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路十三 第1章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白話>
子路請問夫子從政的原則。孔子說:「主政者以身作則,身先士卒;主政者要盡
全力而為百姓而奔忙。」子路請夫子再多些指導,孔子說:「持之以恆。」

<文義>
1.先之:先於民,自身躬行在先。之,人民。
2.勞之:為民事而勤勞。之,人民。
3.請益:欲師更說明之。
4.無倦:不厭倦、不懈怠。

<思惟提綱>
1.子路問政,孔子給的答案是什麼?
2.子路接著請益,孔子為何說「無倦」兩個字?
3.《論語》中,許多篇章也談為政,請問儒家對為政的觀點為何?
4.「先之」、「勞之」、「無倦」等美德,值得你我省思並策勵之!?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2.《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3.《論語.為政.3》:「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4.《論語.公冶長.7》:「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5.《論語.雍也.6》:「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
6.《論語.顏淵.17》:「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7.《論語.子路.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8. 《論語.子路.13》:「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9.《論語.顏淵.19》:「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10.《論語.學而.9》:「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1. 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2.《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3.《論語.學而.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4.《易經.謙卦.艮下坤上》:「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15.《論語.子路.22》:「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16.《論語.顏淵.14》子張問政。 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二、重點摘記

【概說為政】
(一) 子路篇討論的主題是“為政”
1.〈子路第十三〉總共三十章,主要討論的主題是“為政”。
2. 前面學過為政的篇章
〈為政篇第二〉,我們對於儒家的德政仁智,有非常多面而深入的學習。
〈顏淵篇第十二〉也主要談“仁”跟“為政”,所以在〈顏淵篇第十二〉也有非常多討論“為政”的篇章。
3.〈子路篇第十三〉就延續這樣的一個學習,比較集中在“為政”的一個討論。

(二) 儒家的為政之道
我們可以整個再稍微總結一下,前面對於儒家為政的學習。我個人認為有幾個面向我們可以稍微注意一下:
1.為政是生命必然的歷程
第一個,就是為政在儒家的思想裡面,它是生命必然的歷程。
(1)我們知道儒家的學習主要是在《大學》—大人之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以它是一個利己利他、己立立人的一個學習過程。
(2)也就是說,在利他跟自利--在別人幸福跟自己的幸福,這兩件事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當然我們是先完善自己,然後再去幫助別人,可是這兩件事情是要次第,然後全部把它完成。所以“為政”這件事情是在利他的學習,所以它跟自利的學習,是一個前後次第,也是一個一體的。
(3)所以我說為政呢,是儒家給我們開展的生命格局跟次第裡面,一個必然經過的歷程。

2.為政是君臣有義
第二個是君臣有義。
(1)就是在為政的場域,就是國君跟臣子、或者老闆跟員工、或者幹部跟部屬之間的一個關係,是一個義的結合,就是一個理想的一個結合。
(2)所以孔子、孟子,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周遊列國,無非是希望能夠謀得現實的一個位置。這個謀得現實的位置,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而是希望透過這樣的一個權位,能夠實踐仁政王道。
(3)所以在儒家的經典裡面說“以道事君,不可則止。”這個道就是這裡的義,就是儒家的儒者進入仕途,或者在做利他的工作的時候,其實是帶著一個高遠的理想,然當這個理想不能實現的時候,儒者會離開這樣的一個場域。
(4)也就是說,儒者進入仕途,並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跟功名利祿,而是為了實現理想。所以政治權位有其必要性,那當然也有它的局限性,因為它不是主要追求的目標,而是必須在利他過程中必須要有的憑藉。

3.為政以德
第三個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為政以德。
(1)為政這件事情,其實是個人學習才是核心,德性的提升跟完善才是核心
(2)《大學》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所有人的學習都要耕藉於修身,有了修身,後面齊家、治國、平天下才會可能,修身開展出來的就是格物、致知、誠意跟正心,放在一個為政的場域裡面,就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儒家希望透過德性的一個實現,在自己身上真正的落實、內化之後,可以產生一種由內而外的一種影響力。
(3)這個影響力,也可以透過自己生命的完善,去影響別人也追求這樣的完善,這樣子自他都趨向生命德性的提升跟完善,來完成為政的這件事情。所以它是強調那種風行草偃由內而外的一種影響,以及根基於德性內在學習的一個為政的一個思想。

(三) 為政,是學習和更多人配合,是心量的打開、能力的增長
我的師長就提到,就是說在為政這個事情還有兩點我們可以注意:
1. 治者跟被治者,不是管理的關係,是一起參與問題的關係
第一個,這個政治,就是為政,就是主政者跟被統治者,或者治者跟被治者之間的關係,不是一個管理的關係,而是一種參與跟一起完成、面對問題的關係。
所以這個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作為政治一般的界定,我的師長說:這個“管理”,如果把它修正為“參與”可能會更好一點。所以它不是一個上對下的一個命令,而是一起面對問題、然後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
2. 為政的學習,主要是在團體中,學習跟別人配合
第二個,為政的學習,主要是在團體中,學習跟別人配合。也就是說,我們在為政如果是一個參與的過程,所以不是我期待別人來配合我,我不是一個指揮者,其實我是一個參與者,所以治者跟被治者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平等互助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在為政的學習,其實是要學習跟更多的人配合,這個跟更多的人配合,其實是一種心量的打開跟能力的一個增長。(統治者跟被統治者的關係是平等互助的關係)

(四) 總攝:儒家的為政是德行的學習,不是管理的技術
我們對為政作一個整個收攝:
第一個,儒家的為政,是一個內聖外王的一個必然的歷程;
第二個,儒家在仕途從政的過程中,其實是帶著理想,在仕途上希望能夠實現這樣的理想;
第三個,儒家的為政是強調德治,就是從個人生命的提升這個角度來看為政的一個學習。
所以為政主要是德行的學習,而不是一種管理的技術。這個是儒家談為政非常、非常不一樣的地方。

【〈子路篇〉第一章】
(原文)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一)子路
1.子路是孔門弟子裡面非常精彩的一位,孔子稱讚子路“好勇過我”。
2.在孔門四科裡面,子路也是政事科的其中一位;孔子也稱讚過子路說:“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也就是說,他認為子路呢非常地果決、果敢、果斷,又很有勇氣,所以他在從政的路上,其實是具備了一種從政的條件。

(二) 子路問政
1. 〈子路篇〉以“為政”為主要的一個內涵,所以用“子路來問政”,其實這個安排我覺得是非常地恰當。
2.孔子的回答:“先之,勞之。”我們看一下子路問政,應該是問為政的原則,所以孔子就其原則加以回答。

(三) 先之
第一個就是“先之”,這個“先之”跟“勞之”這個“之”,應該都是指百姓。也就是說,“先之”就是在民眾之先。
1. 主政者要作典範
(1)我們前面提到儒家的為政的思想是德治,所以在前面學習到的,我們有學習到這樣的一個經典,這樣的一個孔子的開示,孔子的一個說法,就是:“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為政這件事情,就是為政者要作為一個典範。
(2)在這一篇的第六章,孔子也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身正,不令而行”,也是強調主政者要作為一個典範。
(3)這一篇的十三章:“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同樣的,如果主政者能夠端正其身,為政這件事情就並不難。
(4)《顏淵》第十九章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也勉勵他說:“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就是你能夠以身作則的話,自然能夠達到風行草偃的一個效果。
(5)所以在《學而篇》我們也讀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主政者能夠帶頭在祭祀、喪葬的時候表達一種虔敬,以及慎終追遠的一種追思祖先的一種情懷、情感,自然能夠帶動民眾也能夠慎終追遠,所以整個民風就會非常非常地淳厚。
我們說這個“先之”,第一步我們大概可以理解,就是主政者應該以身作則,身先士卒。

2. 主政者要有更長遠的眼光
第二個部分,我們可以想到范仲淹先生,北宋非常有名的政治家范仲淹先生,在他的《岳陽樓記》裡面提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就是說這個“先”,這個主政者除了要以身作則,帶動風潮之外,另外在實際問題的一個觀察上面,要有比百姓更長遠的一個眼光,在問題剛萌芽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就能夠看到這個問題即將發生,提早提出對策,雖然可能遭到百姓的誤解,也不以為忤。
先天下之憂而憂,這個“先”字也可以來作為這一章的一個詮解。

(四) 勞之
1.第二個叫勞之。這個勞之有兩種解釋:一個就是為之勞。就是順著前面講的,一個主政者要為百姓而奔忙,盡全力而為百姓而奔忙。第二個叫使之勞。就是讓百姓呢不要閒著,要讓他常常去勞動,出各種勞動,以及鍛煉他的心志。
2.我個人比較傾向於第一個解釋,叫為之勞。為什麼傾向這樣的解釋?因為這一篇,後面子路就再進一步問孔子說,“請益”。孔子說“無倦”,這個無倦應該還是對一個主政者去說的,就是做這件事情要持之以恆,這個等一下我們會再解釋。
3.所以順著這樣的一個文義以及對話的語境,所以這個“先之,勞之”,應該就是對一個在上位者,就是一個主政者的一個為政原則的提醒。
4.所以這個勞之就是要盡力為百姓奔忙,這個我們可以看就是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第一個,就是“為人謀而不忠乎?”就是為人謀,為人謀其實就是在一個為政的一個事務當中,為政的一個心態當中,所以為人謀要盡全心全力這個忠,盡心之謂忠。所以這裡的勞之,是為百姓奔忙這件事情要盡全力,這個其實就是一個仁心的一個表現。
5.孔子在《學而篇》裡面提到“道千乘之國”,也提了幾個原則,叫“敬事而信”。既然能夠全心全意地為百姓設想,所以做事情就會有一種慎重,當然也可以得到百姓的一個信任。所以這個“勞之”呢,就應該是我剛剛提到的,就是第一種解釋看起來在文義上是比較順當的。

(五) 為政原則為何特別標舉先之勞之
1.《易經》六十四卦裡面有一卦--謙卦,謙卦是坤上艮下,置於地下,表達一種謙虛的一種德相。謙卦裡面,唯一的陽爻,九三爻,它的爻辭叫做“勞謙君子,有終,吉”。就是這個君子在謙卦的這個爻辭裡面,說了兩個君子非常重要的德相:一個是謙卑,另外一個是為人謀而不忠的勞,盡心盡力地為別人的事情設想而奔忙。這兩個德相,如果能夠堅持到底又忠的話,那就會是吉的。
2.所以這個勞謙君子的這個勞跟謙,是君子兩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德相,所以孔子在指導或者說回答子路對於為政原則的時候,特別標舉出這兩個--先之跟勞之。

(六) 無倦
1.子路對這樣的回答就進一步的請益。這個請益,如果我們用《顏淵篇》的第一章,顏淵問仁的這樣的一個問答,師弟之間的問答來看的話,就有點是前面的請問其目,看起來子路對於孔子這樣的回答,希望能夠了解更多更深透的內容,也可能是要孔子指導實踐的一個細目。
2.孔子的回答叫“無倦”,無倦就是持之以恆。
3.我們都知道,我們做事情常常是五分鐘熱度,這是一個人的常態。子路這個弟子呢就又特別地勇猛,做事情當然有時候就會稍嫌衝動,這樣勇猛衝動的人就特別不容易持恆,所以朱熹在註的時候也特別說:這樣的一個無倦,其實從第一層去理解,就是針對子路這樣好勇過人可能產生的一個失誤,或者產生的過失,來作一個提點。

(七) 無倦也是對我們的提點
1.無倦,也是提點我們所有的人,因為我們所有的人做事也容易、很容易就是五分鐘熱度。
2.所以在《子路篇》的第二十二章,孔子就引了《易經》的恆卦,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也就是說我們做一件事情,如果沒有恆心,沒有辦法把它學得透徹,在心靈提升的學習上沒有辦法內化的話,最終會遭到羞辱,或者這個羞辱或者是慚愧。就是自己沒有做好很慚愧;或者別人提點我們,沒有做到就很羞愧。所以恆其德,就是持之以恆,就是把事情做徹底、做到位。
3.在儒家的學習,就是透過實踐、內化的這個學習,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我們也可以連接到世間的學習,就是專業的學習,這個專業總是越深透就越專業,這也是要無倦的,就是幾十年的一種經營跟努力,才可能把一個專業做徹底,或者學徹底、學到位,心靈的學習更是如此。
4.一般我們的學習就是容易退,遇到困難就容易退;要麼就還是學,可是學得就比較油滑。這個油滑的形相可能是我們覺得“欸,自己懂了”,或者常常用這個道理來提點別人,不是向內觀照。
5.所以我們要麼就退,要麼就油。所以這個無倦的學習,不只是持之以恆,而且透過持之以恆要不斷地深、廣,那麼這個學習呢能夠真正地入心,那這個才是孔子這邊提到的無倦。

(八) 結攝
1.因為這個對話是在談為政,所以就是對於在公共事務中承擔比較多責任的人,這個職位的升遷或者位置的調整,這個就變成一種常態。這個職位的升遷跟調整,常常會導致這個承擔公共事務責任的人,比如說朝令夕改,這個應該不是好的朝令夕改。
2.另一個就是說對於自己的那種初衷、初心、一貫的原則跟崇高的理想就容易忘失,很容易忘失,這個在為政的場域或公共事務承擔的場域裡面,最容易形成這樣的誤區。所以孔子這裡,從為政的原則--先之、勞之,進一步對子路的一個提點,就是希望他能夠持之以恆的學習,不要三分鐘熱度,不要流於退或油,尤其是在公共事務為政的場域裡面,那個一貫的理想、仁政王道的理想,想饒益所有的百姓那個初衷、初心,要特別的持守住。
3.這一章其實我們如果對照《顏淵》的第十四章,“子張問政。行之以忠,居之無倦。”來看的話,也可以看到子張--這位也是孔門裡面非常精彩的弟子,他問怎麼為政呢?孔子的回答跟這一章就可以相互的發明,“行之以忠”就是先之、勞之;“居之無倦”就是無倦。所以,先之、勞之、無倦,或者行之以忠,居之無倦,可以說是孔子對為政原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提點跟提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