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罕第九 第26章-2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白話>

《詩經》上說:“一個人不妒忌、不貪求,怎麼能說不善呢?”子路就經常讀誦此詩句,夫子說:“這是為人之道啊,怎麼算是盡善盡美呢?”

<文義>

1.忮:妒忌。

2.求:貪求。

3.臧:善, 好的意思。

<思惟提綱>

1.孔夫子引《詩經》「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來稱讚子路,於是子路終身誦之。夫子知道後,如何回應?

2.夫子說;「是道也,何足以臧」?夫子是要引導子路甚麼內涵 ?
3.妒忌、貪求的行相為何 ? 有何過患?

4.捨嫉妒,不貪求並不容易 ,您如何善巧防範呢 ?

<義理解釋>

引用經文

1.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詩之妙,在一用字。夫子說路之病,在一足字。用,則日進。足,則誤謂到家,不知正是道途邊事耳。」

2.《忮求詩》:
不忮
善莫大於恕,德莫凶於妒。妒者妾婦行,瑣瑣奚比數。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
己若無事功,忌人得成務。己若無黨援,忌人得多助。勢位苟相敵,畏逼又相惡。
己無好聞望,忌人文名著。己無賢子孫,忌人後嗣裕。爭名日夜奔,爭利東西騖。
但期一身榮,不惜他人污。聞災或欣幸,聞禍或悅豫。問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
爾室神來格,高明鬼所顧。天道常好還,嫉人還自誤。幽明叢垢忌,乖氣相回互。
重者災汝躬,輕亦減汝祚。我今告後生,悚然大覺悟。終身讓人道,曾不失寸步。
終身祝人善,曾不損尺布。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家家獲吉祥,我亦無恐怖。
  不求
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豈無過人姿,多欲為患害。在約每思豐,居困常求泰。
富求千乘車,貴求萬釘帶。未得求速償,既得求勿壞。芬馨比椒蘭,磐固方泰岱。
求榮不知厭,志亢神愈忲。歲燠有時寒,月明有時晦。時來多善緣,運去生災怪。
諸福不可期,百殃紛來會。片言動招尤,舉足便有礙。戚戚抱殷憂,精爽日凋瘵。
矯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榮無遽欣,患難無邃憝。君看十人中,八九無倚賴。
人窮多過我,我窮猶可耐。而況處夷塗,奚事中嗟愾。於世少所求,俯仰有餘快。
俟命相終古,曾不願乎外。

3.《論語.公冶長.9》: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4.《論語.述而.8》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論語.子罕.11》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二、重點摘要

第26 章今天進度原文: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一) 解釋文義

1. “忮”是妒忌;“求”是貪求;“臧”是善的意思。

2.一個人以自己沒有為恥,而恨別人擁有,就是忮。

3.一個人以自己沒有為恥,而羡慕他人擁有,就是貪求。

4. 本章(26章)的大意:
夫子說:“穿著破爛衣裳,與穿著狐貉貴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覺得羞恥,能做到這樣的人只有子路。”並引用《詩經》上的話說:“一個人不妒忌和不貪求,怎麼能說不善呢?”子路就常常諷誦此詩,夫子說:“這是為人之道啊,怎麼就算是善呢?”

(二) 夫子對子路為什麼前面肯定,後面又抑止呢?
1.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夫子對子路為什麼前面肯定,後面又抑止呢?夫子在這一章,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2.夫子對子路不忮不求的讚賞,子路引以為豪,但當夫子聽到子路終身誦之時,又說,又擔心他乏善,於是說:“是道也,何足以臧?”這是夫子擔心子路停止不前,不再向上追求。

3.蕅益大師一針見血地指出,夫子說子路之病,在一足字。用,則日進;足,則誤謂到家,不知正是道途邊事耳。

4.李炳南老居士認為:“做人固然要不忮不求,但如終日只守持這一道,僅能算是一個好人而已。

5.也就是說,夫子策勵子路:“僅僅不貪求、不妒忌是不夠的,還要有更高更遠的志向。

(三) 嫉妒和貪欲的過患

1.嫉妒和貪欲,是人性中的兩大毛病。

2.歷史案例

(1) 李斯害死韓非,都是因為妒忌。

(2)和坤遺臭千古,都是因為貪欲。他們消磨意志,惑亂心
神,害人害己。

(四) 聖賢教人修身以不忮不求為重

1.曾國藩在晚清官場上沉浮三十餘年,參悟了人生的很多道理,為了讓他的子孫後代少走彎路,他在一封近乎遺囑的書信中,寫下《忮求詩》二首,對忮求進行了犀利的剖析。

2.他說:“忮者,就是嫉賢害能,妒功爭寵;求者,就是貪利貪名,患得患失。”他認為“忮不去,滿懷皆是荊棘;求不去,滿腔日即卑污。

3.他更是總結了聖賢教人修身的千言萬語,“以不忮不求為重。

4.在《忮求詩》中,他吟道:“爭名日夜奔,爭利東西騖。但期一身榮,不惜他人汙。”說的就是不忮,平白如話,但極貼切。關於不求,他這樣寫道:“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豈無過人姿,多欲為患害。”他讓兒孫們戒除忮求心,“爾等欲心地乾淨,宜於此二者痛下工夫,並願子孫世世戒之。

5.曾國藩寫這些家書時,正是名重於世,權力極大之際,但他念念的,念念不忘的是另一種修身養心的境界。
6.他遇到比自己能力強的左宗棠,並不嫉妒,而是與其成為朋友,互相提攜。

7.身居高位後,不貪圖享樂,每頓飯只有一個素菜,一件衣服一穿就是三十年,實在是難能可貴。

(五) 妒忌和貪求的行相
1.“不妒忌,不貪求”,一個人如果能做到這兩點,不是聖人也算得上是君子。

2. 這二點,看起來似乎不難,但這需要平時時刻觀察自己的心相。

3. 嫉妒的心相,比較容易觀察,看到別人超勝自己,就覺得心裡不舒服。嫉妒是對別人的快樂、成功和富有,所感受到的一種陰鬱、不快和不平衡的心理。

4.自己笨拙,才會嫉妒別人有能力;自己沒有什麼功勞,才會嫉妒別人有成就;自己沒朋友,才會嫉妒別人有很多人幫助。

5.如果實力差不多,就害怕別人威脅自己,就會與人家作對;自己沒有好的子孫,就會妒忌別人家的後代有出息。

6.為爭名奪利,沒日沒夜地東奔西走,只求自己一生榮耀,卻不管別人的利益是否受到損害。聽說別人遇到災難,自己就在一旁幸災樂禍。

7.嫉妒者,往往以狹隘的自我為中心,以絕對平均化為心理需求,從眼紅到嫉妒,從嫉妒再到怨恨,最後必然的結果,就是損害他人的利益。

(六) 如何防範嫉妒和貪求

1.我們要特別警惕,並加以防範,在平常工作中,努力加以觀察對治。

2.看到別人的優點,就真誠地去讚歎,就生起想效學的心,慢慢這樣的優點,也會薰染到我們自己身上。

3.看到別人擁有,自己不嫉妒、不貪求,減少物欲的追求,提升自己的心靈。只有這樣,我們遇事時,才會擺正心態。

(七)結攝

從這一章中,我們還可以學習到什麼呢?

1.假如我遇到師長給的教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可能連子路這樣終身誦之都做不到,子路對他老師的教授的執持和珍愛,是我遠遠所不能及的。

2.從學《論語》至今也有一年多了,可對師長與夫子的諄諄教誨,自己到底能做到多少?踐行了幾條?實在是汗顏。

3.師長一直教我內化,自己要變成《論語》本身,一舉一動都散發出論語的馨香。可我經常是背背而已,記在腦袋裡,掛在嘴巴上;經常是說給別人聽,自己很少去力行。同樣是對師長的教導,態度是如此不同,這也是我與聖賢的差距。

4.其次是夫子關注弟子成長的心意,是這麼的深切與善巧。他在教育弟子的過程中,對於弟子的優點從來不避諱,哪怕是超過自己的。像我們學過的,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為人師的胸懷與氣度,也可略見一斑。

5.夫子將自己全部的熱情,都投入在弟子的身上,不斷地校正弟子學修的方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像顏回喟然歎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師弟間這種親密信任的關係,是多麼的令人嚮往。

6.反觀,我與人互動的時候,真正考慮對方的角度和他的接受能力又有多少呢?尤其是親密關係之間的互動,情緒上來的時候,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了。可夫子即便是在教子弟的時候,也是那樣的溫良。對於的弟子的偏差,不是義正辭嚴地批評,而是委婉地指出,這是多麼地值得我們仿效學習。

7.“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是道也,何足以臧?”乃警世名言,它拷問著古人,也叩問著今人,它是人品的座標,修身的高地,古今因此追求,學者為之踐行,不忮不求,從我做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