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里仁第四 第14章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解釋)
孔夫子說:「不要愁沒有地位,要愁的是我有什麼可以得到地位。不要愁没人知道我,該求的是我有什麼可以為人知道的。」

(文義內涵)
1.「不患無位」,「位」地位,也隱含名跟利、富和貴。通常有了位,名利富貴就跟著來。這是平常一般人所追求的,得不到,就會覺得若有所失。
2.我們一般人很在乎名位,孔夫子告訴我們不是如此。「位」有它一定的內涵的,你有所建樹,能夠幫助別人,你才能夠跟你的名位相稱。所以,要擔憂的是我的能力可以撐起這個位嗎?稱職嗎?「患所以立」。
3.我們往往倒因為果,不在真正的內涵上面努力,所以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不怕人家不知道,而是你拿什麼東西讓人家知道你,「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思惟題綱
1.孔聖人告訴我們要「不患無位、不患莫己知」,可見一般人是「患無位、患莫己知」,請問為什麼會「患無位、患莫己知」?
2.什麼是你想要的「位」,你如何去「立」?
3.什麼是「可知」的?你怎麼去求它呢?
4.事實上,眼前每個人都擁有一些「位」,如為人妻,為人子…,想想這些重要的「位」,我「患所以立」嗎?我如何更稱職?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18》: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2.《周易‧坤》:「厚德載物」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3.《論語.里仁.5》:「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4.《論語.顏淵.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二)重點摘記
1.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夫子說:不要擔心沒有職位,要擔心的是--自己是否有本領,可以在職位上有所建樹;不要擔心人們不知道自己,要去追求本領,追求德性,使自己成為值得被人們知道的人。
這一章講到一般人普遍擔憂的兩件事:
(1)位,社會地位,官位;(2)知,為人所知,社會名聲。

2.古代讀書人學有所得,有了德性,想要發揮所學,如果有官位和名聲,就會對他有很大的幫助。《論語.為政.18》子張直接問夫子:怎麼學干祿?在本章「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夫子明確地說:我們擔心錯了,不要擔心位置,而是要擔心你在位置上,究竟能夠拿什麼去幫助別人,如果我們不能為別人有所貢獻,也沒有什麼才能和德行值得人來學習,那人家知道我們,或者給了我們位置,又有什麼用呢?

3.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似乎和聖人說的正好相反,我們通常非常在意名聲和地位,卻很少擔心自己,如果有了位置,可以在位置上對他人、對社會,有怎樣的貢獻。

4.在聖人的眼裡,位置不僅僅是受人尊敬、表面的這個位置,而是有其該具備的實質內涵和責任。有了位置就有了責任,位置越高責任越大;權力越大,幫助的人就該越多,做事也就越需要謹慎。

5.坐上任何位置,都能夠對幫助大眾的事有所建樹,這樣才能跟這個位相稱。比如:
(1)「企業領導人」受人尊敬,因為他在位置上努力,解決了很多企業員工的生活衣食問題。
(2)「父母」受到兒女的尊敬,因為他們一生為兒女辛苦操勞,奉獻給了子女。
(3)「賺到錢的商人」受人感恩,也是因為他們解決了大眾對於某些產品的需求。
「厚德載物」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為他人付出的多,有了厚重的德行,才能承載在這個位置上的福報。

6.現在人對於「無位」所產生的憂慮,就是想追求位置所帶來的個人的富貴生活。換句話說,我們想要的是,得到圍繞在這個位置旁,受到人們尊敬的種種外相。聖人說,我們真正該擔心的,是位置上的實質內涵,以及能在這個位置上為別人做什麼,來和這個位置相配。

7.光想得到,不想付出,擔憂也是白擔憂。以僥倖的心態,想去博取地位名譽,德位不稱最終的結局也是自取其辱。這種擔憂得不到所求的位,即使得到了,也會因為在位置上無所成立,最終會從位置上跌落。

8.《論語.里仁.5》提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但是要以其道得之。這個道,就是你能在這個位置上,為別人做什麼有益的事,會對社會產生怎樣有益的影響。

9.現今社會的一些問題,也是由於不稱職導致的:
(1)修養不夠,沒有教師道德的人,站在教師的職位上,既不熱愛教育事業,也不喜歡教學生,只想得到教師這個位置上的薪水和假期。於是面對工作,馬馬虎虎,感歎、抱怨,既耽誤自己,也耽誤了別人家的兒女。
(2)一個人沒有實在的本領,卻得到了位置,就像是沒有學過駕駛技術,就敢開車上馬路的人,不僅不愛惜自己,更是傷害他人,禍亂社會。
(3)由於智慧不夠,只想得到外在事相上的種種成功,卻看不到其中的內涵,以及需要對他人做出的付出和貢獻,總想以僥倖的心態,去博取地位、名譽,這樣德位不稱,最終也是沒辦法長久,甚至種下災禍。
(4)貪污腐敗,就是因為有了官位,不但無所立,還有所敗壞。這樣的人無位還好,有了位其實就是害人害己,也害社會。

10.學習了本章,我們就要提醒自己,我們該擔憂的是什麼?擔憂錯了,白擔憂,得不到還白受苦,得到了也是自取其辱;擔憂對了,努力下去,生命就會有所收穫。

11. 反過來說,人生要有所建樹,是不是一定要有官位?是不是一定要有社會地位?那不一定。生而為人,我們其實都有自己的位置,我們都是別人的妻子兒女,這些都是我們最真實的位、最重要的位置。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最珍視我們的父母,常常是被我們忽視的。

12.我為人妻,為人子…等等,在這些位置上,我都做好了嗎?這麼重要的位置,如果都不能認真地想想,怎麼去把它做好,卻盼望著另外的、可以管理更多人的位置到來,那麼就算這樣的位置有了,我們就能做得更好嗎?

13.道德境界高,責任心強的人,會逐漸把自己的責任擴大,相對的他的位置也會逐漸地升高;反過來道德水準低,沒有責任心的人會不斷增加自己享有的權力,縮小自己的責任。這樣呢,相對應的他的位置,也會逐漸地下降,最終有一天,就會從位置上掉下來。

14.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夠把所有正在和我們交往的人,用心地以我們所學的道德修養,來感化實踐,處處禮讓、關懷別人,這就是每個人在位置上,都可以有所建樹和成立的。所以不要擔心無位,因為我們不缺位置,要擔心的是,自己可以為別人做什麼,我們缺的,就是把自己位置做好的這個本事。

15.「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渴望為人所瞭解,為社會所認同,從古到今,都是人們藏在心裡的願望。到底什麼是可知的,我們要怎麼求為可知呢?

16.老師說:如果我們只想著自己,根本看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想著別人,關懷別人,透過這個路徑,我們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說,當別人來關心我的時候,我就比較容易接受別人。所以,如果你希望別人知道你、接受你,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先去關懷別人。但是你的關懷,是否能夠真正幫到別人,這就是另外的學問了。

17.「求為可知」,需要做兩件事:(1)要關懷別人;(2)要真幫得上忙。這都是需要智慧的,這也是所有的宗教、哲學、教育都在教人們的事。
※《論語》用的是仁和知--仁者愛人,智者知人﹔佛法用的是慈悲和智慧。
※都是要站在別人的角度,從別人的角度出發,來幫助別人。就像生意人,你想的就是顧客需要什麼,解決了顧客的需要,就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幫助的人越多,自己的事業就越大,位置也就越高。

18.面對「求為可知」,有的人就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遇到理解自己的人就高興,遇到不理解自己的人就生氣,情緒隨著起起伏伏。有人看到的是,人們渴望被別人瞭解的這種願望,就不斷地研究嘗試,找尋各種途徑方法,來解決人們的這種需求,於是就成就了很多行業,比如說,微信、臉書、QQ等等。於是那些解決人們這種渴望的人,他們就功成名就了。由於他們有這樣的成功,也使得人們都渴望去瞭解他們,比如:馬雲,紮克伯等等。所以同樣是面對渴望別人瞭解自己這件事,為自己憂患,和為別人的憂患而努力,顯然是不一樣的結果。

19.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抉擇,為什麼而努力呢?
我們很多人,在憂愁別人不瞭解自己的時候,放棄了去瞭解別人的機會,甚至放棄了去瞭解自己和完善自己的機會。這是讓人悲傷的事。古人說「求為可知,學仁義可耳」要想別人知道自己,就學仁義,做仁義之事。

20.孔子自小喪父,既無位置,更不被別人所知,可是他十五歲志於學,一生志於道,雖然周遊列國,吃了很多的苦,可是多少帝王將相,都把他當作老師,被後世的人們尊為「萬世之師」,也成了世界上從古到今最紅的中國人。反過來,歷史上也有很多人,當時耀武揚威,八面威風,可是死後,卻臭名遠揚,為人所不恥。比如秦檜,後人將之跪在岳飛的廟前,都一跪千年了,他的子孫都沒人敢承認是他的後代。

21.總結: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告訴我們,要安立正確的因果,做正確的追求。「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告訴我們,做人要行應行之道。
這兩句都是教我們--人生一定要為他人有所貢獻,「位置」和「為人所知」都需要利益別人才能辦到。功名利祿只是一個外相,都是要取之有道,都有它成立的道理和內涵,如果不知道內涵,倒因為果,一味地追求外相,也只是徒增煩惱而已。

補充資料 :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勿愁無官位,但愁如何建樹。勿愁我不為人知,但求其可以為人知之道。建樹不必有位,立德立功皆是。求為可知,學仁義可耳。
「仁義」學說代表儒家孔孟之道;孔子言「仁」,孟子則「仁、義」並舉。孔子的思想以「仁」為中心。
孟子說「仁,是人的本心,義就是人該走的大路,人若捨棄大路不走,放失本心而不知去找回來,是很可悲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