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27章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 眾好之,必察焉。

〈白話〉
孔子說:「大家都厭惡這個人,一定要經過詳盡考察;大家都喜歡這個人,也一定要經過謹慎考察。」
〈文義〉
1. 眾惡之: 言眾人所討厭的人.
2. 察:審察
3. 焉: 為代名詞。猶「他」,指其人。
4. 眾好之: 言眾人所喜歡的人.

〈思惟提綱〉
1. 你會依據多數人的看法來決定一個人是好是壞嗎? 
2. 為何眾惡之,必察焉?為何眾好之,必察焉?
3. 夫子用「必」字,要強調什麼?
4. 蕅益大師說:「眾惡之,必察焉。」是為豪傑伸屈;「眾好之,必察焉。」是為鄉愿照膽。何以如此說?
5. 學習本章,對您有什麼幫助?
〈義理解說〉  8’20”
一.補充資料
1. 《論語•子路•24》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一) 解釋原文
1.夫子說:“大家都厭惡他,我必須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歡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2.李炳南老先生解釋說:大眾厭惡某人,某人不一定可惡,必須考察某人確實可惡,然後惡之。大眾愛好某人,某人不一定可好,必須考察某人確實可好,然後好之。

(二) 為何眾惡之,必察焉?為何眾好之,必察焉?                                                                                                                                                                                                                                                                                                                                                                               
三國魏王肅曰:“或眾阿黨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惡不可不察也。”
1. 依王肅注,或許某人特立不群,因而為眾人所惡,或許某人結黨營私,而為他的同黨所好。所以眾好眾惡,不可不察。
2. 或有特立獨行,亦有為大義冒不韙而遭眾惡者,亦有違道以邀譽,矯情以釣名,而獲眾好者。眾惡眾好,其人其事必屬非常,故必加審察。

(三) 如何選拔賢才?
聖明的人對人才的取捨,不一定聽任大眾之言,也不一定非由自己獨自裁斷,而是一定要全面考慮自己和別人的看法,並以道德規範來衡量,所以選拔賢才時沒有遺漏,政事就不會敗壞。

(四) 多數人認定是正確的事情就一定正確嗎?
1. 按理說,大多數人討厭一個人,此人未必有好的一面;大多數人喜歡一個人,此人未必有不好的一面。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那麼多數人認定是正確的事情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2. 答案顯然不能肯定,因為很多時候群眾有可能被蒙蔽、被誤導、被煽動、被蠱惑,有可能是盲從的,有可能是人云亦云的附和,難免會出現偏差。
3. 同時也有這種情況存在,這個多數人是“惡人”或者是“好人”。
《論語•子路•24》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4. 評論一個人好壞,孔子說比較可取的是全鄉的好人都喜歡他,壞人都討厭他 這裡的多數人有好壞區分了,也就是說如果大多數的好人都討厭一個人,那此人 真的沒有什麼可稱道的;如果大多數的好人都喜歡一個人,那麼此人一定有什麼可稱道的。
5. 反之,如果大多數的惡人都討厭一個人,那麼此人必有相對好的一面;如果大多數惡人都喜歡一個人,那麼此人必有相對不好的一面,所以面對眾人的目光,客觀地評價一個人,還是要一定去重新考察審視,不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這樣才客觀和公平。

(五) 夫子用“必”字,要強調什麼?
1. 夫子這裡用了一個“必”字,強調了越是一面倒的評價,越是要考察,真正的英雄和奸佞區別就在這裡了。
2.歷史公案
(1) 王莽在他為相的時候,人人都誇讚他,沒有人說他不好,可偏偏是他,篡奪了王位。
(2) 韓信在被蕭何舉薦之前,沒有人喜歡他,當過逃兵,還偷盜過軍械,這樣的人,卻幫助劉邦取得了天下。
3. 孔子寧取狂狷
因此夫子寧取“狂狷”,“狂者進取”,很有道義,該做的事他不會推諉,“狷者有所不為”,他有為有所不為。

(六) 省思 : 該做的事,雖千萬人吾往矣?
1.大家有沒有經驗,你在團體當中要據理力爭,而且要多次去跟相關的人,把這些事情談清楚。然後你百折不撓,一次、兩次、三次都不氣餒,告訴自己該做的事要挺過去,不能退縮。
2.其實退縮是一個嚴重的習氣。我們一遇到挑戰,別人不是很認同我們,這個溝通的事情實在要費很多的精力,可能我們就冒一句話出來,“哎呀,算了,隨緣了!”就退縮了。
3.退縮不是隨緣,是懦弱,不敢承擔,往後退了!這也不是孟子教的。
4.孟子講,這件事該做,“雖千萬人吾往矣”千萬人阻擋我,該做的事我還是去做。假如該做的事我不去做,哪怕面對一個穿著破衣服的人,我都覺得不敢看他,良心不安。

(七) 蕅益大師對本章的批註
蕅益大師批註裡面給這句話畫龍點睛,他說:“ 上句:' 眾惡之,必察焉。' 為豪傑伸屈。下句' 眾好之,必察焉。' 是為鄉愿照膽。”
上句“為豪傑伸屈”
1.這個豪傑有時候可能被眾人所厭惡。譬如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全社會的人都習慣於偷稅漏稅,有一個人偏偏堅持自己要繳足稅,那大家可能都很厭惡他。為什麼?他給大家帶來經濟的損失,所以都說他不好。
2.但是你要好好考察一下,他的心地是為公還是為私,你這考察清楚了,能夠為豪傑伸屈,他可能被委屈了,你要給他平反,要倡導正氣。所以“眾惡之,必察焉”。

下句“為鄉愿照膽”
1.下句,“眾好之,必察焉”。眾好之,為什麼還必察焉, 蕅益大師說 為鄉愿照膽”,鄉愿這個是指那些老好人,好好先生。
2.這個照膽,相傳秦朝咸陽宮中有個大方鏡,一個鏡子,能夠照見人五臟的病患。如果女子有邪心、有邪念,這個鏡也能夠照出來,可以看到膽、心那種動態。
3.所以說照膽是比喻明鏡可鑑,照得很清楚,逃不出明鏡所照的這種真相,不能夠逃避。這個是什麼?真正賢人、聖人,他有知人之智。而往往豪傑之士有錚錚的性格,剛正不阿,他這個心地是正直的。
4.所以孔老夫子在這裡教導我們如何去識人,當然能夠識人最重要你自己要做到,自己要做豪傑,不能夠做鄉愿之士。你是豪傑你才能夠認得豪傑。


(八) 總結 
1. 這一段講了兩個方面的意思:
一是,夫子決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不以眾人之是非標準決定自己的是非判斷,而要經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經過自己理性的判斷,然後再作出結論。
二是,一個人的好與壞不是絕對的,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人們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夫子必定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判他。
2. 通過這一章的學習,我們反觀內省,就是要用這樣的原則去檢測自己的內心,我們究竟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希望透由這一章,對自己和他人都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一個行持的標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