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里仁第四 第21章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解釋
孔夫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是欣喜,一方面是擔憂。」

思惟題綱
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為什麼?
2.我記得父母的年齡嗎?,而且牢記在心嗎?
3.我知道父母的年齡,我是什麼心情?孔夫子說要「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是喜些什麼?憂是憂些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2.《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二)重點摘記
1.本章的意思: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記得。一方面,會因為父母高夀而欣喜;另一方面,又因為父母年齡大而擔心。

2.我們不妨反省一下:父母的年齡,我們常常記得嗎?有時候只記得生日,不見得能記住年齡,年齡還要算一下。即使記得父母的年齡,我們會感到欣喜或者擔憂嗎?好像也不一定。那些聖賢君子為什麼會這樣,從中我們能學到什麼呢?

3.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凡是你看中、喜愛的東西,看見它一直都存在的好好的,我們就會為之高興和滿足,一想到將來它會失去,就會為之擔心和憂懼;反之,凡是不重視、無所謂的東西,它在,我們也未必高興;它不在,我們也未必擔憂。按照這個心理規律去反推:一個人對父母之年不記得,或者雖然記得,也不會或憂或喜,是不是說明對父母的敬愛,有不足之處啊?

4.儒家的聖賢們都是從學孝悌上來的,他們的孝心都很強,所以自然而然就會不忘父母之年,並且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這些聖賢是天生就有孝心嗎?也不一定,固然少數人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而多數人還是要通過學習才擁有。

5.我們現在做不到,是因為沒有學和習,並非骨子裡就是那不孝之人。關於孝要學什麼呢?主要要去常常念父母的恩,而且要詳詳細細的去想。《論語•為政•6》孟武伯問:怎樣學習孝道?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憂。你要想到父母不擔心別的,就擔心子女生病。我們可以舉一反三,特別是當過父母的,可以將心比心的去想:父母是怎麼對我們的?依現在而論,多半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從生下來,到上學讀書,找工作,成家立業,父母樣樣都要操心,子女小的時候,固然要照顧他,大了,還要想著他,他的家庭和不和,工作順不順,身體累不累,甚至還要照顧孫子、孫女。父母不僅出錢出力,而且一輩子都會把子女放在心上,只為他好而不圖回報。為了子女,父母可以犧牲自己的健康、享受、名譽甚至生命。除父母以外,天下很難找到第二個能這樣對我們的人。

6.作為父母的我們,很容易體會到自己對子女的這種心情,但常常忘記了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心情,其實是一樣的。所以只需要將心比心的想一想,這並不是很遙遠的事情。如果常常這樣思考,我們就不難生起對父母的感激、敬愛之心,就會常常想念父母。見到父母年長,也會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就會想著怎樣去盡孝。

7.盡孝,最基本的就是承事供養,讓父母的生活起居,都儘量的安樂舒適;更進一步,就是讓父母心情愉快,有所寄託,特別是要有希望感,感到活的有意義、有價值。

8.反過來,對我們當子女的,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當我們自己有更高遠的追求,才可能對人生有更深刻的體悟,才有可能向父母傳遞這種希望感,而這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即使父母不能領會,看到子女有更崇高的追求和境界,也會感到欣慰和歡喜,看到自己養子一生,其實是非常值得的。

9.《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由念恩、報恩而立身行道,志在聖賢,這也正是儒家以孝悌為本的理由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