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里仁第四 第16章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

解釋
孔子說:「君子能夠瞭解、明白的是道義,小人能夠瞭解、明白的是利益。」

文義內涵
1.「喻」:曉、明白。「義」,天理之所宜、道義。「利」:人情之所欲,名譽、富貴、私利、慾望之類。
2.君子或小人,在其存心。心存道義是君子,心存私利是小人。
3.本章跟11章「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是同樣的,因為他心目當中的是這個,所以他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這個上頭。
4.這兩句話,給我們一個做人的標準。平常我們對境起心動念,或者自己靜靜地觀察思惟,內心當中去看一看,那麼我們就曉得,自己心目當中所懷的、所念的是什麼。

思惟題綱
1.本章對比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在那裡?
2.什麼是義?什麼是利?為何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3.觀察我對境的起心動念,是「義」,還是「利」?
4.如何從「喻於利」轉為「喻於義」?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正義》:「孔子此言,正欲君子之治小人也,君子能孚于小人,而後小人也可以轉化于君子。」
2.《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七之四》:「此教必本于富,驅而之善,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3.《論語‧子路‧9》: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4.《曾國藩文集》:「仁義豈有常?蹈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則為君子;夕而私利,則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則為君子;轉念私利,則為小人。」
5.《孔子家語‧致思》魯國之法,魯人有贖臣妾於諸侯者,皆取金於府。子貢贖人於諸侯,而還其金。孔子聞之,曰:「賜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也,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以施於百姓,非獨適身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贖人,受金則為不廉,則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魯人不復贖人於諸侯。」
6.《孟子‧梁惠王上章句上(一)》: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二)重點摘記
1.這一章說了兩個概念:「義」和「利」
(1)義者,天理之所宜,多指對天地萬物都有益處的原則。
(2)利者,人情之所欲,多指一些以自我為中心的利益考量。

2.君子心心念念想的是道義;小人心心念念看重的則是私利。君子做什麼事,都是以道義並肩而行;小人做事,就只想是否有利可圖。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君子特別知道道義的價值,而小人卻只知道利益的價值。本章,是以他知曉的是公義還是私利,來區分君子或是小人。

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總感覺是在批評看重利益的人是小人。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天下就沒有多少人不被批評的了,這也不符合夫子恕的精神。

4.聖人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對我們究竟有怎樣的好處呢?
平常我們看到別人自私自利的時候,總是非常看不慣,可是當自己自私自利的時候,又很難發覺。本章,夫子就告訴我們,別人自私自利這是正常的,因為他就是沒有學過大人之學,就只知道利益的好處,不知道道義的好處。而當我們自己自私自利的時候就要警覺了,我當下的這種狀態,就是聖人所說的小人之態呀!

5.知道君子和小人通達的不一樣,對我們的人生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論語正義》:孔子此言,正欲君子之治小人也,君子能伏于小人,而後小人也可以轉化于君子。那夫子是透過對於人心、人性的深刻動察,說出了這段話,也說出了幫助我們趨向大人之道的方法。

6.既然小人的眼裡都是以財利為主的,那麼學君子的人就應該知道,要想幫助別人,就得首先讓人們得到實在的利益,然後再潛移默化地實施教化,這樣的話,小人也可以慢慢地轉變成君子。

7.「此教必本于富,驅而之善,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君子就應該想讓人民的生活富裕,足以養活妻子兒女,足以能夠安居樂業,進而再使大家來學習君子之道。因為小人只知道利益,所以是可以透過由利益的引導,而使人們趨向於公義的,這也是教育的希望,這也是人人都可以學習《大學》之道的方法。

8.歷史公案,西元前一千六百多年,六十八歲的努爾哈赤率領著六萬大軍,在奪得了八座城池之後,就打到了寧遠城。鎮守這個城的將軍袁崇煥誓死抵抗不退兵。百姓一開始覺得,家園得以保存,是無限感激。可是仗打下來,情況越來越危險,眼看城池不保,百姓們就開始擔心,怕一旦失守,會遭到努爾哈赤的報復,會被屠城,連累了自己和家人。於是開始抱怨,甚至罵袁將軍,只為了自己升官打仗,不顧百姓的死活。幸運的是,後來努爾哈赤受傷了,大軍被迫後撤,這時候,百姓的心意又變了,他們痛哭流涕,把袁將軍看作是再生父母。百姓就在這樣的轉折當中,我們可以觀察一下,百姓們心中想的是什麼,無非是自己的家庭、財產、親人的安全。

9.如果認為百姓追求自利,是小人,那這就變成了道德綁架,也不符合孔孟之道。荀子說:義與利兩者兼有。就像是堯和舜這樣好的帝王,他也沒有辦法不讓百姓要利益,只可能使百姓做到好利不勝過好義;像桀和紂這麼兇惡的帝王,也沒有辦法不讓百姓喜歡義,只能做到不讓百姓喜歡義超過喜歡利。

10.我們面對一般人自私自利的時候,還是應該懷抱著一份包容和理解,但是,如果作為有修齊治平的志向的士或者君子,或者是掌握公共權力的人來說,就要時刻把公義放在心間,就不應該為暫時的困頓所干擾,改變生命的方向,去尋求利益。

11.《論語‧子路‧9》:「子適衛,冉有僕。」冉有陪夫子去衛國的途中,看到衛國的人口眾多,就問孔子:「既庶矣,又何加焉?」一個地方有了很多人民,怎樣治理才能更好呢?”孔子說:「富之。」讓他們富起來,冉有接著又問:「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說:「教之。」由此可見,孔子也是教誡弟子們,要先幫助人民富裕,然後再教育人民。先喻於利,然後再導入義,這就是聖人們將人們驅而之於善的方法。這個也應該是與一般人互動,想要幫助別人的鐵律,就是一定要先為對方的私利考慮,才有機會幫助他人趨入公義。

12.學習儒家文化,如果只知道義和利的分別,捨利不談,不知道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先要曉之於利,那麼就算做到,可以完全地捨去自己的一切利益,也沒有辦法兼濟天下,不一定能夠幫助其他的人。所以明白此章的意義,在面對到一般大眾的時候,只要方法得當,都是可以幫忙對方有所改善。

13.人人可以學《大學》之道,那就沒有恆常的小人,可是學做君子對於初學之人也不容易,這個要不斷地練習。曾國藩說:「仁義豈有常?蹈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則為君子;夕而私利,則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則為君子;轉念私利,則為小人。」所以君子和小人,不能從簡單的行為上來看,要探究內心,才能知道。

14.孔子時期的魯國有一條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面看見自己的同胞被賣,他們如果肯出錢把人贖回來,國家會給予賠償,很多人因此得救了。子貢是一個很有錢的人,他從國外贖回了很多的魯國人,但他拒絕了國家的補償,他說願意為國家分擔贖人的錢,孔子知道之後,就嚴厲地批評他傷天害理。為什麼這麼說呢?夫子說:魯國制定這樣的法律,就是為了要喚起人們心中的義,只要大家看見了落難之人,有惻忍之心,不怕麻煩去贖人,就完成了善舉。之後國家再給他補償,他也不會有損失,人們還稱讚他,這就培植了人們心中的義。可是子貢的舉動、行為,把義和利對立起來了,自從子貢之後,很多贖回同胞的人,去向國家要補償的時候,不但得不到大家的稱讚,反而會被責怪,你為什麼不能像子貢那樣,替國家分憂呢?從此人們對於落難的同胞,就假裝視而不見了,很多人因此也沒有辦法得救,返回故土。

15.由此事,能看出聖人的功德,真的是非常了不起,智深慧遠,洞徹人心。他都是從心緣的隱微處,來啟發弟子,絕不是單純從外面的行為上來作要求,而是處處啟發人們喻於義的心。

16.如果我們的教育只注重教利,不能以道義為中心,只教生存的技術、技巧,那教出的人雖然有能力、聰明,但是他們會以利益為行事準則,總會想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怎麼做見效快成本低,就怎麼做,結果往往就容易走向歪邪之路。即便是能一夜暴富,卻也能轉瞬即逝,甚至招致怨恨,鋃鐺入獄。發生過的毒奶粉事件、地溝油事件等等,都是這樣的例證。他們都是聰明的人,但是為求小利,就走上了害人害己,損害公義的路。

17.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就是義,不是不要利,而是取利要有一個前提,就是符合義。孔子重義,但不排斥利。一旦忘義而爭利,這就有害了。

18.長久以來,義和利放在一起談,總讓人們有一種錯覺,好像二者相互違背,有義就無利,有利就無義,事實上它們不但不相反、不對立,而且義中還包含著利,義是可以保證實實在在的利的。比如做生意,產品貨真價實、解決問題、符合公義,那麼你的生意就會越做越長久,得到的利益也會越長久,這就是公義對於私利的保證。反過來,一個人如果沒有深邃的智慧,只注重於追求小利,那就容易害人害己。

19.孟子見梁惠王,也說:「王,何必曰利。」義就是最大的利,還去追求別的什麼利呢?可見,以義為利,還是以利為利,這就是君子和小人不同的標準。君子知道道義的好處,知道義的好處,不義的害處。小人呢,只知道利的好處,而不知道利有大害的一面,歸根結底呢,還是因為智慧不夠,非常可憐。

20.以義為誠心,做事看上去像是自利,那也是出於公義;但是心中如果想著私利,做的事表面像是好事,內心其實是真的小人。所以生活中做一切事,我們要觀察自己的發心是什麼,不要忘了初發心是什麼,在做的過程中是否有發生了改變。

21.弄明白了「義就是最大的利」這個道理,誰不願意做君子呢!只有糊塗的人,才會枉自去做小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