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白話>
子路敢問孔子:「一件事情,聽到了就要馬上去做嗎?」孔子對子路說:「你父兄還在,要去問問你父兄,不可以馬上去做!」
冉有也敢問孔子:「一件事情,聽到了就要馬上去做嗎?」孔子對冉有說:「不要猶豫,必須馬上去做。」
<文義>
(1) 「聞斯行諸?」: 聽到就要馬上去做嗎?
<思惟提綱>
1. 子路和冉有向孔子問「聞斯行諸?」孔子如下列回答不同,背後意涵為何?
(1) 子路問:「聞斯行諸?」孔子回:「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為什麼 ?
(2) 冉有問:「聞斯行諸?」孔子為何馬上回:「聞斯行之!」呢 ?
2. 請回顧《論語》關於子路的記述和評價 :
(1)談到子路非常重視“行”的篇章有哪些 ?
(2) 孔子對子路的批評超過讚許的篇章有哪些 ?
3. 學了本章,對於“知易行難”與“知行合一”,您有何領悟 ?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篇.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2.《論語•顏淵篇.12》:顏淵: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3.《孟子•公孫醜上.8》: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4.《孔子家語•致思》:「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于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5.《論語•公冶長.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6.《論語•述而第七.》: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7. 《論語•先進.15》: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8.《論語•學而.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9.《論語•里仁.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一) 解釋文意
1.孔子的學生子路和冉有向孔子問了同一個問題,就是對於一件事情,聽到了就要馬上去做嗎?孔子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1)對子路說,你父兄還在,要去問問你父兄,不可以馬上去做。
(2)對冉有說,你不要猶豫,必須馬上去做。
(3)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公西華就不懂了,就去問孔子為什麼。
孔子回答:“冉求做事容易退縮,所以我加以鼓勵。
仲由卻好勇過人,一人有兩個人的膽量,所以我給 他潑點冷水。
2.“諸”是合音字,用在句末,就是“之乎”二字的合音。
3. 兼人,指子路勇敢,常常是一個人兼做兩個人的事情。
(二) 孔子因材施教,同一個問題,給不同答案
1.本章子路和冉有向孔子問了同一個問題,而孔子針對兩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2.在日常生活中,孔子與弟子之間經常以這種禪意深深的方式進行對話、交流、啟發,平淡中透射出極其深刻的道理,這正是《論語》的魅力所在。
3.冉有與子路在孔門四科中都屬“政事”科,即都有治國理政的才能。但倆人的性格迥異。
(三) 孔子借批評子路教育其他弟子
1. 子路是孔子的大弟子,具有鮮明的個性。說到子路,大家就很容易浮現出一個大義凜然、敢作敢為、忠義剛烈的形象。
2.在子路身上有許多優秀的品德,雖然他經常被孔子批評,或者孔子借批評子路來教育警醒其他弟子,但這都是孔門弟子的一種教化上的示現。
3.子路身上的這些個性,無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副副珍貴的良藥,可以對治我們身上濃厚的凡夫習氣。
4.其實每一個孔門弟子都是聖賢的化身,我們無意也無資格去評價他們,更不可以妄加非議。
5.他們身上所閃耀出來的豐富多彩的個性,透由孔子與弟子之間的精彩演繹,都是來教化和饒益我們這些後人子弟的。我們不能不慶幸還在享受祖宗文化對我們生命的不斷滋潤和長養!
(四) 子路重視實踐,孝與忠感人至深
在《論語》中有大量關於子路的記述和評價。
1. 子路非常重視實踐
最突出的就是子路非常重視“行”,就是實踐。
(1)〈公冶長篇〉說到:“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就是子路聽到了一 個道理,還沒有來得及去實踐它,就會害怕聽到新的道理。
(2)〈顏淵篇〉說到:“子路無宿諾”,意思是子路答應今天兌現的事情,決不拖延到明天。子路的行動力不僅僅體現在外在的事情上,還體現在對內心錯誤的立馬改變上。
(3)《孟子•公孫醜上》說:“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子路的“聞過則喜”,成為千古以來,人們改過遷善的最有力量的座右銘。
2. 子路的孝與忠感人至深
(1)“百里負米”是非常有名的《二十四孝》故事之一,講小時候的子路為了能讓
父母吃到米,不論寒風烈日,都不辭辛勞地跑到百里之外買米,再背回家。
(2) 子路最終也因為剛強不折而慘死在疆場。
(五) 子路是孔門儒雅宗風的反差
1.儒家以“儒雅”著稱,孔子的弟子也大多數以文質彬彬而聞名於後世。
2.作為孔子的大弟子子路,似乎以“綠林好漢”的粗獷形象呈現於孔門團隊,他承擔著為孔門團隊保駕護航的重要職責。
3.這樣的一個說一是一,毫無掩飾地流露真性情的子路,在溫文爾雅的孔門團隊中,似乎是一道特別的風景,與孔門的儒雅宗風呈現出強烈的反差,這是否涵藏著不可言說的千古道理,讓我們去琢磨回味呢?
(六) 孔子對子路的批評超過讚許
在《論語》中孔子對子路的批評超過對子路的讚許:
1.孔子批評子路“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有一次,孔子不知什麼原因發“牢騷”說:“我的道行不通了,還不如乘一個小木筏漂到海外去。跟從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聽到這話,便高興得不得了。這時候孔子就開始說話了,說:“子路啊,你比我還勇敢,就是不知道如何取捨。”言下之意,你子路不懂我的意思,你以為我真的要出走啊?怎麼一點腦子都不用的呢?
2.又有一次,孔子說子路:“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說像子路那種赤手空拳與老虎搏鬥,不用任何工具,就徒步去渡過河水,這樣死了都不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共事的。
3.本篇前兩章孔子還評價子路彈琴,說:“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說“仲由彈瑟彈出這樣的聲音,怎麼算是出自我孔丘的門下呢?”評價子路彈奏樂曲中含有“殺伐之氣”。
4.由此可知,子路果敢勇猛卻又往往莽撞不知取捨。
子路的勇猛常常表現為“過之”,孔子看“過之”等同於“不及”。
(七) 孔門心法特別重視“行”
1. 縱觀整篇《論語》,我們發現,孔門心法中特別重視“行” 。
2. 強調“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就是“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慎言敏行,成為儒家文化中的一個最重要的傳統,以及做人做事的價值判斷。
3.儒家對那種只在言語上下工夫的“巧言令色”,表現出極度的深惡痛絕。
4.孔子也以古聖先賢為榜樣,告誡我們說“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說古時候的人不肯輕易出言,就是怕自己做不到而感到羞恥啊!
5.儒家雖然強調行動力,但也極力反對盲從、盲動。
(八) 子路重實踐卻不知取捨,為什麼?
1.任何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深刻的見解在支撐。那麼子路重視實踐,卻又往往表現出莽撞和衝動,不知取捨,背後到底有什麼見解支撐?
2.在《論語》的記述中,孔子批評子路,大多數批評他衝動,但有一次破天荒批評子路“佞”,佞的意思是“花言巧語、賣弄口舌。”一個說話直來直去的子路卻被說成花言巧語,大家相信吧?是否有點冤枉呢?
3.有一次,子路推薦他的同學子羔去做費地的長官,孔子知道後,覺得子羔尚年少,學未成熟,讓他去做官為時過早,就對子路說:“你這是害了這個年青人啊!”
4.這時候子路開始辨稱:“那地方有百姓,有土地有五穀,管好人民、治理國家都能學到東西,何必一定要讀書才算是學習呢?
5.子路無意中暴露了他內心根深蒂固的見解,就是學習不一定要讀書、聽聞,也可以在實踐中直接學。這樣的無理辨解,當然遭到孔子的嚴厲痛斥,說子路純
粹是在賣弄口舌。
(九) 反觀自省: 我有沒有忽略正知見的重要性?
1.我們是否可以觀察一下,當我們遵循儒家的傳統,重視行、重視實踐的當下,有沒有忽略了“知”,即正知見的極端重要性。
2.通常我們認為,道理容易懂,難的是真正做到它,正如鳥巢禪師對白居易所說,一個道理“三歲小孩認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其實所謂的道理容易懂,只是文字容易懂、言語容易說而已。
3.真正的懂,必須是見解在內心安立,在內心真正承許、受持。見解在內心受持,必須經過破邪顯正,即邪見破除之後,正見在內心確立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內心對所說道理決定去行持的心理意志行為,即雖然沒有身口行動,而內心的“心行”已經開始了。
4.更重要的是,這種“心行”的方向,一定是沖向儒家所設定的最遠大的理想和目標!
(十) 知易行難是偏執之見
1.“知易行難”,是長久以來對儒家重“行”價值觀的片面理解,是將“知”與“行”置於兩個極端而產生的偏執之見。
2.在此見解之下,當我們在實踐中出了問題,或做不到,或操之過激之時,就會往往
從實踐本身上去找原因,而不會從源頭——“知”上去找尋根本。
3.只有見解改變了,實踐中的一切錯誤與不足才會不斷改變。而見解的改變,絕對少不了去聽聞受持聖賢的教誨、教誡,即聽聞、受持經典的內涵、要義。就是古人所
說的“讀書”。
(十一)子路的示現,是告訴我們知行合一的道理
1. 如果我們對儒家學說的原著《論語》,不帶任何偏執、染污之見,以原汁原味的方式去細細琢磨的話,就會驚喜地發現,子路在孔門團隊的示現,就已經很清晰地告訴我們,知行如何合一的道理。
2.宋明理學、心學盛行,特別是陽明先生創立的“知行合一”學說,是對孔子或儒家思想的正本清源。
3.現代人對“知行合一”的理解,多有偏頗,要嘛把知與行當作兩端而否定他們之間的因果聯繫,要嘛把它完全合二為一,而無法安立它們之間的差別。
4.知與行是一個千古話題,如果沒有具量師長指引,沒有這些古之賢者的以身示現,我們完全不可以清淨受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