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里仁第四第20章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解釋

孔夫子說:「(父親離開了),你能夠三年不改父親生時的志和行,可以說是孝子了。」

文義內涵

1.「三年無改」,三年無改的話,一生也就不會改了。

2.「父之道」
如何在世間做一個人是要學的,在古代「師」不容易求,靠的就是父親。父親的職責,他不但要慈,並且要把真正的人生經驗傳遞給孩子。父道真正的中心是什麼?「仁」。他總是心心念念為著仁。所以應該從他的見解、他的行為,「觀其志、觀其行」真正地了解父道。做為兒子的人,要繼承這個特點內涵,這個才是孝。《禮記‧中庸‧19》也提到「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這裡的「人」應該指「父」﹞

3.「無改於父之道」,「無改」是假定父親生前就是「守道」才不改,如果父親無道,雖朝沒夕改可也。

思惟題綱

1.父道的特點是甚麼 ?

2.為什麼「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呢?

3.兒女報答父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善繼父之志、善述父之事,請問目的為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1》:「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論語‧學而‧9》:「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3.《論語‧里仁‧18》:「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4.《孟子‧萬章上‧1》:「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               

(二)重點摘要

1.《學而篇》第十一章已經學過,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為什麼本章重複出現呢?而且只講了後半句?

(1)《朱熹‧四書集注》說,重複出現,就不必寫這麼多,就省了前半句,只是講了後面「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為什麼這一章要出現兩次?有特別的意義嗎?清朝大儒劉寶楠在《論語正義》說:《論語》中重出者數章,自緣聖人屢言及此,故記者隨文記之。他說,大概是因為聖人常常講這句話,應該是講了很多次,所以聽的人每聽到一次就把它記錄下來,就重複了。

(3)孔子是敏於行而慎於言,言語非常地少,如果有重複,是因為這個非常重要。在古代大儒,考證漢朝石經,就發現這一章有重複,他們推斷,是弟子各記所文,應該是兩個不同的弟子,當時聽到孔老夫子講這個話,分別記錄下來,出自兩個人之手,不是一個人的,所以兩個都出現。

2.東漢大儒鄭康成在批注中說:「孝子在喪,哀戚思慕,無所改其父之道,非心之所忍為也。」為什麼講三年不改於父之道?父之道一般講父親的做法,先人的規矩。古人父母去世,孝子當守喪三年,這個三年按照《禮記》的說法,一般是二年零一個月,就屬於三年了。三年當中,孝子哀戚思慕,很悲哀,心裡很難過,因為父母不在了,自己沒有機會再去行孝,非常地遺憾,又很思慕自己的父母,這三年當中都是處於哀思的狀態,沒有心思想別的事情,所以就不能改變原來父親的做法。

3.孝子的心是多麼地醇厚,真的像《論語‧學而‧9》提到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父母已經走了,緬懷、悼念、思慕父母,其他什麼都不想。

4.《論語‧里仁‧18》父母做對了,固然是非常好,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怎麼辦?「事父母幾諫」你要去勸他,要是勸了不聽,還要做到「敬而不違,勞而不怨。」

5.《論語‧里仁‧19》父母在世的時候不遠遊,萬一不行,要離開父母怎麼辦?你要有一定正確的方法。最後父母離開了,你還是要記得不能忘掉父道,這樣去做,可謂孝矣。

6.我們把前後聯起來看,就可以瞭解父道是什麼,就是父父子子,也就是說做父親的,要像一個父親的樣子去對待兒子;兒子呢,也要符合兒子的樣子去對待自己的父親。瞭解這個內涵,我們才能夠漸漸地顯發出仁的特徵。

(1)做父親的希望兒子過得好,這是有正確的方法,而兒子希望能夠報答父親、懷念父親,也有正確的方法,這就是道的特點。

(2)父母在或不在都一樣,在的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或者你需要遠遊,不在了,見不到了,還是一樣,三年無改。

7.孟子稱舜是孝順的最大榜樣,「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舜到了五十歲還在思慕父母,一個人能夠如此不忘本,無怪乎會成為聖人。這裡聖賢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三年無改,一生也就不改了。

8.古代是幾代同堂,大家庭,所以家有家風、家道、有家規,家要是沒有家規,那就亂了。《大學》講到修身齊家,才有治國平天下,你能齊家了,你才能夠治國平天下。古代的家那是一個大家族,幾百人住在一起,你能夠管理好這個家,當然你就能夠治國平天下。現代人的家,都是以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為主的小家庭,要想恢復以前血緣關係建立的大家庭已經不可能了。

9.現在社會團體很多,不是以血緣關係結合在一起,而是以共同的理想目標結合在一起的。在團體中,師長有如父親,年長者有如兄,年幼者視之如弟,做小弟的要孝敬尊長,尊長對於弟也要有合乎禮的態度,這叫父父子子。

10.能做最好的孝子,將來一定是最好的父親;能做最好的弟弟,一定也會做最好的哥哥,這是在家庭。出去以後,能做最好的手下,將來就能做最好的上司,這叫做君君臣臣。你的上司就是你的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彼此間真正的傳授都有它的道,道的精深之處,一定要在人與人交往過程當中,互相地切磋琢磨而漸次增長的。

11.古代不像今天,學校老師很多,那個時候,師本身不那麼容易,是有很多的條件限制的,所以家庭中這個父是最重要的。在《論語》當中講師友的地方很少,尤其是講師的地方更少,講父子特別多。實際上,古時候的教育,可以說從孔老夫子以後,才開始特別地昌明,以前並不顯著。由於孔老夫子到處遊學,對中國的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2.孝敬,不僅對父母,也包括對老師,老師就如同父母一樣。古人有講,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的志向,我們也應該念念地去想著實現,這也是孝敬。

13.孔老夫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就以父禮事之,守孝三年,然後相絕而去。有個學生叫子貢,依然戀戀不捨,獨自結廬而居,為老師前後守孝六年,足以看出學生對老師的一片赤誠之心。所以「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對於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努力實踐孝親尊師,這是非常重要的。其內涵需要不斷地反復思維推敲,常常放在心裡去觀察,這樣才能夠真正把握住中心思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