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8章

子曰:「有教無類。」

<白話>
夫子說:「人只該有教化,不該有貴賤、貧富、智愚之類的分別。」

<文義>
類:等類。即 智愚、貴賤、貧富 等階級。
【錢穆先生說:“人有差別,如貴賤、貧富、智愚、善惡之類。
惟就教育言,則當因地因材,掖而進之,感而化之,作而成之,不復有類。”】

<思惟提綱>
1.夫子為什麼會提出“有教無類”?“有教無類”的根基是什麼? 
2.夫子弟子三千,教是教了〜
  (1)可為什麼有的人明心見性,成才成德,
            有的人卻積習難改,依然固我呢?
  (2)難道“有教無類”也是有條件的嗎?
3. 為什麼孔門弟子如此混雜?(夫子身邊為何會聚集這麼多類型的人)
   那麼,夫子是如何達成“有教無類”的呢?
4. 夫子提倡“有教無類”,他的所求所願為何?
   換言之,“有教無類”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義理解釋>   9分 5 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陽貨˙2》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2.《孟子˙告子章句下》“人皆可以為堯舜”
3. 荀子說“途之人可以為禹”。
4. 朱子《集注》:「人性皆善,而其類有善惡之殊者,氣習之染也。
          故君子有教,則人皆可以復於善,而不當複論其類之惡矣。」
5.《論語˙陽貨˙2》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
 《論語˙陽貨˙3》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
6. 程子說:「若人能以善自治,則無不可移,雖昏愚之至,皆可漸磨
           而進也。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棄者絕之以不為,
           雖聖人與居,不能化而入也。 」
7. 《論語˙述而˙28》: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
                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
                       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
8.《論語˙述而˙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
9.《荀子》中曾記載有人問子貢,為什麼孔門弟子如此混雜?
   子貢曰:「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欲去者不止。
            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檃栝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
10.錢穆先生說:「人有差別,如貴賤、貧富、智愚、善惡之類。
                惟就教育言,則當因地因材,
                掖而進之,感而化之,作而成之,不復有類。」
11.《論語˙公冶長˙26》: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12.《易經》:“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13.《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二. 重點摘記        潘竑老師       9分 5 秒
衛靈公篇-第38章-義理解釋
【子曰:“有教無類。”】
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
夫子說:“人只該有教化,不該有貴賤、貧富、智愚之類的分別。”
夫子的話很短,內涵卻極為深邃。我們一起來做些探討。

(一) 聖人有教人之心,無分別之心
1.首先,夫子為什麼會提出“有教無類”?
(1)“有教無類”的根基是什麼?
   夫子在“陽貨”篇中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是說人的天性是相近的,只是後天熏染的習性有所不同。
  “性相近”說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
   而“習相遠”又說明了實施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2)孔子之後〜
   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
   荀子說“途之人可以為禹”。
2.這就是說,儒家深信人人皆具清淨光明的本心、道心,
  只要開發這顆本心、道心,恢復其本來面目,人人都有無限的可能性。
3.而聖人正是發現了這一點,他們到這個世界上來,
  就是為了幫助人們徹底發掘這一點,悉心培植這一點,
  讓每個人都綻放出本有的自性光明。
4.因此,聖人有教人之心,無分別之心;天地無棄物,聖人無棄人。
5.朱子《集注》也說:“人性皆善,而其類有善惡之殊者,氣習之染也。
  故君子有教,則人皆可以復於善,而不當複論其類之惡矣。”

(二) 只要學生肯學,夫子都願意教他
再來看,夫子弟子三千,教是教了,可為什麼有的人明心見性,成才成德,有的人卻積習難改,依然固我呢?難道“有教無類”也是有條件的嗎?
我們來看,在“陽貨”篇“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之後,
夫子還說了一句“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這是說一般人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皆可遷移。
惟上知不可使為惡,下愚不可與為善,故不可移。
上知必不為惡,這個不談;下愚為什麼不可為善呢?
程子說:“若人能以善自治,則無不可移,雖昏愚之至,皆可漸磨而進也。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棄者絕之以不為,雖聖人與居,不能化而入也。”人都是可以向善的,就算是再愚笨的人,也是可以漸磨而進的,
但是那種自暴自棄,不信不為的人,就算常年跟在夫子身邊,
也不會有什麼長進,夫子拿這種人也沒有辦法!
反之,“述而”篇中這一章:“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
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夫子育人,只問其是否抱持一顆好學上進的心,而不問其過往如何未來如何,就算是來自互鄉這種難與言善的地方,只要他肯學,夫子都願意教他。夫子還說過“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篇)”
這句話的重點不在“束脩”,而在“自行”。
“自行”表明這個學生有一份向學的決心,有一份求知的主動性。
只要真想學,不論智愚,不論貴賤,夫子的教育之門會永遠向他敞開。

(三) 夫子是如何達成“有教無類”的?
我們再來看,孔門各色人等,異彩紛呈,
富如子貢,貧如顏淵;
貴如孟懿子,賤如子路;
曾參之魯,高柴之愚,皆為孔門高第弟子。
《荀子》中曾記載有人問子貢,為什麼孔門弟子如此混雜?
子貢曰:“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欲去者不止。
         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檃栝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
檃栝(ㄧㄣˇㄍㄨㄚ)是什麼呢?
竹木彎曲,欲使其直,需要使用一種工具,這種工具叫做檃栝。
枉,是彎曲的意思。彎曲的木頭,用檃栝可以讓它順直,
所以檃栝之側多枉木。
夫子身邊為何會聚集這麼多類型的人?
原因就是夫子是良醫,是檃栝,可使病者愈,可使枉者直。
那麼,夫子是如何達成“有教無類”的?(有教無類”的方法 )
“因材施教”是夫子給出的答案。

夫子會視弟子的秉性根機,因病與藥,應機而教。
秉性唐突者,以穩重教育他,秉性猶豫者,則以果斷教育他;
資質高者,授以高深的學問,資質不足者,則授以淺近的學問;
同樣一個問題,對不同的受教者,夫子會針對其個性給予不同的指導。
最終,就是令受教者揚長補短,獲得最適合他的一種發展。

因此,錢穆先生說:“人有差別,如貴賤、貧富、智愚、善惡之類。
惟就教育言,則當因地因材,掖而進之,感而化之,作而成之,不復有類。”
(四) “有教無類”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再進一步來看,夫子提倡“有教無類”,他的所求所願為何?
換言之,“有教無類”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這就要看夫子的理想是什麼了,夫子曾描繪過他心中的理想國:
(《論語˙公冶長˙2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而達成這一理想的重要方式就是教育、教化,
如之前我們學過的“既庶之,則富之”、“既富之,則教之”。
《易經》有言:“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君子花費無窮的思慮教導百姓,發揚無邊的美德 容納養育民眾。
夫子就是這樣,開壇講學,周遊列國,隨機教化,隨處提點,
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使人心向善。
在夫子這邊,只有單純的施教,不論求教者是哪一種人。
即如惡人,可以教他向善。善人,可以教他更善。
而一念向善,一念克己復禮,則“天下歸仁”(《論語˙顏淵˙1》)。
我們看,夫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內涵極為豐富,
“有教無類”的根基是“性相近,習相遠”,
“有教無類”的條件是“自行束脩”,
“有教無類”的方法是“因材施教”,
“有教無類”的目標是“天下歸仁”。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皆因我們敬愛的夫子〜
天下百姓幸得教化,文化傳承永續不絕。
確實是:大哉孔子,有教無類,教思無窮,保民無疆!


<再次串習>
1. 夫子為什麼會提出“有教無類”?“有教無類”的根基是什麼?
因為“性相近,習相遠”〜 
所以  儒家深信人人皆具清淨光明的本心、道心,
只要開發這顆本心、道心,恢復其本來面目,人人都有無限的可能性。

2.夫子弟子三千,教是教了〜
  (1)可為什麼有的人明心見性,成才成德,
            有的人卻積習難改,依然固我呢?
  (2)難道“有教無類”也是有條件的嗎?
人都是可以向善的,就算是再愚笨的人,也是可以漸磨而進的,
但是那種自暴自棄,不信不為的人,就算常年跟在夫子身邊,
也不會有什麼長進,夫子拿這種人也沒有辦法!
夫子育人,只問其是否抱持一顆好學上進的心,而不問其過往如何未來如何,就算是來自互鄉這種難與言善的地方,只要他肯學,夫子都願意教他。
學生有一份向學的決心,有一份求知的主動性。
只要真想學,不論智愚,不論貴賤,夫子的教育之門會永遠向他敞開。


3. 為什麼孔門弟子如此混雜?(夫子身邊為何會聚集這麼多類型的人)
   那麼,夫子是如何達成“有教無類”的呢?
夫子是良醫,是檃栝,可使病者愈,可使枉者直。
那麼,夫子是如何達成“有教無類”的?
“因材施教”是夫子給出的答案。
夫子會視弟子的秉性根機,因病與藥,應機而教。
秉性唐突者,以穩重教育他,秉性猶豫者,則以果斷教育他;
資質高者,授以高深的學問,資質不足者,則授以淺近的學問;
同樣一個問題,對不同的受教者,夫子會針對其個性給予不同的指導。
最終,就是令受教者揚長補短,獲得最適合他的一種發展。


4. 夫子提倡“有教無類”,他的所求所願為何?
   換言之,“有教無類”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夫子就是這樣,開壇講學,周遊列國,隨機教化,隨處提點,
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使人心向善。
在夫子這邊,只有單純的施教,不論求教者是哪一種人。
即如惡人,可以教他向善。善人,可以教他更善。
而一念向善,一念克己復禮,則“天下歸仁” 。


< 請開麥克風 〜 全員隨喜讚嘆 >
大哉孔子,有教無類,教思無窮,保民無疆!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7章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白話〉
孔子說:「事奉君上務要恭敬謹慎、盡心盡力於職位上的事務,把自己個人俸祿的多寡、問題置於其次,不去計較。」

〈文義〉
1. 事君:侍奉國君的道理或心態。
2. 朱注:「君子之仕也,有官守者修其職,有言責者盡其忠,皆以敬吾之事而已,不可先有求祿之心也。」
3. 禮記儒行篇「先勞而後祿」便是敬事後食的實例。
〈思維提綱〉
1.夫子這一句話,您覺得重點為何?
2.由本章的內涵,您可以聯想到其他那些相關章節?
3.本章,我們可以如何實踐於生活中 ?
〈義理解說〉
一、 補充資料
1.《論語․顏淵篇•11》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2.《論語․衛靈公•31》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3. 《論語․里仁•9》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 《論語․述而•3》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5. 《論語․憲問•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6. 《論語․泰伯•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及消文 
1.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2.孔子說:「承事君主,應當敬守職事,把拿俸祿之事放在後面。」

(二) 本章講的是君臣關係
1. 這一章講的是五倫關係中的“君臣關係”,君臣關係在儒家經典中有很多清晰的描述。 
2. 〈顏淵篇•11〉中,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回答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君要像個君,臣像個臣,父要像個父,子要像個子。
3. 《禮記•禮運篇》中談到了“五倫十義”,說:「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其中的君對臣要“仁”,臣對君要“忠”。
4. 《大學》中說:「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故臣對君,一則是忠,就是忠心耿耿,做事竭盡全力,沒有一點點的私心。而這種做事的態度來自於他內心的恭敬,故臣對君的另一個特質就是“敬”。

(三) 儒家視求“道” 為第一要義
 1. 本章指出君臣關係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將“忠”、與“敬”弱化,把求“俸祿”視為臣事君的第一動機、根本動機。
2. 孔子及儒家的價值觀中,求“道”;一直被視為第一要義。
〈衛靈公•31〉 :「君子謀道不謀食」 、「君子憂道不憂貧。」
〈里仁•9〉: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作為一個士人,有志於追求道,卻又以吃粗糧穿破衣為恥辱,便不值得同他論道了。
〈述而•3〉: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聖人憂慮的是我們的道德有沒有修起來,能不能修起來。
3.當“道”與“食”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寧可放棄“食”,追求“道”。
〈憲問•1〉孔子的弟子原憲問什麼是恥辱,孔子回答說:「邦有道,榖;邦無道,榖,恥也。」這個“轂”就是俸祿的意思,國家政治清明,可以做官領薪俸;國家政治黑暗,如果做官領薪俸,是恥辱。
〈泰伯•13〉:「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直截了當亮明自己的進退原則,國家政治清明,自己貧賤,是恥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貴,也是恥辱。

(四) 透由修道,在君臣關係中實踐---仁 
1. 在儒家確立的五倫關係中,雖然因每個角色的位置不同,而都有它必須遵循的準則和禮儀規範,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角色,就是——修道之人!
2. 透由修道,實踐儒家的核心價值觀——仁,將仁德的內涵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呈現出來,漸次圓滿,並由內向外不斷擴充,直至內聖外王。在君臣關係中,作為“臣”,也不例外,也一定是個“修道人”的角色。
3. 一旦偏離這個角色定位,就會滑入追求俸祿的普通的俗人角色,生命就會趨於平凡而無法升進,乃至下流。這與儒家的價值觀完全相違。
4. 君臣關係,源於五倫中的父子關係,“君臣有義”是對“父子有親”中“孝道”內涵的不斷擴充和應用。子對父的“孝”,在君臣關係中,表現為臣對君的“忠”與“敬”。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想獲得好處,乃至究竟的離苦得樂。
5. 那麼臣事君的好處在哪裡呢?這裡談到“敬其事”,就是竭盡全力做好事情,這看上去好像是在幫君做事,其實好處在自己,這是“修道人”與“普通人”角色定位不同而帶來的完全不同的效果。
6. 藕益大師說:「'敬其事'敬字,從敬止發來,既敬其事,必'後其食'矣。」大師說,這個“敬”字,是從“敬止”中來的,既然敬畏行事,而後必定受取俸祿了。可以說,一切的好處都是從恭敬中出生、長養、成熟,何止區區俸祿之事。

(五)培養我們向“上”學習的習慣和等流
1. 從更深一層來講,臣事君,有一個特別的好處,就是培養我們向“上”學習的習慣和等流。作為一個修道人,就要從凡夫起步,最終成聖成賢。而凡夫的心續中是無法生起聖賢功德的,必須透由對聖賢的持續修信,接受聖賢的傳遞,接納聖賢的見解,借助聖賢的功德力,產生轉心的力量,以此扭轉自己的見解,扭轉自己的習氣,扭轉自己的命運,最終跨入聖賢的行列。
2. 由於我們的功德還不夠,不是一下子得到像孔子那樣的聖賢的耳提面命,所以我們先從父母、尊長、領導,乃至像古代那樣,從君主那邊去學習、練習,有了這個基礎,才可以引導我們向更深層次的智慧的學習,開展出生命更高的境界,否則絕無可能。
3. 有時候,我們發現父母、尊長,乃至君主,都不是你想像的那樣有“道”,甚至於有很多錯誤的地方,那我們也一定要孝他們,忠他們,恭敬他們嗎?前面講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從古至今,就不斷有人發問:如果父之道,是錯誤的,難道也一定要我去繼承嗎?
4.其實,父母到底有沒有“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修道、得道,而且很多時候父母到底有沒有道,愚癡的我也不一定能夠分辨、決斷清楚。所以,只要我能夠持續不斷地對父母孝順、恭敬,我就會得到我想要的“父之道”。
5.這個父之道,就是善於向過來人、有經驗的人學習的等流和習氣,有了這個等流和習氣,才可以保證我有機會遇到在聖賢座下學習時,避免對他不信和觀過,能讓我一路走上去的、最最寶貴的聖道命根不會受到損害。
6. 向“上”學習的等流與習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們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因為身心中沒有聖賢的見解與功德,所以,以自己的思維和抉擇,往往走入死胡同。
7. 我們只有相信有經驗的人,然後有一天也證得這個境界的時候,才知道說當初如果沒有往這條路上走有多可惜!在沒有真正證得這個境界之前,是不知道沒有證得這個境界有多麼可惜!
8. 所以,一定要相信有經驗的人,如果一直用自己的感受和經驗來衡量,一定陷入生命抉擇的死胡同,因為這是在自己的感受和經驗以外的東西,是永遠衡量不出來要走這條路的,真正的死胡同就是死在這個裡邊。

(五)結論
1. 本章講到“事君,敬其事”,講敬其事,根本上是敬人,它的特別意義,就是上面講的,一切的好處都是從恭敬中來,最特別的好處,就是能夠培養我善於向過來人、有經驗的人學習的等流和習氣。
2. 而且是在我沒有經驗的時候,就培養自己向有經驗人學習的勇氣和習慣,因為等我有經驗的時候,才有這個習慣的話,已經為時已晚。如果我們不但不恭敬,而且把求俸祿放到第一位的話,已經差到不知哪裡去了。
3. 本章對現代人而言,可以說是一個極大的警惕。現代人將“職場”的概念從企業延伸到了學校、醫院、機關等所有組織和機構,追求待遇和收入成為工作的第一動因。這完全顛覆了儒家的傳統價值觀,說嚴重點,是人類文明的倒退。
4. 前面講到“學也,祿在其中矣”,學以謀道,俸祿自然在其中,何必汲汲然做一個名利客呢?當我們失去“修道人”的角色定位,喪失求道之心,一心為物質利益而拼的話,就會事事煩心,處處碰壁,不僅幸福指數下降,而且將人降格為動物。
5. 設想一下,一個企業或組織,如果全力追求利益,只為眼前的苟且而拼搏的話,與一群獅子圍攻一個獵物有什麼差別呢?如果我們不管在什麼崗位,從事什麼職業,只要把自己安立為“修道人”,就會處處光明,事事順心,這才是聖人的智慧所告訴我們的,何樂而不為呢?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6章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白話>
孔子說:「君子堅守正道而行,而不必拘泥於小信。」
<注釋> 
1. 貞: 正也,堅守正道。
2. 諒:小信,不管是非只求有信於人。
<思惟提綱>
1. 本章孔子怎麼楷定君子?
2. 君子貞而不諒與夫子一慣主張的守信相悖嗎?夫子在去衛國的路上如何抉擇?
3. 做為ㄧ個君子貞、諒抉擇點在哪?管仲在生命交關之際如何抉擇?
4. 我們學了《論語》,在對境中,大信跟小信,我如何抉擇實踐儒家文化?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的經文
1. 《論語.為政.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2. 《孟子.離婁章句下.11》: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大人言行不必先期於信、果,但義之所在,則必從之,卒亦未嘗不信、果也。」須知孟子此言,乃有為而發,正是著重在「惟義所在」。參見論語子路第二十章孔子所言「言必信,行必果……」的話,即知聖賢所言義通。
3. 《論語.子路.20》: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4. 《論語仲尼弟子列傳》暴虎馮河。暴虎馮河的意思是: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5. 《論語.公冶長.7》夫子所說的暴虎馮河,無所取材。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6. 《論語.憲問篇‧16》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7. 《論語.憲問篇‧17》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ㄧ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8. 《鶡〔音河〕冠子・天則》:「夫耳之主聽,目之主明,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成語「ㄧ葉蔽目」:眼睛被一片樹葉檔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一) 消文
1.根據孔安國的批註,貞是正的意思,正道、正派。諒是信,誠信,信實,誠實。這裡信是指小信。“貞而不諒”,是講君子守著正道而不必拘泥於小信。
2.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將此章譯為:“君子講大信,卻不講小信。”
3.錢穆先生《論語新解》譯作:“君子只固守正道,不拘執小信。”
4.劉寶楠《論語正義》曰:“此章貴正道而輕小信也。貞,正也。諒,信也。君子之人,正其道耳,言不必小信。”
5.《論語》第十四篇有一章講到, “匹夫匹婦之為諒”,那個“諒”字就是小信的意思,或者可以解釋成不能夠變通。君子,只是守著正道,當然誠信是很重要的,可是如果這種守信對於正道有妨害了,可以不必守信,這叫“貞而不諒”。

 (二)君子貞而不諒與夫子一慣主張的守信相悖嗎?                                                              1.“君子貞而不諒”,君子堅定操守,但不必拘泥於小信。這段話似與夫子一慣主張的守信有些不同,夫子不是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嗎?一個人不講誠信,真不知道怎麼可以呢?
2.誠信是維繫社會相互交往的重要道德標準規範,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那為什麼又變成“不諒”,可以不守信呢?
3.關鍵在於一個貞,為貞可以不諒。“貞,正而固也”,朱熹解釋,“諒,則不擇是非而必於信”,堅守正道是貞,在是非的抉擇方面沒有搞清楚,還要堅持這樣去做,這是小信。
4.儒家雖然講誠信,但夫子並沒有把目光緊緊局限在誠信上,在夫子看來,還有比誠信更重要,或者說誠信只停留在術的層面,沒有上升到道的層面。因為,只有符合仁義道德要求的“信”,才值得“守”,也才應該“守”。
5.夫子所講的守信,必須以良善為基礎,做出的承諾,必須經過“仁”的標準檢驗。
                                
(三) 公案:孔子貞而不諒                                                             1.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夫子周遊列國,離開陳國回衛國。正好碰上衛國的蒲地人反叛,他們圍攻夫子,讓夫子發誓,如果不回衛國就放了他。於是夫子發誓不到衛國。
2.但是,剛離開蒲地,就讓弟子驅車到衛國去。子貢問:“發過的誓可以不算數嗎?”夫子說:“要盟也,神不聽。”這是在被要挾下訂立的盟誓,神是不會理睬的。
3.所以本章夫子的意思是,一個君子要本質端方正直,固守正道,但是,卻不會去拘執小信,為了別人說他誠實、誠信而背離貞的正道。
4.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章句下》)。孟子說:“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結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
5.所以一切的抉擇要點在於義。義,真士也。

 (四) 一個人怎麼算是一個士呢? 有四個等級的士。
1. 在子路第十三篇第20章,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怎樣才能稱為士呢?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這個不簡單,他能夠對自己的行為有羞恥之心,出使國外能不辜負國君所託使命。
2.曰:“敢問其次。 ” 次一等的士呢?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所以一個宗族裡頭稱他孝順,鄉黨鄰里都稱他是一個友愛兄弟的人,這是其次。
3.曰:“敢問其次。”子貢又問,那再次一等的呢?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這是第三等的人。第三等人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他很守信,講了話一定算數,這也很難得,發了願要做的事情一定要有一個結果,但是他不能變通,這叫硜硜然小人哉。
4.硜硜就像石頭撞擊的聲音叫硜硜,就很古板、很固執,沒有智慧變通“言必信,行必果”,在夫子看來,只是三等下士的行為,不是君子行為。

(五)貞、諒依循標準—惟義所在;貞、諒分水嶺—怎麼做最能利他。
1. 綜合以上所說,貞符合正道,諒,在士當中的第三種士,它偏重在行的部分,像夫子所說的暴虎馮河,無所取材。
2.這樣的人也不是壞人,只是花的工夫還不夠,他以為這個見到的部分就是貞,其實他是需要突破諒,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3.如果單單從一個人的行為表面去看,很難看清楚其背後的用心,貞、諒的人背後的依循標準是什麼?惟義所在。
4.一個人怎麼做對他人最有利益,最有價值,這才是貞諒抉擇的分水嶺。
5.諒,沒有義的概念,諒的背後是一顆虛名,為了得到一個名聲,一個稱讚,真正的離仁德之心遠了。

(六) 君子存心惟義而已                                                                 1. 就像前面我們學過的管仲,可能會有人不理解他,說他怎麼不忠,不忠於原來的主人公子糾,還去輔佐公子糾的對手小白。這正說明了管仲雖然沒有這個小信,但是他有正道,他為了萬民。
2. 從這裡我們體會君子存心,沒有考慮自己的名節,沒有我,無我,只考慮天下眾生。這叫死守善道,守著正道可以犧牲一切,不僅是生命,連君子所看重的名節都能犧牲。
3. 所以真正君子所看重,所選擇的是什麼?惟義而已。

(七) 在對境中,對貞產生定解,執善固守在道上,不要只看表面。
1. 那麼在對境中,大信跟小信,差別到底在哪裡?
信,是外在的信用和內在的信念。信念要放在一定的高度,沒有一個高度,會執著在一個很小的事情上,固執在一個很小的事情上,一葉障目。
2.比如: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論語》?為什麼要實踐儒家文化?
背後一定是有一個為了克己復禮、己達達人的一個自利利他的目標,如果君子沒有這樣一個信念的話,會變成一個呆板的人,不能通達於大道。
3.比如:我們平時到底是信師長,還是信同學,信某個人?
信師長,目光會看到長遠,看天下,看大道,心懷天下;或者我們就是以自己淺顯的目光,拘泥於個人或者某些人的見解來信。
4.君子和小人,對境中我們會怎麼抉擇?
希望透過這一章的學習,我們真正能在對境中對貞產生定解,執善固守,固守在道上,而不要只看表面。

今天我們就學習這裡,謝謝大家。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5章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白話>
孔子說:「遇到仁義的事,就要趕快去做,即使面對自己的老師,也不必謙讓。」

<注釋> 
1.當仁:以仁為己任。(朱熹的註解)
2.本則子曰的原義是「以仁為己任,無所謙讓於師」,演變到後來,成為「當仁不讓」的成語,指遇到應該做的事,主動承擔起來,而不推讓。有著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義涵。

<思惟提綱>
1.何謂“當仁不讓於師”?
2.對老師應當恭敬,為何“當仁”不讓於師?有背離“師道尊嚴”嗎?
3.何謂“師道尊嚴”?
4.舉例證成“當仁不讓於師”!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
2.錢穆《論語新解》:「遇眾所當行之事,在己尤當率先不復讓。」
3.《孟子.離婁章句上.3》:「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4.《周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5.北宋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6.《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7.《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8.何永鰵《瀚海潮》一卷六章:「天地為大,親師為尊。」
9.清代郑燮《新竹》:「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10.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11.《禮記.學記》:「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12.《孝經》:「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
13.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14.韓愈《師說》:「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15.《老子.第六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一) 注釋
 1、“當”的意義
(1)簡體的“當”字,是由草書簡化而來的。金文中,當的下半部分原本是土,後來都變成了田,用來表示兩塊田地相當、相等,這是當的本義。
(2)引申到後來,當又有任的意思,既可以用來表示擔任之義,又可以用來表示擔當、承擔之義。

(二) 儒者註解
1.朱熹注曰:“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可以理解為遇到可以實踐仁道的機會,對老師也不必謙讓。
2.錢穆先生註解“遇眾所當行之事,在己尤當率先不復讓”。他又說:“仁行善舉,眾皆當任,人各相讓,則誰歟任此。”意思是遇行仁之事,應當率先向前、有責任意識,不必謙讓,勇做表率,仁義才能得以宣揚與申張。

(三) 當仁不讓、勇悍行仁的精神 貫穿中華歷史
1.儒家特別重視踐行仁,關鍵時候甚至要求當仁不讓於師。
2.孟子有句名言:“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上至高居廟堂的天子諸侯,下到身在江湖的平民百姓,當仁不讓成為中國各個社會階層所提倡的道德傳統。這種主動擔當、勇於行仁的精神,貫穿了中國歷史和人文。
3.《周易》中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落腳點在於化成天下,這就是中國傳統對於人文的認知,是以天下為己任的。

(四) 儒者擁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擔當的精神和濟世情懷。
1.就儒家思想而言,孔子就一直倡導“仁者愛人”的思想,並推己及人,推而廣之到天下。
2.儒家抱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經天緯地、利濟蒼生,有著深切的歷史使命感,弘揚道德、傳承文化。
3.“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承接先聖的理想,而引領後世的學子,正是儒者的擔當精神和濟世情懷。

(五) 師道尊嚴是華人最重要的美德
1. 師嚴而後道尊,道尊而後敬學
《禮記•學記》曰:“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這是說“道尊”的前提乃是“師嚴”,而“敬學”又依賴於“道尊”。俗話說“嚴師出高徒”,不無道理。只有嚴正方能生出尊嚴,而有了尊嚴才能使人產生由衷的敬畏。這便是“師道尊嚴”的由來。
2. 師道尊嚴的美德,文明薪火得以延續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天地為大,親師為尊”,從古至今,尊師重教已成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美德。“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對學生來說,老師的悉心教育、關懷備至,可能改變一生的命運。“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對教師而言,承擔“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光榮使命,享受著“得天下英才盡育之”的快樂。教師哺育學生以知識和良知,用仁愛精神奉獻教育事業;社會回饋教師以尊重和敬仰,用“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態度報答師恩。正是在這種相互珍重和付出中,文明薪火得以延續,價值理念得以發揚。

(六)“當仁不讓於師”有背離“師道尊嚴”嗎?
1.有人會問“師道尊嚴”,學生應該聽老師的,為什麼還有不讓於師的現象出現呢,這是不是矛盾呢?
2.“當仁,不讓於師”還含有一層含義:“以仁為己任”,不可限於獨善其身。明知別人的所作所為有違仁德正義,而不從旁提醒、加以阻止,也是“不仁”、“不義”。
3.《孝經》中也有過類似的表述:“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仁義當先、正義在前,遇不平之事不僅要爭於師,還要爭於君、爭於父,否則眼觀他人一步步陷於不仁不義的境地,又豈是君子所為?
3.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提出“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在仁與不仁的選擇上,沒有絲毫妥協的餘地。哪怕是與老師的意見相左,亦須堅持仁義而不屈從老師。

(七)“當仁不讓於師”是對老師真正的恭敬
1.唐代大文豪韓愈在其《師說》一文中有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韓愈看來,教師的作用和意義是有不同層次的,他首先擔當著傳承道統的使命,其次是傳授某種技能,最後是解惑釋疑。最重要最根本的當然是道統的傳遞。
2.亦即如宋儒張載所謂的“為往聖繼絕學”。老師是傳道者,最大的期望是弟子能將道統承傳,能勇於行仁。
3.當弟子的不讓,不是不恭敬,是真正在仁的問題上,不能落後於老師,沒有一絲一毫對老師不敬的意思。如果對老師不恭敬,是不尊師,這個人不可能當仁。從這個意義上說,當仁不讓於師,就是對老師真正的恭敬。
4.“師道尊嚴”與“當仁不讓於師”表面似乎有點矛盾的,內涵卻是和諧統一的,形成一種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關係,既實現了文化傳統通過尊師重教而延續和傳承,亦維繫了仁德原則藉助“不讓於師”的信念而獲得了至上地位。華夏民族的仁愛精神,才得以生生不息地發揚。

(八)“當仁不讓於師”的公案:陳蔡絕糧
1.前面我們都聽過陳蔡絕糧的故事,大家當時餓得不行了。子路、子貢覺得委屈、內心不滿,質問老師“君子亦有窮乎?”並希望老師降低標準,迎合世人。
2.這時顏回站起來,說世人不接受夫子之道,正說明夫子之道的高深,世人的淺顯,正是不被接受,更顯示出君子本色。
3.孔子聽了,說“知我者回也”,顏回的見地與老師平齊了,達到了“當仁不讓於師”的境界,但顏回對老師卻非常恭敬。
4.而子路、子貢懷疑老師,是不讓於師,但狀態不是當仁。

(九) 時下師道尊嚴受挑戰,推廣儒家教育更顯重要!當仁不讓、舍我其誰!
古人曾感嘆:“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道”的光輝,源自教師和學生的堅守,也離不開社會的關懷和支持。今天,師道尊嚴遇到了嚴重挑戰,普遍感覺“家長不會管、老師不敢管、學生不服管”,甚至出現學生打老師,沒有恭敬,這個仁就沒有了。

馬克思曾慨嘆,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氣的人。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儒家仁愛教育,就顯得非常稀缺,還要做到當仁不讓,更是格外珍貴。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今天我們研討論語,更要有當仁不讓的氣魄、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自覺,付出更為艱鉅、更為艱苦的努力。

每讀論語的這一章,就會想起2015年珠釵老師給我們講課時說的話,至今回憶起來依然令人蕩氣迴腸、激情澎湃,這裡與大家分享並共勉:
學習傳統文化,當仁不讓,舍我其誰!
實踐傳統文化,當仁不讓,舍我其誰!
推廣傳統文化,當仁不讓,舍我其誰!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4章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白話>
孔子說:「老百姓對於仁的需要,超過了對於水與火的需要。水與火,我見過有人跳入其中而死的,卻沒有見過因實踐仁德而死的。」
<文義>
1.蹈:足之踐履。
2.蹈水火而死:例如水能淹死人,火能燒死人。
3.蹈仁就是行仁,如竹添光鴻論語會箋說:「仁只如孝於親,弟於長,厚於倫類,便是。此皆日用常行,至順至安,有何蹈仁而死之事乎。」足見行仁有利無害。。(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想一想,為什麼「老百姓對於仁的需要,超過了對於水與火的需要 」?
2.想一想,實踐仁德,對我有什麼好處呢?
3.孔子說:「未見蹈仁而死者也」,又說:「有殺身以成仁」,這二者是否有矛盾呢?您如何看待?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朱熹《集注》:民之於水火,所賴以生,不可一日無。其於仁也亦然。但水火外物,而仁在己。無水火,不過害人之身,而不仁則失其心。是仁有甚於水火,而尤不可以一日無也。況水火或有時而殺人,仁則未嘗殺人,亦何憚而不為哉?李氏曰:「此夫子勉人為仁之語。」下章放此。
2.《論語·子路·13》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3.《論語·顏淵·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4.《論語•顏淵·10》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5.《孟子• 離婁章句下·28》「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6.《入菩薩行論》:「何需足量革,盡覆此大地。片革墊靴底,即同覆大地。」(以皮覆此地,豈有爾許皮,唯以鞋底皮,如覆一切地 )
7. 蕅益大師說:「既曰未見蹈仁而死,又曰有殺身以成仁,方信殺身不是死。」
二ヽ重點摘記
(一)原文與消文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蹈,足之踐履。孔子說:“老百姓對於仁的需要,超過了對於水與火的需要。水與火,我見過有人跳入其中而死的,卻沒有見過因實踐仁德而死的。”
(二)為什麼「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
1. 沒有仁,則人徒有其表,內中無物,不足以為人矣
(1)人有身、心兩部分,水火養身,仁養心。
(2)《集注》:“無水火,不過害人之身,而不仁則失其心。是仁有甚於水火,而尤不可以一日無也。”沒有水火,最多營養不夠,身體受損;沒有仁,則人徒有其表,內中無物,不足以為人矣。
(3)水火提供的營養,最多一日三餐,少吃二餐也沒關係;而仁對人的重要,猶如呼吸,不可中斷片刻,否則就是一個空心人。猶如一台電腦,卸掉了軟件,就是一台毫無作用的死機器。
2. 人懂得倫理道德所以超越於動物
(1)人之所以為人,超越於動物的部分,不只是能夠生火做飯,吃熟食,還有為人應守的孝道、人與人之間的禮儀、五倫關係。
(2)一個人如果違反了倫理道德,就是一個衣冠禽獸,失去了人心,即使穿著人的衣服,也跟動物沒什麼兩樣。
(3)動物世界是弱肉強食,叢林法則,野蠻社會;而人類社會則是文明社會,不僅有人的外型,更有人的內涵。
3.從家庭教育層面看---養志重於養身
(1)家庭層面,父母養育孩子,不只是給孩子穿衣吃飯,養他的身,更重要的是養他的心、養他的志。
(2)《三字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非常重要,這是給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4.從國家層面看,提升民眾的精神生活才是為政的初衷和歸宿。
(1)而在國家層面,作為一個上位的為政者而言,更是有責任推行仁政王道,實施禮樂教化。
(2)《子路第十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改善物質生活只是初級階段,提升民眾的精神生活才是為政的初衷和歸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教民的內涵很多,有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
(3)《顏淵第十二》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死並不可怕,但假如一個人活在世上,既沒有仁,又沒有信,那就成了一個多餘的怪物,自絕於人,也被社會拋棄。
(4)一個國家的強大,也不是民眾長得多威猛,多有力量;而是民眾的內心有沒有信,有沒有對國家和民族的信念。有信之民雖少,卻能團結如一人、眾志可成城、力堅不可摧;而無信之人雖多,也是一盤散沙,紙老虎一個,一捅就破。所以,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三)水、火還有有害的一面,而仁則完全無害
1.《集注》曰:“況水火或有時而殺人,仁則未嘗殺人,亦何憚而不為哉?”李氏曰:“此夫子勉人為仁之語。”
2.水、火是無情的外物,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人靠近它,如夏天去溝河游泳,幾乎年年有人淹死;而發生水災,則傷亡更大;發生火災,更是讓人害怕,一個人一旦被大火吞沒,一眨眼就變成黑炭。求“水火”,本來是為了更好地活著,但這些“活緣”,卻變成了“死緣”。
3.水火,也不僅僅指水火本身,而是一個代名詞,泛指人活著而需要的各種利益,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了利益的爭奪而發生的謀財害命屢見不鮮,有錢人更害怕遭到別人的綁架。明明為了更好地活著,得到了卻讓人更擔心。
(四)仁的益處
仁愛,完全是內心的功德,自己可以掌控,完全無害,只有益處。
1.除隱患
人有惑,《論語•顏淵篇》“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凡人都有煩惱,而煩惱會在內心累積,當煩惱熾盛的時候,一個人就會失去理智,作出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的危險行為,等到清醒過來,為時已晚。而克己復禮為仁,能夠克制自己內心的忿恨等煩惱,把危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2.增友愛
仁者愛人,《孟子• 離婁章句下》“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是指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將心比心,人人都渴望得到愛,而發出去的愛最終一定會回到自身,這是人與人之間的自然法則。
3.建功業
一切的創新都緣於仁愛,愛心中爆發的智慧,是一切發明創造的根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是來源於仁心。無論什麼樣的艱難困苦,都阻擋不住仁者建功立業的步伐。任何一個人,只要啟發了內心的仁愛,就好像接上了源源不斷的發電廠,在強大的能量推動下,注定會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4.近聖賢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出在外面的境界,而是出在自己的內心,所以不需要把外面的障礙拿掉,而是要把內心的障礙拿掉。《入菩薩行論》:“何需足量革,盡覆此大地。片革墊靴底,即同覆大地。”
5.小結
所以,本章,夫子是想要告訴我們:求“水火”,全是死緣;求仁德,全是活緣。如果你要求活著,幹嗎求水火,為什麼不求仁德?
(五)斷除諍論
1.最後,夫子還說:“未見蹈仁而死者也。”我未見過因實踐仁而死的。也許有人會舉出“殺身成仁”的例子,來反駁。
2.仔細剖析一下,水、火致死,兇手是水、火,人無力抵抗,被動而死,死不瞑目;而“殺身成仁”,兇手卻不是仁,而是人自己能夠掌控,主動而死,成就仁德,含笑而去,死得其所。
3.伯夷、叔齊餓死首陽山,“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所以這個殺身成仁,不是被愚昧的洗腦,也不是不明所以,糊里糊塗,而是明白了人生的真義,朝著崇高的目標英勇獻身,實現自己的理想。
4.蕅益大師說:“既曰'未見蹈仁而死',又曰'有殺身以成仁',方信殺身不是死。”許多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英勇地犧牲了,重於泰山,永垂不朽;少數變節分子,為了貪求活著,背信棄義,成了可恥的叛徒,輕於鴻毛,遺臭萬年。
5.所以,求“水火”,他活著,可能死了;而求仁德,他死了,卻活著,而且永遠地活在人們的心中。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3章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白話>
孔子說:「君子不見得能在小事上受人賞識,但他可以接受重大的任務。小人不能接受重大的任務,但在小事上卻能受人賞識。」
<注釋> 
1. 不可小知;言均仔細是未必可觀。小知,指細事之能而見知於人。
2. 大受;言才德足以任重也。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又為什麼「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
2. 從心胸、人生路、做事風格、做事的動力來源看君子和小人的差別如何?
3. 用怎樣的心念做事是小人?用怎樣的心念做事是君子?
4. 君子是「任重道遠,厚德載物,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你有認識這樣的人嗎?
5. 學習本章給了我們哪些啟發?
<義理解釋>朱文津 老師/14分3秒
一、 引用經文
1. 朱熹《論語集注・衛靈公・33》:「此言觀人之法。知,我知之也。受,彼所受也。蓋君子於細事未必可觀,而材德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無一長可取。」
2.《論語・泰伯・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3.《大學・經一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5.《周易·彖辭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譯文】天道的運動強勁,君子也應該積極進取,自強不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也應該增厚美德,承載事業。厚德載物:用深厚的品德承載事業。
6.《孟子·公孫丑上·2》:昔者曾子謂子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7.《論語·衛靈公·11》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8.《論語·述而·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
(一) 語譯
1.知,被人知也。小知,就是從小事上知人。
2.受,己所受也。大受,就是任重而不懼,可堪大用。
3.孔老夫子說:“君子,不可從小處去衡量,但可委以重任;小人不可委以重任,但可從小處去考量。”

(二) 本章的主旨在談「觀人之法」
1.《集注》上說:“此言觀人之法。”就是對君子、小人應該有不同的觀察角度。如果我們不了解的話,可能會適得其反。“蓋君子於細事未必可觀,而材德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無一長可取。”就是說,君子在一些事情的細節上未必比人強,但他的氣質、胸懷和德行卻是足以擔當大任,如果我們從小事上去計較的話,可能就會錯過君子;而小人雖然心胸、格局比較狹小,沒法擔當重任,但也有一技之長可用,如果我們從大用上去考量的話,小人有可能被放棄。
2.這樣的話,君子被錯過,小人被放棄,那我們的交友、用人就變得非常的狹窄,此非君子之過,也非小人之錯,而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啊,對二者均不用其長,反責其短!

(三) 從各種角度觀察君子與小人的差別
●小人 ★君子
1.君子與小人,只是相對而言。
●小人不是壞人,只是與君子相比,心胸格局偏小,非常在乎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所以小人努力於才幹,謀得一技之長,在做事上力求完美,以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為榮。 ★而君子則是胸懷天下,以造福蒼生為使命,所以致力於立身行道,長養仁德,以德為主,希求德才兼備。
2.君子和小人走了不一樣的人生路: 
●小人注重才幹,偏於事相,力求完美; ★君子注重德行,著重仁愛,凡事內省。
3.同樣做事,君子、小人的風格完全不同。
●小人做事,僅限於做事,非常在乎事情的圓滿,如果做好了,是自己的功勞,增長驕慢;如果沒做好,是別人的過錯,遷怒別人。 ★在君子的眼中,成功的標準,不僅僅在事相上,更要看做事的人有沒有得到鍛煉成長,心靈有沒有提升,人與人之間有沒有增進仁愛。
4.做事的動力來源不同
●況且,在對技能的追求上,小人是受外物的引誘——名聲、金錢的推動,假如沒有這些名聞利養,可能就沒興趣,有了成績也會挾技自用,到了一定程度就遇到瓶頸,再也上不去了。 ★而君子的動力完全源於內心,很純粹地愛人之心,愛心中最能激發出一個人的潛能和創造力,再加上不求名、不求利,更能專心致志、精益求精、學無止境。也許眼前在技能上不如小人,但未來一定會超越。
各方面都是非常優秀的。

(四) 你的心念決定你是小人還是君子
1.其實,從更深一層的意義上講,君子不是天生的,也是從小人通過學習而成為君子。
2.當一個人建立起求道的志向,他就成為一個志於道的士人,就走在了通向君子、成聖成賢的大道上。所以,君子、小人,也不一定指二種人,而是指一個人的二種心念,一念君子、一念小人。
3.當一個人只想到自己,只看重眼前的事相,而忽視了對相關人員的關照,那一念就是一個十足的小人,哪怕事情做得很完美,也是一個小人在做事;如果能夠關心他人,代人著想,在做事中謀求共同成長,那一念就是君子在做事。

 (五)“君子不可小知”為何從小事上苛責君子呢?
1.君子給人的感覺是為人忠厚,值得信賴,會關心人,從內心的情感上,幾乎所有人都願意和君子相處。照理應該跟君子相處得很好啊,為什麼又會從小事上來要求苛責他呢?
2.因為我們一般人大多是小人,人生中有無數的追求,而這些具體的事情君子可能幫不上忙。比如,肚子餓了,需要會做飯的人;身體不舒服了,需要能治病的人;孩子上學了,需要懂教育的人;辦企業、開公司了,需要懂管理的人,等等。那個時候,因為我們急於解決眼前的困難,所以君子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我們的心思會集中在:哪個飯店的廚師菜做得好,哪個醫院的醫生醫療水平高,哪個學校的老師會教孩子,哪裡能招到人才,完全被眼前的苦樂所左右。
3.而且是一種非常功利的心態:我出錢,你提供服務,赤裸裸的交換,所以要挑最好的服務購買。換個極端的說法,只要對方有這個本領,能幫上忙,哪怕他是一個名聲很差、讓人討厭的人,我們也會認的。所以,僅僅從眼前做事的專業技能上考量,因為君子不是完人,當然很有可能比不上那些有一技之長者。

(六) 君子任重道遠,厚德載物,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1.君子任重而道遠,視野無比遼闊,大受無人能及。受是承載,靠的是德行,是內心的力量。
2.君子學的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次第則依照著八綱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內而外,從小到大,德行能力漸漸增長,所以君子厚德載物,就像一艘大船,可以承載許許多多的人。
3.每當國家、民族危難之機,君子就會當仁不讓、挺身而出,去學習、去工作、去做任何的努力,乃至奉獻自己的一切。
4.比如,周恩來小時候就有“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志向。而在擔任總理期間,高瞻遠矚,最早提出了建設四個現代化的設想,在那個年代幾乎獨力擔當起經濟發展的重任,還為新中國未來的發展描繪出了宏偉的藍圖,可以說我們今天的高速發展,跟周總理當年打造的基礎是完全分不開的。
5.三國時,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建立了蜀國,與魏、吳三分天下。最後在白帝城託孤,將家國一起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一諾千金,為蜀國盡心盡力謀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6.古往今來,所有的君子,都是一肩擔負起天下興亡的重責,孟子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七) 結攝
1. 本章反映出我們自身的問題—想要君子的照顧,又想得到小人的服務。
(1)本章,看起來是孔老夫子告訴我們觀察人、使用人的原則,對君子、小人應該如何用其所長。但其實背後反映出的,恰恰是我們自身的問題。孔老夫子這句話是對我們說的。
(2)我們有一種矛盾的心態,既想得到君子的照顧,又想得到小人的服務,魚與熊掌兼得。但也是自身的問題,造成了事與願違。因為我們追求的都是小利,大義的君子就變得沒用;有時想要尋找真正的關懷和依靠,有一技之長的小人就變得沒用。
(3)因為我們沒有確立人生的方向,所以我們的需求就在不斷的搖擺變幻。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導致明明兩個都需要,有時卻又變成都不需要,所以從本章反映出我們人生中一個很大的問題。

2. 學習本章,給我們重要的啟發
(1) 君子是德才兼備,以德引領才幹,生命不斷提升;而小人是疏於德行,偏於才幹,不會走得太遠。
(2) 我們應該確立人生的志向,效學君子,目標聖賢,從大受上著眼,避開小知的短板。著力打造宏大的心胸、格局和能力,特別是一顆願意為國家和民族真誠奉獻的發心。
(3) 有了這個總目標,再依照著次第,一步一步來,而不妄求一口吃一個餅,不求事事圓滿。因為人的精力有限,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只能選擇最重要的先做,等到能力智慧增長了,再慢慢地擴展。
(4) 生命的重心、學習的中心一定要把握住,否則所求太多,就會心思散亂,生命會處在一種什麼都想要、四處開花、最終一事無成、白白浪費的狀態。
(5) 下手處,一定要結合國家和時代的需要,當前最重要的就是振興中國夢,積極參與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潮中去,為文化復興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6 )就拿我們蘭若平台線上線下的朋友們來說,我們現在每天的讀誦,看起來不起眼,好像每天只花一點點時間,但長期的堅持就不得了,800天改變生命,其實就是在做一件響應黨和國家號召,自利利他、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而且影響所及,不僅國內,還有國外,不僅眼前,還有未來。
(7) 在與人相處中,還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善於學習欣賞別人的長處。“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既要珍惜生命中值遇到的君子,以他為師,精勤聞思,依教奉行;
★也要珍惜周遭的小人,學習他的一技之長,敬業精神,從而拓展自己的心胸格局,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可以交往,有越來越多的榜樣可以學習。
這樣的話,我們的人生道路就會越走越寬敞,越走越向上。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2章-3

32-3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白話〉
32-3憑智慧得到權利,人品好,工作態度也好,但所作所為不能遵禮,那也是不完善的。」

〈文義〉

1.知: 智慧。
2. 涖: 臨 ,到 的意思。



<思惟提綱>

1. 為何「知及之」,在行為上方可「仁能守之」呢?

2. 「仁能守之, 莊以涖之」還要強調<動之以禮」?行為還會不重禮嗎?

3. 學了這章「知及之,仁守之,莊涖之,動以禮」完善自己才算盡善盡美有何啟發 ? 

<義理解釋> : 

一、引用的經文

1. 《論語.泰伯.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2. 《論語.里仁.26》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二、重點摘記
 
原文:【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一)文義內涵

當我們不僅在認知上達到,在行為上也能堅守仁的方向,在形儀上也莊重不苟,令人一見生敬,別人就很容易被勸化。然而,如果在更進一步的交往中,我們不能遵禮而動,則也未為完善。

(二) 為什麼有了仁心和莊重的形儀,還要強調禮呢?

 1.因為禮是行仁的規矩,雖說對上下親疏都要一視同仁,但對像不同,就不能沒有差別:

  如在家裡行仁,對父母要孝,對兄弟要悌,對子女要慈;
  在社會上行仁,對上要忠,對友要信,對下要寬。

 2.若不善加區別,致使角色錯位,方法失當,或過或不及,則未免事與願違,對己對人都沒有好處。

 3.如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4.又如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5.又如在現代,有的父母覺得,要尊重子女的自由以利其成長,親子之間也講起了平等,因此就疏於教導,其後果可想而知。

(三) 既然能夠仁守、莊蒞,行為還會不重禮嗎?

  這是很有可能的。

 1.因為仁守、莊蒞,雖然非常可貴,但主要還在於管好自己,而立人、達人,主要在於幫助別人。

 2.人的思路、習性各個不同,彼此的關係也因人而異。
  能管好自己,不見得就能了解這些差異。
  不了解這些差異,就不知道與之互動的細緻禮數,
  不知道這些禮數,就很難用最相宜的方式幫上他們。

 3.所以才說:雖能仁守、莊涖,更要窮究人心,通達眾禮——能動之以禮才算完善,也才能夠完善! 
  
4.就像真正的好醫生,絕非只用成方,必定各辨其證,因病下藥;
  即使同病,也不同方;
  即使同方,也不同量。
  要一人一方才算盡善盡美!

(四) 小結 :

  所以,學無止境,愈深愈廣,唯有全心投入,方能窮理盡性,將仁做到極致啊!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2章-2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 
<白話>
孔子說:
聰明才識足以得到它,德行能守住它,若不能夠莊嚴處在職位上,人民是不會敬服你的(得不到人民的尊敬)。
<注釋> 
1.莊以涖之:莊嚴地處在職位上。「涖」,官吏到任,執行職務或臨朝治理政事。
<思惟提綱>
1. 儒者的情懷一如大乘行者,自利之後總想要利他,孔子在本章的本段說其關鍵之處在哪裡?
2. 如果知及之、仁能守之,但是「不莊以涖之」,結果會怎樣?
3. 「莊以涖之」的目的何在?如何達到?

<義理解釋>趙軍 老師
 重點摘記
 (第二句原文)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

(一)推己及人:自受益之後,必與人分享而後快。
儒者是要推己及人,自己受益了,一定不忍獨享,必欲與人分享而後快。因此,自己做到了“知及之,仁能守之”,一定還想把這個克己歸仁之道,傳授給別人。

(二) 要人接受好東西的關鍵:莊以蒞之
(因相)
然而,好東西不見得人人都看重,甚至會不以為然。所以,要人接受好東西,就得先讓人重視這個東西。為此,就必須使人先敬重送東西的人。如果對你這個人沒有敬意,那麼對你所傳遞的東西,可能也不當回事,隨便聽聽就過了。
   (作法)
那講道的人要怎麼做呢?要莊以蒞之:
1.以莊重的風骨出現在別人面前(以身載道)
2.甚至於要用適當的禮樂形式來配合(善巧方便)
令人肅然起敬,遠離散漫,接下來才有可能認真地學習和吸收。
   (過患)
否則,若過於方便,“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又如所謂“君子不重則不威。”
    (利他發心、鄭重其事)
當然,做這些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出於立(利)人之需。就像價值連城的禮品,一定要加上最精美的包裝,鄭重其事地送人。不然的話,別人拿去後,也許就隨便丟著,連看都沒看。

(三)結攝:切記“循循善誘、因材施教”
或有人問:既然已經守仁有得,難道還會不莊以蒞之嗎?這倒真不一定。因為自己雖有心得,但不見得就知道該怎樣引導別人。怎樣教人很有學問的,所謂的“循循善誘、因材施教”,是很不簡單的;單憑一番真心率性而為,效果不一定就好!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2章-1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白話>
孔子說:
聰明才識足以得到它,若德行不能守住它;雖然已經得到了,必定會失去它。

<注釋> 
1.知:音智,聰明智慧。
2.及:達到。
3.之:指道,或指官位。
4.守:一心而行之。
5.仁:意同德。

<思惟提綱>
1. 本章呈現修道的次第為何?
2. 如果「知及之」但是「仁不能守之」,結果會怎樣?
3. 為什麼「仁不能守之」?
4. 如何對治私慾、守住仁?你有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嗎?

<義理解釋>趙軍 老師
 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一)本章章旨 : 說明己立而立人、己達而達人的次第
孔子的這段話,講了由己立而立人、己達而達人的次第。
第一句主要講立己,後兩句講立人,先能立己,才能立人。

(二)“知及之”是修道第一步
我們先看第一句:“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這個知字,讀智,是指我們的認知;“之”字指道。“知及之”就是指對道在理論上的已經明了,這是我們修道的第一步。

(三)“仁不能守之”為什麼? 有私慾。
然而,行仁的道理雖然明白了,但是卻不能時時堅守那一分仁心——也就是愛人、利人之心,又被仁的反面——也就是私慾佔據了上風,雖然對道也偶有心得,但必定還會失去,退回到原來的小人之態。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私慾就是對一己離苦得樂的慾求,包括要維護自己的名利和觀點。有些人在意利,不在意別的;有些人不在意利,但在意名;有些人不在意名,但在意自己的觀點。這些都屬於私慾。

(四) 如何對治私慾? 守仁,咬緊牙關、屢敗屢戰、持之以恆。
對大部分人而言,私慾通常是深而強烈的,已成為處理事情非常習慣的出發點。如果不刻意加以改變的話,是很難不被它擺佈的。而對治私慾恰如逆水行舟,稍一鬆懈,就會進一退九。

例如:給自己定了學習計劃,可沒多久,就放棄了。再如,某一天突然感悟到家人的恩德,覺得從此以後,應該對他們態度好一點兒,多忍耐一點兒,可是沒過幾天又吵嘴了……

所以,明理之後,需要“守仁”。這個“守”字,代表著察覺私慾,代表著咬緊牙關、屢敗屢戰的精神。果能持之以恆,再堅固的習氣也可以被撼動,而且最終一定會被革除。

補充資料,提供參考 :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
「知及,仁守,是明明德。莊以蒞之,是親民。動之以禮,是止至善。」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1章-2

31-1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
31-2 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白話〉
31-1孔子說:「君子只是盡力求道,並不把生活問題放在心上的,
如種田的人也難免有飢荒的時候。」
31-2 謀道未必無食,只要學有實用,俸祿自然就在其中。
    所以,君子所憂慮的是道不得,並不是憂慮貧困不得食。

〈文義〉
1. 學: 求學
2. 祿: 俸祿
3. 憂: 憂慮
4. 貧: 貧困

<思惟提綱>
1. 為何君子憂道不憂貧?
2. 我們學道的真實動機是什麼?是為了道?還是為了祿?
3. 君子體會到快樂的源泉是什麼? 您的快樂的源泉又是什麼?


先複習《論語•衛靈公》〜31-1 趙軍 老師     2分 53 秒
原文: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一)文義內涵
1.君子是修道之人;
  謀就是謀求、追求;
  道指內心的提升;
  食指飲食,代表物質享受、權力地位。

2.孔子說:君子一心追求心靈的提升,不會追求外在物質的豐足。
  君子也是人,也活在現實中,當然也需要衣食住行,
  但他不會對此汲汲營求,保持著少欲知足、知足常樂的心態。
  而由此省下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都投入了問學道德、正己化人的修煉之中。

(二) 心態決定感受
其實,苦樂純屬感受〜
物質多寡並不能決定感受是苦是樂,而心態卻能決定感受。
例如:心態好時,吃鹹菜也開心;心態不好時,面對滿桌的美味也悶悶不樂。
這是憑我們的經驗就可以證明的事情。

(三) 君子跟凡人追求的快樂不同
1.正因為如此〜【心態能決定感受】儘管君子跟凡人一樣要追求快樂,
  但君子的高明之處在於〜他選擇了“謀道不謀食”,
  通過“學而時習之”,達到“不亦說乎”,他們的幸福指數高得很啊!
2.最典型例子就是:
  顏回雖窮到“簞食瓢飲”,卻“不改其樂”。可以說用極低的成本,獲得極高的快樂。
  這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
3.相反,想通過謀食獲得快樂,即使得到了,也不見得就快樂,
  得不到當然就更不快樂,而這是常常發生的。所以,孔子接著說:“耕也,餒在其中矣。”
  種田本是為了有糧食吃,可是因為天災人禍,耕種了也不見得就有收成,
  沒收成,照樣挨餓。所以雖有耕耘,卻不見得沒有飢餓。
4.謀食、謀財、謀官等等,都是一樣的情形。
 人心被綁在得失多寡之間〜不是患得,就是患失,不是患多,就是患寡,並無真正的快樂可言。


<義理解釋>  趙軍 老師 2’31”

引用經文
1.《論語•憲問•1》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原憲請教夫子什麼是可恥的事。孔子說:「國家政治清明,應該出來做官拿俸祿;
如果國家政治昏亂,還做官拿俸祿,那是可恥的!」

重點摘記  
(一) 學也,祿在其中矣。
1. 君子要 謀道 ,謀道就要學道。學道雖然不為謀官,但學而優則仕。當君子學有所成時,其道德高超,必被國家所舉用。
2.而君子學道,本來也是為了在家、國、天下行仁,若得其位,則更有利於佈道。既然內有所志,外有所任,君子順理成章就做了官。做了官就有了俸祿,所以說:“學也,祿在其中矣。”

(二) 學道的動機是什麼?為了道?為了祿?
1. 從現像看,求飽而耕,卻未必不餒,謀道而學,則必有其祿,似乎學更保險。見到這個特點,那為學之人,會不會在不知不覺中也為祿而學呢?此處其實提出一個更嚴肅、更深刻的問題:我們學道的真實動機是什麼?是為了道?還是為了祿?
2.就像常常幫助人的人,一定會得到他人的美譽和回饋。那我們去幫別人時,是為了幫人而幫人,還是為了得到回饋而幫人呢?顯然,前者為上。
3.君子謀道也是一樣,雖然他明知學而優則仕,仕則有祿,但絕不為祿而學,否則就與謀食無異!
4.所以,孔子說:“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謀道,純是為了道。他在學習過程中,只擔心自己道之不修、德之不獲,毫不擔心自己會落得貧窮。

(三). 總結
1.君子的這般風骨,並不是阿Q精神,而是一個智慧的抉擇。因為他對苦樂的原理已經參透了,他已確定並體會到——快樂的源泉——是內心的道;他對由富貴達成快樂這條路,已經不以為然了。
2.因此,君子會一本初衷,其出仕與否,只是看世運當與不當。故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其用行舍藏,豈在於區區一己之祿啊!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1章-1

31-1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
31-2       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白話>
孔子說:「君子只是盡力求道,並不把生活問題放在心上的,
如種田的人也難免有飢荒的時候。」
( 謀道未必無食,只要學有實用,俸祿自然就在其中。
         所以,君子所憂慮的是道不得,並不是憂慮貧困不得食。)
<文義>
1.君子:是修道之人;
2.謀:就是謀求、追求;
3.道:指內心的提升;
4.食:指飲食,代表物質享受、權力地位。
5. 耕:是務農耕種 。
6.餒: 飢餓 
7. 耕也,餒在其中矣:種田的人本為 謀求食物,
但是,有時候遇到荒年也必須受餓。

<思惟提綱>
1.物質多寡並不能決定感受是苦是樂,而心態卻能決定感受。
  〜對這句話,在生活上〜您有何體會?
2. 君子跟凡人一樣要追求快樂,那麼〜
   二者所種下的因,與所得到的果,有何差別呢?
3. 孔子說: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您承許嗎?
   請 明天繼續共學本章後半段〜思惟本章給予的啟發哦!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9》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ㄙˋ),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2.《論語•學而•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先複習〜《論語•雍也•9》    歐陽菊映 老師     7分 56 秒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ㄙˋ),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白話> 
孔子說:「真是賢者啊,顏回!一竹筐的飯,一瓜瓢的水,
住在簡陋小巷的破屋。一般人是無法忍受而憂愁不已,
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真是賢者啊,顏回!」
<義理解釋>
1.消文
“簞”,是竹器。“瓢”,是把瓠瓜剖開,為之以盛水。
“居住”,是住在陋巷。
顏淵的生活條件如此簡陋,他人必不堪其憂,但顏回不改其樂。

2.本章關鍵:探討顏回的樂
這則的關鍵,在探討顏回到底樂的是什麼呢?
錢穆先生提到:宋儒有尋“孔顏樂處”所樂何事之教。
周敦頤給程顥、程頤兄弟上課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問題:尋孔顏樂處。
孔子跟顏回,到底所樂的是什麼事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出了宋明理學。
朱熹先生也提到,“簞瓢陋巷非可樂,蓋自有其樂爾。
其字當玩味,自有深意。”就是朱熹先生認為,顏淵樂的〜
必然不是因為簞瓢陋巷而樂,他有他的樂在。
“樂”字,它的深意,到底樂的是什麼?
“賢”在哪裡?透過幾則《論語》篇章,來討論。

3.顏回的樂是君子的樂,故賢。
《論語•衛靈公•1》孔子在陳蔡絕糧的時候,
子路就問孔子說:“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認為,小人在遇到非常窘困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堅持住了,
但是君子不同。這個狀況應該是很貼近顏回的境界,
就是顏回他向來就窮,他經過多少年還是窮。
但是,他內心狀況應該是他向來就樂,
經過了多少年的窮,他還是樂,這樣。
那孔子認為的賢,應該是在這個地方。

4.“樂”的關鍵是“義”
《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段的描述,其實和這一則很相近,
但是它更進一步明確的點出,到底那個“樂”的關鍵在哪裡。
孔子說是“義”。
就是如果沒有“義”的話,再富貴,也沒有意思;
相反的,如果心中有“義”的話,就是物質條件很差,
粗茶淡飯,睡覺連枕頭都沒有,也是快樂的。
也就是說,心中因為有了仁義,就可以安於貧困,
我們平常所說的安貧樂道。
為了精神的追求,好像物質的窘迫,就不再那麼關鍵。

5.顏回的樂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實踐的樂
《論語•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認為,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在於“樂”這個字。
孔子對顏淵的讚歎,就是他如何學習,能夠到達“樂”這個層次呢?!
那應該是在於顏淵學習的狀況,就是他的學習,
已經不再只是文字上的層面,而是能夠內化、貼近顏淵內心所求。
精神學習的內涵是在於真實的實踐,然後從生命跟生活的那個層次,
得到這樣的快樂。顏回的樂,應該是這個樣子。

6.省思一下:我快樂嗎?
苦樂不完全在外在的條件,而是內心的學習。
靜下來想想我們的狀況,以現在的社會條件,老實說,我們都比顏回富有很多,每天的飲食,住的條件,其實都還算可以。
但是,如果我們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快樂嗎?
這個問題就不好回答了,對不對?
我自己其實從這個問題,也會 要很誠實的去看到說:
哇,原來我也是特別怕窮的人呢,原來我可能也是有學習沒有辦法貼近所求的人,到底怎麼樣透過學習,我有可能再快樂一點呢?
如果以這一則我們來看的話,似乎苦樂的關鍵,
應該不完全在外在的條件,而是在內心的學習。

7.透過學習看清楚苦樂,更靠近顏回的樂!
這一陣子,有幾個好朋友跟我提到他的苦。
有位朋友很有才華,可是在他的工作場域,
可能沒遇到那麼好的機會,他很苦;
也有朋友,就是結了婚,總覺得婆婆好像對自己不是那麼滿意,
好像對其他的媳婦歡喜比較多一點;
那我自己呢,就是總是會努力,覺得說我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
怎麼樣才能夠達到自己內心的那個標準?
其實,這樣想一遍,就會忍不住問自己說:
到底顏回的那個樂,我如何能夠再靠近一點,
我有沒有可能真的透過學習,把我的苦樂看清楚。

8.聖人不受外境病痛影響,心中是真實快樂!
我的老師在他晚年,病中說過一段話:“找不到像我這樣快樂的人,不是說我沒病哦,我病得苦哈哈的,但是心裡的愉悅是兩碼子事。”
我就在想說:病,老病真的很折磨,為什麼老師可以說,那個病得苦哈哈的身體的苦,跟心裡的愉悅,是兩碼子事?
就在想:古聖人是不是就是這樣子的境界。
就是外在的條件的苦,是不會影響內心當中,
因為學習得到的那個真實的快樂,而那個透過學習得到真實的快樂,
是可以幫助我在面對生活物質、身體的苦,我是心中很有力量的。
其實這樣子去想的時候,真的對於《論語》,
就是孔子在讚嘆顏回的那個境界,心裡有一種嚮往。

9.期許:透過經典的學習,擁有真實的快樂!
透過這樣的學習,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當我去回想我今天快樂不快樂,
我是不是可以也生起一種因為依靠經典,而有一種力量,
重新再去調整,我所認為的快樂跟不快樂。
希望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內心都可以慢慢有一種不被外在影響的快樂。以此跟大家共勉,謝謝!
省思一下〜
讓我快樂的事情是什麼?讓我痛苦的事情是什麼?是物質或是心靈?
透過經典或佛法的學習,我有嚐到內心真實的快樂嗎?
我是否比較不在乎物質的苦樂了呢?

<義理解釋>   趙軍 老師     2分 53 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9》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ㄙˋ),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2.《論語•學而•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思惟提綱>
1.物質多寡並不能決定感受是苦是樂,而心態卻能決定感受。
  〜對這句話,在生活上〜您有何體會?
2. 君子跟凡人一樣要追求快樂,那麼〜
   二者所種下的因,與所得到的果,有何差別呢?

重點摘記       趙軍 老師     2分 53 秒

大家好!現在我來看《論語•衛靈公》的第三十一章。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
          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一)文義內涵
1.君子是修道之人;
  謀就是謀求、追求;
  道指內心的提升;
  食指飲食,代表物質享受、權力地位。

2.孔子說:君子一心追求心靈的提升,不會追求外在物質的豐足。
  君子也是人,也活在現實中,當然也需要衣食住行,
  但他不會對此汲汲營求,保持著少欲知足、知足常樂的心態。
  而由此省下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都投入了問學道德、正己化人的修煉之中。

(二) 心態決定感受
其實,苦樂純屬感受〜
物質多寡並不能決定感受是苦是樂,而心態卻能決定感受。
例如:心態好時,吃鹹菜也開心;
心態不好時,面對滿桌的美味也悶悶不樂。
這是憑我們的經驗就可以證明的事情。

(三) 君子跟凡人追求的快樂不同
1.正因為如此〜【心態能決定感受】
  儘管君子跟凡人一樣要追求快樂,
  但君子的高明之處在於〜他選擇了“謀道不謀食”,
  通過“學而時習之”,達到“不亦說乎”,他們的幸福指數高得很啊!
2.最典型例子就是:
  顏回雖窮到“簞食瓢飲”,卻“不改其樂”。
  可以說用極低的成本,獲得極高的快樂。
  這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
3.相反,想通過謀食獲得快樂,即使得到了,也不見得就快樂,
  得不到當然就更不快樂,而這是常常發生的。
  所以,孔子接著說:“耕也,餒在其中矣。”
  種田本是為了有糧食吃,可是因為天災人禍,耕種了也不見得就有收成,
  沒收成,照樣挨餓。所以雖有耕耘,卻不見得沒有飢餓。
4.謀食、謀財、謀官等等,都是一樣的情形。
 人心被綁在得失多寡之間〜
                       不是患得,就是患失,
                       不是患多,就是患寡,
                       並無真正的快樂可言。

【君子憂道不憂貧】
顏回雖窮到“簞食瓢飲”,卻“不改其樂”。
顏回到底樂的是什麼呢?
趙軍老師說:
  顏回 可以說〜用極低的成本,獲得極高的快樂。
  這〜是 很值得我們思考的。
【子曰
  君子謀道不謀食。
  耕也,餒在其中矣;
  學也,祿在其中矣。
  君子憂道不憂貧。】

孔子說: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您承許嗎?
    明天 請 繼續 共學《論語•衛靈公篇•31章》後半段
      〜我們一起 深入思惟 本章給予的啟發哦!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0章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白話〉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晚不睡,都在思考,但卻沒有任何益處,還不如腳踏實地去學習。」

〈文義〉
1.嘗:曾經。。
2.寢:睡覺

〈思維提綱〉
1.自我檢視一下,自己平日"思"、"學"二者,偏好如何?
2.又自己平日所思(所學)何事 ?
3.您覺得夫子"終日終夜以思",是思考什麼? 夫子觀察出結果如何?
4. 本章夫子所言,真實用意為何?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論語․為政•15》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論語․季氏•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譯: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學習後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難才學習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難也不學習的,這就是下等人了。」
3. 《論語․子罕•9》 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4. 《昌黎先生集•師說》作者,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   「….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及消文 
1.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2.孔子說他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一直獨自思索,結果並沒有什麼收穫,真不如去學習。
3.孔子在苦苦地思索什麼呢?當然絕不會是怎麼升官發財,必定是在思索怎樣才能進一步己立而立人、當前遇到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二) 思與學之關係
1. 為什麼他那麼廢寢忘食地去想,卻沒有什麼進展呢? 
2. 原因是:每個人思考的範圍,都不會超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範圍。如果問題的答案,已經超出了自己的心智所及的範圍,那麼再怎麼想,也注定是找不到答案的。就像只會加減法的人,絕對解決不了微積分的問題,井底之蛙絕對想像不出外面的海闊天空。
3. 唯一的出路——就是去學習。特別是修身這件事,主要是提升內心,這尤其離不開向有德者問學。
4. 連世上那些能親眼看見的技藝,諸如炒菜、開車之類,不跟人學還不會,何況心性幽微深邃,想修心的人豈能不靠人教。
5. 儒家本來就是以學為宗,而孔子是天縱之將聖,猶然好學而且學無常師,並最終成為集大成者。孔子本人就是為學的最佳典範,他豈不知必須問學的道理。孔子此言,意在警策後學,不要陷入自己摸索的狀態,因為那根本行不通!
(三) 夫子強調的應該是學思並重
1. 這裡強調要“學”,並非否定要“思”。
2. 因為思就是要把所學,消化為自己的東西;學而不思,聽來的東西終歸還是人家的,並沒有成為自己的。
3. 思而不學,就只能封閉在自己原有的境界中,既孤陋困乏,又自以為是。
4.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和思都少不了。思,一定要就所學而思,學,接著一定要思;博學才能思廣,思廣必先博學。
(四) 為什麼有人愛思而不愛學呢?
1. 有多種原因:有的人是太相信自己。有的人淺嚐輒止、得少為足。有的人只喜歡自己感興趣的,不想再擴大格局。有的人覺得,求學要屈尊請問,太為辛苦,不如自己琢磨來得自在——這說明對求道並沒有真心。
2. 有的人經過自己的思索,也有些心得,似乎不必問人;這是不知道,雖有所得,若無驗證,也並不靠譜;就像自己看了點醫書就給人家下藥,這是不可取的。
3. 凡此種種,都是被自己的好惡所限。而由著自己好惡,正是拖住自己,使自己不能有長足進步的鐵鍊。
(五)結論
1. 就現實而論,在這個時代,物慾翻滾、人心浮躁,連夢裡想的都是人我是非、功名利祿,憂鬱、焦灼的現象非常普遍。這時,學習是個絕好的超脫方法。
2. 投入點時間學習,人就有機會再審視自己,重新定位自己,知道該何去何從,從迷惘混亂中恢復清醒(淨)和寧定,這也是為學很現實的利益啊!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29章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白話>
孔子說:「如果做錯事而不肯改過,那真是ㄧ個極大的過錯。」
<注釋> 
1. 過:過錯。指做錯事或有不正當的想法。
2. 是謂過矣:是,指上句「過而不改」。謂,稱得上。矣,語氣助詞。

  本章是孔子勸人改過之道。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鍵在於知錯能改,努力使今後不再重犯同樣的錯誤。錯了能改不叫錯誤,錯了堅持錯誤,不加改正才是錯誤。在改革發展的道路上,沒有先例可尋,只有敢於試錯、敢於改過才能找到正確的發展道路。不敢犯錯、錯了不改、改了又犯才是大錯。

弟子規:無心非 名為措 有心非 名為惡
            過能改 歸於無 倘揜飾 增ㄧ辜
<思惟提綱>
1.為什麼會「過而不改」,依舊犯錯呢?
2.「過而不改」和「過而能改」,結果有什麼不同?
3.面對過失,聖賢和凡庸有什麼差別?
4.怎麼說改過,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肯不肯的問題?
5.當我依舊犯錯的時候,怎麼辦?我有決心改過嗎?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的經文
1.《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論語.述而.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3.《論語.雍也.2》: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 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白話)
孔子說:發現自己的過失,卻不去改正它,這個行為才是真正的過失。

(一) 為什麼會“過而不改”?
因為 : 
1.聖賢之道,包括兩個部分:
一是要明辨善惡是非,二是要按照所明白的道理改過遷善。
可是對於大部分人而言,並不是道理一懂,就不再犯錯,而是錯誤照樣會犯。
2.積習難改 (1)因為道理雖懂,但積習深厚,一遇到境界,老毛病很自然地就跑出來了。 (2)例如:知道對父母要孝順,可還是會產生厭煩。知道過度上網,對身心無益有損,可是就是會難以自拔…… 3. 心猿意馬,心如猿猴、意如野馬
乃至明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可是心如猿猴、意如野馬,狂野慣了,就是要衝出去。既然是心猿意馬,要它立刻就不亂跑亂動,這是不可能的。                                     

(二) 道裡雖懂依舊犯錯,無需特別自責 1.拿這個標準要求自己或者要求別人,也是不合理的。 2.所以說,道理雖懂,卻依舊犯錯,這是正常現象,是可以理解乃至諒解的,對此並無需特別自責。

(三) 姑息遷就壞習氣,就真的錯了!
1.然而,當發現自己的壞習氣又冒出來後,卻姑息遷就,任其發作,沒有提起鬥志當下與之戰鬥,甘做壞習氣的奴隸,這就真的錯了! 2.在這一點上,是不可以自我原諒的,正如所謂“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四) 過能改歸於無,無過成聖賢。
1.出現前一種“過”,雖然無功,但不失改正的機會; 2.若能改之又改,過失將終歸於無,無過則成聖賢。

(五) 放縱惡習永無上進,依舊非常凡庸。
1.若出現後一種“過”,等於放縱惡習。 2.而習氣不經對治,是不會自行消失的,而且會越縱越深。 3.這就意味著將永無上進的可能。
4.這樣的人,即使聽過很多聖賢之理,但就習性而論,依舊非常凡庸。 5.就如同擁有很多飲食的人,卻依舊飢渴,這是很可惜的,也是很不應該的!

(六) 聖賢是修道改過而成的 1.事實上,修道即是寡過,克己復禮之克己,也正是寡過的功夫。
2.在這一點上,聖賢們已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3.如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4.顏回則“不遷怒、不貳過。” 5.這說明聖賢也會表現出過失,但他們會汲汲於改過,故能日臻完善,最後成為完人。

(七) 不是難不難而是肯不肯改                                       
1.既然聖賢不是天生就是聖賢,都是由不斷改過而成,那我們不斷改過,也能成為聖賢,誰說不能呢?
2.若說太難而不能改,可是世界上有太多常人很難做到的事情,如那些高危工作、 驚險雜技等等,還是有不少人做到了。                     
3.而改掉內心的習氣,也許並沒有那麼難、那麼危險、那麼可怕吧! 4.所以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肯不肯的問題。 5.只要下定決心,勤學苦練,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八) 總結:努力改過向善,早日體證聖賢心境! 人與天地並稱三才,但人生短暫,光陰迅速。既生而為人,著實應該珍惜時光,努力地改過向善,能早日體證一分聖賢的心境,才算不負此生啊!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28章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白話>
孔子說:「人能夠把道發揚光大,不是道能把人發揚光大。」
<注釋> 
1.弘:廓而大之也。(朱熹解釋)
2.道:指天下道理。
3.人能弘道:弘是光大,道即天下的道理。言此道須人的心思力量,去把它說明、宣傳、實行,方能使其光大。
4.非道弘人:人行此道即能使人格高尚,不行即不能,此行乃出於人的自力,非道能促使者,故云非道弘人。
<思惟提綱>
1. 本章說人與道的關係是如何?
2. 為何說「非道弘人」道不能弘人?
3. 孔子師徒是怎麼弘道的?
4. 我們如何弘道呢?我如何弘道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的經文或資料
1.朱子:「道如扇,人如手;手能搖扇,扇如何搖手?」
2.錢穆《論語新解》:「道由人興,亦由人行。」「若道能弘人,則人人盡成君子,世世盡是治平,學不必講,德不必修,坐待道弘矣。」
3.《論語.為政.13》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4.《論語.里仁.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5.《論語.憲問.29》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6.《論語.公冶長.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7.《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8. 《論語.子張.22》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一)本章注譯
1. 孔子說:在人和道之間,是人能弘道,不是道能弘人。
2. 弘:弘揚、光大的意思
3. 道:指的是成為君子聖賢的方法。
4. 這裡是說:大道雖然存在,但是,它要發揮作用,必須靠人去弘揚;道本身是不能自動改善世道人心的。

(二) 古今儒學大師的注釋
1. 朱子曾用扇子作喻來解釋這個道理,說:“道如扇,人如手;手能搖扇,扇如何搖手?”
2. 錢穆先生也曾解釋道:“道由人興,亦由人行。”所以說人能弘道。“若道能弘人,則人人盡成君子,世世盡是治平,學不必講,德不必修,坐待道弘矣。”事實並非如此,所以說非道弘人。
(三) 如何弘道? 關鍵 : 靠人弘
1.熱愛傳統文化的人,無不希望將這些文化瑰寶普傳世間,以利益大眾。但是怎樣才能真正地把道弘揚出去呢?是否大張旗鼓地宣傳、宣傳就可以呢?
2.對此孔子指出一個關鍵:道靠人弘。
道要靠有道之人來弘揚,你自己先實踐這個道,然後再把這個道傳承出去。
3.弘道要靠身體力行的傳遞,不是說你講個道理,別人一聽就會照做;如果講的人自己都不願意做,怎麼指望聽的人能做到呢?

(四) 口耳之學的道,不是真正的弘道
1.其實,講的人既然不肯做,一定有他不肯做的理由;他既然不能說服自己,又怎能說動別人呢?
2.將心比心就能知道這個道理:當有人勸化我們時,我們也是要先看他自己信不信、做不做。如果他自己都不實踐,我們通常也只是聽聽而已,最多也是像他一樣再轉達給別人。這樣就成了口耳之學。
3.道傳播在人們的口耳之間,並未進入人們的心裡,這並非是真正的弘道。
4.再有就是:道是抽象的,沒有人活潑潑地做出來給人家看,僅憑言辭,我們也很難真正了解道為何物,從而也難以對修道真正產生興趣和信心。

(五) 孔子師徒怎麼做的呢?怎麼弘道?
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夫子之道能夠傳承兩千五百年,絕非只是靠一套空頭理論而已,而是靠有人一直在實踐。

(六) 讓聖賢之道光輝永續,要以身載道、以身弘道!
1.在今天,要想讓聖賢之道光輝永續,也不能只靠吃古人積累的老本兒。
2.更多的人要在看到身邊的人實踐後,才能被感化,才願意加進來學和習。
3.表面的紅火,並不就意味著內在的成功。當人們發現孝悌之理無法實踐時,就會失去對它的熱忱,反而會讓儒學走向衰沒。
4. 以身載道,以身弘道
《中庸》引孔子的話說:“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註1)又如 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 (註2)
所以,有心弘揚儒學的志士們,就不可不親履忠恕。以身載道,以身弘道——這才是真正的道啊!

註1:「文王、武王施行的仁政,都記載於典籍之上。他們在世的時候,他們的仁政制度能夠施行;他們去世之後,仁政制度就止息了。」
註2:衛國的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哪裏學來的?」子貢說:「文王武王之道,並沒失傳,還在人間。(賢者識其大者)賢人能瞭解其中的大道理,(不賢者識其小者)不賢的人衹能瞭解其中的小道理。到處都有文武之道。孔子處處都學,(亦何常師之有)哪有固定的老師?」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27章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 眾好之,必察焉。

〈白話〉
孔子說:「大家都厭惡這個人,一定要經過詳盡考察;大家都喜歡這個人,也一定要經過謹慎考察。」
〈文義〉
1. 眾惡之: 言眾人所討厭的人.
2. 察:審察
3. 焉: 為代名詞。猶「他」,指其人。
4. 眾好之: 言眾人所喜歡的人.

〈思惟提綱〉
1. 你會依據多數人的看法來決定一個人是好是壞嗎? 
2. 為何眾惡之,必察焉?為何眾好之,必察焉?
3. 夫子用「必」字,要強調什麼?
4. 蕅益大師說:「眾惡之,必察焉。」是為豪傑伸屈;「眾好之,必察焉。」是為鄉愿照膽。何以如此說?
5. 學習本章,對您有什麼幫助?
〈義理解說〉  8’20”
一.補充資料
1. 《論語•子路•24》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一) 解釋原文
1.夫子說:“大家都厭惡他,我必須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歡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2.李炳南老先生解釋說:大眾厭惡某人,某人不一定可惡,必須考察某人確實可惡,然後惡之。大眾愛好某人,某人不一定可好,必須考察某人確實可好,然後好之。

(二) 為何眾惡之,必察焉?為何眾好之,必察焉?                                                                                                                                                                                                                                                                                                                                                                               
三國魏王肅曰:“或眾阿黨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惡不可不察也。”
1. 依王肅注,或許某人特立不群,因而為眾人所惡,或許某人結黨營私,而為他的同黨所好。所以眾好眾惡,不可不察。
2. 或有特立獨行,亦有為大義冒不韙而遭眾惡者,亦有違道以邀譽,矯情以釣名,而獲眾好者。眾惡眾好,其人其事必屬非常,故必加審察。

(三) 如何選拔賢才?
聖明的人對人才的取捨,不一定聽任大眾之言,也不一定非由自己獨自裁斷,而是一定要全面考慮自己和別人的看法,並以道德規範來衡量,所以選拔賢才時沒有遺漏,政事就不會敗壞。

(四) 多數人認定是正確的事情就一定正確嗎?
1. 按理說,大多數人討厭一個人,此人未必有好的一面;大多數人喜歡一個人,此人未必有不好的一面。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那麼多數人認定是正確的事情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2. 答案顯然不能肯定,因為很多時候群眾有可能被蒙蔽、被誤導、被煽動、被蠱惑,有可能是盲從的,有可能是人云亦云的附和,難免會出現偏差。
3. 同時也有這種情況存在,這個多數人是“惡人”或者是“好人”。
《論語•子路•24》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4. 評論一個人好壞,孔子說比較可取的是全鄉的好人都喜歡他,壞人都討厭他 這裡的多數人有好壞區分了,也就是說如果大多數的好人都討厭一個人,那此人 真的沒有什麼可稱道的;如果大多數的好人都喜歡一個人,那麼此人一定有什麼可稱道的。
5. 反之,如果大多數的惡人都討厭一個人,那麼此人必有相對好的一面;如果大多數惡人都喜歡一個人,那麼此人必有相對不好的一面,所以面對眾人的目光,客觀地評價一個人,還是要一定去重新考察審視,不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這樣才客觀和公平。

(五) 夫子用“必”字,要強調什麼?
1. 夫子這裡用了一個“必”字,強調了越是一面倒的評價,越是要考察,真正的英雄和奸佞區別就在這裡了。
2.歷史公案
(1) 王莽在他為相的時候,人人都誇讚他,沒有人說他不好,可偏偏是他,篡奪了王位。
(2) 韓信在被蕭何舉薦之前,沒有人喜歡他,當過逃兵,還偷盜過軍械,這樣的人,卻幫助劉邦取得了天下。
3. 孔子寧取狂狷
因此夫子寧取“狂狷”,“狂者進取”,很有道義,該做的事他不會推諉,“狷者有所不為”,他有為有所不為。

(六) 省思 : 該做的事,雖千萬人吾往矣?
1.大家有沒有經驗,你在團體當中要據理力爭,而且要多次去跟相關的人,把這些事情談清楚。然後你百折不撓,一次、兩次、三次都不氣餒,告訴自己該做的事要挺過去,不能退縮。
2.其實退縮是一個嚴重的習氣。我們一遇到挑戰,別人不是很認同我們,這個溝通的事情實在要費很多的精力,可能我們就冒一句話出來,“哎呀,算了,隨緣了!”就退縮了。
3.退縮不是隨緣,是懦弱,不敢承擔,往後退了!這也不是孟子教的。
4.孟子講,這件事該做,“雖千萬人吾往矣”千萬人阻擋我,該做的事我還是去做。假如該做的事我不去做,哪怕面對一個穿著破衣服的人,我都覺得不敢看他,良心不安。

(七) 蕅益大師對本章的批註
蕅益大師批註裡面給這句話畫龍點睛,他說:“ 上句:' 眾惡之,必察焉。' 為豪傑伸屈。下句' 眾好之,必察焉。' 是為鄉愿照膽。”
上句“為豪傑伸屈”
1.這個豪傑有時候可能被眾人所厭惡。譬如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全社會的人都習慣於偷稅漏稅,有一個人偏偏堅持自己要繳足稅,那大家可能都很厭惡他。為什麼?他給大家帶來經濟的損失,所以都說他不好。
2.但是你要好好考察一下,他的心地是為公還是為私,你這考察清楚了,能夠為豪傑伸屈,他可能被委屈了,你要給他平反,要倡導正氣。所以“眾惡之,必察焉”。

下句“為鄉愿照膽”
1.下句,“眾好之,必察焉”。眾好之,為什麼還必察焉, 蕅益大師說 為鄉愿照膽”,鄉愿這個是指那些老好人,好好先生。
2.這個照膽,相傳秦朝咸陽宮中有個大方鏡,一個鏡子,能夠照見人五臟的病患。如果女子有邪心、有邪念,這個鏡也能夠照出來,可以看到膽、心那種動態。
3.所以說照膽是比喻明鏡可鑑,照得很清楚,逃不出明鏡所照的這種真相,不能夠逃避。這個是什麼?真正賢人、聖人,他有知人之智。而往往豪傑之士有錚錚的性格,剛正不阿,他這個心地是正直的。
4.所以孔老夫子在這裡教導我們如何去識人,當然能夠識人最重要你自己要做到,自己要做豪傑,不能夠做鄉愿之士。你是豪傑你才能夠認得豪傑。


(八) 總結 
1. 這一段講了兩個方面的意思:
一是,夫子決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不以眾人之是非標準決定自己的是非判斷,而要經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經過自己理性的判斷,然後再作出結論。
二是,一個人的好與壞不是絕對的,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人們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夫子必定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判他。
2. 通過這一章的學習,我們反觀內省,就是要用這樣的原則去檢測自己的內心,我們究竟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希望透由這一章,對自己和他人都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一個行持的標準。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26章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白話>
夫子說:「花言巧語破壞品德。在小事上不能忍耐,就會破壞大計劃。」

<文義>
1.巧言:花言巧語
2.亂:破壞
3.忍:忍耐 
4.大謀:大計劃。(大謀:既可以指事功,又可以指內在精神的成就。)


<思惟提綱>
1. 夫子對於那些善於說巧言者,有什麼看法?
2. “小不忍,則亂大謀。” 什麼是“小”?什麼是“大謀”?
    我們學習儒家文化的“大謀”是什麼呢?
3. 本章出現的兩個”亂”字,有什麼關係?
4. “別人說話,說得你飄飄然,你就動心了,你就亂了。
  別人毀謗你,惡言相向,你也動心了,也就亂了。”
    〜〜想想自己〜真的會如此嗎?要怎麼改善呢?

<義理解釋>  10分 01 秒

一. 引用經文
1. 朱熹《論語集注》:“巧言,變亂是非,聽之使人喪其所守。
                     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
2.《史記•淮陰侯列傳》: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
  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3. 蕅益大師在批註這段話說:“二皆自亂自己耳”。
4. 《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5. 蕅益大師又引卓吾先生的話:“一失之浮,一失之躁”。
6.《論語˙學而˙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讀完學而篇第一第二章之後,接著要把道理實際去做,
   在做的過程中會有偏差,
   第三章就告訴我們兩種偏差〜巧言、令色。
  什麼叫“巧言”?就是講的很好聽,頭頭是道,文詞很美,
  可是實際去做了沒?沒有。 
  什麼叫“令色”?表現的很好看,裝得很畢恭畢敬,
  但是實際上有沒有內容呢?沒有。 
  巧言、令色這兩種人談不上是在走仁德之道。
  因為他們只重視外表,沒有扎實的內涵,當然不可能得到仁道的果相。
  要怎樣才算是實際在行持呢?
  要在內心上下功夫,把了解的道理認真踏實地去實踐。
  功夫紮得穩、紮得深,自然而然顯發於外在。看到的人都會為之動容。
  也唯有步步踏實才能真實受用,而走在“道”的路上。】
 

二. 重點摘記 劉暢 老師 10分 01 秒 
恭誦原文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夫子說:“花言巧語破壞品德。在小事上不能忍耐,就會破壞大計劃。”

(一)從義理方面來了解一下這句話的深刻內涵。
朱熹《論語集注》:“巧言,變亂是非,聽之使人喪其所守。
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

在夫子看來,巧言容易掩蓋事實真相,那些善於說巧言者,
也容易偽裝自己,混淆視聽,為人不誠實,足以亂德。

這看夫子的作為就知道,他在魯國當司寇的時候,雖只幹了三個月,
但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殺少正卯,就是因為少正卯言偽而辯,可以亂正。

(二)小不忍則亂大謀
1. 小,婦人之仁,眼前的小利小惡〜
《史記•淮陰侯列傳》: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
  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說項羽待人恭敬慈愛,語言溫和,見有人生病,他會因同情而落淚,
  把自己的食物分給病人,然而等到屬下有了功勞應當受賞封爵的時候,
  他卻把刻好了的印拿在手裡,直到玩弄得磨去了棱角,還捨不得封賞,
  這是所謂婦人的仁慈。
2. 什麼是大謀呢?
 大謀既可以指事功,又可以指內在精神的成就。
 我們學習儒家文化的大謀是什麼呢?
 謀的是聖賢的境界〜德行圓滿〜
 無論是事項還是精神成就方面,都要思考長遠利益。
 所以,忍辱負重是有涵養、胸懷寬廣和目光長遠的象徵。
3. 自古以來,無論士農工商,能成大事者都是有大忍之心的人。
 (1)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得以復國稱霸,報仇雪恨;
 (2)韓信忍受胯下之辱而最終成就大業,名垂千古;
 (3)司馬遷忍受宮刑之恥,不忘父親的囑託,寫成《史記》。
4.“百行之本,忍之為上。”
  在人生的一切事業上,都存在著容忍、克制的需要。

(三) 兩個“亂”都是亂自己
1.蕅益大師在批註這段話說,“二皆自亂自己耳”。
  這兩個亂字,一個是巧言“亂”德,一個是小不忍則“亂”大謀,
  這兩個“亂”都是亂自己,跟別人無關。
2.當聽到別人跟我們說巧言,我們可以不亂,
 不要隨意聽信那種巧言,要有智慧去辨別。
 自己也不能夠講巧言,“巧言令色,鮮矣仁”,
 所以我們說話要實實在在,直言不搞巧言,巧言是屬於綺語。
3.小不忍,則亂大謀,這也是亂自己,自己都亂了,
  當然你所做的這些計劃也就跟著亂。
  要想成大事,要有定力,叫一心不亂,你就能成大事。

(四) 自己不亂,外境亂不了你
1. 所以《大學》裡面教我們〜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2. 知止〜對這裡講是我們要忍〜
 能忍就懂得知止,止住你的脾氣,止住你的瞋恚心,止住你的急性子,
 這知止,你就能心定,這心安定了就能夠靜。
 這個靜很重要,古人講“每臨大事有靜氣”,
 特別遇到大事要來臨的時候,要有靜氣。
3.大事來臨之前,你看一個人浮浮躁躁的,說話很愛說,
 定不下來,這個人一定壞事。
  所以要有靜氣才能夠臨大事,靜而後能安,這心就安了,
  安比靜又更進一層,你就有定力,遇事就不亂,就有智慧。
4. 所以遇到大的轉折點,大的事業,那個心要處在安寧之中,
  那我們就有把握成功。
  所以自己先不能亂,外面的境界就亂不了你。

(五) 真正的忍是心裡不動念頭 
1.不管是巧言也好,或者是毀謗語言也好〜
  你聽那個巧言不能夠心動,生歡喜心了,
  那個人很會說話,說得你飄飄然,你就動心了,你就亂了。
2.你也不能夠因為別人毀謗你,說你不好,你就生瞋恚心,你心動了。
  你要忍,這個忍,連忍的念頭都沒有。這才叫忍。
  如果說我現在要忍,咬著牙關就是不發脾氣,
  但是中間心裡都已經怒火中燒,這不叫忍。
  這個叫硬憋著,這個憋久了,那身體就出毛病了。
3.這個真正的忍是心裡不動念頭,不放在心上,這是真的忍。
  能忍,有這樣的修養,你再一看,這些都是小事,你可以輕鬆過關。
  不能忍的話你就過不了關。

(六) 巧言亂德 失之在浮,無法達到目標
1.蕅益大師又引卓吾先生的話,“一失之浮,一失之躁”。
  這個浮躁,巧言亂德是失之在浮,聽到人家花言巧語,給你一讚歎,
  你就飄飄然了,浮起來了。這一浮起來,就亂了你的德。
  你的驕傲就起來了,自以為是就起來了,辦事想問題就不可能周詳,
  一下頭腦發熱,就容易做錯事情。這是因為浮,輕浮的緣故。
2.小不忍則亂大謀,是失之在躁,急躁沒有定力,所以就不能忍耐。
  所以要修忍你才能得定,得了定你才能變得有智慧,
  才能看清楚事情的真相,所以忍很重要。
 這個忍 實際上 要修 放下的功夫,一般人都覺得 提起 才是功夫,
 什麼事情我們能擔當,能夠提得起來,對,這是個功夫。
 但是你能放下更是功夫。你提得起,放不下,那 最後 非被壓死不可。 
 放下什麼呢? 放下那些攪擾心緒的煩惱。
3.對境中如何做到誠禮正心,凡事謙虛謹慎,在小事上要忍耐,積點口德,
 誠心待人,該讓就讓——這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有志向、有理想的人, 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應在小事上糾纏不清,而應有開闊的胸襟,遠大的抱負,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
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七) 有忍辱的涵養可避免遭遇禍患 
1.評價一個人,通常只要觀察他的涵養和做事的風格,就可以判斷其
  是否可以成為可塑之材,是否能夠成就大事。
2.因為要想獲得成功,除了需要具備相當的常識與能力之外,
  還應當具備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3.歷史上有許多 面對羞辱 容忍克制,沒有逞一時之忿,
  從而避免遭遇禍患的故事。

4.張耳和陳馀忍下羞辱避免遭遇禍患的故事 
 張耳和陳馀(餘)是魏國的名士,秦國滅掉魏國以後,張耳和陳馀隱姓
 埋名,來到了陳縣,以 在街上給人看門 來維持生計。

有一天,當地一個小吏責打陳馀,陳馀剛想反抗,張耳暗中踩了他一腳
向他暗示,使他接受了責打。

等小吏走後,張耳把陳馀拉到桑樹下對他說:“以前我是怎麼對你說的?怎麼今天受到這麼一點小小的羞辱就忍受不住了?
難道你想要死在這個小吏手上嗎?”

陳馀馬上理解了張耳的良苦用心。沒過多久,張耳和陳馀都做了公卿。

所以,忍與不忍,是看底線的。
我們自己要尊重自己所能承受的底線,
我們才能尊重別人所能承受的底線。

(八)結論
1.總之,巧言令色的人很少有仁心,這樣的人缺乏真誠,
  內心沒有真情和善意,勢必會敗壞德行。
  因此,在自己的人生中要避免不真誠的巧言,
  雖然巧言可能會帶來小利,但會大大影響德行的修養;
  同樣也要避免無關緊要的小事糾結。

2.著眼於足以影響未來的大局,放眼長遠,堅定信心和目標。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和退不是退縮和放棄,而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大的目標或大的計劃。
  今天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
  (注: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與音頻稍有出入。)






劉暢 老師的義理講解中 有哪一句話深深留在您的心裡呢?
◎儒家文化的大謀〜謀的是聖賢的境界——德行圓滿
◎忍辱負重是有涵養、胸懷寬廣和目光長遠的象徵。
◎自古以來,無論士農工商,能成大事者都是有大忍之心的人。
◎一心不亂,你就能成大事。
◎能忍就懂得知止,止住你的脾氣,止住你的瞋恚心,止住你的急性子,
◎“每臨大事有靜氣”,
◎ 自己先不能亂,外面的境界就亂不了你。
◎這個真正的忍是心裡不動念頭,不放在心上,這是真的忍。
◎忍和退不是退縮和放棄,而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大的目標或大的計劃。

【聆聽真如老師開示】〜感恩老師在全廣(二)264講 給了我們下腳處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25章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白話〉
孔子說:「我還能夠看見到史官在史書上有存疑的地方,就空缺著不寫(不敢附會增補,表示謹慎存疑的態度);有馬的人,自己不會調伏自己的馬,就借給別人馴服它。現在這種事情都沒有了吧!」

〈文義〉
1. 史:史官。
2. 闕:缺點。
3.史之闕文 : 史官記載歷史的時候,遇到自己不能確知之處,就把這部分文字空出來。
4.有馬者, 借人乘之 : 不知道如何調伏自己的馬,就把馬借給別人去馴服它。
5.今亡矣夫: <亡>:無也 , 現在沒有了。
〈思惟提綱〉
1. 本章孔子說,哪兩種人現在看不到了? 
2. 掩蓋自己的無知有什麼害處 ? 
3. 人為什麼不願承認自己的無知,不由自主的就想掩蓋呢?
4. 承認自己無知,有什麼好處 ?
5. 學習本章,您得到什麼啟發?對您有什麼幫助?

〈義理解說〉衛靈公篇-第25章-義理解釋
  補充資料
1.《大學》: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蓋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子曰:“ 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一)文義:
1.史之闕文: 是說史官記載歷史的時候,遇到自己不能確知之處,就把這部分文字空出來。
2.有馬者, 借人乘之: 是說不知道如何調伏自己的馬,就把馬借給別人去馴服它。
3.“史闕文”、“馬借人”,體現的是一種誠實無偽的為學為人的作風。
4.夫子早年曾見過這樣的事例,所以說“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藉人乘之”,但是後來就見不到了,於是夫子慨嘆“今亡矣夫”,現在沒有了。

(二) 掩蓋無知,自己杜撰;不會調馬,自己應調。自他兩害。
1.現在流行的做法是掩蓋自己的無知。遇到不能確知之處,就自己杜撰。
2.雖然不知道如何調馬,寧可自己硬調,也不虛心請能者調之。這樣的做法於自於他都沒有好處。
3.自己杜撰,歪曲了歷史,貽害後人。自己硬調,吃力不說,搞不好還會被馬給調了。

(三) 本章揭示一個道理:要坦然接受自己的無知,切勿掩蓋。
夫子此章借“史闕文”、“馬借人”兩個事例,揭示了一個普遍的道
理:一個真心向學之人,要坦然承認、接受自己的無知,切勿掩蓋,
否則於自於他皆有害無益。

(四) 人為什麼不願承認自己的無知,不由自主的就想掩蓋呢?
1. 承認無知,太丟人
一種情形是感覺承認無知太丟人。
(1)需知在某件事上的無知,並不等於在一切事上都無知。
(2)人都是有所短,有所長。自己的所長,並不會由於承認了自己的所短而消失掉,它們依然在那兒,熠熠生輝。
(3)只有承認、接受自己在某件事上的無知,才有可能於此不足之處改善、提升自己。
(4)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先哲們說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恰恰是智慧的表現。所以承認自己無知不但不丟人,還很光榮哩。
2. 上位者承認無知,會失去威信
另一種作為上位,比如領導或教師,似乎承認了自己的無知,就會失去威信,不再被下位信服。
(1)其實掩蓋自己的無知,才會更令人難以信服。誰會欽服一個虛榮、虛偽的人呢?
(2)如果總是在下位面前擺出一幅全知全能刀槍不入的金剛力士的形象,往往會激發起下位無窮的鬥志——你不是金剛不壞之軀嗎?好吧,拳打腳踢、明槍暗箭都來了。
(3)反倒是那些懂得善巧承認無知的上位,往往能贏得下位的喜愛,覺得這是一個能食人間煙火有血有肉的人,甚至還能激發起下位本具的善良,想要出手幫一把這位看起來活得也並不容易的上位。
3. 下位者承認無知,會失去被賞識與提升的機會
還有一種情形是,作為下位,怕承認了自己的無知,就會失去上位的
欣賞,以及上升的機會。
(1)切勿低估了上位明察秋毫的能力 :
《大學》中說:“人之視己,如見肺肝然”,別人看自己,一清二 楚,就像X光透視一樣,能洞見肝肺。
(2)所以試圖在上位面前掩飾自己的無知,往往是徒勞的。而且這種不誠實的做法,恐怕沒有任何一名上位會欣賞吧?

(五) 總結 
 1.總之,無論出於何種心態的掩蓋都非明智之舉,且不說無益於利他,僅就自利而言,亦成障礙。
 2.一個真心向道的人,還是坦然而勇敢的承認、接受自己的無知吧,這是進步和提升的第一步。就像跳水運動員起跳前踩下跳板的那一步,看似壓低了跳板,其實卻集聚起巨大的力量,騰身向上!

論語 衞靈公十五 第24章-2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白話〉
「…..因為現在的這些人民,都是經過夏、商、周三代的聖王用正直之道教化而來的,他們心裡都有是非曲直的觀念,作為行事判斷的準則,我怎能任由一己之私隨便批評,而給予毀譽呢?」
〈文義〉
1.斯民:今此之人。現在這些人們。
2. 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三代;指夏、商、周,典籍中所稱的上古治世。直道,正道,合乎聖人教化的行為。
 朱注:「三代,夏、商、周也。直道,無私曲也。言吾之所以無所毀譽者,蓋以此民即三代之時,所以善其善惡其惡而無私曲之民,故我今亦不得而枉其是非之實也。」
〈思維提綱〉
1.本章夫子說,自己對他人無任何毀譽,在整部論語(或本章之前篇章)中,您有任何質疑處嗎?(歡迎今晚前於群組中提出)
2.您承許「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這個說法嗎?理由?
3.夫子之所以如此說,用意為何?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論語•公冶長•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oaaaj56.html
2. 【全廣261講】
不過有一點我們要了解:我們不要了解這個東西隨便妄加批評別人。這個佛菩薩到世間來,一定示現我們世間共同的量則,跟我們哪,所謂同事,他也跟你一樣,跟我們混在一塊兒,然後呢慢慢地接近,引導你。我們應該有這個正確地認識,然後有了正確認識,自己衡量自己,努力爬上去。
二、重點摘記
(一)第一天重點 
1.(原文) 子曰:“ 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2.夫子對人的批評讚揚,是出於仁心而非私心。批評是為了勸諫人不再作惡,讚揚是為了鼓勵人堅持行善。所以與毀譽不同!
3.如果對人有所譽的話,那也是經過了對其人的觀察測試,而確定其必將有所作為。(依據著必將發生的事實所做的讚譽,所以並非言過其實。)
4.毀譽是以不合事實的過分言辭,對人做褒貶。言辭之所以過分,是因為有私心。
5.不做毀譽,就是克制私心。這正是儒家克己的功夫。
(二) 第二天重點
1. 然而人的私心私慾不能一時盡除其根,有時難免有對人毀譽的習氣,如何對治呢?
2. 夫子接下來這句話中,我們似乎可以找到一條對治的思路。
3. 夫子繼續說道:“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斯民,指現在的人,意即與夫子同時代的人。三代,指夏、商、周三代。三代之時,直道流行於當時的民眾之間;那麼現在,直道也同樣流行於現在的民眾之間。
4. 直道的源頭在哪呢?錢穆先生說:“直道本於人心之大公。”人心自有大公,借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人人心中有桿秤。
5. 所以禹、湯、文、武、周公這些聖王,人們自會讚揚;桀、紂、幽、厲這些暴君昏君,人們自會批判。既然人心自有大公,所以對人做毀譽又有什麼用呢?無論是詆毀還是虛譽,終究逃不過眾人的眼睛。
6. 如果毀譽的習氣現起,不妨思維一下人心自有大公的道理,一旦意識到毀譽的徒勞無用,對於毀譽就不會那麼熱衷了。就好比一旦意識到揚湯不能止沸,誰還願意揚湯不止呢?

論語 衞靈公十五 第24章-1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                                                                                   
<白話>
孔子說:「我對人,有毀謗過誰?稱讚過誰?如果我有稱讚過人,那是我經過考證的。」
<注釋> 
1.毀:宣揚一個人的壞處。人略有壞處就說人很壞。
2.譽:宣揚一個人的好處。人略有好處就說人很好。
3.有所試:有經過考驗證實過的。「試」,試驗,考證。
<思惟提綱>
1. 孔子說他不毀人不譽人,孔子以身教策勵我們「不毀人不譽人」?為何?
2. 何謂「毀」?何謂「譽」?
3. 我有過「毀譽別人」嗎?為什麼我要「毀譽別人」?
4. 當有人在你面前「毀人」或「譽人」時,你如何反應?

<義理解釋> 
一、引用的經文
1.朱子《四書集注》:「毀者,稱人之惡而損其真。譽者,揚人之善而過其實。」 
朱熹(1130~1200) :
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
2.南懷瑾《論語別裁》:「過分的言詞,無論是毀是譽,其中一定有原因,有問題。」
南懷瑾(1918~2012):
1976年出版《論語別裁》,不斷再版。1977年在台灣成立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1990年,《論語別裁》被引進大陸,風靡一時。
3.錢穆《論語新解》:「孔子作《春秋》,不虛美,不隱惡,褒貶予奪一如其實,然乃即事以明道,與於人有毀譽不同。」
錢穆(1895~1990):
1949年在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中研院院士。
1963年出版《論語新解》
講學於香港、台灣、馬來西亞、美國耶魯大學。
錢穆故居(紀念館)在台北士林外雙溪。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 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一) 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
夫子說:我對人,毀過誰譽過誰呢?也就是說夫子對人從來不做毀譽。
也許有人會說,夫子對弟子、對古今人物有過不少的批評或是讚揚,怎麼能說對人從來不做毀譽呢?

(二) 何謂毀?何謂譽?
首先要明確毀譽的內涵。
1. 毀譽的特質之一:言不符實
《朱子集注》中說:“毀者,稱人之惡而損其真。譽者,揚人之善而過其實。”所以毀譽的特質之一是言不符實。
2. 毀譽的特質之二:出於私心而非公意
南懷瑾先生說:“過分的言詞,無論是毀是譽,其中一定有原因,有問題。”
什麼原因,什麼問題呢?或者是嫉恨某人,故詆毀之;或是有求於某人,故過譽之。總之是出於私心而非公意,這是毀譽的又一個特質。

(三) 夫子對人的批評、讚揚,都是據實以說
1. 就像錢穆先生所說:“孔子作《春秋》,不虛美,不隱惡,褒貶予奪一如其實,然乃即事以明道,與於人有毀譽不同。”
2. 夫子對人的批評讚揚,是出於仁心而非私心。批評是為了勸諫人不再作惡,讚揚是為了鼓勵人堅持行善。
3. 由此可見夫子對人的批評讚揚,的確與毀譽不同。

(四) 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
夫子進一步解釋說:“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如果說我對人有所譽的話,那也是經過了對其人的觀察測試,而確定其必將有所作為。
這是依據著必將發生的事實所做的讚譽,所以並非言過其實。

(五) 為什麼夫子不贊成對人做毀譽呢?
1. 如前所述,毀譽是以不合事實的過分言辭,對人做褒貶。言辭之所以過分,是因為有私心。
2.毀譽是由私心發動的行為,不做毀譽,就是克制私心。這正是儒家克己的功夫。
3.對人的毀譽不止,正說明自己的私心未除,克己的功夫不夠。
所以夫子當然不贊成對人做毀譽,並且要以身垂範了。

論語 衞靈公十五 第23章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白話>
子貢請教夫子:「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夫子回答說:「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願意的,不要施加給別人。」
<文義>
1. 一言:在這裡作一字講。。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給恕字最明確的注解,學仁學道,必須依此終身行之。。(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儒家重要的概念很多,為什麼此處夫子只說「恕」字可以終身奉行呢? 
2.同樣能夠貫通心法的「忠恕」二字,為何夫子選擇了「恕」字呢?
3.您覺得要真正做到恕道容易嗎?為什麼?
<義理解釋> 
1.《論語·里仁·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錢穆《論語新解》:古人稱一字為一言。求能終身行之,則必當下可行者始是。若「仁」字固當終身行之,但不能當下即是。子曰:「吾欲仁,斯仁至。」此以心言,不以行言。仁之為道,非咄嗟可冀。只一「恕」字當下便可完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驟看若消極,但當下便是,推此心而仁道在其中。故可終身行之。
3.《論語·公冶長·12》: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二ヽ重點摘記
(一)原文與消文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古人稱一字為一言。子貢請教夫子:“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夫子回答說:“那就是恕字吧。你自己不願意的,不要施加給別人。”
(二)為什麼此處夫子只說恕字可以終身奉行
儒家重要的概念很多,為什麼此處夫子只說恕字可以終身奉行呢?
1.首先,恕字可以貫通夫子之道。〈里仁篇〉中,夫子告訴曾子,“吾道一以貫之”,以何貫之呢?曾子總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子之道可以用忠恕二字貫通。也就是說,忠恕二字統攝概括了孔門心法的內涵。
2.把握住此二字,學理上可以提綱挈領,行持上可以以簡馭繁。孔門心法既然是學人終身奉行的,那麼貫通心法的恕字自然就要終身奉行了。
(三)忠恕二字同樣能貫通心法,為何夫子選擇了恕字
子貢問的是一言可以終身行之,把答案限定在一個字上。同樣能夠貫通心法的忠恕二字,為何夫子選擇了恕字呢?
1.錢穆先生說:“求能終身行之,則必當下可行者始是……只一恕字當下便可完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驟看若消極,但當下便是。
2.忠字,要積極主動為他人謀劃奉獻,相對來說,驟看若消極的恕字更容易做到,只要自己不願意的忍住不去施加給別人就可以了,所以當下便是。
3.所以雖然忠恕二字都可貫通孔門心法,但如果只能二選一的話,那就選一個更容易做到的恕字,作為行持的下手之處。
4.當然從更容易的下手,並非永遠止步於此。從下手處用功,德能漸漸增長,那些更難的功夫也就能做到了。而且也必須努力去做到更難的功夫,因為必要圓滿諸德,方能最終成聖。
(四)恕字上手容易,真正做到位並非易事
說到這,也許我們會感覺恕道挺容易的。其實恕字上手容易,真正做到位並非易事。
1.比如,我們不願意別人衝自己發火,但是當有人觸惱自己的時候,自己能忍住不向他發火嗎?能忍住不開口,能忍住不腹誹嗎?不容易吧。
2.一般人如此,就是賢如子貢,也無法一步做到位。在〈公冶長篇〉中,子貢信心滿滿的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感覺自己恕道已經做的很到位了,夫子當頭就給他潑了一瓢冷水,說:“賜也,非爾所及也。”子貢啊,你還達不到這個高度。那麼對子貢來說,需要用多長的時間朝向這個高度努力呢?夫子於本章給出了答案:用一生的時間去實踐這個恕字吧。
3.子貢是夫子最精彩的弟子之一,他是言語科學霸,商界鉅子,外交奇才,對於恕字尚且要終身奉行實踐,反觀我們自己,是不是更要一生奉行不輟呢?

論語 衞靈公十五 第22章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白話>
孔子說:「在上位的君子,不可因為某人言語動聽,而貿然舉用他;也不因為某人身份不高、或行為不善,而輕易廢棄不聽他的言論。」
<文義>
1.不以言舉人:舉是推薦。言不以其人的善說而貿然舉用。
2.不以人廢言:廢是廢棄、抹煞。言不能以其人的不善,即抹煞其有理之言。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君子不以言舉人」?
2. 怎麼做可以彌補「以言舉人」產生的災難?
3. 為什麼也要防止「以人廢言」?
4. 如何防止「以人廢言」的缺失?
5. 生活中有什麼運用本章「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的經驗嗎?
<義理解釋> 左玉波老師 / 4分04秒 
一、 引用經文
1. 漢‧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2. 《論語‧憲問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一) 君子
1.此章君子指在上位者。
2.人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上位領導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發現人才,舉薦人才。
(二) 不以言舉人
1.有的人能言善辯,話說得很漂亮,但不一定有實際做事的能力,也不一定有好的德行,所謂“有言者不必有德”。對於這樣的人,上位者就不能僅因為他的言辭而舉薦任用之,即所謂“君子不以言舉人”。舉用則容易誤事,乃至帶來災難性後果。
(三) 歷史公案 : 以言舉人,教訓慘重
1.《史記》中記載,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與人議論軍事,別人都說不過他,於是自以為打遍天下無敵手,很是自負。
2.然而知子莫若父,趙奢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嘴上的功夫,並大膽預言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則罷,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後來趙括果然以實際行動印證了老爸的預言。
3.趙奢去世後,秦軍來犯。趙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能征慣戰的廉頗,擔任趙軍的司令。
4.到了戰場上,趙括的嘴上功夫就不靈光了,秦軍不跟他搞辯論,而是真刀真槍的往死裡打,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亂箭射死。
5.以言舉人,教訓慘重。所以舉薦人才,不能只聽其言,更要觀其德,察其能。

(四) 不以人廢言
1. 但也要防止另一種極端。說既然“有言者不必有德”,這人德行不好,那他提出的好建議,或是講說的正確道理,也就一概抹殺,完全聽不進去了。這種以人廢言的做法也是夫子反對的。
2. 做領導的,既要有識人之明,又要有容人之度。也許某人德行有虧,但如果他的建議合理,有利於團體事業的發展,那就依然要採納他的建議,不能因為其人品的緣故,而錯失一個事業發展的機會。

(五) 如何做到“不以人廢言”?
1.要做到“不以人廢言”,有一個方法是把人和言分開來看。
2.比如,一個看起來德行不好的人來給我們講做人的大道理,而且還引經據典,說的有理有據。這時我們不妨這樣想:雖然他這個人看起來有些不理想,但他說的道理卻是經典裡的智慧。對於經典裡面的聖賢智慧,我還是應當心懷敬意的,而且還要虛心接受,照著去實踐。
3.因為這樣做受益的是我自己啊。

(六) 小結
1.本章夫子教導我們要處理好言與人的關係,要防止兩種極端,既不要以言舉人,也不要以人廢言。
2.這個原則,不僅適用于領導者,其實也適用於每一個人,尋找老師、結交朋友、處理與家人、同事之間的關係等等,都是可以靈活運用的。
(注: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與音訊稍有出入。)

論語 衞靈公十五 第21章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白話〉
孔子說:「君子莊重矜持,而不與人爭強鬥勝;能與眾人和樂共處,而不結黨營私。」
〈文義〉
1.矜ㄍㄨㄢ通「鰥」,老而無妻的人。通「瘝」,則指生病、患病。
  ㄐㄧㄣ「哀矜」,憐憫。「驕矜」指驕傲自大。「矜持」指莊重自持。
  ㄑㄧㄣˊ指矛或戟的木柄。
  本章採第2個"莊重自持"的用法。
2. 群而不黨—群,和群,能與眾人和樂共處。不黨,不結黨派。結黨派就會分別黨內黨外,不能用良心分辨是非善惡。
3. 朱熹《論语集注》:「莊以持己曰矜,然無乖戾之心,故不爭。和以處眾曰群,然無阿比之意,故不黨。」

〈思維提綱〉
1.您覺得「矜」是怎樣的一種心態?「不爭」容易嗎?
2.大家還記得「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天下事有多少是合於義的呢? 若是不爭,君子會不會成為濫好人、鄉愿?
3.一般認為"人是群居的動物",那麼做到"群”(能與眾人和樂共處)的標準不難吧? 
4.我們可能會有幾個"麻吉",做到「群而不黨」容易否?

〈義理解說〉
一、 補充資料
1. 《論語點睛•衛靈公第十五》蕅益大師著。「矜,則易爭。群,則易黨,故以不爭不黨為誡勉。」
2. 《論語•子路•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 《論語•為政•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 《論語•顏淵•24》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5. 《論語•述而•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 《論語•八佾•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7. 《中庸•十四君子素其位而行》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消文 
  這一章緊接著上一章:“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對君子的標準進一步的楷定與說明。首先我們還是進行原文,誦讀三遍: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X 3
1.矜”,就是莊重、莊矜、莊嚴,對待自己呢各方面的禮數啊都非常地在意,都會非常地莊嚴。“矜而不爭”,“不爭”,就是不會和人家吵架,無爭,沒有爭執,因為他沒有一些乖戾的心情。君子他通常都很莊重、很莊嚴,恭敬自持,不會與人產生爭奪。
2.“群而不黨”,“群”,就是和別人相處呢都非常地和睦,就是用和以處眾,就是用和睦的方法來處在眾人之間叫做群。彼此之間的相處呢,都是為了走出更高遠、更美好的道路出來,所以以道相處,以和來相聚。
3.這樣的有道有和,他一定是非常地和睦相處,可是他們彼此之間不會互相諂媚或者是阿諛。沒有這種諂媚阿諛,也沒有所謂的私利呢,一般人有了群眾以後就容易結黨,可是君子除了莊嚴自守以外,他還跟一群人和睦地相聚在一起,可是他也一樣不會結黨營私。

(二) 矜則易爭,群則易黨,故以不爭不擋為誡勉
1.深入一點,君子嚴於律己,整個外表也覺得應該要非常莊重,打自內心覺得是一種禮數,因為他莊嚴自持嘛,所以讓人家看起來就覺得他好像在跟人家爭的樣子。
2. 小人愛眾,小人他們都很愛一群的人一群的人,然後是好朋友,就是大家成群結黨啊
3.君子其實不是,他們是很珍惜自己,而且持守該有的禮節的,看似又像跟人在爭奪。因為他愛惜這些朋友,一群一群地在一起,他不會苟同流俗,看起來就好像也是在結黨。
4. 孔老夫子呢,怕大家對君子這種作風會誤會,所以他特別特別地提出這個來辯明,免得這些莊嚴的這些、禮貌的這些打扮呢,都被小人所假借應用,那這樣就不好了。
5. “矜”呢,很容易變成跟別人爭來爭去;那“群”呢,也很容易變成成群結黨、營私,這樣子。那為了這樣呢,我們對這些名詞的名相的解釋要特別的了解,而且對於做每件事情那種動機的安立更是要清楚,目標與方向要掌握清楚,否則,同樣做一件事,很容易就變成了對自己無利,對別人也無利,而且擾亂了所有的人際的互動。

(三)與泰而不驕、周而不比作比較
1. “矜而不爭”其實就是"泰而不驕",怡然自得,那種怡然自得,走到哪裡都非常地溫文儒雅,非常地有禮貌,然後衣著整齊,各方面都很好,無入而不自得,他雖然是泰然自若,可是他不會驕傲。
2. “群而不黨”呢,就跟"周而不比"是一樣的意思,他是熱愛群眾,能夠從這一群朋友中學到他該學的,所以他身為一個君子非常喜歡跟朋友,以文會友,以友來輔仁的交朋友,所以他會"周而不比",不會包庇某一個個人,而是每一個,一群一群的人他都喜歡。
3. 外在的形象的琢磨打扮哪,等等,或者是說把他裝飾得很整齊,我們常常就會容易以為是在互相爭寵啊,或者爭誰的地位高啊,誰的家裡有錢啊,那其實不是這樣。那這個部分要特別地用心去思考,看他打扮得很斯文儒雅,他到底為的是什麼?他的動機是什麼?他的目標是什麼?他想要帶給他周遭的人甚麼?這些都要考慮得很清楚。

(四) 怎樣才能莊嚴而又不爭
1. 你就想:你穿了一件很美麗很合身的衣服,那你想你今天穿了這件衣服,你內心會不會有一種想要跟人家比比看的心?或者是說你買了一棟房子,你會不會想要跟人家比,誰家裝潢了一千萬,誰家裝潢了五十萬,你會不會想比?
2. 當你擁有了這些外在的東西,而能夠讓你變得莊嚴,一般來講光是外在的東西其實不會讓你莊嚴的,就是內心的品德散發在外在的美好的禮節,和內心的仁有外在的禮數,這樣子才能夠做到不爭。
3. 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就說你有很多朋友,一群一群的朋友常常來找你討論事情啊、討論策略啦、或者說討論孩子的教育啊,這些,那你跟這些人交往的時候,你想的又是什麼?你的動機是什麼?想要讓他知道你有錢、想要讓他讚美你,怎麼樣,怎麼樣;還是說要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呢?
4. 這個“矜”不是不要做,而是你為何而做,它做得到底合不合乎禮節?有沒有涵養你內心的仁?所以矜的目的是什麼?你打扮得莊嚴目的是什麼?讓大家高興,然後,或者是說表現你的禮數。為何矜容易引起爭,因為那個外在的東西最容易讓人家一看,圍一條圍巾,大家也會引起嘩然的。

(五) 為何群容易結黨?怎麼樣才可以不黨
1. 群是什麼意思?就是樂於和睦地跟一群人在一起。那為何群容易跟人家結黨呢?怎麼樣才能夠可以不黨,這時候其實要注意到你交朋友的目的是什麼?
2. 人家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所以交朋友的目的就是要他成為你的老師,或者是說,成為你心靈提升的一個幫助你的對象
3. 所以你的動機,你的目標,你的生命的方向搞定了以後,做什麼,外在的美好的東西也對,內在的仁德的涵養也對。或者如果你只是做給別人看,那就不對了。

(六)結示—君子之爭
1. 君子並未絕對的不要爭,那到底什麼時候要爭?什麼時候不能爭?
2. 我們讀過的“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應該爭的時候還是要爭。那什麼時候要爭呢?就在射箭的時候,比誰的技術比較好的時候,這時候就要爭。
3. 可是他的爭是非常有修養的爭,他說其爭也君子,怎麼爭呢?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應該爭的時候還是要爭,只是不能不擇手段,以免有失君子的風度。

論語 衞靈公十五 第20章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白話>
孔子說:「君子事事要求自己做好;小人則事事要求別人做好。」
<注釋> 
1. 求:祈求、要求。
2. 諸:連詞,「之於」二字的連續。
3. 求諸己: 即反求諸己;哪兒做得不對,從自己內心去查找原因,要求自己做好,從而修正自己。
<思惟提綱>
1. 到底是求諸己好呢,還是求諸人好呢?
2. 為什麼凡事要反求諸己?
3. 當碰到挫折、失敗時,您會如何?做君子還是做小人?為什麼?

<義理解釋> 黃珠釵 老師/ 10’29” 
一、 引用的經文
1. 《論語.衞靈公.14》: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一) 註釋
1.“求諸己”的“求”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求,對別人、對自己、對他人內心都有一種渴盼,一種要求,於是就會不斷地要求他,這個“求”就是要求。 2.“諸”就是之於,“之乎者也”的“之”,“於”,“於是”的“於”。 3.那“求諸己”呢,就是反求諸己的意思,就是都來看自己。 4.那“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呢?那這個不管是在什麼時期、時刻呢,都是這個樣子的,就是不管是你要做什麼事情,做到了或者沒做到了,你通常君子都是要求自己,沒做到的也是要求自己要再努力做到。 5.那小人呢就不是了,小人呢都是在外面找原因,都是找外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來要求別人做好。 6.所以這個“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不只是指事情不如意的時候,有時候事情沒有不如意的時候,習慣性的就是指責別人的人也是一樣,這樣子說。

(二) 白話翻譯                                                 
孔子說: “君子,他如果一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他會從自己的內心去找尋、去檢查原因是什麼,然後要求自己做好,甚至於修正自己,不斷地做,做到好為止。那小人的狀況是怎樣呢?他都向外去找原因,查詢、找尋原因是什麼?那找到了呢,就要求別人做好,都不是自己的問題。 ”
這個是君子跟小人很大的不同。

 (三) 到底是求諸己好呢,還是求諸人好呢? 1.所謂的好,就是對我們的生命的貢獻好還是不好。 2.我們的好有:現在好,未來不好;現在不好,未來好;現在好,未來也好。這樣子,用幾種角度去看。所以,所謂好,我們一定是用比較長的時間去看的。 3. 在《衛靈公篇》,就是我們讀的這一篇呢,也是有一句話告訴我們,到底是求諸己好,還是求諸人好?“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他說,一個常常反躬自省的人,對自己總是厚厚的責備的人,對別人呢,責備都很少的人呢,他能夠遠離怨恨。為什麼呢?因為他對自己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4. 那就對自己常常反省過錯,對別人呢都是責備得很少,那這種這麼注意自己的品德修養的人,勤以改正自己的心性缺點管好自己的人,他一向很少惹來怨恨跟紛擾。他總是包容別人、體諒別人、寬恕別人。 5. 那那個求諸人的人呢,他就是往外推卸責任、苛求別人、管別人。 6. 所以,你們想想看:是求諸己的人對自己的未來生命好呢?還是求諸人的人?
                                                                    
(四) 為什麼凡事要求諸己
1.剛剛除了講他們的怨恨會變少、紛擾會變少以外,其實還有一種狀況,就是求諸己,因為他不斷地反省自己,不斷地找尋自己不夠、不足的地方,所以人人都喜歡他、親近他,而且也會有很多人跟他講,這個應該可以這樣子做,那個應該可以這樣子做,這樣。 2.所以,這種人的生命,會不斷地接收到一些鼓勵、一些幫忙,他不會自閉,像個自閉的孩子一樣,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肯接納很多的消息,因為大家都會勇於告訴他,那是一個五彩繽紛的色彩的人生。 3.那小人呢,他就是求諸人嘛,一直在要求別人,他都覺得別人不好、自己好。4.所以呢,為什麼遇到了困難挫折,要去找自己的原因也是這樣子,因為你如果真的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想獲得友誼,你想獲得一些更多的生命的真相,還有一些人生的信息的時候,領悟太多關係的時候,這真的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所以為什麼凡事要尋找自己的原因就在這裡。
 
(五) 求諸己的好處 1. 第一個,可以遠離怨恨跟紛擾
養成這樣的習慣,還有是得以一個好學的習慣,而且他會不斷地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因為別人都會告訴他,他自己本身都一直在看自己,哪裡還不夠,那別人也會願意幫助他,所以他可以發現不足,可以修正自己。所以求諸己的好處,可以遠離怨恨跟紛擾。 2.第二個,可以得到很多的知識、學問,而且可以做一個勇敢的負責自己。 3.第三個,可以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不斷地修正自己,改善自己的生命。

(六) 當碰到挫折失敗時,做君子還是做小人? 1.那當任何事情出現了衝突跟矛盾的時候,你們大家可以想一想,你第一步想到的是什麼? 2.你遇到了事情,發生了衝突、矛盾的時候,你第一個想的是什麼? 3.各位可以有機會的時候好好地反思一下,那通常都是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 4.比如,舉個例子,業績不好,我們通常講的也會,會講什麼?現在整個形勢呀都不好啊,不是只有我自己這樣啊。 5.從來不去想,我的契約策略有沒有問題? 6.所以我想給各位一個題目 ——碰到挫折、失敗時,你的第一步做什麼?做君子還是做小人? 7.做君子的人就會求諸己,那他就等於會冷靜地去思考他的問題在哪裡?去發覺他的不足的地方,修正自己的很多的策略。 8.那否則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他沒有查詢自己的習慣跟修為,他也就意識不到自己的不足的地方,所以他就是只是盯著公司看-- 看誰 -- 某甲、某乙、某丙、某丁怎麼樣的,都是別人的問題,一味地要求別人,盯著別人的不足,一味地要求別人。

(五)總結
所以,我希望各位在讀這一篇的時候能夠好好地去想,尤其是在碰到挫折跟失敗的時候,要好好地來反躬自省,就是求諸己。

論語 衞靈公十五 第19章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白話>
孔子說 :「君子憂慮的是終其身,都沒留下一個好名聲讓人稱揚。」 
<注釋> 
1.疾:「病」字相同,是憂慮、擔憂的意思。
2.沒世:沒身、終身。
3.稱:一是指稱揚,稱頌;二是指相稱,相符。
<思惟提綱>
1. 孔子為何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2. 君子要名嗎?要什麼名?
3. 我想要名嗎?我要的是什麼名?
4. 聖賢期許我這一生當留下什麼名?我要如何努力?

<義理解釋> 
一、引用的經文
1.朱子《四書集注》:「君子學以為己,不求人知。然沒世而名不稱焉,則無為善之實可知矣。」  
2.《孝經》:「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3.《孟子.告子上》:「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
4.《論語.里仁.5》:「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5.《周易• 繫辭上》:「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
6.王陽明《傳習錄》:「為學大病在好名。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夫好名?」「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去聲讀,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
7.《史記 •孔子世家》:「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一) 本章註釋
1. 疾字和上一章的“病”字相同,是憂慮、擔憂的意思。
2. 沒世,就是沒身、終身。
3. 稱,古注有兩種,一是指稱揚,稱頌;二是指相稱,相符。
4. 這句話有兩種解釋 :
第一種以朱熹為主,解為:君子憂慮的是終其身,都沒留下一個好名聲讓人稱揚。第二種以王陽明為主,解為:君子遺恨的是到死的時候,名聲和德行都不相稱。5. 可以說,這兩種解義各有側重,表達的內涵實則一致,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

(二) 朱子《四書集注》對本章的註解
1.“君子學以為己,不求人知。然沒世而名不稱焉,則無為善之實可知矣。” 
2. 君子都是求諸己,求寡其過,進其德,所求明晰,不在名聞利養,而在為善之實。由於君子下學而上達,到一定程度,內篤實而外光輝,自然顯發出來,必定為人所知,為人所稱道,這就是 “名”。
3. 因此,“ 名 ”雖不是君子所追求的,但當“名”從君子的身上自然顯發出來時,就會有一種隱惡揚善的功效,此時,君子也不反對“名”。
4.比如,《孝經》就明確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孟子》也說“令聞廣譽施於身”,這個“令聞廣譽”就是好名聲的意思。一個君子當他晚年回顧自己的一生時,最擔心的應該是其生前“無為善之實”,對他人沒有真實的利益,死後也沒有人會記得他。
4.在孔子看來,這個名和善是緊緊連在一起的。
《論語•里仁》就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人只能通過“行仁”來成名;
《周易• 繫辭上》也說: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人是要通過積累“善行”來成名的。
5.因此,君子與其說是在擔心“名”的問題,倒不如說是在擔心“善”的問題。

(三) 陽明先生《傳習錄》對本章的註解
1.“為學大病在好名。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又曰:“'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去聲讀,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
2. 陽明先生先指出為學最忌好名,求名與求實敵體相反,名實相符才是真君子。後面所引的 “ 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出自《孟子•離婁下》,孟子強調君子一定要務本求實,聲望名譽如果超過了實際才德,君子就會感到羞恥。
3. 如此看來,君子最在乎的是在自己有生之年,汲汲以求進德修道,以此盡名之實,才不虛度此生。正如朱子的學生輔廣所說:“有實斯有名,名不稱則無其實可知,故君子以為恥,非恥無名也,恥無實也。”
4. 由此可見,朱子和陽明先生的解義角度雖不同,內涵確實是一致的,都在強調君子要留名於後世,也就是要留善於後世、留實於後世。

(四) 夫子說這句話的背景及用心
1. 據《史記 •孔子世家》記載,這是夫子在決定著作《春秋》之時:“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 乃因史記作春秋。
2. 夫子說: “君子最憂心的是死後沒有留下好聲名。我的救世理想已經無法達成了,我要用什麼來貢獻社會留名後世呢?”於是夫子就根據史實而開始著作《春秋》。而“ 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 夫子用他的 “春秋筆法”、“微言大義”來寫《春秋》,這讓天下的亂臣賊子都惴惴不安。
3. 由此可見,“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不僅可以策勵君子個人的進德修道,更有其政治教化作用,正如范仲淹《近名論》所言:“ 孔子作《春秋》即名教之書也。善者褒之,不善者貶之。使後世君臣愛令名而勸,畏惡名而慎矣。 ”
4. 夫子這種“以名為教”的思想,就是以議論名聲的方式來製衡統治者和引導社會風氣。這種議論之所以有效,就在於營造了一種寓褒貶於其中的名聲,促使統治者及社會大眾產生恥感,從而對其行為進行約束。君子有其名,行仁者成其名,對整個社會有正向激勵的作用,有助於改進社會風俗。
5. 就像陽明先生說的“為學大病在好名”,名聞利養、五欲八風這些是君子要在內心深處戒慎恐懼,嚴加防範的。但相對於“利”來說,聖人是藉助世人重“名”的心理,讓人們透過愛惜自己的聲名而不敢隨便做有悖於禮義的事,從而對社會人心產生一種導正作用,這也是聖人的一種權變。
6. 一旦舉國上下都更趨利重利,對仁義禮智信這些全不在乎了,那麼,重聲名而引發的恥感約束力也就蕩然無存,人不重名,則無恥而無所不為;世不重名,則人盡趨利,更無顧慮,其結果用范仲淹的話來說就是 “人不愛名,則聖人之權去矣。”
7. 由此,我們也可以體會夫子悲天愍人、積極救世的一片苦心,體會聖賢一直強調的君子不但要獨善其身,更要在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時候,也不忘幫忙他人,而這種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心對於我們這個物質為上的時代來說,尤為珍貴,尤為美妙。

(五) 總結
1.省思:我所做的一切是否有利於建立社會道德、人間正氣?
2.策勵:每個人都要有使命感,世界因我卑微的努力,而變得更加美好。
面對時下人情冷漠,道德滑坡,人們怯於行善的現象,我的老師常常提示我們:“ 花很多時間去評價別人,別人做得如何,那用多少時間在評價自己呢?我現在所做的善,我所做的一切是否有利於建立社會道德、人間正氣? ”又殷殷叮囑我們說: “ 我覺得每一個活在天地間的人,都對這個世界有一種使命,就是要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因為我在這個世界上活過,因為我卑微的努力,所以使世界更美好,使人們更和合、更團結。然後這個世界會多了一分我非常努力修出來的慈悲心。然後這個慈悲心,可以去面對很多的小動物,也可以面對老人、孩子,甚至是面對大地。 ”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夫子、聖賢都是這麼說的,我們當如何做呢?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9章-2

9-1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2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論語•衛靈公•9》
<白話>
9-1子貢問如何行仁?孔子說:「工匠想要製作好器物,一定先要磨利所使用的工具。
9-2我們居住在這個國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賢人,結交士人中的仁者。」
<文義>
1.大夫中的賢者,是指有德有位的人,是在我們的上位,所以要事奉他、承事他。這個“上”,可以進一步推展至“師長”
2.友:動詞,結交。。
3.士是不在位的讀書人,士有仁德而又年長者,也可以事之為師,此處是指與自己年齡相等者,可與他結交為友。(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成就仁德的利器是如何被雕琢而成的?
2.「事奉大夫中的賢人」和「為仁」有什麼關係呢?
3.「結交士人中的仁者」和「為仁」有什麼關係呢?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 朱熹《朱子語類·卷九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2.《論語·里仁·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3.《詩經 .衛風》:「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4. 劉開《論語補注》:「百工之事不過金角木石之屬,《周禮》八材,珠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木曰刻,金曰鏤,革曰剝,羽曰析。」
5. 張居正《四書直解·卷11》:「然學者資師友以成其仁,人君賴賢臣以成其德,其道一也。所以古之帝王,左右前後,莫非正人,侍御僕從,皆得進諫,無非所以防此心之放逸耳,明主宜從事焉。 」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貢問為仁。子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
<白話>
子貢問如何成就仁德。孔子道: “工匠要把事情幹好,必定先鋒利他的工具。我們生活在這個國家,就要事奉這個國家的賢大夫,結交有仁德的士人。 ”
(一)成就仁德的利器是如何被雕琢而成
上次我們講了成就仁德的利器,它的行相是怎樣的,為什麼利器的打造需要師與友作為助伴,它要對治我們什麼問題?
今天我們講成就仁德的利器是如何被雕琢而成的。
1.首先離不開具量師長的指引和調教。“聖人不出,萬古如長夜”,這句話對我們來說非常的刻骨銘心。沒有聖人引領的生命,乃至國家、民族和整個世界,都將會在漫漫長夜中徘徊。
2.現代社會,不管科學技術如何發達,探索外部世界的能力如何強大,人類還是無法擺脫內心的荒涼、貧瘠、恐懼和無奈。物質再豐富,也不能替代我們可以沒有心靈導師。
3.聖者與凡夫的心續是兩重世界,凡夫的心續裡無法自己生起聖者的見解與智慧,只有依靠聖者的清淨傳遞,才可以有聖者功德的呈現。
4.現代人自我膨脹,習慣於不需要老師,特別是能夠帶領你成聖成賢,追求生命究竟安樂的導師。我們的習性就是,凡事以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作為抉擇進退、取捨的標準,陷在自我感受當中而不能自拔。
5.豈不知我們的感受,都是凡夫的習性與習慣,與聖賢的見解差得十萬八千里。如果我們這一生不能親近具量的師長,親近有賢德的仁者,生命只能是越來越下墮。
6.《論語•里仁篇》第一章就講到:“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最美最有智慧的抉擇就是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
(二)孔子針對弟子的特點,用各種方法,打造一個個行仁的“利器”
1.其實,整本《論語》呈現的只是一幅孔子如何教學生,學生如何向孔子學習的壯美畫卷,它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中國人的記憶深處。它是一種心法的傳遞,靈魂的喚醒,文化的傳承!
2.在《論語》中,我們驀然發現,孔子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師,針對每一個弟子的不同特點,採用各種方法,打造了一個又一個行仁的“利器”。
3.在孔子的調教方法中,對顏回極盡讚美,對子路不斷吊打,對子貢漸次引導,對冉求嚴厲呵斥,對宰我不惜怒罵……孔子培養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十大上首弟子,中華文化的人文氣象由此奠定。
4.經典中有個比喻,說一個聰明的鍛造師,他要打造金莊嚴具,用兩種方式交替進行,一是通過不斷火燒,去除雜質,二是通過不斷水洗,使之柔軟。前者是通過思維過患,淨除惡行,引生“推”的力量;後者是通過思維利益,積德行善,滋潤內心,引生“拉”的力量。
5.孔子調教弟子的方式,就是不斷地使用“火燒”與“水洗”,鍛造了一個又一個金子般的弟子。
(三)一個大生命的誕生,必定是在老師的調教下淬煉而成的
一個大生命的誕生,必定是在無數次的對境中不斷淬煉而成的。
1.中國歷史上禪宗祖師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公案,他們調教弟子,很多時候,不是和風細雨,溫柔甜蜜,而是暴風驟雨,大起大落。這種近乎用“磨折”的方式調教弟子,在不懂得聖者密意的普通人看來,有點瘋狂和不可思議!
2.這些被磨礪的弟子,在經過了幾度大生大死的洗禮之後,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出來就是佛門龍象,一代祖師,將生命昂揚挺立於天地間!
3.當然被這種方式調教的弟子,都是夠條件的具信弟子。我們想要被調教,都沒有資格。因為我們對聖賢沒有足夠的信心,內心還不夠柔軟,甚至是一個潛伏的炸藥桶,一碰到境界就會炸開。
4.當師長用這種方式磨折你的時候,我們沒有忍苦的觀照力量,任運而起觀過心、嗔恨心,如此就會把我們送上一條遠離聖賢、生命從此黑暗的不歸之路。
5.所以,很多時候,不是師長不利益你,不調教你,是因為我們善根未熟,師長來到我們身邊,反而對我們有害。
(四)要打造成仁的利器,除了師長外,“友”同樣不可缺少
打造成仁的利器,除了師長外,“友”同樣不可缺少。
1.儒家的核心思想是 “仁”,它的左邊是一個“人”,右邊是一個“二”,這個“二”不是指兩個人,而是指很多人。意思是,我們每  個人都無法了解自己、看清自己,只有在人與人的互動中,才會了解生命的真相。
2.我們對生命的認識以及希望達到的人生目標,都是在人和人的互動當中呈現。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其中聖賢、師長有攝受、指引的功德,他把最好的東西給你,但這最好的東西如何運用,如何在身心上實踐而變得堅固,必須要有“友”作為助伴,師長不可以替代。
3.曾子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我們因為共同學習詩書禮樂等聖賢的教誡而會聚在一起成為朋友,反過來又以朋友間的切磋琢磨而幫助成就仁德。
(五)以友輔仁也是一個相互磨礪而痛苦的過程
1.同師長的調教一樣,友之間的 “輔仁”,也不是我們想像的“如沐春風”。《詩經 .衛風》上說:“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這個成語已經成為我們相互交流研討的一個代名詞。但這個詞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溫柔,要把自己雕琢成一個成仁的利器,卻是一個相互磨礪而痛苦的過程。
2.劉開《論語補注》說:“ 百工之事不過金角木石之屬,《周禮》八材,珠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木曰刻,金曰鏤,革曰剝,羽曰析。 ”工匠造器,用切、磋、琢、磨、刻、鏤、剝、析,從這些動詞來看,工匠造器的過程,必定真刀真槍,動真碰硬,傷筋動骨。因為“玉不琢不成器”,其它百工同樣如此。
3.現在,我們為了打造成仁的利器,友之間的切磋琢磨,都是赤裸裸的靈魂相待,那麼真實;有可能刀刀見血,那麼“不留情面”。
4.當我們沒有學習之前,大家合則聚,分則離,彼此之間以“利”相聚,顯現起來,也沒有那麼較勁。但在我們學習之後,每個人都有一個法鏡,當用這把法鏡互相觀照的時候,學得越多,彼此間的摩擦係數越大。
5.所以,同行善友之間就會顯現出“不和合”,乃至矛盾重重的現象。這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互相磨礪而成器的過程,是一個自利又利他的過程。
6.正因為這種被加大的摩擦係數,把我們身上傷人的棱棱角角,逐漸磨掉,我們對聖賢教誡的領悟力出現躍升,身心逐漸變得溫潤而有力量。如此不斷磨合,我們這個“器”,傷人不再鋒利,相反,領納聖賢的教誡、思維卻變得十分鋒利。
(六)本章總結
1.明兩朝帝師張居正,讀了此章後,感嘆說:“然學者資師友以成其仁,人君賴賢臣以成其德,其道一也。所以古之帝王,左右前後,莫非正人,侍御僕從,皆得進諫,無非所以防此心之放逸耳,明主宜從事焉。 ”
2.對於我們學習的人,因為有師友為助伴而成就其仁,對於君王因為依賴賢臣而成就其德,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古代明君,前後左右無非都是正人君子,即使是僕人侍從等下人,都可以向帝王進諫。這無非是提醒君王不要有放逸之心。
3.師友的環境對我們生命成長,對我們的治國理政何等重要!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無論處在何時何地何位,生命也不分貴賤輕重,重要的是我們是被師友包圍,還是被惡友充斥?
4.我們只要找到了師法友的團隊,在師法友的環境中成長,就一定會高枕無憂,日日進德;否則一定是處處危險,步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