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先進十一 第22章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白話〉
孔子在匡地受到當地人圍困,顔淵最後才逃出來。孔子說:“我以爲你已經死了呢。”顔淵說:“夫子還活着,我怎麽敢死呢?”

〈文義〉
1. 子畏於匡:畏,被圍困,孔子於匡城被誤認為陽虎而受困。
2. 後:因走散而晚到會合。史記載孔子被圍五日後顏淵始到。

〈思維提綱〉
1. “子畏於匡”的畏,後人都解為被圍困,而非畏懼,您有何想法?
2. 讀完本章的師生對話,您有何感覺?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論語•子罕•22》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2.《莊子•秋水•9》孔子遊於匡,宋人圍之數匝,而絃歌不惙。子路入見,曰:「何夫子之娛也?」孔子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陸行不避兕虎者,獵夫之勇也;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由處矣!吾命有所制矣。」無幾何,將甲者進,辭曰:「以為陽虎也,故圍之;今非也,請辭而退。
3.《孔子家語•困誓》孔子遭厄於陳、蔡之閒,絕糧七日,弟子餒病,孔子絃歌。子路入見曰:「夫子之歌,禮乎?」孔子弗應,曲終而曰:「由來!吾語汝。君子好樂,為無驕也;小人好樂,為無懾也。其誰之,子不我知而從我者乎?」子路悅,援戚而舞,三終而出。明日,免於厄,子貢執轡,曰:「二三子從夫子而遭此難也,其弗忘矣!」孔子曰:「善惡何也?夫陳、蔡之閒,丘之幸也。二三子從丘者,皆幸也。吾聞之,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憤厲志之始於是乎在。」
4.《孫子兵法· 謀攻篇》:“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不戰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 ”
5.《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6.《論語•泰伯•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7.《孔子家語•六本•14》孔子曰:「回有君子之道四焉。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史鰌有君子之道三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己而曲於人。」
8. 《論語•泰伯•5》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9. 《岳陽樓記》宋代,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
10. 《宋史》載:南宋文天祥就義後,在其衣帶中發現一段贊文(衣帶贊):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孔曰成仁,出自《論語·衛靈公·8》: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曰取義,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二、重點摘記
(一) 本章歷史背景
1. 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孔子打算前往陳國,經過匡邑這個地方,學生顏剋駕車,他用手中的鞭子指給孔子看,說道:“從前我進入這個地方,就是從那個缺口。 ”….. 。
2. 匡人曾經被陽虎殘害過。孔子的樣子又長得比較像陽虎,匡人發現以後,以為是陽虎來了,就圍住了孔子一行,情況呢越來越緊急,弟子們普遍感到不安,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3. 孔門弟子很多身通六藝,精於射箭、駕車,有很強的戰鬥能力。孔子本人身材高大,文武全才,何況此時子路、冉有、子貢等都跟隨在身邊,這些弟子都是將軍級別的人物,又正當壯年,孔子一行就是一個小型的特種部隊。假設孔子他一聲令下,子路當前鋒開路,冉有負責斷後,弟子們衝出一條血路,想來毫不困難。
4. 但孔子他不會濫殺無辜,雖然匡地群眾誤認孔子為陽虎,想衝上來報仇,但孔子也不願意誤傷普通群眾。當然這個時候,孔子和弟子們也不會束手就擒,雙方就這樣僵持著,孔子他們走不了,匡地的群眾也攻不下。普通民眾都有看熱鬧的心理,圍攻孔子達五天的時間。
5. 這時,圍觀人也越來越多,人多勢眾,情況非常危急。但孔子始終不動聲色,反而去勸勉學生,在弟子們倍感憂慮的時候,孔子的話是有深意的,這不僅僅是一種對策,更是在教育啟發著弟子。
6. “文不在茲乎?”文是禮樂制度,是當時的人群大道所寄,孔子身通文武周公相傳的禮樂制度,既道在己身,當今天下舍我其誰。孔子內心誠感天意如此,信道篤,而自知明。所以才會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7. 正是這種歷史的使命感,讓孔子能夠在危難之際,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據《孔子家語》記載,匡人圍住孔子一行達五日之久,而且當時的情形呢也非常的危急,這個時候子路拔劍欲衝開一條血路,被孔子制止了,孔子命令子路一起唱歌,子路感到疑惑,問:“現在怎麼會有這樣的雅興呢?”孔子說:“ 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 ”這就是成語“臨危不懼”的由來。他們唱了三遍之後,匡人就知道這是誤會,來人並非陽虎,於是就離開了。
8.小結:《孫子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夫子處事不驚,穩如泰山,堅持以禮教人,以德化人,扭轉危局,真是善之善者也。

 (二)闡述夫子、顏回情誼以了解本章
這次事件,在衝突過程中,有些弟子失散了,特別令老師擔心的是顏回的生命安全。
1. 顏回十四歲就拜孔子為師,其後一生大多時間都追隨孔子奔走於列國,回到魯國以後也沒出來做官,而是居住在陋巷專心學習。
2. 在弟子中能和孔子的思想、境界完全接近的,和孔子心意相通的只有顏回,孔子極少與人稱讚別人,尤其對自己的學生往往說道:“不知其仁。”唯獨對顏回他會讚賞達到仁的境界,可以三月不違仁。孔子又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 顏回的品格。
3. 同時又深得孔門其他弟子的認可,有很強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孔子說:“自吾得回也,門人益親。”所以弟子顏回走散,孔子是非常擔心的,當看見弟子顏回順利回來,孔子說道:“我以為你死了啊。”這是反話,驚喜之情,溢於言表,結果顏回答曰:“子在,回何敢死?”“老師,您傳給我的道,弟子怎麼就可以這樣把它放下,不把這個道傳下去,死在我的手裡呢?”
4. 這句話不是顏回,沒有人能說得出,這師弟間的對話體現了深刻的師生情意,這份情意甚至超過了父子之情,也彰顯了他們共擔傳道責任的心心相印。
5. 孔子是不能死的,同時作為深體孔子之意的顏回也知道,自己也是不能死的,他不是怕死,惜死,而是師道傳承的重任在自己的肩上需要擔起來,自己是要繼承孔子的事業的,怎麼能死呢?怎麼敢死呢?這也正是後來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以仁為己任,任重道遠,尤需要弘毅,死而後可已,有此重任,豈能輕生赴死。
6. 非常可惜的是,顏淵最終還是英年早逝,孔子悲痛地說:“天喪予!天喪予!”孔子知道自己有生之年已經無法讓自己的道行於世上,他寄希望於顏回,他為失去一個學生、好朋友、知音、兒子在哭,更是為失去道的傳承者痛哭,沒有聖賢傳道,社會就會發生動盪,百姓就會受苦,夫子是為社會大眾在哭。

 (三)總結
1. 顏回雖然一生非常短暫,但是他治學嚴謹,品行高尚,給世人樹立了榜樣,他與老師之間已經達到了統一的生命高度。
2. 孔子說:“回有君子之道四焉。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他實行道義時堅定,接受勸諫時柔順,得到官祿時戒懼,修養自身時謹慎。他“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的謙虛好學的精神,也激勵著曾參和其他孔門弟子的成長。
3. 正是孔子和顏回為代表的儒家精神,長期以來鼓舞了一批批中國的知識分子,形成了安貧樂道,憂道不憂貧的君子品格。
4. 他們一方面甘受貧困與寂寞,為追尋理想和真理,孜孜求索,樂此不疲;另一方面,他們又以天下的利害得失為憂,為實現大同理想而殫精竭慮,由此湧現出許多像范仲淹那樣“憂天下之憂,不憂個人之憂”、像文天祥一樣“視死如歸,舍生取義”的志士仁人。
5.今天我們面對物質豐富、漸漸迷失的社會洪流,捧讀這一章是否能夠體會到夫子和顏回那份傳道的雄心,如果我好好地學習《論語》,然後把儒家文化的精神內化於心,並發揚光大,像顏回一樣不斷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提升生命的高度,相信這一定會讓孔子破涕為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