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路十三 第7章

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白話>
孔子說:「魯國和衛國兩國的政治,相差不多,像兄弟一樣啊!」

<文義>
1.魯衛:魯國和衛國。兩國都是出於周分封的兄弟之國。想不到兩國政教衰頹腐化的情況,也一個樣,就像兄弟一般。所以孔子感嘆說:「魯衛之政,兄弟也。」

<思惟提綱>
1.為何說:「魯衛之政,兄弟也。」?
2.孔子說:「魯衛之政,兄弟也。」其心境為何?
3.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解讀孔子的感嘆?
4.從夫子的感嘆聲中,您聽得出夫子的理想抱負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何晏《論語集解》:「周公康叔既為兄弟,康叔睦於周公,其國之政亦如兄弟。」
2. 皇侃《論語義疏》:「在周公初時,二國風化俱治如兄弟。至周末,二國風化俱惡,亦如兄弟。」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白話解讀
(原文) 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白話)孔子說:“魯國的政治局勢和衛國的政治局勢有相似之處,像兄弟一樣。”
(內涵)這是孔子的感嘆。孔子用“兄弟”兩字作比喻,說明孔子對魯、衛兩國有深刻而豐富的了解。這份感嘆,帶有可惜的情緒,還暗示著對魯、衛兩國政治狀況的擔憂。

(二)從三個方面來解讀孔子的感嘆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1)魯、衛兩國是西周初期周武王分封的諸候國。魯國是周公的封地,衛國是康叔的封地,康叔和周公都是周武王的弟弟,他們總共九個兄弟,康叔和周公的關係最親密。
(2)三國時代何晏在《論語集解》中引東漢大儒包咸批註:“周公康叔既為兄弟,康叔睦於周公,其國之政亦如兄弟”。兩國的始祖就是兄弟,他們的政治狀況也像兄弟一樣,聯繫一直很緊密。
(3)南北朝大儒皇侃在《論語義疏》中說:“在周公初時,二國風化俱治如兄弟”,在周朝初年,兩國民風淳樸,周公和康叔都是聖君,國家治理得非常好,人民安居樂業,像兄弟一樣。“至周末,二國風化俱惡,亦如兄弟”,到了周朝末年,春秋時期,兩國的民風每況愈下,政治逐步惡化,差不多一樣衰亂,成了難兄難弟。
(4)所以,魯衛二國有著很相似經歷,同起同落,這是歷史的淵源。

【從國際地位來看】
(1)魯、衛兩國是中等弱國,他們受大國強國控制,幾乎成為大國的附屬國,雖然不情願,但沒有力量與大國抗衡。
(2)孔子時期,魯、衛兩國主要受齊、晉兩個霸主的控制,他們夾在齊、晉中間左右為難,跟齊國友好,要被晉國打擊;跟晉國友好,要被齊國打擊。為了尋求庇護和安全,不得不與霸國結盟,在齊晉的各自主宰下,他們多次參加類似“聯合國”會盟誓約大會,多次參加,又多次反目,總之吃虧的多,賺的少。

【從朝政來看】
從魯、衛兩國朝政來看,君主都軟弱無力,而卿大夫卻強悍蠻橫。 

1. 君主軟弱  
(1)魯君和衛君都是傀儡君主,國事、政事都受朝廷中的卿大夫制約和操縱,“魯衛之政”實質上是傀儡之政。魯君和衛君、魯廷和衛廷一個德性,對內對外毫無主見,君主軟弱無力,又沉迷於暫時和平麻痺之中。
(2)魯哀公和衛靈公都曾想重用孔子,但下不了決心,因為他們受到了朝中大臣的反對。孔子周遊列國,在衛國時間最長,也受到了衛靈公的熱情接待,物質上給夫子較高的待遇。
(3)衛靈公經常向孔子問政,特別希望得到孔子在軍事方面的指導,但對於孔子仁政思想並不感興趣。

2.亂臣當道
(1)春秋末,諸候依賴大夫集團管理朝政是普遍現象。諸候大夫都是世襲的貴族,諸侯政治上日益衰退,而部分大夫政治勢力日益增長,朝中的決策往往由他們決定。
(2)從魯、衛兩國的朝政來看,魯國主要控制在季氏、孟氏和叔氏三大利益集團之手,其中季氏集團勢力最大,魯哀公是聽他們的,不聽他們也坐不穩國君的位置,他本人也沒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管理朝政。
(3)衛國,雖然沒有強大的利益集團,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是政治家,她在衛國控制了大半個朝政。
(4)兩國的大臣都怕孔子管理國政,他們的政治、經濟利益會遭到削弱,大權旁落,權力之爭事實就是利益之爭,當看到自身的集團利益受到威脅時,掌控國家權利的大臣不會讓步,讓君主說了算的,即使有德有才的人也不能用,他寧願用無能之輩,也不會用有才的人參與朝政。

(三)總攝:感嘆聲中蘊含夫子的理想抱負
(1)孔子一生推行仁政,魯國是他的祖國,周遊列國期間,孔子曾三次到衛國尋找機會,孔子非常希望能在魯、衛兩國恢復禮儀,重現當年周公聖治的景象,可惜一直沒有成功。
(2)夫子曾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哀嘆當時禮崩樂壞的大環境。
(3)“魯衛之政”有相似衰落之處,只有孔子看得出,也只有孔子敢說。
(4)他說的“魯衛之政,兄弟也。”這句話蘊涵深刻的政治內涵,以及夫子報國無門而不改其志的心情,全部體現在這一聲感嘆中了。

論語 子路十三 第6章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白話>

孔子說: 「領導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該怎麼做;自身的行為不端正,即使有命令也沒有人聽從。」

<文義>

令:教令。

<思惟提綱>

1.論語中,有不同身份的人向孔子問政,從孔子的回答中可以發現有一個共同點,孔子特別重視什麼?

2.孔子為什麼要求為政者要「身正」呢? 

3.「其身正」這麼重要,內涵是甚麼?如何達成?

4. 「其身不正」有何過患?

5. 透過學習, 請思惟「其身正」在生活中如何落實 ?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顏淵.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
   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2.錢穆《論語新解》:顏淵篇:「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本篇下章又云:「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皆與本章同義。或說:此義蓋孔子屢言之,故門弟子亦不憚煩而屢記之。

3.《論語.顏淵.1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
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4.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5.《論語•子路.13》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6.《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7.《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8.《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9.《論語•鄉黨.8》:「割不正,不食。」

10.《論語•鄉黨.9》:「席不正,不坐。」

二、重點摘記

(第6章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解釋文意】

當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會跟著行動起來;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麼,縱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會服從的。

 (一)向孔子問政的有兩類人

忠道老師在《子路篇》第一章節講到,《子路》一篇是圍繞著 “為政”展開。論語中,向孔子“問政”的人不少,大致可分兩類:

一是孔子弟子,這是準備從政的人,例如子貢問政,子張問政,子路問政。

二是當權之人,這是正在執政的人,例如齊景公問政,季康子問政,葉公問政。

(二) 孔子對問政的回答,特別重視“正”

1.因為“問政”的主體不同,孔子的回答也各自有別,但有
一個共同點,孔子特別重視“正”。

2.無論是教子路“為政者必先正名”,還是回答季康子:“政  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都是以“先 之勞之”要求。

3.一個為政者必須以身作則,從正心、正身、正言、正行上下功夫。

(三) 孔子為什麼要求為政者要“身正”?

1.錢穆先生說:“此義蓋孔子屢言之,故門弟子亦不憚煩而屢記之。”孔子為什麼屢次要求為政者“身正”呢?

2.可以從兩個方面來了解。

其一,為政者作風正派,一身正氣,下屬也會上行下效。

其二,為政者從我做起,以身作則,才能以德服眾,樹立
好風氣,才有資格與底氣對下屬提出嚴格的要求。

3.這樣才能政清弊革,並以政風帶動民風,所謂“子欲善
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4.“其身正”,如果為政者有好的官德和官風,就會影響普通老百姓,從形成好的民德、民風;“其身不正”,官德敗壞、官風不正的話,就會導致民德滑坡、民風敗落。

(四) 身正的內涵是什麼?如何達成?

有人問“身正”這麼重要,其內涵的標準是什麼,如何達成呢?

1.《大學》裡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這就
是正身,格是正的意思。

2.格物,蕅益大師說:“物是指宇宙萬物,宇宙萬物都要
  正,就叫格物。”修身就是要做到誠意正心,從根本下手,
  以修身為本,就無往不利。

3.後面第十三章還會學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自己身正了,為政有什麼難的?為政者自己一身正了,做世間的表率,天下就自然正了。

4.古話也說:“物以'正品'為珍貴,人以'正直'為崇高,
心以'正大'為光明,行以'正道'為高尚。”正大光明、
一身正氣歷來被世人所讚譽。

(五) 其身正的現代模範

1. 楊善洲

2011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獲獎者楊善洲說過這樣一句話:“做人要頂天立地,站得直、行得正,對得起良心。”
為政者需要的就是這種崇高情懷,在時代激流中擔起重任,在風雲變幻中堅守職責,始終秉持“行得正、坐得端”的人
生格言。

2. 焦裕祿、楊善洲、高德榮

從焦裕祿、楊善洲、高德榮等勞動模範身上,我們看到“其身正”就是為群眾做好事、做實事,無私奉獻、不圖回報。
就是能走正道、入正途,公正不阿、清正廉潔。就是不貪榮華、不計名利,只求坦坦蕩盪、問心無愧。

(六)“其身不正”難以服人

反之,“其身不正”,上樑不正下樑歪,試想一下,如果一個領導要求屬下勤儉節約、廉潔自律,卻在背後自己偷偷地違背法令、搞特殊,自然不得人心,難以服人。

(七) “其身正”在當下的實際狀況

我們聯繫一下,當下實際看看, 

1.公務員

(1)公務員是國家為政者的代表,必須以身作則、為人表率。現在國家要求公務員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打鐵還須自身硬,繡花要得手綿巧”,強調的就是為政者必須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身建設。

(2)作為行政機關的幹部就是要“正其身”,因為幹部的一
言一行,不僅代表著個人,而且代表著整個機關的形象。

(3)一個領導幹部要常懷律己之心、常修從政之德、常思貪
欲之害、常棄非份之想,堅持自重、自尊、自勵、自醒,努
力做到慎獨、慎微、慎欲、慎終,達到“身正”的效果,自
然就“擋得住誘惑,耐得住清貧,經得起考驗”。

2.老師

(1)教師在教書育人中,除了言傳,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範行為來教育學生,這就是為人師表,這也是教育學生最好、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2)為人師表主要是強調教師要“身正”,要言行一致:要求學生學習的知識,自己應當精通;要求學生崇尚的行為,自己應當先行之;要求學生反對的行為,自己應當堅決杜絕。

(3)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則告訴我們:“任何章程和任何綱領,任何人為的管理機構,無論他們設想的多麼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身正)在教育事業中的作用”。

(4)因此,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的言傳身教是十分重要的,試問,如果一位教師連自己都不能遵守學校的日常規範,他教的學生又怎麼可能很好地遵守呢?

3.家庭教育

(1)現在很多家庭在學習《弟子規》,一些孩子也會背誦了。但我也看到很多家長依然憂心忡忡,覺得自己的子女很難教,因為孩子們把弟子規來要求家長先做到。

(2)確實,如果做家長沒有做到,如何來要求孩子做到呢?做家長的也學習《弟子規》,並且去厲行,要以身作則做很好的示範,讓子女來效學,這樣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3)喻:媽媽洗腳的身教

記得電視上有條“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媽媽講故事哄兒子睡覺,然後去幫年邁的母親洗腳,那麼仔細,顧不上擦掉臉上的汗水,年幼的兒子看著媽媽的一舉一動…。當媽媽終於安頓好老人,準備休息時,卻看到年幼的兒子端著一盆水,要給媽媽洗腳。

在這裡,媽媽的身教,潛移默化地教育著孩子,比起那
  些家長的“說教”和“棒棍教育”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
  倍。

(七) 總結
 
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大學》裡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2.也許我們不是一個普通人,不是為政者,我們依然要發揚曾參“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不斷地“就有道而正焉”。

3.在工作、學習的各個方面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甚至在生活中隨時注意“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的細節,通過長時薰修,養成浩然正氣,來影響更多的人向至真至善的境界邁進。

論語 子路十三 第5章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
       雖多,亦奚以為? 」
<白話>
子曰:「 熟讀、誦習《詩經》三百篇,授他以政事,不能通達。
派他出使四方,不能單獨做主、應對。這樣雖多學,又有什麼用處呢?」
<文義>
1.《詩》:《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2.授之以政,不達:授他以政治任務,卻不能通達,無法順利成辦。
3.使於四方,不能專對:派他出使四方,卻不能單獨做主、應對,
4.雖多,亦奚以為:雖然學了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
                  當然也就不會有什麼作為了。


<思惟提綱>
1. 誦詩三百卻不能通達政事;出使四方,卻不能單獨做主、應對,
 其因為何呢?
2.如果學習沒有目標,真的容易遇到困難就退嗎?為什麼呢?
3.孔子認為讀詩經的好處是什麼?不讀詩經的過患又是什麼呢?
<義理解釋>       黃珠釵老師     7分50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篇•2》:“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論語•陽貨篇•9》: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3.《論語•陽貨篇•10》:子謂伯魚曰:「 女為《周南》、《召南》矣乎?
                      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二. 重點摘記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 /《論語.子路.5》

1.消文
熟讀、誦習《詩經》三百篇,授他以政事,不能通達。派他出使四方,不能單獨做主、應對。這樣雖多學,又有什麼用處呢?

2.詩經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詩歌。《詩經》的作品都是合樂的唱詞,古人根據音樂性質,把《詩經》的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共三百零五篇,所以說《詩三百》。
(1)《風》是各地的民歌,共十五國風。
(2)《雅》是西周中期或晚期宮廷的樂歌,大多是士大夫的作品。
(3)《大雅》是朝會之樂。
(4)《小雅》是宴饗之樂。
(5)《頌》是宗廟祭祀的詩,如周頌、魯頌、商頌等。

3.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論語》為政篇:“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思無邪” 就是沒有一句不出於真情流露的。《詩經》的功用在讓我們思想得以淨化,回歸本性本善,這是聖人的教化。
古人,讀書的儒者都要讀《詩經》,所謂詩以言志,讀了《詩》之後,就能夠生起想要成聖成賢的志向。真正讀通了,這人就有智慧,他也就成聖人了。他真有智慧,處理問題就可手到擒來,做什麽事情都會做得非常順,處理得非常妥當。給他為政,也能夠把國家治理得很好;讓他做外交,他在外交上面也能夠非常圓融。


4. 授之以政,不達。
如果學錯了,會怎樣呢?“ 授之以政,不達。” 誦習了三百首詩以後,授他以政治任務,卻不能通達,無法順利成辦。

5. 使於四方,不能專對。
古代奉命出使國外,必須在言辭上獨當一面,否則無法達成任務,而在此,派他出使四方,卻不能單獨做主、應對,正所謂“ 不學詩,無以言”
 若學了詩,仍不能言,則不如不學。

6. 雖多,亦奚以為?
 雖然學了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當然也就不會有什麼作為了。


7.延伸思惟
誦詩三百卻不能通達政事;出使四方,卻不能單獨做主、應對,其因為何?以下列舉幾點:
第一、學習沒有目標,沒有目標容易遇困難就退
第二、學習方法不對,例如學思沒有並重
這個問題,各位可以再多加思考,找出自己的盲點。

8.提點
這裡先提出兩點提醒大家,希望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討論如何讀詩經以多彩我們的生命。
第一點,應該要先確立讀詩經的目的是什麼?以保持推動力
第二點,讀詩經的好處是什麼?以保持歡喜心



9.讀詩經的勝利
《論語•陽貨篇•9》子曰:「 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1) 孔子說:“ 同學們為什麼不學《詩經》呢?《詩》可以引發真心誠意,可以觀察個人誌節,可以感通群眾情感,可以紓解委屈怨恨。
學了《詩》,以近的來說,懂得如何事奉父母以盡孝道,
遠的來說,則懂得如何事奉君主。此外,還可以廣泛認識
草、木、鳥、獸的名稱。”
(2)讀《詩》產生的“ 興、觀、群、怨” 等四種作用,雖是對個人的受益而言,然而若真能充分發揮,可以達到“ 溫柔敦厚,詩教也” 的成效。



10.不讀詩經的過患
《論語•陽貨篇•10》子謂伯魚曰:「 女為《周南》、《召南》矣乎?
  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1)孔子對伯魚說:“ 你仔細讀過學過詩經裡的《周南》、《召南》了嗎?一個人如果不曾仔細讀過《周南》與《召南》,就會像面朝牆壁站著的人,什麼都看不到、哪裡都去不了!”
(2)這樣的人生有什麼價值呢?生命也就沒有意義了。
研析
孔子對弟子的教育〜主張【博學於文】,更重視【學貴能用】。學了《詩經》,必須得《詩》之用,若學之不能用,僅求多學,雖多亦仍無用,此之僅求多學,絕非孔門教人博學之意。學者於此不可不辨。

論語 子路十三 第4章-4

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白話>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四方的老百姓就會背負幼子前來歸服,何要自己來種莊稼呢?

<文義>
襁:是把小孩綁在背上的布。
襁負:用長布帶將小兒縛在背上。

<思惟提綱>
1.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學什麼,而不是學種莊稼、種菜之事?
2. 樊遲冉求為什麼不用力推動孔子老師的為政之道?
3. 孔子用什麼方式讓每一個弟子都能趣向正道?
4. 做為學習者,最有效的求學之道是什麼?
5. 本章主要的宗旨為何,孔子要教導我們的是什麼?


<義理解釋>   李誠一老師 / 10’51”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禮記•學記》: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2.《論語.雍也.10》:冉求曰:“ 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3.《論語.公冶長.10》: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4.《孝經》聖治章,曾子說:“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
聞過則喜“
5.《論語.子張.24》子貢曰:“無以為也! 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二、重點摘記
(第4-4章 原文)
“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譯文)
在上位的人真正做到禮、義、信,則天下的百姓,都會前來投靠,還用自己去種莊稼嗎?

(一) 孔子希望弟子,該學的是道,不是學枝末
1. 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真正在一門上學通了,
自然就能治國、平天下,做有利於百姓的事。
2. 孔子認為,政治改善是發展農業和經濟的必要前提。而政治改善的根本之道就是教育。“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是必須要做的大事,而且這件事很難做,也很少有人願意做。
6. 孔子要來做,孔子傾盡畢生精力都在做,不僅自己做,更寄希望孔門眾弟子一起做,一代代傳承下去做。而種莊稼、種菜之事,有太多人可以做。
7. 作為孔門弟子,老師不希望他們的學習在枝末上轉,不要分心去學這個、學那個,為了吃,你要去學種莊稼,種蔬菜,為了穿,你要去學織布,學裁衣,為了看書,寫字,要去學造筆,學印刷,人生在世,要學的東西豈不是太多了,你能學得來嗎?能學得完嗎?大好的光陰,就這樣分散掉了,最終一無所成。於真正該學的道,卻不得其門而入。
8. 樊遲、冉求作為參政者,老師尤其寄予期望,如果他們都把握不住老師的為政之道,如何能正確的影響當權者呢?老師豈能不著急?!

(二)樊遲冉求沒有悟到真正道的美妙,故不力推動
1. 其實,跟隨老師身邊的這些弟子不是不明白老師的為學為政之道,但是除了
顏回於夫子之道達到 “無不悅”的境界,其餘弟子與老師的境界,相差甚遠,無法達到老師洞徹天道、從心所欲的程度。
2. 冉求、樊遲在季康子身邊任職,一定向季康子建議過很多夫子的政治主張,卻常常會不被採納。
3. 老師周遊列國、屢遭失敗,自己又推動無力,弟子的信心就難免動搖,會生諸多疑惑,會思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老師教的這些道理可行嗎?適合當前的形勢嗎?也會生出自己種種的見解和主張。樊遲請學稼,大概就是其中一種主張吧。
4. 《雍也篇》十一章,冉求對老師有過申辯,冉求說:“ 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我不是不歡喜老師的道,是我的力量不足啊 !子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老師說:什麼叫力不足,如果真是力量不足的話,那應該是你已經用盡了全部的力量,走到了中途,力量耗盡而不得不廢;你們現在的狀態是,自我設限,根本還沒有盡到自己的努力。
5. 所謂的力不足,只是藉口而已。或者說,你們根本沒有領悟到真正的道的美妙,所以不堅定。

(三) 孔夫子以適宜的方式引導每一個弟子趨向正道
1. 學生對老師的道信心有動搖,有自己的想法。老師對於弟子的狀態、弟子的
疑惑,自然看得很清晰。對於樊遲請學稼、請學為圃背後的想法、真實的用心,夫子不可能不察覺。
2. 我們看到孔子對於樊遲特別嚴厲,不僅沒有給好臉色,而且拒不回答,甚至
在離開之後,還斥之為小人。當面不教導,卻等樊遲離開之後,由其他的弟子轉述的方式教導樊遲。
3. 對於老師的表現,我們可能會不太理解,其實,這都是老師對於學生的用
心之處。老師的喜怒哀樂都是為了一個目標:用更適宜的方式,引導弟子趨向
正道。
4.“關愛教育”裡有一句話:必須認識到引導一顆心非常的不容易。
5. 孔子的弟子們各行各業、各個階層的都有,老老少少的都有,每個人出生不
同、背景不同,不同的根性、不同的習性、不同的慧力,想像一下孔子要引導這麼多弟子是何其的辛苦,真是非聖人不能為之。
6. 除了樊遲之外,夫子對於很多學生,都有過嚴厲的批評,包括位列孔門十哲
  的宰我、子貢、子路啊。批評最為嚴厲的大概要算宰我了,孔子訓斥宰我:朽
  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竟也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了。
7. 除了顏淵之外,大概這些弟子們都被老師嚴厲批評過。可是重要的是,這些
  弟子在老師的引導下,後來都成了孔門的傑出代表,受後人景仰。

(四) 完全的放低自己是最有效的求學之道
1. 歷史上很多優秀的學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可以堪受老師最嚴厲的批評,
  甚至責罵。
2. 《孝經》聖治章,曾子說:“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真正的教育,
  應該是該嚴的時候要嚴,該關愛的時候也要用心關愛。
3. 作為弟子完全的放低自己,如果遇到了信任的好老師,就要把自己徹底的交給老師,這才是最有效的求學之道。
4. 假使我們真的能理解老師的心意,理解弟子求學之道,大概能被老師罵一頓,也是一種幸福吧!
5.其實,不只是對老師,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人,把別人的指責看成是對自己的策勵,看成是對自己的幫助,學習子路“聞過則喜”的心態,修學之路也定會突飛猛進的!
6.試想想,指責我們的人,都成了幫助我成長的老師了,我們的提升該有多快啊,我們的人際關係該有多好啊!

(五) 本章宗旨:勸勉我們要有大心量,要心懷天下,要修己安人
1. 回到第一天學習,曾提到五四運動之後,常有人以本章為由指責孔子不重視農業、貶低農民為小人等種種誤解,甚至攻擊。
2. 通過學習討論,不難發現本章的主要宗旨,孔子是要教我們要有大心量,要心懷天下國家,學習修己安人的學問。
3. 孔子勉勵我們學習儒家,不要學做小人儒,要做君子儒。
4. 樊遲向孔子學種菜、種莊稼,孔子不僅不教他,反而批評他,說他是小人,是為了引導弟子擴大心量、放大格局。
5. 這裡小人不是壞人,是心量小,眼光短淺,不能夠發大心,去治國、
   平天下。
6. 反之,如果有大心量,為了治國平天下,為了利他而學習,不管做哪一個行 
業,在哪一個崗位,我們都稱之為大人。
7. 隆中山里曾經隱居了一位農人,諸葛亮,他心懷匡扶天下之志,密切關注時局,對天下形勢瞭如指掌,後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輔佐劉備三分天下,建立蜀國。成為名載史冊的一代名相。這樣的農人我們誰敢說他是小人呢?自然就是大人!

(六)總結
1. 相信如果真正深入論語內涵的研討、學習,各種對於孔子和儒家經典的誤解會自然消除。對於傳統文化可以討論,也可以質疑,但不應該肆意攻擊。
2. 如果不了解經典內涵而妄加批評,會阻礙很多人對於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這是對中華文明傳承的一種損害,而且是傷及根本的損害。同時,對評判者自身也是一種損害。
3. 《論語.子張篇》二十四章,子貢曰:“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說,孔子就像日月,我們怎麼能夠毀傷到日月的光輝呢?只是自不量力而已!

論語·子路十三 第4章-3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白話>
在上位的人尊崇禮節,民眾自然不敢不敬;在上位的人以義為準則,民眾自然不敢不服從。在上位的人堅守誠信之道,民眾自然不敢不誠實。
<文義>
1.情:情實
2.用情,是以誠實相待。
 <思惟提綱>
1.夫子認為樊遲所問的是小人之學,那什麼才是大人之學?
2.從本章夫子的敘述中,哪些是大人之學?若上位者做到了這些內涵,會產生怎樣的功效呢?
3.我不是上位者,夫子所說的這些大人之學的內涵,我也須要學習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憲問.44》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2.《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3.《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4.《論語.為政.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5.《論語.泰伯.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6.《論語.里仁.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7. 張居正《四書直解》:「上位者,如果能好義,可以做到設施措置皆合其宜,則民之得於承順者自將帖然守之。」
8. 錢穆《論語新解》:情,情實也。用情者,猶言民皆以忠實對其上。
9.《論語.為政.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10.《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1.《論語.為政.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12.《論語.顏淵.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3.《論語.顏淵.1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13.《論語.述而.5》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一)昨天課程重點
(1)孔子將樊遲斥為小人的用意,並不是貶低樊遲的人格,而是看到樊遲格局太小,沒有找到修學的根本方向,抓不住學習重點,老師為弟子著急。
(2)以這樣嚴厲的方式對待弟子,是夫子應機而教,是為了更好地啟發弟子。樊遲所問的是小人之學,後面老師教的是大人之學。
(二)大人之學
1.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
(1)在上位的人,尊崇禮,民眾自然不敢不敬。因為上行必然下效,大家都會以禮相待,自然恭敬,禮就可以復興。《論語.憲問.41》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居上位的人如果能做到禮,民眾就很願意聽他們差使。所以最重要的是改變在上位的人
(2)孔子周遊列國的目的---推行禮樂之治
孔子周遊列國,一生不遺餘力、最想做的事,就是希望勸化國君,推行禮樂之治,自上而下的改變整個國家。
(3)禮,有多重要呢?顏淵問仁,孔子回答:「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顏淵請問其目,孔子回答:「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夫子解釋仁,完全以禮相切來做解答,至少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禮與仁是密不可分的。“人而不仁,如禮何?”。
(4)孔子在解釋孝的內涵時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孝乃仁之本與。也可以說:「人而無禮,仁何在?」
(5)另外,禮還是成就仁的必由之路,“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2.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
(1)在上位的人,若能做到以義為準則,講恩義,講情義,“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在下面的人民百姓怎麼會不服呢?一定會心悅誠服。
(2)張居正解釋:「上位者,如果能好義,可以做到設施措置皆合其宜,則民之得於承順者自將帖然守之。」如果在上面的人,處置恰當合宜,下面的人自然樂意承擔,而且服服帖帖守規矩。
(3)這一點,我們比較容易有體會,不管是在單位,或在一個團隊,如果領頭的人,做到處事待人公平恰當,不搞小團體,追隨的人即使辛苦一點,也覺得心甘情願。如果自己犯了錯,被領導批評了,即使內心也有不愉快,還是比較容易接納並改正,抱怨心會少很多。
(4)可是,如果碰到一個自身行為不正的領導,即使他指正我的問題是對的,心中也不會服氣,也會糾著他的問題不放。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1)信,是信實,在上位的領導,如果堅守誠信之道,做人很誠懇,很守信,民眾就不敢不用情。錢穆先生解釋「情」為情實。用情者,猶言民皆以忠實對其上。就是說百姓也會以忠誠對待上位者。
(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信,可以說是儒家與人交往的基本準則。曾子每日三省其身,其中就有“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4. 為政之道一以貫之,就是「正己化人,內聖外王」
(1)孔子在本章舉出三個方面:上好禮、上好義、上好信,特別強調,改變上位的人很重要,就是要做好民眾的好榜樣,正己化人。
(2)季康子也曾多次請教孔子為政之道,孔子幾次回答,都表達了一貫的思想。在為政篇,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孔子回答:「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你做到莊,下面的人就會恭敬;你做到孝慈,下面的人就會忠;你做到舉善而教不能,則下面的人就會做到勸勉。
(3)《論語顏淵篇》17章、19章,季康子兩次問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都和本章的內涵相通。可見聖人的為政之道也是“一以貫之”,就是“正己化人,內聖外王”。
(三)孔子數數宣說 誨人不倦
不管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還是教育弟子,孔子都是不辭辛勞,不厭其煩,真正做到了“數數宣說,而無厭倦”,夫子自己也說:“默而知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能值遇這樣的老師,弟子真的是幸運!
(四)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1)是說在上位的人真正做到以上三點,天下的老百姓,包括其他國家的人,都會把襁褓中的小孩用布包背上,背著小孩,拖家攜口前來投靠。
(2)在孔子那個時代,屬於農耕社會,人口數量及開闢的田畝數是檢驗一個國家國力是否強盛、政治是否昌明的重要指標。四方之民前來投靠,就預示著國力興盛,倉禀豐盈。“焉用稼?”還用自己去耕種莊稼嗎?
(五)本章宗旨---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本章是孔子勉勵弟子,要潛心修學,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身,齊家,   然後治國平天下,這是一個士人、一個君子,應該做的事情,而不必要分心去學其他的。
(六)本章的反思-好禮、好義、好信,是每個人必修的功課
 (1)我們會覺得夫子好像一直在強調,在上位者應該好禮、好義、好信,好像與我們的關係不大,因為我們好像也不是孔子所說的上位者。如果這樣去理解的話,我們的學習就很容易變成文字之學。
(2)學習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與自己的生命狀態相結合,才有真實的意義。其實我們每個人,既是下位者,也是上位者。往上說,有市長、省長、總統,對上還有天、地、百姓。往下說,每一個團隊、企業、單位,離不開上下級關係,即便是平頭百姓,對下也可能有隨從、子女,在家庭裡也可能是上位者。母親是兒子的上位者,父親可能是一個家庭的上位者。
(3)所以,好禮、好義、好信,其實是我們每個人必修的功課,做好了,我們的生命就向上升,越來越上位;做不好,我們的生命狀態就會向下滑,越來越下位。想要去向哪裡呢?大家自己抉擇!

論語 子路十三 第4章-2

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

<白話>
樊遲走出去了,孔子(對其他學生)說:「真是個凡庸的人,志向不大啊,樊遲!」

<文義>
1.小人:志向不大的庸俗人。只看到眼前,看不到長遠的人。

<思惟提綱>
2.孔夫子說,樊遲是怎樣的人?
3.何謂小人?
4.夫子為何生氣地說樊遲是小人?
5.透過學習,你有從小人變大人嗎?有志於道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子路.19》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2.《論語.學而.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3.《華人百科》:「樊遲,是孔子七十二賢弟子內的重要人物,繼承孔子興辦私學,在儒家學派廣受推崇的各個朝代享有較高禮遇。唐贈"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稱"先賢樊子"。」
4.《論語.季氏.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5.《論語.子張.23》:「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6. 《張居正講解論語》:「蓋天下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修身、齊家以治國平天下,大人之事也;務農、種圃以自食其力,小人之事也。樊遲,遊學於聖人之門,卻不學為大人,而留心於農圃之事,其見識何其淺小,其意志何其卑陋哉!故夫子以小人責之,蓋將勉之以大人之學也。」
7.《論語•八佾.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8.《論語•季氏.1》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夫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
9.《論語•先進.16》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二、重點摘記
 (第4章 原文)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一)樊遲是一位德、智、勇兼具的賢者
1.上一周的學習,我們對本章的文義作了初步解釋,大致了解了樊遲的生平,通過樊遲的經歷,我們會發現樊遲也是一位德、智、勇兼具的賢者,雖然在孔子眾弟子中沒有顯得非常的突出,但是他的很多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後人效學。
2.樊遲刻苦努力,勤學好問,從基層一步一步走上來,最終可以脫穎而出,被冉求賞識,在抵禦齊國入侵的戰爭中表現出了突出的軍事才能,不僅有智慧、謀略,而且有勇武精神,輔助冉求取得抗齊戰爭的全勝。
3.冉求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之一,他識人的標準,應該不會離開孔門以德為本的宗旨太遠,從冉求對於樊遲的欣賞和提拔,乃至推薦他給自己的老師,使之成為自己的同門師弟。也可以驗證樊遲除了能力和他自身努力外,他一定是具備讓冉求認可的德行。
4.本篇的十九章,樊遲問仁。孔子回答: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這三個特點,樊遲雖然未必能做到圓滿,但是這三個特點樊遲身上顯然都有。
5.對於所擔當的事做到敬,不管是對於他的上司冉求,還是對於老師孔子,樊遲都做到了恭和忠。先有跟隨冉求出征沙場,竭盡全力,捨生忘死。後有孔子去世之後,繼承老師志業,興辦私學,對老師一片赤子之心。
6.正如夫子所言: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孔子的很多弟子對於老師都有這樣勝過父子的情意。
7.樊遲的德行也得到了後人的高度肯定,到了明代,儒家弟子將樊遲稱為“先賢樊子”,推崇備至。

(二)切記—對《論語》不妄加批評
1.在經典學習中,常常可以看到後人對於《論語》,對於儒家經典的諸多評價,甚至各種批評,本人實在是誠惶誠恐,戰戰兢兢。常常提醒自己,切切不能犯這樣的過失。
2.即使如樊遲、冉求、子貢這樣優秀的弟子,守在聖人身邊學習,對於老師的教導,也常常是未達其意的狀態。試想千年之後的我們這些後學者,又何來底氣去對聖人妄加評論。
3.《論語.季氏篇》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研習傳統文化經典幾年下來,我個人的體會是,越學越覺得自己的渺小,唯有恭敬信淨,或許能偶得些許散落的遺貝,對於聖人真正的心法要竅,若沒有具德老師的引導,我們得其門而入的機會是微乎其微。
4.恰如子貢所說:“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太少了!)

(三)何謂小人
1.今天的學習進度是。樊遲在老師面前問了兩個問題,老師都拒不回答,樊遲覺得無趣,只好出去了。然後,孔子應該是對著留在屋裡的其他弟子,說了一句,“小人哉,樊須也”。
2.這裡的小人,不是貶義詞,它是指心量狹窄,眼光短淺,只看到一點點,只看到眼前,看不到大局,看不到長遠的人。孔子認為種五穀、種蔬菜,這些事情呢,屬於小人之事,所謂小人,就是只關心自己的一身一家,想著自己的衣食溫飽,而不管天下人,就如老農,老圃。
3.一般的種地種菜的農民,他們只是看到自己的衣食住行,看不到天下人的疾苦。當然,如果能看到天下,心懷天下的老農、老圃,那就不是小人,而是大人了。

(四)夫子為何說樊遲是小人
1.學習這一章的時候,我們不免會有疑惑,樊遲只是問了兩個問題,作為學生就算格局小一點,問題沒有問到關鍵之處,也不至於惹老師如此生氣啊!孔子表現出如此生氣,究竟所為何故呢?
2.明朝帝師張居正給出一個解釋,他說,蓋天下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修身、齊家以治國平天下,大人之事也;務農、種圃以自食其力,小人之事也。樊遲,遊學於聖人之門,卻不學為大人,而留心於農圃之事,其見識何其淺小,其意志何其卑陋哉!故夫子以小人責之,(其目的是:)蓋將勉之以大人之學也,(夫子是為了教樊遲大人之學)。
3.我們要結合當時的背景去理解,孔子所處的春秋時期是亂世,諸侯專權,戰事頻發,禮樂不興。孔子憂國憂民,一心想著如何在天下推行禮樂,推行周公之治,這是大人心中所關懷的事情,這也是孔子傳道授業的核心內容。
4.樊遲入師門較晚,孔子周遊列國回到魯國後,才拜入孔子門下,可是他當時的身份卻不是普通的學生,而是魯國實際當權者的家臣,與冉求一起輔佐季氏。孔子回魯後,季氏做了幾件事情,旅於泰山、以田賦、伐顓臾,孔子都很不認可。
《論語•八佾篇》記載: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論語•季氏篇》記載: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夫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冉求啊,這裡沒有你的過失嗎?)冉有擔任季氏家宰,以上發生的幾件違禮斂財之事,孔子認為冉有不僅沒有盡到勸諫之責,而且有參與助長之嫌。對此夫子非常氣憤。
《論語•先進篇》記載:“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孔子都不打算認冉有這個弟子了,這樣的話都說了,可見孔子是真的很氣憤了!
5.魯國禮崩樂壞至此,樊遲又是作為冉有的得力助手,季氏的家臣,這樣的身份、這樣的背景下,樊遲卻跑來向孔子請教怎麼樣種菜、種莊稼之學。老師怎麼會高興呢?

(五)樊遲只關注民生問題,不認同要推行周公之治
1.或許樊遲的請教並不是為了個人的溫飽,他關心的也是天下人的民生,也是在為天下生民謀出路。
2.不過在樊遲內心並沒有完全認同老師在天下推行周公之治的主張,甚至認為是不切實際的,只是他不敢像子路那麼直接的當面懟老師,而是以一種委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3.言下之意,老師啊,咱們是不是考慮來點實在的,不要老是務虛了,咱們是不是考慮從農業入手呢?其實也是在表達他的從政理念,就是要首先關注民生。這樣的想法,顯然是沒有領悟到老師一直以來想要推行的為政理念。
4.學生不能明白老師,但老師自然是知道學生的狀態的。聖人生氣顯然不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一定還是為了教化弟子。所以,在樊遲離開後,夫子還是不厭其煩的繼續闡述了夫子所推崇的根本為政之道?夫子的從政之道是什麼呢,這一次夫子又是怎樣闡述的呢?我們明天繼續討論。

論語 子路十三 第4章 -1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 曰:「吾不如老圃。」

<白話>
樊遲請教學種五穀的方法。孔子說:「我不及種田的老農夫。」樊遲又請教學種蔬菜的方法。孔子又說:「我不及種植蔬果的老園丁。」樊遲退了出去。

<文義>
1. 樊遲,孔子的弟子,姓樊名須,字子遲。
2. 稼:耕種五穀稱為稼。
3. 圃:種菜蔬之地稱之圃。
4. 老圃:指老菜農。
5. 用情:是誠實,以實情相對。

<思惟提綱>
1. 樊遲的特質為何?你具有樊遲的特質嗎?
2. 對樊遲的問題,夫子如何回答?夫子為何如此回答?
3. 樊遲對夫子的回答作了什麼樣的回應?樊遲聽懂了嗎?
4. 如果你是樊遲,你聽懂夫子要告訴你什麼嗎?你會如何回應?
5. 聖人的喜怒哀樂都是教誨,我們要如何聽得懂、看得懂呢?

〈讀誦〉 魏琳蓁老師  14'02"
 1. 今天進度,子路第十三 第4-1章慢讀、緊讀、背讀、串讀 10遍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 曰:「吾不如老圃。」
2.第3章~今天進度第4-1章  各章讀誦5遍  串讀 5 遍

第3章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第4-1章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 曰:「吾不如老圃。」<義理解釋>   /12’35”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論語.為政.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 「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2. 《論語.顏淵.21》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3. 《論語.季氏.16》子曰「君子有九思: 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二、重點摘記
【本文】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一)解釋文義
樊遲,孔子的弟子,姓樊名須,字子遲。耕種五穀稱為稼,種菜蔬之地稱之圃。老圃,指老菜農。用情,是誠實,以實情相對。本章講樊遲請教老師種莊稼之學。孔子說:“種莊稼,我不如老農呀。”意示是不要問。我樊遲又請教種蔬菜之學。孔子接著說:“種菜啊,我不如老圃呀。”樊遲兩次提問,都被老師拒絕回答,樊遲自覺無趣,悻悻然退出。樊遲離開後,孔子說:“這個樊須,真是一個小人啊!君子在上位,只要能好禮,民眾自然不敢不敬。只要能好義,民眾自然心悅誠服。能好信,民眾自然用真心和實情來對上。政治能做到這地步,四方民眾都會背負了他們的孩子前來投奔,那耕戶自然就日益增多,耕地就會越闢越廣,何須自己學種莊稼學種菜呀!”

(二) 本章是批判儒家者的依據
1.五四運動喊出打倒“孔家店”
自從五四運動之後,有人喊出打倒“孔家店”,批判孔夫子批判儒學的浪潮就是此起彼伏,時至今日,也沒有停息過!                                       2.理由 : 夫子瞧不起農民不重視農耕                                                        在眾多批判儒家的理由之中,其中有一條就是說夫子瞧不起農民或者不重視農耕,本章就是批判者的主要依據。

今天我們就來細細品讀千百年來備受爭議的這一章節,努力去探尋夫子本章的言辭想要傳遞的真實內涵到底是什麼?

(三) 樊遲特質:親近老師,喜歡問問題
1. 樊遲很親近老師不懂就問
學習論語過半了,對於樊遲,我們應該很熟悉,就像老朋友一樣,他在前面的章節曾多次出現,〈為政篇〉就出現了“樊遲禦”樊遲為夫子做車夫,可見樊遲與孔子關係還是很親近的,駕車途中,夫子告訴樊遲,我和孟懿子說,孝的內涵是“無違”,樊遲追問,“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2. 樊遲好問,先後三次問仁、兩次問知
我們會發現,樊遲有一個優秀的特質,喜歡問問題,而且問的都是很重要的問題,他曾先後三次問仁,兩次問知,才有了夫子對這兩個涉及儒家核心要義的問題多角度的開示和闡述。
3.本章樊遲的問不合時宜
不過這一次樊遲似乎問了不合時宜的問題,惹得孔子老人家很生氣,不僅冷言拒絕回答,還直呼其名訓示他:樊須也,小人哉。
4.後學者應感激樊遲勤學好問
不管怎麼說,作為後學者,我們都要感激這位勤學好問的先賢,為我們問了這麼多重要的問題,甚至還為此受到了老師的訓斥。
5. 樊遲也會問中老師心意
當然樊遲也有問問題問中老師心意的時候,顏淵篇第21章,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問崇德、修慝、辨惑,三個問題,夫子就很高興,誇讚他說“善哉問”。為了向樊遲致敬,藉學習本章之機,我們來了解一下樊遲的生平。

(四) 樊遲的生平 
1. 樊遲是孔子七十二賢人之中 
樊遲,是一位很特別的弟子,雖然沒有位列十哲,但也是孔子七十二賢人之中重要的一位,
2. 孔子去世後,樊遲繼承師業興辦教育
生於公元前515年,少孔子36歲,魯國人。孔子去世後繼承師業興辦教育私學。所以在儒家學派廣受推崇的各個歷史時期享有較高禮遇。唐朝贈封他“樊伯”,宋朝追封“益都侯”,明朝則稱之為“先賢樊子”。
3.樊遲自幼貧窮,讀書刻苦,對農耕感興趣。
(五) 樊遲與冉求的關係 
講樊遲生平,不得不提到孔子另一位出色的弟子---冉求。
1.冉求是樊遲的上司
冉求既是樊遲的上司,又是樊遲拜入夫子門下的引薦人。公元前492年,冉求當時跟隨孔子周遊列國途中,被季康子召用。到公元前484年,也就是他回到魯國7年多,有記載冉求官至季氏家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這一年,他舉薦了樊遲。
2. 樊遲輔佐冉求,立下赫赫戰功
並率領魯軍抗擊入侵的齊軍,樊遲果然不負所望,在戰鬥當中提出了重要的退敵策略,並被冉求採納,在戰局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輔佐冉求取得了全勝,立下了赫赫戰功。
而這一次大捷為冉求在季康子面前加重了砝碼,爭取到了話語權,為迎請老師孔子回魯奠定了基礎。
3. 冉求引薦樊遲,拜孔子為師
後來,孔子回到魯國後,冉求向老師舉薦了得力的下屬---樊遲,樊遲拜孔子為師,成為了冉求同門師弟。
4.從這段經歷,可以獲得幾個重要信息:
(1)樊遲與冉求關係緊密,而且被冉求高度賞識;
(2)樊遲未入師門之前,就與夫子結下了深厚的因緣;因為他的緣故,冉求才獲得了季康子更器重取得了話語權。
(3)樊遲從底層被冉求選拔上來,一定擁有很多優秀的特質;
(4)樊遲的身份其實是一位從政者,與冉求一起輔佐當時魯國的實際掌權者季康子。這些背景的信息對於我們理解本章理解樊遲與老師的互動,應該會有所幫助。

(六) 本章的學習 
本章很有意思,也有很多角度可觀察學習。首先,我們來研讀今天的學習進度: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
1. 樊遲似乎無感且忽略老師的心意
我們會發現,孔子第一句回答“吾不如老農”就已經清晰的傳遞了對樊遲之問很不滿意。樊遲似乎完全沒有感知,或許他真的認為老師是不懂得種莊稼,於是又弱弱的發問如何種菜的問題;老師再次回答“吾不如老圃”之後,樊遲應該是感受到異樣的氛圍了,但樊遲再一次忽略了老師的心意,什麼也沒說,“樊遲出”,選擇了開溜。
2. 聖人的一言一行皆是教誨
老師前面這樣的冷言拒絕難道是為了讓弟子離開嗎?肯定不是。老師的不高興,難道只是為了表達不滿的情緒嗎?當然也不是,聖人喜怒哀樂,一言一行皆是教誨啊!
3. 老師生氣定有理由,學生不能拔腿就跑 
老師生氣定有生氣的理由,既然弟子的問題問得不對,老師當然會教你真正該問什麼問題,可是這個愚鈍的弟子什麼也不問了,拔腿跑了,這回可把老師給氣壞了。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大概樊遲還沒有走遠,老師可能就在後面手指著樊遲離開的方向開罵了:“樊須啊,你這個小東西真是不開竅啊,真是個小人啊”。
4. 要聽懂老師的話
從這裡孔子與樊遲師弟之間的互動,我們可以體會到作為弟子,真的要聽懂老師的話不容易,要特別用心去聽,不能只聽言語,還要察言觀色,要努力去聽言外之意。
5.反思對照自己,我聽懂老師的話嗎?
或許,讀本章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樊遲反應怎麼這麼遲鈍呢,竟然完全聽不懂老師的言外之意。可是,真實對照我們自己與人互動的狀況,我們又有多少時候能聽懂別人的言語,有多少時候能聽到別人言語背後的心意呢?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聽懂老師的話了嗎?聽到老師的心意了嗎?
6. 在老師面前要視思明、聽思聰
君子有九思,在老師面前如何才能做到“視思明、聽思聰”呢?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去思考,如果連老師的話都聽不明白,老師想要傳遞的內涵我們又如何能真正接受到呢?尤其是學習儒家這樣的心性之學。學習至此,我好像有點理解,孔門三千弟子中為什麼能被夫子完全認可的弟子只有顏淵一人。

論語·子路十三 第3章-6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白話>
所以君子為政,最重要的是正名份,名分正了,必定可以說得出道理來;說得出道理來的,必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所說的話,從不苟且隨便的啊!」
<文義>
1.名之必可言:所名必可得而言。既有父子之名,則不可言以子拒父。
2.言之必可行:所言必可得以行。若言拒父,何以號令於國人?
3.於其言無所苟:一名一言,皆不可輕率茍且。

<思惟提綱>
1. 孔子為什麼沒有輔助衛出公輒呢?
2. 子貢如何判斷孔子不會輔佐衛出公?
3. 衛出公輒和蒯聵的下場如何?
4. 黃勇老師最後引了哪些言論再加補充正名的重要?(說明蒯聵父子爭王位後果的殷鑑。)
<義理解釋>   黃勇老師 / 5’10”
一、 引用經文
1. 《論語‧述而‧15》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2. 《孟子離婁章句上·第十一節》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3. 《論語後案》(見劉寶楠論語正義)清儒黄式三云:「禮莫大於父子之名,樂莫大於父子之和,刑罰莫大於不孝。三者失,而事之不成甚矣。」
4. 張居正:「一事得,則其餘皆得;一事苟且,則萬事苟且。」
二、 重點摘記

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子路篇》第3章。上次我們談了孔子的正名之道,今天我們繼續跟隨孔子學習正名。
1.孔子為什麼沒有輔助衛出公輒呢?
對於王陽明所提出的孔子正名之道,有人或許會疑問,如果正名真的如此好,孔子為什麼沒有輔助衛出公輒呢?其實答案很簡單,衛出公看重權位,又被利益集團裹挾,自然不肯全心接受孔子。
2.子貢如何判斷孔子不會輔佐衛出公?
在《論語-述而》篇中有一段相關記錄,冉有和子貢討論孔子會不會輔佐衛出公,子貢就去問孔子:「伯夷叔齊何人也?」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孔子回答:「古代的賢德之人。」曰:「怨乎?」子貢問:「他們有什麼抱怨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回答:「他們求仁得仁,又有什麼可抱怨的呢?」出曰:「夫子不為也。」子貢出來就告訴冉有;「夫子是不會輔佐衛出公的。」為什麼子貢會做出這個判斷呢?因為伯夷、叔齊都是因為孝悌,以國相讓,完全不考慮個人的權力富貴,孔子很是推崇他們的仁義。可是現在衛出公和親生父親為爭王位,不惜兵戎相向,哪有一點道德仁義?所以子貢據此推斷孔子不會輔佐衛出公。歷史證明了子貢的判斷是正確的。
3.衛出公輒和蒯聵的下場如何?
  因此不是孔子不去輔佐衛出公,只是衛出公自己放不下權力富貴,不願至心改過。
  所以八年後,蒯聵潛回到衛國,與大夫孔悝等,發動政變,做了衛國的新國君,就是衛莊公,他的兒子輒只好逃亡國外,所以後來稱輒叫出公輒。
  蒯聵也好景不長,後來晉國攻打衛國,他逃亡中被殺了。衛出公輒後來又回到衛國,但又因國內暴亂再次逃亡,最後客死他鄉。
4.引經論再加補充正名的重要:
孟子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又說:「禮莫大於父子之序,樂莫大於父子之和,刑罰莫大於不孝。三者失,而事之不成甚矣。」
蒯聵、輒父子相爭相殺,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禮、樂、刑罰都失壞了,當然國家混亂,哪還能做成什麼事。父子兩人都利令智昏,只為名利,不顧人倫,行不仁不義之法,卻並未得到期待的圓滿,最後搞到自己是家破人亡、身敗名裂,國家社會動亂、民不聊生,實在是很值得我們引以為鑑。

正名何其重要,一開始就錯,後面就更錯得離譜了,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所以孔子最後說:「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用任何一個名,必使其名實相符,可以合理說出來;說出來的,必然是行得通的。「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苟是苟且、隨便,君子對自己所說的話不會隨便,不言則已,言必順理。

張居正說:「一事得,則其餘皆得;一事苟且,則萬事苟且。」所以君子一言一行都不馬虎、不苟且,克己復禮,名正言順。
(注: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與音頻稍有出入。)

論語·子路十三 第3章-5

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白話〉
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麼辦好。
(…..禮樂的教化不興,單用刑罰,法律刑罰也不能用得恰當;法律刑罰用得不恰當,人民就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了。人民不知如何是好,天下將亂矣。)

〈文義〉
1.中:ㄓㄨㄥˋ,恰當其分,合於理。
2.無所措手足: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的樣子。
3.孔子因見衛國父居於外,子居於內,名分不正,因而有正名的話。
(做事成功的關鍵是名正言順。正名:名是指名分,「名不正,則言不順。」言包括了文字及理論。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一定不會成功的。思想是最重要的,這個思想就歸於「正名」的內涵,縮小範圍,就是名稱與觀念的重要….參考)

〈思維提綱〉
1.本章從〝名、言、事”之因果關係,甚至影響至禮樂刑罰,您的感覺是?
2.禮樂的興與不興,代表什麼意義 ?
3.試想想,若您是春秋時代的夫子面對衛國政局,您會如何做?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傳習錄•2門人陸澄錄•43》問:「孔子正名。先儒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廢輒立郢。此意如何」?先生曰:「恐難如此。豈有一人致敬盡禮,待我而為政,我就先去廢他,豈人情天理?孔子既肯與輒為政,必已是他能傾心委國而聽。聖人盛德至誠,必已感化衛輒。使知無父之不可以為人。必將痛哭奔走,往迎其父。父子之愛本於天性。輒能悔痛真切如此,蒯聵豈不感動底豫?蒯聵既還,輒乃致國詩戮。聵已見化於子,又有夫子至誠調和其間,當亦決不肯受。仍以命輒。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輒為君。輒乃自暴其罪惡。請於天子,告於方伯諸侯。而必欲致國於父。聵與群臣臣姓,亦皆表輒悔悟仁孝之美,請於天子,告於力伯諸戾。必欲得輒而為之君。於是集命於輒。使之復君衛國。輒不得已,乃如後世上皇故事。率群臣百姓尊聵為太公。備物致養。而始退復其位焉。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順。一舉而可為政於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

二、重點摘記
(一)前言
今天繼續學習《子路篇》第3章。上次我們探討了孔子正名的理由,既然正名如此重要,那麼到底怎麼破解衛國國君正名這個難題呢?

(二) 古來方案---《傳習錄》記載陽明先生的看法
1.來看一下明朝大儒王陽明的破解之道。《傳習錄》很像《論語》,也是王陽明的弟子們記錄的陽明先生與弟子的日常對話和書信。
2. “人問王陽明曰”,弟子問陽明先生說:「孔子正名,先儒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廢輒立郢,此意如何?」孔子所謂的正名,是不是先儒所說的,“上告天子,下告方伯”。
3. 當時是東周末年,春秋時期,上面還有周天子,所以要上告天子,這個國家要換國君了,“下告方伯”,方伯是指一方諸侯的這些長輩們,告訴諸侯,衛國要廢輒立郢。當時輒是國君,把輒廢掉,立公子郢為國君。
4. 公子郢我們前面介紹過,也是衛靈公的兒子,衛靈公曾想立郢做國君,但是,公子郢這個人很清高,不想做國君。“此意如何”,是不是應該這樣(廢輒立郢),這是孔子所說的正名嗎?
5. 「陽明答曰,恐難如此 」,陽明先生回答說,這恐怕很難做到,「豈有此人致敬盡禮,待我為政,我就先去廢他,豈人情天理耶?」這話說得好,哪裡說有人對你非常恭敬,對你有周備的禮節,要請您出來幫助他治國,結果你去了就先廢了他,這哪裡是人情天理能講得通的?孔子肯定不會幹這個事情。
6. 「孔子既肯與輒為政,必輒已能傾心委國而聽。」子路說“衛君待子而為政”,言下之意,當時衛君輒有意請孔子來幫助他治國。如果孔子肯答應,前提一定是輒會傾心委國而聽,對孔子言聽計從。

(三)夫子若為衛君,陽明先生認為
1. 「聖人盛德至誠,必已感化衛輒,使知無父之不可以為人,必將痛哭奔走,往迎其父。」孔子是聖人,所以他有盛德至誠,他一定會以至誠的心勸化衛君輒,讓他知道,“無父之不可以為人”,一個人怎麼能沒有父親?父親現在要回國了,你怎麼還能夠以兵刃相向?這就不可以為人了。所以,這是立德之根本。
2. 《孝經》裡講,“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你想立國化民,必須你自己要做一個大孝子,讓人民心服口服。該怎麼做?“必將痛哭奔走,往迎其父”,輒應該痛哭流涕,趕緊去迎接他的父親回國,用至誠的心迎請他回來,而不是考慮自己要不要當國君的問題,該把孝道放在第一位。
3. “父子之愛,本於天性”,這是天性,輒是蒯聵所生,我們講虎毒不食子,何況是人?所以,父子的這種愛是天性,你用至誠心去孝順自己的父母,就能感化他。 “輒能痛悔,真切如此,”輒能夠痛悔,痛心疾首,悔什麼?悔當初自己未的父親同意就繼位,悔自己派兵阻攔父親回國奔喪。
4. “蒯聵豈不感動底豫”,父親蒯聵看到輒的孝心,豈能不為之感動?豈能不為之歡喜?“蒯聵既還”,蒯聵回國了,“輒乃致國請戮”,做兒子的把國家大權交回給自己的父親,然後自己請死,在父親面前請罪,自己是大不孝,當時是無可奈何,因為爺爺在,爺爺一定要讓我當國君,所以不得不這樣接受,國不可一日無君。現在父親回來了,把國家政權還給您,我請死,知道這是死罪。
5. “聵已見化於子”,父親蒯聵就會被輒的真誠所感動,孩子對自己這麼孝順,把國家政權交回來,並向自己請罪。又有孔子,“至誠調和其間”,孔子當時正在幫助輒,當然會調和,孔子是德高望重之人,他肯定會這樣做的,至誠的給他們父子調和。
6. 因為孔子非常重人倫,父子之間怎麼能相殺?怎麼能相爭?所以肯定會勸導他們。蒯聵看到兒子願意交出國家政權,又這樣向自己請罪,所以“當亦決不肯受,仍以命輒”,在這樣的情理當中,蒯聵還能夠把政權拿到手嗎?再拿的話,國人都恥笑你,你當時是叛亂逃出去的,你現在回來,兒子對你這樣真誠,把政權交給你,你就拿,像話嗎?所以蒯聵那時候,也是於情於理都不會受的,還是會把國家政權委任給輒,讓輒繼續當國君,這樣的結果多好。
7. “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輒為君”,這樣賢能的君主,百姓愛戴、群臣擁護,肯定大家還是要建議立輒為君。“輒乃自暴其罪惡,請於天子,告於方伯諸侯,而必欲致國於父”,輒把自己的罪惡發露出來,向世人承認錯誤,向周天子匯報,向諸侯承認錯誤,一定要將這個國家的大權交回給自己的父親蒯聵。
8. “聵與群臣百姓,亦皆表輒悔悟仁孝之美,請於天子,告於方伯諸侯,必欲得輒為君。”蒯聵與群臣百姓看到輒能有這樣的仁孝,所以也會請於天子,告於方伯諸侯,要立輒為君,就等於禪讓一樣,父親雖然在世,把君位讓給自己的兒子,讓賢。“於是集命於輒,使之复君衛國,”父親一定會召集群臣百姓,把國家政權又重新交給輒,恢復他衛國的君位。
9. “輒不得已,乃如後世上皇故事,尊聵為太公,備物致養,而始自複其位。”輒不得已接受,接受了之後,尊父親蒯聵做太公,讓他的父親能夠安度晚年,對他盡孝,然後自己才恢復君位。
10. “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順,一舉而可為政於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這個名稱也就正了,由此可以治國平天下了。王陽明認為這或許就是孔子的正名之法。

(四)結論
 這實在是很高明的正名,如果輒真正像陽明先生說的那樣去做,衛國及他們父子的結果就可以是很好的,也會成為歷史上的一個美談。何至於之後的父子相殘,國敗家亡。

論語·子路十三 第3章-4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
<白話>
如果名與實不相符合,言語就會有錯誤,就不能順理成章,所言就不順理;如果話不順理,當然事情就做不成功;如果事做不成,社會就沒有倫理秩序,推行禮樂教化就更不能成功。
<文義>
1.名不正:名與事實不相符。
2.言不順:言語錯誤,不能順理成章。
3.事不成:辦事不能成功。
4.禮就是行為規範、法律規章制度。樂是指藝術,藝術本身也是教育。
5.禮樂不興:治國必須以禮樂來教化。普通事辦不成,一切雜亂無章,則禮樂更不能興起。
6.朱熹【集注】范氏曰:「事得其序之謂禮,物得其和之謂樂。事不成則無序而不和,故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施之政事皆失其道,故刑罰不中。」
<思惟提綱>
1.「名不正」就會產生一連串不好的後果,對於夫子這一番推論,您相信因果關係真的是如此嗎?
2. 在您的生活經驗中,有因為「名不正」而產生嚴重後果的例子嗎?
3. 夫子的這段推論,對您有什麼啟發?

<義理解釋> 
一、重點摘記
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子路篇》第3章。上次我們討論了孔子提出的正名,今天我們就繼續跟隨著夫子的教誨,探討一下為什麼要先正名?
(一)不先正名的過患
1.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
2.如果名與實不相符合,言語就會有錯誤,就不能順理成章,所言的就不順理;如果話都講不順,當然事情就做不成功;如果做事不成,什麼事都苟且,社會就沒有倫理秩序,推行禮樂教化就更加不能成功,禮樂不能興。
3.孔子崇尚禮樂之治,用禮樂治國,以禮治身,以樂養心。禮就是行為規範,一個國家不能沒有行為規範、法律規章制度,這都是屬於禮。樂是指藝術,藝術本身也是教育。
4.如果名不正,則言不順、事不成,禮樂教化之事也就更不能談了;如果禮樂興不起來,則法度乖張,刑罰也就用之不當。
5.如果刑罰用之不當,就出現選擇性執法,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人民就無所適從了,不知道手腳該放在哪了,也就沒有安全邊界,這樣就會天下大亂。
(二)舉喻證成
對於夫子這樣的一番推論,我們或許會有疑問,“這個因果關係真的如此嗎?”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我身邊發生的故事:
1.最近有一位做教育的朋友找我,請我幫她做教練,因為她遇到了一些事情,讓她困擾。她前段時間入股了一個教育機構,成為了新股東。為什麼入股呢?主要是因為她的孩子在這個機構學習,她對機構的教育理念比較認同,同時她也對教育領域很有興趣。她以前是做投資銀行的,對企業管理、財務運作很在行,其他股東也是因為看重她的能力,請她入股。入股後,他們幾個股東就一致同意讓她主抓一個新的項目。她日思夜想,很積極地做了項目推展方案,可實際推行時,卻無從下手。她發現除了她自己,要什麼沒什麼,找誰,誰都忙。
2.她和我講了她的困擾時,我就想起了“名不正,則言不順”。我問她:“當你和機構其他人談你的方案時,你認為他們會怎麼看你的身份,怎麼看待你們之間的關係? ”她當時楞了一下,順著問題思考探究,她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3.她是新股東,但並沒全職在機構任職,所以機構的老師、員工或者將她看成家長,或者將她看成股東,這個名和她現在做事的實是不符的。家長可以對教育機構提建議,可沒權參與運作;股東參與股東會決策,可並不當然有執行權。她並沒有做項目合適的身份,比如總監、經理,當然也沒有明確的責權利。
4.機構的老師、員工和她是沒有明確的工作關係的。所以,“名不正,則言不順”,她沒有做事應有的名分,名實不符,當她和相關老師談新的教育項目時,老師不知道這個項目是她個人的建議,還是機構的決策,說不上來;“言不順,則事不成”,她和老師談新項目,老師既然都不能明確這項目是什麼,當然事情也不會做,勉強幫忙做一點,也做不成;彼此間的權利義務不清楚,良好互動關係也建立不出來;做也沒有名分,不做也沒有什麼責任,所以老師面對她都不知道怎麼做。
5.如果她得到股東會的明確授權,任命她為項目經理,明確了她的責權利,她就可以根據授權履行工作,相關的人員也就清楚彼此之間的工作關係如何,雙方之間遵循怎樣的規則互動;如果有人違反了規則,沒履行應負的義務,就會承擔相應的責任。
6.這樣名正言順,關係清晰,責權利明確,自然人們就知道如何協作共事,事情也就容易做成功了。所以為政要先正名分,這樣施政才有合法性。
(三)許多“名不正言不順”導致混亂的例子
其實我們稍加觀察,就可以在生活中常常發現“名不正言不順”導致的種種混亂,小到一件東西的名字錯誤,大到國家法律的用語不當,任何一個名實不符,都會引發一系列的混亂。
(四)結論
孔子的這一番宏論,震古爍今,令人警醒啊!

論語 子路十三 第3章-3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白話>
孔夫子說:「仲由啊,你真是粗野的很呢!君子對他所不知道的,是不隨便亂說
的。」

<文義>
1.野:粗鄙、鄙俗。責備一個人輕率回應。
2.野哉由也:粗野的很啊!仲由!
3.蓋闕如:闕疑。如,語助詞。闕音缺,空虛。

<思惟提綱>
1.何謂正名?
2.你認為正名很重要嗎?
3.什麼事都要正名嗎?
4.衛國,當時的國君派兵阻攔父親,因為父親藉外人之力,要將兒子趕下來,取而代之。父子爭國,該如何正名?
5.「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為何有時候做不到?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程樹德《論語集釋》:【集解】馬曰:「正百事之名。」(註:馬,漢朝馬融。)
2. 《論語.顏淵.11》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 《論語.顏淵.1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4. 《論語.子路.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二、重點摘記
(一) 前導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子路篇》第3章。
子路問孔子,衛國國政當前首要的問題是什麼,孔子說是“正名”。對此子路不以為意,以為太迂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什麼是“正名”?正什麼名?

(二) 什麼事都要正名
1.漢朝馬融批註說,“正百事之名”,什麼事都要正名。
2.《史記》以及宋朝以來的學者大都主張,是正衛太子蒯聵和衛出公輒的父子之名。
3.如果是說正父子之名,蒯聵是父親,本來就是太子,太子之位也沒有正式被廢除;現在他回來了,應該讓他做國君,做兒子的衛出公應該讓位。

(三) 正名-名實相符,則政通人和
我們在《顏淵》篇中學過,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認為一個國家要政通人和,就要人人各安其位,各盡其責,敦倫盡分。國君要像國君的樣,大臣要像大臣的樣,父母要有父母樣,子女要有子女樣,這就是人倫大道。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每個身份對應的責權利要明確,處於什麼身份,就要承擔相應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名實要相符。

(四) 政者,正也
1.我們在《顏淵》篇中還學過,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2.在《子路》篇中,孔子還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領導自己以身作則,行得端、立得正,自然下屬服氣,不用強制命令,下屬也會服從。
3.反之,如果領導自己行不端、立不正,命令下屬的自己都做不到,下屬自然不會服從這樣的命令。即使表面服從,也常常是陽奉陰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五) 衛國父子爭國,當務之急就是正名
1.現在衛國,作為國君的兒子派兵阻攔作為臣子的父親,作為臣子的父親又藉外人之力,要回國將兒子趕下國君的位置,取而代之。父子爭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不仁、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哪裡還有人倫天理?作為一國之君都是這樣,怎麼能為一國之表率,怎麼能治理好國家?
2.所以孔子認為,衛國的當務之急是就是正名,君臣父子的名分要名實相符,每個名分的責權利要明確。否則一切都是混亂的。

(六) 孔子說要正名,子路為何不以為然
1.可能他想,如果衛出公輒要請孔子輔助,孔子要正名,就等於是讓輒不要做國君了,要把君位讓給他的父親蒯聵。這樣好像太對不起人了,人家請你來幫助他,你來就讓人家讓位,這個名該怎麼正法?
2.子路沒想明白,所以他說,“有是哉”,哪有這個道理?“子之迂也,奚其正”,老師您的話扯得太遠了,衛出公現在已經在位很久了,就讓他一直做下去就好了,何必還要去正名?

(七) 子路慘死在衛國父子爭國當中
子路是這個觀點,他反對讓蒯聵回來繼承君位。所以,後來蒯聵真的回來發動政變的時候,子路護駕,結果就死在亂軍之中,還被剁成肉醬。孔子為此非常地傷心,子路死在父子爭國當中,真的是很冤枉。

(八) 君臣父子的結怎麼正名?待續
所以這個名該怎麼正法,到底孔子是什麼意思?過去的先儒們眾說不一。在這裡請同學們都思考一下,衛國這個混亂的君臣父子的結應該怎麼破解,怎麼正名?

論語 子路十三 第3章-2

3-1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3-2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白話>
3-1. 子路問孔子說:「衛國國君正等待夫子去輔助他治理國政,不知道夫子準備先從哪一方面著手?」孔子說:「那一定先要正名分吧!」
3-2. 子路說:「有這樣的事麼!夫子未免太迂闊了!何必正什麼名分呢?」
<文義>
1.   迂:迂闊,不合時宜。

<思惟提綱>
1. 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子路如何反應?
2. 子路為何如此反應?對孔子說哪三個個字?他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3. 孔子針對子路的反應,又如何回應?是對症下藥,因材施教嗎?
4. 學了這章 ,反思自己平時做評判時,是否有充分的證據支持?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  9’18”
今天進度,子路第十三 第3-2章慢讀、緊讀、背讀、串讀 10遍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路第十三 第1章~今天進度,各讀5遍  、串讀 5遍 
1.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2-1仲弓為季氏宰,問政。 子曰:「先有司。 赦小過。舉賢才。」   
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3-1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3-2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義理解釋>子路篇-第3章(2)-義理解釋  /黃勇老師6’17”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子路.3》: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2.《論語.為政.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論語.子罕.7》: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二、重點摘記
    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子路篇》第3章。上次我們已經了解了這段對話的歷史背景,今天我們就來看這段對話的意思。
(一) 解釋文意 :
 1.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子路問孔子,“衛國國君輒希望您輔助他處理國政,您會先從哪裡著手呢?”
2.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孔子回答:“必須先正名。”
3.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路一聽老師的回答,就急了,有這麼做的嗎?老師您也扯得太遠了!這名怎麼正啊?“迂”就是遠的意思,不切實際。
(二) 子路對老師說話缺少應有的恭敬
1.可能在子路看來,老師一直在尋找施行仁政的機會,現在衛出公有意請老師,老師就應該馬上接受,何必去管衛出公得名是否正不正。
2.就算衛出公得國名不正,但已經即位四年了,現在再糾結名分,實在是太不實際了。
3.老師還糾結衛出公的名分正不正,怎麼可能被衛出公重用呢,又怎麼能有機會推行仁政呢?
4.所以他都替老師著急了。直爽的他,言語中似乎都缺少了應有的恭敬。
(三) 孔子不滿子路的反應,當下對症下藥
 1. 所以,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孔子對子路的反應是很不滿意的,當下針對子路的病,對症下藥、
 因材施教。孔子說:“子路,你太粗魯了,君子對於自己所不知道
 的事情,應該存疑。
2.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也曾如此教誨子路:“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一個人很清楚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就是真正有智慧。
(四)反思我們是否常常像子路一樣的反應
1. 我們常常像子路一樣,剛接觸一些事情,或聽到一句話,就誤以為自己知道了,就以自己的認知、經驗加以評判,並沒有覺察到自己的無知。
2.以公交車墜橋事件為喻
最近重慶公交車墜橋事件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尤其是在網絡上。(1)剛開始很多人將公交車墜江歸因於和公交車發生碰撞的私家車,偏巧這個私家車司機又是一位女性,於是很多人按照自己認知, 就腦補出事件經過:女司機開車違章,導致公交車為避讓私家車,發生墜江。於是很多人對無辜的女司機進行了無理的人身攻擊。
(2)後來有人將公交車司機的微信朋友圈發到網上,顯示該司機事發
前一天半夜唱K,於是又有許多人根據自己的認知,腦補出另一個版
本:公交車司機半夜唱K,導致第二天開車精神不濟,開車時困倦導
致墜江。於是又有很多人對司機進行人身攻擊。
(3)最後打撈的車載記錄儀顯示,公交車墜江的真正原因是由於一名
乘客和司機發生口角,並演變成拳腳相向,才導致車輛失控墜江,在
墜江前還碰撞了正常行駛的私家車。
(4) 這個事件雖然好像一波三折,但其實並不複雜。但為什麼那麼多人僅僅聽到一點消息,就立即得出自己的結論,並做出相應言行呢?

3.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又有多少類似的經歷,由於輕下評判,傷人傷己。我們在做出評判、得出結論的那一刻,都是覺得自己是知道的,自己的評判和結論是正確的。可實際上,我們輕易做出的評判、得出的結論往往是錯誤的,可惜的是我們已經根據錯誤的評判和結論做出了行為,造成了我們並不希望的後果。
(五)向孔子學習“叩其兩端而竭焉”
1. 如果我們能時刻提醒自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認真反思
一下自己做出評判的理由是否有充分必要的證據支持,向孔子學習
“叩其兩端而竭焉”,多方面觀察思考,才能真正清楚自己知道什
麼,不知道什麼。
2.對於自己不知道的,不輕言、不妄信,保持審慎的探索,開放地學習。知道自己不知道,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

論語 子路十三 第3章-1

1.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2.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3.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4.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
5.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6.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白話>
1. 子路說:“如果衛國的君主等待您去執政,您首先要做的是什麼?”
孔子說:“一定是糾正名分呀!”
2.子路說:“是這樣的嗎?你太迂腐了,糾正名分有什麼用?”
3.孔子說:“你太粗野了!君子對於不懂的事情,一般都採取保留意見。
4.名分不正當,說話就不合理;說話不合理,事情就辦不成。
事情辦不成,法律就不能深入人心;
5.法律不能深入人心,刑罰就不會公正;刑罰不公正,則百姓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6.所以領導做事必須說得通、說話必須行得通。
領導說話,絕不隨便、馬虎。

3-1.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文義>
1.衛君:衛出公〜衛靈公的孫子
2.待子而為政:等待您(孔子)去執政
3.子將奚先:您(孔子)首先要做的是什麼
4.必:一定是
5.正名:糾正名分
<思惟提綱>
1.孔子被迫去見了南子,回來還要受到子路的抱怨,為什麼呢?
2.這一段師生對話的歷史背景為何?
<義理解釋>   黃勇老師      4分57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篇.26》子見南子,子路不說。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二. 重點摘記       黃勇老師      4分57秒
(一)前言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師生對話,
留下了兩個常用的成語:名正言順、手足無措。
在開始解讀這段對話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這段對話的歷史背景,否則就很難深入理解。
(二) 這段師生對話的歷史背景
1. 南子的名聲太壞
這個歷史背景就是當時衛國的國政。
衛國國君衛靈公是一個好色輕德之人,他非常寵愛夫人南子,這個南子就是前面《雍也篇》中“子見南子”章的南子。
孔子被迫去見了南子,回來還要受到子路的抱怨,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南子的名聲太壞了,子路擔心老師會因此名譽受損。
2. 衛國太子蒯聵 想殺死南子
當時全國上下都傳聞,南子和宋國公子宋朝私通,甚至民間還有歌謠傳唱。雖然衛靈公沒什麼計較,可作為衛國太子的蒯聵就完全無法容忍了。
當他聽到那些歌謠時,作為衛國太子的自尊心深受打擊,感到“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他萌生了殺死南子的想法。
3. 南子立蒯聵的兒子輒做國君
刺殺計劃實施了,可是結果不成功,於是太子蒯聵逃亡到晉國避難,投靠了晉國的大夫趙鞅。
太子逃亡後,衛靈公想另立公子郢為太子,但是公子郢堅決推辭,不願意參與君位爭奪。於是衛靈公到死,也沒有正式廢除太子蒯聵,立新太子。
三年後,衛靈公去世了,南子想讓公子郢繼位,公子郢還是拒不接受。他說,“太子蒯聵還在,蒯聵的兒子輒也還在衛國,哪裡輪到我呢。”南子沒有辦法,只好立蒯聵的兒子輒做了國君,後世稱為“衛出公”。
4. “父子爭國”
蒯聵在晉國得到父親去世的消息,就想回國為父奔喪,當然也想繼承王位,於是在趙鞅的幫助下,就往衛國趕。
當時新國君輒只有10歲左右,南子才是衛國的實際控制人。
南子當然不想讓蒯聵回國,於是就讓國君輒“以王父命辭父命”,
稱爺爺衛靈公為王父,不認親生父親蒯聵了,派兵到邊境阻擋太子蒯聵回國奔喪、繼位。     這就是歷史上的“父子爭國”。
(三) 結論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
孔子於魯哀公六年自楚返衛,也就是衛出公即位四年。
當時孔子的弟子子路、子高等都在衛國做官了。
孔子返回衛國第二年,衛出公有意請孔子輔助國政。
此時子路擔任衛國大夫孔悝的家宰,所以他會來和孔子討論衛國國政。
這段對話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子路請教孔子說: 「如果衛國的君主等待您去執政,您首先要做的是什麼?」
  孔子回答說:「一定是糾正名分呀!」
    子路回答說:「是這樣的嗎?你太迂腐了,糾正名分有什麼用?」

哇〜子路竟然說孔子太迂腐了!
孔子將會如何回答子路?
將會如何教導弟子呢?
請繼續後面5天的學習哦!

論語 子路十三 第2章-2

2-1.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2-2. 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 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白話>
2-1. 仲弓做了季氏家的總宰,問怎樣管理政事。孔子說:「先責成手下負責具體
事務的官吏,讓他們各負其責,赦免他們的小過錯,選拔賢才來任職。」

2-2. 仲弓又問:“怎樣知道是賢才而把他們選拔出來呢?”孔子說:
“選拔你所知道的,至於你不知道的賢才,別人難道還會埋沒他們嗎?”

<文義>
1、焉知賢才而舉之—如何能知道誰是賢才,而提拔他呢?
賢才往往不會自己推薦自己,都是多方察訪才知道,誠心邀請才會得到的。

2、舉爾所知—先提拔你所能知道的。
當你提拔一個人的時候,大家就會知道你喜歡怎麼樣的人了。
你提拔的人是賢良的人,眾人就會將賢良的人推薦給你;如果你提拔的人是個不良的人,眾人就會將不良的人推薦給你。

3、爾所不知,人其舍之 — 你所不知道,而別人知道的賢人,還會捨棄他而不推薦給你嗎?從身邊你所知道的賢人先推薦出來,讓人知道你要的是怎樣的人,遠方你所不知道的賢人,自然會被推薦出來。

<思惟提綱>
1. 孔子對為政原則做了那三個提點?
2. 怎麼樣才能夠讓百姓(或下位)能夠信服這個主政者(或上位)呢?
3. 第一章孔子提出為政有那兩個原則?
4. 本章孔子為政的原則比較具體,集中在哪一個部分的討論?

<義理解釋>講師 : /蔡忠道老師/  6’00”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 •為政.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
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 《出師表》“親賢臣而遠小人”。

二、重點摘記
(一)  孔子對為政原則做了三個提點
孔子對於德行科的仲弓,一位才能德行兼具的弟子,在公共事務場域希望實現理想的弟子,問到為政原則的時候,做了三個提點。這三個提點我們看起來其實都跟人有關係,
1.第一個就是對人事的一種安排,或者是在跟部屬互動的過程中要以身作則;
2.第二個對部屬的過錯的要能夠赦免他;
3.第三個就是舉用更多的有德有才的人一起為國家服務。
4.這三個跟人之間的互動,其實最後的根結都是自己的學習。
(1)比如說第一個對事情應該身先士卒,即是自己德行的學習;
(2)赦小過,是自己心量的學習;
(3)舉賢才,就牽涉到知人用人的學習。所以,孔子的提點我覺得是非常地精彩,也非常地全面。

(二). “焉知賢才而舉之?”
仲弓接著就問:“焉知賢才而舉之?”所以仲弓在這三個孔子的提示裡面,特別關注最後一個,也就是說,我怎麼知道天下的賢才而能夠遍舉之呢?能夠一一舉用賢才呢?

(三). “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1.孔子的回答就非常有智慧,叫“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字面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先舉用你知道的賢才,你所看不到、
不理解的或者不清楚的賢才,別人會幫你舉用出來。
2.這裡其實就有那個“先”的意思,舉賢才其實也要先有司,尤其你作為
一個總宰,群臣之首,如果能夠身先士卒舉用賢才,自然有一種帶動的作用。
3.這個讓我想到燕昭王希望能夠舉用賢才,有個謀臣叫郭淮,就用了“千金市骨”這樣一個比喻,用千金去買這個千里馬的骸骨,如果這個消息一傳播出去,國君居然願意用千金去買千里馬的骸骨,那你要求千里馬,自然能夠不求而至,人家自然通通要把千里馬送給你。
4.舉用賢才其實也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在上位者舉用賢才,能夠帶動推舉人才
的一個風氣。

(四). 舉用賢才,百姓就能夠信服你
在〈為政篇〉裡面魯哀公問政,他問到了一個問題:“何為則民服?”怎麼樣才能夠讓百姓能夠信服這個主政者呢?孔子的回答就是:“舉直錯諸枉,則民服”,也是一樣,舉用賢才,百姓就能夠信服你。

(五) 舉用賢才還有不可思議功效
1.〈顏淵篇〉裡面樊遲跟孔子談到何為“知”,孔子回答是“知人”。這個知人,
孔子進一步的解釋叫:“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也就是舉用賢才還有
很多不可思議的一個功效。
2.一個就是可以讓在下位者能夠信服,或者百姓能夠信服;
3.另外一個可以帶動整個政治風氣的良善,能使枉者直,就是邪曲的人也會能夠
透過在上位者舉用賢才而能夠遠離邪曲,然後趨向正直。
4.最基本還可以做到遠小人,叫作“親賢臣而遠小人”。所以子夏對於孔子那個“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就從這個角度去解釋。

(六). 賢才對為政來說是關鍵
1. 我們可以看到歷來政治清明的時代或者是一個盛世都是賢才輩出的時代。
漢唐盛世都是如此。所以舉賢才這件事情,對為政來說其實非常關鍵。
2. 所以仲弓接著問的問題就是從這個角度去問。孔子的回答也非常有智慧,而且把前面“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三個為政的重點再統攝進來,就是“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

(七)總結
1. 第一章跟第二章,我們看到子路問政,孔子主要是一個為政的原則,提出先跟勞這兩個原則。
2.仲弓作為季氏宰,問孔子為政的原則,孔子的討論就比較具體一點,然後整個集中在跟部屬之間互動,尤其是舉用賢才這件事情,還有身先士卒這個事情。
3.所以第一章跟第二章有所承繼,都談“先”的問題,也有所開展。
4.第一章談的是比較原則性的,第二章談的是比較具體作為,集中在舉賢才的一個討論。

論語 子路十三 第2章-1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白話>
仲弓做了季氏家的總宰,問怎樣管理政事。孔子說:「先責成手下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吏,讓他們各負其責,赦免他們的小過錯,選拔賢才來任職。」
<文義>
1.宰:邑宰,總宰,總管,統領所有的有司。
2.有司:古代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吏。有司是邑宰之下各司其事的群屬。
3.賢:有德者。
4.才:有能者。
<思惟提綱>
1.仲弓問為政之道,孔子給了哪三個具體的操作原則?這三個操作原則對您有什麼啟發?
2.「先有司」這句話可以怎麼理解?
3. 部屬犯錯,受到指責是上司,為什麼還要「赦小過」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朱熹《四書集注》:有司,眾職也。宰兼眾職,然事必先之於彼,而後考其成功,則己不勞而事畢舉矣。過,失誤也。大者於事或有所害,不得不懲;小者赦之,則刑不濫而人心悅矣。賢,有德者。才,有能者。舉而用之,則有司皆得其人而政益修矣。

二、重點摘記
〈原文〉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一)介紹仲弓
1.孔子稱讚他「恭己而正南面」,可以跟古代的聖君放在同一個水平,是德行、能力、氣度都非常精彩的孔門的一個弟子。
2.他為了實現自利利他的理想,不只自己專修成就生命的圓滿,而真的投身到政治場域去證成仁政王道的學習。所以在季氏門下當一個總宰,就是統領所有的臣子,等於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秉承季氏的旨意,統領所有的臣子來協助魯國國君治國。

(二)孔子給仲弓的為政指導偏向操作面
仲弓已經是在政治場域歷練的人,所以問為政,孔子的回答就偏操作面向:“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孔子講了三件事情:
1.先有司
(1)「先」的第一個解釋
“有司”司就是主管,有司就是各部門的主管。
我們剛才提到總宰要統領所有的臣子,所以他底下應該有一些相當專業的各部門的主管的人才,所以怎麼樣才能統領各部門的這些專業有德行有能力的這些人才呢?要“先”,這個“先”就是前面一章的“先之,勞之”的“先”,就是以身作則,這個就是先。
所以朱熹的註解就是從這個角度去註,就是“先之於彼,而後考其成功”。要身先士卒,先之於彼,然後再去考核他的績效,這樣才能夠以德服人。如果能夠這樣,“則己不勞而事畢舉矣”。就所有的臣子都願意為你效力,所以你不用事必躬親,整個運作就會非常的流暢,又有效率。
(2)「先」第二個解釋
第二個「先」是先選定重要的幹部。當我們要統領一群臣子,承辦重要的事情或者治理國家,第一個先把重要的幹部有司確定下來。
儒家對於治國,非常的強調舉用賢才,為什麼要舉用賢才?第一個,分工合作;第二個,權責分明。一定要透過舉用賢才,然後做一個分工,既分工又合作,彼此權責分明,就可以帶動整個治國的效率。
2.赦小過
(1)人都會犯錯,在面對自己過錯的時候,就不要掩飾,要讓它彰顯出來,透過改過讓自己進步。可是面對別人的過錯,尤其是在公共事務場域,部屬的過錯呢?
(2)孔子提醒仲弓,對小的過錯要能夠寬恕。在公共事務的場域,部屬犯錯,受到指責是上司,所有的過錯都會歸到最高的總宰,所以總宰對於部屬的犯錯就特別難以忍受。
(3)可是如果是這樣,可能會讓部屬做起事來膽戰心驚,做事的態度會變得非常消極,就是少做少錯。對於整個政令的推動、承辦,就會有很多的阻力,也不得部屬的歡喜。
(4)所以孔子提醒仲弓,對部屬的小過失要能夠寬宥。朱熹註解“刑不濫而人心悅”,處罰就不會是任意、氾濫的處罰,底下的部屬就會有一種寬釋、從容,有一種歡悅,能夠發揮自己的長才。
3. 舉賢才
(1)我們常說「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才能夠走得遠。」,要承辦國家的大事,一定要有一群人手把手一起做。一群人要做事情,當然自己的才能要被看到。
(2)舉賢才,賢就比較偏德行;才就比較偏能力。德行跟能力兼具,是一流人才;有的德行很好,能夠代人著想,能夠觀功念恩;有些是能力強,辦事效率非常的高,這都是總宰要代國君去舉用的人才。
(3)舉賢用賢,在儒家的為政思想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他背後,其實預設的就是國君並非萬能,國君也不需要事必躬親,而需要透過一幫能幹、有德有才的人來幫忙輔佐。
(4)比如說周武王有周公,商湯有伊尹,等等,就是明君一定配賢相。為什麼賢相會出現在明君身邊呢?因為明君能夠拔擢他。

論語 子路十三 第1章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白話>
子路請問夫子從政的原則。孔子說:「主政者以身作則,身先士卒;主政者要盡
全力而為百姓而奔忙。」子路請夫子再多些指導,孔子說:「持之以恆。」

<文義>
1.先之:先於民,自身躬行在先。之,人民。
2.勞之:為民事而勤勞。之,人民。
3.請益:欲師更說明之。
4.無倦:不厭倦、不懈怠。

<思惟提綱>
1.子路問政,孔子給的答案是什麼?
2.子路接著請益,孔子為何說「無倦」兩個字?
3.《論語》中,許多篇章也談為政,請問儒家對為政的觀點為何?
4.「先之」、「勞之」、「無倦」等美德,值得你我省思並策勵之!?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2.《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3.《論語.為政.3》:「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4.《論語.公冶長.7》:「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5.《論語.雍也.6》:「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
6.《論語.顏淵.17》:「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7.《論語.子路.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8. 《論語.子路.13》:「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9.《論語.顏淵.19》:「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10.《論語.學而.9》:「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1. 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2.《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3.《論語.學而.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4.《易經.謙卦.艮下坤上》:「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15.《論語.子路.22》:「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16.《論語.顏淵.14》子張問政。 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二、重點摘記

【概說為政】
(一) 子路篇討論的主題是“為政”
1.〈子路第十三〉總共三十章,主要討論的主題是“為政”。
2. 前面學過為政的篇章
〈為政篇第二〉,我們對於儒家的德政仁智,有非常多面而深入的學習。
〈顏淵篇第十二〉也主要談“仁”跟“為政”,所以在〈顏淵篇第十二〉也有非常多討論“為政”的篇章。
3.〈子路篇第十三〉就延續這樣的一個學習,比較集中在“為政”的一個討論。

(二) 儒家的為政之道
我們可以整個再稍微總結一下,前面對於儒家為政的學習。我個人認為有幾個面向我們可以稍微注意一下:
1.為政是生命必然的歷程
第一個,就是為政在儒家的思想裡面,它是生命必然的歷程。
(1)我們知道儒家的學習主要是在《大學》—大人之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以它是一個利己利他、己立立人的一個學習過程。
(2)也就是說,在利他跟自利--在別人幸福跟自己的幸福,這兩件事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當然我們是先完善自己,然後再去幫助別人,可是這兩件事情是要次第,然後全部把它完成。所以“為政”這件事情是在利他的學習,所以它跟自利的學習,是一個前後次第,也是一個一體的。
(3)所以我說為政呢,是儒家給我們開展的生命格局跟次第裡面,一個必然經過的歷程。

2.為政是君臣有義
第二個是君臣有義。
(1)就是在為政的場域,就是國君跟臣子、或者老闆跟員工、或者幹部跟部屬之間的一個關係,是一個義的結合,就是一個理想的一個結合。
(2)所以孔子、孟子,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周遊列國,無非是希望能夠謀得現實的一個位置。這個謀得現實的位置,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而是希望透過這樣的一個權位,能夠實踐仁政王道。
(3)所以在儒家的經典裡面說“以道事君,不可則止。”這個道就是這裡的義,就是儒家的儒者進入仕途,或者在做利他的工作的時候,其實是帶著一個高遠的理想,然當這個理想不能實現的時候,儒者會離開這樣的一個場域。
(4)也就是說,儒者進入仕途,並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跟功名利祿,而是為了實現理想。所以政治權位有其必要性,那當然也有它的局限性,因為它不是主要追求的目標,而是必須在利他過程中必須要有的憑藉。

3.為政以德
第三個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為政以德。
(1)為政這件事情,其實是個人學習才是核心,德性的提升跟完善才是核心
(2)《大學》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所有人的學習都要耕藉於修身,有了修身,後面齊家、治國、平天下才會可能,修身開展出來的就是格物、致知、誠意跟正心,放在一個為政的場域裡面,就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儒家希望透過德性的一個實現,在自己身上真正的落實、內化之後,可以產生一種由內而外的一種影響力。
(3)這個影響力,也可以透過自己生命的完善,去影響別人也追求這樣的完善,這樣子自他都趨向生命德性的提升跟完善,來完成為政的這件事情。所以它是強調那種風行草偃由內而外的一種影響,以及根基於德性內在學習的一個為政的一個思想。

(三) 為政,是學習和更多人配合,是心量的打開、能力的增長
我的師長就提到,就是說在為政這個事情還有兩點我們可以注意:
1. 治者跟被治者,不是管理的關係,是一起參與問題的關係
第一個,這個政治,就是為政,就是主政者跟被統治者,或者治者跟被治者之間的關係,不是一個管理的關係,而是一種參與跟一起完成、面對問題的關係。
所以這個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作為政治一般的界定,我的師長說:這個“管理”,如果把它修正為“參與”可能會更好一點。所以它不是一個上對下的一個命令,而是一起面對問題、然後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
2. 為政的學習,主要是在團體中,學習跟別人配合
第二個,為政的學習,主要是在團體中,學習跟別人配合。也就是說,我們在為政如果是一個參與的過程,所以不是我期待別人來配合我,我不是一個指揮者,其實我是一個參與者,所以治者跟被治者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平等互助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在為政的學習,其實是要學習跟更多的人配合,這個跟更多的人配合,其實是一種心量的打開跟能力的一個增長。(統治者跟被統治者的關係是平等互助的關係)

(四) 總攝:儒家的為政是德行的學習,不是管理的技術
我們對為政作一個整個收攝:
第一個,儒家的為政,是一個內聖外王的一個必然的歷程;
第二個,儒家在仕途從政的過程中,其實是帶著理想,在仕途上希望能夠實現這樣的理想;
第三個,儒家的為政是強調德治,就是從個人生命的提升這個角度來看為政的一個學習。
所以為政主要是德行的學習,而不是一種管理的技術。這個是儒家談為政非常、非常不一樣的地方。

【〈子路篇〉第一章】
(原文)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一)子路
1.子路是孔門弟子裡面非常精彩的一位,孔子稱讚子路“好勇過我”。
2.在孔門四科裡面,子路也是政事科的其中一位;孔子也稱讚過子路說:“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也就是說,他認為子路呢非常地果決、果敢、果斷,又很有勇氣,所以他在從政的路上,其實是具備了一種從政的條件。

(二) 子路問政
1. 〈子路篇〉以“為政”為主要的一個內涵,所以用“子路來問政”,其實這個安排我覺得是非常地恰當。
2.孔子的回答:“先之,勞之。”我們看一下子路問政,應該是問為政的原則,所以孔子就其原則加以回答。

(三) 先之
第一個就是“先之”,這個“先之”跟“勞之”這個“之”,應該都是指百姓。也就是說,“先之”就是在民眾之先。
1. 主政者要作典範
(1)我們前面提到儒家的為政的思想是德治,所以在前面學習到的,我們有學習到這樣的一個經典,這樣的一個孔子的開示,孔子的一個說法,就是:“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為政這件事情,就是為政者要作為一個典範。
(2)在這一篇的第六章,孔子也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身正,不令而行”,也是強調主政者要作為一個典範。
(3)這一篇的十三章:“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同樣的,如果主政者能夠端正其身,為政這件事情就並不難。
(4)《顏淵》第十九章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也勉勵他說:“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就是你能夠以身作則的話,自然能夠達到風行草偃的一個效果。
(5)所以在《學而篇》我們也讀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主政者能夠帶頭在祭祀、喪葬的時候表達一種虔敬,以及慎終追遠的一種追思祖先的一種情懷、情感,自然能夠帶動民眾也能夠慎終追遠,所以整個民風就會非常非常地淳厚。
我們說這個“先之”,第一步我們大概可以理解,就是主政者應該以身作則,身先士卒。

2. 主政者要有更長遠的眼光
第二個部分,我們可以想到范仲淹先生,北宋非常有名的政治家范仲淹先生,在他的《岳陽樓記》裡面提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就是說這個“先”,這個主政者除了要以身作則,帶動風潮之外,另外在實際問題的一個觀察上面,要有比百姓更長遠的一個眼光,在問題剛萌芽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就能夠看到這個問題即將發生,提早提出對策,雖然可能遭到百姓的誤解,也不以為忤。
先天下之憂而憂,這個“先”字也可以來作為這一章的一個詮解。

(四) 勞之
1.第二個叫勞之。這個勞之有兩種解釋:一個就是為之勞。就是順著前面講的,一個主政者要為百姓而奔忙,盡全力而為百姓而奔忙。第二個叫使之勞。就是讓百姓呢不要閒著,要讓他常常去勞動,出各種勞動,以及鍛煉他的心志。
2.我個人比較傾向於第一個解釋,叫為之勞。為什麼傾向這樣的解釋?因為這一篇,後面子路就再進一步問孔子說,“請益”。孔子說“無倦”,這個無倦應該還是對一個主政者去說的,就是做這件事情要持之以恆,這個等一下我們會再解釋。
3.所以順著這樣的一個文義以及對話的語境,所以這個“先之,勞之”,應該就是對一個在上位者,就是一個主政者的一個為政原則的提醒。
4.所以這個勞之就是要盡力為百姓奔忙,這個我們可以看就是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第一個,就是“為人謀而不忠乎?”就是為人謀,為人謀其實就是在一個為政的一個事務當中,為政的一個心態當中,所以為人謀要盡全心全力這個忠,盡心之謂忠。所以這裡的勞之,是為百姓奔忙這件事情要盡全力,這個其實就是一個仁心的一個表現。
5.孔子在《學而篇》裡面提到“道千乘之國”,也提了幾個原則,叫“敬事而信”。既然能夠全心全意地為百姓設想,所以做事情就會有一種慎重,當然也可以得到百姓的一個信任。所以這個“勞之”呢,就應該是我剛剛提到的,就是第一種解釋看起來在文義上是比較順當的。

(五) 為政原則為何特別標舉先之勞之
1.《易經》六十四卦裡面有一卦--謙卦,謙卦是坤上艮下,置於地下,表達一種謙虛的一種德相。謙卦裡面,唯一的陽爻,九三爻,它的爻辭叫做“勞謙君子,有終,吉”。就是這個君子在謙卦的這個爻辭裡面,說了兩個君子非常重要的德相:一個是謙卑,另外一個是為人謀而不忠的勞,盡心盡力地為別人的事情設想而奔忙。這兩個德相,如果能夠堅持到底又忠的話,那就會是吉的。
2.所以這個勞謙君子的這個勞跟謙,是君子兩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德相,所以孔子在指導或者說回答子路對於為政原則的時候,特別標舉出這兩個--先之跟勞之。

(六) 無倦
1.子路對這樣的回答就進一步的請益。這個請益,如果我們用《顏淵篇》的第一章,顏淵問仁的這樣的一個問答,師弟之間的問答來看的話,就有點是前面的請問其目,看起來子路對於孔子這樣的回答,希望能夠了解更多更深透的內容,也可能是要孔子指導實踐的一個細目。
2.孔子的回答叫“無倦”,無倦就是持之以恆。
3.我們都知道,我們做事情常常是五分鐘熱度,這是一個人的常態。子路這個弟子呢就又特別地勇猛,做事情當然有時候就會稍嫌衝動,這樣勇猛衝動的人就特別不容易持恆,所以朱熹在註的時候也特別說:這樣的一個無倦,其實從第一層去理解,就是針對子路這樣好勇過人可能產生的一個失誤,或者產生的過失,來作一個提點。

(七) 無倦也是對我們的提點
1.無倦,也是提點我們所有的人,因為我們所有的人做事也容易、很容易就是五分鐘熱度。
2.所以在《子路篇》的第二十二章,孔子就引了《易經》的恆卦,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也就是說我們做一件事情,如果沒有恆心,沒有辦法把它學得透徹,在心靈提升的學習上沒有辦法內化的話,最終會遭到羞辱,或者這個羞辱或者是慚愧。就是自己沒有做好很慚愧;或者別人提點我們,沒有做到就很羞愧。所以恆其德,就是持之以恆,就是把事情做徹底、做到位。
3.在儒家的學習,就是透過實踐、內化的這個學習,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我們也可以連接到世間的學習,就是專業的學習,這個專業總是越深透就越專業,這也是要無倦的,就是幾十年的一種經營跟努力,才可能把一個專業做徹底,或者學徹底、學到位,心靈的學習更是如此。
4.一般我們的學習就是容易退,遇到困難就容易退;要麼就還是學,可是學得就比較油滑。這個油滑的形相可能是我們覺得“欸,自己懂了”,或者常常用這個道理來提點別人,不是向內觀照。
5.所以我們要麼就退,要麼就油。所以這個無倦的學習,不只是持之以恆,而且透過持之以恆要不斷地深、廣,那麼這個學習呢能夠真正地入心,那這個才是孔子這邊提到的無倦。

(八) 結攝
1.因為這個對話是在談為政,所以就是對於在公共事務中承擔比較多責任的人,這個職位的升遷或者位置的調整,這個就變成一種常態。這個職位的升遷跟調整,常常會導致這個承擔公共事務責任的人,比如說朝令夕改,這個應該不是好的朝令夕改。
2.另一個就是說對於自己的那種初衷、初心、一貫的原則跟崇高的理想就容易忘失,很容易忘失,這個在為政的場域或公共事務承擔的場域裡面,最容易形成這樣的誤區。所以孔子這裡,從為政的原則--先之、勞之,進一步對子路的一個提點,就是希望他能夠持之以恆的學習,不要三分鐘熱度,不要流於退或油,尤其是在公共事務為政的場域裡面,那個一貫的理想、仁政王道的理想,想饒益所有的百姓那個初衷、初心,要特別的持守住。
3.這一章其實我們如果對照《顏淵》的第十四章,“子張問政。行之以忠,居之無倦。”來看的話,也可以看到子張--這位也是孔門裡面非常精彩的弟子,他問怎麼為政呢?孔子的回答跟這一章就可以相互的發明,“行之以忠”就是先之、勞之;“居之無倦”就是無倦。所以,先之、勞之、無倦,或者行之以忠,居之無倦,可以說是孔子對為政原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提點跟提示。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2、23、24章 複習-2

22.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智,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23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24.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貳、 復聽顏淵第十二 第24章義理講解
思惟:【身而為人,人生的全部意義就在於此。】
您認為這個此是指什麼?
 

一、〈義理解說〉講師:9’21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及說明
1.一起恭誦原文: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曾子說:“君子用文化思想、講習禮樂來和朋友相聚,用朋友來輔助仁德。”
2. 這一章不是講一般人的交朋友,而是君子的交友。儒家的"士"就是志於道的人了,君子就是已經在行仁的路上有些成就,他們的志向更為堅定,精神世界更加喜樂,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對於他成就仁德的目標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二)君子交友的目的
1.所以他們“出交天下士,入讀古人書。”他們會友的方式是以文相會;交友的目的就是為了輔助仁德,這就是很高超的生命境界了。
2.王夫之說:“會會必以文,舍文則無以會友”,就是無文德、無講習君子 就沒有了朋友會面的必要。這和我們現在人交友的想法差距就大了。我們現在的人在一起朋友們今天我請你吃一頓,明天你請我吃一餐。孔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一群人終日待在一起,說話也不符合道義,還愛賣弄小聰明,這樣的人就難以教導了。)
3.有人說:利用朋友輔助仁德,這樣交友的目的性太強了。可是我們想想看,我們不用朋友輔助仁德,又用朋友輔助什麼呢?朋友間的交往,不是幫忙向善,就是幫忙向下。
4.一個人成功失敗與交友的關係就展現在:如果你交正直博學、誠實守信的人做朋友就會輔助自己進步,反過來你和內無真誠、花言巧語又誇誇其談的人做朋友就會損害自己。友善,這也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範疇。
5.現在有的人把朋友看作是關係、圈子、資本,也講付出與回報,這就是功利的朋友觀。孟子說:“友也者,友其德也。”交友不能另有所圖。朋友先是志同道合,朋友出現窘境,可以仗義疏財,子路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朋友死了,沒有親人,孔子也會為朋友辦理喪事。
6.但是孔子的朋友送給他禮物,除了祭肉,就是像車馬這樣貴重的物品夫子也不會拜受的。朋友有通財之義,但通財絕非交友的目的。這在儒家的友道觀中十分清楚。“以友輔仁”這就是曾子明確提出君子應以仁德作為人際交往的標準,友也是為了輔助仁義而不是消解仁義。所以友情要建立在仁義之心上。
(三)「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內涵
1.君子與朋友相聚的方式是以文會友,什麼是文?張居正說:是《詩》、《書》六藝,劉源淥說,是禮樂、法度、刑政、綱紀。曾子說“或相與讀天下之書,以考聖賢之成法,或相與論古今之事,以識事理之當然”。
2. 可見,這個文裡面有指導行持的修行扼要,學人得透由看得見摸得著的文的學習和切磋,最終通達性與天道。
3.  “以友輔仁”這個觀點當中曾子就把朋友看得非常重要了。真正的好朋友就是在學道的路上可以相互依靠的。
4. “輔” 字,《說文》上說:人頰車也。頰就是面頰的頰,“車之有輔,猶齒之有唇”說我們人的牙齒就像車輪一樣,牙齒咬東西的時候外面得有兩腮的輔助才能吃,沒有兩腮食物就漏掉了。“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就像牙齒和麵頰吃東西時相互依賴一樣,在學道的路上就是朋友與我“相依為仁”。
5. “以文會友”,可以讓我們知見廣博、不偏狹;“以友輔仁”就是把從朋友那得到的正知見,用來檢查自己哪裡正確、哪裡不對。
6. 為什麼要以友伴來輔助仁德?康有為說:“人情孤獨則懶惰,易觀摩則奮歷生(有榜樣,有友伴就容易有動力)。置諸眾正友之中,則寡失德;(在中正的人旁邊,就鮮少失德)置諸多聞人之中,則不寡陋(在多聞的人身邊就不會孤陋);所以輔仁之功,取友為大。”
(四)舉例---古人作法和成果
1.《反身錄》上說:學人如為身心性命,則不可不會友,會則不可無會約。”會約就是大家約好、規劃好相聚的宗旨、方式、程式,然後再相聚會,我覺得這一點很有現實意義,因為一般朋友見面,如果沒有事先規劃約定好程式、宗旨,就容易言不及義。
2.明朝萬曆年間顧憲成先生主持的東林書院他們的會約很有名:他們首先列出要以學習孔子、顏淵、曾參為宗;然後講明四條最重要原則,(1)識性:學以盡性;(2)立志:立聖賢之志;(3)尊經(尊重經典);(4)審機(觀察微細的起心動念)這也是至誠的功夫,這叫飭四要。
3.他們相約破二惑、崇九義、屏九損、等等都在東林會約上先做好約定,之後每年一大會,一月一小會,每會三天,會間會以歌詩,與朋友相聚。
4.明末很多重視氣節的人物和忠難死節的英雄人物都出自東林書院,比如東林六君子,還有李邦華、劉宗周、黃道周等等。
5.黃道周是明末著名學者,通天文、工書善畫,國家危難之時,他自請寡兵北上抗清,很少的軍隊,孤軍深入而後後援不濟被俘,清軍敬重他的為人,派人說降,他嚴詞拒絕,並絕食以示必死之志。就義當天他依舊談笑風生,臨行前咬破手指寫下血書: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這些人物,每一讀到他們的故事,都不禁讓人心形具肅。
(五)總結
1.儒家對於人的安立是三才之一,效法天地,從學而時習開始就強調個人道體生命的成長要和救世濟民的貢獻齊頭並進。顧憲成說:“官封疆,志不在生民(不在老百姓身上);居水邊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無取焉。”
2. 換句話說無論你富可敵國還是隱居鄉野,心裡都不能沒有救世濟民的心念,這也就是仁者愛人。曾子說:“以友而輔仁,過失要賴朋友相規勸,德業也要賴友相勸,取友之善,助我之善,務使吾德之修,因友而益進”。
3.總體來說《論語》的這一篇,從一開始顏淵問仁,夫子給出了「克己復禮」的心法到「在邦無怨,在家無怨」的為政之功,在到個人的不憂不懼,到「仁者愛人、智者知人」的“舉直錯枉”最後又歸結到交友之道“以友輔仁”這都再再表明做人就是得學仁德,學會愛人,立言立功立德全都離不開愛人,身而為人,人生的全部意義就在於此。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2、23、24章 複習-1

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
23.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24.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思惟提綱>
1.《論語顏淵篇》,從一開始顏淵問仁,夫子傳遞給心愛的
    弟子〜顏淵什麼心法呢?
    夫子對顏淵、仲弓、司馬牛、樊遲……等的回答,
    給了您什麼啟發呢?
2. 即將結束《論語顏淵篇》的背誦,想一想〜顏淵篇當中,
  有哪些章節出現【仁】、【禮】、【君子】這些文字?
3.【身而為人,人生的全部意義就在於此。】
   您認為這個此是指什麼?
   (答案請參考明天的義理解釋哦! )

再次串習蔡忠道老師 對《論語顏淵篇》的總說

二、重點摘記          蔡忠道老師講解     5分56秒

(一) 〈顏淵篇〉的總論

《顏淵篇》總共二十四章,主要是孔子與弟子還有當時的主政者,討論“仁”以及“為政”的內涵。所以這一篇可以說,是孔子與時人以及弟子討論“內聖”、 “外王”這兩個問題的一個篇章。非常非常的重要,尤其對於“仁”的一個討論。

 (二) 孔子推行“仁”的時代背景

1. 春秋末年禮壞樂崩
孔子的學說在春秋末年那個時代,是一個禮壞樂崩的時代。也就是說,作為周文化的一個內涵,禮樂的內涵,到了春秋末期已經是禮壞樂崩,變成一種形式化的一種禮樂。

2. 行禮如儀,但是沒情感
形式化的禮樂,一般人在行持的時候,就是行禮如儀,並沒有真正的一種感發跟觸動。所以這樣的一個形式化的禮樂,我們可以說人呢就變得沒有情感,沒有體貼,也沒有活潑的生機。

3. 禮樂失序,政治及文化崩解
孔子看到這樣的一個狀況,也就是說,人已經活的不像是一個人,那形成一種外在的社會秩序,就是一種禮樂失序,整個政治秩序,整個文化秩序,其實都已經崩解。

4. 孔子希望溯源周公的禮樂
所以孔子希望從形式化的禮樂回頭去追溯真正周公制禮作樂的一種內在深刻的內涵,所以提出“仁”這樣的一個思想。

(二) 何謂仁? 仁者愛人,仁者人也。

“仁”的思想,在孔子回答樊遲的問題的時候,孔子的回答是:“仁者,愛人。”(〈顏淵.22〉) 孟子對於“仁”也提出所謂 “仁者,人也。”(〈盡心章句下.16〉)

也就是說,我們從孔子、孟子對於“仁”的討論裡面可以看到,都在強調人之所以為人的那個特質,以及能夠從別人的角度,去關顧、理解別人的需要,進一步去關愛別人,這樣的一個深刻內涵。

(四) 翻轉形式化的“禮”,變成生命化的“禮”

1.在“禮”的行持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回到內心去體貼到“禮”背後,其實有一種相互關待、彼此體貼的這樣一個情感。這樣的一個“禮”,就會從一個形式的“禮”,變成一種生命化的“禮”。

2.也就是說,我們在行持“禮”的過程中,其實最重要是要引發我們相互體貼、關愛的這樣一個情感。有了這樣體貼關愛的情感,人與人之間就有一種相溝通的可能性,彼此距離能夠拉近。

3.所以這個“禮”的行持,就會跟彼此的生命、跟自己的生命,都息息相關。

(五) 舉例:婚禮的設計有著對新娘的體貼
1.我們前面曾舉過例子,比如說在婚禮的過程中,其實最重要的設計,是體貼一個新嫁娘嫁入一個陌生家庭那種惴惴不安,也希望能夠融入新家庭的這樣的一種企盼。

2.所以整個婚禮的設計:一方面,體貼新嫁娘的不安所有請、迎這樣的一種禮儀;另外一個呢,也希望能夠融入這個新家庭,所以也有請新娘在這個新婚後的幾天呢,能夠親自洗手做羹湯,然後侍奉舅姑,也就是公婆。

3.這些“禮”的設計,不外乎對於這個新嫁娘的一種體貼。

(六)結攝:仁的重要性

1.所以孔子從一個形式化的禮樂,禮壞樂崩的時代,再深刻的去捻出禮背後那種“仁”的一個內涵,讓人可以活得像人,讓整個社會的文化秩序跟政治秩序,以及內在的生命秩序都能夠一體地建構出來。

2.所以孔子“禮”的思考,其實是他思想的起點,“仁”呢,就是他思想的一個核心。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的話,我們就可以理解到,為什麼孔子跟弟子諄諄地討論“仁”的這個內涵。

3.這個“仁”的內涵,其實就像我們前面剛剛所提到的,讓我們一個人可以活得像人,讓這個社會的政治秩序、社會秩序能夠重新地組建起來,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4.所以就有這樣一批信仰孔子學說的弟子,跟着他汲汲營營的、深刻地去探討“仁”的內涵,並在自己的生命當中把它實踐出來。

以上是有關於《顏淵篇》整篇對於“仁”的討論,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孔子“禮”的思考,其實是他思想的起點,

而“仁”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孔子跟弟子們深刻地探討“仁”的內涵,行持仁德。

在春秋末年那個禮壞樂崩的時代〜他們把 政治秩序、社會秩序,慢慢的重新地組建起來……我們也可以發願努力哦!
<思惟提綱>
3.義理講解老師〜夢秋老師  提到:
【身而為人,人生的全部意義就在於此。】
   您認為這個此是指什麼呢?
   (答案請參考明天的義理解釋哦!)                    明天見〜大家晚安!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4章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白話〉
曾子說:「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助自己培養仁德。」

〈文義〉
1. 君子,解作知書識禮的人。
2. 文指文詞方面。會友,聚集同道而結為友。按以文會友,《何氏集解》引孔安國注:「友以文德合。」朱注:「講學以會友。」《正義》曰:「此章以論友,言君子之人以文德會合朋友,朋友有相切磋琢磨之道,所以輔成已之仁德也。」
3.  輔仁:輔助增進仁德的修養。

〈思維提綱〉
1.大家在結交朋友時,心中可曾有任何期待? 或甚至從未思考經營〝朋友”這一塊?
2.以前流行交筆友,現在是網友,以〝文”會友,是指這類型交友嗎?
3.讀誦這一章時,有期許自己是君子嗎?並決定要朝〝以文會友”努力?
4.那麼究竟「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可以怎麼做呢?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清代學者包世臣曾書贈友人聯:「讀古人書;友天下士。」今人衍生「出交天下士,入讀古人書。」
2.王夫之字而農,號薑齋、又號夕堂,或署一瓢道人、雙髻外史,自署船山病叟、南嶽遺民,世稱船山先生,主要著作後人彙編為《船山遺書》。明末清初大儒。
3. 《論語•衛靈公•16》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4.《孟子•萬章章句下•3》萬章問曰:「敢問『友』?」孟子曰:「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萬章問孟子說:「請問交友的道理應該如何?」孟子說:「不要自持年長,不要自持地位高,不要自持兄弟的權勢去結交朋友。結交朋友是結交他的德行,不可以有所自持的。」)
5.《論語•公冶長•26》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6.劉源淥生於1619年,號直齋先生,清初著名理學家。著《讀書日記》六卷,凡記疑五卷,《冷語》一卷,皆讀書劄記之言。收錄於《四庫全書》。《冷語》曰:文者,禮樂法度刑政綱紀之文。 當時文武之道未墜於地,識大識小,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憲章文武,教門弟子,以此講學,以此修德。
7.《朱子語類•論語三•學而篇•弟子入則孝章》集注:『力行而不學文,則無以考聖賢之成法,識事理之當然。』六藝如何考究得成法?」
8.康有為《論語注》:「人情孤獨則懶惰,易觀摩則奮歷生。置諸眾正友之中,則寡失德;置諸多聞人之中,則不寡陋。故輔仁之功,取友為大。」
9.《四書反身錄》曰: “君子以文會友,可見古人會友亦必以文,舍文則無以會友。”….. 學人不為身心性命則已,如為身心性命,則不可不會友,會則不可無會約。
10.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顧憲成被革職回籍,與其弟顧允成講學於涇上,門生多不能容,逐與高攀龍等捐資,於隔年以舊「東林書院」為名,建立書院於南宋楊時講學之故址興建。東林講學有「東林講會」,立「東林會約」,每年一大會,每月一小會,每會三天,以朱子〔白鹿洞書院教規〕為院規,又增「飭四要、破二惑、崇九益、屏九損」之規條;並奉孔、顏、曾、思、孟之思想為宗旨。顧等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之名聯 ,提倡「眾議」、「眾為」、「眾治」的觀念,崇尚剛正氣節,開書院諷議朝廷,裁量人物之風;遂遭當權之奸宦忌恨,斥之為「東林黨」,遭宦官魏忠賢興黨獄所夷,光緒年間改為學堂。
11.東林六君子指的是楊漣、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六人。堅持正氣,怒斥權閹,遭魏忠賢陷害飽受酷刑而死
12.顧憲成(1550年-1612年),字叔時,號涇陽,辭職回鄉在野評議時政,廣受支持,人稱東林先生,為東林黨的創始人。明朝政治家、思想家、學者,遵從朱子學,主張性善,重視修養工夫。
  13.顧炎武(1613年-1682年),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名炎武,曾化名蔣山傭。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學者。知識淵博,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儒」、「清初三先生」或「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顧炎武他反對宋明理學空談「心、理、性、命」,提倡「經世致用」。著《日知錄》、《音學五書》等。
 14. 官封疆,志不在生民(百姓);居水邊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無取焉。”(作地方官,他的志向不在於老百姓的生活;住在水邊林下的退休閒人,他的志向又不關注世情風俗的道德取向。君子對於(這樣的人),是不會存在什麼希望的。)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及說明
1. 一起恭誦原文: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曾子說:“君子用文化思想、講習禮樂來和朋友相聚,用朋友來輔助仁德。”
2. 這一章不是講一般人的交朋友,而是君子的交友。儒家的"士"就是志於道的人了,君子就是已經在行仁的路上有些成就,他們的志向更堅定,精神世界更加喜樂,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對於他成就仁德的目標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二)君子交友的目的
1. “出交天下士,入讀古人書。”他們會友的方式是以文相會;交友的目的為輔助仁德,這就是很高超的生命境界了。
2. 王夫之說:“會會必以文,舍文則無以會友”,就是無文德、無講習就沒有了朋友會面的必要。這和現在我們交朋友差距大了。我們現在的朋友在一起今天我請你吃一頓,明天你請我吃一餐。孔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一群人終日待在一起,說話也不符合道義,還愛賣弄小聰明,這樣的人就難以教導了。)
3. 有人說:利用朋友輔助仁德,交友的目的性太強了。可是我們想想看,不用朋友輔助仁德,又用朋友輔助什麼呢?朋友間的交往,不是幫忙向善,就是幫忙向下。
4. 一個人成功失敗與交友的關係就展現為:如果你交正直博學、誠實守信的人做朋友會輔助自己進步,反過來你和內無真誠、花言巧語又誇誇其談的人做朋友就會損害自己。友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範疇。
5. 有的人把朋友看作關係、圈子、資本,也講付出與回報,這就是功利的朋友觀。孟子說:“友也者,友其德也。”交友不能另有所圖。朋友先是志同道合,朋友出現窘境,可以仗義疏財,子路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朋友死了,沒有親人,孔子會為朋友辦理喪事。
6. 但孔子的朋友送給他禮物,除了祭肉,就是車馬這樣貴重的物品夫子也不會拜受的。朋友有通財之義,但通財絕非交友的目的。這在儒家的友道觀中十分清楚。“以友輔仁”這就是曾子明確提出君子應以仁德作為人際交往的標準,友也是為了輔助仁義而不是消解仁義。友情要建立在仁義之心上。

(三)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內涵
1. 君子與朋友相聚的方式是以文會友,什麼是文?張居正說:是《詩》、《書》六藝,劉源淥說,是禮樂、法度、刑政、綱紀。曾子說“或相與讀天下之書,以考聖賢之成法,或相與論古今之事,以識事理之當然”。
2. 可見,這個文裡面有指導行持的修行扼要,學人得透由看得見摸得著的文的學習切磋,最終通達性與天道。
3.  “以友輔仁”這個觀點就把朋友看得非常重要了。真正好的朋友就是在學道的路上可以相互依靠的。
4. “輔” 字, 《說文》上說:人頰車也。頰就是面頰的頰,“車之有輔,猶齒之有唇”說我們人的牙齒像車輪一樣,牙齒吃東西有外面的兩腮輔助才能吃,沒有兩腮食物就漏掉了。“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就像牙齒和麵頰吃東西時互相依賴一樣,學道的路上就是朋友與我“相依為仁”。
5. “以文會友”,可以讓我們知見廣博、不偏狹;“以友輔仁”是從朋友那得到的正知見,用來檢查自己哪裡正確、哪裡不對。
6. 為什麼要以友伴來輔助仁德?康有為說:“人情孤獨則懶惰,易觀摩則奮歷生(有榜樣,有友伴就有動力)。置諸眾正友之中,則寡失德;(在中正的人旁邊,就鮮少失德)置諸多聞人之中,則不寡陋(在多聞的人身邊就不會孤陋);所以輔仁之功,取友為大。”

(四)舉例---古人作法和成果
1. 《反身錄》上說:學人如為身心性命,則不可不會友,會則不可無會約。”會約就是大家約好、規劃好相聚的宗旨、方式、程式,然後再相聚會,我覺得這一點很有現實意義,一般朋友見面,如果沒有事先規劃約定好程式、宗旨,就容易言不及義。
2. 明朝萬曆年間顧憲成先生主持的東林書院的會約很有名:他們首先列出以學習孔子、顏淵、曾參為宗;然後講明四條最重要原則,(1)識性:學以盡性;(2)立志:立聖賢之志;(3)尊經(尊重經典);(4)審機(觀察微細的起心動念)這也是至誠的功夫,這叫飭四要。
3. 他們相約破二惑、崇九義、屏九損、等等都在東林會約先做好約定,之後每年一大會,一月一小會,每會三天,會間和以歌詩,與朋友相聚。
4. 明末很多重視氣節的英雄和忠難死節的人物都出自東林書院,比如東林六君子,還有李邦華、劉宗周、黃道周等等。
5. 黃道周是明末著名學者,通天文、工書善畫,國家危難之時,他自請寡兵北上抗清,很少的軍隊,孤軍深入而後後援不濟被俘,清軍敬重他的為人,派人說降,他嚴詞拒絕,並絕食以示必死之志。就義當天他依舊談笑風生,臨行前咬破手指血書: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這些人物,每一讀到他們的故事,都不禁讓人心形具肅。

(五)總結
1. 儒家對於人的安立是三才之一,效法天地,從學而時習開始就強調個人道體生命的成長要和救世濟民的貢獻齊頭並進。顧憲成說:“官封疆,志不在生民(百姓);居水邊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無取焉。”
2. 換句話說無論你富可敵國還是隱居鄉野,心裡都不能沒有救世濟民的心念,這也就是仁者愛人。曾子說:“以友而輔仁,過失賴友相規,德業賴友相勸,取友之善,助我之善,務使吾德之修,因友而益進”。
3. 總體來說《論語》的這一篇,從一開始顏淵問仁,夫子給出了「克己復禮」的心法到「在邦無怨,在家無怨」的為政之功,到個人的不憂不懼,到「仁者愛人、智者知人」的“舉直錯枉”最後又歸結到交友之道“以友輔仁”再再表明做人就是要學仁德,學會愛人,立言立功立德全都離不開愛人,身而為人,人生的全部意義就在於此。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3章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白話>
子貢問交友之道,夫子說:「盡我們的忠心,勸勉他,好好引導他,他不聽從,就先停下來不勉強,不要自取其辱。」

<文義>
1.友:交友之道。
2.忠告:見人之過,盡心以告誡之。
3.善道:善巧的引導。
4.不可則止:不可,朋友不聽勸導。止,停止勸告。
5.自辱:自取其辱。

<思惟提綱>
1.孔夫子說「交友之道」為何?
2.〈里仁篇〉第26章「朋友數,斯疏矣」,與本章交友之道有何異同?
3.「勸諫朋友」可能會招來自辱,是不是就不要勸諫了?
4.夫子說朋友不聽勸導「則止」,是避免自辱、自己受傷害嗎?還是為了利他?
5.朋友有錯或即將犯錯,你應該如何做?本章對你有何啟示?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張居正講解《論語》:「忠告,是見人之過,盡心以告誡之。」
2. 張居正講解《論語》:「見人有過,而不盡心以告誡,己之情有隱;忠告而非善道,責人之意不投,皆非善處友者也。」註 :張居正(1525~1582)
3. 南懷瑾《論語別裁》:「…曾國藩下面一位幕友王湘绮(壬秋)…」
    /註 : 南懷瑾(1918~2012)
4.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自辱反帶累朋友,所以不可。若知四悉隨機,方可自利利他。」 /註 : 蕅益大師(公元1599~1655年)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張居正講解《論語》:「忠告,是見人之過,盡心以告誡之。」
2. 張居正講解《論語》:「見人有過,而不盡心以告誡,己之情有隱;忠告而非善道,責人之意不投,皆非善處友者也。」註 :張居正(1525~1582)
3. 南懷瑾《論語別裁》:「…曾國藩下面一位幕友王湘绮(壬秋)…」
    /註 : 南懷瑾(1918~2012)
4.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自辱反帶累朋友,所以不可。若知四悉隨機,方可自利利他。」 /註 : 蕅益大師(公元1599~1655年)

二、重點摘記
 (顏淵篇第23章 原文)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一)本章文義
子貢問和朋友交往的方法,夫子說:「忠心勸告他,好好的引導他,他不聽從,就先停下來,不要自辱。」
我們看子貢問交友之道,夫子卻告訴他怎樣和朋友相互規勸,這是什麼道理呢?

(二)何謂友
1.這章是談交友的,同志為友,有共同志向的人是“友”。
2. 這一點很重要——同志,而不是其他的什麼特點相同。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十分明確自己的志向,也了解朋友的志向。
3.因為志同道合,所以朋友之間才會規過勸善,互相糾正。

(三) 忠告而善道之
1.“忠告而善道之”就是以是非觀念勸告朋友。
2.首先,我們得看準了什麼是“是”、什麼是“非”?有時候,明明是自己錯了,還以為是朋友錯了。
3.比如說:和先生發生了爭執,朋友來勸說“你的先生不容易,你要體諒。”如果你覺得他得跟你一起批評先生才算朋友,這就是顛倒是非了。
4.張居正說:“忠告,是見人之過,盡心以告誡之。"
5.“忠告”首先是忠,盡己之心謂之忠,勸朋友要拿忠心來勸,先看自己的心,確定是發自愛護朋友的真心和實心才行。
6.“善道”,就是善巧的引導朋友,不是張口就來,而是用種種的方法,心平氣和,委屈開導。

(四)公案
我老師講過一個公案:瑞典有一位大學者叫史威登堡,他很重視教育,一段時間他住在國王鄉下的別墅裡,有一天他在花園裡鋤草,國王看見他就和他談起了教育,國王滔滔不絕的說:“教育不用太認真,小孩子就像我們種的花草一樣,慢慢長大就知道怎麼改善自己了。”大學者也沒和國王爭辯。
幾個月過去了,國王來度假,他發現,那個花園裡的花長得七扭八歪,就大發雷霆說:“為什麼沒人管理呢?”史威登堡說:“國王陛下,您不是說讓它自己長,它長大了自己行嗎?這些花就是自然生長的結果。”
這就是所謂的“機會教育”,對朋友要有長遠的發心、等待機會運用種種方便。

(五)不忠告、非善道,皆非善友
張居正說:“見人有過,而不盡心以告誡,(這就是)己之情有隱;忠告而非善道,責人之意不投,(忠告了卻沒用好的方式,讓朋友不舒服了),皆非善處友者也。”

(六) 不可則止,否則朋友變冤家
1.最後一點是“不可則止,”這一點最難把握。對朋友要忠心,真心、熱心。可是有人一熱心就控制不了自己了,要“發乎情,止乎禮。”
2.南懷瑾老先生講過一個故事
曾國藩下面有一位幕友叫王湘綺,曾國藩帶領湘軍和洪秀全作戰,開始顯露敗像的時候,王湘綺就要請假回家。曾國藩知道他是讀書人膽子小,一旦打敗了仗,他受不了,也打算讓他回去,可是由於事情太忙,沒能立即批復這個公文。
一天晚上,曾國藩去找他,看見他在房裡專心的讀書,就站在他後面沒打攪他,差不多半個時辰,曾國藩走了,王湘綺還不知道。第二天早上,曾國藩就送了很多錢,又誠懇地安慰了他,讓他立刻啟程回家了。
有人問曾國藩,為什麼突然讓他回家,曾國藩說:“他去意已堅,朋友之道不能勉強,尤其打仗的時候,勝敗自己都沒把握,如何能保住別人。”
朋友再問:“您如何知道他去意已堅?”曾國藩說:“那天晚上我去王湘綺那兒,他在看書,可是半個時辰,他都沒有翻過書,這證明他是在想心事,想回家,所以還是讓他回去的好。"
3.按照我們一般人的想法:認為大難臨頭朋友就得同甘共苦,就不應該讓他走。這麼想,結果就一定是不一樣了,朋友可能就變成冤家。一定要勉強別人聽我的,這就是控制別人了。

(七) 為何勸諫朋友反招自辱
1.勸多了,怎麼就自辱了呢?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2.朋友不一定會和你打罵,但是他和你疏遠,疏遠了這就是見辱了。
3.為什麼自己勸諫朋友,會招來自辱呢?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你的朋友認為要尊重孩子,父母對孩子不能打罵,可是你就覺得父母得教孩子矯正習氣,就得嚴厲,棍棒之下出孝子。你朋友不同意,你卻一定要勉強朋友接受你的意見,他雖然不和你吵,但會慢慢地疏遠你。
4.換個角度,別人勸我們一個什麼事,我們不想聽,那個人卻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我們接納,我們就會產生反感,就會想遠離他。

(八)“不可則止”恰是對朋友的摯愛
1.有人覺得既然聖人都說“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那就不用自找麻煩非要對朋友負責任了,這麼想又錯了!
2.蕅益大師說:“自辱反帶累朋友,所以不可。”是因為朋友疏遠了你,朋友就沒有機會再聽到你的勸諫,在這個問題上就沒有機會改善了,這就是我們拖累了朋友、對不起朋友。所以“不可則止”。這是發自對朋友的摯愛之心,恰恰是最想為朋友承擔起責任。
3.蕅益大師說:“若知四悉隨機,方可自利利他。”面對所有人,如果都能了解到與他們交往的最正確方式,這才能恰到好處的利益他人。

(九)勸過歸善是朋友的道義和責任
1.學習聖賢要在五倫之上學。五倫關係裡面就君臣和朋友這兩倫是可以自己選擇的,朋友又是五倫當中最鬆弛的關係。朋友是平等的,以道義相結合,以信認為紐帶。沒有什麼人一定是要聽誰的話,合則聚不合則散。雙方都是心甘情願。
2.勸過歸善雖是朋友的道義和責任,但是絕不可以逾越對別人主體的一種承認和尊重。當然,最高的境界,不管別人怎麼待我,我但盡我的責任,這就是聖人。3. 就算是我們自己再正確也不能教育、要求、勉強朋友。就算是老師帶學生,對有的學生也得客客氣氣的。常聽到,有的老師說:“如果學生真正好學,我一定嚴格的教,他提升就快。"可是有的學生不行啊,你一嚴厲,他就遠離了,你就得對他客客氣氣的。但是想想看,到底哪一種學生的進步才最快呢?
4.所以有一個問題很重要,我們到底希望我們的朋友怎樣對待我們?是希望友直、友諒、友多聞,還是友便闢、善柔、便佞,我們是什麼人就會交什麼樣的朋友,有的人只喜歡吃喝玩樂低級趣味、就喜歡聽別人阿諛奉承自己,那周圍就只能剩下這樣的人了。
5.有來自於朋友的忠告,我們得有心量,才能夠謙虛受諫。所以朋友就像鏡子一樣,可以照見我們自己。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喜歡益友還是損友,這是個人自主選擇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讓自己敬畏的朋友,因為與其讓別人批判我們,不如讓好朋友勸告我們。

(十) 本章結攝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這是給夫子給我們人生交友的一個很大的提示。交朋友要有長遠的用心,勸諫朋友不是只有忠心、熱心,方向正確就一切OK,更要記住言行得適當、不可則止。“不可則止”也不是厭倦朋友,而是為了更長久地去幫助朋友。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2章-5

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白話>
「…商湯有天下的時候,在眾人之中選出了伊尹,不仁的人(壞人)就遠去了。」

<文義>
1.湯:商湯,是商朝的開國帝王。商湯為了提醒自己在德行上不斷的去惡從善,在澡盤上刻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學.釋新民》: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因為國家的任何災難,都和皇帝的德行有關,不能怪罪他人。所以身為天下百姓的依靠,皇帝要時刻自我反省,對上天懺悔改過,才能化解國家的厄運。
至今仍流傳「湯王祈雨」的故事,他是一位愛民如子的賢王。
2. 伊尹:生於公元前1649年—前1550年,商湯時賢臣。
※ 輔助商湯打敗夏桀,為商朝的建立做出不朽功勳。
※ 對中國古代的政治、軍事、文化、醫藥、教育等多方面都有卓越貢獻。
※ 蘇東坡(1037-1101)著【伊尹論】,稱讚他“辨天下之事者,有天下之節者。”“故其才全,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臨大事而不亂。”

<思惟提綱>
1.請問子夏舉了哪兩個歷史公案,來說明「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2.湯王是怎樣的一位天子?伊尹又是個怎樣的人?
3.「湯舉伊尹,不仁者遠矣」如何呼應「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4.本章讓我們學到應如何知人用人,請說說看?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孟子•公孫丑下》:「湯之於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
2.《感類》:「周公曰:『伊尹格于皇天。』」
3.《書經》:「居上克明,為下克忠。」
4. 清.陸隴其《松陽講義》:「觀後世因舉措而紛紛多事者,不可勝數。」
5.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尹氏『不獨欲聞其說者,又必欲知其方。』」

二、重點摘記
 (第22章第5段 原文)
…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一) 本段文義
1.這是子夏引證的第二個事例。
2.(白話)  : 商湯有天下的時候,他在眾人之中選舉,選出伊尹,不仁的人就都遠離了。
3.“湯舉伊尹”就是“舉直錯諸枉”;“不仁者遠矣”就是指伊尹被舉用後就顯現了“能使枉者直”的功效。

(二) 伊尹的功德
1. 伊尹是中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個帝王之師。
2.《孟子》說:“湯之於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商朝對他有極高的尊崇,稱他“格於皇天”是上天的代言人。
3.一共輔佐了商朝三代、五個帝王。
4.政治上,主張“居上克明,為下克忠。”倡導做帝王要“惟親厥德,任官惟賢。” 5.軍事上,他意識到人心的向背對戰爭產生決定的影響,進而幫助商湯平定海內、踐天子位。
6.“以臣放君”的宰相
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臣放君”的宰相。成湯王的嫡孫太甲即位後暴虐、不遵守湯法。伊尹就把他放諸桐宮三年,在這期間,伊尹自己主持國政,後來太甲悔過自新,伊尹又把他迎請回來,還給他政權。這也是中國君臣史上的一段奇談。
7.中藥湯劑的發明者
另外伊尹還是中藥湯劑的發明者,《漢書藝文志》上有《湯液經法》,很多醫學家都認為是伊尹所作的。湯藥的發明大大提高了中藥的療效,成為中醫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8. 中華廚祖
伊尹還有一大特點,他廚藝精湛,而且廚藝理論高深,被喻為“中華廚祖”。他提出五味調和之法,可以讓各種有缺陷的味道變成舌尖上的美味,有很多流傳下來的詞語形容他的廚藝高超,比如說:伊尹煎熬、伊尹負鼎、伊公調和等等。

(三) 古聖賢學什麼成就什麼,古聖王知人用人舉直錯枉
1.古代聖賢也真是厲害,學什麼成什麼。伊尹由烹飪而通治國之道,被商湯提拔的時侯還在做廚師,由廚入宰。
2.古代聖王也厲害,會認人,發現人才,一下子就提拔上去了。
3.南懷瑾先生說:“古今中外的歷史可以看出事業是要人才去做的,人才也不是學歷,資歷可以限制的。得是堯舜禹湯之為君,才能盡用人之道。"

(四)歷史公案:君主無法舉直錯枉,國運衰敗民不聊生
1.《松陽講義》上說:“觀後世因舉措而紛紛多事者,不可勝數。”歷朝歷代因為舉措用人發生黨爭的事件不可勝數。
2. 黨錮之禍
比如說漢之“黨錮”,東漢中期,外戚宦官爭權奪利,以李膺、陳蕃為首的朝廷官員,和以郭泰為首的太學生就聯合起來,抨擊宦官。但是,宦官依靠著皇權,先後向他們發起迫害運動,最終讓大部分黨人禁錮終生,歷史上就稱之為“黨錮之禍”。這就是因為小人不肯曲首服於君子,以至激成禍變。
3.因此“舉直錯諸枉”還要具體來看'舉措者'和'被舉者'的個人操守和智慧能量。舉措如果稍涉於意氣,則不僅不能化人,還有可能產生禍變。而舉措一出於大公,則不但老百姓心悅誠服,而且“立見其革心”,可以馬上改善社會風氣。”
4.同樣是商朝,商紂王就專用邪枉之人,先用費仲為政,費仲好利,殷人弗親。後來又用惡來,惡來善毀饞,諸侯就因此疏遠了。而正直的比干以死相諫,結果被挖心,微子數諫不聽,離開了朝廷。最後紂王是國破人亡。這正應驗了皋陶那一句話“非其人居其官,是謂亂天下事。”
5.所以,在上位的人一定要擦亮雙眼,自誠其意。只有“舉直錯枉,才能正剛紀、嚴法度,教化邪枉的人。
6.兩千年的歷史,都用事實詮釋了夫子的用人之道:君主用人“舉直錯枉”的思想貫徹的好,國家興旺,百姓安康;貫徹的不好,國運衰敗,民不聊生。
     
(五)本章帶給我們的學習:
1.知人要知人枉直,用人要“舉直錯諸枉”這個角度,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2.我們平時看人老是看能力大小,形像美醜,對自己好不好,一般很少想到,對人的判斷有一個最重要的角度:心靈的直和枉。
3.我們都是和人的心靈在交往的。直枉的判斷在前,才能知道他的好是真好還是假好,真善還是偽善。
4.同樣的,我們自己也要格外注重自身直德的培養,否則自以為是君子,卻恰恰成了真小人。
5.交朋友也要選擇正直的人,直與枉的觀察要放在第一位,益者三友中“友直”,就是這個意思。
     
(六)總結攝
1.本章結構十分精巧
(1)一開篇樊遲問仁問智:夫子以愛人知人定義其說。
(2)《讀四書大全》上引尹氏的話說“不獨欲聞其說者,又必欲知其方。”不能只知道仁和智的說法,還要知道施行仁和智的方法。
(3)接下來,夫子說“舉直錯諸枉”,把正直的人舉出來安放在邪曲的人上面,這就是施行仁智的方法。
(4)“不獨欲知其方者,又必欲為其事”不僅要知道施行仁智的方法,更要知道有沒有依照此法成功的案例。接下來,子夏就引舜湯之事,選於眾而舉,這就是以此法成功的實例。
所以我們說:這一章結構精巧。
2. 兩位孔門高徒尤其讓人讚嘆
樊遲一問再問,求學不止;子夏學識深厚、舉一反三。這都讓現在的學者驚嘆。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2章-4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
<白話>

子夏說:「這話涵義多豐富呀!舜有了天下,在眾人中挑選出皋陶,舉用他,不仁的人就都遠離而去了。…」

<文義>

1. 皋陶:傳說中舜時掌握刑法的大臣。
2. 遠:動詞,遠離,遠去。

<思惟提綱>

1. 子夏說夫子的話涵義豐富,「富哉言乎!」,請問「富」在哪裡?

2. 子夏引證甚麼史實對夫子的話,進行闡述?

3. 「選於眾」與「舉直錯諸枉,舉枉錯諸直」有何關聯?其影響  力為何 ?

4. 為什麼「舉皋陶,不仁者遠矣」呢?

5. 舉直有哪三個功效 ? 學了這章,對您在選人用人時有何啟發 ?
 





<義理解釋>顏淵篇-第22章(4)

一、引用經文

1. 何休《春秋公羊解詁》:「隱公三年,卿大夫任重職大,不當世;為其秉權日久,恩德廣大,小人居之,必奪君之威權。」

2. 何休《春秋公羊解詁》:「隱公元年,春秋時,廢選舉之務,置不肖於位,……至於君臣忿爭出奔,國家之所以昏亂,社稷之所以危亡。」

3.《春秋公羊注疏•隱公卷二》:解云:案《曲禮下》云「諸侯相見於隙地曰會」,故定十四年注云「古者諸侯將朝 ... 小人居之,必奪君之威權,故尹氏世,立王子朝;齊崔氏世,弒其君光,君子疾其末則正其本 ...尹氏世立王子朝,齊崔氏世弒其君光”

4.《論語•為政•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5.《蕅益大師•論語點睛》:「惟格物誠意之仁人,為能舉直錯枉。可見民之服與不服,全由己之公私。不可求之於民也。」

6.《公羊傳‧隱公三年》:「世卿, 非禮也。」 漢何休注:「明君案見勞授賞, 則眾譽不能進無功;案見惡行誅, 則眾讒不能退無罪。」

二、重點摘記

 (第22章第4段 原文)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ㄧㄠˊ),不仁者遠矣;」

(一) 解釋文意

1.富哉言乎

樊遲向子夏請教:“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是什麼意思?”子夏一聽就讚歎道:老師的話內涵太豐富了!

2.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

舜帝統治天下的時候,他在眾人之中選舉,提拔出皋陶做國家最高的司法長官。皋陶被舉用以後,不仁的人就都遠離了。
這裡“遠”不是指離開。而是遠惡行、不仁之人感化遷善,變成正直的人了。

(二) 子夏為何能如此讚嘆夫子

1.我們看樊遲一問子夏“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是什麼意思?子夏就馬上讚歎老師的話“富哉言乎!”,這讓我們有點吃驚,因為我們實在 不明白夫子的話富在哪裡?

2.接下來,子夏馬上以史實為例證對夫子的話進行深刻的闡述,而且一下子就舉出兩例子。這就更讓人驚訝了!

3.這說明子夏不僅深刻理解夫子的言教,而且他自己的知識儲備也十分豐厚。

(三)子夏引證實例

1.“舜帝舉出皋陶做最高司法長官”,這就是'舉直錯諸枉',而“不仁者遠矣” 這就顯現了'能使枉者直'的功效。

2.“舜舉皋陶,而後天下大治。”這就是“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的實例。

(四)皋陶的豐功偉業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皋陶這個人:

1. 上古四聖之一

他是與堯舜禹齊名的“上古四聖”之一,非常有功德。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2. 中國的司法鼻祖

還有一點比較特別,他是中國的司法鼻祖。《史記》《尚書》《荀子》《後漢書》等等很多書對他都有記載,歷朝歷代的人民對他都是無上崇敬。

3. 主張德政

政治方面他主張德政,認為施政的關鍵在於提高執政者的品德修養,強調君主群臣的修身應該由上而下。

4. 制定公職人員的標準

為官要具備三六九德,三德是要求卿大夫的、六德要求諸侯、以九德要求天子。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考察、選拔公職人員的標準。

5.強調德治與法治結合

他強調德治要與法治相結合,史籍記載:“皋陶造獄而法律存”他制定了刑法,夏朝的禹刑,商代的湯刑,都是從皋陶的'五刑'發展而來,這比古巴比倫的《漢穆拉比法典》還早三、四百年。

6. 主張刑教兼施

他主張刑教兼施,明於五刑,以弼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教,教育人們懂得五種最基本的關係。對有罪的人先曉之以理,不聽教化,再繩之於法。

7.制定五禮

文化方面他制定五禮:及、兇、均、濱、嘉。吉,祭祀之禮;兇,喪禮;賓,部落聯盟之間的聘享之禮;軍,組織氏族、約束大眾成軍之禮;嘉,飲食男女之禮。

8.皋陶的思想被孔子發揚光大,創立儒家學說

這些成就,在上古時期的出現是非常不容易的。講到這些,我們學儒家文化的人就熟悉了,就是他的思想後來被孔子繼承和發揚光大,創立了儒家的理論學說。

9.強調治國關鍵在用人

他強調治國關鍵在用人,必使有德有知、正直的人得以重用,才能治理好國家,如果“非其人居其官,勢必要天下大亂。

(五)當時的卿大夫是世襲制

1.子夏舉皋陶被舉用,來印證“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這裡面就有子夏對當時社會政治環境的思考了。

2.孔子時期,在上位的卿大夫都是世襲的

 (1)《公羊》上何休說:“當春秋時,廢選舉之務,置不肖於位。”不用選舉,有一些不講道德的人一直身居高位,這就導致君臣忿爭出奔,國家昏亂、社稷危亡。

 (2)比如說:“尹氏世立王子朝,齊崔氏世弒其君光。”這都是用人“世襲”導致的。

 (3)卿大夫這個職位任重職大,秉政久,恩德廣,小人居之,最後必奪君子權威。 

 (4)君子疾其末則要正其本,導致國家昏亂、社稷之危亡的根本就是卿大夫的世襲制,就是舉直錯諸枉的用人之法不能施行。

(六)人才的舉用不能世襲而應選賢

1.夫子說'舉直錯諸枉'就是以明大法,人才的舉用不能世襲,而應該是選賢,有國者以不能知人善用為大患,這是孔子當時就有的先進思想。

2.“選於眾而舉”,在眾人之中選舉 而被舉的人上來之後,真的就帶領整個社會風氣發生改變,讓壞人改枉為直。這作用就大了。

3. 君子舉直錯枉,可以影響天下人的改過遷善

我們知道一個人改過遷善是多麼的不容易,可是在上位的君子只要在用人之際“舉直錯枉”不費力氣的,就可以影響天下人的改過遷善,這是一個多麼大的智慧善巧。

(1) 〈為政篇〉魯哀公問“怎樣能使百姓服從”時,孔子回答:“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 好直惡枉可以說是人之常情,就是壞人他也喜歡直的人。所以,所舉用的人是否正直,這就關乎民心的向背,關乎民眾對政令的認同,也影響著為政的效果。

(3)指鹿為馬的趙高、閉塞言路的李林甫的舉用就是'舉枉錯諸直',邪枉之人被舉,他們為了個人私慾、就敢顛倒是非黑白,讓天下大亂。只有讓正直的人身居上位,統攝邪枉的人,其位方正,其令方行,民眾才能心悅誠服。

(六) 本章結攝(小結)

1. 舉薦者沒有知人之明,辨不出直枉

這個道理雖能夠理解,可是施行起來並不容易:現實生活中,正直的人往往不受重用。當然,這有可能是舉薦者沒有知人之明,辨不出直枉,被看似善良正直的人蒙蔽了。

2. 舉薦者立心不光明正大,會被小人利用

但我認為關鍵還在於領導者自己,如果舉人之人立心不能光明正大,私心一重,小人就會利用他的私心滿足他的慾望。

3.公案:安史之亂

(1)唐玄宗在安史之亂後與裴士淹點評宰相,提到李林甫時他說“妒賢嫉能,無人能比。”裴士淹說:“陛下知道,為什麼還讓他當這麼久的宰相呢?”玄宗聽後,默默不語。

(2)最初唐玄宗也是選賢拔能,任用了姚崇、張九齡等千古賢相,把朝廷治理的繁榮穩定,萬國來朝。可是,後來他舉用李林甫楊,國忠後,政治黑暗經濟衰退,最終導致“安史之亂”。

(3)唐玄宗為什麼會重用李林甫?為什麼李林甫最能得他信任?就是因為李林甫牢牢抓住了玄宗的慾望。他結交宦官后宮,把皇帝每天的言行打探的清清楚楚,皇帝一開口,他就知道皇帝要什麼。並以他最高興的方式辦成,當然讓唐玄宗高興了。

4. 明君用直臣,昏君用枉臣

(1)君主舉用人才,用直者還是用枉者,全憑自己決定。明君就會用直臣,昏君就用枉臣。

(2)什麼時候明?能不能一直明下去?這就只能靠舉人者自己崇德、修慝、辯惑,勤行檢點了。

(3)如果舉人者自身邪枉不正,不能誠意正心,那麼自然感召來的盡是邪枉之人。知人枉直,先要知己直枉:

5. 惟格物誠意之仁人,能舉直錯枉

(1) 蕅益大師說: “惟格物誠意之仁人,能舉直錯枉,可見民之服與不服,全由己之公私,不可求之於民也。”

(2)明君案見勞授償,則眾譽不能進無功;案見惡行誅,則眾讒不能退無罪。

舉直錯諸枉,是需要有辨識賢才和佞才的大智慧,是智者之能事;能使枉者直,則符合修己安人的仁道精神,是仁者之善舉。

6.舉直是知人用人的標準,是天下治平之要務

舉直有三個功效,第一能直人,能使枉者直;第二,能讓民服;第三,遠不仁。

所以舉直就是天下治平之要務。直到今天,夫子這一知人用人的標準仍然具有超越時空的時代價值。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2章-3

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
<白話>
樊遲退了出來,見到子夏,說:「剛才我去見老師,向他問智,老師說:『提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惡的人之上,能夠使邪惡的人歸於正直。』這是什麼意思啊?」
<文義>
1. 鄉:音ㄒㄧㄤˋ,通「嚮」,往時、剛才。
2. 舉:提拔。
3. 直:指正直之人。
4. 錯:通「措」,安置……之上。
5. 枉:邪曲;指邪惡之人。

<思惟提綱>
1.樊遲在論語哪些篇章中問仁,孔子如何回答?
2.本章樊遲對孔子回答的理解狀況,古人如何註解?
3.樊遲在此章中問完孔子後,又問子夏,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義理解釋>   金夢秋老師  3分54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22》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2.《論語‧子路‧19》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3. 程樹德《論語集釋》:【唐以前古注】皇疏:達,猶曉也。已曉愛人之言,而未曉知人之旨也。
4. 程樹德《論語集釋》:舊疏云:「…舉直錯諸枉,此是智之用。能使枉者直,此是智之功。」
5.《張居正講解四書》:「仁智雖然二用,其實只是一理。於知人之中,自寓愛人之理。」

二. 重點摘記
(一) 本段原文及文義
1.原文
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
2.文義
樊遲從老師那退出來之後,看到子夏,就請教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什麼是智?'老師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這是什麼意思呢?”“鄉”,就是不久前,剛才的意思。

(二) 在《論語》中,樊遲三次問仁於夫子
1.樊遲就是樊須,72賢的重要人物,《論語》裡他提出了很多個好問題,每次提問,夫子都以很淺顯的話語,回答的十分直白。
2.《論語》中他向孔子問仁就問了三次:
第一次在〈雍也篇〉,孔子說:「先難後獲可謂仁矣」
第三次是在〈子路篇〉,孔子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這一次(第2次)他先問仁,夫子講「愛人」。又問智,夫子講「知人」。他不明白,夫子又繼續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他還是不能通達。

(三) 樊遲對夫子回答的理解狀況,古人如何註解
關於樊遲不能了解的是什麼?是'仁智都沒明白'還是僅僅不明白'智',古人的註解有很大的分歧:
1.皇疏上說:樊遲“已曉愛人之言,未曉知人之旨”(說樊遲)不能理解的是智者知人。所以夫子講“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是專講怎麼知人。
2.《舊疏》上進一步說:“舉直錯諸枉”是講智的用,講怎麼做,“能使枉者直”是講智的功,做了之後會產生怎樣的效果。
3.《集注》上引曾氏的話說:“舉直錯諸枉”,是講智沒錯。但是“能使枉者直”,則是講仁了。(樊遲的疑問)是“仁者愛人應該是遍及一切人的,所謂'愛欲其周',可是'智'又把人分為枉和直,有所揀擇,這樣,就不能普遍的愛一切人了,仁智就相互違背了。所以夫子繼續解釋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舉直錯諸枉”是智慧,而“能使枉者直”就是'仁'心了,所以二者不僅不相違背,反為相用。
4.張居正也贊同這個說法,認為“仁智雖然二用,其實只是一理。於知人之中,自寓愛人之理。”
5.此處,我們看樊遲見到子夏,只說見到老師問智,沒談問仁,由此,我們可以推斷樊遲自己認為所未能通達的,應該是知人這件事。

(四) 學習,要向老師學還要與同學切磋
    我們可看出樊遲好學,不明白就不放棄,問了兩次老師,不能理解,下了課還去請教好學生子夏。子夏是孔門高材生,戰國後期很多大人物都是他的弟子,書也讀得特別多。所以,我們學習不光要向老師學還要向同學學。因為老師不可能一整天都和我們待在一起,修德進業要向上仰望師長,平行與同學切磋。這就是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2章-2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智,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今天進度
<原文>
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白話>
12-1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問什是智?孔子說:「了解人。」
22-2樊遲還是不瞭解。孔子又說:「把正直的人選拔舉用出來,安置在邪枉的人上面。就能使枉者變為直者。」

<文義>
1.未達:不瞭解。
2.舉直:推選正直的人。
3.錯:通措,安置。
4.諸:猶「於」。
5.枉:是邪曲不正的人。

<思惟提綱>
1.夫子說「知人」就是「舉直錯諸枉」。顯然辨別直枉是知人用人最重要的標準,為什麼?
2.為什麼「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3.何謂直?您曾經直心對人而傷到人嗎?所以開口之前要認真想些什麼?
4.仁者愛人,是普遍的愛一切人,包括好人和不好的人。怎麼愛?


顏淵篇-第22章(2)  金夢秋老師 10’14”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四書大全》: 「若有枉者起,飾惡為善,矯非為是,於是乎,欲與辯之,
2. 而愈為所惑。」
3.《四書大全》:「人之難知,不在於賢不肖,而在於枉直。」
4.《四書大全》: 「人不相飾以善,不相爭於是,不相掩於惡,不相匿於非,而但相戒以枉。」
5.《論語‧子路‧18》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6.《孟子.離婁章句下.28》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禮者敬人。」
7.《論語‧顏淵‧1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8.《論語‧雍也‧1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9.《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

二、 重點摘記

(一)本章消文
樊遲問仁。孔子說:“愛人。”問知(ㄓˋ)。孔子說:“知人”。樊遲未達。樊遲不能理解。夫子就繼續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把正直的人選拔舉用出來,安置在邪枉的人上面。就能使枉者變為直者。”錯,就當“安放”講。
   
(二)舉直錯諸枉
1.知人的角度,是直和枉,用人的角度也是“舉直錯諸枉”而不是以能力大小、好人、壞人或其他什麼標準。
2.“舉直錯諸枉”就是知人之方、用人之道。
3.首先要分清誰是正直的人、誰是邪枉的人。然後舉用提拔正直的人,把他們放在邪枉的人上面。這樣做會產生一個功效:使邪枉的人改枉為直。
4.智者要知人,知人要知道人是枉是直,而一般我們與人交往,往往不看直枉或者說看不清直枉。

(三) 什麼是直?什麼是枉?
1. 什麼是直?“直 ”的篆體字,上面一個“ 十 ”,下面一個“ 目 ”,左下角加一個“ 豎折 ”,“ 豎折”代表隱藏的意思。“以十目視'豎折','豎折'無所逃也。”
2.引申為起心動念正大光明,舉止言行得經得起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3. 什麼是枉?《說文》上說“邪曲也”。本意指樹木彎彎曲曲,引申為人品行為不正、不公道。
4.為什麼會彎彎繞繞?因為內心有自私、邪枉不願意被人發現。

(四) 辨別直枉是知人用人最重要的標準
《四書大全》上說“若有枉者起,飾惡為善,矯非為是,於是乎,欲與辯之,而愈為所惑。”邪枉的人為達個人目的,把惡的假裝成善的,把非的說成是的,讓人分不清取捨,辨別不出方向。

(五) 大唐由盛轉衰的關鍵
1.歷史上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重要人物李林甫就是這樣的人,但與他相處的人卻很難辨別。
2.一次唐玄宗宴請眾臣,發現有一位大臣兵部侍郎盧絢氣質不凡,就想重用他。李林甫當時剛掌權,就怕被人替代,於是他找到盧絢的兒子,說“皇上的心思都放在廣州一代的建設上,急需派一個人去治理,想派你的父親去,可是那山高水遠、十分很窮困,如果你父親不想去,就上書皇帝說自己有病算了,盧絢的兒子千恩萬謝的回家告訴了父親,盧絢就上書皇帝稱病。唐玄宗一看病了,就不重用他了。李林甫明明作惡,卻讓人都以為他是行善。
3.唐玄宗要網羅天下賢士,李林甫就怕賢士說他壞話,於是想盡辦法,讓應徵的賢士一個都沒選上。
4.他又在皇帝面前說:“天下的賢士都已經都匯聚在長安了,來應徵的都是粗野之人。”皇帝信以為真,還慶祝了一番。這就是著名的“野無遺賢”的公案。
5.大詩聖杜甫就是那個時期落選的。他三十歲離家,在長安困居十多年,一直參加朝廷的應試,卻沒有一次考中。這就是邪枉之人身居上位為了一己私利,就敢阻擋一國人才的舉用通路。
6.後來李林甫又怕太子登基對他不利,就發動了一些系列針對太子的冤案,太子雖然沒倒,但朝廷一大批忠臣都倒下了。這導致大唐走向衰落。

(六) 人之難知,不在於賢不肖,在於枉直
1.《四書大全》上說“人之難知,不在於賢不肖,而在於枉直。”知人枉直,才能知道他的好到底是真好還是假好,他的善是真善還是偽善。(一旦邪枉之人被舉用,舉得越高,傷害越大。)
2.所以說舉人,先且不問善惡是非之跡,而一以直枉為斷。其直者,非可正之以是也,陷於惡,可使向於善也,則舉之。
3.正直的人,那怕是事情沒辦好,但是他立心光明正直,也要舉用他;反過來,邪枉的人,就算他做事看上去辦的再漂亮,也要把他放在正直的人下面,用正直的人來管理他。
4. 在上位的人如果真能這樣做,社會的風氣就會發生改變:“人不相飾以善,不相爭於是,而但戒以枉。”人就不會再假裝自己是善的,不會再爭論自己是對的、就害怕自己不夠真誠。因為真誠才是全社會舉用人、衡量人才最重要的標準。”

(七) 在現實生活中,分辨直枉,需要智慧
1.“知人要知人直枉、舉人要舉直錯枉。”可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分不清直枉。
2.《論語》中多次講到“ 直 ”,最典型的公案就是“父攘羊,子證之。”當葉(ㄕㄜˋ)公把此事當做直的典型講給孔子時,夫子卻說“不是這樣的,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隱瞞,才是“直”。
3. 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兒子大公無私、大義滅親這不就是直麼!'可是真正設身處地想一下:一般的兒女都不會'狀告自己的父親。
4. 一般人都會想盡辦法勸父親,怕父親受罰,這才是父子間該有的親情,這種情感的流露才是自然率真的。
5. 看到父親犯錯,就把父母告到官府,這個事看上去“ 直 ”,可是背棄了倫常,不是有道之直,其直詭譎,這樣的子女內心就有可能就含藏著對父母的怨恨和圖謀,直中有枉。
6. 所以,對於直枉的分辨,是需要智慧判斷的。直者,誠也,內不自欺、外不欺人。

(八) 我心是直是枉,需要仔細觀察
1. 有的人一出口就傷人、愛揭人短處,認為自己是心直口快。首先,直可不等於心直口快。
2. 如果我們與人交往,一"直"就傷害人,那就要反省一下自己了。作為人,直出來的應該是情感。
3. 人不能像獅子老虎那樣,一旦餓了就要吃小動物,表現出攻擊的行為,這絕不是夫子所說的直,直心是德,直者真心。
4. 一"直"就傷人,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與人溝通的方式有問題,還有一個更隱蔽的方面,是不是我們已經對人長期觀過,心懷怨憤。
5. 我們可能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正義,一般人一起心動念都是諂曲的,我們是否有邪枉在心中呢?不仔細觀察是難以發現的。
6. 孟子說:“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禮者敬人。”
7.所以,開口之前認真想一下:我是真心為別人好嗎?我這樣說會不會對他真有好處?這兩個問題一問,就知道自己該不該說了,如果還是控制不住自己,那就不是對人好,而是放縱自己對人施加傷害了,如果手中握有權力,可能就會像季康子一樣'殺無道以就有道了'。
8. 所以,哪怕是對於自己直枉的判斷,也是需要去偽存真格物的功夫。

(九) “正直”是人生存之道
《論語‧雍也‧1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正直,是人生存之道。邪枉的人也可以生存於世,那只是僥倖免於禍害。李林甫當了十九年宰相,死後卻遺臭千年,即使是最初十分信任他的唐玄宗,後來也說他是“妒賢嫉能,無人能比。”所以,邪枉之人雖一時難辨,但終究會暴露其本質。

(十)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1.不正直的人也不是不用他,而是把他放在正直的人的下面。“人之初,性本善。”不仁的人也是後天的熏染造成的,跟邪枉的人在一起,就變壞,跟仁德的人在一起就變好了。
2.舉直錯諸枉,就舉出了人民心中的榜樣,舉出了'真誠'這個舉用人才的標準,而後風行草偃,善者著其善,不善者服其不善,是者顯其是,非者不護其非了,因為相較於善惡是非而言,人們更害怕心中的邪枉。
3.仁者愛人,是普遍的愛一切人:愛好人,也愛不好的人。怎麼愛?就是'舉直錯諸枉',舉用正直的人安放在邪枉的人上面,就像把彎的木頭綁在直的木頭上,最後彎的也都變成直的了。
4.這是儒家的用人觀,天下歸仁的治國大道就在這種智慧之中。
5.所以,仁者不光要有一顆愛人之心,更要有一雙慧眼,辨別直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