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罕第九 第30章-1

30-1“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30-2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白話>
一種解釋:
有一首詩說:「唐棣開花,先開後合,不同一般的花都是先合後開。(借此來闡述行權的行相)怎麼會不想達到能夠行權的程度呢?只是太過高明,做不到啊。」孔子說:「沒有好好思考,好好思考開合之度,那麼行權之道,其實並不遙遠啊?」

另一種解釋:
有一首詩說:「唐棣開花,翩翩搖擺,我能不思念你嗎?衹是你住的屋子離太遠了。」孔子說:「不是真的思念,如果真的思念,再遠又有什麽關係?」

<文義>
1.唐棣:是樹名,屬於常綠喬木,開白色或赤色的花。它開花跟別的花不一樣,一般的花都是先有骨朵,先合後開,而唐棣花,先開再合。
2.偏其反而:「偏」亦作翩;「反」與翻同。翩翻,花搖動的樣貌。
3.豈不爾思:能不思念嗎?
4.室是遠而:只是住的地方太遠了。

<思惟提綱>
1.學者對本章的理解差別很大,您比較相應哪一種說法呢?
2.您從哪裡明瞭儒家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兼具原則性與靈活性呢?
3.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曾面臨哪些境界有行權之困難?
 並闡述您行權時的行相。
<義理解釋>   講師: 夢秋老師    9分 16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微子•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
   柳下惠、 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2. 《莊子·讓王》:「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
3.《論語•里仁•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
                               義之與比。”
4.《詩經·小雅》:“常棣之華,鄂不韋華,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5.《詩經·召南》“何彼襛矣,唐棣之華!”

二. 重點摘記
《論語•子罕第九》第30-1章
(原文)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按照背誦進度,那今天,我們就只學“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這幾句。
(一)本章的結構與內涵
這是一首古詩,古代的詩呢有很多,收集起來是《詩三百》,沒有在三百裡面,散落在其它經典中的就叫做“逸詩”。
這一章首先引出了這四句古詩〜
然後由這首詩又引發出了夫子的感想:“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說還是沒有思,思了之後又怎麼會遙遠呢。力圖告訴我們〜
“思”這個字呢,對於我們人有大作用,是遠,是近,全憑思。

(二) 學者對本章的理解差別很大
古今的學者對這一章的理解差別很大,那首先對唐棣這種植物的特點,理解就不太一樣。
1. 何晏《集解》上說:
“唐棣,栘也。”栘,就是一個“木”字加一個“多”字,
屬於常綠喬木,開白色或赤色的花。
它開花跟別的花不一樣, 一般的花都是先有骨朵,先合後開,而唐棣呢,是一上來就開,先開然後再合,
“偏其反而”呢,指的就是這個反著開的特點。
2.《朱子集注》上說:
唐棣是郁李,屬於薔薇科落葉小灌木,開粉紅的或白色的花。
“偏”呢,當翩翩起舞的“翩”講。“反”,就是反轉的意思。
那“偏其反而”是描繪這個花兒呀,這個搖搖擺擺在空中翩翩起舞
的美麗的姿態。
而下麵兩句“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簡單的解釋就是怎麼會不想呢?只是太過遙遠罷了。
“爾”,通常是代名詞,那這裡具體代什麼,
朱子說:“不知其何所指也。”
想必是因為對唐棣的花呢特點理解不太一樣,
所以呢,大家所思所想也各不一樣。

(三) 本章與上一章相合
 (29〜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1.從講述行權之困難到闡述行權時的行相
那按照何晏《集解》上的理解呢,這一章應該是與上一章“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合在一起的。
那前面一章“可與共學”,主要是在理論上講述行權之困難。
而這一章呢,則進一步借著唐棣之花先開後合的這個特點,
來闡述行權時的行相。
2. 儒家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兼具原則性與靈活性
說在行權的時候呢,做法看上去是和平時相反的,甚至是與經典都相反,但是呢行權的結果呢,卻是與經都是相合的,與道也是相合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古禮上說,“男女授受不親”,可是嫂子掉到河裡,就得伸手去救。拉住嫂子的做法,看上去違反了禮,但它卻是合於道的,這就涉及了儒家的經權觀。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認為,儒家是老舊、保守、一成不變的。
儒家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非常重視常與變、經與權的結合,也就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非常注重倫理原則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的合宜性,因為只有這樣做呢,才能夠讓大道真正地在人間實行。

(四) 儒家的經權觀
1. 禮,隨時代變遷而有所損益
我們從大處來看,禮是國之重器,禮正可治國,禮對於正國來講,就像是權衡之於輕重一樣,非常重要。
可是我們看,夏、商、周三代的禮,也都隨時代的變遷不斷地加以損益,這樣的增減變化呢,就是為了讓人們能夠在不同的時代更好地受益於道。這就是儒家的經權觀。
2. 夫子的評價
很多人雖然有求道之志,也能立、能守,但不一定懂得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來實現道,一意孤行就成為偏僻強梁,或者是淪為狂狷之士,最終也沒有辦法辦道、成道。
《論語·微子篇》呢,夫子曾經評價過幾位高人,伯夷、叔齊、
  柳下惠、 少連……等。
 他說呢:“伯夷、叔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柳下惠、少連,雖降志辱身,言中倫,行中慮。
           而這個虞仲、夷逸呢〜
           他們隱居獨善,身中清,廢中權。說我則異於是。”
           夫子說我和他們不一樣,無可無不可。
3.莊子的觀點
那我們來看,伯夷、叔齊,他們雖然意志堅定,潔身自好,
但是呢終因不苟於流俗而餓死在了首陽山下。
而柳下惠、少連,雖然降志辱身,出仕為官了,
但是因為他們言行必以其道,絕不枉道示人,而遭到了罷免。
虞仲、夷逸,隱居獨善,清而不汙,雖然執守了自身的理想。
但莊子說:“天子不得其為臣,諸侯不得其為友。”
他們最終呢,也都難於將道實現於世上,這不能不說是人間的遺憾。
4.夫子和他們不一樣〜無可無不可。
  孔子說:“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一個君子,對於天下人,應該是無專主之親,無專主之疏,惟道義是從。所以夫子一生呢,有機會從政,就努力從政,幫助天下;
沒機會從政,就周遊列國,傳道、授業、解惑。
這樣的抉擇呢,也成就了他能夠將文化道統流傳于後世的千秋的功業,這就是夫子的權。
凡事不能兩全、不能並存的時候呢,選出至重者為之,
這也是體現生命價值的最大化。

(五)漢唐時期對於權的解釋
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權衡,說比較輕重,計算得失。
            一種呢,就是權變,就有變化。
發展到後來,有人甚至提出了反經合道,把經和權完全對立起來,
說倫理綱常原則的堅守,必須退位于行權。
後來這種所謂的行權,也被別有用心的人呢屢次上演,
成為離經叛道的陰謀權術和政變。
所以說,未能守就談行權,鮮有不背道者。針對這樣的狀況〜
程頤提出了:“權就只是經,說自漢以下,無人能識權字。”
後來朱熹提出:“經是經,權是權,經是已定的權,權是未定之經。”取的呢就是應變適宜,求的是合乎公義,那這就必須要經過共學、
適道和立,最後才有可能通達行權了,非仁精義熟者不能行權。

(六) 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1. 引申內涵
那下面一句“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就是引申為,怎麼會不想達到
能夠行權的程度呢?只是太過高明,做不到啊。

2.夫子感嘆
那夫子讀到這首詩,肯定地說“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說你還是
沒有好好思考,好好思考開合之度,那麼行權之道,其實並不遙遠啊。

(七) “唐棣之花” 的一些知識連結
1.而如今,我們很多人提起“唐棣之花”呢,都認為代表幸福團結,
這可能是因為現代作家郭沫若先生曾經編寫的歷史劇《棠棣之花》,
但那個“棠”呢是海棠的“棠”。
這個劇呢,借著戰國的義士聶政刺殺俠累的故事,表達出了希望祖國和平的心願。
2.另外《詩經·小雅》中也有一首叫《常棣》的詩,經常的常,是讚美兄弟之情的。
3.《詩經·召南》中也有這麼幾句詩“何彼襛矣,唐棣之華!”
是描寫周平王之孫和齊侯之子政治聯姻的場景,
人們認為二者的政治聯姻呢,締造了王朝的復興,能使人民康寧,
就像唐棣之花一樣璀璨豔麗。
所以有人就認為唐棣之花呢,象徵著民族團結,國家統一。
那這些,都是圍繞著“唐棣之花”的一些知識連結。

(八)待續〜
那麼“唐棣之花”的特點到底是什麼?
由此究竟引發了夫子怎樣的感想?
古代的學者理解雖然千差萬別,但今天此處呢〜
我們的講解是以何晏的《集解》為准〜
把這一章和上一章“可與共學”合在一起來理解,
那明天我們會繼續學習以朱子為代表的另外一種理解,
單獨理解這一章。
好,我們明天再繼續學。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老師好。詩經小雅唐棣[唐棣之華,萼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所以唐棣代表兄弟。整句是說,我們兄弟的感情都很好,並非我不想念兄弟,只是兄弟住家離我太遠了。孔子說:沒想罷了,那有遠不遠問題呢?意謂人再忙,也不能忘了兄弟。請參考。