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白話>
孔子面君後走下第一級臺階,面色就開始有些舒展顯得輕鬆和悅,下完全部臺階後,步伐又變得比較快,回到自己在朝的當位,雖面君已畢,心中仍然有君,恭敬如初。
<文義>
1. 出降一等 : 出,面君後退下來。降一等,走下第一級臺階。
2. 逞顏色 : 面色就開始有些舒展。
3. 怡怡如也 : 輕鬆和悅 。
4. 沒階趨 : 下完全部臺階後,步伐又變得比較快。
5. 翼如也: 恭敬加上喜悅,像鳥般飄逸地向前走。
6. 複其位 : 一種是回到自己在朝的當位;另一種是又經過國君的虛位。
7. 踧踖如也 : 面君已畢,仍然心中有君,恭敬如初。
<思惟提綱>
1.請思惟孔子「出降一等」,為什麼可以「怡怡如也」?
2. 這章的「 翼如也」,與第三章的「 翼如也」有不同嗎 ? 為什麼 ?
3.孔子的事君盡禮為什麼令人感動呢?
4. 學了這章,您覺得像孔子那樣執禮,是會拘束難受,還是能自在快樂?為什麼 ?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
1. 《論語‧八佾‧18》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2. 《大學‧釋誠意》: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二、重點摘記/《論語•鄉黨第十》第四章(4)
(一) 主旨 :
前面已經講過孔子上朝面君的禮容。今天來看,孔子面君之後的情況。
(二) 原文
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翼如也。複其位,踧踖如也。
(三) 解釋文義 :
1.“出”,就是面君後退下來。
2.“降一等”,就是走下第一級臺階;這時其面色就開始有些舒展,所以叫“逞顏色”;而且顯得輕鬆和悅,所以說“怡怡如也” 。
3.“沒階趨”,就是下完全部臺階後,步伐又變得比較快。
4.“翼如也”,就是像鳥張兩翼般很飄逸地向前走,這與入門、升堂時鞠躬屏氣的情況又有所不同,因為據以禮事君、無所虧欠,而要秉奏的、或者要領命的,都已恰當地完成,所以會在恭敬之上再加上一種喜悅 。
5.“複其位”有二種解釋:
一種是回到自己在朝的當位;另一種是指又經過國君的虛位。
6.“踧踖如也”,是恭敬不安的樣子,不管按哪一種解釋,都是身在朝內,只要身在朝內,即使面君已畢,仍然心中有君,故恭敬如初。
(四) 孔子的事君盡禮令人感動 :
仔細品讀這整個一章,身臨其境地想一想 :
1.我們一定會為孔子的事君盡禮所深深地感動,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在人以為諂的貶評之下,卻做得如此極致,實在是逆流而上。這必須是在內心有真東西才行,裝是絕對裝不出來的,做樣子也是做不下去的。
2.這個真東西是什麼呢?是志於道的這個志,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他有一個崇高的宗旨,這個宗旨不是嘴上說說而已的。而是已經與他的身心融為一體,與他的言行融為一體。正因為這樣,所以才能時時處處克己復禮、修身進道,在完滿自己仁德這件事上,對外是旁若無人,對內是毫無苟且,最終成為大成至聖。
(五) 誠於中 形於外:
1有人會覺得像孔子那樣執禮,想必還是拘束難受吧。其實不然,孔子是“誠於中而形於外” 。
事君盡禮,可以說是真心流露,將內心之仁,用禮樂抒發出來,其實是一種暢快。
2. 如果內心不仁,硬要做出個合禮的樣子,那到是會難受得很。如果不是志在得仁,也就罷了;如果是有志於仁的人,正好可以借禮以省察自己的不仁,進而將其改正,以達到克己復禮為仁的效果。
(六) 小結
1.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並非沒有與私心雜念拉拔之苦,但是等到日久功深,自然能夠體會到其中超凡脫俗的自在和快樂,而且會樂此不疲。
2.不仁之人,每天私欲橫熏,患得患失,反而沒有真正的自由和快樂。
3.我們要學,倒不是說一定要學孔子的樣子,而是要學他的用心,處處克服使自己痛苦的真正罪魁——也就是私欲,而長養快樂之仁——也就是仁愛之心。
4.在待人接物時,以忠孝對上,以友悌對中,以慈愛對下,不論古今中外,成賢成聖的大方向,也無外乎此。
論語 鄉黨第十 第4章-3
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
<白話>
3.到了內朝時兩手撩起衣襬拾階而上,而彎下身子,就像不敢呼吸的樣子;
<文義>
攝齊:登階時撩起衣服下面的邊襬。
攝,提起。
齊,音(ㄗ),衣服的下擺。
<思惟提綱>
1.孔子升堂面君為什麼還屏住氣息,好像不呼吸的樣子?
2.緊張和恭敬有什麼不同呢?
<義理解釋> /講師:趙軍老師 /1分40秒
一、引用經文
(無)
二、重點摘記
上次學到孔子“入公門”以及“過虛位元”的情況,
今天再來看孔子“升堂面君”的情況。
原文:
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一) 孔子為何屏氣似不息
1.“齊”讀(ㄗ),指下衣的邊。“攝齊升堂”就是提起官袍的下擺,
以免踩到,然後拾級而上,去參見國君。
2.這時,孔子不僅曲身躬腰,而且還屏住氣息,好像不呼吸的樣子。
3.這說明孔子謙敬之極,心中只有敬君、事君這一樁事情,以至全然
忘我,連呼吸都若有若無了。
(二) 聖人之敬是恭敬之極而非緊張
1.緊張和恭敬是不同的。
因為緊張會使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想屏住呼吸也辦不到;
2.這說明孔子是恭敬之極,而非緊張,所以才能自然而然屏氣不息。
類似的經驗我們也會有,當人心無旁騖,深深地專注在一個點上時,
心不散動,呼吸就會變細。
3.一般人的恭敬,或者做在表面,或者有而不深,都難於達到屏息的
程度;孔子能在不知不覺間屏氣不息,說明他的恭敬深到極點,
這才是聖人之敬。
▶
<白話>
3.到了內朝時兩手撩起衣襬拾階而上,而彎下身子,就像不敢呼吸的樣子;
<文義>
攝齊:登階時撩起衣服下面的邊襬。
攝,提起。
齊,音(ㄗ),衣服的下擺。
<思惟提綱>
1.孔子升堂面君為什麼還屏住氣息,好像不呼吸的樣子?
2.緊張和恭敬有什麼不同呢?
<義理解釋> /講師:趙軍老師 /1分40秒
一、引用經文
(無)
二、重點摘記
上次學到孔子“入公門”以及“過虛位元”的情況,
今天再來看孔子“升堂面君”的情況。
原文:
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一) 孔子為何屏氣似不息
1.“齊”讀(ㄗ),指下衣的邊。“攝齊升堂”就是提起官袍的下擺,
以免踩到,然後拾級而上,去參見國君。
2.這時,孔子不僅曲身躬腰,而且還屏住氣息,好像不呼吸的樣子。
3.這說明孔子謙敬之極,心中只有敬君、事君這一樁事情,以至全然
忘我,連呼吸都若有若無了。
(二) 聖人之敬是恭敬之極而非緊張
1.緊張和恭敬是不同的。
因為緊張會使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想屏住呼吸也辦不到;
2.這說明孔子是恭敬之極,而非緊張,所以才能自然而然屏氣不息。
類似的經驗我們也會有,當人心無旁騖,深深地專注在一個點上時,
心不散動,呼吸就會變細。
3.一般人的恭敬,或者做在表面,或者有而不深,都難於達到屏息的
程度;孔子能在不知不覺間屏氣不息,說明他的恭敬深到極點,
這才是聖人之敬。
論語 鄉黨第十 第4章-2
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
〈白話〉
經過國君的座位時,他臉色立刻莊重起來,腳步也加快起來,說話也好像中氣不足一樣。
〈文義〉
1.過位: 經過國君的座位。
2.色勃如也: 臉色立即莊重起來。 足躩如也: 腳步快的樣子。
3. 其言似不足者: 此處非說話場所,如有必要,則說得非常簡單,似有不足之狀。
〈思維提綱〉
1.夫子在經過國君的座位時的外在表現如何?
2.您對夫子的這種顯現,有何想法?您覺得夫子為何如此表現?
一、 補充資料
1. 《論語•八佾•18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2.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先秦·左丘明 著。“愿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 後演變《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誰知顏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此際便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睜。」
二、重點摘記
4-1、2.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1.“位”,指國君之“虛位”,此時國君尚未駕臨,他的座位還空著,所以稱“虛位”。
2.是說孔子在經過國君的“虛位”時,他的臉色勃然而變,變得非常肅穆恭敬;“足躩如也”,是說腳步也變快了,不會慢慢悠悠;“其言似不足者”,是說與人應答很簡短,內容似有不詳,聲音想必也很輕,氣力似有不足,如果大聲說話就顯得旁若無人。
3.說明孔子“見位如見君”,面對國君的“虛位”,就如同國君端坐在那裡一般,謹敬自斂,一絲一毫都不敢放肆。
4.如果對國君沒有發自內心的敬意,那只會當面恭敬,背後就不一定了。
5.孔子從才入公門開始,直到經過國君的虛位,雖未面君,但敬意越來越濃,言行越來越謹慎,而且都是自然流露,其“事君盡禮”,實在是常人所不能及。常人不僅不能及,甚至還會覺得孔子在諂媚,做樣子給別人看,這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白話〉
經過國君的座位時,他臉色立刻莊重起來,腳步也加快起來,說話也好像中氣不足一樣。
〈文義〉
1.過位: 經過國君的座位。
2.色勃如也: 臉色立即莊重起來。 足躩如也: 腳步快的樣子。
3. 其言似不足者: 此處非說話場所,如有必要,則說得非常簡單,似有不足之狀。
〈思維提綱〉
1.夫子在經過國君的座位時的外在表現如何?
2.您對夫子的這種顯現,有何想法?您覺得夫子為何如此表現?
一、 補充資料
1. 《論語•八佾•18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2.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先秦·左丘明 著。“愿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 後演變《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誰知顏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此際便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睜。」
二、重點摘記
4-1、2.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1.“位”,指國君之“虛位”,此時國君尚未駕臨,他的座位還空著,所以稱“虛位”。
2.是說孔子在經過國君的“虛位”時,他的臉色勃然而變,變得非常肅穆恭敬;“足躩如也”,是說腳步也變快了,不會慢慢悠悠;“其言似不足者”,是說與人應答很簡短,內容似有不詳,聲音想必也很輕,氣力似有不足,如果大聲說話就顯得旁若無人。
3.說明孔子“見位如見君”,面對國君的“虛位”,就如同國君端坐在那裡一般,謹敬自斂,一絲一毫都不敢放肆。
4.如果對國君沒有發自內心的敬意,那只會當面恭敬,背後就不一定了。
5.孔子從才入公門開始,直到經過國君的虛位,雖未面君,但敬意越來越濃,言行越來越謹慎,而且都是自然流露,其“事君盡禮”,實在是常人所不能及。常人不僅不能及,甚至還會覺得孔子在諂媚,做樣子給別人看,這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論語 鄉黨第十 第4章-1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
<白話>
孔子走進朝廷的大門,會恭敬地彎著身子,好像無所容身之地一樣。行走時不敢經過中間的門,也不會踩著門檻進去。
<文義>
1.公門:公門就是君主之門,古時天子諸侯皆有好幾重門,不必考定是那一重。孔子走進君門時,肅然起敬,像是要鞠躬的樣子,其謹慎之狀,猶如無所容身。(李炳南《論語講要》)
2.中門:中門是門的當中,乃尊者所通行,為臣、為子者,皆當避之,所以不立於中門,乃為恭敬尊者。(李炳南《論語講要》)
3.履ㄌㄩˇ:動詞,踐、踏之意
4.閾:閾是門限,以橫木置於門下,為內外之限。入門時,不踐履門限,只能跨過。這有兩個意思,一是避免將門限踐汙,一是避免自高之嫌。(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孔子剛進入高大的公門時,雖然離君臣相見還有一段距離,彼此誰也看不見誰,但是孔子的敬君之情,已經顯露無餘,為什麼呢?
2.中門是當中的門,古時乃尊者所通行,為臣、為子者,皆當避之。現在你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樣的禮儀存在呢?你覺得有必要嗎?
3.孔子不會踩著門檻走過去,為什麼呢?
4.你曾經踩在或坐在門檻上,被大人責備的經驗嗎?學了這一章,你覺得這樣的規矩有必要嗎?
<義理解釋>
一、重點摘記
大家好!現在我們來學習《鄉黨篇》的第四章,這段是描述孔子上朝時的禮容。我們先讀一下原文:
(原文)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複其位,踧踖如也。」
(一)第一段的文義解釋
現在分成四段來學。我們最好一邊理解,一邊想像一下那個場景。
先看第一段,「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
1. 解釋「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
「公門」,是指國君之門,要上朝就要先入公門。國君之門,應該非常寬闊高大,可是孔子卻「鞠躬如也,如不容」,說孔子卻曲著身子,像是門很小,無法昂首挺胸的樣子。
2.解釋「立不中門」
「立不中門」的「中門」,是指公門的正中,依照禮節,這是國君經過的地方,身為臣子的應該走邊上。立不中門,其實就是行不中門,為了避免與下句「行不履閾」用字重複,所以用立字。「立」如果解作站,不太合理,因為要上朝誰也不會站在那兒。
3. 解釋「行不履閾」
「行不履閾」的「閾」,是指門檻。這句是說,孔子不會踩著門檻走過去,而會邁過去。踩著門檻,顯然有自高自倨之相,而且還會把門檻踩髒。
4.第一段總結
躬著腰,走邊上,小心跨過門檻,這就是孔子進入高大的公門時的樣子,雖然離君臣相見還有一段距離,彼此誰也看不見誰,但是孔子的敬君之情,已經顯露無餘,不是說見了面才表現出恭敬。
<白話>
孔子走進朝廷的大門,會恭敬地彎著身子,好像無所容身之地一樣。行走時不敢經過中間的門,也不會踩著門檻進去。
<文義>
1.公門:公門就是君主之門,古時天子諸侯皆有好幾重門,不必考定是那一重。孔子走進君門時,肅然起敬,像是要鞠躬的樣子,其謹慎之狀,猶如無所容身。(李炳南《論語講要》)
2.中門:中門是門的當中,乃尊者所通行,為臣、為子者,皆當避之,所以不立於中門,乃為恭敬尊者。(李炳南《論語講要》)
3.履ㄌㄩˇ:動詞,踐、踏之意
4.閾:閾是門限,以橫木置於門下,為內外之限。入門時,不踐履門限,只能跨過。這有兩個意思,一是避免將門限踐汙,一是避免自高之嫌。(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孔子剛進入高大的公門時,雖然離君臣相見還有一段距離,彼此誰也看不見誰,但是孔子的敬君之情,已經顯露無餘,為什麼呢?
2.中門是當中的門,古時乃尊者所通行,為臣、為子者,皆當避之。現在你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樣的禮儀存在呢?你覺得有必要嗎?
3.孔子不會踩著門檻走過去,為什麼呢?
4.你曾經踩在或坐在門檻上,被大人責備的經驗嗎?學了這一章,你覺得這樣的規矩有必要嗎?
<義理解釋>
一、重點摘記
大家好!現在我們來學習《鄉黨篇》的第四章,這段是描述孔子上朝時的禮容。我們先讀一下原文:
(原文)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複其位,踧踖如也。」
(一)第一段的文義解釋
現在分成四段來學。我們最好一邊理解,一邊想像一下那個場景。
先看第一段,「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
1. 解釋「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
「公門」,是指國君之門,要上朝就要先入公門。國君之門,應該非常寬闊高大,可是孔子卻「鞠躬如也,如不容」,說孔子卻曲著身子,像是門很小,無法昂首挺胸的樣子。
2.解釋「立不中門」
「立不中門」的「中門」,是指公門的正中,依照禮節,這是國君經過的地方,身為臣子的應該走邊上。立不中門,其實就是行不中門,為了避免與下句「行不履閾」用字重複,所以用立字。「立」如果解作站,不太合理,因為要上朝誰也不會站在那兒。
3. 解釋「行不履閾」
「行不履閾」的「閾」,是指門檻。這句是說,孔子不會踩著門檻走過去,而會邁過去。踩著門檻,顯然有自高自倨之相,而且還會把門檻踩髒。
4.第一段總結
躬著腰,走邊上,小心跨過門檻,這就是孔子進入高大的公門時的樣子,雖然離君臣相見還有一段距離,彼此誰也看不見誰,但是孔子的敬君之情,已經顯露無餘,不是說見了面才表現出恭敬。
論語 鄉黨第十 第3章-2
趨進,翼如也。賓退,必覆命,曰:「賓不顧矣。」
<白話>
(賓客來了),快步向前,端正虔恭像鳥張著翅膀的樣子。賓客走了,必回報國君:「賓客走了不再回頭了。」
<文義>
1. 趨進:趨走疾速、快步向前。
2. 翼如:如鳥舒翼。雖然趨走疾速,但身體端直恭敬,所以說「翼如」。
3. 賓不顧:賓客不回頭了。
<思惟提綱>
1. 孔子迎向賓客的威儀為何?
2. 當賓客離開後,夫子會做什麼?
3. 夫子迎向賓客的“趨進”、夫子在賓退的“必覆命”,正呼應《弟子規》的哪個教誡?
4. 夫子在賓退之後,為何不說“客人已經走了”,卻要說“客人不再回來了”?
5. 從本章夫子擔任擯職的行儀,展現“事君盡禮,事君以忠”的聖人氣象!仰望之餘,我們是不是應當反躬自省,反覆地揣摩學習之?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弟子規.出則弟》:「進必趨,退必遲。」
2. 朱熹《四書集注.論語》:「趨進,翼如也。『疾趨而進,張拱端好,如鳥舒翼。』」
3.《弟子規.入則孝》:「出必告,反必面。」
4.《論語.八佾.18》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5.《論語.八佾.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
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6.《中庸.第一章》:「喜怒哀樂之未發,發而皆中節。」
7. 朱熹《四書集注.論語》:「盛德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學者欲潛心
於聖人,宜於此求焉。」
二、重點摘記
(原文)
趨進,翼如也。賓退,必覆命,曰:「賓不顧矣。」
(一) 趨進,翼如也。
1.趨進,翼如也。這一句是承接前一句“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還是在講孔子作為擯官,在正式接待中表現出來的狀態。
2.在傳辭的時候,可能有前行的時候,“趨”就是快步向前。《弟子規》上講,“進必趨,退必遲。”
3.這裡的“翼如也”,《朱熹集注》解釋為:“張拱端好,如鳥舒翼。”就是拱著手,衣服端起,快速行進的狀態,就像那個鳥展翅滑翔的那種感覺,非常地莊重飄逸,非常地莊重莊嚴,真是“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4.從這裡可以感受到孔老夫子的威儀,展現了國家的形象和氣魄。
(二) 趨賓退,必覆命,曰:“賓不顧矣。”
1.就是到迎賓儀式完成了,送客之後,孔子必定會回到自己的君主那裡,向君主回報,說:“賓客已經走了,不再回頭了。”
2.正如《弟子規》上面說:“出必告,反必面”。在家裡,對父母是如此;你到外面做事,為政,對待領導也一樣。乃至於你為政到很高的位置,就像孔子參與國禮,直接為國君服務了,君臣之間他也是有一個“反必面”。
3.覆命,是為了讓國君放心,不再為此事牽掛。
4.這些《弟子規》裡的行為要求,其實都是出自于《周禮》。
(三)為何要回報說:“賓客不再回來了。”?
1.孔子覆命國君的時侯,這個表達方式也很特別,他說:“賓不顧矣。”
2.一般來講,我們送完賓客,通常地回復可能就是“客人已經走了。”但是他沒說客人已經走了,卻說賓客不再回來了。為什麼這樣回答呢?
3.看起來意思差不多,其實仔細去體會,你會發現別有意涵。我們可以想想,一般情況其實我們很難確定客人是不是不再回頭了。
4.想想我們現在出個門,常常到了樓下,會發現忘記什麼東西帶了,或者什麼事情沒有交待好,要麼折返回去,要麼打個電話交待一下。況且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那個時代送別國君這麼隆重的禮儀,當時呢車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諸侯國之間的距離呢,少則要走好幾天,多則要幾個月。
5.孔子他能決斷地回復君命說:“對方不再回來了。”絕對不是隨口之言,他一定是做了周到細緻的安排之後,才能對國君作如此的回復。
6.可見呢,孔子對於國君託付的這個使命是何其的莊重恭敬,從前期的準備到正行的嚴謹,到圓滿的善後,都認真到了細緻入微的程度,真正是做到了“事君盡禮,事君以忠”。
7.所以孔子也慨歎:“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就是孔子有的時候做得很到位,但是別人呢,會以為他是獻媚討好國君。
(四)反觀自身的行事作風
1.其實國君遇到這樣一個臣子,或者領導遇到這樣一位下屬,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想想我們又何嘗不期待出現這樣的一位下屬呢?可是我們常常是雙重標準,我們既期待出現這樣一位謙卑恭敬的下屬,可是很奇怪的是,當我們處於下位的時候,我們卻又偏偏不願意做這樣的下屬。
2.我們平時完成一項工作任務之後,可能也會向領導去回覆報告。學習本章的時候,我也回顧了一下,自己曾經回復領導的狀態,發現要麼是不太能做到及時回覆;即使有時候能回覆呢,也不能做到非常地重視,或者非常認真細緻地做好善後,多數是草草地彙報了事。
3.如果某一項工作感覺自己完成得非常不錯的時候呢,則可能會重重地彙報一下,但是檢查自己的動機會發現,其實是有一點表功,或者邀功的心態。希望得到領導的認可啊,甚至更明確地希望得到領導的獎勵。
(五)若學夫子凡事恭敬,將會事半功倍
1.很多人也許會覺得孔子是聖人,自然能做到事事依禮而行;而我們是普通人,很難做到,況且現在人講究效率,做事不需要那麼較真。
2.這裡我想到我尊敬的一位老師,他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他對待任何一件事情,就像孔老夫子一樣,他真的是可以做到認真到細微的程度,別人認為不可能做的事情,他樣樣都能做成功。
3.他就是示範給我們這些學生和弟子看,真的有人可以把一件事做到敬的程度,恭敬的程度,而且這樣做結果並不壞,並不會影響效率,反而常常是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結攝
到這裡,本章全部的意涵我們基本清楚了。
1.這一章講的是孔子接受魯國國君的認命,擔任擯職,代表國君接待貴賓的某一次經歷。
2.非常難得的是,孔門弟子,非常完整且細緻地再現了從前到後的整個過程。從接待前,孔子接到召令時的神色變化,步履變化;到接待進行時,端莊恭敬的狀態;再到接待任務完成以後,令國君無所掛礙的覆命。孔子的神態、步履、著裝、身形,真是栩栩在現,恭敬又不失飄逸,細緻又不失從容大方。
3.正如《中庸》裡講:“喜怒哀樂之未發,發而皆中節。”展現了聖人氣象,無限地仰望。本章真的是很值得我們反覆地去揣摩學習。
4.正如朱熹《集注》引用尹氏的評價,說:“盛德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學者欲潛心於聖人,宜於此求焉。”
<白話>
(賓客來了),快步向前,端正虔恭像鳥張著翅膀的樣子。賓客走了,必回報國君:「賓客走了不再回頭了。」
<文義>
1. 趨進:趨走疾速、快步向前。
2. 翼如:如鳥舒翼。雖然趨走疾速,但身體端直恭敬,所以說「翼如」。
3. 賓不顧:賓客不回頭了。
<思惟提綱>
1. 孔子迎向賓客的威儀為何?
2. 當賓客離開後,夫子會做什麼?
3. 夫子迎向賓客的“趨進”、夫子在賓退的“必覆命”,正呼應《弟子規》的哪個教誡?
4. 夫子在賓退之後,為何不說“客人已經走了”,卻要說“客人不再回來了”?
5. 從本章夫子擔任擯職的行儀,展現“事君盡禮,事君以忠”的聖人氣象!仰望之餘,我們是不是應當反躬自省,反覆地揣摩學習之?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弟子規.出則弟》:「進必趨,退必遲。」
2. 朱熹《四書集注.論語》:「趨進,翼如也。『疾趨而進,張拱端好,如鳥舒翼。』」
3.《弟子規.入則孝》:「出必告,反必面。」
4.《論語.八佾.18》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5.《論語.八佾.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
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6.《中庸.第一章》:「喜怒哀樂之未發,發而皆中節。」
7. 朱熹《四書集注.論語》:「盛德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學者欲潛心
於聖人,宜於此求焉。」
二、重點摘記
(原文)
趨進,翼如也。賓退,必覆命,曰:「賓不顧矣。」
(一) 趨進,翼如也。
1.趨進,翼如也。這一句是承接前一句“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還是在講孔子作為擯官,在正式接待中表現出來的狀態。
2.在傳辭的時候,可能有前行的時候,“趨”就是快步向前。《弟子規》上講,“進必趨,退必遲。”
3.這裡的“翼如也”,《朱熹集注》解釋為:“張拱端好,如鳥舒翼。”就是拱著手,衣服端起,快速行進的狀態,就像那個鳥展翅滑翔的那種感覺,非常地莊重飄逸,非常地莊重莊嚴,真是“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4.從這裡可以感受到孔老夫子的威儀,展現了國家的形象和氣魄。
(二) 趨賓退,必覆命,曰:“賓不顧矣。”
1.就是到迎賓儀式完成了,送客之後,孔子必定會回到自己的君主那裡,向君主回報,說:“賓客已經走了,不再回頭了。”
2.正如《弟子規》上面說:“出必告,反必面”。在家裡,對父母是如此;你到外面做事,為政,對待領導也一樣。乃至於你為政到很高的位置,就像孔子參與國禮,直接為國君服務了,君臣之間他也是有一個“反必面”。
3.覆命,是為了讓國君放心,不再為此事牽掛。
4.這些《弟子規》裡的行為要求,其實都是出自于《周禮》。
(三)為何要回報說:“賓客不再回來了。”?
1.孔子覆命國君的時侯,這個表達方式也很特別,他說:“賓不顧矣。”
2.一般來講,我們送完賓客,通常地回復可能就是“客人已經走了。”但是他沒說客人已經走了,卻說賓客不再回來了。為什麼這樣回答呢?
3.看起來意思差不多,其實仔細去體會,你會發現別有意涵。我們可以想想,一般情況其實我們很難確定客人是不是不再回頭了。
4.想想我們現在出個門,常常到了樓下,會發現忘記什麼東西帶了,或者什麼事情沒有交待好,要麼折返回去,要麼打個電話交待一下。況且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那個時代送別國君這麼隆重的禮儀,當時呢車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諸侯國之間的距離呢,少則要走好幾天,多則要幾個月。
5.孔子他能決斷地回復君命說:“對方不再回來了。”絕對不是隨口之言,他一定是做了周到細緻的安排之後,才能對國君作如此的回復。
6.可見呢,孔子對於國君託付的這個使命是何其的莊重恭敬,從前期的準備到正行的嚴謹,到圓滿的善後,都認真到了細緻入微的程度,真正是做到了“事君盡禮,事君以忠”。
7.所以孔子也慨歎:“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就是孔子有的時候做得很到位,但是別人呢,會以為他是獻媚討好國君。
(四)反觀自身的行事作風
1.其實國君遇到這樣一個臣子,或者領導遇到這樣一位下屬,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想想我們又何嘗不期待出現這樣的一位下屬呢?可是我們常常是雙重標準,我們既期待出現這樣一位謙卑恭敬的下屬,可是很奇怪的是,當我們處於下位的時候,我們卻又偏偏不願意做這樣的下屬。
2.我們平時完成一項工作任務之後,可能也會向領導去回覆報告。學習本章的時候,我也回顧了一下,自己曾經回復領導的狀態,發現要麼是不太能做到及時回覆;即使有時候能回覆呢,也不能做到非常地重視,或者非常認真細緻地做好善後,多數是草草地彙報了事。
3.如果某一項工作感覺自己完成得非常不錯的時候呢,則可能會重重地彙報一下,但是檢查自己的動機會發現,其實是有一點表功,或者邀功的心態。希望得到領導的認可啊,甚至更明確地希望得到領導的獎勵。
(五)若學夫子凡事恭敬,將會事半功倍
1.很多人也許會覺得孔子是聖人,自然能做到事事依禮而行;而我們是普通人,很難做到,況且現在人講究效率,做事不需要那麼較真。
2.這裡我想到我尊敬的一位老師,他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他對待任何一件事情,就像孔老夫子一樣,他真的是可以做到認真到細微的程度,別人認為不可能做的事情,他樣樣都能做成功。
3.他就是示範給我們這些學生和弟子看,真的有人可以把一件事做到敬的程度,恭敬的程度,而且這樣做結果並不壞,並不會影響效率,反而常常是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結攝
到這裡,本章全部的意涵我們基本清楚了。
1.這一章講的是孔子接受魯國國君的認命,擔任擯職,代表國君接待貴賓的某一次經歷。
2.非常難得的是,孔門弟子,非常完整且細緻地再現了從前到後的整個過程。從接待前,孔子接到召令時的神色變化,步履變化;到接待進行時,端莊恭敬的狀態;再到接待任務完成以後,令國君無所掛礙的覆命。孔子的神態、步履、著裝、身形,真是栩栩在現,恭敬又不失飄逸,細緻又不失從容大方。
3.正如《中庸》裡講:“喜怒哀樂之未發,發而皆中節。”展現了聖人氣象,無限地仰望。本章真的是很值得我們反覆地去揣摩學習。
4.正如朱熹《集注》引用尹氏的評價,說:“盛德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學者欲潛心於聖人,宜於此求焉。”
論語 鄉黨第十 第3章-1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
國君召孔子去接待賓客 ,孔子臉色立即莊重起來 , 腳步也快起來,他向站在一起的人作揖, 手向左、向右作揖 ,衣服前後擺動 , 整齊不亂,非常有威儀。
<文義>
1.君:魯國的國君
2.召使擯:擯,擯相。代表國家接待外賓的禮儀官,外交官。
3.色勃如也:色,臉色。勃如也,變得莊重肅靜,精神煥發之意。
4.足躩如也:足,腳步。躩,快速。接到召令,非常迅速前往覆命。
5.揖所與立: 作揖,拱手作禮。所與立,《集注》裡講同為擯者,和孔子站在一起接待賓客的禮儀官。
6:衣前後:拱手作揖時,衣服前仰後俯,前俯後仰,拉動起來。
7.襜如也:形容衣服飄動但不亂的樣子,非常有威儀。
<思惟提綱>
1. 「君召使擯」,孔子老師為什麼有機會,代表國家接待外賓?
2. 當孔子被國君派任「擯相」時,呈現什麼樣態?
3.孔子擔任「擯相」,是怎樣接待外國賓客呢?
4.從本章孔子接待外賓的行儀,我們學到什麼呢?
5.反思我們面對任務或工作,我們的心態是怎樣的呢?
(一)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弟子規.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2.《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3.《大學.釋誠意.6》: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 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
二、重點摘記
原文: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
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覆命,曰:「賓不顧矣。」
(一)本章主旨
本章講的是孔子被任命接待外賓時的行為與神態。
(二)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今天學習本章的前兩句。先看第一句: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1.君是魯國的國君,召使擯,擯就是擯相,是指代表國家接待外國的國賓的禮儀官,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外交官。
2.《史記•孔子世家》裡面記載孔子自小就好學禮,小時候玩的玩具就是禮器,做的遊戲就是模仿祭祀的禮儀。孔子成年以後,也是以知禮而聞名,所以國君就任命他來接待外國的貴賓,那這樣一個職務,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
3.孔子接受國君任命時候是什麼樣的狀態呢?
(1)色勃如也,色是臉色,勃如是變得莊重肅靜,還有一種解釋說,勃如,有精神煥發之意。
(2)足躩如也,足是腳步,躩是指快速,快速地走。就是說孔子接到召令,非常迅速地前往覆命。就像《弟子規》上說:父母呼,應勿緩。現在是君主召喚,自然也要應勿緩。
(3)從孔子臉色到步履狀態的變化,能感受到孔子在接到君主召令的時候,馬上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莊嚴的感覺,還有一種躍躍欲試,期待馬上為國效力的一種心態。
4.孔子的行儀是經典的寫照
(1)正如〈述而篇〉裡面講,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聖人真的是不自誇,這裡我們就能體會到那種“用之則行”的狀態,孔子把經典裡的德行真實地演繹在我們面前,聖人的行誼不由得不讓後人敬仰。
(2)經典裡有一句:莫覺如擔,視為莊嚴。應該可以作為孔子承事國君的那種真實的狀態寫照,他不僅有盡心的忠誠,而且有成事的氣魄。這裡我還想到我們人民解放軍有一句響亮的號召,叫做: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非常有氣魄,非常有力量的感覺。
(三)反觀自我,面對任務,我們的心態是怎樣的?
1.我們平時多數人,可能不太有機會承擔這樣如此高級別的使命或者任務,但是類似的被任命的狀態還是經常有的,我們會經常面對領導給我們佈置任務或者安排工作,那我們那個時候的心態是怎樣的呢?
(1) 馬上生起責任感呢?和想要擔當的感覺呢?
(2)在內心裡面會發生很多小小的嘀咕呢?
2.我們平時可能很期待被領導重視,很期待得到某一個重要的位置,可是當我們真的處在位置上的時候,我們又是怎麼做的呢?
(1)可能常常會瞻前顧後,甚至思慮重重。當然思慮的不一定是如何去擔當,如何做得更好,常常會是自己的名利得失。
(2)我檢查自己以往面對上司交辦任務時發現,領導交辦我一件事情,我如果覺得很有把握的時候,就會起一種傲慢心,“你看領導很器重我呀,我還是不錯的,這件事情我可以做好,用我就對了。
(3)有時候感覺這件事情是很苦啊,或者是有負擔的時候,就會在內心裡面馬上生起一種抱怨,而且會想辦法推託,發現沒有辦法推託了,才會心不甘情不願地去面對。
(4)有的時候,會好好算計一翻,我做了這個事情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啊。有的時候會想,我做這件事情別人會怎麼看啊,反正有種種不如理的狀態。
3.拿自己這種臨事受命的心態,再對照孔子的行誼,真的是非常地慚愧。
(四)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
1.這裡是講孔子接受了使命,開始去接待外國的賓客。夫子那個時代,外國的國君來訪,是怎樣接待的呢?
2.我們現在經常電視裡看到這種國賓禮儀的往來,但是對那個時代不太熟悉。鐘茂森博士的《論語講記》裡面記載了周禮中兩君相見的禮儀,
(1)賓主雙方都會有陪同的人員、大臣,賓主都是國君,都配有副使,主方這邊的副使叫做擯,賓客那方的副使稱為介,是介紹的介。
(2)雙方副使,都至少有三名以上,分為上、中、下,並排相對而立,兩國國君的交流,需要通過兩國的副使依次地傳話來實現,這個稱為傳辭,措辭的辭,傳遞的傳。
3.這裡講:“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這個揖就是作揖,孔子在傳辭的時候,他要向兩邊的人都要拱手作禮,所與立,《集注》裡面講同為擯者,就是同樣作為擯職的人,是指和孔子站在一起接待賓客的禮儀官。4.衣前後,襜如也。”就是拱手作揖的時候,這個衣服前後擺動,前仰後俯,前俯後仰,那個時候衣服會隨著拉動起來。
5.“襜如也”什麼意思呢,是形容那個衣服飄動但是不亂的樣子,非常地有威儀。這一句看上去是在說孔子左右作揖,前後行禮的時候衣服都能保持整齊,絲毫不亂。
(五) 從孔子接待外賓的行儀,我們學到什麼?
從這樣的細節的描述當中,我們能看到什麼、又能學到什麼呢?
1.首先,我們能看到的是孔子的莊重和恭敬,我們還可以看到孔子內心的從容,其實我們真正看到的是聖人的氣象。聖人氣象是什麼呢?“誠于中,形於外”,之所以在國禮接待時呈現出完美的細節,一定是緣于孔子內心至誠的恭敬,因為有恭敬,所以一定就有細緻周密的前期準備。
2.講到細節到位這件事情,其實我們平時不大能做得到,我們也明白,細節決定成敗,可是臨事的時候,還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常常手忙腳亂,甚至會因小失大。
3.臨場呈現的細節呢,它是果,果實的果;造成這個果的因呢,在平時,在我們平時點滴修為的累積。
4.我們對於平常的小事呢?往往會因為不重視,忽略細節,出點小差錯呢,作一些補救就可以了,不會太去較真,還美其名曰:不拘小節。
5.長此以往,就會養成一種輕忽的習性,當我們真正遇到重大事件的時候呢,想重視了就是重視不起來,即使做了很認真的準備,可是臨場你會發現還是會出種種的差錯,瞻前不顧後。
6.生活實例
(1)比如說:主持很重要的會議的時候,會議快開始了,發現桌位牌上重要領導和賓客的名字寫錯了,於是手忙腳亂趕快補救,等領導、重要領導都就位了,會議開始了,開始發言了,發現話筒聲音不響了,再換一個還不響,搞得全場都很尷尬。
(2)有一次,我參加過這樣一次婚禮,婚禮非常的隆重,然後新人家庭可能花費了巨大的精力、財力、物力,會場佈置的金碧輝煌、高朋滿座,還邀請了知名的主持人擔任婚禮司儀,還有嘉賓演出,反正是非常的隆重,非常的莊嚴。可是當婚禮進行的時候呢,新郎卻因為臺階安排的不合理,不小心摔了一大跤,當場出醜了。好在主持人非常地機敏,找了一個很好的,很吉祥的說詞,挽回一些場面。
7.檢查我們自己的狀態,就更讓我們對聖人這種高遠的境界發起仰慕,甚至是效學之心。
(六)總結
1.結合《鄉黨篇》的前二章,我們看到聖人的境界,他不是高高在上的,他對人是極其謙遜恭卑的,對事情又是極其莊重嚴謹的,君子不重則不威,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這些文字在聖人那裡,它不是文字,這是他們證得的仁德之體。
2.我們真的應該慶幸,生在這樣一個有文化傳承的國度,慶幸趕上了文化復興的好時代,珍惜我們眼前可以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機緣,從現在開始努力,從點滴開始學起,相信我們未來的人生還是大有希望的。
國君召孔子去接待賓客 ,孔子臉色立即莊重起來 , 腳步也快起來,他向站在一起的人作揖, 手向左、向右作揖 ,衣服前後擺動 , 整齊不亂,非常有威儀。
<文義>
1.君:魯國的國君
2.召使擯:擯,擯相。代表國家接待外賓的禮儀官,外交官。
3.色勃如也:色,臉色。勃如也,變得莊重肅靜,精神煥發之意。
4.足躩如也:足,腳步。躩,快速。接到召令,非常迅速前往覆命。
5.揖所與立: 作揖,拱手作禮。所與立,《集注》裡講同為擯者,和孔子站在一起接待賓客的禮儀官。
6:衣前後:拱手作揖時,衣服前仰後俯,前俯後仰,拉動起來。
7.襜如也:形容衣服飄動但不亂的樣子,非常有威儀。
<思惟提綱>
1. 「君召使擯」,孔子老師為什麼有機會,代表國家接待外賓?
2. 當孔子被國君派任「擯相」時,呈現什麼樣態?
3.孔子擔任「擯相」,是怎樣接待外國賓客呢?
4.從本章孔子接待外賓的行儀,我們學到什麼呢?
5.反思我們面對任務或工作,我們的心態是怎樣的呢?
(一)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弟子規.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2.《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3.《大學.釋誠意.6》: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 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
二、重點摘記
原文: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
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覆命,曰:「賓不顧矣。」
(一)本章主旨
本章講的是孔子被任命接待外賓時的行為與神態。
(二)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今天學習本章的前兩句。先看第一句: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1.君是魯國的國君,召使擯,擯就是擯相,是指代表國家接待外國的國賓的禮儀官,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外交官。
2.《史記•孔子世家》裡面記載孔子自小就好學禮,小時候玩的玩具就是禮器,做的遊戲就是模仿祭祀的禮儀。孔子成年以後,也是以知禮而聞名,所以國君就任命他來接待外國的貴賓,那這樣一個職務,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
3.孔子接受國君任命時候是什麼樣的狀態呢?
(1)色勃如也,色是臉色,勃如是變得莊重肅靜,還有一種解釋說,勃如,有精神煥發之意。
(2)足躩如也,足是腳步,躩是指快速,快速地走。就是說孔子接到召令,非常迅速地前往覆命。就像《弟子規》上說:父母呼,應勿緩。現在是君主召喚,自然也要應勿緩。
(3)從孔子臉色到步履狀態的變化,能感受到孔子在接到君主召令的時候,馬上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莊嚴的感覺,還有一種躍躍欲試,期待馬上為國效力的一種心態。
4.孔子的行儀是經典的寫照
(1)正如〈述而篇〉裡面講,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聖人真的是不自誇,這裡我們就能體會到那種“用之則行”的狀態,孔子把經典裡的德行真實地演繹在我們面前,聖人的行誼不由得不讓後人敬仰。
(2)經典裡有一句:莫覺如擔,視為莊嚴。應該可以作為孔子承事國君的那種真實的狀態寫照,他不僅有盡心的忠誠,而且有成事的氣魄。這裡我還想到我們人民解放軍有一句響亮的號召,叫做: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非常有氣魄,非常有力量的感覺。
(三)反觀自我,面對任務,我們的心態是怎樣的?
1.我們平時多數人,可能不太有機會承擔這樣如此高級別的使命或者任務,但是類似的被任命的狀態還是經常有的,我們會經常面對領導給我們佈置任務或者安排工作,那我們那個時候的心態是怎樣的呢?
(1) 馬上生起責任感呢?和想要擔當的感覺呢?
(2)在內心裡面會發生很多小小的嘀咕呢?
2.我們平時可能很期待被領導重視,很期待得到某一個重要的位置,可是當我們真的處在位置上的時候,我們又是怎麼做的呢?
(1)可能常常會瞻前顧後,甚至思慮重重。當然思慮的不一定是如何去擔當,如何做得更好,常常會是自己的名利得失。
(2)我檢查自己以往面對上司交辦任務時發現,領導交辦我一件事情,我如果覺得很有把握的時候,就會起一種傲慢心,“你看領導很器重我呀,我還是不錯的,這件事情我可以做好,用我就對了。
(3)有時候感覺這件事情是很苦啊,或者是有負擔的時候,就會在內心裡面馬上生起一種抱怨,而且會想辦法推託,發現沒有辦法推託了,才會心不甘情不願地去面對。
(4)有的時候,會好好算計一翻,我做了這個事情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啊。有的時候會想,我做這件事情別人會怎麼看啊,反正有種種不如理的狀態。
3.拿自己這種臨事受命的心態,再對照孔子的行誼,真的是非常地慚愧。
(四)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
1.這裡是講孔子接受了使命,開始去接待外國的賓客。夫子那個時代,外國的國君來訪,是怎樣接待的呢?
2.我們現在經常電視裡看到這種國賓禮儀的往來,但是對那個時代不太熟悉。鐘茂森博士的《論語講記》裡面記載了周禮中兩君相見的禮儀,
(1)賓主雙方都會有陪同的人員、大臣,賓主都是國君,都配有副使,主方這邊的副使叫做擯,賓客那方的副使稱為介,是介紹的介。
(2)雙方副使,都至少有三名以上,分為上、中、下,並排相對而立,兩國國君的交流,需要通過兩國的副使依次地傳話來實現,這個稱為傳辭,措辭的辭,傳遞的傳。
3.這裡講:“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這個揖就是作揖,孔子在傳辭的時候,他要向兩邊的人都要拱手作禮,所與立,《集注》裡面講同為擯者,就是同樣作為擯職的人,是指和孔子站在一起接待賓客的禮儀官。4.衣前後,襜如也。”就是拱手作揖的時候,這個衣服前後擺動,前仰後俯,前俯後仰,那個時候衣服會隨著拉動起來。
5.“襜如也”什麼意思呢,是形容那個衣服飄動但是不亂的樣子,非常地有威儀。這一句看上去是在說孔子左右作揖,前後行禮的時候衣服都能保持整齊,絲毫不亂。
(五) 從孔子接待外賓的行儀,我們學到什麼?
從這樣的細節的描述當中,我們能看到什麼、又能學到什麼呢?
1.首先,我們能看到的是孔子的莊重和恭敬,我們還可以看到孔子內心的從容,其實我們真正看到的是聖人的氣象。聖人氣象是什麼呢?“誠于中,形於外”,之所以在國禮接待時呈現出完美的細節,一定是緣于孔子內心至誠的恭敬,因為有恭敬,所以一定就有細緻周密的前期準備。
2.講到細節到位這件事情,其實我們平時不大能做得到,我們也明白,細節決定成敗,可是臨事的時候,還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常常手忙腳亂,甚至會因小失大。
3.臨場呈現的細節呢,它是果,果實的果;造成這個果的因呢,在平時,在我們平時點滴修為的累積。
4.我們對於平常的小事呢?往往會因為不重視,忽略細節,出點小差錯呢,作一些補救就可以了,不會太去較真,還美其名曰:不拘小節。
5.長此以往,就會養成一種輕忽的習性,當我們真正遇到重大事件的時候呢,想重視了就是重視不起來,即使做了很認真的準備,可是臨場你會發現還是會出種種的差錯,瞻前不顧後。
6.生活實例
(1)比如說:主持很重要的會議的時候,會議快開始了,發現桌位牌上重要領導和賓客的名字寫錯了,於是手忙腳亂趕快補救,等領導、重要領導都就位了,會議開始了,開始發言了,發現話筒聲音不響了,再換一個還不響,搞得全場都很尷尬。
(2)有一次,我參加過這樣一次婚禮,婚禮非常的隆重,然後新人家庭可能花費了巨大的精力、財力、物力,會場佈置的金碧輝煌、高朋滿座,還邀請了知名的主持人擔任婚禮司儀,還有嘉賓演出,反正是非常的隆重,非常的莊嚴。可是當婚禮進行的時候呢,新郎卻因為臺階安排的不合理,不小心摔了一大跤,當場出醜了。好在主持人非常地機敏,找了一個很好的,很吉祥的說詞,挽回一些場面。
7.檢查我們自己的狀態,就更讓我們對聖人這種高遠的境界發起仰慕,甚至是效學之心。
(六)總結
1.結合《鄉黨篇》的前二章,我們看到聖人的境界,他不是高高在上的,他對人是極其謙遜恭卑的,對事情又是極其莊重嚴謹的,君子不重則不威,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這些文字在聖人那裡,它不是文字,這是他們證得的仁德之體。
2.我們真的應該慶幸,生在這樣一個有文化傳承的國度,慶幸趕上了文化復興的好時代,珍惜我們眼前可以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機緣,從現在開始努力,從點滴開始學起,相信我們未來的人生還是大有希望的。
論語 鄉黨第十 第2章-2
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白話>
孔子跟國君的互動是必恭必敬且內心戒慎恐懼的狀態,
但又威儀中適,不緊張,也不弛懈。
<文義>
1.君在:視朝也。
2.踧踖:恭敬之貌。
3.與與:威儀中適之貌。
<思惟提綱>
1.孔子和國君及同僚的互動,展現出來的言行、容貌,有什麼不同?
2.〈學而˙15〉子貢跟孔子在互動請教的時候,夫子如何在互動中幫助弟子提升呢?
3.試著在論語其他篇章中〜觀察孔子和不同身份地位者的互動原則。
4.也試著在生活中〜觀察自己和不同身份地位者的互動狀態,
還有要如何在互動中幫助自己提升?
在互動之中關心別人、彼此饒益呢?
<義理解釋> 5分15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二. 重點摘記
《論語•鄉黨第十》第二章(2)講師: 蔡忠道老師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一) 孔子跟國君互動的行誼
後面這個部分,就是國君正式早朝了,國君到了,那孔子跟國君的互動是“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1. 踧踖如也
“踧踖如也”,就是一種恭敬不甯,安寧的寧。
這個恭敬,我們應該很容易理解;這個不寧,我覺得應該要從“戒慎恐懼”這個角度去理解,並不是心有所虧欠的不寧,或者有所求的不寧,而是在恭敬之餘,或者恭敬的同時,內心的狀態是一種戒慎恐懼的一種狀態,所以叫“踧踖如也”。
2. 與與如也
“與與如也”,恭敬不寧也很容易引發變成一種卑懦屈膝,一種諂媚阿諛,所以緊接著是“與與如也”。就是表現出來的行為是非常威儀而中適的;就是行誼過程中,互動的過程中是非常的合宜的,得體的,是沒有過與不及的,所以叫“與與如也”。就是非常從容,不緊張,可是也不放縱懈怠,這個是跟國君的一個互動。
(二) 孔子在朝廷與人互動都呈現關顧對方的仁心
1.這一章,看起來是孔子上朝的過程中,在國君未到的時候跟同僚的互動,以及國君到的時候,跟國君之間的互動,那因為關顧的對象不一樣,所以表現的方式,展現出來的言行、容貌,也就有所不同。
2.這個有所不同呢,我們可以跟孔子前面所謂的“溫、良、恭、儉、讓”來相互的參酌。基本上,孔子在與人對待的時候,其實都是表現出一種
溫和謙恭、節制謙讓的一種行誼。
3.另外,孔子提倡仁德,仁其實就是代人著想,所以就會從對方的角度來選擇彼此互動的最佳狀態,那當然也相互對待、觀待彼此的身份地位。
4.比如說,跟國君互動的時候,其實就是恭敬為主;(踧踖如也)
跟上大夫互動的時候呢,就是一種和樂勸勉;(誾誾如也)
跟下大夫互動的時候呢,就是一種正直的一種狀態。(侃侃如也)
所以這個狀態背後,其實是有一種關顧對方的一種仁心。
(三) 從〈學而˙15〉看到夫子與人互動中,關顧他人的心
1.前面我們也學過子貢跟孔子在互動請教的時候,曾經提到:“貧而無諂, 富而無驕,何如?”那孔子希望子貢不要只是停留在“貧而無諂,富而
無驕”,應該進一步提升到“貧而樂,富而好禮”。
2.這一個貧富,其實就是身份、地位的不同,也可以這樣子去解釋,就是“不如人”跟“比別人稍微好一點”這樣的狀態。不如人就是貧,比別人稍微好一點就是富。
3.比別人不如的時候,我們容易陷入諂媚;比別人好的時候,我們容易陷於傲慢驕縱。孔子對我們的提點呢〜是不如別人,能夠有一種和樂;比別人好呢,就應該以禮對待。
4.所以在這一章裡面,孔子對待同僚其實主要是和樂正直,對待國君主要是恭敬。跟這些相關的篇章的內涵,也可以相互的發明。
這個是我們在學習〈鄉黨〉第二則的時候,可以關顧的一些重點。
(四)結語
當然,孔子在外在的行為背後,其實有一種合宜的抉擇,有一種希望在互動之中彼此饒益,得以表現的一種教養,以及時時關心別人的一種心態。這個部分,我們在學習〈鄉黨篇〉的時候也可以特別深刻地去體會。
<白話>
孔子跟國君的互動是必恭必敬且內心戒慎恐懼的狀態,
但又威儀中適,不緊張,也不弛懈。
<文義>
1.君在:視朝也。
2.踧踖:恭敬之貌。
3.與與:威儀中適之貌。
<思惟提綱>
1.孔子和國君及同僚的互動,展現出來的言行、容貌,有什麼不同?
2.〈學而˙15〉子貢跟孔子在互動請教的時候,夫子如何在互動中幫助弟子提升呢?
3.試著在論語其他篇章中〜觀察孔子和不同身份地位者的互動原則。
4.也試著在生活中〜觀察自己和不同身份地位者的互動狀態,
還有要如何在互動中幫助自己提升?
在互動之中關心別人、彼此饒益呢?
<義理解釋> 5分15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二. 重點摘記
《論語•鄉黨第十》第二章(2)講師: 蔡忠道老師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一) 孔子跟國君互動的行誼
後面這個部分,就是國君正式早朝了,國君到了,那孔子跟國君的互動是“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1. 踧踖如也
“踧踖如也”,就是一種恭敬不甯,安寧的寧。
這個恭敬,我們應該很容易理解;這個不寧,我覺得應該要從“戒慎恐懼”這個角度去理解,並不是心有所虧欠的不寧,或者有所求的不寧,而是在恭敬之餘,或者恭敬的同時,內心的狀態是一種戒慎恐懼的一種狀態,所以叫“踧踖如也”。
2. 與與如也
“與與如也”,恭敬不寧也很容易引發變成一種卑懦屈膝,一種諂媚阿諛,所以緊接著是“與與如也”。就是表現出來的行為是非常威儀而中適的;就是行誼過程中,互動的過程中是非常的合宜的,得體的,是沒有過與不及的,所以叫“與與如也”。就是非常從容,不緊張,可是也不放縱懈怠,這個是跟國君的一個互動。
(二) 孔子在朝廷與人互動都呈現關顧對方的仁心
1.這一章,看起來是孔子上朝的過程中,在國君未到的時候跟同僚的互動,以及國君到的時候,跟國君之間的互動,那因為關顧的對象不一樣,所以表現的方式,展現出來的言行、容貌,也就有所不同。
2.這個有所不同呢,我們可以跟孔子前面所謂的“溫、良、恭、儉、讓”來相互的參酌。基本上,孔子在與人對待的時候,其實都是表現出一種
溫和謙恭、節制謙讓的一種行誼。
3.另外,孔子提倡仁德,仁其實就是代人著想,所以就會從對方的角度來選擇彼此互動的最佳狀態,那當然也相互對待、觀待彼此的身份地位。
4.比如說,跟國君互動的時候,其實就是恭敬為主;(踧踖如也)
跟上大夫互動的時候呢,就是一種和樂勸勉;(誾誾如也)
跟下大夫互動的時候呢,就是一種正直的一種狀態。(侃侃如也)
所以這個狀態背後,其實是有一種關顧對方的一種仁心。
(三) 從〈學而˙15〉看到夫子與人互動中,關顧他人的心
1.前面我們也學過子貢跟孔子在互動請教的時候,曾經提到:“貧而無諂, 富而無驕,何如?”那孔子希望子貢不要只是停留在“貧而無諂,富而
無驕”,應該進一步提升到“貧而樂,富而好禮”。
2.這一個貧富,其實就是身份、地位的不同,也可以這樣子去解釋,就是“不如人”跟“比別人稍微好一點”這樣的狀態。不如人就是貧,比別人稍微好一點就是富。
3.比別人不如的時候,我們容易陷入諂媚;比別人好的時候,我們容易陷於傲慢驕縱。孔子對我們的提點呢〜是不如別人,能夠有一種和樂;比別人好呢,就應該以禮對待。
4.所以在這一章裡面,孔子對待同僚其實主要是和樂正直,對待國君主要是恭敬。跟這些相關的篇章的內涵,也可以相互的發明。
這個是我們在學習〈鄉黨〉第二則的時候,可以關顧的一些重點。
(四)結語
當然,孔子在外在的行為背後,其實有一種合宜的抉擇,有一種希望在互動之中彼此饒益,得以表現的一種教養,以及時時關心別人的一種心態。這個部分,我們在學習〈鄉黨篇〉的時候也可以特別深刻地去體會。
論語 鄉黨第十 第2章-1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白話>
孔子在朝廷上,和下大夫談話,態度剛直;和上大夫談話,是中正適度而有諍辨。
<文義>
1.朝:上朝時,在朝廷。
2.下大夫、上大夫:官名。魯君下有卿、大夫、士。卿與大夫皆統稱為大夫;分言之,則卿為上大夫,其餘皆為下大夫。魯之上大夫:季氏、叔孫、孟孫。
3.本章孔子在魯國為官,是在”卿”之下的大夫。此處的下大夫是指與孔子平行的官或較其下級的官。
4.侃侃如也:「侃侃」,剛直。「如也」,樣子。
5.誾誾:中正之貌。集注說,和悅而諍。
<思惟提綱>
1. 孔子為官時,在朝廷對上跟對下,如何互動?互動中,把握什麼原則?
2. 孔子對下的言談是「侃侃如也」,為何?
3. 我們跟地位比較低的人互動,要避免哪兩種狀態?如何避免?
4. 孔子對上的言談是「誾誾如也」,為何?
5. 我們跟地位比較高的人互動,要避免什麼心態? 如何避免?
<義理解釋> 講師 : 蔡忠道 / 5'55"
二、重點摘要
原文: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一)孔子在朝廷對上對下的互動中,把握的原則
1.這一則,主要是記錄孔子在朝廷為官的時候,在國君尚未上朝前,跟下大夫還有上大夫的互動;以及國君上朝的時候,跟國君的互動。
2. 這裡,有兩種不同的情境,這個情境是一種連續的情境。
3. 也就是在朝為官的孔子(孔子在魯國當過大司寇),上朝與國君議政,在國君尚未視朝的時候,跟同僚的互動,以及國君上朝之後,跟國君的互動。
4. 所以這裡是包括了對上以及對下。在國君尚未上朝前,跟下大夫跟上大夫,其實也是對下跟對上。
5. 所以這兩層裡面,都包涵了孔子對於對上跟對下之間,在互動的時候的一種原則的把握,尤其是相互言談之中,怎麼樣讓彼此能夠非常的和樂,而且有一種合宜的表現。
(二)本章注釋
1.“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1)“侃侃如也”,據《說文解字》的解釋,就是一種剛直的樣子。
(2)這一章裡面,都什麼什麼的“如也”,什麼什麼“如也”,就是什麼什麼
的樣子。
(3)孔子在國君還未視朝前,跟下大夫在言談之間互動的時候,表現出一種剛
直的樣子。
2. 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1)跟上大夫,就地位比較高的這個大夫,是“誾誾如也”。
(2)“誾誾如也”,據《注解》,就是“和悅而諍”,“諍”就是“諍言”
,言字邊一個爭。
(3)“訚訚如也”也就是說表達的方式以及言談的氣氛,其實非常的和樂,非
常非常的和樂。
(4)在和樂之中呢,也希望在言談之中,也互相地勸勉。
(三)孔子與下大夫的互動,為什麼是剛直?
1.那“侃侃如也”(與下大夫言), 表達的是一種剛直的樣貌。
2.我們想想看,在朝為官的這些官員,不管是下大夫、上大夫,其實雖然有地位的不同,不過基本上都是同僚。
3.在同僚裡面,地位的高下,就是我們跟地位比較低的人互動的時候,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可能要避免兩種狀態:一種就是傲慢;另外一個就是指導。
4. 也就說,我們對於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很容易表現出高傲的一種樣子,或者是好為人師的一種指導。
5. 孔子都避免這兩種不合宜的表達或者互動方式,而展現出一種剛直的言談相狀。
6. 為什麼是剛直呢?就在下位者對在上位者,在互動的時候,在下位者很容易呈現一種卑懦以及討好。
7. 那回應這種卑懦討好,或者對應這種卑懦討好,最好的方式,應該就是一種剛直的態度,就是無所求,可是也不盛氣淩人。
(四) 孔子與上大夫的互動,為什麼是和悅而諍?
1. 跟上大夫在言談互動的時候,孔子表現出來是一種和樂而諍。
2. 上大夫地位就比較高了,所以在言談之中,在互動的時候,比較不會對自己產生一種諂媚。可是我們在跟上大夫互動的時候,也可能因為有所求,而形成一種卑儒。
3. 避免這種卑儒,就是要互相的勸勉、學習。
4. 所以孔子在跟上大夫互動言談的時候,是表達出一種和悅而諍,就是言談的氣氛很活絡、很諧和,也希望能夠互相的提點。
5. 在朝為官,總是為公務而忙碌,為百姓而謀福,為君主而分勞。所以希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互相的提醒。
論語 鄉黨第十 第1章-2
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白話>
但孔子在宗廟與朝廷的時候,說話則辯論得清清楚楚。雖辯,然而一切謹慎。
<文義>
1.朱熹《集注》:便便,辯也。宗廟,禮法之所在;朝廷,政事之所出;言不可以不明辨。故必詳問而極言之,但謹而不放爾。
2.李炳南《論語講要》:白虎通解釋宗廟,宗是尊,廟是貌,象先祖的尊貌。宗廟是祭祖行禮的地方,朝廷是政府議事的地方,所以,言辭都要明辯而謹慎。
<思惟提綱>
1.為什麼孔子在宗廟與朝廷的時候,說話則辯論得清清楚楚?和在鄉黨時的「似不能言」表現差這麼多呢?
2.雖然孔子在不同的地方,言談方式差很多,但是內心都有一種恭順、恭敬、謹慎的態度,為什麼呢?
3.想一想,你在鄉黨和在宗廟與朝廷的表現會和孔子一樣嗎?為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八佾•15》: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2.《禮記·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3.《孟子•萬章下•1》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4.《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二、重點摘記/
(一)此段文義的解釋
1.這個宗廟,是祭祀、禮法之所在;朝廷呢,是大家議政、是為了國家的大事,大家討論的地方。在這兩個場合裡面,孔子的表現,就跟前面截然不同。
2.孔子是「便便言」,這個「便便言」就是明辯、明察秋毫,然後在言語表達上、在意見的說明上,就非常的清楚、非常的流利,所以叫「便便言」。
3.這個「便便言」,不是炫耀自己的能力,以自己的見解為主,不聽他人的一種高見或者是看法。
4.後面他緊接著說「唯謹爾」,這個謹也是一種自我的約束,就是一種謹敬、謹慎。就是對於旁邊的人,還是非常地恭敬,對自己的言說,還是有一種謹慎的一種態度。
5.因為是要討論國家大事,要從事重要的一種祭祀,一種祭奠。所以理路清楚、條理分明、口才詰辯,可是背後又有一種莊重恭敬的心。
這個是在宗廟朝廷的不同。
(二)為什麼在宗廟朝廷要「便便言」
1.我們在《論語》裡面學到孔子,「入太廟,每事問」,這個就是明辯的明,就是要問得非常的清楚。
2.有人質疑說:「哎,孔子這樣每事問是不是對禮不熟悉啊?」孔子就回答說:「是禮也。」那對於一種最重要的禮節禮儀,在祭祀過程中要非常非常的明辯、明晰、清楚。哪些禮儀應該怎麼從事,它背後的意義是什麼,都要明辯、明晰。
3.國家大政更是如此了,因為關乎到百姓民生,眼前以及長久的利益,當然也是需要討論清楚。
4.這兩件事情,在從事的時候都要有一種恭敬以及自我節制。
這個是孔子在宗廟朝廷的表現。
(三)孔子的表現是內外兼具的聖人氣象
1.我們剛有提到,在鄉黨孔子是似不能言,在朝廷卻是便便言。這個是完全表現出來的言談方式是很不相同的。
2.那在這個不相同的言談表現的外表,內心都有一種恭順、恭敬、謹慎、自我節制的一種德行,這個是一致的。
3.所以這個外在不同的表現,其實是為了因應不同的場域、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對境的一種合宜的表現。
4.那這個合宜的表現雖然不同,可是又是有一個共同的宗旨——就對於事、對於人的一種敬重,對於自己的一種節制。
5.所以這樣的一種表現,在儒學裡面就叫做「時中」,時間的時,中間的中。孟子稱讚孔子叫:「聖之時者也」。孔子也說過:「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就是他跟顏淵都能夠做到。
6.也就是說,聖者的一種外表的言行可能會有不同,可是這個不同是因為對境、應機的不一樣,背後的用心,其實是非常一致的。
7.那一致的用心,面對不同的情境,自然會有不同的表現。所以這樣的時中,其實是一種內外兼具的一種聖人的氣象。
(四)凡夫和聖人的表現剛好相反
1.那這個聖者的氣象,跟世間(一般人)又有不同。
2.比如說,我們在鄉黨,我們提到可能會變得非常放肆;在正式的場合宗廟朝廷,可能又變得非常地拘謹,別人問我們的意見,我們都不敢言說,甚至隱藏,怕惹事上身,怕自己的意見沒被採納等等,有非常多的非理作意的考慮。
3.可是孔子,在鄉黨是似不能言,在宗廟朝廷卻是便便言。這個跟我們世間的世人的一些表現,又有一些不同。好,這個是孔子於鄉黨跟在宗廟朝廷言貌的一個不同。
(五)總結
我們可以看到,聖者一致的用心,以及應機不同的表現。那在這些不同的表現裡面,我們也可以反省跟世間世俗的人有什麼不一樣。那我們都是世俗的凡夫,所以對照這樣的不同,我們就生起更想跟孔子效學的一種心情。
<白話>
但孔子在宗廟與朝廷的時候,說話則辯論得清清楚楚。雖辯,然而一切謹慎。
<文義>
1.朱熹《集注》:便便,辯也。宗廟,禮法之所在;朝廷,政事之所出;言不可以不明辨。故必詳問而極言之,但謹而不放爾。
2.李炳南《論語講要》:白虎通解釋宗廟,宗是尊,廟是貌,象先祖的尊貌。宗廟是祭祖行禮的地方,朝廷是政府議事的地方,所以,言辭都要明辯而謹慎。
<思惟提綱>
1.為什麼孔子在宗廟與朝廷的時候,說話則辯論得清清楚楚?和在鄉黨時的「似不能言」表現差這麼多呢?
2.雖然孔子在不同的地方,言談方式差很多,但是內心都有一種恭順、恭敬、謹慎的態度,為什麼呢?
3.想一想,你在鄉黨和在宗廟與朝廷的表現會和孔子一樣嗎?為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八佾•15》: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2.《禮記·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3.《孟子•萬章下•1》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4.《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二、重點摘記/
(一)此段文義的解釋
1.這個宗廟,是祭祀、禮法之所在;朝廷呢,是大家議政、是為了國家的大事,大家討論的地方。在這兩個場合裡面,孔子的表現,就跟前面截然不同。
2.孔子是「便便言」,這個「便便言」就是明辯、明察秋毫,然後在言語表達上、在意見的說明上,就非常的清楚、非常的流利,所以叫「便便言」。
3.這個「便便言」,不是炫耀自己的能力,以自己的見解為主,不聽他人的一種高見或者是看法。
4.後面他緊接著說「唯謹爾」,這個謹也是一種自我的約束,就是一種謹敬、謹慎。就是對於旁邊的人,還是非常地恭敬,對自己的言說,還是有一種謹慎的一種態度。
5.因為是要討論國家大事,要從事重要的一種祭祀,一種祭奠。所以理路清楚、條理分明、口才詰辯,可是背後又有一種莊重恭敬的心。
這個是在宗廟朝廷的不同。
(二)為什麼在宗廟朝廷要「便便言」
1.我們在《論語》裡面學到孔子,「入太廟,每事問」,這個就是明辯的明,就是要問得非常的清楚。
2.有人質疑說:「哎,孔子這樣每事問是不是對禮不熟悉啊?」孔子就回答說:「是禮也。」那對於一種最重要的禮節禮儀,在祭祀過程中要非常非常的明辯、明晰、清楚。哪些禮儀應該怎麼從事,它背後的意義是什麼,都要明辯、明晰。
3.國家大政更是如此了,因為關乎到百姓民生,眼前以及長久的利益,當然也是需要討論清楚。
4.這兩件事情,在從事的時候都要有一種恭敬以及自我節制。
這個是孔子在宗廟朝廷的表現。
(三)孔子的表現是內外兼具的聖人氣象
1.我們剛有提到,在鄉黨孔子是似不能言,在朝廷卻是便便言。這個是完全表現出來的言談方式是很不相同的。
2.那在這個不相同的言談表現的外表,內心都有一種恭順、恭敬、謹慎、自我節制的一種德行,這個是一致的。
3.所以這個外在不同的表現,其實是為了因應不同的場域、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對境的一種合宜的表現。
4.那這個合宜的表現雖然不同,可是又是有一個共同的宗旨——就對於事、對於人的一種敬重,對於自己的一種節制。
5.所以這樣的一種表現,在儒學裡面就叫做「時中」,時間的時,中間的中。孟子稱讚孔子叫:「聖之時者也」。孔子也說過:「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就是他跟顏淵都能夠做到。
6.也就是說,聖者的一種外表的言行可能會有不同,可是這個不同是因為對境、應機的不一樣,背後的用心,其實是非常一致的。
7.那一致的用心,面對不同的情境,自然會有不同的表現。所以這樣的時中,其實是一種內外兼具的一種聖人的氣象。
(四)凡夫和聖人的表現剛好相反
1.那這個聖者的氣象,跟世間(一般人)又有不同。
2.比如說,我們在鄉黨,我們提到可能會變得非常放肆;在正式的場合宗廟朝廷,可能又變得非常地拘謹,別人問我們的意見,我們都不敢言說,甚至隱藏,怕惹事上身,怕自己的意見沒被採納等等,有非常多的非理作意的考慮。
3.可是孔子,在鄉黨是似不能言,在宗廟朝廷卻是便便言。這個跟我們世間的世人的一些表現,又有一些不同。好,這個是孔子於鄉黨跟在宗廟朝廷言貌的一個不同。
(五)總結
我們可以看到,聖者一致的用心,以及應機不同的表現。那在這些不同的表現裡面,我們也可以反省跟世間世俗的人有什麼不一樣。那我們都是世俗的凡夫,所以對照這樣的不同,我們就生起更想跟孔子效學的一種心情。
論語 鄉黨第十 第1章-1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白話>
孔子在鄉里間,其貌極為溫恭謙遜,好像不太會說話。
<文義>
1.鄉黨:一萬二千五百家為一鄉,五百家為一黨。鄉黨表示鄉里或家鄉的意義,本鄉本土的意思。
2.恂恂如也:「恂恂」,信實溫和之貌。極為溫和,極為恭敬。
3.似不能言者:恭敬到似乎不會說話,不敢說話了。
<思惟提綱>
1.〈鄉黨篇〉是論語的第十篇,學完它,就完成半部《論語》了,恭喜您!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請問您有何感觸?
2. 〈鄉黨篇〉第一章,談孔子的言跟貌,貌:「恂恂如也」;言:「似不能言者」。古人說:「誠于中而形於外」,請問孔子這樣的言貌,他內心的狀態是什麼?
3.本章說,孔子回到自己的鄉里,「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請問孔子為什麼要顯得溫恭謙遜,好像自己不太會講話呢?
4.反觀我自己,當我回到自己的故鄉,向親朋分享我的所作所為時,我的言和貌又是如何展現的?
5.回顧前面學過的《論語》中,孔子對君子的「言」有何要求?
總說〈鄉黨篇〉
一、引用經文
1.朱熹《四書集注》:楊時:「聖人之道不離乎日用之間也。」
2.《中庸.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3.《論語.述而.37》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4.《論語.子罕.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5.《論語.公冶長.26》:子曰:「盍各言爾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二、重點摘記
1.〈鄉黨篇〉是《論語》的第十篇,也就是說,我們學習〈鄉黨篇〉結束之後,我們就學習了半部的《論語》。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看來我們離治天下已經不遠了。
2.〈鄉黨篇〉是一篇非常特別的篇章,在《論語》裡面。因為〈鄉黨篇〉主要是記錄了孔子的一些日常生活的言行。我們怎麼樣去理解這樣的內容呢?
3.朱熹在注解〈鄉黨篇〉,引用宋代儒者楊時的看法,楊時提到:“聖人之道不離乎日用之間也”,楊時指出,我們要貼近聖人的心,其實有一個非常方便的方式,也就是看到聖人日常生活的表現,在人倫日用、生活細節當中,去看到聖者怎麼樣把豐富深刻的仁義之道,體現在對人、對事跟對境上面。
4.《中庸》提到:“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聖者的心,跟道緊緊地聯繫在一塊兒,所以不管是正式的場合,或者是在私下的場合,聖者的行為,都是動容、周旋自與禮義相合。所以孔子說,自己的學習可以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是這樣的一個境界。
5.在《論語》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相關的篇章的記載,
比如,我們之前學習到的:
〈述而.37〉弟子說孔子是“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子罕.16〉孔子在川上非常感歎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公冶長.26〉孔子跟弟子私下的一個互動,孔子要弟子“盍各言爾志”,孔子也談了自己的志向,所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6.這些篇章,宋代儒者很喜歡用一個名詞來加以統攝,叫做“聖人氣象”。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在公開的場合,我們可能有一些文化上的教養,所以言行上會略加修飾。在日常生活、日用人倫當中,我們更能夠展現最真實的生命狀態,最真實、真切的生命樣態。所以我們讀〈鄉黨篇〉,更能夠透過這些記載,貼近最真實的聖者的生命。這個是從聖人的角度來看。
7.如果我們從弟子的角度來看,這些弟子呢,也是一個非常善於觀察、好學的弟子。也就是說,這些弟子跟在聖者身邊學習,除了聽從聖者的教誨,落實在自己的言行當中,去調整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更能夠符合聖者之道。另外一個,聖人所表現出來的言談笑貌,這些弟子也都是仔細觀察、詳加記錄。
8.這樣的仔細觀察、詳加記錄,一方面,是這些弟子對於孔子聖者這樣的無限的景仰,那在孔子聖者的言行當中獲得相當多的啟發。
9.透過這樣的記載,也嘉惠了我們這些後世的學子,在學習聖者之道、儒家之學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活生生的典型,可以去觀想、瞻仰、貼近。所以學〈鄉黨篇〉,不管從對聖者的理解,或者是從弟子的一個學習來說,都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意義。
10.〈鄉黨篇〉,朱熹《四書集注》說得非常清楚,原來是只有一章,因為都是記載孔子的言行,日常的生活的細節嘛。那後來呢,為了學習上的方便,所以就分成了十七節。
鄉黨第十 第1章-1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論語.為政.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3.《論語.憲問.21》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4.《論語.季氏.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5.《論語.里仁.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二、重點摘記
〈鄉黨篇〉的第一則: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一) 為什麼要從鄉黨開始說明孔子的生活言行?
1.第一則記載了孔子在鄉黨以及宗廟朝廷這兩類場合的不同言貌。為什麼要從鄉黨開始呢?
2.我們剛剛有提到,在日常生活、人倫言行當中,最能夠貼近聖人生命的真實。
3.鄉黨,鄉黨是什麼地方呢?鄉黨是父兄、宗族所在,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鄉里。在鄉里裡面,我們很容易遇到我們的長輩,包括我們家裡的父親、兄長以及家族的長輩等等。
4.在這樣的一個場域裡頭,我們應該怎麼樣去表現自己,在這樣的場域裡面,其實也是最接近真實的自己。
5.也就是說,鄉黨這樣的地方,我們通常回到自己鄉里,就會比較輕鬆,不會那麼拘謹,當然也沒有那麼多的裝點跟裝飾。鄉黨也是我們學習的起點。
6.所以從生命真實的表現,以及學習起點,這兩個來看,這一則從鄉黨開始,其實是有它特別的意涵的。
(二)孔子在鄉黨的言跟貌的狀態
1.在這一則裡面,其實談的是孔子的言跟貌,就是說話以及外在的一種容貌,外在的一種狀態。
2.古人說:“誠于中而形於外。”,所以外在的言談,以及容貌狀態的表現,跟內心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3.所以這一則裡面,不只是談外在的言談容貌,其實也是我們要細細地去體貼、體會,孔子這樣的言貌他內心的狀態是什麼。
4.孔子在鄉黨是恂恂如也,這個「恂恂」,就是一種溫和、恭敬、恭順的意思。「似不能言」,就是好像不太會說話。
(三)為何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孔子在鄉黨為什麼要表現出恭順、恭敬的樣子、好像自己不太會講話呢?
1.我們想想看,我們在家裡面,或者在鄉黨裡面,我們比較放鬆的地方,在言語上容易表現出是什麼?我們是不是容易大放厥詞,比較虛誇,比較放肆,因為回到自己的鄉里,不需要客氣了。
2.尤其是在外面,這個風雲倜儻,一方之雄,可能是很有成就的人,回到鄉里裡面,可能就更是誇耀自己的成就;在外面表現得不如人意、沒有什麼成績的人,回到鄉里,也可能是眩惑誇耀,言不符實,去誇張自己在外面如何如何。
3.孔子,跟這樣世間的表現,剛好是相反。那麼想想我們前面有學到,孔子對於言語這一塊的一些提點。比如說,孔子說:“君子應該要敏於事而慎於言。”言語上,應該是要謹慎言之的;在言跟行之間,要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也就要先要求自己做到,後面再來談自己做到的內容,那平常呢,言語呢,也要非常地謹慎;做事呢,可以勤敏一點。
4.所以孔子是一個慎言的人,因為擔心自己說得太多做得太少,或者說出來的話自己做不到。所以孔子也提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這個不怍,就是不慚愧,就是很放肆、很誇耀。孔子提醒我們,如果我們在言談上面,不加節制、誇誇而談的話,那我們在行為上,可能就做不到,也無法落實了。
5.在《論語》裡面也提到,君子有九思,在言這個部分,叫言思忠,這個忠就是忠於所言,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說到就要能夠做到,或者是先做到再說,這個才是孔子對於言語這件事情一個非常根本而且重要的一個提醒。
6.另外,我們也學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那這個“義“就是一種合宜,應該的一種表現,所以君子對於言語上面,也是一個看場合而適宜表現的這樣的一種言談方式。
7.所以在鄉黨,既然有父兄在,就應該表現出一種溫和、恭順、恭敬的狀態;所以在言語上,就要比在外面更加地謹慎,而自我節制,所以就會表現出一種似不能言,這樣的一種狀態。
8.這個狀態背後,其實是對於父兄、宗族、父兄、長輩的一種恭敬;這種恭敬,其實就是在鄉黨,做一個晚輩,一種合宜的一種表現。
論語 子罕第九 第30章-2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白話>
孔子說:你還是沒有誠心來思,如果用心思,又怎麼
會遙遠呢!
<文義>
1.未之思:沒有真的想念。
2.夫:夫子借其言而反之,蓋「仁遠乎哉」之意。
3.何遠之有:有甚麼遙遠。
<思惟提綱>
1. 「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夫子所思何也 ?
2. 同樣是人,有的成為君子,有的成了小人,跟夫子之思關係為何 ?
3. 回顧第25章「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與思之關
係 ?
4.老師啟發善思,讓華陀成為偉大的醫者,您承許思的功能真的這麼大嗎 ? 為什麼 ?
5.更高級的思,是多角度的進入思考世界,同時檢查自我,思考的方向,跟我們生命的苦樂,關係為何 ?
6. 我們平時聽很多道理,聽了沒用,是哪兒出問題了呢?
<義理解釋>子罕第九 30-2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29》: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孟子.告子章句上.15》:
公都子問曰:「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孟子曰:「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曰:「鈞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其小體,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3.《論語.子罕.25》:子曰:「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6.《論語.季氏.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7.《孟子.性善說》: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
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盡心上)「耳、目、口、鼻之欲」與「仁、義、禮、智之善
性」二者皆是生而即有,易引起混淆,故徐復觀云:「孟子
以為此類耳目之欲,在生而即有的這一點上,固可稱之為
性;但當其實現時,則須『求在外』,其權並不能操之在己;
所以他寧謂之命,而不謂之性。
8. 《中庸.13》: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
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
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
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9. 《論語.雍也.10》: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
中道而廢。今女畫。」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今天我們學後半段。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一)解釋文義:
1.孔子說:“你還是沒有誠心來思,如果用心思,又怎麼會 遙遠呢!
2.朱子聯繫到《論語》中“仁遠乎哉”這一章,認為夫子說的是仁,仁就在我們心中,欲得仁,思了就可以得。
3.蘇東坡認為:希望得到賢能之人的輔佐,得用心思,賢人就在身邊。
4.南懷瑾老先生則說:“唐棣開花,反偏在一面的情形呢,映射出我們生活中出現的偏差過失,都是我們由於不注意思維所導致的。
5.所以無論思的對象,是行權、得仁,還是希望得到人才,或者生活不出偏差,不思,都辦不到;思了,就容易辦。這一點是所有學者都共許的。
(二)同樣是人,有的成為君子,有的成了小人,為什麼?
1.《孟子》中,公都子問孟子:“同樣是人,有的就成為君子,有的就成了小人,這是為什麼呢?”孟子說:“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注重身體重要部分的,就成為大人;注重身體次要部分的,就成了小人。
2.公都子繼續問:“同樣是人,為什麼有人注重身體重要部分,有人只注重身體次要部分呢?
(1)孟子說:“耳目之官不思。”像耳朵、眼睛這類器官呢,無思慮之功,不能控制物欲,往往會被外物所誘惑。
(2)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心這個器官,有思慮之功,有是非取捨之辨,對外界的物誘有控制之能,一思考就會對事物的真諦有所收穫。這是上天賦予我們人類的天資。
3.所以,要先立其大者,先把心這個重要的部分先豎立起來,有思慮之功,其他次要的部分就不會被引入迷途了,這樣才可以成為大人。
(三) 運用心的思,立其心,才不至於在境界中迷失
1.前面學的“子路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還有“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這都是先立其心,有思慮之功,統率之能,才不至於在境界中迷失。
2.孔子說,君子要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見得思義,等等。這就是充分運用心的思的功能,幫助我們在各種境界面前,有所持守,心之官則思,不思,就成了擺設。
3.孟子說:“仁、義、禮、智、信,都不是外在的因素施加給我的,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夫思而已。只是沒有用心思考。
4.人之所以異于禽獸全在於思,人之所以可為聖賢亦全在思,所以人和人可以相差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差距,全在於我們對於本有之思的開發和利用。
(四)善思的華陀
1. 七歲華陀採桑葉
古人,非常重視啟發弟子思的功能。七歲的華陀拜師學醫,當天他的老師就指著院子裡的大桑樹,讓他把最高的桑葉採下來。華陀說需要用梯子,老師說沒梯子;華陀說那就爬上去,老師又不准爬。於是華陀想了想,就找了根繩子栓住一塊大石頭,丟到樹上,卡在樹枝中間用力一拉,就把枝葉拉到了眼前,採到了桑葉,老師就很高興。
2. 華陀為山羊勸架
這時,院子裡又有兩個山羊打起來了,很多人都拉不開,老師讓華陀去拉,華陀在桑樹下轉了一圈,拔了兩把綠油油的草,分別送到兩隻山羊的面前,羊一看見草就顧不上打架,去吃草了。
3. 善思,讓華陀成為大醫者
老師就滿意地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現象界的一切,都有它各自的原因,思考了,我們就會找到原因。思,可以讓一個人,在一件普通的事情上,不斷地深入,直到發現真理。善思,就讓華陀成為了一位偉大的醫者。
(五)願意觀察,用心思考,道就在其中
1.我們很多人,總以為要找尋的大道,在很遠的地方,不知道,日用倫常之間,只要我們願意觀察,用心思考,道就在其中。
2.“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如何辦到?
(1)比如,我們希望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就得思:自己在五倫關係中每一處的定位?得思他人之於我,最基本的訴求是什麼?接下來呢?做。
(2)“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做好了這些,就達成了我們要的和樂。
(3)反過來,你想家庭和樂,卻整天思:孩子怎麼辛苦了我,先生怎麼不照顧我,朋友又是怎麼自私自利,那就算你看得再正確,距離你要的和樂都越來越遠,又有什麼意義呢?
3.正確思考,才可以得到
(1)思考,才可以得到;不思考,就會錯過。而有的人,一思考,就像一隻被夾住尾巴的牛一樣,陷入了痛苦,動彈不了。
(2)比如說:天氣預報說颱風來了,正常的人會想:我們需要準備什麼?你如果想:颱風來了,把房子吹走,怎麼辦?我得多難過,這就是幼兒級的思。
(3)遭遇失敗,應該思怎麼渡過難關,而不是想怎麼懷疑人生。
(六)善用我們的思
1.《論語•雍也》,孔子勉勵冉有要精進于道,冉有就說:不是不喜歡老師你的道,我力量不夠。夫子說:“力量不足,中道而廢;今女畫。”力量不夠的人,努力一半,走不上去了;你還沒有努力,就說自己做不到,這就是用思,畫地自封。你思我做不到,就真做不到了。
2.要善於觀察、規劃、利用我們的思,想對了,愚公都能移山;想錯了,碰到了棉花,都是撞牆。
(七)生命是思維的續流,要刻意引導我們的思
1.從某一個角度來說,生命就是思維的續流。活著,我們的思就從未停止過,做夢也在思。
2.我們不刻意引導我們的思,就是任意所緣,胡思亂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這麼努力推動大家,把空閒的時間放在背誦經典上。因為一次次讀背的過程呢,就是一次次幫助我們把思維的所緣,放在聖賢的經驗上。
3.人生學會對思的內容加於抉擇,這一點十分重要。設法去記憶聖賢的經驗,以聖賢的見解思,否則胡思亂想,到死也想不出什麼,真正提升我們的生命的見解,得到什麼有益的收穫。
(八)聽很多道理沒用,哪兒出問題了呢?
1.我們平時聽很多道理,不用心思,過了就過了,而後還會總結一個經驗,聽了沒用。哪兒出問題了呢?就是我們沒有用思,把聽到的道理放在生活中,觀察、確認。
2.比如我們說:生活中一切好處來源於學習,你不思,就只當這是別人的一句勸學之言;你仔細思,就會發現,就是這樣的,人類連走路吃飯都是學的,更何況其他更複雜的能力,自然得學。
3.一個道理怎樣內化為我們自己的經驗,就是靠觀察思維,沒有思,就沒有了聯繫行動的紐帶,行為自然跟不上。
(九) 心力是怎麼獲得的呢?
另外呢,我們也都有這樣的經驗:高興的時候,再忙、再累都不覺得;不高興的時候,掃地都覺得千難萬難。哪兒出問題呢?心力不夠。心力是怎麼獲得的呢?也是由思而獲得的。
1.正向的思,越思越快樂,力量也越大;負向的思,越思越難過,力量就越來越微弱。
2.如果生活中,我們感到越來越沉重無力,無法前行,甚至充滿了滄桑感,那就要觀察一下,我們思的內容、方向是不是出問題了。
(十)世界所有的進步,都始於思,思則得之:
1.有人說:一天有一千四百四十分鐘,我們如果有百分之一14分鐘出來正確思考的話,我們人生進步的速度,都會變得十分迅猛。拋開個人的修身立德,我們看人類整個歷史,這個世界所有的進步,都是始於思,思則得之。
2.思的功效之神奇,也是隨處顯現。國家城市的出現,汽車飛機的發明,一切新事物的出現,都源於人類的思,而後才創造出來的。
3.我的老師說:人,力不能搏虎,動作緩慢不如狡兔,鼻子不如狗,也不能像鳥一樣飛翔。可是因為思呢,我們成了萬物之靈,上天入海,無所不能。
(十一)總結:
抉擇思的內容與方向,就把握住了生命的方向:
1.不論個人修身立德,還是在世間成就事業,得關注我們的思,抉擇思的內容,思的方向,控制好了這些,就最大限度地把握住了我們生命的方向。
2.三種思:
(1)初級的思,是被外面的環境牽著走,作了簡單的反應。
(2)高級一點的,就是學了一些理論,主動在境界中應用。
(3)更高級別的思,不但可以多角度地思考世界,還可以
檢查思考者本身,甚至運作思考的方向。
3.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通過改變思考的方法,來改變事情的結果的。這就是:“命自我立,境隨心轉。”“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讓我們回到起點,解決思的問題,思想純正,才是走向快樂的起點。
<白話>
孔子說:你還是沒有誠心來思,如果用心思,又怎麼
會遙遠呢!
<文義>
1.未之思:沒有真的想念。
2.夫:夫子借其言而反之,蓋「仁遠乎哉」之意。
3.何遠之有:有甚麼遙遠。
<思惟提綱>
1. 「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夫子所思何也 ?
2. 同樣是人,有的成為君子,有的成了小人,跟夫子之思關係為何 ?
3. 回顧第25章「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與思之關
係 ?
4.老師啟發善思,讓華陀成為偉大的醫者,您承許思的功能真的這麼大嗎 ? 為什麼 ?
5.更高級的思,是多角度的進入思考世界,同時檢查自我,思考的方向,跟我們生命的苦樂,關係為何 ?
6. 我們平時聽很多道理,聽了沒用,是哪兒出問題了呢?
<義理解釋>子罕第九 30-2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29》: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孟子.告子章句上.15》:
公都子問曰:「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孟子曰:「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曰:「鈞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其小體,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3.《論語.子罕.25》:子曰:「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6.《論語.季氏.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7.《孟子.性善說》: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
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盡心上)「耳、目、口、鼻之欲」與「仁、義、禮、智之善
性」二者皆是生而即有,易引起混淆,故徐復觀云:「孟子
以為此類耳目之欲,在生而即有的這一點上,固可稱之為
性;但當其實現時,則須『求在外』,其權並不能操之在己;
所以他寧謂之命,而不謂之性。
8. 《中庸.13》: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
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
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
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9. 《論語.雍也.10》: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
中道而廢。今女畫。」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今天我們學後半段。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一)解釋文義:
1.孔子說:“你還是沒有誠心來思,如果用心思,又怎麼會 遙遠呢!
2.朱子聯繫到《論語》中“仁遠乎哉”這一章,認為夫子說的是仁,仁就在我們心中,欲得仁,思了就可以得。
3.蘇東坡認為:希望得到賢能之人的輔佐,得用心思,賢人就在身邊。
4.南懷瑾老先生則說:“唐棣開花,反偏在一面的情形呢,映射出我們生活中出現的偏差過失,都是我們由於不注意思維所導致的。
5.所以無論思的對象,是行權、得仁,還是希望得到人才,或者生活不出偏差,不思,都辦不到;思了,就容易辦。這一點是所有學者都共許的。
(二)同樣是人,有的成為君子,有的成了小人,為什麼?
1.《孟子》中,公都子問孟子:“同樣是人,有的就成為君子,有的就成了小人,這是為什麼呢?”孟子說:“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注重身體重要部分的,就成為大人;注重身體次要部分的,就成了小人。
2.公都子繼續問:“同樣是人,為什麼有人注重身體重要部分,有人只注重身體次要部分呢?
(1)孟子說:“耳目之官不思。”像耳朵、眼睛這類器官呢,無思慮之功,不能控制物欲,往往會被外物所誘惑。
(2)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心這個器官,有思慮之功,有是非取捨之辨,對外界的物誘有控制之能,一思考就會對事物的真諦有所收穫。這是上天賦予我們人類的天資。
3.所以,要先立其大者,先把心這個重要的部分先豎立起來,有思慮之功,其他次要的部分就不會被引入迷途了,這樣才可以成為大人。
(三) 運用心的思,立其心,才不至於在境界中迷失
1.前面學的“子路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還有“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這都是先立其心,有思慮之功,統率之能,才不至於在境界中迷失。
2.孔子說,君子要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見得思義,等等。這就是充分運用心的思的功能,幫助我們在各種境界面前,有所持守,心之官則思,不思,就成了擺設。
3.孟子說:“仁、義、禮、智、信,都不是外在的因素施加給我的,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夫思而已。只是沒有用心思考。
4.人之所以異于禽獸全在於思,人之所以可為聖賢亦全在思,所以人和人可以相差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差距,全在於我們對於本有之思的開發和利用。
(四)善思的華陀
1. 七歲華陀採桑葉
古人,非常重視啟發弟子思的功能。七歲的華陀拜師學醫,當天他的老師就指著院子裡的大桑樹,讓他把最高的桑葉採下來。華陀說需要用梯子,老師說沒梯子;華陀說那就爬上去,老師又不准爬。於是華陀想了想,就找了根繩子栓住一塊大石頭,丟到樹上,卡在樹枝中間用力一拉,就把枝葉拉到了眼前,採到了桑葉,老師就很高興。
2. 華陀為山羊勸架
這時,院子裡又有兩個山羊打起來了,很多人都拉不開,老師讓華陀去拉,華陀在桑樹下轉了一圈,拔了兩把綠油油的草,分別送到兩隻山羊的面前,羊一看見草就顧不上打架,去吃草了。
3. 善思,讓華陀成為大醫者
老師就滿意地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現象界的一切,都有它各自的原因,思考了,我們就會找到原因。思,可以讓一個人,在一件普通的事情上,不斷地深入,直到發現真理。善思,就讓華陀成為了一位偉大的醫者。
(五)願意觀察,用心思考,道就在其中
1.我們很多人,總以為要找尋的大道,在很遠的地方,不知道,日用倫常之間,只要我們願意觀察,用心思考,道就在其中。
2.“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如何辦到?
(1)比如,我們希望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就得思:自己在五倫關係中每一處的定位?得思他人之於我,最基本的訴求是什麼?接下來呢?做。
(2)“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做好了這些,就達成了我們要的和樂。
(3)反過來,你想家庭和樂,卻整天思:孩子怎麼辛苦了我,先生怎麼不照顧我,朋友又是怎麼自私自利,那就算你看得再正確,距離你要的和樂都越來越遠,又有什麼意義呢?
3.正確思考,才可以得到
(1)思考,才可以得到;不思考,就會錯過。而有的人,一思考,就像一隻被夾住尾巴的牛一樣,陷入了痛苦,動彈不了。
(2)比如說:天氣預報說颱風來了,正常的人會想:我們需要準備什麼?你如果想:颱風來了,把房子吹走,怎麼辦?我得多難過,這就是幼兒級的思。
(3)遭遇失敗,應該思怎麼渡過難關,而不是想怎麼懷疑人生。
(六)善用我們的思
1.《論語•雍也》,孔子勉勵冉有要精進于道,冉有就說:不是不喜歡老師你的道,我力量不夠。夫子說:“力量不足,中道而廢;今女畫。”力量不夠的人,努力一半,走不上去了;你還沒有努力,就說自己做不到,這就是用思,畫地自封。你思我做不到,就真做不到了。
2.要善於觀察、規劃、利用我們的思,想對了,愚公都能移山;想錯了,碰到了棉花,都是撞牆。
(七)生命是思維的續流,要刻意引導我們的思
1.從某一個角度來說,生命就是思維的續流。活著,我們的思就從未停止過,做夢也在思。
2.我們不刻意引導我們的思,就是任意所緣,胡思亂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這麼努力推動大家,把空閒的時間放在背誦經典上。因為一次次讀背的過程呢,就是一次次幫助我們把思維的所緣,放在聖賢的經驗上。
3.人生學會對思的內容加於抉擇,這一點十分重要。設法去記憶聖賢的經驗,以聖賢的見解思,否則胡思亂想,到死也想不出什麼,真正提升我們的生命的見解,得到什麼有益的收穫。
(八)聽很多道理沒用,哪兒出問題了呢?
1.我們平時聽很多道理,不用心思,過了就過了,而後還會總結一個經驗,聽了沒用。哪兒出問題了呢?就是我們沒有用思,把聽到的道理放在生活中,觀察、確認。
2.比如我們說:生活中一切好處來源於學習,你不思,就只當這是別人的一句勸學之言;你仔細思,就會發現,就是這樣的,人類連走路吃飯都是學的,更何況其他更複雜的能力,自然得學。
3.一個道理怎樣內化為我們自己的經驗,就是靠觀察思維,沒有思,就沒有了聯繫行動的紐帶,行為自然跟不上。
(九) 心力是怎麼獲得的呢?
另外呢,我們也都有這樣的經驗:高興的時候,再忙、再累都不覺得;不高興的時候,掃地都覺得千難萬難。哪兒出問題呢?心力不夠。心力是怎麼獲得的呢?也是由思而獲得的。
1.正向的思,越思越快樂,力量也越大;負向的思,越思越難過,力量就越來越微弱。
2.如果生活中,我們感到越來越沉重無力,無法前行,甚至充滿了滄桑感,那就要觀察一下,我們思的內容、方向是不是出問題了。
(十)世界所有的進步,都始於思,思則得之:
1.有人說:一天有一千四百四十分鐘,我們如果有百分之一14分鐘出來正確思考的話,我們人生進步的速度,都會變得十分迅猛。拋開個人的修身立德,我們看人類整個歷史,這個世界所有的進步,都是始於思,思則得之。
2.思的功效之神奇,也是隨處顯現。國家城市的出現,汽車飛機的發明,一切新事物的出現,都源於人類的思,而後才創造出來的。
3.我的老師說:人,力不能搏虎,動作緩慢不如狡兔,鼻子不如狗,也不能像鳥一樣飛翔。可是因為思呢,我們成了萬物之靈,上天入海,無所不能。
(十一)總結:
抉擇思的內容與方向,就把握住了生命的方向:
1.不論個人修身立德,還是在世間成就事業,得關注我們的思,抉擇思的內容,思的方向,控制好了這些,就最大限度地把握住了我們生命的方向。
2.三種思:
(1)初級的思,是被外面的環境牽著走,作了簡單的反應。
(2)高級一點的,就是學了一些理論,主動在境界中應用。
(3)更高級別的思,不但可以多角度地思考世界,還可以
檢查思考者本身,甚至運作思考的方向。
3.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通過改變思考的方法,來改變事情的結果的。這就是:“命自我立,境隨心轉。”“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讓我們回到起點,解決思的問題,思想純正,才是走向快樂的起點。
論語 子罕第九 第30章-1
30-1“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30-2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白話>
一種解釋:
有一首詩說:「唐棣開花,先開後合,不同一般的花都是先合後開。(借此來闡述行權的行相)怎麼會不想達到能夠行權的程度呢?只是太過高明,做不到啊。」孔子說:「沒有好好思考,好好思考開合之度,那麼行權之道,其實並不遙遠啊?」
另一種解釋:
有一首詩說:「唐棣開花,翩翩搖擺,我能不思念你嗎?衹是你住的屋子離太遠了。」孔子說:「不是真的思念,如果真的思念,再遠又有什麽關係?」
<文義>
1.唐棣:是樹名,屬於常綠喬木,開白色或赤色的花。它開花跟別的花不一樣,一般的花都是先有骨朵,先合後開,而唐棣花,先開再合。
2.偏其反而:「偏」亦作翩;「反」與翻同。翩翻,花搖動的樣貌。
3.豈不爾思:能不思念嗎?
4.室是遠而:只是住的地方太遠了。
<思惟提綱>
1.學者對本章的理解差別很大,您比較相應哪一種說法呢?
2.您從哪裡明瞭儒家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兼具原則性與靈活性呢?
3.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曾面臨哪些境界有行權之困難?
並闡述您行權時的行相。
<義理解釋> 講師: 夢秋老師 9分 16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微子•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
柳下惠、 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2. 《莊子·讓王》:「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
3.《論語•里仁•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
義之與比。”
4.《詩經·小雅》:“常棣之華,鄂不韋華,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5.《詩經·召南》“何彼襛矣,唐棣之華!”
二. 重點摘記
《論語•子罕第九》第30-1章
(原文)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按照背誦進度,那今天,我們就只學“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這幾句。
(一)本章的結構與內涵
這是一首古詩,古代的詩呢有很多,收集起來是《詩三百》,沒有在三百裡面,散落在其它經典中的就叫做“逸詩”。
這一章首先引出了這四句古詩〜
然後由這首詩又引發出了夫子的感想:“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說還是沒有思,思了之後又怎麼會遙遠呢。力圖告訴我們〜
“思”這個字呢,對於我們人有大作用,是遠,是近,全憑思。
(二) 學者對本章的理解差別很大
古今的學者對這一章的理解差別很大,那首先對唐棣這種植物的特點,理解就不太一樣。
1. 何晏《集解》上說:
“唐棣,栘也。”栘,就是一個“木”字加一個“多”字,
屬於常綠喬木,開白色或赤色的花。
它開花跟別的花不一樣, 一般的花都是先有骨朵,先合後開,而唐棣呢,是一上來就開,先開然後再合,
“偏其反而”呢,指的就是這個反著開的特點。
2.《朱子集注》上說:
唐棣是郁李,屬於薔薇科落葉小灌木,開粉紅的或白色的花。
“偏”呢,當翩翩起舞的“翩”講。“反”,就是反轉的意思。
那“偏其反而”是描繪這個花兒呀,這個搖搖擺擺在空中翩翩起舞
的美麗的姿態。
而下麵兩句“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簡單的解釋就是怎麼會不想呢?只是太過遙遠罷了。
“爾”,通常是代名詞,那這裡具體代什麼,
朱子說:“不知其何所指也。”
想必是因為對唐棣的花呢特點理解不太一樣,
所以呢,大家所思所想也各不一樣。
(三) 本章與上一章相合
(29〜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1.從講述行權之困難到闡述行權時的行相
那按照何晏《集解》上的理解呢,這一章應該是與上一章“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合在一起的。
那前面一章“可與共學”,主要是在理論上講述行權之困難。
而這一章呢,則進一步借著唐棣之花先開後合的這個特點,
來闡述行權時的行相。
2. 儒家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兼具原則性與靈活性
說在行權的時候呢,做法看上去是和平時相反的,甚至是與經典都相反,但是呢行權的結果呢,卻是與經都是相合的,與道也是相合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古禮上說,“男女授受不親”,可是嫂子掉到河裡,就得伸手去救。拉住嫂子的做法,看上去違反了禮,但它卻是合於道的,這就涉及了儒家的經權觀。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認為,儒家是老舊、保守、一成不變的。
儒家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非常重視常與變、經與權的結合,也就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非常注重倫理原則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的合宜性,因為只有這樣做呢,才能夠讓大道真正地在人間實行。
(四) 儒家的經權觀
1. 禮,隨時代變遷而有所損益
我們從大處來看,禮是國之重器,禮正可治國,禮對於正國來講,就像是權衡之於輕重一樣,非常重要。
可是我們看,夏、商、周三代的禮,也都隨時代的變遷不斷地加以損益,這樣的增減變化呢,就是為了讓人們能夠在不同的時代更好地受益於道。這就是儒家的經權觀。
2. 夫子的評價
很多人雖然有求道之志,也能立、能守,但不一定懂得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來實現道,一意孤行就成為偏僻強梁,或者是淪為狂狷之士,最終也沒有辦法辦道、成道。
《論語·微子篇》呢,夫子曾經評價過幾位高人,伯夷、叔齊、
柳下惠、 少連……等。
他說呢:“伯夷、叔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柳下惠、少連,雖降志辱身,言中倫,行中慮。
而這個虞仲、夷逸呢〜
他們隱居獨善,身中清,廢中權。說我則異於是。”
夫子說我和他們不一樣,無可無不可。
3.莊子的觀點
那我們來看,伯夷、叔齊,他們雖然意志堅定,潔身自好,
但是呢終因不苟於流俗而餓死在了首陽山下。
而柳下惠、少連,雖然降志辱身,出仕為官了,
但是因為他們言行必以其道,絕不枉道示人,而遭到了罷免。
虞仲、夷逸,隱居獨善,清而不汙,雖然執守了自身的理想。
但莊子說:“天子不得其為臣,諸侯不得其為友。”
他們最終呢,也都難於將道實現於世上,這不能不說是人間的遺憾。
4.夫子和他們不一樣〜無可無不可。
孔子說:“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一個君子,對於天下人,應該是無專主之親,無專主之疏,惟道義是從。所以夫子一生呢,有機會從政,就努力從政,幫助天下;
沒機會從政,就周遊列國,傳道、授業、解惑。
這樣的抉擇呢,也成就了他能夠將文化道統流傳于後世的千秋的功業,這就是夫子的權。
凡事不能兩全、不能並存的時候呢,選出至重者為之,
這也是體現生命價值的最大化。
(五)漢唐時期對於權的解釋
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權衡,說比較輕重,計算得失。
一種呢,就是權變,就有變化。
發展到後來,有人甚至提出了反經合道,把經和權完全對立起來,
說倫理綱常原則的堅守,必須退位于行權。
後來這種所謂的行權,也被別有用心的人呢屢次上演,
成為離經叛道的陰謀權術和政變。
所以說,未能守就談行權,鮮有不背道者。針對這樣的狀況〜
程頤提出了:“權就只是經,說自漢以下,無人能識權字。”
後來朱熹提出:“經是經,權是權,經是已定的權,權是未定之經。”取的呢就是應變適宜,求的是合乎公義,那這就必須要經過共學、
適道和立,最後才有可能通達行權了,非仁精義熟者不能行權。
(六) 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1. 引申內涵
那下面一句“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就是引申為,怎麼會不想達到
能夠行權的程度呢?只是太過高明,做不到啊。
2.夫子感嘆
那夫子讀到這首詩,肯定地說“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說你還是
沒有好好思考,好好思考開合之度,那麼行權之道,其實並不遙遠啊。
(七) “唐棣之花” 的一些知識連結
1.而如今,我們很多人提起“唐棣之花”呢,都認為代表幸福團結,
這可能是因為現代作家郭沫若先生曾經編寫的歷史劇《棠棣之花》,
但那個“棠”呢是海棠的“棠”。
這個劇呢,借著戰國的義士聶政刺殺俠累的故事,表達出了希望祖國和平的心願。
2.另外《詩經·小雅》中也有一首叫《常棣》的詩,經常的常,是讚美兄弟之情的。
3.《詩經·召南》中也有這麼幾句詩“何彼襛矣,唐棣之華!”
是描寫周平王之孫和齊侯之子政治聯姻的場景,
人們認為二者的政治聯姻呢,締造了王朝的復興,能使人民康寧,
就像唐棣之花一樣璀璨豔麗。
所以有人就認為唐棣之花呢,象徵著民族團結,國家統一。
那這些,都是圍繞著“唐棣之花”的一些知識連結。
(八)待續〜
那麼“唐棣之花”的特點到底是什麼?
由此究竟引發了夫子怎樣的感想?
古代的學者理解雖然千差萬別,但今天此處呢〜
我們的講解是以何晏的《集解》為准〜
把這一章和上一章“可與共學”合在一起來理解,
那明天我們會繼續學習以朱子為代表的另外一種理解,
單獨理解這一章。
好,我們明天再繼續學。
30-2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白話>
一種解釋:
有一首詩說:「唐棣開花,先開後合,不同一般的花都是先合後開。(借此來闡述行權的行相)怎麼會不想達到能夠行權的程度呢?只是太過高明,做不到啊。」孔子說:「沒有好好思考,好好思考開合之度,那麼行權之道,其實並不遙遠啊?」
另一種解釋:
有一首詩說:「唐棣開花,翩翩搖擺,我能不思念你嗎?衹是你住的屋子離太遠了。」孔子說:「不是真的思念,如果真的思念,再遠又有什麽關係?」
<文義>
1.唐棣:是樹名,屬於常綠喬木,開白色或赤色的花。它開花跟別的花不一樣,一般的花都是先有骨朵,先合後開,而唐棣花,先開再合。
2.偏其反而:「偏」亦作翩;「反」與翻同。翩翻,花搖動的樣貌。
3.豈不爾思:能不思念嗎?
4.室是遠而:只是住的地方太遠了。
<思惟提綱>
1.學者對本章的理解差別很大,您比較相應哪一種說法呢?
2.您從哪裡明瞭儒家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兼具原則性與靈活性呢?
3.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曾面臨哪些境界有行權之困難?
並闡述您行權時的行相。
<義理解釋> 講師: 夢秋老師 9分 16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微子•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
柳下惠、 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2. 《莊子·讓王》:「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
3.《論語•里仁•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
義之與比。”
4.《詩經·小雅》:“常棣之華,鄂不韋華,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5.《詩經·召南》“何彼襛矣,唐棣之華!”
二. 重點摘記
《論語•子罕第九》第30-1章
(原文)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按照背誦進度,那今天,我們就只學“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這幾句。
(一)本章的結構與內涵
這是一首古詩,古代的詩呢有很多,收集起來是《詩三百》,沒有在三百裡面,散落在其它經典中的就叫做“逸詩”。
這一章首先引出了這四句古詩〜
然後由這首詩又引發出了夫子的感想:“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說還是沒有思,思了之後又怎麼會遙遠呢。力圖告訴我們〜
“思”這個字呢,對於我們人有大作用,是遠,是近,全憑思。
(二) 學者對本章的理解差別很大
古今的學者對這一章的理解差別很大,那首先對唐棣這種植物的特點,理解就不太一樣。
1. 何晏《集解》上說:
“唐棣,栘也。”栘,就是一個“木”字加一個“多”字,
屬於常綠喬木,開白色或赤色的花。
它開花跟別的花不一樣, 一般的花都是先有骨朵,先合後開,而唐棣呢,是一上來就開,先開然後再合,
“偏其反而”呢,指的就是這個反著開的特點。
2.《朱子集注》上說:
唐棣是郁李,屬於薔薇科落葉小灌木,開粉紅的或白色的花。
“偏”呢,當翩翩起舞的“翩”講。“反”,就是反轉的意思。
那“偏其反而”是描繪這個花兒呀,這個搖搖擺擺在空中翩翩起舞
的美麗的姿態。
而下麵兩句“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簡單的解釋就是怎麼會不想呢?只是太過遙遠罷了。
“爾”,通常是代名詞,那這裡具體代什麼,
朱子說:“不知其何所指也。”
想必是因為對唐棣的花呢特點理解不太一樣,
所以呢,大家所思所想也各不一樣。
(三) 本章與上一章相合
(29〜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1.從講述行權之困難到闡述行權時的行相
那按照何晏《集解》上的理解呢,這一章應該是與上一章“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合在一起的。
那前面一章“可與共學”,主要是在理論上講述行權之困難。
而這一章呢,則進一步借著唐棣之花先開後合的這個特點,
來闡述行權時的行相。
2. 儒家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兼具原則性與靈活性
說在行權的時候呢,做法看上去是和平時相反的,甚至是與經典都相反,但是呢行權的結果呢,卻是與經都是相合的,與道也是相合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古禮上說,“男女授受不親”,可是嫂子掉到河裡,就得伸手去救。拉住嫂子的做法,看上去違反了禮,但它卻是合於道的,這就涉及了儒家的經權觀。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認為,儒家是老舊、保守、一成不變的。
儒家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非常重視常與變、經與權的結合,也就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非常注重倫理原則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的合宜性,因為只有這樣做呢,才能夠讓大道真正地在人間實行。
(四) 儒家的經權觀
1. 禮,隨時代變遷而有所損益
我們從大處來看,禮是國之重器,禮正可治國,禮對於正國來講,就像是權衡之於輕重一樣,非常重要。
可是我們看,夏、商、周三代的禮,也都隨時代的變遷不斷地加以損益,這樣的增減變化呢,就是為了讓人們能夠在不同的時代更好地受益於道。這就是儒家的經權觀。
2. 夫子的評價
很多人雖然有求道之志,也能立、能守,但不一定懂得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來實現道,一意孤行就成為偏僻強梁,或者是淪為狂狷之士,最終也沒有辦法辦道、成道。
《論語·微子篇》呢,夫子曾經評價過幾位高人,伯夷、叔齊、
柳下惠、 少連……等。
他說呢:“伯夷、叔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柳下惠、少連,雖降志辱身,言中倫,行中慮。
而這個虞仲、夷逸呢〜
他們隱居獨善,身中清,廢中權。說我則異於是。”
夫子說我和他們不一樣,無可無不可。
3.莊子的觀點
那我們來看,伯夷、叔齊,他們雖然意志堅定,潔身自好,
但是呢終因不苟於流俗而餓死在了首陽山下。
而柳下惠、少連,雖然降志辱身,出仕為官了,
但是因為他們言行必以其道,絕不枉道示人,而遭到了罷免。
虞仲、夷逸,隱居獨善,清而不汙,雖然執守了自身的理想。
但莊子說:“天子不得其為臣,諸侯不得其為友。”
他們最終呢,也都難於將道實現於世上,這不能不說是人間的遺憾。
4.夫子和他們不一樣〜無可無不可。
孔子說:“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一個君子,對於天下人,應該是無專主之親,無專主之疏,惟道義是從。所以夫子一生呢,有機會從政,就努力從政,幫助天下;
沒機會從政,就周遊列國,傳道、授業、解惑。
這樣的抉擇呢,也成就了他能夠將文化道統流傳于後世的千秋的功業,這就是夫子的權。
凡事不能兩全、不能並存的時候呢,選出至重者為之,
這也是體現生命價值的最大化。
(五)漢唐時期對於權的解釋
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權衡,說比較輕重,計算得失。
一種呢,就是權變,就有變化。
發展到後來,有人甚至提出了反經合道,把經和權完全對立起來,
說倫理綱常原則的堅守,必須退位于行權。
後來這種所謂的行權,也被別有用心的人呢屢次上演,
成為離經叛道的陰謀權術和政變。
所以說,未能守就談行權,鮮有不背道者。針對這樣的狀況〜
程頤提出了:“權就只是經,說自漢以下,無人能識權字。”
後來朱熹提出:“經是經,權是權,經是已定的權,權是未定之經。”取的呢就是應變適宜,求的是合乎公義,那這就必須要經過共學、
適道和立,最後才有可能通達行權了,非仁精義熟者不能行權。
(六) 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1. 引申內涵
那下面一句“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就是引申為,怎麼會不想達到
能夠行權的程度呢?只是太過高明,做不到啊。
2.夫子感嘆
那夫子讀到這首詩,肯定地說“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說你還是
沒有好好思考,好好思考開合之度,那麼行權之道,其實並不遙遠啊。
(七) “唐棣之花” 的一些知識連結
1.而如今,我們很多人提起“唐棣之花”呢,都認為代表幸福團結,
這可能是因為現代作家郭沫若先生曾經編寫的歷史劇《棠棣之花》,
但那個“棠”呢是海棠的“棠”。
這個劇呢,借著戰國的義士聶政刺殺俠累的故事,表達出了希望祖國和平的心願。
2.另外《詩經·小雅》中也有一首叫《常棣》的詩,經常的常,是讚美兄弟之情的。
3.《詩經·召南》中也有這麼幾句詩“何彼襛矣,唐棣之華!”
是描寫周平王之孫和齊侯之子政治聯姻的場景,
人們認為二者的政治聯姻呢,締造了王朝的復興,能使人民康寧,
就像唐棣之花一樣璀璨豔麗。
所以有人就認為唐棣之花呢,象徵著民族團結,國家統一。
那這些,都是圍繞著“唐棣之花”的一些知識連結。
(八)待續〜
那麼“唐棣之花”的特點到底是什麼?
由此究竟引發了夫子怎樣的感想?
古代的學者理解雖然千差萬別,但今天此處呢〜
我們的講解是以何晏的《集解》為准〜
把這一章和上一章“可與共學”合在一起來理解,
那明天我們會繼續學習以朱子為代表的另外一種理解,
單獨理解這一章。
好,我們明天再繼續學。
論語 子罕第九 第29章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白話〉
1.孔子說:「可以一起研究學問的人,未必可以走向同一條道路;可以走同一條道路的人,未必可以在這個領域上有成就;可以在這個領域上成就的人,未必可以和他一同權衡實事的做為。」
2.孔子說:「可以和他共同在學問上切磋琢磨,不一定可以和他一起追求到真理。可以和他一同追求到真理,不一定可以和他永遠站在真理上行事。可以和他一同站在真理上行事,不一定可以和他共同權衡變通、審度事理的輕重。」
〈文義〉
1.可與:可與之共為此事。與即相與、共同。劉寶楠正義則謂與即「以」,即可以,義通。
2. 適道:猶言至於正道。適是往,或作到達解。
3. 立:卓立。立志堅定不變。
4.權:權衡輕重,使合於義理。按權即秤錘,所以秤物而知輕重者。
〈思維提綱〉
1.夫子為什麼說出這樣的話,有什麼涵義呢?
2.試著觀察周遭朋友,有一起學習但無心趣道的嗎?有一起求道卻三心二意、意志不堅的人嗎?有道心堅定遇境卻執著一些見解無法應變的人嗎?
3.觀察他人、想想自己又是哪一種狀況呢?
4.今天學到這章,除了自省外,再聽聽講師的看法,是否可以讓自己的理解、作法更提升?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論語•泰伯•12》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2. 《論語集注•子罕•9》程子曰:「可與共學,知所以求之也。可與適道,知所往也。可與立者,篤志固執而不變也。權,稱錘也,所以稱物而知輕重者也。可與權,謂能權輕重,使合義也。」
3. 《論語•泰伯•6》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4. 《四書反身錄》作者: 李顒ㄩㄥˊ(1627年-1705年)字中孚,號二曲。二曲先生教人讀《四書》、反身實踐之語也。(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5. 《論語•先進•21》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6. 《四書詮義》作者: 清代汪紱, 其學亦以朱子為歸。
7. “喪心失身,莫此為甚。”出處 《後冶堂藏書》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8. 清代劉寶楠,字楚楨,號念樓,揚州學派人物。著《論語正義》
二、重點摘記
(一)文義解釋--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
1.從為學的角度來看,它講出了為學的四種境界:能一起學習的,不一定能一起趣向道;能一起向道的,又未必能堅定不移地立道、守道;能有所立的,也不一定能通權達變,一層比一層更需要智慧。
2.從交友的角度來看,有的人可以一起學習,但沒法一起做事;可以一起共事業,又不一定能夠立業、守業;有能夠有所成、有所守的,又不一定能夠共同行權,因為一層比一層,更需要相互的和合信賴。這是聖人的人生經驗。那我們一般人也有這樣的感受,有些人做同學的時候,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一起做事業,往往朋友就變成了冤家。
(二)夫子把這個道理總結出這麼精煉的一句話,分為共學、適道、立和權四個層次。那我們如果能夠仔細地學習研究,人生做事業也好,交朋友也罷,就會省很多的力氣。
(三)由四個層次細究:
1.首先一點,聖人眼中,共同的夥伴,是從可以共學開始的,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不學之人,不在此處夫子所談之列。共學,就是一起共同學習,大家都願意學,不願意學,誰都沒辦法。孔子門下三千弟子一起學,但三千多弟子未必都能共同趣向道。
2.適呢,就是往的意思。適道,就是大家都往道上走。什麼是道呢?率性之謂道,就是向內,要開發出自己本性的光明,明明德;向外,從始於事親,到親民,到止於至善,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一個目標,成為聖賢。
(1)有些人有求學之心,但未必有求道之志。夫子說:“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有的人學習是為了求富貴,也有的人,為學而學,這都不是適道。程子說:“可與共學,知所以求之也。可與適道,知所往也。”一起共學,你就知道他要學,但是能適道,你就知道他學習的目的地,是到哪兒了?
(2)生活中,我們選擇人生的伴侶也好,事業的夥伴也好,一定要對一個人的目標志向有所觀察,志向不同,一起同行也必然不會長久。
3. 再看“可以適道,未可以立”。同時志于修道的人,未必都能在道上有所成立。什麼是立呢?程子說:“可與立者,篤志固執而不變也。”有所立的人,他外在的表現就是,意志堅定,絕不動搖。
(1)曾子說:“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我們前面說的文天祥,富貴貧賤一視,生死患難如常,這就是可以立。孔子是三十而立,普通人學幾十年,不一定能立得住。
(2)《四書反身錄》上說:“道明,而後能立。”立呢,就說這個道明瞭了,經過實踐,在身心上的受用變得非常實在,具體化。這樣的人,他平日裡“心之所存,念之所發,一言一動,造次顛沛,必不變所守,必然合乎於道。”
(3)有些人有求道之志,但是意志薄弱,最後也會是有始無終。所以說,立,非弘毅之士不能為。沒有長期戰兢惕厲的修持,立也談不到。考驗一個人能不能於立,也不能只看平時,而是要看出現了危機,或是生死存亡的時候,才知道,誰才是真的屹立不倒。
4. 再看權。《說文》上說,權是一種黃華木,由於它木質堅硬,不易變形的特點,常常被用做秤錘的製作,後來就被引申為衡,權衡的意思。權就是在立的基礎上,再向上一步,能隨機應變;而且變的結果又與道相合,這就像秤錘隨時移動,它和所稱的物品的重量相平衡一樣。
(1)比如在教學上,《論語•先進篇》講過一個公案,子路問孔子:“聞斯行諸?”說聽到一個道理就該馬上行動嗎?孔子說:“有父兄在,不能聞斯行諸。”冉有也來問:“聞斯行諸?”孔子說:“馬上行動。” 那同一個問題,孔子的答案截然相反。公西華問:“說這是為什麼?”夫子就說:“冉有性情退縮,要引他前進;而子路呢,性情急進,就得讓他退一退。”這就是孔子在教學上對於權的引用,變化的結果,使兩位弟子都能真實地在道業上有所前進。
(四)舉實例說明:
1.《春秋•公羊傳》上有一段很有爭議的公案。春秋時鄭國的祭仲,智力過人,在鄭莊公在位的時候,立下了很多的大功。鄭莊公去世之後,那麼他的兒子姬忽繼位了,就是鄭昭公。那時候齊國就很想把他們的公主嫁給他。祭仲就勸姬忽答應,說如果沒有齊國的幫助,我們繼位可能不會順利,但姬忽不聽。果然,他的弟弟姬突在這種時候,通過宋國的幫助下發動了政變,劫持了祭仲,威脅自己的國家,和祭仲就達成了協議,這就致使姬忽這個流亡到了衛國去了。雖然後來在祭仲的努力下,又迎回了姬忽。但是祭仲,他的行為逐君立庶,這就是有悖了君臣之道,在當時呢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可是他行為的結果,即保全了鄭昭公也就是姬忽的性命,也讓國家避免了宋國的侵擾,對於國家和人民來說,都是有益的。所以《公羊傳》上就認為,這就是權在政治上的運用。
2.後來在中國的歷史上,屢次上演了藉口權變,把權淪為權術陰謀的案例。比如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沒自稱皇帝,但他的兒子曹丕,脅迫劉協禪讓帝位。他們這種始于勤王,終於陷天,回山倒海,移天換日的行為,他們父子也就成了“竊權之名以自立,竊禪讓之名而為謀逆”的典型了。所以說“行權有道,不能害人以行權,不能殺人以自存”,這是行權的底線。權是為了求善,求正。《四書詮義》上說:“權是最難說的,未能守而言權,鮮有不背道者。”說你不能夠立,不能夠守,就說權變,很少有不悖離道的。北宋的學者程頤也提出過:“權只是經也。”
3.所以說學這一章,我們得省察一下自己的能力,學問不夠,私心易起,這樣就沒法權衡。前面說孔子疾病的時候,由子路主持大局,他就使門人為臣。我們一般人聽起來,也覺得可行。一個是夫子曾任魯國大夫;另外一個,以孔子德配天地的行誼,我們也覺得怎麼辦葬禮都不過分,這就是一般人的心態。因為太敬愛孔子,反而違越了孔子一生所堅守的禮的精神。以愛的名義破壞秩序,人人如此,就天下大亂。反過來,傳承了孔子心法的曾子,他睡在大夫的席子上,都不敢死去;那一片兢兢業業之心,在這麼小的問題上,還是在立,在守,不敢妄加權衡。
(五) 生活中看自身狀況
所以生活中,我們在面對各種規矩法則的時候,總是試圖給自己找各種理由、藉口,變化一下,滿足自己,這樣的心態,走到哪,就會亂到哪。不替別人拿主意還好,一拿主意,就是害了別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或多或少的都參與決策一些事。如果德行不夠,又不幸被推上了決策之位,那怎麼辦呢?就得和大家多商量,多聽各方的意見,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反過來,竊權以自立,或者說剛愎自用,一意孤行,那無論做什麼事,遲早都得垮臺。《反身錄》上說:“大抵天下之事,事事有經,既有定經,不必言權,學者守之而已。經至兩窮處,聖王制禮所不及到處,才不得不權以通之。所以權呢,就是善其經,權呢,首先得精義入神。”孟子說:“權,然後知輕重,既知輕重,則中道自出了,所以權之所在,即道之所在。”如果說,我們學未能立,甚至連禮都不能明,卻敢說,我們權衡出來的決定,就是道義之所在,我做的決定,一定正確,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喪心失身,莫此為甚。”
(六)結論
共學、適道、立和權,四個境界,層次分明,只有共學的前面加了共字,劉寶楠說:“學者,業之所同,講習切磋,彼此增益,所以謂之共學。而適道、立和權,都是每個人自證自得,所以談不上共字。”人生也是一樣,雖然開始,大家一起共學,可是慢慢地,由於各自理想不同,體會、認證不同,就分別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形成了不同的團體、派別。所以,選擇朋友也好,選擇事業的夥伴也罷,能走多遠,那必須要經過共學開始,然後適道、立身,最終才有可能形成共同的對社會的判斷和權衡。
〈白話〉
1.孔子說:「可以一起研究學問的人,未必可以走向同一條道路;可以走同一條道路的人,未必可以在這個領域上有成就;可以在這個領域上成就的人,未必可以和他一同權衡實事的做為。」
2.孔子說:「可以和他共同在學問上切磋琢磨,不一定可以和他一起追求到真理。可以和他一同追求到真理,不一定可以和他永遠站在真理上行事。可以和他一同站在真理上行事,不一定可以和他共同權衡變通、審度事理的輕重。」
〈文義〉
1.可與:可與之共為此事。與即相與、共同。劉寶楠正義則謂與即「以」,即可以,義通。
2. 適道:猶言至於正道。適是往,或作到達解。
3. 立:卓立。立志堅定不變。
4.權:權衡輕重,使合於義理。按權即秤錘,所以秤物而知輕重者。
〈思維提綱〉
1.夫子為什麼說出這樣的話,有什麼涵義呢?
2.試著觀察周遭朋友,有一起學習但無心趣道的嗎?有一起求道卻三心二意、意志不堅的人嗎?有道心堅定遇境卻執著一些見解無法應變的人嗎?
3.觀察他人、想想自己又是哪一種狀況呢?
4.今天學到這章,除了自省外,再聽聽講師的看法,是否可以讓自己的理解、作法更提升?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論語•泰伯•12》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2. 《論語集注•子罕•9》程子曰:「可與共學,知所以求之也。可與適道,知所往也。可與立者,篤志固執而不變也。權,稱錘也,所以稱物而知輕重者也。可與權,謂能權輕重,使合義也。」
3. 《論語•泰伯•6》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4. 《四書反身錄》作者: 李顒ㄩㄥˊ(1627年-1705年)字中孚,號二曲。二曲先生教人讀《四書》、反身實踐之語也。(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5. 《論語•先進•21》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6. 《四書詮義》作者: 清代汪紱, 其學亦以朱子為歸。
7. “喪心失身,莫此為甚。”出處 《後冶堂藏書》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8. 清代劉寶楠,字楚楨,號念樓,揚州學派人物。著《論語正義》
二、重點摘記
(一)文義解釋--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
1.從為學的角度來看,它講出了為學的四種境界:能一起學習的,不一定能一起趣向道;能一起向道的,又未必能堅定不移地立道、守道;能有所立的,也不一定能通權達變,一層比一層更需要智慧。
2.從交友的角度來看,有的人可以一起學習,但沒法一起做事;可以一起共事業,又不一定能夠立業、守業;有能夠有所成、有所守的,又不一定能夠共同行權,因為一層比一層,更需要相互的和合信賴。這是聖人的人生經驗。那我們一般人也有這樣的感受,有些人做同學的時候,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一起做事業,往往朋友就變成了冤家。
(二)夫子把這個道理總結出這麼精煉的一句話,分為共學、適道、立和權四個層次。那我們如果能夠仔細地學習研究,人生做事業也好,交朋友也罷,就會省很多的力氣。
(三)由四個層次細究:
1.首先一點,聖人眼中,共同的夥伴,是從可以共學開始的,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不學之人,不在此處夫子所談之列。共學,就是一起共同學習,大家都願意學,不願意學,誰都沒辦法。孔子門下三千弟子一起學,但三千多弟子未必都能共同趣向道。
2.適呢,就是往的意思。適道,就是大家都往道上走。什麼是道呢?率性之謂道,就是向內,要開發出自己本性的光明,明明德;向外,從始於事親,到親民,到止於至善,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一個目標,成為聖賢。
(1)有些人有求學之心,但未必有求道之志。夫子說:“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有的人學習是為了求富貴,也有的人,為學而學,這都不是適道。程子說:“可與共學,知所以求之也。可與適道,知所往也。”一起共學,你就知道他要學,但是能適道,你就知道他學習的目的地,是到哪兒了?
(2)生活中,我們選擇人生的伴侶也好,事業的夥伴也好,一定要對一個人的目標志向有所觀察,志向不同,一起同行也必然不會長久。
3. 再看“可以適道,未可以立”。同時志于修道的人,未必都能在道上有所成立。什麼是立呢?程子說:“可與立者,篤志固執而不變也。”有所立的人,他外在的表現就是,意志堅定,絕不動搖。
(1)曾子說:“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我們前面說的文天祥,富貴貧賤一視,生死患難如常,這就是可以立。孔子是三十而立,普通人學幾十年,不一定能立得住。
(2)《四書反身錄》上說:“道明,而後能立。”立呢,就說這個道明瞭了,經過實踐,在身心上的受用變得非常實在,具體化。這樣的人,他平日裡“心之所存,念之所發,一言一動,造次顛沛,必不變所守,必然合乎於道。”
(3)有些人有求道之志,但是意志薄弱,最後也會是有始無終。所以說,立,非弘毅之士不能為。沒有長期戰兢惕厲的修持,立也談不到。考驗一個人能不能於立,也不能只看平時,而是要看出現了危機,或是生死存亡的時候,才知道,誰才是真的屹立不倒。
4. 再看權。《說文》上說,權是一種黃華木,由於它木質堅硬,不易變形的特點,常常被用做秤錘的製作,後來就被引申為衡,權衡的意思。權就是在立的基礎上,再向上一步,能隨機應變;而且變的結果又與道相合,這就像秤錘隨時移動,它和所稱的物品的重量相平衡一樣。
(1)比如在教學上,《論語•先進篇》講過一個公案,子路問孔子:“聞斯行諸?”說聽到一個道理就該馬上行動嗎?孔子說:“有父兄在,不能聞斯行諸。”冉有也來問:“聞斯行諸?”孔子說:“馬上行動。” 那同一個問題,孔子的答案截然相反。公西華問:“說這是為什麼?”夫子就說:“冉有性情退縮,要引他前進;而子路呢,性情急進,就得讓他退一退。”這就是孔子在教學上對於權的引用,變化的結果,使兩位弟子都能真實地在道業上有所前進。
(四)舉實例說明:
1.《春秋•公羊傳》上有一段很有爭議的公案。春秋時鄭國的祭仲,智力過人,在鄭莊公在位的時候,立下了很多的大功。鄭莊公去世之後,那麼他的兒子姬忽繼位了,就是鄭昭公。那時候齊國就很想把他們的公主嫁給他。祭仲就勸姬忽答應,說如果沒有齊國的幫助,我們繼位可能不會順利,但姬忽不聽。果然,他的弟弟姬突在這種時候,通過宋國的幫助下發動了政變,劫持了祭仲,威脅自己的國家,和祭仲就達成了協議,這就致使姬忽這個流亡到了衛國去了。雖然後來在祭仲的努力下,又迎回了姬忽。但是祭仲,他的行為逐君立庶,這就是有悖了君臣之道,在當時呢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可是他行為的結果,即保全了鄭昭公也就是姬忽的性命,也讓國家避免了宋國的侵擾,對於國家和人民來說,都是有益的。所以《公羊傳》上就認為,這就是權在政治上的運用。
2.後來在中國的歷史上,屢次上演了藉口權變,把權淪為權術陰謀的案例。比如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沒自稱皇帝,但他的兒子曹丕,脅迫劉協禪讓帝位。他們這種始于勤王,終於陷天,回山倒海,移天換日的行為,他們父子也就成了“竊權之名以自立,竊禪讓之名而為謀逆”的典型了。所以說“行權有道,不能害人以行權,不能殺人以自存”,這是行權的底線。權是為了求善,求正。《四書詮義》上說:“權是最難說的,未能守而言權,鮮有不背道者。”說你不能夠立,不能夠守,就說權變,很少有不悖離道的。北宋的學者程頤也提出過:“權只是經也。”
3.所以說學這一章,我們得省察一下自己的能力,學問不夠,私心易起,這樣就沒法權衡。前面說孔子疾病的時候,由子路主持大局,他就使門人為臣。我們一般人聽起來,也覺得可行。一個是夫子曾任魯國大夫;另外一個,以孔子德配天地的行誼,我們也覺得怎麼辦葬禮都不過分,這就是一般人的心態。因為太敬愛孔子,反而違越了孔子一生所堅守的禮的精神。以愛的名義破壞秩序,人人如此,就天下大亂。反過來,傳承了孔子心法的曾子,他睡在大夫的席子上,都不敢死去;那一片兢兢業業之心,在這麼小的問題上,還是在立,在守,不敢妄加權衡。
(五) 生活中看自身狀況
所以生活中,我們在面對各種規矩法則的時候,總是試圖給自己找各種理由、藉口,變化一下,滿足自己,這樣的心態,走到哪,就會亂到哪。不替別人拿主意還好,一拿主意,就是害了別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或多或少的都參與決策一些事。如果德行不夠,又不幸被推上了決策之位,那怎麼辦呢?就得和大家多商量,多聽各方的意見,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反過來,竊權以自立,或者說剛愎自用,一意孤行,那無論做什麼事,遲早都得垮臺。《反身錄》上說:“大抵天下之事,事事有經,既有定經,不必言權,學者守之而已。經至兩窮處,聖王制禮所不及到處,才不得不權以通之。所以權呢,就是善其經,權呢,首先得精義入神。”孟子說:“權,然後知輕重,既知輕重,則中道自出了,所以權之所在,即道之所在。”如果說,我們學未能立,甚至連禮都不能明,卻敢說,我們權衡出來的決定,就是道義之所在,我做的決定,一定正確,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喪心失身,莫此為甚。”
(六)結論
共學、適道、立和權,四個境界,層次分明,只有共學的前面加了共字,劉寶楠說:“學者,業之所同,講習切磋,彼此增益,所以謂之共學。而適道、立和權,都是每個人自證自得,所以談不上共字。”人生也是一樣,雖然開始,大家一起共學,可是慢慢地,由於各自理想不同,體會、認證不同,就分別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形成了不同的團體、派別。所以,選擇朋友也好,選擇事業的夥伴也罷,能走多遠,那必須要經過共學開始,然後適道、立身,最終才有可能形成共同的對社會的判斷和權衡。
論語 子罕第九 第28章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白話>
孔子說:「有智慧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憂慮,有勇氣的人不恐懼。」
<文義>
1.何晏《集解》包曰:「不惑,不惑亂也。不憂,不憂患也。」
2.《皇疏》引孫綽云:「智能辨物,故不惑也。安於仁,不改其樂,故無憂也。」又引繆協云:「見義而爲,不畏強禦,故不懼也。」
3.朱熹《集注》:「明足以燭理,故不惑也。理足以勝私,故不憂。氣足以配道義,故不懼。此學之序也。」
<思惟提綱>
1.你有感受過困惑、憂慮和畏懼嗎?這三種痛苦哪一種你感受最強烈,最想要先去除呢?
2.想一想,為什麼有智慧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憂慮,有勇氣的人不恐懼呢?
3.要如何做到有智慧、有仁德、有勇氣?下手處是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禮記·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鄭康成注:「達者,常行,百王所不變也。」
2.《皇疏》引孫綽云:「智能辨物,故不惑也。安於仁,不改其樂,故無憂也。」又引繆協云:「見義而爲,不畏強禦,故不懼也。」
3.《論語•顏淵•10》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4.《論語‧顏淵•21》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5.《中庸•20》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6.《老子‧十三章》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7.《論語‧顏淵•4》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8.《論語‧子張•2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9.《大學‧傳•6》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10.《孟子‧粱惠王上•1》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11.《朱子文集》(答石子重)問:「知以明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其要在致知。知之明,非仁以守之,則不可;以仁守之,非勇而行之,亦不可。三者不可闕一,而知爲先。」
12.《論語‧學而•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二、 重點摘要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一)本章文義的解釋
孔子說:「智慧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憂慮,有勇氣的人不恐懼。」
1.「智、仁、勇」被稱為三達德。「達者,常行,百王所不變也。」(鄭康成注)這三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通達的道德,這三達德也是儒家的必修之學。
2.這三種道德,分別會產生三個功效,具備了智,就不惑了;具備的仁,就不憂了;有了勇,就不畏懼了。
3.我們看,困惑、憂慮和畏懼,這是我們一般人每天都在感受的三種痛苦。4.聖人就用他的經驗告訴我們,具備了「智、仁、勇」這三種道德,就可以 完全消除這些痛苦。對於這一點我們能接受嗎?
(二)細說「知者不惑」
1.什麼是「知」
《皇疏》上說:「智能辨惑」,說有了智就能辨別了。一是能辨別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二能辨別出自己內在的本性的疑惑。
2.什麼是「惑」
(1)《論語·顏淵》上說,愛一個人就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恨他的時候又希望他死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這就是「惑」。
(2)後面還有一章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一個人一時氣憤了,就忘記了自己和自己的親人,忘記了自己的目標和宗旨,這就是「惑」。
(3)可見,當我們心裡出現了那種反復糾纏的矛盾,不能用理性分析的時候,內心的迷茫失去了抉擇能力,這就是「惑」。
3.我們不知道自己在「惑」中
(1)所以儒家講到的「智」,首先要會能辨認自己的心,管理自己的思想。當我們困頓迷惑了,就是自己的智慧到達了邊界,沒有辦法理解別人或者世界發生了什麼。
(2)正常的呢,應該馬上去傾聽學習和觀察到底發生了什麼,自己該怎麼改善。
(3)可是此種狀況下的我們,通常會執著的認為,那個讓我們困惑的人或者事是不正常的,希望他們變得能夠讓我們理解。這就是在困惑之中,又增加了一份錯誤的執著。這樣與人交往,自然就處處碰壁。
4.要如何具備「智」
(1)如何具備「智」呢?《中庸》上給出明確的答案,說:「好學近乎智。」愛好學習、不斷學習是得到智的方法。
(2)怎麼學呢?只要依著聖人的教化,老老實實的學。所以很多經典都強調,要親近有仁德的人,親近善知識,對世間一切的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要對照著經典上聖賢的見解,對照著自己老師的經驗,來訓練自己的思維,調伏我們自己。
(3)每天學一點,改一點,幾十年下來,看問題才會越來越全面,最終就有機會把我們理性的生命完全的開發出來。
(三)細說「仁者不憂」
1. 一般人憂的是個人的榮辱得失
(1)我們說在這個世界上活著,人人都有憂慮,有財富的,憂慮財富沒了;長得美麗的人,擔心衰老;當了皇上,也擔心政權不穩;得到了擔心失去,得不到又擔心要得到;啥也沒有的人呢,要擔心未來。
(2)仁者為什麼不憂呢?我們仔細看看這些憂慮,除了聖人,一般人的憂慮,他都有一個出處,就是很想保護好自己和自己所擁有的,所以普通人憂的,都是個人的榮辱得失,一切為了我,為了保住私利而憂。
(3)《老子》說:「吾有大患,唯吾有身。」我有大憂啊,就是因為我有這個身體。為了此身,累積財富、權力,貪心越重,就越會憂慮,怎麼樣都不會快樂。
2.仁者憂的是別人的安樂
(1)仁者正好與此相反。仁者愛人,他無論處在什麼位置,當官也好,做老百姓也好,心中只有一樣事兒,就是關心別人,一心所想的,就是別人的安樂,考慮自己很少,自然就不會因為個人的境遇而擔憂了。
(2)比如,孔子被困在匡地的時候,大難臨頭他還在想,來到世界上是為了傳承文武之道、讓人們受益,能不能成就這件事,要順天命而為。正是這樣的一份濟世之心,讓他對自己的生命的執著之心都消除了。
(3)所以說,作為一個為政的管理者,如果所做所想的,就是以維護人民的利益為歸處,真能這麼做的話,就真的不用為個人而憂,因為你所做的,就已經合乎了公益、合乎了民心。
3.聖人的境界,一般人做不到吧?
(1)有人說,這是聖人的境界,一般人做不到,其實呢,這是人本有的性德,人人能做到。
(2)比如,很多做了父親母親的人,小孩半夜尿床了,他們就會把孩子放在乾的地方,自己睡尿過的地方,這樣才覺得心安。那看面對孩子呢,父母就不再會為自己擔憂了。
(3)世間有兩個字,一個是「取」,一個是「予」。以取為目的,取不到就痛苦,取到了就憂慮。而以給予為目的的人,只要盡己之心,就會心安理得了。
(4)所以仁者就是依靠著愛人之心,消融了與別人的爭奪,也坦蕩了自己的一生的路,所以不憂。
4.怎麼在生活中實踐「仁」
(1)夫子說:「力行近乎仁」。努力去做,要能行五者於天下,恭、寬、信、敏、惠。真心的恭敬別人,包容別人,真心的為他人做事,真心的給予他人恩惠,誠心的去做,久而久之,我們的心中會形成一種力量,會越做越容易。
(2)這種代人著想的心,一方面,會讓我們迅速的累積不可思議的功德;另一方面,也會迅速地增長我們內心的智慧,和外部成就事業的各種因緣基礎,個人修德也好、做事業也好,就很容易通達。
(四)細說「勇者不懼」
1.什麼是「勇」--面對自己過錯的承擔之心
(1)一提到勇,我們一般人心中的形象,就像小說中所描繪的,疾聲怒色、拔劍而向,那種好像無所畏懼的樣子,這不是夫子所承許的勇。
(2)為什麼這麼說呢?夫子說過,「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也就是說反躬自省沒做錯,不愧疚就不畏懼了。
(3)反過來說,如果自己做錯了,雖千萬人吾往矣,就是千萬個人準備要討伐我,我也得去承擔自己的過錯。
(4)所以說這個「勇」指的是面對自己過錯的承擔之心,過則勿憚改,勇於承擔和改善,這才是儒家所講到的「勇」。
2.面對自己過錯的恐懼是我們所忽視,又最傷害的
(1)這就折射出一個問題:我們人生所有的恐懼當中,可能有一種恐懼,一直為我們所忽視,可是又最傷害我們,那就是面對自己過錯的這種恐懼。
(2)想想一生中出現的那麼多個,我們明明做錯,卻一直逃避或者爭辯的那些個瞬間,好像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我們這麼執著於營造出自己沒有做錯的這麼一個假相?
(3)子貢有一句話很有意義,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蝕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也就是說,一個人發生了錯誤,從他面對、到改正過錯的這個過程,是被稱為君子的,是如日月般讓人仰望的;而反過來,小人才是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的。
(4)那我們為什麼那麼不遺餘力的掩蓋自己的過錯呢?其實一個人明明有錯,他就是再不承認,「人之視己,如見肝肺然。」人人能看清楚,遮蓋也沒任何意義。
(5)而且我們通常會因為別人遮蓋推卸過錯,而極為不喜歡這個人;反過來,當大家都在推卸責任的時候,人群中突然有一個人說:「都是我的錯。」然後努力想辦法改善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特別敬佩這個人,信賴這個人。
(6)所以,掩蓋推卸自己的過錯,細想一下,真的也是非常沒有價值。
3.如何實踐「勇」
(1)《中庸》上有一句話說:「知恥近乎勇。」說有羞恥心,就近乎勇敢了。所以這個羞恥心,就是勇敢的前問題。遮掩過錯,還是因為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羞恥;如果知道了不承擔過錯更為羞恥,就只能面對和承擔改善,因為沒有更好的路。
(2)所以,這個「勇」,通常和「義」連在一起。什麼是「義」?義者,宜也。這個「義」就是標準,對大家有好處、合宜的,就該去做,所以說見義勇為。
(3)舉例說明--見義勇為
■孟子見梁惠王的時候,梁惠王說:「叟!不遠千里而來,有利於吾國乎?」孟子就直接說:「王!何必曰利?唯仁義而已。」孟子認為要為政以德,仁義治國,才對君主和國民都有好處,所以他就有勇氣對國王講。
■若換作一般人,如果周圍的人都講功利主義呢,自己就算看明白了這樣不對,也不敢說出反面的意見,因為沒有勇氣。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在恰恰需要勇氣的時候,缺乏勇氣。比如說,我們推背誦經典,在遇到別人不理解,或者自己帶了很長時間的同學堅持不下去,離開的時候,這些小事一發生,好像就覺得千難萬難,推不下去了。這樣做事情,就算是遇到棉花,可能都覺得是撞了牆了。
(五)總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關係
1. 我們沒有強烈的要除惑的心,這就是最深的迷惑
(1)離苦得樂,這是所有人的本能,越讓我們痛苦的事,我們會越想去除。不具備仁和勇,會產生兩種痛苦——憂慮、恐懼,這種痛苦讓我們特別不喜歡,也很想斷除。
(2)可是,不具備智慧帶給我們的痛苦「惑」,似乎就不那麼強烈了,所以,我們也沒有那種強烈的要除惑的心。
(3)對於「惑」的這個正對治--「智」,也就不那麼強烈的好樂,對於「智」的下手處--「學」這件事,也就不那麼容易堅持。這個情況就麻煩了,這就是最深的迷惑。
2.不斷學習讓我們不惑、不憂、不懼
(1)不惑才是不憂不懼的基礎
《朱子文集》上說:「智以明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其要在致知」。人之所以有憂慮和恐懼,都是因為疑惑造成的,不惑才是不憂不懼的基礎。
(2)致知是達到不惑的下手處
而要達到不惑,必須得先致知;致知,就是充滿知識,得學;致知,必須要格物,要學窮究物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而後呢,再以至誠之心擇善而篤行之,不到率性決不停止努力。
(3)得到智慧的方法,就得靠學
而得到智慧的方法,就得靠學。「智」又是最重要的,所以說學是最重要的。這就是儒家為什麼一開篇就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可以讓我們擁有快樂的本領,自己能明心見性,乃至教化別人,都得靠學。
(六)本章總結
1.所以,這一章學了之後,我們應該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當我們遇到不被理解、困惑的時候,應該知道,這是我們缺少智慧;當我們憂愁煩惱時,應該知道,有可能是我們不具備仁德;當面對失敗恐懼的時候,應該知道,這是缺乏勇敢了。
2.能認識到這一點,可能就有機會反轉我們的一生了。因為生命中出現一切不悅意呢,都是因為我不具備智、仁、勇。於是,我們就會在自己身上努力圓具這幾點,也就不會整天對這世界做一些無謂的煩惱和糾纏了。
<白話>
孔子說:「有智慧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憂慮,有勇氣的人不恐懼。」
<文義>
1.何晏《集解》包曰:「不惑,不惑亂也。不憂,不憂患也。」
2.《皇疏》引孫綽云:「智能辨物,故不惑也。安於仁,不改其樂,故無憂也。」又引繆協云:「見義而爲,不畏強禦,故不懼也。」
3.朱熹《集注》:「明足以燭理,故不惑也。理足以勝私,故不憂。氣足以配道義,故不懼。此學之序也。」
<思惟提綱>
1.你有感受過困惑、憂慮和畏懼嗎?這三種痛苦哪一種你感受最強烈,最想要先去除呢?
2.想一想,為什麼有智慧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憂慮,有勇氣的人不恐懼呢?
3.要如何做到有智慧、有仁德、有勇氣?下手處是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禮記·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鄭康成注:「達者,常行,百王所不變也。」
2.《皇疏》引孫綽云:「智能辨物,故不惑也。安於仁,不改其樂,故無憂也。」又引繆協云:「見義而爲,不畏強禦,故不懼也。」
3.《論語•顏淵•10》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4.《論語‧顏淵•21》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5.《中庸•20》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6.《老子‧十三章》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7.《論語‧顏淵•4》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8.《論語‧子張•2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9.《大學‧傳•6》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10.《孟子‧粱惠王上•1》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11.《朱子文集》(答石子重)問:「知以明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其要在致知。知之明,非仁以守之,則不可;以仁守之,非勇而行之,亦不可。三者不可闕一,而知爲先。」
12.《論語‧學而•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二、 重點摘要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一)本章文義的解釋
孔子說:「智慧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憂慮,有勇氣的人不恐懼。」
1.「智、仁、勇」被稱為三達德。「達者,常行,百王所不變也。」(鄭康成注)這三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通達的道德,這三達德也是儒家的必修之學。
2.這三種道德,分別會產生三個功效,具備了智,就不惑了;具備的仁,就不憂了;有了勇,就不畏懼了。
3.我們看,困惑、憂慮和畏懼,這是我們一般人每天都在感受的三種痛苦。4.聖人就用他的經驗告訴我們,具備了「智、仁、勇」這三種道德,就可以 完全消除這些痛苦。對於這一點我們能接受嗎?
(二)細說「知者不惑」
1.什麼是「知」
《皇疏》上說:「智能辨惑」,說有了智就能辨別了。一是能辨別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二能辨別出自己內在的本性的疑惑。
2.什麼是「惑」
(1)《論語·顏淵》上說,愛一個人就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恨他的時候又希望他死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這就是「惑」。
(2)後面還有一章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一個人一時氣憤了,就忘記了自己和自己的親人,忘記了自己的目標和宗旨,這就是「惑」。
(3)可見,當我們心裡出現了那種反復糾纏的矛盾,不能用理性分析的時候,內心的迷茫失去了抉擇能力,這就是「惑」。
3.我們不知道自己在「惑」中
(1)所以儒家講到的「智」,首先要會能辨認自己的心,管理自己的思想。當我們困頓迷惑了,就是自己的智慧到達了邊界,沒有辦法理解別人或者世界發生了什麼。
(2)正常的呢,應該馬上去傾聽學習和觀察到底發生了什麼,自己該怎麼改善。
(3)可是此種狀況下的我們,通常會執著的認為,那個讓我們困惑的人或者事是不正常的,希望他們變得能夠讓我們理解。這就是在困惑之中,又增加了一份錯誤的執著。這樣與人交往,自然就處處碰壁。
4.要如何具備「智」
(1)如何具備「智」呢?《中庸》上給出明確的答案,說:「好學近乎智。」愛好學習、不斷學習是得到智的方法。
(2)怎麼學呢?只要依著聖人的教化,老老實實的學。所以很多經典都強調,要親近有仁德的人,親近善知識,對世間一切的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要對照著經典上聖賢的見解,對照著自己老師的經驗,來訓練自己的思維,調伏我們自己。
(3)每天學一點,改一點,幾十年下來,看問題才會越來越全面,最終就有機會把我們理性的生命完全的開發出來。
(三)細說「仁者不憂」
1. 一般人憂的是個人的榮辱得失
(1)我們說在這個世界上活著,人人都有憂慮,有財富的,憂慮財富沒了;長得美麗的人,擔心衰老;當了皇上,也擔心政權不穩;得到了擔心失去,得不到又擔心要得到;啥也沒有的人呢,要擔心未來。
(2)仁者為什麼不憂呢?我們仔細看看這些憂慮,除了聖人,一般人的憂慮,他都有一個出處,就是很想保護好自己和自己所擁有的,所以普通人憂的,都是個人的榮辱得失,一切為了我,為了保住私利而憂。
(3)《老子》說:「吾有大患,唯吾有身。」我有大憂啊,就是因為我有這個身體。為了此身,累積財富、權力,貪心越重,就越會憂慮,怎麼樣都不會快樂。
2.仁者憂的是別人的安樂
(1)仁者正好與此相反。仁者愛人,他無論處在什麼位置,當官也好,做老百姓也好,心中只有一樣事兒,就是關心別人,一心所想的,就是別人的安樂,考慮自己很少,自然就不會因為個人的境遇而擔憂了。
(2)比如,孔子被困在匡地的時候,大難臨頭他還在想,來到世界上是為了傳承文武之道、讓人們受益,能不能成就這件事,要順天命而為。正是這樣的一份濟世之心,讓他對自己的生命的執著之心都消除了。
(3)所以說,作為一個為政的管理者,如果所做所想的,就是以維護人民的利益為歸處,真能這麼做的話,就真的不用為個人而憂,因為你所做的,就已經合乎了公益、合乎了民心。
3.聖人的境界,一般人做不到吧?
(1)有人說,這是聖人的境界,一般人做不到,其實呢,這是人本有的性德,人人能做到。
(2)比如,很多做了父親母親的人,小孩半夜尿床了,他們就會把孩子放在乾的地方,自己睡尿過的地方,這樣才覺得心安。那看面對孩子呢,父母就不再會為自己擔憂了。
(3)世間有兩個字,一個是「取」,一個是「予」。以取為目的,取不到就痛苦,取到了就憂慮。而以給予為目的的人,只要盡己之心,就會心安理得了。
(4)所以仁者就是依靠著愛人之心,消融了與別人的爭奪,也坦蕩了自己的一生的路,所以不憂。
4.怎麼在生活中實踐「仁」
(1)夫子說:「力行近乎仁」。努力去做,要能行五者於天下,恭、寬、信、敏、惠。真心的恭敬別人,包容別人,真心的為他人做事,真心的給予他人恩惠,誠心的去做,久而久之,我們的心中會形成一種力量,會越做越容易。
(2)這種代人著想的心,一方面,會讓我們迅速的累積不可思議的功德;另一方面,也會迅速地增長我們內心的智慧,和外部成就事業的各種因緣基礎,個人修德也好、做事業也好,就很容易通達。
(四)細說「勇者不懼」
1.什麼是「勇」--面對自己過錯的承擔之心
(1)一提到勇,我們一般人心中的形象,就像小說中所描繪的,疾聲怒色、拔劍而向,那種好像無所畏懼的樣子,這不是夫子所承許的勇。
(2)為什麼這麼說呢?夫子說過,「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也就是說反躬自省沒做錯,不愧疚就不畏懼了。
(3)反過來說,如果自己做錯了,雖千萬人吾往矣,就是千萬個人準備要討伐我,我也得去承擔自己的過錯。
(4)所以說這個「勇」指的是面對自己過錯的承擔之心,過則勿憚改,勇於承擔和改善,這才是儒家所講到的「勇」。
2.面對自己過錯的恐懼是我們所忽視,又最傷害的
(1)這就折射出一個問題:我們人生所有的恐懼當中,可能有一種恐懼,一直為我們所忽視,可是又最傷害我們,那就是面對自己過錯的這種恐懼。
(2)想想一生中出現的那麼多個,我們明明做錯,卻一直逃避或者爭辯的那些個瞬間,好像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我們這麼執著於營造出自己沒有做錯的這麼一個假相?
(3)子貢有一句話很有意義,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蝕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也就是說,一個人發生了錯誤,從他面對、到改正過錯的這個過程,是被稱為君子的,是如日月般讓人仰望的;而反過來,小人才是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的。
(4)那我們為什麼那麼不遺餘力的掩蓋自己的過錯呢?其實一個人明明有錯,他就是再不承認,「人之視己,如見肝肺然。」人人能看清楚,遮蓋也沒任何意義。
(5)而且我們通常會因為別人遮蓋推卸過錯,而極為不喜歡這個人;反過來,當大家都在推卸責任的時候,人群中突然有一個人說:「都是我的錯。」然後努力想辦法改善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特別敬佩這個人,信賴這個人。
(6)所以,掩蓋推卸自己的過錯,細想一下,真的也是非常沒有價值。
3.如何實踐「勇」
(1)《中庸》上有一句話說:「知恥近乎勇。」說有羞恥心,就近乎勇敢了。所以這個羞恥心,就是勇敢的前問題。遮掩過錯,還是因為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羞恥;如果知道了不承擔過錯更為羞恥,就只能面對和承擔改善,因為沒有更好的路。
(2)所以,這個「勇」,通常和「義」連在一起。什麼是「義」?義者,宜也。這個「義」就是標準,對大家有好處、合宜的,就該去做,所以說見義勇為。
(3)舉例說明--見義勇為
■孟子見梁惠王的時候,梁惠王說:「叟!不遠千里而來,有利於吾國乎?」孟子就直接說:「王!何必曰利?唯仁義而已。」孟子認為要為政以德,仁義治國,才對君主和國民都有好處,所以他就有勇氣對國王講。
■若換作一般人,如果周圍的人都講功利主義呢,自己就算看明白了這樣不對,也不敢說出反面的意見,因為沒有勇氣。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在恰恰需要勇氣的時候,缺乏勇氣。比如說,我們推背誦經典,在遇到別人不理解,或者自己帶了很長時間的同學堅持不下去,離開的時候,這些小事一發生,好像就覺得千難萬難,推不下去了。這樣做事情,就算是遇到棉花,可能都覺得是撞了牆了。
(五)總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關係
1. 我們沒有強烈的要除惑的心,這就是最深的迷惑
(1)離苦得樂,這是所有人的本能,越讓我們痛苦的事,我們會越想去除。不具備仁和勇,會產生兩種痛苦——憂慮、恐懼,這種痛苦讓我們特別不喜歡,也很想斷除。
(2)可是,不具備智慧帶給我們的痛苦「惑」,似乎就不那麼強烈了,所以,我們也沒有那種強烈的要除惑的心。
(3)對於「惑」的這個正對治--「智」,也就不那麼強烈的好樂,對於「智」的下手處--「學」這件事,也就不那麼容易堅持。這個情況就麻煩了,這就是最深的迷惑。
2.不斷學習讓我們不惑、不憂、不懼
(1)不惑才是不憂不懼的基礎
《朱子文集》上說:「智以明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其要在致知」。人之所以有憂慮和恐懼,都是因為疑惑造成的,不惑才是不憂不懼的基礎。
(2)致知是達到不惑的下手處
而要達到不惑,必須得先致知;致知,就是充滿知識,得學;致知,必須要格物,要學窮究物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而後呢,再以至誠之心擇善而篤行之,不到率性決不停止努力。
(3)得到智慧的方法,就得靠學
而得到智慧的方法,就得靠學。「智」又是最重要的,所以說學是最重要的。這就是儒家為什麼一開篇就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可以讓我們擁有快樂的本領,自己能明心見性,乃至教化別人,都得靠學。
(六)本章總結
1.所以,這一章學了之後,我們應該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當我們遇到不被理解、困惑的時候,應該知道,這是我們缺少智慧;當我們憂愁煩惱時,應該知道,有可能是我們不具備仁德;當面對失敗恐懼的時候,應該知道,這是缺乏勇敢了。
2.能認識到這一點,可能就有機會反轉我們的一生了。因為生命中出現一切不悅意呢,都是因為我不具備智、仁、勇。於是,我們就會在自己身上努力圓具這幾點,也就不會整天對這世界做一些無謂的煩惱和糾纏了。
論語 子罕第九 第27章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白話>
孔子說:「必在寒冬之際,才知道松柏的葉子是最後凋零的。」
<文義>
1.歲寒 : 歲暮天寒
2.後彫 : 「彫」同「凋」,凋零。 一般樹木到冬天葉子都凋盡了,枝也枯了。松柏在嚴寒時,只受一些凋傷,直到春天,生長新枝,才落舊葉,所以叫後凋。
<思惟提綱>
1.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其義涵為何?
2.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是什麼情境下,有感而說的?
3.以松柏比喻君子,其它的眾木比作小人。小人和君子有何差異呢?
4.本章寓意無限〜睹物明志,共學之後帶會帶給您莊嚴的感受呢?!
<義理解釋> 12分08秒
一. 引用經文
1.皇侃的《論語義疏》:“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這一章,是以松柏比喻君子,其它的眾木呢,比作小人。
2.劉寶楠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是孔子在“陳蔡絕糧”時說的,《呂氏春秋》和《莊子》都描繪過這個公案。
3.《孔子家語》孔子對弟子們說:“夫陳、蔡之間,丘之幸也。
二三子從丘者,皆幸也。吾聞之,君不困不成王,
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憤厲志之始於是乎?”
4.《論語•子罕•25》子曰:“三軍可奪其帥,匹夫不可奪其志”
5.《四書訓義》:“夫子此言,可以表志士仁人之節,可以示知人任重之方,可以著君子畜德立本之學,可以通天下吉凶險阻之故。”
6.孟子曰:“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世說新語》中故事:”荀巨伯說:“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8.《反身錄》:“士而以節義見,臣而以忠烈顯。”
重點摘記 講師:夢秋老師
(原文)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一)本章義涵
1.何謂“後凋”?
這句話呢很有意境,它描繪出一幅畫面:天寒地凍,百花凋零,唯有松柏,鬱鬱蔥蔥,昂首挺立,給人一種振奮的力量,也鼓勵我們,在困境中要堅守信念。
什麼是“後凋”呢?普通的樹木,到了寒冷的冬天就掉盡了枝葉;可是松柏,再怎麼寒冷,只受一點凋傷,而且隨時凋隨時長,所以天氣再怎麼嚴寒,看上去還是一片生機。
2. 松柏比喻君子
皇侃的《論語義疏》上說:“這一章呢,是以松柏比喻君子,其它的眾木呢,比作小人。
3. 小人和君子的差異
同處太平之時,小人和君子沒什麼差異,就像松柏和眾木同處春夏,可以同時綻放青鬱。
可是,松柏是有心,而眾木呢是從時;君子是性善,而小人呢,會根據時代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所以,在治世之下的君子、小人,都不容易作惡,就像堯舜時期的人民‘比屋可封’,看上去好像每家都可受封的德行在;可是到了亂世的時候呢,君子秉性不變,小人就隨世而變,和亂世同流合污,無複忌憚了。”
4. 歲寒檢驗德行
所以說,歲寒是檢驗德行的一個重要條件。
想知道一個人是否有真的志向和操守,
不到歲寒、不經歷危難,也很難判斷。
(二)本章緣由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 劉寶楠說呢,這句話是孔子在“陳蔡絕糧”時說的,《呂氏春秋》和
《莊子》都描繪過這個公案。說:當時呢,孔子窮于陳、蔡之間,
七天沒有飯吃,可是呢,他還在屋子裡彈琴唱歌。
2.那麼在外面的子路和子貢相互之間就說了:
“夫子兩次被趕出魯國;在衛國又受到了鏟削足跡的污辱;
宋國習禮的時候呢,又受到砍掉大樹的污辱。
如今,在這陳、蔡之間如此窮困,
要殺害先生的,也沒有人去治罪;
要淩辱先生的,也沒有人去禁止。
可是呢,我們的夫子還是不停地彈琴歌唱,
君子也會窮困到這麼樣的程度嗎?”
3.顏回就把他們的對話告訴了孔子,
孔子把子貢和子路叫到面前,說:
“君子通于道謂之通,窮於道之謂窮,君子在道上窮困,才叫真的窮困。
而今天呢,我抱著仁義之道,已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
我內省自己呢,是不窮困於道的。
大難來臨的時候呢,我也沒有失去德行,
天寒既至,霜雪既降,我知道了松柏是為什麼茂盛了。
‘陳蔡之隘’,對於我又是何其的幸運啊!”
4.我們看,夫子認為“陳蔡絕糧”這樣的絕境,對於他來說是幸運的事。
因為在這個艱難困苦、饑寒交迫的過程當中〜
他真正地體會到了:道體生命,一如歲寒的松柏,
何其的繁盛,又何其的生機無限。
(三)夫子如松柏堅心勁節
1.《孔子家語》在記錄這一段的時候也提到〜
孔子對弟子們說:“夫陳、蔡之間,丘之幸也。二三子從丘者,皆幸也。吾聞之,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憤厲志之始於是乎?”
2. 所以,夫子非但未把陳蔡之厄經歷的苦難看作絕境,反而看作是磨礪
意志和成就事業的開始。
3. 那我們從今天回看歷史,“陳蔡絕糧”也真的是成就了夫子的萬世美名, 也讓夫子之道更加增益、顯著於後世。
4. 那是因為我們有機會看到今天,對於身處險境的人來說呢,他當時
面對的就是一種絕境,夫子卻能透過深邃的智慧,觀察到這一點,
這種眼光、氣魄、絕不動搖的篤定,是需要在心性上有極為深厚的
儲備的。
5. 所以說,天寒地凍,憑什麼可以後凋?憑所積者厚,所養者深。
正是在夫子心念深處培育的深厚的德行的根基,保持了夫子堅心勁節,足以支撐殘局,重待陽和。
(四)儒家挺起民族的脊樑
1.我們說千百年來,我們這個民族多次的內憂外患,也正是孔子教育的
這種君子,挺起了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樑。
2.比如,南宋的文天祥,國運凋零之際呢,散盡家財,起兵勤王,
失敗被俘,在元朝的監獄裡一坐就是快四年。
期間呢,無數人來勸降,連被俘的宋朝皇帝、官員都去勸,
文天祥只答一句:“一死之外,無可為者”。
行刑之際呢,四十七歲的文天祥,向已經滅亡的南宋首都跪拜,從容就義。
3.文天祥的妻子歐陽氏,在給他收屍的時候發現,他衣帶中有一個絕筆, 上面寫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學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4.我們看,這就是君子,“三軍可奪其帥,匹夫不可奪其志”。
想來當時的南宋,也有眾多飽讀聖賢書的子弟,可大軍來犯,
紛紛凋落、投降,喻如歲寒之際眾木枯落;只有文天祥,
還如松柏般不改其操。所以說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
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無日不在用功夫”。
(五) 何謂亂世?
1.對於我們來說呢,不一定戰爭才是亂世,
大家都不講道德的時候,也是亂。
2.比如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掙錢可以不擇手段了;
或者,人一有錢就可以看不起自己原來的太太;
或者認為自己的父母像保姆一樣照顧自己的女兒,是正常的。
3.這種混亂當中,很多人放棄了做人之道,我們是否還會堅持
父慈子孝、朋友有信。
4.再往細了說,不能理性思考的心靈,各種情緒的紛擾,也是亂;
習氣一來,也是歲寒。那麼在這種紛亂中,我們能否戰勝自己,
依舊做一個敢於克己復禮的人呢?
(六) 君子和小人的差別
1.“舉世混濁,清士乃見”。
君子和小人的差別就是,君子雖然也會遇到困難,也有夫妻問題,也會面臨兒女的問題,可是無論世間怎麼變化,君子不改變操守,會處處例行忠恕,盡到自己的本分。
2.我的老師說過:“困難不應退,皆應修力成。”
一切的困境呢,終究會過去,烏雲也不可能永遠遮蔽太陽的光輝。
在這個短暫的過程中,關鍵的是:走過的時候,你帶了一些什麼禮物?
穿越這段時間,你帶著什麼寶貝走到了下一段?
到底增加了一些什麼樣的本事?
長養了多少慈悲和智慧?
這才是我們需要計算的。
3.所以,平日裡喜歡談論道德理想的我們〜
在遇到艱難之時,也恰好是檢驗自己的機會,我們是否初心不改呢?
是否能像松柏一樣,不讓外來的氣候傷害自己,傷害自己的心性呢?
(七) 遇到困境,保持君子本色
1.《四書訓義》上說:“夫子此言,可以表志士仁人之節,可以示知人
任重之方,可以著君子畜德立本之學,可以通天下吉凶險阻之故。”
所以夫子這句話,是“一感物而眾理具”。
2.那我們用這句話來檢查自己,就知道,自己的德行到底是怎樣的程度;
用來觀察別人呢,就知道,什麼樣的人才真正的值得信賴;
3.當我們修學的時候,就知道,修學的道路上呢,一定要堅固德行的根本;
而遇到困境的時候,也知道,我們得保持君子本色。
4.孟子說過:“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貴、貧踐、威武,這些都是境。種種境界的變化,考驗的〜
都是我們胸中的道德志向,是不是真的,能被奪走的,都不是真的。
(八)本章寓意無限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 每聽此語,都無比震撼,這就是中國文化,寓意無限。
成長在這樣的文化中,睹物明志,以至於我們小時候看到松樹,
都會有一種莊嚴的感受。
後來呢,由於本章也延伸變化出很多的成語和名句。
※比如說,歲寒、松柏。“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2. 後來呢,又有人用“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來比喻真誠的友誼。比如說,《世說新語》當中就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說一個叫荀巨伯
的人呢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趕上胡賊攻郡。全城的人都跑光了,
只剩下了他的朋友,朋友說:“我就快死了,你趕快離開吧!”
荀巨伯堅決不走。胡賊大軍到了,發現城都空了,就剩下了荀巨伯
和他病床上的朋友,就問:“你為什麼獨自敢留在城中呢?”
3. 荀巨伯說:“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胡人聽了呢,就十分感動,說:“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
就撤軍了,整個的城市也因此獲救。
4. 那這個故事的結局無疑是幸運的,
可是《反身錄》上說了:“士而以節義見,臣而以忠烈顯。”
這不是一個國家的幸運,歷史上很多歲寒、見節義、顯忠烈的故事結局,
都非常的悲慘。
(九)結語
生命中,我們是需要及早地抉擇出〜
在我們的周圍,哪些才是真正經得起歲寒、值得珍惜的人。
那些看上去對我們十分嚴厲的師長、永遠嘮叨我們的父母,
在感受上雖然讓我們有時不舒服,
可是霜雪交加,眾木枯落之時,
你就會知道,唯父母、師長,艱辛盡節,矢志不變地支撐著我們。
所以,能在活在當下便知道、珍惜哪些是生命中的至親、可忠之人,
對於我們來說,也才算是一種真正的幸運。
<白話>
孔子說:「必在寒冬之際,才知道松柏的葉子是最後凋零的。」
<文義>
1.歲寒 : 歲暮天寒
2.後彫 : 「彫」同「凋」,凋零。 一般樹木到冬天葉子都凋盡了,枝也枯了。松柏在嚴寒時,只受一些凋傷,直到春天,生長新枝,才落舊葉,所以叫後凋。
<思惟提綱>
1.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其義涵為何?
2.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是什麼情境下,有感而說的?
3.以松柏比喻君子,其它的眾木比作小人。小人和君子有何差異呢?
4.本章寓意無限〜睹物明志,共學之後帶會帶給您莊嚴的感受呢?!
<義理解釋> 12分08秒
一. 引用經文
1.皇侃的《論語義疏》:“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這一章,是以松柏比喻君子,其它的眾木呢,比作小人。
2.劉寶楠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是孔子在“陳蔡絕糧”時說的,《呂氏春秋》和《莊子》都描繪過這個公案。
3.《孔子家語》孔子對弟子們說:“夫陳、蔡之間,丘之幸也。
二三子從丘者,皆幸也。吾聞之,君不困不成王,
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憤厲志之始於是乎?”
4.《論語•子罕•25》子曰:“三軍可奪其帥,匹夫不可奪其志”
5.《四書訓義》:“夫子此言,可以表志士仁人之節,可以示知人任重之方,可以著君子畜德立本之學,可以通天下吉凶險阻之故。”
6.孟子曰:“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世說新語》中故事:”荀巨伯說:“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8.《反身錄》:“士而以節義見,臣而以忠烈顯。”
重點摘記 講師:夢秋老師
(原文)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一)本章義涵
1.何謂“後凋”?
這句話呢很有意境,它描繪出一幅畫面:天寒地凍,百花凋零,唯有松柏,鬱鬱蔥蔥,昂首挺立,給人一種振奮的力量,也鼓勵我們,在困境中要堅守信念。
什麼是“後凋”呢?普通的樹木,到了寒冷的冬天就掉盡了枝葉;可是松柏,再怎麼寒冷,只受一點凋傷,而且隨時凋隨時長,所以天氣再怎麼嚴寒,看上去還是一片生機。
2. 松柏比喻君子
皇侃的《論語義疏》上說:“這一章呢,是以松柏比喻君子,其它的眾木呢,比作小人。
3. 小人和君子的差異
同處太平之時,小人和君子沒什麼差異,就像松柏和眾木同處春夏,可以同時綻放青鬱。
可是,松柏是有心,而眾木呢是從時;君子是性善,而小人呢,會根據時代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所以,在治世之下的君子、小人,都不容易作惡,就像堯舜時期的人民‘比屋可封’,看上去好像每家都可受封的德行在;可是到了亂世的時候呢,君子秉性不變,小人就隨世而變,和亂世同流合污,無複忌憚了。”
4. 歲寒檢驗德行
所以說,歲寒是檢驗德行的一個重要條件。
想知道一個人是否有真的志向和操守,
不到歲寒、不經歷危難,也很難判斷。
(二)本章緣由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 劉寶楠說呢,這句話是孔子在“陳蔡絕糧”時說的,《呂氏春秋》和
《莊子》都描繪過這個公案。說:當時呢,孔子窮于陳、蔡之間,
七天沒有飯吃,可是呢,他還在屋子裡彈琴唱歌。
2.那麼在外面的子路和子貢相互之間就說了:
“夫子兩次被趕出魯國;在衛國又受到了鏟削足跡的污辱;
宋國習禮的時候呢,又受到砍掉大樹的污辱。
如今,在這陳、蔡之間如此窮困,
要殺害先生的,也沒有人去治罪;
要淩辱先生的,也沒有人去禁止。
可是呢,我們的夫子還是不停地彈琴歌唱,
君子也會窮困到這麼樣的程度嗎?”
3.顏回就把他們的對話告訴了孔子,
孔子把子貢和子路叫到面前,說:
“君子通于道謂之通,窮於道之謂窮,君子在道上窮困,才叫真的窮困。
而今天呢,我抱著仁義之道,已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
我內省自己呢,是不窮困於道的。
大難來臨的時候呢,我也沒有失去德行,
天寒既至,霜雪既降,我知道了松柏是為什麼茂盛了。
‘陳蔡之隘’,對於我又是何其的幸運啊!”
4.我們看,夫子認為“陳蔡絕糧”這樣的絕境,對於他來說是幸運的事。
因為在這個艱難困苦、饑寒交迫的過程當中〜
他真正地體會到了:道體生命,一如歲寒的松柏,
何其的繁盛,又何其的生機無限。
(三)夫子如松柏堅心勁節
1.《孔子家語》在記錄這一段的時候也提到〜
孔子對弟子們說:“夫陳、蔡之間,丘之幸也。二三子從丘者,皆幸也。吾聞之,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憤厲志之始於是乎?”
2. 所以,夫子非但未把陳蔡之厄經歷的苦難看作絕境,反而看作是磨礪
意志和成就事業的開始。
3. 那我們從今天回看歷史,“陳蔡絕糧”也真的是成就了夫子的萬世美名, 也讓夫子之道更加增益、顯著於後世。
4. 那是因為我們有機會看到今天,對於身處險境的人來說呢,他當時
面對的就是一種絕境,夫子卻能透過深邃的智慧,觀察到這一點,
這種眼光、氣魄、絕不動搖的篤定,是需要在心性上有極為深厚的
儲備的。
5. 所以說,天寒地凍,憑什麼可以後凋?憑所積者厚,所養者深。
正是在夫子心念深處培育的深厚的德行的根基,保持了夫子堅心勁節,足以支撐殘局,重待陽和。
(四)儒家挺起民族的脊樑
1.我們說千百年來,我們這個民族多次的內憂外患,也正是孔子教育的
這種君子,挺起了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樑。
2.比如,南宋的文天祥,國運凋零之際呢,散盡家財,起兵勤王,
失敗被俘,在元朝的監獄裡一坐就是快四年。
期間呢,無數人來勸降,連被俘的宋朝皇帝、官員都去勸,
文天祥只答一句:“一死之外,無可為者”。
行刑之際呢,四十七歲的文天祥,向已經滅亡的南宋首都跪拜,從容就義。
3.文天祥的妻子歐陽氏,在給他收屍的時候發現,他衣帶中有一個絕筆, 上面寫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學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4.我們看,這就是君子,“三軍可奪其帥,匹夫不可奪其志”。
想來當時的南宋,也有眾多飽讀聖賢書的子弟,可大軍來犯,
紛紛凋落、投降,喻如歲寒之際眾木枯落;只有文天祥,
還如松柏般不改其操。所以說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
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無日不在用功夫”。
(五) 何謂亂世?
1.對於我們來說呢,不一定戰爭才是亂世,
大家都不講道德的時候,也是亂。
2.比如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掙錢可以不擇手段了;
或者,人一有錢就可以看不起自己原來的太太;
或者認為自己的父母像保姆一樣照顧自己的女兒,是正常的。
3.這種混亂當中,很多人放棄了做人之道,我們是否還會堅持
父慈子孝、朋友有信。
4.再往細了說,不能理性思考的心靈,各種情緒的紛擾,也是亂;
習氣一來,也是歲寒。那麼在這種紛亂中,我們能否戰勝自己,
依舊做一個敢於克己復禮的人呢?
(六) 君子和小人的差別
1.“舉世混濁,清士乃見”。
君子和小人的差別就是,君子雖然也會遇到困難,也有夫妻問題,也會面臨兒女的問題,可是無論世間怎麼變化,君子不改變操守,會處處例行忠恕,盡到自己的本分。
2.我的老師說過:“困難不應退,皆應修力成。”
一切的困境呢,終究會過去,烏雲也不可能永遠遮蔽太陽的光輝。
在這個短暫的過程中,關鍵的是:走過的時候,你帶了一些什麼禮物?
穿越這段時間,你帶著什麼寶貝走到了下一段?
到底增加了一些什麼樣的本事?
長養了多少慈悲和智慧?
這才是我們需要計算的。
3.所以,平日裡喜歡談論道德理想的我們〜
在遇到艱難之時,也恰好是檢驗自己的機會,我們是否初心不改呢?
是否能像松柏一樣,不讓外來的氣候傷害自己,傷害自己的心性呢?
(七) 遇到困境,保持君子本色
1.《四書訓義》上說:“夫子此言,可以表志士仁人之節,可以示知人
任重之方,可以著君子畜德立本之學,可以通天下吉凶險阻之故。”
所以夫子這句話,是“一感物而眾理具”。
2.那我們用這句話來檢查自己,就知道,自己的德行到底是怎樣的程度;
用來觀察別人呢,就知道,什麼樣的人才真正的值得信賴;
3.當我們修學的時候,就知道,修學的道路上呢,一定要堅固德行的根本;
而遇到困境的時候,也知道,我們得保持君子本色。
4.孟子說過:“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貴、貧踐、威武,這些都是境。種種境界的變化,考驗的〜
都是我們胸中的道德志向,是不是真的,能被奪走的,都不是真的。
(八)本章寓意無限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 每聽此語,都無比震撼,這就是中國文化,寓意無限。
成長在這樣的文化中,睹物明志,以至於我們小時候看到松樹,
都會有一種莊嚴的感受。
後來呢,由於本章也延伸變化出很多的成語和名句。
※比如說,歲寒、松柏。“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2. 後來呢,又有人用“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來比喻真誠的友誼。比如說,《世說新語》當中就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說一個叫荀巨伯
的人呢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趕上胡賊攻郡。全城的人都跑光了,
只剩下了他的朋友,朋友說:“我就快死了,你趕快離開吧!”
荀巨伯堅決不走。胡賊大軍到了,發現城都空了,就剩下了荀巨伯
和他病床上的朋友,就問:“你為什麼獨自敢留在城中呢?”
3. 荀巨伯說:“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胡人聽了呢,就十分感動,說:“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
就撤軍了,整個的城市也因此獲救。
4. 那這個故事的結局無疑是幸運的,
可是《反身錄》上說了:“士而以節義見,臣而以忠烈顯。”
這不是一個國家的幸運,歷史上很多歲寒、見節義、顯忠烈的故事結局,
都非常的悲慘。
(九)結語
生命中,我們是需要及早地抉擇出〜
在我們的周圍,哪些才是真正經得起歲寒、值得珍惜的人。
那些看上去對我們十分嚴厲的師長、永遠嘮叨我們的父母,
在感受上雖然讓我們有時不舒服,
可是霜雪交加,眾木枯落之時,
你就會知道,唯父母、師長,艱辛盡節,矢志不變地支撐著我們。
所以,能在活在當下便知道、珍惜哪些是生命中的至親、可忠之人,
對於我們來說,也才算是一種真正的幸運。
論語 子罕第九 第26章-2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白話>
《詩經》上說:“一個人不妒忌、不貪求,怎麼能說不善呢?”子路就經常讀誦此詩句,夫子說:“這是為人之道啊,怎麼算是盡善盡美呢?”
<文義>
1.忮:妒忌。
2.求:貪求。
3.臧:善, 好的意思。
<思惟提綱>
1.孔夫子引《詩經》「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來稱讚子路,於是子路終身誦之。夫子知道後,如何回應?
2.夫子說;「是道也,何足以臧」?夫子是要引導子路甚麼內涵 ?
3.妒忌、貪求的行相為何 ? 有何過患?
4.捨嫉妒,不貪求並不容易 ,您如何善巧防範呢 ?
<義理解釋>
引用經文
1.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詩之妙,在一用字。夫子說路之病,在一足字。用,則日進。足,則誤謂到家,不知正是道途邊事耳。」
2.《忮求詩》:
不忮
善莫大於恕,德莫凶於妒。妒者妾婦行,瑣瑣奚比數。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
己若無事功,忌人得成務。己若無黨援,忌人得多助。勢位苟相敵,畏逼又相惡。
己無好聞望,忌人文名著。己無賢子孫,忌人後嗣裕。爭名日夜奔,爭利東西騖。
但期一身榮,不惜他人污。聞災或欣幸,聞禍或悅豫。問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
爾室神來格,高明鬼所顧。天道常好還,嫉人還自誤。幽明叢垢忌,乖氣相回互。
重者災汝躬,輕亦減汝祚。我今告後生,悚然大覺悟。終身讓人道,曾不失寸步。
終身祝人善,曾不損尺布。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家家獲吉祥,我亦無恐怖。
不求
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豈無過人姿,多欲為患害。在約每思豐,居困常求泰。
富求千乘車,貴求萬釘帶。未得求速償,既得求勿壞。芬馨比椒蘭,磐固方泰岱。
求榮不知厭,志亢神愈忲。歲燠有時寒,月明有時晦。時來多善緣,運去生災怪。
諸福不可期,百殃紛來會。片言動招尤,舉足便有礙。戚戚抱殷憂,精爽日凋瘵。
矯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榮無遽欣,患難無邃憝。君看十人中,八九無倚賴。
人窮多過我,我窮猶可耐。而況處夷塗,奚事中嗟愾。於世少所求,俯仰有餘快。
俟命相終古,曾不願乎外。
3.《論語.公冶長.9》: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4.《論語.述而.8》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論語.子罕.11》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二、重點摘要
第26 章今天進度原文: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一) 解釋文義
1. “忮”是妒忌;“求”是貪求;“臧”是善的意思。
2.一個人以自己沒有為恥,而恨別人擁有,就是忮。
3.一個人以自己沒有為恥,而羡慕他人擁有,就是貪求。
4. 本章(26章)的大意:
夫子說:“穿著破爛衣裳,與穿著狐貉貴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覺得羞恥,能做到這樣的人只有子路。”並引用《詩經》上的話說:“一個人不妒忌和不貪求,怎麼能說不善呢?”子路就常常諷誦此詩,夫子說:“這是為人之道啊,怎麼就算是善呢?”
(二) 夫子對子路為什麼前面肯定,後面又抑止呢?
1.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夫子對子路為什麼前面肯定,後面又抑止呢?夫子在這一章,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2.夫子對子路不忮不求的讚賞,子路引以為豪,但當夫子聽到子路終身誦之時,又說,又擔心他乏善,於是說:“是道也,何足以臧?”這是夫子擔心子路停止不前,不再向上追求。
3.蕅益大師一針見血地指出,夫子說子路之病,在一足字。用,則日進;足,則誤謂到家,不知正是道途邊事耳。
4.李炳南老居士認為:“做人固然要不忮不求,但如終日只守持這一道,僅能算是一個好人而已。
5.也就是說,夫子策勵子路:“僅僅不貪求、不妒忌是不夠的,還要有更高更遠的志向。
(三) 嫉妒和貪欲的過患
1.嫉妒和貪欲,是人性中的兩大毛病。
2.歷史案例
(1) 李斯害死韓非,都是因為妒忌。
(2)和坤遺臭千古,都是因為貪欲。他們消磨意志,惑亂心
神,害人害己。
(四) 聖賢教人修身以不忮不求為重
1.曾國藩在晚清官場上沉浮三十餘年,參悟了人生的很多道理,為了讓他的子孫後代少走彎路,他在一封近乎遺囑的書信中,寫下《忮求詩》二首,對忮求進行了犀利的剖析。
2.他說:“忮者,就是嫉賢害能,妒功爭寵;求者,就是貪利貪名,患得患失。”他認為“忮不去,滿懷皆是荊棘;求不去,滿腔日即卑污。
3.他更是總結了聖賢教人修身的千言萬語,“以不忮不求為重。
4.在《忮求詩》中,他吟道:“爭名日夜奔,爭利東西騖。但期一身榮,不惜他人汙。”說的就是不忮,平白如話,但極貼切。關於不求,他這樣寫道:“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豈無過人姿,多欲為患害。”他讓兒孫們戒除忮求心,“爾等欲心地乾淨,宜於此二者痛下工夫,並願子孫世世戒之。
5.曾國藩寫這些家書時,正是名重於世,權力極大之際,但他念念的,念念不忘的是另一種修身養心的境界。
6.他遇到比自己能力強的左宗棠,並不嫉妒,而是與其成為朋友,互相提攜。
7.身居高位後,不貪圖享樂,每頓飯只有一個素菜,一件衣服一穿就是三十年,實在是難能可貴。
(五) 妒忌和貪求的行相
1.“不妒忌,不貪求”,一個人如果能做到這兩點,不是聖人也算得上是君子。
2. 這二點,看起來似乎不難,但這需要平時時刻觀察自己的心相。
3. 嫉妒的心相,比較容易觀察,看到別人超勝自己,就覺得心裡不舒服。嫉妒是對別人的快樂、成功和富有,所感受到的一種陰鬱、不快和不平衡的心理。
4.自己笨拙,才會嫉妒別人有能力;自己沒有什麼功勞,才會嫉妒別人有成就;自己沒朋友,才會嫉妒別人有很多人幫助。
5.如果實力差不多,就害怕別人威脅自己,就會與人家作對;自己沒有好的子孫,就會妒忌別人家的後代有出息。
6.為爭名奪利,沒日沒夜地東奔西走,只求自己一生榮耀,卻不管別人的利益是否受到損害。聽說別人遇到災難,自己就在一旁幸災樂禍。
7.嫉妒者,往往以狹隘的自我為中心,以絕對平均化為心理需求,從眼紅到嫉妒,從嫉妒再到怨恨,最後必然的結果,就是損害他人的利益。
(六) 如何防範嫉妒和貪求
1.我們要特別警惕,並加以防範,在平常工作中,努力加以觀察對治。
2.看到別人的優點,就真誠地去讚歎,就生起想效學的心,慢慢這樣的優點,也會薰染到我們自己身上。
3.看到別人擁有,自己不嫉妒、不貪求,減少物欲的追求,提升自己的心靈。只有這樣,我們遇事時,才會擺正心態。
(七)結攝
從這一章中,我們還可以學習到什麼呢?
1.假如我遇到師長給的教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可能連子路這樣終身誦之都做不到,子路對他老師的教授的執持和珍愛,是我遠遠所不能及的。
2.從學《論語》至今也有一年多了,可對師長與夫子的諄諄教誨,自己到底能做到多少?踐行了幾條?實在是汗顏。
3.師長一直教我內化,自己要變成《論語》本身,一舉一動都散發出論語的馨香。可我經常是背背而已,記在腦袋裡,掛在嘴巴上;經常是說給別人聽,自己很少去力行。同樣是對師長的教導,態度是如此不同,這也是我與聖賢的差距。
4.其次是夫子關注弟子成長的心意,是這麼的深切與善巧。他在教育弟子的過程中,對於弟子的優點從來不避諱,哪怕是超過自己的。像我們學過的,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為人師的胸懷與氣度,也可略見一斑。
5.夫子將自己全部的熱情,都投入在弟子的身上,不斷地校正弟子學修的方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像顏回喟然歎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師弟間這種親密信任的關係,是多麼的令人嚮往。
6.反觀,我與人互動的時候,真正考慮對方的角度和他的接受能力又有多少呢?尤其是親密關係之間的互動,情緒上來的時候,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了。可夫子即便是在教子弟的時候,也是那樣的溫良。對於的弟子的偏差,不是義正辭嚴地批評,而是委婉地指出,這是多麼地值得我們仿效學習。
7.“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是道也,何足以臧?”乃警世名言,它拷問著古人,也叩問著今人,它是人品的座標,修身的高地,古今因此追求,學者為之踐行,不忮不求,從我做起。
<白話>
《詩經》上說:“一個人不妒忌、不貪求,怎麼能說不善呢?”子路就經常讀誦此詩句,夫子說:“這是為人之道啊,怎麼算是盡善盡美呢?”
<文義>
1.忮:妒忌。
2.求:貪求。
3.臧:善, 好的意思。
<思惟提綱>
1.孔夫子引《詩經》「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來稱讚子路,於是子路終身誦之。夫子知道後,如何回應?
2.夫子說;「是道也,何足以臧」?夫子是要引導子路甚麼內涵 ?
3.妒忌、貪求的行相為何 ? 有何過患?
4.捨嫉妒,不貪求並不容易 ,您如何善巧防範呢 ?
<義理解釋>
引用經文
1.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詩之妙,在一用字。夫子說路之病,在一足字。用,則日進。足,則誤謂到家,不知正是道途邊事耳。」
2.《忮求詩》:
不忮
善莫大於恕,德莫凶於妒。妒者妾婦行,瑣瑣奚比數。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
己若無事功,忌人得成務。己若無黨援,忌人得多助。勢位苟相敵,畏逼又相惡。
己無好聞望,忌人文名著。己無賢子孫,忌人後嗣裕。爭名日夜奔,爭利東西騖。
但期一身榮,不惜他人污。聞災或欣幸,聞禍或悅豫。問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
爾室神來格,高明鬼所顧。天道常好還,嫉人還自誤。幽明叢垢忌,乖氣相回互。
重者災汝躬,輕亦減汝祚。我今告後生,悚然大覺悟。終身讓人道,曾不失寸步。
終身祝人善,曾不損尺布。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家家獲吉祥,我亦無恐怖。
不求
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豈無過人姿,多欲為患害。在約每思豐,居困常求泰。
富求千乘車,貴求萬釘帶。未得求速償,既得求勿壞。芬馨比椒蘭,磐固方泰岱。
求榮不知厭,志亢神愈忲。歲燠有時寒,月明有時晦。時來多善緣,運去生災怪。
諸福不可期,百殃紛來會。片言動招尤,舉足便有礙。戚戚抱殷憂,精爽日凋瘵。
矯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榮無遽欣,患難無邃憝。君看十人中,八九無倚賴。
人窮多過我,我窮猶可耐。而況處夷塗,奚事中嗟愾。於世少所求,俯仰有餘快。
俟命相終古,曾不願乎外。
3.《論語.公冶長.9》: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4.《論語.述而.8》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論語.子罕.11》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二、重點摘要
第26 章今天進度原文: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一) 解釋文義
1. “忮”是妒忌;“求”是貪求;“臧”是善的意思。
2.一個人以自己沒有為恥,而恨別人擁有,就是忮。
3.一個人以自己沒有為恥,而羡慕他人擁有,就是貪求。
4. 本章(26章)的大意:
夫子說:“穿著破爛衣裳,與穿著狐貉貴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覺得羞恥,能做到這樣的人只有子路。”並引用《詩經》上的話說:“一個人不妒忌和不貪求,怎麼能說不善呢?”子路就常常諷誦此詩,夫子說:“這是為人之道啊,怎麼就算是善呢?”
(二) 夫子對子路為什麼前面肯定,後面又抑止呢?
1.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夫子對子路為什麼前面肯定,後面又抑止呢?夫子在這一章,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2.夫子對子路不忮不求的讚賞,子路引以為豪,但當夫子聽到子路終身誦之時,又說,又擔心他乏善,於是說:“是道也,何足以臧?”這是夫子擔心子路停止不前,不再向上追求。
3.蕅益大師一針見血地指出,夫子說子路之病,在一足字。用,則日進;足,則誤謂到家,不知正是道途邊事耳。
4.李炳南老居士認為:“做人固然要不忮不求,但如終日只守持這一道,僅能算是一個好人而已。
5.也就是說,夫子策勵子路:“僅僅不貪求、不妒忌是不夠的,還要有更高更遠的志向。
(三) 嫉妒和貪欲的過患
1.嫉妒和貪欲,是人性中的兩大毛病。
2.歷史案例
(1) 李斯害死韓非,都是因為妒忌。
(2)和坤遺臭千古,都是因為貪欲。他們消磨意志,惑亂心
神,害人害己。
(四) 聖賢教人修身以不忮不求為重
1.曾國藩在晚清官場上沉浮三十餘年,參悟了人生的很多道理,為了讓他的子孫後代少走彎路,他在一封近乎遺囑的書信中,寫下《忮求詩》二首,對忮求進行了犀利的剖析。
2.他說:“忮者,就是嫉賢害能,妒功爭寵;求者,就是貪利貪名,患得患失。”他認為“忮不去,滿懷皆是荊棘;求不去,滿腔日即卑污。
3.他更是總結了聖賢教人修身的千言萬語,“以不忮不求為重。
4.在《忮求詩》中,他吟道:“爭名日夜奔,爭利東西騖。但期一身榮,不惜他人汙。”說的就是不忮,平白如話,但極貼切。關於不求,他這樣寫道:“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豈無過人姿,多欲為患害。”他讓兒孫們戒除忮求心,“爾等欲心地乾淨,宜於此二者痛下工夫,並願子孫世世戒之。
5.曾國藩寫這些家書時,正是名重於世,權力極大之際,但他念念的,念念不忘的是另一種修身養心的境界。
6.他遇到比自己能力強的左宗棠,並不嫉妒,而是與其成為朋友,互相提攜。
7.身居高位後,不貪圖享樂,每頓飯只有一個素菜,一件衣服一穿就是三十年,實在是難能可貴。
(五) 妒忌和貪求的行相
1.“不妒忌,不貪求”,一個人如果能做到這兩點,不是聖人也算得上是君子。
2. 這二點,看起來似乎不難,但這需要平時時刻觀察自己的心相。
3. 嫉妒的心相,比較容易觀察,看到別人超勝自己,就覺得心裡不舒服。嫉妒是對別人的快樂、成功和富有,所感受到的一種陰鬱、不快和不平衡的心理。
4.自己笨拙,才會嫉妒別人有能力;自己沒有什麼功勞,才會嫉妒別人有成就;自己沒朋友,才會嫉妒別人有很多人幫助。
5.如果實力差不多,就害怕別人威脅自己,就會與人家作對;自己沒有好的子孫,就會妒忌別人家的後代有出息。
6.為爭名奪利,沒日沒夜地東奔西走,只求自己一生榮耀,卻不管別人的利益是否受到損害。聽說別人遇到災難,自己就在一旁幸災樂禍。
7.嫉妒者,往往以狹隘的自我為中心,以絕對平均化為心理需求,從眼紅到嫉妒,從嫉妒再到怨恨,最後必然的結果,就是損害他人的利益。
(六) 如何防範嫉妒和貪求
1.我們要特別警惕,並加以防範,在平常工作中,努力加以觀察對治。
2.看到別人的優點,就真誠地去讚歎,就生起想效學的心,慢慢這樣的優點,也會薰染到我們自己身上。
3.看到別人擁有,自己不嫉妒、不貪求,減少物欲的追求,提升自己的心靈。只有這樣,我們遇事時,才會擺正心態。
(七)結攝
從這一章中,我們還可以學習到什麼呢?
1.假如我遇到師長給的教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可能連子路這樣終身誦之都做不到,子路對他老師的教授的執持和珍愛,是我遠遠所不能及的。
2.從學《論語》至今也有一年多了,可對師長與夫子的諄諄教誨,自己到底能做到多少?踐行了幾條?實在是汗顏。
3.師長一直教我內化,自己要變成《論語》本身,一舉一動都散發出論語的馨香。可我經常是背背而已,記在腦袋裡,掛在嘴巴上;經常是說給別人聽,自己很少去力行。同樣是對師長的教導,態度是如此不同,這也是我與聖賢的差距。
4.其次是夫子關注弟子成長的心意,是這麼的深切與善巧。他在教育弟子的過程中,對於弟子的優點從來不避諱,哪怕是超過自己的。像我們學過的,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為人師的胸懷與氣度,也可略見一斑。
5.夫子將自己全部的熱情,都投入在弟子的身上,不斷地校正弟子學修的方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像顏回喟然歎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師弟間這種親密信任的關係,是多麼的令人嚮往。
6.反觀,我與人互動的時候,真正考慮對方的角度和他的接受能力又有多少呢?尤其是親密關係之間的互動,情緒上來的時候,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了。可夫子即便是在教子弟的時候,也是那樣的溫良。對於的弟子的偏差,不是義正辭嚴地批評,而是委婉地指出,這是多麼地值得我們仿效學習。
7.“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是道也,何足以臧?”乃警世名言,它拷問著古人,也叩問著今人,它是人品的座標,修身的高地,古今因此追求,學者為之踐行,不忮不求,從我做起。
論語 子罕第九 第26章-1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白話>
先生說:“穿著破舊的棉絮袍和穿狐裘的人同立在一起,能不感到恥辱的,只有子由了吧!”
<文義>
1. 衣〜(去聲) 穿著。
2. “敝縕袍”〜
“敝”是破壞破舊的意思;
“縕”是亂絮;
“縕袍”是用亂絲或者亂麻做成,很粗糙,是窮人穿的禦寒衣服。
3.“狐貉”〜是以狐貉之皮為裘,是很高貴的皮衣。
4. 由〜孔子的學生 子由(子路) 。
<思惟提綱>
1.子路能做到不恥惡衣惡食,到底靠的是什麼?
2.為什麼我們要畏懼于這些達官貴人呢?我們的內心應該如何做取捨呢?
3.想一想〜義理講解老師,引用了哪些經典和例子,幫助我們〜
〜建構取捨的理路?
4.學了這一章,您會如何對師長修信念恩呢?
<義理解釋> 10分26秒 講師: 歐陽菊映
一. 引用經文
1.《禮記·檀弓篇》,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
2.《孔子家語》:“子路為親負米”
3. 朱熹:“子路之志如此,則能不以貧富動其心,
而可以進於道矣, 故夫子稱之。”
4.《孟子·盡心篇》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仞,
榱題數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
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後車千乘,
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
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5.《弟子規》“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6.《論語•里仁•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7.《論語•子罕•25》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
8.《弟子規》“衣貴潔,不貴華”
二. 重點摘記 講師: 歐陽菊映
(原文)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熟悉文字)
“敝縕袍”:“敝”是破壞的意思;“縕”是亂絮;
“縕袍”是用亂絲或者亂麻做成,很粗糙,是窮人穿的禦寒衣服。
“狐貉”是以狐貉之皮為裘,是很高貴的皮衣。
整句話的意思是:先生說:“穿著破舊的棉絮袍和穿狐裘的人同立在一起,能不感到恥辱的,只有子由了吧!”
(一) 子路的生活實況
1.《禮記·檀弓篇》提到,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是子路做了大夫之後,曾經很傷感地說:“從前,我們的生活很貧乏,在我父母還在的時候,我不能好好地奉養他們,在他們過世的時候,我也不能盡其力為他們辦喪禮。”
2.在《孔子家語》有一段文字是:“子路為親負米。”敘述的是子路從百里之外背米回家奉養父母的事實。
3.所以衣敝縕袍,的確是子路的生活實況,也就更凸顯了生活上確實很貧窮的子路,穿著破舊的棉絮袍和穿狐裘的人能同立在一起,而不感到恥辱,是多麼困難做到,是多麼珍貴。
(二) 熟悉子路內心的形象
1. 李炳南居士說:
普通人穿了破衣服,跟別人一比,總會覺得可恥。但是,為什麼子路能做到不恥惡衣惡食,到底靠的是什麼?
靠的應該是——子路把心放在道上了。
而要做到這一點,其實非常不容易,子路做到了,所以夫子稱讚他。
2. 朱熹先生說:
“子路之志如此,則能不以貧富動其心,而可以進於道矣,故夫子稱之。”是說:“子路的志向是如此,所以貧富不能更動他的心志,於是他在學習道的路上可以向前進,所以夫子稱讚他。”
3. 南懷瑾先生說:
“一個人要沒有自卑感,絲毫不覺得自己不如人,其實這種氣魄不容易養成。通常我們穿一件蹩腳的衣服,到了一個很豪華的場所,心理上很自然會立即覺得自己扁了。而不會這樣,其實靠的是要真正學問的氣度。”
(三) 厘清〜為什麼要畏懼這些達官貴人呢?
1. 在《孟子·盡心篇》裡面有一段文字,提到說:
“如果我要去遊說達官貴人,我心裡要先存著看輕他們的心理。
我不要把他們的高貴顯耀放在眼裡〜〜
(1)他們住的房子,堂階高到幾丈,屋簷的前端好幾尺,
如果我像他們一樣得志在位的話,我絕對不會這樣做;
(2)他們佳餚陳列在前,擺滿一丈見方的桌子,侍奉的姬妾幾百人,
假如我得志的話,我絕對不會這樣做;
(3)他們大肆作樂,任性飲酒,盡情遊獵,跟隨的車子上千輛,
假如我得志的話,我絕對不會這樣做。
(4)因為他們所做的事都是我不屑做的,
我所做的事,都是依循古聖先賢的法制,
我為什麼要畏懼于這些達官貴人呢?”
2. 南懷瑾先生引這一段〜
特別讓我們去厘清,如果達官貴人,他所做的事背後的那個動機,
是在於自己的享樂,那我就算表面看起來非常非常地貧窮寒酸,
我都不會心畏懼於他,因為我內心知道那是我不屑做的。
我內心知道,我所做的是依循古聖先賢的法制,
所以內心的取捨就更清楚了。
3. 鐘茂森博士談到:“子路因為是把心放在道上,
所以不在乎這些衣服飲食。”
4.《弟子規》談到,“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5.夫子談到:“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則不足與議也。”
6. 子路內心真正志於道
如果我穿著不好的衣服,吃不好的飯菜,我心裡面就會覺得難過,覺得羞恥,那夫子就不再跟我論道了。為什麼?
因為我的心是放在名利上,放在名聞利養上,我並沒有真的志於道。
而子路之所以得到夫子的稱讚,是因為他內心真正志於道。
(四) 觀察自心
我們試著把這一章,就是放在我們的心上,來觀察一下我們自己的內心。1. 我真的能夠不感到恥辱嗎?
就是,我自己呢,當我穿的比較寒酸,站在一群穿著高貴的人面前,我能夠不感到恥辱嗎?我真的能夠嗎?
2.我的價值觀是什麼樣子呢?
如果我有那麼一些些感覺到丟臉,我能夠思考:那個背後讓我感覺到恥辱的源頭是因為我有著什麼樣子的價值觀,我是用什麼樣的價值觀在評價我自己、評價別人呢?
(五) 對比德蕾莎修女
1.我想大家很可能都聽過:一九七九年,就是諾貝爾和平獎,就是宣佈得獎者——德蕾莎修女。
2.她知道了,其實她一開始並不想去領獎,因為她覺得她並不是為了獎項而去做這些事,可是後來她知道有巨額的獎金,她非常想把這筆錢就是用在麻風病的預防救助上,所以她決定去領獎。
3.那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金碧輝煌的市政廳裡面,有那麼多那麼多高貴的人們,但是德蕾莎修女就是穿著她一貫的修女服裝,走進了那個會場。
4.可是在那個瞬間,會場因為她的出現,大家屏氣凝神,投以一種非常崇敬的眼光。其實我們光去想像那個畫面,我們其實都會覺得:哇,真是太棒了!這樣子。
(六) 如何跨越內心的難點呢?
但是,如果我們回頭,就是真的來看我們自己的時候,又會覺得:哇,到底我要如何去跨越我內心的目前的那種難點呢?
1.不敢面對自他
我記得,就是我的老師創辦了企業營,那是針對企業人士辦的心靈學習的營隊,那企業人士其實在社會上的成就、收入啊都非常好,這樣。那對於要在營隊上課的講師就產生了一些困難,講師們會覺得說:“哇,我自己的成就啊、收入啊都比不上這些企業人士,我怎麼給他們上課呢?”
2.真實傳遞關懷
但是我的老師說:“在心靈學習這條路上,我們是真真實實地走過。我們只要真誠地分享自己在心靈上的學習,真真實實去傳遞心中對別人、對這個世界的關懷就可以了。”
其實很多年前,我老師說的這段話,然後再來對比夫子對子路的這個稱讚,其實我內心有一種感動。
3.真的看到一個人內在的珍貴
就是說,其實,我們在看到眼前一個人穿著亂麻,一個人穿著高貴的毛衣,我是不是能夠看到那個穿著下的靈魂,我是不是能夠去真的做到“衣貴潔,不貴華”,然後真的看到一個人的珍貴,是因為他內在的精神氣象,而不是因為他的穿著,這樣。
4. 聖賢、師長看我的角度
(1)如果今天聖賢、師長站在我的面前,我會希望他們用什麼樣的角度看我,我會希望得到他們怎樣的贊許。其實這樣去想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其實夫子對子路的那個肯定,是多麼的珍貴。
(2)就好像我的老師對我們的鼓勵,就是,他們是這樣在學生的生命裡面,很堅定地站穩了一個位置,然後去肯定住學生生命價值,然後為我們這樣,就是穩住生命的舵,陪伴我們生命前行。
(七) 體會“匹夫的志亦不可奪”
以上就是一點點學習的心得,與大家分享。那就是這一章,其實如果我們連接上一章,“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其實透過子路生命的氣象,我們就可以更體會什麼叫匹夫的志不可奪,其實是因為他的志的立定的方向是這麼的確定。
好,這是以上與大家分享。謝謝!
★★★★★★★★
感恩我的老師
一生又一生的引導,
無論經歷了多少次失敗〜
在面對我們無知的曠野我的老師沒有任何的怖畏心。
一直這樣單槍匹馬的 穿越我們這片無知的黑暗......
總是把最美好的東西 送到我們的面前 送到我們的心中 〜
〜教導我們跨越內心的難點 追求更高更遠的志向。
<白話>
先生說:“穿著破舊的棉絮袍和穿狐裘的人同立在一起,能不感到恥辱的,只有子由了吧!”
<文義>
1. 衣〜(去聲) 穿著。
2. “敝縕袍”〜
“敝”是破壞破舊的意思;
“縕”是亂絮;
“縕袍”是用亂絲或者亂麻做成,很粗糙,是窮人穿的禦寒衣服。
3.“狐貉”〜是以狐貉之皮為裘,是很高貴的皮衣。
4. 由〜孔子的學生 子由(子路) 。
<思惟提綱>
1.子路能做到不恥惡衣惡食,到底靠的是什麼?
2.為什麼我們要畏懼于這些達官貴人呢?我們的內心應該如何做取捨呢?
3.想一想〜義理講解老師,引用了哪些經典和例子,幫助我們〜
〜建構取捨的理路?
4.學了這一章,您會如何對師長修信念恩呢?
<義理解釋> 10分26秒 講師: 歐陽菊映
一. 引用經文
1.《禮記·檀弓篇》,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
2.《孔子家語》:“子路為親負米”
3. 朱熹:“子路之志如此,則能不以貧富動其心,
而可以進於道矣, 故夫子稱之。”
4.《孟子·盡心篇》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仞,
榱題數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
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後車千乘,
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
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5.《弟子規》“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6.《論語•里仁•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7.《論語•子罕•25》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
8.《弟子規》“衣貴潔,不貴華”
二. 重點摘記 講師: 歐陽菊映
(原文)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熟悉文字)
“敝縕袍”:“敝”是破壞的意思;“縕”是亂絮;
“縕袍”是用亂絲或者亂麻做成,很粗糙,是窮人穿的禦寒衣服。
“狐貉”是以狐貉之皮為裘,是很高貴的皮衣。
整句話的意思是:先生說:“穿著破舊的棉絮袍和穿狐裘的人同立在一起,能不感到恥辱的,只有子由了吧!”
(一) 子路的生活實況
1.《禮記·檀弓篇》提到,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是子路做了大夫之後,曾經很傷感地說:“從前,我們的生活很貧乏,在我父母還在的時候,我不能好好地奉養他們,在他們過世的時候,我也不能盡其力為他們辦喪禮。”
2.在《孔子家語》有一段文字是:“子路為親負米。”敘述的是子路從百里之外背米回家奉養父母的事實。
3.所以衣敝縕袍,的確是子路的生活實況,也就更凸顯了生活上確實很貧窮的子路,穿著破舊的棉絮袍和穿狐裘的人能同立在一起,而不感到恥辱,是多麼困難做到,是多麼珍貴。
(二) 熟悉子路內心的形象
1. 李炳南居士說:
普通人穿了破衣服,跟別人一比,總會覺得可恥。但是,為什麼子路能做到不恥惡衣惡食,到底靠的是什麼?
靠的應該是——子路把心放在道上了。
而要做到這一點,其實非常不容易,子路做到了,所以夫子稱讚他。
2. 朱熹先生說:
“子路之志如此,則能不以貧富動其心,而可以進於道矣,故夫子稱之。”是說:“子路的志向是如此,所以貧富不能更動他的心志,於是他在學習道的路上可以向前進,所以夫子稱讚他。”
3. 南懷瑾先生說:
“一個人要沒有自卑感,絲毫不覺得自己不如人,其實這種氣魄不容易養成。通常我們穿一件蹩腳的衣服,到了一個很豪華的場所,心理上很自然會立即覺得自己扁了。而不會這樣,其實靠的是要真正學問的氣度。”
(三) 厘清〜為什麼要畏懼這些達官貴人呢?
1. 在《孟子·盡心篇》裡面有一段文字,提到說:
“如果我要去遊說達官貴人,我心裡要先存著看輕他們的心理。
我不要把他們的高貴顯耀放在眼裡〜〜
(1)他們住的房子,堂階高到幾丈,屋簷的前端好幾尺,
如果我像他們一樣得志在位的話,我絕對不會這樣做;
(2)他們佳餚陳列在前,擺滿一丈見方的桌子,侍奉的姬妾幾百人,
假如我得志的話,我絕對不會這樣做;
(3)他們大肆作樂,任性飲酒,盡情遊獵,跟隨的車子上千輛,
假如我得志的話,我絕對不會這樣做。
(4)因為他們所做的事都是我不屑做的,
我所做的事,都是依循古聖先賢的法制,
我為什麼要畏懼于這些達官貴人呢?”
2. 南懷瑾先生引這一段〜
特別讓我們去厘清,如果達官貴人,他所做的事背後的那個動機,
是在於自己的享樂,那我就算表面看起來非常非常地貧窮寒酸,
我都不會心畏懼於他,因為我內心知道那是我不屑做的。
我內心知道,我所做的是依循古聖先賢的法制,
所以內心的取捨就更清楚了。
3. 鐘茂森博士談到:“子路因為是把心放在道上,
所以不在乎這些衣服飲食。”
4.《弟子規》談到,“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5.夫子談到:“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則不足與議也。”
6. 子路內心真正志於道
如果我穿著不好的衣服,吃不好的飯菜,我心裡面就會覺得難過,覺得羞恥,那夫子就不再跟我論道了。為什麼?
因為我的心是放在名利上,放在名聞利養上,我並沒有真的志於道。
而子路之所以得到夫子的稱讚,是因為他內心真正志於道。
(四) 觀察自心
我們試著把這一章,就是放在我們的心上,來觀察一下我們自己的內心。1. 我真的能夠不感到恥辱嗎?
就是,我自己呢,當我穿的比較寒酸,站在一群穿著高貴的人面前,我能夠不感到恥辱嗎?我真的能夠嗎?
2.我的價值觀是什麼樣子呢?
如果我有那麼一些些感覺到丟臉,我能夠思考:那個背後讓我感覺到恥辱的源頭是因為我有著什麼樣子的價值觀,我是用什麼樣的價值觀在評價我自己、評價別人呢?
(五) 對比德蕾莎修女
1.我想大家很可能都聽過:一九七九年,就是諾貝爾和平獎,就是宣佈得獎者——德蕾莎修女。
2.她知道了,其實她一開始並不想去領獎,因為她覺得她並不是為了獎項而去做這些事,可是後來她知道有巨額的獎金,她非常想把這筆錢就是用在麻風病的預防救助上,所以她決定去領獎。
3.那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金碧輝煌的市政廳裡面,有那麼多那麼多高貴的人們,但是德蕾莎修女就是穿著她一貫的修女服裝,走進了那個會場。
4.可是在那個瞬間,會場因為她的出現,大家屏氣凝神,投以一種非常崇敬的眼光。其實我們光去想像那個畫面,我們其實都會覺得:哇,真是太棒了!這樣子。
(六) 如何跨越內心的難點呢?
但是,如果我們回頭,就是真的來看我們自己的時候,又會覺得:哇,到底我要如何去跨越我內心的目前的那種難點呢?
1.不敢面對自他
我記得,就是我的老師創辦了企業營,那是針對企業人士辦的心靈學習的營隊,那企業人士其實在社會上的成就、收入啊都非常好,這樣。那對於要在營隊上課的講師就產生了一些困難,講師們會覺得說:“哇,我自己的成就啊、收入啊都比不上這些企業人士,我怎麼給他們上課呢?”
2.真實傳遞關懷
但是我的老師說:“在心靈學習這條路上,我們是真真實實地走過。我們只要真誠地分享自己在心靈上的學習,真真實實去傳遞心中對別人、對這個世界的關懷就可以了。”
其實很多年前,我老師說的這段話,然後再來對比夫子對子路的這個稱讚,其實我內心有一種感動。
3.真的看到一個人內在的珍貴
就是說,其實,我們在看到眼前一個人穿著亂麻,一個人穿著高貴的毛衣,我是不是能夠看到那個穿著下的靈魂,我是不是能夠去真的做到“衣貴潔,不貴華”,然後真的看到一個人的珍貴,是因為他內在的精神氣象,而不是因為他的穿著,這樣。
4. 聖賢、師長看我的角度
(1)如果今天聖賢、師長站在我的面前,我會希望他們用什麼樣的角度看我,我會希望得到他們怎樣的贊許。其實這樣去想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其實夫子對子路的那個肯定,是多麼的珍貴。
(2)就好像我的老師對我們的鼓勵,就是,他們是這樣在學生的生命裡面,很堅定地站穩了一個位置,然後去肯定住學生生命價值,然後為我們這樣,就是穩住生命的舵,陪伴我們生命前行。
(七) 體會“匹夫的志亦不可奪”
以上就是一點點學習的心得,與大家分享。那就是這一章,其實如果我們連接上一章,“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其實透過子路生命的氣象,我們就可以更體會什麼叫匹夫的志不可奪,其實是因為他的志的立定的方向是這麼的確定。
好,這是以上與大家分享。謝謝!
★★★★★★★★
感恩我的老師
一生又一生的引導,
無論經歷了多少次失敗〜
在面對我們無知的曠野我的老師沒有任何的怖畏心。
一直這樣單槍匹馬的 穿越我們這片無知的黑暗......
總是把最美好的東西 送到我們的面前 送到我們的心中 〜
〜教導我們跨越內心的難點 追求更高更遠的志向。
論語 子罕第九 第25章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白話>
1.孔子說:「奪得了三軍的將帥,奪不了匹夫的志向。」
2.孔子說:「三軍之眾,可把它的元帥奪走;匹夫立了志,誰也奪不成的。」
<文義>
1. 三軍:三軍,軍隊的通稱。
2. 奪: 劫奪、強取,意即俘虜。
3. 帥: 主將,今稱司令之類。
4. 匹夫:匹夫,平民。
<思惟提綱>
1.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歷史上有這樣的典故嗎?
2. 為什麼“三軍可奪帥”?
3. 為什麼“匹夫不可奪志”?
4. 遇到困難,我能堅持嗎?我去哪裡找力量來堅持?
5. 是什麼因素,讓你堅持學《論語》? 你有越學越感受到其魅力嗎?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 《論語.子罕.2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 《山海經•北山經》:〈精衛填海〉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一)注釋
1. 三軍
(1)三軍不是我們現在講的水陸空三軍,以前沒有空軍也沒有海軍,
這個三軍是講,按照周朝時代軍隊的制度。
(2)在天子率領底下有六軍,諸侯大國有三軍。所以三軍是指諸侯國的軍隊, 當然也可以泛指所有軍隊。
2. 匹夫是指獨夫,也有版本解釋為夫婦相匹配,指的是人數之少。
3. 整段的文字是說:三軍雖然眾多,但其帥領是可奪而取的;而匹夫,人數雖 少,但志在己,如果能堅守其志,人不能奪其志。
(二)三軍真的可奪帥嗎?匹夫不可奪志嗎?
1. 三軍真的可奪嗎?歷史上宋朝,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岳飛便聽命,帥之位 被奪,甚至喪命。 所以,想要擒獲三軍的元帥,其實是可以辦得到的。
2. 匹夫可奪志嗎?文天祥被元人俘虜,囚禁將近三年還是不肯投降。元人說:“宋朝都已經滅亡了,你還圖什麼?”但文天祥說:“我早就挑好了,我挑死。 3. 李卓吾先生說:“三軍奪帥其實並非容易的事,只是借此來對比。” 三軍奪帥這樣不容易的事,卻是可能做到的。
4. 對比一個匹夫只要能夠立志,那什麼事情都能夠完成。所以呢,是用來形 容,如果能夠立定志向,就沒有事情不能辦成。
(三)任何困難最關鍵的是內心不退
1. 接下來我們來熟悉一下這一章的內心形象。錢穆先生說:“從‘子在川上’ 一章開始到這一章,其實都是勉勵我們為學。
2. 學首先在於立志。如果有了志向,則能前進,如‘逝川之不已’;沒有志 向呢則停止,就好像‘為山虧一簣’。
3. 所以呢,學習不能成功,都因為為外物所奪,都是因為沒有立定志向。”
4. 朱熹先生說:“志是不可奪的。如果可以奪,就不足以謂之為志。”
5. 南懷瑾先生說道:“三軍失去領導人就崩潰了,但是呢任何一個人如果真的 有氣節,立定了志向,那什麼事情都不能夠奪掉他的志向。”
6. 我的老師說:“困難不會真的能夠打擊我們。原因在於是因為我的內 心不斷地練習而生出一種力量。”
7. 我們其實很容易說我太笨了,我太差啊,我程度太低呀,但是我的老師說:
“他一點都不在乎。因為他曉得自己是那個非常笨、非常差的那一個。所以呢,正因為我差,所以我要努力,這才是最關鍵的部分。”
8. 只要我肯努力,沒有一件事情轉不過來。而且我唯有靠這個力量,我能夠上得去。
9. 一個人絕頂聰明,其實也沒有什麼用的。所以,任何困難最關鍵的是—— 我的內心不退。
(四)“精衛填海”不是神話
1. 大家一定都知道“精衛填海”,可是其實我們很容易聽到“精衛填 海”,就會覺得是童話、是神話、只是鼓勵人的,這樣。
2. 事實上在現實中,我們聽過很多例子,是一個人可能立定了一個非常不可 能的志向、志願,但是卻可能因為他立定志向的堅定、熱誠而感動一群人,而讓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變得可能。
3.「蚊帳大使」凱薩琳的故事
(1)大家有沒有聽過,有一個小女孩叫凱薩琳。她五歲的時候呢,她就看到了電視上的一個非洲紀錄片,說非洲平均30秒就會有一個小孩因為瘧疾而死 亡。每年因此死亡的孩子高達80萬個。
(2)然後啊就伸起指頭來數,數到30的時候,她非常驚恐地跟媽媽說: “媽媽,一個非洲孩子死了,我們一定要做點什麼。”
(3)她開始就偷偷省下她在幼稚園的餐費。然後跟媽媽說:“我可不可以就是 不要買零食,不要買芭比娃娃,我有錢買蚊帳嗎?”她開始存錢募款。
(4)甚至她後來寫了一封信給比爾•蓋茨先生,她說:“親愛的比爾•蓋先生, 沒有蚊帳,非洲的小孩會因為瘧疾死掉。他們需要錢,可是錢都在你哪。”比爾•蓋茨的基金會因此捐了三百萬美元。
(5)其實有好多好多這樣真實的例子,在告訴我們說,立定志向,其實可能 產生的力量是這麼大。
(五)第一層,思考我立的是什麼志向?
道理上,其實我們好像容易理解,那我們試試用這個理由來檢查一下我們自己。
1.首先第一層,我們先來看看我到底立的是什麼志向?其實在學校,我們小時 候就是一定會被老師問過:“哎,你長大了的志向是什麼?”不知道大家還
記得你的答案嗎?就是我們好像在跟孩子談的志向,通常指的是工作。
2.工作跟志向就是我們內心在求的是什麼?如果認真想,通常指的是物質無虞,功成名就。這是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志向,對不對?
3. 如果我們拿經典中聖賢的志向來對比的話,我們可能會很驚訝,聖賢的志是什麼?是跟我想的一樣是工作嗎?孔老夫子他的志什麼呢?
4.就是我覺得首先第一層,我們可能要先思考一下這些事情。
(六)第二層,想想我的立志是我真心所求嗎?
1. 第二層,我們可以一起來想一想,我的立志是我真心所求嗎?就是真正的志,應該是心心念念都所在的地方,才是一個真正的志。
2. 也許我們觀察看一看,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我的心心念念的是什麼? 很實在的檢查一下,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答案?
3. 就是如果我們真的檢查一下,可能會發現,我好像比較心心念念的,我的孩子是否出類拔萃?我的工作,主管是否賞識?我的先生有懂我、
有疼我嗎?語言上好像有一個理想的志,這樣。
4. 可是在生活中,真的落在我的生活裡面的志,我心心念念的到底是什麼? 這是第二層,我們真的可以好好的觀察一下。
(七)第三層,我的志能奪嗎?
1. 第三層,是我的志能奪嗎?假設我的志是希望家庭和樂,可是如果我的先生, 老是說話就是口氣很差,我能堅持嗎?我會不會就遇到“他今天又講話這樣, 為什麼都要我讓啊?為什麼都要我是改脾氣的那個?這太辛苦了,我不要了。”2. 我的志是不是很容易就因此被奪呢?那志向其實像骨架,其實是靠著那個志 向撐起我們,這樣。
3. 即使連很小的願望比如說像家庭和樂,其實都是要靠堅持才能夠得到的。
4. 那我能堅持嗎?我去哪裡找力量來堅持?如果連一個很小的願望——家庭和樂都需要堅持,那如果我慢慢透過學習,我的志更大,我是不是堅持的力量 要更大呢?那我到底要去哪裡找力量?我的老師說,其實是必須要靠著師長,
靠著不斷地學習思維,在生活中練習,我們其實才有可能,先從看到更高的生命氣象,對比聖賢的生命高度,我在心裡慢慢生起想效學,甚至慢慢有一種,生起我想成為像聖賢一樣的心。
5. 然後透過這樣的心,我透過跟一群人,不斷地一起在生活中,不斷地學習、練習、實踐,我其實才能夠真實一步步靠近聖賢的境界。
(八)總結一下:我堅持學《論語》
1. 大家其實堅持學《論語》不知道是否會有這樣的感覺,會覺得越學好像越 來能夠感受到文化深層的魅力。然後因為這個魅力而更想學,然後呢?學越久之後,慢慢會在生活中,自己的想法、行為會開始好像有一點點的改變。
2. 遇到生活的問題的時候,可能會突然想起,那孔老夫子他是怎麼想的? 孔老夫子是怎麼面對這件事情的?我好像也蠻想用孔老夫子的方法來試試看。3.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真的是在一點一點地靠近聖賢,我們也因此可能 那個立志的高度,就會變得開始有些不同;立志的堅定,不被外物所奪的力道,
也因此慢慢地增強。這是一條很長、但是很美好的學習歷程。
4. 非常讚歎大家這樣地堅持走在這條學習的路上。
論語 子罕第九 第24章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白話>
孔子說:「學習要以忠信為主軸,不要與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交朋友,自己的過錯,不要害怕去改過。」
<文義>
1.「主」忠信:主宰、為主;親近
朱熹《論語集注》人不忠信,則事皆無實,為惡則易,為善則難,故學者必以是為主焉。
李炳南《論語講要》:鄭注:「主,親也。」親近忠信之人,以忠信之人為師。
2.毋友不如己者:
朱熹《論語集注》無、毋通,禁止辭也。友所以輔仁,不如己,則無益而有損。
李炳南《論語講要》:學須有師,又須交友。無友不如己者,如字古注有異解,一作似字講。茲從之。不如己,指在修養道德方面不似我,例如我講求忠信,彼則講求詐術,彼我志不同,道不合,不能結交為友。
3.過則勿「憚」改:畏難
朱熹《論語集注》:勿,亦禁止之辭。憚,畏難也。自治不勇,則惡日長,故有過則當速改,不可畏難而苟安也。
李炳南《論語講要》人有過,而不自知,師友知而告之,則勿憚改。鄭注:「憚,難也。」有過,勿難於改也。
<思維提綱>
1.什麼是「忠」和「信」?為何「忠」和「信」是學習的主軸呢?在你的認識中,誰是「忠」和「信」的典範?
2.「毋友不如己者」要如何理解,才能對自己的學習最有幫助呢?
3.想一想,當別人指出我的錯誤時,我最常出現的反應什麼?
4.自己有過,肯加以改正,對我有什麼好處?若不改,對我有什麼壞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21》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公孫醜上•8》:「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3.《論語•子張•8》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二、 重點摘要
(一)闡釋「主忠信」
1.「忠」和「信」是學習的主軸
這一章在《學而篇》裡曾經出現過,特別是「忠」和「信」,《論語》中多次強調,可見其很重要,是我們學習的主軸。
2.「忠」和「信」的定義
(1)盡己之心,就是「忠」。每個人都要忠於自己的信仰,忠於自己的職業,一件事要全力去做好。
(2)始終不渝,誠一不二,是「信」。做事,要取信於人;作為領導,要取信於民。
3.「忠和信」的典範
(1)前段時間,香港大學的名譽大學院士九十歲的袁蘇妹去世,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袁蘇妹在港大大學堂宿舍服務超過了四十年,她把慈母的角色帶進了男生宿舍,努力做好自己分內事之餘,為住宿生分憂解困,除了充當輔導員,還經常給他們煲湯、煎藥、照顧他們,獲得了學生們的信賴。
(2)她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但是她對高等教育界做出很獨特的貢獻,就是以自己的生命影響一群生命,她教他們敬業、樂業、事事盡力、無私和承擔責任、不計較個人得失。與她一起接受名譽院士領獎的有香港富豪李兆基長子和香港資深大律師郭慶偉。
(3)袁蘇妹雖然是一位平凡的人,可以堪稱為「忠和信」的典範。
(二)闡釋「毋友不如己者」
1.一種解釋
「毋友不如己者」,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如果這樣想,可能就交不到朋友了,因為對方也不願與比自己差的人交往。
2.另一種解釋
(1)還有一種解釋是:「不要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道不同,不相為謀。」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確實不能草率地選擇不同類、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特別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朋友之間影響很大。其實成年人也是如此。
(2)有一年,我們學校轉來了一位初中女生,是一位叛逆的孩子,不愛學習,有時候偷偷的化妝,還經常違反一些校紀,老師管理她的時候,還經常頂撞老師。學校和班主任為了幫助她,就想安排同班優秀的同學與她交朋友,來影響她。
(3)優秀的同學表示有難度,理由是看不慣她的行為和舉止,不願與她交往。學校尊重他們,就暫時放棄了這種方式。後來發現有個別的同學會與她交往,是幾位可上可下、正在進步的學生。
(4)過了一段時間,我們就明顯感覺到她們有懶散和下滑的狀態,當然她們也確實是有這些潛在的習氣,只是以前沒有這麼出現同學陪伴,沒有顯現出來,後來通過教學老師、生活老師關愛,還有調整寢室,還有同學們對她觀功念恩等等,耐心地陪伴下,這幾位同學都有較大的改善與成長。
(5)因此,在人生觀、價值觀沒有堅實的建立起來時,交友應該慎之又慎。孔老夫子所講是真實不虛。
3.另一種角度
(1)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孔子所說的也絕不是教我們去計較朋友的高下優劣,而是指怎樣用心。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朋友都
有比我好的優點,我要去發現它,並效學;如果有缺點,就引以為戒。每一個朋友都有輔助我進步的。
(3)如此用心,朋友關係就會非常融洽和愉快,正是由於想與比自己強的 人交朋友,反而能真正交到好的朋友,大家彼此幫助,共同成長,力爭上游。
(三)闡釋「過則勿憚改」
1.「過則勿憚改」,這句話是說:有過錯,不要害怕去改正。對待過失有三種情況:不知過,而不改;知過,而不改;知過,而改之。
2.我們常犯的問題是:當聽到意見時,往往會找許多理由、藉口來解釋,會忽視用什麼態度接納意見,更談不上如何去改善。
3.我們辦學的,會經常接到家長們對我們學校的一些建議。以前呢,聽到後就會覺得,這部分我們已經很用心了,我已經很用盡全力了,你們家長在家裡也未必每個部分都照顧得很好;或者是委屈,對方不理解我們,等等等等。
4.由於這個心很強,就會偏重於解釋,會盡力去找理由,而容易忽略管理上是否有漏洞,這樣就不容易發現過失。
5.越是用心付出的人,越容易有這樣的問題。現在經過多年學習淬煉,思路轉變了,努力做到「聞過則喜」,儘量避免「小人之過也必文」來掩飾過失。
6.舉例說明
(1)前幾天學校放假,看到一位母親在校園裡很為難、很不開心,因為她開了一部小車,四個孩子的行李根本放不下,原來是宿舍老師要求周邊地區的學生將被子、枕頭、行李櫃、被單等等全部帶走。這怎麼能行呢?
(2)我就將生活主管、相關老師找來,他們做了很多的解釋,我就和他們討論,我說你們的解釋似乎是成立的,但是重點不是解釋,而是我們要找到我們存在的問題。
(3)第一,假如有個別家長提出需求,經批准可以帶回,這樣其他的家長就不會有壓力,不會給一些不方便的家長添麻煩,這就是我們儒家的代人著想,工作呢也會儘量做到極致。
(4)第二,我們生活管理是有漏洞的,明顯的每個寢室對此事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老師們也都非常地接受。後續呢,生活部在各班群裡向家長說明了情況,並給個別家長帶來的不便表示真誠的道歉,家長們也都非常開心。
7.總結
(1)總之,有過不改,於「政」則亂,於「學」則失;有過能改,於「政」則穩,於「學」則固。即使我們沒有過失,無則加勉。
(2)最關鍵的是,用這樣的態度去處理事情,就會贏得他人的尊重與理解。
<白話>
孔子說:「學習要以忠信為主軸,不要與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交朋友,自己的過錯,不要害怕去改過。」
<文義>
1.「主」忠信:主宰、為主;親近
朱熹《論語集注》人不忠信,則事皆無實,為惡則易,為善則難,故學者必以是為主焉。
李炳南《論語講要》:鄭注:「主,親也。」親近忠信之人,以忠信之人為師。
2.毋友不如己者:
朱熹《論語集注》無、毋通,禁止辭也。友所以輔仁,不如己,則無益而有損。
李炳南《論語講要》:學須有師,又須交友。無友不如己者,如字古注有異解,一作似字講。茲從之。不如己,指在修養道德方面不似我,例如我講求忠信,彼則講求詐術,彼我志不同,道不合,不能結交為友。
3.過則勿「憚」改:畏難
朱熹《論語集注》:勿,亦禁止之辭。憚,畏難也。自治不勇,則惡日長,故有過則當速改,不可畏難而苟安也。
李炳南《論語講要》人有過,而不自知,師友知而告之,則勿憚改。鄭注:「憚,難也。」有過,勿難於改也。
<思維提綱>
1.什麼是「忠」和「信」?為何「忠」和「信」是學習的主軸呢?在你的認識中,誰是「忠」和「信」的典範?
2.「毋友不如己者」要如何理解,才能對自己的學習最有幫助呢?
3.想一想,當別人指出我的錯誤時,我最常出現的反應什麼?
4.自己有過,肯加以改正,對我有什麼好處?若不改,對我有什麼壞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21》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公孫醜上•8》:「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3.《論語•子張•8》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二、 重點摘要
(一)闡釋「主忠信」
1.「忠」和「信」是學習的主軸
這一章在《學而篇》裡曾經出現過,特別是「忠」和「信」,《論語》中多次強調,可見其很重要,是我們學習的主軸。
2.「忠」和「信」的定義
(1)盡己之心,就是「忠」。每個人都要忠於自己的信仰,忠於自己的職業,一件事要全力去做好。
(2)始終不渝,誠一不二,是「信」。做事,要取信於人;作為領導,要取信於民。
3.「忠和信」的典範
(1)前段時間,香港大學的名譽大學院士九十歲的袁蘇妹去世,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袁蘇妹在港大大學堂宿舍服務超過了四十年,她把慈母的角色帶進了男生宿舍,努力做好自己分內事之餘,為住宿生分憂解困,除了充當輔導員,還經常給他們煲湯、煎藥、照顧他們,獲得了學生們的信賴。
(2)她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但是她對高等教育界做出很獨特的貢獻,就是以自己的生命影響一群生命,她教他們敬業、樂業、事事盡力、無私和承擔責任、不計較個人得失。與她一起接受名譽院士領獎的有香港富豪李兆基長子和香港資深大律師郭慶偉。
(3)袁蘇妹雖然是一位平凡的人,可以堪稱為「忠和信」的典範。
(二)闡釋「毋友不如己者」
1.一種解釋
「毋友不如己者」,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如果這樣想,可能就交不到朋友了,因為對方也不願與比自己差的人交往。
2.另一種解釋
(1)還有一種解釋是:「不要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道不同,不相為謀。」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確實不能草率地選擇不同類、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特別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朋友之間影響很大。其實成年人也是如此。
(2)有一年,我們學校轉來了一位初中女生,是一位叛逆的孩子,不愛學習,有時候偷偷的化妝,還經常違反一些校紀,老師管理她的時候,還經常頂撞老師。學校和班主任為了幫助她,就想安排同班優秀的同學與她交朋友,來影響她。
(3)優秀的同學表示有難度,理由是看不慣她的行為和舉止,不願與她交往。學校尊重他們,就暫時放棄了這種方式。後來發現有個別的同學會與她交往,是幾位可上可下、正在進步的學生。
(4)過了一段時間,我們就明顯感覺到她們有懶散和下滑的狀態,當然她們也確實是有這些潛在的習氣,只是以前沒有這麼出現同學陪伴,沒有顯現出來,後來通過教學老師、生活老師關愛,還有調整寢室,還有同學們對她觀功念恩等等,耐心地陪伴下,這幾位同學都有較大的改善與成長。
(5)因此,在人生觀、價值觀沒有堅實的建立起來時,交友應該慎之又慎。孔老夫子所講是真實不虛。
3.另一種角度
(1)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孔子所說的也絕不是教我們去計較朋友的高下優劣,而是指怎樣用心。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朋友都
有比我好的優點,我要去發現它,並效學;如果有缺點,就引以為戒。每一個朋友都有輔助我進步的。
(3)如此用心,朋友關係就會非常融洽和愉快,正是由於想與比自己強的 人交朋友,反而能真正交到好的朋友,大家彼此幫助,共同成長,力爭上游。
(三)闡釋「過則勿憚改」
1.「過則勿憚改」,這句話是說:有過錯,不要害怕去改正。對待過失有三種情況:不知過,而不改;知過,而不改;知過,而改之。
2.我們常犯的問題是:當聽到意見時,往往會找許多理由、藉口來解釋,會忽視用什麼態度接納意見,更談不上如何去改善。
3.我們辦學的,會經常接到家長們對我們學校的一些建議。以前呢,聽到後就會覺得,這部分我們已經很用心了,我已經很用盡全力了,你們家長在家裡也未必每個部分都照顧得很好;或者是委屈,對方不理解我們,等等等等。
4.由於這個心很強,就會偏重於解釋,會盡力去找理由,而容易忽略管理上是否有漏洞,這樣就不容易發現過失。
5.越是用心付出的人,越容易有這樣的問題。現在經過多年學習淬煉,思路轉變了,努力做到「聞過則喜」,儘量避免「小人之過也必文」來掩飾過失。
6.舉例說明
(1)前幾天學校放假,看到一位母親在校園裡很為難、很不開心,因為她開了一部小車,四個孩子的行李根本放不下,原來是宿舍老師要求周邊地區的學生將被子、枕頭、行李櫃、被單等等全部帶走。這怎麼能行呢?
(2)我就將生活主管、相關老師找來,他們做了很多的解釋,我就和他們討論,我說你們的解釋似乎是成立的,但是重點不是解釋,而是我們要找到我們存在的問題。
(3)第一,假如有個別家長提出需求,經批准可以帶回,這樣其他的家長就不會有壓力,不會給一些不方便的家長添麻煩,這就是我們儒家的代人著想,工作呢也會儘量做到極致。
(4)第二,我們生活管理是有漏洞的,明顯的每個寢室對此事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老師們也都非常地接受。後續呢,生活部在各班群裡向家長說明了情況,並給個別家長帶來的不便表示真誠的道歉,家長們也都非常開心。
7.總結
(1)總之,有過不改,於「政」則亂,於「學」則失;有過能改,於「政」則穩,於「學」則固。即使我們沒有過失,無則加勉。
(2)最關鍵的是,用這樣的態度去處理事情,就會贏得他人的尊重與理解。
論語 子罕第九 第23章-2
子曰:「…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白話>
子說:「…只是高興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聽從而不改正錯誤,對這樣的人,我拿他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文義>
1. 說:同“悅”。
2. 繹:原義為“抽絲”,這裡指推究,追求,分析,鑑別。
3. 末:沒有。
<思惟提綱>
1. 本章,孔子為了甚麼而感歎?
2. 請想想人堅持己見 ,頑固的行相?有過何過患?
3. 好學生首先要具備甚麼條件?主要特徵是甚麼?
<義理解釋>
引用經文
1.《弟子規.謹》: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2.《論語.子罕.20》: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3.《論語.為政.20》: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4.《論語.子罕.21》: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
未見其止也。」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
今天學習最後一句,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一) 解釋文意
1.這是孔子的感歎,說:“如果對於委婉的贊詞,只是覺得
它順耳,而不去體察其深意;對於嚴厲的勸誡,只是表面
服從,而不去改正,那我也拿他沒辦法。”
2.大概有些人聽了法語之言能改,有些人聽了巽與之言能
繹;而有些人聽了法語之言不改,聽了巽與之言也不繹。
3.孔老夫子雖然是聖人,是最偉大的教育家,既能講法語之
言,又能講巽與之言,但對於這樣軟硬不吃的人,他也無
可奈何。
(二) 人為什麼會頑固
我們會想,會有這樣頑固的人嗎?有的。
1.當人對自己的某個見解或個性執著的非常深的時候,就會這樣。
2.以“東西隨便放”為例
有人喜歡用完東西隨便放,不好物歸原處,理由是:“這
樣方便,節約時間”,或者“來不及了”。你勸他要“置
冠服,有定位”,他也不會否認,但是好不了幾天,又恢
復成老樣子,覺得未必需要如此,因為那多麻煩。
3. 以“勸人不要忙忙碌碌”為例
你想勸一個人不要老是忙忙碌碌,要沉下心來多做省思,
你可能會委婉地說:“啊,你付出了很多,功勞很大,也
應該休整休整,好好總結總結。”對方可能只聽見他功勞
很大,不會意識到他自己需要沉潛一番。
(三)總結:
1.想要學道有成,遇到好老師絕對重要,而成為好學生也
絕對重要。
2.好學生的主要特徵,是好學,而且善學。
3.談到學,就必須將自己的那一套放低,善於從法語之言或
巽與之言中,找到自己的下手處。
4.顏回就是我們的模範,他聽夫子之教,能夠“語之而不
惰”,能夠“不違如愚”,能夠做到這樣,哪有不進步的。
所以,孔子讚歎顏回說“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4.善學,必先善聽,這第一關過不了,學來學去,還是封閉
在自己原來的執著當中,那就不免徒有“為學”之名啊!
<白話>
子說:「…只是高興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聽從而不改正錯誤,對這樣的人,我拿他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文義>
1. 說:同“悅”。
2. 繹:原義為“抽絲”,這裡指推究,追求,分析,鑑別。
3. 末:沒有。
<思惟提綱>
1. 本章,孔子為了甚麼而感歎?
2. 請想想人堅持己見 ,頑固的行相?有過何過患?
3. 好學生首先要具備甚麼條件?主要特徵是甚麼?
<義理解釋>
引用經文
1.《弟子規.謹》: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2.《論語.子罕.20》: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3.《論語.為政.20》: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4.《論語.子罕.21》: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
未見其止也。」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
今天學習最後一句,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一) 解釋文意
1.這是孔子的感歎,說:“如果對於委婉的贊詞,只是覺得
它順耳,而不去體察其深意;對於嚴厲的勸誡,只是表面
服從,而不去改正,那我也拿他沒辦法。”
2.大概有些人聽了法語之言能改,有些人聽了巽與之言能
繹;而有些人聽了法語之言不改,聽了巽與之言也不繹。
3.孔老夫子雖然是聖人,是最偉大的教育家,既能講法語之
言,又能講巽與之言,但對於這樣軟硬不吃的人,他也無
可奈何。
(二) 人為什麼會頑固
我們會想,會有這樣頑固的人嗎?有的。
1.當人對自己的某個見解或個性執著的非常深的時候,就會這樣。
2.以“東西隨便放”為例
有人喜歡用完東西隨便放,不好物歸原處,理由是:“這
樣方便,節約時間”,或者“來不及了”。你勸他要“置
冠服,有定位”,他也不會否認,但是好不了幾天,又恢
復成老樣子,覺得未必需要如此,因為那多麻煩。
3. 以“勸人不要忙忙碌碌”為例
你想勸一個人不要老是忙忙碌碌,要沉下心來多做省思,
你可能會委婉地說:“啊,你付出了很多,功勞很大,也
應該休整休整,好好總結總結。”對方可能只聽見他功勞
很大,不會意識到他自己需要沉潛一番。
(三)總結:
1.想要學道有成,遇到好老師絕對重要,而成為好學生也
絕對重要。
2.好學生的主要特徵,是好學,而且善學。
3.談到學,就必須將自己的那一套放低,善於從法語之言或
巽與之言中,找到自己的下手處。
4.顏回就是我們的模範,他聽夫子之教,能夠“語之而不
惰”,能夠“不違如愚”,能夠做到這樣,哪有不進步的。
所以,孔子讚歎顏回說“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4.善學,必先善聽,這第一關過不了,學來學去,還是封閉
在自己原來的執著當中,那就不免徒有“為學”之名啊!
論語 子罕第九 第23章-1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
能無說乎?繹之為貴。…」
<白話>
孔子說:「符合禮法的正言規勸,誰能不聽從呢?但用它來改正自己的錯誤,才是可貴的。恭順讚許的話,誰能聽了不高興呢?但只有認真推究它的真偽是非,才是可貴的。…」
<文義>
1.法語之言:法,禮儀規則。這裡指以禮法規則正言規勸。
2.巽與之言:巽,恭順,謙遜。與,稱許,讚許。這裡指恭
順讚許的話。
3.說:同“悅”。
4.繹:原義為“抽絲”,這裡指推究,追求,分析,鑑別。
5.末:沒有。
<思惟提綱>
1. 夫子說「法語之言」可貴之處何在? 為什麼 ?
2. 夫子說「巽與之言」為了讓聽者高興嗎?還是有其他意涵為 什麼 ?
3.我們要如何藉「法語」、「巽與」之言,來幫助自己的學習 ?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子路.3》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2.《論語.學而.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
能無說乎?繹之為貴。」
(一)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1. 法語之言:
法語之言,就是指直接指出是非對錯的話,一般都
屬於直言不諱,甚至是義正辭嚴。
比如:有一次,子路不懂卻亂發表意見,甚至有點在教
訓孔子,孔子就直接批評他說:“野哉由也!君子于其
所不知,蓋闕如也。”孔子說:“仲由,你真是見識鄙
陋,而且言語粗俗啊!君子對於自己不懂的事情,會姑
且存疑,而且不會妄加評判,你這樣哪像君子啊!”
2. 能無從乎?
由於法語之言,說理嚴峻,令人不得不認同。聽到法語之
言能夠認同,雖然比蠻不講理、當場頂撞要好,但這並不
十分可貴。
3. 改之為貴 :
真正可貴的,不是在口中認同,而是在行為上改正。如
果在行為上依然故我,光嘴上承認也沒有太大價值。因
為錯誤在繼續,惡果照樣會發生,所以說“改之為貴”。
(二) 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
1. 巽與之言:
巽與之言,是指委曲婉轉的話,它聽起來像是在肯定和
表揚,但是卻隱含著批評或者建議。就像前面學過的,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
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孔子既有肯定,又
指出了不足,就像我們對人說:“這樣很不錯,那樣會
更好。”
2. 能無說乎?
巽與之言,不像法語之言那麼尖銳,聽起來柔順委婉,
有褒獎、讚揚的成分,讓人聽了不由地會喜悅,所以說
“能無說乎?”
3. 繹之為貴:
(1)說者本意在於幫助聽者改善,如果聽者只停在被贊許的
喜悅中,而不去細細體會個中深意的話,就失去了進步
的機會,因為他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或者錯誤。
(2)所以說“繹之為貴”,貴在體察、推究說者的深刻意趣,
進而將其採納以提高自己。
(3)光聽好話,高興一下就過去了,而道業不能進步,其實
意義不大。因為畢竟學習是為了進步,而不是為了得到
讚揚,“貴與不貴”是很清楚的。
論語 子罕第九 第22章
《論語•子罕第九》第22章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白話>
孔子說:「後來的這些年輕人不可以輕視啊,怎能肯定他們的成就就一定不如我們現在這些人呢?不過,人如果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聽說他有什麼成就,那也就沒有什麼可敬畏的了!」
<文義>
1.後生可畏:後生,指年少者,因其來日方長,前途無限,故可畏。
2.今:「我今師徒」即是「我們」。
3.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大戴禮說:「三十四十之間而無藝,即無藝矣。五十而不以善聞,則不聞矣。」
〜三十要學,三十而壯,四十而強,還沒有對社會有利益的事,
到了五十而無善可聞,那再幹好事的機會便少了。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後來的這些年輕人不可以輕視呢?
2. 為什麼人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聽說他有所成就,
那大概就沒有什麼可敬畏的了?
3.中年以後的人就沒希望了嗎?如果肯努力,難道會沒有成就嗎?
4.年輕本身就是無價之寶。要如何發揮這個無價之寶的價值呢?
<義理解釋> 兩段 共5分15秒 講師: 趙軍老師
一. 引用經文
《論語˙里仁˙6》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第一段 2分14秒
(消文)
孔子說:“後來的這些年輕人不可以輕視啊,怎能肯定他們的成就就一定不如我們現在這些人呢?不過,人如果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聽說他有什麼成就,那也就沒有什麼可敬畏的了!”
(一)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1. 年輕是無價之寶
這是孔子策勵學者的話。我們先看第一句,“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年輕人的學習剛剛起步,談不到有什麼成就,然而他們年富力強、朝氣蓬勃、記憶力好、思維敏捷,如果肯假以時日,勤奮地問學的話,前途豈可限量。所以,年輕本身就是無價之寶。
2. 要珍惜無價之寶
無價之寶,能夠帶給人無限希望。有無限希望的人,應該有無限的喜悅,心懷惆悵,是因為不認得自家寶貝。已經擁有了無價之寶,不僅要高興,更要珍惜,千萬不要用無價之寶換糖吃。也就是說,不要把這個身體全用來換取物質享受。
3. 發揮無價之寶的價值
無價之寶,應該發揮他應有的價值。要用他來成聖成賢,聖賢的高超境界,是物質享受所不能相提並論的。要發揮這個無價之寶的價值,需要有正確的方法,使用不當,也徒勞無功,所以還需要學習。年輕而又肯學,那就絕對是後生可畏了。
接著聽下一段哦〜 接著聽下一段哦〜 接著聽下一段哦〜
第二段 3分01秒
(二)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解釋
這是說,人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聽說他有所成就,那大概就沒有什麼可敬畏的了,是說也不會有太大的進步了。
2. 為何“不足畏也已”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因為一般人年紀大了,不僅身體衰退,精神頭也不如從前,要讀,要背,要思考,要參學,都越來越吃力,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心力也提不起來。多數會安於現狀,平庸度日,把剩下的歲月打發過去,這輩子就結束了。
3. 中年以後就沒希望了嗎?
照這樣說起來,豈不是中年以後的人就沒希望了嗎?
其實不然。雖然體能有盛衰,但心靈無老幼。
精神雖然會受到身體狀況的影響,但是也並非絕對受制於身體。
心靈經過引導和訓練,能在很大程度上超越身體的影響。
況且,年少有年少的優勢,年長也有年長的優勢。
例如,閱歷廣泛,經驗豐富,情緒穩定,思想成熟,對人生的升沉、榮辱看得比較透徹,這些都是年輕人所缺乏的精神財富。
在這些基礎之上,如果轉而向道的話,也未嘗不可以大有心得。有心得就是有成就,道德成就本來就不在外面,而是在心上。
4.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孔子為什麼說到了四、五十還沒成就,就沒希望了呢?
那是在講一般情況。
有心人聽到這句話,應當視為激勵之意,要更加發奮圖強。
如果肯努力,難道會沒有成就嗎?
何況學道既然是在練心頭的功夫,前一念錯,後一念改,這就是修行。
所謂成就,正體現在這念念之間。誰又不能有下至一念的成就呢?
孔子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不能在一天之內致力於仁的人,尚且找不到。《論語˙里仁˙6》
何況不能在一念之間克己復禮的人呢?
所以,“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後生固然可畏,雖四十、五十,又何嘗不可畏啊!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白話>
孔子說:「後來的這些年輕人不可以輕視啊,怎能肯定他們的成就就一定不如我們現在這些人呢?不過,人如果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聽說他有什麼成就,那也就沒有什麼可敬畏的了!」
<文義>
1.後生可畏:後生,指年少者,因其來日方長,前途無限,故可畏。
2.今:「我今師徒」即是「我們」。
3.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大戴禮說:「三十四十之間而無藝,即無藝矣。五十而不以善聞,則不聞矣。」
〜三十要學,三十而壯,四十而強,還沒有對社會有利益的事,
到了五十而無善可聞,那再幹好事的機會便少了。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後來的這些年輕人不可以輕視呢?
2. 為什麼人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聽說他有所成就,
那大概就沒有什麼可敬畏的了?
3.中年以後的人就沒希望了嗎?如果肯努力,難道會沒有成就嗎?
4.年輕本身就是無價之寶。要如何發揮這個無價之寶的價值呢?
<義理解釋> 兩段 共5分15秒 講師: 趙軍老師
一. 引用經文
《論語˙里仁˙6》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第一段 2分14秒
(消文)
孔子說:“後來的這些年輕人不可以輕視啊,怎能肯定他們的成就就一定不如我們現在這些人呢?不過,人如果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聽說他有什麼成就,那也就沒有什麼可敬畏的了!”
(一)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1. 年輕是無價之寶
這是孔子策勵學者的話。我們先看第一句,“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年輕人的學習剛剛起步,談不到有什麼成就,然而他們年富力強、朝氣蓬勃、記憶力好、思維敏捷,如果肯假以時日,勤奮地問學的話,前途豈可限量。所以,年輕本身就是無價之寶。
2. 要珍惜無價之寶
無價之寶,能夠帶給人無限希望。有無限希望的人,應該有無限的喜悅,心懷惆悵,是因為不認得自家寶貝。已經擁有了無價之寶,不僅要高興,更要珍惜,千萬不要用無價之寶換糖吃。也就是說,不要把這個身體全用來換取物質享受。
3. 發揮無價之寶的價值
無價之寶,應該發揮他應有的價值。要用他來成聖成賢,聖賢的高超境界,是物質享受所不能相提並論的。要發揮這個無價之寶的價值,需要有正確的方法,使用不當,也徒勞無功,所以還需要學習。年輕而又肯學,那就絕對是後生可畏了。
接著聽下一段哦〜 接著聽下一段哦〜 接著聽下一段哦〜
第二段 3分01秒
(二)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解釋
這是說,人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聽說他有所成就,那大概就沒有什麼可敬畏的了,是說也不會有太大的進步了。
2. 為何“不足畏也已”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因為一般人年紀大了,不僅身體衰退,精神頭也不如從前,要讀,要背,要思考,要參學,都越來越吃力,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心力也提不起來。多數會安於現狀,平庸度日,把剩下的歲月打發過去,這輩子就結束了。
3. 中年以後就沒希望了嗎?
照這樣說起來,豈不是中年以後的人就沒希望了嗎?
其實不然。雖然體能有盛衰,但心靈無老幼。
精神雖然會受到身體狀況的影響,但是也並非絕對受制於身體。
心靈經過引導和訓練,能在很大程度上超越身體的影響。
況且,年少有年少的優勢,年長也有年長的優勢。
例如,閱歷廣泛,經驗豐富,情緒穩定,思想成熟,對人生的升沉、榮辱看得比較透徹,這些都是年輕人所缺乏的精神財富。
在這些基礎之上,如果轉而向道的話,也未嘗不可以大有心得。有心得就是有成就,道德成就本來就不在外面,而是在心上。
4.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孔子為什麼說到了四、五十還沒成就,就沒希望了呢?
那是在講一般情況。
有心人聽到這句話,應當視為激勵之意,要更加發奮圖強。
如果肯努力,難道會沒有成就嗎?
何況學道既然是在練心頭的功夫,前一念錯,後一念改,這就是修行。
所謂成就,正體現在這念念之間。誰又不能有下至一念的成就呢?
孔子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不能在一天之內致力於仁的人,尚且找不到。《論語˙里仁˙6》
何況不能在一念之間克己復禮的人呢?
所以,“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後生固然可畏,雖四十、五十,又何嘗不可畏啊!
論語 子罕第九 第21章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白話>
(一)孔子說:「穀發苗而不開花的,是有的吧!開了花而不結實的,是有的吧!」
(二)孔子說:「禾苗只生出莖葉,然而卻不吐穗開花,有這樣的事吧!或者只吐穗開花,卻不結成穀實,也有這樣的情形吧!」
<文義>
1. 苗: 禾苗,即始生的稻。(就是開始為學)
2. 秀: 開花。(是指對義理的通達)
3. 矣夫: 語助詞,緊煞而帶有詠歎之意。
4. 實:果子,即稻穀。
<思維提綱>
1. 孔子是借“苗而不秀,秀而不實,”這個比喻,來說明什麼?
2. 從苗到秀,需要什麼?從秀到實,需要什麼?
3. 何謂“篤行"? 做任何事您會依篤行的含意去做嗎?
<義理解釋> 講師: 趙軍4’47”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 重點摘要
(原文)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一)本章消文
孔子說:“有了莊稼苗,卻不能吐穗開花的情況,有之!能吐穗開花,卻不能結出果實的情況,亦有之!”
(二)學道之人停在半路的兩種情況
孔子是借這個比喻,來說明學道之人,停在半路的兩種情況:
【第一種:苗而不秀】
1.“苗”,就是開始為學。
2.“秀”,是指對義理的通達。比如:對孝、悌、敬、忠、仁、義、禮、智、信,等等各種概念,和彼此之間的關係已經很瞭解,心裡沒有什麼疑惑,能自如地講說、問答等等。
3.“苗而不秀”是說:有些人雖然開始問學,但是不能像《中庸》裡說的那樣去博學、審問、慎思、明辨。
4. 功夫沒下到,對所學的東西似懂非懂、半信半疑;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凡此種種膚淺的狀態都屬於苗而不秀。
5.苗而不秀的人,自然無法結出豐碩的果實。
【第二種:秀而不實】
1. 指通達了義理之後,已儼然也有一點樣子,所以叫秀。
2. 有人便以此為滿足而停止不前,並不能進一步實證聖賢的仁德和智慧。
3. 事實上,瞭解了道理就如同掌握了圖紙,離蓋成大樓還差得很遠;又如同看懂了地圖,跟真正到達目的地,是兩碼事。
4. 當然,搞清楚義理也算是一種樂趣,不過它比之于真修實證的快樂而言,就像嚼甘蔗皮比之於嚼甘蔗肉一樣,前者是有一點味道的,但是卻不是甘蔗真正的美味。
5. 如果把甘蔗皮嚼得津津有味,卻不知道吃裡面的肉,那豈不是既可笑又可惜嗎?
(三)從苗到秀,從秀到實,是學習必經過程
1. 從苗到秀,從秀到實,這是學習的必經過程,也只有不懈地走完這個過程,才能得到最終的結果。
2. 種苗,本來就是為了收成果實;問學,本來就是為了成聖成賢,而不是只瞭解聖賢的理論,所以一定要把這個過程走到底。
3. 從苗到秀,需要問、學、思、辨;從秀到實,需要篤志躬行。
4. 苗而能秀的人不多,秀而能實的人就更少,但是無論走到何種地步,能堅持走的人都是“仁人志士”,都值得稱讚和效學。
5. 需要指出的是:所謂“秀”,也就是對義理的通達,這是相對而言,自然有上、中、下的差別,有所通達即可謂秀,對有所瞭解的部分就可以去實踐了。
6.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21〉)這並不是很難懂的道理,所以不必再等,現在就是可以用的。
(四)辨別理論瞭解跟親自實證的差別
1. 在理論上瞭解跟親自實證的差別,需要再辨別一下。前者,只是停在概念層面;後者,是指在感受上直覺地覺得就是這樣。
2. 比如說,父母對我們有深厚的養育之恩,幾乎人人在概念上都會承認這一點,但是在面對父母時,感受上並不一定強烈,有時候比面對其他人相差不多,有人甚至會覺得麻木,乃至會嫌棄。這就是在概念上有,在感受上沒有。
3.因此,所謂篤行,並不是說你努力去給父母做飯、鋪床、說說關心的話,而是要在心頭上多多念恩。否則,即使樣子做得很好,但卻滿腹牢騷,那也絕不是篤行的意思。
4.“篤行”是要把概念變成感受,把文字變成情感。所以不論是通過歷事練心,還是通過獨自地省思,要不離在心頭用功思維,才算篤行,這是學人不可不知的。
論語 子罕第九 第20章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論語•子罕•20》
<白話>
夫子說到顏淵,歎息道:「可惜呀!我只見他向前,沒見他停止呀!」
<文義>
1.進:前進,進步。
2.止:停止、到達極點。
李炳南《論語講記》:「止,有二種說法,一當止住,一當到極點,兩者都可以通。」
藕益大師《論語點睛》:「進是下手,止是歸宿。正在學地,未登無學,奈何便死。真實可惜。」
<思維提綱>
1.夫子為何會對顏淵發出這樣深深的惋惜呢?
2.想一想顏淵是如何做到「只進不止」呢?
3配合本篇第十八章來思維,在學習大學之道的路上,在開始、中間和結束的這三個過程中,要有怎樣的心態才能成功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大學章句朱子序》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2.《孟子•盡心章句上•44》孟子曰:「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於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3.《中庸•20》「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4.《論語•子張•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二、 重點摘要
(一)本章消文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夫子說到顏淵,歎息道:「可惜呀!我只見他向前,沒見他停止呀!」
(二)夫子為何對顏淵發出深深的惋惜
1.在第十九章中我們提到:在實踐大學之道的過程中,起步時要充滿激情與動力;接近成功的時候,要做到善始且善成;那麼中間,本章告訴我們,要像顏回那樣一直前進、永不停息。若能做到這一點,那麼最終一定能達到止於至善的聖人境界。
2.顏回做到了進而不止,然而他不幸短命,否則其最終的成就是不可限量的。所以,夫子才深深的歎息說:「惜乎!」實在是太可惜了。顏回是夫子最得意的弟子,在孔門弟子中他的修為無人能及,他的用功程度也是首屈一指,他的很多美德都值得我們好好效學。
(三)初學者如何做到只進不止
作為初學者,我們應該如何下手,從而也能夠逐漸做到像顏回那樣只進不止呢?
1. 跟著好老師,按照正確的次第學修
(1)宋代大儒程子認為:孔門心法的實踐,是有其明確的為學次第的,「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學的人,必須按照正確的次第學修,才不會出現差池;如果違越了次第,比如本來是讀小學的水準條件,卻非要去讀大學的課程,那一定會讀不下去,半途而廢的。
(2)這就會出現孟子所說的「進銳退速」的現象,前進的很猛,不過卻是過猛,違越了次第,結果進得猛,退下來的也快,堅持不下去。
(3)所以,我們要想做到進而不止的話,就一定要按照正確的次第來學修大學之道,這就需要找到名師,通過老師的講解,對大學之道的完整次第有一個通盤的瞭解,然後從自己的實際條件出發,按照正確的次第,一步一個臺階地穩步前進,這樣就不容易出現進銳退速、半途而廢的情況了。
2. 常常思維分析學修與否的利害關係
(1)《中庸》裡說:「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對於學修,聖賢是安而行之的,完全自覺,完全習慣了,所以只進不停;我們現在做不到安而行之,可以利而行之。
(2)所謂利而行之,就是常常思維、分析學修與否,與自己人生的利害關係,從而策動起學修的動力。我們都不乏這樣的生命經驗:對於我們喜歡的東西,我們會主動地去追求;對於我們厭惡的東西,我們會唯恐避之而不及。
(3)所以,如果我們能夠瞭解,並常常思維學修孔門心法的好處,對於學修產生歡喜的心情,那我們就會願意學修,這是一種向前拉的力量。
(4)如果我們能夠瞭解並思維,不學修孔門心法會給我們的生命帶來哪些損失,為了避免這些損失,我們也會願意去學修,這是一種推的力量。這一拉一推兩種力量,就會驅動著我們在大學之道上一直前進而不停止。
3.常做總結,累積歡喜心
(1)《論語》裡面講:「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好學的人,不但要知道自己所無的、其未知的、未做到的部分,從而知道進一步努力學習、增進的地方;同時也要知道自己所能的,也就是自己已經瞭解的、能夠做到的部分。
(2)知道自己已做到的、能做到的,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歡喜感,這種歡喜的力量,就會推動自己繼續向前邁進。
(3)切不可只盯著自己做不到的部分,然後打擊自己,說:「我怎麼這麼不行啊!」於是灰心喪氣,乃至於自暴自棄,不願再繼續前進了。
(4)所以,我們一定要常常做一做總結,看看自己在大學之道上已經取得的成績:或是多明白了一個道理,或是改正了一個錯誤,或是做了一個善舉,等等,以此來策發歡喜的心情,產生不斷前進的力量。
(四)總結
總之,如果在大學之道的實踐中,我們若能善用聖賢教給我們的方法,把前進不懈地狀態,自始至終地保持住的話,那麼就一定能夠抵達人生輝煌的頂點!
<白話>
夫子說到顏淵,歎息道:「可惜呀!我只見他向前,沒見他停止呀!」
<文義>
1.進:前進,進步。
2.止:停止、到達極點。
李炳南《論語講記》:「止,有二種說法,一當止住,一當到極點,兩者都可以通。」
藕益大師《論語點睛》:「進是下手,止是歸宿。正在學地,未登無學,奈何便死。真實可惜。」
<思維提綱>
1.夫子為何會對顏淵發出這樣深深的惋惜呢?
2.想一想顏淵是如何做到「只進不止」呢?
3配合本篇第十八章來思維,在學習大學之道的路上,在開始、中間和結束的這三個過程中,要有怎樣的心態才能成功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大學章句朱子序》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2.《孟子•盡心章句上•44》孟子曰:「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於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3.《中庸•20》「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4.《論語•子張•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二、 重點摘要
(一)本章消文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夫子說到顏淵,歎息道:「可惜呀!我只見他向前,沒見他停止呀!」
(二)夫子為何對顏淵發出深深的惋惜
1.在第十九章中我們提到:在實踐大學之道的過程中,起步時要充滿激情與動力;接近成功的時候,要做到善始且善成;那麼中間,本章告訴我們,要像顏回那樣一直前進、永不停息。若能做到這一點,那麼最終一定能達到止於至善的聖人境界。
2.顏回做到了進而不止,然而他不幸短命,否則其最終的成就是不可限量的。所以,夫子才深深的歎息說:「惜乎!」實在是太可惜了。顏回是夫子最得意的弟子,在孔門弟子中他的修為無人能及,他的用功程度也是首屈一指,他的很多美德都值得我們好好效學。
(三)初學者如何做到只進不止
作為初學者,我們應該如何下手,從而也能夠逐漸做到像顏回那樣只進不止呢?
1. 跟著好老師,按照正確的次第學修
(1)宋代大儒程子認為:孔門心法的實踐,是有其明確的為學次第的,「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學的人,必須按照正確的次第學修,才不會出現差池;如果違越了次第,比如本來是讀小學的水準條件,卻非要去讀大學的課程,那一定會讀不下去,半途而廢的。
(2)這就會出現孟子所說的「進銳退速」的現象,前進的很猛,不過卻是過猛,違越了次第,結果進得猛,退下來的也快,堅持不下去。
(3)所以,我們要想做到進而不止的話,就一定要按照正確的次第來學修大學之道,這就需要找到名師,通過老師的講解,對大學之道的完整次第有一個通盤的瞭解,然後從自己的實際條件出發,按照正確的次第,一步一個臺階地穩步前進,這樣就不容易出現進銳退速、半途而廢的情況了。
2. 常常思維分析學修與否的利害關係
(1)《中庸》裡說:「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對於學修,聖賢是安而行之的,完全自覺,完全習慣了,所以只進不停;我們現在做不到安而行之,可以利而行之。
(2)所謂利而行之,就是常常思維、分析學修與否,與自己人生的利害關係,從而策動起學修的動力。我們都不乏這樣的生命經驗:對於我們喜歡的東西,我們會主動地去追求;對於我們厭惡的東西,我們會唯恐避之而不及。
(3)所以,如果我們能夠瞭解,並常常思維學修孔門心法的好處,對於學修產生歡喜的心情,那我們就會願意學修,這是一種向前拉的力量。
(4)如果我們能夠瞭解並思維,不學修孔門心法會給我們的生命帶來哪些損失,為了避免這些損失,我們也會願意去學修,這是一種推的力量。這一拉一推兩種力量,就會驅動著我們在大學之道上一直前進而不停止。
3.常做總結,累積歡喜心
(1)《論語》裡面講:「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好學的人,不但要知道自己所無的、其未知的、未做到的部分,從而知道進一步努力學習、增進的地方;同時也要知道自己所能的,也就是自己已經瞭解的、能夠做到的部分。
(2)知道自己已做到的、能做到的,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歡喜感,這種歡喜的力量,就會推動自己繼續向前邁進。
(3)切不可只盯著自己做不到的部分,然後打擊自己,說:「我怎麼這麼不行啊!」於是灰心喪氣,乃至於自暴自棄,不願再繼續前進了。
(4)所以,我們一定要常常做一做總結,看看自己在大學之道上已經取得的成績:或是多明白了一個道理,或是改正了一個錯誤,或是做了一個善舉,等等,以此來策發歡喜的心情,產生不斷前進的力量。
(四)總結
總之,如果在大學之道的實踐中,我們若能善用聖賢教給我們的方法,把前進不懈地狀態,自始至終地保持住的話,那麼就一定能夠抵達人生輝煌的頂點!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9章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論語•子罕•19》
<白話>
1.孔子說:「聽我說話,始終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顏回一個人了吧!」
2.孔子說:「告訴了他,就能照著去做而從不懈怠的人,大概只有顏回了吧!」
3.孔子說:「讓我愈教愈有興趣,不會感覺厭倦的,大概只有顏回了吧!」
<文義>
1.朱熹《四書集注》語:去聲。動詞,「告訴,說話」的意思
2.惰:懈怠也。
3.朱熹《四書集注》:范氏曰:「顏子聞夫子之言,而心解力行,造次顛沛未嘗違之。如萬物得時雨之潤,發榮滋長,何有於惰,此群弟子所不及也。」
4.何晏《論語集解》:「顏淵解,故語之而不惰。餘人不解,故有惰語之時。」
5.李炳南《論語講要》:不惰,採用古注,指孔子說話不厭倦。顏回聞一知十,聽孔子講話,不違如愚,所以孔子教顏子,愈教愈有興趣,不感覺厭倦。
<思維提綱>
1.《中庸》裡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一個學習的次第過程。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過程中,都需要進取不懈、自強不息的精神嗎?為什麼?
2.在聽師長講解時能不懈怠,就要對師長心懷敬意,那要如何培養對老師的敬意呢?
3.我們對於感興趣的東西就會很樂意去瞭解、去探究,在學習心靈提昇的過程中,如何培養我們對學習的興趣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楊伯峻(1909年-1992年),原名楊德崇,湖南長沙人,語言學家。中國共産黨黨員。楊伯峻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研究以及中文古籍整理和譯註等方面貢獻卓著。文古籍整理和譯註方面的著作主要有:《列子集解》、《論語譯註》、《孟子譯註》、《春秋左傳注》。
2.《中庸•第20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3. 【錢穆先生帶你讀《論語》】: 「本章承上章。然讀者易於重視不惰二字,而忽了語之二字。蓋答問多因其所疑,語則教其所未至。聞所語而不得於心,故惰。獨顏子於孔子之言,觸類旁通,心解力行,自然不懈。此見顏子之高。」
4.《論語•為政•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5.《尚書•商書•伊訓》:「嗚呼!嗣王祗厥身,念哉!聖謨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爾惟德罔小,萬邦惟慶;爾惟不德罔大,墜厥宗。」
二、 重點摘要
(原文)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一)本章消文
楊伯峻先生對於這一句的解釋是:「聽我說話,始終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顏回一個人了吧!」
(二)本章夫子肯定顏回修學的高度
1.《中庸》裡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修孔門心法,首先要通過老師的講解,弟子的問、學、思、辨,弄清理論,然後依理篤行實踐,這是一個必然的次第過程。而進取不懈、自強不息的精神,則貫穿了問、學、思、辨、篤行的整個過程。
2.實踐時固然要進取不懈;而向老師請教,聽老師講解時也要做到不懈怠,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在聽講時馬虎、懈怠、不用功努力的話,那麼義理搞不清楚,拿什麼去指導實踐呢?
3.完滿地做到聽老師講解時不懈怠,並非易事。本章中夫子評價說,聽他講解義理,而能做到始終不懈怠的,唯有顏回一人。孔門弟子三千,七十二位賢者,唯顏回一人能夠做到這一點,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顏回修學的高度。
4.錢穆先生說:「顏子於孔子之言,觸類旁通,心解力行,自然不懈。」顏回在聽師長講課的當下,是可以觸類旁通、心解力行的,不但是聞一知十,而且對師長所講的義理能夠當下領悟,心行相應。
5.可以想像,這種聽講的過程,一定是充滿了覺悟真理的快樂與機趣的,難怪顏回自己會說:「對夫子的道,欲罷不能。」如此快樂,當然欲罷不能了,當然不會懈怠了。
6.我們在我們做快樂的事的時候,很少會感到疲憊吧,只嫌不夠多、不夠長。
(三)顏回「樂而不惰、欲罷不能」的正因
1.顏回的這樣一種樂而不惰的聽講境界不是憑空而來的,是他長期修學實踐的結果。那麼對於我們初學的人來說,該怎樣做到聽講時的不懈怠呢?
2.我們大多有這樣的經驗:就是面對自己特別恭敬的人的時候,內心會是一種非常專注、謹慎、認真、不敢馬虎鬆懈的狀態。
3.所以,若要做到在聽師長講解時不懈怠,就要對師長心懷敬意,顏回就是這樣的。《為政第二》中夫子曾說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夫子給顏回講課講一整天,顏回一直都是很恭敬的狀態,對夫子沒有絲毫的違背,顯得都有點愚鈍了。
4.其實顏回這是大智若愚,正因為他對師長如此的恭敬,所以他對師長所講的內容都能心解力行,發揚廣大,恭敬師長,這就是顏回能夠達到樂而不惰、欲罷不能的境界的正因,我們學顏回當從恭敬師長處學起。
(四) 如何對師長心生敬意----多思維師長的恩德
1.如何對師長心生敬意呢?念恩生敬。平時要多思維師長對自己的恩德,特別是教導之恩。
2.《尚書》中說「作之善,降之百福,作之不善,降之百殃。」善則招福,不善則致禍,而這善與不善的道理,如果不是夫子及歷代聖賢講給我們,我們從哪裡獲得呢?我們能天生知道善惡是非的標準嗎?善惡之理不明,又怎能獲得幸福、免除禍殃呢?
3.我們一直在尋找幸福,但往往是因為不瞭解獲得幸福的正確方法,所以求幸福,反收穫了痛苦。師長把致福遠禍的道理講給我們,難道不應該感恩師長、恭敬師長嗎?
4.我們可以結合自己實踐孔門心法以來生命的改善,身心上的、家庭、生活、工作上的種種的改變、種種的受用,來體會師長的教導之恩,常常對師長念恩,對師長的敬意就會越來越強烈。
5.有了平時的念恩功夫,當我們聽師長講解義理時,恭敬心一提就能提起來,那時就不敢馬虎懈怠了,就會很專注,很認真地聽老師講解義理。
(五)如何對學習不懈怠----多思維義理的價值
1.另外,我們對於感興趣的東西就會很樂意去瞭解、去探究,在瞭解過程中也不容易感到疲累。比如:一場精彩的電影或是球賽,我們常常會看得津津有味、欲罷不能。
2.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常常思維義理的重要性,義理對於我們生命的價值,由瞭解其價值而生起學習的興趣,那麼聽講的時候就不容易懈怠了。
3.義理對於我們的生命有怎樣的價值呢?如前所述,義理揭示了善惡之理、致福遠禍之理,掌握了義理也就掌握了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
4.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結合自己實踐孔門心法以來生命的改善,身心上的、家庭、生活、工作上的種種改變、種種受用,來體會義理對於我們生命的價值。
5.通過這樣的思維,我們對於學習義理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厚,那時聽師長講解義理時,自然就容易認真、專注而不懈怠了。
(六)總結
1.總之,如果我們能夠通過策發對師長的敬意,對義理的興趣,進入一種專注不懈的聽講狀態的話,就會更容易、更精準地把義理的內涵聽清楚、聽明白。
2.有了對義理的正確理解,然後依理實踐,則自然會德日增,過日減,不斷向著圓滿的生命境界前進。
<白話>
1.孔子說:「聽我說話,始終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顏回一個人了吧!」
2.孔子說:「告訴了他,就能照著去做而從不懈怠的人,大概只有顏回了吧!」
3.孔子說:「讓我愈教愈有興趣,不會感覺厭倦的,大概只有顏回了吧!」
<文義>
1.朱熹《四書集注》語:去聲。動詞,「告訴,說話」的意思
2.惰:懈怠也。
3.朱熹《四書集注》:范氏曰:「顏子聞夫子之言,而心解力行,造次顛沛未嘗違之。如萬物得時雨之潤,發榮滋長,何有於惰,此群弟子所不及也。」
4.何晏《論語集解》:「顏淵解,故語之而不惰。餘人不解,故有惰語之時。」
5.李炳南《論語講要》:不惰,採用古注,指孔子說話不厭倦。顏回聞一知十,聽孔子講話,不違如愚,所以孔子教顏子,愈教愈有興趣,不感覺厭倦。
<思維提綱>
1.《中庸》裡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一個學習的次第過程。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過程中,都需要進取不懈、自強不息的精神嗎?為什麼?
2.在聽師長講解時能不懈怠,就要對師長心懷敬意,那要如何培養對老師的敬意呢?
3.我們對於感興趣的東西就會很樂意去瞭解、去探究,在學習心靈提昇的過程中,如何培養我們對學習的興趣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楊伯峻(1909年-1992年),原名楊德崇,湖南長沙人,語言學家。中國共産黨黨員。楊伯峻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研究以及中文古籍整理和譯註等方面貢獻卓著。文古籍整理和譯註方面的著作主要有:《列子集解》、《論語譯註》、《孟子譯註》、《春秋左傳注》。
2.《中庸•第20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3. 【錢穆先生帶你讀《論語》】: 「本章承上章。然讀者易於重視不惰二字,而忽了語之二字。蓋答問多因其所疑,語則教其所未至。聞所語而不得於心,故惰。獨顏子於孔子之言,觸類旁通,心解力行,自然不懈。此見顏子之高。」
4.《論語•為政•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5.《尚書•商書•伊訓》:「嗚呼!嗣王祗厥身,念哉!聖謨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爾惟德罔小,萬邦惟慶;爾惟不德罔大,墜厥宗。」
二、 重點摘要
(原文)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一)本章消文
楊伯峻先生對於這一句的解釋是:「聽我說話,始終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顏回一個人了吧!」
(二)本章夫子肯定顏回修學的高度
1.《中庸》裡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修孔門心法,首先要通過老師的講解,弟子的問、學、思、辨,弄清理論,然後依理篤行實踐,這是一個必然的次第過程。而進取不懈、自強不息的精神,則貫穿了問、學、思、辨、篤行的整個過程。
2.實踐時固然要進取不懈;而向老師請教,聽老師講解時也要做到不懈怠,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在聽講時馬虎、懈怠、不用功努力的話,那麼義理搞不清楚,拿什麼去指導實踐呢?
3.完滿地做到聽老師講解時不懈怠,並非易事。本章中夫子評價說,聽他講解義理,而能做到始終不懈怠的,唯有顏回一人。孔門弟子三千,七十二位賢者,唯顏回一人能夠做到這一點,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顏回修學的高度。
4.錢穆先生說:「顏子於孔子之言,觸類旁通,心解力行,自然不懈。」顏回在聽師長講課的當下,是可以觸類旁通、心解力行的,不但是聞一知十,而且對師長所講的義理能夠當下領悟,心行相應。
5.可以想像,這種聽講的過程,一定是充滿了覺悟真理的快樂與機趣的,難怪顏回自己會說:「對夫子的道,欲罷不能。」如此快樂,當然欲罷不能了,當然不會懈怠了。
6.我們在我們做快樂的事的時候,很少會感到疲憊吧,只嫌不夠多、不夠長。
(三)顏回「樂而不惰、欲罷不能」的正因
1.顏回的這樣一種樂而不惰的聽講境界不是憑空而來的,是他長期修學實踐的結果。那麼對於我們初學的人來說,該怎樣做到聽講時的不懈怠呢?
2.我們大多有這樣的經驗:就是面對自己特別恭敬的人的時候,內心會是一種非常專注、謹慎、認真、不敢馬虎鬆懈的狀態。
3.所以,若要做到在聽師長講解時不懈怠,就要對師長心懷敬意,顏回就是這樣的。《為政第二》中夫子曾說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夫子給顏回講課講一整天,顏回一直都是很恭敬的狀態,對夫子沒有絲毫的違背,顯得都有點愚鈍了。
4.其實顏回這是大智若愚,正因為他對師長如此的恭敬,所以他對師長所講的內容都能心解力行,發揚廣大,恭敬師長,這就是顏回能夠達到樂而不惰、欲罷不能的境界的正因,我們學顏回當從恭敬師長處學起。
(四) 如何對師長心生敬意----多思維師長的恩德
1.如何對師長心生敬意呢?念恩生敬。平時要多思維師長對自己的恩德,特別是教導之恩。
2.《尚書》中說「作之善,降之百福,作之不善,降之百殃。」善則招福,不善則致禍,而這善與不善的道理,如果不是夫子及歷代聖賢講給我們,我們從哪裡獲得呢?我們能天生知道善惡是非的標準嗎?善惡之理不明,又怎能獲得幸福、免除禍殃呢?
3.我們一直在尋找幸福,但往往是因為不瞭解獲得幸福的正確方法,所以求幸福,反收穫了痛苦。師長把致福遠禍的道理講給我們,難道不應該感恩師長、恭敬師長嗎?
4.我們可以結合自己實踐孔門心法以來生命的改善,身心上的、家庭、生活、工作上的種種的改變、種種的受用,來體會師長的教導之恩,常常對師長念恩,對師長的敬意就會越來越強烈。
5.有了平時的念恩功夫,當我們聽師長講解義理時,恭敬心一提就能提起來,那時就不敢馬虎懈怠了,就會很專注,很認真地聽老師講解義理。
(五)如何對學習不懈怠----多思維義理的價值
1.另外,我們對於感興趣的東西就會很樂意去瞭解、去探究,在瞭解過程中也不容易感到疲累。比如:一場精彩的電影或是球賽,我們常常會看得津津有味、欲罷不能。
2.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常常思維義理的重要性,義理對於我們生命的價值,由瞭解其價值而生起學習的興趣,那麼聽講的時候就不容易懈怠了。
3.義理對於我們的生命有怎樣的價值呢?如前所述,義理揭示了善惡之理、致福遠禍之理,掌握了義理也就掌握了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
4.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結合自己實踐孔門心法以來生命的改善,身心上的、家庭、生活、工作上的種種改變、種種受用,來體會義理對於我們生命的價值。
5.通過這樣的思維,我們對於學習義理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厚,那時聽師長講解義理時,自然就容易認真、專注而不懈怠了。
(六)總結
1.總之,如果我們能夠通過策發對師長的敬意,對義理的興趣,進入一種專注不懈的聽講狀態的話,就會更容易、更精準地把義理的內涵聽清楚、聽明白。
2.有了對義理的正確理解,然後依理實踐,則自然會德日增,過日減,不斷向著圓滿的生命境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