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白話>
子路向孔子請問如何奉事鬼神。孔子說:不能奉事人,哪能奉事鬼神呢?
子路又問,敢問人死後如何?孔子說:不知道怎麼活著,哪得知死後如何呢?
<文義>
1.季路:子路。
2.事鬼神:祭祀奉事鬼神之道。
3.未能事人:不能善待人。
4.焉能事鬼:怎能善待鬼神 。
5.敢問死:敢,謹慎。問死後如何。
6.未知生,焉知死:死生一體,不知生,即不知死。
<思惟提綱>
1.面對子路「問事鬼神」,孔子是如何回答?
2.孔子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你如何詮釋?
3.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你如何詮釋?
4. 孔子對鬼神和生死的態度為何?
<義理解釋>先進第十ㄧ第11章
一ヽ 引用經文
1.《論語•八佾•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2.《王陽明•傳習錄 》:蕭惠問死生之道。先生曰:「知晝夜即知死生。」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一)本章文義解釋
1.季路就是子路。他向孔子請問如何對待鬼神的問題。
例如:怎麼祭祀、怎麼祈禱,等等。
2.孔子回答說:“如果不能善待人的話,又怎能善待鬼神呢?
子路又謹慎地問道:“敢問死後如何?
孔子答道:“沒有真正了解應該怎麼活著的話,又怎麼能夠知道死後如何
呢?”
(二)孔子對鬼神和生死的態度
1.孔子師徒絕不會去探討子虛烏有的東西,因為那是浪費時間。既然他們討論鬼神和生死的問題,說明他們並不否定這些現象的存在,這在其它很多地方也有體現。
2.面對子路之問,孔子都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指出要想了解這些幽隱難知的事物,反而要先正確地面對現實。
3.這跟“子不語:怪、力、亂、神”的理由是一致的。因為常人難免好奇取巧,如果興趣都轉移到“怪、力、亂、神”之上,又不得其法的話,必然會忽視對當下的把持而走上歧途。
4.所以子路問“事鬼神”,沒有得到正面的答案。再問死後如何,便有點虛虛的,用了“敢問”一詞,因為怕這不是該問的問題。
5.孔子是聖人,對人、神、生死,焉有不知?既然子路問到,就既不否定,又指出了切實的下手處。
(三) 事鬼神
1.主要是指祭祀、祈禱等形式。
2.所事是鬼神,通常都會認為是正直而善良的。
3.我們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他們對我們所做的事情,乃至起心動念都看得清清楚楚。如果做了壞事,即使別人不知道,鬼神也會知道,這時還有什麼顏面去祭祀、祈福呢?
4.事鬼神以善 1) 子曰:“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論語•八佾•13》)如果心存仁德,待人以禮,以這樣的方式事人,神明又豈能不知能祝祐的,又豈能不加以祝祐啊 ?
2)到底要拿什麼去事鬼神,顯然應該是善,而不是惡。
孔子所謂的能夠事人,就是事人以善,能如此,雖然沒有去祈禱其實已經在祈禱了。
3)有一次孔子重病,子路說那要不要祈禱鬼神幫助消解病殃呢?孔子說:“其實他已經祈禱很久了。”意思是,他每天都致力於省身寡過,豈非已經祈禱了很久啊。
(四) 未知生,焉知死
1.如果今生結束未知死,死後人可以不滅的話,那麼死後與生前應該是接續的,不會被截然分開。
2.王陽明先生說:“知晝夜,即知死生。” (《王陽明•傳習錄 》)
夜裡的人即是白天那個人的延續,知道這個道理,也就知道了生死的道理。
3.既然有前後的接續性,那就有前後的因果關係。要想結果好,就必須有好的因,重點還是擺在活著的時候,應該幹什麼。
4.儒家一慣強調:人活著的價值,就在於能夠學和習。學的是聖賢之理,習的是聖賢之道,能夠這樣度過日日夜夜自然近於聖賢之域,死後必定有好的去處。
5.如果不著眼於發揮這樣的人生價值,只是惦記著將來去哪裡,切掉了兩者的因果關係,那就錯了。
(五)結攝
1.鬼神及生死問題是很複雜的,千百年來人們看法不一。
2.無論他們是有還是無,“人要學習、要向善”,在這些大的價值觀上,人們是不會有太多分歧的。
3.其實做好這兩點,今生就可以無悔;若有來生,也正是來生幸福所必須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