的內容,試著與本章作連結思惟。

引用經文
1.《朱熹集注》:「欲利於己,必害於人。」 2.《論語•季氏•10》「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3.《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一)》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4.《論語•里仁•5》:「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5.《論語・述而•11》:「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6.《論語•里仁•10》:「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7.《論語‧述而•1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重點摘記
1.「放於利而行,多怨。」
「放」兩種解釋:依照、依仿或放縱。「行」指形式。行的範圍很廣,同於第十章「之於天下也」,指天下所有的事,如果完全依據利益來行事,必然遭至多怨的結果。「怨」也有兩種理解:一是招致外來的怨恨,外對內,人之怨己;一是,自我的狀態,怨天憂人。

2.從前面幾章到這裡,是從內心所思念的目標,以及相應的行為,一步一步都在告訴我們同樣的精神。
(1)前幾章用比對的方式來呈現:
第9章,道是一邊,衣食是一邊。(「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第10章,適是一邊,莫是一邊。(「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第11章,德是一邊,土是一邊。(「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2)這章(第12章),專講放於利這一邊。如果單單從利益這一邊去走的話,產生的結果就是多怨。

3.「多怨」,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很容易覺察到。譬如,我們遇見任何事情,第一個念頭就是:是否對自己有好處,是否利己。什麼是利己?《朱熹集注》:「欲利於己,必害於人。」一旦我們把目標放在利己上面,從起心動念開始,乃至於顯現於外在的語言、行為,不管你如何掩飾,如何善巧,必然是對他人利益的一種排擠,結果自然是多怨。而且對自我利益越放縱,招來的怨恨越強烈。這是外在對己的怨恨的部分。

4.稍稍的觀察很容易發現,我們的目標一旦放錯了,是放於利而行的話,我們內心對別人,對於外在環境的種種不滿,很容易滋生,一天到晚就會怨天憂人,跟人家之間的來往也是恩怨重重,永遠糾纏不清。這是自我的狀態,怨天憂人。

5.商人是最懂得逐利的,真正成功的商人是怎麼對待利的?《財經快訊》曾介紹李嘉誠先生經商的特點,
(1)他說: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我只拿六分。
(2)有人找李嘉誠合作開房地產,李嘉誠問對方,你想在利潤中分多少比例呢?這個人提出分5%,李嘉誠則給對方分10%的利潤,雙倍於對方的要價。為什麼呢?這是李嘉誠的高明和過人之處,李嘉誠懂得在利益面前克制自己,關顧對方,最終反而成就了雙方。
(3)有人曾問李澤楷,你父親教你怎樣的賺錢秘訣呀,李澤楷回答:賺錢的方法,父親沒教過我,他教了我他怎麼做人、處事的道理而已。
(4)李嘉誠的成功經商之道,讓我們看到了修養德行,對於利益有克制的追求,才是獲得成功最佳的途徑,所謂厚德才能載物。

6.儒家提倡的利益觀是什麼呢?《論語•季氏•10》孔子提倡九思,最後一個「見得思義」,見到利益要想到獲取是否公平,是否符合正義。

7.孟子謁見梁惠王,有一段關於義和利的辯論。惠王問:「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將有什麼,有利於我國家嗎?」孟子回說:「大王,你為什麼一開口就說到利呢,只要有仁義就夠了。大王說怎樣有利於我的國家,大夫說怎樣有利於我的封邑,下面的士人、平民說,怎樣有利於我自身,如果大家都這樣的話,上上下下互相爭奪利益,那國家就危險了。不講仁的人會遺棄自己的父母;沒有行義的人會不顧自己的尊主;這些不講仁義,只講利益的大夫,到最後他一定會造反,殺掉他們的國君。」孟子的話讓梁惠王啞口無言,最後孟子對梁惠王說:「大王,你只要講仁義就行了,何必談利呢。」

8.孔子如何看待利益的獲得?
里仁篇第五章,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孔子承認我們可以去獲得富與貴,但是重要的是「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反過來,如果以其道得之呢,當然可以心安理得。孔子甚至說「富可而求,雖執鞭之士亦願為之。」孔子特別強調的是:利益獲得要透過正當的途徑,要符合道。

9.儒家不是不講利,而是以義為利,看的是長遠的利益,看的是更寬廣的利益。所謂「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也就是見得思義。換言之,凡事公平、公正。利益公平原則,是人類任何社會都一直追求的目標,但如果僅從利益角度考慮,則很難絕對公平,也沒有辦法去衡量。人類如果完全鑽在利益、物質裡,缺乏節制,那欲望的滿足也是無止盡的。

10.「放於利而行,多怨。」七個字,蘊含著修身、齊家、治國,甚至是處理普天下各種複雜關係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它的警示意義,可以跨越古今中外。如今世界的亂局,其實就是對這七個字最殘酷的一個驗證。如果放於利,見利忘義,小到夫妻、父子、兄弟、姐妹、朋友之間,都會斤斤計較,錙銖必爭,結果只會是冷冰冰、淒慘慘,哪裡還會有溫情、親情;大到地區、國家之間,只會虎視眈眈、磨刀霍霍,哪還會有和諧和安寧。

11.祈願全世界的人們,記住這七個字,時時警策,摒棄永遠的利益,追求永恆的公平正義,世界和平才有希望,人類社會共同進步才有希望。

12.我們如何克服「放於利而行,多怨。」這種狀況呢?
孔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就是說,當我們的心所求的是仁德,我們所行的事依據是仁道,則不會計較眼前的利害得失,我們那個心自然是不會怨,那自然也不會招至別人的怨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