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里仁第四 第15章 1/2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解釋
孔子說:「曾參啊,我平常所講的許多道理,可以用一個道理將它貫通起來的。」曾子就答說:「是啊!」後來孔子出去之後,其他的學生就問曾子:「老夫子的意思是什麼呢?」曾子就說:「老夫子的道理,就是兩個字──忠恕而已。」

文義內涵 /摘自《朱熹.四書集注》
1.「貫」通也。「唯」應之速而無疑者也。「忠恕」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而已矣」竭盡而無餘。或曰:「中心為忠,如心為恕」於義亦通。/朱熹

2. 「聖人教人各因其才,吾道一以貫之,惟曾子為能達此,孔子所以告之也。曾子告門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猶夫子之告曾子也。中庸所謂『忠恕違道不遠』,斯乃下學上達之義。」/ 程子--程頤、程顥

思惟題綱
1.本章的場景,顯然在一群弟子中,孔夫子只對著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為何只對著曾子說?並請從〈學而篇〉找出曾子說過什麼話,了解曾子具有什麼特質?
2.孔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就你所學,你會認為這一個道理是指什麼?
3.曾子是孔夫子心法的傳人,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以仁為主,為何他說「一以貫之」的「一」是忠恕而不是仁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衛靈公.2》: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2.《論語.里仁.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3.《論語.衛靈公.23》: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4.《論語.里仁.1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5.《中庸》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6.《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中庸》第十三章:
「君子之道有四: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
8.《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9.《論語.泰伯.3》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二)重點摘記

1.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學生們一起坐而論道,突然他對曾參說:「曾參,我平時所說的道,可以用一個道理,就將它們貫穿起來,統攝天下萬事之理。」曾子就回答說:「唯」。之後,孔子就出去了,其他的學生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就紛紛過來問曾子:「老師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曾子說:「夫子的道,可以用忠恕這一個道理,來統攝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如此而已。」

2.這一章就像禪門中的一個公案,只有說者、聽者心領神會,其他人只能是隨自所悟了。到底夫子所講的一貫之道是什麼,曾子就只答了個唯字,夫子也沒有印證是與否,於是,這一貫之道就成了千百年來的一大懸案。後來的學者們為此爭論不休。但是,因為提到的是貫穿夫子之道的核心思想,所以又十分的重要。
3.《論語.衛靈公.2》,孔子對子貢也談到一貫之道,孔子說:「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你以為我的學問,是因為博學而默記於心才具備的嗎?子貢說:「然,非與?」老師,難道不是這樣嗎?夫子說:「非也。予一以貫之。」不是,因為我得到了一個道理,懂了之後就貫穿了一切道理,一通百通了。可惜的是,接下來子貢也沒有問「一貫之道」是什麼,所以也沒有得到確定的答案。

4.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散則萬千,聚則為一」的一貫之道,孔子分別對兩個最重要的弟子講,證明這是非常重要的求學修道的方法,把握住這個修學的核心,就可以將萬事萬物,於一道中貫穿始終,把握住了它,就把握住入道之門,就能夠學道、證道。

5.如果我們自許是慕道之士,就要問一下自己,這個可以一以貫之的道,有沒有讓我心怦然而動呢?如果我依然木木然,無所謂,那就不算得上是慕道之士了!因為如果此處有人說,有一件事只要你明白了,一生都可以盡享榮華、受用不盡,你又會怎麼樣?比較這兩個問題,就知道我們的心更看重的是什麼。

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很短、很深刻,說出了夫子一生學道的堅定志向,哪怕生命只有一天,學到了道,就是值得的;反過來,人活一生,長命百歲,沒有學到道,也沒任何意義。「道」可以讓我們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和幸福,得到它,可以不畏懼生死,讓人生亦無悔,死亦無憾。道是如此的珍貴美好,卻又那麼的深邃浩瀚,而此處夫子居然說:它是可以一以貫之的。用一個道理,就可以來貫穿一切道理的。那麼聽到這兒,真是讓人無比的嚮往。

7.曾子回答唯之後,孔子並沒有印證曾子回答的,是否就是他所講的一貫之道,沒肯定,沒否定,出去了。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就說:「老師說的一貫之道,就是忠恕而已矣呀。」這就又產生了一個疑問,有人說,夫子說的是一以貫之,可是忠和恕分明是二啊,所以忠恕,一定不是夫子所說的一貫之道。在這兒,我們先放下這個疑問,先來瞭解一下,什麼是曾子所說的忠?什麼又是恕?

8.什麼是「忠」?
漢代大儒的注解:「盡己之心,謂之忠。」無論做什麼事,與人合作也好,替人辦事也好,自己學習也好,盡心盡力的去做,這就是忠。
9.什麼是「恕」?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見,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考慮,推己及人,自己所不願意的事,也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這就是恕。

10.曾子說:忠和恕,可以將夫子的道,一以貫之。我們會不會覺得,道是那麼高深,值得朝聞夕死,可是把它一以貫之的就是忠和恕,是不是太簡單了?我的老師說,這正是曾子的功德。道雖然深遠,但如果就忠恕來講,人人可以做,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儒家的特質就是知行並進,一邊做一邊學,就會體會越來越深。

11.比如說,我們學習禮讓,我們是從在心裡給別人留有空間開始,從見到別人先問好、先行禮,這樣的小事開始做,就會越做越有感受,越做越有內在的喜悅。對於「禮讓為國,何難之有」的確定,也就會越知越深。這些都不是空談理論,需要力行實踐,才能夠有所領悟。

12.《中庸》:「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道,根本不曾遠離人群,但是因為人們好高騖遠,反而使道顯得離人非常遙遠。《中庸》:「道不可須臾離」道,就在生活中,就在我們每天接人待物的用心之上。

13.《詩經》:「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就像我們拿著斧頭到樹林裡去,想找塊木頭做斧頭柄,要找多大多長的呢?很簡單,就是你手上拿的那麼大、那麼長,可是我們眯著眼睛看來看去,就是覺得相差十分遙遠。

14.《中庸》:「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所以,君子就是在與人互動的關係上面,去修改,完善自己,趨向於道的。

15.《中庸》:「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與人互動,努力踐行,做到了忠恕,那就離道不遠了。「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道,就是面對到人我關係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在面對到自利,和利他的抉擇的時候呢,努力的做到盡己之心,如人之心。那展現出來的面貌就是:心同此心,情同此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人之治,成人之事,能做到幾分的代人著想,就盡己之力做到幾分,那就能夠成就幾分的道。

16.道,距離我們不遙遠,我們為什麼會違道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做法、想法,不能夠推己及人、代人著想,就是在面對自他利益的時候,我們通常會選擇自私自利。

17.子曰:「君子之道有四: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君子的道就在,我們做父母的時候,希望兒女怎麼孝順我們;我們做別人兒女的時候,就要用這樣的心,來孝順我們的父母。君子的道,就是當我們做主管的時候,希望下屬怎麼對待我,那麼我們做下屬的時候,就用這樣的心,去對待主管;道就是當我們自己做別人兄長時,希望兄弟姐妹怎樣對待自己,那我們做別人的兄弟姐妹的時候,就應該用這樣的心,來對待他們。「所求乎朋友,先施之」道,就是我們平時希望自己的朋友,怎樣對待自己,就用這樣的心,先去對待朋友。

18.「先」很多人不願意做,很多人都希望別人先對自己好,先對自己微笑,先對自己講話,都是被動的等待別人先做,在這就告訴我們,我們要先。要主動把握一切機會去做,而不做被動的--等待別人來拯救自己的人。那我們看看,這些都是講,要跳開自己的角度,跳開本位的思想,處處關心他人,代人著想。
19.忠,就是努力去做;恕,學到圓滿,那就是仁。所以從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忠恕開始,一步步做到圓滿,就成就了道,成就了聖賢,所以忠恕,不是空談的理論,隨力而去行持,是極為扼要的。

20.「忠恕」兩個字看上去簡單,但力行起來並不容易。這兩個字是曾子一生,透過自己身體力行之後的體悟,非常的難得,雖然不是道的本身,卻是離道非常的近。曾子的一生,就是這樣踐行的。
(1)《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論語.泰伯.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在生病,病到不能動的時候,引用《詩經》教育弟子們說:我這一生,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敢有一時的疏忽懈怠,直到現在面臨生死,才敢說以後不會再犯錯了。
由此可見,「力行忠恕」是曾子一生的寫照,是曾子對弟子們最切實的身教。

21.《論語》多次提到道,但一直沒有直接說道是什麼。即便說了,我們也未見明白,如果不懂,就只是空談,對我們的生命,也沒有一點利益。那麼曾子是不是已經體悟到夫子的一貫之道,只是為了給同學一個可以落實的下手處,才回答「忠恕」二字,或者「忠恕」這兩個字本身,就是曾子所印證的夫子之道,我們不得而知,也不用費心的去爭論這個問題。

22.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忠恕」這兩個字,就像指著月亮的手指一樣,順著曾子所指的這個方向走下去,不會有錯,雖然它不是道的本身,但如果能夠力行,那就是近道。忠恕就是下手處,透過它,最終可以印證夫子之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