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鄉黨第十 第1章-1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白話>
孔子在鄉里間,其貌極為溫恭謙遜,好像不太會說話。

<文義>
1.鄉黨:一萬二千五百家為一鄉,五百家為一黨。鄉黨表示鄉里或家鄉的意義,本鄉本土的意思。
2.恂恂如也:「恂恂」,信實溫和之貌。極為溫和,極為恭敬。
3.似不能言者:恭敬到似乎不會說話,不敢說話了。

<思惟提綱>
1.〈鄉黨篇〉是論語的第十篇,學完它,就完成半部《論語》了,恭喜您!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請問您有何感觸?
2. 〈鄉黨篇〉第一章,談孔子的言跟貌,貌:「恂恂如也」;言:「似不能言者」。古人說:「誠于中而形於外」,請問孔子這樣的言貌,他內心的狀態是什麼? 
3.本章說,孔子回到自己的鄉里,「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請問孔子為什麼要顯得溫恭謙遜,好像自己不太會講話呢?
4.反觀我自己,當我回到自己的故鄉,向親朋分享我的所作所為時,我的言和貌又是如何展現的?
5.回顧前面學過的《論語》中,孔子對君子的「言」有何要求?

總說〈鄉黨篇〉 
一、引用經文
1.朱熹《四書集注》:楊時:「聖人之道不離乎日用之間也。」
2.《中庸.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3.《論語.述而.37》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4.《論語.子罕.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5.《論語.公冶長.26》:子曰:「盍各言爾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二、重點摘記
1.〈鄉黨篇〉是《論語》的第十篇,也就是說,我們學習〈鄉黨篇〉結束之後,我們就學習了半部的《論語》。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看來我們離治天下已經不遠了。
2.〈鄉黨篇〉是一篇非常特別的篇章,在《論語》裡面。因為〈鄉黨篇〉主要是記錄了孔子的一些日常生活的言行。我們怎麼樣去理解這樣的內容呢?
3.朱熹在注解〈鄉黨篇〉,引用宋代儒者楊時的看法,楊時提到:“聖人之道不離乎日用之間也”,楊時指出,我們要貼近聖人的心,其實有一個非常方便的方式,也就是看到聖人日常生活的表現,在人倫日用、生活細節當中,去看到聖者怎麼樣把豐富深刻的仁義之道,體現在對人、對事跟對境上面。
4.《中庸》提到:“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聖者的心,跟道緊緊地聯繫在一塊兒,所以不管是正式的場合,或者是在私下的場合,聖者的行為,都是動容、周旋自與禮義相合。所以孔子說,自己的學習可以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是這樣的一個境界。
5.在《論語》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相關的篇章的記載,
  比如,我們之前學習到的:
〈述而.37〉弟子說孔子是“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子罕.16〉孔子在川上非常感歎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公冶長.26〉孔子跟弟子私下的一個互動,孔子要弟子“盍各言爾志”,孔子也談了自己的志向,所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6.這些篇章,宋代儒者很喜歡用一個名詞來加以統攝,叫做“聖人氣象”。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在公開的場合,我們可能有一些文化上的教養,所以言行上會略加修飾。在日常生活、日用人倫當中,我們更能夠展現最真實的生命狀態,最真實、真切的生命樣態。所以我們讀〈鄉黨篇〉,更能夠透過這些記載,貼近最真實的聖者的生命。這個是從聖人的角度來看。
7.如果我們從弟子的角度來看,這些弟子呢,也是一個非常善於觀察、好學的弟子。也就是說,這些弟子跟在聖者身邊學習,除了聽從聖者的教誨,落實在自己的言行當中,去調整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更能夠符合聖者之道。另外一個,聖人所表現出來的言談笑貌,這些弟子也都是仔細觀察、詳加記錄。
8.這樣的仔細觀察、詳加記錄,一方面,是這些弟子對於孔子聖者這樣的無限的景仰,那在孔子聖者的言行當中獲得相當多的啟發。
9.透過這樣的記載,也嘉惠了我們這些後世的學子,在學習聖者之道、儒家之學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活生生的典型,可以去觀想、瞻仰、貼近。所以學〈鄉黨篇〉,不管從對聖者的理解,或者是從弟子的一個學習來說,都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意義。
10.〈鄉黨篇〉,朱熹《四書集注》說得非常清楚,原來是只有一章,因為都是記載孔子的言行,日常的生活的細節嘛。那後來呢,為了學習上的方便,所以就分成了十七節。

鄉黨第十 第1章-1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論語.為政.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3.《論語.憲問.21》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4.《論語.季氏.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5.《論語.里仁.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二、重點摘記
〈鄉黨篇〉的第一則: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一) 為什麼要從鄉黨開始說明孔子的生活言行?
1.第一則記載了孔子在鄉黨以及宗廟朝廷這兩類場合的不同言貌。為什麼要從鄉黨開始呢?
2.我們剛剛有提到,在日常生活、人倫言行當中,最能夠貼近聖人生命的真實。
3.鄉黨,鄉黨是什麼地方呢?鄉黨是父兄、宗族所在,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鄉里。在鄉里裡面,我們很容易遇到我們的長輩,包括我們家裡的父親、兄長以及家族的長輩等等。
4.在這樣的一個場域裡頭,我們應該怎麼樣去表現自己,在這樣的場域裡面,其實也是最接近真實的自己。
5.也就是說,鄉黨這樣的地方,我們通常回到自己鄉里,就會比較輕鬆,不會那麼拘謹,當然也沒有那麼多的裝點跟裝飾。鄉黨也是我們學習的起點。
6.所以從生命真實的表現,以及學習起點,這兩個來看,這一則從鄉黨開始,其實是有它特別的意涵的。

(二)孔子在鄉黨的言跟貌的狀態
1.在這一則裡面,其實談的是孔子的言跟貌,就是說話以及外在的一種容貌,外在的一種狀態。
2.古人說:“誠于中而形於外。”,所以外在的言談,以及容貌狀態的表現,跟內心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3.所以這一則裡面,不只是談外在的言談容貌,其實也是我們要細細地去體貼、體會,孔子這樣的言貌他內心的狀態是什麼。
4.孔子在鄉黨是恂恂如也,這個「恂恂」,就是一種溫和、恭敬、恭順的意思。「似不能言」,就是好像不太會說話。

(三)為何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孔子在鄉黨為什麼要表現出恭順、恭敬的樣子、好像自己不太會講話呢?
1.我們想想看,我們在家裡面,或者在鄉黨裡面,我們比較放鬆的地方,在言語上容易表現出是什麼?我們是不是容易大放厥詞,比較虛誇,比較放肆,因為回到自己的鄉里,不需要客氣了。
2.尤其是在外面,這個風雲倜儻,一方之雄,可能是很有成就的人,回到鄉里裡面,可能就更是誇耀自己的成就;在外面表現得不如人意、沒有什麼成績的人,回到鄉里,也可能是眩惑誇耀,言不符實,去誇張自己在外面如何如何。
3.孔子,跟這樣世間的表現,剛好是相反。那麼想想我們前面有學到,孔子對於言語這一塊的一些提點。比如說,孔子說:“君子應該要敏於事而慎於言。”言語上,應該是要謹慎言之的;在言跟行之間,要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也就要先要求自己做到,後面再來談自己做到的內容,那平常呢,言語呢,也要非常地謹慎;做事呢,可以勤敏一點。
4.所以孔子是一個慎言的人,因為擔心自己說得太多做得太少,或者說出來的話自己做不到。所以孔子也提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這個不怍,就是不慚愧,就是很放肆、很誇耀。孔子提醒我們,如果我們在言談上面,不加節制、誇誇而談的話,那我們在行為上,可能就做不到,也無法落實了。
5.在《論語》裡面也提到,君子有九思,在言這個部分,叫言思忠,這個忠就是忠於所言,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說到就要能夠做到,或者是先做到再說,這個才是孔子對於言語這件事情一個非常根本而且重要的一個提醒。
6.另外,我們也學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那這個“義“就是一種合宜,應該的一種表現,所以君子對於言語上面,也是一個看場合而適宜表現的這樣的一種言談方式。
7.所以在鄉黨,既然有父兄在,就應該表現出一種溫和、恭順、恭敬的狀態;所以在言語上,就要比在外面更加地謹慎,而自我節制,所以就會表現出一種似不能言,這樣的一種狀態。
8.這個狀態背後,其實是對於父兄、宗族、父兄、長輩的一種恭敬;這種恭敬,其實就是在鄉黨,做一個晚輩,一種合宜的一種表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