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先進十一 第25章-2

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白話>

你們平時總說: 『沒有人了解我呀!』 「假如有人了解你們,那你們要怎樣去做呢? 」

<文義>

1. 曾皙:名點,字子皙,曾參的父親 , 也是孔子的學生。

2.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我年齡比你們大一些,而不敢說話 。

3.居:平日。

4. 則何以哉: 何以為用。

 <思惟提綱>

1. 夫子如何善巧引導弟子們從「不吾知也 」的狀態,到「如或知爾,則何以哉?」的角度上來思考 ?

2.請思惟如果有人賞識而舉用,您準備好了怎樣的才能?

3.聖賢的心事,出不出來做事,都是為天下萬民,學了這章您的志向差異處何在?

<義理解釋>先進第十一 第25章1-2
 
一、引用經文
 
1.《禮記•學記.18》: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2.《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

3.《荀子•大略》: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

4.《四書經緯•郭慕庸•理學獎評》:以展其生平之蘊?請試為我言,待用之具何如?

5.《論語•學而.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 《論語•里仁.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25.1-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論語•先進•25.1-2》

(一) 這一章,主要圍繞人生志向展開話題:

《論語•先進篇》第二十五章。這一章是整部《論語》最長的一篇,有300 多個字,所記的人物形像生動、動作傳神、性格鮮明。記錄者,筆法簡單自然,但是寓意深刻,被稱為是《論語》中文學性最強的文章,它代表了論語的文學高度。這一章呢,篇幅很長,主要圍繞著人生志向展開的話題。

(二)這一章分為三個大部分:

1. 第一部分, “問志”:

從文章的開頭,一直到'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這一部分就是“問志”,夫子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提出了問題,說:“如果有人賞識你們,你們要做怎樣的事業呢?

2. 第二部分,“各言其志”:

就是從“子路率爾而對曰”到“吾與點也”,這一部分就講子路、冉有、公西華、曾皙這四個人分別回答了孔子的提問,這是“各言其志”的部分。

3. 第三部分,孔子對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作評價:

就從“三子者出”到結尾,就講子路、冉有、公西華走了之後,孔子面對曾皙的提問呢,又對這三個弟子的志向,作出了評價。

(三) “問志”的文義: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1.文章一開頭,直接列出了孔門四大弟子,子路、冉有、公西華、還有曾皙。他們排列,由大到小,長幼有序。

2. “侍”:安立他們之間的師生關係。
  《說文》上說:“侍:就是承也。承者,奉也,受也,就是恭敬承奉的意思。

 (1)這就點出了中國文化要尊師重道。打開任何一個有中國文化內涵的家庭,你會發現裡面,秩序井然,父親有父親的慈愛尊嚴,兒子有兒子的孝悌和順,各安其 位,相生相宜。這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禮儀,更是搭建好了的教育的通道。

(2) 反過來呢,走進一戶人家,兒女不敬父母,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這樣的家庭裡面呢,教育和經驗也不容易被傳遞下去。

 3.《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記載,說子路小孔子九歲,冉有小孔子 29 歲,公西華 小孔子 42 歲,曾皙雖然沒有年齡的記載,但他的座次排在子路的下面,所以應該比子路小。

 4. 所以本章開篇就說出了兩個問題:

     第一、中國文化強調長幼有序;

     第二、中國文化強調要尊師重道。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章一開頭,筆者就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秩 序井然的中國畫,一幅“群賢論誌圖”,再伴隨著曾點的彈琴鼓瑟之聲,這就是 當時夫子的課堂,一個非正式的聚會。

 5.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

   (1)夫子開口講話,他並沒有直接讓弟子們各言其志,而是先說了一段話作為鋪陳,“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2)第一個“以”字就是因為的意思,說你們不要因為我年齡比你們大一些,就感到拘束不說話了。

   (3)張居正說,夫子想要讓弟子們“盡言以觀其志”,所以先開誘導,因為人群若拘泥於長幼之分的時候,則心生畏意不展抒,不能暢言。老師雖然想知道弟子們心裡存了什麼志向,卻不容易知道。

   (4)所以這一段話就是夫子大教育家的風範,問志於弟子呢,卻先從自己的年齡談
      起,“毋吾以也”以引導弟子,一定要暢所欲言。

   (5)《論語集注》上說:“聖人的和氣謙德,於此亦可見矣。

6.有一個問題,我們要想一想:

  (1)現在我們和自己老師在一起的時候,還能不能聽到老師這樣對我們講話,為什麼? 

  (2)面對老師,在我們的內心是否還有長少之分、是否還能心生畏意呢?

  (3)所以說,夫子的弟子們啊,真的是非常了不起。任何時候,他們走到老師之處,那就是為了受教而來。

  (4)所以我們說,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呢,是為我們顯現了在中國教育史上最美的師生 關係。學生對老師極度的信任、尊敬,親如父子。

  (5)那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成功地建設出了傳承,讓儒家教法傳承了幾千年。

7.所以這個“侍”字呢,就是中國的師道。

  師道,應該包涵兩方面的意義:師者模範和師道尊嚴。
  那我們不能只要求師者模範,而忽略了師道尊嚴這一點。在社會日趨複雜的今天呢,
  也有為人師者,道德示範。那我們就看到很多學生和家長辱罵毆打老師的事件也經
  常發生。

(四) “春坊庶子李希賢,授諸王經訓”故事:

  1.在《明史演義》中有這樣一段記錄,說“春坊庶子李希賢,授諸王經訓”。
   他給皇子們上課,他呢用筆管擊傷了王額。

 2.我們想想看,在皇權至高無上的年代,他把皇子的額頭都打破了,皇子的爹呢就是殺人如麻的朱元璋啊。

 3.可這時候馬皇后卻說了:“譬如使人織錦,只可任他剪裁”,而不應該為了孩子而責備老師。那我們看在師道面前,即便是帝王,也是敬而重之的。

(五) 面對老師,最需要的是具有“侍坐”之心:

  1.動輒家長為了孩子和老師大打出手,那真是比朱元璋都厲害。

  2.現在我們面對老師,最需要的就是要具有“侍坐”之心。因為良好的師生關係, 對於學習成果的傳遞是非常重要的。

  3.這不僅是一種文化,一種禮儀,他更關係到我們自己的人生是否能夠真的學有所成,是一個要竅所在。

(六)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1.在《學記》上說:“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習的時候最難的就是敬師,敬師呢你才會尊道,尊敬老師你才會尊敬老師所傳的知
   識道理。

 2.尊道呢,你才會去努力學習。師和道本就是一體的兩面,那這一點早在西周的時候
   《太公家教》中就說了:“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

 3.《荀子•大略》中也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
   所以我們說,早在二千多年前呢,天地君親師的尊奉,就是我們中國文化獨有的深
   刻認識。


25-2 義理 :

(七) “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1.接著夫子繼續說:“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夫子說,閒居
   的時候,你們常說沒人了解我,沒人賞識我。

2.我們看,這就反映出夫子對弟子們平日的言談心理呢,是有深細觀察的,他知道弟
  子們有一種狀態,就是“居則曰:'不吾知也!'”這個“不吾知也”呢,就是懷才不遇的言論。

3.張居正說:“平居之時,皆有自負。”經常會有一種自負,認為“吾之才,本足以為世用,但人莫能知我耳。”而這也是人之常情。

4.但是呢,大教育家夫子記住了,並且在此處提了出來,又用假設和疑問呢在後面點出了談話的中心。

5.“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假如有人請你們做事,你們要做怎樣的事業呢?如果有人知你,舉而用之,則汝將何所設施?

6.有怎樣的才俊“以展其生平之蘊呢?請試為我言,待用之具何如?”說說看,你們準備好了怎樣的才能啊?

7.所以我們說夫子真的很厲害,他善巧地把弟子們從“不吾知也”的那種“患人不知己”的這個狀態,引導到了“不患無位,患所以立”的這個角度上來思考。

8.《論語》中夫子多次提到說,“不要患人之不己知,要患不知人;不要患無位,要患所以立。”多次教誡弟子不要擔心位子,要擔心自己的才能不夠。

9.那麼此處,他讓弟子們言“待用之具”,就是要讓弟子們把目光關注到考核自己的真才實學上來。

(八) 懷才不遇的問題,先問自己:

有一個問題,懷才不遇的言論我們也常發,所以我們也就這個問題問一下自己:

1.如果有人賞識我們,願意請我們,我們又打算做怎樣的事業呢?
我們有怎麼樣的志向呢?

身上準備好了怎樣的才能?

2.平時我們都覺得自己不錯,自己高明深遠,做什麼都對,錯的都是別人,經常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沒法施展,那如果真的讓我們去做利益人民的事業,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九)總結:

1.儒家講的為政,那就是管理眾人的事務,換句話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我們可以為人民做些什麼呢?

我們心裡又是否真的裝著對天下人民的心意呢?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最終被落實在——我們為我們所生存的世界作出怎樣的努力和改善?

2.最差,我們也得把自己過得優游自在、喜悅恬淡;最差,也不能和別人常起矛盾紛爭,或者傷害他人吧。

3.所以審問自己:我們是不是獨獨活成了那種自私自利、牢騷抱怨、提不起、又放不下的那種人生呢?

4.所以不要憂煩,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我們,要擔心一下自己到底有什麼德行被人賞識,到底有什麼本領能夠幫助他人。

5.夫子的憂慮是什麼?是“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1)我們再看,這一章談話發生的時代背景,那個時候天下大亂,諸侯國互相爭奪,以大欺小。

(2)夫子想行王道,辦政治,周遊列國,吃盡了辛苦,卻都沒有被國君所接納,這種狀況下,他和學生們回到家裡,隱居教學。

(3)但他們的隱和一般的隱士不一樣,他教弟子們在道德修養、辦事能力方面一直好好地做好準備,修身以待。

7.蕅益大師在此處有一段註解十分感人,他說:“聖賢心事,雖隱居求志,而未嘗置天下於度外。”說聖人的心裡呀,他雖然隱居鄉野,但是他心心念念絲毫不忘天下萬民,未嘗置天下人於度外,一直修身以待。

8.“雖遑遑汲汲,而未嘗橫經濟於胸中。”聖人呢雖然周遊列國,做很多的事奔波啊,但他們絲毫沒有把他們自己的生計和名利放在心中啊。

9.“識得此意,方知禹稷顏子,易地皆然。”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知道大禹治水也好,后稷種田也罷,包括顏子,他雖然沒有做任何事,可他們的心思都是一樣的,這就是聖賢的心事,出不出來做事,都是為了天下萬民。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5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白話>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個人陪孔子坐著, 孔子說: 「我年齡比你們大一些,不要因為我年長而不敢說話。」

<文義>
1. 曾皙:名點,字子皙,曾參的父親 , 也是孔子的學生。
2.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我年齡比你們大一些,而不敢說話。
<思惟提綱>
1.這一章從哪裡點出了中國文化強調“長幼有序”與“尊師重道”呢?
2.為什麼夫子沒有直接讓弟子們各言其志,而是先說〜
 “不要因為我年齡比你們大一些,就感到拘束不說話了”呢?
3.夫子和學生們的對話給了您什麼啟發呢?

<義理解釋>   8分8秒

一. 引用經文
1.《禮記·學記.18》:凡學之道,嚴師為難。
                    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2.《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弟子事師,敬同於父,
                            習其道也,學其言語。
3.《荀子·大略》: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
4.《四書經緯·郭慕庸·理學獎評》:以展其生平之蘊?
                               請試為我言,待用之具何如?
二. 重點摘記       夢秋老師     8分8秒
原文:
25.1-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一) 本章圍繞人生志向展開話題
1.《論語·先進篇》第二十五章,這一章是整部《論語》最長的一篇,有300 多個字,所記的人物形像生動、動作傳神、性格鮮明。
2.記錄者,筆法簡單自然,但是寓意深刻,被稱為是《論語》中文學性最強的文章,它代表了論語的文學高度。
3.這一章,篇幅很長,主要圍繞著人生志向展開的話題。

(二)本章分為三個大部分
1. 第一部分“問志”
從文章的開頭,一直到“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這一部分就是“問志”,夫子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提出了問題,說:“如果有人賞識你們,你們要做怎樣的事業呢?”
2. 第二部分“各言其志”
就是從“子路率爾而對曰”到“吾與點也”,這一部分就講子路、冉有、公西華、曾皙這四個人分別回答了孔子的提問,這是“各言其志”的部分。
3. 第三部分“孔子對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作評價”
從“三子者出”到結尾,就講子路、冉有、公西華走了之後,孔子面對曾皙的提問,又對這三個弟子的志向,作出了評價。

(三)“問志”的文義和內涵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1. 一開頭就勾勒出一幅“群賢論誌圖”
(1)文章一開頭,直接列出了孔門四大弟子,子路、冉有、公西華、
還有曾皙。他們排列,由大到小,長幼有序。
(2)“侍”:安立他們之間的師生關係。
《說文》上說:“侍:就是承也。承者,奉也,受也,就是恭敬承奉
    的意思。”
(3)這就點出了中國文化要尊師重道。打開任何一個有中國文化內涵
的家庭,你會發現裡面,秩序井然,父親有父親的慈愛尊嚴,
兒子有兒子的孝悌和順,各安其位,相生相宜。這不僅是中國
文化的禮儀,更是搭建好了的教育的通道。
(4)反過來呢,走進一戶人家,兒女不敬父母,父不像父,子不像子,
這樣的家庭裡面呢,教育和經驗也不容易被傳遞下去。
(5)《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路小孔子九歲,冉有小孔子29歲,
     公西華小孔子 42 歲,曾皙雖然沒有年齡的記載,但他的座次排在
     子路的下面,所以應該比子路小。
(6)所以本章開篇就說出了兩個問題:第一、中國文化強調長幼有序;
   第二、中國文化強調要尊師重道。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文章一開頭,筆者就為我們
勾勒出了一幅秩序井然的中國畫,一幅“群賢論誌圖”,再伴隨著曾
點的彈琴鼓瑟之聲。這就是當時夫子的課堂,一個非正式的聚會。

2.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1)夫子開口講話,他並沒有直接讓弟子們各言其志,而是先說了
一段話作為鋪陳,“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2)第一個“以”字就是因為的意思,說你們不要因為我年齡比你們
大一些,就感到拘束不說話了。
(3)張居正說,夫子想要讓弟子們“盡言以觀其志”,所以先開誘導,
因為人群若拘泥於長幼之分的時候,則心生畏意不展抒,不能暢言。老師雖然想知道弟子們心裡存了什麼志向,卻不容易知道。
(4)所以這一段話就是夫子大教育家的風範,問志於弟子呢,卻先從
自己的年齡談起,“毋吾以也”以引導弟子,一定要暢所欲言。
(5)《論語集注》上說:“聖人的和氣謙德,於此亦可見矣。

3.孔門師弟為我們顯現最美的師生關係
  (1) 有一個問題,我們要想一想: 現在我們和自己老師在一起的時候,
  還能不能聽到老師這樣對我們講話,為什麼?面對老師,在我們的內
  心是否還有長少之分、是否還能心生畏意呢?
  (2)所以說,夫子的弟子們啊,真的是非常了不起。任何時候,他們走到
     老師之處,那就是為了受教而來。
  (3)所以我們說,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是為我們顯現了〜
     在中國教育史上最美的師生關係。學生對老師極度的信任、尊敬,
     親如父子。
  (4)那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成功地建設出了傳承,讓儒家教法傳承了
幾千年。
 
  4. 侍〜師道,師者模範和師道尊嚴
(1)這個“侍”字,就是中國的師道。
(2)師道,應該包涵兩方面的意義:師者模範和師道尊嚴。
(3)我們不能只要求師者模範,而忽略了師道尊嚴這一點。
(4)在社會日趨複雜的今天呢,也有為人師者,道德示範。
我們就看到很多學生和家長辱罵毆打老師的事件也經常發生。
 
  5.師道,即便帝王也敬而重之
(1)在《明史演義》中有這樣一段記錄,說“春坊庶子李希賢,
授諸王經訓”。他給皇子們上課,用筆管擊傷了王額。
(2)我們想想看,在皇權至高無上的年代,他把皇子的額頭都打破了,
皇子的爹呢就是殺人如麻的朱元璋啊!
(3)這時候馬皇后卻說了:“譬如使人織錦,只可任他剪裁。”
而不應該為了孩子而責備老師。
(4)我們看,在師道面前,即便是帝王,也是敬而重之的。

6.面對老師,要有“侍坐”之心
  (1)現在呢,動輒家長為了孩子和老師大打出手,那真是比朱元璋都厲
害。
(2)我們面對老師,最需要的就是要具有“侍坐”之心。
因為良好的師生關係,對於學習成果的傳遞是非常重要的。
(3)這不僅是一種文化,一種禮儀,他更關係到我們自己的人生是否
能夠真的學有所成,是一個要竅所在。

7.凡學之道,嚴師為難
 (1)在《學記》上說:“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
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2)學習的時候最難的就是敬師,敬師呢你才會尊道,尊敬老師〜
   〜你才會尊敬老師所傳的知識道理。
 (3)尊道呢,你才會去努力學習。師和道本就是一體的兩面,
   這一點早在西周的時候《太公家教》中就說了:“弟子事師,
   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4)《荀子·大略》中也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傳,國將衰,
   必賤師而輕傳。”
 (5)所以我們說,早在二千多年前呢,“天地君親師的尊奉”就是我們
  中國文化獨有的深刻認識。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4章-2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白話>
子路說:「那個地方有老百姓,也有社稷,去做治理百姓和宗廟祭祀的事也算是在學習,為什麼一定要經過讀書才算是學習呢?」孔子說:「就是這個原因(指無理還在強辯),我討厭巧語善辯的人。」

<文義>
1.民人:人民、百姓。
2.社稷:社,土神。稷,穀神。本指土神和穀神,因社稷為帝王所祭拜, 
 用來泛稱國家。
3.惡:音「ㄨˋ」,憎恨、討厭。
4.佞:音「ㄋ|ㄥˋ」,巧言善辯。

<思惟提綱>
1. 當你跟隨著師長、上級身邊學習時,會怕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嗎?
   怕的原因何在?
2. 當你面對別人批評時, 當下現起的是排拒、瞋恨、自我保護的心理, 還是感恩
  之心?
3. 最常批評我的人是誰?為何他們常常批評我?
4. 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來面對他人的批評?才能得到最好的饒益!
 
<義理解釋>先進第十ㄧ第24.2章  講師:劉暢 8' 04"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子張•13》:子夏日: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2. 《四書註解》: “能言而不能行,故謂之佞。”
3.《論語•公冶長•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
   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一) 本章意思
(前面)我們談到的是為學與為政的關係,儒家主張的是 “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13》)。
當子路提出讓學猶未成的子羔從政的時候,夫子並不贊成,那當子路進一步說明的時候,夫子說:“他討厭花言巧語狡辯的人。”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二)夫子批評子路佞、提醒他子羔不行當官
1.夫子一向說子路是好勇,這裡說他是佞呢?蕅益大師《四書註解》上說:“能言而不能行,故謂之佞。”就是說,只懂得說,而不能夠做,這叫佞。
2. 夫子並沒有批評能說的人,只要你能做到,那能說是好事;做到能說到,說到也能做到,這是聖賢。如果是能說不能行,那叫佞,就是狡辯,不叫辯才。所以言語要在德行的基礎上,這才是真言語。
3. 夫子在這裡批評子路,同時也是提醒子羔,子羔讀書沒讀出來,德行學問還不足,也不能馬上就出來做事,那樣容易誤事。
4.自古以來,就有不少這種人。比如說戰國時代很有名的叫“紙上談兵”的趙恬,他也讀兵書,讀兵法,跟皇上談起兵法來,那是頭頭是道,可是能言而不能行,等他帶兵打仗呢,就全軍覆沒,四十萬軍隊全部被消滅了,他自己最後也中箭身亡。 這就是能言不能行的結果。

(二)焉用佞?夫子更重視的是行
1. 在(《論語•公冶長•5》)中也有一篇: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就是有人說啊,冉雍這個人呢有德行,但不善於說話,口才不好。夫子就說:“何必要口才呢,伶牙俐齒地和人辯論,結果招致別人的討厭,冉雍仁不仁我不知道,但何必要口才好呢?”
2. 所以這個佞啊,非常地接近巧言令色。一個呢,就是跟別人互動的時候,常常要在言語上壓過別人、勝過別人;另一個呢,就是話說得很好聽,可他的行為呢,是離仁德越來越遠的。所以夫子更重視的是行。

(三)遭到師長批評,馬上為自己辯解,是糟糕的
1.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作為跟隨師長很久的子路,他不可能不知道夫子的用人觀,只是當遭到師長的批評時,馬上就為自己辯解。
2. 其實,真正的老師只有一個目的,無非是希望你向上,你有不對的,他就指出來告訴你,然後再怎麼鼓勵你。偶而能碰見這種情況反而遮羞,乃至於找一個藉口,這真的是很糟糕。
3. 講師的分享
(1)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我的主任反覆叮囑我,要謹慎處理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某種情況,並給出具體的處理意見,要我到時候照著做。
(2)結果事到臨頭的時候,我把主任的叮囑呢忘得一干二淨,我沒有按照主任交待的去做,那主任情急之下呢就對我進行了很嚴厲的批評。
(3)那時候啊自己也年輕氣盛,不但不認錯,反而找了很多藉口為自己辯解,內心裡還覺得主任小題大做,後來呢,這件事給主任和部門呢都帶來很多的麻煩。
(4)現在想想自己當時的心裡,就是一味自我的保護,心裡也知道有錯,但是不承認,反而狡辯,那可想而知呢,自己以後的進步空間能有多大?
(5)所以,當我們跟隨著師長、上級身邊學習的時候,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如果一味地捂著,小心地保護著,怕被發現,那我們跟著師長學什麼呢?

(四) 面對尊長的批評,要去看到尊長關愛我的心
1. 回顧一下從小到大,批評自己最多的人是誰?是父母,是老師。哪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哪個老師不是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有出息?
2. 可我們的心面對這樣金貴的批評的時候,不但生不起感恩心,當下現起的卻是排拒、瞋恨的心理,是一種強烈的自我保護,這樣不但阻礙了自己的成長,也辜負了師長對我們的期望。
3. 夫子批評子路的背後,我們也看到他對弟子的那顆殷殷關愛守護之心,也非常地令人感動。

(五). 總結
1. 總括起來,這一章夫子與弟子的對話,是在教我們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如何抉擇。雖然表面上看到的是師徒之間關於學習與實踐次第問題的討論,但背後的內涵我們還要用心揣摩,我們究竟應該用什麼樣的一顆心面對師長或者他人的批評?
2. 我的老師曾經說:“聖賢都是靠努力改過而來,現在別人告訴你的過錯,你應該求之不得,高興都來不及,更何況是父母、尊長?”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4章-1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
<白話>
子路讓子羔去費那個地方做官。孔子聽說以後就說:“你這是害人家孩子呢!”
<文義>
1.費:魯國的費邑,當時屬季氏所有。
2.宰:邑宰,如當今的縣長。
3.賊:就是害的意思。
4.人之子:指子羔而言。。
<思惟提綱>
1.子路讓子羔去費那個地方做官。孔子聽了就說:「你這是害人家孩子!」為什麼呢?那要怎麼做才是真正的愛他,為他好呢?
2.你覺得「學習」與「從政」二者的關係是如何?哪一個先?哪一個後?為什麼?
3.當我有機會給別人推薦人才的時候,我的標準是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7》: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2.《論語.先進.17》: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3. 蕅益大師《四書註解》:“夫子元不責子羔不讀書,子路那得知之。”
4. 左丘明《左傳》: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子產曰;“不可。人之愛人,求利之也。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于子?子于鄭國,棟也。棟折榱崩,僑將厭焉,敢不盡言?子有美錦,不使人學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者制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僑聞學而后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獵,射御貫,則能獲禽;若未嘗登車射御,則敗績厭覆是懼,何暇思獲?
5.《論語.公冶長.6》: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6.《荀子.大略》:「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 讀書人不一定都要做官,但為官者必須堅持學習以不負平生所學。)
7.《荀子·儒效》:「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聰明並且好學,才能成才。)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一)本章文義與消文
1.這章的意思就是:子路讓子羔去費那個地方做官。孔子聽說以後就說:“你這是害人家孩子呢!”子路就說:“有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靈都是學習,何必讀書才算是學習呢?”孔子說:“所以,我就討厭花言巧語狡辯的人。”
2.按照進度,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一部分。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 賊” ,就是害的意思。
(二)當時的歷史背景
1.我們先來看一下,子路只是推薦他的師弟去做費宰,夫子怎麼就說他是害人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魯定公十二年,就是季恆子、孔子他們實施“墮三都”計劃,然後引起了季氏費宰公山不狃就發動叛亂。
2.叛亂平息以後,季恆子便開始物色新的費宰人選,當時孔門的大弟子子路已經在季氏家當了家宰。在孔門弟子中,季恆子就看中了年富力強,才幹出眾,影響力很大的閔子騫。
3.前面我們也學過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閔子騫沒有答應。他讓人帶信給季恆子說:“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汶上”指的是汶水之北,靠近齊國的邊境。意思就是說:如果季氏您再派人來請我作官,我將投奔敵國。
4.由此可見閔子騫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之下,子路就提出讓子羔出任費宰。
(三)子羔學業未精、缺乏歷練,令人擔憂
1.我們再看看高柴,也就是子羔這個人。高柴,姓高名柴,字子羔,比孔子小三十歲,衛國人,也有人說他是齊國人。
2.子羔身材矮小,性情愚鈍。孔子說他“柴也愚”,可見子羔這個人並不是特別聰明的一個人。
3.他跟子路的關係很要好,魯哀公十五年,衛國政變,與子路一起在衛國做官的高柴急忙逃離衛國,並勸子路不要回衛宮裡去,子路拒絕他的勸阻,結果回衛宮遇害。
4.子路舉薦子羔去做費邑宰時,子羔當時才二十四五歲,費邑是季氏的重要的一個據點,又剛剛經歷叛亂,讓他這樣一個學業未精,缺乏歷練的年輕人去擔任費宰,夫子是有擔憂的。
5.夫子主張的是學而優則仕,一個人學成了,才能夠出來做官;沒有學成就出來做官,那往往是把他害了。
6.蕅益大師在《四書註解》裡說道:“夫子元不責子羔不讀書,子路那得知之。”又說這一章應該與《左傳》“鄭子皮欲使尹何為邑”那一章合起來看。
(四)舉喻說明不經過學習就去從政是危險的
1.《左傳》裡面就有一篇是這樣講的,就說春秋時期鄭國的上卿大夫子皮,想派年輕而忠厚的尹何任邑大夫,那時任鄭國宰相的子產就不同意,他認為應該先讓尹何學習政事,然後再來治理政事。
2.子皮就說:“願,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子皮講的這個“願”就是謹願,說尹何這個人,他很謹慎。我很喜歡他,他不會背叛我。子皮就說:“使夫往而學焉”。就是讓他去上任學習一下,邊做邊學,他也就更知道該怎麼辦事。
3.結果子產曰:“不可”。為什麼呢?下面就說“人之愛人,求利之也”,人要喜歡一個人,那是希望對這個人有利;“今吾子愛人則以政”,子產就對子皮說:您老人家愛人就把這個政事交給他,“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就好像一個不懂得拿刀的人,你就讓他去割東西,“其傷實多”那就很容易傷著他,“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於子?”就是對子皮您來說,您喜歡他,您結果就傷了他。言下之意,就是他現在還沒學成,你就讓他做這個事,那就等於是害他,你喜歡他就傷了他,那誰還敢讓你喜歡?
4.然後接著又說:“子有美錦,不使人學制焉。”譬如您有一塊美麗的錦緞,您一定不肯讓人用它來練習剪裁衣服。擔任大官、治理大邑,這些都是人們身家性命之所寄託,卻讓一個正在學習的人來擔當,大官、大邑與美麗的錦緞相比,不是更加貴重嗎?我只聽說過學好了然後才去管理政事,沒聽說過就用治理政事的方式來讓他學習的。如果真這麼做,一定會受到危害。
5.比方說打獵,射箭、駕車這套熟練了才能獵獲禽獸;假如從來就沒有射過箭、駕過車,那他就會為擔心翻車會被壓死,哪裡還顧得上獵獲禽獸呢?
6.子產反復說明不經過學習就去從政的危險,終於使子皮心服。同樣的道理,子路推薦沒有學成的子羔為費宰,夫子認為就如同以上,子皮要尹何管理政事一樣的危險。
(五)為官者必須真才實學,才能關顧到百姓
1.通過這一章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到,夫子對弟子的學習是非常重視的。前面我們學過,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夫子對漆雕開說,你可以出來做官了。結果漆雕開就說:“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學的還不夠”,孔子聽了非常高興,覺得這個人將來有大用。
2.《荀子大略》中說:“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讀書人不一定都要做官,但為官者必須學習。“知而好學,然後能才”。
3.夫子反對子羔從政的背後是什麼呢?他希望從政的人有真才實學,可以真正關顧到一方百姓。
(六)反觀自省,在實踐中體會聖賢的境界
1.反觀我們自己,如果遇到這種狀況會怎麼辦呢?有這樣一個機會,那考察的主要因素什麼?是一個人德行?還是能力?
2.比如一個人是你的好朋友,但那人明顯能力不足;另一位是你的敵人,但讓他上去管事以後對單位和部門都有好處。領導徵求你的意見時,你怎麼抉擇?
3.一般我們很容易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誰上去對我有好處,就選誰,而不會從大局出發;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嫉妒別人,自己不夠條件,也不希望別人上去。那就是這麼一句平常的話,其實蘊含了很多的道理在裡面。
4.我們要通過練習,慢慢在實踐中體會聖賢的境界,一點點對照,看看自己究竟差在哪裡?我們可以檢測一下自己的內心,當我有機會給別人推薦人才的時候,我的標準是什麼?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3章-3

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白話>
季子然說:「那麼,他們該是肯聽話的人吧?」夫子說:「若要他們去殺父殺君,他們是不會聽從的。」

<文義>
1.從之者與:一切聽命。

<思惟提綱>
1. 孔子認為身為臣子,有哪三種境界?
2. 如何分辨做為臣子的,是大臣或是具臣或是亂臣?
3. 孔子認為子路和冉求是哪一種臣子?
4. 夫子會希望他的學生怎麼為人臣?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7》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二、重點摘記
(一) 子路、冉求不是大臣
從這幾則可以看出,為什麼孔子認為子路、冉求不是大臣,因為他們沒有以道輔佐季氏,在無力改變時,又沒有選擇離開,甚至還成了季氏的幫兇,這是讓孔子十分不滿意的。

(二) 子路、冉有只是具臣
1.在這一點上,閔子騫就很有先見之明,季氏請他做費邑的地方官,他就對來使說:“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雍也.7〉)既然我沒辦法以道輔佐你,我就不要那個官位富貴了。
2.所以孔子說:“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說子路和冉有只是具臣罷了。什麼是具臣呢?“備位充數之臣”。

(三) 子路、冉有不會是亂臣
1.孔子如此回答,讓季子然很沒趣,只好悻悻然地說:“然則從之者與?”那他們就應該是很聽話的臣子吧。
2.孔子又是一瓢冷水澆下:“弑父與君,亦不從也”。你讓他們二個人跟著去做殺父弑君的事情,他們是絕對不會聽從的。
3.孔子知道季氏權傾朝野,也藏有不臣之心,所以就借機發出警告,如果季氏殺君篡位是不會得到人心的,也沒有人會跟從的。
4.孔子對自己的弟子,他們的道德底線是完全信得過的。雖然他們不能阻止季氏許多不當的行為,但也絕對不會跟從季氏做亂臣賊子,行大逆不道。
5.這也顯示了三種不同的境界:大臣、具臣、亂臣。我們至少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不要屈從,堅決不做亂臣,努力朝向大臣。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3章-2

23-2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

<白話>

23-1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算大臣嗎?」孔子說:「我以為您問別人,哪知道您問此二人。

23-2所謂大臣,應以仁道輔佐君主,不行就選擇離開。現在由與求二人,可算充數的臣子了。」

<文義>

1.季子然:季氏子弟。

2.曾:竟。

3. 以道事君: 應以仁道輔佐君主。

4. 具臣:普通的臣子。

 <思惟提綱>

1. 何謂大臣? 為什麼孔子認為子路、冉求「可謂具臣矣」?

2. 依大臣的標準,孔子認為子路、冉求是不夠格的,為什麼?

3. 學了這章「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對我們有何警惕?

<義理解釋>先進第十一 第23章-2 

一引用經文

1. 《禮記•曲禮下》: 為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
 
2.《論語•先進.7》: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3.《論語•八佾.6》: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二ヽ重點摘記

(一) 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進一步,孔老夫子說出了他心中對大臣的定義,也是他對弟子的期許:所謂大 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1.所謂大臣,就是用道義來輔佐國君,如果道義行不通,就只好辭職不做官。 

2.張居正解讀說:“大臣是君德成敗之所關,國家安危之所系,其責任隆重,與群臣不同。

3.如果只是奉迎曲從,不依道義,貪戀權貴,不識進退,則何以成就君德,表 率群臣?

4.所以大臣必須以道事君。如果君主所行違背道義,就應該至誠進諫盡力補救,將君主引導到道義上。但如果再三規勸,君主仍然不納諫,言不聽,計  不從,那就不要繼續了,應該辭職退隱,否則就可能違背自己的原則,自取其辱。

5.《禮記•曲禮下》中說:“為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作為人臣,對於君主的過失應該規諫,但是不要為了顯示自己敢於諫言,就故意在大眾面前規諫君主。如果規諫三次,君主還是不聽從,那麼這個臣子就應該離開了。

6.因為既然不能輔佐君主,發揮不了任何作用,就不要尸位素餐了,白拿俸祿; 更不能為了官位就背道棄義,跟著君主做壞事,助紂為虐。

(二) 孔子認為子路、冉求不夠格稱為大臣

   對照大臣的標準,孔子認為子路、冉求是不夠格的,為什麼?

1.他們兩人作為季氏家臣,不能以道輔佐季氏,遵循道義,又不能離開季氏。

2.事實上,孔子對子路和冉求在季氏做家臣的表現是不滿意的。

本章前面就學過,冉有為季氏聚斂財富,孔子就說:

(1)《論語•先進.07》“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2)《論語•八佾.06》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3)孔子對於冉有不能匡復季氏,守禮制,行仁道,就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和失望。

3.《季氏篇》中就記載了這樣一次對話:

(1)季氏要侵略顓臾這個地方冉有、子路就來告訴孔子季氏的計畫,孔子就對冉有他們說:“這麼做不對,不應該侵略顓臾(ㄓㄨㄢ ㄩˊ)。

(2)冉有就辯解說:“這是季氏要這麼做的,我們兩個人不同意,但也沒有辦法。”孔子完全不能接受這種辯解,直接指出冉有他們這樣不是為臣應該的做法。

(3)作為人臣,就應該以道事君,如果君主不接受,就應該離開,不能以“這是君主的決定”,就推卸自己的責任。這一點尤其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三)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的運用

1.在任何組織裡,大到國家,小到班組,遇到上級的決策不合道義的,就應該 去提建議;如果實在無法改變,就應該選擇離開,不能以“都是上面的決定” 來推卸自己的責任。

2.難道當年德國納粹的所有罪行,都是希特勒一個人的責任嗎?每個德國人都可以說:“我也不想這麼做,是上級的決定。

3.當年的三鹿氰胺事件,也不是領導一個人能完成的。試想:如果更多的員工 堅守道德原則,而不是說:“是領導讓我做的。”那也許就不會有影響全國 的毒奶粉事件了。

4.每個人都可以以道事君、以道事父母、以道事客戶、以道事朋友。正所謂為仁由己,在每一個境界面前,我們都是可以做出符合道義的選擇的。不是只能說:“我也沒辦法,是上級讓我做的。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3章-1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
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23-2.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
23-3.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白話>
季子然問孔子,仲由、冉求,可以說是大臣嗎? 孔子先不答可不可,
但說:「我以為你是來問什麼特別的事,乃問由、求二人而已。
原來只是問子路、冉求這兩個小子呀! 」

<文義>
1. 季子然:季氏的子弟,子然是名字。
2. 仲由:子路。
3. 冉求:冉有。
4. 異: 非常也。
5. 曾: 猶乃也。

<思惟提綱>
1.這章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對話〜
 (1)季子然 為什麼 問孔子:“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
 (2)為什麼孔子先不回答,而是說:“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2.孔子為什麼故意貶低子路、冉有兩個人呢?”
3.這一段對話,您看到夫子那些悲智力的功德?對您有何啟發呢?”
<義理解釋> 講師:黃 勇老師 /  5分06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八佾•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2.《論語•為政•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3.《論語•顏淵•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
                  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4.《論語•顏淵•18》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 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
雖賞之不竊。」
5.《論語•顏淵•19》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二.重點摘記       講師:黃 勇
 (原文):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
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
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一)前言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對話,對話的一方當然還是孔子,另一方卻不像本章其他節是孔子的弟子提問,這裡是叫季子然的人,此人在《論語》中只出現了這一次,在其它的史書、古籍中也幾乎沒有,所以其人的生平事蹟不詳,但是從其名字來看,過去的各種註釋大多認為此人是季氏的子弟。

(二)時代背景
1. 季氏違反禮樂制度
我們知道在孔子的時代,魯國的執政大權由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把持,魯國國君只是個名義擺設,並沒有實權。
季氏,也就是季孫氏,在三家中實力最強,也更加的無禮專權。
在〈八佾篇〉中孔子談到季氏違反禮樂制度,“八佾舞於庭”,就表示了強烈的不滿,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對季氏三家的專權是非常反對的,所以季氏也不願意孔子從政。
2. 季氏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
但是季氏也深知孔子的德行能力,所以多次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孔子也會藉機多次規勸季氏守禮樂、行仁政,這在《論語》中有很多的記錄。
比如:〈為政篇〉中,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又如:〈顏淵篇〉中,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還有: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又如: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3. 季氏用子路、冉有為家臣
季氏雖然不能用孔子,但對孔門弟子的才幹、德行也是十分看重的,所以他任用了很多孔子的弟子為官,如子路、冉有等。這一則對話的背景就是在子路、冉有為季氏家臣的時候。

(三)本章意涵
1.季子然,是季氏子弟,看到孔子的兩個主要弟子子路、冉有都做了
  季氏的家臣,當然有些得意,所以他跑來問孔子:“仲由、冉求,
  可謂大臣與? ”仲由,也就是子路,冉求,也就是冉有〜
  說:“他們兩個人算不算得上大臣呢?”
2.他期待孔子好好誇獎一下這兩個得意弟子,從而顯示出季氏的德行望,
  這麼厲害的人都為季氏做家臣了,當然季氏也就更加的厲害了。
3.但是孔老夫子是不會著了他的圈套的,所以他先不回答,而是特別說:“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說:“你來找我,我還以為要問什麼特別的事情呢,原來只是問子路、
  冉求這兩個小子呀。”
4.孔子故意貶低子路、冉有兩人,就是為了特別打壓一下季子然
  得意的性子。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2章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白話〉
孔子在匡地受到當地人圍困,顔淵最後才逃出來。孔子說:“我以爲你已經死了呢。”顔淵說:“夫子還活着,我怎麽敢死呢?”

〈文義〉
1. 子畏於匡:畏,被圍困,孔子於匡城被誤認為陽虎而受困。
2. 後:因走散而晚到會合。史記載孔子被圍五日後顏淵始到。

〈思維提綱〉
1. “子畏於匡”的畏,後人都解為被圍困,而非畏懼,您有何想法?
2. 讀完本章的師生對話,您有何感覺?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論語•子罕•22》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2.《莊子•秋水•9》孔子遊於匡,宋人圍之數匝,而絃歌不惙。子路入見,曰:「何夫子之娛也?」孔子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陸行不避兕虎者,獵夫之勇也;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由處矣!吾命有所制矣。」無幾何,將甲者進,辭曰:「以為陽虎也,故圍之;今非也,請辭而退。
3.《孔子家語•困誓》孔子遭厄於陳、蔡之閒,絕糧七日,弟子餒病,孔子絃歌。子路入見曰:「夫子之歌,禮乎?」孔子弗應,曲終而曰:「由來!吾語汝。君子好樂,為無驕也;小人好樂,為無懾也。其誰之,子不我知而從我者乎?」子路悅,援戚而舞,三終而出。明日,免於厄,子貢執轡,曰:「二三子從夫子而遭此難也,其弗忘矣!」孔子曰:「善惡何也?夫陳、蔡之閒,丘之幸也。二三子從丘者,皆幸也。吾聞之,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憤厲志之始於是乎在。」
4.《孫子兵法· 謀攻篇》:“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不戰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 ”
5.《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6.《論語•泰伯•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7.《孔子家語•六本•14》孔子曰:「回有君子之道四焉。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史鰌有君子之道三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己而曲於人。」
8. 《論語•泰伯•5》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9. 《岳陽樓記》宋代,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
10. 《宋史》載:南宋文天祥就義後,在其衣帶中發現一段贊文(衣帶贊):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孔曰成仁,出自《論語·衛靈公·8》: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曰取義,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二、重點摘記
(一) 本章歷史背景
1. 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孔子打算前往陳國,經過匡邑這個地方,學生顏剋駕車,他用手中的鞭子指給孔子看,說道:“從前我進入這個地方,就是從那個缺口。 ”….. 。
2. 匡人曾經被陽虎殘害過。孔子的樣子又長得比較像陽虎,匡人發現以後,以為是陽虎來了,就圍住了孔子一行,情況呢越來越緊急,弟子們普遍感到不安,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3. 孔門弟子很多身通六藝,精於射箭、駕車,有很強的戰鬥能力。孔子本人身材高大,文武全才,何況此時子路、冉有、子貢等都跟隨在身邊,這些弟子都是將軍級別的人物,又正當壯年,孔子一行就是一個小型的特種部隊。假設孔子他一聲令下,子路當前鋒開路,冉有負責斷後,弟子們衝出一條血路,想來毫不困難。
4. 但孔子他不會濫殺無辜,雖然匡地群眾誤認孔子為陽虎,想衝上來報仇,但孔子也不願意誤傷普通群眾。當然這個時候,孔子和弟子們也不會束手就擒,雙方就這樣僵持著,孔子他們走不了,匡地的群眾也攻不下。普通民眾都有看熱鬧的心理,圍攻孔子達五天的時間。
5. 這時,圍觀人也越來越多,人多勢眾,情況非常危急。但孔子始終不動聲色,反而去勸勉學生,在弟子們倍感憂慮的時候,孔子的話是有深意的,這不僅僅是一種對策,更是在教育啟發著弟子。
6. “文不在茲乎?”文是禮樂制度,是當時的人群大道所寄,孔子身通文武周公相傳的禮樂制度,既道在己身,當今天下舍我其誰。孔子內心誠感天意如此,信道篤,而自知明。所以才會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7. 正是這種歷史的使命感,讓孔子能夠在危難之際,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據《孔子家語》記載,匡人圍住孔子一行達五日之久,而且當時的情形呢也非常的危急,這個時候子路拔劍欲衝開一條血路,被孔子制止了,孔子命令子路一起唱歌,子路感到疑惑,問:“現在怎麼會有這樣的雅興呢?”孔子說:“ 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 ”這就是成語“臨危不懼”的由來。他們唱了三遍之後,匡人就知道這是誤會,來人並非陽虎,於是就離開了。
8.小結:《孫子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夫子處事不驚,穩如泰山,堅持以禮教人,以德化人,扭轉危局,真是善之善者也。

 (二)闡述夫子、顏回情誼以了解本章
這次事件,在衝突過程中,有些弟子失散了,特別令老師擔心的是顏回的生命安全。
1. 顏回十四歲就拜孔子為師,其後一生大多時間都追隨孔子奔走於列國,回到魯國以後也沒出來做官,而是居住在陋巷專心學習。
2. 在弟子中能和孔子的思想、境界完全接近的,和孔子心意相通的只有顏回,孔子極少與人稱讚別人,尤其對自己的學生往往說道:“不知其仁。”唯獨對顏回他會讚賞達到仁的境界,可以三月不違仁。孔子又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 顏回的品格。
3. 同時又深得孔門其他弟子的認可,有很強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孔子說:“自吾得回也,門人益親。”所以弟子顏回走散,孔子是非常擔心的,當看見弟子顏回順利回來,孔子說道:“我以為你死了啊。”這是反話,驚喜之情,溢於言表,結果顏回答曰:“子在,回何敢死?”“老師,您傳給我的道,弟子怎麼就可以這樣把它放下,不把這個道傳下去,死在我的手裡呢?”
4. 這句話不是顏回,沒有人能說得出,這師弟間的對話體現了深刻的師生情意,這份情意甚至超過了父子之情,也彰顯了他們共擔傳道責任的心心相印。
5. 孔子是不能死的,同時作為深體孔子之意的顏回也知道,自己也是不能死的,他不是怕死,惜死,而是師道傳承的重任在自己的肩上需要擔起來,自己是要繼承孔子的事業的,怎麼能死呢?怎麼敢死呢?這也正是後來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以仁為己任,任重道遠,尤需要弘毅,死而後可已,有此重任,豈能輕生赴死。
6. 非常可惜的是,顏淵最終還是英年早逝,孔子悲痛地說:“天喪予!天喪予!”孔子知道自己有生之年已經無法讓自己的道行於世上,他寄希望於顏回,他為失去一個學生、好朋友、知音、兒子在哭,更是為失去道的傳承者痛哭,沒有聖賢傳道,社會就會發生動盪,百姓就會受苦,夫子是為社會大眾在哭。

 (三)總結
1. 顏回雖然一生非常短暫,但是他治學嚴謹,品行高尚,給世人樹立了榜樣,他與老師之間已經達到了統一的生命高度。
2. 孔子說:“回有君子之道四焉。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他實行道義時堅定,接受勸諫時柔順,得到官祿時戒懼,修養自身時謹慎。他“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的謙虛好學的精神,也激勵著曾參和其他孔門弟子的成長。
3. 正是孔子和顏回為代表的儒家精神,長期以來鼓舞了一批批中國的知識分子,形成了安貧樂道,憂道不憂貧的君子品格。
4. 他們一方面甘受貧困與寂寞,為追尋理想和真理,孜孜求索,樂此不疲;另一方面,他們又以天下的利害得失為憂,為實現大同理想而殫精竭慮,由此湧現出許多像范仲淹那樣“憂天下之憂,不憂個人之憂”、像文天祥一樣“視死如歸,舍生取義”的志士仁人。
5.今天我們面對物質豐富、漸漸迷失的社會洪流,捧讀這一章是否能夠體會到夫子和顏回那份傳道的雄心,如果我好好地學習《論語》,然後把儒家文化的精神內化於心,並發揚光大,像顏回一樣不斷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提升生命的高度,相信這一定會讓孔子破涕為笑。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1章-3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白話>
孔子回答:「冉求做事容易退縮,所以我引進他;仲由好勇過人,一人有兩個人的膽量(仲由辦事,一辦就兼辦二人分),所以我就抑退他。」
<文義>
1.兼人,謂勝人也。指子路的精力ヽ氣魄超過了一般人。
2.退則進之,進則退之,便是因材施教。
<思惟提綱>
1.要做到因材施教,你覺得容易還是困難?為什麼?
2.整篇《論語》的每一個“子曰”,都是孔子對我們後人的諄諄教誨,您有體會到嗎?
3.師長對我們的教化,很多時候不是和風細雨、溫情脈脈的,而是真刀真槍,乃至刀刀見血的,為什麼呢?
3.教育要成功,不僅是老師本身的條件要圓滿具足,而且學生的條件也是必不可少,你覺得自己具備當學生的條件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禮記·曲禮上.19》: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懼辱親也。父母存,不許友以死。不有私財。
2.《論語.先進.12》: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二ヽ重點摘記 
21-1子路為我們示現:正知見之極端重要
21-2冉有為我們示現:不是難不難而是該不該
本章的上兩講分別談了子路和冉有各自的特點,對我們的啟發。今天我們要談一下孔子應機教育給我們的啟示。
21-3孔子教育給我們的啟示
(一)孔子因材施教,用心良苦
1.在《論語》中,有很多的問仁、問知、問孝,孔子的回答都是因人因事而異,他都會針對每個弟子的不同個性,不同的苦樂,因材施教,去合理的引導和疏通,開出不同的處方。孔子對弟子的教誨可謂用心良苦。
2.本章孔子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一個“進之”,一個“退之”,我們讀起來是否有點輕描淡寫?其中要飽含孔子多少的仁愛,智慧!
(二)孔子對子路的觀察與指導
1.子路智慧不足,容易衝動,所以孔子告誡他做事之前,要注意停下自己的腳步,觀察一下心念,問一問自己的父兄。
2.父兄,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是一個重要概念,他是一種精神像徵,是我生命的全部依靠。面對父兄,我們都必須捨棄自己的自在,不可以自作主張。
3.《曲禮》上說:“父母在,不許友以死,不有私財。”錢穆先生解釋說:   “言父母生時,為子者自身之生命及錢財皆不得自專,其它自當商之父兄。”  父兄的概念可以進一步擴大到天子、君王和一切的尊長。所以,面對不知取捨的子路,孔子教導他多向父兄請教。
(三)孔子對冉有的觀察與指導
1.而面對心性懦弱的冉有,孔子以十分堅定的語氣鼓勵他,必須勇敢地往前跨,不要猶豫,不要害怕。
2.當我們背負包袱,不敢前行,優柔寡斷之時,有同行善友乃至自己的師長,鼓勵你的時候,是否內心充滿了無窮的力量?
3.在生命的長河中,有師友的陪伴是我們生命不斷成長的最好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不太容易墮落,因為當我們的生命方向發生偏離的時候,總會有師友來幫助你不斷導正!
(四)每一個“子曰”,都是對我們後人的諄諄教誨
1.我們讚歎孔子是個偉大的教育家,萬世師表!但是,僅僅這“ 因材施教 ”四個字,要傾注孔子對學生多少的心血,多少的用心,多少的慈愛,要用多少的方便善巧啊!
2.讀到本章的時候,也許我們可以在文字和義理上不斷地去琢磨、辯析,但對古聖先賢的心意我們琢磨了多少?他對我們的一片眷顧之心我們體會了多少?孔子的偉大與慈悲,我們能領悟到了多少?
3.孔子對弟子的教育,本章僅僅是一個場景、一個片斷。可以說整篇《論語》,每一個“子曰”,都是孔子對我們後人子弟的諄諄教誨,有的是語重心長,有的是娓娓道來,有的是點到為止,有的是直指人心,有的是“指桑罵槐”,有的是欲擒故縱,有的是旁敲側擊,……我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孔子的教育有多麼的燦爛,裡邊到底包涵了多少無窮盡的智慧?應該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所以《論語》被稱為是東方的《聖經》!
(五)孔子的調教是降伏弟子的煩惱,調柔受者的身心
1.特別是我們不難發現,孔子在調教弟子時,不是現代人所理解的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透由身心傳遞的方式,來降伏弟子的煩惱,調柔受者的身心。
2.所以師長對我們的教化,很多時候不是和風細雨、溫情脈脈的,而是真刀真槍,乃至刀刀見血的!因為我們身上的毛病太重太重!
3.在《論語》中子路是被孔子修理得最多的,甚至被罵作“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就是子路你不得好死,這個話重不重?已經夠重了吧!
3.還有上面提到,孔子聽說冉有為季氏搜刮民脂民膏,有被氣瘋的感覺,罵冉有不再是我的學生,對所有的學生說,你們都可以討伐他!
4.最厲害的,是宰我白天睡大覺,孔子勃然大怒,說宰我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六)老師條件圓滿具足,學生的條件也必不可少
1.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不少弟子在歷史上光芒閃耀,足以證明孔子的教育非常成功!這種成功,不僅是老師本身的條件要圓滿具足,而且學生的條件也是必不可少。
2.我們說教學相長,這種相長一定是建立在教學相應、師弟相應之上!孔子的主要學生,不管孔子如何調教他、修理他,都是罵不走、趕不走的“死心眼”弟子,他們對孔子的信仰都達到一個十分的高度!
3.在《論語》中,孔子的弟子把孔子比喻成日月、高山,無法超越。他們對孔子修信念恩的高度,成就了自身生命的高度。
4.自古以來的一切大成就者,無一不是在自己老師的嚴格調教乃至磨折之下,經過一番大死大生的磨練,才成為一代賢聖而閃耀在歷史的長河中!
(七)總結
透由本章,我們看到了孔子教育的深邃、廣博,是真正的聖賢教育。在這科技與物質的時代,要讓教育重新引領人類先進思想,必須穿越歷史的長河,去孔子那裡汲取教育的智慧!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1章-2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白話>
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就做嗎?』您說『有父兄在』;冉求也問『聽到就做嗎?』您卻說『聽到就做。』我很疑惑,請問這是為什麽?」

<文義>
1.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是周朝皇室的後裔,與子路一起列入政事科。
2.惑:疑。

<思惟提綱>
1. 公西華的疑惑是什麼?為何他有疑惑? 他如何解惑?
2. 當你有疑惑時,你會如何處理?用意何在?
3. 我可以向他學習的點是什麼?
4. 本章子路的示現和冉有的示現,要我們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6》:「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
2.《論語.公冶長.8》:「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3.《論語•先進•25》:「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4.《論語.雍也.10》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5.《論語.學而.7》:「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
6.《論語.子罕.17》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7.《論語.雍也.3》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8.《論語.先進.16》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二、重點摘記
(一) 子路和冉有的示現各異
上次我們談了子路,子路為我們示現重行輕知,啟發我們必須以見導行,知行合一。下面我們再來說說冉有,從中啟發我們什麼。

(二) 冉有具政治才能
1.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是周朝皇室的後裔,與子路一起列入政事科。冉有的政治才能,主要在於他多才多藝,尤其擅長理財。
2.孔子讚歎冉有:“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說冉求多才多藝,讓他管理政事有什麼困難的呢?又說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意思是:“冉求這個人,千戶人家的地域、百輛兵車的大夫封地,可讓他當總管,至於他仁不仁,我不知道。”

(三) 冉有的個性謙退、怯懦、優柔寡斷
1.雖然冉有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門生之一,但冉有的個性卻是謙退,乃至怯懦、優柔寡斷。
2.冉有遭到孔子的批評也是十分的嚴厲。
一次孔子與幾位弟子一起談志向,輪到冉有談的時候,他卻十分低調,說:“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意思是:“方圓六七十裡或五六十裡的小國,讓我去治理,三年以後,可使人民豐衣足食。至於禮樂教化方面,只有等待賢人君子來推行了。”其實憑冉有的才能是完全可以治理好一個更大的國家。

(四) 冉求的謙退是在見解上出了問題
1.在〈雍也篇〉中,冉求與孔子有一段精彩的對話,寓意深遠,對我們啟發也十分深刻。
2.原文是這樣的: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3.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您講的學說,而是我的能力不夠呀。”孔子說:“所謂能力不夠,就是已經上路但因力量不足而暫時停下來,現在你是自己給自己畫地為牢,不想上路。”
4.冉有的畏難和裹足不前,其見解是——能力不足,因為能力不足,就不敢上路。

(五) 不是能力不夠,是好德的心力提不起來
1.冉有的本地風光我們不知道,但反觀我們自己,到底能力足不足?
2.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巨大的潛能,只要你願意學,反復地學,不斷地學,沒有一件事情學不會的。
3.看看我們平時的心裡趣向和行為造作,就會發現我們對世間名利和五欲的追求,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但我們是否用更大的心力去追求仁德呢?
4.《論語》上也講到“賢賢易色”、“好德如好色”,就是用尊敬賢聖之心、好樂仁德之心去替代追求色等五欲之心。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能力不夠,而是“好德”的心力提不起來。
5.孔子說,所謂能力不夠,就是你上路了,因為能力不足而半途而廢。現在我們都沒有上路,就已經在心理上被擋住了,自己畫地為牢!因為心理建設不夠強大,導致我們對仁德的追求疲軟不堪。

(六) 正因為能力不足,要更加努力
1.哪有人會說,我現在確實是能力不夠呀,這也得承認吧?等我能力夠了再上路不可以嗎?
2.當下的能力不足雖然是事實,但聖賢告訴我們,正因為能力不足,所以要比能力足的人更加努力才對,不因為能力不足,而畏難、退縮、放棄。能力是等不來的,不是說你停在那裡,過一段時間能力自然提高了,而是會越來越弱。
3.有人說,我們不會停在那裡的,我先自己作一些準備、努力,等條件具足了,自然再去上路。有時候,很多的理由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可以拷問一下我們的內心,你自己怎麼努力?
4.所謂自己努力,很多時候是先避開一下眼前的苦受而已,讓自己眼前先好受一些,而不是在滅除苦因的根本上努力!
5.在我們的感受當中,當能力不足的時候,自然會有很多難事擋在面前。其實,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天生的難事?不一定有。
6.所謂難事,是因為我不熟悉,沒有做過,與之不相應的緣故。只要我做多了,會了,在別人看來很難的事,對我來說,可能就是容易的事。
7.我們每個人都有與自己相應的習氣或習慣,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凡是與自己的習氣相應的,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得心應手的,所以很樂意去做,這就是容易的事;凡是與自己的習氣不相應的,是我們不熟悉的、陌生的,我們不太樂意去做,這就是難的事情。

(七)個性怯懦的冉有,卻有多次過之的表現
1.冉有示現不敢進取,也許是一種“不及”,但在《論語》中冉有多次有“過之”的表現。
2.有一次冉有的同學公西華出使國外,冉有為公西華的母親申請公糧,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孔子多要,被孔子批評為不符順“君子周急不繼富”的道理。
3.本篇前面已剛剛講過,冉有擔任季氏的家臣,當時的季氏比周公還富有,而冉有卻還幫助季氏搜刮百姓,用他理財的才能為季氏增加更多的財富。這件事完全惹火了孔子,孔子對所有弟子宣說:“冉求不再是我的學生,你們可以大張旗鼓地討伐他。”
4.冉求示現——怯懦的人不一定什麼事都“不及”,在與他的習氣相應的事情上,他不僅不會“不及”,還會“過之”。
5.故所謂怯懦,是怯懦在與自己不相應的對仁德的追求上。

(八) 抉擇的標準,不是難不難,而是該不該
1.由此,就涉及到了另外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面對事情時,我們抉擇的標準到底是難不難,還是該不該?
2. 聖賢告訴我們,抉擇任何事情,不是難不難,而是該不該!如果這件事情是應該做的,它是我生命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那麼再難也要去做,而且當下就要去做;如果這件事情是不應該做的,不管它難不難,任何時候都不應當去做!
3.在我們第一念現起難不難的時候,抉擇的原則完全是當下的苦樂,是當下的苦樂遮蔽了我對生命方向的指引。而選擇該不該的時候,其實正是在檢察和導正生命方向和宗旨的時候!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1章-1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白話>

子路敢問孔子:「一件事情,聽到了就要馬上去做嗎?」孔子對子路說:「你父兄還在,要去問問你父兄,不可以馬上去做!」
冉有也敢問孔子:「一件事情,聽到了就要馬上去做嗎?」孔子對冉有說:「不要猶豫,必須馬上去做。」

<文義>

  (1) 「聞斯行諸?」: 聽到就要馬上去做嗎? 

<思惟提綱>

1. 子路和冉有向孔子問「聞斯行諸?」孔子如下列回答不同,背後意涵為何?

 (1) 子路問:「聞斯行諸?」孔子回:「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為什麼 ?

 (2) 冉有問:「聞斯行諸?」孔子為何馬上回:「聞斯行之!」呢 ?

2. 請回顧《論語》關於子路的記述和評價 :
  (1)談到子路非常重視“行”的篇章有哪些 ?

  (2) 孔子對子路的批評超過讚許的篇章有哪些 ?

3. 學了本章,對於“知易行難”與“知行合一”,您有何領悟 ?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篇.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2.《論語•顏淵篇.12》:顏淵: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3.《孟子•公孫醜上.8》: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4.《孔子家語•致思》:「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于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5.《論語•公冶長.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6.《論語•述而第七.》: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7. 《論語•先進.15》: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8.《論語•學而.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9.《論語•里仁.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一) 解釋文意

 1.孔子的學生子路和冉有向孔子問了同一個問題,就是對於一件事情,聽到了就要馬上去做嗎?孔子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1)對子路說,你父兄還在,要去問問你父兄,不可以馬上去做。

  (2)對冉有說,你不要猶豫,必須馬上去做。

  (3)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公西華就不懂了,就去問孔子為什麼。

    孔子回答:“冉求做事容易退縮,所以我加以鼓勵。
                仲由卻好勇過人,一人有兩個人的膽量,所以我給       他潑點冷水。

 2.“諸”是合音字,用在句末,就是“之乎”二字的合音。

 3. 兼人,指子路勇敢,常常是一個人兼做兩個人的事情。

(二) 孔子因材施教,同一個問題,給不同答案

 1.本章子路和冉有向孔子問了同一個問題,而孔子針對兩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2.在日常生活中,孔子與弟子之間經常以這種禪意深深的方式進行對話、交流、啟發,平淡中透射出極其深刻的道理,這正是《論語》的魅力所在。

 3.冉有與子路在孔門四科中都屬“政事”科,即都有治國理政的才能。但倆人的性格迥異。

(三) 孔子借批評子路教育其他弟子

1. 子路是孔子的大弟子,具有鮮明的個性。說到子路,大家就很容易浮現出一個大義凜然、敢作敢為、忠義剛烈的形象。

2.在子路身上有許多優秀的品德,雖然他經常被孔子批評,或者孔子借批評子路來教育警醒其他弟子,但這都是孔門弟子的一種教化上的示現。

3.子路身上的這些個性,無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副副珍貴的良藥,可以對治我們身上濃厚的凡夫習氣。

  4.其實每一個孔門弟子都是聖賢的化身,我們無意也無資格去評價他們,更不可以妄加非議。

5.他們身上所閃耀出來的豐富多彩的個性,透由孔子與弟子之間的精彩演繹,都是來教化和饒益我們這些後人子弟的。我們不能不慶幸還在享受祖宗文化對我們生命的不斷滋潤和長養!


(四) 子路重視實踐,孝與忠感人至深
    在《論語》中有大量關於子路的記述和評價。

  1. 子路非常重視實踐
  最突出的就是子路非常重視“行”,就是實踐。

(1)〈公冶長篇〉說到:“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就是子路聽到了一 個道理,還沒有來得及去實踐它,就會害怕聽到新的道理。

(2)〈顏淵篇〉說到:“子路無宿諾”,意思是子路答應今天兌現的事情,決不拖延到明天。子路的行動力不僅僅體現在外在的事情上,還體現在對內心錯誤的立馬改變上。

 (3)《孟子•公孫醜上》說:“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子路的“聞過則喜”,成為千古以來,人們改過遷善的最有力量的座右銘。

   2. 子路的孝與忠感人至深

(1)“百里負米”是非常有名的《二十四孝》故事之一,講小時候的子路為了能讓
父母吃到米,不論寒風烈日,都不辭辛勞地跑到百里之外買米,再背回家。

(2) 子路最終也因為剛強不折而慘死在疆場。

(五) 子路是孔門儒雅宗風的反差
1.儒家以“儒雅”著稱,孔子的弟子也大多數以文質彬彬而聞名於後世。

2.作為孔子的大弟子子路,似乎以“綠林好漢”的粗獷形象呈現於孔門團隊,他承擔著為孔門團隊保駕護航的重要職責。

  3.這樣的一個說一是一,毫無掩飾地流露真性情的子路,在溫文爾雅的孔門團隊中,似乎是一道特別的風景,與孔門的儒雅宗風呈現出強烈的反差,這是否涵藏著不可言說的千古道理,讓我們去琢磨回味呢?

(六) 孔子對子路的批評超過讚許

 在《論語》中孔子對子路的批評超過對子路的讚許:

1.孔子批評子路“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有一次,孔子不知什麼原因發“牢騷”說:“我的道行不通了,還不如乘一個小木筏漂到海外去。跟從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聽到這話,便高興得不得了。這時候孔子就開始說話了,說:“子路啊,你比我還勇敢,就是不知道如何取捨。”言下之意,你子路不懂我的意思,你以為我真的要出走啊?怎麼一點腦子都不用的呢?

2.又有一次,孔子說子路:“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說像子路那種赤手空拳與老虎搏鬥,不用任何工具,就徒步去渡過河水,這樣死了都不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共事的。

3.本篇前兩章孔子還評價子路彈琴,說:“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說“仲由彈瑟彈出這樣的聲音,怎麼算是出自我孔丘的門下呢?”評價子路彈奏樂曲中含有“殺伐之氣”。

  4.由此可知,子路果敢勇猛卻又往往莽撞不知取捨。
    子路的勇猛常常表現為“過之”,孔子看“過之”等同於“不及”。
           
(七) 孔門心法特別重視“行”

1. 縱觀整篇《論語》,我們發現,孔門心法中特別重視“行” 。

2. 強調“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就是“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慎言敏行,成為儒家文化中的一個最重要的傳統,以及做人做事的價值判斷。

3.儒家對那種只在言語上下工夫的“巧言令色”,表現出極度的深惡痛絕。

4.孔子也以古聖先賢為榜樣,告誡我們說“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說古時候的人不肯輕易出言,就是怕自己做不到而感到羞恥啊!

5.儒家雖然強調行動力,但也極力反對盲從、盲動。

(八) 子路重實踐卻不知取捨,為什麼?

 1.任何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深刻的見解在支撐。那麼子路重視實踐,卻又往往表現出莽撞和衝動,不知取捨,背後到底有什麼見解支撐?

  2.在《論語》的記述中,孔子批評子路,大多數批評他衝動,但有一次破天荒批評子路“佞”,佞的意思是“花言巧語、賣弄口舌。”一個說話直來直去的子路卻被說成花言巧語,大家相信吧?是否有點冤枉呢?

  3.有一次,子路推薦他的同學子羔去做費地的長官,孔子知道後,覺得子羔尚年少,學未成熟,讓他去做官為時過早,就對子路說:“你這是害了這個年青人啊!”

  4.這時候子路開始辨稱:“那地方有百姓,有土地有五穀,管好人民、治理國家都能學到東西,何必一定要讀書才算是學習呢?

  5.子路無意中暴露了他內心根深蒂固的見解,就是學習不一定要讀書、聽聞,也可以在實踐中直接學。這樣的無理辨解,當然遭到孔子的嚴厲痛斥,說子路純
粹是在賣弄口舌。

(九) 反觀自省: 我有沒有忽略正知見的重要性?

 1.我們是否可以觀察一下,當我們遵循儒家的傳統,重視行、重視實踐的當下,有沒有忽略了“知”,即正知見的極端重要性。

 2.通常我們認為,道理容易懂,難的是真正做到它,正如鳥巢禪師對白居易所說,一個道理“三歲小孩認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其實所謂的道理容易懂,只是文字容易懂、言語容易說而已。

3.真正的懂,必須是見解在內心安立,在內心真正承許、受持。見解在內心受持,必須經過破邪顯正,即邪見破除之後,正見在內心確立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內心對所說道理決定去行持的心理意志行為,即雖然沒有身口行動,而內心的“心行”已經開始了。

4.更重要的是,這種“心行”的方向,一定是沖向儒家所設定的最遠大的理想和目標!

(十) 知易行難是偏執之見

1.“知易行難”,是長久以來對儒家重“行”價值觀的片面理解,是將“知”與“行”置於兩個極端而產生的偏執之見。

2.在此見解之下,當我們在實踐中出了問題,或做不到,或操之過激之時,就會往往
從實踐本身上去找原因,而不會從源頭——“知”上去找尋根本。

3.只有見解改變了,實踐中的一切錯誤與不足才會不斷改變。而見解的改變,絕對少不了去聽聞受持聖賢的教誨、教誡,即聽聞、受持經典的內涵、要義。就是古人所
說的“讀書”。

(十一)子路的示現,是告訴我們知行合一的道理

1. 如果我們對儒家學說的原著《論語》,不帶任何偏執、染污之見,以原汁原味的方式去細細琢磨的話,就會驚喜地發現,子路在孔門團隊的示現,就已經很清晰地告訴我們,知行如何合一的道理。

2.宋明理學、心學盛行,特別是陽明先生創立的“知行合一”學說,是對孔子或儒家思想的正本清源。

 3.現代人對“知行合一”的理解,多有偏頗,要嘛把知與行當作兩端而否定他們之間的因果聯繫,要嘛把它完全合二為一,而無法安立它們之間的差別。

4.知與行是一個千古話題,如果沒有具量師長指引,沒有這些古之賢者的以身示現,我們完全不可以清淨受持。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0章

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白話>
孔子說: 「言論篤實固然值得肯定,但也要分辨他到底是表裡如一的君子,還是外表莊嚴的小人?」

<文義>
1. 論篤是與:「論」,言論;「篤」,篤實;「是」,句中助詞;「與」,肯定、讚許。「論篤是與」,讚許他人言論的忠厚誠實。
2. 君子:有德的人。
3. 色莊:「色」,面貌;「莊」,莊重;「色莊」,內無實德、外貌莊重的小人。

<思惟提綱>
1.“論篤”是一種怎樣的表現呢?君子和色莊者的言論有什麼差別呢?
2. 何謂“文人”的習氣?反省自己是否沾染了“文人”的習氣呢?
3. 我們還是一個“色莊者”〜
  那又該如何努力朝著聖賢的方向前進?
  更快地做到表裡如一、言行一致呢?
<義理解釋>   講師:朱文津老師   / 9分 20秒
一、引用經文
1. 朱熹《四書集注》:「言但以其言論篤實而與之,則未知其為君子者乎?
 為色莊者乎?言不可以言貌取人也。」
2.《集解》何晏注:「論篤者,謂口無擇言。君子者,謂身無鄙行也。
   色莊者,不惡而嚴,以遠小人者也。言此三者,皆可以為善人也。」
3.《論語•學而•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4.《論語•學而•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5.《論語•為政•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6.《論語•學而•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
   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7.《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8.《論語•公冶長•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ㄧㄡˋ)聞。 
9.《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0.《論語•里仁•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11. 蕅益大師說:“不但教人勘他,亦是要人自勘。”
12.《論語•公冶長•10》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
    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13.《論語•泰伯•4》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
    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二、重點摘記       / 講師:朱文津老師    9分20秒
(原文):
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一) 本章解釋
1. 朱熹解釋
(1)論,是言論;篤,是篤實;與,是肯定、讚許;君子,是有德的人;色,即面貌;莊,是莊重;色莊,是內無實德,外貌莊重的小人。
(2)朱熹《集注》曰:“言但以其言論篤實而與之,則未知其為君子者乎?
為色莊者乎?言不可以言貌取人也。”
(3)整句話連起來,孔子說:“言論篤實固然值得肯定,但也要分辨他到底是表裡如一的君子,還是外表莊嚴的小人?”意思是,不可以僅僅從言語和外表上看人。

2. 何晏解釋
(1)古注把這一章與前一章合為一章,前一章講了善人之道,而這一章講了三種善人。
(2)《集解》何晏注:“論篤者,謂口無擇言。君子者,謂身無鄙行也。色莊者,不惡而嚴,以遠小人者也。言此三者,皆可以為善人也。”
(3)意思就是,論篤,就是出口皆合道理,是言善;君子,行為沒有鄙惡,是行善;色莊,形貌無有惡色,是貌善。
所以自然具有威嚴,遠離小人之態,具此三善,都可以成為善人。

(二) 本章內涵

那麼,“論篤”是一種怎樣的表現呢?言論篤實,講話比較實在。
2. 現在很多的主持人,因為話語講多了,信手拈來〜
   〜無論從內容、表情、語氣都給人一種非常到位的感覺,
   所以一個高明的主持人會有不少粉絲,
   大家覺得做人做到這樣好象蠻成功的。
3.既善於表達,又照顧到方方面面,而且還很有思想性,很有正義感,
 肢體動作也很穩重,好像也不浮誇,但這樣的人是不是君子呢?
 還是一個表面如此的偽君子呢?
 這個命題就自然地出現在我們的內心。
4.人的內心皆有良善的部分,所以有時候,在一個比較莊重、正式的場合,
 人都會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把不好的收藏起來。
5.但回到家裡,或者私底下,個人獨處的時候,可能就會本色表演,
  人性當中好的、不好的,都自然地表現出來。
6.所以,就有了“表裡不一”這一個成語,意謂表面與內在不一樣。
  相近的詞語還有“虛有其表”、“ 名不副實 ”、“ 徒有虛名 ”,
  等等,都說明了這樣一種現象。
7.所以,這種人就稱為色莊者,是表面上莊重的人。那麼,反過來,
  就是內有仁德、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的人,才可以稱為君子。

(三) 君子的言論內涵
1.那麼,君子的言論是如何的呢?“主忠信”,其言論的內涵一定是充滿
  正能量的,一定具有愛國愛民的情懷,為國盡忠,為民盡忠。
2.與人交往“言而有信”,說出的話就是他的行為;“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說到一定做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因為內心的持守是大義,
  所以說出的話語,別人可以照著去做;“敏於事而慎於言”
3.在做事與言語上,一定是做事多,說話少,重在踐行。
  在這方面〜
  顏淵是一個典型,他說話不多,但是最為努力好學,深得夫子讚許;
  子路也是行動力超強,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更是注重實踐的典範,
  所以“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四) 反省自己是君子還是色莊者
1.蕅益大師說:“不但教人勘他,亦是要人自勘。”
 意思就是,這句話,不但是拿來衡量別人的,而更重要的是〜用來
 檢查自己的,反省自己是君子還是色莊者。
2.反觀我們自身,內心未嘗不想效學聖賢,但道理學了很多,真正用在
 身心上的卻是很少,所以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一無是處,不知不覺
 沾染了一種“文人”的習氣。

3. 〈公冶長篇〉有一個著名的公案,宰予晝寢。
夫子說得很嚴重,把他批評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還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宰予作為孔門四科十哲的人物,當然不會這麼差,
但他的示現就把我們的缺點很誇張地表演了出來。
4.究其原因,我們的學習習慣,還是偏重在文字的理解,
這個所謂的“懂了”,只是對文字表面的理解,並不是真的懂,
而且是自我認為的懂,比原先沒有聽的時候、比世間一般的人懂了一些,但以為這個就是所學的全部內容,停在這裡了,所以我的老師說我們是〜“門都沒找到”。所以,當我們學了很多,生命沒有改善的時候,
我們只不過還是一個“色莊者”。


(五) 朝聖賢方向前進的色莊者
1.但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我們這個色莊者,是有心要效學聖賢的色莊者,
  是因為修學還不得善巧的色莊者,與那些根本不想走這條路,不想
  成為聖賢,只是為了世間謀生,所以裝出一副外表的色莊者,
  又有顯著的不同。

2.就如同上一章講到的〜
  我們這個色莊者,可以歸結到是在過渡到有恆者,
  就是我們也在朝著一個聖賢的方向在前進,
  只不過,我現在的表現和內在的功德並不相稱,
  但不斷的努力下去,終究一定能夠達到。
3.而世間的色莊者,則根本沒有這個方向,所以他無論怎樣的出色,
  他只能停留在色莊者這個階段,不可能超越。

(六)結語
1.言論篤實,是一個表現,背後的內涵到底是君子,還是色莊者?
  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但外表也是一個讓我們契入的渠道。
2.現在大多數服務行業,都提倡微笑服務,所以坐飛機、乘火車、乃至〜
  住宿、吃飯,所到之處,看到的是一張張笑臉,和禮貌的語言,
  總能給人一種愉悅的心情。
3.對比一下,我們現在還經常會有“色難”的表現,會在不知不覺中,
  給人於臉色,讓人家看了不舒服,這是我們應該要修改的地方。
4.所以,一方面,我們要改善外在的言貌,雖然我的內心還沒有那種聖賢
  的功德,但我可以從“色難”向“色莊”轉變,與人相處,要動容貌、
  出辭氣、正顏色,給人予熱情洋溢的笑容和春天般的溫暖。
5.另一方面,要加強內心的仁德修養,讓內心能夠更快地與外在相對稱,
  朝著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的君子方向努力。

論語 先進十ㄧ 第19章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迹,亦不入於室。」

<白話>
子張問孔子善人的行為。孔子說:「善人不踏著前人的腳印走,也進不到室內,達不到高深的境界。」

<文義>
(1)善人:善良的人。指不特重心性修養,沒有下力、專注去學去修的向善之人。
(2)踐跡:跡,腳印。踩著古聖先賢的腳印走,意思是按照聖賢們已證實可行的修養心性的要領、方法去做。
(3)入於室:比喻學問、修養已達到精深的境界,或說已得師父真傳的徒弟。

<思維提綱>
1. 子張為什麼要與孔子討論到善人之道這個問題呢?
2. 善人與聖賢到底有何差別?
3. 善人治國與聖人治國有何差異?
4. 踐不踐跡、學與不學有何天壤之別?

<義理解釋>  講師 : 朱文津/12’27”
一、引用經文
1.《說文解字注》:「道,所行道也。」
2.《論語.述而.6》: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3.《論語•子路.11》: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
4.《論語•子路.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5.《論語•子路.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6.《論語•子路.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一) 善人之道
子張,是孔子的弟子,好學深思,有一天,與老師討論到善人之道。
1.善人,朱熹解釋為:“質美而未學者也。”就是指那些本質很好、很善良,但後天沒有學習過的人。
2. 道,《說文》曰:“所行道也。”關於善人之道的道,有不同的說法,
3. 錢穆先生認為:“善人之道,就是善人的行為。”
4.李炳南先生則認為:“善人之道的道字重要,善人要學聖賢,其道如何。”一個指善人的自然表現,一個指善人向上提升必須走的路。我們這裡取前者解釋。

(二) 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孔子的回答是:“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1. 跡,是指聖賢走過的足跡,成聖成賢之道;踐跡,就是沿著聖賢之道走。
2. 入室,比之升堂更進一步,比喻學問已達精深的境界。
3. 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子張問到善人的行為,孔子說:“善人不踏著前人的腳印走,但亦進不到室內去,達不到高深的境界。”意思就是善人比下有餘,但比上嚴重不足。
下面,我們就展開討論一下。

(三) 子張這個人
1. 首先,子張問善人之道,是他自己想成為善人嗎?不妨讓我們對子張作些了解,子張姓顓(zhuān)孫,名師,字子張,出身微賤,拜入孔子門下,苦學而成為賢人。
2. 孔子死後,繼承夫子遺志,離開魯國,前往陳國,獨立招收弟子,宣揚儒家學說,是“子張之儒”的創始人。
3. 據《韓非子•顯學》記載,孔子死後,儒家分為八派,而“子張之儒”排在第一。
4. 《論語 •為政篇》中,有二章內容體現出子張關心為政之事,一章是子張學乾祿,可他一生未出仕當官;還有一章是十世可知也?問到國運如何長久,這些問題,都是想要從政的人,甚至是高層的人想要問的,所以子張不是為自己而問。

(四) 子張為何要問善人之道
其次,那子張為什麼要與老師討論到這一個問題呢?
1.子張交友甚廣,所以了解到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想法,其實現代人也有類似想法,譬如:你何必一定要成為聖賢,做一個善人不是也蠻好嘛?看到世人這種模糊錯誤的認知,為了讓大家能對善人與聖賢作一個區分明辨,從而明確自己的目標,子張才會提出這樣一個代表大眾想法的問題。
2. 甚至有人還認為聖人遙遠,還不如善人來得實在、來得實惠?往往看到有人做慈善,救濟窮人,就會非常地感動和讚嘆;而那些志於道的學人,雖然志向遠大,但因為外在尚未顯現,所以大眾就會不知不覺地有些輕視。
3. 好像你們學了半天有什麼用,還不如人家,人家甚麼都沒學,比你們做得好。4. 我們往往以一種急迫的心,急於看到結果,所以離我們近的善人,會被大家認可。
5. 乃至於學人自己,也會沉不住氣,自己先急躁了。因為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論語.述而.6》),但社會大眾的需求,往往是急於看到結果。不知不覺,大家就把善人擺到聖賢君子的上頭,這恰恰是我們無知的表現。

(五) 善人與聖賢的差別
1. 那麼,善人與聖賢到底有何差別?夫子回答了一句話:“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2.蕅益大師說:“此須四句料揀”,要分成四句話來對比理解。
“一踐跡而入室,君子也;二不賤跡而入室,聖人也;三不踐跡而不入室,善人也。四踐跡不入室,有恆也。”
3. 就是這四句話裡面,其實是講到四種人 :
第一種人是君子,照著前人的足跡去走,學問道德已經登堂入室;
第二種人是聖人,不照著前人的足跡走,學問道德自己通達圓滿;
第三種人是善人,不照著前人的足跡走,但學問道德沒有登堂入室;
第四種人是有恆者,是照著前人的足跡走,但學問道德也沒有登堂入室。
4. 透由蕅益大師這樣一細分,學問道德,高下立現。依照次序,應該是聖人、君子排在第一、第二位,而善人與有恆者,排在後面。
5. 最重要的,從中可以找出一條道路來,踐跡而行,有恆者,可以成為君子,君子再往上,可以成為聖人。
6. 而善人,因為不踐跡,所以不在這條道上。李炳南先生說:“善人是樂於作善事的人,尚非聖人賢人。”

(六) 善人治國與聖人治國的差異
1.從治理國家的功效來講,善人與聖人比,也差得不是一點點,不可同日而語。
《論語•子路.11》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
《論語•子路.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róng)矣。”
《論語•子路.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2.前面講,善人要化百年,才可以化去民眾的殘暴殺意,要化七年才能讓民眾成為士兵,而這裡孔子說,假如能夠用我來治政,幾個月就可以見效,三年就有成就。
3. 孔子絲毫沒有言過其實,他在中都宰任上,一年就有成效,政治清明,各業興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4. 那麼,為什麼善人治國與聖人治國有如此大的差異?到底差在何處?
《論語•子路.12》就告訴了這個道理,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意思就是,聖王以德教化民眾,制禮作樂,功致太平。
5. 善人為邦百年,仍不能興禮樂之事,故僅可勝殘去殺。就是因為仁道還不能成就,所謂不入於室也。所以周朝有八百年天下,而後世則不能也。

(七) 踐不踐跡、學與不學有著天壤之別
1. 對我們來講,踐不踐跡、學與不學有著天壤之別。
2. 善人不學,尚且可以守住本性,不至於為惡;而普通人資質不如善人,如不學,則一定為惡。 所以不可以不學,也就是不可以不踐跡。
3. 而且善人在這個時代,如果不學的話,也很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很有可能就會受到染污。
4. 進一步說,拿善人與有恆者作一個比較。
(1)雖然眼下看起來,善人沒缺點,而且有很多善舉;而有恆者,則剛起步,自身欠缺很多,也尚未能學以致用、回報社會,所以看不到什麼功效。
(2)但照著踐跡、不踐跡作一劃分,一個是沿著前人的軌跡走,一定能夠走上去;而一個假如不走的話,只不過停留在善人的狀況,甚至可能有退失。
5. 所以,夫子一針見血地指出,善人固然有比之一般人高出許多,但如果不沿著聖賢的足跡去提升,終究還是有局限的。
6. 反過來,一個雖然現在還什麼都不是的普通人,假如立下了成聖成賢的志向,又能沿著聖賢的成法去努力,那麼假以時日,必定能夠成就。

(八) 文化傳承要靠踐跡
1.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文化傳承必須要踐跡,否則就會失傳。
2.人類文明的精華,不在於外在的、顯而易見的諸如長城、埃及金字塔等宏偉的建築,而是這些建築背後的文化內涵,以及浸潤到每個人身心的思惟方式、行為習慣。
3.這些內涵的保存,並不是只有文章典籍,而是要有受持這些文化內涵,並實踐驗證的行者,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踐跡、保持文化的傳承就顯得格外重要。

(九) 總結
1. 善人以不學見長,但也因此成短,終究難成大器,不能作為我們的生命目標。但善人如果踐跡,也能入道。
2. 所以,我們目標聖賢,必須踐跡而行,腳踏實地,勤奮好學,從有恆者開始,步步向上,成為善人,再成為君子,最終成就圓滿的聖人。
3. 更何況,站在振興中國夢的時代前沿,背負全人類的希望,你我怎麼可以不奮發向上呢!

論語 先進十一 第18章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白話>
夫子說:「顏回的道德修養差不多了,只是常常貧困。子貢不安於天命而去經商,推測市場行情常常猜中。」
<文義>
1.庶:近也,言近道也。
2.屢空:空是空乏的意思,屢空就是物質上常常處於空乏的狀態。
3.不受命:朱子解釋為不安於天命。
4.貨殖,貨財生殖也
5.億:意度,估計,推測。
6.屢中:常常料中,猜中。
<思惟提綱>
1.夫子說:“顏回的道德修養差不多了,只是常常貧困。”,夫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從這句話,您得到什麼啟發?
2.儒家認為自己能夠決定命運,為什麼又提倡受命、安於天命呢?
3.夫子說:“子貢不安於天命而去經商,推測市場行情常常猜中。”從這句話當中,有夫子對子貢的肯定和期許,您讀出來了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理。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2.《大學.傳十章》:「〈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3.《大學.傳十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4. 《大學.14章》:「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二ヽ重點摘記
(一)消文
夫子說:“顏回的道德修養差不多了,只是常常貧困。子貢不安於天命而去經商,推測市場行情常常猜中。”
(二)兩種生命狀態的比對
1.一種是顏回的,“回也其庶乎!屢空。”“庶”是差不多的意思,也就是說顏回的道修得差不多了,這是夫子對顏回修養水平的高度認可和評價。所以後人稱顏回為“亞聖”,僅次於聖人,差不多已經接近聖人了。然而顏回的物質生活水平卻不高,“屢空”,空是空乏的意思,屢空就是物質上常常處於空乏的狀態。所以顏回的生命狀態是精神富足、物質匱乏。
2.另外一種是子貢的,“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不受命”,朱子解釋為不安於天命。在儒家看來,一個人的窮通富貴都是由天命決定,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既然富貴決定於天命,所以一個人應該安於天命,接受天命,不要逆天而行。
(三)安於天命絕非消極的宿命論
1.儒家提倡安於天命絕非消極的宿命論,《大學》中說:“〈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 沒有所謂不變的天命,人行善就能得到天命的眷顧,反之就會失去。說到底還是人自己的行為決定了自己的命運。
2.既然儒家認為自己能夠決定命運,為什麼又提倡受命、安於天命呢?這與儒家的生命宗旨有關。儒家的生命宗旨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恢復本具的明德,令生命達到至善的境界,這是儒家的生命宗旨。
3.從這樣的宗旨出發,所以儒家提倡人們把生命貫注於明明德的心靈提升上,一個人的生命有限,時間精力有限,而且唯有人有明明德的能力。
4.在儒家看來,把時間精力用在物質方面的過度追求,是對生命的一種極大的浪費,所以儒家才會說對於富貴這件事就受命、安於天命吧。如果天生富貴,那就“素富貴,行乎富貴”,在富貴中行道;如果天生貧賤,那就“素貧賤,行乎貧賤”,在貧賤中行道,不要把生命宗旨降格為發家致富。
5.總之,牢牢把“明明德”鎖定為人生的最高目標,所有的努力、精力、時間都傾注在這件事上,絲毫不為其他的事分心,這就是儒家惟精惟一的功夫。
(四)夫子對兩位弟子的肯定與期許
1.顏回之所以可以“庶幾”,修道修得差不多了,就是因為他能夠安貧樂道,全神貫注於大學之道的緣故,所以得到夫子高度的評價。
2.子貢作為孔子高徒,當然生命的大方向是朝向明明德的,但是還不能做到一點不分心的程度,還會在改善物質條件方面分一點心,去做生意——貨殖焉。所以夫子批評他不受命,不能完全安於天命,像顏回那樣的安貧樂道。
3.當然子貢天資聰明,做生意億則屢中,對市場行情常能猜中,對於他的經商才能夫子並不否定,夫子只是更希望他能夠把全部的精力,都貫注在明明德這件人生的大事上,那樣才有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取得更高的修行上的成就。
(五)總結
兩種生命狀態,反映出儒家的生命宗旨,以及夫子對弟子成聖成賢的期許,也提示我們要像顏回那樣,把生命貫注於大學之道的生命宗旨之上,去追求心靈提升的最高境界。

論語 先進十一 第17章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白話>
高柴愚直,曾參魯頓,子張偏激(輕浮),子路莽撞。
 (孔子評論他的學生,說:「高柴的資質愚昧,執之成拙,不善變通;曾參的資質魯頓,樸素渾厚;子張的才性偏僻,慣矯飾而少誠實;子路的才性率直無雅,粗野不文。」)
<文義>
1.柴:孔子弟子,姓高,字子羔。
2.愚:憨直。(高柴老實、忠厚、正直,但明智變通不足,故孔子說他愚。)
3.參:曾參。
4.魯:遲鈍而不靈敏。(曾參誠懇,信實,學習扎實深入,但反應有些遲鈍,不夠聰敏,故孔子說他魯。)
5.師:顓孫師,字子張。
6.辟:通「僻」,便辟、偏激。(子張好誇張,習于容儀,但誠實不足,故孔子說他辟。
7.由:仲由,字子路。
8.喭:粗俗,莽撞。(仲由勇猛剛烈,粗俗而文雅不足,故孔子說他喭。)
<思惟提綱>
1. 本章孔子對哪四位學生做評論?評論為何?
2. 為何孔子要對自己的學生評論?用意何在?
3. 當老師指出你的缺失,你的感受如何?你會如何反應?
4. 資質愚、魯、辟或喭的學生,該如何做才能改善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朱子《四書集注.論語.先進(17)》:「愚,智不足而厚有餘。」
2.《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謂好學也已。」

二、重點摘記
 (原文)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喭。

(一)文意
1.柴也愚
柴是高柴,字子羔。對於愚字有不同的解釋,張居正先生解作“明智不足”,也就是智慧不足,有些愚鈍;朱子解作“智不足而厚有餘”,智慧不足但同時又比較厚道。
2.參也魯
參是曾參,曾參反應比較慢,有些遲鈍。
3.師也闢
師複姓顓參,名師,字子張。對於闢也是有不同的理解,張居正先生和朱子解作“務外少誠”,重視外在的儀表、儀容、形式,內在的誠意卻不足;錢穆先生和南懷瑾先生則理解為“先急固執”的意思。
4.由也喭
由是子路,喭是粗魯、粗野的意思。

(二) 愚、魯、闢、喭,凡夫的氣質
1. 此處的愚、魯、闢、喭這四種氣質,雖然理解上略有差異,但都是人的性格中的缺點和不足。
2. 儒家特別重視變化氣質,儒學實踐的目標,就是把凡夫俗子的氣質改變過來,轉換成聖賢氣質。
3. 大多修養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轉化氣質的過程,凡俗的氣質徹底轉化過來,修學就成功了。

(三)轉化習氣要靠好老師,並遵從教誨
1.要完成這種轉化,首先要找到一個好的老師,他已經完成了這種轉化,知道整個轉化的過程和轉化的方法。
2.就好像治病一樣,必須找到有資質的醫生,才有可能把病治好。隨便找大夫,不但治不了病,甚至會反受其害。
3.《論語》中說,要“就有道而正焉。”,一定要向有道之士請教才可以。
4.找到了好的老師,要能夠遵從老師的教導,特別是當老師批評自己,指出自己缺點錯誤的時候,依然能夠恭恭敬敬地虛心接受,才有改正的可能。
5.真正的好老師會鼓勵弟子,但並不是天天哄弟子高興,捧得弟子輕飄飄的。時機到了,會老實不客氣的把弟子的問題指出來。像這一章,夫子就是如此精準地把弟子氣質上的短板,一針見血地指出來。
6.真正的好學生面對師長的批評時,應該深感慶幸,改正錯誤不容易,其實發現錯誤更難。
7.我們往往一直陷在錯誤中而不知,自以為是對了,幹得很起勁,結果白忙乎半天,達不到預期的修學的效果。因為從一開始方向就錯了,跑得越快,越是南轅北轍,現在幸虧有老師給指出來了,終於有機會把錯誤改掉。
8.所以古德說:“ 知道病,就是藥。 ” 經老師的提點,知道病在哪裡,就是服藥治病的開始。

(四) 曾參是好學生的典範,我們要好好效學
1.曾參應該就是這樣好學生的典範。論天生的資質,他並不是最好的,參也魯,腦筋轉得比較慢,有點遲鈍,但是他是一個大孝子。
2.儒家師道與孝道相通,他對父母孝,對師父也是一樣的孝,對夫子的言教遵從無違,他每天都會三省己身,看自己“傳不習乎”,對老師傳授的學問,是否認真依照著實踐了。
3.所以,雖然他的起點不是最高,但最後卻獨傳了孔門心法,他的智慧德行過人,成為儒家的大哲,被萬世敬仰,實在值得我們好好效學。

論語 先進十一 第16章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白話>

季氏比周朝的公侯還富有,而冉求還幫他搜刮人民錢財來增加他的財富。
孔子說:「冉求不是我的學生了,同學們可以敲鑼打鼓去聲討他!」

<文義>

1. 周公:周公旦的次子 。

2.季氏富於周公:季氏比周朝的公侯還要富有。

3. 聚斂:積聚和收集錢財,即搜刮。

4. 附益:附在舊有財產上,使之更加增多。

<思惟提綱>

1. 季氏已經「富於周公」 ,他用什麼方法讓自己更有錢?

2. 冉求為何幫季氏「聚斂而附益之」?

3.「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夫子反應為何如此劇烈 ?

4. 冉求從政的種種過失,遭到夫子的批評,他如何因應老師教誨?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孟子.告子章句下》:孟子曰:「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2.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非吾徒. ,絕之也。小子鳴鼓而攻之,使門人聲其罪以責之也。聖人之惡黨惡而害民也如此。然師嚴而友親,故已絕之,而猶使門人正之。又見其愛人之無已也。」

3.《論語.雍也.10》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4.《論語.子路.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5. 《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一)本章解釋

季氏比周天子王朝的周公還要富有,而冉求還替他聚斂附益。夫子說:“這個人不是我的門徒啊,小子們,你們都可以打起鼓去聲討他。

(二)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

1. 按照錢穆先生的解釋,此處的周公指的是周公旦的次子,世襲為周公而留於之王朝者。

2. 季氏是魯國的權臣,是諸侯的“卿”這一級的官員,顯然,季氏要比周公的地位要低很多,按照常理,季氏應該比周公的財富要少才對,然而事實卻是,季氏既然比周公還要富有。

3. 張居正先生據此推斷說:季氏顯然是在正常收入之外,還有吞沒公財,盤剝百姓的不正當的斂財渠道。

4. 冉求作為季氏宰,季氏家的行政總監,不但不加以勸諫,反而還替他去聚斂財富,令其財富更加增長,所謂附益之,由此引起夫子強烈的不滿。說:“這個人不是我的門徒。”而且還鼓勵其他弟子說:“小子們,你們可以打起鼓去聲討他了。

(三) 夫子對弟子有溫情又嚴厲

1. 夫子對於弟子們既有溫情的一面,又有嚴厲的一面,對弟子的錯誤從來是不姑息的:

例:如 :

(1) 批評宰我晝寢的懶。

(2) 子路出言不遜的野。

(3) 對冉求的批評,卻是最嚴厲的,已經到了要逐出師門的程度了。

2.  夫子的反應為何如此的劇烈呢?

我們知道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夫子的仁德修養已到了圓滿的程度,真的是愛民如子,冉求幫季氏聚斂,直接傷害到了百姓,這是夫子所無法容忍的,所以夫子才如此疾言厲色地予以痛斥。

3. 夫子仁德圓滿,固然是愛民如子,對犯了錯誤的弟子也一樣是仁愛有加的。

(四) “冉求非吾徒也”是對弟子的另一種調教方式

1. 夫子說:“冉求非吾徒也。”似乎是要棄絕之意,其實這種痛斥,是對弟子的另一種調教方式。

2. 這就是孟子所說的不教之教,“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孟子.告子章句下》)也就是用反面激勵的方式,警醒弟子,幫助弟子懸崖勒馬,及時醒悟。

3. 夫子讓弟子們去聲討冉求,其用意也是想通過善友的力量幫助冉求改過。所以朱子說: “然師嚴而友親,故己絕之,而猶使門人正之,又見其愛人之無已也。” (朱子《四書章句集注》)夫子對於弟子的關愛從來沒有停止過。

4. 做弟子的要善於體察師心,特別是當師長表現出金剛怒目的一面的時候,更要學會透過表看到師長對自己的關愛,對自己的良苦用心,即便一時還不能聽從師長的教導,但也絕不因為師長痛斥了自己,而失去對師長的敬意,甚至捨棄了師長,這才是一個有智慧、有良心的弟子。

(五) 冉求屢遭夫子批評,卻始終不離不棄、恭敬承事

1. 《論語》的相關章節中,我們可以看出冉求在這方面做得還是 相當不錯的。

2. 當他做不到夫子所教的道理時,就說: “非不悅子之道也,力不足也。” (《論語.雍也.10》)自己做不到,起碼不會詆毀說老師教得不好,而是歸因於自己的能力不足。

3. 在為季氏宰的這些年中,因為從政的種種過失,冉求沒少遭到夫子的批評,然而我們發現他一如既往地承事夫子,經常是一下班就去探望老師。

4. 如中記載,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論語.子路.14》)夫子問他今天怎麼退朝這麼晚啊,這說明即便下班晚了,冉求也依然不忘去探望老師。

5. 夫子晚年能夠回到魯國,是冉求積極努力的結果,夫子晚年能夠安心地刪定《六經》、編定《春秋》,也與冉求一直提供生活上的照顧有很大的關係,這些都說明冉求固然有他的缺點和不足,甚至有時夫子的話不一定完全聽得進去,但是作為一名弟子,他對師長終其一生都是恭敬承事,不離不棄的。

(六) 結攝 : 冉求對後學者有正反兩面的啟發

1. 所謂師徒如父子,作為弟子,冉求對夫子的孝,雖然不像不違如愚的顏回那樣圓滿,但是能夠做到始終恭敬,特別是對師長痛斥仍然不離不棄,說明也還是有相當的水準。

2. 《孝經》中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冉求能夠位列孔門四科的政事科之首,能夠才藝過人,能夠被後人尊為孔門十四哲之一,我想其根本原因也許就在於此吧。

3.當然,如果他能夠在恭敬忠誠的基礎上,像顏回那樣地對師長的教導遵從無違的話,他的成就就一定會更加的不可限量。

4.冉求對於我們後學者正反兩方面的啟發,都是很值得深思的。

論語 先進十一 第15章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白話>
子貢問夫子:「師與商哪個更為賢明啊?」夫子說:「師呀,常是過了;商呀,又常是不及了。」子貢又問:「那麼是不是師更好一些,勝過於商呢?」夫子說:「過與不及其實是相等的,一樣的。」

<文義>
1.師:子張。
2.商:子夏。
3.過:辦事過頭。朱注:「才高意廣而好為苟難,故常過中。」
4.不及:辦事不到適度。朱注:「篤信謹守而規模狹隘,故常不及。」

<思惟提綱>
1.夫子為什麼說,子張是過了,而子夏是不及了呢?
2.子貢問:是不是子張更好一些,勝過於子夏呢?
  夫子是怎麼回答的?夫子為什麼這麼回答?
3.聖賢所追求的道,最究竟圓滿的境界就是「中庸」。
請問「中庸之道」是什麼呢?
4.學習了本章,
(1)你有發現此對話中〜有著孔子對子貢很深的關愛嗎?
(2)你有觀察到夫子等待時機,引導學生突破自我格局的殷切用心嗎?
(3)你有體會到夫子的“善教”跟子貢的“善問”嗎?
<義理解釋>               7分 4秒
一. 引用經文
1.朱熹《四書集注》:「道以中庸為至,賢智之過雖若勝於愚
  不肖之不及,然其失中則一也。」
2.尹氏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夫過與不及,均也。
            差之毫厘,繆以千里。」
   3.《四書評》:「子貢卻呈自己供狀。過猶不及,夫子亦下子貢鉗錘。」
   4.朱熹《集注》:尹氏言:「故聖人之教,抑其過引其不及,歸於中道
     而已。」
二. 重點摘記  /講師:歐陽映菊 老師     7分 4秒

(原文)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一)本章解釋
子貢問夫子,師與商哪個更為賢明啊?夫子說,師呀,常是過了;商呀,又常是不及了。子貢又問,那麼是不是師更好一些,勝過於商呢?夫子說,過與不及其實是相等的,一樣的。

(二) 師與商都偏離中道,都有過失
我們以朱熹先生的《四書集注》及鐘茂森博士的解釋參照來理解。
1. 師-子張
  朱熹先生說,師是子張,他呢“才高意廣而好為苟難,故常過中”。
  鐘茂森博士解釋說,他才華很高,志向很廣,也包括他的興趣很
  廣泛,是一個很能幹、很聰明的人。所以做事呢,喜歡挑難的做,喜歡
  自我挑戰。意氣風發,有時候有一點張狂,所以做起事來往往會過中。
2. 商-子夏
商,子夏,“篤信謹守而規模狹隘,故常不及”。
  子夏呢,剛好相反,個性呢篤信謹守,很老實,做事中規中矩,非常謹
慎,不會妄動,但就顯得狹隘,心量也不是那麼大,所以常常是不及。
3. 道以中庸為至,無過無不及。
(1)朱熹先生又說:“道以中庸為至,賢智之過雖若勝於愚不肖之不及,然
其失中則一也。”
尹氏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夫過與不及,均也。差之毫釐,
繆以千里。”
朱熹先生提到說,“道以中庸為至”,就是說聖賢所追求的道,最究竟
圓滿的境界就是“中庸”。那中庸是什麼呢?無過無不及。
那賢人比起那些愚人、不肖的人,可能勝過一些;但賢人如果過了,就
失掉中道,偏離中道,就這一點來看,那都是一樣的過失。

(2)李炳南居士用了一個比喻來談過與不及。他說,走路來說,達到目的地
是恰到好處,不及或者超過,都是未達目的地,所以無分軒輊。
(3)孔子講的中道是要無過無不及。

(三) 子貢善問 夫子善教
1.蕅益大師引卓吾先生在《四書評》裡面所寫的評語,提到說:
 “子貢卻呈自己供狀。過猶不及,夫子亦下子貢鉗錘。”
  意思是說,子貢問師是不是略勝商一籌呢?是不是過了的人是比較賢明
的呢?
2. 這個話,卓吾先生說,子貢其實把他內心的想法招了出來。因為子貢的
特質比較接近子張,所以當他在請問老師,是不是子張比子夏要好一些呢?似乎是想藉此確定自己是不是也稍稍勝出呢?
3.結果,老師說:“過猶不及。”給了他當頭棒喝。其實夫子是在勸勉子
貢繼續努力,不能以少為足,或生高慢心,看不起那些不及的人。
4.鐘茂森博士說,我們是可以藉此去體會老師的善教跟學生的善問。

(四) 透過本章檢視自我
那我們試著再來熟悉內心的相狀,也思考我們自己的學習。
1.我會如何看待過與不及?
(1) 聖人到底是怎麼看待過與不及的呢?換成是我們,我們會如何看。
朱熹《集注》就以尹氏所言說:“ 故聖人之教,抑其過引其不及,歸於中道而已”。就是如果這個人過了,就稍稍抑制一下他;那這個人如果不及呢,就稍稍引導他,就是努力幫助這個人歸於中道而已,就這麼簡單,沒有高下的評斷。只是根據每個學習者的條件幫助他學上去,聖人看就是這麼單純。
(2)那我們呢?我們自己會在心裡上下比較嗎?評斷別人孰優孰劣,甚至
  是暗暗把自己也放進去和別人較勁。 是他比較好呢?還是我比較好呢?
  我們內心是想把知道自己比較優秀的成分多,還是想學習怎麼更接近
  聖賢所追求的道,那個最圓滿究竟的中庸的境界到底是如何呢?
我們學習的力氣是放在哪裡多一些呢?

2.我敢、我能像子貢善問?
(1)如果我此刻的條件,就是我還是會陷在比較的煩惱裡。我敢、我能像子貢這樣向老師提問嗎?
(2)其實想必子貢也是經過了一番對同學、對自己的觀察思考,他才能夠如此提問。
(3)我能夠像子貢這樣因為勇敢地提問,而得到師長直指自己生命問題的指
導嗎?
(4)其實這樣思考後,就能夠更理解鐘茂森博士說的〜孔子是如何善教,學
生是如何善問。

(五)結語
1.我的老師曾說,學生的過失在老師眼裡,其實就像在太陽下照耀無所遁形。關鍵是我是否想從老師的角度,去看、去擴大自己的格局,還是我就守著自己的想法煩煩惱惱的。
2.這一章,乍看好像是在談子夏、子張,但如果用心思考,會發現有著孔子對子貢很深的關愛,是老師對學生很深刻地觀察,等待時機引導學生突破自我格局的殷切用心。
3.學到這,大家是否像我一樣,就更覺得生命有老師是多麼幸福的事。
多麼渴望《論語》中的師生關係能快快來到我的生命裡。

論語 先進十一 第14章

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白話〉
孔子說:「由(子路)鼓瑟的聲音,那裡算得上是出於我的門下呢?」門人因此不敬重子路。孔子又說:「由的學問,已經達到正大高明的地步,好比走到了廳堂上,還未進入室內罷了。」

〈文義〉
1. 由: 是仲由,即子路。
2. 之瑟: 即鼓瑟。瑟是一種像琴的古樂器。
3. 奚: 是為什麼。(子路好勇喜鬥,所以他彈琴,帶有一種殺伐而無中和的聲音,孔子不以為然)
4. 堂是正廳,室是內房(言子路的學問人品,已到達高明正大的地步,不過未至登峰造極的境界,這正如人進屋內,只到大廳而未入內室。)

〈思維提綱〉
1. 觀察自心,如果自己也是當時夫子的弟子,聽到夫子此言,也會同樣“不敬子路”嗎? 為什麼?
2. 又怎樣可以避免自己落入當時其他“門人”的心態?
3.假若自己有像子路這樣,受師長指點的機會,我們的內心會如何?
4. 由本章夫子前、後對子路的評論,您能體會出夫子哪些用心?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白虎通義•卷二•禮樂》瑟者,嗇也,閒也,所以懲忽宮商角則宜。君父有節,臣子有義,然後四時和,四時和然後萬物生,故謂之瑟也。
2.《白虎通義 禮樂》「瑟者,嗇也,閒也,所以懲忿窒欲(平息忿恨,克制情欲),正人之德也。」
3.《論語集解》馬融注:「子路鼓瑟,不合雅頌。」雅頌之音,令人心氣和平。
4《說苑•脩文》: 子路鼓瑟有北鄙之聲,孔子聞之曰:「信矣,由之不才也!」
5.《孔子家語•辯樂解》: 子路鼓琴,孔子聞之,謂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聲以為節,入於南,不歸於北。夫南者、生育之鄉,北者、殺伐之城。故君子之音,溫柔居中,以養生育之氣。…
6.《論語點睛》藕益大師:收之。則升堂。揀之。則門外。可參。

7.《論語•子罕•26》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8.《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9.鐘茂森博士簡介:1973年生於中國廣州,曾任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兼任中國廣州中山大學客座教授。澳大利亞淨宗學院副院長、方東美研究所副所長。1999年獲美國路易士安娜州理工大學金融博士。2011年7月15日(農曆六月十五)在香港圓明寺暢懷老法師座下剃度,法名“定弘”

二、重點摘記
(一) 消文及字義
1.夫子說:“在我門中的仲由啊,彈瑟怎麼會彈出這樣的音調呢?”門人聽了因此不敬子路。夫子說:“由呀,他已經是升堂了,只是未入室!”
2. “瑟”呢是一種古時侯的樂器,《禮記》談到說:“瑟,禁也。”有止的意思,知行知止。《白虎通·禮樂篇》論五聲八音提到說:“的功能。”懲忿窒慾是什麼意思呢,忿是憤怒,欲是慾望。是說瑟這個樂器呢,可以把人的憤怒、慾望調和下來,能夠正人之德,這是瑟這個樂器的特點。

(二) 子路彈瑟
1.他是彈出什麼樣子的境界呢?《論語集解》馬融注提到說:“子路鼓瑟不合雅頌。”那雅頌之音是令人心氣和平,但子路性情剛勇,所以他彈瑟呢欠缺了和平的意味。
2.  《孔子家語》也提到:“子路鼓瑟,有北鄙殺伐之聲。”是指說子路氣質剛勇,不足於中和,然後他彈瑟的時候呢,展現了自己的慷慨的性情,但是沒有辦法表現出瑟處處謹守的內涵。。
  3. 夫子聽到了子路彈瑟的這種狀況,就說:“啊,在我門中的仲由,彈瑟怎麼會彈出這種音調呢?”其他的門人聽了因此不敬子路。但是當夫子知道了其他門人的反映,夫子就以下面的比喻來提醒門人,夫子說:“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三) 升堂入室
1. 其他的門人聽了因此不敬子路。但是當夫子知道了其他門人的反映,夫子就以下面的比喻來提醒門人,夫子說:“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2. 朱熹先生說:升堂入室呢是比喻入道的次第,是指子路的學習其實已經“造乎正大光明之域。”就是已經達到正大光明的程度了,只是呢,就是還沒有辦法做到深入精微。但是,不可以這樣一個缺失而完全地忽視子路的成就。
3.李炳南居士是提到說:孔門弟子求學,那有四個層次的比喻,從入門、上階(上階梯)、到登堂、到入室,由淺入深,程度不等。達到入室程度的弟子,比如說顏回,固然是最難的,但是子路能做到升堂,其實又何嘗容易能夠做得到。
4. 聖人教育,步步引進,子路雖然已經升堂了,但尚未能入室。李炳南居士認為呢,其實孔子是期許他繼續去求更深入。
5. 蕅益大師提到說:“收之,則升堂;揀之,則門外,可參。”他就說:子路呢算孔門弟子當中哪一類弟子呢?算是升了堂的弟子。但是如果真的要鑑別他算不算真正的孔門傳人,那就還不算,他還只是門外漢。

(四) 試著從這篇裡面三個不同人的角度,我們來揣摩他們的心相,那同時揣摩我們自己可以怎麼學習。
1. 夫子的角度。
(1)在《先進》的第一篇,我們就聽到了夫子談說,“ 先進於禮樂,後進於禮樂。”那我們好像是可以從中看到夫子對於弟子學習狀況、特質,那種很清晰的了解,同時也可以體會到夫子對於禮樂的抉擇,其實他是怎麼樣希望兼顧形式和內涵都圓滿,他內心其實有一個最圓滿、致中和的標準。
(2)如果一時無法兼顧的話,夫子也很清楚告訴我們說,優先順序他會如何抉擇。那如果我們透過這樣去揣摩,夫子聽到子路彈瑟的狀況,其實我們好像可以揣摩夫子對於彈瑟可以彈達到的最高境界,以及對於眼前子路的程度,夫子都是了了分明的。
(3)夫子清楚地點出子路目前的程度,是因為他不滿意學生嗎?其實我們好像可以從後面夫子聽到了其他門人對子路的批評,因此對子路不敬的時候,夫子就以入室登堂的比喻去補充說明,我們可以從夫子的這個動作感受到,其實夫子對於子路的那種肯定期許。
(4)夫子應該是已經很肯定子路的努力,他已經從入門、上階、達到了升堂的程度,然後是以夫子並不是因子路達不到入室否定他,反而是他看到子路一路行來的那個努力。充滿關愛地、充滿期許地告訴子路說:“子路啊,還有更高的境界可以追求噢。”
(5)當我們這樣子試著去揣摩夫子的內心的時候啊,大家會不會有一種感覺,就是:“哇,如果我也能夠遇到這樣的師長,該是多麼幸福。只是我有沒有那個條件,能夠體會到師長這一顆心呢?”
2.  子路他有條件嗎?
(1)其實,我們可以一起來想,作為學生,就是能夠被老師這樣很直接地指導容易嗎?就是如果是我,我們承受得起嗎?其實通常老師啊,面對那種剛學的學生,大概都會蠻手下留情的,先給鼓勵,很像呵護小苗一樣希望它慢慢長大。
(2)老師到底對怎樣的學生,才敢這樣指導呢?通常應該是條件比較好的,學了一陣子的,然後,或者是對老師很有信心的弟子。
(3)我們這樣去揣摩,就可以慢慢感受得到,其實子路是一個具備怎麼樣條件的學生。大家應該就很有印象,就是在《論語》的篇章中,其實子路被老師指正過好幾次:
①《子罕篇》夫子誇子路說:“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那子路聽了很高興,終身誦之這樣。但是,夫子馬上說:“是道也,何足以臧?”夫子其實是這樣嚴正地提醒子路不能自滿於此,還要向上。
②子路有一個特質是“聞過則喜”,光聽到他這個特點,內心真的生起很深的崇敬,就是子路他內省學習的境界是這樣的高。
③子路其實是列在孔門四科當中的政事,夫子對於從政的人是怎麼談的?夫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所以其實我們也可以揣摩,當夫子把子路列為政事的時候,其實夫子對子路的那個評價並不低。
(4) 我們揣摩說:“哇,子路作為一個學生能夠承受得起老師這樣的指導的時候,其實子路是一個怎樣具備好條件的學生?”那其實在這當中,自己就更特別地提醒自己說:“我能嗎?我能夠接受老師這樣教我嗎?
3. 第三個角色是其他的門人。
(1) 鐘茂森博士問:“如果我們是一同學習的一群人,那聽到老師這樣談其他的同學,我會是怎樣的態度?”我自己就會揣摩說:“我會不會像其他門人一樣,也因此就有點輕視了子路,輕視了同學,或者是我會因此覺得很害怕,會不會下次輪到老師修理我,給大家聽。”
(2)其實,就是透過這章的學習呀,我自己是更想起我的師長,我的師長常常提醒我們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感謝別人教我,感謝他透過他犯錯讓我可以學習。 ”我的老師也說:“ 看別人的錯,自己已經不知道錯到哪裡去。 ”

(五)引喻結攝
1.那這樣一路學習《論語》啊,我自己真的覺得自己的生命其實有些不同。這樣在學校啊,就是擔任老師就會比較提醒自己說:“當我在指導學生的時候,我到底那顆心是什麼狀況?我是想要點出他的缺點嗎?告訴他有多差嗎?還是我能夠看到孩子走到這,其實他前面是日日夜夜化了多少努力,他才可以達到現在的狀況,我告訴他是因為我多麼愛他,希望他可以再往前進。”
2.我的內心是不是真的這麼乾淨,就是面對學生啊,就是這個學期其實我剛好有一個轉學生,那他有一些情緒的狀況。
     我記得他有一次就是躺在地上大哭,然後全班都嚇壞了,後來媽媽來,就先暫時把他帶出教室,讓他平靜。可是我記得他離開教室的時候,我問班上孩子說:“你們會怎麼看他?覺得他很糟糕嗎?”然後我就跟他們說,但是我看到這個孩子一直在進步,因為剛開始他大哭的時候,他是會衝出教室,然後我們會手腳大亂地去學校找他。可是現在,他就算情緒來了,他也不會走出教室,他會知道他要留在教室,讓老師放心這樣。然後全班的那個氣氛就會變成:“哇,這個同學真的進步好多噢。”那後來這個孩子他平靜了以後,他想要進教室,然後我就看他在門口猶豫這樣,我就問他說:“你怎麼了?”他說:“我不好意思進去。”然後我馬上感受到他那種覺得自己剛剛用躺在地上的狀況,自己後來也覺得有一點不好意思,我就馬上跟他說:“你放心,其實你剛剛跟著媽媽出去的時候,其實老師跟同學是這樣看你喲,我們看到你怎麼樣在進步。這樣,你不要擔心同學會取笑你。”然後,他就笑咪咪地進教室。
    就是透過這個過程,我真的內心對於自己有機會學《論語》,然後有機會得到老師的教導,真的充滿感恩。然後,也以自己一點點學習的經驗跟大家共勉,希望我們就是朝著這樣子心頭努力的功夫去學習《論語》。謝謝大家!

論語 先進十一 第13章

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白話>
魯國的國君要擴建宮內的府庫。閔子騫說:「維持原來的樣子就好了?怎麼樣?何必要大興土木去改建呢?」。孔子說:「閔子騫不講話則已,一講話就非常合乎中道,非常契合時宜。」
<文義>
1.魯人:古注有很多不同的說法,這裡採用的是指魯國的國君,當時在位的是魯昭公。
2.為:造、作。此處是改建或擴建。
3.長「府」:就是指倉庫,專門收藏聚集財貨,包括武器、兵械的處所。一般來講,魯國的國君在其宮內都有一個府庫。
4.「仍」舊貫:因也,因襲,沿襲。
5.仍舊「貫」:事也,事情,事例。
6.「仍舊貫」,沿襲舊例,按慣例行事。成語「一仍舊貫」即典出於此。
7.「如之何」,根據上下文和語境,此處意為「怎麼樣」。
8.何必改作:何必要大興土木去改建呢?
9.「夫」人:唸ㄈㄨˊ,相當於「這」或「那」。夫人是指閔子騫。
10.言必有中:指他能夠合乎中道,而且切中要害的來講話。
<思惟提綱>
1.當時魯國的國君,為什麼要擴建宮內的府庫呢?
2.閔子騫為什麼不贊成魯君擴建宮內的府庫呢?他內心有什麼想法?
3.孔子說:「閔子騫不講話則已,一講話就非常合乎中道,非常契合時宜。」,孔子為什麼會這樣讚美閔子騫?
4. 如果你是魯昭公,你會用什麼方法去收復三家的權勢?去保有你的江山,還有你的朝政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左傳·魯昭公.25年》「公居於長府.九月.戊戌.伐季氏.殺公之於門」
2.元朝郭居正《廿四孝》「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損,衣以蘆花。父令損禦車,體寒,失纼。父查知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聞,悔改。」
3.《論語·學而·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4.《孝經·開宗明義章1》「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5.《論語・八佾・21》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6.《大學.經1章》「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7.《論語.為政·3》「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我們分成三個小段,來做文義的解釋以及義理的討論。
(一)第一小段--魯人為長府
1.“魯人”,古注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我們這裡採用的是指魯國的國君,當時在位的是魯昭公。
2.“為”,就是改建或者擴建的意思。
3.“長府”,就是指倉庫,專門收藏聚集財貨,包括武器、兵械的處所。一般來講,魯國的國君在其宮內都有一個府庫。
4.“魯人為長府”的意思是:就是說魯國的國君準備擴建國庫。這個擴建國庫的舉動,並不是單純的修建房屋,而是別有企圖、另有目的的。
5.因為當年的魯國一直以來,朝政都有三家專政:魯國的大夫孟孫、叔孫以及季孫。其中季氏的權利非常非常的大,把持朝政,奪權勢、奪民心,已經很久很久了。魯君如果想要把他的權利收回來,絕對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更何況想由武力來製約季氏,更是時機未成熟。魯昭公擴建國庫,就是為了要討伐季氏,或者說便於季氏作亂時有所防備。
6.《左傳》曾經這樣記載說:“魯昭公居長府以攻季氏。” 可見擴建國庫,除了代表著要增加稅收讓人民傷財以外,更是意味著魯昭公和三家之間的權利爭奪將會越來越厲害,也越來越頻繁。所以老百姓所受的動亂將更多,傷害將更大,痛苦也當然也就會更深了。

(二)第二小段--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1.閔子騫最有名的兩點:孝順ヽ德行
第一個:他很孝順,他是二十四孝裡的“單衣順母”故事的主角。
第二個:他是孔門十哲之一,德行科中的第二名,和顏回、仲弓、冉伯牛,共稱為德行四人。
所以他的孝順、他的德行,是非常非常有名的。
2.《單衣順母》的閔子騫
閔子騫幼年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父親娶了後母,生了兩位弟弟。有一年冬天,父親要他拉車,可是因為太冷了,拉不動,父親就用皮鞭抽打他,沒有想到他的衣服就被抽破了,就露出了稻草,那父親一看非常非常的生氣,也非常非常的難過,沒有想到後母居然虐待閔子騫,然後想要休掉後母。
沒有想到這時候閔子騫跪下來要求,跟他爸爸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意思就是說:如果母親還在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受到寒冷的痛苦;但是如果母親被休掉了,就包括我、還有兩位弟弟,三子都會很孤單。父親很感動,後母也很感動,所以他的孝順從小就開始。
3.以經來解讀閔子騫的孝順和德行
(1)《論語》有講“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所以閔子騫是充滿了仁愛之心的一位孝順的人。
(2)《孝經》上講“夫孝,德之本也。”所以他的德行也是相當優良、相當可觀的。
(3)《孝經》:“夫孝,教之所由生也。”所有美好的教育的傳遞,就是父母親、長輩、以及老師,能不能夠把他們的一些學習的德行教給我們、傳遞給我們,都是靠他的孝子心。
(4)所以“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之本是孝悌;“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德行的根本也是孝悌。所有美好的教育的內涵的傳遞也都靠孝悌而產生。
(5)閔子騫就是一個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有仁愛之心、有德行之心、有智慧。因為他受了很好的教育,他就非常的有智慧,所以他特別特別地容易為別人想,他不但為魯君想,更為魯國的老百姓想。所以,他才能夠講出這樣的話。
4. 閔子騫具有三種人格特點
第一個:他有偉大的目標。他一心要完成他仁德的修養,仁道的道德修養。第二個:他是一個很會掌握根本的人。所以他所有所做的事情都是先以根本做起,然後根本建立了,道就有了。
第三個:他對於眼前的現在的整個狀況他特別的在意,縱觀全局的能力以及權衡局勢的能力非常的強,所以他知道那個時候魯國是不適合討伐的,不適合用武力來想要收回三家的權勢的。
5. 閔子騫的主張—仍舊貫
(1)當閔子騫知道魯君要擴建國庫的時候,他提出了怎樣的主張?三個字,“ 仍舊貫。 ”什麼叫“仍舊貫”呢?“仍”就是維持原樣的意思。“舊貫”就是舊事的意思。所以“仍舊貫”的意思,其實就是他覺得維持原樣就好了,何必要大做文章,大興土木呢?何必要去改呢?不要再去大改了。
(2)所以他用“如之何?何必改作?”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做呢?這樣子做為什麼一定要重新擴建呢?這有什麼不可以呢?他就這樣子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3)他主要的就是要勸諫魯君,維持原樣,不輕舉妄動,不要再去大改了。言下之意就是說,應該還有更好地、能夠真實地做到改善的方法。
6.第二段的意思
 第二小段就是在講,閔子騫聽到了魯君要擴建國庫的時候,他提出了勸諫之言。他最主要就是維持原樣,不輕舉妄動,應該可以再去想還有什麼改善的方法。

(三)第三小段--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夫”是一個語氣的助詞。“人”,就是指閔子騫。孔子聽到閔子騫講“仍舊貫”的那句話以後,他就讚美他說:“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說閔子騫不講話則已,一講話就非常合乎中道,非常契合時宜。
2.他特別特別的讚美,剛剛提出的閔子騫的三個特質:
第一個,立志長遠的目標,實施仁道;
第二個,掌握根本;
第三個,權衡局勢,縱觀全局。
3.“言必有中”,就是指他能夠合乎中道,而且切中要害的來講話。
(1)因為那個時候魯昭君伐季氏,事實上他伐季氏的時候是沒有成功的,不但沒有成功,反而被季氏逐出魯國,魯君就被迫逃亡齊國,而且後來死在齊國。
(2)魯君死在齊國以後,反而使得魯國三家更是心目中沒有魯君,非常非常的跋扈,這都是一種僭禮,不合乎禮的行為。後來魯定公繼位,就是魯昭公的弟弟繼位,定公之後哀公繼位,三家的權利越來越大、越來越大,魯定公、魯哀公幾乎越來越難以忍受這三家的大夫。
(3)所以昭公之後的定公、哀公,他們其實都很想討伐三家,擯除三家,但都不成功。所以我們在《八佾篇》有學過“哀公問社於宰我”。
(4)閔子騫對於整個時代的局勢的權衡,他看到那個時候魯昭公兵敗,死於齊國,然後魯定公繼位、魯哀公繼位,三家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所以魯君的一舉一動根本就是被三家監視著,如果輕舉妄動,不但舉事還不成,反而更為窘迫。
(5)所以他才會建議說維持原狀,不要輕舉妄動,維持現狀就好。其實他這樣的建議,不但保護了魯君,而且也使魯國免於禍亂,否則會越來越亂,這是孔子特別讚美他的原因。

(四)反觀自省
 1.最後我想提出一個思考的題目:如果你是魯昭公、魯哀公、魯定公,你會怎麼樣子、用什麼方法去收復三家的權勢?就是你會怎麼樣子去保有你的江山,還有你的朝政呢?
 2.你們可以用第二章《為政篇》來思考,也可以用《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修身為根本。”《為政篇》裡面講:“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3.真正能夠拿回來的就是用德、用禮,所以加強禮教,加強樂教,不要用武力去強攻他,用禮教跟樂教讓大家能夠回歸到倫理、道德,還有仁愛,“仁、 智、禮、義、信”的這條道路來,就可以了。所以自己本身要修身,然後對他人要教育他,對他人要以教學為先,不要只用武力。
 4.所以我剛剛出的題目說:如果你是魯昭公、魯哀公,你應該用什麼方法去收復三家的權勢回來呢?
5.那我們也可以把這個題目擴大來看說,我們的人際互動,上下之間的關係要怎麼做?“上下”,就代表著君跟臣的關係, 還有老闆跟屬下的關係,還有師生的關係,親子的關係。換句話說,整個國家的領導人,應該怎麼來領導這些老百姓,來保住我們的江山,享我們人生的幸福呢?
6.其實,我們古老的文化早就教我們了,就是自己修身為本;對他人以教育為優先,教導他,幫助他。那至於這裡面的內涵,我們以後有機會可以再談,今天就說到這裡為止。

論語 先進十一 第12章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
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白話>
閔子騫侍奉在夫子身邊,很中正的樣子;子路,很剛強的樣子;冉有、子貢,很和樂的樣子。孔子很高興。夫子曾說:「仲由這樣的人,好像很難壽終善死!」

<文義>
1.誾誾:中正,和悅正直的樣子。溫和有條理,令人看了很舒服。
2.行行:剛強的樣子。
3.侃侃:和樂的樣子。形容氣度大,很瀟灑。
4.不得其死:不得好死,無法壽終、善終。

<思惟提綱>
1. 本章提到孔門哪四位弟子?
2. 本章對四位孔門弟子如何描述?
3. 為何「子樂」?
4. 孔子擔心子路什麼?為何如此擔心?
5. 這四位弟子之所以有所成就,請問他們共同的特徵是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2.《大學》:「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
3.《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4. 《論語.泰伯.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閔子侍側,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
子樂。「若由也,  不得其死然。」

(一)本章解釋
1.這裡描述了一段場景:閔子騫、子路、冉有、子貢陪在夫子旁邊。
(1)閔子騫是外柔內剛,德行深厚,顯得誾誾如也,一副和悅而又正直的樣子。
(2)子路則強勇而少含蓄,所謂行行如也。
(3)冉有和子貢剛強正直,所謂侃侃如也,侃侃同時也有和樂的意思。
2.這四位弟子,都是孔子的主要弟子,都是很好的根器,如果加以薰陶、造就,都能繼承道統,進入聖賢之域。孔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自然是一大樂事,所以說“子樂”。
3.但子路過於剛強,孔子警示他說:“如果不改的話,將來恐怕會死於非命。”果然,子路被不幸言中,後死於“孔悝(ㄎㄨㄟ)之難”。雖然死得很壯烈,但是不太值得。

(二) 四位好弟子的共性特徵—剛毅
這段對我們有什麼啟發呢?首先,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好弟子的共性特徵。
1. 我們知道要超凡入聖,是要脫胎換骨的,絕不是很容易的,天資固然會發揮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擁有堅定的志向。
2.有了堅定的志向,即使起點再低,憑著“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則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最後都會有不凡的成就。
3.顯然《大學》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完成哪一個環節不需要堅強的意志力做基礎呢?都是需要的。
4.孟子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5.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6.這四子正是都具備這種風骨,所謂剛毅,所以可以入道而成為孔子的得意弟子。他們一旦將仁以為己任,就會矢志不渝地去追求,於是都一心一意地跟著自己的老師奔波弘化,遇難不退。
7.在這個過程中,把對道的體悟一點一點地建立起來,把弘道的責任一分一分地扛起來。

(三)四子以道心為根本,各自開展一技之長去施展仁德
1.有了這個道心做根本,加之各自的優長,自然會開出各種美麗的花果。
2.弟子們在六藝、四科等各方面,都有其特別的成就。如閔子騫見長於德行;子路、冉有見長於政事;子貢見長於言語等等。各人都可以以一技之長去施展仁德。3.孔子見之豈不樂在心上。
4.少了這種風骨,即使天份再高,等到要突破身心極限的時候,就會無力放下自己的執著、自己的所愛,就會因循不前,甚至棄道而去,不會有什麼成就。
5.唯子路剛勇過頭,無法取中,故不得正命而終,這是一個遺憾。但他執禮忘我的精神,又有誰不敬重呢?

(四) 學習儒家思想的我們如何具有道心、堅持的精神
1.今天,我們來學習儒家思想,遇到了最大的挑戰,依舊是在道心上。
2.當我們面對各種生活、工作的壓力時,能否堅持學習呢?遇到各種問題時,能否堅持反求諸己呢?
3.有了這個堅持的精神,就擁有了成功的主因,至於其它才幹、技能則是錦上添花。
4.堅持的精神,來自於對聖賢境界的了解和渴仰,所以又不可以不博學多聞。
5.所以要想不負父母生身,不可不以親近良師、讀聖賢書為己務啊!

論語 先進十一 第11章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白話>

子路向孔子請問如何奉事鬼神。孔子說:不能奉事人,哪能奉事鬼神呢?
子路又問,敢問人死後如何?孔子說:不知道怎麼活著,哪得知死後如何呢?

<文義>

1.季路:子路。

2.事鬼神:祭祀奉事鬼神之道。

3.未能事人:不能善待人。

4.焉能事鬼:怎能善待鬼神 。

5.敢問死:敢,謹慎。問死後如何。

6.未知生,焉知死:死生一體,不知生,即不知死。

<思惟提綱>

1.面對子路「問事鬼神」,孔子是如何回答?

2.孔子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你如何詮釋?

3.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你如何詮釋?

4. 孔子對鬼神和生死的態度為何?


<義理解釋>先進第十ㄧ第11章

一ヽ 引用經文 

1.《論語•八佾•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2.《王陽明•傳習錄 》:蕭惠問死生之道。先生曰:「知晝夜即知死生。」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一)本章文義解釋

1.季路就是子路。他向孔子請問如何對待鬼神的問題。
例如:怎麼祭祀、怎麼祈禱,等等。

2.孔子回答說:“如果不能善待人的話,又怎能善待鬼神呢?
子路又謹慎地問道:“敢問死後如何?

孔子答道:“沒有真正了解應該怎麼活著的話,又怎麼能夠知道死後如何
呢?”

(二)孔子對鬼神和生死的態度

1.孔子師徒絕不會去探討子虛烏有的東西,因為那是浪費時間。既然他們討論鬼神和生死的問題,說明他們並不否定這些現象的存在,這在其它很多地方也有體現。

2.面對子路之問,孔子都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指出要想了解這些幽隱難知的事物,反而要先正確地面對現實。

3.這跟“子不語:怪、力、亂、神”的理由是一致的。因為常人難免好奇取巧,如果興趣都轉移到“怪、力、亂、神”之上,又不得其法的話,必然會忽視對當下的把持而走上歧途。

4.所以子路問“事鬼神”,沒有得到正面的答案。再問死後如何,便有點虛虛的,用了“敢問”一詞,因為怕這不是該問的問題。

5.孔子是聖人,對人、神、生死,焉有不知?既然子路問到,就既不否定,又指出了切實的下手處。

(三) 事鬼神

1.主要是指祭祀、祈禱等形式。

2.所事是鬼神,通常都會認為是正直而善良的。

3.我們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他們對我們所做的事情,乃至起心動念都看得清清楚楚。如果做了壞事,即使別人不知道,鬼神也會知道,這時還有什麼顏面去祭祀、祈福呢?

4.事鬼神以善 1) 子曰:“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論語•八佾•13》)如果心存仁德,待人以禮,以這樣的方式事人,神明又豈能不知能祝祐的,又豈能不加以祝祐啊 ?

 2)到底要拿什麼去事鬼神,顯然應該是善,而不是惡。
孔子所謂的能夠事人,就是事人以善,能如此,雖然沒有去祈禱其實已經在祈禱了。

 3)有一次孔子重病,子路說那要不要祈禱鬼神幫助消解病殃呢?孔子說:“其實他已經祈禱很久了。”意思是,他每天都致力於省身寡過,豈非已經祈禱了很久啊。

(四) 未知生,焉知死

 1.如果今生結束未知死,死後人可以不滅的話,那麼死後與生前應該是接續的,不會被截然分開。

 2.王陽明先生說:“知晝夜,即知死生。” (《王陽明•傳習錄 》)
夜裡的人即是白天那個人的延續,知道這個道理,也就知道了生死的道理。

 3.既然有前後的接續性,那就有前後的因果關係。要想結果好,就必須有好的因,重點還是擺在活著的時候,應該幹什麼。

 4.儒家一慣強調:人活著的價值,就在於能夠學和習。學的是聖賢之理,習的是聖賢之道,能夠這樣度過日日夜夜自然近於聖賢之域,死後必定有好的去處。

5.如果不著眼於發揮這樣的人生價值,只是惦記著將來去哪裡,切掉了兩者的因果關係,那就錯了。

(五)結攝

1.鬼神及生死問題是很複雜的,千百年來人們看法不一。

  2.無論他們是有還是無,“人要學習、要向善”,在這些大的價值觀上,人們是不會有太多分歧的。

  3.其實做好這兩點,今生就可以無悔;若有來生,也正是來生幸福所必須的。

論語 先進十一 第10章-2

10.1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
10.2 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白話>
顏淵過世,孔子的弟子,也就是顏淵的師兄弟。他們要以厚禮葬他。
孔子不許可,但未能阻止,因此感歎說:回,待我如父,而我不得
待你如子,使你的喪葬不合禮,這不是我,而是你的師兄弟所使然。
<文義>
1. 二三子:孔子的弟子們
<思惟提綱>
1.孔子認為厚葬顏回並不是個好方式,所以夫子有怎樣的感嘆呢?
2.在判別好壞的標準上,一般人與聖人有什麼不同呢?
3.聖人重視 “ 道 ” ,那聖人有沒有 “ 情 ” 呢?
<義理解釋>   講師:趙 軍        2分  33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里仁‧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最美的師生之情      ( 孔子〜顏淵 )
1.《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2.《論語˙公冶長˙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
                      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3.《論語˙為政˙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4.《論語•先進•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5.《論語˙子罕˙10》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6.《論語˙公冶長˙9》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7.《論語•雍也•2》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
                   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8.《論語•先進•6》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9.《論語˙子罕˙20》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10.《論語•先進•2》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11.《論語•雍也•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2.《論語•雍也•5》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13.《論語•先進•8》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14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思惟提綱>
1.孔子認為厚葬顏回並不是個好方式,所以夫子有怎樣的感嘆呢?
2.在判別好壞的標準上,一般人與聖人有什麼不同呢?
3.聖人重視 “ 道 ” ,那聖人有沒有 “ 情 ” 呢?

<義理解釋>   講師:趙 軍        2分  33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里仁‧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10.1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
10.2 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一) 孔子的感歎
1.孔子雖不同意厚葬顏回,可是門人們執意這樣做了。孔子就感嘆道,
 他不能夠像對待兒子那樣對待顏回。
2.我們知道,父母對待自己的愛子,一定會用最好的方式。現在顏回被
  厚葬,這於禮不符。孔子認為這並不是個好方式,所以才有這樣的感嘆。

(二)孔子重視道,門人重視情
1.那些門人執意要這樣做,代表他們認為這是最好的。
2.顯然,在判別好壞的標準上,他們與孔子有很大的不同,
  這其實也是一般人,與聖人的不同。
3. 孔子說: “朝聞道,夕死可矣。 ” 聖人重視的是“ 道”,
 “ 道”值得拿命去換;而一般人重視的是“ 情” 。

(三) 孔子之情是大情大愛
1.聖人重視“ 道 ”,那聖人有沒有“ 情 ”呢?
  當然有。就像前幾章描述的,顏回一死,孔子傷心得不得了。
2.這個 “ 情 ” 與常情不同〜
  常情是圍繞自我、親朋等所產生的喜怒哀樂;
  聖人之情,則是圍繞學道和弘道建立的大愛。
3.這個就是“ 仁 ”的內涵,“ 仁 ”就是愛人之心。
  它不是針對一人一事一時一地,而是針對芸芸眾生的長遠福祉。
4.要針對眾生的長遠福祉,就不能陷於常情常理,而要克己復禮。

(四)孔子說不可就是不可以違禮
1.“禮” 是規範社會人倫的章法。如果人人都克己復禮,各安其位,
    則家齊、國治、天下平,眾生就能安樂幸福。
2. 孔子說:“ 不可。 ”其實就是說:“ 不可以違禮。 ”
3. 如果孔門一邊自稱要克己復禮,卻還帶頭違禮,那又指望誰
  去重建禮制社會呢?
4. 所以孔子之情是大情,門人之情是小情。
  以道攝情是大情,因情昧禮是小情。
  門人雖然有幸遇到聖人親自勸導,卻不肯放棄自己的執著,
  甘居小情不能進步,這值得我們後學深思啊。

論語 先進十一 第10章-1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

<白話>
顏淵死了,孔子的弟子們想要很隆重地埋葬他。孔子說:「不能這麼做。」

<文義>
1.厚葬之:替他隆重舖張辦理喪葬事。按古代階級制度極嚴,死而祭葬,都有定禮。顏淵人品雖賢,但終是一個平民;不應用富厚的葬禮,否則即是違禮,故孔子說不可以如此。

<思維題綱>
1. 顏淵死, 為何門人欲厚葬之?
2. 為何孔子認為不可以厚葬顏淵?
3. 您認為厚葬在意排場是對亡者最好的安然嗎?  還是多誦經回向給亡者是最好的厚禮?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9》:「回也聞一以知十。」
2.《論語•雍也•5》: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3.《論語•雍也•2》:「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4.《論語.雍也•9》:「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二ヽ重點摘記  講師:趙軍 2’25”
(原文)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一)本章解釋
顏淵就是顏回,他死了以後,孔子的弟子們想厚葬他,孔子說:“不可以!”但是那些弟子不聽勸,還是厚葬了顏淵。孔子不免感嘆道:“顏回把我當父親看,對待我就像對待父親一樣,我卻不能像對待兒子一樣對待他,不是我想這樣啊,是你那幾個師兄弟們非要這樣做啊。”

(二). 師兄弟們為顏回舉行厚葬
1. 我們都知道,顏回是得孔子心法的弟子,可以“聞一以知十” (《論語•公冶長•9》),可以“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擁也•2》),可以“三月不違仁” (《論語•擁也•5》),最為孔子所器重喜愛,當然也必然為他的師兄弟們所敬重喜愛。
2. 可是顏回家貧,只宜薄葬,但他的師兄弟們覺得一定要為他舉行厚葬,否則就不足於表達對顏回的敬愛之情。

(三). 孔子為什麼不同意厚葬呢?
然而,孔子對顏回豈不厚愛,又豈能不了解其他弟子的心情?孔子為什麼不同意厚葬呢?因為
1. 孔門修的是仁,行的是禮。
2. 顏回是孔子的高足,一生都在學這個仁道,他也必定希望別人“葬之以禮”。3. 顏回家貧,且沒有官位,喪事宜簡不宜厚,這才合乎禮,既然想厚待顏回,就應該以他喜歡的方式待之。
4. 進行厚葬,表面上是厚,實際上是薄,設使顏回有心,也必然難安於地下。5. 況且,顏回生前都能安於“一簞食一瓢飲” (《論語•擁也•9》),還會在意死後的排場嗎?
孔子深知此理,所以說“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