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鄉黨第十 第4章-4

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白話>

孔子面君後走下第一級臺階,面色就開始有些舒展顯得輕鬆和悅,下完全部臺階後,步伐又變得比較快,回到自己在朝的當位,雖面君已畢,心中仍然有君,恭敬如初。

<文義>

 1. 出降一等 : 出,面君後退下來。降一等,走下第一級臺階。

 2. 逞顏色 : 面色就開始有些舒展。

3. 怡怡如也 : 輕鬆和悅 。

4. 沒階趨 : 下完全部臺階後,步伐又變得比較快。

5. 翼如也: 恭敬加上喜悅,像鳥般飄逸地向前走。

6. 複其位 : 一種是回到自己在朝的當位;另一種是又經過國君的虛位。

7. 踧踖如也 : 面君已畢,仍然心中有君,恭敬如初。

<思惟提綱>

1.請思惟孔子「出降一等」,為什麼可以「怡怡如也」?

2. 這章的「 翼如也」,與第三章的「 翼如也」有不同嗎 ? 為什麼 ?

3.孔子的事君盡禮為什麼令人感動呢?

4. 學了這章,您覺得像孔子那樣執禮,是會拘束難受,還是能自在快樂?為什麼 ?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

1. 《論語‧八佾‧18》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2. 《大學‧釋誠意》: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二、重點摘記/《論語•鄉黨第十》第四章(4)

(一) 主旨 :
前面已經講過孔子上朝面君的禮容。今天來看,孔子面君之後的情況。

(二) 原文
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翼如也。複其位,踧踖如也。

(三) 解釋文義 :

1.“出”,就是面君後退下來。

2.“降一等”,就是走下第一級臺階;這時其面色就開始有些舒展,所以叫“逞顏色”;而且顯得輕鬆和悅,所以說“怡怡如也” 。

3.“沒階趨”,就是下完全部臺階後,步伐又變得比較快。

4.“翼如也”,就是像鳥張兩翼般很飄逸地向前走,這與入門、升堂時鞠躬屏氣的情況又有所不同,因為據以禮事君、無所虧欠,而要秉奏的、或者要領命的,都已恰當地完成,所以會在恭敬之上再加上一種喜悅 。

5.“複其位”有二種解釋:

一種是回到自己在朝的當位;另一種是指又經過國君的虛位。

6.“踧踖如也”,是恭敬不安的樣子,不管按哪一種解釋,都是身在朝內,只要身在朝內,即使面君已畢,仍然心中有君,故恭敬如初。

(四) 孔子的事君盡禮令人感動 :

    仔細品讀這整個一章,身臨其境地想一想 :

1.我們一定會為孔子的事君盡禮所深深地感動,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在人以為諂的貶評之下,卻做得如此極致,實在是逆流而上。這必須是在內心有真東西才行,裝是絕對裝不出來的,做樣子也是做不下去的。

2.這個真東西是什麼呢?是志於道的這個志,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他有一個崇高的宗旨,這個宗旨不是嘴上說說而已的。而是已經與他的身心融為一體,與他的言行融為一體。正因為這樣,所以才能時時處處克己復禮、修身進道,在完滿自己仁德這件事上,對外是旁若無人,對內是毫無苟且,最終成為大成至聖。

(五) 誠於中 形於外:

1有人會覺得像孔子那樣執禮,想必還是拘束難受吧。其實不然,孔子是“誠於中而形於外”  。
事君盡禮,可以說是真心流露,將內心之仁,用禮樂抒發出來,其實是一種暢快。

2. 如果內心不仁,硬要做出個合禮的樣子,那到是會難受得很。如果不是志在得仁,也就罷了;如果是有志於仁的人,正好可以借禮以省察自己的不仁,進而將其改正,以達到克己復禮為仁的效果。

(六) 小結

1.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並非沒有與私心雜念拉拔之苦,但是等到日久功深,自然能夠體會到其中超凡脫俗的自在和快樂,而且會樂此不疲。

2.不仁之人,每天私欲橫熏,患得患失,反而沒有真正的自由和快樂。

3.我們要學,倒不是說一定要學孔子的樣子,而是要學他的用心,處處克服使自己痛苦的真正罪魁——也就是私欲,而長養快樂之仁——也就是仁愛之心。

4.在待人接物時,以忠孝對上,以友悌對中,以慈愛對下,不論古今中外,成賢成聖的大方向,也無外乎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