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路十三 第4章-3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白話>
在上位的人尊崇禮節,民眾自然不敢不敬;在上位的人以義為準則,民眾自然不敢不服從。在上位的人堅守誠信之道,民眾自然不敢不誠實。
<文義>
1.情:情實
2.用情,是以誠實相待。
 <思惟提綱>
1.夫子認為樊遲所問的是小人之學,那什麼才是大人之學?
2.從本章夫子的敘述中,哪些是大人之學?若上位者做到了這些內涵,會產生怎樣的功效呢?
3.我不是上位者,夫子所說的這些大人之學的內涵,我也須要學習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憲問.44》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2.《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3.《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4.《論語.為政.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5.《論語.泰伯.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6.《論語.里仁.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7. 張居正《四書直解》:「上位者,如果能好義,可以做到設施措置皆合其宜,則民之得於承順者自將帖然守之。」
8. 錢穆《論語新解》:情,情實也。用情者,猶言民皆以忠實對其上。
9.《論語.為政.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10.《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1.《論語.為政.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12.《論語.顏淵.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3.《論語.顏淵.1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13.《論語.述而.5》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一)昨天課程重點
(1)孔子將樊遲斥為小人的用意,並不是貶低樊遲的人格,而是看到樊遲格局太小,沒有找到修學的根本方向,抓不住學習重點,老師為弟子著急。
(2)以這樣嚴厲的方式對待弟子,是夫子應機而教,是為了更好地啟發弟子。樊遲所問的是小人之學,後面老師教的是大人之學。
(二)大人之學
1.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
(1)在上位的人,尊崇禮,民眾自然不敢不敬。因為上行必然下效,大家都會以禮相待,自然恭敬,禮就可以復興。《論語.憲問.41》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居上位的人如果能做到禮,民眾就很願意聽他們差使。所以最重要的是改變在上位的人
(2)孔子周遊列國的目的---推行禮樂之治
孔子周遊列國,一生不遺餘力、最想做的事,就是希望勸化國君,推行禮樂之治,自上而下的改變整個國家。
(3)禮,有多重要呢?顏淵問仁,孔子回答:「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顏淵請問其目,孔子回答:「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夫子解釋仁,完全以禮相切來做解答,至少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禮與仁是密不可分的。“人而不仁,如禮何?”。
(4)孔子在解釋孝的內涵時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孝乃仁之本與。也可以說:「人而無禮,仁何在?」
(5)另外,禮還是成就仁的必由之路,“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2.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
(1)在上位的人,若能做到以義為準則,講恩義,講情義,“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在下面的人民百姓怎麼會不服呢?一定會心悅誠服。
(2)張居正解釋:「上位者,如果能好義,可以做到設施措置皆合其宜,則民之得於承順者自將帖然守之。」如果在上面的人,處置恰當合宜,下面的人自然樂意承擔,而且服服帖帖守規矩。
(3)這一點,我們比較容易有體會,不管是在單位,或在一個團隊,如果領頭的人,做到處事待人公平恰當,不搞小團體,追隨的人即使辛苦一點,也覺得心甘情願。如果自己犯了錯,被領導批評了,即使內心也有不愉快,還是比較容易接納並改正,抱怨心會少很多。
(4)可是,如果碰到一個自身行為不正的領導,即使他指正我的問題是對的,心中也不會服氣,也會糾著他的問題不放。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1)信,是信實,在上位的領導,如果堅守誠信之道,做人很誠懇,很守信,民眾就不敢不用情。錢穆先生解釋「情」為情實。用情者,猶言民皆以忠實對其上。就是說百姓也會以忠誠對待上位者。
(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信,可以說是儒家與人交往的基本準則。曾子每日三省其身,其中就有“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4. 為政之道一以貫之,就是「正己化人,內聖外王」
(1)孔子在本章舉出三個方面:上好禮、上好義、上好信,特別強調,改變上位的人很重要,就是要做好民眾的好榜樣,正己化人。
(2)季康子也曾多次請教孔子為政之道,孔子幾次回答,都表達了一貫的思想。在為政篇,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孔子回答:「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你做到莊,下面的人就會恭敬;你做到孝慈,下面的人就會忠;你做到舉善而教不能,則下面的人就會做到勸勉。
(3)《論語顏淵篇》17章、19章,季康子兩次問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都和本章的內涵相通。可見聖人的為政之道也是“一以貫之”,就是“正己化人,內聖外王”。
(三)孔子數數宣說 誨人不倦
不管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還是教育弟子,孔子都是不辭辛勞,不厭其煩,真正做到了“數數宣說,而無厭倦”,夫子自己也說:“默而知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能值遇這樣的老師,弟子真的是幸運!
(四)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1)是說在上位的人真正做到以上三點,天下的老百姓,包括其他國家的人,都會把襁褓中的小孩用布包背上,背著小孩,拖家攜口前來投靠。
(2)在孔子那個時代,屬於農耕社會,人口數量及開闢的田畝數是檢驗一個國家國力是否強盛、政治是否昌明的重要指標。四方之民前來投靠,就預示著國力興盛,倉禀豐盈。“焉用稼?”還用自己去耕種莊稼嗎?
(五)本章宗旨---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本章是孔子勉勵弟子,要潛心修學,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身,齊家,   然後治國平天下,這是一個士人、一個君子,應該做的事情,而不必要分心去學其他的。
(六)本章的反思-好禮、好義、好信,是每個人必修的功課
 (1)我們會覺得夫子好像一直在強調,在上位者應該好禮、好義、好信,好像與我們的關係不大,因為我們好像也不是孔子所說的上位者。如果這樣去理解的話,我們的學習就很容易變成文字之學。
(2)學習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與自己的生命狀態相結合,才有真實的意義。其實我們每個人,既是下位者,也是上位者。往上說,有市長、省長、總統,對上還有天、地、百姓。往下說,每一個團隊、企業、單位,離不開上下級關係,即便是平頭百姓,對下也可能有隨從、子女,在家庭裡也可能是上位者。母親是兒子的上位者,父親可能是一個家庭的上位者。
(3)所以,好禮、好義、好信,其實是我們每個人必修的功課,做好了,我們的生命就向上升,越來越上位;做不好,我們的生命狀態就會向下滑,越來越下位。想要去向哪裡呢?大家自己抉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