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白話>
孔子說:「老百姓對於仁的需要,超過了對於水與火的需要。水與火,我見過有人跳入其中而死的,卻沒有見過因實踐仁德而死的。」
<文義>
1.蹈:足之踐履。
2.蹈水火而死:例如水能淹死人,火能燒死人。
3.蹈仁就是行仁,如竹添光鴻論語會箋說:「仁只如孝於親,弟於長,厚於倫類,便是。此皆日用常行,至順至安,有何蹈仁而死之事乎。」足見行仁有利無害。。(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想一想,為什麼「老百姓對於仁的需要,超過了對於水與火的需要 」?
2.想一想,實踐仁德,對我有什麼好處呢?
3.孔子說:「未見蹈仁而死者也」,又說:「有殺身以成仁」,這二者是否有矛盾呢?您如何看待?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朱熹《集注》:民之於水火,所賴以生,不可一日無。其於仁也亦然。但水火外物,而仁在己。無水火,不過害人之身,而不仁則失其心。是仁有甚於水火,而尤不可以一日無也。況水火或有時而殺人,仁則未嘗殺人,亦何憚而不為哉?李氏曰:「此夫子勉人為仁之語。」下章放此。
2.《論語·子路·13》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3.《論語·顏淵·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4.《論語•顏淵·10》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5.《孟子• 離婁章句下·28》「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6.《入菩薩行論》:「何需足量革,盡覆此大地。片革墊靴底,即同覆大地。」(以皮覆此地,豈有爾許皮,唯以鞋底皮,如覆一切地 )
7. 蕅益大師說:「既曰未見蹈仁而死,又曰有殺身以成仁,方信殺身不是死。」
二ヽ重點摘記
(一)原文與消文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蹈,足之踐履。孔子說:“老百姓對於仁的需要,超過了對於水與火的需要。水與火,我見過有人跳入其中而死的,卻沒有見過因實踐仁德而死的。”
(二)為什麼「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
1. 沒有仁,則人徒有其表,內中無物,不足以為人矣
(1)人有身、心兩部分,水火養身,仁養心。
(2)《集注》:“無水火,不過害人之身,而不仁則失其心。是仁有甚於水火,而尤不可以一日無也。”沒有水火,最多營養不夠,身體受損;沒有仁,則人徒有其表,內中無物,不足以為人矣。
(3)水火提供的營養,最多一日三餐,少吃二餐也沒關係;而仁對人的重要,猶如呼吸,不可中斷片刻,否則就是一個空心人。猶如一台電腦,卸掉了軟件,就是一台毫無作用的死機器。
2. 人懂得倫理道德所以超越於動物
(1)人之所以為人,超越於動物的部分,不只是能夠生火做飯,吃熟食,還有為人應守的孝道、人與人之間的禮儀、五倫關係。
(2)一個人如果違反了倫理道德,就是一個衣冠禽獸,失去了人心,即使穿著人的衣服,也跟動物沒什麼兩樣。
(3)動物世界是弱肉強食,叢林法則,野蠻社會;而人類社會則是文明社會,不僅有人的外型,更有人的內涵。
3.從家庭教育層面看---養志重於養身
(1)家庭層面,父母養育孩子,不只是給孩子穿衣吃飯,養他的身,更重要的是養他的心、養他的志。
(2)《三字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非常重要,這是給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4.從國家層面看,提升民眾的精神生活才是為政的初衷和歸宿。
(1)而在國家層面,作為一個上位的為政者而言,更是有責任推行仁政王道,實施禮樂教化。
(2)《子路第十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改善物質生活只是初級階段,提升民眾的精神生活才是為政的初衷和歸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教民的內涵很多,有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
(3)《顏淵第十二》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死並不可怕,但假如一個人活在世上,既沒有仁,又沒有信,那就成了一個多餘的怪物,自絕於人,也被社會拋棄。
(4)一個國家的強大,也不是民眾長得多威猛,多有力量;而是民眾的內心有沒有信,有沒有對國家和民族的信念。有信之民雖少,卻能團結如一人、眾志可成城、力堅不可摧;而無信之人雖多,也是一盤散沙,紙老虎一個,一捅就破。所以,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三)水、火還有有害的一面,而仁則完全無害
1.《集注》曰:“況水火或有時而殺人,仁則未嘗殺人,亦何憚而不為哉?”李氏曰:“此夫子勉人為仁之語。”
2.水、火是無情的外物,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人靠近它,如夏天去溝河游泳,幾乎年年有人淹死;而發生水災,則傷亡更大;發生火災,更是讓人害怕,一個人一旦被大火吞沒,一眨眼就變成黑炭。求“水火”,本來是為了更好地活著,但這些“活緣”,卻變成了“死緣”。
3.水火,也不僅僅指水火本身,而是一個代名詞,泛指人活著而需要的各種利益,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了利益的爭奪而發生的謀財害命屢見不鮮,有錢人更害怕遭到別人的綁架。明明為了更好地活著,得到了卻讓人更擔心。
(四)仁的益處
仁愛,完全是內心的功德,自己可以掌控,完全無害,只有益處。
1.除隱患
人有惑,《論語•顏淵篇》“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凡人都有煩惱,而煩惱會在內心累積,當煩惱熾盛的時候,一個人就會失去理智,作出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的危險行為,等到清醒過來,為時已晚。而克己復禮為仁,能夠克制自己內心的忿恨等煩惱,把危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2.增友愛
仁者愛人,《孟子• 離婁章句下》“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是指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將心比心,人人都渴望得到愛,而發出去的愛最終一定會回到自身,這是人與人之間的自然法則。
3.建功業
一切的創新都緣於仁愛,愛心中爆發的智慧,是一切發明創造的根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是來源於仁心。無論什麼樣的艱難困苦,都阻擋不住仁者建功立業的步伐。任何一個人,只要啟發了內心的仁愛,就好像接上了源源不斷的發電廠,在強大的能量推動下,注定會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4.近聖賢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出在外面的境界,而是出在自己的內心,所以不需要把外面的障礙拿掉,而是要把內心的障礙拿掉。《入菩薩行論》:“何需足量革,盡覆此大地。片革墊靴底,即同覆大地。”
5.小結
所以,本章,夫子是想要告訴我們:求“水火”,全是死緣;求仁德,全是活緣。如果你要求活著,幹嗎求水火,為什麼不求仁德?
(五)斷除諍論
1.最後,夫子還說:“未見蹈仁而死者也。”我未見過因實踐仁而死的。也許有人會舉出“殺身成仁”的例子,來反駁。
2.仔細剖析一下,水、火致死,兇手是水、火,人無力抵抗,被動而死,死不瞑目;而“殺身成仁”,兇手卻不是仁,而是人自己能夠掌控,主動而死,成就仁德,含笑而去,死得其所。
3.伯夷、叔齊餓死首陽山,“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所以這個殺身成仁,不是被愚昧的洗腦,也不是不明所以,糊里糊塗,而是明白了人生的真義,朝著崇高的目標英勇獻身,實現自己的理想。
4.蕅益大師說:“既曰'未見蹈仁而死',又曰'有殺身以成仁',方信殺身不是死。”許多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英勇地犧牲了,重於泰山,永垂不朽;少數變節分子,為了貪求活著,背信棄義,成了可恥的叛徒,輕於鴻毛,遺臭萬年。
5.所以,求“水火”,他活著,可能死了;而求仁德,他死了,卻活著,而且永遠地活在人們的心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