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
<白話>
樊遲退了出來,見到子夏,說:「剛才我去見老師,向他問智,老師說:『提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惡的人之上,能夠使邪惡的人歸於正直。』這是什麼意思啊?」
<文義>
1. 鄉:音ㄒㄧㄤˋ,通「嚮」,往時、剛才。
2. 舉:提拔。
3. 直:指正直之人。
4. 錯:通「措」,安置……之上。
5. 枉:邪曲;指邪惡之人。
<思惟提綱>
1.樊遲在論語哪些篇章中問仁,孔子如何回答?
2.本章樊遲對孔子回答的理解狀況,古人如何註解?
3.樊遲在此章中問完孔子後,又問子夏,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義理解釋> 金夢秋老師 3分54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22》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2.《論語‧子路‧19》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3. 程樹德《論語集釋》:【唐以前古注】皇疏:達,猶曉也。已曉愛人之言,而未曉知人之旨也。
4. 程樹德《論語集釋》:舊疏云:「…舉直錯諸枉,此是智之用。能使枉者直,此是智之功。」
5.《張居正講解四書》:「仁智雖然二用,其實只是一理。於知人之中,自寓愛人之理。」
二. 重點摘記
(一) 本段原文及文義
1.原文
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
2.文義
樊遲從老師那退出來之後,看到子夏,就請教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什麼是智?'老師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這是什麼意思呢?”“鄉”,就是不久前,剛才的意思。
(二) 在《論語》中,樊遲三次問仁於夫子
1.樊遲就是樊須,72賢的重要人物,《論語》裡他提出了很多個好問題,每次提問,夫子都以很淺顯的話語,回答的十分直白。
2.《論語》中他向孔子問仁就問了三次:
第一次在〈雍也篇〉,孔子說:「先難後獲可謂仁矣」
第三次是在〈子路篇〉,孔子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這一次(第2次)他先問仁,夫子講「愛人」。又問智,夫子講「知人」。他不明白,夫子又繼續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他還是不能通達。
(三) 樊遲對夫子回答的理解狀況,古人如何註解
關於樊遲不能了解的是什麼?是'仁智都沒明白'還是僅僅不明白'智',古人的註解有很大的分歧:
1.皇疏上說:樊遲“已曉愛人之言,未曉知人之旨”(說樊遲)不能理解的是智者知人。所以夫子講“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是專講怎麼知人。
2.《舊疏》上進一步說:“舉直錯諸枉”是講智的用,講怎麼做,“能使枉者直”是講智的功,做了之後會產生怎樣的效果。
3.《集注》上引曾氏的話說:“舉直錯諸枉”,是講智沒錯。但是“能使枉者直”,則是講仁了。(樊遲的疑問)是“仁者愛人應該是遍及一切人的,所謂'愛欲其周',可是'智'又把人分為枉和直,有所揀擇,這樣,就不能普遍的愛一切人了,仁智就相互違背了。所以夫子繼續解釋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舉直錯諸枉”是智慧,而“能使枉者直”就是'仁'心了,所以二者不僅不相違背,反為相用。
4.張居正也贊同這個說法,認為“仁智雖然二用,其實只是一理。於知人之中,自寓愛人之理。”
5.此處,我們看樊遲見到子夏,只說見到老師問智,沒談問仁,由此,我們可以推斷樊遲自己認為所未能通達的,應該是知人這件事。
(四) 學習,要向老師學還要與同學切磋
我們可看出樊遲好學,不明白就不放棄,問了兩次老師,不能理解,下了課還去請教好學生子夏。子夏是孔門高材生,戰國後期很多大人物都是他的弟子,書也讀得特別多。所以,我們學習不光要向老師學還要向同學學。因為老師不可能一整天都和我們待在一起,修德進業要向上仰望師長,平行與同學切磋。這就是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