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先進十一 第21章-2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白話>
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就做嗎?』您說『有父兄在』;冉求也問『聽到就做嗎?』您卻說『聽到就做。』我很疑惑,請問這是為什麽?」

<文義>
1.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是周朝皇室的後裔,與子路一起列入政事科。
2.惑:疑。

<思惟提綱>
1. 公西華的疑惑是什麼?為何他有疑惑? 他如何解惑?
2. 當你有疑惑時,你會如何處理?用意何在?
3. 我可以向他學習的點是什麼?
4. 本章子路的示現和冉有的示現,要我們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6》:「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
2.《論語.公冶長.8》:「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3.《論語•先進•25》:「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4.《論語.雍也.10》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5.《論語.學而.7》:「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
6.《論語.子罕.17》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7.《論語.雍也.3》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8.《論語.先進.16》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二、重點摘記
(一) 子路和冉有的示現各異
上次我們談了子路,子路為我們示現重行輕知,啟發我們必須以見導行,知行合一。下面我們再來說說冉有,從中啟發我們什麼。

(二) 冉有具政治才能
1.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是周朝皇室的後裔,與子路一起列入政事科。冉有的政治才能,主要在於他多才多藝,尤其擅長理財。
2.孔子讚歎冉有:“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說冉求多才多藝,讓他管理政事有什麼困難的呢?又說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意思是:“冉求這個人,千戶人家的地域、百輛兵車的大夫封地,可讓他當總管,至於他仁不仁,我不知道。”

(三) 冉有的個性謙退、怯懦、優柔寡斷
1.雖然冉有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門生之一,但冉有的個性卻是謙退,乃至怯懦、優柔寡斷。
2.冉有遭到孔子的批評也是十分的嚴厲。
一次孔子與幾位弟子一起談志向,輪到冉有談的時候,他卻十分低調,說:“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意思是:“方圓六七十裡或五六十裡的小國,讓我去治理,三年以後,可使人民豐衣足食。至於禮樂教化方面,只有等待賢人君子來推行了。”其實憑冉有的才能是完全可以治理好一個更大的國家。

(四) 冉求的謙退是在見解上出了問題
1.在〈雍也篇〉中,冉求與孔子有一段精彩的對話,寓意深遠,對我們啟發也十分深刻。
2.原文是這樣的: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3.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您講的學說,而是我的能力不夠呀。”孔子說:“所謂能力不夠,就是已經上路但因力量不足而暫時停下來,現在你是自己給自己畫地為牢,不想上路。”
4.冉有的畏難和裹足不前,其見解是——能力不足,因為能力不足,就不敢上路。

(五) 不是能力不夠,是好德的心力提不起來
1.冉有的本地風光我們不知道,但反觀我們自己,到底能力足不足?
2.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巨大的潛能,只要你願意學,反復地學,不斷地學,沒有一件事情學不會的。
3.看看我們平時的心裡趣向和行為造作,就會發現我們對世間名利和五欲的追求,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但我們是否用更大的心力去追求仁德呢?
4.《論語》上也講到“賢賢易色”、“好德如好色”,就是用尊敬賢聖之心、好樂仁德之心去替代追求色等五欲之心。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能力不夠,而是“好德”的心力提不起來。
5.孔子說,所謂能力不夠,就是你上路了,因為能力不足而半途而廢。現在我們都沒有上路,就已經在心理上被擋住了,自己畫地為牢!因為心理建設不夠強大,導致我們對仁德的追求疲軟不堪。

(六) 正因為能力不足,要更加努力
1.哪有人會說,我現在確實是能力不夠呀,這也得承認吧?等我能力夠了再上路不可以嗎?
2.當下的能力不足雖然是事實,但聖賢告訴我們,正因為能力不足,所以要比能力足的人更加努力才對,不因為能力不足,而畏難、退縮、放棄。能力是等不來的,不是說你停在那裡,過一段時間能力自然提高了,而是會越來越弱。
3.有人說,我們不會停在那裡的,我先自己作一些準備、努力,等條件具足了,自然再去上路。有時候,很多的理由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可以拷問一下我們的內心,你自己怎麼努力?
4.所謂自己努力,很多時候是先避開一下眼前的苦受而已,讓自己眼前先好受一些,而不是在滅除苦因的根本上努力!
5.在我們的感受當中,當能力不足的時候,自然會有很多難事擋在面前。其實,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天生的難事?不一定有。
6.所謂難事,是因為我不熟悉,沒有做過,與之不相應的緣故。只要我做多了,會了,在別人看來很難的事,對我來說,可能就是容易的事。
7.我們每個人都有與自己相應的習氣或習慣,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凡是與自己的習氣相應的,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得心應手的,所以很樂意去做,這就是容易的事;凡是與自己的習氣不相應的,是我們不熟悉的、陌生的,我們不太樂意去做,這就是難的事情。

(七)個性怯懦的冉有,卻有多次過之的表現
1.冉有示現不敢進取,也許是一種“不及”,但在《論語》中冉有多次有“過之”的表現。
2.有一次冉有的同學公西華出使國外,冉有為公西華的母親申請公糧,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孔子多要,被孔子批評為不符順“君子周急不繼富”的道理。
3.本篇前面已剛剛講過,冉有擔任季氏的家臣,當時的季氏比周公還富有,而冉有卻還幫助季氏搜刮百姓,用他理財的才能為季氏增加更多的財富。這件事完全惹火了孔子,孔子對所有弟子宣說:“冉求不再是我的學生,你們可以大張旗鼓地討伐他。”
4.冉求示現——怯懦的人不一定什麼事都“不及”,在與他的習氣相應的事情上,他不僅不會“不及”,還會“過之”。
5.故所謂怯懦,是怯懦在與自己不相應的對仁德的追求上。

(八) 抉擇的標準,不是難不難,而是該不該
1.由此,就涉及到了另外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面對事情時,我們抉擇的標準到底是難不難,還是該不該?
2. 聖賢告訴我們,抉擇任何事情,不是難不難,而是該不該!如果這件事情是應該做的,它是我生命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那麼再難也要去做,而且當下就要去做;如果這件事情是不應該做的,不管它難不難,任何時候都不應當去做!
3.在我們第一念現起難不難的時候,抉擇的原則完全是當下的苦樂,是當下的苦樂遮蔽了我對生命方向的指引。而選擇該不該的時候,其實正是在檢察和導正生命方向和宗旨的時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