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
解釋
夫子說:君子希望並也確實講話不多、很慎重,做事非常勤快認真。(參見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
文義:
1.夫子對君子的標準很不簡單。所以這句話,有個“欲”字,指出君子心裡有這樣一種推動力量,因此在行為上面努力。
2.就是告訴我們「行」一定要跟「見」相應。平常我們很喜歡講話,做事情未必,尤其是如法行持。不是說:喔,我喜歡哪一個就去做。真正行持都是「克己復禮」---克制我們不相應的這種行為。
3.如果我們認真這樣去做的話,到後來就產生什麼?內心當中「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到了這樣的一個心理上狀態產生了----君子。小人呢?我們想這樣去做,可是心裡面實際上的狀態卻不是,恰恰相反! (以上參見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
思維題綱:
1.平常我們一般人和本章行相,差距遠嗎?
2.本章夫子舉出君子的一種行相,您覺得要達到容易嗎?其中的難點在哪?
3.現在社會自我行銷不是很重要嗎?口條好不是有利的條件?君子是否難符合需求?
4.第24章和前幾章的關係如何?
引用經文:
《大學》:《湯之《盤銘》(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重點摘記:
1.君子,是已經學有所成,接近聖賢的人;“欲”,就是指內心有這麼一股追求的力量;“訥”,是遲鈍;“敏”,是急速。
2.君子不願意多說,而想趕緊做。打個比方:一個精明的商人,看准一個商機以後,他只想趕緊去做,把錢掙到手,絕不願坐在那裡,坐失良機。
3.君子都是有智慧的人,好不容易認清了這條殊勝的《大學》之道,確信沿著它走上去,就能夠進入聖賢的境界,所以他們只想趕緊投入修行,沒有閒工夫坐在那兒多講道理。
4.我們用心的原則和君子應該一樣,學道理的目的,本來就是要拿來用的,不是要當做談論的素材。
5.儒家的實踐,都是要克己復禮,要真刀真槍的跟自己的習氣開戰,所以成功與否,要看個人的勇氣和毅力。
6.以見導行,先確立正確的見解,或者說概念,然後用正確的見解來指導行為,所以必須先瞭解道理,然後付諸實施;但是如果以此為藉口,一直在道理裡面鑽研,對已經能下手的地方,卻遲遲不肯下手,把自己的習氣保護起來,不願碰它,那何時能夠進步?
7.學習心法不重視實踐,沒有強烈的實踐意識,而只是探討義理,久了,就會變成理論家。
8.人生很短暫,學習的機會非常珍貴,容不得我們太拖遝(做事拖拉),所以必須珍惜光陰,勤奮用功,對治習氣要果斷。
9.《大學》裡面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一天之內,人不大可能有大幅度的進步,但是如果每天連一點進步都沒有,一年下來,又怎麼會有進步呢?如果一年之後,只是多知道了一些道理,但老毛病依舊,這實在說不過去。
10.學道之人必須從點滴上努力克己。能夠這樣用功,自然覺得踏實,心情也會不一樣。一來,對聖賢心法更有信心,二來,也更有自信,對自己能走上去也充滿希望,有了收穫的歡喜,人就能走的長遠。
1 則留言:
此句話的解釋,初看師父的開示,感覺並不太順。弟子從字面上的解釋來看,會將「君子欲訥於言」解釋為:”君子不會將其希望,常用語言表達出來。”感覺是否順些。不過細看師父這樣的說法,似乎也可以是這樣的意思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