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泰伯第八 第17章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白話>
孔子說:“學習好像追趕什麼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又生怕丟掉了。”
<文義>
1.學:求學問,做學問
學: 有道義之學,有德行之學,不管道義或是德行,這兩項的學習,永遠都是沒有邊際的
2.不及:意為不夠。永遠覺得自己的學識不夠,有了這種不夠的認為,其二六時中方不懈怠。

<思惟提綱>
1. 為何一有“及”的念頭,當下即不在學的狀態?
2. 讀了本章與前面一則那三種不能學習的人形成強烈對比,給我們什麼啟發?
3. 在生活的經驗中,你可曾對什麼事情有過「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的精神?
4. 學習一件新事物或知識,你用什麼態度面對?
<讀誦>  5/30(四)  9分5秒
第17章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第12章~ 第17章 各章讀誦5遍   串讀 5 遍

12.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13.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5.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7.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及資料
1. 王陽明:“讀書學做聖賢。”
典故: 王陽明十一、二歲在京師念書時,他問塾師「何謂第一等事?」老師說:「只有讀書獲取科舉名第」,他回應說:「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讀書登第,應該是讀書學做聖賢」。
2.《論語•子罕•10》:「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3.《論語•子罕•7》:「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4.《增廣昔時賢文》:「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這一句是中國諺語,收錄在《增廣昔時賢文》。《增廣昔時賢文》,相傳由明朝一儒生編纂,後經
   明未清初士人增補而成。又稱《增廣賢文》、《昔時賢文》、《古今賢文》。
5.《論語•泰伯•3》:「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6.《論語•學而•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重點摘記    5分46秒   講師:黃 勇老師
(原文)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白話)
孔子說:“學習好像追趕什麼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又生怕丟掉了。”

綱要
(一) “學如不及”的狀態
(二)  為什麼要有“學如不及”的狀態呢?
(三) “猶恐失之”的狀態
(四)  結語


(一) “學如不及”的狀態
1. 學習什麼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學習狀態?又為什麼要如此狀態呢?
我們先回顧一下,儒家所謂的學習是指什麼?
誠如王陽明所言:“讀書學做聖賢。”所以,學習就是效學聖賢,改過遷善,也就是學習做人之道。

2. 處處不及聖賢
那麼真正這樣學習會否有已及之念呢?自然不會,越學越覺自己和聖賢之差距,處處不及。
正如《論語•子罕篇》中,顏淵跟孔子學習時發出的感慨:“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越學越覺不及,越學越覺不懂的更多。

3. 孔子不會“得少為足”
即使如孔子已達到聖賢的境界了,還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說:“我有知道嗎?不知道啊!有百姓問我,我本來一點也不知道,我只是從他問題的前後兩頭去盤問才了解啊。”
所以,學無止境,一有“及”的念頭,當下即不在學的狀態,已經得到了還學什麼呢?所以,學習要時刻警惕“得少為足”的想法。

(二) 為什麼要有“學如不及”的狀態?
1. 反省自心
也許有人會說:總是感覺不及,那不是一點點學習的成就感都沒有?會不會容易產生放棄學習的想法呢?這種說法符合一些人的學習現狀,但這種說法卻包含了一個很值得反省悖論。
2. 我為什麼來學習聖賢之道?
因為我沒有達到聖賢,不及聖賢。正是因為我不及聖賢,所以才來學習啊!學習,就是學習我不及聖賢的東西,今天我卻因為學習時不及聖賢就放棄學習,難道我到了聖賢境地才能學習嗎?
3. 找藉口,放棄學習
其實,很多時候,往往是我們自己害怕學習的辛苦和困難,所以找藉口,放棄學習。當然,不是說不能總結已經學有所得的部分,而是說真正學習當下的狀態。
4. “感覺不及”才是學習的狀態。
這就如同我們遠行,還沒有到達目的地時,有的人會說:“走了這麼久還沒到,我不走了。”那時,就要提醒他:“你已經走了這麼遠了,退回去多可惜啊。你想想當初,你是多麼想到達目的地。”然後,我們就繼續遠行。遠行的動力,就是我們還沒有到達我們嚮往的目的地。遠行當下,我們清楚我們還不及,如果認為我們已經到達了,自然不再遠行了。所以學習的當下,內心的感覺一定是不及。如此才會學習,如此狀態才是學習的狀態。

(三) “猶恐失之”的狀態
1.學習不但處處感覺 “不及”,還時時“猶恐失之”。
因為學聖賢、改過遷善,絕非一日之功。
稍一放鬆,自己過去與聖賢之道相反的習氣就又顯露了。
2.曾國藩常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這種猶恐失之的狀態,也如前面曾子所言:“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如同懷藏寶玉,走在小偷出沒的地方,必然時時小心防備,時不時就摸一下寶玉,生怕稍一疏忽,被小偷趁機偷走寶玉。
3.在學習時,內心時刻警惕,防止一個不小心,所學的聖賢之道就從心上失去了,舊有的惡習又萌發了。
4.也正因為如此,曾子特別在“吾日三省吾身”時,特別反省“傳不習乎?”老師教授的聖賢之道,有沒有時時修習呢?如此正是因為“猶恐失之”啊!

(四) 結語
《泰伯篇》通篇講聖賢至德要道,此道必須不斷學習方可有得。此則談學習之道的學習狀態,正與前面一則那三種不能學習的人形成強烈對比。正反兩方面,值得我們每個學人對照、反省。

論語 泰伯第八 第16章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白話〉
 孔子說:「狂妄而不正直,無知而不忠厚,表面上誠懇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

〈文義〉
1. 狂是放誕不羈。直是直爽。狂者心必直;狂而不直,其心回邪,則必危害人群。
2. 侗音同,孔穎達說:「侗,未成器之人。」朱子注:「…無知貌。」愿音願,老
  實忠厚、謹慎的意思。愚而好自用,那就會壞事。
3. 悾音空,無知的樣子。朱注則謂「悾悾,無能貌。」悾悾而不信,看起來,
  很老實,然而居然不講信用,詐欺,那就不知如何對他了。
4. 此三種人,都是表裡不一、內外相違,表現出孔子對這種人的不屑與反
  感。而這三類人,在現今的生活中,仍俯拾即是。

〈思維提綱〉
1. 夫子感嘆且表示〝不知之矣。〞是哪三種人?
2. 這三種人,各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3. 想想自己是否偶而出現這三種人的類似行相?又如何避免以趣向正道?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補充資料
1. (1)ㄊㄨㄥˊ 見「倥侗」。 ※倥侗: 童蒙無知的樣子。 (2)ㄉㄨㄥˋ我國少
  數民族之一。 
2. 《論語•子路•21》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
  有所不為也。」
3.《論語•公冶長•10》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
  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4. 《論語•為政•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
  知也。」
5. 《論語•為政•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
  回也,不愚。」

二、重點摘記

(一)文本讀誦
子曰: “狂而不直,侗(ㄊㄨㄥˊ tóng)而不愿(ㄩㄢˋ),悾悾(ㄎㄨㄥkōng)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二)文義解釋:
1. 狂:狂妄不羈,直:直爽,心中沒有隱私。侗:幼稚無知,愿:謹願,謹慎、誠實的樣子。悾悾:愚愨(ㄑㄩㄝˋ què),就是愚笨、無能,楞頭楞腦,不知忌諱,不知變通的意思。信:可信,值得信賴。
2. 這句話連起來的意思就是:孔子說:「狂放卻不直率,無知又不謹慎,愚愨卻不老實,這種人我真的是難以捉摸他。」
3. 聖賢的角度,直視人性的光輝
(1)人在成聖成賢之前,都是不完美的,甚至渾身都是毛病,孔子指出人的三種典型氣質:狂妄不羈、幼稚無知、愚直不知轉彎。但聖賢看問題的角度與我們完全不一樣。
(2) 孔子直視人性的光輝,指出如果能把人性中本具的善良品性顯發出來,再來攝持這些看似不足的毛病,譬如用 “直爽”攝持“狂”,用“謹願”攝持“侗”,用“信”攝持“悾悾”,就會呈現出另一翻嶄新景象。如果人性中的善端被抹殺了,生命就會不斷地下滑、下流,所有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如此連聖人都拿你沒辦法!

(三) 不怕你“狂”不怕你“狷”,就怕你爛!
1. 說到狂,通常是貶義的,如狂人、狂妄、狂亂、狂言等等。但孔子告訴我們,如果狂的人 “不直”,就是不直爽,不直爽就是偏私,有私心雜念,偏在自己一邊,這個時候的“狂”是非常危險的,不僅自己的生命沒有正確的抉擇方向而狂亂,而且對社會特別有害,就是 “勇而無禮則亂”。
2. 平時好像很勇悍、做事很勤奮、敢於擔當,確實也做了很多事情的人,一旦自己的私利受到挑戰的時候,就會顯現出完全相反的方向,造惡也很勇猛,破壞力特別強,這種人特別可怕。對待這類人要小心謹慎,孔子說不能「疾之已甚」,否則他們會犯上作亂。
3. 狂”如果與“直”相應的話,是有可取之處的。我的老師說過:「不怕你'狂'不怕你'狷',就怕你'爛'。」
4.孔子說:“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狂的人敢於進取,狷的人不隨波逐流,共同的特點就是內心有所取捨,敢作也敢不為。如果內心直爽,沒有委委曲曲,大公無私,雖然看上去狂、狷,偏在一邊,不符順中庸之道,但可以調教。
5. 現實生活中,有一種 “爛”的人,就是凡事提不起精神,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痴癡呆呆的那種,孔子罵宰我白天睡大覺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6. 反觀我們自己,很多時候是在悠悠泛泛中空耗時光!把時間泡在聊天中,聊到天亮都不嫌長,在網絡上跟熟人也好、陌生人也好,也都要聊。東扯一句西扯一句、說人是非長短、調侃無意義的話題。還有的整天神遊於網絡、微信上,晚上天天玩到後半夜,第二天睡一個上午。不知不覺把生命中最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了!
7.人一旦懶懶散散形成習慣,就會萬事提不起精神,好像沒有造多少惡,其實對行善生不出強烈的好樂心,是最大的造惡,因為懈怠背後的實質是愚癡!所有的惡和壞事情都是從愚癡而來!孔子呵責宰我,其實是在警策我們!所以,聖人不怕你狂,怕你內心不直,有私心雜念,也不怕你因為狂而失之偏頗,怕的是你懈怠不思進取!

(四) 正因為無知,所以要更加戰戰兢兢
1.“侗”是幼稚無知,通常套用在小孩子身上。但小孩子內心純潔,沒有多少染污,只要大人告訴他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哪些危險,他通常會小心謹慎地接受你。當大人不在身邊,他覺得失去依靠,會更加小心謹慎地面對一切的外部環境,避免盲目和危險,並設法尋求庇護。
2. 他內心有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我是一個小孩,是非常無知的,不像成人世界那樣什麼都懂!這是“侗而愿” 的行相。
3. 人長大以後學了一些東西,懂得了一些世故,就開始狂妄、自以為是,不會謙虛謹慎,不會戰戰兢兢地守護好自己的心念,這就是“侗而不願”,孔子拿他沒有辦法的第二類人的行相。
4. 科技與物質高度發達的時代,人類有能力上天入地,甚至有能力毀滅地球乃至其它星球!但我們可以捫心自問:人類擺脫了幼稚與無知了嗎?
5. 美國華裔女孩鄒奇奇在《成年人能從孩子那裡學到什麼?》的一篇 TED演講中,告訴大家年齡與幼稚一詞沒有任何的關係。很多幼稚無知的事情往往發生在成人世界。
(1)是誰發動了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的思想、戰爭的升級行為還在繼續,且到了可以毀滅人類的可怕地步!
(2) 是誰興辦了大量的高污染企業,濫用大量農藥、化肥、激素,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遭受全所未有的污染,甚至面臨滅頂之災,是傲慢無知的現代人!
6. 我們在現代科技發展所帶來的物質財富迅猛增長的光環掩蓋下,不知不覺地滋生了人類中心主義思想,輕忽了古聖先賢所告訴我們的天地人相和的千古道理!
7.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我們把中華傳統文化全盤丟棄,全面信奉西方科技與文化,也是在探索中國道路過程中的一個 “幼稚無知”。
8. 可幸的是,我們沒有停止探索,尤其是重拾文化自信,將振興中華的強國夢、中國夢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對外在世界的探索和認識,雖然面對浩瀚無邊的宇宙,以及細微至極的微觀世界都是冰山一角,但我們確實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的爆發式增長,而信息、互聯網,以及各種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又將人類引領至一個不可思議的驚喜時代。
9. 無論如何,對外在世界的探索都是屬於知識的範疇,那些再尖端的技術和知識,在古聖先賢智慧的光芒面前,都會黯然失色。物質與科技知識的增長並不一定與智慧的增長同步。
10. 在成聖成賢之前,都無法真正擺脫幼稚與無知,在每個對境的當下,都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守護好自己的正知正念,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才是聖人所要指引我們的對生命的真正態度!

(五) 篤信於聖賢,雖 “愚”也罷
1. “悾悾”就是愚愨,意思就是,這個人比較愚直,做事情認准一個理,不曉得根據機緣變化作出相應的調整,所以顯現出誠懇過頭,有點愚笨的樣子。誰都知道愚愨是一個缺點,但這種人如果 “不信”的話,那就無可救藥。
2. 信,就是這個人守信用,說話算數,老老實實。平時看起來老實誠懇的人,為什麼會出現不守信用、出爾反爾呢?關鍵在這個“信”字上。
3. 信的兩層內涵:一是指誠信、信用,二是指信念、信仰。其實兩者是一致的。誠信,是流露於外的一種規規矩矩,說話算數、一諾千金等。信念是不為眼前的物慾所迷惑,內心總是被一個崇高的目標所攝持。圍繞這個信念,然後努力實踐,也使人家對他產生信賴,在世間就是叫作信用。
4. 外面的信用是末,內在的信念是本。有了信念,才會產生信用。我們的信念是什麼?古人告訴我們就是相信自己能夠成聖成賢。有了成聖成賢的信念,面對各種外境,始終不會離開這個本;如果沒有這個信念,怎麼做都是在枝末上打轉,在枝末上打轉還算是好的,恐怕離 “本”越來越遠。
5. 愚愨但不信的人之所以平時顯現老實誠懇的樣子,其實內心是以 “我見”為根本的,因為沒有成聖成賢的信念和目標,而是以自我見解為根本準則,且執取的力量非常強盛,所以旁邊的人感覺他“愚笨”不知轉彎。
6. 在他個人利益遭到挑戰的時候,他會迅速冒出另外一個見解,不惜改變初衷,不惜不守信用。這種以強烈執取“我見”為根本,沒有信仰成聖成賢的愚愨之人,實際上是真正愚癡的人,孔子拿他沒辦法!
7. 如果確立了成聖成賢的信仰,在對境抉擇過程中,可能因為認識緣起的智慧不夠,會顯現愚直而不知如何應機變化的狀況,這和上面說的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他始終圍繞這個 “總”和“根本”在努力修正。另外,有操守和信仰的人,在常人眼裡還可能被誤認為“愚笨”。如顏回,孔子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篤信於聖賢,做一個與常人不一樣的愚愨之人,也未嘗不可!

(六) 總結
1. 孔子對我們生命狀態的觀察細緻入微,狂妄、無知、愚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 “不直”、“不愿”、“不信”。
2. 把自己的生命安立在成聖成賢的究竟目標之上,努力涵養人性中的善良品性,如此我雖然是一介凡夫,縱然毛病百出,乏善可陳,但堅信已走在成聖成賢的這條光明道路上,跨出的每一步都與之相應,我不信不能走到生命成長的頂峰!

論語 泰伯第八 第15章

子曰:「師摯之始,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白話>
孔子說:「從太師摯剛開始演唱,一直到最後各種樂器合奏關雎樂曲,聽之後自始自終都覺得非常美!」

<文義>
1.「師」:就是太師,魯國掌管音樂的長官,他的名字叫作 「摯」
2.「始」:是一首樂曲的開始,開端叫「升歌」,相當於序曲,一般由太師率領眾人來唱。
3.「亂」:是樂曲的結尾,是合奏樂。
4.「關睢」:是《詩經》中的《周南·關睢篇》,或者包括了《關睢》以下的六篇。(關雎、葛覃、卷耳,召南裡的鵲巢、采蘩、采蘋,合為六篇。)
5. 「洋洋,美也」:劉氏正義:「言聽而知其美也。後漢書延篤傳注,洋洋,美也。」

<思惟提綱>
1. 音樂往往可以彰顯一個時代的氣質,成為一個時代的共同記憶。請問對您影響最深遠的是哪些歌曲?對您又有什麼影響呢?
2. 試著揣摩一下,為什麼孔子聽了魯國祭祀的音樂演奏之後,會表達出了這樣的歡喜和讚嘆呢?
3. 聖人心續中流淌出來的「樂」和凡夫所創作的「樂」,有什麼不同的影響呢?
4.《禮記·經解》說:「廣博易良,《樂》教也」。「廣博易良」四字含攝了樂教所要表達的全部內涵,請試著理解「廣博易良」的內涵。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論語‧八佾‧20》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2.《論語‧述而‧13》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3.《論語‧泰伯‧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4.《禮記.樂記篇》:「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於天地,然後能興禮樂也。」
5. 王陽明《尊經閣記》:「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陰陽消息者也;《書》也者,志吾心之紀綱政事者也;《詩》也者,志吾心之歌詠性情者也;《禮》也者,志吾心之條理節文者也;《樂》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誠偽邪正者也。」
6.《禮記·經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觀其風俗,則知其所以教。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屬,猶合也。
7.《論語·述而·6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8.《宋元學案·橫渠學案上》橫渠(張載)曾提出著名的「橫渠四句」,認為讀書人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9.《論語·衛靈公·15》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10.《論語·陽貨·15》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者。」
11.《史記 ·孔子世家》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
12.《論語·為政·12》子曰:「君子不器」
13.《論語·公冶長·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14.《論語 ·學而篇·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15.《論語·八佾·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16.《禮記·樂記》「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
17.《禮記·經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䟽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
18.《禮記·郊特牲》:「賓入大門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卒爵而樂闋,孔子屢嘆之。奠酬而工升歌,發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貴人聲也。樂由陽來者也,禮由陰作者也,陰陽和而萬物得。」
19. 錢穆《略論中國音樂》:「中國古人稱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絲竹乃器聲,肉指人聲」。
20.《論語·為政·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1. 藕益大師《論語點睛》說:「此指示一經宗要,令人隨文入觀,即聞即思即修也。若知《詩》之宗要,則知千經萬論,亦同此宗要矣。」

二、重點摘記
(一)字詞解釋與消文
1.「師」,就是太師,魯國掌管音樂的長官,他的名字叫作 「摯」。
2.「始」,是一首樂曲的開始,開端叫「升歌」,相當於序曲,一般由太師率領眾人來唱。
3.「亂」,是樂曲的結尾,是合奏樂。
4. 周代的祭祀等各種典禮,都有音樂演奏。開始的時候由太師來升歌,用弦樂器「瑟」來配合它;接著是吹「笙」,笙是管樂器,是吹的,同時用打擊樂「磐」來配合它;接下來是歌與笙相間吹唱,先笙後歌,笙與歌交替進行;到典禮結束時,堂上堂下歌、瑟、笙並作,進行合奏,這個合奏樂,叫作「亂」。
5. 這裡所演奏的是《詩經》中的《周南·關睢篇》,或者包括了《關睢》以下的六篇。
6. 孔子對這樣的音樂演奏,表達出了極大的歡喜和讚嘆,說 「洋洋乎盈耳哉」,就是美妙的音樂充滿耳朵啊!

(二)「禮樂」為儒家教化天下的重要方法
1.「樂」與「禮」一樣被儒家所重視,「禮樂」通常被放在一起作為儒家教化天下的重要方法。禮崩一定樂壞,說明禮樂教化是不可分離的一個整體。2.《樂》與《詩》、《書》、《禮》、《易》、《春秋》並稱六經,可惜《樂》這部經典已失傳,只剩下五經。雖然《樂》已失傳,但孔子樂教的思想在《禮記》、《論語》等教典中都有廣泛涉及。
3. 僅在《論語》中直接談到「樂」的部分大概有12章。如: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些都是膾炙人口的篇章!

(三)音樂可以彰顯一個時代的氣質
1. 音樂已成為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今中外無不如此。音樂往往可以彰顯一個時代的氣質,成為一個時代的共同記憶。
2. 如《義勇軍進行曲》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誕生於 1935年中華民族存亡的重要關頭,對激勵中國人民奮起抗擊列強侵略和殖民統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激勵了一代代中國人發憤圖強,振興中華。
3. 上世紀八十年代,當人們剛從「文革」的痛楚中清醒過來之後,一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唱出了普通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期許,以及希望國家富強的豪邁心情。
4. 張明敏的一曲《我的中國心》感召了海內外無數華人投身祖國現代化建設。
5. 台灣校園歌曲《童年》、《橄欖樹》、《龍的傳人》等都是一代人的溫馨回憶。古今中外的名曲,更是跨越時空,成為激勵人們不斷向上的震撼力量!
6.小結:
(1)故「樂」是一個人、一代人從內心深處迸發出來的情感和心聲,什麼樣的時代,一定有與這個時代的氣質、涵養相應的音樂。
(2)激情燃燒的時代一定有催人奮進的雄渾音樂,頹喪懈怠的時代一定有不思進取的糜糜之音,優雅斯文的時代一定產生高貴典雅、傳唱不衰的經典名曲!

(四)聖人心續中流淌出來的「樂」是天地之和
那麼從聖人心續中流淌出來的「樂」究竟是怎樣的呢?
1. 樂,是涵藏在聖賢心續中與天地人相和的自性之德的自然流淌。聖人的生命狀態,是一種崇高的證悟的境界,凡人無法了知,但聖人透由「樂」所顯現出來的「盡善盡美」,作為自性中本具良知的凡夫都能感受得到。
2.《禮記.樂記篇》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王陽明在《尊經閣記》中對《樂》的理解是 「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
3. 有一種美、有一種文化叫作 「和」,世界和平、社會和諧、家庭和睦、人際和美、上下和順。
4. 但一切的和諧,都是從心靈的和諧開始,這種心靈和諧所呈現出的節奏與律動,與天地萬物相合,這是樂的相狀!

(五)樂的深層內涵「廣博易良」
樂的深層次內涵,在《禮記·經解》上作出了最恰當的概括,說:「廣博易良,樂教也」。「廣博易良」四字含攝了樂教所要表達的全部內涵。下面我們分別了解一下。
1. 首先說 「廣」
(1)「廣」,是「廣大」的意思,指「心志廣大」,有「大其心、大其志」之意。儒家為什麼倡導樂教?就動機或意樂而言,是為了激勵人們的遠大抱負與志向。
(2)儒家的志向是什麼?《論語·述而篇》中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將生命的意義安立於對大道矢志不渝的追求。這種對生命究竟意義的探求,表現為治國理政的理想,就是「治國平天下」,就是宋朝大儒張載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3)只有具足高遠志向的「樂」,才可稱為「雅樂」。雅樂,能夠喚起人們心中正面力量和善良的情感。孔子贊《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贊《韶樂》「盡善盡美」,聞之以後「三月不知肉味」。與「雅樂」相反的是「淫樂」。孔子痛斥「鄭聲」為淫樂,擾亂了雅樂,如同紫色映蔽了紅色,利口傾覆了國家一樣有害。
(4)在《史記 ·孔子世家》中記錄了孔子跟師襄子學琴的故事。當孔子跟師襄子學一首樂曲到最後時,孔子神情儼然,彷彿進入一個新的境界,時而莊重穆然,若有所思,時而怡然高望,志意深遠,說:「我知道他是誰了:那人皮膚黝黑,體形頎長,眼光明亮遠大,像個統治四方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還有誰能撰作這首樂曲呢?」原來孔子跟師襄子所學這首曲子就是《文王操》,他從中悟到了周文王志向的博大、深遠和王者之氣象,興奮不已!

2. 第二個解釋 「博」
(1)「博」就是「博學於文」。高遠的志向必須建立在博學多聞的基礎之上。從心靈深處湧出的樂辭及旋律,它之所以深遠、美妙,一定是從聖賢「仁與智」的心續中流淌出來的。
(2)孔子說:「君子不器」。作為一個君子是不為一器所限制的,一定是廣聞博學。孔子曾自嘲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意思是,雖是十室之邑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孔子那樣忠信的人,但不像孔子那樣好學。
(3)關於學習之道,孔子有大量的論述,內涵非常豐富。但所學的內容無非包括「德」與「才」兩個方面。
(4)《論語 ·學而篇》中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前面六科是「德」,最後一科是「學文」,通常解釋為「六藝」等技能方面的。所以德與才一定是兼學,且以德為先。
(5)總之,樂教必須根植於博學的土壤,才能顯發其深遠廣博,才能將樂教「勵志」的教化功能不流於浮泛而深得人心。

3. 第三個解釋 「易」
(1)「易」,就是「簡易、平易近人」,注重內心的情感,反對向外追求的人本主義。儒家教化倡導從簡,無論是禮還是樂,都是如此。
(2)對於禮,孔子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後儒也主張「大禮必簡,大樂必易」。因為大樂必易方能深入人心,大禮必簡方能使人遵從。
(3)《禮記·經解》中說:「樂之失,奢」,樂教不當就是奢侈。又說到「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就是說豁達平和又不奢侈,那就是精通樂教了。奢侈,就是過於奢華,注重外在感官的刺激,缺乏心之聲的表達與傳遞。
(4)《禮記·郊特牲》中說:「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貴人聲也」。這種「貴人聲、輕器聲」,說明儒家的樂教,強調人的歌聲是主體,伴奏的樂器的聲音為次要的審美情趣。錢穆先生在《略論中國音樂》中評價「貴人聲」時說:「中國古人稱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絲竹乃器聲,肉指人聲」。
(5)現代流行音樂,迎合於人們對外在感官的刺激,往往偏重於樂器的效果,注重外在的華麗和動感,而對人聲所傳遞出的內心情感卻被輕視了。搖滾樂的流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一個時代人們在優裕物質掩蓋下的內心空虛、無所寄託的吶喊與傾訴!

4. 第四個解釋「良」
(1)「良」就是「良善」,也就是王陽明所說的人人本具的良知。在《論語》中,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樂」的本源來自於「道」,道是最究竟的良善。但道無形無相,不可言說,所以「樂教」之上又有了個「詩教」。
(2)《禮記 ·經解》上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溫柔敦厚」四字道盡了詩教無盡的內涵!孔子對《詩經》的讚嘆非常篤信:「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什麼是 「思無邪」?思,就是人類內心當中本有的清淨光明狀態,當這種清淨心沒有被染污,顯發出本有狀態時,就是「無邪」。
(3)我的師長曾經說過:「思」是人類超越餘類有情真正的特勝秉賦,一切行為活動的根源,從這裡開始,假定根源引導對了,後面的行為都會是好的;反之如果這個根本錯了,後面就壞了,到那時要想改善就難了。
(4)《詩經》的內容豐富多彩,但本質上都反映了人們歌頌天地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心,所以讀懂《詩經》,也就讀懂人類的這顆純淨之心。故藕益大師說:「若知《詩》之宗要,則知千經萬論。」
(5)對大道的追求,雖興起於《詩》,但必須經過禮來規範約束,才能將由《詩》所立下的仁德之志堅固下來,但最後成為人們內心的「自性之德」必須由樂來完成。
(6)由此可知,「樂」是經過「詩、禮」教化之後在內心的水到渠成!「詩」是「樂」的本源,「樂」是「詩」之志的最終達成!

(六)總結
1. 當我們對樂教所呈現的「廣博易良」的特徵和內涵有所認識之後,再回顧頭來看看本章,體會孔子欣賞雅樂之後的那種「洋洋乎盈耳」的美妙感覺,就會多多少少體悟到聖人內心的那份厚重、廣博、高遠,凡夫俗子所無法體會到的超越於凡塵的喜悅,那種崇高的證悟的境界,內心就會生起對聖人生命狀態的無限仰慕和無比崇敬!
2. 在這高度物質的時代,當我們被外面的繁榮和花花綠綠所攪擾時,偶然去審視一下內心,就會驀然發現,在每個人的心中其實都有聖人早已為自己譜寫好的美麗樂章!
3. 如果你能安靜下來,認真去聆聽,就會發現聖賢從未離開過我的生命,對我生命的眷顧和苦樂的關注片刻沒有停止過。只要我能伸出信心之手,就可以聆聽到他為我所作的對大道、對天地、對生命的所有不朽讚頌!

論語 泰伯第八 第14章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白話>
孔子說:「不擔任某個職位,就不去參與籌劃那個職位的事。」

<文義>
1.「位」:職位、位置。
2.「謀」:討論、籌劃如何解決困難叫“謀”。

<思惟提綱>
1.請試著闡釋本章子曰的內涵?
2.孔子教誡我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表示我們很容易「不在其位,謀其政。」
 2-1請問這樣的關心不好嗎?有過患嗎?
 2-2 檢查一下,我有這樣嗎?我該調整吧?
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所以應該「在其位,謀其政。」
 3-1 請列出你現在的「位」有哪些?認清自己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3-2 對你所扮演的角色,你有「謀其政」做好本分內的事嗎?
 3-3 如果還沒做好,那我該如何改進?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説文解字》:位,列中庭之左右謂之位。
2.《説文解字》:謀,慮難曰謀。
3.《論語•憲問•27》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4. 何晏《論語集解》:孔安國註解:「欲各專一於其職。」
5. 南懷瑾《論語別裁》:「孔子的這句話是在告誡學生們,在其位謀其政,學以致用,真正的學問,要和做人做事配合。」
6.《論語•子路•18》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7.《論語•為政•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8. 《大學•傳三》: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9.《中庸•第二十八章》:「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10.《中庸•第十四章》:「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11.《論語•顏淵•1》:「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一) 字解
1.“位”,《說文》解釋:位,列中庭之左右謂之位,即宮中群臣排列在朝廷的左右兩邊叫做“位”,本章是指職位、位置。
2.“謀”,慮難曰謀。即討論、籌劃如何解決困難叫“謀”。
3.夫子說:“不在此職位上,即不謀此職位上的事。”

(二)章解
1.這一章是婦孺皆知,耳熟能詳的一句話。
2.在《論語》中,“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出現兩次:
第一處,單獨出現在本篇;
第二次,出現在《憲問第十四》中,增加了曾子的話。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夫子說:“不在這個職位上,就不要謀劃這個職位上的事。”曾子說:“君子不要越過自己的職責範圍去思考問題。”
3.何晏在《論語集解》中引用西漢孔安國的註解,對夫子的這句解釋說:“欲各專一於其職。”意思是要人們專一於自己的職位,不瀆職,也不越權。
4.南懷瑾先生認為:“孔子的這句話是在告誡學生們,在其位謀其政,學以致用,真正的學問,要和做人做事配合。”如果沒有位而要去行政,師出無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結果必然適得其反。

(三)何謂“位”?
在夫子的眼裡,這個“位”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我們試著揣摩一二。
1. 父偷羊,子為父隱謂之“直”。
《子路十三》葉公與孔子那一段,葉公對孔子說:“我的家鄉有一個直率坦白的人,他父親偷了羊,他便告發父親。”孔子則說:“我的家鄉直率坦白的人與你所說的不同,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直率坦白就在這裡面了。”孔子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認為的正直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你們說父親偷了羊,兒子去舉證,這個不叫直。因為父子之間的關係是父慈子孝,政治的事情應該由警察來做,而不是兒子。兒子的道是孝,他要謀的是孝。”
2. 做到孝弟,盡本分,就是為政。
《為政第二》中有人問孔子:“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夫子認為:為政其實就滲透在我們生活當中,做到孝弟,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為政了。
3. “位”是每個人當下所呈現出的因緣境遇
因此,從廣泛意義上來講,這個位既包括角色定位上的差別,如君臣、父子、夫妻等;也有財富、地位上的差別,如貧窮或者富貴;還有境界上的差別,認識事物的能力,以及設定目標的大小等等。比如:一個人在單位是董事長、總經理;回到家裡在父母面前,為人子;在先生或者太太面前,為人妻或為人夫;在子女面前,為人父為人母。概括地說,“位”,就是每個人當下所呈現出的因緣境遇。

(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意涵
1.“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可理解為:不在自己的緣起上,就不要在這個緣起上謀自己的政。否則就會出現,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等秩序錯亂違禮的現象。
2.有人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不在君位上的人,就不操心君的事情嗎?作為一個立志成就君主之德的人,難道就要甘心於目前的境遇而無所進取嗎?
3.其實不謀其政,不是真的不謀,而是更好地謀。以君臣關係為例:總別、大小關係必須清晰而有次第。作為一個臣,他雖然做的是臣事,但是如果能圍繞君來做,小無不是大;如此看,做臣子應該做的事是不謀其政,而圍繞君來做,恰恰是最有作為的謀政。
4.因此,認清自己的位置,在什麼位置上扮演什麼角色,比我們做什麼更重要。
5.北斗七星,之所以能給人指明方向,就在於每一顆星都站對了自己的位置。我們每個人的位,看上去好像是不斷變化的,但完善自己的角色是永遠不變的,如此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五)“在其位,謀其政”如何恰如其分?
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在其位謀其政,不越位呢?
1.依據《大學》
《大學》中引用《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父,止於慈;為人子,止於孝。”意思是:《詩經》上說:“綿蠻叫著的黃鳥,棲息在山崗上。”孔子說:“連黃鳥都知道它該棲息在什麼地方,難道人還可以不如一隻鳥嗎?做國君的要做到仁愛,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順,做父親的要做到慈愛,與他人交往要做到講信用。”把這個做到了,這叫做“在其位謀其政“。

2.依據《中庸》
《中庸》裡說“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意思就是,雖然有相應的地位,如果沒有相應的德行,是不敢製作禮樂制度的;雖然有相應的德行,如果沒有相應的地位,不在其位,也不敢創禮樂。

3.要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這就是教導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應當知道自己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安分守己地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比如,作為一個學人,如果我每天沒有按時背誦《論語》,傳不習乎,也是在其位不謀其政。

4. 安分守己,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外。
安分守己,素其位而行,君子思不出其外,這是君子安身立命之根本原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檢測到自己的心,比如,當我看到別人做得自己不滿意,就會取而代之;對別人做得好的,不以為然,聚在一起還喜歡講別人的閒話,吹毛求疵,求全責備;而且對自己不理解,不了解的事情,很容易妄論事非,越外行的人越喜歡談論內行的事情。

5. 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
因此在一些企業管理中,會把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作為一條管理經律,不是沒有道理。作為一名儒家文化的傳承者,如果生命就是確立了“以學為宗”的話,那一切時處都是最好的境界,面對一切人、事、物都可以怡然地安立好自己的位置。

6. 別人求助,不是不管,但僅提供意見
但這個也不是說別人來求你幫助,你也不管。比如,朋友、閨蜜在一起的時候,難免遇到要幫忙、出主意的時候,李炳南老居士認為:“假使他人來問,只能在理論上提出意見,供他參考,不能說詳實的辦法。例如哀公問政,孔子只對哀公講為政的原則,不在政治實務上替他出主意。”

(六)總結: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通過這一章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出聖人對我們的良苦用心,君子思不出其位。“思”是知其所指的內明,正確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如果人們都能依禮行事,非禮不行,那麼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為一個仁者。世上的每個人無一例外都有自己的身份、位置和應盡的責任,假使整個社會人人各就其位,各盡其職,社會就會秩序井然,相安無事。其實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論語 泰伯第八 第13章-2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白話>

「國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卻貧賤,這是恥辱;國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卻富貴,也是恥辱。」

<文義>

1. 「邦有道」: 國君有道。則以才智出仕,始得富貴。

2. 「貧且賤焉,恥也」 : 己貧賤。則是才德淺薄。故為可耻也。

3. 「 邦無道」: 國君無道。

4. 「富且貴焉,恥也」: 己出仕,招致富貴。己亦無道,得會惡逆之君,亦為可耻也。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2. 為什麼「邦有道,貧且賤焉」是可恥的事 ?

3. 為什麼「邦無道,富且貴焉」是可恥的事 ?

4.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與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有矛 
   盾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大學‧經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2. 《弟子規‧謹》:「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3.《左傳》:「立德、立功、立業此之謂不朽。」

4.《梁啟超‧無聊消遣》:顧亭林(炎武)說: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5. 《孟子‧盡心上》:

「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6.《范仲淹‧岳陽樓記》:

其必曰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意思就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

7. 《林則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國家生 
   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8.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9. 《精忠武穆王岳降詩》:「天尚沒有無功德之神 ,人間無不忠之聖也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一)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1.紛亂的環境,很難成就道業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這是說要有安定的修學環境,環境清靜才利於養道。道業是要通過清淨的心才能修成的,在紛亂複雜的環境當中,很難成就道業。

2.養道必須要選擇環境

《大學》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是我們學道的境界在不斷地提升。“知止”,止是心中有了志向,專心到自己所修的道上,這是“知止”。我們的心能夠定下來,才能夠開悟,這叫做“安而後能慮”。慮是智慧,因定開慧,智慧開後能得到什麼?得成聖賢。如果環境不清淨,我們想要養道就不容易,所以必須要選擇環境。

3. 危邦亂邦 妨礙修道

(1)“危邦不入”,危是講政治上已經有危機的國家,可能動亂民不聊生,這樣的國家我們就不可以進入了。亂邦是已經發生混亂,社會動盪,起衝突了,或者是為了爭權導致流血衝突。在春秋時期,有不少諸侯國殺父弒君,爭奪君位,這一些國家不可以在那裡居住,要趕緊離開。

(2)《弟子規》裡講“鬥鬧場,絕勿近”(《弟子規‧謹》),鬥鬧場就是已經發生爭鬥,已經動亂的地區,那些場合我們都不要進駐,免得影響自己清淨的心,妨礙修道,甚至有可能還會引發殺身之禍,被捲進是是非非說不清楚,就會很麻煩。

(二)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1.“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儒家提倡積極入世,有所作為。
  儒學是   傾向於世用,講究兼善天下。如果天下是清明的,政
  通人和,你就出來 盡你的才能為天下做事。

2.“見”在古代講是出仕做官,替國家朝廷服務,建功立業,所謂立德、立功、立業。(《左傳》)

3. 天下無道,各國紛爭,甚至有流血衝突,天災人禍頻繁,民心不善,喜愛造惡,這個時候就不能出現,不能去做官;因為很容易招致禍殃,自己也可能受到污染,甚至墮落,對社會呢也沒有什麼大的幫助,要選擇歸隱,做一個隱士。

4. 退則獨善其身

(1)“退則獨善其身”,找一個清淨的地方與世隔絕,在裡面自己修行,不能夠兼善天下就獨善其身。(《孟子‧盡心上》)

(2)古人之所以採取隱居的方式,除了追求生活的自由外,往往為了避免災禍。

(3)當他們一旦感到政局紛亂,社會動盪,世道險惡,人情詭詐之時,如果沒有因緣、沒有能力、沒有機會來改造社會,當然就選擇退隱;如果有因緣、有能力、有機會還是可以出來,可以找一個合適的方式來幫助社會。

5. 本章前後有因果關係

前面講“守死善道”,前後是有因果關係的。因為你能篤信好學,你才能夠“守死善道”,故而也能夠“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6. 無道則隱的歷史典故

三國時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混亂。諸葛亮隱居南陽,天天高 臥,很有學問,屬於無道則隱。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這樣一 位仁主能夠這樣非常器重他,雖然天下無道,但是劉備的誠心感動了諸  葛亮,最後諸葛亮幫助劉備三分天下。

(三)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這是講國家有道的時候,天下太平,而我貧賤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我沒能夠為國家服務,貧賤是自己沒有功勞,自己無能,我們應該為國家服務的時候沒有這個能力是可恥的。

(四) 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1. 邦無道的時候而我自己富且貴焉,我很富貴這也很可恥,為什麼?因為天下無道,這個富貴是從無道當中來的,這不是很可恥嗎?

2. 汪精衛早年參加救國運動,勇敢果斷,一度成為國民偶像,但是在戰期間,國家混亂之時,他為了個人權利投靠日本人,藉此而升官發財,這種人就是可恥的。自己的國家民族都面臨亡國滅族的危險,他還在那裡享受榮華富貴,這就非常可恥。

(五)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何要無道則隱?

1.講到這裡也有人會疑惑,不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梁啟超‧無聊消遣》)嗎?為什麼要無道則隱呢?這不是明哲保身的意思麼?其實邦無道,為政者不仁,非一人之力可以扭轉,如果沒有因緣、沒有能力、沒有機會來改造社會,是要選擇退隱的。

2.有因緣、有能力、有機會還是可以出來,找合適的方式來幫助社會。比如說,孔子居住在衛國,衛國多次發生動盪,甚至發生父子爭位這樣違禮的事情,孔子沒有選擇離開,他不是考慮個人的安危和地位,而是真正想要尋找機會幫助衛國,幫助息爭免禍,平息戰爭減免禍害。

(六) 總攝

1.君子一切所求,皆善其道

  從本章來看,君子的一切所求,都是善其道而已。可以富貴,可以貧賤可以留下,可以離開;可以死,也可以不死,這些道理我們都要好學。真正的道就在於我們的內心,內心有道,到哪裡都有道;內心無道,即使到了有道的地方還是無道。

2. “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 是關鍵

  關鍵是開頭兩句“篤信好學,守死善道”這是最重要的。果能做到這樣,我們自己有道,就能夠做到進退自如,不糾結、不痛苦、不委屈。

3. 本章的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黨校講話時,曾引用了許多古代的格言,強調“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的政治抱負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精忠武穆王岳降詩》)的獻身精神,這些話不正是這一章孔子要我們樹立的正確的價值觀嗎?

4.透過學習,我們是否有了更加堅定的信心和更為廣闊的境界呢?

論語 泰伯第八 第13章-1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白話>
孔子說:“堅定地相信並努力學習,誓死守衛並完善治國與為人的大道。不進入政局不穩的國家,不居住在動亂的國家。天下有道就出來做官,天下無道就隱居不出。國家有道而自己貧賤,是恥辱;國家無道而自己富貴,也是恥辱。”

<文義>
1.“篤信”,就是堅定的信心。
2.“守死”,就是堅守,至死不渝。
3.“善道”的“善”,是羨慕、仰慕、喜愛的意思,這裡也用作動詞。
4.“守死善道”,是堅守所善的道,至死不變。
5. 見,音現,指出來做官。

<思惟提綱>
1.如何理解儒家修身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圍繞“篤信好學,守死善道”這八個字展開的?
2.“先信自再信他”這兩個方面的信是什麼內涵?
3.如何觀察到顏回對孔子有絕對的信心?
4.以“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檢視一下自己目前修學的狀況,我篤信好學嗎?我守死善道嗎?

<義理解釋>  14分40秒

一、引用經文
1.《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2.《孟子》告子下篇——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
3.《論語•述而篇•22》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4.《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其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犬。’
5.《論語•·衛靈公•1》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
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6.《論語•·子張•24》子貢:“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
7.《論語·•子張•25》子貢: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
8.《史記•孔子世家》子曰:「故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
庸知其終始乎?」
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貶焉?」
子曰:「賜!良農能稼,不必能穡;良工能巧,不能為順;君子能修
其道,綱而紀之,不必其能容。今不修其道,而求其容,賜,爾志不廣矣!思不遠矣!」
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
有國者之醜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後見君子。」
孔子欣然歎曰:「有是哉,顏氏之子!吾亦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9.《論語•泰伯•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10.《論語•里仁•5》子曰:「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二、重點摘記  /講師:劉政曜 /14分40秒

(原文)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一)本章消文
孔子說:“堅定地相信並努力學習,誓死守衛並完善治國與為人的大道。不進入政局不穩的國家,不居住在動亂的國家。天下有道就出來做官,天下無道就隱居不出。國家有道而自己貧賤,是恥辱;國家無道而自己富貴,也是恥辱。”

(二)“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是本章總綱
第一句話“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1.“篤信”,就是堅定的信心。錢穆先生認為:“信而好學”,非篤信不能好學,非好學亦不能篤信。”
2.“守死”,就是堅守,至死不渝。“善道”的“善”是動詞。“守死善道”,是堅守所善的道,至死不變。
3.朱熹認為:“守死者篤信之效,善道者好學之功。篤信,守死,直也;好學,善道,順也;一直一順,一剛一柔,相濟相成,修身之道也。”
4.這句話是本章的總綱,也是實踐夫子之道的不二法門。可以說,儒家修身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圍繞這八個字展開的。

(三)“篤信”,相信自己可以成聖賢
“信”,分兩個方面:首先要信自,第二要信他。
1.“信自”,就是我們平時講的自信心。聖賢之學跟宗教不一樣,宗教也講信,可是這個信,是信神、信上帝,它沒有教你先相信自己;聖賢的學問首先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本來是聖賢。
2.《三字經》開端就說:“人之初,性本善。”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本善,就不會想到要去修善。沒有這個信心,就不會想到要去恢復。《三字經》中又說:“性相近,習相遠。”在習性上,人與人之間有很大的差別,有善也有惡。凡人還沒有恢復到本善。雖然沒有恢復,可是本性是清淨無染的,跟聖賢沒有兩樣。
3.堯、舜、禹,這是大聖人,文武周公,也是大聖人,他們恢復了本善。孟子講得好:“ 人皆可以成為堯舜。 ”人人都可以做聖賢。就是相信自己本來跟聖賢沒有區別,這是“信自”,這是最重要的。
4.就像《論語·述而篇》當中我們學到,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面對宋國大夫司馬桓魋的追殺,孔子一點不為生死、功利所動,內心無比的堅定。就是憑著這份信心,雖然在有生之年沒有遇到明君,無法施展他的德行、他的才華,但給整個中華名族留下了傳世文化的瑰寶。

(四)“篤信”,相信聖賢及其教誨
先信自,再講到信他。
1.學習傳統文化和學習科學又有不同。學習科學,注重懷疑;學習傳統文化,則必須對古聖先賢的教誨有堅定的信心,不能懷疑。“信他”,是信已經成就的聖人,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孔子、孟子,這些都是聖人。
2.他們的教誨,我們認真地學習,我們相信他們的教誨是真實無虛的,我們能老實、聽話、真幹,我們總有一天也跟他們一樣有所成就。他們的境界,我們暫時還沒有達到,還不甚了解,但是憑著信心,相信他們不會欺騙我們。
3.他們不求功利,他們是真實仁愛之心,給我們遺留下來的教誨,我們能做、能相信,就能夠成聖成賢,這是“信他”。

(五) 顏回成就最大,因為對孔子有絕對的信心
1.顏回是孔子最欣賞的學生,在弟子當中學問、成就最大, 最重要的是他對孔老夫子有絕對的信心。

2.面對困境,有弟子對孔夫子心生疑惑
【子路】
(1)孔子周遊列國,往返於衛城,徘徊於晉楚之間,到處碰壁。期間不但他推行的道不能施展,很多時候他與眾弟子的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累累若喪家之犬”,甚至被逼上絕境,比如“陳蔡絕糧”。有些弟子就會對老師產生疑惑。
(2)子路就問:“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路是一個率性真實的人,追隨孔子四十餘年無怨無悔,碰到困境時他還是很鬱悶:君子是天下最待人著想的群體,怎麼也會走投無路呢?
(3)孔子回答:“君子可以無路可走,因為他是君子;如果小人無路可走,他們就會鋌而走險,不計後果。”
【子貢】
(1)子貢思路敏捷,能說會道,是孔門“言語”科的高材生。子貢對老師的讚仰,在眾弟子中也是非常出名的,他曾說:“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  他把老師的道德修養比作天、比作日月,高不可攀。
(2)面對困境,他還是動搖了,他建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子貢認為:孔子的仁愛禮樂思想不是做得不夠,而是做得太好了,導致諸侯君王不能夠理解,不能接受,如果孔子能夠稍稍降一點標準,可以容忍一些不足或者瑕疵,也許就有些君王可以接受孔子,請孔子幫助執政,從而使孔子實現自己的治國理想。
(3)可是孔子說:“ 君子修行道德就是要給世間一個標準,這個標準一定不能媚俗、一定不能功利、一定不能短視、一定不能將就。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是農夫的最高境界;專注於技藝精巧,不問世俗喜好,才是工匠的最高境界;追求完美的道德取向,而不在乎是否被君王所接受,是君子的最高境界。'賜,爾志不遠矣!'子貢,你怎麼能這麼樣目光短淺,貪圖眼前的實惠呢?”

3.面對困境,顏回依然篤信孔夫子
(1)面對同樣的困境,同學的質疑,顏回卻慷慨陳詞:“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
(2)表面柔弱的顏回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君子修道是為了這個人世間,不是為了哪一個諸侯君王,
我們修到了道德的境界,可以安邦定國但不為諸侯所用,那是天下諸侯的恥辱,只能證明天下擁有權力的人出了問題。在這樣的一個利欲熏心的時代,沒有人認同我們的道行,正說明我們是一群不為世俗所動的君子,正說明我們所追求的、修養道德是這個天下最需要的,這是我們的榮耀所在。
(3)孔子聽了顏回的議論,感到欣慰,並讚歎說:如果顏回未來擁有許多財產,他願意給顏回當管家。
顏回不愧是孔老夫子最得意的門生,對孔子所奉行的大道了解通透。(8.《史記•孔子世家》)

(六) 效學顏回,對師長深信不疑
1.逆境來臨之時,一般人難免會產生不悅的心,甚至懷疑起聖賢、懷疑自己。是不是真正力行大道呢?怎麼做了好事還會受到挫折?怎麼對人這麼好,人家反而傷害自己?
2.又或者,責怪他人不理解自己的努力、奮鬥和苦心,甚至發展為自暴自棄,放棄修學;另一方面,也可能有人改弦易轍,屈從現實,於是降低道德標準,如此不知不覺隨波逐流。
3.在世俗的濁流當中,仍然有人內心篤定,從容不迫,堅持正確的方向,就如同涓涓清泓一般,向前流淌,潤澤眾生,使道德的光芒越發燦爛,照耀萬世。就像顏回對老師深信不移,他不被眼前的困境所障礙,他堅守正道之心與夫子並無分別。

(七)篤信之後,要好學
1.相信自己,相信聖賢,這兩個信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有了這樣的信心,我們要努力地求學。
2.好學是成就聖賢學問的基本條件,不好學就不能得到。
3.好學的基礎是篤信,我們不能夠有堅定的信心,不能相信自己,不相信聖賢的教誨,我們也不可能有好學。

(八) 守死善道,一定得道
1.“守死善道”,“ 守死”的“守”是動詞。“守死”,就是堅守,至死不變。“善”,是羨慕、仰慕、喜愛的意思,這裡也用作動詞。“善道”,是我們所羨慕的、所仰慕的、所喜愛的實道,
不是世間的名聞利養、物質的享受。我們能夠善道,才能夠守著這個道,一生不改。
2.正如曾子在《論語》中講:“仁以為己任,死而後已。”所以,“守死”和“善道”是我們求道的兩條重要原則,真正用這兩條原則堅持一生不改,我們一定就能夠得道、證道。
3.正如孔子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君子的心時時刻刻都住在仁道上,沒有違背仁。即使在忙碌的時候、在困境當中,甚至是苦難當中,都不違背仁。
4.孔夫子守死善道 利益千秋萬代子孫
綜觀孔老夫子一生,何嘗不是守死善道呢?他幼年喪父,少年喪母,道德學問高深至極,仕途卻終生不順,周遊列國,不被重用,種種情形,換做一般人,哪裡能夠經受得起如此多的障礙和打擊呢?然而夫子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以一顆寬廣博大的心包容這一切,明知不可為,卻仍然盡力而為之,使得大道能夠流傳至今,利益千秋萬代的子孫。

論語 泰伯第八 第12章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白話>
孔子說:為學三年,而沒有求官位的想法,這樣的人是很難得的。

<文義>
1. 「三年學」:學習某種知識技能至三年之久。
2.「穀」: 就是俸祿,「至於穀」就是想做官。
3.「不易得」: 也就是「不容易找到這樣的人」,或者說的誇張些:「根本就不可能」.

<思惟提綱>
1.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為什麼這樣的人是很難得?
2. 孔子不反對學者作官,作官當然有俸祿,但須認識作官的目。您認為做官的目的為何?
3. 聖賢學的目的在於學道明理,修身養性;所求者仁,所施者義,非在求爵謀利,捫心自問:我們學那麼多,又是為了什麼?
4. 前面學過的《公冶長篇》中有一段是我們效學的榜樣,請試著找出來?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衛靈公‧31》: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2. 《論語•雍也‧28》: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3. 《論語•公冶長‧6》:“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一) 本章文意
1.“穀”代表俸祿、祿位,也就是官位。孔子說,為學三年,而沒有求官位的想法,這樣的人是很難得的。
2.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論語‧衛靈公‧31》為學是為己不為人,所以,古人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淨化私慾,完滿仁德;
3. 再來就是要推己及人,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雍也‧28》所以其為學的初衷是“志於道”,而不是“至於穀”。
4. 在為學之初就是為了“穀”的人,固然不必論,因為一開頭就不對。
5. 孔子的感嘆
(1). 很多學人開頭的確是為“道”而來,但是學了幾年之後,其初衷不知不覺就滑落了,成了為了“穀”。
(2). 初心不改的人是很難得的。那為什麼會改變初衷呢?主要是因為,雖然最初有志,但很可能是夾雜的、相似的、模糊的、造作的、脆弱的。
(3). 最初的志向,是需要長期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上下功夫,才能真正確立堅固。

(二) 一般人都很在意眼前的苦樂得失
1. 一般人都很在意眼前的苦樂得失,對物慾私利的愛著,原本就不算淺,能夠有一個造作的立志就很難得了,而且由造作到真實也是必經的過程。
2. 但是在學了聖賢的道理以後,如果不能在自己的身心上深刻用功的話,造作的志向,就很難再提升為真正的志向。
3. 而且因為聽過了很多別人不知道的道理,就成為自己傲慢的資本,成為指點別人的利器。自己的口才和思辨,經過訓練,也勝人一籌。
4. 問學實踐的辛苦,也許讓人覺得追求理想不如屈就現實,如此一來,即使沒有放棄學道的形式,可能已經失去了求道的內涵,心已經循著習氣求名求利去了。

(三)“志於道”與“至於穀”之間的拉拔
1. 我們推讀經,弘揚儒學。如果你起步早,是個前輩學長。當然背得多,想得多,經驗越多,後學們當然比不上你,於是都恭敬你。
2. 請問這時,是否也會想得到讚譽和尊重呢?這是不是至於“穀”呢?如果沒有被尊重,就心生不悅,是否說明初心滑落已經有了一段距離了呢?
3. 我們參加各種推展傳統文化的活動,久而久之,就疲掉了,就像例行公事去上班,內心沒有樂趣,只是為了撐持門面,乃至為了生計,這是否也是至於“穀”呢?
4. 其實在學習的道路上,一直存在著“志於道”與“至於穀”之間的拉拔,一不小心,習氣就溜到台上。
5. 所以,必須常常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如果是一開頭就沒想清楚的,就繼續把它抉擇清楚。

(四) 總結:
1. 為學的宗旨問題是個根本問題,如果在這個地方模糊掉了,放任不管,一直忙於推事業,搞活動,很可能成為一直在勸別人立志成為聖賢,而自己並未立志的人,這其實是自相矛盾的。
2.〈公冶長篇‧6〉中有一段:“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孔子讓漆雕開去當官,說明孔子覺得他已經夠格了。但漆雕開自己卻說他不自信,不信什麼呢?不信自己的德能能夠事君安民,這才是不至於“穀”的心態。
3. 也就是學習是為了內修,當官是為了外治,沒有一點為自己博取功名利祿的想法,這才是我們要效學的榜樣啊!

論語 泰伯第八 第11章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白話>
孔子說:「一個人即使擁有了像周公那樣完美的才幹,假使說他一旦有了驕和吝的心態,其它再好也沒有什麼值得看的了。」

<文義>
1. 才美,謂智能技藝之美。(朱熹《四書集注》)
2. 驕,矜夸。(朱熹《四書集注》)
3. 吝,鄙嗇也(朱熹《四書集注》)

<思惟提綱>
1.「驕」和「吝」的心態是如何?為什麼一旦有了驕和吝的心態,其它就再好也沒有什麼值得看的了?
2. 想一想,一個人身上的「才能」和「德性」這二者可能形成幾種關係?如何以這樣的關係來界定聖人、愚人、君子和小人?
3.我挑選人才的方法為何?古人挑選人才的方法又為何?有何差別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 「擺譜」,是東北話,來源於19世紀初期北京移民屯墾 。老輩人家都有家譜,大家坐到一塊“擺譜”,看看誰家的“譜大”。用在現代,帶有貶義,指故意擺出某種姿態顯示給別人看。

2.賈誼:「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於一身。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

3.司馬光《資治通鑑》:「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

二、重點整理
(一)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於一身
周公就是文武周公的周公,那是為孔子所宗仰的古聖人。西漢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賈誼曾評價說:「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於一身。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這是極高的評價。

(二)本章消文
1.德是內在的,才是外顯的。這裡說,一個人即使擁有了像周公那樣完美的才幹,假使說他一旦有了驕和吝的心態,其它再好也沒有什麼值得看的了。
2.「驕」就是恃才傲物、驕矜自誇,我行你不行。
3.「吝」就是只希望自己有別人沒有,當然也捨不得給別人。
4.等於說,只要有了驕吝之心,不要說才能一般,即使有周公之才,也要一票否決。

(三)有高才幹,有了驕吝就會被否決
有那麼高的才幹做資本,驕吝一點似乎也合理,那為什麼會被一票否決呢?1.因為儒家所追求的道的核心是仁德,要學習仁德,對內就要克己復禮,對外就要推己及人,待人如己。儒家看人,主要看仁德,不看別的。有了仁德就有可觀之處,沒有仁德就沒有可觀之處。
2.驕傲之心是抬高自我的表現,正好與克己的方向相反;鄙吝之心是希望自己好,別人不好,這正好與待人如己相反。
3.因此即使才能好比周公,一旦有了驕吝就不見了仁德,諸如恭敬、好學、忠信、忍恕、孝慈等等美德,幾乎都不會出現,所以就不用再看了,所以這有點像總開關。
4.驕吝之人會覺得那樣快樂,所以才那樣“擺譜”。其實傲慢慳吝的人,沒有人會喜歡他;而謙下好施的人,卻人人都願意跟他靠近。這基本上是常人都有的心理反應。前者最終會走向孤立,路越走越窄;後者朋友多多,路越走越寬。

(四)破除迷思---德雖不足,才幹還是很有用的
也許有人覺得,德雖不足,才幹不是還很有用嗎?
1. 用德來駕馭才幹,就會給自他帶來好運
的確,人要生活工作不能沒有才幹,但是才幹如同工具,他到底會帶給我們的是福還是禍?帶給別人的到底是利益還是損害?這主要不是由才幹決定的,是由德決定的,德決定行為的性質是善還是惡。因此,用德來駕馭才幹,就會給自他帶來好運,用私慾駕馭才幹,就難免帶來禍害。
2. 以「德」和「才」來界定聖人、愚人、君子和小人
《資治通鑑》裡說:「德才兼備稱之為聖人,無德無才稱之為愚人,德勝過才稱之為君子,才勝過德稱之為小人。」
3. 得不到聖人君子,與其用小人不如用愚人
挑選人才的方法是:如果找不到聖人君子可以任用的話,那與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為什麼呢?
(1)因為君子的持有才幹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幹會用來作惡。持有才幹做善事,那就沒有辦不成的善事;而憑著才幹作惡,那就無惡不作了。
(2)愚人儘管想作惡,但是因為智力、才能不夠,就好像小狗撲人,人還能夠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夠的陰謀詭計來發揮邪惡,又有足夠的力量來逞兇施暴,就如同惡虎生翼,他的危害難道不大嗎?

 (五)總結
所以,要想效學聖賢,謙恭是最基本的品德,分享是最基本的修為,由此深入,後面的德行都能漸漸學到,這時的才幹能力越強越好,而且唯恐它不強,因為它已經成為施展仁德的渠道和方式了。

論語 泰伯第八 第10章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白話>
孔子說:「一個人好勇,如果身處貧困時,痛恨自己的窮困,一定會作亂。一個人不善良,如果對於這樣的人過於痛恨他,一定會導致禍亂。」

<文義>
1.好:好讀去聲,愛好。
2.疾:恨惡。
3.已甚:「已」作「太」解。

<思惟提綱>
1.本章,孔子說到「亂」,有哪兩個情況會導致亂?
2.「好勇疾貧」的人,為什麼會亂?
3.前面第2章說「勇而無禮則亂」,本章說「好勇疾貧,亂也。」,請融貫之。
4.「人而不仁,疾之已甚」,為什麼會亂?
5.對「不仁」之人,該如何對待?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懲前毖後」出自《詩經‧周頌‧小毖》:「予其懲而毖後患。」,懲:警戒;毖:謹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錯誤,吸取教訓,使以後謹慎些,不致再犯。
2.《論語•泰伯•2》:「勇而無禮則亂」
3.《論語•為政•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4.《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二、重點摘記
(一) 好勇疾貧,亂也。
1.“勇”,是勇敢、膽量大、敢作敢為。
2.“疾”,是恨的意思。
3.好勇之人,如果身處貧困,又不能安分守己,每每痛恨、厭惡自己的窮困,渴求富貴與享受,見他富貴必然心中不平,於是就會憑著自己的勇蠻之氣,不顧一切地去爭取財物,很可能不擇手段去騙、去偷、去搶,這必然會禍亂社會,自己也不會有好結果。所以說,“勇而無禮則亂”。
4.顯然,勇敢與追求物慾相結合,那就成了壞事;反之,勇敢與追求仁德相結合,那就是好事。所以不是不要勇氣,而是要將勇氣用對地方。

(二)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1.意思是:有的人不仁不義,如果我們對於這樣的人過於仇視、惱恨,這也必然會帶來禍亂。
2.為什麼呢?
因為對於不仁不義的人,如果他的行為影響並不嚴重,還可以容忍、寬恕,那勸誡他改善就可以;如果其影響嚴重,那加以懲治,以直報怨就可以了。其出發點都是為了治病救人,懲前毖後,這才符合仁的精神,而不是為了發泄私忿而折磨這個人,讓他難受。如果先是仇視,之後再加上洩憤之舉,這樣的力量發出去就會造成雙方對立,甚至形成敵對關係。這樣一來,對方也難有機會認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即使本來尚存的一點慚恥之心,可能也不見了,被逼之下極可能做出更具有破壞性的事情,從而更加擾亂社會,總體看效果更糟糕。
3.所以孔子說:“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更強調為政以仁。

(三)導致亂象的因素
1.本章提到兩種致亂的因素:一種是那好勇疾貧的不仁之人,這是直接致亂的因素;另一種是仇視不仁之人的人,這是間接致亂的因素。
2.前者容易理解,後者卻不容易被認識到。不僅不被認識到,而且還會被認為做得對,做得有理。

(四)「仇視不仁之人」就是不仁
1.其實仇視不仁之人的這個心態本身,也就是疾惡如仇,恰恰也屬於不仁。由不仁之心發出的舉動,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來看一些類似的現象就知道了。
2.老師教學
老師在教學生時,對於所謂的差生往往心生厭惡,於是不免以厭惡對立的心訓斥、責罰,而不是以關愛挽救的心設法幫助,就很可能使差生更差,破罐子破摔。父母教育子女也有類似的情況。
3.夫妻關係
雙方對彼此的缺點都很了解,對自己看不慣的地方,甚至是一些小事,如東西用完不收,牙膏蓋沒有擰等等,都放不下,忍受不了,經常數落,讓對方很煩,自己也很煩,搞得家中很不愉快。

(五)如何對待不仁之人
1.對犯錯的人不能疾之已甚,要盡量以寬容的心態去面對,能以幫助愛護的心去處理就更好。
2.即使在不得已時用了嚴厲的方法,但內心總在於挽救。
3.看到那不仁之人,怎麼才能產生慈愛之心呢?《三字經》說:“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不仁者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因為他在成長過程中沒得到良好的教育,不幸成了這樣,這是值得理解、同情和幫助的。
4.就像一個人因家境問題沒上過學,你能責怪他沒文化嗎?
5.其實仁的標準學了之後,是拿來反省自己的,而不是拿來要求別人的。如果學了之後執著這個標準去卡別人,別人做不到就看不慣、忍不下,那還不如不學。

論語 泰伯第八 第9章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白話>

孔子說:「一般民眾,可以使他們依從聖王制定的禮樂制度實行;不要求他們,一定要瞭解禮樂制度所蘊含的深奧義理。」

<文義>

1. 「民」: 指不明白深奧道理的民眾。

2. 「由」: 用、從,就是依從實行。

3. 「之」: 聖王所制定的禮樂制度,並非普通政事。
          禮樂制度必須因事制宜,通達人情,合乎天
          理。有德行、有君主地位的聖王,才有能力
          和資格制定。

4. 「不可使知之」:「知」,是了解禮樂制度的內涵義理 。           

<思惟提綱>

1. 子曰:「民可使由之」,是讓民眾去實踐甚麼樣的內涵?

2. 子曰:「不可使知之」,為什麼不要求民眾要瞭解“禮樂所蘊含的義理”?

3. 試想聖人為何要制禮作樂 ? 其目的為何?

4.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實例,只要懂得如何使用即可,不用懂得其中運作的機制,就是「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請舉例。

5. 回顧你自己的品德教育或傳統文化的學習,是不是也是從「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開始的?師長又如何陪伴著你成長?



<義理解釋>泰伯第八第9章

一、引用經文

1. 《中庸‧27》「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 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 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

2. 《中庸‧27》故曰: 「苟不志德,志道不寧焉。」

3. 《孝經‧開宗明義》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                  生也。」

4. 《孝經‧開宗明義》: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
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5. 《弟子規‧入則孝》:「出必告,反必面。」

6. 《孝經‧開宗明義》: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             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                  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脩厥德。』」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一) 本章文意

1.「由」:就是用、從的意思,跟從的從,也就是行、實踐的意思。

2.「之」:李炳南老居士說指的就是政治、教育。古時候怎麼教育為政呢?上一章夫子教我們可以用《詩》、禮、樂來教育、來為政。

3.「民可使由之」:民可使由之就是讓民眾去行、去實踐、跟從這些美好的《詩》、禮、樂的內涵。

4.「不可使知之」:為什麼說不讓民眾知道?

(1) 上一章夫子所說的“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就是拿《詩》、禮、樂讓他們知道,來為政、來教育他們啊。所以《詩》、禮、樂把它用在為政上,可以教化一方百姓,移風易俗、安上治民;用在教育上,就可以把教育者教育成君子和聖賢。

(2) 《詩》、禮、樂,一般的民眾皆可學而行之,都可以拿來學習並且拿來實踐行使的。所以,不可使知之,到底指的是什麼呢?指的需要了解《詩》、禮、樂它如何通往大道的道理;還有呢,聖王他們如何制禮作樂的原理、原則。這一些都是不太容易懂的,即使聖人他要說明也很難用言語來說明。

(二) 聖人制禮

禮樂它是通往大道的方法,大道很難懂,我們就試著來揣摩看看,先就禮。在《禮記》的《禮運》有記載,聖王如何順著天時、地利、人情來制禮。

1.聖人制禮,我懂嗎?

首先就人情來說,我們先試想一下,為什麼要制禮?從人與人之間我們觀察到什麼呢?要怎麼樣可以讓人彼此之間可以和睦相處?如果讓我依著人情來制禮,我能看得懂嗎?我會制出什麼樣的禮來幫助人呢?

2.聖人制禮以疏導人的七情、維護人際關係

(1)我們來看一下聖者,聖人他想要疏導人的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維護十種人際關係,用什麼準則呢?(2)聖者發現:父就要慈、子就要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就用這一些準則,可以讓彼此之間和睦相處、謙讓、避免爭奪,發現禮是最好的辦法。

(2)聖者觀察到飲食男女是人最大的慾望所在,死亡貧苦是人最大的厭惡所在,這最大的慾望和最大的厭惡,構成人日思夜想的二件大事。

(3)人的起心動念,到底是美好還是醜惡,看得出來嗎?如果看不出來怎麼引導啊?所以,除了禮之外,恐怕沒有別的方法可以來弄清楚了。這其中的道理如果要仔細地來分析,來講給民眾們知道是不太容易的。

(4) 如果願意跟著聖者所說的去循這些禮,自然情緒得到疏導,人際關係也處理和諧了。

3. 聖人制禮,取法自天地自然

( 1) 聖人制禮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何時該做?聖人是取法-天地、陰陽、四時、日星、月之圓缺、大地和五行。

(2) 聖人發現以天地為根本,所有的萬物都能夠被包含;以陰陽為大端,人情就可以覺察;以四時-春、夏、秋、冬為關鍵,農時不失,做事情就容易成功;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為主體,所有的事,都發現會有一種周而復始的規則。

(3)我們發現,到底如何取法天地自然的這些規則道理,到底又要怎麼去取法,很多細緻內涵或許我們都不知道。但是,跟著聖者制的禮去做,這時候我們就跟著。

4.跟著做就會得到好處

聖人所講的要祭天、祭地、祭祖、祭山川、祭五祀,我們跟著做就會得到好處。比如祭祖於廟,這時候孝慈之道就會得到推行,人們就會慎終追遠。又如祭地於國,地上的種種資源就可以利用,可以得到珍惜,這時候五穀就會豐收。

5.依禮而行,人生大事就穩穩當當

聖人制禮在人事上面具體的表現,我們就比較清楚。比如,財貨、精力、辭讓、飲食、婚冠、喪祭等等,這些禮儀,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時候應該要怎麼做,只要依照這些禮儀去做,就會慢慢地團體和睦,養生送死、祭祀鬼神這些人生的頭等大事,都可以做得穩穩當當。

6.禮跟我們息息相關,須臾不可或缺

“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 (《中庸‧27》)聖人制訂的禮儀,幾乎方方面面都已經為我們考量到了,或許也只有聖人他才知道,原來禮是跟我們息息相關,而且是須臾不可或缺的。

7.唯有聖人能夠制禮

不是聖人他不講,而是講了我們未必能夠聽得懂。“苟不志德,志道不寧焉。”(《中庸‧27》)如果不是有位、有德、有能的聖者,能夠制出這樣這麼圓滿的禮嗎?

8.依禮而行就可以立身行道

雖然我們不懂,只要願意把他制給我們的禮,用在我們的生活日用與人互動當中,婚喪嫁娶,食衣住行,就會知道如何取捨,就知道可以如何立身行道,得到莫大的好處與幸福。

(三) 聖人作樂

1.作樂,在《禮記•樂記篇》裡面談到很多的這些原則跟方法。2.古聖賢他們在制禮作樂,是為了要教育人民辨別好壞,回到做人的正道上。

2.在制禮作樂的時候,還要依據人的性情,考慮音律的度數、清濁、高下,怎麼樣讓它各得其宜。

3.還有節奏、還有文采要審查,還有要度量這個德的厚薄。德,這個品德的厚薄到底怎麼度量?真的不是我們一般人能理解的。

4.音律的度數怎麼讓它勻稱?章節取棄怎麼安排次序?還有五聲——宮、商、角、徵、羽,各代表什麼?怎麼讓這個親疏、貴賤、長幼、男女之間的這個倫理關係,在樂的表現當中都可以很融洽?還有非常非常多這些先王制樂的一些原則,我們就不一一列舉。

5.這些制樂的原則、形式,我們大部分人可能都不懂,但是這樣美好的樂,於過去來講,聽其雅頌之聲,思想就會純正,人們就會溫柔敦厚。

6.就我們現在來看,如果我們選擇好的音樂,能夠端正的歌詞,我們去深刻去體會樂的作用,我們也可以陶冶內心,產生正直、慈愛、誠信的心。然後我們會感到快樂、心神安寧,心神安寧就會健康,健康生命就會長久,有種種的好處。

(四) 為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夫子為什麼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呢?

1. 其實夫子是要告訴我們,你可以先行後知。眼前有很多東西或許不懂它的道理、它的原則,但是跟著去做,還是會得到好處的。

2. 生活實例

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1)手機

比如我們就不太懂它的硬體、晶片、電路板,種種很多微細的道理、它的原理。我們也不懂得軟體到底是如何設計的,但是只要我們懂得如何使用手機,我們的生活就可以得到便利。我們可以打電話問候父母,我們可以打開蘭若平台,就可以學習傳統文化。

(2)汽車

就像我,我也不太懂得汽車的機械構造,如何驅動引擎運轉,剎車系統我都不太了解,但是我只要懂得怎麼開車,我就可以開著車到處去。

(3)小寶寶喝奶

又比如小寶寶剛生出來,對於為什麼要喝奶?奶它含有什麼樣的營養成份?是不是一定要弄懂才喝?如果都弄不懂,難道就不喝嗎?從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聖賢那一顆無比充滿智慧,又關愛我們的心。

(五) 聖者因為我們不懂,愈加耐心陪伴我們

1. 雖然這些大道,眼前我們不懂,但是,聖者不會因為我們不懂,就算了,他反倒愈加有耐心地陪伴我們,請我們就先跟著做吧。只要跟著做,就能夠走在幸福的大道上。

2. 比如孝順,聖人引導我們,先行後知。

(1) 它是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開宗明義》)為什麼孝順是一切品德的根本呢?為什麼孝順是所有教育產生的一個關鍵呢?還有這是“先王的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

(2) 怎麼產生那些功效的?或許我也不太了解,但是我們只要跟著聖者教導我們如何孝順父母,晨昏定省,然後,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規‧入則孝》),或者種種、種種。我們只要跟著做、做、做、做。

(3)做到最後,我們就漸漸有些條件,這時候或許老師會跟你說:“嗯,始可與言詩已矣。”或者是說: “復坐,吾語汝…” (《孝經‧開宗明義》)師長的教導,這時候我們就能夠聽懂了。先行後知。

(六) 總結:

1. 回憶一下我自己在受教育的過程,當初也有很多其實並不太理解師長為什麼要我讀經,要我做善行,要唱讚頌,做事要注意動機,做完的時候應該要總結,我們要好好的代人著想,等等。

2. 諸多的道理,我都不太懂,但是我就盡力地跟,盡力地跟。很多時候並不清楚的,就這麼一晃眼20年過去,回頭再看的時候,哇,突然發現,在我身上,怎麼師長給我這麼多的寶貝。

3.現在再回頭看,就比較能夠理解這一段被教育歷程它的價值所在。現在也可以活出一個連自己都很意外的生命狀態,就好像坐在黃金的寶堆上,怎麼這麼幸福!

4. 或許有很多人會覺得說:“是啊,這些東西,傳統文化都很好,可是我的孩子聽到這些傳統文化,內心就反彈,就不喜歡,怎麼辦呢?”想當初,我對傳統文化也沒有太多的好感和認識,可是為什麼我就會願意在我不懂的時候就跟、跟、跟,跟著做。

5. 回頭再看,發現原來,我的老師不只是給我講道理,而是他在待人處事、他的一言一行當中,傳遞出來就是道它美好的本身。還有我的師長他流露出一種被傳統文化滋養的歡歡喜喜的樣子,讓我心生敬仰。對,我就要跟老師一樣。這樣跟著跟著,就被老師引領進這一座燦燦的黃金殿堂!

6.這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或許我們自己先行一步,傳統文化拿在自己的身上來實踐。孝順父母,好好的代人著想,去為人謀。漸漸做著做著,孩子就會看到我們被傳統文化滋養得那麼歡喜、那麼快樂,或許這時候,他就會願意悄悄地跟上腳步來。

論 語 泰 伯第八 第8章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白話>
夫子說:“興起在詩,卓立在禮,完成在樂。”
<文義>
1.興於詩 :“興”,興起的意思。“詩”,指詩經。
2.立於禮:“立”,確立、堅定的意思。“禮”,禮儀制度。
3.成於樂:“成”: 完成的意思。“樂”,音樂。
4.夫子用“詩、禮、樂”這三個科目來施教,希望能夠達到“興、立、成”
這三個教育目標。
5.樂是詩譜,詩是樂詞,禮是天然秩序,是人事規範,亦可以說,禮是詩的動作,
詩樂表現皆須依禮成立。
6.詩禮樂是聖人之學的基本修養,是孔門弟子的共同學科。

<思惟提綱>
1.學《詩》是要興起什麼?感發什麼呢?
2.夫子刪節編輯《詩經》的工作。他對《詩經》挑選的原則是什麼呢?
3.“道、德、仁、義” 這四個概念如果沒有禮,不可能實踐出來嗎?
   生活中有什麼例子呢?
4. 盡美盡善的樂可以對教化產生怎麼樣的影響呢?
5. 我們怎麼幫助下一代去偽存真,幫他們建立起一個清晰的行為原則呢?


<義理解釋>  16分37秒
一. 引用經文
1.《尚書·舜典》:“《詩》言志。”學《詩》就是為了要立志。
2.《毛詩序》:“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3.《論語·里仁·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4.《論語·里仁·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5.《論語·衛靈公·31》: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6.《論語·為政·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7.《詩經·蓼莪》:“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扶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複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
8.《詩經‧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
9.《論語·八佾·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
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10.《論語·季氏·13》:“不學《詩》無以言”
11.《毛詩序》:“《詩》發乎情,而止乎禮。”
12.《中庸-第一章》:“ 發而皆中節,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
13.《禮記·曲禮》:“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
14.《論語·里仁·18》:子曰:「事父母幾諫。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15.《論語·為政·20》:子曰:“ 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
16.《弟子規》:“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
17.《論語·季氏·13》:“ 不學禮,無以立。 ”
18.《禮記·曲禮》:“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 ”
19.《禮記·樂記》:“ 樂者,天地之和也。 ”
20.《論語·述而·13》:“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
21.《論語·八佾·25》:“子謂《韶》: 盡美矣,又盡善也。 ”
22.《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卷第三》樂“養人之性情,蕩滌其邪穢,消融其渣滓”
23.《論語·八佾·23》: 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
                     繹如也,以成。」“

二. 重點摘記
泰伯第八 第8章   講師:張慈方    16分37秒

(前言)
我們一起來學習《泰伯第八篇》第八章。泰伯這一篇我們談到的是至德。這樣的品德修養、心胸格局,到底是如何培育出來的呢?
(原文)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一)消文及註釋
心智、志向,是從《詩》而興起的,要學《詩》。(興於詩)
要能夠和人相處,立得住腳,立身行道,就要學禮。(立於禮)
最後,一個人的修養完成,就要靠樂。(成於樂)
夫子是用“詩、禮、樂”這三個科目來施教,希望能夠達到“興、立、成”這三個教育目標。

(二)興於詩
1. 學《詩》為了立志
(1)“興”,朱熹先生說,就是興起的意思。教育最開始就要先學《詩》。
   學《詩》是要興起什麼?感發什麼呢?
  《尚書·舜典》上說:“《詩》言志。”學《詩》就是為了要立志。
(2)什麼叫志呢?《毛詩序》裡面說:“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志”,就是心之所向。
(3)我們可以體驗一下,平常我們起心動念,真正內心的所志、所願是什麼?
  閒來沒事,起心動念,不是今天吃些什麼?等一下去哪裡玩?有什麼好看的?
  有什麼新鮮的?遇到困難,覺得辛苦的時候,心裡就開始怪東怪西,怨天尤人。
  最好事情都由別人來做,好處都給我。有時候不順心,還會想要傷害別人。
(4)我的老師說:平常我們的起心動念,真正的所志所願,總不外乎就是配我胃口的。
  換句話說,就是隨著自己的習氣走的東西。

2. 學《詩》讓人想效學聖賢
(1)我們和君子心裡面的志向,有差距嗎?
“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 “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君子謀道,小人謀食。”君子想的總是別人,小人想的總是自己的好處。
(2)起心動念、所思所願,會影響一個人生命的目標,生命的高度,它會決定我們將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
(3)所以夫子選擇詩詞歌謠,來做思想基礎建設。因為夫子看到,這些詩詞歌謠非常
  淺白易懂,在反覆吟唱的音樂中,一而再,再而三,很容易地打動人心,引發感情。
(4)所以夫子他說,吾自衛返魯之後就開始,刪節編輯《詩經》的工作。那《詩經》挑選的原則是什麼呢?“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5) 也就是可以引導我們思想上面,去惡從善的這一些詩歌。它可以讓我們發起想效學聖賢,學君子的志向。就像朱熹先生說的,“ 故學者之初,所以興起其好善惡惡之心,
  而不能自已者,必於此而得之。 ”

3. 《詩》讓我們的心“去惡從善溫柔敦厚”
(1)比如說,像《蓼莪》這首詩裡面我們讀過: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扶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複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
 昊天罔極! ”讀著讀著,是不是會讓我們內心興起一種,“哎呀,我的父母親真是
 恩德浩大。我得要好好想到他的辛苦,趕快把握時機好好孝順父母。 ”
(2)比如我們讀到《木瓜》詩:
 “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
 人家雖然送我的只是非常平常的瓜果——木瓜、木桃、木李,
 但是我回送的卻是一些像 瓊琚、瓊瑤、瓊玖這樣的美玉。
(3)不是回不回報的問題,也不是等不等值的問題,而是啊,我非常珍惜這份真誠的感情。(4)是不是讀著讀著,我們的內心就會興起一種想法:
“對呀,就應該這樣!雖然他對我不太好,但是我應該要像詩裡面所說的君子,
  好好地去對待他。不是公不公平的問題,而是' 我欲仁, 斯仁至矣。 ”
 是不是讀著讀著,我們的心就溫柔敦厚,心就去惡從善,“ 思無邪 ”起來了呢?

4. 不學《詩》無以言
(1)就像子夏應該也是讀《詩》吧,子夏和夫子,有一個“興於《詩》”的很好的例子。
 就是子夏讀了這個《詩經·衛風. 碩人》篇,他就來問夫子:
“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
(2)夫子呢,就用繪畫的比喻來引導——“ 繪事後素 ”。讓讀《詩》的子夏他可以舉一反三,從繪畫聯想到:是不是啊,這個老師講的意思就是,禮儀也跟繪畫這些事情一樣,是居於後的,所以說“ 禮後乎 ”。
(3)沒想到,夫子對子夏的回答非常滿意,你竟然會觸類旁通,所以就回答他說:“ 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
(4)所以夫子就跟他的兒子伯魚說:“兒子啊,你學《詩》了沒?你要學《詩》哦!為什麼?不學《詩》無以言哦!”因為,我們說出來的話,可能會言之無物,也可能說出來其實就是代表我們生命的方向。

(三) 立於禮
1.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1)學《詩》之後還必須學禮,才能夠立。立什麼呢?
  學《詩》立起來的志,它必須要透過禮才能夠在我們身上去實踐出來,去站起來。
  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2)《毛詩序》裡面說:“《詩》發乎情,而止乎禮。”
(3)雖然學《詩》讓我們感發了情感, 立了志,但是落到生活當中、待人處事當中,
  畢竟我們是普通人,情緒啊,或者配胃口的老習慣,還是會常常跑出來。怎麼辦?
  這時候我們就用禮去節制它。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我們的視聽言動必須要達到禮的標準。這樣我們才可以“ 發而皆中節,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
(4)這時候大家一團和氣,秩序井然,這些立的志會因為禮的協助,才有機會在我們身上
  實踐出來。
(5)《禮記·曲禮》篇也說到:“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 “道、德、仁、義”,
  這四個概念如果沒有禮,它不可能實踐出來,在我們身上住下來的。

2. 以禮實踐孝順
(1)我們就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也知道要好好孝順父母啊,但是面對父母有過失的時候,我們會怎麼做呢?  會不會呢動不動就板起臉孔,疾言厲色地把父母親訓斥一頓,還說“我是為你好,你得改啊!你得改啊!”如果是這樣,很可惜,我們為人子女的孝道就立不起來了。
(2)那該怎麼辦呢?依禮行事。為人子女,這時候我應該用什麼標準呢?夫子教我們說:“幾諫。”用委婉的語言跟態度去勸諫,不斷地說、不斷地說。
(3)如果父母親“見志不從”怎麼辦?要繼續,“ 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慢慢地說,心存敬意,對很有恩的父母親,不斷地、不斷地想盡辦法讓他開心。
(4)讓他開心之後說不定呢,我們講的話他就有機會慢慢地去調整。這樣我們為人子女啊,這個孝道才有機會立得起來。

3. 以禮實踐慈悲寬容
(1)又比如我們面對部屬員工,他把事情搞砸,我們怎麼對人呢?
  如果總是一副尖酸刻薄、得理不饒人、咄咄逼人的樣子,在員工的心裡面啊,
  早就對我們失去了尊重,可能還會對我們暴慢、不信、鄙倍。
  這時候我們當人家老闆的道,就立不起來了。而且啊,還會有被羞辱的危險。
(2)依禮而行該怎麼做?
  夫子教我們:“ 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
  或者是“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
  人家是打自內心裡面就會尊重你,喜歡你這個老闆。
(3)所以夫子說:“ 不學禮,無以立。 ”
 《禮記》的《曲禮》也說:“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 ”

4. 掌握禮的核心-仁心
(1)可是有人會說:“禮這麼多,這麼繁雜,我哪裡記得住啊!”
  其實掌握住禮的核心,就是一顆願意待人著想的心,尊重別人的心。
(2)當我們內心居仁了,自然行為就有義。
(3)我們願意克己復禮,克制自己情緒和習慣,在互動的時候多為別人想一下、
  考量一下、尊重一下,自然就不會那麼難。

(四) 成於樂
1. “ 樂”讓我的身心與天地合一
(1)心志從《詩》而興,由禮而立而實踐,最後完成的階段就要靠樂了。
(2)在《禮記》的《樂記》裡面說到:“ 樂者,天地之和也。 ”
 真正的樂,可以讓我們的心和我們的身,可以整個和天地合而為一。
(3)就像孔子他說:“ 吾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
 沒想到,《韶》樂竟然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為什麼呢?
 子謂《韶》:“ 盡美矣,又盡善也。 ”
(4)舜他一生的成就,整個都包含在《韶》樂裡面。因為他一生的事業跟功德,是非常
 盡善盡美的,他得到這個天下是禪讓得來的。因為大家都覺得他是品德非常圓滿,
 公認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所以把天下讓給他。
(5)所以韶樂也可以說,是舜他涵養品德到達這種至德所凝聚出來的。

2. “ 樂”的教化作用
(1)朱熹先生就說,其實樂可以“養人之性情,蕩滌其邪穢,消融其渣滓”。
(2)怎麼去把這些渣滓把它去掉呢?其實,就是我們在音樂當中,比如就像夫子和魯太師樂曾經談過的,在唱這個過程裡面,一邊唱一邊思考,結合著這個歌詞,然後想想我們心裡面原本的志向。
(3)想著想著其實就慢慢、慢慢地,“純如也,皦如也”。特別多那種負面的狀態,憂悲苦惱的狀態就會被慢慢地消除,我們會感到一種純淨光明、美好積極的狀態,漸漸地體會到那種聖人他內心裡面的那種心志。
(4)或者是說,就像朱熹講的,我們會體會到那種仁德之心,體會到那種相順於道德的
那種狀態。
(6)而且內心裡面我們就會慢慢想:
“對!這個就是我要做的,我就要和他一樣,我就要決定當一個君子。”
  這種決定跟力量、信心,是會越來越強的,甚至久久不去。
(7)這樣啊,把我們的教育也就算是告個階段,“以成”。
   所以呢,樂可以怎麼樣呢?
  養人性情,潛移默化,內心還會淨化,有這種教育作用。

3. “ 樂”要盡美,更重要的是要盡善
要能夠發生這種效果的樂,除了它的形式、旋律要盡美,更重要的是要盡善。它背後有一顆心的存在,這顆心是什麼呢?就是“興於《詩》”的內涵,它是樂的主體。

(五) 結語
1.  本章夫子點出非常奧妙的施教原則:“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1)“興於《詩》”,有人引導我們立志嗎?我們看的書、看的影片,是可以“思無邪”的嗎?我們輸入的軟件,會不會決定我們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呢?
(2)“立於禮”,如何與人互動相處呢?行為知不知道如何抉擇呢?學規矩,其實不是痛苦而是幸福,知道嗎?
(3)“成於樂”,學的音樂內容和形式、還有歌詞,挑選過嗎?知道它有很強的影響力量,會把我們的心,還有各種東西凝合在一起發生一種變化嗎?有這樣的輸入,自然就會有怎麼樣的輸出。

2. 我們有幸學到傳統文化,更要努力來幫助下一代。
(1)想想自己在這樣的年紀,竟然還可以學到傳統文化,可以學習經典,而且還有師友來管著我的規矩、管著我的習慣、管著我的行為,想一想真的很幸福。
(2)但是在這個幸福之餘,望眼現在這一個價值觀非常混亂的時代,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孩子,就像海綿一樣,各種好的、壞的都吸進來。我們怎麼幫助他們一把,幫他們去偽存真,幫他們可以建立起一個清晰的行為原則,讓他可以去面對父母、師長、朋友。甚至有些空白時間,停下來注意下自己的感受、別人的感受,讓他的內心也有片刻的寧靜和和諧。
(3)這或許是我們可以一起來做努力的。

論語 泰伯第八 第7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白話〉
 曾子說:「讀書人的心志不可以不遠大堅毅,因為所擔負的責任很重大,而所要行走的路程又很遙遠。以弘揚仁道當作自己的責任,這責任不是極重大嗎?而且要一直擔負到死為止,負責的時程不是很久遠嗎?」

〈文義〉
1. 士,學者之稱,即讀書人,有品德的知識分子。
2. 弘毅:心胸弘大,意志剛毅。弘,指心胸寬廣。毅,指意志剛強堅忍。 
3. 已:終止。
4.古時民眾大致分為士農工商四類。農工商是生產者與營利者。士則不生產,不營利,而盡全力學道。道有體用。用就是行仁。士有通達時,也有困窮時。通達時,即須以仁來治國平天下。困窮時,也要盡力宣揚仁道。一日不死,一日不休。

〈思維提綱〉
1.您還記得《論語․泰伯》之前,夫子對士的定義標準嗎? (〈里仁․9〉)
2.曾子此章對”士”的標準為何? 您覺得當今之世,儒家所言之士還存在嗎?
3.對於本章,您有什麼體會和自我期許?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補充資料
1. 錢穆《論語新解•泰伯篇第八•七》:本章以前共五章,皆記曾子語。首記曾子臨終所示畢生戰兢危懼之心。次及病革所舉注意日常容貌顏色辭氣之微。再記稱述吾友之希賢而希聖。以能問於不能,是弘。大節不可奪,是毅。合此五章觀之,心彌小而德彌恢,行彌謹而守彌固。以臨深履薄為基,以仁為己任為量。曾子之學,大體如是。後兩章直似孟子氣象,於此可見學脈。

2. 《論語•述而•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3. 《印光法師文鈔》: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淨土引用成為淨土法門法語: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4. 淨土法門法語: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引自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0/103154.html  )

5. (1) 羅振玉編錄《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忠臣無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2) 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卒,子夏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6.《論語•雍也•9》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孟子•盡心上》原句為「…. 古之人,得 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8.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夫以數千年文明之中國,人民之眾甲大地,而不免近於禽獸,其誰之恥歟?顧亭林曰:天下興亡,匹夫之賤,與有責焉已耳!」


二、重點摘記

(一)文義解讀:
1. 曾子說, “ 士” 立於天地之間,當格局寬廣,心不止於自己,此之謂“ 弘” ;還要堅強決斷,不達目標,誓不罷休,此之謂“ 毅”
2. 因為士任重而道遠,非弘大不足以擔重任,非強毅不足以行道遠,以實現仁德於天下為自己的使命,責任怎能不重大?追求理想,至死方休,道路怎能不遙遠?
3. 本章讀起來和上一章同樣大氣磅礴,非常有感染力。曾子之所以能說出這樣有氣勢的話,正是因為這是他自己生命的寫照,他以這樣的標準去做了,他也做到了。
(二) 《論語》中的「曾子」之學
1. 《論語》全篇直接引用曾子的話,大概是十一章,此處連續出現五章,其中必有用意。
2. 回顧:
(1) 第三章記錄的是曾子生命終時,所顯現出的畢生一以貫之的戰戰兢兢畏懼之心,這是克己修身。
(2) 第四章講曾子重病時,以臨終遺教的方式勸諫孟敬子,要注意日常的容貌、顏色、辭氣等細微之處,這是誨人不倦。
(3) 第五章曾子回顧了昔日同窗顏回,以能問於不能、有若無、犯而不教、虛懷若谷的境界,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 “ 弘 ” ;第六章講託孤寄命,大節不可奪,這是 “ 毅 ” 。
3. 錢穆先生說:「合此五章觀之,心彌小而德彌恢,行彌謹而守彌固。以臨深履薄為基,以仁為己任為量。曾子之學,大體如是。」 意思是曾子之學的全部內涵,大概盡顯在這裡了。
(三) 何謂士
1. “ 士人”,是指立志成賢的讀書人,他還沒有達到君子的境界。在古代,一般有四類的工作,所謂「士、農、工、商 」,“ 士人 ” 就是讀書人,“ 農 ” 是農民,“ 工 ” 是工匠、工人。“ 農工商 ” 都屬於生產經營者,而唯獨 “ 士 ” 不從事生產。“ 士人 ” 做什麼呢?就是全力以赴學道、弘道,“ 士 ” 在社會上最受尊重,因為他們不為名,不為利,就一個目標,志於道。
2. 士修身立德,為世間人做好榜樣。他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教學,把聖賢的道理教給大家。 
(四)古代之師與師道
1.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古代的老師是不收學費的,你拿一塊乾肉來拜師,老師都會很認真地教你,所以人們會尊重他。有心想要學習的人,他們會主動上門拜師,老師不會去招生,這是中國古人的“師道 ”。
2. 就是“ 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只有學的人求著學,沒有教的人求著教的。
3. 現在的教育反過來了,在很多學生心裡,我來學習是交換來的,我交了學費,理所當然你要教我。學生對於老師很少談得上恭敬了。
4. 中國古人的師道尊嚴,更符合教與學的規律。求學,只有我們學的人求著學,真有要學的心,才能學得到;沒有求學的心,老師怎麼教都教不進。學的人,最重要的是對老師要有恭敬心,所謂“ 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 ,這就是“ 師道” 。

(五) 古代師生之情
1. “ 士人” 教書不收學費為條件,不為名利而教,學生中家境富裕的子弟,有條件可以供養老師,沒有條件家境貧寒的學生,很多時候,老師不僅不收學費,甚至還會幫助倒貼他們。
2. 古人講「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生之間,真是情真意切,情同父子。孔子死後,很多弟子都以父親之禮儀對待孔子,為其服喪三年。子貢更是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墳六年。老師真正受世人敬仰,因為他們的德行是自己做出來的。
3. 士” 排在“ 士農工商”第一位,跟現在不同。現在最尊重什麼?有錢人,成功的商人。不過,換句話說,現在真正的“士人”,也很少了。很難找到「以仁為己任,死而後已」的人,真要是有這樣的人,大家自然還是會尊重他的,還是會把他排到第一位。
4. 現在的“ 士人”確實是難找了,可是我們也沒有必要抱怨,責怪。與其希望別人做“ 士人”,不如自己來擔當,自己立志「以仁為己任」,這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使命感。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帶著使命來的,我們第一個使命就是要成就自己,然後還要弘揚聖人留下來的經典、教誨,幫助大眾一起成就。

(六)弘毅---以仁為己任
 1. 也可以把 “ 弘 ” 解釋為弘揚大的志願。“ 弘” 最重要的內涵是廣大,見識學問,一切都要廣大,格局要寬廣。那 “ 弘 ” 是怎麼來的呢?是學來的,是從好學中得來的,是像孔子、曾子、孟子這樣的師長教的。其實做人做事的很多道理,我們也知道。我們當然明白,做人的格局要弘大,做事呢要堅強、果決,可是真正遇到事情,做到就很難。。
2. 為什麼不能做到 “ 弘毅 ” 呢?現在想來,大概是因為我們沒有高遠的目標,沒有「 以仁為己任 」。俗話說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沒有高遠目標的格局自然會小,我們所關注的就是眼前的一些小名小利,要麼為得到小名小利而沾沾自喜,要麼為失去小名小利而憤憤不平,怨天尤人,自憐自艾,路自然是越走越窄,心胸也越來越狹隘。有關資料顯示,現在全世界抑鬱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我想大概也與此有關吧。

3. 周公、諸葛亮、文天祥,他們為什麼能夠做到「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因為他們確立了「以仁為己任」的高遠的人生目標。 雖然身居高位,但是和「身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的顏回,生命的方向是一致的。高遠的目標,宏大的格局,強人的毅力。「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一息尚存,不達目標,矢志不懈,至死方休,這是聖賢的境界。
4. 看起來我們離這樣的境界很遙遠,但不需要妄自菲薄。我們現在推動更多的人學習《論語》,弘揚傳統文化,還真是有點像 “ 士人 ” 所做的事業。義工放棄了很多自己的休息時間,放棄了很多經濟利益,承擔了很多利益別人的善行,這其實已經是 「 仁以為己任」了。
5. 感謝引導我們的老師,讓我們看到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方向,看到建立生命宗旨的意義。因為老師這樣的引領,我們也承擔了很多之前想都不會想的善行,我們的生命呢被賦予了新的價值,生命的格局自然慢慢會打開,我們正朝著 “ 弘毅 ” 的方向前進。遇到好老師的引導,實在是我們的幸運。
(六) 結攝
1. 「 仁以為己任 」 至少有兩層意思:第一是我們自己要行“仁”;第二是要將聖賢之道廣“弘”。實際上,我們自己勵行仁道,就是最好的弘道。
2. 每個人生於天地之間,都有很多責任和使命。我們有親人、子女、朋友、領導、下屬,乃至於偶然相遇的陌生人,假如我們可以以一顆至誠的心,對待遇見的每一個人,對待我們經歷的每一件事,都做到盡自己應盡的責任,用曾子的教誨,常常省察自己。就是向 「 仁以為己任」 跨出了一大步。
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當代青年人要勇於擔當,承當起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和人民的幸福。是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的 “ 士人 ” 胸懷,我們常常可以用這句話來策勵自己。老師

論語 泰伯第八 第6章-2

「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 ? 君子人也 !」

<白話>
曾子說:「面臨國家存亡的大關節時,不會為一切的利害改變其意志,不會改變他的承諾;這樣的人是君子嗎?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君子。」

<文義>
1. 大節:國家存亡的大關節,個人死生之重大關節
2. 奪:是指被迫改變。
3. 君子人「與」:平聲,疑辭。
4. 君子人「也」:決辭,肯定的意思。
5. 君子:其才可以輔幼君、攝國政,其節至於死生之際而不可奪,可謂君子矣。(朱熹《四書集注》)
6. 「君子人與 ? 君子人也 !」:設為問答,所以深著其必然也。程子曰:「節操如是,可謂君子矣。」(朱熹《四書集注》)

<思惟提綱>
1. 讀這一章,您有感受到做一個君子,他內心裡的那種浩然正氣嗎?
2. 這種浩然正氣是中華文化的傳承力量,想想看,從哪些人的身上,您曾經感受到這種力量呢?
3.我要怎麼努力,讓自己也能培養出這種「臨大節而不可奪也」的志氣呢?

<義理解釋> 10' 30"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孟子‧滕文公下‧2》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論語‧子罕‧25》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 文天祥《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文天祥遺書:「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5. 《論語‧泰伯‧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二、重點摘記
(一)今天的學習重點---「臨大節而不可奪」
我們繼續學習《論語·泰伯篇》第六章,經過昨天的學習,對託孤寄命的意義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也了解了周公、諸葛亮託孤的典故,今天我們重點來體會「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內涵。原文: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二)本章氣勢澎湃,是曾子浩然之氣的傳承
這一章一氣呵成,讀起來非常有氣勢。
1.在《孟子》也可以看到這樣的氣勢。《孟子》的一段話:「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一段話,語言的節奏和張力,那種澎湃得如大江東流的氣勢,是不是和本章曾子講的這段話,如出一轍呢?
2.孔子也說過:「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也是一種氣勢,這種氣勢,就是一氣貫注。
3.這種浩然之氣是文化傳承的力量
從孔子到曾子,再到孟子。我們可以看出一種偉大的文化傳承,一種浩然之氣的傳承。儒家是入世的學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子是傳承孔子心法的弟子,被稱為宗聖。是一個道德要求極高的人,一生戰戰兢兢,死而後已,推崇社會責任與正義,以傳承儒家文化為己任,孟子的浩然正氣,正是由曾子一脈傳承而來。貫穿中華文明的發展史,我們能夠清晰的感受到文化傳承的力量。中華民族歷盡滄桑,卻始終屹立不倒,中華文明五千年傳承不滅,生生不息的奧秘,也許正在於此。

(三)臨大節而不可奪也的榜樣-文天祥
要談臨大節而不可奪也,不得不提到一個名字——文天祥。
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曾寫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話我們都很熟悉,但是我們不熟悉的是這位大義凜然的英雄,正是儒家思想培育出來的真正的孔孟弟子。
2.文天祥的生平
他上半生是一位風流放蕩的花花公子。他在做太守的時候,從早到晚喝酒聽歌,真是可謂不拘小節。可是當國家大難來臨的時候,他連自己的夫人、兒女告別的時間都沒有,散盡家財招兵抗敵,最後不幸被俘。尤其難得的是他被俘以後,不為女兒生命安危所脅迫,不為高官厚祿所動,從容就義,所謂「慷慨捐生易,從容就義難。」
3.忽必烈對他尊崇又看重
元始祖忽必烈對他十分的尊崇,十分地看重,文天祥被俘以後,忽必烈一直捨不得殺他,留著宰相的位置,苦苦規勸了他三年,只要他一點頭,馬上可以一人以下萬人之上。忽必烈甚至親自和他談過好幾次,口口聲聲尊稱他為「文先生」,非常誠懇地請他出山,可是他始終不答應,就這樣在牢裡待了三年。
4.文天祥誓死不投降、不變節
最後一次忽必烈談話時,文天祥對忽必烈說:「您既然這樣推崇我,我非常感謝您,可以說您是我的一個知己,既然咱們是知己,我請求您成全我。」聽到這樣的話,忽必烈知道是實在沒有辦法了,於是答應了他說:「好吧,那就明天吧。」文天祥聽了這句話,馬上跪下來說:「謝了!謝了!」。
5.文天祥從容就義
在公元一二八三年一月九日這一天,文天祥以華麗謝幕的方式,走完了人生最後的道路。當他被押上刑場的時候,監斬官還問他有什麼想法,只要他後悔,馬上可以不死,但文天祥不為所動,在問明南面的方向之後,跪地數拜。然後,從容就義。而在他從容就義之後,人們在他衣帶上發現了他最後的遺言,遺言是這麼寫的:「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6.文天祥寧死不可奪其志,是以仁為己任的擔當。
文天祥真正是做到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臨大節而不可奪其志也。」連當時元朝人也都豎起大拇指,敬佩他是南宋的奇男子,真正的大丈夫。文天祥臨刑前向南數拜,絕不是對南宋的愚忠,此時此刻,南宋已經不復存在。他寧死不降,不可奪的是他那一份愛國愛民之志,他忠的是內心的道德準則、人生宗旨,是以仁為己任的擔當,是不朽的中華民族的精神之魂。
7.像文天祥、史可法、乃至近代史上為了民族大義而心盡力竭,即至於死的無數仁人志士,他們代表的是民族的氣節,傳遞的是民族的靈魂,這種文化傳承裡蘊含的氣節和靈魂,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命脈之源。

(四)反思自己的責任---傳承中華文化
1.現今中華文化衰微,受到物慾洪流的威脅
中華文化傳承至今,經歷了近代史上一百多年的戰爭摧殘、以及各種浩劫。現在中華民族的中華文化,實際上已經到了衰微的程度,整個社會物慾橫流,物質利益幾乎主導了我們的世界,當一個民族的文化沒有傳承人的時候,其實是一個民族即將滅亡的徵兆。
2.文化傳承是我們不可推卸的使命
復興中華文化是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炎黃子孫,不可推卸的使命。就好像老祖宗在給我們託孤寄命,託的是文化傳承的命脈,比百里寄命還要重要。
3.我們要承接這份囑託,做一個道德擔當的人。
我們反觀自己,在這樣一個關乎文化危亡的關鍵時刻,我們能不能承接這樣的囑託呢?能不能夠臨大節而不可奪呢?當名利現前的時候,我們能否堅持我們的人生宗旨和目標呢?我們能作為一個道德擔當的人嗎?
4.如何做到臨大節而不可奪,在下一章的學習。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做到臨大節而不可奪?有些人卻在小名小利面前迷失呢?通過下一章的學習,我們會更清晰,作為一個立於天地的人,有明確的生命宗旨是多麼的重要。

(五)總結與勉勵
1.本章的學習,也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儒家的學問並不是死讀書,讀死書,並不是「之乎者也」、「文乎、文乎」的文言文,儒家教育的目標是為了建立崇高的生命目標,是為了培養高風亮節、德才兼備、胸懷天下的棟樑之才,是為了培養曾子眼中的君子,是為了培養孟子眼中的大丈夫。
2.下一章就會講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弘揚傳統文化,這個事業是宏大的,但也是艱難的,要有堅定的毅力,需要走很長、很艱辛的路,才能夠完成這樣的使命。
3.這一生我們要努力做一個君子,修養自己的德行。學習《論語》要努力成為《論語》本身,不只是在文字上學,最重要的是把自己變成《論語》,做現代的孔子,現代的顏回,現代的曾子,只有這樣才能無愧於老祖宗。

論語 泰伯第八 第6章-1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 ? 君子人也 !」」 

<白話>
曾子說:「可以把六尺的孤兒託付給他,可以把國家的大事寄託給他,面臨國家緊急關頭,也改變不了他的志節。這樣的人可稱是君子吧?這樣的人真的是君子啊!」

<文義>(僅針對今天背誦進度的部分)
1.六尺:古人以七尺指成年。六尺,十五歲以下。
2.孤:指託孤,受前君之命輔助幼主。
3.寄:寄託、委託。
4.百里之命:「百里」,指大國。「命」,謂國之教令。

<思惟提綱>
1.本章曾子說,什麼樣的人,可以算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2.一個人受人囑託,在面臨緊急關頭、生死關頭,也不會變節。您認為這個人一定具有什麼條件或特質?
3.古人多有託孤典故,您可以舉例嗎?
4.現今少有託孤現象,託付卻是常事,可能來自父母或來自師長。
(1)想一想,父母對我的囑託、師長對我的囑託是什麼?
(2)我很看重嗎?我該如何做?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蕅益大師《論語點睛‧泰伯》:「有才有德,故是君子。末二句,是贊體,非設為問答。」
2.《弟子規》:「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3.《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二、重點摘記
(原文)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一) 文義
1. 可以托六尺之孤
曾子說:“可以托六尺之孤。”“托”,是託付。“六尺之孤”,是指未成年的幼君。古人七尺稱為成年,六尺指未成年,一般指十五歲以下。“ 可以托六尺之孤 ”,就是可以將未成年的幼君交給他輔佐。
2. 可以寄百里之命
“寄百里之命”的“寄”,也是寄託的意思。古代諸侯國受封國土,周朝的時候,大概一百里一個諸侯國,所以“百里之命”,是指一個諸侯國的政令,是一個諸侯國的至高的權力。“可以寄百里之命 ”,就是可以將一個諸侯國的政令託付給他。
3. 臨大節而不可奪
“臨大節而不可奪”。“大節”,是指國家的安危,個人死生之重大關節。“奪”,是指被迫改變。“ 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是指面臨著國家存亡的大關節時,就是最危難的時刻,他也不會改變意志,不會改變他的承諾。
4. 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 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 這樣的人是君子嗎?曾子認為,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君子。所以只有君子可以託孤,可以寄命,任何事情都可以委託他來辦,因為他是最可靠的,最值得信賴的。可靠的原因是:因為他有這個人品,有這個德行,當然還要有才能。

(二) 蕅益大師的批註
1.“有才有德,故是君子。”德是根本,但是君子不只是要有德,他也要有才華,有能力才行。沒有能力、沒有才華,怎麼輔佐幼兒來治理國家呢?所以君子的德行根本奠了以後,還要繼續求學,增長自己的能力,所謂“有一事不知,是君子所恥。”
2.蕅益大師最後說:“君子人與,君子人也!”這兩句是讚體,讚的是君子的本質。本質是什麼呢?一個是德,一個是才。德才兼備,才堪稱君子。

(三) 歷史上託孤寄命的典故
歷史上託孤寄命的典故有很多,有的成功輔政,順利完成幼主親政前的過渡;也有呢,鵲巢鳩占;也有費盡心力最終亡國的。無論成功與否,能夠如本章所言,能夠臨大節而其志不可奪的人,都可以稱為是真正的君子。

【典故一 】周公輔佐成王
託孤中比較早的,且一直被人稱道的是周公輔成王。
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武王平定殷商之後就英年早逝,周成王當時十三歲,剛剛建立周王朝,還不穩固,內憂外患。
2.周公受武王所託,盡心盡力輔佐成王,管理國事。託孤重臣,手握大權,代行皇權,遭受猜忌、非議,難以避免,周公也是如此。但他面對非議和流言,並沒有退縮,而是向朝廷重臣召公,披肝瀝膽地表露心跡,最終是感動了召公,消除了誤會,安定了內部。
3.後來,他又費了三年的工夫平定了武庚的叛亂,並且新建了一座都城,叫洛邑,也就是今天河南的洛陽市。
4.周公輔佐成王執政了七年,總算把周王朝的統治鞏固下來。他還制訂了周朝一整套的典章制度,到周成王滿二十歲時,周公把政權交還給成王。
5.周公還制禮作樂,他創立的一系列的措施,不僅穩定周朝的天下,對於後世也是影響巨大。
6.周公在內憂外患,國家危亡之機,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終不負所託,是真正的聖人。歷史上最完美的託孤莫過於此。

【典故二】諸葛亮輔佐劉禪
1.三國時期,諸葛亮也是這樣一位賢者。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做他的宰相,幫助劉備創建帝業,建立了蜀國。
2.劉備去世前在白帝城,請求諸葛亮輔佐自己的幼子劉禪繼承帝業。劉備在臨死前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嗣子可輔則輔,不可輔則取而代之。”諸葛亮立刻跪下來說:“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3.諸葛亮沒有食言,不管劉備的兒子如何的不爭氣,他還是竭盡了畢生的精力輔佐劉禪,最後病死在出征的途中。
4.且不論政治的得失,劉備對於諸葛軍師的這份至誠與信任,諸葛亮為了主公的這份囑託,鞠躬盡瘁的這種奉獻,至死不逾的堅守,著實令人感動。
5.諸葛亮也是當之無愧的“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的君子。這是從歷史上講大的託孤寄命。

(四)古人多有託孤典故,現今則少
1.其實古人,朋友身故,照顧朋友孩子和家庭的典故也很多,人與人之間那種守望相助的情義真是彌足珍貴。現在這個社會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少了。
2.當我們仔細去想的時候,可能會悲哀地發現,我們身邊值得自己託付的人竟然很少,於是我們會抱怨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為什麼沒有人值得我信任呢?
3.反過來想想,我又值得別人信任嗎?我能受得起別人的囑託嗎?我自己現在反省自己,覺得實在是慚愧。不用說對外面的朋友,即使是對自己最親的親人,我對於他們其實都很少真正的用心,甚至還會為一點小事斤斤計較。
4.有時候偶爾為他們做一點事,常常會氣勢壓人;如果他們稍微對我多提些要求,內心就會生起一種不耐煩,甚至是抱怨。

(五)現今託孤少有,託付卻是常事
1.生活中託孤寄命這樣的大事,我們很少有機會碰到,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託付與被託付,卻一直在發生。
2.父母讓辦的小事是託付;領導交待的工作是託付;朋友對你的請求是託付;孩子對你的期待也是託付。就算是上課不遲到、開車不違章、不亂扔垃圾、少用一個塑料袋,這樣一些看似很小的事,其實都是託付。
3.上課不遲到,是老師的託付,是家長的託付;開車不違章,是警察的託付,也是關心你安危的家人的託付;不亂扔垃圾,是環衛工人的託付,也是城市文明的託付;少用塑料袋,是我們老師以及眾多有識之士的託付,也是我們賴於生存的地球母親的託付。

(六)每一份的託付是一份信任,我該如何做呢?
1.這每一份託付背後都是一份信任,一份期待。對於這每一份囑咐、囑託,我們很看重嗎?對於這每一份的信任,我們很珍惜嗎?我們是臨大節而不可奪呢?還是稍有困難就給自己找一萬個理由打退堂鼓呢?
2.現在我們比照君子的境界,我們肯定會有差距,甚至差距很大,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3.聖人其實早就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即使我們眼前看起來很差,有種種的問題,有很多不好的習性,可是有問題並不可怕,人最大的悲哀:是明明自己有問題卻不知道,明明自己病了卻不知道找醫生。
4.所以我們不需要氣餒,《弟子規》云:“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聖賢也是由凡夫一步一步修為而成的,我們只要找到這一條向上攀登的路,就有希望。
5.這條路就是很多人苦苦追尋的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有師長的引導和聖賢教誨的陪伴,我們其實是很幸運的。
6.我們只要依照經典的內涵去觀察、反省自己,去反覆的實踐,對待別人囑咐的事,就像對待自己的事一樣努力,甚至更加盡心,敬事而信,以恭敬的心對待萬事萬物,以誠信對待每一個人。
7.我的老師說過:只要我們堅持走在這條路上,有一天,我們會成為《論語》本身,我們的生命會散發出《論語》的馨香,我們會成為很多人信任的人,我們的身邊也會圍繞著很多值得我們信任的人,那將是多麼美好的世界。

論語 泰伯第八 第5章-2

5-1: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

5-2: 有若無,實若虛 ,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白話>

5-1: 曾子說:「自己才華橫溢卻向俗人請教,自己知識淵博卻向不懂的人請教;

5-2: 有知識謙虛為沒知識,有才能謙虛為沒才能,從不計較別人的無理冒犯。從前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下過工夫了。」

<文義>

1. 「有」若「無」:「有」,有知識。「無」,沒知識。

2. 「實」若「虛」: 「實」,有才能。「虛」,沒才能。

3. 「犯」>而不「校」: 「犯」,無理冒犯。「校」,計校(同計較)。

4. 「昔者」吾「友」>: 顔子已卒,故稱 「昔者」。「友」,顏淵是也。
5. 嘗從事於斯矣: 就是這樣做的

<思惟提綱>

1. 曾子回憶,顏淵有哪三個功德?

2. 日常師父說:「我們就是傻不來」,與顏淵的「有若無,實若需」有相符順嗎? 為什麼?

3. 顏淵第三個功德「犯而不校」更好的理解,是不認為這是冒犯,您同意否? 其出處為何?

4.別人有不是,加於我身,是咎由自取,不算人犯, 我們做錯了,得不到對方諒解時,您會如何作 ? 為什麼?

5. 學了這章就是教我們做一個謙虛的人,您會如何作呢?


<義理解釋>泰伯第八第5-2章

一、引用經文

1.《嶺雲軒瑣記》:唐一庵先生與門人講「犯而不校」云:今人但知顏子不校難及,不知一犯字學他不來。問:何說?曰:顏子持己應物,決不得罪於人,故人有不是加他,方說得是犯。若我輩人有不是加來,必是自取,何曾是犯?

2. 錢穆《論語新解》:「犯而不校:犯者,人以非禮犯我。校,計較義。然人必先立乎無過之地,不得罪於人,人以非禮相加,方說是犯,始可言校。若先以非禮加人,人以非禮答我,此不為犯,亦無所謂不校矣。」

3.《孟子》:「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4.《了凡四訓》:「天下無自是之豪傑,亦無尤人之學問;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則謗毀之來,皆磨練玉成之地;我將歡然受賜,何怒之有?聞謗而不怒,雖讒焰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

5.《韓詩外傳‧卷‧9》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貢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則引之進退而已耳。」顔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三子所持各異,問於夫子。夫子曰:「由之所持,蠻貊之言也;賜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親屬之言也。」詩曰:「人之無良,我以為兄。」

6.《增廣賢文》:「知理不怪人,怪人不知理。」

7.《論語‧里仁‧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8.《貞觀政要‧卷‧2》: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賜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後數日,薨。太宗親臨慟哭,贈司空,謚曰文貞。太宗親為制碑文,復自書於石。特賜其家食實封九百戶。太宗後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

9.《貞觀政要‧四庫全書本.6》蓋以堯舜之所以謙讓終始如一非一時之言也後之人君志於帝王之道者勉之哉〉貞觀三年太宗問給事中孔穎達曰論語云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虚何謂也〈論語曾子之言〉穎達對曰聖人設教欲人謙光已雖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訪能事已之才藝雖多猶病以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已之雖有其狀若無已之雖實其容若虚非。

10.《論語‧述而‧26》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11.《論語‧泰伯‧17》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論語•泰伯5•2》

(一) 顏淵的第三個功德:犯而不校

1.顏淵具備的第三個功德:犯而不校,這一條就講出了一個彼此對待的雙方面的關係--人犯我,我不校。

2.《嶺雲軒瑣記》,唐一庵先生和他的門人說過:“今人呢,但知顏子'不校'難及,不知他一'犯'字學他不來。” 今天呢,我們都只知道顏淵被別人冒犯、不報復別人這一點難以企及,但我們不知道,顏子不冒犯別人這一點是更為難學。顏子持己應物,絕不會得罪於人,這個時候,人有不是,加於他,才說得上是犯。

3. 別人有不是,加於我們身上,是咎由自取,不算人犯。
我們一般人,別人有什麼不是加於我們身上,必是我們咎由自取,這不算是人犯。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說,別人對我們有暴慢鄙倍的言辭行為態度的時候,我們如果仔細反省一下自己,總會發現是我們有得罪別人,或讓別人不舒服在前面的。

4. 做錯了,得不到對方原諒的時候,就該一直道歉。
我們遲到了,面對那個等了我們好一陣的人,我們通常會陳述,諸如路上太堵了、我昨天沒睡好等等,說自己為什麼會遲到的原因。好像是在解釋自己犯錯是有正確的原因的,自己也很不容易,希望對方理解。那麼這個時候如果對方回上一句,你下次不能早點兒?自己就會覺得難受了,覺得自己都解釋了,怎麼就是不能諒解呢?而正確的做法是,我們做錯了,在得不到對方原諒的時候,就應該一直道歉,而不是遲到了,還期待著別人理解自己,這些細節沒處理好,就是在冒犯別人。

(二) 怎樣才算是「犯」?

1. 必先立乎無過之地,他人非禮相加,才是犯。
顏回不一樣,他絕不會冒犯他人。他平日裡,有非常嚴格的克己復禮的功夫,任何事情都是依禮起行。錢穆先生說: “人必先立乎無過之地,人以非禮相加。”這才是人犯。

2. 以非禮先加於人,他人以非禮回報,不算是犯。
我們經常是以非禮先加於人,人才以非禮來答我,這不算是犯,更談不上是校。”這是《 孟子》“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3. 顏淵自身無過,被犯的機率大大降低
顏淵不這樣,他自身無過,不以錯亂加於人。其實,當我們做到自身無過不去冒犯別人的時候,被別人冒犯的機率也就大大的降低了,這也是我們唯一可以把握住的一點。

4. 我們犯了錯,被別人犯的機會大大增加
那有很多人說了,有的時候沒犯什麼過錯也會被別人冒犯,那我們想想看,如果我們犯了一些過錯,那麼被別人冒犯的機會豈不是大大增加了嗎?

(三)如何處理別人來犯

1.《了凡四訓》上有一段話說得非常透徹:“天下無自是之豪傑,亦無尤人之學問;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則謗毀之來,皆磨練玉成之地;我將歡然受賜,何怒之有?聞謗而不怒,雖讒焰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當我們聽到別人的毀謗,不發怒、不抱怨的時候,即便是讒焰薰天也就像舉著火把,想要焚燒虛空中一樣,終將自熄。那麼現實生活中,很多高明的人呢,都是這樣來處理別人的來犯的。

2.《韓詩外傳》公案
 (1) 子路、子貢、顏回,三種處理方式
【子路】 “人善我,我亦善人”,說別人善待我呢,我就善待別人;“人不善我,我不善之”,人不善待我,我就不善待別人。
【子貢】“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則引之進退而已耳。”那人對我好,我也對別人好,那麼人對待我不好呢,那我就或進或退地與之周旋。
【顏淵】“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吾亦善之。”說人不善
  待我,我還是要善待別人。

(2) 夫子對三個弟子的評價
三個人的講法不一樣,就去問夫子,夫子說:
【子路,“由之所持,蠻貊之言也” 】,說子路的這種做法,是邊地荒漠之人的做法。
【子貢,“賜之所言” 】,子貢所說的這些做法呢,就是朋友之間的相處之。 
【顏淵,“親屬之言也”】,就是親人之間相處都是這樣做的。

(3) 夫子的處理方式
夫子引用《詩經》的話 “人之無良,我以為兄”,說假如別人不善良,我卻要待其如兄弟。我們看“人不善我,我亦善人”,這就是顏子的人生境界了,像對待親人一樣的對待一切人。

3. 沒有人天生愛犯人,很多犯人不是有心之失。
其實,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是愛冒犯別人的,人人都希望自己被別人喜歡,只是在教育成長的過程當中,沒有教育好自己,要麼自己做事兒沒那麼謹慎,很多過失和冒犯別人呢,都不是有心之失。

4. 面對別人來犯,正好反省自己是否中正無過 。
如果我們死死盯住別人的過失,不僅浪費了自己的生命,也錯失了學習的時間。面對這樣的來犯,正好呢,我們可以反省自己,自己的立身,也警惕反省自己,千萬不能冒犯別人。

(四) “犯而不校” ,更好的理解是“不認為這是冒犯”
生而為人,有些境界不去計較,有時候是很困難的,但“犯而不校”更好的理解,就是不認為這是冒犯。如果人總是能夠看到自己也是滿身過錯、經常去冒犯別人的話,那麼別人的一點兒小過錯,自己也是不敢橫加批評和指責了。

(五) “知理不怪人,怪人不知理”

1. 俗話說“知理不怪人,怪人不知理”,一怒一校,這些都很浪費時間、耗費精神,而一切的道德學問修養,都是需要我們傾注精神和時間的。

2. 校對別人的過錯, 是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

(1)一個人一直在校對別人的過錯中,那麼自己又能做什麼呢?無非是拿別人的過錯再次懲罰自己而已,我們如果死死地盯住別人的過失,就是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書都讀不進去。
(2)別人能接受,我們就提出意見幫別人改善;別人不接受,我們就努力修養自己,這才是緊要的事。以憤怒之心來報復別人,真的是一件最無意義的事,害己也傷人。

(六) 總結
1.這一章,總體來說,是曾子對於自己老朋友顏子的追憶性描述,蘊含了曾子對於老朋友無限的懷念之情。兩個人共同追隨夫子學道,一定有著非比尋常的相知,但是讓曾子念念不忘的,與其說是他們深厚的友誼,不如說是顏子的道德修養。

2. 顏子雖然故去了,而曾子在實踐道德學問的過程中,卻能時常的回憶起他,如在眼前。
3.我們看曾子不光對待他的老師孔子能做到這樣,對同門的大師兄也能做到這樣,這就讓人讚嘆了!

4. 我們也會回憶起自己的老朋友,想想看,讓我們想念朋友的都是一些什麼呢?一起做過了哪些有趣的事?或者是他當時怎樣照顧我,對你施予了怎樣的恩惠,等等。我們不會懷念老朋友的美德,這就是“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了。

5. 唐太宗的君子懷刑

(1)歷經正道虛心納諫的唐太宗,在思念自己的大臣魏徵時說出了那句千古名句,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貞觀政要‧卷‧2》)這也是唐太宗的君子懷刑,他們二人君臣合璧也開創了大唐的貞觀之治的輝煌盛世。

(2)唐太宗也曾經問過孔穎達本章的意趣(《貞觀政要‧四庫全書本.6》),孔穎達說“聖人設教,欲人謙光。

6. 怎樣做一個真正謙虛的人?

(1)怎樣做一個真正謙虛的人呢?
我們就要認真思考兩個問題:一個是驕傲對我們到底有怎樣的傷害?第二個就是怎麼才算真正的謙虛,謙虛和虛偽到底有怎樣的差別?

(2)孔子說過“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論語‧述而‧26》)自己沒有,卻總覺得自己有,自己沒有得到的學問,卻總認為自己滿腹經綸,這就是一般人的狀態。

(3) 顏子的勇悍精進:“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這一章,透過曾子的回憶我們知道顏子的勇悍和精進:“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那正是他“日無忘所知,月無忘所能”(《論語‧泰伯‧17》)“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如逆水行舟般勤學不退,沒有絲毫懈怠不進的生命的狀態,讓我們看到了在曾子的眼中,顏子的生命已經化成了自己道德實踐的謙德的典型和榜樣,變成了一種動力,讓曾子不敢愧對。那這樣一種由道義的相交而產生的深厚的友誼,誠讓人嚮往。而這一章所表達的由道義所發出的同門深情,也投射出了曾子的人格光輝。

論語 泰伯第八 第5章-1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白話>
曾子說:「有能力卻向無能力的人請教,知識豐富卻向知識缺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像沒學問一樣,滿腹知識像空無所有一樣;縱被欺侮,也不計較。從前我的一位老朋友就是這樣做的。」
<文義>
1.能:才能。
2.多:謂識性之多
3.校:報復的意思。
4.昔者:因為曾子在說這段話的時候,顏淵已經故去了。
5.吾友:指顏回。《禮記》:“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同是志於學道的人,這才是稱得上“友”。


<思惟提綱>
1.曾子在回憶中表述了三件事〜是顏淵的哪三個功德?顏淵為什麼能這樣做呢?
2.為什麼一般人的心態有點才能就不願意問不如自己的人呢?
3.反觀我們自己和聖賢的差別在哪裡?要如何效學顏淵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完善?
4.您如何理解〜顏淵的“有若無,實若虛”是真正的好學?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子罕.20》: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2.《論語.鄉黨.14》: 「入太廟,每事問。」 
3.《論語.八佾.15》: 「子入太廟,每事問。」
4.《論語正義》:「正義曰:不能與寡,言人平時莫己若者也。《中庸記》言天地之大,愚夫愚婦,可與知、能,而聖人或有所不知、不能。故以大舜之知,猶好問,好察邇言者此也。」
5.《論語集解義疏.泰伯》:「處物以賢善,故期善於不能。因斯而言。乃虛中之素懷。處物之誠心。何言於爲教哉。」
6.《中庸.第八》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7.《論語.雍也.2》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8.《中庸.第十二》:「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
9.蕅益大師《論語點睛》: 「若見有能,便更無問於不能之事。」
10.《論語.為政.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 回也,不愚!」
11.《論語.先進.17》:「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12.《論語.子罕.7》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13.《論語‧公冶長.26》:「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14.《中論•虛道篇》:「人之為德,其猶虛器歟?器虛則物注,滿則止焉。故君子常虛其心志,
    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足也。故人願告之而不厭,
    誨之而不倦。」
15.《書經.大禹謨》:「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16.《詩》云:「君子之於善道也。大則大識之,小則小識之,善無大小,咸載於心,然後舉而行之。我之所有,既不可奪,而我之所無,又取於人,是以功常前人而人後之也。」
17.《中論•虛道篇》:「故夫才敏過人,未足貴也;博辨過人,未足貴也;勇決過人,未足貴也。
君子之所貴者,遷善懼其不及,改惡恐其有餘。」

二、重點摘記
(原文)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一)消文及註釋
1.曾子說:“有能力卻向無能力的人請教,知識豐富卻向知識寡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就像沒學問一樣,滿腹的道德卻總覺著自己空無所知,就算被別人欺負了也不計較,從前我的老朋友就是這樣做的。”
2.這個“友”指的是誰呢?古來的註釋都認為,這個“友”就是指顏淵。《禮記》上說:“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同是志於學道的人,這才是稱得上“友”。
3.“昔者”,因為曾子在說這段話的時候,顏淵已經故去了。
4.這一章不是曾子對弟子們的期望和說教,而是通過曾子對於自己已故的老朋友的回憶和思念,描繪出了顏淵的做人境界。曾子在回憶中表述了三件事。

(二)顏淵的第一個功德: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
1.顏淵好學且學無常師
(1)顏淵自己是很有才能的,可他,會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顏淵自己本身是見聞廣博的,但他卻會向見聞寡少的人請教。曾子的回憶就勾畫出了顏淵的好學且學無常師。
(2)生活中我們就是和這樣三種人共存於世間的:和我們差不多的人;還有一種是不如我們的人;再有一種就是比我們強的人。可以求教於不如自己的人,自然更可以求教和我們一樣,乃至於比我們高明的人了。這就是說,生活中顏淵是可以做到〜〜以一切人為師的。
(3)我們一般人的心態,有點才能就不願意問不如自己的人了,就算自己沒什麼才能也不願意求教於別人,總覺得別人也不夠行、不夠好。顏淵為什麼能這樣做呢?是他覺得自己有才能裝作無才能向人詢問嗎?
2.顏淵不會覺得別人是無能的,而是有很多的優點
(1)有時候我們雖然自己覺得自己比別人強,卻也偶爾會裝作謙虛的樣子,向他人求教。尤其是學了儒家文化之後,覺著更是該顯示出謙卑的樣子來。這種“以能問於不能”追究一下深層的原因,可能是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謙虛些比較好,為了博取謙虛之名而為之的,內心並不真實地覺得自己不行,而需要向別人請教,那這就接近於巧言令色,或者說虛偽了。
(2)顏淵是絕不會覺得自己是高於一切人,而佯裝作無能向人詢問的。“以能問於不能”是他一定真實地不認為自己有能力,覺著自己有太多地方呢,需要改善,不如別人;而自己周圍的人,卻有很多的優點,值得他自己去效法學習,他不會覺得別人是無能的。這才能成就他眼裡的“人人皆有可學之處”,成就他“學無常師”的行誼。
3.顏淵從未停止過學習
聖人的心中,始終能感受到天道真理無窮浩瀚,始終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短暫易逝,進而去抓住一切可以學習請教他人的機會,向別人學。孔子說過顏淵:“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說從未見到顏淵停止過學習。

(三) 效學聖人讓自己越來越完善
1.反觀我們自己
(1)反觀我們自己,問問我們自己就知道了,身前身後,我們覺得誰比我們自己行呢?是父母老師,還是兄長朋友?遍觀周圍,似乎也找不出幾個自己真心佩服、想效學的人。
(2)自己佩服羨慕想學的人,好像都在遠方,在電視機裡,在書本中,或者是什麼隱士高人甚麼的。這就意味著生活中,我們能向別人學習請教的人是少之又少了。
(3)另外,就是遇見了比自己強的人,也容易生起來一些不正確的心態,要麼覺得有什麼了不起,
  要麼就開始自卑了。
(4)看不見別人行,看見了行的人,又瞧不起,不能及時調整心態,向別人學。這樣我們就根本
  把握不住一丁點學習的機會了。

2.聖人把握住任何學習的機會
(1)聖人,與我們恰恰相反,《論語》中,孔子是最為懂禮的人了,從小就以懂禮而聞名。但是,他卻是“入太廟,每事問”,每進到一個新的地方,每件事都向他人請教,都去問那些不如自己的人。
(2)“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首先,不覺得自己有能,不覺得別人不能。一旦我們覺得自己是最能最棒的,那麼向他人學習的大門就對我們關閉了。反過來,我們得能看到別人的能,乃至於說看到人人都比自己能,才會去請教別人。

3.典範顏淵的行誼
(1)顏淵總覺得自己不行,別人有很多善值得自己學習。
《正義》上說:“不能與寡,言人平時莫己若者也。”就是因為平時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而顏子“自處若不足”,顏淵總是覺得自己不行。“處物以賢善,故期善於不能。”他總覺得別人有很多善值得自己學習。“虛中之素懷,處物之誠心可照。”
(2)他人行,我們學;他人不行,我們也得學。
其實我們活在人世間,不是只為了來看看風景,或者是評點一下、判斷一下,別人行還是不行的。我們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要讓我們自己變得越來越完善。他人行,我們學;他人不行,我們也得學。
(3)顏淵以學為宗的宗旨是極為堅固的
《論語》中孔子不止一次稱讚,弟子中顏淵是最為好學的,說他“不遷怒,不貳過”,“得一善,則拳拳服膺”。“不遷怒”,就是他能直面自己的問題,不會把自己的情緒轉移到別人身上。“不貳過”,就是他不會重複犯同樣的過錯。
這就是說,他得用全部的精神貫注在自己的問題上,一切時處精進地學習、改善和修正自己,他生命的以學為宗的宗旨是極為堅固的,不會有片刻的遺失。這樣的內心展現在外在的,必然是向一切人求教。

4.其他典範的行誼
(1)世間,就是有很多這樣的人,我的老師在我們弟子的眼中也是精彩極了,可是他卻始終說他只是一個小學生。
(2)《中庸》上說:“天地之大,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 而聖人呢,“或有所不知不能,故以大舜之知,猶好問好察,而言者此也。”所以我們看,像大舜這樣的聖人,他也都一切時處地把握住學習的機會,自己能還要向不能的人學習。

5.我們的第一步,要看到別人的優點和可學之處。
(1)我們要達到這樣的高度,第一步就要做到要能看到能人,看到別人的優點和可學之處。
  顏子就是做到了只見能人,不見無能之人,所以在一切人面前,一切時處他都有得學習。
(2)蕅益大師說:“但就曾子說他,便云'以能問於不能'之事”可是就顏淵自己來說呢,“若見有能, 便更無問於不能之事了。”
(3)所以我們也要向顏淵學習,做人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有能,這樣才是對自己更為吉祥的事。

(四)顏淵的第二功德:有若無,實若虛。
曾子的回憶中談到的第二點,說顏淵“有若無,實若虛”,這就是談到了顏淵自身的生命氣象。
1.別人看到他明明是有能力,又是滿滿的道德學問。可是他自己卻時刻空虛掉自己,對道德學問是一直準備承接的狀態。
2.孔子曾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說顏淵聽夫子講授,可以一整天地聽,不違背,
  不疑問。
3.孔子說過“參也魯”,說傳承孔子心法的曾參看上去也不是特別聰明的人,但是他就是能做到真實地學,真實地做,一直空虛掉自己,謙卑恭敬地承接著師長的言教。
4.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我什麼都不懂。”孔子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顏淵也曾經說自己的願望就是:“願無伐善,無施勞。”這些呢,都是若無若虛之意,這都是聖賢的氣象。
5.從因上講,是說一個弟子要做到以學為宗,做好一個成道之器;從果上來講,這樣的努力、這樣的做法,最終會成就自己與天地合其德的至德氣象。

(五)聖賢之所以成為聖賢
1.《中論•虛道篇》說:“人之為德,其猶虛器歟?器虛則物注,滿則止焉。故君子常虛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足也。故人願告之而不厭,誨之而不倦。”所以說,君子要以虛受人,只有虛其心志,始終看到自己的不足,別人才願意不斷地告訴我們而不厭倦。
2.所以顏淵的“有若無,實若虛”那是真正的好學。而一般人總是少有所學,便經不住自滿驕傲,聽不進去別人的勸告了,這也就打開了招禍之門。“謙受益,滿招損”講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3.《詩》云:“君子之於善道也。大則大識之,小則小識之,善無大小,咸載於心,然後舉而行之。我之所有,既不可奪,而我之所無,又取於人,是以功常前人而人後之也。”所以功勞都是別人的,我們自己都是學來的。
4.“故夫才敏過人,未足貴也;博辨過人,未足貴也;勇決過人,未足貴也。君子之所貴者,遷善懼其不及,改惡恐其有馀。”所以,君子最在意的是自己現在多有才能不重要,君子在意的是,我要始終知道我們努力學善都還來不及,努力改過都改不過來,要抓緊一切機會來完善,來改正修正我們自己。
這些話,都是聖賢教給我們的之所以成為聖賢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