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6章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白話>
孔子說:「君子堅守正道而行,而不必拘泥於小信。」
<注釋> 
1. 貞: 正也,堅守正道。
2. 諒:小信,不管是非只求有信於人。
<思惟提綱>
1. 本章孔子怎麼楷定君子?
2. 君子貞而不諒與夫子一慣主張的守信相悖嗎?夫子在去衛國的路上如何抉擇?
3. 做為ㄧ個君子貞、諒抉擇點在哪?管仲在生命交關之際如何抉擇?
4. 我們學了《論語》,在對境中,大信跟小信,我如何抉擇實踐儒家文化?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的經文
1. 《論語.為政.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2. 《孟子.離婁章句下.11》: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大人言行不必先期於信、果,但義之所在,則必從之,卒亦未嘗不信、果也。」須知孟子此言,乃有為而發,正是著重在「惟義所在」。參見論語子路第二十章孔子所言「言必信,行必果……」的話,即知聖賢所言義通。
3. 《論語.子路.20》: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4. 《論語仲尼弟子列傳》暴虎馮河。暴虎馮河的意思是: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5. 《論語.公冶長.7》夫子所說的暴虎馮河,無所取材。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6. 《論語.憲問篇‧16》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7. 《論語.憲問篇‧17》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ㄧ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8. 《鶡〔音河〕冠子・天則》:「夫耳之主聽,目之主明,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成語「ㄧ葉蔽目」:眼睛被一片樹葉檔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一) 消文
1.根據孔安國的批註,貞是正的意思,正道、正派。諒是信,誠信,信實,誠實。這裡信是指小信。“貞而不諒”,是講君子守著正道而不必拘泥於小信。
2.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將此章譯為:“君子講大信,卻不講小信。”
3.錢穆先生《論語新解》譯作:“君子只固守正道,不拘執小信。”
4.劉寶楠《論語正義》曰:“此章貴正道而輕小信也。貞,正也。諒,信也。君子之人,正其道耳,言不必小信。”
5.《論語》第十四篇有一章講到, “匹夫匹婦之為諒”,那個“諒”字就是小信的意思,或者可以解釋成不能夠變通。君子,只是守著正道,當然誠信是很重要的,可是如果這種守信對於正道有妨害了,可以不必守信,這叫“貞而不諒”。

 (二)君子貞而不諒與夫子一慣主張的守信相悖嗎?                                                              1.“君子貞而不諒”,君子堅定操守,但不必拘泥於小信。這段話似與夫子一慣主張的守信有些不同,夫子不是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嗎?一個人不講誠信,真不知道怎麼可以呢?
2.誠信是維繫社會相互交往的重要道德標準規範,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那為什麼又變成“不諒”,可以不守信呢?
3.關鍵在於一個貞,為貞可以不諒。“貞,正而固也”,朱熹解釋,“諒,則不擇是非而必於信”,堅守正道是貞,在是非的抉擇方面沒有搞清楚,還要堅持這樣去做,這是小信。
4.儒家雖然講誠信,但夫子並沒有把目光緊緊局限在誠信上,在夫子看來,還有比誠信更重要,或者說誠信只停留在術的層面,沒有上升到道的層面。因為,只有符合仁義道德要求的“信”,才值得“守”,也才應該“守”。
5.夫子所講的守信,必須以良善為基礎,做出的承諾,必須經過“仁”的標準檢驗。
                                
(三) 公案:孔子貞而不諒                                                             1.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夫子周遊列國,離開陳國回衛國。正好碰上衛國的蒲地人反叛,他們圍攻夫子,讓夫子發誓,如果不回衛國就放了他。於是夫子發誓不到衛國。
2.但是,剛離開蒲地,就讓弟子驅車到衛國去。子貢問:“發過的誓可以不算數嗎?”夫子說:“要盟也,神不聽。”這是在被要挾下訂立的盟誓,神是不會理睬的。
3.所以本章夫子的意思是,一個君子要本質端方正直,固守正道,但是,卻不會去拘執小信,為了別人說他誠實、誠信而背離貞的正道。
4.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章句下》)。孟子說:“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結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
5.所以一切的抉擇要點在於義。義,真士也。

 (四) 一個人怎麼算是一個士呢? 有四個等級的士。
1. 在子路第十三篇第20章,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怎樣才能稱為士呢?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這個不簡單,他能夠對自己的行為有羞恥之心,出使國外能不辜負國君所託使命。
2.曰:“敢問其次。 ” 次一等的士呢?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所以一個宗族裡頭稱他孝順,鄉黨鄰里都稱他是一個友愛兄弟的人,這是其次。
3.曰:“敢問其次。”子貢又問,那再次一等的呢?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這是第三等的人。第三等人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他很守信,講了話一定算數,這也很難得,發了願要做的事情一定要有一個結果,但是他不能變通,這叫硜硜然小人哉。
4.硜硜就像石頭撞擊的聲音叫硜硜,就很古板、很固執,沒有智慧變通“言必信,行必果”,在夫子看來,只是三等下士的行為,不是君子行為。

(五)貞、諒依循標準—惟義所在;貞、諒分水嶺—怎麼做最能利他。
1. 綜合以上所說,貞符合正道,諒,在士當中的第三種士,它偏重在行的部分,像夫子所說的暴虎馮河,無所取材。
2.這樣的人也不是壞人,只是花的工夫還不夠,他以為這個見到的部分就是貞,其實他是需要突破諒,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3.如果單單從一個人的行為表面去看,很難看清楚其背後的用心,貞、諒的人背後的依循標準是什麼?惟義所在。
4.一個人怎麼做對他人最有利益,最有價值,這才是貞諒抉擇的分水嶺。
5.諒,沒有義的概念,諒的背後是一顆虛名,為了得到一個名聲,一個稱讚,真正的離仁德之心遠了。

(六) 君子存心惟義而已                                                                 1. 就像前面我們學過的管仲,可能會有人不理解他,說他怎麼不忠,不忠於原來的主人公子糾,還去輔佐公子糾的對手小白。這正說明了管仲雖然沒有這個小信,但是他有正道,他為了萬民。
2. 從這裡我們體會君子存心,沒有考慮自己的名節,沒有我,無我,只考慮天下眾生。這叫死守善道,守著正道可以犧牲一切,不僅是生命,連君子所看重的名節都能犧牲。
3. 所以真正君子所看重,所選擇的是什麼?惟義而已。

(七) 在對境中,對貞產生定解,執善固守在道上,不要只看表面。
1. 那麼在對境中,大信跟小信,差別到底在哪裡?
信,是外在的信用和內在的信念。信念要放在一定的高度,沒有一個高度,會執著在一個很小的事情上,固執在一個很小的事情上,一葉障目。
2.比如: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論語》?為什麼要實踐儒家文化?
背後一定是有一個為了克己復禮、己達達人的一個自利利他的目標,如果君子沒有這樣一個信念的話,會變成一個呆板的人,不能通達於大道。
3.比如:我們平時到底是信師長,還是信同學,信某個人?
信師長,目光會看到長遠,看天下,看大道,心懷天下;或者我們就是以自己淺顯的目光,拘泥於個人或者某些人的見解來信。
4.君子和小人,對境中我們會怎麼抉擇?
希望透過這一章的學習,我們真正能在對境中對貞產生定解,執善固守,固守在道上,而不要只看表面。

今天我們就學習這裡,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