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白話>
夫子說:「花言巧語破壞品德。在小事上不能忍耐,就會破壞大計劃。」
<文義>
1.巧言:花言巧語
2.亂:破壞
3.忍:忍耐
4.大謀:大計劃。(大謀:既可以指事功,又可以指內在精神的成就。)
<思惟提綱>
1. 夫子對於那些善於說巧言者,有什麼看法?
2. “小不忍,則亂大謀。” 什麼是“小”?什麼是“大謀”?
我們學習儒家文化的“大謀”是什麼呢?
3. 本章出現的兩個”亂”字,有什麼關係?
4. “別人說話,說得你飄飄然,你就動心了,你就亂了。
別人毀謗你,惡言相向,你也動心了,也就亂了。”
〜〜想想自己〜真的會如此嗎?要怎麼改善呢?
<義理解釋> 10分 01 秒
一. 引用經文
1. 朱熹《論語集注》:“巧言,變亂是非,聽之使人喪其所守。
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
2.《史記•淮陰侯列傳》: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
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3. 蕅益大師在批註這段話說:“二皆自亂自己耳”。
4. 《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5. 蕅益大師又引卓吾先生的話:“一失之浮,一失之躁”。
6.《論語˙學而˙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讀完學而篇第一第二章之後,接著要把道理實際去做,
在做的過程中會有偏差,
第三章就告訴我們兩種偏差〜巧言、令色。
什麼叫“巧言”?就是講的很好聽,頭頭是道,文詞很美,
可是實際去做了沒?沒有。
什麼叫“令色”?表現的很好看,裝得很畢恭畢敬,
但是實際上有沒有內容呢?沒有。
巧言、令色這兩種人談不上是在走仁德之道。
因為他們只重視外表,沒有扎實的內涵,當然不可能得到仁道的果相。
要怎樣才算是實際在行持呢?
要在內心上下功夫,把了解的道理認真踏實地去實踐。
功夫紮得穩、紮得深,自然而然顯發於外在。看到的人都會為之動容。
也唯有步步踏實才能真實受用,而走在“道”的路上。】
二. 重點摘記 劉暢 老師 10分 01 秒
恭誦原文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夫子說:“花言巧語破壞品德。在小事上不能忍耐,就會破壞大計劃。”
(一)從義理方面來了解一下這句話的深刻內涵。
朱熹《論語集注》:“巧言,變亂是非,聽之使人喪其所守。
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
在夫子看來,巧言容易掩蓋事實真相,那些善於說巧言者,
也容易偽裝自己,混淆視聽,為人不誠實,足以亂德。
這看夫子的作為就知道,他在魯國當司寇的時候,雖只幹了三個月,
但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殺少正卯,就是因為少正卯言偽而辯,可以亂正。
(二)小不忍則亂大謀
1. 小,婦人之仁,眼前的小利小惡〜
《史記•淮陰侯列傳》: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
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說項羽待人恭敬慈愛,語言溫和,見有人生病,他會因同情而落淚,
把自己的食物分給病人,然而等到屬下有了功勞應當受賞封爵的時候,
他卻把刻好了的印拿在手裡,直到玩弄得磨去了棱角,還捨不得封賞,
這是所謂婦人的仁慈。
2. 什麼是大謀呢?
大謀既可以指事功,又可以指內在精神的成就。
我們學習儒家文化的大謀是什麼呢?
謀的是聖賢的境界〜德行圓滿〜
無論是事項還是精神成就方面,都要思考長遠利益。
所以,忍辱負重是有涵養、胸懷寬廣和目光長遠的象徵。
3. 自古以來,無論士農工商,能成大事者都是有大忍之心的人。
(1)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得以復國稱霸,報仇雪恨;
(2)韓信忍受胯下之辱而最終成就大業,名垂千古;
(3)司馬遷忍受宮刑之恥,不忘父親的囑託,寫成《史記》。
4.“百行之本,忍之為上。”
在人生的一切事業上,都存在著容忍、克制的需要。
(三) 兩個“亂”都是亂自己
1.蕅益大師在批註這段話說,“二皆自亂自己耳”。
這兩個亂字,一個是巧言“亂”德,一個是小不忍則“亂”大謀,
這兩個“亂”都是亂自己,跟別人無關。
2.當聽到別人跟我們說巧言,我們可以不亂,
不要隨意聽信那種巧言,要有智慧去辨別。
自己也不能夠講巧言,“巧言令色,鮮矣仁”,
所以我們說話要實實在在,直言不搞巧言,巧言是屬於綺語。
3.小不忍,則亂大謀,這也是亂自己,自己都亂了,
當然你所做的這些計劃也就跟著亂。
要想成大事,要有定力,叫一心不亂,你就能成大事。
(四) 自己不亂,外境亂不了你
1. 所以《大學》裡面教我們〜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2. 知止〜對這裡講是我們要忍〜
能忍就懂得知止,止住你的脾氣,止住你的瞋恚心,止住你的急性子,
這知止,你就能心定,這心安定了就能夠靜。
這個靜很重要,古人講“每臨大事有靜氣”,
特別遇到大事要來臨的時候,要有靜氣。
3.大事來臨之前,你看一個人浮浮躁躁的,說話很愛說,
定不下來,這個人一定壞事。
所以要有靜氣才能夠臨大事,靜而後能安,這心就安了,
安比靜又更進一層,你就有定力,遇事就不亂,就有智慧。
4. 所以遇到大的轉折點,大的事業,那個心要處在安寧之中,
那我們就有把握成功。
所以自己先不能亂,外面的境界就亂不了你。
(五) 真正的忍是心裡不動念頭
1.不管是巧言也好,或者是毀謗語言也好〜
你聽那個巧言不能夠心動,生歡喜心了,
那個人很會說話,說得你飄飄然,你就動心了,你就亂了。
2.你也不能夠因為別人毀謗你,說你不好,你就生瞋恚心,你心動了。
你要忍,這個忍,連忍的念頭都沒有。這才叫忍。
如果說我現在要忍,咬著牙關就是不發脾氣,
但是中間心裡都已經怒火中燒,這不叫忍。
這個叫硬憋著,這個憋久了,那身體就出毛病了。
3.這個真正的忍是心裡不動念頭,不放在心上,這是真的忍。
能忍,有這樣的修養,你再一看,這些都是小事,你可以輕鬆過關。
不能忍的話你就過不了關。
(六) 巧言亂德 失之在浮,無法達到目標
1.蕅益大師又引卓吾先生的話,“一失之浮,一失之躁”。
這個浮躁,巧言亂德是失之在浮,聽到人家花言巧語,給你一讚歎,
你就飄飄然了,浮起來了。這一浮起來,就亂了你的德。
你的驕傲就起來了,自以為是就起來了,辦事想問題就不可能周詳,
一下頭腦發熱,就容易做錯事情。這是因為浮,輕浮的緣故。
2.小不忍則亂大謀,是失之在躁,急躁沒有定力,所以就不能忍耐。
所以要修忍你才能得定,得了定你才能變得有智慧,
才能看清楚事情的真相,所以忍很重要。
這個忍 實際上 要修 放下的功夫,一般人都覺得 提起 才是功夫,
什麼事情我們能擔當,能夠提得起來,對,這是個功夫。
但是你能放下更是功夫。你提得起,放不下,那 最後 非被壓死不可。
放下什麼呢? 放下那些攪擾心緒的煩惱。
3.對境中如何做到誠禮正心,凡事謙虛謹慎,在小事上要忍耐,積點口德,
誠心待人,該讓就讓——這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有志向、有理想的人, 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應在小事上糾纏不清,而應有開闊的胸襟,遠大的抱負,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
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七) 有忍辱的涵養可避免遭遇禍患
1.評價一個人,通常只要觀察他的涵養和做事的風格,就可以判斷其
是否可以成為可塑之材,是否能夠成就大事。
2.因為要想獲得成功,除了需要具備相當的常識與能力之外,
還應當具備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3.歷史上有許多 面對羞辱 容忍克制,沒有逞一時之忿,
從而避免遭遇禍患的故事。
4.張耳和陳馀忍下羞辱避免遭遇禍患的故事
張耳和陳馀(餘)是魏國的名士,秦國滅掉魏國以後,張耳和陳馀隱姓
埋名,來到了陳縣,以 在街上給人看門 來維持生計。
有一天,當地一個小吏責打陳馀,陳馀剛想反抗,張耳暗中踩了他一腳
向他暗示,使他接受了責打。
等小吏走後,張耳把陳馀拉到桑樹下對他說:“以前我是怎麼對你說的?怎麼今天受到這麼一點小小的羞辱就忍受不住了?
難道你想要死在這個小吏手上嗎?”
陳馀馬上理解了張耳的良苦用心。沒過多久,張耳和陳馀都做了公卿。
所以,忍與不忍,是看底線的。
我們自己要尊重自己所能承受的底線,
我們才能尊重別人所能承受的底線。
(八)結論
1.總之,巧言令色的人很少有仁心,這樣的人缺乏真誠,
內心沒有真情和善意,勢必會敗壞德行。
因此,在自己的人生中要避免不真誠的巧言,
雖然巧言可能會帶來小利,但會大大影響德行的修養;
同樣也要避免無關緊要的小事糾結。
2.著眼於足以影響未來的大局,放眼長遠,堅定信心和目標。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和退不是退縮和放棄,而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大的目標或大的計劃。
今天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
(注: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與音頻稍有出入。)
劉暢 老師的義理講解中 有哪一句話深深留在您的心裡呢?
◎儒家文化的大謀〜謀的是聖賢的境界——德行圓滿
◎忍辱負重是有涵養、胸懷寬廣和目光長遠的象徵。
◎自古以來,無論士農工商,能成大事者都是有大忍之心的人。
◎一心不亂,你就能成大事。
◎能忍就懂得知止,止住你的脾氣,止住你的瞋恚心,止住你的急性子,
◎“每臨大事有靜氣”,
◎ 自己先不能亂,外面的境界就亂不了你。
◎這個真正的忍是心裡不動念頭,不放在心上,這是真的忍。
◎忍和退不是退縮和放棄,而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大的目標或大的計劃。
【聆聽真如老師開示】〜感恩老師在全廣(二)264講 給了我們下腳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