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9章-2

9-1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2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論語•衛靈公•9》
<白話>
9-1子貢問如何行仁?孔子說:「工匠想要製作好器物,一定先要磨利所使用的工具。
9-2我們居住在這個國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賢人,結交士人中的仁者。」
<文義>
1.大夫中的賢者,是指有德有位的人,是在我們的上位,所以要事奉他、承事他。這個“上”,可以進一步推展至“師長”
2.友:動詞,結交。。
3.士是不在位的讀書人,士有仁德而又年長者,也可以事之為師,此處是指與自己年齡相等者,可與他結交為友。(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成就仁德的利器是如何被雕琢而成的?
2.「事奉大夫中的賢人」和「為仁」有什麼關係呢?
3.「結交士人中的仁者」和「為仁」有什麼關係呢?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 朱熹《朱子語類·卷九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2.《論語·里仁·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3.《詩經 .衛風》:「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4. 劉開《論語補注》:「百工之事不過金角木石之屬,《周禮》八材,珠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木曰刻,金曰鏤,革曰剝,羽曰析。」
5. 張居正《四書直解·卷11》:「然學者資師友以成其仁,人君賴賢臣以成其德,其道一也。所以古之帝王,左右前後,莫非正人,侍御僕從,皆得進諫,無非所以防此心之放逸耳,明主宜從事焉。 」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貢問為仁。子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
<白話>
子貢問如何成就仁德。孔子道: “工匠要把事情幹好,必定先鋒利他的工具。我們生活在這個國家,就要事奉這個國家的賢大夫,結交有仁德的士人。 ”
(一)成就仁德的利器是如何被雕琢而成
上次我們講了成就仁德的利器,它的行相是怎樣的,為什麼利器的打造需要師與友作為助伴,它要對治我們什麼問題?
今天我們講成就仁德的利器是如何被雕琢而成的。
1.首先離不開具量師長的指引和調教。“聖人不出,萬古如長夜”,這句話對我們來說非常的刻骨銘心。沒有聖人引領的生命,乃至國家、民族和整個世界,都將會在漫漫長夜中徘徊。
2.現代社會,不管科學技術如何發達,探索外部世界的能力如何強大,人類還是無法擺脫內心的荒涼、貧瘠、恐懼和無奈。物質再豐富,也不能替代我們可以沒有心靈導師。
3.聖者與凡夫的心續是兩重世界,凡夫的心續裡無法自己生起聖者的見解與智慧,只有依靠聖者的清淨傳遞,才可以有聖者功德的呈現。
4.現代人自我膨脹,習慣於不需要老師,特別是能夠帶領你成聖成賢,追求生命究竟安樂的導師。我們的習性就是,凡事以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作為抉擇進退、取捨的標準,陷在自我感受當中而不能自拔。
5.豈不知我們的感受,都是凡夫的習性與習慣,與聖賢的見解差得十萬八千里。如果我們這一生不能親近具量的師長,親近有賢德的仁者,生命只能是越來越下墮。
6.《論語•里仁篇》第一章就講到:“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最美最有智慧的抉擇就是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
(二)孔子針對弟子的特點,用各種方法,打造一個個行仁的“利器”
1.其實,整本《論語》呈現的只是一幅孔子如何教學生,學生如何向孔子學習的壯美畫卷,它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中國人的記憶深處。它是一種心法的傳遞,靈魂的喚醒,文化的傳承!
2.在《論語》中,我們驀然發現,孔子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師,針對每一個弟子的不同特點,採用各種方法,打造了一個又一個行仁的“利器”。
3.在孔子的調教方法中,對顏回極盡讚美,對子路不斷吊打,對子貢漸次引導,對冉求嚴厲呵斥,對宰我不惜怒罵……孔子培養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十大上首弟子,中華文化的人文氣象由此奠定。
4.經典中有個比喻,說一個聰明的鍛造師,他要打造金莊嚴具,用兩種方式交替進行,一是通過不斷火燒,去除雜質,二是通過不斷水洗,使之柔軟。前者是通過思維過患,淨除惡行,引生“推”的力量;後者是通過思維利益,積德行善,滋潤內心,引生“拉”的力量。
5.孔子調教弟子的方式,就是不斷地使用“火燒”與“水洗”,鍛造了一個又一個金子般的弟子。
(三)一個大生命的誕生,必定是在老師的調教下淬煉而成的
一個大生命的誕生,必定是在無數次的對境中不斷淬煉而成的。
1.中國歷史上禪宗祖師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公案,他們調教弟子,很多時候,不是和風細雨,溫柔甜蜜,而是暴風驟雨,大起大落。這種近乎用“磨折”的方式調教弟子,在不懂得聖者密意的普通人看來,有點瘋狂和不可思議!
2.這些被磨礪的弟子,在經過了幾度大生大死的洗禮之後,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出來就是佛門龍象,一代祖師,將生命昂揚挺立於天地間!
3.當然被這種方式調教的弟子,都是夠條件的具信弟子。我們想要被調教,都沒有資格。因為我們對聖賢沒有足夠的信心,內心還不夠柔軟,甚至是一個潛伏的炸藥桶,一碰到境界就會炸開。
4.當師長用這種方式磨折你的時候,我們沒有忍苦的觀照力量,任運而起觀過心、嗔恨心,如此就會把我們送上一條遠離聖賢、生命從此黑暗的不歸之路。
5.所以,很多時候,不是師長不利益你,不調教你,是因為我們善根未熟,師長來到我們身邊,反而對我們有害。
(四)要打造成仁的利器,除了師長外,“友”同樣不可缺少
打造成仁的利器,除了師長外,“友”同樣不可缺少。
1.儒家的核心思想是 “仁”,它的左邊是一個“人”,右邊是一個“二”,這個“二”不是指兩個人,而是指很多人。意思是,我們每  個人都無法了解自己、看清自己,只有在人與人的互動中,才會了解生命的真相。
2.我們對生命的認識以及希望達到的人生目標,都是在人和人的互動當中呈現。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其中聖賢、師長有攝受、指引的功德,他把最好的東西給你,但這最好的東西如何運用,如何在身心上實踐而變得堅固,必須要有“友”作為助伴,師長不可以替代。
3.曾子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我們因為共同學習詩書禮樂等聖賢的教誡而會聚在一起成為朋友,反過來又以朋友間的切磋琢磨而幫助成就仁德。
(五)以友輔仁也是一個相互磨礪而痛苦的過程
1.同師長的調教一樣,友之間的 “輔仁”,也不是我們想像的“如沐春風”。《詩經 .衛風》上說:“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這個成語已經成為我們相互交流研討的一個代名詞。但這個詞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溫柔,要把自己雕琢成一個成仁的利器,卻是一個相互磨礪而痛苦的過程。
2.劉開《論語補注》說:“ 百工之事不過金角木石之屬,《周禮》八材,珠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木曰刻,金曰鏤,革曰剝,羽曰析。 ”工匠造器,用切、磋、琢、磨、刻、鏤、剝、析,從這些動詞來看,工匠造器的過程,必定真刀真槍,動真碰硬,傷筋動骨。因為“玉不琢不成器”,其它百工同樣如此。
3.現在,我們為了打造成仁的利器,友之間的切磋琢磨,都是赤裸裸的靈魂相待,那麼真實;有可能刀刀見血,那麼“不留情面”。
4.當我們沒有學習之前,大家合則聚,分則離,彼此之間以“利”相聚,顯現起來,也沒有那麼較勁。但在我們學習之後,每個人都有一個法鏡,當用這把法鏡互相觀照的時候,學得越多,彼此間的摩擦係數越大。
5.所以,同行善友之間就會顯現出“不和合”,乃至矛盾重重的現象。這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互相磨礪而成器的過程,是一個自利又利他的過程。
6.正因為這種被加大的摩擦係數,把我們身上傷人的棱棱角角,逐漸磨掉,我們對聖賢教誡的領悟力出現躍升,身心逐漸變得溫潤而有力量。如此不斷磨合,我們這個“器”,傷人不再鋒利,相反,領納聖賢的教誡、思維卻變得十分鋒利。
(六)本章總結
1.明兩朝帝師張居正,讀了此章後,感嘆說:“然學者資師友以成其仁,人君賴賢臣以成其德,其道一也。所以古之帝王,左右前後,莫非正人,侍御僕從,皆得進諫,無非所以防此心之放逸耳,明主宜從事焉。 ”
2.對於我們學習的人,因為有師友為助伴而成就其仁,對於君王因為依賴賢臣而成就其德,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古代明君,前後左右無非都是正人君子,即使是僕人侍從等下人,都可以向帝王進諫。這無非是提醒君王不要有放逸之心。
3.師友的環境對我們生命成長,對我們的治國理政何等重要!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無論處在何時何地何位,生命也不分貴賤輕重,重要的是我們是被師友包圍,還是被惡友充斥?
4.我們只要找到了師法友的團隊,在師法友的環境中成長,就一定會高枕無憂,日日進德;否則一定是處處危險,步步下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