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
<白話>
孔夫子說:「顏回能做到,三個月心中不違反仁道;其他的弟子,只能偶而一天或一個月到達仁的境界。」
<文義>
1.「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謂其他弟子,有一日全不違仁,有一月全不違仁者。(集注說法)
2.何晏(195年?-249年)《論語集解》:「餘人暫有至仁時,惟回移時而不變。」「移時」是時節變了。三個月為一時。一年四時,日月的變化小,四時的變化大。四時變化,天地人跟著都變,心理血氣、飲食起居都有變化。顏回是時候變了,他仍然不變。(http://www.minlun.org.tw/1pt/1pt-4-3/index-00.htm#%E9%9B%8D%E4%B9%9F%E7%AC%AC%E5%85%AD)
<思惟題綱>
1.觀察一下我自己:多少時間安於仁?多少時間背離仁?
2.我如何努力,讓心三月不違仁?
3.我有信心,我有一天可以達到心不違仁聖者的境界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南懷瑾《論語別裁》:「我想大家都有這種經驗,心情好的時候,……情緒壞時,芝麻綠豆的事都會惹得一肚子悶氣。要說連續三個月不冒一點火氣,這步修養已經難得了,更何況「三月不違仁」。」
2.蘇東坡《四書辨疑》:「夫子默而察之,閱三月之久,而造次顛沛無一不出于仁,知其終身弗畔也。」
3.《論語.里仁.5》:「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4.蕅益大師《論語點睛》「顏淵心不違仁,孔子向何處知之。豈非法眼,他心智耶?三月者,如佛家九旬辦道之期。其心其餘,皆指顏子而說。只因心不違仁,得法源本。則其餘枝葉,日新月盛,德業並進矣。此方是溫故知新。」
5.《論語.子罕.9》: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未見其止也。」
二、重點摘記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1.《論語》中,「仁」出現109次
(1)「仁」是孔子推崇的聖人境界,其內涵極為豐富。論語中,「仁」這個字出現了109次,卻從未給“仁”下一個明確的定義。
(2)孔子很少主動談仁,《論語•子罕•1》描述:“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孔子與其弟子每次談到“仁”,也只是針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談論到人的某一個方面。
(3)孔子對弟子和他人的評價,也不輕許“仁”,一般都用“不知也”做回答。其實,孔老夫子非常了解每位學生的狀態。
(4)“仁”的境界極其高遠,空談沒有益處。每次孔子只是針對每位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鼓勵他們堅定求仁的決心,漸次增上。
2.體會「三月不違仁」的難度
也許我們同樣很難體會到“仁”的境界,南懷瑾老先生建議我們,姑且不談這個仁的修養,先反過來體會一下自己的情緒。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心情好的時候,即使碰到問題、碰到困難的時候,心情也會非常好,不會受到外境的幹擾;但是,好景不長,情緒不好的時候,芝麻綠豆的小事,都會惹得一肚子悶氣。要說連續三個月不冒一點火氣,這種修養已經非常難得了,更何況要“三月不違仁”呢!由此我們不難了解,為什麼孔老夫子一再地讚歎顏回這個得意門生。
3.何以知顏回「三月不違仁」
(1)蘇東坡《四書辨疑》中說“夫子默而察之,閱三月之久,而造次顛沛無一不出于仁,知其終身弗畔也。”孔老夫子,默默地觀察顏回,觀察了三個月,時間也不短,發現顏回造次顛沛無一不出于仁。
(2)《論語.里仁.5》我們學過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終食”就是吃一頓飯的功夫,這麼短的時間都沒有違背過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造次”就是你很忙的時候,你會不會違反仁呢?有的人一忙起來,就什麼都不管,甚至于見死不救,造次就違仁了。“顛沛”就是自己顛沛流離的時候、命運不好的時候,人生處于低迷的狀態,這個時候有沒有違反仁呢?還能不能夠去捨己救人?顏回就做到了“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3)孔子觀察了三個月,看得出來顏回沒有違反仁,從這三個月就可以推知“其終生弗畔也”,畔就是違反,他終生都不會違反仁,可以下這個定論。
4.何以認定顏回一生都不違仁
(1)也許有人會提出另外一個觀點,說仁的境界很高,顏回也只能做到三個月不違背仁,那三個月之後就變化了!
(2)假如真的是這樣,顏回只有三個月做到仁,其他時間做不到仁,那孔子也不會對他這麼讚歎,不會說弟子裡面只有顏回才稱為「好學」,只有顏回才能夠傳孔老夫子的心法。如果只有三月之仁,顏回怎麼會有這樣的資格呢?
(3)夫子這樣的眼光,這樣的智慧,看三個月當然就知道後面。顏回三個月不違背仁,必定一生都不違背仁。《論語•子罕•20》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孔老夫子評價顏回不斷進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4)《中庸•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道是不可以須臾離開的。須臾,就是很短暫的時間,傾刻都不能離開道。仁就是道,顏子不違仁,即是心不離道、道不離心。這是顏回的境界,時時刻刻心不離道、道不離心。
5.其餘則日月至焉
(1)其餘的人呢?包括夫子三千門徒,除了顏回,都只是暫時達到仁,時間不能很長,有的是一個月做到仁,有的可能十天半月做到仁,有的可能一天做到仁。
(2)我們自己也有這樣的體驗,聽了傳統文化的講座,很感動,發心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我們這一念仁心就起來了,但時間一長碰到問題就忘記了,又會去觀別人的過失,這就屬于孔老夫子講的其余的人,不像顏回,始終保持著仁。
(3)另一種解釋
蕅益大師注解說,這個日月是指什麼呢?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不斷地保持住仁,並且在保持仁的基礎上,還在不斷地提升,這是顏回的境界。夫子看到了,夫子也說出來(《論語.子罕.9》):“吾見其進,未見其止也”。其他人還未必能體會,為什么?因為沒有到這個境界,說了也聽不懂,而且很多人會產生誤解。
6.反思我自己:多少時間安於仁?多少時間背離仁?
(1)我們反思一下自己,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到底有多少時間,是跟仁相合,還是跟道相違背的呢?我們要觀察自己,為人謀的時間多,還是為自己謀的時間多,就從這裡來觀察。
(2)以我為例:如果不學傳統文化,不接受聖賢教育,不要說“三月不違仁”,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能有幾分鐘、幾秒鐘不違背仁呢?整個人都會在自私自利的漩渦中不能自拔,偶爾有一念仁心,就像曇花一現,瞬間就不見了。
7.我欲仁斯仁至矣
(1)要增加並保持這種光明的狀態,要努力學習,並且做到學而時習之,要學習曾參一日三省吾身的精神,隨時檢點自己。
(2)現在學習很方便,學習的工具也比以前先進。可以隨時隨地上網,就可以聽聖賢的教誨、可以親近聖賢。路上可以聽,家裡也可以聽。
(3)只要內心發心成聖成賢,終有一天我們能夠像顏回一樣心不違仁,不知不覺地就進入了聖賢的境界。能不能做到呢?“我欲仁,斯仁至矣”,一定可以,只要你用功努力,你一定能夠達到“仁”的境界。
論語 雍也第六 第4章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
<白話>
孔子對仲弓說:「犁田的牛所生的小牛,體色純赤色,雙角端正,雖然不想用牠來祭祀,但是山川諸神會捨棄牠嗎?」
<文義>
1.犂牛︰耕犂之牛。其毛色不純。
2.騂且角︰「騂」,赤色。「角」,角周正、中犧牲。上供的牛,毛色要赤色,「角」要生的正當。
3.用︰用以祭祀神靈。
4.山川其舍諸︰「山川」,山川之神靈。「舍」,捨、放棄。「諸」,語助詞,猶「乎」,表疑問。
5.本章兩種說法:
(1)仲弓父賤而行惡,故夫子以此譬之。言父之惡,不能廢其子之善,如仲弓之賢,自當見用於世也。
(2)仲弓之父是誰,不可考。本章是孔子與仲弓泛論用人之道,非以犂牛比仲弓之父。仲弓可使從政,從政須攬人才,選才不論其父之良窳(ㄩ ˇ),但論其人之賢不賢,喻如耕地之牛,能生騂且角之子,此子當可為犧牛(供品)。
<思惟題綱>
1.俗話說:「英雄不論出身低」,你認為呢?一個人的才能和他的出身沒關係嗎?
2.孔夫子以何比喻一個人的才能和他出身背景的關係?
3.孔夫子為何要和仲弓談論人才選用的問題?
4.本章給您的學習是什麼?
<義理解釋 >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論語.雍也.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2.《論語.雍也.1》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
3. 仲弓(孔門十哲): 孔子臨終時,在弟子們面前誇獎他說:「……賢哉雍也,過人遠也。」所以後世對冉雍的評價甚高。荀子《儒效》,把冉雍與孔子相提並論,說:「通則一天下,窮則獨立貴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j8rvpep.html
4.《朱子.論語集注》:「犁,雜文。」
5.李炳南《論語講要》:「犂牛實不作雜毛牛解,當是耕牛。周時耕牛不作犧牛。」
6. 《朱子.論語集注》:「仲弓父賤而行惡,故夫子以此譬之。言父之惡,不能廢其子之善,如仲弓之賢,自當見用於世也。」
二、重點摘記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1.仲弓的生平
(1)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小孔子二十九歲,魯國人。
(2)《冉氏族譜》記載:「離,娶顏氏,生長子耕,次子雍。顏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就是:冉離娶了顏氏,生了長子冉耕,次子冉雍,後來顏氏去世,冉離又娶了公西氏,生下了冉求。據傳,冉雍的身世並不好,他的父親冉離,品行不夠端正,但是他的繼母公西氏,是一個非常知書達理之人,她聽說孔老夫子在講學,就把三個孩子,就是冉耕、冉雍、冉求,一起送到孔子門下學習,後來都成為孔門十哲之一,世人稱之為“一門三賢”。
(3)冉雍剛剛跨入孔子門下時,孔子問他有什麼志向?他說:願意把堯舜聖賢之道發揚光大。孔子聽了非常欣慰,覺得總算有人將自己的思想可以傳下去了。
(4)冉雍在孔門弟子中,以德行著稱,是其德行科代表人物之一。
2.仲弓的成就
(1)孔子稱“ 雍也可使南面”,誇讚他是一個治國之才,欣賞他的“居敬行簡”為政之道,這是除顏回之外,孔門弟子得到的最高的評價。孔子臨終時說:“賢哉雍也,過人遠也。”要說賢德,首先要講的就是冉雍了,而且超過別人那麼多。
(2)後世對冉雍的評價甚高,荀子在他的《儒效》中,就把孔子和冉雍相提並論,這也是對冉雍的德行的高度認可。
(3)孔子去世後,為了把老師的思想傳於後世,冉雍和閔子等人一起,將孔子的言行記錄下來,編著《論語》120篇。又獨自編輯《敬簡集》6篇。後因秦朝焚書,已失傳。
3. 犁牛之子騂且角
(1)“犁牛之子”,根據《朱子集注》,“犁牛”是雜毛牛。李炳南老居士在《雪公講要》中,考證歷史上先儒的批註,認為犁牛應該是耕牛。在周朝的時候,耕牛也不作祭品的,無論是雜毛牛還是耕牛,都不會被選為祭品。“犁牛之子騂且角”,騂且角的“騂”,是指牛馬,是紅色的,顏色很純正。“角”,是指牛角很周正。古人祭祀的時候,選這種上等的牛馬作為祭品。
(2)一般人會有偏見,會以出身來判斷,即使小牛的顏色很純正,角很周正,卻認為這些小牛,是跟父母是同一類型,也不能用來作祭品。
(3)以前印度有一部電影叫《流浪者》,裡面有一句精典的台詞:“法官的兒子是法官,賊的兒子永遠是賊。”世人的眼光往往就是這樣,以為有其父必有其子。
4.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1)即使別人因為偏見,不想用這種牛來作祭品,但是山川之神還是不會捨棄它的。
(2)《朱子集注》:“仲弓父賤而行惡,故夫子以此譬之”。仲弓的父親地位低賤,行為不夠端正,可能導致仲弓有些自卑,抬不起頭來。孔老夫子就用犁牛之子來作比喻,說父親卑微,但是生的兒子,卻不一定會卑賤,相反有很多賢能之人,正如犁牛本身不能做祭品,可是犁牛之子的品質出眾,卻可以作祭品。假使一般人由於偏見不想用,但山川之神還是不會棄捨的。朱子說:“言父之惡,不能廢其子之善,如仲弓之賢,自當見用於世。”
(3)孔子在這裡鼓勵仲弓,你的父親雖然卑賤,但如果你勤奮,學業有成,社會就不會因為你出身低下,而拋棄你。
5.孔夫子不墨守成規,看重個人本身的德行
(1)這裡可以看出,孔老夫子是思想開放的人,沒有封建、守舊的思想,不以出身論英雄,父親雖然有惡,但是不會影響兒子行善。
(2)父子血脈相承,當然會有一定影響,但是也可能會出現很大的逆轉,就像仲弓,仲弓就是一個有德有才的人,仲弓之賢應當“見用於世”,應該被世人所任用。
(3)前面(第一章)提到“雍也可使南面”,孔子讚歎仲弓是可以被任用為治國的人才,這一方面是對仲弓的安慰;另外一方面,孔子倡導,不能只看父親的行為,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人的成長。
(4)孔老夫子不墨守成規,選賢舉能,看重每個人本身的德行,在今天還有很深的教育意義。
6.聖賢不會被出身所束縛
(1)聖賢人,往往不會被家庭的出身所束縛。大家都熟悉的舜,舜的父親娶了繼母之後,兩個人合起來謀害舜,舜卻保持對父母的一片孝心,感動了鄉里,最後感動了堯王,將帝位讓給了舜。
(2)聖賢是沒有世襲的,父母是聖賢,兒子未必是聖賢;有些父母是惡人,或者愚癡,比如舜的父母,但是他們的孩子卻是聖賢。
(3)曾經有這樣故事︰美國有個殺人犯,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和他一樣進了監獄,另外一個兒子進了一家大的公司成了總經理。當記者分別採訪兩位,為什麼有這樣的結局?兩個兒子回答的內容,卻出奇的一致,都說:“有這樣的老子,我能怎麼樣。”可見,家庭雖然有巨大的影響,但一個人的德行,最終還是由自己來修。
7.本章另一種解讀
(1)對於這句話的理解,還有一種認為,仲弓的父親行為不端,歷史上無法考證。李炳南老先生說:“此章記孔子與仲弓泛論用人之道,非以犁牛比仲弓之父。”說這不是專門指仲弓的父親,而是在教導弟子,在談論用人之道。由於“仲弓可使南面”,他可以當治國之才。治國最重要的是人才的使用,在選賢用能方面,要注重其本人的德行,不能夠從父母祖輩的樣子,輕易判斷某個人才是否可以任用。
(2)從這裡可以看到,孔老夫子對每位弟子都非常了解,關愛他們的成長,可以說傾注了全部的精力。孔老夫子用心觀察,因勢利導,不斷地提升弟子們的心胸格局,學生們受到老師的教化,德行、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8.本章給我們的啟示
今天我們讀這一章,能感受到孔老夫子關懷弟子、鼓勵弟子,做人要有寬廣的心胸,要堅定不移地提升自己內在的品質,不要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順著孔子老師給我們的角度去看問題,往往很多事情就容易放下,就會看得開,人生更加的平和、踏實,心靈更加的舒展,生命也因此變得更加的遼闊。
後記:
總結「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的學習
1.英雄不論出身低,即便出身貧賤,只要努力有成,必得賞識。
2.選用人才,看重的是一個人的德行和能力,不是他的出身。
3.歷史上,聖賢是不會被出身所束縛的。
《希望新生》NO.326也告訴我們
【當自己生命的導演】
每一刻生命的光陰,都是你自己可以操縱,用來達到未來快樂的時光。
你是你自己生命的導演,自己寫劇本、自己主演,自己受樂、受苦。
▶
<白話>
孔子對仲弓說:「犁田的牛所生的小牛,體色純赤色,雙角端正,雖然不想用牠來祭祀,但是山川諸神會捨棄牠嗎?」
<文義>
1.犂牛︰耕犂之牛。其毛色不純。
2.騂且角︰「騂」,赤色。「角」,角周正、中犧牲。上供的牛,毛色要赤色,「角」要生的正當。
3.用︰用以祭祀神靈。
4.山川其舍諸︰「山川」,山川之神靈。「舍」,捨、放棄。「諸」,語助詞,猶「乎」,表疑問。
5.本章兩種說法:
(1)仲弓父賤而行惡,故夫子以此譬之。言父之惡,不能廢其子之善,如仲弓之賢,自當見用於世也。
(2)仲弓之父是誰,不可考。本章是孔子與仲弓泛論用人之道,非以犂牛比仲弓之父。仲弓可使從政,從政須攬人才,選才不論其父之良窳(ㄩ ˇ),但論其人之賢不賢,喻如耕地之牛,能生騂且角之子,此子當可為犧牛(供品)。
<思惟題綱>
1.俗話說:「英雄不論出身低」,你認為呢?一個人的才能和他的出身沒關係嗎?
2.孔夫子以何比喻一個人的才能和他出身背景的關係?
3.孔夫子為何要和仲弓談論人才選用的問題?
4.本章給您的學習是什麼?
<義理解釋 >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論語.雍也.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2.《論語.雍也.1》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
3. 仲弓(孔門十哲): 孔子臨終時,在弟子們面前誇獎他說:「……賢哉雍也,過人遠也。」所以後世對冉雍的評價甚高。荀子《儒效》,把冉雍與孔子相提並論,說:「通則一天下,窮則獨立貴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j8rvpep.html
4.《朱子.論語集注》:「犁,雜文。」
5.李炳南《論語講要》:「犂牛實不作雜毛牛解,當是耕牛。周時耕牛不作犧牛。」
6. 《朱子.論語集注》:「仲弓父賤而行惡,故夫子以此譬之。言父之惡,不能廢其子之善,如仲弓之賢,自當見用於世也。」
二、重點摘記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1.仲弓的生平
(1)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小孔子二十九歲,魯國人。
(2)《冉氏族譜》記載:「離,娶顏氏,生長子耕,次子雍。顏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就是:冉離娶了顏氏,生了長子冉耕,次子冉雍,後來顏氏去世,冉離又娶了公西氏,生下了冉求。據傳,冉雍的身世並不好,他的父親冉離,品行不夠端正,但是他的繼母公西氏,是一個非常知書達理之人,她聽說孔老夫子在講學,就把三個孩子,就是冉耕、冉雍、冉求,一起送到孔子門下學習,後來都成為孔門十哲之一,世人稱之為“一門三賢”。
(3)冉雍剛剛跨入孔子門下時,孔子問他有什麼志向?他說:願意把堯舜聖賢之道發揚光大。孔子聽了非常欣慰,覺得總算有人將自己的思想可以傳下去了。
(4)冉雍在孔門弟子中,以德行著稱,是其德行科代表人物之一。
2.仲弓的成就
(1)孔子稱“ 雍也可使南面”,誇讚他是一個治國之才,欣賞他的“居敬行簡”為政之道,這是除顏回之外,孔門弟子得到的最高的評價。孔子臨終時說:“賢哉雍也,過人遠也。”要說賢德,首先要講的就是冉雍了,而且超過別人那麼多。
(2)後世對冉雍的評價甚高,荀子在他的《儒效》中,就把孔子和冉雍相提並論,這也是對冉雍的德行的高度認可。
(3)孔子去世後,為了把老師的思想傳於後世,冉雍和閔子等人一起,將孔子的言行記錄下來,編著《論語》120篇。又獨自編輯《敬簡集》6篇。後因秦朝焚書,已失傳。
3. 犁牛之子騂且角
(1)“犁牛之子”,根據《朱子集注》,“犁牛”是雜毛牛。李炳南老居士在《雪公講要》中,考證歷史上先儒的批註,認為犁牛應該是耕牛。在周朝的時候,耕牛也不作祭品的,無論是雜毛牛還是耕牛,都不會被選為祭品。“犁牛之子騂且角”,騂且角的“騂”,是指牛馬,是紅色的,顏色很純正。“角”,是指牛角很周正。古人祭祀的時候,選這種上等的牛馬作為祭品。
(2)一般人會有偏見,會以出身來判斷,即使小牛的顏色很純正,角很周正,卻認為這些小牛,是跟父母是同一類型,也不能用來作祭品。
(3)以前印度有一部電影叫《流浪者》,裡面有一句精典的台詞:“法官的兒子是法官,賊的兒子永遠是賊。”世人的眼光往往就是這樣,以為有其父必有其子。
4.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1)即使別人因為偏見,不想用這種牛來作祭品,但是山川之神還是不會捨棄它的。
(2)《朱子集注》:“仲弓父賤而行惡,故夫子以此譬之”。仲弓的父親地位低賤,行為不夠端正,可能導致仲弓有些自卑,抬不起頭來。孔老夫子就用犁牛之子來作比喻,說父親卑微,但是生的兒子,卻不一定會卑賤,相反有很多賢能之人,正如犁牛本身不能做祭品,可是犁牛之子的品質出眾,卻可以作祭品。假使一般人由於偏見不想用,但山川之神還是不會棄捨的。朱子說:“言父之惡,不能廢其子之善,如仲弓之賢,自當見用於世。”
(3)孔子在這裡鼓勵仲弓,你的父親雖然卑賤,但如果你勤奮,學業有成,社會就不會因為你出身低下,而拋棄你。
5.孔夫子不墨守成規,看重個人本身的德行
(1)這裡可以看出,孔老夫子是思想開放的人,沒有封建、守舊的思想,不以出身論英雄,父親雖然有惡,但是不會影響兒子行善。
(2)父子血脈相承,當然會有一定影響,但是也可能會出現很大的逆轉,就像仲弓,仲弓就是一個有德有才的人,仲弓之賢應當“見用於世”,應該被世人所任用。
(3)前面(第一章)提到“雍也可使南面”,孔子讚歎仲弓是可以被任用為治國的人才,這一方面是對仲弓的安慰;另外一方面,孔子倡導,不能只看父親的行為,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人的成長。
(4)孔老夫子不墨守成規,選賢舉能,看重每個人本身的德行,在今天還有很深的教育意義。
6.聖賢不會被出身所束縛
(1)聖賢人,往往不會被家庭的出身所束縛。大家都熟悉的舜,舜的父親娶了繼母之後,兩個人合起來謀害舜,舜卻保持對父母的一片孝心,感動了鄉里,最後感動了堯王,將帝位讓給了舜。
(2)聖賢是沒有世襲的,父母是聖賢,兒子未必是聖賢;有些父母是惡人,或者愚癡,比如舜的父母,但是他們的孩子卻是聖賢。
(3)曾經有這樣故事︰美國有個殺人犯,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和他一樣進了監獄,另外一個兒子進了一家大的公司成了總經理。當記者分別採訪兩位,為什麼有這樣的結局?兩個兒子回答的內容,卻出奇的一致,都說:“有這樣的老子,我能怎麼樣。”可見,家庭雖然有巨大的影響,但一個人的德行,最終還是由自己來修。
7.本章另一種解讀
(1)對於這句話的理解,還有一種認為,仲弓的父親行為不端,歷史上無法考證。李炳南老先生說:“此章記孔子與仲弓泛論用人之道,非以犁牛比仲弓之父。”說這不是專門指仲弓的父親,而是在教導弟子,在談論用人之道。由於“仲弓可使南面”,他可以當治國之才。治國最重要的是人才的使用,在選賢用能方面,要注重其本人的德行,不能夠從父母祖輩的樣子,輕易判斷某個人才是否可以任用。
(2)從這裡可以看到,孔老夫子對每位弟子都非常了解,關愛他們的成長,可以說傾注了全部的精力。孔老夫子用心觀察,因勢利導,不斷地提升弟子們的心胸格局,學生們受到老師的教化,德行、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8.本章給我們的啟示
今天我們讀這一章,能感受到孔老夫子關懷弟子、鼓勵弟子,做人要有寬廣的心胸,要堅定不移地提升自己內在的品質,不要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順著孔子老師給我們的角度去看問題,往往很多事情就容易放下,就會看得開,人生更加的平和、踏實,心靈更加的舒展,生命也因此變得更加的遼闊。
後記:
總結「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的學習
1.英雄不論出身低,即便出身貧賤,只要努力有成,必得賞識。
2.選用人才,看重的是一個人的德行和能力,不是他的出身。
3.歷史上,聖賢是不會被出身所束縛的。
《希望新生》NO.326也告訴我們
【當自己生命的導演】
每一刻生命的光陰,都是你自己可以操縱,用來達到未來快樂的時光。
你是你自己生命的導演,自己寫劇本、自己主演,自己受樂、受苦。
論語 雍也第六 第3章-3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
〈白話〉
原思擔任孔子的家臣,孔子發給他俸祿九百斗的穀物,原思向孔子辭謝。孔子就對原思說:「不要推辭!如果自己用不完,可以分給鄰里鄉黨中需要幫助的人呀!」
〈文義〉
1.原思,子思。《孔子家語》(中國古代記述孔子思想和生平的著作,其內容是自漢朝以前到漢朝早期不斷編纂而成,後來三國時期王肅對其進行整理,凡二十七卷)中,子思少孔子36歲,但錢穆《諸子繫年》謂26歲
2.毋:堅決地不允許原思推辭之意
3.補充故事:原憲在出仕前,居住在破草屋裡,四周長滿了雜草,出入的路都快分不清了。只用了桑枝做門軸,破甕做窗戶,有空隙的地方就拿粗布條塞補一下。遇到颳風下雨時,整間房子就上漏下濕,很是簡陋。但是,原憲依然正身端坐,彈琴歌詠,詩書經典的吟誦聲,猶如金石敲擊,鏗鏘有致,充滿信心且志向遠大。《明倫月刊•論語簡說•雍也第六》、《韓詩外傳•卷1-9》
〈思維題綱〉
1.您覺得原思任孔子的家臣,為什麼會辭〝粟九百〞?換作是您會如何做?理由?
2.夫子要原思收下的理由是什麼?
3.從這一段文,您得到什麼啟示?
4.歸納一下本章,總共學到了哪些概念?
〈義理解說〉
一、引用
1.《大學•傳十•釋治國平天下》: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譯解: 創造財富有一個規律:生產財富的人眾多,消耗財富的人少,管理財富的人勤快,運用財富的人節儉。這樣做才能使財富經常充足。有仁德的人用財富來充實生命,沒有仁德的人卻用生命去聚斂財富。)
2.《四書直解》原名《四書集注直解》,是明代宰相張居正同翰林院講官專為萬曆皇帝量身定做的宮內讀本。而萬曆皇帝即位時只有十歲,張居正用《四書》教育皇帝,要讓萬歷皇帝做一個像唐太宗那樣開明的君主。講經同時融入了張居正等人對歷代王朝興衰的總結,以及對重大歷史教訓的獨特見解和銳意進取的改革思想。
3. 《論語•里仁•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4. 《尚書•周書•泰誓》中有「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語,孟子曾引用《孟子.梁惠王下》:“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意思是: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們降生了君主,也替他們降生了師傅,這些君主和師傅的惟一責任,就是幫助天帝來愛護人民。“作之親”是後人加上的。
二、重點摘記
(一)人物介紹、詞解、引注
1.原思,姓原,名憲,字子思,魯國人,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15年。為人非常的清廉,孔子過世以後呢就辭官歸隱,成語“原思辭粟”就出自本章。
2.據《論語集解》包咸的批註:“孔子為魯司寇,以原思為家邑宰。” 就是孔子做魯國大司寇(相當於宰相)的時候,就請原思做家邑宰,就是做家臣。
3.《論語集解》孔安國的批註:“祿,法所得,當受無讓。” 作為孔子大司寇的家臣,這是公職,所以接受俸祿是合情合理、也是合法的,應該接受。
4.鄰里鄉黨: 古代以五家為鄰,二十五家為里,五百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家稱為鄉,此處是指原思的同鄉,或者家鄉周圍的百姓。
(二)解說原文
1.原思做孔子的家臣,就需要給俸祿,因為原思家境匱乏,所以常常會周濟他。可能原憲心裡也會想,我是孔子的弟子啊,我給老師做事,不應該受俸祿啊,即使拿呢也不能拿太多。
2.有一次呢,孔子給了他九百斗粟,結果呢原思推辭不要,孔子很堅定地對原思說:不要推辭,這是你的俸祿,你應該拿。如果你有多餘的話,你可以贈與你的鄰里鄉黨啊。(孔子是說,你個人也許不需要這麼多,但是你的親戚朋友啊,鄰里鄉親啊,也並不是很富裕呀,你可以拿這些多餘的俸祿去幫助他們,周濟他們啊。)
3. 特別的是,孔子不僅僅是阻止原思辭祿,而且給到原思一個具體的指引的方向,用這些俸祿去周濟鄉鄰。
(三)延伸概念一
1. 孔子關於財富的主張—— 為富且仁。我們可以富,可以貴,但是獲得的方式要符合道義;為富以後如何使用財富,也是要符合道義。
2. 《大學》:“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就是說,我們獲得財富之後,應該用財物來做有助於我們德行增長的事情。孔子明確告訴我們一個方法,就是用我們取之有道的財物,布施給需要的人。
3. 小故事: 西方有一個美麗的小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非常的和睦,大家都對小鎮的生活很滿意,很幸福,唯一美中不足的呢,是小鎮裡有很多乞丐。居民就聚在一起討論決定,就是讓這些乞丐離開以免影響形像。乞丐沒有了,小鎮變得清靜了。可是沒有過很長時間,人們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沒有以前和諧,矛盾、爭執變多了,也沒有以前過得開心和幸福了。討論原因,乞丐消失之後,人們沒有了施捨的機會,慢慢變得沒有那麼善良和寬容了。於是,小鎮的人們將那些乞丐請回來,慢慢地小鎮呢,恢復了往日的和諧與幸福。(故事傳遞的正是施與別人、成就自己的內涵。)
4. 孔子講“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聖人的每一句話,都不是隨口而說的,一定是在傳遞道的內涵。佛法也講布施對治貪戀,培養我們的慈悲心,還可以廣積善緣。
5. 孔子引導原思,是希望弟子藉此修身立德,當然更希望弟子成為行道弘教的傳承人,可以利益一方,乃至於利益後世萬代。
6. 原思辭祿與前面“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兩件事,不一定是發生在同一時期,但是孔子的弟子,把這兩件事情記錄在一起,其實是為了傳遞孔子的取與周濟之道。這個周濟之道是什麼呢?是進、退、應、對,如何進退,如何取與。
7. 《弟子規》上面講:凡取與,貴分曉。這個分曉很重要,不能亂,該給多少就給多少,各有所宜,不能過份,也不能不及,要合情合理合法。
8. 真正有這個需要,我們就應該給他,而且按照他所需要和所應得的部分來給,這是教會我們如何做人處事。平常大多數人,對於取與辭受,把握的尺度不太清晰,不該得的,由於貪心會多拿;該拿的,礙於情面不好意思拿。抉擇不清晰的時候,很容易造成過失。
(四) 延伸概念二
1.張居正《四書直解》舉的四種取與過失:(1)就是“當與而不與,失之於吝。”
(2)“不當與而與之,失之於濫。”(3)“當辭而不辭,失之於貪。”(4)“不當辭而辭,失之於矯。”「冉子請粟」就屬於不當與而與之,這個過失就是濫。後面「原思辭粟」就屬於不當辭而辭,這個失之於矯。
2.看起來孔子對於不同的弟子,好像是厚此薄彼之嫌,其實恰恰是聖人的標準,他是始終如一的。就是「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任何抉擇,一定是符合道、義。) “夫惟聖人,一酌之於義理之中,而自不至有四者之失。善用財者,當一於以聖人為準可也。”就是說,只有聖人處置任何事情,都會安立在義理之中,而不至於犯四種過失。真正能將財物用到恰當的人,應該以聖人為標準。
(五)總結
1. 本章從總體來看,我們看到:一位慈愛的長者,一位智慧的領導,一位善巧的老師。孔子始終將弟子的成長放在內心,在任何境界裡,都在傳遞他的成仁之道,我們看到了孔子“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的風範,在這個角度上,其實我們同樣可以效學。
2. 在生活或者工作中,不能把自己定義在單一的角色上。父母,不能只是關注孩子的吃穿健康,只是關注成績,可以從師長的角度,去引導教育孩子心靈的成長。為人領導的,不只是做好管理,還可以把下屬當作親人一樣去關懷,也可以像老師,去發現下屬的潛力,有意識地去培養他。為人老師,不只是關注學生的成績,可以像父母一樣,多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領導一樣,組織學生、管理學生,參與一些社會活動,培養孩子的組織能力和社會責任心。
▶
〈白話〉
原思擔任孔子的家臣,孔子發給他俸祿九百斗的穀物,原思向孔子辭謝。孔子就對原思說:「不要推辭!如果自己用不完,可以分給鄰里鄉黨中需要幫助的人呀!」
〈文義〉
1.原思,子思。《孔子家語》(中國古代記述孔子思想和生平的著作,其內容是自漢朝以前到漢朝早期不斷編纂而成,後來三國時期王肅對其進行整理,凡二十七卷)中,子思少孔子36歲,但錢穆《諸子繫年》謂26歲
2.毋:堅決地不允許原思推辭之意
3.補充故事:原憲在出仕前,居住在破草屋裡,四周長滿了雜草,出入的路都快分不清了。只用了桑枝做門軸,破甕做窗戶,有空隙的地方就拿粗布條塞補一下。遇到颳風下雨時,整間房子就上漏下濕,很是簡陋。但是,原憲依然正身端坐,彈琴歌詠,詩書經典的吟誦聲,猶如金石敲擊,鏗鏘有致,充滿信心且志向遠大。《明倫月刊•論語簡說•雍也第六》、《韓詩外傳•卷1-9》
〈思維題綱〉
1.您覺得原思任孔子的家臣,為什麼會辭〝粟九百〞?換作是您會如何做?理由?
2.夫子要原思收下的理由是什麼?
3.從這一段文,您得到什麼啟示?
4.歸納一下本章,總共學到了哪些概念?
〈義理解說〉
一、引用
1.《大學•傳十•釋治國平天下》: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譯解: 創造財富有一個規律:生產財富的人眾多,消耗財富的人少,管理財富的人勤快,運用財富的人節儉。這樣做才能使財富經常充足。有仁德的人用財富來充實生命,沒有仁德的人卻用生命去聚斂財富。)
2.《四書直解》原名《四書集注直解》,是明代宰相張居正同翰林院講官專為萬曆皇帝量身定做的宮內讀本。而萬曆皇帝即位時只有十歲,張居正用《四書》教育皇帝,要讓萬歷皇帝做一個像唐太宗那樣開明的君主。講經同時融入了張居正等人對歷代王朝興衰的總結,以及對重大歷史教訓的獨特見解和銳意進取的改革思想。
3. 《論語•里仁•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4. 《尚書•周書•泰誓》中有「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語,孟子曾引用《孟子.梁惠王下》:“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意思是: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們降生了君主,也替他們降生了師傅,這些君主和師傅的惟一責任,就是幫助天帝來愛護人民。“作之親”是後人加上的。
二、重點摘記
(一)人物介紹、詞解、引注
1.原思,姓原,名憲,字子思,魯國人,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15年。為人非常的清廉,孔子過世以後呢就辭官歸隱,成語“原思辭粟”就出自本章。
2.據《論語集解》包咸的批註:“孔子為魯司寇,以原思為家邑宰。” 就是孔子做魯國大司寇(相當於宰相)的時候,就請原思做家邑宰,就是做家臣。
3.《論語集解》孔安國的批註:“祿,法所得,當受無讓。” 作為孔子大司寇的家臣,這是公職,所以接受俸祿是合情合理、也是合法的,應該接受。
4.鄰里鄉黨: 古代以五家為鄰,二十五家為里,五百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家稱為鄉,此處是指原思的同鄉,或者家鄉周圍的百姓。
(二)解說原文
1.原思做孔子的家臣,就需要給俸祿,因為原思家境匱乏,所以常常會周濟他。可能原憲心裡也會想,我是孔子的弟子啊,我給老師做事,不應該受俸祿啊,即使拿呢也不能拿太多。
2.有一次呢,孔子給了他九百斗粟,結果呢原思推辭不要,孔子很堅定地對原思說:不要推辭,這是你的俸祿,你應該拿。如果你有多餘的話,你可以贈與你的鄰里鄉黨啊。(孔子是說,你個人也許不需要這麼多,但是你的親戚朋友啊,鄰里鄉親啊,也並不是很富裕呀,你可以拿這些多餘的俸祿去幫助他們,周濟他們啊。)
3. 特別的是,孔子不僅僅是阻止原思辭祿,而且給到原思一個具體的指引的方向,用這些俸祿去周濟鄉鄰。
(三)延伸概念一
1. 孔子關於財富的主張—— 為富且仁。我們可以富,可以貴,但是獲得的方式要符合道義;為富以後如何使用財富,也是要符合道義。
2. 《大學》:“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就是說,我們獲得財富之後,應該用財物來做有助於我們德行增長的事情。孔子明確告訴我們一個方法,就是用我們取之有道的財物,布施給需要的人。
3. 小故事: 西方有一個美麗的小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非常的和睦,大家都對小鎮的生活很滿意,很幸福,唯一美中不足的呢,是小鎮裡有很多乞丐。居民就聚在一起討論決定,就是讓這些乞丐離開以免影響形像。乞丐沒有了,小鎮變得清靜了。可是沒有過很長時間,人們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沒有以前和諧,矛盾、爭執變多了,也沒有以前過得開心和幸福了。討論原因,乞丐消失之後,人們沒有了施捨的機會,慢慢變得沒有那麼善良和寬容了。於是,小鎮的人們將那些乞丐請回來,慢慢地小鎮呢,恢復了往日的和諧與幸福。(故事傳遞的正是施與別人、成就自己的內涵。)
4. 孔子講“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聖人的每一句話,都不是隨口而說的,一定是在傳遞道的內涵。佛法也講布施對治貪戀,培養我們的慈悲心,還可以廣積善緣。
5. 孔子引導原思,是希望弟子藉此修身立德,當然更希望弟子成為行道弘教的傳承人,可以利益一方,乃至於利益後世萬代。
6. 原思辭祿與前面“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兩件事,不一定是發生在同一時期,但是孔子的弟子,把這兩件事情記錄在一起,其實是為了傳遞孔子的取與周濟之道。這個周濟之道是什麼呢?是進、退、應、對,如何進退,如何取與。
7. 《弟子規》上面講:凡取與,貴分曉。這個分曉很重要,不能亂,該給多少就給多少,各有所宜,不能過份,也不能不及,要合情合理合法。
8. 真正有這個需要,我們就應該給他,而且按照他所需要和所應得的部分來給,這是教會我們如何做人處事。平常大多數人,對於取與辭受,把握的尺度不太清晰,不該得的,由於貪心會多拿;該拿的,礙於情面不好意思拿。抉擇不清晰的時候,很容易造成過失。
(四) 延伸概念二
1.張居正《四書直解》舉的四種取與過失:(1)就是“當與而不與,失之於吝。”
(2)“不當與而與之,失之於濫。”(3)“當辭而不辭,失之於貪。”(4)“不當辭而辭,失之於矯。”「冉子請粟」就屬於不當與而與之,這個過失就是濫。後面「原思辭粟」就屬於不當辭而辭,這個失之於矯。
2.看起來孔子對於不同的弟子,好像是厚此薄彼之嫌,其實恰恰是聖人的標準,他是始終如一的。就是「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任何抉擇,一定是符合道、義。) “夫惟聖人,一酌之於義理之中,而自不至有四者之失。善用財者,當一於以聖人為準可也。”就是說,只有聖人處置任何事情,都會安立在義理之中,而不至於犯四種過失。真正能將財物用到恰當的人,應該以聖人為標準。
(五)總結
1. 本章從總體來看,我們看到:一位慈愛的長者,一位智慧的領導,一位善巧的老師。孔子始終將弟子的成長放在內心,在任何境界裡,都在傳遞他的成仁之道,我們看到了孔子“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的風範,在這個角度上,其實我們同樣可以效學。
2. 在生活或者工作中,不能把自己定義在單一的角色上。父母,不能只是關注孩子的吃穿健康,只是關注成績,可以從師長的角度,去引導教育孩子心靈的成長。為人領導的,不只是做好管理,還可以把下屬當作親人一樣去關懷,也可以像老師,去發現下屬的潛力,有意識地去培養他。為人老師,不只是關注學生的成績,可以像父母一樣,多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領導一樣,組織學生、管理學生,參與一些社會活動,培養孩子的組織能力和社會責任心。
論語 雍也第六 第3章-2
子華使(ㄕˋ)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 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ㄧˋ)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
<白話>和 <文義>請參閱昨天的資料
<思惟題綱>
1.孔子所稱頌的君子周濟之道——周急不繼富,要如何來理解?
2.周急不繼富,不僅是體現在物質的周濟上,我們如何從更廣闊地角度去應用這個規則呢?
3.如何從這一則當中去體會孔子老師對於弟子子華和冉子的愛護是一樣多呢?
<義理解釋 >
一、引用經文
1. 〈道德經〉:「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2.〈大學〉:「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二、重點摘記
1.複習昨天的學習--“冉子請粟”給我們的2個啟示
(1)作為一個好學生、好弟子,應該具備的條件是放空自己,對老師要專誠、恭敬、有信心。你不相信他能教你,你怎麼可能從他那裡學到真正的內涵呢?佛法也講“信為能入”。
(2)冉子對於子華的同門情誼,令人感動和嚮往。
2.今天的學習重點:周急不繼富
孔子所稱頌的君子周濟之道——周急不繼富。
(1)孔子說:“子華出使的時候,乘肥馬,衣輕裘。”說明子華的家境寬裕,物質條件並不匱乏,而且他出使齊國,應該還有奉祿,他的母親呢應該不會缺穿少吃。孔子所稱頌的原則是——救人急難,而不贊成給人富上加富,做錦上添花的事情。
(2)冉子在這裡的做法呢,實際上就是錦上添花。子華已經很富有了,所以冉子為子華之母請粟,孔子雖然答應過兩次,一共給予八斗八升米,在孔子看來肯定是夠了,因為他本來就不缺,孔子之所以批示,認可的是冉子這份孝悌之心。結果呢,冉子竟然還給了她八百斗,這就有些過分了,太多了。
(3)雖然孔子在這裡的語氣並不強烈,但實際上還是批評了冉子。但是批評不只是為了批評,最重要的是給弟子教育,是為了傳遞君子的周濟之道——周急不繼富。
3.周急不繼富:聖人和凡夫的標準不一樣
不論是在今日,還是在春秋時期,或許有人都會覺得,孔子有些小氣,不盡人情,反而會覺得冉求很大方、重情義,會處理人際關係。聖人處理的問題,處理的標準,確實和我們抉擇的標準是不一樣的。聖人推崇的是天道,我們普通人看重的則是人情。《道德經》有云: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呢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孔子的君子周急不繼富,是與天之道相符的,孔子是順天之道而為。冉求的做法呢,則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考慮到了與子華的情誼,對子華母親的孝敬,卻因此忽略了自己所給予的是不是別人最需要的。冉求的做法呢,與人之道相符,但是與天之道背道而馳。
4.凡夫為何做不到「周急不繼富」
(1)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要求公平公正,會要求當政者、主宰者不要偏私,當自己的利益被不公平損害的時候呢,我們又會特別的義憤填膺。可是我們想一想,當我們自己成為偏私的利益獲得者時,我們又總是那麼心安理得,理所當然。那這公平公正又從何而來呢?
(2)在現實社會中,絕大多數人也是奉行人之道,往往是富者愈富,窮者愈窮。比如效益好、沒有資金需求的企業,銀行反而會求著給貸款;而那些效益不好,資金緊缺,真正需要資金的企業呢,要辦貸款卻是難上加難。鑑於這樣的現狀呢,所以社會上很多人就會順應人之道的規律,喜歡做門面工程。
比如說,很多人資金狀況已經很差,資不抵債,負債累累,可是你看他卻是住豪宅、開名車、穿名牌、吃香喝辣,看上去像一個大富豪的樣子。他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這樣做,很多人就願意跟他合作,而他就有可能財色雙收。像這樣的人和這樣的做法,在真正智慧的人眼裡,最終他是隱藏不住的,而這樣靠欺騙獲得的利益終究也是靠不住的。
5.如何做到「周急不繼富」
(3)《大學》︰「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你不是取之有道的財,你最終也是守不住的。所以真正的明眼人,我們應該向聖賢靠攏,學習聖賢抉擇是非標準,我們應該清晰地看到奉行人之道的過患,努力地去做符順天之道的事情。還有呢,我們要通過學習,正確地認識到物質跟心靈的關係,認識到德本財末的真理,才不被物質所繫縛,不作物質的奴隸,我們的心胸呢和格局,才會更開闊,才有可能做到孔子所推崇的周濟之道,就是周急不繼富。
6.孔子對弟子的關愛超越親疏
我們再來看,同樣對於子華的出使,孔子和冉子,看似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實際上,孔子老師對於子華的愛護,一點不會比冉子少。從孔子對於子華出使情境的生動的描述,“乘肥馬,衣輕裘”,很顯然,孔子對於子華有著深切的關注與觀察,如若子華家境真的是匱乏,則不需要冉子請粟,孔子一定會自有安排,這就是孔子不同於冉求的聖人境界,因為聖人的關愛,他其實超越了親疏,超越了私心,他會用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去利益一切眾生,看似不仁,實際上是大仁大愛。所以孔子理所當然,他成為冉求的老師,他成為我們萬世師表,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大成至聖先師。
7.如何應用「周急不繼富」
周急不繼富,其實不僅是體現在物質的周濟上,我們可以從更廣闊地角度去應用這個規則。
(1)我們在幫助別人,為別人付出的時候,首先要了解所幫助的、所付出的對象,你要懂得對方真正的需求,要做真正能幫到對方的付出。
(2)依據聖人的教悔,做智慧的抉擇,才有可能做到雪中送炭,幫到重點,幫到關鍵之處。
(3)比如說: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成長,我們到底要做什麼?是要拚命地創造豐富的物質條件呢,還是盡量地給予孩子惜福習勞的機會;是要雙眼一直盯著高分呢,盯著學校的排名呢,還是重視德行的培養,哪一個對於孩子的成長更重要、更緊急。
(4)比如說:孝敬父母,老人家是需要你拚命賺更多的錢,給他買大房子、給他買新衣服、帶他去旅遊、買高檔的保健品呢?還是需要你常常花點時間,陪伴他拉拉家常呢?吃個便飯呢?
(5)我們應該常常思維、反思這些問題,其實答案都顯而易見。如果我們不常常去思維的話,不常常去抉擇的話,我們很可能費盡心思,千辛萬苦,到最後可能都是錯誤的付出。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ㄧˋ)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
<白話>和 <文義>請參閱昨天的資料
<思惟題綱>
1.孔子所稱頌的君子周濟之道——周急不繼富,要如何來理解?
2.周急不繼富,不僅是體現在物質的周濟上,我們如何從更廣闊地角度去應用這個規則呢?
3.如何從這一則當中去體會孔子老師對於弟子子華和冉子的愛護是一樣多呢?
<義理解釋 >
一、引用經文
1. 〈道德經〉:「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2.〈大學〉:「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二、重點摘記
1.複習昨天的學習--“冉子請粟”給我們的2個啟示
(1)作為一個好學生、好弟子,應該具備的條件是放空自己,對老師要專誠、恭敬、有信心。你不相信他能教你,你怎麼可能從他那裡學到真正的內涵呢?佛法也講“信為能入”。
(2)冉子對於子華的同門情誼,令人感動和嚮往。
2.今天的學習重點:周急不繼富
孔子所稱頌的君子周濟之道——周急不繼富。
(1)孔子說:“子華出使的時候,乘肥馬,衣輕裘。”說明子華的家境寬裕,物質條件並不匱乏,而且他出使齊國,應該還有奉祿,他的母親呢應該不會缺穿少吃。孔子所稱頌的原則是——救人急難,而不贊成給人富上加富,做錦上添花的事情。
(2)冉子在這裡的做法呢,實際上就是錦上添花。子華已經很富有了,所以冉子為子華之母請粟,孔子雖然答應過兩次,一共給予八斗八升米,在孔子看來肯定是夠了,因為他本來就不缺,孔子之所以批示,認可的是冉子這份孝悌之心。結果呢,冉子竟然還給了她八百斗,這就有些過分了,太多了。
(3)雖然孔子在這裡的語氣並不強烈,但實際上還是批評了冉子。但是批評不只是為了批評,最重要的是給弟子教育,是為了傳遞君子的周濟之道——周急不繼富。
3.周急不繼富:聖人和凡夫的標準不一樣
不論是在今日,還是在春秋時期,或許有人都會覺得,孔子有些小氣,不盡人情,反而會覺得冉求很大方、重情義,會處理人際關係。聖人處理的問題,處理的標準,確實和我們抉擇的標準是不一樣的。聖人推崇的是天道,我們普通人看重的則是人情。《道德經》有云: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呢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孔子的君子周急不繼富,是與天之道相符的,孔子是順天之道而為。冉求的做法呢,則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考慮到了與子華的情誼,對子華母親的孝敬,卻因此忽略了自己所給予的是不是別人最需要的。冉求的做法呢,與人之道相符,但是與天之道背道而馳。
4.凡夫為何做不到「周急不繼富」
(1)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要求公平公正,會要求當政者、主宰者不要偏私,當自己的利益被不公平損害的時候呢,我們又會特別的義憤填膺。可是我們想一想,當我們自己成為偏私的利益獲得者時,我們又總是那麼心安理得,理所當然。那這公平公正又從何而來呢?
(2)在現實社會中,絕大多數人也是奉行人之道,往往是富者愈富,窮者愈窮。比如效益好、沒有資金需求的企業,銀行反而會求著給貸款;而那些效益不好,資金緊缺,真正需要資金的企業呢,要辦貸款卻是難上加難。鑑於這樣的現狀呢,所以社會上很多人就會順應人之道的規律,喜歡做門面工程。
比如說,很多人資金狀況已經很差,資不抵債,負債累累,可是你看他卻是住豪宅、開名車、穿名牌、吃香喝辣,看上去像一個大富豪的樣子。他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這樣做,很多人就願意跟他合作,而他就有可能財色雙收。像這樣的人和這樣的做法,在真正智慧的人眼裡,最終他是隱藏不住的,而這樣靠欺騙獲得的利益終究也是靠不住的。
5.如何做到「周急不繼富」
(3)《大學》︰「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你不是取之有道的財,你最終也是守不住的。所以真正的明眼人,我們應該向聖賢靠攏,學習聖賢抉擇是非標準,我們應該清晰地看到奉行人之道的過患,努力地去做符順天之道的事情。還有呢,我們要通過學習,正確地認識到物質跟心靈的關係,認識到德本財末的真理,才不被物質所繫縛,不作物質的奴隸,我們的心胸呢和格局,才會更開闊,才有可能做到孔子所推崇的周濟之道,就是周急不繼富。
6.孔子對弟子的關愛超越親疏
我們再來看,同樣對於子華的出使,孔子和冉子,看似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實際上,孔子老師對於子華的愛護,一點不會比冉子少。從孔子對於子華出使情境的生動的描述,“乘肥馬,衣輕裘”,很顯然,孔子對於子華有著深切的關注與觀察,如若子華家境真的是匱乏,則不需要冉子請粟,孔子一定會自有安排,這就是孔子不同於冉求的聖人境界,因為聖人的關愛,他其實超越了親疏,超越了私心,他會用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去利益一切眾生,看似不仁,實際上是大仁大愛。所以孔子理所當然,他成為冉求的老師,他成為我們萬世師表,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大成至聖先師。
7.如何應用「周急不繼富」
周急不繼富,其實不僅是體現在物質的周濟上,我們可以從更廣闊地角度去應用這個規則。
(1)我們在幫助別人,為別人付出的時候,首先要了解所幫助的、所付出的對象,你要懂得對方真正的需求,要做真正能幫到對方的付出。
(2)依據聖人的教悔,做智慧的抉擇,才有可能做到雪中送炭,幫到重點,幫到關鍵之處。
(3)比如說: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成長,我們到底要做什麼?是要拚命地創造豐富的物質條件呢,還是盡量地給予孩子惜福習勞的機會;是要雙眼一直盯著高分呢,盯著學校的排名呢,還是重視德行的培養,哪一個對於孩子的成長更重要、更緊急。
(4)比如說:孝敬父母,老人家是需要你拚命賺更多的錢,給他買大房子、給他買新衣服、帶他去旅遊、買高檔的保健品呢?還是需要你常常花點時間,陪伴他拉拉家常呢?吃個便飯呢?
(5)我們應該常常思維、反思這些問題,其實答案都顯而易見。如果我們不常常去思維的話,不常常去抉擇的話,我們很可能費盡心思,千辛萬苦,到最後可能都是錯誤的付出。
論語 雍也第六 第3章-1
子華使(ㄕˋ)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 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ㄧˋ)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
<白話>
子華(公西赤)出使齊國,冉有替公西赤的母親向孔子請求小米。孔子說:「給他六斗四升。」冉有請求增加一些。孔子說:「再給他二斗四升。」結果,冉有給了八百斗。
孔子說:「公西赤這次去齊國,坐著肥馬拉的車,穿著輕暖的皮衣。我聽說:君子應該濟助有急難的人、不是讓有錢的人更有錢。」
<文義>
1.子華: 名公西赤,字子華,少孔子四十二歲。
2.冉子: 冉求,亦稱冉有,孔門十哲之一,長於政事,少孔子二十九歲。
3.使於齊: 使,出公差。 孔子任大司寇的時候,派子華出公差齊國 。
4.請粟 : 粟,小米穀物糧食。俸祿以外,特別請求。
5.釜、庾、秉:都是古代度容量單位,釜是六斗四升,庾是二斗四升,秉是十六斛,等於一百六十斗。
6.請益: 益,增加。
7.適:往。
8.乘肥馬 衣輕裘:言其富裕。
9.周急不繼富:周,補不足。急,窮迫也。繼,續有餘。
<思惟題綱>
1.冉求這個人,在公冶長篇第八章,孔子怎麼評論他?
2.孔子說子華出使的時候,「乘肥馬、衣輕裘」,是要提醒冉求什麼事?
3.如果你的學生或屬下,在請示你之後,卻沒有遵照你的意思行事,你會做何反應?你如何看待這個人?
4.反觀自省,在心靈學習的路上,我是不是容易堅持己見,我行我素?這是不是走不上去的原因?
5.冉求違背老師,撥五秉的粟米給與子華的母親,其行為背後心意為何 ?當好朋友出遠門,你會像冉求一樣關顧他的母親嗎?
<義理解釋>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 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2.程樹德《論語集釋》:【唐以前古注】皇疏。「華母不乏而己與之,爲於朋友之義故也。」
(二)重點摘記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 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週急不繼富。」
1.冉子為子華母親向孔子請粟
(1)簡介子華和冉子:
孔子的兩位重要弟子:
※子華,名公西赤,字子華,少孔子四十二歲。
※冉子,冉求亦稱冉有,孔門十哲之一,長於政事,少孔子二十九歲。
(2)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
子華出使齊國,有一種說法是孔子任大司寇的時候,派遣子華出使。冉子為子華的母親向孔子請粟。粟就是指小米這一類的穀物糧食。“使於齊”,“使”指公差、公務。公務,自然會有俸祿。冉子為子華的母親請粟,這個請應該是在子華俸祿以外的特別請求。
(3)子曰:「與之釜。」 請益。曰:「與之庾。」
孔子說:“與之釜”釜,是容量單位,一釜大概是六斗四升。孔子答應給子華的母親撥六斗四升米,冉有覺得少,“請益”,請求再增加,孔子說:“與之庾。”除了一釜以外再給他一庾,一庾是二斗四升,加上前面總共應該是給八斗八升。
(4)冉子與之粟五秉。
可是冉有覺得太少了,最後冉有撥付了五秉的粟米贈與子華,一秉十六斛,一斛為十斗,五秉就是八百斗。就是說冉子實際支付的糧食,大大超過了孔子同意的數量,而且數量是相當的大。
2.冉有最後的作法與夫子相違
換成現代人的說法:冉子為子華的母親申請額外的補助,孔子一開始批了一萬元補助金,冉子認為太少了,又申請,孔子又批了八千,最後呢冉子覺得還是太少了,也不申請了,自作主張給子華的母親五、六十萬。什麼概念?完全是違背了老師又是領導的想法。
3.孔夫子給冉有的教誡:君子周急不繼富
(1)如果我們是老師、是領導,遇到這樣的學生和下屬,在幾次請示你之後,最後他所做的與我們給的意見完全相悖,我們會作何反應?肯定很生氣啊!然而,孔子老先生雖然沒有認可,但是也沒有表示氣憤,而是不緊不慢的告訴冉子道理,告訴冉子在這件事情上抉擇的依據,以及一個有志於道的君子,應該持守怎樣的周濟之道。
(2)細細體會孔子的原話,體會他的語氣,孔子說:「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這裡的赤,就是公西赤,子華。孔子說:「冉子啊,我能理解你對於師弟,以及他母親的這份情誼。可是你沒有看到嗎,子華出使的時候,乘肥馬,衣輕裘啊,小傢伙坐的是高檔豪華車,穿的是上等的皮衣,他們家不缺錢花。“吾聞之也”,就是我聽說啊,君子周濟之道,應該是周急不繼富,救人於急難,而不應該給財富給富人,讓他富上加富。」完全是語重心長!一個人在惱怒的心境之下,是講不出這樣的語氣的。
(3)不管學生的表現如何,老師永遠是那麼理解你、接納你,耐心的引導你。追隨這樣的聖者學習,可真是幸運啊!難怪有那麼多世間都很有成就的人,都嚮往成為孔子的弟子,而且可以拋家捨業,追隨孔子周遊列國、顛沛流離,毫無怨言。
4.從學習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
(1)夫子派子華出使,子華為夫子所使,都是符合情理的。而冉子為其母請粟,雖說是情誼可嘉,卻可能與禮、與法不合,但是孔子寬容,並沒有直接拒絕,是因為孔子能體會、體諒冉子的一片心意,但是很特意的批准了很少,實際上是為了表示冉求之請不當。
(2)冉子並沒有領會老師的想法,繼續請益,老師依然沒有直接拒絕,又批示了很少的量,其實是再次提醒冉子的請求是不當的。
(3)此時的冉子,理應遵照執行啦。然而,冉求的做法是,我也不請示了,直接按自己的想法給了,還遠遠超過老師批示的數量。
5.對我們的警策--「執見太重,於師缺乏信心,一意孤行」,會走不上去。
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冉子的作為,對我們應該有很大的警策。
(1)作為一個學生、一個弟子,很多時候走不上去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沒有好老師,而是因為自己不具備作為一個好弟子、好學生的條件,就是我們自己的執見太重,對於老師缺乏信心,即使真正的聖賢老師就在眼前,我們還是放不下自己的見解。
(2)冉子雖然兩次請示老師,但實際上請示之前,我們可以體會在冉子的內心,應該是已經先有一個標準和答案了。當老師兩次給予的答案,都與自己的想法相去甚遠的時候,並沒有及時反省自己的想法有何不當,老師的批示為什麼這麼少呢?而是依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
(3)在學習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提到一個“空杯理論”,就是說杯子只有在空的狀態,才能裝進新的東西。空杯心態,說起來容易,理解起來也不難,但是真正做到,卻不容易。
6.對我們的啟示—當見解和老師的不一致時,要及時放下,謙虛向老師請教。
這件事情還可以給我們另一個啟示,就是我們常常把“學”和“習”,學習理論和做事分裂成兩件事。在做事的時候,往往只考慮做事,不太容易安立學習的心態。特別是傳統文化的學習,是心性之學,“學”和“習”其實是不能分割的,學到的義理內涵,只有自己實際遇事用得上,才算是真正學到。像冉子這樣的孔門先哲都難以做到圓滿,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就更要警策自己,時時注意觀察自己的心態,當自己的見解和老師的教誨不一致的時候,要及時的向內反省,趕緊放下自己的想法,像小學生一樣,謙虛的向老師請教。
7.讚嘆與嚮往:孔門弟子間的孝悌德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讀到這一段,真的是感覺到《論語》的精彩。我們撇開冉子在請粟和與粟的過程中恰當與否,對於冉子行為背後,這份對同學的情真意切,還是很讓人讚嘆。子華出使國外,母親在家無法照料,作為同窗又是同事,冉子之所以為其母請粟,乃至於到後來違背老師的意願,贈予子華母親粟八百斗,我們可以體會到冉子的一份情真意切,冉子真的是將子華的母親,看成是自己的母親,甚至可能比自己的母親更重要的長輩,去孝敬、去照顧,正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根據南北朝皇侃的注疏解釋,由於孔子沒有批准,最後冉子給出的八百斗,應該是自掏腰包,是他拿出自己的這些米,去孝敬子華的母親。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冉子看起來不太合情理的行為,我們更能體會到冉子對於子華這位小師弟真摯的心意。孔門弟子之間,這種彼此關懷、守望、相助的情誼,以及他們在生命中,展現出來的真實的孝悌德風,正是孔子聖人之德的自然傳遞。生命中值遇一位好老師的引導,還能夠有這樣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伴,相互的扶持,彼此的關懷,為了追求理想一起切磋琢磨,一起努力向上,真是令人嚮往。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ㄧˋ)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
<白話>
子華(公西赤)出使齊國,冉有替公西赤的母親向孔子請求小米。孔子說:「給他六斗四升。」冉有請求增加一些。孔子說:「再給他二斗四升。」結果,冉有給了八百斗。
孔子說:「公西赤這次去齊國,坐著肥馬拉的車,穿著輕暖的皮衣。我聽說:君子應該濟助有急難的人、不是讓有錢的人更有錢。」
<文義>
1.子華: 名公西赤,字子華,少孔子四十二歲。
2.冉子: 冉求,亦稱冉有,孔門十哲之一,長於政事,少孔子二十九歲。
3.使於齊: 使,出公差。 孔子任大司寇的時候,派子華出公差齊國 。
4.請粟 : 粟,小米穀物糧食。俸祿以外,特別請求。
5.釜、庾、秉:都是古代度容量單位,釜是六斗四升,庾是二斗四升,秉是十六斛,等於一百六十斗。
6.請益: 益,增加。
7.適:往。
8.乘肥馬 衣輕裘:言其富裕。
9.周急不繼富:周,補不足。急,窮迫也。繼,續有餘。
<思惟題綱>
1.冉求這個人,在公冶長篇第八章,孔子怎麼評論他?
2.孔子說子華出使的時候,「乘肥馬、衣輕裘」,是要提醒冉求什麼事?
3.如果你的學生或屬下,在請示你之後,卻沒有遵照你的意思行事,你會做何反應?你如何看待這個人?
4.反觀自省,在心靈學習的路上,我是不是容易堅持己見,我行我素?這是不是走不上去的原因?
5.冉求違背老師,撥五秉的粟米給與子華的母親,其行為背後心意為何 ?當好朋友出遠門,你會像冉求一樣關顧他的母親嗎?
<義理解釋>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 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2.程樹德《論語集釋》:【唐以前古注】皇疏。「華母不乏而己與之,爲於朋友之義故也。」
(二)重點摘記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 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週急不繼富。」
1.冉子為子華母親向孔子請粟
(1)簡介子華和冉子:
孔子的兩位重要弟子:
※子華,名公西赤,字子華,少孔子四十二歲。
※冉子,冉求亦稱冉有,孔門十哲之一,長於政事,少孔子二十九歲。
(2)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
子華出使齊國,有一種說法是孔子任大司寇的時候,派遣子華出使。冉子為子華的母親向孔子請粟。粟就是指小米這一類的穀物糧食。“使於齊”,“使”指公差、公務。公務,自然會有俸祿。冉子為子華的母親請粟,這個請應該是在子華俸祿以外的特別請求。
(3)子曰:「與之釜。」 請益。曰:「與之庾。」
孔子說:“與之釜”釜,是容量單位,一釜大概是六斗四升。孔子答應給子華的母親撥六斗四升米,冉有覺得少,“請益”,請求再增加,孔子說:“與之庾。”除了一釜以外再給他一庾,一庾是二斗四升,加上前面總共應該是給八斗八升。
(4)冉子與之粟五秉。
可是冉有覺得太少了,最後冉有撥付了五秉的粟米贈與子華,一秉十六斛,一斛為十斗,五秉就是八百斗。就是說冉子實際支付的糧食,大大超過了孔子同意的數量,而且數量是相當的大。
2.冉有最後的作法與夫子相違
換成現代人的說法:冉子為子華的母親申請額外的補助,孔子一開始批了一萬元補助金,冉子認為太少了,又申請,孔子又批了八千,最後呢冉子覺得還是太少了,也不申請了,自作主張給子華的母親五、六十萬。什麼概念?完全是違背了老師又是領導的想法。
3.孔夫子給冉有的教誡:君子周急不繼富
(1)如果我們是老師、是領導,遇到這樣的學生和下屬,在幾次請示你之後,最後他所做的與我們給的意見完全相悖,我們會作何反應?肯定很生氣啊!然而,孔子老先生雖然沒有認可,但是也沒有表示氣憤,而是不緊不慢的告訴冉子道理,告訴冉子在這件事情上抉擇的依據,以及一個有志於道的君子,應該持守怎樣的周濟之道。
(2)細細體會孔子的原話,體會他的語氣,孔子說:「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這裡的赤,就是公西赤,子華。孔子說:「冉子啊,我能理解你對於師弟,以及他母親的這份情誼。可是你沒有看到嗎,子華出使的時候,乘肥馬,衣輕裘啊,小傢伙坐的是高檔豪華車,穿的是上等的皮衣,他們家不缺錢花。“吾聞之也”,就是我聽說啊,君子周濟之道,應該是周急不繼富,救人於急難,而不應該給財富給富人,讓他富上加富。」完全是語重心長!一個人在惱怒的心境之下,是講不出這樣的語氣的。
(3)不管學生的表現如何,老師永遠是那麼理解你、接納你,耐心的引導你。追隨這樣的聖者學習,可真是幸運啊!難怪有那麼多世間都很有成就的人,都嚮往成為孔子的弟子,而且可以拋家捨業,追隨孔子周遊列國、顛沛流離,毫無怨言。
4.從學習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
(1)夫子派子華出使,子華為夫子所使,都是符合情理的。而冉子為其母請粟,雖說是情誼可嘉,卻可能與禮、與法不合,但是孔子寬容,並沒有直接拒絕,是因為孔子能體會、體諒冉子的一片心意,但是很特意的批准了很少,實際上是為了表示冉求之請不當。
(2)冉子並沒有領會老師的想法,繼續請益,老師依然沒有直接拒絕,又批示了很少的量,其實是再次提醒冉子的請求是不當的。
(3)此時的冉子,理應遵照執行啦。然而,冉求的做法是,我也不請示了,直接按自己的想法給了,還遠遠超過老師批示的數量。
5.對我們的警策--「執見太重,於師缺乏信心,一意孤行」,會走不上去。
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冉子的作為,對我們應該有很大的警策。
(1)作為一個學生、一個弟子,很多時候走不上去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沒有好老師,而是因為自己不具備作為一個好弟子、好學生的條件,就是我們自己的執見太重,對於老師缺乏信心,即使真正的聖賢老師就在眼前,我們還是放不下自己的見解。
(2)冉子雖然兩次請示老師,但實際上請示之前,我們可以體會在冉子的內心,應該是已經先有一個標準和答案了。當老師兩次給予的答案,都與自己的想法相去甚遠的時候,並沒有及時反省自己的想法有何不當,老師的批示為什麼這麼少呢?而是依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
(3)在學習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提到一個“空杯理論”,就是說杯子只有在空的狀態,才能裝進新的東西。空杯心態,說起來容易,理解起來也不難,但是真正做到,卻不容易。
6.對我們的啟示—當見解和老師的不一致時,要及時放下,謙虛向老師請教。
這件事情還可以給我們另一個啟示,就是我們常常把“學”和“習”,學習理論和做事分裂成兩件事。在做事的時候,往往只考慮做事,不太容易安立學習的心態。特別是傳統文化的學習,是心性之學,“學”和“習”其實是不能分割的,學到的義理內涵,只有自己實際遇事用得上,才算是真正學到。像冉子這樣的孔門先哲都難以做到圓滿,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就更要警策自己,時時注意觀察自己的心態,當自己的見解和老師的教誨不一致的時候,要及時的向內反省,趕緊放下自己的想法,像小學生一樣,謙虛的向老師請教。
7.讚嘆與嚮往:孔門弟子間的孝悌德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讀到這一段,真的是感覺到《論語》的精彩。我們撇開冉子在請粟和與粟的過程中恰當與否,對於冉子行為背後,這份對同學的情真意切,還是很讓人讚嘆。子華出使國外,母親在家無法照料,作為同窗又是同事,冉子之所以為其母請粟,乃至於到後來違背老師的意願,贈予子華母親粟八百斗,我們可以體會到冉子的一份情真意切,冉子真的是將子華的母親,看成是自己的母親,甚至可能比自己的母親更重要的長輩,去孝敬、去照顧,正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根據南北朝皇侃的注疏解釋,由於孔子沒有批准,最後冉子給出的八百斗,應該是自掏腰包,是他拿出自己的這些米,去孝敬子華的母親。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冉子看起來不太合情理的行為,我們更能體會到冉子對於子華這位小師弟真摯的心意。孔門弟子之間,這種彼此關懷、守望、相助的情誼,以及他們在生命中,展現出來的真實的孝悌德風,正是孔子聖人之德的自然傳遞。生命中值遇一位好老師的引導,還能夠有這樣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伴,相互的扶持,彼此的關懷,為了追求理想一起切磋琢磨,一起努力向上,真是令人嚮往。
論語 雍也第六 第2章-2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
<白話> & <文義> 參見前面。
<先賢註解>
1.蕅益大師《論語點睛》
【補註】孔子稱顏淵好學。即在不遷怒,不貳過。顏淵死而歎曰﹕今也則亡。可知博極群書,身兼眾藝,而不免於遷怒屢過者,不得謂之好學也。孔門正學,止是從心性入門,從修身致力,從過勿憚改起行。顏淵短命,是天下眾生之不幸,不專謂顏子也。
2. 程樹德《論語集釋》
【唐以前古注】皇疏。學至庶幾,其美非一,今獨舉怒過二條者,蓋有以也。爲當時哀公濫怒貳過,欲因答寄箴者也。
註: 《皇疏》: 皇侃所寫的《論語義疏》。該書是宋代以前最流行的《論語》注疏本。
<思惟題綱>
1.遷怒的“遷”有兩種解釋--轉移和升高,依著這兩種解釋,請問何謂“遷怒”?何謂“不遷怒”?省思一下我生氣的時候,我會遷怒嗎?
2.孔子說,顏淵好學,「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他人不算是好學,「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所以顏淵呈現不遷怒、不貳過。為何?
3.透過本章的學習,我如何做到不遷怒?不貳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8》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二、重點摘記
(原文段落)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1.孔子對於顏淵早逝感傷
孔子講“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孔子對於顏淵這個弟子,是非常非常地看重,所以顏淵最後在陋巷中“不幸短命死矣”,孔子是非常非常地傷痛:“天喪予,天喪予。”(《論語.先進.8》)。這個後面半段,是孔子對於顏淵早逝的感傷。
2.本章重點:學習顏淵的好學
這一章,我覺得重點是在學習顏淵的好學。如何體察「好學」?
(1)可以從知之、好之、樂之,這樣的學習三階段,來加以體察。
(2)可以從孔子對於自己「好學」的一種自我認定,去加以對比。
(3)可以從弟子之間的互相比較,顏淵好學是“三月不違仁”;其他人是“日月至焉而已矣”。
(4)顏淵的好學是“不遷怒,不貳過”。這個都是在調伏自心的煩惱,不要讓自己怒氣增長,不斷地犯同樣的錯誤。這個都是學習上,非常非常重要的重點。
我們在學習這一章的時候,可以仔細地去體會。
<白話> & <文義> 參見前面。
<先賢註解>
1.蕅益大師《論語點睛》
【補註】孔子稱顏淵好學。即在不遷怒,不貳過。顏淵死而歎曰﹕今也則亡。可知博極群書,身兼眾藝,而不免於遷怒屢過者,不得謂之好學也。孔門正學,止是從心性入門,從修身致力,從過勿憚改起行。顏淵短命,是天下眾生之不幸,不專謂顏子也。
2. 程樹德《論語集釋》
【唐以前古注】皇疏。學至庶幾,其美非一,今獨舉怒過二條者,蓋有以也。爲當時哀公濫怒貳過,欲因答寄箴者也。
註: 《皇疏》: 皇侃所寫的《論語義疏》。該書是宋代以前最流行的《論語》注疏本。
<思惟題綱>
1.遷怒的“遷”有兩種解釋--轉移和升高,依著這兩種解釋,請問何謂“遷怒”?何謂“不遷怒”?省思一下我生氣的時候,我會遷怒嗎?
2.孔子說,顏淵好學,「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他人不算是好學,「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所以顏淵呈現不遷怒、不貳過。為何?
3.透過本章的學習,我如何做到不遷怒?不貳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8》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二、重點摘記
(原文段落)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1.孔子對於顏淵早逝感傷
孔子講“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孔子對於顏淵這個弟子,是非常非常地看重,所以顏淵最後在陋巷中“不幸短命死矣”,孔子是非常非常地傷痛:“天喪予,天喪予。”(《論語.先進.8》)。這個後面半段,是孔子對於顏淵早逝的感傷。
2.本章重點:學習顏淵的好學
這一章,我覺得重點是在學習顏淵的好學。如何體察「好學」?
(1)可以從知之、好之、樂之,這樣的學習三階段,來加以體察。
(2)可以從孔子對於自己「好學」的一種自我認定,去加以對比。
(3)可以從弟子之間的互相比較,顏淵好學是“三月不違仁”;其他人是“日月至焉而已矣”。
(4)顏淵的好學是“不遷怒,不貳過”。這個都是在調伏自心的煩惱,不要讓自己怒氣增長,不斷地犯同樣的錯誤。這個都是學習上,非常非常重要的重點。
我們在學習這一章的時候,可以仔細地去體會。
論語 雍也第六 第2章-1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
<白話>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有誰稱得上好學呢?」孔子回說:「有一位叫顏回的,稱得上好學。他心中一有怒氣,便立刻化解;他犯了過,絕不會再犯。很不幸!壽命很短就死了。現在沒有這樣的弟子了,也沒聽過那一位弟子是好學的。」
<文義>
1.孰為好學: 「孰」,誰;「好」,去聲。
2.不遷怒:「遷」,移也。怒於甲者不移於乙。
3.不貳過:「貳」,復也。過於前者,不復於後。
4.今也則亡:「亡」,與無同。
5.程子曰:「顏子之怒,在物不在己,故不遷。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不貳過也。」
<思惟題綱>
1. 為什麼孔夫子以“不遷怒,不貳過”來說明顏回是最好學的?
2. 您對好學的定義是什麼?和孔子對好學的標準有何差異?
3. 為什麼在學習的歷程,”知見的建立” 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
4. 顏淵好學的內涵是“不遷怒,不貳過”,這和”克己復禮”的關係為何?
5. 我們怎麼將公冶長篇27章的內涵和今天所學到的“不遷怒,不貳過”,用來練習觀察並調整我們的內心?
<義理解釋> /10’58”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6》季康子問: 「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2.《論語.雍也.5》第五章,子曰:「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3.《論語.雍也.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4.《論語.公冶長.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5.《論語.述而.18》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6.《論語.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7.《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8.《論語.學而.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論語.衛靈公.29》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0.《論語.述而.16》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二)重點摘記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1.論語各篇章對於顏回好學的說明
(1)《論語.先進.6》提問人季康子,孔子的回答缺少“不遷怒,不貳過”具體的說明。所以孔子評論顏回的好學,以這一章的內容最為詳細。
(2)《論語.雍也.6》孔子說顏回“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他的弟子是“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3)《論語.雍也.10》孔子對於顏回的評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跟這一章一起參看。
2.孔子對「好學」有高標準
(1) 孔子的弟子三千人,優秀的、或者出色的,有七十二賢士,孔門四科十哲,等等,人才輩出,可是孔子唯一承許好學的,卻只有顏淵,非常耐人尋味。
(2) 不是孔子嚴苛,而是孔子對於好學或者這樣的德行,是有非常高的標準。
(3) 《論語.公冶長.28》最後一章,孔子自己評述自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也是以好學自居。
(4)《論語.述而.18》葉公問子路:“孔子是什麼樣一個人?”子路回答不出來,回來請益孔子,孔子的回答:“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還是一個好學的形象。
(5)可以說,在孔門的弟子裡,只有顏淵是好學,還有加上孔子自己。可見好學是不容易做到的。
3.顏回和同學的差別
(1)一般弟子的學習 上上下下
一般的弟子可以做到什麼呢?《論語.雍也.6》︰“日月至焉而已矣”。這個跟“其心三月不違仁”的差別是什麼呢?一個是“三月”,三月是很久;“日月”就是時間很短。“日月至焉”就是有時候能夠做到,有時候就不能做到。常常在好學跟仁的實踐上,一進一出,頻繁地進出,上上下下。
(2)顏回的學習 安住在仁的實踐
顏淵能夠一直安住、恆常的安住在仁的實踐上面,也就是孔子講的,在學習的過程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顏淵是樂之者。
4.學習如何達到樂之者
(1)在學習的歷程裡面,第一個是知見的建立,這個非常非常重要,也是最根本。
(2)建立正確的知見之後,要把知見實踐出來,身體力行,證成之。
(3)要身體力行,證成之,必須要有持續的一種好樂,這個是好學。
(4)因為持續的好樂,跟身體力行,最後就能夠樂在其中,優游自得。
(5)知之、好之跟樂之,這個好之是在知之的基礎上,然後再加以勤奮的學習,持恆的努力,最後達到樂之的境界。
5.好學的內涵:“不遷怒,不貳過”,是克已的功夫。
這一章,好學的內涵,叫“不遷怒,不貳過”,其實都是一種克已的功夫。《論語.顏淵.1》顏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的回答:“克己復禮為仁。”不遷怒跟不貳過,其實都是為仁的一個工夫,所以叫“其心三月不違仁”。
6.什麼是“遷怒”?第一個解釋
關於“遷怒”的“遷”,有兩個解釋。第一個解釋,“遷”就是轉移。就是甲讓你生氣了,你把這個怒氣轉移給乙。這樣的怒氣,其實是非常難對治的。我們的生氣,我們的憤恨,我們的瞋心,是非常難對治。火冒三丈,惱羞成怒那種狀態,我們大概都有所體會。顏淵可以做到不遷怒。
7.顏淵如何做到不遷怒?
宋儒程伊川的解釋,因為顏淵在對治怒氣的時候,是喜怒在事,喜怒在外,喜怒在物,不在己。也就是喜怒當理的意思。也就是,該生氣的事情才生氣,不是因為自己的情緒而生氣,不是順著自己的情緒而生氣,而是面對該生氣的事,天下不公不義的事,該生氣,所以喜怒當理。所以,它不是一個血氣的一個生氣,順著自己感受的一種血氣的生氣。所以,這種生氣就不會轉移,因為針對這個事情,不是針對這個人。而且,該生氣的那個狀態,是因為這個事情值得生氣。好,這是一個。一般的解釋,也是從這個角度去解釋。
8. 什麼是“遷怒”?第二個解釋
另外一個“遷”的意思,我們常說升遷升遷,升就有升高、助長的意思,如果用升高助長來解釋“遷”,那不遷怒是什麼呢?不遷怒的時候,就是剛剛要發怒的時候,我們能夠止住這個怒氣,不讓這個怒氣助長、發酵、升高。我個人覺得這個解釋,應該是更深沉、更深透、更精彩。也就是顏淵的學習,在對治瞋心、怒氣,當他知道自己快要生氣,心有所不喜、不開心的時候,他就能夠觀察到這樣的狀態,然後用各種方式、用各種理路,去面對、去調整自己的心續,讓這樣的生氣的情緒,不會發酵、助長、升高。這個比前面那個已經生氣再去轉移遷怒,我覺得這個境界是更高,因為它對治瞋心是更根本。
9.什麼是“不貳過”?
不貳過,就一般我們理解就比較到位,也就說,對於犯的過錯呢,不會再重新犯。
(1) 怎麼才能夠不重新犯呢?
就是因為同樣的,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或者面對一個人事,我們犯了錯誤,那下次面對同樣的情境,我們就會很警惕自己,因為我們之前已經對我們怎麼樣犯錯的那個起心動念,以及最後的行為,都有很深刻的觀察,很清楚的思維,也很認真的去面對、調整它。所以,下次再面對這樣的情境的時候,就避免自己再重新犯錯。
(2) 儒家重視“改過”德行的修養
在我們心靈學習的過程中,儒家也非常重視,對於犯錯、改過這個德行的修養。比如說“過則勿憚改”,“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真正的過失,“不改”才是真正的犯錯。君子跟小人在面對自己錯誤的時候,也有不同,(小人)文過飾非,(君子)發露自己的錯誤,然後希望別人一起來督促,讓自己可以改過遷善。
(3) 學《易經》避免犯錯
孔子也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過矣。”《易經》是五經之首,也是要我們學習避免再犯錯的,這樣的一個智慧。
10.總結顏回的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1)顏回的好學,是“不遷怒,不貳過”。這個都是能夠觀察到自心,內心怒氣的初發、初萌、過錯,這個起心動念以及行為的偏失,這樣的過程都非常非常仔細的能夠觀察到,很清楚的觀察到。
(2)當自己要發怒,或者要犯錯的時候,就能夠用前面學習的經驗,總結的經驗,去調整它。而且這個調整是非常快、非常及時的,所以怒氣不會增長,過錯不會重犯。這個是好學的內容。
(3)儒家的學,是一個聖人之學、是一個大人之學,主要就是要調整我們的內心。所以顏淵可以做到這兩點,那真的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
▶
<白話>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有誰稱得上好學呢?」孔子回說:「有一位叫顏回的,稱得上好學。他心中一有怒氣,便立刻化解;他犯了過,絕不會再犯。很不幸!壽命很短就死了。現在沒有這樣的弟子了,也沒聽過那一位弟子是好學的。」
<文義>
1.孰為好學: 「孰」,誰;「好」,去聲。
2.不遷怒:「遷」,移也。怒於甲者不移於乙。
3.不貳過:「貳」,復也。過於前者,不復於後。
4.今也則亡:「亡」,與無同。
5.程子曰:「顏子之怒,在物不在己,故不遷。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不貳過也。」
<思惟題綱>
1. 為什麼孔夫子以“不遷怒,不貳過”來說明顏回是最好學的?
2. 您對好學的定義是什麼?和孔子對好學的標準有何差異?
3. 為什麼在學習的歷程,”知見的建立” 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
4. 顏淵好學的內涵是“不遷怒,不貳過”,這和”克己復禮”的關係為何?
5. 我們怎麼將公冶長篇27章的內涵和今天所學到的“不遷怒,不貳過”,用來練習觀察並調整我們的內心?
<義理解釋> /10’58”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6》季康子問: 「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2.《論語.雍也.5》第五章,子曰:「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3.《論語.雍也.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4.《論語.公冶長.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5.《論語.述而.18》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6.《論語.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7.《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8.《論語.學而.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論語.衛靈公.29》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0.《論語.述而.16》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二)重點摘記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1.論語各篇章對於顏回好學的說明
(1)《論語.先進.6》提問人季康子,孔子的回答缺少“不遷怒,不貳過”具體的說明。所以孔子評論顏回的好學,以這一章的內容最為詳細。
(2)《論語.雍也.6》孔子說顏回“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他的弟子是“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3)《論語.雍也.10》孔子對於顏回的評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跟這一章一起參看。
2.孔子對「好學」有高標準
(1) 孔子的弟子三千人,優秀的、或者出色的,有七十二賢士,孔門四科十哲,等等,人才輩出,可是孔子唯一承許好學的,卻只有顏淵,非常耐人尋味。
(2) 不是孔子嚴苛,而是孔子對於好學或者這樣的德行,是有非常高的標準。
(3) 《論語.公冶長.28》最後一章,孔子自己評述自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也是以好學自居。
(4)《論語.述而.18》葉公問子路:“孔子是什麼樣一個人?”子路回答不出來,回來請益孔子,孔子的回答:“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還是一個好學的形象。
(5)可以說,在孔門的弟子裡,只有顏淵是好學,還有加上孔子自己。可見好學是不容易做到的。
3.顏回和同學的差別
(1)一般弟子的學習 上上下下
一般的弟子可以做到什麼呢?《論語.雍也.6》︰“日月至焉而已矣”。這個跟“其心三月不違仁”的差別是什麼呢?一個是“三月”,三月是很久;“日月”就是時間很短。“日月至焉”就是有時候能夠做到,有時候就不能做到。常常在好學跟仁的實踐上,一進一出,頻繁地進出,上上下下。
(2)顏回的學習 安住在仁的實踐
顏淵能夠一直安住、恆常的安住在仁的實踐上面,也就是孔子講的,在學習的過程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顏淵是樂之者。
4.學習如何達到樂之者
(1)在學習的歷程裡面,第一個是知見的建立,這個非常非常重要,也是最根本。
(2)建立正確的知見之後,要把知見實踐出來,身體力行,證成之。
(3)要身體力行,證成之,必須要有持續的一種好樂,這個是好學。
(4)因為持續的好樂,跟身體力行,最後就能夠樂在其中,優游自得。
(5)知之、好之跟樂之,這個好之是在知之的基礎上,然後再加以勤奮的學習,持恆的努力,最後達到樂之的境界。
5.好學的內涵:“不遷怒,不貳過”,是克已的功夫。
這一章,好學的內涵,叫“不遷怒,不貳過”,其實都是一種克已的功夫。《論語.顏淵.1》顏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的回答:“克己復禮為仁。”不遷怒跟不貳過,其實都是為仁的一個工夫,所以叫“其心三月不違仁”。
6.什麼是“遷怒”?第一個解釋
關於“遷怒”的“遷”,有兩個解釋。第一個解釋,“遷”就是轉移。就是甲讓你生氣了,你把這個怒氣轉移給乙。這樣的怒氣,其實是非常難對治的。我們的生氣,我們的憤恨,我們的瞋心,是非常難對治。火冒三丈,惱羞成怒那種狀態,我們大概都有所體會。顏淵可以做到不遷怒。
7.顏淵如何做到不遷怒?
宋儒程伊川的解釋,因為顏淵在對治怒氣的時候,是喜怒在事,喜怒在外,喜怒在物,不在己。也就是喜怒當理的意思。也就是,該生氣的事情才生氣,不是因為自己的情緒而生氣,不是順著自己的情緒而生氣,而是面對該生氣的事,天下不公不義的事,該生氣,所以喜怒當理。所以,它不是一個血氣的一個生氣,順著自己感受的一種血氣的生氣。所以,這種生氣就不會轉移,因為針對這個事情,不是針對這個人。而且,該生氣的那個狀態,是因為這個事情值得生氣。好,這是一個。一般的解釋,也是從這個角度去解釋。
8. 什麼是“遷怒”?第二個解釋
另外一個“遷”的意思,我們常說升遷升遷,升就有升高、助長的意思,如果用升高助長來解釋“遷”,那不遷怒是什麼呢?不遷怒的時候,就是剛剛要發怒的時候,我們能夠止住這個怒氣,不讓這個怒氣助長、發酵、升高。我個人覺得這個解釋,應該是更深沉、更深透、更精彩。也就是顏淵的學習,在對治瞋心、怒氣,當他知道自己快要生氣,心有所不喜、不開心的時候,他就能夠觀察到這樣的狀態,然後用各種方式、用各種理路,去面對、去調整自己的心續,讓這樣的生氣的情緒,不會發酵、助長、升高。這個比前面那個已經生氣再去轉移遷怒,我覺得這個境界是更高,因為它對治瞋心是更根本。
9.什麼是“不貳過”?
不貳過,就一般我們理解就比較到位,也就說,對於犯的過錯呢,不會再重新犯。
(1) 怎麼才能夠不重新犯呢?
就是因為同樣的,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或者面對一個人事,我們犯了錯誤,那下次面對同樣的情境,我們就會很警惕自己,因為我們之前已經對我們怎麼樣犯錯的那個起心動念,以及最後的行為,都有很深刻的觀察,很清楚的思維,也很認真的去面對、調整它。所以,下次再面對這樣的情境的時候,就避免自己再重新犯錯。
(2) 儒家重視“改過”德行的修養
在我們心靈學習的過程中,儒家也非常重視,對於犯錯、改過這個德行的修養。比如說“過則勿憚改”,“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真正的過失,“不改”才是真正的犯錯。君子跟小人在面對自己錯誤的時候,也有不同,(小人)文過飾非,(君子)發露自己的錯誤,然後希望別人一起來督促,讓自己可以改過遷善。
(3) 學《易經》避免犯錯
孔子也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過矣。”《易經》是五經之首,也是要我們學習避免再犯錯的,這樣的一個智慧。
10.總結顏回的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1)顏回的好學,是“不遷怒,不貳過”。這個都是能夠觀察到自心,內心怒氣的初發、初萌、過錯,這個起心動念以及行為的偏失,這樣的過程都非常非常仔細的能夠觀察到,很清楚的觀察到。
(2)當自己要發怒,或者要犯錯的時候,就能夠用前面學習的經驗,總結的經驗,去調整它。而且這個調整是非常快、非常及時的,所以怒氣不會增長,過錯不會重犯。這個是好學的內容。
(3)儒家的學,是一個聖人之學、是一個大人之學,主要就是要調整我們的內心。所以顏淵可以做到這兩點,那真的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
論語 雍也第六 第一章-3
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
〈白話〉
假若居心簡約草率,怕多事,不能盡心竭力,行事只圖簡約,致隨便馬虎,像這樣的人,則未免太簡約了!」孔子答曰:「仲弓你說的話很正確。」
〈文義〉
1.「無乃」,是恐怕的意思。
2.「居簡」是自己生活不莊重敬肅,辦事鬆散,謀畫草率。而「行簡」,那就無法御繁,容易產生顧此失彼、綱紀廢弛的毛病,這種簡略就失之太過了。
3.「然」,是對的意思。
4.仲弓能分辨「居敬」、「居簡」的不同,合乎君子文質彬彬的中道主張,契合孔子的思想,所以孔子加以肯定。
〈思維題綱〉
1.處理怎樣的事可以簡約,什麼事不宜簡?兩者在心態上是否有差別?
2.自己面對境界處理事務時,是否內心都能謹慎敬重,而事相上分別鬆緊?
〈義理解說〉
一、引用
1.坦腹東床《世說新語.雅量第六》
郗(ㄔ)鑒(東晉名臣)在京口時,派遣門客送信給王導,請他在子侄中找個女婿。王導對使者說:「請你到東廂房隨意選擇一個。」門客回去向郗鑒報告:「王家各子弟都很好,聽說來找女婿,個個都很莊重;只有一位,在東床上露出肚子吃東西,好像不知道這件事。」郗鑒說:「就是這一個最好。」後來經過打聽,原來是王羲之。於是就將女兒郗璇嫁給他。
2.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琅邪臨沂(今山東)人,曾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為著名的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代表作有行書《蘭亭序》、楷書《黃庭經》、《樂毅論》等。
二、重點摘記
1.“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這個“大”,是要念“太”
2.居簡而行簡,是說,外在的政策、政令是簡明不繁,可是國君的自持太過於簡慢。這裡簡的話,就變成不夠慎重了,太過於不拘小節,不夠嚴謹;形成一種馬馬虎虎的心態、不周全的考量、怠慢不敬的一個流弊。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就太簡了。
3.魏晉南北朝的這些名士,比如坦腹東床的王羲之。是非常瀟灑的,也有政治才幹、政治才能,可是在從政的時候,內在不夠莊重、謹慎,所以簡明的政令行諸於政策的時候,在推動上就會很多的滯礙、難行,以及考慮不周全的一個地方。
4.對於行政原則的“簡”,再進一步的去說明,或者進一步的去推展,應該要居敬而行簡。
5.孔子非常的高興,冉雍這個弟子在孔子評論子桑伯子,肯定其政令簡明不繁的這樣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去闡發,這個政令不繁是外顯的一種形式表現,可是內在內心的這個自處呢,應該是一個“敬”作為根本。
6.這一章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以及孔門儒學對為政原則的一種總結,也可以看到師生之間互動的一個精彩(弟子在夫子言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的申論,有一個深刻的一個闡發)。
▶
〈白話〉
假若居心簡約草率,怕多事,不能盡心竭力,行事只圖簡約,致隨便馬虎,像這樣的人,則未免太簡約了!」孔子答曰:「仲弓你說的話很正確。」
〈文義〉
1.「無乃」,是恐怕的意思。
2.「居簡」是自己生活不莊重敬肅,辦事鬆散,謀畫草率。而「行簡」,那就無法御繁,容易產生顧此失彼、綱紀廢弛的毛病,這種簡略就失之太過了。
3.「然」,是對的意思。
4.仲弓能分辨「居敬」、「居簡」的不同,合乎君子文質彬彬的中道主張,契合孔子的思想,所以孔子加以肯定。
〈思維題綱〉
1.處理怎樣的事可以簡約,什麼事不宜簡?兩者在心態上是否有差別?
2.自己面對境界處理事務時,是否內心都能謹慎敬重,而事相上分別鬆緊?
〈義理解說〉
一、引用
1.坦腹東床《世說新語.雅量第六》
郗(ㄔ)鑒(東晉名臣)在京口時,派遣門客送信給王導,請他在子侄中找個女婿。王導對使者說:「請你到東廂房隨意選擇一個。」門客回去向郗鑒報告:「王家各子弟都很好,聽說來找女婿,個個都很莊重;只有一位,在東床上露出肚子吃東西,好像不知道這件事。」郗鑒說:「就是這一個最好。」後來經過打聽,原來是王羲之。於是就將女兒郗璇嫁給他。
2.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琅邪臨沂(今山東)人,曾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為著名的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代表作有行書《蘭亭序》、楷書《黃庭經》、《樂毅論》等。
二、重點摘記
1.“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這個“大”,是要念“太”
2.居簡而行簡,是說,外在的政策、政令是簡明不繁,可是國君的自持太過於簡慢。這裡簡的話,就變成不夠慎重了,太過於不拘小節,不夠嚴謹;形成一種馬馬虎虎的心態、不周全的考量、怠慢不敬的一個流弊。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就太簡了。
3.魏晉南北朝的這些名士,比如坦腹東床的王羲之。是非常瀟灑的,也有政治才幹、政治才能,可是在從政的時候,內在不夠莊重、謹慎,所以簡明的政令行諸於政策的時候,在推動上就會很多的滯礙、難行,以及考慮不周全的一個地方。
4.對於行政原則的“簡”,再進一步的去說明,或者進一步的去推展,應該要居敬而行簡。
5.孔子非常的高興,冉雍這個弟子在孔子評論子桑伯子,肯定其政令簡明不繁的這樣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去闡發,這個政令不繁是外顯的一種形式表現,可是內在內心的這個自處呢,應該是一個“敬”作為根本。
6.這一章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以及孔門儒學對為政原則的一種總結,也可以看到師生之間互動的一個精彩(弟子在夫子言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的申論,有一個深刻的一個闡發)。
論語 雍也第六 第一章-2
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
▶
<白話>
仲弓說:「居心恭敬(態度認真)而行事寬略,由這樣的人來統理人民,豈不好嗎?如果居心簡略(態度隨便)而做事寬略,那未免太疏略了?」
<文義>
1.居敬:恭敬自持。就是心能"主一"、"專一",自作主宰,不為外物所牽累。
2.行簡:「行」,施行政事;「簡」,不煩。
3.臨:統治。
4.居敬而行簡:上不煩則民不擾,如漢初,除秦苛法,與民休息,遂至平安,故治道貴簡。
5.仲弓見夫子提一個簡字,不大同意,說人君施政固須簡,但做人卻不可太隨便,必須恭敬以律己。
<思惟題綱>
1.「居敬而行簡」跟「居簡而行簡」兩個都是行簡,差別在哪裡?
2. 何謂「居敬」?何謂「居簡」?我們都曾有過嗎?請列舉其行相。
3. 請翻閱《論語》,找出前面學過的篇章,如何談「敬」?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 《論語•學而•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2. 《論語•季氏•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3. 《論語•學而•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4. 《論語•學而•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5. 《論語•為政•20》「臨之以莊則敬」
6. 《論語•學而•4》「吾日三省吾身」
(二)重點摘記
1. 本章討論為政-敬跟簡的抉擇與關係
這一章是透過仲弓,也就是前面第一章的冉雍,跟孔子討論子桑伯子的為政原則開始,討論為政的原則,應該是在“敬”跟“簡”之間,怎麼樣去抉擇內外、主從、本末的一個問題。一開始,仲弓先問孔子對於子桑伯子的一個評價,孔子說:“可也,簡。”
2.子桑伯子這個人
子桑伯子是何許人也呢?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魯國人,有人說他是秦國的大夫。如果從這一章來看的話,他應該是一個執政的大夫,至少是在仕途上也是相當著名的仕宦者,就是一個從政者。在劉向編的《說苑》跟《孔子家語》,提到孔子去見子桑伯子,孔子對他的評價“質美而無文”,就是文質彬彬的“質”跟“文”。為什麼孔子會這樣評價呢?因為他不衣冠而處,也就是說在平常居家的時候,服裝儀容或者說他的威儀,不是太過於講究。
3.孔子對子桑伯子的評價
孔子對於子桑伯子的評價“可也,簡”。“可”就是還可以。這樣的用法,在《論語》學而篇有學過,就是子貢跟孔子討論貧跟樂的問題,子貢問孔子說《論語•學而•15》:“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的回答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也是用這個“可”,就是說還可以。就是說子桑伯子這個人是可以為政的。那主要的理由是什麼呢?因為他可以做到簡,就是說他其實在為人處事,或者政事的推動上面,可以達到簡明不繁,這個簡就是簡明不繁。在政令的推動上,如果太多於細碎的話,其實民眾是無所適從的,所以政事簡明,民眾就易從,容易遵循,為政的績效也就能夠治績斐然。
4.歷史案例-簡而不繁
這個在歷史上也有很多的例子。
(1)劉邦進入咸陽城,與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在這樣的混亂的時候,用簡明的政令來維持社會秩序,以及獲得民心的一個肯定。
(2)漢代非常有名的將領李廣,治軍也是文書簡明,勤務就抓住重點,在晚上軍隊停駐的時候,就是放這個遠哨,不會有太多的衛士把軍巡邏,對待士兵也是寬容簡從,也是深受士兵的愛戴。也就是簡而不繁,確實是一個為政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則。
孔子從這個角度去評論子桑伯子他的為政能力。
5.“居敬而行簡”和“居簡而行簡”的差別
冉雍,就像前面所說的“可使南面”,他其實是一個領袖人才,所以對於為政的原則,冉雍仲弓就有進一步的申論,他說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居敬而行簡”跟“居簡而行簡”兩個都是行簡,政令的發布、政事的推動,都是簡明不繁,那差別是在哪裡呢?差別是在“居敬”或者“居簡”。這個居,一般來講是平常,可是這裡的居,應該是自我的一個要求跟修養,修身的部分。這兩個差別,一個是居敬,一個是居簡。這個敬字,朱熹談到這個敬字,他說這個敬是聖學,始終主要。也就是說,聖人之學從始至終的一個關鍵是敬。徐復觀先生在談周文化的時候,也說周文化收攝到一個主要的德行,就是這個敬字。
6.敬的內涵是什麼?
這個敬字的內涵是什麼?可以從《論語》看到幾個重要的意涵:
第一敬畏:
孔子提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季氏•8》)這個「敬畏」就是對外在的一種敬重,對於自己的使命、對於有德有位的大人以及古聖先賢的教授教誨,心存敬畏的。
第二慎重:
一種莊重,“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學而•8》),學而篇第五章提到“道千乘之國”(《論語•學而•5》,這裡千乘之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敬事而信”,也是一個敬,對於國政,其實是慎重為之。季康子問為政,那孔子的回答也是《論語•為政•20》“臨之以莊則敬”,也是一種莊重,一種慎重。
第三嚴謹:
對自己的修養,就是一種嚴謹,就像曾子的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4》)。
總結來說,這個敬呢,是對自己行為的一種嚴謹的對待跟要求;對這個公共事務,一種慎重,一種莊重;然後,對人、對聖賢的教誨,有一種敬畏。
7.敬事而信
總結「敬」三個面向的內涵,所謂整體的表現,叫敬事而信,是一種信。這個信,有兩個意涵,一個是有信念有理想,另外一個就是能夠言而有信,獲得別人的信任。這個對於一個主政者來說,其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說,不管是對自己行為的嚴謹,對於天命、大人、聖人之言的敬畏,以及對於具體政策的慎重跟莊重,展現出來一種有理想,能夠帶領大家,獲得大家信任的這樣的一個整體展現,其實在為政裡面,是非常非常精要的內涵。
8.總結
「敬」主要是要透過主政者的帶領,所以仲弓說:“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有時在治理國政,在從政的時候,雖然政令的推動是要簡明,可是國君的自持以及內心的狀態,是要恭敬、謹慎、敬畏,才能夠獲得人民信任,這樣才在簡明的政令上面,不會流於太過疏忽而產生一些流弊。
▶
<白話>
仲弓說:「居心恭敬(態度認真)而行事寬略,由這樣的人來統理人民,豈不好嗎?如果居心簡略(態度隨便)而做事寬略,那未免太疏略了?」
<文義>
1.居敬:恭敬自持。就是心能"主一"、"專一",自作主宰,不為外物所牽累。
2.行簡:「行」,施行政事;「簡」,不煩。
3.臨:統治。
4.居敬而行簡:上不煩則民不擾,如漢初,除秦苛法,與民休息,遂至平安,故治道貴簡。
5.仲弓見夫子提一個簡字,不大同意,說人君施政固須簡,但做人卻不可太隨便,必須恭敬以律己。
<思惟題綱>
1.「居敬而行簡」跟「居簡而行簡」兩個都是行簡,差別在哪裡?
2. 何謂「居敬」?何謂「居簡」?我們都曾有過嗎?請列舉其行相。
3. 請翻閱《論語》,找出前面學過的篇章,如何談「敬」?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 《論語•學而•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2. 《論語•季氏•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3. 《論語•學而•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4. 《論語•學而•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5. 《論語•為政•20》「臨之以莊則敬」
6. 《論語•學而•4》「吾日三省吾身」
(二)重點摘記
1. 本章討論為政-敬跟簡的抉擇與關係
這一章是透過仲弓,也就是前面第一章的冉雍,跟孔子討論子桑伯子的為政原則開始,討論為政的原則,應該是在“敬”跟“簡”之間,怎麼樣去抉擇內外、主從、本末的一個問題。一開始,仲弓先問孔子對於子桑伯子的一個評價,孔子說:“可也,簡。”
2.子桑伯子這個人
子桑伯子是何許人也呢?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魯國人,有人說他是秦國的大夫。如果從這一章來看的話,他應該是一個執政的大夫,至少是在仕途上也是相當著名的仕宦者,就是一個從政者。在劉向編的《說苑》跟《孔子家語》,提到孔子去見子桑伯子,孔子對他的評價“質美而無文”,就是文質彬彬的“質”跟“文”。為什麼孔子會這樣評價呢?因為他不衣冠而處,也就是說在平常居家的時候,服裝儀容或者說他的威儀,不是太過於講究。
3.孔子對子桑伯子的評價
孔子對於子桑伯子的評價“可也,簡”。“可”就是還可以。這樣的用法,在《論語》學而篇有學過,就是子貢跟孔子討論貧跟樂的問題,子貢問孔子說《論語•學而•15》:“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的回答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也是用這個“可”,就是說還可以。就是說子桑伯子這個人是可以為政的。那主要的理由是什麼呢?因為他可以做到簡,就是說他其實在為人處事,或者政事的推動上面,可以達到簡明不繁,這個簡就是簡明不繁。在政令的推動上,如果太多於細碎的話,其實民眾是無所適從的,所以政事簡明,民眾就易從,容易遵循,為政的績效也就能夠治績斐然。
4.歷史案例-簡而不繁
這個在歷史上也有很多的例子。
(1)劉邦進入咸陽城,與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在這樣的混亂的時候,用簡明的政令來維持社會秩序,以及獲得民心的一個肯定。
(2)漢代非常有名的將領李廣,治軍也是文書簡明,勤務就抓住重點,在晚上軍隊停駐的時候,就是放這個遠哨,不會有太多的衛士把軍巡邏,對待士兵也是寬容簡從,也是深受士兵的愛戴。也就是簡而不繁,確實是一個為政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則。
孔子從這個角度去評論子桑伯子他的為政能力。
5.“居敬而行簡”和“居簡而行簡”的差別
冉雍,就像前面所說的“可使南面”,他其實是一個領袖人才,所以對於為政的原則,冉雍仲弓就有進一步的申論,他說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居敬而行簡”跟“居簡而行簡”兩個都是行簡,政令的發布、政事的推動,都是簡明不繁,那差別是在哪裡呢?差別是在“居敬”或者“居簡”。這個居,一般來講是平常,可是這裡的居,應該是自我的一個要求跟修養,修身的部分。這兩個差別,一個是居敬,一個是居簡。這個敬字,朱熹談到這個敬字,他說這個敬是聖學,始終主要。也就是說,聖人之學從始至終的一個關鍵是敬。徐復觀先生在談周文化的時候,也說周文化收攝到一個主要的德行,就是這個敬字。
6.敬的內涵是什麼?
這個敬字的內涵是什麼?可以從《論語》看到幾個重要的意涵:
第一敬畏:
孔子提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季氏•8》)這個「敬畏」就是對外在的一種敬重,對於自己的使命、對於有德有位的大人以及古聖先賢的教授教誨,心存敬畏的。
第二慎重:
一種莊重,“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學而•8》),學而篇第五章提到“道千乘之國”(《論語•學而•5》,這裡千乘之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敬事而信”,也是一個敬,對於國政,其實是慎重為之。季康子問為政,那孔子的回答也是《論語•為政•20》“臨之以莊則敬”,也是一種莊重,一種慎重。
第三嚴謹:
對自己的修養,就是一種嚴謹,就像曾子的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4》)。
總結來說,這個敬呢,是對自己行為的一種嚴謹的對待跟要求;對這個公共事務,一種慎重,一種莊重;然後,對人、對聖賢的教誨,有一種敬畏。
7.敬事而信
總結「敬」三個面向的內涵,所謂整體的表現,叫敬事而信,是一種信。這個信,有兩個意涵,一個是有信念有理想,另外一個就是能夠言而有信,獲得別人的信任。這個對於一個主政者來說,其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說,不管是對自己行為的嚴謹,對於天命、大人、聖人之言的敬畏,以及對於具體政策的慎重跟莊重,展現出來一種有理想,能夠帶領大家,獲得大家信任的這樣的一個整體展現,其實在為政裡面,是非常非常精要的內涵。
8.總結
「敬」主要是要透過主政者的帶領,所以仲弓說:“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有時在治理國政,在從政的時候,雖然政令的推動是要簡明,可是國君的自持以及內心的狀態,是要恭敬、謹慎、敬畏,才能夠獲得人民信任,這樣才在簡明的政令上面,不會流於太過疏忽而產生一些流弊。
論語 雍也第六 第一章-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
▶
<白話>
孔子說: 「冉雍這個人,實在可以當一國之君了。」 仲弓請問孔子:「子桑伯子這個人如何呢 ? 」 孔子說:「他可以為政,這個人辦事簡單明了。」
<文義>
1.雍 : 冉雍,字仲弓,是孔門德行科的高材生。
2.南面:人君聽治之位,坐北朝面。南面,是王者、諸侯的稱呼。引申其義,凡從政者,皆可以南面稱之。
3.子桑伯子: 魯國隱士,姓桑,字伯,名雽(ㄏㄨ),下子字爲男子之美稱,上子字則弟子尊其師者之稱。
子桑伯子會見客人 ,「不衣冠而處」不著上衣、不戴帽子,仿效夷狄,不注重外表的禮儀。
4.可也:僅可而有未盡之辭。是說可以辦政治。為何「可也」,因他能簡。政事簡明,而民易從,故可為政。
5.簡:不煩之謂。
<思惟題綱>
1. 在進入雍也篇的學習之前 , 我們先回顧一下前五篇,請問前五篇的篇名是什麼?每一篇主要談論的內容是什麼?
2. 回顧冉雍這個人,在公冶長篇第五章,怎麼說他?本章孔夫子又給他什麼樣的評價?
3. 孔子說子桑伯子這個人可以從政,因為他具有哪個特質? 為何從政者要有這個特質?
4. 公冶長篇的前兩章,孔子評論公冶長和南容,雍也篇第一章,孔子評論冉雍和子桑伯子,對比一下,其評論的層面有何不同?
二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 2.《論語•雍也•4》子謂仲弓曰:「犂牛之子騂(ㄒㄧㄥ)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二)重點摘記
1.《雍也篇》略說
(1)雍也篇是公冶長篇的延續
《公冶長篇》共28章,主要談人物評論。《雍也篇》的前半,照朱熹的分章是前十四章,我們的分章是前十五章,也在談人物的評論;《雍也篇》的後半篇,主要是在談“學習”。所以《公冶長》跟《雍也》有內容上的延續性。
(2)人物評論是針對前四篇所談的學問作對話式的討論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提到,《公冶長》跟《雍也》有關於人物評論的內容,其實是針對前四篇整個學問系統,做一種對話式的討論跟呈現。這話怎麼理解呢?那我們再複習一下前四篇的內容跟相關性。
2.《論語》前四篇的內容跟相關性
(1)第一篇《學而篇》,主要是談個人的學習;第二篇《為政篇》,在個人學習的基礎上,透過德性散發出來的一種自然涵攝以及影響力,作為利他的學習的內涵。也就說從自利利他的學習,使《學而》跟《為政》建構出儒學“內聖外王”的學習系統。那不管是自利或者利他的學習,都是以禮樂為主要的內涵,所以進入第三篇,就是《八佾篇》。在自利利他的學習過程中,跟誰學、學習的環境、學習的朋友等等,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所以《里仁篇》就談學習的環境。
(2)《論語》的前四篇,其實是把儒家整個學習的系統、架構、內涵以及學習的重點、以及學習的環境,做了一個非常完整的一個論述。
3.《論語》前四篇與第五、第六篇的相關性
在這樣的論述基礎下,進入《公冶長篇》,跟《雍也篇》的前半段,就透過孔子評論古今人物,以及跟弟子之間的相互對話,對於具體人物的評述,以及生命的提點,這樣很具體的對話式的方式,來呈現其中的內涵,讓前面四篇裡面重要的內容以及系統性,看起來可能比較抽象的內涵,有一個具體可見,讓我們讀者能夠比較輕易地貼近其豐富的內涵。南懷瑾先生這樣的意見,我覺得是很值得參考的。
4. 《公冶長》和《雍也》的評論: 前者著重修德,後者著重敬業
(1)《公冶長》著重修德,《雍也》著重敬業。
南懷瑾先生指出,《公冶長》主要著重在修德,人物的評述上主要著重在修德。《雍也》前十五章主要著重在敬業。修德跟敬業,我們可以簡單地從儒家自利利他的學習去看待。也就是說,《公冶長》的評論,比較著重在個人學習,也就是「內聖」的部分;《雍也》的人物評論,主要著重在敬業,也就是「外王」的內涵。這個是偏重的問題,也就是說,《公冶長》人物的評論,並非沒有外王,《雍也》的評論,也並非沒有內聖。
(2)對比這兩篇的第一章,即可知。
從《公冶長》的第一章,跟《雍也》的第一章,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個區隔。《公冶長》的第一、二章孔子評論了兩個人,這兩個人都是孔子的弟子,一個是公冶長,一個是南容。評述他們,可以作為一個女子依託終生的丈夫,就是說他們是有德,能夠立於天下,而且是有才、有智慧的。好,這個就比較偏重在個人的德行。那《雍也》的第一章,子曰:“雍也可使南面。”這個“南面”是有治國的才能,所以是比較偏重在外王。這個區隔,我覺得相當的精要。
南懷瑾先生這兩個意見,我覺得我們在學習《雍也》、學習《公冶長》的時候,可以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參考。
5.解釋《雍也》第一章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1)主要的重點是“南面”這個詞。“雍”,就是冉雍,也就是仲弓。在《公冶長》提到的南容這個人,就是冉雍仲弓?其實在後代的注解是有一些歧出的,我們採用朱熹的注解來看待這一章,冉雍就是南容這個人。
(2)孔子對於冉雍的評價非常高
◎在《公冶長》第二章,說他“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這樣的評論有幾個很重要的內涵:第一個,他是一個有德有才的人,所以在太平盛世的時候,他的才華會被看見,也容易受到重用;可是當時局比較不平靜的時候,他也有足夠的智慧,能夠保護自己不受到刑殺、不受到陷害。
◎在《雍也》第五章,對仲弓的評論,就是“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就說仲弓,雖然出身不是非常好,可是就像那個牛一樣,赤色的牛,角也非常的周正,即使祭祀的人遺漏了它,可是山川之神呢,也會抉擇這樣的牛,來作為祭祀的三牲跟太牢(指一隻活全牛)。
◎在《雍也》第一章,“可使南面”。“南面”一般我們認為就是君主治國之位,君子南面之術,南面就是國君呢,是坐北朝南,所以“南面”象徵一個國君。不過在春秋戰國時代,這個南面應該作一個比較寬泛的解釋,也就是說成為一個諸侯也是治國,在大夫之家任事,成為大夫之首,或者大夫之家的主政大臣,也是南面。不管是為王、為諸侯或者為大夫之首,這個南面都是在說明冉雍冉仲弓,是有一種治國的能力。
6.孔子的弟子,人才濟濟,各有所長
孔子的弟子,其實人才濟濟,有非常會打仗的、治理國政的,子路、冉求;有經濟、外交非常出色的,子貢;也有可以獨當一面、統領全域、率領百姓走向仁政王道的,冉雍。
結攝 :
《學而篇》,談個人自利的學習;《為政篇》,一開始談為政以德,在個人學習的基礎上利他, 透過德性散發出自然的影響力,使《學而》跟《為政》建構儒學“內聖外王”的學習系統。 興於詩 , 立於禮 , 成於樂 , 八佾篇談禮樂,《里仁篇》談學習的環境。跟誰學、學習的環境、學習的朋友等等,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 《論語》的前四篇,把儒家整個學習的重點內涵架構及學習的環境,做了一個非常完整的論述。 《公冶長篇》,跟《雍也篇》的前半段,孔子跟弟子間的相互對話,對人物的評述,以及生命的提點,來呈現其中的內涵,讓前面四篇抽象的內涵具體可見,讓讀者能夠比較輕易地貼近豐富的內涵。
▶
<白話>
孔子說: 「冉雍這個人,實在可以當一國之君了。」 仲弓請問孔子:「子桑伯子這個人如何呢 ? 」 孔子說:「他可以為政,這個人辦事簡單明了。」
<文義>
1.雍 : 冉雍,字仲弓,是孔門德行科的高材生。
2.南面:人君聽治之位,坐北朝面。南面,是王者、諸侯的稱呼。引申其義,凡從政者,皆可以南面稱之。
3.子桑伯子: 魯國隱士,姓桑,字伯,名雽(ㄏㄨ),下子字爲男子之美稱,上子字則弟子尊其師者之稱。
子桑伯子會見客人 ,「不衣冠而處」不著上衣、不戴帽子,仿效夷狄,不注重外表的禮儀。
4.可也:僅可而有未盡之辭。是說可以辦政治。為何「可也」,因他能簡。政事簡明,而民易從,故可為政。
5.簡:不煩之謂。
<思惟題綱>
1. 在進入雍也篇的學習之前 , 我們先回顧一下前五篇,請問前五篇的篇名是什麼?每一篇主要談論的內容是什麼?
2. 回顧冉雍這個人,在公冶長篇第五章,怎麼說他?本章孔夫子又給他什麼樣的評價?
3. 孔子說子桑伯子這個人可以從政,因為他具有哪個特質? 為何從政者要有這個特質?
4. 公冶長篇的前兩章,孔子評論公冶長和南容,雍也篇第一章,孔子評論冉雍和子桑伯子,對比一下,其評論的層面有何不同?
二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 2.《論語•雍也•4》子謂仲弓曰:「犂牛之子騂(ㄒㄧㄥ)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二)重點摘記
1.《雍也篇》略說
(1)雍也篇是公冶長篇的延續
《公冶長篇》共28章,主要談人物評論。《雍也篇》的前半,照朱熹的分章是前十四章,我們的分章是前十五章,也在談人物的評論;《雍也篇》的後半篇,主要是在談“學習”。所以《公冶長》跟《雍也》有內容上的延續性。
(2)人物評論是針對前四篇所談的學問作對話式的討論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提到,《公冶長》跟《雍也》有關於人物評論的內容,其實是針對前四篇整個學問系統,做一種對話式的討論跟呈現。這話怎麼理解呢?那我們再複習一下前四篇的內容跟相關性。
2.《論語》前四篇的內容跟相關性
(1)第一篇《學而篇》,主要是談個人的學習;第二篇《為政篇》,在個人學習的基礎上,透過德性散發出來的一種自然涵攝以及影響力,作為利他的學習的內涵。也就說從自利利他的學習,使《學而》跟《為政》建構出儒學“內聖外王”的學習系統。那不管是自利或者利他的學習,都是以禮樂為主要的內涵,所以進入第三篇,就是《八佾篇》。在自利利他的學習過程中,跟誰學、學習的環境、學習的朋友等等,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所以《里仁篇》就談學習的環境。
(2)《論語》的前四篇,其實是把儒家整個學習的系統、架構、內涵以及學習的重點、以及學習的環境,做了一個非常完整的一個論述。
3.《論語》前四篇與第五、第六篇的相關性
在這樣的論述基礎下,進入《公冶長篇》,跟《雍也篇》的前半段,就透過孔子評論古今人物,以及跟弟子之間的相互對話,對於具體人物的評述,以及生命的提點,這樣很具體的對話式的方式,來呈現其中的內涵,讓前面四篇裡面重要的內容以及系統性,看起來可能比較抽象的內涵,有一個具體可見,讓我們讀者能夠比較輕易地貼近其豐富的內涵。南懷瑾先生這樣的意見,我覺得是很值得參考的。
4. 《公冶長》和《雍也》的評論: 前者著重修德,後者著重敬業
(1)《公冶長》著重修德,《雍也》著重敬業。
南懷瑾先生指出,《公冶長》主要著重在修德,人物的評述上主要著重在修德。《雍也》前十五章主要著重在敬業。修德跟敬業,我們可以簡單地從儒家自利利他的學習去看待。也就是說,《公冶長》的評論,比較著重在個人學習,也就是「內聖」的部分;《雍也》的人物評論,主要著重在敬業,也就是「外王」的內涵。這個是偏重的問題,也就是說,《公冶長》人物的評論,並非沒有外王,《雍也》的評論,也並非沒有內聖。
(2)對比這兩篇的第一章,即可知。
從《公冶長》的第一章,跟《雍也》的第一章,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個區隔。《公冶長》的第一、二章孔子評論了兩個人,這兩個人都是孔子的弟子,一個是公冶長,一個是南容。評述他們,可以作為一個女子依託終生的丈夫,就是說他們是有德,能夠立於天下,而且是有才、有智慧的。好,這個就比較偏重在個人的德行。那《雍也》的第一章,子曰:“雍也可使南面。”這個“南面”是有治國的才能,所以是比較偏重在外王。這個區隔,我覺得相當的精要。
南懷瑾先生這兩個意見,我覺得我們在學習《雍也》、學習《公冶長》的時候,可以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參考。
5.解釋《雍也》第一章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1)主要的重點是“南面”這個詞。“雍”,就是冉雍,也就是仲弓。在《公冶長》提到的南容這個人,就是冉雍仲弓?其實在後代的注解是有一些歧出的,我們採用朱熹的注解來看待這一章,冉雍就是南容這個人。
(2)孔子對於冉雍的評價非常高
◎在《公冶長》第二章,說他“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這樣的評論有幾個很重要的內涵:第一個,他是一個有德有才的人,所以在太平盛世的時候,他的才華會被看見,也容易受到重用;可是當時局比較不平靜的時候,他也有足夠的智慧,能夠保護自己不受到刑殺、不受到陷害。
◎在《雍也》第五章,對仲弓的評論,就是“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就說仲弓,雖然出身不是非常好,可是就像那個牛一樣,赤色的牛,角也非常的周正,即使祭祀的人遺漏了它,可是山川之神呢,也會抉擇這樣的牛,來作為祭祀的三牲跟太牢(指一隻活全牛)。
◎在《雍也》第一章,“可使南面”。“南面”一般我們認為就是君主治國之位,君子南面之術,南面就是國君呢,是坐北朝南,所以“南面”象徵一個國君。不過在春秋戰國時代,這個南面應該作一個比較寬泛的解釋,也就是說成為一個諸侯也是治國,在大夫之家任事,成為大夫之首,或者大夫之家的主政大臣,也是南面。不管是為王、為諸侯或者為大夫之首,這個南面都是在說明冉雍冉仲弓,是有一種治國的能力。
6.孔子的弟子,人才濟濟,各有所長
孔子的弟子,其實人才濟濟,有非常會打仗的、治理國政的,子路、冉求;有經濟、外交非常出色的,子貢;也有可以獨當一面、統領全域、率領百姓走向仁政王道的,冉雍。
結攝 :
《學而篇》,談個人自利的學習;《為政篇》,一開始談為政以德,在個人學習的基礎上利他, 透過德性散發出自然的影響力,使《學而》跟《為政》建構儒學“內聖外王”的學習系統。 興於詩 , 立於禮 , 成於樂 , 八佾篇談禮樂,《里仁篇》談學習的環境。跟誰學、學習的環境、學習的朋友等等,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 《論語》的前四篇,把儒家整個學習的重點內涵架構及學習的環境,做了一個非常完整的論述。 《公冶長篇》,跟《雍也篇》的前半段,孔子跟弟子間的相互對話,對人物的評述,以及生命的提點,來呈現其中的內涵,讓前面四篇抽象的內涵具體可見,讓讀者能夠比較輕易地貼近豐富的內涵。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28章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
<白話>
孔夫子說:「在十多戶人家的小聚落,和我一樣忠誠信實的人,必定找得到;但都不像我這樣喜好學習呀!」
<文義>
1.十室之邑:「邑」,古時候四井為一邑,三家為一井,十二家為一邑。「十室」,十家,舉出整數而已。
2.丘:孔子自稱其名。為尊重故,不唸「丘」唸「某」。
3.焉:此處為語尾助詞,無義。
<思惟題綱>
1.孔聖人說他的哪一項特質是別人不容易有的?
2.請您查閱所學過的論語篇章,找出孔夫子對學習或好學,談了哪些?
3.問問自己「好學」嗎?比過去「好學」嗎?為什麼我變得好學了?
4.公冶長篇主要是評論古今人物,本章放在最後一章,有何意趣?不仿思惟看看。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朱熹.論語集注》:「忠信如聖人,生質之美者也。夫子生知而未嘗不好學,故言美質易得,至道難聞,學之至則可以為聖人,不學則不免為鄉人而已。可不勉哉?」
2.《錢穆.論語新解》:「本篇歷論古今人物。孔子聖人,人倫之至,而自謂所異於人者惟在學。編者取本章為本篇之殿,其意深長矣。學者其細闡焉。」
3.《論語.述而.19》子曰:「丘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二、重點摘記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1.原文解釋
「十室之邑」,是指有十戶人家的小地方。在這樣子的小地方,孔子說:“必定會有人像我一樣,是具備著忠信這樣天生美好的品質,但是在這樣子的地方,卻很可能沒有像我一樣好學的人。 ”
2.儒者註解
(1)朱熹先生
朱熹先生註解本章,提到:「美質易得,至道難聞,學之至則可以為聖人,不學則不免為鄉人而已。可不勉哉?」說,這樣美好的天質(指忠信),是很容易得到的,但是「至道難聞」,學習的最高點是可以成為聖人;但是不學,則不免成為鄉人。所以,孔子以此勉勵我們。
(2)錢穆先生
在公冶長篇的最後放了這一則,其實有它很深長的意義,很值得我們探究。
3.為什麼孔子會好學?
(1)孔子在《論語》述而篇提到:「丘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認為,聖人並非是生而知之,聖人是透過學習,突破生命的格局。所以,孔子說他自己是一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2)為什麼孔子會好學呢?在孔子的一生,他呈現的生命的特質,似乎是因為他有一個很高遠的立志,所以他的一生不斷的呈現,就是他想要讓心中那個「美好的世界」的理想,實現。於是,他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學習,希望有一天,自己的理想,能夠真的在這個世界實現。
4.反觀我們為何不好學?
(1)看看我們自己,為什麼我們好像比較容易,就是學了,可能得到一些些,就滿足了。是發生什麼事情呢?
(2)會不會是我們在立志高遠這件事情想得比較少?
5.實例分享
(1)在我的學校,發生的一件事情。我們學校舉辦運動會,我是主辦人,這中間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就是有老師跟學生,就來跟我說:“主任,哪裡辦得不好,哪裡有問題啊,哪裡有缺失呀。”老實說,其實我剛知道的時候,內心是很挫敗的,因為這個運動會,我真的有一點廢寢忘食地把整個心投進去。(2)那第一天知道了,我也是反覆去請教其他的同事,問他們怎麼想,他們是怎麼觀察的。我也去請教另外一位主任、我的校長,這樣。到了那天晚上,我還是有一點輾轉難眠,就是我那個心情是複雜,那比較多的,其實我真的覺得是挫折,就是一直在那個挫折上過不去,這樣。
(3)可是隔天早上啊,我的心有一個很奇妙的轉變,我突然從那個挫折轉了過來,就是我突然覺得,我想學,就是我想知道我到底哪裡錯了,我哪裡沒有顧到老師跟孩子的感覺。
(4)然後,我就變得比較謙虛地去請教另外一位主任,說:“主任,到底這個地方問題出在哪裡?你可不可以用你的觀點跟我分享?”然後我也去找那一位,就是前一天表達了一些情緒的老師。就是比較坦誠謙卑地請問他:可不可以告訴我,哪些地方讓他覺得不舒服。
(5)我自己後來反覆去想,說:哇!原來當我的心轉成想學的時候,我的整個狀態,就突然之間轉過來了。然後,那個挫敗的感覺不見,然後心裡就有一種覺得說,我想要學,然後我想要把這些事情辦好,然後整個心情變輕鬆很多。
(6)後來,我還找了另外一位主任,拜託他,可不可以再跟我去跟校長討論。然後,我們討論完之後就決定,隔天早上要集合全校的孩子,在運動會一些做得不是那麼完美的地方,跟孩子解釋,然後再調整。
(7)隔天,面對全校的孩子,我發現我還蠻坦然地跟孩子說:“對不起,就是主任在原本的設計上,有一些不周全的地方,後來我們反覆反覆討論反省,想要怎麼調整。”然後我內心真的有一種快樂,覺得原來面對自己做得不好,當有一個好學的心標立在那裡的時候,面對自己的過失,竟然變得這麼不太費力。
6.前一章(27章)和本章,正是對我生命兩種狀態的提策
(1)本章緊扣回上一則(第27章),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2)我們的生命不外乎兩種狀況:一個是我表現得很好的時候,一個是我有過失的時候。
◎我表現得很好的時候,我怎麼樣能夠透過立志的高遠,透過好學,我看見聖人更高的生命格局,所以我不以我現在狀況好為滿足。
◎當我表現不好、有過失的時候,我又如何透過立志的高遠,然後我心裡有一個好學的心,所以我面對過失的時候,也很簡單的,就把目標安立在「我想學」,也就跨過去了。
(3)我那時候突然覺得:“哇!學聖人的經典,怎麼這麼開心。”這是從我一個老師的角度,或者是說,大家也可能會有爸媽這樣的角度去思考。
7.好學的特質太珍貴了!
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孩子、學生,好學對他們來說重要嗎?
我回想這一個月,在帶孩子體會、學習運動會,到底要學什麼的時候,其實孩子有各式各樣的狀況:
有的孩子,就不是那麼在乎,有時候跟、有時候又跟得不太好。有的孩子,會被他們自己原本的一些特質困住,比如特別的好強,在乎輸贏;有的孩子特別的怯懦,就怕去面對自己跑的慢,就是比較被自己原本的個性困住。也有孩子對他想要學的那個軌跡,非常的清楚,就可以知道這個孩子,他一直跟著老師引導的方向在思考,在調整,然後在嘗試。
然後,我站在老師的這個角度去看,就覺得“好學”這個特質,真的太珍貴了!就是當一個孩子,他具備這個特質的時候,他的學習的那個高度,是沒有好學特質的孩子,很難知道的。
8.孔聖人標立出生命的高度需要透過學習
用不同的角色去思考,用老師的角度、然後用孩子的角度,再回頭去看,就是孔子為什麼在他的生命,標立出這樣子的一個高點的時候,就會覺得:哇,其實聖人的智慧真的是,真的可以帶給我們生命很不同的樣貌,這樣。那其實就會更特別感恩,可以有機會這樣學《論語》。就以此與大家分享、共勉,謝謝大家!
▶
<白話>
孔夫子說:「在十多戶人家的小聚落,和我一樣忠誠信實的人,必定找得到;但都不像我這樣喜好學習呀!」
<文義>
1.十室之邑:「邑」,古時候四井為一邑,三家為一井,十二家為一邑。「十室」,十家,舉出整數而已。
2.丘:孔子自稱其名。為尊重故,不唸「丘」唸「某」。
3.焉:此處為語尾助詞,無義。
<思惟題綱>
1.孔聖人說他的哪一項特質是別人不容易有的?
2.請您查閱所學過的論語篇章,找出孔夫子對學習或好學,談了哪些?
3.問問自己「好學」嗎?比過去「好學」嗎?為什麼我變得好學了?
4.公冶長篇主要是評論古今人物,本章放在最後一章,有何意趣?不仿思惟看看。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朱熹.論語集注》:「忠信如聖人,生質之美者也。夫子生知而未嘗不好學,故言美質易得,至道難聞,學之至則可以為聖人,不學則不免為鄉人而已。可不勉哉?」
2.《錢穆.論語新解》:「本篇歷論古今人物。孔子聖人,人倫之至,而自謂所異於人者惟在學。編者取本章為本篇之殿,其意深長矣。學者其細闡焉。」
3.《論語.述而.19》子曰:「丘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二、重點摘記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1.原文解釋
「十室之邑」,是指有十戶人家的小地方。在這樣子的小地方,孔子說:“必定會有人像我一樣,是具備著忠信這樣天生美好的品質,但是在這樣子的地方,卻很可能沒有像我一樣好學的人。 ”
2.儒者註解
(1)朱熹先生
朱熹先生註解本章,提到:「美質易得,至道難聞,學之至則可以為聖人,不學則不免為鄉人而已。可不勉哉?」說,這樣美好的天質(指忠信),是很容易得到的,但是「至道難聞」,學習的最高點是可以成為聖人;但是不學,則不免成為鄉人。所以,孔子以此勉勵我們。
(2)錢穆先生
在公冶長篇的最後放了這一則,其實有它很深長的意義,很值得我們探究。
3.為什麼孔子會好學?
(1)孔子在《論語》述而篇提到:「丘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認為,聖人並非是生而知之,聖人是透過學習,突破生命的格局。所以,孔子說他自己是一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2)為什麼孔子會好學呢?在孔子的一生,他呈現的生命的特質,似乎是因為他有一個很高遠的立志,所以他的一生不斷的呈現,就是他想要讓心中那個「美好的世界」的理想,實現。於是,他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學習,希望有一天,自己的理想,能夠真的在這個世界實現。
4.反觀我們為何不好學?
(1)看看我們自己,為什麼我們好像比較容易,就是學了,可能得到一些些,就滿足了。是發生什麼事情呢?
(2)會不會是我們在立志高遠這件事情想得比較少?
5.實例分享
(1)在我的學校,發生的一件事情。我們學校舉辦運動會,我是主辦人,這中間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就是有老師跟學生,就來跟我說:“主任,哪裡辦得不好,哪裡有問題啊,哪裡有缺失呀。”老實說,其實我剛知道的時候,內心是很挫敗的,因為這個運動會,我真的有一點廢寢忘食地把整個心投進去。(2)那第一天知道了,我也是反覆去請教其他的同事,問他們怎麼想,他們是怎麼觀察的。我也去請教另外一位主任、我的校長,這樣。到了那天晚上,我還是有一點輾轉難眠,就是我那個心情是複雜,那比較多的,其實我真的覺得是挫折,就是一直在那個挫折上過不去,這樣。
(3)可是隔天早上啊,我的心有一個很奇妙的轉變,我突然從那個挫折轉了過來,就是我突然覺得,我想學,就是我想知道我到底哪裡錯了,我哪裡沒有顧到老師跟孩子的感覺。
(4)然後,我就變得比較謙虛地去請教另外一位主任,說:“主任,到底這個地方問題出在哪裡?你可不可以用你的觀點跟我分享?”然後我也去找那一位,就是前一天表達了一些情緒的老師。就是比較坦誠謙卑地請問他:可不可以告訴我,哪些地方讓他覺得不舒服。
(5)我自己後來反覆去想,說:哇!原來當我的心轉成想學的時候,我的整個狀態,就突然之間轉過來了。然後,那個挫敗的感覺不見,然後心裡就有一種覺得說,我想要學,然後我想要把這些事情辦好,然後整個心情變輕鬆很多。
(6)後來,我還找了另外一位主任,拜託他,可不可以再跟我去跟校長討論。然後,我們討論完之後就決定,隔天早上要集合全校的孩子,在運動會一些做得不是那麼完美的地方,跟孩子解釋,然後再調整。
(7)隔天,面對全校的孩子,我發現我還蠻坦然地跟孩子說:“對不起,就是主任在原本的設計上,有一些不周全的地方,後來我們反覆反覆討論反省,想要怎麼調整。”然後我內心真的有一種快樂,覺得原來面對自己做得不好,當有一個好學的心標立在那裡的時候,面對自己的過失,竟然變得這麼不太費力。
6.前一章(27章)和本章,正是對我生命兩種狀態的提策
(1)本章緊扣回上一則(第27章),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2)我們的生命不外乎兩種狀況:一個是我表現得很好的時候,一個是我有過失的時候。
◎我表現得很好的時候,我怎麼樣能夠透過立志的高遠,透過好學,我看見聖人更高的生命格局,所以我不以我現在狀況好為滿足。
◎當我表現不好、有過失的時候,我又如何透過立志的高遠,然後我心裡有一個好學的心,所以我面對過失的時候,也很簡單的,就把目標安立在「我想學」,也就跨過去了。
(3)我那時候突然覺得:“哇!學聖人的經典,怎麼這麼開心。”這是從我一個老師的角度,或者是說,大家也可能會有爸媽這樣的角度去思考。
7.好學的特質太珍貴了!
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孩子、學生,好學對他們來說重要嗎?
我回想這一個月,在帶孩子體會、學習運動會,到底要學什麼的時候,其實孩子有各式各樣的狀況:
有的孩子,就不是那麼在乎,有時候跟、有時候又跟得不太好。有的孩子,會被他們自己原本的一些特質困住,比如特別的好強,在乎輸贏;有的孩子特別的怯懦,就怕去面對自己跑的慢,就是比較被自己原本的個性困住。也有孩子對他想要學的那個軌跡,非常的清楚,就可以知道這個孩子,他一直跟著老師引導的方向在思考,在調整,然後在嘗試。
然後,我站在老師的這個角度去看,就覺得“好學”這個特質,真的太珍貴了!就是當一個孩子,他具備這個特質的時候,他的學習的那個高度,是沒有好學特質的孩子,很難知道的。
8.孔聖人標立出生命的高度需要透過學習
用不同的角色去思考,用老師的角度、然後用孩子的角度,再回頭去看,就是孔子為什麼在他的生命,標立出這樣子的一個高點的時候,就會覺得:哇,其實聖人的智慧真的是,真的可以帶給我們生命很不同的樣貌,這樣。那其實就會更特別感恩,可以有機會這樣學《論語》。就以此與大家分享、共勉,謝謝大家!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27章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
<白話>
孔子感嘆說:「罷了,我沒有見過能看到自己的過失,而在內心責備自己的人。」
<文義>
1.已矣乎:算了吧,臺灣話說「沒法度」。
2.訟: 責也。
3.內自訟者:口不言而心自咎也。
<思惟題綱>
1.孟子說人性本善,人有四端之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中「羞惡之心」就是自覺慚愧、懺悔、擇善、棄惡之心,所以說,每個人都應該有向內改變自己的力量,你認為呢?
2.為什麼我們會看不見自己的過失?又為什麼我們可能看見了,卻可能找理由閃躲,沒能夠做到內自訟呢?
3.那為什麼我們在學《論語》的時候,我們慢慢會有一些改變?
4.面對學生或孩子有錯,我如何誘導出他們向內改變自己的力量呢?培養出「見己過而內自訟」的能力呢?
5.當然,教別人自己也要做到,我如何涵養本有的「羞惡之心」? 能夠「見己過而內自訟」?
(二)重點摘記
1.朱熹先生的註解
「已矣乎」,指孔子的感嘆。感嘆,他唯恐終身不得見這樣的人。是怎樣的人呢?是能夠「見其過」,能看見自己的過失,而「內自訟」者。內自訟,是指口不言而心自咎。
朱熹先生說,人有過而能自知者很少,知過而又能內自訟者又特別的稀少。能內自訟,我們所要的結果是什麼呢?是希望能夠透過悔悟的深切,而能夠去改掉這樣的過失。
無悔2.錢穆先生的解釋
(1)「不遷怒、不貳過」和「能見其過而內自訟」的精神非常接近
孔子讚歎顏淵「不遷怒、不貳過」,「不貳過」跟這一則的「能見其過而內自訟」,其精神應該是非常非常的接近。為什麼我能夠不貳過?是因為我能夠看見自己的過失,並改掉這樣的過失。
(2) 孔子之所想見,即顏淵之所願學。
孔子之所想見,想見到這樣的人,就是顏淵之所願學。
(3) 孔門之學,斷當在此等處求之。
我們學習孔門之學,必須在這樣的地方去求,求我內心這樣子的增長。
3.《朱子語類》註解
(1) 罪己責躬不可無
《朱子語類》,問:程子曰:“罪己責躬不可無”也就是說,內自訟這個功夫是不可無的。“然亦不當長留在心胸為悔”,但結果不應該是,一直留在心中的,是悔恨。
(2) 心胸之悔,改之便無悔。
“今有學者幸知自訟矣,心胸之悔,又若何而能不留耶?”現在的學者,有幸的是,能夠知道自訟,但是心胸之悔,怎麼樣才能夠不留在心裡呢?“曰:改之便無悔。”也就是這一則,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精神是:
我見到其過,我見到自己的過失,下一步“內自訟”,就是改之便。
4.反觀自身的問題
我們向內觀察一下自己:
(1)為什麼我們會第一層是看不見自己的過失?第二層是為什麼我們可能看見了,卻可能找理由閃躲,沒能夠做到內自訟呢?
(2)我們來看看,如果是身體生病的時候,我們去看醫生。當醫生告訴我們說,身體哪裡出了問題,我們的反映會是這樣嗎?會是假裝看不見,然後找理由閃躲嗎?
應該不是,我們會很想把身體的病給治好。於是,會認真的聽醫生說,我身體哪裡出了問題,然後認真照著醫生說的方法去治病。
(3)為什麼面對身體的病,我們會有這樣的反應?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知道,如果我們不照著醫生的方法去治病,後果是更麻煩的,病會越來越重,很可能身體的健康,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4)那為什麼面對心靈的學習,我們卻沒有辦法用一樣的態度呢?有可能是,我們在面對心靈的學習思考,還不夠深。就是我為什麼要去看到,我在德行上面的問題?
(5)我為什麼需要去改呢?原因應該是,如果我改了之後,對我應該是非常好的,我會得到更多快樂,也會帶給身邊人快樂。
(6)如果沒有改,會有什麼過失呢?很可能是,我們在這樣子的思維點上,思維的不夠。於是,當我們看到自己的問題的時候,很本能的就會想說,啊我不要去看。或者是我們可能會因為愛面子,而覺得我也不願意去看。
5.學了《論語》,我能見己過而內自訟,共創大同世界
(1)我們很棒的是,我們學習《論語》之後,想要向內看自己,我們都開始有一些些不一樣。
(2)比如說,我們面對自己的缺點的時候,能夠比以前多一點說,我要痛下功夫,我要對自己的缺點下得了狠手。
(3)為什麼我們慢慢會有一些改變?因為我們在學《論語》的時候,我們是真的很希望,讓自己的心,可以變成我背誦的經典那個樣子。
(4)我們的內心,有一種對聖賢言論的熱情和至誠的追求。那至誠的追求,並不是我因為要背它或者是背多少字數,而是我很想像孔子所說的,沿著真理的角度克己復禮。
(5)克己復禮的精神在哪裡?我用真理之燈來照耀自己,我要用真理來改變我自己。所以,我們在努力走的方向,就是這一則,我能夠看見自己的過失,而能夠內自訟,而內自訟之後,我又有對真理的追求,我願意去改變自己,改之並無悔。
(6)我們在創造一個美好大同世界。因為一般社會的現像是,大家很容易去談這個社會,哪裡哪裡出了問題,問題又是誰誰誰的責任。好像就是我沒有責任,這樣。但是,透過我們這樣一起學習,就是在心頭上去學習論語,我們會變成不斷的在想,我能夠再做什麼?而不是一直把箭頭指向對方。所以,這真的是一個美好的大同世界慢慢的在實現的一個歷程。
6.實例分享:引導孩子向內改變自己的力量
我在學校教學,跟大家分享,我在孩子身上看到的,一種向內改變自己的力量。
(1)同事在處理兩個孩子的問題,處理了一段時間,兩個孩子情緒還是很大。我就走過去說:“需不需要幫忙?”很感謝我同事,也對我很信任,就放手讓我試試看。
(2)我就跟兩個孩子說:“我很希望,你們其中能做一個勇敢的人,能夠先說剛剛發生的事情,自己要負責的部分是什麼。老師給你們保證,你們要相信老師,當你先做那個勇敢的孩子的時候,你的勇敢就會鼓勵另外一個人也這樣,他也會跟著你,看自己的問題,而不是互相責備。”
(3)通常這樣鼓勵孩子之後,很快,就有一個孩子會先舉手,他就會先說:“其實,是我剛剛怎樣怎樣怎樣。”那通常,另外一個孩子就很自然的接著說:“其實我剛剛也怎樣怎樣。”這個時候,我就會鼓勵他們說:“哇,你們兩個真是勇敢的小孩!你們看,當你們先看自己的時候,對方是這麼自然的,也會跟著看自己,你們真是太棒了。然後問題改過就好了,其實沒什麼的。”通常倆個孩子就會歡喜的互相道歉,我就跟他們說:“好,沒事了,下次再加油。”
(4)我同事看了很驚訝,就說,哎,怎麼這麼快,這樣。我跟她說,這個其實就是學習經典的好處。就是當我們把目標,放在心靈的成長,犯錯也變成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只要我願意在我犯錯的點上去學習,其實看待的心理的狀態,就會變得輕鬆。
(5)我就永遠都在想:在這個問題上,我可以學什麼?我還想再為心靈的學習,再向上跨一步!那個心理的力量就出來了。以此跟大家共勉,謝謝大家!
▶
<白話>
孔子感嘆說:「罷了,我沒有見過能看到自己的過失,而在內心責備自己的人。」
<文義>
1.已矣乎:算了吧,臺灣話說「沒法度」。
2.訟: 責也。
3.內自訟者:口不言而心自咎也。
<思惟題綱>
1.孟子說人性本善,人有四端之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中「羞惡之心」就是自覺慚愧、懺悔、擇善、棄惡之心,所以說,每個人都應該有向內改變自己的力量,你認為呢?
2.為什麼我們會看不見自己的過失?又為什麼我們可能看見了,卻可能找理由閃躲,沒能夠做到內自訟呢?
3.那為什麼我們在學《論語》的時候,我們慢慢會有一些改變?
4.面對學生或孩子有錯,我如何誘導出他們向內改變自己的力量呢?培養出「見己過而內自訟」的能力呢?
5.當然,教別人自己也要做到,我如何涵養本有的「羞惡之心」? 能夠「見己過而內自訟」?
(二)重點摘記
1.朱熹先生的註解
「已矣乎」,指孔子的感嘆。感嘆,他唯恐終身不得見這樣的人。是怎樣的人呢?是能夠「見其過」,能看見自己的過失,而「內自訟」者。內自訟,是指口不言而心自咎。
朱熹先生說,人有過而能自知者很少,知過而又能內自訟者又特別的稀少。能內自訟,我們所要的結果是什麼呢?是希望能夠透過悔悟的深切,而能夠去改掉這樣的過失。
無悔2.錢穆先生的解釋
(1)「不遷怒、不貳過」和「能見其過而內自訟」的精神非常接近
孔子讚歎顏淵「不遷怒、不貳過」,「不貳過」跟這一則的「能見其過而內自訟」,其精神應該是非常非常的接近。為什麼我能夠不貳過?是因為我能夠看見自己的過失,並改掉這樣的過失。
(2) 孔子之所想見,即顏淵之所願學。
孔子之所想見,想見到這樣的人,就是顏淵之所願學。
(3) 孔門之學,斷當在此等處求之。
我們學習孔門之學,必須在這樣的地方去求,求我內心這樣子的增長。
3.《朱子語類》註解
(1) 罪己責躬不可無
《朱子語類》,問:程子曰:“罪己責躬不可無”也就是說,內自訟這個功夫是不可無的。“然亦不當長留在心胸為悔”,但結果不應該是,一直留在心中的,是悔恨。
(2) 心胸之悔,改之便無悔。
“今有學者幸知自訟矣,心胸之悔,又若何而能不留耶?”現在的學者,有幸的是,能夠知道自訟,但是心胸之悔,怎麼樣才能夠不留在心裡呢?“曰:改之便無悔。”也就是這一則,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精神是:
我見到其過,我見到自己的過失,下一步“內自訟”,就是改之便。
4.反觀自身的問題
我們向內觀察一下自己:
(1)為什麼我們會第一層是看不見自己的過失?第二層是為什麼我們可能看見了,卻可能找理由閃躲,沒能夠做到內自訟呢?
(2)我們來看看,如果是身體生病的時候,我們去看醫生。當醫生告訴我們說,身體哪裡出了問題,我們的反映會是這樣嗎?會是假裝看不見,然後找理由閃躲嗎?
應該不是,我們會很想把身體的病給治好。於是,會認真的聽醫生說,我身體哪裡出了問題,然後認真照著醫生說的方法去治病。
(3)為什麼面對身體的病,我們會有這樣的反應?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知道,如果我們不照著醫生的方法去治病,後果是更麻煩的,病會越來越重,很可能身體的健康,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4)那為什麼面對心靈的學習,我們卻沒有辦法用一樣的態度呢?有可能是,我們在面對心靈的學習思考,還不夠深。就是我為什麼要去看到,我在德行上面的問題?
(5)我為什麼需要去改呢?原因應該是,如果我改了之後,對我應該是非常好的,我會得到更多快樂,也會帶給身邊人快樂。
(6)如果沒有改,會有什麼過失呢?很可能是,我們在這樣子的思維點上,思維的不夠。於是,當我們看到自己的問題的時候,很本能的就會想說,啊我不要去看。或者是我們可能會因為愛面子,而覺得我也不願意去看。
5.學了《論語》,我能見己過而內自訟,共創大同世界
(1)我們很棒的是,我們學習《論語》之後,想要向內看自己,我們都開始有一些些不一樣。
(2)比如說,我們面對自己的缺點的時候,能夠比以前多一點說,我要痛下功夫,我要對自己的缺點下得了狠手。
(3)為什麼我們慢慢會有一些改變?因為我們在學《論語》的時候,我們是真的很希望,讓自己的心,可以變成我背誦的經典那個樣子。
(4)我們的內心,有一種對聖賢言論的熱情和至誠的追求。那至誠的追求,並不是我因為要背它或者是背多少字數,而是我很想像孔子所說的,沿著真理的角度克己復禮。
(5)克己復禮的精神在哪裡?我用真理之燈來照耀自己,我要用真理來改變我自己。所以,我們在努力走的方向,就是這一則,我能夠看見自己的過失,而能夠內自訟,而內自訟之後,我又有對真理的追求,我願意去改變自己,改之並無悔。
(6)我們在創造一個美好大同世界。因為一般社會的現像是,大家很容易去談這個社會,哪裡哪裡出了問題,問題又是誰誰誰的責任。好像就是我沒有責任,這樣。但是,透過我們這樣一起學習,就是在心頭上去學習論語,我們會變成不斷的在想,我能夠再做什麼?而不是一直把箭頭指向對方。所以,這真的是一個美好的大同世界慢慢的在實現的一個歷程。
6.實例分享:引導孩子向內改變自己的力量
我在學校教學,跟大家分享,我在孩子身上看到的,一種向內改變自己的力量。
(1)同事在處理兩個孩子的問題,處理了一段時間,兩個孩子情緒還是很大。我就走過去說:“需不需要幫忙?”很感謝我同事,也對我很信任,就放手讓我試試看。
(2)我就跟兩個孩子說:“我很希望,你們其中能做一個勇敢的人,能夠先說剛剛發生的事情,自己要負責的部分是什麼。老師給你們保證,你們要相信老師,當你先做那個勇敢的孩子的時候,你的勇敢就會鼓勵另外一個人也這樣,他也會跟著你,看自己的問題,而不是互相責備。”
(3)通常這樣鼓勵孩子之後,很快,就有一個孩子會先舉手,他就會先說:“其實,是我剛剛怎樣怎樣怎樣。”那通常,另外一個孩子就很自然的接著說:“其實我剛剛也怎樣怎樣。”這個時候,我就會鼓勵他們說:“哇,你們兩個真是勇敢的小孩!你們看,當你們先看自己的時候,對方是這麼自然的,也會跟著看自己,你們真是太棒了。然後問題改過就好了,其實沒什麼的。”通常倆個孩子就會歡喜的互相道歉,我就跟他們說:“好,沒事了,下次再加油。”
(4)我同事看了很驚訝,就說,哎,怎麼這麼快,這樣。我跟她說,這個其實就是學習經典的好處。就是當我們把目標,放在心靈的成長,犯錯也變成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只要我願意在我犯錯的點上去學習,其實看待的心理的狀態,就會變得輕鬆。
(5)我就永遠都在想:在這個問題上,我可以學什麼?我還想再為心靈的學習,再向上跨一步!那個心理的力量就出來了。以此跟大家共勉,謝謝大家!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26章-2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
〈白話〉
顏淵說:「但願能做到不誇耀優點、不宣揚功勞。」子路說:「您的願望呢?」孔子說:「但願老人能享受安樂,朋友能夠信任我,年少者能得到關懷。」
〈文義〉
1. 顏淵,字子淵,名回,也稱為顏回。魯國人,其父顏路,同是孔子的弟子。後世的人都稱他為“復聖”, 孔門四科第一科德行位居首位。
2. 「無」:不。
3. 「伐善 」:誇耀自己的才能。
4. 施勞:施,誇張的意思。勞,有功。言誇張己功。一作使人勞苦工作解;無施勞,即不要別人施勞力於我。亦通。
5. 「老者安之」,對老人家盡到孝敬,使老人得到安心。
「朋友信之」,同輩的朋友之間,互相信賴、規過勸善,遇到患難互相扶持。
「少者懷之」,愛護年幼的晚輩,給予良好的教養,使他們有所歸向依靠,自然生起懷念的心。
〈思維題綱〉
1.「願無伐善,無施勞。」您有過這樣的胸懷嗎?容易做到嗎?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內涵如何?
3.本章從子路、顏回到夫子三個層次的志向,您有想法?
4.本章“「盍各言爾志?」”在教學現場對您有何啟示呢?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2. 《中庸•哀公問政•8》「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福智93年版本)
譯:「所謂的誠,就是天理本然的大道;要做到這個誠,就是人道必修的路徑。真誠的人不用勉強就能達到天道,不必用心去思慮,自然從容合乎中道,這就是聖人啊。至於要做到真誠的境界,是要擇善固執的啊!」(朱熹注:聖人之德,渾然天理,真實無妄。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而從容中道,則天道也。若未能不思而得,則必擇善,然後可以明善。若未能不勉而中,則必固執,然後可以誠身,此則所謂人之道也。)
二、重點摘記
1.顏淵一般人都是恭稱他為“顏子”名回,魯國人,父顏路,同是孔子的弟子,回在孔門的弟子裡面,可以說是最為孔子所讚美的,後世的人都稱他為“復聖”,四科第一科是德行,他就位居這個德行的第一個。
2.《論語》記載顏子為學的章節非常地多,孔子非常地讚歎。幾乎每天,他都陪侍在孔子的身旁,靜靜地聆聽孔子的教言,很少有違意。彷彿是個愚人,可是 “退而省其私” 他就能夠把孔子所講的話,用來反省自己。他對於孔子講的話,非常相應、非常喜歡的。
3.“伐”是什麼意思呢?伐,就是誇耀,無伐善,就是不去誇耀自己所做的善事,或者自己的才能。那無施勞是什麼呢?自己認為勞苦的事情呢,不會去交給別人,不會加諸在別人的身上。
4. 無施勞更深的解釋:自己認為很痛苦的情緒,包括他自己內心所生起的一些憂悲苦惱,他都不會隨便地把它加在別人的身上,讓別人也一起來受苦。而願意自己擔當起天下人的所有的事情,不要把自己的煩惱、痛苦加在別人的身上。
5. 無伐善、無施勞,這樣的境界,事實上已經走在仁德之上了。孔子曾經稱讚顏回:“三月不違仁”。而“願無伐善,無施勞,” 就是一種愛民如子,處處為別人著想的一種美德。
6. 勇於發問的子路就說:“願聞子之志!” 希望孔子也講講他的志向,然後能夠讓他們來學習。
7. 孔子講老者、朋友、少者,包含了所有天下的人了,心胸格局是有多大,他心懷天下蒼生。他希望:能夠好好的安養老人,讓老人都能夠得到孝敬、恭敬奉養,都能夠安心。朋友之間能夠互相信賴,甚至規過勸善,互相扶持(我對朋友以信來交往,也希望他們信任於我,這樣子)。年少的孩子,都能夠得到父母的教養、呵護、扶持;或者是長輩的懷裡安心地長大,能夠常常有著感懷親恩的心。(愛護年幼的晚輩,給予良好的教養,使他們有所皈投依靠,生起永遠懷念父母恩惠的心,懂得感恩。)
8. 孔子的願望,是非常非常寬廣,非常非常地大,他視三者如一家人,他的境界非常地高。是願天下萬物,還有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夠各得其所,這是真的是一種讓人家非常羨慕的一種天地的情懷。
9. 《中庸》“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是夫子不思不勉聖人境界, 顏子“無伐善、無施勞”只是不違仁的狀態,那還有待於要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敏而行之,才能夠得到。“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誠之者,就是學習聖人之道的人,是必須不斷地跨越自己去努力的,要思、要勉,才能夠得到這樣的一步一步地一直跨越的境界。凡夫的狀況就要一步一腳印地去努力,才能夠安然行之。
10. 總結:
“顏淵、季路侍” 一種能夠長伴師長身邊的幸福,一種知命。因為能夠常在師長身邊學習的這種幸福,這種好像一種保證,非常地嚮往。可是,這應該是跟身為弟子的顏淵、季路,他們在學習的路上的一種謙卑,對師長的“就有道而正焉”的那種改過的心,才能夠感得。然後,老師會給他們更高的高度,來面對生命,還有面對所有的蒼生、所有萬事萬物,這樣的一個情懷,令人嚮往。子路的這種重義輕財,顏淵他走在仁道的路上,三月不違仁、無伐善、無施勞的心懷;孔子能夠安於仁道,胸懷所有老、少,從容中道,都是令人非常地佩服。
▶
〈白話〉
顏淵說:「但願能做到不誇耀優點、不宣揚功勞。」子路說:「您的願望呢?」孔子說:「但願老人能享受安樂,朋友能夠信任我,年少者能得到關懷。」
〈文義〉
1. 顏淵,字子淵,名回,也稱為顏回。魯國人,其父顏路,同是孔子的弟子。後世的人都稱他為“復聖”, 孔門四科第一科德行位居首位。
2. 「無」:不。
3. 「伐善 」:誇耀自己的才能。
4. 施勞:施,誇張的意思。勞,有功。言誇張己功。一作使人勞苦工作解;無施勞,即不要別人施勞力於我。亦通。
5. 「老者安之」,對老人家盡到孝敬,使老人得到安心。
「朋友信之」,同輩的朋友之間,互相信賴、規過勸善,遇到患難互相扶持。
「少者懷之」,愛護年幼的晚輩,給予良好的教養,使他們有所歸向依靠,自然生起懷念的心。
〈思維題綱〉
1.「願無伐善,無施勞。」您有過這樣的胸懷嗎?容易做到嗎?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內涵如何?
3.本章從子路、顏回到夫子三個層次的志向,您有想法?
4.本章“「盍各言爾志?」”在教學現場對您有何啟示呢?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2. 《中庸•哀公問政•8》「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福智93年版本)
譯:「所謂的誠,就是天理本然的大道;要做到這個誠,就是人道必修的路徑。真誠的人不用勉強就能達到天道,不必用心去思慮,自然從容合乎中道,這就是聖人啊。至於要做到真誠的境界,是要擇善固執的啊!」(朱熹注:聖人之德,渾然天理,真實無妄。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而從容中道,則天道也。若未能不思而得,則必擇善,然後可以明善。若未能不勉而中,則必固執,然後可以誠身,此則所謂人之道也。)
二、重點摘記
1.顏淵一般人都是恭稱他為“顏子”名回,魯國人,父顏路,同是孔子的弟子,回在孔門的弟子裡面,可以說是最為孔子所讚美的,後世的人都稱他為“復聖”,四科第一科是德行,他就位居這個德行的第一個。
2.《論語》記載顏子為學的章節非常地多,孔子非常地讚歎。幾乎每天,他都陪侍在孔子的身旁,靜靜地聆聽孔子的教言,很少有違意。彷彿是個愚人,可是 “退而省其私” 他就能夠把孔子所講的話,用來反省自己。他對於孔子講的話,非常相應、非常喜歡的。
3.“伐”是什麼意思呢?伐,就是誇耀,無伐善,就是不去誇耀自己所做的善事,或者自己的才能。那無施勞是什麼呢?自己認為勞苦的事情呢,不會去交給別人,不會加諸在別人的身上。
4. 無施勞更深的解釋:自己認為很痛苦的情緒,包括他自己內心所生起的一些憂悲苦惱,他都不會隨便地把它加在別人的身上,讓別人也一起來受苦。而願意自己擔當起天下人的所有的事情,不要把自己的煩惱、痛苦加在別人的身上。
5. 無伐善、無施勞,這樣的境界,事實上已經走在仁德之上了。孔子曾經稱讚顏回:“三月不違仁”。而“願無伐善,無施勞,” 就是一種愛民如子,處處為別人著想的一種美德。
6. 勇於發問的子路就說:“願聞子之志!” 希望孔子也講講他的志向,然後能夠讓他們來學習。
7. 孔子講老者、朋友、少者,包含了所有天下的人了,心胸格局是有多大,他心懷天下蒼生。他希望:能夠好好的安養老人,讓老人都能夠得到孝敬、恭敬奉養,都能夠安心。朋友之間能夠互相信賴,甚至規過勸善,互相扶持(我對朋友以信來交往,也希望他們信任於我,這樣子)。年少的孩子,都能夠得到父母的教養、呵護、扶持;或者是長輩的懷裡安心地長大,能夠常常有著感懷親恩的心。(愛護年幼的晚輩,給予良好的教養,使他們有所皈投依靠,生起永遠懷念父母恩惠的心,懂得感恩。)
8. 孔子的願望,是非常非常寬廣,非常非常地大,他視三者如一家人,他的境界非常地高。是願天下萬物,還有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夠各得其所,這是真的是一種讓人家非常羨慕的一種天地的情懷。
9. 《中庸》“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是夫子不思不勉聖人境界, 顏子“無伐善、無施勞”只是不違仁的狀態,那還有待於要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敏而行之,才能夠得到。“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誠之者,就是學習聖人之道的人,是必須不斷地跨越自己去努力的,要思、要勉,才能夠得到這樣的一步一步地一直跨越的境界。凡夫的狀況就要一步一腳印地去努力,才能夠安然行之。
10. 總結:
“顏淵、季路侍” 一種能夠長伴師長身邊的幸福,一種知命。因為能夠常在師長身邊學習的這種幸福,這種好像一種保證,非常地嚮往。可是,這應該是跟身為弟子的顏淵、季路,他們在學習的路上的一種謙卑,對師長的“就有道而正焉”的那種改過的心,才能夠感得。然後,老師會給他們更高的高度,來面對生命,還有面對所有的蒼生、所有萬事萬物,這樣的一個情懷,令人嚮往。子路的這種重義輕財,顏淵他走在仁道的路上,三月不違仁、無伐善、無施勞的心懷;孔子能夠安於仁道,胸懷所有老、少,從容中道,都是令人非常地佩服。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26章-1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
<白話>
顏淵和季路陪侍在孔子的身邊。孔子說:「何不各人說說自己的志向呢?」
子路說:「我願把自己的車子、馬匹、衣服、皮裘,和朋友共同享用,即使用壞了,也不會覺得可惜或怨恨。」
<文義>
1.侍:服侍在旁,陪著尊長。
2.盍:何不。音ㄏㄜˊ。
3.裘:皮襖。
4.敝:用壞。
<思維題綱>
1..如果老師要你們每個人說說自己的志向,你會怎麼說?
2.子路願意把衣物車子都拿出來跟朋友共享,而且用壞了也沒關係,為何子路有這樣的心量?
3.我願意把東西借給人家用嗎?萬一用壞了,我心情如何?我如何培養出子路的心量?
4.你所認識的子路,還有什麼特質或美德值得我們效學的?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子路‧3》:「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2.《論語‧述而‧10》:「子行三軍,則誰與?」
3.《論語‧先進‧2》:「政事:冉有、季路。」
4.《二十四孝‧仲由負米》: 「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沒。南游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裀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5.《論語‧公冶長‧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6.《孟子‧公孫丑章句上(八)》: 「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二、重點摘記
1..本章解釋
顏淵、季路陪伴在老師的旁邊,孔子就說:“為什麼不各自說說你們的志向呢?”子路就說:“我願意將自己的車子、馬、衣服、輕暖的皮衣,和朋友一起使用,即使壞掉了我也不會感到遺憾。”顏淵就接著說:“我願意做到不誇耀自己所做的好事,或者是我的能力,也不會把勞苦的事情加諸在別人的身上。”子路這時候就請教孔子說:“希望聽一聽老師的志向是什麼?”孔子就說:“我希望,老人家、年紀大的人,能夠得到安養;朋友之間,能夠互相幫忙、互相信賴;幼小的孩子們,能夠有好的教養,心中常常存著感恩的心。”
以下討論上半段: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2.子路又稱季路、仲由
季路,就是子路,姓仲,名由。為什麼稱季路呢?季,是指排行最小的,子路在他們家是排行最小,所以又稱季路。所以子路,仲由,季路,實際上是同一個人。
3.子路,有開闊的生命格局、剛猛的氣勢
孔子用一句話形容他“野哉,由也。”那子路呢,也只是一個野人。他是魯國人的野人,野人所表現的是一種生命的粗獷、粗闊,而且是一個非常剛猛的人。子路對人所表現出來的,其實是一種開闊的生命格局,還有剛猛的氣勢,如果能夠依禮而行,其實是非常好的。
4.子路,有捨我其誰的氣概
子路就像南山之竹,挺直堅立,他對自己的勇敢、勇猛呢,其實是的有一點自負的。所以他曾經很率直的問孔子說:“子行三軍,則誰與?”老師啊,你行三軍的時候,你率領三軍的時候,你會給誰呢?或者是會跟誰、請誰跟隨著你呢?那個言下之意,就是捨我其誰的那種氣概,這樣子。
5.孔夫子讓子路習禮樂,致中和
子路是個非常剛勇的人,孔子也曾經講他說“由也硬”,硬就是剛猛,他的剛強無所不表現,在每一個地方,處理事情啊,乃至於說在樂音上,也不自覺的會流露出這種好勇的天性。孔子也想盡了辦法,希望他能夠學習禮,然後進中和之境,致中和,《中庸》的致中和。所以,他確實是一個非常率真、非常可敬可愛的人。
6.子路是孔門政事科成就者
孔門四科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子路跟冉有,並稱在政事科。所以他有很大的特長,就是政治的長才,很會處理政事,千乘之國交待給他,孔子說沒有問題的。
7.子路的三種美德
(1)孝順。
子路非常的孝順,為了侍奉父母親,食藜藿,吃的他都不會去做揀擇,最不好的東西他都自己吃。他也為了使二老,能夠嚐到米飯的芳香,他百里之外,為親負米,背著米。父母死了以後,他曾經痛哭,說“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即使我現在想要替他背負著米,回來給他吃,不可複得也,再也沒有,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這是何等真摯的性情,所以他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
(2)重信義。
本章,子路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他的心中,不會被物,外在的身外之物所牽絆住,只要朋友願意的,給他就給他,就給出來,他是一個重信重義的人,跟朋友有一種通財之義。
(3)勇於改過、勇於行善
子路是勇於改過的人,勇於行善的人。《論語•公冶長•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說子路啊,跟隨著師長,跟隨著師友,如果聽到什麼好的,他就一定會去把它身體力行,把它實踐出來;如果還沒有行呢,唯恐有聞,就會很擔心又聞到、又聽聞到,所以他是一個即聞、即知、即行的人,非常的厲害。把理論、把師長的教誨,馬上實踐出來的這種勇氣,即知即行,就非常非常的讚嘆。反過來看看,我們總是聽聞的特別的多,有時候連聽聞都不想去、不想做。可是子路就絕對不是這樣。你看,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這是一種何等的行善,馬上把師長,就是就有道而正焉的這種精神啊,躍然在整個他的心續裡面。那因為他勇於行善,他也特別容易勇於改過。
8.孟子讚嘆子路 聞過則喜
子路不但勇於改過,而且,他朋友跟他講說他有什麼過失,他會非常非常的高興。所以《孟子》裡面講過一句話叫做:“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就歡喜,所以聞過則喜的子路,你說他的生命怎麼不會放異彩呢?
9.子路聞過則喜,反觀我自己呢﹖
(1)有過失,我們會想改過嗎?
我們通常都埋在事相裡,所承擔的事情啊、業務啊,其實我們一直以來都照著自己的所知去做,當別人告訴我們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以開闊的胸襟來接受。不但不能以開闊的胸襟接納別人,而且還一直堅持自己狹隘的這些理路、這些看法為最好。
(2)人告知我有過,通常我會瞋、合理化
如果人告知於我有過,我會怎樣?你看看子路是則喜喲,聞過則喜。我們大概會瞋,就是生氣、討厭、抱怨,甚至於把我的這個過,趕快用一個合理的解釋把它講出來,維護它、隱藏它。因為我們都覺得,被人指出了過失之後,很沒面子,很難堪。
(3)我不會想說 友伴能指出我的過失
我們不會去想說,其實在我們周圍旁邊的這些友伴,我們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當局者迷,可是他們真的能夠指出我們過錯,會覺察到我們過錯的人呢。
10.野人子路 因為師友 名留歷史 人人敬仰
子路,雖然被稱為野人,那是他至真至誠的個性,他很幸運的碰到了老師,老師聞之以禮、樂,然後不斷不斷地幫助他,而他自己的率真、可愛跟可貴,就能夠不斷的顯現出來。其實由他,可以看出友伴的重要。
子路這個人,與生俱來的一些本性,不管是好的或者是不很理想的,都因為他碰到了孔子,還有一起學習的友伴,他不斷不斷的改善,而讓他最後能夠名留在歷史上,而成為人人敬仰的人。
▶
<白話>
顏淵和季路陪侍在孔子的身邊。孔子說:「何不各人說說自己的志向呢?」
子路說:「我願把自己的車子、馬匹、衣服、皮裘,和朋友共同享用,即使用壞了,也不會覺得可惜或怨恨。」
<文義>
1.侍:服侍在旁,陪著尊長。
2.盍:何不。音ㄏㄜˊ。
3.裘:皮襖。
4.敝:用壞。
<思維題綱>
1..如果老師要你們每個人說說自己的志向,你會怎麼說?
2.子路願意把衣物車子都拿出來跟朋友共享,而且用壞了也沒關係,為何子路有這樣的心量?
3.我願意把東西借給人家用嗎?萬一用壞了,我心情如何?我如何培養出子路的心量?
4.你所認識的子路,還有什麼特質或美德值得我們效學的?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子路‧3》:「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2.《論語‧述而‧10》:「子行三軍,則誰與?」
3.《論語‧先進‧2》:「政事:冉有、季路。」
4.《二十四孝‧仲由負米》: 「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沒。南游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裀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5.《論語‧公冶長‧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6.《孟子‧公孫丑章句上(八)》: 「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二、重點摘記
1..本章解釋
顏淵、季路陪伴在老師的旁邊,孔子就說:“為什麼不各自說說你們的志向呢?”子路就說:“我願意將自己的車子、馬、衣服、輕暖的皮衣,和朋友一起使用,即使壞掉了我也不會感到遺憾。”顏淵就接著說:“我願意做到不誇耀自己所做的好事,或者是我的能力,也不會把勞苦的事情加諸在別人的身上。”子路這時候就請教孔子說:“希望聽一聽老師的志向是什麼?”孔子就說:“我希望,老人家、年紀大的人,能夠得到安養;朋友之間,能夠互相幫忙、互相信賴;幼小的孩子們,能夠有好的教養,心中常常存著感恩的心。”
以下討論上半段: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2.子路又稱季路、仲由
季路,就是子路,姓仲,名由。為什麼稱季路呢?季,是指排行最小的,子路在他們家是排行最小,所以又稱季路。所以子路,仲由,季路,實際上是同一個人。
3.子路,有開闊的生命格局、剛猛的氣勢
孔子用一句話形容他“野哉,由也。”那子路呢,也只是一個野人。他是魯國人的野人,野人所表現的是一種生命的粗獷、粗闊,而且是一個非常剛猛的人。子路對人所表現出來的,其實是一種開闊的生命格局,還有剛猛的氣勢,如果能夠依禮而行,其實是非常好的。
4.子路,有捨我其誰的氣概
子路就像南山之竹,挺直堅立,他對自己的勇敢、勇猛呢,其實是的有一點自負的。所以他曾經很率直的問孔子說:“子行三軍,則誰與?”老師啊,你行三軍的時候,你率領三軍的時候,你會給誰呢?或者是會跟誰、請誰跟隨著你呢?那個言下之意,就是捨我其誰的那種氣概,這樣子。
5.孔夫子讓子路習禮樂,致中和
子路是個非常剛勇的人,孔子也曾經講他說“由也硬”,硬就是剛猛,他的剛強無所不表現,在每一個地方,處理事情啊,乃至於說在樂音上,也不自覺的會流露出這種好勇的天性。孔子也想盡了辦法,希望他能夠學習禮,然後進中和之境,致中和,《中庸》的致中和。所以,他確實是一個非常率真、非常可敬可愛的人。
6.子路是孔門政事科成就者
孔門四科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子路跟冉有,並稱在政事科。所以他有很大的特長,就是政治的長才,很會處理政事,千乘之國交待給他,孔子說沒有問題的。
7.子路的三種美德
(1)孝順。
子路非常的孝順,為了侍奉父母親,食藜藿,吃的他都不會去做揀擇,最不好的東西他都自己吃。他也為了使二老,能夠嚐到米飯的芳香,他百里之外,為親負米,背著米。父母死了以後,他曾經痛哭,說“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即使我現在想要替他背負著米,回來給他吃,不可複得也,再也沒有,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這是何等真摯的性情,所以他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
(2)重信義。
本章,子路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他的心中,不會被物,外在的身外之物所牽絆住,只要朋友願意的,給他就給他,就給出來,他是一個重信重義的人,跟朋友有一種通財之義。
(3)勇於改過、勇於行善
子路是勇於改過的人,勇於行善的人。《論語•公冶長•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說子路啊,跟隨著師長,跟隨著師友,如果聽到什麼好的,他就一定會去把它身體力行,把它實踐出來;如果還沒有行呢,唯恐有聞,就會很擔心又聞到、又聽聞到,所以他是一個即聞、即知、即行的人,非常的厲害。把理論、把師長的教誨,馬上實踐出來的這種勇氣,即知即行,就非常非常的讚嘆。反過來看看,我們總是聽聞的特別的多,有時候連聽聞都不想去、不想做。可是子路就絕對不是這樣。你看,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這是一種何等的行善,馬上把師長,就是就有道而正焉的這種精神啊,躍然在整個他的心續裡面。那因為他勇於行善,他也特別容易勇於改過。
8.孟子讚嘆子路 聞過則喜
子路不但勇於改過,而且,他朋友跟他講說他有什麼過失,他會非常非常的高興。所以《孟子》裡面講過一句話叫做:“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就歡喜,所以聞過則喜的子路,你說他的生命怎麼不會放異彩呢?
9.子路聞過則喜,反觀我自己呢﹖
(1)有過失,我們會想改過嗎?
我們通常都埋在事相裡,所承擔的事情啊、業務啊,其實我們一直以來都照著自己的所知去做,當別人告訴我們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以開闊的胸襟來接受。不但不能以開闊的胸襟接納別人,而且還一直堅持自己狹隘的這些理路、這些看法為最好。
(2)人告知我有過,通常我會瞋、合理化
如果人告知於我有過,我會怎樣?你看看子路是則喜喲,聞過則喜。我們大概會瞋,就是生氣、討厭、抱怨,甚至於把我的這個過,趕快用一個合理的解釋把它講出來,維護它、隱藏它。因為我們都覺得,被人指出了過失之後,很沒面子,很難堪。
(3)我不會想說 友伴能指出我的過失
我們不會去想說,其實在我們周圍旁邊的這些友伴,我們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當局者迷,可是他們真的能夠指出我們過錯,會覺察到我們過錯的人呢。
10.野人子路 因為師友 名留歷史 人人敬仰
子路,雖然被稱為野人,那是他至真至誠的個性,他很幸運的碰到了老師,老師聞之以禮、樂,然後不斷不斷地幫助他,而他自己的率真、可愛跟可貴,就能夠不斷的顯現出來。其實由他,可以看出友伴的重要。
子路這個人,與生俱來的一些本性,不管是好的或者是不很理想的,都因為他碰到了孔子,還有一起學習的友伴,他不斷不斷的改善,而讓他最後能夠名留在歷史上,而成為人人敬仰的人。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25章-2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
<白話>
(孔子說)把對別人的怨恨隱藏心裡,而表面上和人作好朋友,左丘明認為這樣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文義>
1.匿怨:「匿」,隱藏。把怨恨隱藏於心。
2.友其人: 「友」,作動詞,結交。和他交往作朋友 。
<思惟題綱>
1.「明明對他有怨,卻不表示出來,放在心裏,還去和他友好。」,我們是不是都曾經有過?請問為什麼會這樣?結果呢?
2. 「匿怨而友其人」,你會覺得可恥嗎?為什麼左丘明和孔夫子覺得可恥?
3.「匿怨而友其人」,會有什麼害處?或產生甚麼影響?
4.對彼此結下的怨,我應該如何處理呢?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論語•憲問•36》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論語•述而•36》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二、重點摘記
1.解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匿怨,藏匿怨恨。藏匿對誰的怨恨呢?對友人的怨恨。他的內心裡面,其實是怨恨的,可是他表現在
外的,卻好像很親近。甚至於跟他交往,心內是相怨的,而顯現於外的,就是讓人家覺得,他們兩個很親熱非常的好。可是,左丘明他們是看的出來的。所以,左丘明對於這樣的事情,他感到羞恥。孔子也感到羞恥。
2.匿怨像一個炸彈埋藏在內心
這個匿,就是把內心的那個怨,藏起來。通常我們跟人們所結的怨呢,都是大大小小一堆,那如果我們沒有去處理它的話,我們對別人的怨,就像一個炸彈埋藏在我們的內心一樣,隨時都會爆發,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發。如果你沒有處理,沒有依著那個心靈提升的這些內涵,處理你自己內心對別人的怨的時候,那就像一個小炸彈一樣,放在你的心中,而且藏得非常得好,但是什麼時候會爆炸不知道,那爆炸的時候就非常的可怕。
3.“匿怨而友其人”受害的是自己
縱然別人有過失,我們不要取,不要常常得記著它、念著它。相反的,就是要看別人的優點、別人的好處、別人的亮點。對別人的怨,大怨、小怨,都一定要處理,不要把它放在心上。那更可怕的就是,不僅把它匿怨起來,而又怎樣?又友其人。對這個人,又騙別人,弄得好像你跟他很親近,這是不好的一種行為,最後受害的一定是我們自己。所以不可以把怨恨藏起來,外表故意顯示出非常得友善的樣子,和對方結為好朋友啊。
4.“匿怨而友其人”違背道義之交
匿怨而友其人,這種虛情假意,事實上是違背我們講的—益友的道義之交。那種道義之交的喜悅,就是《學而篇》講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種一起在學習心靈提升的一群友伴相互切磋快樂,絕對不是一般的朋友所能夠比擬的。所以,左丘明對於匿怨而友其人,這樣的一件事情,他感到羞恥。
5.“結下的怨”如何處置?以直報怨
那應該要怎樣呢?以直報怨,要用內心的一份真心,來對待彼此之間結下的怨,想盡辦法來把彼此的怨消除掉,而代以內心真誠的對待,用直道跟人相處。這樣子,在內心沒有奢求的狀況,你的行事就會坦蕩光明。所以為什麼說“君子坦蕩盪,小人長戚戚。”你匿怨的結果,就是會長戚戚。就是每天都很憂愁,即使對一個人,或者是對很多人都會一樣,那個怨在內心的話,事實上就是會非常的憂愁,每天都掛記著那件事情。所以我們要怎麼辦?取而代之--“匿怨而友其人”呢?就是“以直報
怨”。用直道,用我內心真正的這一份誠,想要改正過失、勸誡的心,來跟人家相處。
6.直道待人,坦蕩蕩,德行不斷增長
當你內心無所奢求的時候,就會去體會君子坦蕩盪,你走到哪裡你都不用擔心,因為你拿出的是你內心真實的狀態。能夠勸誡就勸誡,目前還不可以,那我就把它先收回來,等待機緣。那個等待機緣顯現出兩個狀態:一個是他願意聽我的,一個是我自己的德行在增長中,我內心的那份愛、還有那一份為別人想的心在增長中。別人給我的回報、回來的東西,就是會願意跟我一起來改善、來改過,然後來做一個德行不斷在增長的人。那這個時候,才真的是以直報怨,然後以德報德,這樣子。
7.結攝:匿怨又友其人,用心險詐,是不恥的
所以,這一段呢,最主要就是告訴我們說,裡外要合一,絕對不能夠匿怨,更不能夠匿怨了還做,匿怨已經很糟糕了,那在外表還裝出跟他很好,而且還真的是結交了一個好朋友這樣子。那那個匿怨而友其人,這就更恐怖了,那種用心的險詐,人家是不恥的,所以這種虛情假意是騙不了別人的,那更
騙不了自己,可是我們自己沒有去面對而已。
▶
<白話>
(孔子說)把對別人的怨恨隱藏心裡,而表面上和人作好朋友,左丘明認為這樣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文義>
1.匿怨:「匿」,隱藏。把怨恨隱藏於心。
2.友其人: 「友」,作動詞,結交。和他交往作朋友 。
<思惟題綱>
1.「明明對他有怨,卻不表示出來,放在心裏,還去和他友好。」,我們是不是都曾經有過?請問為什麼會這樣?結果呢?
2. 「匿怨而友其人」,你會覺得可恥嗎?為什麼左丘明和孔夫子覺得可恥?
3.「匿怨而友其人」,會有什麼害處?或產生甚麼影響?
4.對彼此結下的怨,我應該如何處理呢?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論語•憲問•36》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論語•述而•36》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二、重點摘記
1.解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匿怨,藏匿怨恨。藏匿對誰的怨恨呢?對友人的怨恨。他的內心裡面,其實是怨恨的,可是他表現在
外的,卻好像很親近。甚至於跟他交往,心內是相怨的,而顯現於外的,就是讓人家覺得,他們兩個很親熱非常的好。可是,左丘明他們是看的出來的。所以,左丘明對於這樣的事情,他感到羞恥。孔子也感到羞恥。
2.匿怨像一個炸彈埋藏在內心
這個匿,就是把內心的那個怨,藏起來。通常我們跟人們所結的怨呢,都是大大小小一堆,那如果我們沒有去處理它的話,我們對別人的怨,就像一個炸彈埋藏在我們的內心一樣,隨時都會爆發,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發。如果你沒有處理,沒有依著那個心靈提升的這些內涵,處理你自己內心對別人的怨的時候,那就像一個小炸彈一樣,放在你的心中,而且藏得非常得好,但是什麼時候會爆炸不知道,那爆炸的時候就非常的可怕。
3.“匿怨而友其人”受害的是自己
縱然別人有過失,我們不要取,不要常常得記著它、念著它。相反的,就是要看別人的優點、別人的好處、別人的亮點。對別人的怨,大怨、小怨,都一定要處理,不要把它放在心上。那更可怕的就是,不僅把它匿怨起來,而又怎樣?又友其人。對這個人,又騙別人,弄得好像你跟他很親近,這是不好的一種行為,最後受害的一定是我們自己。所以不可以把怨恨藏起來,外表故意顯示出非常得友善的樣子,和對方結為好朋友啊。
4.“匿怨而友其人”違背道義之交
匿怨而友其人,這種虛情假意,事實上是違背我們講的—益友的道義之交。那種道義之交的喜悅,就是《學而篇》講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種一起在學習心靈提升的一群友伴相互切磋快樂,絕對不是一般的朋友所能夠比擬的。所以,左丘明對於匿怨而友其人,這樣的一件事情,他感到羞恥。
5.“結下的怨”如何處置?以直報怨
那應該要怎樣呢?以直報怨,要用內心的一份真心,來對待彼此之間結下的怨,想盡辦法來把彼此的怨消除掉,而代以內心真誠的對待,用直道跟人相處。這樣子,在內心沒有奢求的狀況,你的行事就會坦蕩光明。所以為什麼說“君子坦蕩盪,小人長戚戚。”你匿怨的結果,就是會長戚戚。就是每天都很憂愁,即使對一個人,或者是對很多人都會一樣,那個怨在內心的話,事實上就是會非常的憂愁,每天都掛記著那件事情。所以我們要怎麼辦?取而代之--“匿怨而友其人”呢?就是“以直報
怨”。用直道,用我內心真正的這一份誠,想要改正過失、勸誡的心,來跟人家相處。
6.直道待人,坦蕩蕩,德行不斷增長
當你內心無所奢求的時候,就會去體會君子坦蕩盪,你走到哪裡你都不用擔心,因為你拿出的是你內心真實的狀態。能夠勸誡就勸誡,目前還不可以,那我就把它先收回來,等待機緣。那個等待機緣顯現出兩個狀態:一個是他願意聽我的,一個是我自己的德行在增長中,我內心的那份愛、還有那一份為別人想的心在增長中。別人給我的回報、回來的東西,就是會願意跟我一起來改善、來改過,然後來做一個德行不斷在增長的人。那這個時候,才真的是以直報怨,然後以德報德,這樣子。
7.結攝:匿怨又友其人,用心險詐,是不恥的
所以,這一段呢,最主要就是告訴我們說,裡外要合一,絕對不能夠匿怨,更不能夠匿怨了還做,匿怨已經很糟糕了,那在外表還裝出跟他很好,而且還真的是結交了一個好朋友這樣子。那那個匿怨而友其人,這就更恐怖了,那種用心的險詐,人家是不恥的,所以這種虛情假意是騙不了別人的,那更
騙不了自己,可是我們自己沒有去面對而已。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25章-1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
<白話>
孔夫子說:說討人喜歡的話,裝出令人喜歡的臉色,兩腳或趨前或後退顯得過度逢迎,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文義>
1.巧言:以言語悅人。
2.令色:以顏色容貌悅人。
3.足恭:有兩種解釋。
(1)「足」,音「巨」,過度的意思。過度卑恭。
(2)兩隻腳動得很勤快,趨前後退很順從。
4.左丘明:魯太史,與孔子是師友之間的關係。姓左,丘明是他的字。或說是《左傳》作者。
5.丘: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自稱。後學者為尊重故,不唸「丘」唸「某」。
6.巧言出於口,令色現於容,足恭表於足。此三者皆虛情,欺普通人可,欺有見識者則不可。
<思惟題綱>
1.何謂「巧言」?何謂「令色」?何謂「足恭」?
2.一個人為什麼要「巧言」?要「令色」?要「足恭」?
3.「巧言」「令色」在之前的《論語》篇章出現過,請找出來,孔子怎麼說?
4.為何「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和孔子都認為是可恥?
3.前一章講「微生高不直」,本章講「巧言、令色、足恭」,其相關性為何?
<義理解釋>
重點摘記
1.原文上半段解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孔子說:如果有人,話都說得很好聽、言語都講得非常的巧妙;臉色,都裝得很好看;足恭,足恭就是他的兩隻腳,不管向前進,或者向後退,都表現得非常非常的恭敬,這三件事情,呈現在外的言語、還有臉色、還有行動,這三件事情都表達出這個人非常非常得恭敬、討好別人,可是他的內心,卻全是虛假。這個「足恭」,就是兩隻腳,動的非常得勤快,要往前挪、要往後退,都表達得小心翼翼,然後很順從的樣子。你們看過很多的電視劇、古代的舞裝劇,從前當差的人啊,主人一呼,他們就答著:“是、是、是”。那就隨著主人的意思呢,兩隻腳立刻向前、退後,身體也會跟著前俯後仰,呈現出很恭敬的樣子,那其實他的內心並不是這樣的。那這三種人呢,呈現在外面的這三種人呢,左丘明是引以為恥的,孔子說,我也一樣的引以為恥。
2.左丘明
左丘明,他是魯國的史官,曾經在孔子的座下學習。那孔子著《春秋》的時候,左丘明就根據《春秋》寫了《左傳》。那他因為寫了《左傳》,所以他對那種褒揚貶損啊、辨別善惡啊、還有很多隱晦的地方呢,他其實在書裡都寫的,一一的把它總結出來。所以他對於這些外表跟內心不一致的這些心理形象,實質上是很容易就識破的。所以他認為一眼就識破這種人是非常的虛偽、非常的狡詐,所以他覺得他感到蒙羞萬分,“左丘明恥之”。下面那個“丘亦恥之”,我們為什麼把它讀成“某”呢?不念原來的音呢?這是古代的人,尊重父母師長,都不敢直呼其名、其本名。所以我們在讀到孔子的時候,我們也一樣把它讀成“某”,而不再讀它原來的音。這種真誠恭敬,是現代人可能不能理解的。
<相關資料>提供參考
1.《左傳》
※《左傳》是中國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脫胎於《春秋》,原名《左氏春秋》,全稱《春秋左氏傳》。評價很高︰「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深獲歷代文人喜歡。司馬光從小就喜歡,「自幼至老,嗜之不厭」,常「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其撰寫《資治通鑑》,亦是承接《左傳》。
※《左傳》的作者左丘明
有學者經查證,種種跡象表明,左丘明就是子夏,《左傳》是子夏寫的,而子夏,並不是魯國太史。所以,《左傳》的作者左丘明並非本章的左丘明。
2.《朱子集注》本章的註解
二者之可恥有甚於穿窬也(註),左丘明恥之,其所養可知矣,夫子自言「丘亦恥之」,蓋竊比老彭之意。又以深戒學者,使察乎此而立心以直也。
註:穿牆越壁,進入別人家中竊盜的小偷。之後,形容心術不正,表裡不一的人--「穿窬之盜」。
3.微生高不直之心,其流必至有可恥之事
朱子言:「若微生高之心,久之便做出此等可恥之事。」,戒學者於细微事不可不謹。人心路要熟,若一時小事不謹,到大事亦以爲常,終爲惡人。微生高不直之心,其流必至有可恥之事。學者功夫皆如此,若凡小事件件致力,則到大事亦以爲常,終爲君子矣。
4.「巧言令色足恭」引以為恥
※「巧言令色足恭」是敗壞道德,會壞了本心,修養心性的人應引以為恥。更應認清這樣的言行舉止,其根源就是為私為我,而表現出虛假不實、妒嫉怨恨,對此不知羞恥,不知改過,那就要被人唾棄了。
5.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3》
話說得好聽得很,花言巧語;樣子做得非常好,畢恭畢敬,卻是在吹牛,拍馬屁,這種人,根本談不到真正的仁道。道理是要認真踏實地去做的,不是嘴上講講,不是裝個樣子看看就可以的,必須“真實受用”,並能夠步步增上,最后才達到儒家的“道”。
▶
<白話>
孔夫子說:說討人喜歡的話,裝出令人喜歡的臉色,兩腳或趨前或後退顯得過度逢迎,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文義>
1.巧言:以言語悅人。
2.令色:以顏色容貌悅人。
3.足恭:有兩種解釋。
(1)「足」,音「巨」,過度的意思。過度卑恭。
(2)兩隻腳動得很勤快,趨前後退很順從。
4.左丘明:魯太史,與孔子是師友之間的關係。姓左,丘明是他的字。或說是《左傳》作者。
5.丘: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自稱。後學者為尊重故,不唸「丘」唸「某」。
6.巧言出於口,令色現於容,足恭表於足。此三者皆虛情,欺普通人可,欺有見識者則不可。
<思惟題綱>
1.何謂「巧言」?何謂「令色」?何謂「足恭」?
2.一個人為什麼要「巧言」?要「令色」?要「足恭」?
3.「巧言」「令色」在之前的《論語》篇章出現過,請找出來,孔子怎麼說?
4.為何「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和孔子都認為是可恥?
3.前一章講「微生高不直」,本章講「巧言、令色、足恭」,其相關性為何?
<義理解釋>
重點摘記
1.原文上半段解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孔子說:如果有人,話都說得很好聽、言語都講得非常的巧妙;臉色,都裝得很好看;足恭,足恭就是他的兩隻腳,不管向前進,或者向後退,都表現得非常非常的恭敬,這三件事情,呈現在外的言語、還有臉色、還有行動,這三件事情都表達出這個人非常非常得恭敬、討好別人,可是他的內心,卻全是虛假。這個「足恭」,就是兩隻腳,動的非常得勤快,要往前挪、要往後退,都表達得小心翼翼,然後很順從的樣子。你們看過很多的電視劇、古代的舞裝劇,從前當差的人啊,主人一呼,他們就答著:“是、是、是”。那就隨著主人的意思呢,兩隻腳立刻向前、退後,身體也會跟著前俯後仰,呈現出很恭敬的樣子,那其實他的內心並不是這樣的。那這三種人呢,呈現在外面的這三種人呢,左丘明是引以為恥的,孔子說,我也一樣的引以為恥。
2.左丘明
左丘明,他是魯國的史官,曾經在孔子的座下學習。那孔子著《春秋》的時候,左丘明就根據《春秋》寫了《左傳》。那他因為寫了《左傳》,所以他對那種褒揚貶損啊、辨別善惡啊、還有很多隱晦的地方呢,他其實在書裡都寫的,一一的把它總結出來。所以他對於這些外表跟內心不一致的這些心理形象,實質上是很容易就識破的。所以他認為一眼就識破這種人是非常的虛偽、非常的狡詐,所以他覺得他感到蒙羞萬分,“左丘明恥之”。下面那個“丘亦恥之”,我們為什麼把它讀成“某”呢?不念原來的音呢?這是古代的人,尊重父母師長,都不敢直呼其名、其本名。所以我們在讀到孔子的時候,我們也一樣把它讀成“某”,而不再讀它原來的音。這種真誠恭敬,是現代人可能不能理解的。
<相關資料>提供參考
1.《左傳》
※《左傳》是中國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脫胎於《春秋》,原名《左氏春秋》,全稱《春秋左氏傳》。評價很高︰「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深獲歷代文人喜歡。司馬光從小就喜歡,「自幼至老,嗜之不厭」,常「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其撰寫《資治通鑑》,亦是承接《左傳》。
※《左傳》的作者左丘明
有學者經查證,種種跡象表明,左丘明就是子夏,《左傳》是子夏寫的,而子夏,並不是魯國太史。所以,《左傳》的作者左丘明並非本章的左丘明。
2.《朱子集注》本章的註解
二者之可恥有甚於穿窬也(註),左丘明恥之,其所養可知矣,夫子自言「丘亦恥之」,蓋竊比老彭之意。又以深戒學者,使察乎此而立心以直也。
註:穿牆越壁,進入別人家中竊盜的小偷。之後,形容心術不正,表裡不一的人--「穿窬之盜」。
3.微生高不直之心,其流必至有可恥之事
朱子言:「若微生高之心,久之便做出此等可恥之事。」,戒學者於细微事不可不謹。人心路要熟,若一時小事不謹,到大事亦以爲常,終爲惡人。微生高不直之心,其流必至有可恥之事。學者功夫皆如此,若凡小事件件致力,則到大事亦以爲常,終爲君子矣。
4.「巧言令色足恭」引以為恥
※「巧言令色足恭」是敗壞道德,會壞了本心,修養心性的人應引以為恥。更應認清這樣的言行舉止,其根源就是為私為我,而表現出虛假不實、妒嫉怨恨,對此不知羞恥,不知改過,那就要被人唾棄了。
5.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3》
話說得好聽得很,花言巧語;樣子做得非常好,畢恭畢敬,卻是在吹牛,拍馬屁,這種人,根本談不到真正的仁道。道理是要認真踏實地去做的,不是嘴上講講,不是裝個樣子看看就可以的,必須“真實受用”,並能夠步步增上,最后才達到儒家的“道”。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24章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ㄒㄧ)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
<白話>
孔夫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呢?有人向他要醋,他沒有,他就向鄰居要醋,來給這個要醋的人。」
<文義>
1.微生高:魯人,姓微生,名高。素有直名(這個人素來有直的名聲)。
2.直:直者真心,直心是德。
3.醯:醋也。
4.微生高有直名,如:與女子約會於橋下,女子未至,大雨,水至,高守其信,抱橋柱不去,溺死。時人以為信既如是,直亦可知。孔子不以為然,舉轉乞醯而與或人之事,證其非直。
<思惟題綱>
1.微生高這個人,為什麼會被認為是個直心的人?
2.孔夫子提出什麼事跡,認為微生高不是直心的人?
3.何謂「直」?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衛靈公•6》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2.《韓詩外傳》卷七:「生以身諫,死以屍諫,可謂直矣。」
3.《論語•憲問•36》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二、重點摘記
1.本章解釋
孔老夫子說:“誰說微生高是一個很正直的人呢?”他就舉個例子說:“或乞醯焉。”有人向微生高要醋,“醯”就是醋,有人來向微生高問說“你有沒有醋呢?”微生高實際上是沒有醋的,可是他卻沒有明白地跟來乞討的人說,他就“乞諸其鄰而與之”,他向他的鄰居乞討了一些醋,然後來給這個人。孔老夫子就用這個例子來說,誰說微生高是一個很真心、很正直的人呢?
2.微生高是誰
魯國人,微生是姓,高是名。他,曾經跟一位女孩,相約在橋下見面,可是不巧的,當他在那邊等那個女孩子的時候,遇上了一場暴雨,河水就跟著暴漲起來,微生高並沒有因此而離開橋下,他反而抱著橋柱不肯離去,結果非常不幸地,他就被大水淹沒了。
3.當時人認為微生守信用,必也正直。孔夫子不以為然。
看到微生高這麼的守信用,當時的人就以為,他的“直”也可想而知了。就是他“信”的這個部分,能夠做到如此,那直亦可知也。所以,就很多讚歎微生高是一個非常真心、非常正直的人,即使是遇到危急的時候,他也不會改變原來的約定,當時人就認為他非常非常地正直。孔老夫子就持不同的看法,他就不以為然,就舉了乞醯這件事情,來證明他不是真正的直。
4.何謂直?
到底“直”是什麼意思?在《論語》或者在儒家思想裡,講了很多。衛靈公篇,孔子讚嘆史魚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
(1)史魚的正直,像矢一樣直,表裡如一。
《論語•衛靈公•6》子曰:“直哉史魚!”孔子說:史魚這一位衛國的史官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他不論國君有道無道,他都直言直行,像那個矢一樣,矢就是箭,就像箭一樣的正直。孔子就這樣稱讚史魚,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孔子認為不管是他的內心,或者他外在的所做的行為,都是表裡如一,非常正直的人,正直到什麼程度呢?像矢一樣的直,像箭一樣的直。為什麼孔子這樣讚美他呢?因為史魚有話就講,尤其是在勸諫國君的時候,他一定都講正直的話,他即使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仍然直言地勸諫國君,他的內心就是真心地為著國家,不管是裡面還是外面,內外都是很正直的,這個是比較容易看得出來的。
(2)史魚的正直:生以身諫,死以屍諫。
史魚在臨死的時候還留下一個遺言,他說他生前活著的時候,不能夠勸諫國君,進用賢人蘧伯玉,所以,他不配把他的殯棺停留在正堂。他的孩子就真的沒有把他停留在正堂治喪。國君衛靈公去弔祭的時候,就問他的孩子是什麼原因。他兒子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衛靈公,靈公馬上就進用蘧伯玉,結果他就移殯到了正堂。所以就留下了“生以身諫”,就是他活著的時候,用他的身體來勸諫,死後,以他的屍體來勸諫,“生以身諫,死以屍諫,可謂直矣。”這樣的人,真的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非常正直的人。即使是死了,他還不忘這樣的心,希望國君能夠採用賢人來治國的,這是非常正直的心、真心。這是經典上的第一個對“直”的解釋。
5.直的另一種解釋
還有一種解釋,就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父親攘羊,父親偷了別人的羊,而子為父隱,孩子就替他隱藏了。那孩子的這樣的行為,孔子讚歎他說“直在其中矣”。照道理講,其父攘羊,如果說我們用是非來判斷的話,就說:要內舉不避親,即使是壞的,我們也不應該隱藏自己父親的過失。但是孔子認為,身為一個孩子,當父親做錯事的時候,內心的那一份不捨、悲愍應該是要存在的。所以“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這段話說明了人跟人之間相處,會因為人倫關係,身份的不同,而他的整個修學跟他的德行所展現於外的,也應該不同。所以這個直字呢,是指什麼呢?是指外表的所做的事情,看起來好像不直,其實內心卻是正直的,因為他的內心惦記著他的父親。所以“其父攘羊”,“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的這個直字,就是在隱瞞之中,顯露他那一份正直的孝心,表露無遺的。他一心一意隱瞞父親的罪行,就子為父隱。這樣子的人,外表看起來好像不正直,但是事實上,他卻合乎五倫親跟厚的那種本質。也就是人倫關係中,要完成的修行,或者要展現在外的德行,是會因為身份的不同而不同的。所以,子女不能夠去舉發父母親的罪行。舉發父母親的罪行,可能是警察的職責,而我們身為子女的,當父親做錯事的時候,應該有我們該盡的直,該盡的這個直。所以這段話“子為父隱,子為父隱”正說明了人倫關係的具體的禮分的一種完成。
6.微生高並未真正的直
“直”,到底是什麼呢?它是一種真心,一種品德,直者真心也。這個真心,就是一種德行展現於外的可能的身口的行為。它不能夠只看外表的行為,它要看的,主要的是內心的狀態是什麼。像微生高,他是守了信用,可是他卻沒有權變的措施,遇到了危急的時候,他不懂得真正的直是什麼。所以,孔子才會說他並未做到真正的直。而且本章,他“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孔子藉此要告訴我們,人家來乞討的時候,我沒有就說我沒有,我去向鄰人借,我就說我去向鄰人借來給你。所以,他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想他要呈現出的是,那種心對境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對待某一個境界的時候,我們那一份正直的心,那一份直心,希望我們修為成這樣子。
7.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在讀到經典上的這個直字,譬如說像孔子,《論語•憲問•36》,一次有人問他:「以德報怨,何如?」如果我用德來報怨,對我不好的人,我以德報怨,這樣子好嗎?子曰:「何以報德?」如果你都用德來報怨的話,對於人家給你的不好的境界,你都用德來報的話,那請問,你拿什麼去報德呢?他認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才是比較合乎情理法的,合乎中庸之道的。
8.檢查我的心對境,是直?是彎曲?
這個“直”字,是我們在這一章裡面最需要去了解的,最重要的是檢查我們內心的續流,內心的在對境界的心裡狀態,是直?還是彎彎曲曲、曲曲折折?隱藏啊,想盡辦法的隱藏啊?…這些都是我們在學習心靈提升上的很大的一個障礙。我們要去避免的。
▶
<白話>
孔夫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呢?有人向他要醋,他沒有,他就向鄰居要醋,來給這個要醋的人。」
<文義>
1.微生高:魯人,姓微生,名高。素有直名(這個人素來有直的名聲)。
2.直:直者真心,直心是德。
3.醯:醋也。
4.微生高有直名,如:與女子約會於橋下,女子未至,大雨,水至,高守其信,抱橋柱不去,溺死。時人以為信既如是,直亦可知。孔子不以為然,舉轉乞醯而與或人之事,證其非直。
<思惟題綱>
1.微生高這個人,為什麼會被認為是個直心的人?
2.孔夫子提出什麼事跡,認為微生高不是直心的人?
3.何謂「直」?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衛靈公•6》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2.《韓詩外傳》卷七:「生以身諫,死以屍諫,可謂直矣。」
3.《論語•憲問•36》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二、重點摘記
1.本章解釋
孔老夫子說:“誰說微生高是一個很正直的人呢?”他就舉個例子說:“或乞醯焉。”有人向微生高要醋,“醯”就是醋,有人來向微生高問說“你有沒有醋呢?”微生高實際上是沒有醋的,可是他卻沒有明白地跟來乞討的人說,他就“乞諸其鄰而與之”,他向他的鄰居乞討了一些醋,然後來給這個人。孔老夫子就用這個例子來說,誰說微生高是一個很真心、很正直的人呢?
2.微生高是誰
魯國人,微生是姓,高是名。他,曾經跟一位女孩,相約在橋下見面,可是不巧的,當他在那邊等那個女孩子的時候,遇上了一場暴雨,河水就跟著暴漲起來,微生高並沒有因此而離開橋下,他反而抱著橋柱不肯離去,結果非常不幸地,他就被大水淹沒了。
3.當時人認為微生守信用,必也正直。孔夫子不以為然。
看到微生高這麼的守信用,當時的人就以為,他的“直”也可想而知了。就是他“信”的這個部分,能夠做到如此,那直亦可知也。所以,就很多讚歎微生高是一個非常真心、非常正直的人,即使是遇到危急的時候,他也不會改變原來的約定,當時人就認為他非常非常地正直。孔老夫子就持不同的看法,他就不以為然,就舉了乞醯這件事情,來證明他不是真正的直。
4.何謂直?
到底“直”是什麼意思?在《論語》或者在儒家思想裡,講了很多。衛靈公篇,孔子讚嘆史魚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
(1)史魚的正直,像矢一樣直,表裡如一。
《論語•衛靈公•6》子曰:“直哉史魚!”孔子說:史魚這一位衛國的史官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他不論國君有道無道,他都直言直行,像那個矢一樣,矢就是箭,就像箭一樣的正直。孔子就這樣稱讚史魚,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孔子認為不管是他的內心,或者他外在的所做的行為,都是表裡如一,非常正直的人,正直到什麼程度呢?像矢一樣的直,像箭一樣的直。為什麼孔子這樣讚美他呢?因為史魚有話就講,尤其是在勸諫國君的時候,他一定都講正直的話,他即使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仍然直言地勸諫國君,他的內心就是真心地為著國家,不管是裡面還是外面,內外都是很正直的,這個是比較容易看得出來的。
(2)史魚的正直:生以身諫,死以屍諫。
史魚在臨死的時候還留下一個遺言,他說他生前活著的時候,不能夠勸諫國君,進用賢人蘧伯玉,所以,他不配把他的殯棺停留在正堂。他的孩子就真的沒有把他停留在正堂治喪。國君衛靈公去弔祭的時候,就問他的孩子是什麼原因。他兒子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衛靈公,靈公馬上就進用蘧伯玉,結果他就移殯到了正堂。所以就留下了“生以身諫”,就是他活著的時候,用他的身體來勸諫,死後,以他的屍體來勸諫,“生以身諫,死以屍諫,可謂直矣。”這樣的人,真的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非常正直的人。即使是死了,他還不忘這樣的心,希望國君能夠採用賢人來治國的,這是非常正直的心、真心。這是經典上的第一個對“直”的解釋。
5.直的另一種解釋
還有一種解釋,就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父親攘羊,父親偷了別人的羊,而子為父隱,孩子就替他隱藏了。那孩子的這樣的行為,孔子讚歎他說“直在其中矣”。照道理講,其父攘羊,如果說我們用是非來判斷的話,就說:要內舉不避親,即使是壞的,我們也不應該隱藏自己父親的過失。但是孔子認為,身為一個孩子,當父親做錯事的時候,內心的那一份不捨、悲愍應該是要存在的。所以“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這段話說明了人跟人之間相處,會因為人倫關係,身份的不同,而他的整個修學跟他的德行所展現於外的,也應該不同。所以這個直字呢,是指什麼呢?是指外表的所做的事情,看起來好像不直,其實內心卻是正直的,因為他的內心惦記著他的父親。所以“其父攘羊”,“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的這個直字,就是在隱瞞之中,顯露他那一份正直的孝心,表露無遺的。他一心一意隱瞞父親的罪行,就子為父隱。這樣子的人,外表看起來好像不正直,但是事實上,他卻合乎五倫親跟厚的那種本質。也就是人倫關係中,要完成的修行,或者要展現在外的德行,是會因為身份的不同而不同的。所以,子女不能夠去舉發父母親的罪行。舉發父母親的罪行,可能是警察的職責,而我們身為子女的,當父親做錯事的時候,應該有我們該盡的直,該盡的這個直。所以這段話“子為父隱,子為父隱”正說明了人倫關係的具體的禮分的一種完成。
6.微生高並未真正的直
“直”,到底是什麼呢?它是一種真心,一種品德,直者真心也。這個真心,就是一種德行展現於外的可能的身口的行為。它不能夠只看外表的行為,它要看的,主要的是內心的狀態是什麼。像微生高,他是守了信用,可是他卻沒有權變的措施,遇到了危急的時候,他不懂得真正的直是什麼。所以,孔子才會說他並未做到真正的直。而且本章,他“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孔子藉此要告訴我們,人家來乞討的時候,我沒有就說我沒有,我去向鄰人借,我就說我去向鄰人借來給你。所以,他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想他要呈現出的是,那種心對境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對待某一個境界的時候,我們那一份正直的心,那一份直心,希望我們修為成這樣子。
7.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在讀到經典上的這個直字,譬如說像孔子,《論語•憲問•36》,一次有人問他:「以德報怨,何如?」如果我用德來報怨,對我不好的人,我以德報怨,這樣子好嗎?子曰:「何以報德?」如果你都用德來報怨的話,對於人家給你的不好的境界,你都用德來報的話,那請問,你拿什麼去報德呢?他認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才是比較合乎情理法的,合乎中庸之道的。
8.檢查我的心對境,是直?是彎曲?
這個“直”字,是我們在這一章裡面最需要去了解的,最重要的是檢查我們內心的續流,內心的在對境界的心裡狀態,是直?還是彎彎曲曲、曲曲折折?隱藏啊,想盡辦法的隱藏啊?…這些都是我們在學習心靈提升上的很大的一個障礙。我們要去避免的。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23章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
〈白話〉
夫子說:「伯夷、叔齊,不記掛過去的仇恨,因此別人對他的怨恨也就少了。」
〈文義〉
夫子說:「伯夷、叔齊這兩位賢人,對過去的怨恨,不會念念不忘,原來結怨的對方,心中的怨恨也就越來越少了!」
1.皇侃《論語義疏》: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齊名致,字公達。伯夷大而庶,叔齊小而正。
殷朝末年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死後,二人不肯繼位,互相讓位,都逃到周文王那裡。周武王起兵伐紂,他們認為這是以臣弒君,不忠不孝的行為,曾加以攔阻。周滅商統一天下後,他們以吃周朝的糧食為恥,逃進深山中以野草充飢,餓死在首陽山中。
2.念,是念念不忘。
3. 不念舊惡:不在意人家過去對他們的怨恨。舊惡,即夙怨、宿怨。言不記夙怨而欲報復。
4. 希:同稀,稀少。
〈思維題綱〉
1. 像伯夷、叔齊這樣不念舊惡的個性好嗎?有何好處呢?
2. 不念舊惡的伯夷、叔齊,為何以吃周朝的糧食為恥,乃至於餓死在首陽山中?
3. 觀察一下自己,是否總是對人、對事抱怨很多?有得到什麼結果嗎?
4. 您覺得內心有很多抱怨會快樂嗎?對自他的生命有什麼影響呢?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14》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2. 《論語•泰伯•1》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二、重點摘記
(一)文義解讀
1.怨是用希也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別人對伯夷叔齊的怨很少;還有一種是伯夷叔齊自己很少有怨。《論語》裡說,伯夷叔齊“求仁而得仁,又何怨”,顯然此處,應該從第二種解釋。
2. 伯夷、叔齊故事一
孤竹國國君有三個兒子,伯夷是長子,叔齊是幼子。國君想立喜歡的幼子叔齊為太子,繼承王位。孤竹君死了按照常理,應該是長子繼位,可是長子伯夷非常孝順、清廉、謙讓,為了能讓出君位呢,他就逃到國外去了。叔齊也不肯接受於兄弟不義之事,也逃到國外,大臣沒有辦法只好立中間的兒子繼位。
3.伯夷叔齊,還有吳泰伯都是以國來相讓。孔子十分的推崇。儒家講,“能以國讓,仁孰大焉,伯夷順乎親,叔齊恭乎兄”,他們把孝悌做的非常的圓滿,給天下後世做了最好的榜樣。
(二)本章重點
1.除孝悌讓國的德行,他們還有一個值得世人學習的重要品質,就是不念舊惡。
2.舊惡,可以理解為別人曾經犯過的錯,或曾經對自己的傷害。這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別人已經改過了;還有一種,這種錯誤還在延續。
3.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我們如果能做到不念舊惡,不把怨恨放在心上,不去看別人不好,心裡裝的是別人的優點、功德,其結果一定是怨是用希,怨恨很少。
4.我們認為對方有錯,常常對方也認為我們有錯,當我們可以做到對別人不怨恨,別人自然可以感受得到,有怨也能慢慢的化解。
5. 伯夷、叔齊故事二
(1)伯夷叔齊逃亡後,一直隱居,後來聽說周文王在西部興起,國泰民安,治理得非常好,所以準備去投奔周文王。走到途中,遇到武王領兵伐紂,伯夷叔齊極力反對,馬前勸諫,當面指責武王不仁不孝,差點被殺,因為有姜尚的保全,才沒有喪命。周武王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齊發誓不吃周朝的糧食,躲到了山上,吃野菜為生,就餓死在首陽山上。
(2)重點:
這兩位賢人在臨死前曾經作歌一曲:“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吾適安歸矣?”從這首詩可以看出,伯夷叔齊二人,並沒有責怪武王,他只是說武王以暴易暴,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怨,看上去好像是有一點,但他沒有抱怨任何人,也沒有怨恨自己的遭遇,只怨恨世風不對、生不逢時,那種令人嚮往的神農、虞夏已經忽然逝去了。伯夷叔齊,豁然大度,心量很大,可以把那些過惡、怨恨、煩惱,通通都忘掉,不放在心上,這種品質非常得可貴。
6.如何做到不念舊惡呢?
(1) 首先認識念舊惡的結果:傷害自己,用別人的錯誤傷害自己;如果反覆地念,就是反覆地傷害自己;把怨恨老記在心上,是非常折磨人的一件事情,那真正叫自尋煩惱。
(2) 不念舊惡好處:
◎看起來是寬恕了別人,實際上是解放了自己,放下包袱,自己會變得輕鬆。
◎既往不咎,也能給人以自新的道路,他可能因此而改過。
◎你若常常念著他的怨,甚至掛在嘴上,老是批評人,那是把人推到牆角,讓他不能轉身,沒有改過自新的餘地,這對人對己都有損害。
(3)喻:有同事誤會我了,甚至是有意在後面造謠生事;我不放在心上,見到他依然是恭敬,時間久了,他也會覺得你這個人真的量大,他也就不在心上給你使絆子了,這就能化解。若跟著他講是非,互相毀謗、指責,最後這個怨會越結越深。
7. 生活中我們喜歡翻舊帳的習性:
別人一次過失,我們會拿出來說無數次,或者在內心抱怨。一次一次串習中,會慢慢的加深,就好像放高利貸一樣,別人曾經對我的一個小小的傷害,或我們看不慣的習慣,見一次說一次,一件小事可以放到很大。小事反覆地抱怨,從埋怨到小吵,從小吵到大吵,“擰牙膏蓋”就成了天下第一件大事。其實,不是牙膏蓋的問題,是我們的心出了問題,我們內心的煩惱,蒙蔽了我們發現美的眼睛,蒙蔽了我們寬恕別人的心,別人再多的好,也看不到,別人再多的付出,也不會放在心上。
8. 解決之道:智慧和愛
(1) 用智慧,把自己關愛他的那個宗旨,牢牢的安立住。不管他怎樣,他對我好,符合我的心意,我要關心他;他對我不好,他狀態不好,他做錯事了,我更要關心他----或許正是他最需要我關懷和幫助的時候。
(2) 用智慧及時發現自己內心的煩惱,然後及早的去對治它,不要等到煩惱養的很大,就很難對付了。
◎每天早上,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眼睛,有沒有不高興的情緒及時發現,及時調整。
◎可以讀讀聖賢經典,可以研習論語的義理,可以多多練習看他的功德。看別人的功德,可以把我們的心,從焦灼中解脫出來。
◎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在自己的內心,先化解怨恨,當內心的怨恨化解了,你再看看外面,自然就沒有怨了。
▶
〈白話〉
夫子說:「伯夷、叔齊,不記掛過去的仇恨,因此別人對他的怨恨也就少了。」
〈文義〉
夫子說:「伯夷、叔齊這兩位賢人,對過去的怨恨,不會念念不忘,原來結怨的對方,心中的怨恨也就越來越少了!」
1.皇侃《論語義疏》: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齊名致,字公達。伯夷大而庶,叔齊小而正。
殷朝末年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死後,二人不肯繼位,互相讓位,都逃到周文王那裡。周武王起兵伐紂,他們認為這是以臣弒君,不忠不孝的行為,曾加以攔阻。周滅商統一天下後,他們以吃周朝的糧食為恥,逃進深山中以野草充飢,餓死在首陽山中。
2.念,是念念不忘。
3. 不念舊惡:不在意人家過去對他們的怨恨。舊惡,即夙怨、宿怨。言不記夙怨而欲報復。
4. 希:同稀,稀少。
〈思維題綱〉
1. 像伯夷、叔齊這樣不念舊惡的個性好嗎?有何好處呢?
2. 不念舊惡的伯夷、叔齊,為何以吃周朝的糧食為恥,乃至於餓死在首陽山中?
3. 觀察一下自己,是否總是對人、對事抱怨很多?有得到什麼結果嗎?
4. 您覺得內心有很多抱怨會快樂嗎?對自他的生命有什麼影響呢?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14》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2. 《論語•泰伯•1》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二、重點摘記
(一)文義解讀
1.怨是用希也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別人對伯夷叔齊的怨很少;還有一種是伯夷叔齊自己很少有怨。《論語》裡說,伯夷叔齊“求仁而得仁,又何怨”,顯然此處,應該從第二種解釋。
2. 伯夷、叔齊故事一
孤竹國國君有三個兒子,伯夷是長子,叔齊是幼子。國君想立喜歡的幼子叔齊為太子,繼承王位。孤竹君死了按照常理,應該是長子繼位,可是長子伯夷非常孝順、清廉、謙讓,為了能讓出君位呢,他就逃到國外去了。叔齊也不肯接受於兄弟不義之事,也逃到國外,大臣沒有辦法只好立中間的兒子繼位。
3.伯夷叔齊,還有吳泰伯都是以國來相讓。孔子十分的推崇。儒家講,“能以國讓,仁孰大焉,伯夷順乎親,叔齊恭乎兄”,他們把孝悌做的非常的圓滿,給天下後世做了最好的榜樣。
(二)本章重點
1.除孝悌讓國的德行,他們還有一個值得世人學習的重要品質,就是不念舊惡。
2.舊惡,可以理解為別人曾經犯過的錯,或曾經對自己的傷害。這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別人已經改過了;還有一種,這種錯誤還在延續。
3.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我們如果能做到不念舊惡,不把怨恨放在心上,不去看別人不好,心裡裝的是別人的優點、功德,其結果一定是怨是用希,怨恨很少。
4.我們認為對方有錯,常常對方也認為我們有錯,當我們可以做到對別人不怨恨,別人自然可以感受得到,有怨也能慢慢的化解。
5. 伯夷、叔齊故事二
(1)伯夷叔齊逃亡後,一直隱居,後來聽說周文王在西部興起,國泰民安,治理得非常好,所以準備去投奔周文王。走到途中,遇到武王領兵伐紂,伯夷叔齊極力反對,馬前勸諫,當面指責武王不仁不孝,差點被殺,因為有姜尚的保全,才沒有喪命。周武王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齊發誓不吃周朝的糧食,躲到了山上,吃野菜為生,就餓死在首陽山上。
(2)重點:
這兩位賢人在臨死前曾經作歌一曲:“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吾適安歸矣?”從這首詩可以看出,伯夷叔齊二人,並沒有責怪武王,他只是說武王以暴易暴,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怨,看上去好像是有一點,但他沒有抱怨任何人,也沒有怨恨自己的遭遇,只怨恨世風不對、生不逢時,那種令人嚮往的神農、虞夏已經忽然逝去了。伯夷叔齊,豁然大度,心量很大,可以把那些過惡、怨恨、煩惱,通通都忘掉,不放在心上,這種品質非常得可貴。
6.如何做到不念舊惡呢?
(1) 首先認識念舊惡的結果:傷害自己,用別人的錯誤傷害自己;如果反覆地念,就是反覆地傷害自己;把怨恨老記在心上,是非常折磨人的一件事情,那真正叫自尋煩惱。
(2) 不念舊惡好處:
◎看起來是寬恕了別人,實際上是解放了自己,放下包袱,自己會變得輕鬆。
◎既往不咎,也能給人以自新的道路,他可能因此而改過。
◎你若常常念著他的怨,甚至掛在嘴上,老是批評人,那是把人推到牆角,讓他不能轉身,沒有改過自新的餘地,這對人對己都有損害。
(3)喻:有同事誤會我了,甚至是有意在後面造謠生事;我不放在心上,見到他依然是恭敬,時間久了,他也會覺得你這個人真的量大,他也就不在心上給你使絆子了,這就能化解。若跟著他講是非,互相毀謗、指責,最後這個怨會越結越深。
7. 生活中我們喜歡翻舊帳的習性:
別人一次過失,我們會拿出來說無數次,或者在內心抱怨。一次一次串習中,會慢慢的加深,就好像放高利貸一樣,別人曾經對我的一個小小的傷害,或我們看不慣的習慣,見一次說一次,一件小事可以放到很大。小事反覆地抱怨,從埋怨到小吵,從小吵到大吵,“擰牙膏蓋”就成了天下第一件大事。其實,不是牙膏蓋的問題,是我們的心出了問題,我們內心的煩惱,蒙蔽了我們發現美的眼睛,蒙蔽了我們寬恕別人的心,別人再多的好,也看不到,別人再多的付出,也不會放在心上。
8. 解決之道:智慧和愛
(1) 用智慧,把自己關愛他的那個宗旨,牢牢的安立住。不管他怎樣,他對我好,符合我的心意,我要關心他;他對我不好,他狀態不好,他做錯事了,我更要關心他----或許正是他最需要我關懷和幫助的時候。
(2) 用智慧及時發現自己內心的煩惱,然後及早的去對治它,不要等到煩惱養的很大,就很難對付了。
◎每天早上,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眼睛,有沒有不高興的情緒及時發現,及時調整。
◎可以讀讀聖賢經典,可以研習論語的義理,可以多多練習看他的功德。看別人的功德,可以把我們的心,從焦灼中解脫出來。
◎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在自己的內心,先化解怨恨,當內心的怨恨化解了,你再看看外面,自然就沒有怨了。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22章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
<白話>
孔子周遊到了陳國,有一天感嘆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在家鄉的那些學生志向遠大,卻把天下事容易看;雖然文采不錯,學問可觀,但不知如何自裁,就像已織成布匹,還不知怎麼裁剪啊!」
<文義>
1.陳:春秋時代一個國名,約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一帶。
2.與:感嘆語助詞。
3.吾黨之小子:吾黨,指我的故鄉;小子,指在魯國的學生。
4.狂簡:朱子集注:「志大而略於事也。」,志向遠大而行事不夠周延,所言或不符所行。
5.斐然成章:斐然,有文采的樣子;章,文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觀。
6.裁: 制衣也。制衣,剪裁布帛製成衣。
<思惟題綱>
1.孔子在陳國停留的時候,感嘆說他很想回魯國,理由是什麼?
2.何謂「狂簡」?你有過嗎?如何在狂簡上,往上提升有所成就,而不是憤世嫉俗一事無成?
3.孔子為了弘道救世,周遊列國,到了陳國,卻說要回故鄉去教育他的學生,難道夫子放棄弘道的目標嗎?
4.從本章,你看到孔子那些功德?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里仁•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2.《論語 • 八佾•24》: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二)重點摘記
1.本章解釋
孔子周遊列國,到了陳國,思歸魯國。“歸與”,回魯國;“黨”,鄉黨。孔子有很多弟子,有的跟著孔子周遊,有的還留在魯國,“吾黨之小子”指留在魯國的弟子。“狂簡”,年輕人喜歡的個性和作風就是狂,富有激情,但也很容易犯輕狂的毛病。《朱熹集注》:“狂簡”,謂志大而略於事。“狂”是進取豪邁,志向遠大的意思,這裡應該是褒義;“簡”是輕易、輕率、粗略,將天下之事看輕。“斐然”是有文采的樣子。“斐然成章”是講文章有可觀之處,已經相當有成就。“不知所以裁之”就是不知道如何裁剪割正。這些故鄉的弟子,很好學,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畢竟未明大道,不知道如何自裁。
2.孔子對於弟子的評價及帶給我的啟示
(1)總體而言,孔子對弟子的評價是肯定和讚許的。
(2)弟子狂簡--志向遠大卻粗略於事。對於我們,是一種警策。我們容易把事情想的太簡單,對於具體的事情抉擇不清,眼高手低。真正去做的時候,發現事情不是想的那麼簡單,會遇到很多困難,產生很多挫折感,乃至事情難以堅持,容易半途而廢。還有一種狀況,就是小事不願意做,怕麻煩。
(3)如何改進呢?
◎ 一個方法,就是要找一個人來裁剪自己,找一個有智慧、有經驗的人,幫忙自己裁掉自己的過失,留下自己好的一面。當然,裁剪是會伴隨一些痛苦的,所以這是需要勇氣。
◎ 另一方面,有時候很多事情抉擇不清是由於智慧不夠,裁奪事情的抉擇力不強,這就需要依照一個好老師,多學習,多聞思,清晰我們抉擇的標準,提升我們抉擇的能力。
3.本章學習的重點,多體會孔子的功德
(1)思歸之心
孔子經過數年的漂泊,政治主張不能被諸侯接受,四處碰壁,眼見於當世行道無望,適逢季康子使人來招弟子冉有,難免生起了思歸之心。歸與、歸與,“與”是驚嘆詞,連說了兩遍,我們可以感受到,孔子急切的想要回到魯國的心情。
(2)另闢弘道之路
孔子思歸的心,不能簡單理解為思鄉之情,更不是對弘道的放棄,而是順應緣起,決定走另一條弘道之路——教育年輕人和整理文化典籍。孔子作出這樣的抉擇,可以看出,孔子是真正深得中庸之道,任何事情完全是審時度勢,根據緣起,不拘泥於一定的形式,該怎樣就怎樣,只要利於弘道就行。正如孔子所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10》義是標準。張居正《四書直解》說:“我其歸於魯國與?”我為什麼要回魯國?“然我之道雖不行於當時,尤傳於後世。”我的道,現在你們不接受,我要回去培養年輕人,傳道於後世。這完全是審時度勢後的抉擇,顯現聖人無比開闊的胸懷和圓融的境界。
(3)孔子絕非魯蛇(loser失敗者),其成就無人可及
◎很多人將孔子周遊列國四處碰壁、甚至窘迫的被路人形容為喪家之犬,看成是孔子的失敗,批評孔子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孔子當世,也有人認為,孔子沒什麼了不起,甚至不如他的弟子子貢。子貢確實很厲害,能從政、能經商,善學習、善言說,集政治、經濟、文化才能於一身。
◎子貢面對別的質疑,拿圍牆來比喻,說:「我家的牆,只有肩膀那麼高,我家裡有一點家當,你們一眼全看到了;老師家的牆,卻有幾丈高,如果你找不到入室的門,你根本看不到牆內的富麗堂皇、絢麗多彩。」
(4)效學孔子 善觀緣起,權宜轉換
細細去體會孔子的心境,一方面消除一些誤解;另一方面,對我們做事,應該有所啟發。我們做事的時候,要效學孔子,善觀緣起,制定相宜的策略,不盲從,不蠻幹,該轉彎時轉彎,該轉換時轉換,這樣才能實現人生的目標,不浪費時間。否則,硬來的話,會白吃苦頭,效果還很差。
(5)孔子的另一功德:勇悍,精進不退,責任和擔當
孔子周遊列國,說服諸侯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但是孔子並沒有停止弘道的腳步,換一種策略,繼續前行。這種為了天下、為了後世萬代,勇往直前地弘道的心,細細去體會,真的讓人很感動。
4.孔子是「木鐸之任,菩薩之心」
蕅益大師在這一章,對孔子的評價是“木鐸之任,菩薩之心”八個字,把孔子當時的誠心,全部烘托出來了。
◎木鐸之任
「木鐸」來自《論語 • 八佾•24》儀封人請見,出來之後,對孔子的弟子們說:「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上天給予你們老師一個使命,做木鐸。木鐸是什麼?一種鈴鐺,敲起來很響。這是比喻孔子在施教的時候,好像在震動鈴鐺,讓大家都警醒。木鐸之任,任就是任務。蕅益大師看到孔子肩負著教化世人的任務,一種神聖的使命。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在當今這個物質追求高於一切的社會,彷彿已經很難見到了。
真如老師說:“我們對於這個地球,對於所有人,甚至是對於所有的生命,都有著一種可能是與生俱來的責任感。所以請你相信,在現在,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而且是很多人,願意為了別人、為了大眾,無私的奉獻。”
◎菩薩之心
怎樣擔負起木鐸之任呢?後面的四個字“菩薩之心”。菩薩是慈悲,利益眾生靠的是慈悲心。
5.孔子對弟子們始終如一、無限的關愛
菩薩之心,既是孔子對於天下眾生的慈悲,更有孔子對於弟子們無限的關懷。“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孔子對於弟子們那一份始終如一的關注和慈愛,即使漂泊異鄉,顛沛流離,孔子並沒有忘記他遠在故鄉的弟子,時時關注著他們的成長與進步。這段話裡,有孔子老師看到弟子成長的欣慰,也有對弟子念念不忘的提攜之心,希望弟子們早日成就入道。
6.結勸
(1)人的一生,每一步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如果能遇到一位好老師,會少走很多彎路。
(2)我們既要堅定的追隨具德的老師,努力學習傳統文化;也要努力讓自己成為好老師,去利益他人。(3)學習論語,不只是讀讀文字,讚歎孔子而已,更重要的,是學到孔子利益天下眾生的心。
(4)夫子雖然沒有被重用,不能施展政治抱負,但是他把聖賢心法傳下來,中國2500年來,都獲得他老人家的真實之力,正是因為他有使命感,擔當起上天賦予他的責任-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5)不管自己覺得多麼渺小、多麼平凡,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勇於擔當的心,以天下為己任,去傳承、去弘揚、去力行聖賢之道。
▶
<白話>
孔子周遊到了陳國,有一天感嘆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在家鄉的那些學生志向遠大,卻把天下事容易看;雖然文采不錯,學問可觀,但不知如何自裁,就像已織成布匹,還不知怎麼裁剪啊!」
<文義>
1.陳:春秋時代一個國名,約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一帶。
2.與:感嘆語助詞。
3.吾黨之小子:吾黨,指我的故鄉;小子,指在魯國的學生。
4.狂簡:朱子集注:「志大而略於事也。」,志向遠大而行事不夠周延,所言或不符所行。
5.斐然成章:斐然,有文采的樣子;章,文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觀。
6.裁: 制衣也。制衣,剪裁布帛製成衣。
<思惟題綱>
1.孔子在陳國停留的時候,感嘆說他很想回魯國,理由是什麼?
2.何謂「狂簡」?你有過嗎?如何在狂簡上,往上提升有所成就,而不是憤世嫉俗一事無成?
3.孔子為了弘道救世,周遊列國,到了陳國,卻說要回故鄉去教育他的學生,難道夫子放棄弘道的目標嗎?
4.從本章,你看到孔子那些功德?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里仁•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2.《論語 • 八佾•24》: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二)重點摘記
1.本章解釋
孔子周遊列國,到了陳國,思歸魯國。“歸與”,回魯國;“黨”,鄉黨。孔子有很多弟子,有的跟著孔子周遊,有的還留在魯國,“吾黨之小子”指留在魯國的弟子。“狂簡”,年輕人喜歡的個性和作風就是狂,富有激情,但也很容易犯輕狂的毛病。《朱熹集注》:“狂簡”,謂志大而略於事。“狂”是進取豪邁,志向遠大的意思,這裡應該是褒義;“簡”是輕易、輕率、粗略,將天下之事看輕。“斐然”是有文采的樣子。“斐然成章”是講文章有可觀之處,已經相當有成就。“不知所以裁之”就是不知道如何裁剪割正。這些故鄉的弟子,很好學,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畢竟未明大道,不知道如何自裁。
2.孔子對於弟子的評價及帶給我的啟示
(1)總體而言,孔子對弟子的評價是肯定和讚許的。
(2)弟子狂簡--志向遠大卻粗略於事。對於我們,是一種警策。我們容易把事情想的太簡單,對於具體的事情抉擇不清,眼高手低。真正去做的時候,發現事情不是想的那麼簡單,會遇到很多困難,產生很多挫折感,乃至事情難以堅持,容易半途而廢。還有一種狀況,就是小事不願意做,怕麻煩。
(3)如何改進呢?
◎ 一個方法,就是要找一個人來裁剪自己,找一個有智慧、有經驗的人,幫忙自己裁掉自己的過失,留下自己好的一面。當然,裁剪是會伴隨一些痛苦的,所以這是需要勇氣。
◎ 另一方面,有時候很多事情抉擇不清是由於智慧不夠,裁奪事情的抉擇力不強,這就需要依照一個好老師,多學習,多聞思,清晰我們抉擇的標準,提升我們抉擇的能力。
3.本章學習的重點,多體會孔子的功德
(1)思歸之心
孔子經過數年的漂泊,政治主張不能被諸侯接受,四處碰壁,眼見於當世行道無望,適逢季康子使人來招弟子冉有,難免生起了思歸之心。歸與、歸與,“與”是驚嘆詞,連說了兩遍,我們可以感受到,孔子急切的想要回到魯國的心情。
(2)另闢弘道之路
孔子思歸的心,不能簡單理解為思鄉之情,更不是對弘道的放棄,而是順應緣起,決定走另一條弘道之路——教育年輕人和整理文化典籍。孔子作出這樣的抉擇,可以看出,孔子是真正深得中庸之道,任何事情完全是審時度勢,根據緣起,不拘泥於一定的形式,該怎樣就怎樣,只要利於弘道就行。正如孔子所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10》義是標準。張居正《四書直解》說:“我其歸於魯國與?”我為什麼要回魯國?“然我之道雖不行於當時,尤傳於後世。”我的道,現在你們不接受,我要回去培養年輕人,傳道於後世。這完全是審時度勢後的抉擇,顯現聖人無比開闊的胸懷和圓融的境界。
(3)孔子絕非魯蛇(loser失敗者),其成就無人可及
◎很多人將孔子周遊列國四處碰壁、甚至窘迫的被路人形容為喪家之犬,看成是孔子的失敗,批評孔子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孔子當世,也有人認為,孔子沒什麼了不起,甚至不如他的弟子子貢。子貢確實很厲害,能從政、能經商,善學習、善言說,集政治、經濟、文化才能於一身。
◎子貢面對別的質疑,拿圍牆來比喻,說:「我家的牆,只有肩膀那麼高,我家裡有一點家當,你們一眼全看到了;老師家的牆,卻有幾丈高,如果你找不到入室的門,你根本看不到牆內的富麗堂皇、絢麗多彩。」
(4)效學孔子 善觀緣起,權宜轉換
細細去體會孔子的心境,一方面消除一些誤解;另一方面,對我們做事,應該有所啟發。我們做事的時候,要效學孔子,善觀緣起,制定相宜的策略,不盲從,不蠻幹,該轉彎時轉彎,該轉換時轉換,這樣才能實現人生的目標,不浪費時間。否則,硬來的話,會白吃苦頭,效果還很差。
(5)孔子的另一功德:勇悍,精進不退,責任和擔當
孔子周遊列國,說服諸侯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但是孔子並沒有停止弘道的腳步,換一種策略,繼續前行。這種為了天下、為了後世萬代,勇往直前地弘道的心,細細去體會,真的讓人很感動。
4.孔子是「木鐸之任,菩薩之心」
蕅益大師在這一章,對孔子的評價是“木鐸之任,菩薩之心”八個字,把孔子當時的誠心,全部烘托出來了。
◎木鐸之任
「木鐸」來自《論語 • 八佾•24》儀封人請見,出來之後,對孔子的弟子們說:「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上天給予你們老師一個使命,做木鐸。木鐸是什麼?一種鈴鐺,敲起來很響。這是比喻孔子在施教的時候,好像在震動鈴鐺,讓大家都警醒。木鐸之任,任就是任務。蕅益大師看到孔子肩負著教化世人的任務,一種神聖的使命。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在當今這個物質追求高於一切的社會,彷彿已經很難見到了。
真如老師說:“我們對於這個地球,對於所有人,甚至是對於所有的生命,都有著一種可能是與生俱來的責任感。所以請你相信,在現在,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而且是很多人,願意為了別人、為了大眾,無私的奉獻。”
◎菩薩之心
怎樣擔負起木鐸之任呢?後面的四個字“菩薩之心”。菩薩是慈悲,利益眾生靠的是慈悲心。
5.孔子對弟子們始終如一、無限的關愛
菩薩之心,既是孔子對於天下眾生的慈悲,更有孔子對於弟子們無限的關懷。“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孔子對於弟子們那一份始終如一的關注和慈愛,即使漂泊異鄉,顛沛流離,孔子並沒有忘記他遠在故鄉的弟子,時時關注著他們的成長與進步。這段話裡,有孔子老師看到弟子成長的欣慰,也有對弟子念念不忘的提攜之心,希望弟子們早日成就入道。
6.結勸
(1)人的一生,每一步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如果能遇到一位好老師,會少走很多彎路。
(2)我們既要堅定的追隨具德的老師,努力學習傳統文化;也要努力讓自己成為好老師,去利益他人。(3)學習論語,不只是讀讀文字,讚歎孔子而已,更重要的,是學到孔子利益天下眾生的心。
(4)夫子雖然沒有被重用,不能施展政治抱負,但是他把聖賢心法傳下來,中國2500年來,都獲得他老人家的真實之力,正是因為他有使命感,擔當起上天賦予他的責任-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5)不管自己覺得多麼渺小、多麼平凡,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勇於擔當的心,以天下為己任,去傳承、去弘揚、去力行聖賢之道。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21章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白話>
孔子說: 「衛國大夫甯武子 ,國政安定的時候 ,他顯得有才智;國家動亂的時候,他就裝得愚笨。他的才智,別人可以跟得上;他的裝笨,卻是無法跟上 。」
<文義>
1.甯武子 : 姓甯,名俞,衛國大夫,「武」是他的諡號。經歷從衛文公到衛成公,兩個朝代完全不同,甯武子卻能夠安然做衛國兩朝代的元老。
2.知:通「智」,顯露品德才能而為人所知所用。
3.愚:顯得愚昧無知(也不在意人家笑他傻)。「愚」是孔子的讚詞。
4.有道、無道:有道即國政修而君主德;無道則反之。
一 . <思惟題綱>
1.為什麼甯武子在國政安定的時候,展露才能智慧?國家動亂的時候,要裝笨、裝糊塗?
2.為什麼”其知” 一般人容易辦到 ,”其愚” 一般人不容易做到 ?
3.在何種情況下,你會全力以赴展現你的才能智慧?為什麼?
4.在何種情況下,你會把你的聰明智慧收斂起來,故意裝笨?為什麼?
5.孔子告訴我們甯武子的行為,要帶給我們甚麼學習 ?
二.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2.《論語•述而•10》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3.《論語•憲問•41》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二)重點摘記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消文 :
孔夫子說:“衛國賢大夫甯武子,當國家安定,政治上軌道時,就展露才能替國家辦事,非常有智慧;遇到國家動亂,政治偏離軌道,他就顯現所謂的“愚”。甯武子智慧的表現,是可以學得來的,至於他所表現所謂的“愚”,卻是一般人學不來的。這是孔子對甯武子智慧很高的評價。
2.甯武子生平 :
(1)《左傳》記載,甯武子,是衛國的大夫,叫甯俞,武,是他的諡號,所以稱為甯武子。
(2) 當時,衛國周旋在晉、楚兩強之間,處境尷尬,衛成公想要親附楚國,但國人不願,所以趕走衛成公。
(3) 甯武子隨侍衛成公流亡到楚國、陳國,經歷兩出兩進,種種波折危難。衛成公曾被晉國囚禁起來,但在甯武子的幫助下,終於讓衛成公再度回到衛國復位,也在他的輔政下,使衛國平安度過三十多年。
3. 甯武子的智
(1)孔子沒有說明“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是指何事。
(2)《春秋•左傳》記載僖公28年,衛成公事蹟 :
◎流亡的衛成公派遣元咺,去侍奉弟弟叔武,接受諸侯和天子的盟約,後來竟然聽信有人毀謗:“元咺,早就把衛成公的弟弟叔武,立為國君。
◎衛成公在一怒之下殺死了元咺的兒子,元咺並沒有因此而廢棄衛成公的命令,還是盡心盡力地幫助衛成公的弟弟叔武回國攝政。
◎後來,衛成公有機會可以回國,甯武子和衛國的官吏、大夫,等在宛濮這個地方結盟。
(3)兩派跟隨者,一邊是害怕,一邊是等著看好戲
◎當初留守在國內的人,會怎麼想?“當初被我們驅除的衛成公要回來了,他會怎麼報復我們哪?”內心應該充滿了害怕吧。
◎那些追隨國君在外流亡的人,會怎麼想?“好啊!你們這些人,當初把我們驅逐出去,衛成公這回又居上風了,等著瞧吧。”
◎在這兩種複雜的心思下,大家要能夠互相接納,是很有難度的。
(4)甯武子展露才能,化解人民的心思,幫助衛成公復位 :
◎甯武子在盟約時,說:
各位,上天降禍於我們衛國,就是我們君臣之間不和諧,所以才會遭到這樣的憂患。現在天意保佑我國,讓我們又有一次的機會,我們應該要放棄成見,互相接納。如果沒有當初留下來的人,誰來守衛我們的國家呢?如果沒有那些當初跟隨君王去流亡的人,誰去保衛那些牧牛養馬的人呢?
祈求各位,我們在上天面前宣誓,求老天爺保佑,從今天訂立盟約之後,在外的人再也不要仗恃自己的功勞,留下來的人也不要因此害怕有罪,誰要是違背盟約,禍害就會降臨在他的頭上。國內的人們知道了這盟約,才團結,再也沒有惡行。
◎甯武子,引導大家各退一步,去看到彼此的付出,對國家的功勞,並且站在整體利益的角度,一起來盟約。他的智慧,讓雙方放下心中的仇恨,重新凝聚在一起,這樣的智慧,正直的行為,可能還是大家可能學得來的。
(5)僖公31年,就是衛成公復位之後,遷都帝丘,衛成公所謂的康叔託夢,被甯武子所駁斥,他想藉這個機會勸告衛成公,改變不合禮法的祭祀,就像孔子所說的“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論語•為政•24》。這都可以算得上是他“邦有道則知”的例證。
4.甯武子的愚 :
(1)邦無道,是指衛成公不知仁,誤會元咺(ㄏㄨㄢˊ)這位忠臣。回國時,隊伍的前驅又誤殺了開心前來迎接哥哥的叔武,元咺也因此逃亡到晉國,元咺向晉文公控告衛成公。
(2)衛成公的護持團隊:甯武子作訴訟人、鍼莊子作代理人、士榮作答辯人。衛成公最後沒有勝訴。晉國就殺了士榮,砍了鍼莊子的腳。晉文公認為,甯武子非常忠誠,而赦免了他,但逮捕衛成公,把他送到京師,關在牢裡,甯武子負責給衛成公送衣食。
(3)換位想 , 我是甯武子我會如何作 ?
我們會跟著這位無道的國君,再流亡嗎?會挺身出來,幫他打一場沒有勝算的官司嗎?打輸了官司,我明明沒有罪,也可以回國了,還留下來幫他照顧衣食?
5.甯武子“邦無道則愚”的智慧 :
(1)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但是他卻不顧危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朱熹就讚歎他不避艱險,有著臨危之任,“明知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41》的儒家剛勁的精神,這種大無畏的“愚”,是一般人學不來的。
(2)這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的“愚”,是不一樣的。暴虎馮河的愚《論語•述而•10》,不但不能成事,還會壞事,平白犧牲。孔子說“吾不與也。”孔子所讚許的是“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事者也。”《論語•述而•10》
(3)甯武子打官司時,正因為他忠心耿耿,還有稱職的行為,連晉文公都被他的忠誠所感動,而赦免他。
(4)甯武子救衛成公的故事
晉文公派醫生準備毒死衛成公,甯武子知道之後,就開始私下百般設法賄賂醫生,請醫師少放點毒藥。當毒酒送來時,他還演了一齣戲,跟衛成公說:“哎呀,你就盡量地喝吧,反正現在很多事情,我們都插不上手,也沒有辦法。”在外人看來,實在是愚不可及呀,但是也因此衛成公沒有被毒死。能夠全身而退,甯武子又能夠低調承事來營救衛成公,這是一般人所學不來的愚。
(5)幫助衛成公回到了衛國,一般人都會邀功爭賞,但甯武子卻不居功。這是平常人學不來的愚。
6.本章子曰帶給我們的學習 :
(1)孔子借甯武子之愚,點出在儒家積極行道、大無畏的精神下,閃耀的是誠虔內斂又燦爛的智慧光芒。
(2)面對境界覺照自心
◎我們在境界中會是哪一種愚呢?是暴虎馮河的愚?還是甯武子之愚呢?
◎爭端來臨時,我會選擇等人家來道歉,還是先道歉呢?先道歉不就吃虧了嗎?看起來不夠聰明。但透過本章,發現會先道歉的人,卻是心靈最勇悍、最柔軟、最關心別人的和平使者,也是最容易得到快樂的人。
◎我正在忙,別人請我幫個忙時,我會選擇不耐煩地打發他,還是放下手邊的事情先去幫他。先幫他,那我的事誰來幫我,為什麼不是他來幫我呢,這也太不聰明了吧。的確,眼前去幫了他,自己的事情就落後了,但是如果沒有播下助人的種子,怎麼會開出得助的果實呢。
◎挑戰來臨時,我們是會選擇退兩步先觀察,等待一下,還是就迎向前去呢?迎向前去,這種人會不會過度樂觀、過度自信呢?沒經驗、沒把握、沒勝算,看起來一點也不聰明,但是,他卻會因此比別人增加更多的機會、經驗、能力、勇氣,人生視野和格局也與別人大不同。愈是匱乏,愈是要努力地給予;愈是天黑,愈是要努力地把燈點亮;愈是不會,愈是要努力地學會;愈是沒路,愈是要努力地走出一條路。
(3)學習甯武子尊貴的發心 :
甯武子之愚,非我們眼前一時半載學得來,但我們可以跟他學習尊貴的發心。
◎想幫助一個人離開痛苦得到快樂,就會想盡辦法去觀察,去用心,去陪伴,於是愛心、方法、智慧都生出來。
◎想把”道”留在世間,就會想盡辦法學習、實踐、內化,於是快樂、德行、智慧就涵養出來,”道”就有機會留下來。
◎仁人君子一定要有智慧,但是面對好多人、好多事,不可能永遠都是順境,怎麼辦呢?希望我們在境界中,慢慢地淬煉出,對美好理想永恆追尋的心,與永不放棄的心。
◎真正優秀的選手,不會期待海上永遠風平浪靜。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期待不要遇到困難,而是能夠不被困難所打敗。
▶
<白話>
孔子說: 「衛國大夫甯武子 ,國政安定的時候 ,他顯得有才智;國家動亂的時候,他就裝得愚笨。他的才智,別人可以跟得上;他的裝笨,卻是無法跟上 。」
<文義>
1.甯武子 : 姓甯,名俞,衛國大夫,「武」是他的諡號。經歷從衛文公到衛成公,兩個朝代完全不同,甯武子卻能夠安然做衛國兩朝代的元老。
2.知:通「智」,顯露品德才能而為人所知所用。
3.愚:顯得愚昧無知(也不在意人家笑他傻)。「愚」是孔子的讚詞。
4.有道、無道:有道即國政修而君主德;無道則反之。
一 . <思惟題綱>
1.為什麼甯武子在國政安定的時候,展露才能智慧?國家動亂的時候,要裝笨、裝糊塗?
2.為什麼”其知” 一般人容易辦到 ,”其愚” 一般人不容易做到 ?
3.在何種情況下,你會全力以赴展現你的才能智慧?為什麼?
4.在何種情況下,你會把你的聰明智慧收斂起來,故意裝笨?為什麼?
5.孔子告訴我們甯武子的行為,要帶給我們甚麼學習 ?
二.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2.《論語•述而•10》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3.《論語•憲問•41》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二)重點摘記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消文 :
孔夫子說:“衛國賢大夫甯武子,當國家安定,政治上軌道時,就展露才能替國家辦事,非常有智慧;遇到國家動亂,政治偏離軌道,他就顯現所謂的“愚”。甯武子智慧的表現,是可以學得來的,至於他所表現所謂的“愚”,卻是一般人學不來的。這是孔子對甯武子智慧很高的評價。
2.甯武子生平 :
(1)《左傳》記載,甯武子,是衛國的大夫,叫甯俞,武,是他的諡號,所以稱為甯武子。
(2) 當時,衛國周旋在晉、楚兩強之間,處境尷尬,衛成公想要親附楚國,但國人不願,所以趕走衛成公。
(3) 甯武子隨侍衛成公流亡到楚國、陳國,經歷兩出兩進,種種波折危難。衛成公曾被晉國囚禁起來,但在甯武子的幫助下,終於讓衛成公再度回到衛國復位,也在他的輔政下,使衛國平安度過三十多年。
3. 甯武子的智
(1)孔子沒有說明“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是指何事。
(2)《春秋•左傳》記載僖公28年,衛成公事蹟 :
◎流亡的衛成公派遣元咺,去侍奉弟弟叔武,接受諸侯和天子的盟約,後來竟然聽信有人毀謗:“元咺,早就把衛成公的弟弟叔武,立為國君。
◎衛成公在一怒之下殺死了元咺的兒子,元咺並沒有因此而廢棄衛成公的命令,還是盡心盡力地幫助衛成公的弟弟叔武回國攝政。
◎後來,衛成公有機會可以回國,甯武子和衛國的官吏、大夫,等在宛濮這個地方結盟。
(3)兩派跟隨者,一邊是害怕,一邊是等著看好戲
◎當初留守在國內的人,會怎麼想?“當初被我們驅除的衛成公要回來了,他會怎麼報復我們哪?”內心應該充滿了害怕吧。
◎那些追隨國君在外流亡的人,會怎麼想?“好啊!你們這些人,當初把我們驅逐出去,衛成公這回又居上風了,等著瞧吧。”
◎在這兩種複雜的心思下,大家要能夠互相接納,是很有難度的。
(4)甯武子展露才能,化解人民的心思,幫助衛成公復位 :
◎甯武子在盟約時,說:
各位,上天降禍於我們衛國,就是我們君臣之間不和諧,所以才會遭到這樣的憂患。現在天意保佑我國,讓我們又有一次的機會,我們應該要放棄成見,互相接納。如果沒有當初留下來的人,誰來守衛我們的國家呢?如果沒有那些當初跟隨君王去流亡的人,誰去保衛那些牧牛養馬的人呢?
祈求各位,我們在上天面前宣誓,求老天爺保佑,從今天訂立盟約之後,在外的人再也不要仗恃自己的功勞,留下來的人也不要因此害怕有罪,誰要是違背盟約,禍害就會降臨在他的頭上。國內的人們知道了這盟約,才團結,再也沒有惡行。
◎甯武子,引導大家各退一步,去看到彼此的付出,對國家的功勞,並且站在整體利益的角度,一起來盟約。他的智慧,讓雙方放下心中的仇恨,重新凝聚在一起,這樣的智慧,正直的行為,可能還是大家可能學得來的。
(5)僖公31年,就是衛成公復位之後,遷都帝丘,衛成公所謂的康叔託夢,被甯武子所駁斥,他想藉這個機會勸告衛成公,改變不合禮法的祭祀,就像孔子所說的“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論語•為政•24》。這都可以算得上是他“邦有道則知”的例證。
4.甯武子的愚 :
(1)邦無道,是指衛成公不知仁,誤會元咺(ㄏㄨㄢˊ)這位忠臣。回國時,隊伍的前驅又誤殺了開心前來迎接哥哥的叔武,元咺也因此逃亡到晉國,元咺向晉文公控告衛成公。
(2)衛成公的護持團隊:甯武子作訴訟人、鍼莊子作代理人、士榮作答辯人。衛成公最後沒有勝訴。晉國就殺了士榮,砍了鍼莊子的腳。晉文公認為,甯武子非常忠誠,而赦免了他,但逮捕衛成公,把他送到京師,關在牢裡,甯武子負責給衛成公送衣食。
(3)換位想 , 我是甯武子我會如何作 ?
我們會跟著這位無道的國君,再流亡嗎?會挺身出來,幫他打一場沒有勝算的官司嗎?打輸了官司,我明明沒有罪,也可以回國了,還留下來幫他照顧衣食?
5.甯武子“邦無道則愚”的智慧 :
(1)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但是他卻不顧危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朱熹就讚歎他不避艱險,有著臨危之任,“明知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41》的儒家剛勁的精神,這種大無畏的“愚”,是一般人學不來的。
(2)這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的“愚”,是不一樣的。暴虎馮河的愚《論語•述而•10》,不但不能成事,還會壞事,平白犧牲。孔子說“吾不與也。”孔子所讚許的是“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事者也。”《論語•述而•10》
(3)甯武子打官司時,正因為他忠心耿耿,還有稱職的行為,連晉文公都被他的忠誠所感動,而赦免他。
(4)甯武子救衛成公的故事
晉文公派醫生準備毒死衛成公,甯武子知道之後,就開始私下百般設法賄賂醫生,請醫師少放點毒藥。當毒酒送來時,他還演了一齣戲,跟衛成公說:“哎呀,你就盡量地喝吧,反正現在很多事情,我們都插不上手,也沒有辦法。”在外人看來,實在是愚不可及呀,但是也因此衛成公沒有被毒死。能夠全身而退,甯武子又能夠低調承事來營救衛成公,這是一般人所學不來的愚。
(5)幫助衛成公回到了衛國,一般人都會邀功爭賞,但甯武子卻不居功。這是平常人學不來的愚。
6.本章子曰帶給我們的學習 :
(1)孔子借甯武子之愚,點出在儒家積極行道、大無畏的精神下,閃耀的是誠虔內斂又燦爛的智慧光芒。
(2)面對境界覺照自心
◎我們在境界中會是哪一種愚呢?是暴虎馮河的愚?還是甯武子之愚呢?
◎爭端來臨時,我會選擇等人家來道歉,還是先道歉呢?先道歉不就吃虧了嗎?看起來不夠聰明。但透過本章,發現會先道歉的人,卻是心靈最勇悍、最柔軟、最關心別人的和平使者,也是最容易得到快樂的人。
◎我正在忙,別人請我幫個忙時,我會選擇不耐煩地打發他,還是放下手邊的事情先去幫他。先幫他,那我的事誰來幫我,為什麼不是他來幫我呢,這也太不聰明了吧。的確,眼前去幫了他,自己的事情就落後了,但是如果沒有播下助人的種子,怎麼會開出得助的果實呢。
◎挑戰來臨時,我們是會選擇退兩步先觀察,等待一下,還是就迎向前去呢?迎向前去,這種人會不會過度樂觀、過度自信呢?沒經驗、沒把握、沒勝算,看起來一點也不聰明,但是,他卻會因此比別人增加更多的機會、經驗、能力、勇氣,人生視野和格局也與別人大不同。愈是匱乏,愈是要努力地給予;愈是天黑,愈是要努力地把燈點亮;愈是不會,愈是要努力地學會;愈是沒路,愈是要努力地走出一條路。
(3)學習甯武子尊貴的發心 :
甯武子之愚,非我們眼前一時半載學得來,但我們可以跟他學習尊貴的發心。
◎想幫助一個人離開痛苦得到快樂,就會想盡辦法去觀察,去用心,去陪伴,於是愛心、方法、智慧都生出來。
◎想把”道”留在世間,就會想盡辦法學習、實踐、內化,於是快樂、德行、智慧就涵養出來,”道”就有機會留下來。
◎仁人君子一定要有智慧,但是面對好多人、好多事,不可能永遠都是順境,怎麼辦呢?希望我們在境界中,慢慢地淬煉出,對美好理想永恆追尋的心,與永不放棄的心。
◎真正優秀的選手,不會期待海上永遠風平浪靜。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期待不要遇到困難,而是能夠不被困難所打敗。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20章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
<白話>
魯國大夫季文子,一而再、再而三,反覆地思考之後,才會行動。孔子聽到大家稱誦季文子這種美德,就說:「季文子,只要再思,決定了,就可以去做了。」
<文義>
1.季文子:魯國大夫,名行父。
2.三思:「三」,去聲。
3.三思而後行:此是當時人對季文子的稱誦。
4.季文子之為人,於禍福利害,計較過細。瞻顧周詳,並不得謂之「思」。
5.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論語·雍也·6》
事有貴於剛決,多思轉多私,無足稱。
<思惟題綱>
1.孔子為何說季文子「再,斯可矣!」?
2.你有過「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嗎?為什麼會這樣?
3.如何可以慢慢進步到再思而後行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再,決也。」要知三,不是三遭。再,不是兩次。
2.《禮記•中庸二十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3.《禮記•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4.《論語•子張•21》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5.《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矣。」
二、重點摘記
1.原文解說
魯國大夫季文子,一而再、再而三,反覆地思考之後,才會付諸行動。孔子聽到了季文子這種美德,就說:“季文子本人,只要再思,決定了,就可以去做了。”
2.蕅益大師的解釋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把“再”當作決斷的“決”。一件事情決定了,就不用猶豫,就可以付諸行動。本章是孔老夫子對季文子這個人的評價,認為他不用三思而後行,只要再思而後行就可以了。
3.為何季文子可以再思而後行呢?
(1)季文子,一位忠心又有賢德的魯國大夫,歷任的魯國四位國君,長達三十三年的輔政,位高權重,一心心繫社稷,生活簡樸。
(2)《史記•魯世家》:季文子當宰相,“ 家無衣帛之妾,厩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 ” 他的妻兒們,不穿高貴布料的衣裳,他的馬兒,也不吃最好的飼料。有人非常不以為然,認為他會讓邦國丟臉。他卻說:“我也願意穿綢衣,騎良馬,可是我怎麼忍心讓全國人民都粗飯破衣,而我的妻兒卻吃好的穿好的呢?而且一個君子,應該要用德行來替國家爭光,而不是靠著炫耀美妾良馬來給國家爭光。”
(3)在季文子的倡導之下,魯國朝野出現前所未有的簡樸風氣。在他過世之後,魯襄公對季文子給予高度的評價“季文子忠廉矣”。
(4)季文子行事,非常謹慎,非常慎重。《左傳》記載,季文子要出使晉國,在準備聘禮出發前,知道晉國晉襄公病重,季文子就尋求遭遇喪事的禮節。左右的侍從都認為何必呢,如果遇到了喪事,國君自然會派人前往處理。這時,季文子對侍從說:“有備無患,我們把喪禮準備好,如果剛好遇上,我們又有多加準備不就很好嗎!如果沒有遇上,這又有什麽害處呢?”所以凡事總要做到有備無患,這是季文子的性格特徵。
(5)季文子,本身很有德行,為人忠直,行為賢良,很謹慎,過失寡少,所以孔子說他不必三思而後行,再思而後行就可以了。
4.對我們「三思而後行」是必要的
對我們,沒有像季文子的賢良與智慧,這時候努力地學習,是重要的,三思而後行,也是必要的。甚至「人一能知己百知,人十能知己千知」,總要思考出個名目來。
5.為何我們三思還不能行
為何我們在三思才能後行呢?甚至三思還不能行呢?我們總是在思考時候猶豫不決,遲遲不敢去做呢?我們在思考時候,總是很容易會想:“這樣好嗎?”“還可以更好吧?”“不會有問題吧?”“這樣人家會怎麼想呢?”“會受歡迎嗎?”“應該還可以更完美吧?”我們總是很怕失敗,很怕做錯,有太多的擔心。總是為自己想,因此就顯得猶豫不決,患得患失。總是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面子,所以處處都是障礙。因此啊,我們的心沒有力量,無法決斷,失去前行的力量。仔細思考一下,做錯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不就正是學習的歷程呢。如果我們抱著怕失敗的心情,只能停在原地踏步,也不能夠體會到學而時習之的快樂了。
6.如何做,我才可以再思而後行?
(1)《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慮和得是智慧的一種象徵,它的基礎,在前面的知止。思的時候,很重要是我們有沒有標準,止在哪裡?依靠在哪裡?依靠在什麼標準上?我們會發現,有智慧的人,他們決斷事情總是很快,因為他們心中,把很多的自私自利、名聲、好處、喜樂、好惡分別,種種慾望,都放下了。正因為放下這些,障礙變少了,心就恢復原有清明的功用。就像一面鏡子,很乾淨,面對境界的時候,可以把境界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決斷起來就沒有障礙。
(2)當我們面對境界,在思的時候,我們可以想一想:聖賢他會怎麼想呢?夫子此刻他會怎麼看呢?
【比如】有人當面指出我的過失,此刻我應該如何思呢?
@我們會怎麼想?
我們總是會落入“哎呀,好丟人呀,怎麼大家都知道我的缺點呢?還會有更多人知道嗎?我走出去人家會怎麼看我?”甚至我們會想:“你居然這樣講我,你實在太過分了。”如果,我們照這樣思下去,我們的過失依舊在,問題也沒有解決,甚至在原有的問題上面,又增添了更多的羞愧、擔憂、生氣種種情緒,難上加難,很難去進步、跨越。
@聖賢或有經驗的人怎麼看呢?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太好了,人家指出我做不好的地方,有人願意來幫助我看,有人願意來幫助我改過,真是太棒了,如果我改了,我就離開痛苦了,如果我改了,我就有機會進步了,我就可以更快地得到快樂,更快地朝向君子邁上一步,我的生命又要更加地圓滿,更加地光明。這樣想,是不是很好呢?
【比如】在開會的時候,領導說:“這件事情你來做吧。”
@我們會怎麼思呢?
“不行啊,我的工作負荷實在太大了。如果再承攬下來,我一定不用休息了。”或者我們會思考說:“單位裡面的人這麼多,為何領導不去找他們,每次都來找我呢?”照這樣思考下去,不是推脫,要不然就是心不甘、情不願地把工作給接下來。
@聖賢他會怎麼想呢?怎麼面對呢?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矣。」 一個好學的君子,他會把重心放在「就有道而正焉」,放在學習上面,外在的物質生活過得去就好了。所以,代表我又可以藉這個機會親近領導,和他學習經驗,我的生命又要往前跨一步了。
我的老師告訴我:你可以想,人家不做我來做,你要感謝他,他把學習成長的機會讓給我。或者是可以怎麼想呢?這件事情不是要不要做,而是該不該做,如果這件事情是對大眾有利益的事情,即使再辛苦也要做。
我的一位師長也曾經教我說:“這件事情到底該不該做呢?可以朝向四個面向來思考:如果這件事情做了,現在不快樂,以後也不會快樂,這種事情呢,千萬不要做;如果做了,現在不快樂,以後會快樂,這種事情辛苦一點還是有價值的;如果這件事情做了,現在快樂,以後不會快樂,這種事情,千萬不要做;做了之後,現在快樂,以後也快樂,這種事情當然要做囉。
7.再思而後行的關鍵—拿到標準
在學習路上,初初起步的我們,如何可以做到再思而後行呢?可以快一點做決斷呢?重點是我們要拿到標準,和有經驗的人拿標準,和聖賢拿標準。聖賢的心中,起心動念總是為天下眾生想,不會只為自己的利益想,他會往長遠的目標想,不會只看眼前的好處。所以,當我們要做決定的時候,能夠依靠,向聖賢靠攏,這時候我們也不用前思後想,事情來了,稍微想想就可以決斷了,就可以去做了。所以平日我們親近聖人經典,就顯得很重要了,因為聞多、思廣、修行深,常常想,常常親近,我們才會往聖賢的方向靠攏。也祝福各位,我們可以慢慢地由三思而後行,進步到再思而後行。
▶
<白話>
魯國大夫季文子,一而再、再而三,反覆地思考之後,才會行動。孔子聽到大家稱誦季文子這種美德,就說:「季文子,只要再思,決定了,就可以去做了。」
<文義>
1.季文子:魯國大夫,名行父。
2.三思:「三」,去聲。
3.三思而後行:此是當時人對季文子的稱誦。
4.季文子之為人,於禍福利害,計較過細。瞻顧周詳,並不得謂之「思」。
5.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論語·雍也·6》
事有貴於剛決,多思轉多私,無足稱。
<思惟題綱>
1.孔子為何說季文子「再,斯可矣!」?
2.你有過「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嗎?為什麼會這樣?
3.如何可以慢慢進步到再思而後行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再,決也。」要知三,不是三遭。再,不是兩次。
2.《禮記•中庸二十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3.《禮記•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4.《論語•子張•21》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5.《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矣。」
二、重點摘記
1.原文解說
魯國大夫季文子,一而再、再而三,反覆地思考之後,才會付諸行動。孔子聽到了季文子這種美德,就說:“季文子本人,只要再思,決定了,就可以去做了。”
2.蕅益大師的解釋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把“再”當作決斷的“決”。一件事情決定了,就不用猶豫,就可以付諸行動。本章是孔老夫子對季文子這個人的評價,認為他不用三思而後行,只要再思而後行就可以了。
3.為何季文子可以再思而後行呢?
(1)季文子,一位忠心又有賢德的魯國大夫,歷任的魯國四位國君,長達三十三年的輔政,位高權重,一心心繫社稷,生活簡樸。
(2)《史記•魯世家》:季文子當宰相,“ 家無衣帛之妾,厩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 ” 他的妻兒們,不穿高貴布料的衣裳,他的馬兒,也不吃最好的飼料。有人非常不以為然,認為他會讓邦國丟臉。他卻說:“我也願意穿綢衣,騎良馬,可是我怎麼忍心讓全國人民都粗飯破衣,而我的妻兒卻吃好的穿好的呢?而且一個君子,應該要用德行來替國家爭光,而不是靠著炫耀美妾良馬來給國家爭光。”
(3)在季文子的倡導之下,魯國朝野出現前所未有的簡樸風氣。在他過世之後,魯襄公對季文子給予高度的評價“季文子忠廉矣”。
(4)季文子行事,非常謹慎,非常慎重。《左傳》記載,季文子要出使晉國,在準備聘禮出發前,知道晉國晉襄公病重,季文子就尋求遭遇喪事的禮節。左右的侍從都認為何必呢,如果遇到了喪事,國君自然會派人前往處理。這時,季文子對侍從說:“有備無患,我們把喪禮準備好,如果剛好遇上,我們又有多加準備不就很好嗎!如果沒有遇上,這又有什麽害處呢?”所以凡事總要做到有備無患,這是季文子的性格特徵。
(5)季文子,本身很有德行,為人忠直,行為賢良,很謹慎,過失寡少,所以孔子說他不必三思而後行,再思而後行就可以了。
4.對我們「三思而後行」是必要的
對我們,沒有像季文子的賢良與智慧,這時候努力地學習,是重要的,三思而後行,也是必要的。甚至「人一能知己百知,人十能知己千知」,總要思考出個名目來。
5.為何我們三思還不能行
為何我們在三思才能後行呢?甚至三思還不能行呢?我們總是在思考時候猶豫不決,遲遲不敢去做呢?我們在思考時候,總是很容易會想:“這樣好嗎?”“還可以更好吧?”“不會有問題吧?”“這樣人家會怎麼想呢?”“會受歡迎嗎?”“應該還可以更完美吧?”我們總是很怕失敗,很怕做錯,有太多的擔心。總是為自己想,因此就顯得猶豫不決,患得患失。總是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面子,所以處處都是障礙。因此啊,我們的心沒有力量,無法決斷,失去前行的力量。仔細思考一下,做錯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不就正是學習的歷程呢。如果我們抱著怕失敗的心情,只能停在原地踏步,也不能夠體會到學而時習之的快樂了。
6.如何做,我才可以再思而後行?
(1)《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慮和得是智慧的一種象徵,它的基礎,在前面的知止。思的時候,很重要是我們有沒有標準,止在哪裡?依靠在哪裡?依靠在什麼標準上?我們會發現,有智慧的人,他們決斷事情總是很快,因為他們心中,把很多的自私自利、名聲、好處、喜樂、好惡分別,種種慾望,都放下了。正因為放下這些,障礙變少了,心就恢復原有清明的功用。就像一面鏡子,很乾淨,面對境界的時候,可以把境界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決斷起來就沒有障礙。
(2)當我們面對境界,在思的時候,我們可以想一想:聖賢他會怎麼想呢?夫子此刻他會怎麼看呢?
【比如】有人當面指出我的過失,此刻我應該如何思呢?
@我們會怎麼想?
我們總是會落入“哎呀,好丟人呀,怎麼大家都知道我的缺點呢?還會有更多人知道嗎?我走出去人家會怎麼看我?”甚至我們會想:“你居然這樣講我,你實在太過分了。”如果,我們照這樣思下去,我們的過失依舊在,問題也沒有解決,甚至在原有的問題上面,又增添了更多的羞愧、擔憂、生氣種種情緒,難上加難,很難去進步、跨越。
@聖賢或有經驗的人怎麼看呢?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太好了,人家指出我做不好的地方,有人願意來幫助我看,有人願意來幫助我改過,真是太棒了,如果我改了,我就離開痛苦了,如果我改了,我就有機會進步了,我就可以更快地得到快樂,更快地朝向君子邁上一步,我的生命又要更加地圓滿,更加地光明。這樣想,是不是很好呢?
【比如】在開會的時候,領導說:“這件事情你來做吧。”
@我們會怎麼思呢?
“不行啊,我的工作負荷實在太大了。如果再承攬下來,我一定不用休息了。”或者我們會思考說:“單位裡面的人這麼多,為何領導不去找他們,每次都來找我呢?”照這樣思考下去,不是推脫,要不然就是心不甘、情不願地把工作給接下來。
@聖賢他會怎麼想呢?怎麼面對呢?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矣。」 一個好學的君子,他會把重心放在「就有道而正焉」,放在學習上面,外在的物質生活過得去就好了。所以,代表我又可以藉這個機會親近領導,和他學習經驗,我的生命又要往前跨一步了。
我的老師告訴我:你可以想,人家不做我來做,你要感謝他,他把學習成長的機會讓給我。或者是可以怎麼想呢?這件事情不是要不要做,而是該不該做,如果這件事情是對大眾有利益的事情,即使再辛苦也要做。
我的一位師長也曾經教我說:“這件事情到底該不該做呢?可以朝向四個面向來思考:如果這件事情做了,現在不快樂,以後也不會快樂,這種事情呢,千萬不要做;如果做了,現在不快樂,以後會快樂,這種事情辛苦一點還是有價值的;如果這件事情做了,現在快樂,以後不會快樂,這種事情,千萬不要做;做了之後,現在快樂,以後也快樂,這種事情當然要做囉。
7.再思而後行的關鍵—拿到標準
在學習路上,初初起步的我們,如何可以做到再思而後行呢?可以快一點做決斷呢?重點是我們要拿到標準,和有經驗的人拿標準,和聖賢拿標準。聖賢的心中,起心動念總是為天下眾生想,不會只為自己的利益想,他會往長遠的目標想,不會只看眼前的好處。所以,當我們要做決定的時候,能夠依靠,向聖賢靠攏,這時候我們也不用前思後想,事情來了,稍微想想就可以決斷了,就可以去做了。所以平日我們親近聖人經典,就顯得很重要了,因為聞多、思廣、修行深,常常想,常常親近,我們才會往聖賢的方向靠攏。也祝福各位,我們可以慢慢地由三思而後行,進步到再思而後行。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9章-5
(19章續)
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白話>
孔子說:「陳文子,潔身清廉呀!」子張接著問:「他算是仁人嗎?」孔子說:「我不瞭解他仁德修養的程度,怎能輕易用仁的美名讚許他呢?」
<思惟題綱>
1.「清」是美德,具有「清」美德的人,展現出來的樣子為何?你認識這樣的人嗎?
2.陳文子潔身自愛,不同流合污,身為大夫的他,雖是「清」,但不「仁」。請試著提出他不「仁」的理由?
3.回想在自己的生命中,是否曾經因為看不慣一些人的作風,而離開他們或團隊?請問你的意樂為何?如果再遇到,你會如何處理?
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白話>
孔子說:「陳文子,潔身清廉呀!」子張接著問:「他算是仁人嗎?」孔子說:「我不瞭解他仁德修養的程度,怎能輕易用仁的美名讚許他呢?」
<思惟題綱>
1.「清」是美德,具有「清」美德的人,展現出來的樣子為何?你認識這樣的人嗎?
2.陳文子潔身自愛,不同流合污,身為大夫的他,雖是「清」,但不「仁」。請試著提出他不「仁」的理由?
3.回想在自己的生命中,是否曾經因為看不慣一些人的作風,而離開他們或團隊?請問你的意樂為何?如果再遇到,你會如何處理?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9章-4
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
▶
<白話>
到了他國。那執政的人也和崔子差不多,就又說:“這些人,就像我國的大夫崔子一般。”於是又離去了。像他這樣的人怎麼樣?
<文義>
離開了弒君作亂的國家。再到另一個國家,不料那一國的臣子仍是僭亂的,他又說:『這裡的臣子還是和我國的大夫崔杼一樣。』於是又離開了。像他這樣的人怎麼樣?
<思惟題綱>
1. 陳文子離開了弒君作亂的國家。再到另一個國家,仍舊發現同樣的問題再度離去,對您有何啟示?
2.您覺得夫子若遇到如陳文子同樣的狀況,會怎麼做呢?
3. 選舉時總會聽到一種說法:搞政治的都是一個樣,不為國家只為自己,所以我不會去投票。您的看法呢?
二.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泰伯•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 《論語•里仁•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二)重點摘記
(1)忠、清、仁,都是美德,仁的標準更高
仁的標準,仁是要克己復禮,克己要達到極致,徹底格除私慾,同時要一心為仁,乃至為家國天下。夾雜一點私心,就不算仁。粗的私慾,容易發現;細的私慾,就不容易發現,而且常常被它左右而不自知。
(4)孔子之答,意在於教導後學,學習仁德,固然離不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實踐,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功課,也就是不斷淨化私慾的克己功夫,確是要紮紮實實的練習。
4.「仁」不輕易得到
(1)子文之忠,文子之清;如子路,能在千乘之國善治其賦;如冉求,能夠在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善
為其宰;如公西赤,能束帶於朝,而善酬賓客,也都不免各有其私,故也不見得都具備仁德。
(1)做事容易修心難,任勞容易任怨難,忘利容易忘名難,提起容易放下難,粗的功夫容易,細的功夫
就不那麼容易了。
5.結攝
(1)學了這一段,千萬不要去拿去要求別人,而是要拿來檢查自己。我們初學仁德,不可能在行善時沒有任何私心雜念,但也絕不能因為有私心雜念,乾脆什麼善行就都不做了。
(2)私慾是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善行實踐,被漸次淨化的。夫子的弟子們,不就是這麼走過來的嗎?六藝百工,世界第一,也是一步步走上來的。
(3)最終目標一定要高遠 -「仁以為己任」,不高遠,人就耽於現前;階段性目標一定要切實 -「一日用力於仁」,不切實就無從著力。同時樹立這兩個目標,才是最有智慧的。
(三)個人分享: 立下生命宗旨,並精勤學習朝著目標努力
1.在《論語•公冶長• 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節錄義理解釋如下:
儒家在面對不同時局的時候,有一種抉擇的自主跟抉擇的智慧。這個社會平靜,在上位者重視賢才,那儒家的弟子就會出來,為社會貢獻能力。當這個社會時局動盪,事不可為,一方面,會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努力貢獻一己之力,改善這個社會的不公不義;可是呢如果真的情勢已經難違了,那也可以獨善其身,等待更好的時機,再為大家做事。所以這樣的抉擇,其實是非常非常有智慧的,也就是說生命的自由、生命的自主以及理想的實踐,這些因素呢,不會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動,而喪失了自身生命的最高原則,生命在這裡有一種自由跟自主。
2.《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用之」、「舍之」,「之」指仁道,「舍」是捨棄。孔子、顏淵的「行」「藏」,合於仁道就行,兼善天下;背離仁道就藏,絕不戀棧職位,退下來厚培學問道德,等待時機。(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任用我,我就出仕,實現抱負;捨棄不用,我就退隱,獨善其身。舍,通「捨」。)
3. 至於”獨善其身”我比較接受的是像夫子那樣致力於教化的工作,而不是完全關起門不理世事,因為《論語•魏靈公•28》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道必須要有志之士來傳承下去。)
▶
<白話>
到了他國。那執政的人也和崔子差不多,就又說:“這些人,就像我國的大夫崔子一般。”於是又離去了。像他這樣的人怎麼樣?
<文義>
離開了弒君作亂的國家。再到另一個國家,不料那一國的臣子仍是僭亂的,他又說:『這裡的臣子還是和我國的大夫崔杼一樣。』於是又離開了。像他這樣的人怎麼樣?
<思惟題綱>
1. 陳文子離開了弒君作亂的國家。再到另一個國家,仍舊發現同樣的問題再度離去,對您有何啟示?
2.您覺得夫子若遇到如陳文子同樣的狀況,會怎麼做呢?
3. 選舉時總會聽到一種說法:搞政治的都是一個樣,不為國家只為自己,所以我不會去投票。您的看法呢?
二.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泰伯•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 《論語•里仁•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二)重點摘記
(1)忠、清、仁,都是美德,仁的標準更高
仁的標準,仁是要克己復禮,克己要達到極致,徹底格除私慾,同時要一心為仁,乃至為家國天下。夾雜一點私心,就不算仁。粗的私慾,容易發現;細的私慾,就不容易發現,而且常常被它左右而不自知。
(4)孔子之答,意在於教導後學,學習仁德,固然離不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實踐,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功課,也就是不斷淨化私慾的克己功夫,確是要紮紮實實的練習。
4.「仁」不輕易得到
(1)子文之忠,文子之清;如子路,能在千乘之國善治其賦;如冉求,能夠在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善
為其宰;如公西赤,能束帶於朝,而善酬賓客,也都不免各有其私,故也不見得都具備仁德。
(1)做事容易修心難,任勞容易任怨難,忘利容易忘名難,提起容易放下難,粗的功夫容易,細的功夫
就不那麼容易了。
5.結攝
(1)學了這一段,千萬不要去拿去要求別人,而是要拿來檢查自己。我們初學仁德,不可能在行善時沒有任何私心雜念,但也絕不能因為有私心雜念,乾脆什麼善行就都不做了。
(2)私慾是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善行實踐,被漸次淨化的。夫子的弟子們,不就是這麼走過來的嗎?六藝百工,世界第一,也是一步步走上來的。
(3)最終目標一定要高遠 -「仁以為己任」,不高遠,人就耽於現前;階段性目標一定要切實 -「一日用力於仁」,不切實就無從著力。同時樹立這兩個目標,才是最有智慧的。
(三)個人分享: 立下生命宗旨,並精勤學習朝著目標努力
1.在《論語•公冶長• 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節錄義理解釋如下:
儒家在面對不同時局的時候,有一種抉擇的自主跟抉擇的智慧。這個社會平靜,在上位者重視賢才,那儒家的弟子就會出來,為社會貢獻能力。當這個社會時局動盪,事不可為,一方面,會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努力貢獻一己之力,改善這個社會的不公不義;可是呢如果真的情勢已經難違了,那也可以獨善其身,等待更好的時機,再為大家做事。所以這樣的抉擇,其實是非常非常有智慧的,也就是說生命的自由、生命的自主以及理想的實踐,這些因素呢,不會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動,而喪失了自身生命的最高原則,生命在這裡有一種自由跟自主。
2.《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用之」、「舍之」,「之」指仁道,「舍」是捨棄。孔子、顏淵的「行」「藏」,合於仁道就行,兼善天下;背離仁道就藏,絕不戀棧職位,退下來厚培學問道德,等待時機。(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任用我,我就出仕,實現抱負;捨棄不用,我就退隱,獨善其身。舍,通「捨」。)
3. 至於”獨善其身”我比較接受的是像夫子那樣致力於教化的工作,而不是完全關起門不理世事,因為《論語•魏靈公•28》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道必須要有志之士來傳承下去。)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9章-3
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
▶
<白話>
子張又問:「齊國大夫崔杼殺掉了齊莊公,擁有四十匹馬的大夫陳文子,捨棄富有的家產離開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不料那一國的臣子也是以下犯上,他就說:和我國的大夫崔子一樣。
<文義>
1.崔子弒齊君:崔子,姓崔,名杼。春秋齊國大夫,因齊莊公與妻私通,怒而弒殺莊公,立杵臼(齊景公)為君,自任右相。
2.陳文子--姓陳,名須無,諡號文,春秋齊國大夫,因崔杼弒莊公,而離開齊國。
3.有馬十乘—四馬拉一車為一乘,十乘有四十匹馬。當時擁有十乘的大夫,算是高官。
4.棄而違之—放棄十乘的高官厚俸,離開齊國。違之,離開。
<補充資料>
「崔杼弒齊君」故事:
齊國太史就是齊國的史官,因為崔杼殺害齊君--齊莊公,在簡冊上寫下:「崔杼弒其君光」,崔杼要求他改寫,但太史不為所動,崔杼便將他殺了;太史的弟弟又接著寫:「崔杼弒其君光」,崔杼又把他的弟弟殺了;另一個弟弟不怕死,也跟著這樣寫,崔杼再殺;第三個弟弟又這樣寫,崔杼只好放棄,任由史官書寫。
崔杼殺死的齊莊公,名「姜光」,父親是齊靈公。靈公雖然立他為太子,卻因為寵信戎姬,又想另立戎姬撫養的仲姬之子「公子牙」為太子。崔杼趁靈公重病,殺掉戎姬與公子牙等相關人士,擁立太子姜光即位。
崔杼與齊國君主同姓「姜」,他愛上了齊國大夫棠公的妻妾棠姜,棠公去世後,崔杼想娶棠姜為妻。崔杼的駕車官東郭偃正好是棠姜的弟弟,東郭偃原以同姓不婚為由,不願撮合,但拗不過崔杼的要求,也只好答應,最後棠姜終於嫁給了崔杼。這時的崔杼因為擁立莊公又懷抱美人,相當得意。
齊莊公是好色之徒,他看見崔杼美麗的妻子,便利用國君的威勢,強迫棠姜就範,從此經常出入崔家,甚至把崔杼放在家裡的帽子賞賜給其他人,不把崔杼當一回事,好像他才是崔家的主人,崔杼於是決定要殺掉這個昏君。
齊莊公在位第六年,崔杼聯合慶封與賈舉,趁莒國國君到訪齊國時,故意缺席,稱病在家休養,引誘齊莊公到崔家探視。色欲薰心的莊公又想找棠姜調情,沒想到崔杼與慶封,早已準備好武士對付他,莊公想要爬牆逃命,結果腿部中箭隨後遭亂刀砍死。
<思惟題綱>
1. 崔子為何要殺掉齊君?
2. 陳文子為何要捨棄官位、捨棄財富,離開齊國?
3.當你的遭遇如陳文子時,你會捨名利而保有清廉嗎?
▶
<白話>
子張又問:「齊國大夫崔杼殺掉了齊莊公,擁有四十匹馬的大夫陳文子,捨棄富有的家產離開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不料那一國的臣子也是以下犯上,他就說:和我國的大夫崔子一樣。
<文義>
1.崔子弒齊君:崔子,姓崔,名杼。春秋齊國大夫,因齊莊公與妻私通,怒而弒殺莊公,立杵臼(齊景公)為君,自任右相。
2.陳文子--姓陳,名須無,諡號文,春秋齊國大夫,因崔杼弒莊公,而離開齊國。
3.有馬十乘—四馬拉一車為一乘,十乘有四十匹馬。當時擁有十乘的大夫,算是高官。
4.棄而違之—放棄十乘的高官厚俸,離開齊國。違之,離開。
<補充資料>
「崔杼弒齊君」故事:
齊國太史就是齊國的史官,因為崔杼殺害齊君--齊莊公,在簡冊上寫下:「崔杼弒其君光」,崔杼要求他改寫,但太史不為所動,崔杼便將他殺了;太史的弟弟又接著寫:「崔杼弒其君光」,崔杼又把他的弟弟殺了;另一個弟弟不怕死,也跟著這樣寫,崔杼再殺;第三個弟弟又這樣寫,崔杼只好放棄,任由史官書寫。
崔杼殺死的齊莊公,名「姜光」,父親是齊靈公。靈公雖然立他為太子,卻因為寵信戎姬,又想另立戎姬撫養的仲姬之子「公子牙」為太子。崔杼趁靈公重病,殺掉戎姬與公子牙等相關人士,擁立太子姜光即位。
崔杼與齊國君主同姓「姜」,他愛上了齊國大夫棠公的妻妾棠姜,棠公去世後,崔杼想娶棠姜為妻。崔杼的駕車官東郭偃正好是棠姜的弟弟,東郭偃原以同姓不婚為由,不願撮合,但拗不過崔杼的要求,也只好答應,最後棠姜終於嫁給了崔杼。這時的崔杼因為擁立莊公又懷抱美人,相當得意。
齊莊公是好色之徒,他看見崔杼美麗的妻子,便利用國君的威勢,強迫棠姜就範,從此經常出入崔家,甚至把崔杼放在家裡的帽子賞賜給其他人,不把崔杼當一回事,好像他才是崔家的主人,崔杼於是決定要殺掉這個昏君。
齊莊公在位第六年,崔杼聯合慶封與賈舉,趁莒國國君到訪齊國時,故意缺席,稱病在家休養,引誘齊莊公到崔家探視。色欲薰心的莊公又想找棠姜調情,沒想到崔杼與慶封,早已準備好武士對付他,莊公想要爬牆逃命,結果腿部中箭隨後遭亂刀砍死。
<思惟題綱>
1. 崔子為何要殺掉齊君?
2. 陳文子為何要捨棄官位、捨棄財富,離開齊國?
3.當你的遭遇如陳文子時,你會捨名利而保有清廉嗎?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9章-2
(19章續)
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
<白話>
他辦移交的時候,一定把他任內的政務,清清楚楚地告知接任的宰相。這種人,你看怎樣?」孔子答說:「他是忠於職守的人!」子張進一步問:「他可算是仁人了吧!」孔子說:「就這件事,堪稱為忠,若問他這個人,我不知啊,哪得為仁人呢?」
<文義>
1.子張:姓顓孫、名師,子張是字。少孔子48歲。和子夏、曾參等人,都是孔子晚年的弟子。
※子張志高意廣,氣象闊大。難免義欠妥切,孔子曾說他「師也辟」,「師也過」。辟,張大之義或偏激;過,過多、過頭而失中。
2.令尹是楚國官位,等同宰相
楚國(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位處長江流域,在周成王時期建國。楚成王時,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家強盛。在當時國際間,子文的聲望很高。加上有學問又有修養。(子文是比孔子早100多年的人。)
3.「未知,焉得仁?」另一種說法
「子文不是有智慧的人,豈能算是仁人。」
因為子文舉薦子玉帶兵出戰晉國,結果楚國被打敗,子玉自殺身亡。後人評論子文缺乏智慧,舉薦失當;造成子玉自殺,是賊害子玉,有傷仁德。所以子文智慧不足,豈能夠得上仁人!
<思惟題綱>
1:子張志概高遠,所問所言,義皆遠大,從《論語》中所記,可得知。請問在前面為政篇,子張提出什麼問題請教孔夫子?
2.子文「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下台,一定把任內的政務,詳詳細細地告訴接他任的人。請問容易嗎?為何他做到了?孔子認為這是什麼德性?
3.請問你從「令尹子文」身上,學到什麼?你如何落實?
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
<白話>
他辦移交的時候,一定把他任內的政務,清清楚楚地告知接任的宰相。這種人,你看怎樣?」孔子答說:「他是忠於職守的人!」子張進一步問:「他可算是仁人了吧!」孔子說:「就這件事,堪稱為忠,若問他這個人,我不知啊,哪得為仁人呢?」
<文義>
1.子張:姓顓孫、名師,子張是字。少孔子48歲。和子夏、曾參等人,都是孔子晚年的弟子。
※子張志高意廣,氣象闊大。難免義欠妥切,孔子曾說他「師也辟」,「師也過」。辟,張大之義或偏激;過,過多、過頭而失中。
2.令尹是楚國官位,等同宰相
楚國(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位處長江流域,在周成王時期建國。楚成王時,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家強盛。在當時國際間,子文的聲望很高。加上有學問又有修養。(子文是比孔子早100多年的人。)
3.「未知,焉得仁?」另一種說法
「子文不是有智慧的人,豈能算是仁人。」
因為子文舉薦子玉帶兵出戰晉國,結果楚國被打敗,子玉自殺身亡。後人評論子文缺乏智慧,舉薦失當;造成子玉自殺,是賊害子玉,有傷仁德。所以子文智慧不足,豈能夠得上仁人!
<思惟題綱>
1:子張志概高遠,所問所言,義皆遠大,從《論語》中所記,可得知。請問在前面為政篇,子張提出什麼問題請教孔夫子?
2.子文「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下台,一定把任內的政務,詳詳細細地告訴接他任的人。請問容易嗎?為何他做到了?孔子認為這是什麼德性?
3.請問你從「令尹子文」身上,學到什麼?你如何落實?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9章-1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
<白話>
子張請問孔子:「楚國宰相子文,三次被提拔為宰相,看不到他有高興的臉色;三次被免除宰相的職務,
也沒有生氣埋怨的臉色。
<文義>
1.令尹:楚國的官名,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宰相。
2.子文:姓鬥,名豰(ㄍㄨˇ) 於菟(ㄊㄨˋ),字子文。
3.三仕為令尹:「仕」,就任。三次上台就任令尹。
4.三已之:「已」,罷官,去職。三次被罷掉令尹的官位。
<思惟題綱>
1.一個人,不論升官或被罷免掉,尤其高職位,一定會有情緒--「喜」或「慍」,請問為什麼會有?
2.子文,面對這麼大的改變—三番兩次被升官、被罷官,都能不起情緒,進退自如,他如何做到?
3.人生境遇,難免也會有突發的大起大落,到時候,您能展現子文的風度嗎?該如何做準備?
二.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8》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 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 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 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二)重點摘記
1.第19章前段消文
(前段原文)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1)令尹子文生平 :
令尹,是楚國的官名,相當於宰相。子文,是人名,也就是斗子文,是楚國的大忠臣,他為人,喜怒不形於色,與人沒有隔閡,只知道為國家,而不知道為自己。在楚成王八年,子文被任命為令尹,從那時起,在其後的二十八年當中,他在令尹這個職位上,雖三上三下,卻一直忠心耿耿,為楚國的強大和北上爭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2)釋意
子張問孔子,子文三次被任命為令尹,人人羨慕他的尊榮,可他卻沒有喜悅之色;他三次被罷免,人人為之叫屈,可他也沒有一點怒色,而且每次解任,他都一定會很真心的與接班的新令尹交接工作,毫無猜嫌嫉妒之意,他做到這種程度,你以為如何?孔子說,這可謂做到了“忠“。子張又問:那他有沒有達到仁呢?孔子說:我不知道他內心是怎麼想的?所以不敢輕易承許他達到了仁。
2.第19章後段消文
(後段原文)
子張又問,“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1)崔子,齊國的大夫。齊君,是指齊莊公。陳文子,也是齊國的大夫。有馬十乘,就是有四十匹馬。違,是離開。
(2)釋意
子張又問:當初崔子殺了齊君,有人同他一起作亂,也有人保持沉默,而陳文子,能夠放棄富貴,不與他為伍,離他而去。文子到了另一個國家,發現那裡的臣子也不忠君,就說道:“這些人,就像我國的大夫崔子一般,不可與之共事。”於是又棄之而去,再到另外一個地方。結果到了一個新地方之後,發現那裡還是為臣不忠,於是又說道:“這些人,就像我國的大夫崔子一般。”認為也不可與之共事,於是又棄之而去。陳文子做到這樣,您以為如何?孔子說:“潔白不污,可謂清。”子張又問:算是仁嗎?孔子答曰:不知他內心的狀態,所以不敢說他達到了仁。
3. 鬥子文是忠,陳文子是清,不知其仁
子文,是忠心為國;陳文子,是不同流合污。孔子肯定前者之忠,後者之清,但都不能肯定他們做到了仁。
(1)忠、清、仁,都是美德,仁的標準更高
仁的標準,仁是要克己復禮,克己要達到極致,徹底格除私慾,同時要一心為仁,乃至為家國天下。夾雜一點私心,就不算仁。粗的私慾,容易發現;細的私慾,就不容易發現,而且常常被它左右而不自知。
(2)子文,不計個人榮辱生存,為國盡忠,勘為示範,但會不會有一絲的博取忠義之名的私心呢?這就不一定了。
(3)文子,是非分明,寧棄富貴,絕不同流合污,也勘為示範,但會不會有一些憤世疾俗,性情失於仁厚,過於貢高我慢呢?這也就不一定了。
(4)孔子之答,意在於教導後學,學習仁德,固然離不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實踐,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功課,也就是不斷淨化私慾的克己功夫,確是要紮紮實實的練習。
4.「仁」不輕易得到
(1)子文之忠,文子之清;如子路,能在千乘之國善治其賦;如冉求,能夠在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善為其宰;如公西赤,能束帶於朝,而善酬賓客,也都不免各有其私,故也不見得都具備仁德。
(2)做事容易修心難,任勞容易任怨難,忘利容易忘名難,提起容易放下難,粗的功夫容易,細的功夫
就不那麼容易了。
5.結攝
(1)學了這一段,千萬不要去拿去要求別人,而是要拿來檢查自己。我們初學仁德,不可能在行善時沒有任何私心雜念,但也絕不能因為有私心雜念,乾脆什麼善行就都不做了。
(2)私慾是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善行實踐,被漸次淨化的。夫子的弟子們,不就是這麼走過來的嗎?六藝百工,世界第一,也是一步步走上來的。
(3)最終目標一定要高遠 -「仁以為己任」,不高遠,人就耽於現前;階段性目標一定要切實 -「一日用力於仁」,不切實就無從著力。同時樹立這兩個目標,才是最有智慧的。
▶
<白話>
子張請問孔子:「楚國宰相子文,三次被提拔為宰相,看不到他有高興的臉色;三次被免除宰相的職務,
也沒有生氣埋怨的臉色。
<文義>
1.令尹:楚國的官名,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宰相。
2.子文:姓鬥,名豰(ㄍㄨˇ) 於菟(ㄊㄨˋ),字子文。
3.三仕為令尹:「仕」,就任。三次上台就任令尹。
4.三已之:「已」,罷官,去職。三次被罷掉令尹的官位。
<思惟題綱>
1.一個人,不論升官或被罷免掉,尤其高職位,一定會有情緒--「喜」或「慍」,請問為什麼會有?
2.子文,面對這麼大的改變—三番兩次被升官、被罷官,都能不起情緒,進退自如,他如何做到?
3.人生境遇,難免也會有突發的大起大落,到時候,您能展現子文的風度嗎?該如何做準備?
二.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8》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 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 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 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二)重點摘記
1.第19章前段消文
(前段原文)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1)令尹子文生平 :
令尹,是楚國的官名,相當於宰相。子文,是人名,也就是斗子文,是楚國的大忠臣,他為人,喜怒不形於色,與人沒有隔閡,只知道為國家,而不知道為自己。在楚成王八年,子文被任命為令尹,從那時起,在其後的二十八年當中,他在令尹這個職位上,雖三上三下,卻一直忠心耿耿,為楚國的強大和北上爭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2)釋意
子張問孔子,子文三次被任命為令尹,人人羨慕他的尊榮,可他卻沒有喜悅之色;他三次被罷免,人人為之叫屈,可他也沒有一點怒色,而且每次解任,他都一定會很真心的與接班的新令尹交接工作,毫無猜嫌嫉妒之意,他做到這種程度,你以為如何?孔子說,這可謂做到了“忠“。子張又問:那他有沒有達到仁呢?孔子說:我不知道他內心是怎麼想的?所以不敢輕易承許他達到了仁。
2.第19章後段消文
(後段原文)
子張又問,“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1)崔子,齊國的大夫。齊君,是指齊莊公。陳文子,也是齊國的大夫。有馬十乘,就是有四十匹馬。違,是離開。
(2)釋意
子張又問:當初崔子殺了齊君,有人同他一起作亂,也有人保持沉默,而陳文子,能夠放棄富貴,不與他為伍,離他而去。文子到了另一個國家,發現那裡的臣子也不忠君,就說道:“這些人,就像我國的大夫崔子一般,不可與之共事。”於是又棄之而去,再到另外一個地方。結果到了一個新地方之後,發現那裡還是為臣不忠,於是又說道:“這些人,就像我國的大夫崔子一般。”認為也不可與之共事,於是又棄之而去。陳文子做到這樣,您以為如何?孔子說:“潔白不污,可謂清。”子張又問:算是仁嗎?孔子答曰:不知他內心的狀態,所以不敢說他達到了仁。
3. 鬥子文是忠,陳文子是清,不知其仁
子文,是忠心為國;陳文子,是不同流合污。孔子肯定前者之忠,後者之清,但都不能肯定他們做到了仁。
(1)忠、清、仁,都是美德,仁的標準更高
仁的標準,仁是要克己復禮,克己要達到極致,徹底格除私慾,同時要一心為仁,乃至為家國天下。夾雜一點私心,就不算仁。粗的私慾,容易發現;細的私慾,就不容易發現,而且常常被它左右而不自知。
(2)子文,不計個人榮辱生存,為國盡忠,勘為示範,但會不會有一絲的博取忠義之名的私心呢?這就不一定了。
(3)文子,是非分明,寧棄富貴,絕不同流合污,也勘為示範,但會不會有一些憤世疾俗,性情失於仁厚,過於貢高我慢呢?這也就不一定了。
(4)孔子之答,意在於教導後學,學習仁德,固然離不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實踐,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功課,也就是不斷淨化私慾的克己功夫,確是要紮紮實實的練習。
4.「仁」不輕易得到
(1)子文之忠,文子之清;如子路,能在千乘之國善治其賦;如冉求,能夠在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善為其宰;如公西赤,能束帶於朝,而善酬賓客,也都不免各有其私,故也不見得都具備仁德。
(2)做事容易修心難,任勞容易任怨難,忘利容易忘名難,提起容易放下難,粗的功夫容易,細的功夫
就不那麼容易了。
5.結攝
(1)學了這一段,千萬不要去拿去要求別人,而是要拿來檢查自己。我們初學仁德,不可能在行善時沒有任何私心雜念,但也絕不能因為有私心雜念,乾脆什麼善行就都不做了。
(2)私慾是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善行實踐,被漸次淨化的。夫子的弟子們,不就是這麼走過來的嗎?六藝百工,世界第一,也是一步步走上來的。
(3)最終目標一定要高遠 -「仁以為己任」,不高遠,人就耽於現前;階段性目標一定要切實 -「一日用力於仁」,不切實就無從著力。同時樹立這兩個目標,才是最有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