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白話〉
32-3憑智慧得到權利,人品好,工作態度也好,但所作所為不能遵禮,那也是不完善的。」
〈文義〉
1.知: 智慧。
2. 涖: 臨 ,到 的意思。
<思惟提綱>
1. 為何「知及之」,在行為上方可「仁能守之」呢?
2. 「仁能守之, 莊以涖之」還要強調<動之以禮」?行為還會不重禮嗎?
3. 學了這章「知及之,仁守之,莊涖之,動以禮」完善自己才算盡善盡美有何啟發 ?
<義理解釋> :
一、引用的經文
1. 《論語.泰伯.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2. 《論語.里仁.26》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二、重點摘記
原文:【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一)文義內涵
當我們不僅在認知上達到,在行為上也能堅守仁的方向,在形儀上也莊重不苟,令人一見生敬,別人就很容易被勸化。然而,如果在更進一步的交往中,我們不能遵禮而動,則也未為完善。
(二) 為什麼有了仁心和莊重的形儀,還要強調禮呢?
1.因為禮是行仁的規矩,雖說對上下親疏都要一視同仁,但對像不同,就不能沒有差別:
如在家裡行仁,對父母要孝,對兄弟要悌,對子女要慈;
在社會上行仁,對上要忠,對友要信,對下要寬。
2.若不善加區別,致使角色錯位,方法失當,或過或不及,則未免事與願違,對己對人都沒有好處。
3.如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4.又如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5.又如在現代,有的父母覺得,要尊重子女的自由以利其成長,親子之間也講起了平等,因此就疏於教導,其後果可想而知。
(三) 既然能夠仁守、莊蒞,行為還會不重禮嗎?
這是很有可能的。
1.因為仁守、莊蒞,雖然非常可貴,但主要還在於管好自己,而立人、達人,主要在於幫助別人。
2.人的思路、習性各個不同,彼此的關係也因人而異。
能管好自己,不見得就能了解這些差異。
不了解這些差異,就不知道與之互動的細緻禮數,
不知道這些禮數,就很難用最相宜的方式幫上他們。
3.所以才說:雖能仁守、莊涖,更要窮究人心,通達眾禮——能動之以禮才算完善,也才能夠完善!
4.就像真正的好醫生,絕非只用成方,必定各辨其證,因病下藥;
即使同病,也不同方;
即使同方,也不同量。
要一人一方才算盡善盡美!
(四) 小結 :
所以,學無止境,愈深愈廣,唯有全心投入,方能窮理盡性,將仁做到極致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