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里仁第四 第 22章

論語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解釋
孔子說:「古人不會輕易說話,怕說了以後,不能身體力行。」

思維題綱:
1. 古人不會輕易說話,為什麼呢﹖
2. 你會覺得「說了以後,自己不能身體力行」是一件可恥的事嗎?
3. 前面四章--18、19、20、21章,都在講孝,到22章,轉到說「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這樣的編排,用意何在?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憲問.25》:「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2.《中庸.第二十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二)重點摘記
1.「古者」,先輩的聖賢。孔老夫子,常常言必稱古人。在孔夫子心目當中,都是以過去的大德、高賢作為榜樣。這是讓人能夠提起修行動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

2.古人之所以不輕易發言,談論道理,因為他們以說到做不到為恥。相反的,後代的學人,則喜歡高談闊論,說得天花亂墜,還喜歡褒貶是非,評點別人,其實自己也沒做到。對於這種情況,他們不僅不以為是,還覺得很風光,很有成就感。這就是與古人的差距。

3.如果我們本來不知道對錯,做錯了也無可厚非,但如果知道了對錯,還到處講給別人聽,可是自己的錯誤卻不加改正,這的確是件羞恥的事情。

4.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人學了做人的道理,就趕緊用在自己身心上;現在的人學了,就趕緊去要求別人。

5.我們要像古人那樣,有強烈的實踐意識,就要先瞭解自身的狀況,我們是怎樣的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是不是各種心態輪番上演?譬如:貪婪、抱怨、氣憤、嫉妒、困惑、迷茫、抑鬱、無聊、沒希望等等,數不清的煩惱,一個接一個,家裡、單位裡的煩心事,一件接一件,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不到頭,簡單來說--不快樂。

6.聖賢之道,就是讓我們自己快樂,並且也能夠給人家帶來快樂。如果花了許多精力,學了這些道理,只是講講說說,而不去實踐,依舊被各種問題所困擾,那真是個大浪費、大遺憾!就像花很多錢買來良藥,卻放著不吃,依然病苦纏身,那不是很糊塗嗎!

7.良藥苦口,講道理容易,實踐難,甚至在初期還比較辛苦,因為要克己復禮,跟習氣拉拔,這的確是不容易的。不過只要肯做,就會有一分一分的收穫,就會從原來的困擾當中,一步一步透脫出來。

8.學什麼都是開頭難,之後就不那麼難了,而且隨著經驗的積累,一定會越來越輕鬆,快樂也越來越多。難是階段性的,不是一直如此。所以在覺得難的時候,要充滿希望。

9.事實上,如果怕難而不做,內心的問題越積越多,痛苦就越來越深,那樣活著豈不是更難。相比之下,早點改習氣才活得不難。一個一個的壞習氣,就像一根一根的刺,扎在身上。拔刺,是需要勇氣和耐心的,但拔下來就好了,如果怕疼留著不拔,反而會更痛苦。習氣之刺,是扎在心裡的,早拔早快樂,留著它,人就苦惱重重。

10.要拔刺之前,要先把刺認準,不要把肉拔下來。這是說在實踐之前,需要跟良師益友,認真地問學義理,搞清楚善惡是非,搞清楚了就下手實踐,中間不用等待,懂多少就做多少,不怕失敗。

11.強調實踐,並不是輕視與師友之間的學習和切磋,但要不斷提醒自己,講道理的目的,是為了用之於身心,不要講過頭了。所以《中庸》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學道一定的次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