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7章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白話〉
孔子說:「事奉君上務要恭敬謹慎、盡心盡力於職位上的事務,把自己個人俸祿的多寡、問題置於其次,不去計較。」

〈文義〉
1. 事君:侍奉國君的道理或心態。
2. 朱注:「君子之仕也,有官守者修其職,有言責者盡其忠,皆以敬吾之事而已,不可先有求祿之心也。」
3. 禮記儒行篇「先勞而後祿」便是敬事後食的實例。
〈思維提綱〉
1.夫子這一句話,您覺得重點為何?
2.由本章的內涵,您可以聯想到其他那些相關章節?
3.本章,我們可以如何實踐於生活中 ?
〈義理解說〉
一、 補充資料
1.《論語․顏淵篇•11》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2.《論語․衛靈公•31》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3. 《論語․里仁•9》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 《論語․述而•3》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5. 《論語․憲問•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6. 《論語․泰伯•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及消文 
1.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2.孔子說:「承事君主,應當敬守職事,把拿俸祿之事放在後面。」

(二) 本章講的是君臣關係
1. 這一章講的是五倫關係中的“君臣關係”,君臣關係在儒家經典中有很多清晰的描述。 
2. 〈顏淵篇•11〉中,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回答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君要像個君,臣像個臣,父要像個父,子要像個子。
3. 《禮記•禮運篇》中談到了“五倫十義”,說:「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其中的君對臣要“仁”,臣對君要“忠”。
4. 《大學》中說:「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故臣對君,一則是忠,就是忠心耿耿,做事竭盡全力,沒有一點點的私心。而這種做事的態度來自於他內心的恭敬,故臣對君的另一個特質就是“敬”。

(三) 儒家視求“道” 為第一要義
 1. 本章指出君臣關係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將“忠”、與“敬”弱化,把求“俸祿”視為臣事君的第一動機、根本動機。
2. 孔子及儒家的價值觀中,求“道”;一直被視為第一要義。
〈衛靈公•31〉 :「君子謀道不謀食」 、「君子憂道不憂貧。」
〈里仁•9〉: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作為一個士人,有志於追求道,卻又以吃粗糧穿破衣為恥辱,便不值得同他論道了。
〈述而•3〉: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聖人憂慮的是我們的道德有沒有修起來,能不能修起來。
3.當“道”與“食”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寧可放棄“食”,追求“道”。
〈憲問•1〉孔子的弟子原憲問什麼是恥辱,孔子回答說:「邦有道,榖;邦無道,榖,恥也。」這個“轂”就是俸祿的意思,國家政治清明,可以做官領薪俸;國家政治黑暗,如果做官領薪俸,是恥辱。
〈泰伯•13〉:「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直截了當亮明自己的進退原則,國家政治清明,自己貧賤,是恥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貴,也是恥辱。

(四) 透由修道,在君臣關係中實踐---仁 
1. 在儒家確立的五倫關係中,雖然因每個角色的位置不同,而都有它必須遵循的準則和禮儀規範,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角色,就是——修道之人!
2. 透由修道,實踐儒家的核心價值觀——仁,將仁德的內涵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呈現出來,漸次圓滿,並由內向外不斷擴充,直至內聖外王。在君臣關係中,作為“臣”,也不例外,也一定是個“修道人”的角色。
3. 一旦偏離這個角色定位,就會滑入追求俸祿的普通的俗人角色,生命就會趨於平凡而無法升進,乃至下流。這與儒家的價值觀完全相違。
4. 君臣關係,源於五倫中的父子關係,“君臣有義”是對“父子有親”中“孝道”內涵的不斷擴充和應用。子對父的“孝”,在君臣關係中,表現為臣對君的“忠”與“敬”。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想獲得好處,乃至究竟的離苦得樂。
5. 那麼臣事君的好處在哪裡呢?這裡談到“敬其事”,就是竭盡全力做好事情,這看上去好像是在幫君做事,其實好處在自己,這是“修道人”與“普通人”角色定位不同而帶來的完全不同的效果。
6. 藕益大師說:「'敬其事'敬字,從敬止發來,既敬其事,必'後其食'矣。」大師說,這個“敬”字,是從“敬止”中來的,既然敬畏行事,而後必定受取俸祿了。可以說,一切的好處都是從恭敬中出生、長養、成熟,何止區區俸祿之事。

(五)培養我們向“上”學習的習慣和等流
1. 從更深一層來講,臣事君,有一個特別的好處,就是培養我們向“上”學習的習慣和等流。作為一個修道人,就要從凡夫起步,最終成聖成賢。而凡夫的心續中是無法生起聖賢功德的,必須透由對聖賢的持續修信,接受聖賢的傳遞,接納聖賢的見解,借助聖賢的功德力,產生轉心的力量,以此扭轉自己的見解,扭轉自己的習氣,扭轉自己的命運,最終跨入聖賢的行列。
2. 由於我們的功德還不夠,不是一下子得到像孔子那樣的聖賢的耳提面命,所以我們先從父母、尊長、領導,乃至像古代那樣,從君主那邊去學習、練習,有了這個基礎,才可以引導我們向更深層次的智慧的學習,開展出生命更高的境界,否則絕無可能。
3. 有時候,我們發現父母、尊長,乃至君主,都不是你想像的那樣有“道”,甚至於有很多錯誤的地方,那我們也一定要孝他們,忠他們,恭敬他們嗎?前面講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從古至今,就不斷有人發問:如果父之道,是錯誤的,難道也一定要我去繼承嗎?
4.其實,父母到底有沒有“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修道、得道,而且很多時候父母到底有沒有道,愚癡的我也不一定能夠分辨、決斷清楚。所以,只要我能夠持續不斷地對父母孝順、恭敬,我就會得到我想要的“父之道”。
5.這個父之道,就是善於向過來人、有經驗的人學習的等流和習氣,有了這個等流和習氣,才可以保證我有機會遇到在聖賢座下學習時,避免對他不信和觀過,能讓我一路走上去的、最最寶貴的聖道命根不會受到損害。
6. 向“上”學習的等流與習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們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因為身心中沒有聖賢的見解與功德,所以,以自己的思維和抉擇,往往走入死胡同。
7. 我們只有相信有經驗的人,然後有一天也證得這個境界的時候,才知道說當初如果沒有往這條路上走有多可惜!在沒有真正證得這個境界之前,是不知道沒有證得這個境界有多麼可惜!
8. 所以,一定要相信有經驗的人,如果一直用自己的感受和經驗來衡量,一定陷入生命抉擇的死胡同,因為這是在自己的感受和經驗以外的東西,是永遠衡量不出來要走這條路的,真正的死胡同就是死在這個裡邊。

(五)結論
1. 本章講到“事君,敬其事”,講敬其事,根本上是敬人,它的特別意義,就是上面講的,一切的好處都是從恭敬中來,最特別的好處,就是能夠培養我善於向過來人、有經驗的人學習的等流和習氣。
2. 而且是在我沒有經驗的時候,就培養自己向有經驗人學習的勇氣和習慣,因為等我有經驗的時候,才有這個習慣的話,已經為時已晚。如果我們不但不恭敬,而且把求俸祿放到第一位的話,已經差到不知哪裡去了。
3. 本章對現代人而言,可以說是一個極大的警惕。現代人將“職場”的概念從企業延伸到了學校、醫院、機關等所有組織和機構,追求待遇和收入成為工作的第一動因。這完全顛覆了儒家的傳統價值觀,說嚴重點,是人類文明的倒退。
4. 前面講到“學也,祿在其中矣”,學以謀道,俸祿自然在其中,何必汲汲然做一個名利客呢?當我們失去“修道人”的角色定位,喪失求道之心,一心為物質利益而拼的話,就會事事煩心,處處碰壁,不僅幸福指數下降,而且將人降格為動物。
5. 設想一下,一個企業或組織,如果全力追求利益,只為眼前的苟且而拼搏的話,與一群獅子圍攻一個獵物有什麼差別呢?如果我們不管在什麼崗位,從事什麼職業,只要把自己安立為“修道人”,就會處處光明,事事順心,這才是聖人的智慧所告訴我們的,何樂而不為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