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
(一)孔子說:「穀發苗而不開花的,是有的吧!開了花而不結實的,是有的吧!」
(二)孔子說:「禾苗只生出莖葉,然而卻不吐穗開花,有這樣的事吧!或者只吐穗開花,卻不結成穀實,也有這樣的情形吧!」
<文義>
1. 苗: 禾苗,即始生的稻。(就是開始為學)
2. 秀: 開花。(是指對義理的通達)
3. 矣夫: 語助詞,緊煞而帶有詠歎之意。
4. 實:果子,即稻穀。
<思維提綱>
1. 孔子是借“苗而不秀,秀而不實,”這個比喻,來說明什麼?
2. 從苗到秀,需要什麼?從秀到實,需要什麼?
3. 何謂“篤行"? 做任何事您會依篤行的含意去做嗎?
<義理解釋> 講師: 趙軍4’47”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 重點摘要
(原文)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一)本章消文
孔子說:“有了莊稼苗,卻不能吐穗開花的情況,有之!能吐穗開花,卻不能結出果實的情況,亦有之!”
(二)學道之人停在半路的兩種情況
孔子是借這個比喻,來說明學道之人,停在半路的兩種情況:
【第一種:苗而不秀】
1.“苗”,就是開始為學。
2.“秀”,是指對義理的通達。比如:對孝、悌、敬、忠、仁、義、禮、智、信,等等各種概念,和彼此之間的關係已經很瞭解,心裡沒有什麼疑惑,能自如地講說、問答等等。
3.“苗而不秀”是說:有些人雖然開始問學,但是不能像《中庸》裡說的那樣去博學、審問、慎思、明辨。
4. 功夫沒下到,對所學的東西似懂非懂、半信半疑;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凡此種種膚淺的狀態都屬於苗而不秀。
5.苗而不秀的人,自然無法結出豐碩的果實。
【第二種:秀而不實】
1. 指通達了義理之後,已儼然也有一點樣子,所以叫秀。
2. 有人便以此為滿足而停止不前,並不能進一步實證聖賢的仁德和智慧。
3. 事實上,瞭解了道理就如同掌握了圖紙,離蓋成大樓還差得很遠;又如同看懂了地圖,跟真正到達目的地,是兩碼事。
4. 當然,搞清楚義理也算是一種樂趣,不過它比之于真修實證的快樂而言,就像嚼甘蔗皮比之於嚼甘蔗肉一樣,前者是有一點味道的,但是卻不是甘蔗真正的美味。
5. 如果把甘蔗皮嚼得津津有味,卻不知道吃裡面的肉,那豈不是既可笑又可惜嗎?
(三)從苗到秀,從秀到實,是學習必經過程
1. 從苗到秀,從秀到實,這是學習的必經過程,也只有不懈地走完這個過程,才能得到最終的結果。
2. 種苗,本來就是為了收成果實;問學,本來就是為了成聖成賢,而不是只瞭解聖賢的理論,所以一定要把這個過程走到底。
3. 從苗到秀,需要問、學、思、辨;從秀到實,需要篤志躬行。
4. 苗而能秀的人不多,秀而能實的人就更少,但是無論走到何種地步,能堅持走的人都是“仁人志士”,都值得稱讚和效學。
5. 需要指出的是:所謂“秀”,也就是對義理的通達,這是相對而言,自然有上、中、下的差別,有所通達即可謂秀,對有所瞭解的部分就可以去實踐了。
6.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21〉)這並不是很難懂的道理,所以不必再等,現在就是可以用的。
(四)辨別理論瞭解跟親自實證的差別
1. 在理論上瞭解跟親自實證的差別,需要再辨別一下。前者,只是停在概念層面;後者,是指在感受上直覺地覺得就是這樣。
2. 比如說,父母對我們有深厚的養育之恩,幾乎人人在概念上都會承認這一點,但是在面對父母時,感受上並不一定強烈,有時候比面對其他人相差不多,有人甚至會覺得麻木,乃至會嫌棄。這就是在概念上有,在感受上沒有。
3.因此,所謂篤行,並不是說你努力去給父母做飯、鋪床、說說關心的話,而是要在心頭上多多念恩。否則,即使樣子做得很好,但卻滿腹牢騷,那也絕不是篤行的意思。
4.“篤行”是要把概念變成感受,把文字變成情感。所以不論是通過歷事練心,還是通過獨自地省思,要不離在心頭用功思維,才算篤行,這是學人不可不知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