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罕第九 第28章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白話>
孔子說:「有智慧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憂慮,有勇氣的人不恐懼。」

<文義>
1.何晏《集解》包曰:「不惑,不惑亂也。不憂,不憂患也。」
2.《皇疏》引孫綽云:「智能辨物,故不惑也。安於仁,不改其樂,故無憂也。」又引繆協云:「見義而爲,不畏強禦,故不懼也。」
3.朱熹《集注》:「明足以燭理,故不惑也。理足以勝私,故不憂。氣足以配道義,故不懼。此學之序也。」

<思惟提綱>
1.你有感受過困惑、憂慮和畏懼嗎?這三種痛苦哪一種你感受最強烈,最想要先去除呢?
2.想一想,為什麼有智慧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憂慮,有勇氣的人不恐懼呢?
3.要如何做到有智慧、有仁德、有勇氣?下手處是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禮記·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鄭康成注:「達者,常行,百王所不變也。」
2.《皇疏》引孫綽云:「智能辨物,故不惑也。安於仁,不改其樂,故無憂也。」又引繆協云:「見義而爲,不畏強禦,故不懼也。」
3.《論語•顏淵•10》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4.《論語‧顏淵•21》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5.《中庸•20》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6.《老子‧十三章》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7.《論語‧顏淵•4》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8.《論語‧子張•2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9.《大學‧傳•6》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10.《孟子‧粱惠王上•1》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11.《朱子文集》(答石子重)問:「知以明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其要在致知。知之明,非仁以守之,則不可;以仁守之,非勇而行之,亦不可。三者不可闕一,而知爲先。」
12.《論語‧學而•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二、 重點摘要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一)本章文義的解釋
孔子說:「智慧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憂慮,有勇氣的人不恐懼。」
1.「智、仁、勇」被稱為三達德。「達者,常行,百王所不變也。」(鄭康成注)這三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通達的道德,這三達德也是儒家的必修之學。
2.這三種道德,分別會產生三個功效,具備了智,就不惑了;具備的仁,就不憂了;有了勇,就不畏懼了。
3.我們看,困惑、憂慮和畏懼,這是我們一般人每天都在感受的三種痛苦。4.聖人就用他的經驗告訴我們,具備了「智、仁、勇」這三種道德,就可以 完全消除這些痛苦。對於這一點我們能接受嗎?

(二)細說「知者不惑」
1.什麼是「知」
《皇疏》上說:「智能辨惑」,說有了智就能辨別了。一是能辨別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二能辨別出自己內在的本性的疑惑。
2.什麼是「惑」
(1)《論語·顏淵》上說,愛一個人就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恨他的時候又希望他死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這就是「惑」。
(2)後面還有一章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一個人一時氣憤了,就忘記了自己和自己的親人,忘記了自己的目標和宗旨,這就是「惑」。
(3)可見,當我們心裡出現了那種反復糾纏的矛盾,不能用理性分析的時候,內心的迷茫失去了抉擇能力,這就是「惑」。
3.我們不知道自己在「惑」中
(1)所以儒家講到的「智」,首先要會能辨認自己的心,管理自己的思想。當我們困頓迷惑了,就是自己的智慧到達了邊界,沒有辦法理解別人或者世界發生了什麼。
(2)正常的呢,應該馬上去傾聽學習和觀察到底發生了什麼,自己該怎麼改善。
(3)可是此種狀況下的我們,通常會執著的認為,那個讓我們困惑的人或者事是不正常的,希望他們變得能夠讓我們理解。這就是在困惑之中,又增加了一份錯誤的執著。這樣與人交往,自然就處處碰壁。
4.要如何具備「智」
(1)如何具備「智」呢?《中庸》上給出明確的答案,說:「好學近乎智。」愛好學習、不斷學習是得到智的方法。
(2)怎麼學呢?只要依著聖人的教化,老老實實的學。所以很多經典都強調,要親近有仁德的人,親近善知識,對世間一切的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要對照著經典上聖賢的見解,對照著自己老師的經驗,來訓練自己的思維,調伏我們自己。
(3)每天學一點,改一點,幾十年下來,看問題才會越來越全面,最終就有機會把我們理性的生命完全的開發出來。

(三)細說「仁者不憂」
1. 一般人憂的是個人的榮辱得失
(1)我們說在這個世界上活著,人人都有憂慮,有財富的,憂慮財富沒了;長得美麗的人,擔心衰老;當了皇上,也擔心政權不穩;得到了擔心失去,得不到又擔心要得到;啥也沒有的人呢,要擔心未來。
(2)仁者為什麼不憂呢?我們仔細看看這些憂慮,除了聖人,一般人的憂慮,他都有一個出處,就是很想保護好自己和自己所擁有的,所以普通人憂的,都是個人的榮辱得失,一切為了我,為了保住私利而憂。
(3)《老子》說:「吾有大患,唯吾有身。」我有大憂啊,就是因為我有這個身體。為了此身,累積財富、權力,貪心越重,就越會憂慮,怎麼樣都不會快樂。
2.仁者憂的是別人的安樂
(1)仁者正好與此相反。仁者愛人,他無論處在什麼位置,當官也好,做老百姓也好,心中只有一樣事兒,就是關心別人,一心所想的,就是別人的安樂,考慮自己很少,自然就不會因為個人的境遇而擔憂了。
(2)比如,孔子被困在匡地的時候,大難臨頭他還在想,來到世界上是為了傳承文武之道、讓人們受益,能不能成就這件事,要順天命而為。正是這樣的一份濟世之心,讓他對自己的生命的執著之心都消除了。
(3)所以說,作為一個為政的管理者,如果所做所想的,就是以維護人民的利益為歸處,真能這麼做的話,就真的不用為個人而憂,因為你所做的,就已經合乎了公益、合乎了民心。
3.聖人的境界,一般人做不到吧?
(1)有人說,這是聖人的境界,一般人做不到,其實呢,這是人本有的性德,人人能做到。
(2)比如,很多做了父親母親的人,小孩半夜尿床了,他們就會把孩子放在乾的地方,自己睡尿過的地方,這樣才覺得心安。那看面對孩子呢,父母就不再會為自己擔憂了。
(3)世間有兩個字,一個是「取」,一個是「予」。以取為目的,取不到就痛苦,取到了就憂慮。而以給予為目的的人,只要盡己之心,就會心安理得了。
(4)所以仁者就是依靠著愛人之心,消融了與別人的爭奪,也坦蕩了自己的一生的路,所以不憂。
4.怎麼在生活中實踐「仁」
(1)夫子說:「力行近乎仁」。努力去做,要能行五者於天下,恭、寬、信、敏、惠。真心的恭敬別人,包容別人,真心的為他人做事,真心的給予他人恩惠,誠心的去做,久而久之,我們的心中會形成一種力量,會越做越容易。
(2)這種代人著想的心,一方面,會讓我們迅速的累積不可思議的功德;另一方面,也會迅速地增長我們內心的智慧,和外部成就事業的各種因緣基礎,個人修德也好、做事業也好,就很容易通達。

(四)細說「勇者不懼」
1.什麼是「勇」--面對自己過錯的承擔之心
(1)一提到勇,我們一般人心中的形象,就像小說中所描繪的,疾聲怒色、拔劍而向,那種好像無所畏懼的樣子,這不是夫子所承許的勇。
(2)為什麼這麼說呢?夫子說過,「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也就是說反躬自省沒做錯,不愧疚就不畏懼了。
(3)反過來說,如果自己做錯了,雖千萬人吾往矣,就是千萬個人準備要討伐我,我也得去承擔自己的過錯。
(4)所以說這個「勇」指的是面對自己過錯的承擔之心,過則勿憚改,勇於承擔和改善,這才是儒家所講到的「勇」。
2.面對自己過錯的恐懼是我們所忽視,又最傷害的
(1)這就折射出一個問題:我們人生所有的恐懼當中,可能有一種恐懼,一直為我們所忽視,可是又最傷害我們,那就是面對自己過錯的這種恐懼。
(2)想想一生中出現的那麼多個,我們明明做錯,卻一直逃避或者爭辯的那些個瞬間,好像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我們這麼執著於營造出自己沒有做錯的這麼一個假相?
(3)子貢有一句話很有意義,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蝕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也就是說,一個人發生了錯誤,從他面對、到改正過錯的這個過程,是被稱為君子的,是如日月般讓人仰望的;而反過來,小人才是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的。
(4)那我們為什麼那麼不遺餘力的掩蓋自己的過錯呢?其實一個人明明有錯,他就是再不承認,「人之視己,如見肝肺然。」人人能看清楚,遮蓋也沒任何意義。
(5)而且我們通常會因為別人遮蓋推卸過錯,而極為不喜歡這個人;反過來,當大家都在推卸責任的時候,人群中突然有一個人說:「都是我的錯。」然後努力想辦法改善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特別敬佩這個人,信賴這個人。
(6)所以,掩蓋推卸自己的過錯,細想一下,真的也是非常沒有價值。
3.如何實踐「勇」
(1)《中庸》上有一句話說:「知恥近乎勇。」說有羞恥心,就近乎勇敢了。所以這個羞恥心,就是勇敢的前問題。遮掩過錯,還是因為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羞恥;如果知道了不承擔過錯更為羞恥,就只能面對和承擔改善,因為沒有更好的路。
(2)所以,這個「勇」,通常和「義」連在一起。什麼是「義」?義者,宜也。這個「義」就是標準,對大家有好處、合宜的,就該去做,所以說見義勇為。
(3)舉例說明--見義勇為
■孟子見梁惠王的時候,梁惠王說:「叟!不遠千里而來,有利於吾國乎?」孟子就直接說:「王!何必曰利?唯仁義而已。」孟子認為要為政以德,仁義治國,才對君主和國民都有好處,所以他就有勇氣對國王講。
■若換作一般人,如果周圍的人都講功利主義呢,自己就算看明白了這樣不對,也不敢說出反面的意見,因為沒有勇氣。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在恰恰需要勇氣的時候,缺乏勇氣。比如說,我們推背誦經典,在遇到別人不理解,或者自己帶了很長時間的同學堅持不下去,離開的時候,這些小事一發生,好像就覺得千難萬難,推不下去了。這樣做事情,就算是遇到棉花,可能都覺得是撞了牆了。

(五)總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關係
1. 我們沒有強烈的要除惑的心,這就是最深的迷惑
(1)離苦得樂,這是所有人的本能,越讓我們痛苦的事,我們會越想去除。不具備仁和勇,會產生兩種痛苦——憂慮、恐懼,這種痛苦讓我們特別不喜歡,也很想斷除。
(2)可是,不具備智慧帶給我們的痛苦「惑」,似乎就不那麼強烈了,所以,我們也沒有那種強烈的要除惑的心。
(3)對於「惑」的這個正對治--「智」,也就不那麼強烈的好樂,對於「智」的下手處--「學」這件事,也就不那麼容易堅持。這個情況就麻煩了,這就是最深的迷惑。
2.不斷學習讓我們不惑、不憂、不懼
(1)不惑才是不憂不懼的基礎
《朱子文集》上說:「智以明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其要在致知」。人之所以有憂慮和恐懼,都是因為疑惑造成的,不惑才是不憂不懼的基礎。
(2)致知是達到不惑的下手處
而要達到不惑,必須得先致知;致知,就是充滿知識,得學;致知,必須要格物,要學窮究物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而後呢,再以至誠之心擇善而篤行之,不到率性決不停止努力。
(3)得到智慧的方法,就得靠學
而得到智慧的方法,就得靠學。「智」又是最重要的,所以說學是最重要的。這就是儒家為什麼一開篇就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可以讓我們擁有快樂的本領,自己能明心見性,乃至教化別人,都得靠學。

(六)本章總結
1.所以,這一章學了之後,我們應該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當我們遇到不被理解、困惑的時候,應該知道,這是我們缺少智慧;當我們憂愁煩惱時,應該知道,有可能是我們不具備仁德;當面對失敗恐懼的時候,應該知道,這是缺乏勇敢了。
2.能認識到這一點,可能就有機會反轉我們的一生了。因為生命中出現一切不悅意呢,都是因為我不具備智、仁、勇。於是,我們就會在自己身上努力圓具這幾點,也就不會整天對這世界做一些無謂的煩惱和糾纏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